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009B - 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009B
CN102734009B CN201210097734.7A CN201210097734A CN102734009B CN 102734009 B CN102734009 B CN 102734009B CN 201210097734 A CN201210097734 A CN 201210097734A CN 102734009 B CN102734009 B CN 10273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er
inlet system
air in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7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4009A (zh
Inventor
井野正夫
佐藤修
山本吉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0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02M35/10026Plenum chambers
    • F02M35/10052Plenum chambers special shapes or arrangements of plenum chambe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 F02B29/0462Liquid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 F02B29/04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the intake air cooler being combined with another device, e.g. heater, valve, compressor, filter or EGR cooler, or being assembled on a special engine lo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68Heating, cooling or thermal insul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62Flow guides, obstructions, deflector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装置(21、22、23、24、25),其包括冷却器(61、62、631、632、641、642)和容纳该冷却器的缓冲罐(71、72、73、74)。进气装置连接到发动机(30)的缸盖(32)。缸盖包括容纳有进气阀(317)的进气口(311)。该冷却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过的制冷剂通道(613、622、637、638、647、648)以及进入空气流动通过的空气通道(614)。缓冲罐具有连接到缸盖的连接器(202)。该冷却器具有从连接器朝向进气阀凸出的凸出部(611、621、635、645、636、646)。

Description

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DE10332989A1公开了一种进气***,其具有缓冲罐(surge tank),该缓冲罐将进入空气引导到发动机的每个缸,并且在该缓冲罐中布置有冷却器。该进气***使得由涡轮增压器压缩的进入空气在比较靠近发动机的地方被冷却。
然而,当进入空气通过相当于冷却器的中间冷却器而被冷却时,该冷却的空气从位于中间冷却器下游的发动机或发动机舱接收热量,以便该进入空气的温度可再次被升高。如果该进入空气的温度再次被升高,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效果将下降。
此外,如果内部废气再循环(EGR,废气再循环)装置使用在进气***中,排出的高温气体再次被抽入到发动机的缸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爆震,使得其难以将大量的排出气体引导穿过该内部EGR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气装置,在其中进入的气体被防止温度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连接到发动机的缸盖的进气装置包括缓冲罐和冷却器。该缸盖包括进气口,该进气口容纳有进气阀。该缓冲罐具有主体部分和连接器。该主体部分限定了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进气口的进气通道相连通。该连接器连接到该缸盖。该冷却器容纳在该容纳空间中,并且具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制冷剂流动通过该制冷剂通道,进入空气流动通过该空气通道。该冷却器通过制冷剂而冷却该进入空气,并且具有从连接器朝向进气阀凸出的凸出部。
