CN103157809A -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7809A
CN103157809A CN2013100446287A CN201310044628A CN103157809A CN 103157809 A CN103157809 A CN 103157809A CN 2013100446287 A CN2013100446287 A CN 2013100446287A CN 201310044628 A CN201310044628 A CN 201310044628A CN 103157809 A CN103157809 A CN 103157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preparation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sandwich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46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7809B (zh
Inventor
杨文彬
唐小红
刘欢锐
谢长琼
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446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7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7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7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7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7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是由天然鳞片状石墨通过氧化和预处理后溶解在蒸馏水中超声分散成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再加入到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化学镀体系,通过同时还原法制备出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本方法可以通过配制不同的化学镀溶液,控制还原条件,在石墨烯两面镀上金属(合金)纳米粒子,实现对金属(合金)纳米粒子组成、形貌、尺寸和分布的可控制备,进而实现对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制备。

Description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碳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有着独特的结构与性质。碳材料是地球上普遍的材料之一,它可以形成硬度较大的金刚石,也可以形成较软的石墨。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有0维的富勒烯、1维的碳纳米管、3维的石墨。对于碳材料的2维结构探索,早在1934年,Peierls就提出准二维晶体材料,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在室温环境下会迅速分解或拆解。1986年,Mermin和Wagner提出Mermin-Wagner理论,指出波长的起伏也会使长程有序的二维晶体受到破坏。因此二维晶体石墨烯只是作为研究碳质材料的理论模型,一直未受到广泛关注。直到2004年由曼彻斯特大学Geim等人成功运用机械剥落法制备出单层2维结构的石墨烯片,2005年该课题组和Columbia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方法证实了石墨烯中的准粒子是无质量的Dirac费米子,该研究结果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随即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展了对石墨烯研究热潮。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其理论厚度仅为0.35nm,是目前所发现最薄的二维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1.5×104cm2/vs)和热导率(3000W/(m·K))、较高的比表面积(2600m2/g)和力学性能,其理论杨氏模量达到1000GPa,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25GPa。
利用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薄层片状结构,将金属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形成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这不仅可以克服石墨烯层间巨大的范德华力,防止石墨烯的团聚,使单层石墨烯的独特性质得以保留;同时,得到的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可能产生一些新颖的界面效应和协同效应。
目前,Warner等在1×10-6毫巴压力下,在320℃下将钴纳米粒子附着在石墨烯的表面而制备出石墨烯/钴纳米复合材料(Warner J H,Rumme li M H,Bachmat iuk A,et al.ACS Nano,2010,4,470-476.)。Yang等在氩气保护下,通过高温(800℃)分解石墨烯/金属有机复合物前驱体而制备出石墨烯/钴纳米复合材料(Yang S B,Cui G L,Pang S B,e t a l.ChemSusChem,2010,3,236-239.)。Sumi t等先将氧化石墨烯与镍离子形成络合物,再在450℃、氢气气氛下还原制备出夹心结构的镍/石墨烯/镍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在自旋电子学方面的应用(Sumit M,Shyamal K S.Nanoscale,2012,4,986-990.)。以上三种制备方法均需要高温,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而且产量低。
武汉理工大学的雷芸等将氧化石墨烯与CoSO4溶液混合,采用功能离子预吸附的方式,将钴离子有效地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载体上,再通过原位还原制备出石墨烯/钴纳米复合材料(雷芸,张科,潘群,等.硅酸盐通报,2011,30,98-100.)。江苏大学的季振源较为***地进行了石墨烯/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在乙二醇溶液中,通过原位还原法成功合成了石墨烯/Co纳米复合材料,生成的Co纳米粒子粒径为3nm,紧密均匀地附着在石墨烯片的表面,有效地阻止了石墨烯片的堆积(季振源.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5-59.)。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石墨烯/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时,能使石墨烯和磁性金属被还原出来,但不能保证还原出的金属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因此有可能不能得到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而只是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的混合物,这可能会限制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最优化。
化学镀本质上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是通过可控制的化学还原反应在基体表面产生金属镀层的沉积过程。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化学镀金属镀层由金属纳米粒子层叠堆积而成。同时,基体在化学镀前的敏化、活化预处理,能够增加其表面活性,保证化学镀还原的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在基体表面,形成基体/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湖南大学的方建军等利用化学镀镍法在石墨烯表面镀上纳米镍颗粒,但他们是先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制备了石墨烯后再进行化学镀镍,由于石墨烯的疏水性质,必须又对其进行表面亲水处理才能分散到化学镀溶液中,这大大增加了工艺过程,限制了推广应用(方建军,李素芳,查文珂,等.无机材料学报,2011,26,467-471.)。中国专利CN201210039625.X公开了一种表面纳米镍粒子改性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氧化石墨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前处理的步骤,制备得到表面纳米镍粒子改性石墨烯。该方法没有说明得到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而只有纳米镍粒子改性石墨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金属粒子选材单一、还原出来的金属只是简单的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同时对金属粒子的组份、形貌和尺寸都具有不可控性,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天然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通过氧化处理制备得到氧化石墨,并通过预处理后再将其溶于蒸馏水中通过超声分散形成预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各种金属盐配制而成的化学镀溶液超声分散均匀,通过同时还原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通过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制备出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形成的具有夹心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