因而,该冷却的进入空气被防止温度增加。具体地,可形成较短的进气阀与相反于该进气阀的冷却器端部之间的距离。因而,由冷却器所冷却的进入空气被防止由发动机再次加热。另外,进入空气的体积被防止膨胀,并且响应速度被防止降低。此外,当进气阀被打开时,该返回的废气可被冷却,以便大量的EGR气体可通过使用内部EGR装置而被引导,该内部EGR装置比外部EGR装置价格低廉,并且可限制爆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凸出部是多个凸出部中的一个。当进气装置安装到具有多个进气口的缸盖时,多个凸出部分别相对于该多个进气口而凸出。因此,进入空气的温度通过进气口的热量而被防止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冷却器是多个冷却器中的一个。该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可被升高,因为这些冷却器的制冷剂通道彼此相互独立。因而,进入空气的温度被更加有效地防止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制冷剂通道构成为延伸到相反于进气阀的冷却器一端。因此,流动通过制冷剂通道的制冷剂可抵达相反于进气阀的冷却器一端。因而,该进入空气可通过向上直到相反于进气阀的冷却器一端而被冷却。因此,该冷却器的冷却能力被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制冷剂通道具有前部(或向前)通道和后部(或向后)通道。制冷剂在前部通道中朝向进气阀流动,在该后部通道中流动离开进气阀。因而,在相同的凸出部中,前部通道中的制冷剂温度比后部通道中制冷剂温度低,以便制冷剂的冷却效率可被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流动通过进气通道的该进入空气的量进行控制的流速控制器被布置为关于(through)冷却器与进气阀相反。该流速控制器可以是翻转(或翻滚)控制阀或者涡旋控制阀。该进入空气的流动是通过控制该翻转控制阀或涡旋控制阀的开口而被控制,以便产生翻转流动或者涡旋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冷却器的空气通道在垂直于该进入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方向上被分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该第一部分具有比第二部分的第二通道面积大的第一通道面积。因此,翻转流动可通过调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布置方向而产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参照所附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楚。在图中:
图1是示出了进气***的示意图,该进气***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包括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进气***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沿着图7中线VIII-VIII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21应用于车辆的发动机***1。如图1中所示,该发动机***1装备有入口管10、进气装置21、发动机30、排气管40以及涡轮增压器50。
该入口通道11被限定为处于入口管10的内部。入口12被限定在入口管10的第一端部处。该空气过滤器13设置在入口管10中并靠近入口12。该空气过滤器13收集包含在进入空气中的夹杂物。
进气装置21布置到入口管10的第二端部。节流阀14布置在进气装置21之前的入口通道11中。该节流阀14通过打开/关闭该入口通道11而对供给到发动机30的该进入空气量进行控制。该节流阀14相当于流速控制器,该流速控制器控制该进入空气量。
该进气装置21具有缓冲罐71和中间冷却器61。缓冲罐71的第一端部与入口管10相连接,并且该缓冲罐71的第二端部与发动机30相连接。该缓冲罐71和和中间冷却器61将之后再详细说明。该中间冷却器61相当于冷却器。
该发动机30具有四个缸31,且每个缸31在其内部具有燃烧室313。该发动机30具有缸盖32,该缸盖封闭了该缸31的一端。缸盖32具有四个进气口311,其对应于该四个缸31。进气通道312被限制在进气口311的内部。进气通道312与缸31的燃烧室313相连通。排放口314布置在与进气口311相反的缸31的另一端处。排放通道315被限定在排放口314的内部。排放通道315与燃烧室313相连通。
如图2中所示,活塞316布置在燃烧室313中,以在缸31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进气阀317、排气阀318、注射器310以及火花塞319设置在缸盖32中。进气阀317打开/关闭该燃烧室313与进气通道312之间的空间。排气阀318打开/关闭该燃烧室313与排放通道315之间的空间。注射器310将汽油作为一种燃料注射到燃烧室313。该火花塞319在燃烧室313中点燃该汽油。因而,发动机通过燃烧该燃烧室313中由注射器310注射的汽油而工作。例如,发动机30是四缸直接注射型汽油发动机。
当活塞316在燃烧室313中向下移动时,在燃烧室313与进气通道312之间产生压差。与此同时,进气通道312的气体(空气)被抽到燃烧室313中。抽入到燃烧室313中的气体被称为“进入空气”。
如图1中所示,该排气管40连接到发动机30的排放口314。排气管40的一端靠近排放口314,并且分支成四个部分,并且每个分支部分连接到排放口314。该排气管40的另一端相反于该排放口314,并具有排气口42。排气通道41被限定在排气管40的内部。通过在燃烧室313中燃烧汽油,而产生了燃烧气体,并且该燃烧气体从该燃烧室313中排放。该排放的燃烧气体流动通过排放口314和排气通道41,并且通过排气口42流出该车辆。由在燃烧室313中汽油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被称为“废气”。
净化器43设置在靠近排气口42的排气管40中。例如,该净化器43包括整块的三元催化器。废气在流动通过该净化器43时被净化。
该涡轮增压器50布置在入口管10和排气管40之间。该涡轮增压器50具有涡轮52、压缩机51以及轴53。该涡轮52可旋转布置到排气通道41中,并且布置在发动机30与净化器43之间。压缩机51可旋转布置在入口通道11中,并且布置在空气过滤器13与节流阀14之间。该轴53将涡轮52和压缩机51彼此连接。
当废气流动通过排气通道41时,旋转涡轮52并且旋转压缩机51。当压缩机51旋转时,通过压缩机51而压缩该进入空气,并且该压缩的空气被供给到发动机30。也就是说,涡轮增压器50增压用于发动机30的该进入空气。相比于靠近在压缩机51之前的空气过滤器13的该进入空气,由压缩机51所压缩的该进入空气的温度在发动机30之前被升高。
缓冲罐71和中间冷却器61将参照图3而详细的描述。该缓冲罐71具有罐主体部分70、第一凸缘201、第二凸缘202以及四个导向部分711,如图3中所示。
该主体部分70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并且具有第一长侧面713,第二长侧面715,第一短侧面714以及第二短侧面716。在主体部分70的内部限定了容纳空间700。该主体部分70的第一短侧面714具有孔701、702。该主体部分70的纵向方向被定义为Z向,主体部分70的次要(较短)方向被定义为X向。垂直于X向和Z向的方向被定义为Y向,如图3中所示。
第一凸缘201具有大体矩形的板形。第一凸缘201布置在主体部分70的第一短侧面714上,并且靠近该第一长侧面713。第一凸缘201在中心处具有开口205,并且该开口205与该容纳空间700相连通。第一凸缘201具有多个螺纹孔203。当入口管10与第一凸缘201相连接时,入口管10的入口通道11经由开口205与容纳空间700相连通。
第二凸缘202具有大体矩形的板形。第二凸缘202布置在主体部分70的第二长侧面715上。第二凸缘202具有多个螺纹孔204。该多个螺纹孔204分别对应于相反于该第二凸缘202的缸盖32的表面的多个孔321。第二凸缘202可对应于连接器。
该四个导向部分711被布置到第二凸缘202,并且关于该第二凸缘202与该主体部分70相反地布置。该导向部分711将导向通道712限定在内部,并且该导向通道与该容纳空间700相连通。该四个导向部分711构造为***到四个进气口311中。当导向部分711***到进气口311中时,该导向通道712和进气通道312彼此相互连通。
该中间冷却器61容纳在缓冲罐71的容纳空间700中,并且布置得靠近该第二长侧面715。中间冷却器61具有主体部分610,以及从该主体部分610凸出的四个凸出部611。该主体部分610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该四个凸出部611构造为分别***该导向部分711的导向通道712中。
中间冷却器61具有制冷剂通道613以及空气通道614,制冷剂流动通过该制冷剂通道613,进入空气流动通过该空气通道。制冷剂通道613的第一端部限定了供给口615,并且制冷剂通道613的第二端部限定了出口616。制冷剂通道613形成为延伸到与主体部分610相反的凸出部611的端部。供给口615和出口616从主体部分70经由孔701和孔702分别向外凸出。
位于凸出部611中的制冷剂通道613具有前部通道613a和后部通道613b。前部通道613a中的制冷剂沿远离该主体部分610的方向流动,并且后部通道613b中的制冷剂沿朝向主体部分610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前部通道613a中的制冷剂从主体部分610朝向进气阀317流动,而后部通道613b中的制冷剂从凸出部611的顶端朝向主体部分610而流动。制冷剂在前部通道613a和后部通道613b之间相向流动。
该空气通道614靠近该制冷剂通道613。流动通过该空气通道的进入空气与流动通过该制冷剂通道613的制冷剂相互交换热量。当由供给口615供给的制冷剂流动通过四个凸出部611的前部通道613a和后部通道613b时,该制冷剂与流动通过该空气通道614的进入空气相热交换,以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具有较高温度的制冷剂从该出口616所排放。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间冷却器61的凸出部611被成形为凸出到导向部分711的导向通道712中,如图2中所示。当导向部分711***到进气口311时,该凸出部611凸出到进气口311的进气通道312中。因此,进气阀317与相反于进气阀317的中间冷却器6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可被变短。