进一步,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天然鳞片状石墨通过强氧化作用制备氧化石墨粉末;
B.对氧化石墨的表面进行粗化、敏化和活化的预处理;
C.将预处理过的氧化石墨溶解在水中通过超声分散成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D.化学镀溶液的配制,通过调整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得到制备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的化学镀溶液;
E.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化学镀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制备出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进一步,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为:
将1g天然鳞片石墨、46mL98%浓硫酸、4mL磷酸混合置于冰浴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称取5g高锰酸钾缓慢加入混合液继续搅拌30分钟,移入35-40℃温水浴中继续磁力搅拌反应5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向混合物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并在80-90℃水浴条件下反应30分钟;用蒸馏水将反应液稀释后加入20%双氧水直到混合溶液变为金黄色,用5%盐酸和蒸馏水过滤,得到金黄色固体,再用乙醇和蒸馏水充分洗涤至接近中性,在80℃真空条件烘干后即得到氧化石墨固体。
进一步,预处理工艺包括粗化、敏化和活化,具体步骤和工艺如下:
量取100mL的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对氧化石墨进行除油操作,除去其表面污垢;粗化过程中使用50mL的氢氟酸、硝酸混合溶液,使样品表面变得微观粗糙,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接下来则使用敏化-活化对氧化石墨表面进行处理,所用试剂为氯化锡、氯化钯和盐酸溶液;最后用盐酸溶液进行解胶。这样可以增加氧化石墨的表面活性,使金属纳米粒子能很好地沉积在石墨烯表面。
进一步,化学镀溶液的配制,通过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得到制备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的化学镀溶液。其中的金属盐可以是镍盐、钴盐、铁盐、铜盐、银盐、金盐、钯盐、铂盐及其组合物。
进一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配制方法为:
称取0.5g表面预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30分钟,既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进一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化学镀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出来,形成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进一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新型化学镀溶液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20分钟;通入氮气保护条件下,在80~90℃水浴中反应2小时;还原过程为:氧化石墨烯(GO)被还原为石墨烯(G),主盐中的金属离子(Mn+)被还原为金属(M),即
Figure BSA00000852638700052
两类反应同时进行;能使还原出来的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在石墨烯表面,经离心分离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是通过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制得的,通过配制含有不同金属盐的化学镀溶液,控制还原条件,在石墨烯表面镀上金属(合金)纳米粒子,实现对金属(合金)纳米粒子组成、形貌、尺寸和分布的可控制备,进而实现对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鳞片石墨为原料,改进Hummers法氧化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表面预处理并超声分散形成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含有金属盐(镍盐、钴盐、铁盐、铜盐、银盐、金盐、钯盐、铂盐及其组合物)的化学镀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出来形成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合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氧化石墨的制备
将1g天然鳞片石墨、46mL98%浓硫酸、4mL磷酸混合置于冰浴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称取5g高锰酸钾缓慢加入混合液继续搅拌30分钟,移入35-40℃温水浴中继续磁力搅拌反应5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向混合物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并在80-90℃水浴条件下反应30分钟;用蒸馏水将反应液稀释后加入20%双氧水直到混合溶液变为金黄色,用5%盐酸和蒸馏水过滤,得到金黄色固体,再用乙醇和蒸馏水充分洗涤至接近中性,在80℃真空条件烘干后即得到氧化石墨固体。
步骤2.氧化石墨的表面预处理
预处理工艺包括粗化、敏化和活化,具体步骤和工艺如下:量取100mL的碳酸钠(50g/L)、磷酸钠(50g/L)、氢氧化钠(50g/L)对氧化石墨进行除油操作,除去其表面污垢;粗化过程中使用50mL的氢氟酸(100mL/L)、硝酸(200mL/L)混合溶液,使样品表面变得微观粗糙,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接下来则使用敏化-活化对氧化石墨表面进行处理,所用试剂为氯化锡(2.9g/L)、氯化钯(1g/L)和盐酸(210mL/L)溶液;最后用盐酸(100mL/L)溶液进行解胶。这样可以增加氧化石墨的表面活性,使金属纳米粒子能很好地沉积在石墨烯表面。
步骤3.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
称取0.5g表面预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30分钟,既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步骤4.化学镀溶液的配制
根据需要,选择化学镀体系的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等并控制其浓度,配制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化学镀溶液。
方案一:主盐为:100mL的硫酸镍盐(25g/L);还原剂为:10mL水合肼(20g/L);络合剂为:5mL氯化铵(32g/L),根据需求确定浓度。
方案二:主盐为:100mL的硫酸钴盐(20g/L);还原剂为:10mL硼氢化钠(20g/L);络合剂为:5mL柠檬酸钠(30g/L),根据需求确定浓度。
方案三:主盐为:100mL的硫酸亚铁盐(20g/L);还原剂为:10mL次亚磷酸钠(20g/L);络合剂为:5mL硼酸(25g/L),根据需求确定浓度。
方案四:混合型主盐为:100mL的硫酸镍盐(20g/L)、硫酸钴盐(20g/L)、硫酸亚铁盐(20g/L)混合组份;还原剂为:10mL水合肼(20g/L)、10mL硼氢化钠(20g/L)、10mL次亚磷酸钠(20g/L);络合剂为:5mL柠檬酸钠(30g/L)、5mL氯化铵(32g/L)、5mL硼酸(25g/L),根据需求确定浓度。
以上方法只是举例,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金属盐种类,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盐类物质通过同时还原得到不同的金属(合金)纳米粒子,比如贵金属的金、银、钯和铂等。
步骤5.利用化学镀体系同时还原制备出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新型化学镀溶液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20分钟。通入氮气保护条件下,在80~90℃水浴中反应2小时。还原过程为:氧化石墨烯(GO)被还原为石墨烯(G),主盐中的金属离子(Mn+)被还原为金属(M),即
Figure BSA00000852638700072
两类反应同时进行。能使还原出来的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在石墨烯表面,经离心分离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图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采用天然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通过氧化处理制备得到氧化石墨,并通过预处理后再将其溶于蒸馏水中通过超声分散形成预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各种金属盐配制而成的化学镀溶液超声分散均匀,通过同时还原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通过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制备出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形成的具有夹心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天然鳞片状石墨通过强氧化作用制备氧化石墨粉末;