因而,由中间冷却器61所冷却的进入空气被防止在进气口311中被再加热。另外,防止进入空气的体积膨胀,并且防止响应速度降低。此外,当进气阀317被打开时,返回的废气可被冷却,以便大量的EGR气体可被引导穿过该内部EGR装置。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该制冷剂通道613被成形为延伸到与主体部分610相反的凸出部611的顶端。所以,流动通过制冷剂通道613的制冷剂可抵达中间冷却器61相反于进气阀317的端部。因而,该进入空气可在直到中间冷却器61的相反于该进气阀317的端部的区域中被冷却。因此,可提高该中间冷却器61的冷却能力。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位于凸出部611中的制冷剂通道613具有前部通道613a和后部通道613b。前部通道613a中的制冷剂在远离主体部分610的方向上流动,而后部通道613b中的制冷剂在朝向主体部分610的方向上流动。因而,在相同的凸出部611中,前部通道613a中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后部通道613b中的制冷剂温度。此外,由于制冷剂通道613制造的较长,空气通道614与制冷剂通道613之间的接触区域可被增加。因而,可升高制冷剂的冷却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2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大体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中所示,进气装置22具有缓冲罐72和中间冷却器62。
缓冲罐72具有罐主体部分70、第一凸缘201、第二凸缘202以及单个导向部分721。该导向部分721布置到第二凸缘202,并且关于该第二凸缘202相反于该主体部分70。该导向部分721具有大体上矩形的形状,并且在其内部限定了导向通道722。该导向通道722与该容纳空间700相连通。
该中间冷却器62具有主体部分620和凸出部621。主体部分620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并且容纳在缓冲罐72的容纳空间700中。该凸出部621从主体部分620凸出到导向部分721的导向通道722中。该凸出部621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
该中间冷却器62具有冷却剂通道622和空气通道614,制冷剂流动通过该制冷剂通道,进入空气流动通过该空气通道。制冷剂通道622的第一端部限定了供给口615,而制冷剂通道622的第二端部限定了出口616。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缸盖32具有连接到缓冲罐72的端部表面,并且该缸盖32的端部表面具有凹槽33。四个进气口311开口于凹槽33的底面331上。当缸盖32和缓冲罐72相互彼此连接时,导向部分721由凹槽33所接收,并且导向通道722与进气口311相互彼此连通。因此,中间冷却器62的凸出部621与全部四个进气口311相连通,以便由中间冷却器62所冷却的进入空气被供给到进气口311。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间冷却器62具有凸出部621,该凸出部可连接到全部进气口311。此外,该凸出部621具有大体上矩形的形状。因此,产生中间冷却器62的方法相比于第一实施方式更加容易和简单。此外,第二实施方式实现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优点。
(第三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23。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大体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中所示,进气装置23具有缓冲罐73、第一中间冷却器63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32。该缓冲罐73具有罐主体部分70、第一凸缘201、第二凸缘202、第一导向部分731以及第二导向部分732。
第一导向部分731和第二导向部分732布置到第二凸缘202,并且关于该第二凸缘202与主体部分70相反。第一导向部分731和第二导向部分732布置到第二长侧面715,并且布置在Z向上。该第一导向部分731和第二导向部分732具有大体上矩形的形状,并且分别限定了第一导向通道733和第二导向通道734。该导向通道733、734与容纳空间700相连通。该第一导向部分731对应于该进气口311中的两个,并且第二导向部分732对应于该进气口311中的另两个。
该第一中间冷却器631具有第一主体部分633和第一凸出部635。主体部分633容纳在缓冲罐73的容纳空间700中。第一凸出部635从主体部分633凸出到第一导向通道733中。
中间冷却器631具有第一供给口637a、第一出口637b以及第一制冷剂通道637,该第一制冷剂通道相互彼此连接该口637a、637b。第一供给口637a和第一出口637b分别从主体部分70经由孔701和孔702而向外凸出,该孔701和该孔702限定在第一短侧面714中。
第二中间冷却器632具有第二主体部分634和第二凸出部636。主体部分634容纳在缓冲罐73的容纳空间700中。第二凸出部636从主体部分634凸出到第二导向通道734中。