B.对氧化石墨的表面进行粗化、敏化和活化的预处理;
C.将预处理过的氧化石墨溶解在水中通过超声分散成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D.化学镀溶液的配制,通过调整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得到制备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的化学镀溶液;
E.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化学镀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制备出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为:
将1g天然鳞片石墨、46mL98%浓硫酸、4mL磷酸混合置于冰浴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称取5g高锰酸钾缓慢加入混合液继续搅拌30分钟,移入35-40℃温水浴中继续磁力搅拌反应5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向混合物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并在80-90℃水浴条件下反应30分钟;用蒸馏水将反应液稀释后加入20%双氧水直到混合溶液变为金黄色,用5%盐酸和蒸馏水过滤,得到金黄色固体,再用乙醇和蒸馏水充分洗涤至接近中性,在80℃真空条件烘干后即得到氧化石墨固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工艺包括粗化、敏化和活化,具体步骤和工艺如下:
量取100mL的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对氧化石墨进行除油操作,除去其表面污垢;粗化过程中使用50mL的氢氟酸、硝酸混合溶液,使样品表面变得微观粗糙,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接下来则使用敏化-活化对氧化石墨表面进行处理,所用试剂为氯化锡、氯化钯和盐酸溶液;最后用盐酸溶液进行解胶。这样可以增加氧化石墨的表面活性,使金属纳米粒子能很好地沉积在石墨烯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镀溶液的配制,通过加入不同的金属盐,得到制备单一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的化学镀溶液。其中的金属盐可以是镍盐、钴盐、铁盐、铜盐、银盐、金盐、钯盐、铂盐及其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配制方法为:
称取0.5g表面预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30分钟,既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化学镀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被同时还原出来,形成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新型化学镀溶液中,在超声功率为3000W,频率为200Hz,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分散20分钟;通入氮气保护条件下,在80~90℃水浴中反应2小时;还原过程为:氧化石墨烯(GO)被还原为石墨烯(G),主盐中的金属离子(Mn+)被还原为金属(M),即
Figure FSA00000852638600031
两类反应同时进行;能使还原出来的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在石墨烯表面,经离心分离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一种具有夹心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CN201310044628.7A 2013-02-05 2013-02-05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7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4628.7A CN103157809B (zh) 2013-02-05 2013-02-05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4628.7A CN103157809B (zh) 2013-02-05 2013-02-05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7809A true CN103157809A (zh) 2013-06-19
CN103157809B CN10315780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58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462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7809B (zh) 2013-02-05 2013-02-05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7809B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6611A (zh) * 2013-09-29 2013-12-25 黑龙江大学 石墨烯负载纳米银镍合金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84843A (zh) * 2013-09-18 2014-01-01 东南大学 一种高效制备金纳米棒-石墨烯薄膜复合结构的方法
CN103540786A (zh) * 2013-10-31 2014-01-2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铜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43825A (zh) * 2014-06-30 2014-0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以金属盐析法制备的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7014A (zh) * 2014-09-18 2014-12-24 东南大学 一种快速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437545A (zh) * 2014-11-22 2015-03-2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NiAuPd纳米合金/石墨烯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475753A (zh) * 2014-12-29 2015-04-01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Cu3.8Ni合金的方法
CN104795549A (zh) * 2015-03-20 2015-07-22 渤海大学 一种室温下合成石墨烯与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950112A (zh) * 2016-05-27 2016-09-21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7608A (zh) * 2016-06-15 2016-11-09 苏州洪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负载的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4819A (zh) * 2016-10-24 2017-03-08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气体过滤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5286A (zh) * 2016-11-25 2017-05-31 湖北大学 氧化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29949A (zh) * 2017-04-10 2017-06-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干法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
CN108659912A (zh) * 2018-06-20 2018-10-16 成都天成鑫钻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复相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2147A (zh) * 2018-11-07 2019-01-22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制备铜-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方法、化学镀液及镀液制备方法
CN109260963A (zh) * 2018-10-11 2019-01-25 青岛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复合过滤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1392717A (zh) * 2020-03-25 2020-07-10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氧化石墨烯溶液及导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12620645A (zh) * 2020-12-15 2021-04-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用于熔凝工艺可匀质同步送粉的碳材料微球/金属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00543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香港中文大学 光致材料沉积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13479871A (zh) * 2021-07-30 2021-10-0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长的超小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3860888A (zh) * 2021-11-04 2021-12-31 四川恒力盛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石墨烯散热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933A (zh) * 2006-09-01 2007-02-28 清华大学 一种石墨粉表面化学镀银制备导电胶的方法
WO2009143405A2 (en) * 2008-05-22 2009-11-26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ynthesis of graphene sheets and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comprising same
CN101774574A (zh) * 2010-01-22 2010-07-14 湘潭大学 一种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2218540A (zh) * 2010-04-14 2011-10-19 韩国科学技术院 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81295A (zh) * 2012-01-10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体材料的方法
CN102583348A (zh) * 2012-02-20 2012-07-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表面纳米镍粒子改性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1297A (zh) * 2012-02-06 2012-07-1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可控性绿色合成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933A (zh) * 2006-09-01 2007-02-28 清华大学 一种石墨粉表面化学镀银制备导电胶的方法
WO2009143405A2 (en) * 2008-05-22 2009-11-26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ynthesis of graphene sheets and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comprising same
WO2009143405A3 (en) * 2008-05-22 2010-03-11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ynthesis of graphene sheets and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comprising same
CN101774574A (zh) * 2010-01-22 2010-07-14 湘潭大学 一种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2218540A (zh) * 2010-04-14 2011-10-19 韩国科学技术院 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81295A (zh) * 2012-01-10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体材料的方法
CN102581297A (zh) * 2012-02-06 2012-07-1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可控性绿色合成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2583348A (zh) * 2012-02-20 2012-07-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表面纳米镍粒子改性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 CHEN ETC.: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ite nanosheets from ultrasonic powdering technique", 《CARBON》 *
SASHA STANKOVICH ETC.: "Synthesis of graphene-based nanosheets via chemical reduction of exfoliated graphite oxide", 《CARBON》 *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4843A (zh) * 2013-09-18 2014-01-01 东南大学 一种高效制备金纳米棒-石墨烯薄膜复合结构的方法
CN103484843B (zh) * 2013-09-18 2015-12-09 东南大学 一种高效制备金纳米棒-石墨烯薄膜复合结构的方法
CN103466611A (zh) * 2013-09-29 2013-12-25 黑龙江大学 石墨烯负载纳米银镍合金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40786A (zh) * 2013-10-31 2014-01-2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铜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40786B (zh) * 2013-10-31 2015-07-0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铜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43825A (zh) * 2014-06-30 2014-0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以金属盐析法制备的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825B (zh) * 2014-06-30 2016-03-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以金属盐析法制备的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7014B (zh) * 2014-09-18 2016-03-16 东南大学 一种快速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227014A (zh) * 2014-09-18 2014-12-24 东南大学 一种快速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437545A (zh) * 2014-11-22 2015-03-2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NiAuPd纳米合金/石墨烯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437545B (zh) * 2014-11-22 2016-08-24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NiAuPd纳米合金/石墨烯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475753B (zh) * 2014-12-29 2016-06-29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Cu3.8Ni合金的方法
CN104475753A (zh) * 2014-12-29 2015-04-01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Cu3.8Ni合金的方法
CN104795549A (zh) * 2015-03-20 2015-07-22 渤海大学 一种室温下合成石墨烯与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950112B (zh) * 2016-05-27 2018-02-23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0112A (zh) * 2016-05-27 2016-09-21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7608A (zh) * 2016-06-15 2016-11-09 苏州洪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负载的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4819A (zh) * 2016-10-24 2017-03-08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气体过滤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5286A (zh) * 2016-11-25 2017-05-31 湖北大学 氧化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29949B (zh) * 2017-04-10 2018-12-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干法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
CN106829949A (zh) * 2017-04-10 2017-06-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干法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
CN108659912B (zh) * 2018-06-20 2021-02-09 成都天成鑫钻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复相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912A (zh) * 2018-06-20 2018-10-16 成都天成鑫钻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复相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963A (zh) * 2018-10-11 2019-01-25 青岛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复合过滤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9252147A (zh) * 2018-11-07 2019-01-22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制备铜-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方法、化学镀液及镀液制备方法
CN11300543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香港中文大学 光致材料沉积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13005433B (zh) * 2019-12-20 2024-02-13 香港中文大学 光致材料沉积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11392717A (zh) * 2020-03-25 2020-07-10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氧化石墨烯溶液及导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12620645A (zh) * 2020-12-15 2021-04-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用于熔凝工艺可匀质同步送粉的碳材料微球/金属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79871A (zh) * 2021-07-30 2021-10-0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长的超小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3479871B (zh) * 2021-07-30 2023-03-2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长的超小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3860888A (zh) * 2021-11-04 2021-12-31 四川恒力盛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石墨烯散热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7809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7809B (zh) 具有夹心结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27014B (zh) 一种快速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EP3159078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silver-coated copper nanowire
CN105215353A (zh) 一种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2550B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片/ws2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5753B (zh)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Cu3.8Ni合金的方法
Song et al. Gemini surfactant assisted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metal nanoparticles/graphene composites
CN102863824B (zh) 一种不饱和羧酸锌盐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0424043B (zh)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钴基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97812B (zh) 一种三电极体系下电沉积Ni-Co/SiC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74574A (zh) 一种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Ling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uniformity of copper coated nano-Al2O3 powders prepa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
CN101342598A (zh) 金属镍纳米线的化学制备方法
CN102001651B (zh) 基于羟胺还原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Aixiang et al. Electroless Ni–Co–P coating of cenospheres using [Ag (NH3) 2]+ activator
JPWO2006082962A1 (ja) 複合粒子の製造方法
Luo et al. A specific chemical activation pretreatment for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SiC ceramic powders
CN108687359B (zh) 纳米铜包覆铝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03464A (zh) 一种制备碳材料/纳米铜粉复合材料的方法
Deepa et al.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pre-treatments on electroless copper coating of boron carbide particles
CN102644065B (zh) 塑料金属化的方法
CN103447526A (zh) 一种纳米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7699872A (zh) 一种钛合金表面高硬度Ni‑P‑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CN112226644A (zh) 一种MXene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im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coated magnetic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a modified electroless plat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ENE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 CHINA ENGINEER

Effective date: 201404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Wenbin

Inventor after: Fan Jinghui

Inventor after: Tang Xiaohong

Inventor after: Liu Huanrui

Inventor after: He Fangfang

Inventor after: Xie Changqiong

Inventor after: Xia An

Inventor before: Yang Wenbin

Inventor before: Tang Xiao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Huanrui

Inventor before: Xie Changqiong

Inventor before: Xia 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WENBIN TANG XIAOHONG LIU HUANRUI XIE CHANGQIONG XIA AN TO: YANG WENBIN FAN JINGHUI TANG XIAOHONG LIU HUANRUI HE FANGFANG XIE CHANGQIONG XIA 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28

Address after: 621010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Mianyang

Applicant af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nt after: Gene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 China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

Address before: 621010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Mianyang

Applicant befo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