该第二中间冷却器632具有第二供给口638a、第二出口638b以及第二制冷剂通道638,该第二制冷剂通道将这些口638a、638b相互彼此连接。第二供给口638a和第二出口638b分别从主体部分70经由孔703和孔704向外凸出,且这些孔限定在第二短侧面716中。
制冷剂在第一中间冷却器63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32中相对于彼此独立地循环。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缸盖32和缓冲罐73彼此连接时,该第一导向部分731和第二导向部分732由凹槽33所接收。第一导向通道733与这些进气口311中的两个相连通,而该第二导向通道734与这些进气口311中的另两个相连通。所以,由第一中间冷却器63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32所冷却的该进入空气被供给到进气口311。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第一中间冷却器63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32相对于彼此独立。第一中间冷却器631的制冷剂通道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32的制冷剂通道相对于彼此独立。因此,可防止冷却能力相对于四个进气口311变化。此外,可大大提高该进入空气的冷却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24。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大体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中所示,该进气装置24具有缓冲罐74、第一中间冷却器641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642。缓冲罐74具有罐主体部分75、第一凸缘201、第二凸缘202、第一导向部分741以及第二导向部分742。
当在Y向看去时该罐主体部分75具有大体U形,并且具有长侧面751、第一短侧面752、第二短侧面753、第三短侧面754以及第四短侧面755。主体部分75在其内部限定了容纳空间750,并且当在Y向看去时该空间750具有大体U形截面。
该第一导向部分741布置到位于第二短侧面753上的第二凸缘,并且该第一导向部分关于该第二凸缘202与主体部分75相反。
第二导向部分742布置到位于第三短侧面754上的第二凸缘202,并且关于该第二凸缘202与该主体部分75相反。
第一导向部分741和第二导向部分742分别限定了第一导向通道743和第二导向通道744。该导向通道743、744与容纳空间750相连通。
第一中间冷却器641具有第一主体部分643和第一凸出部645。主体部分643容纳在缓冲罐74的容纳空间750中,并且靠近第一短侧面752和第二短侧面753。凸出部645从主体部分643凸出到导向通道743中。
该第一中间冷却器641具有第一供给口647a、第一出口647b以及第一制冷剂通道647,该第一制冷剂通道将这些口647a、647b相互连接。第一供给口647a和第一出口647b分别从主体部分75经由限定在第一短侧面752中的孔701和702而向外凸出。
第二中间冷却器642具有第二主体部分644和第二凸出部646。主体部分644容纳在缓冲罐74的容纳空间中,并且靠近该第三短侧面754和第四短侧面755。该凸出部646从该主体部分644凸出到导向通道744中。
第二中间冷却器642具有第一供给口648a、第二出口648b和将这些孔648a、648b相互连接的第二制冷剂通道648。第二供给口648a和第二出口648b分别从该主体部分75经由限定在第四短侧面755中的孔703和孔704而向外凸出。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冷却器64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42具有在X向延伸的第一空气通道614a和第二空气通道614b。第一空气通道614a位于Y向的上部侧面上,而第二空气通道614b位于Y向的下部侧面上。第一空气通道614a的通道面积比第二空气通道614b的大。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缸盖32具有第一凹槽341和第二凹槽342,其位于相反于缓冲罐74的端部表面上。该四个进气口311中的两个在第一凹槽341的底部343中开口,而该四个进气口311的另两个在第二凹槽342的底部344中开口。
当缸盖32和缓冲罐74相互连接时,第一导向部分741装备有第一凹槽341,而第二导向部分742装备有第二凹槽342。与此同时,第一导向部分743与开口于底部343中的两个进气口311相连通,而该第二导向部分744与开口与底部344中的另个进气口311相连通。因此,由第一中间冷却器64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42所冷却的该进入空气被供给到进气口311。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第一空气通道614的通道面积并不同于第一中间冷却器641和第二中间冷却器642中的第二空气通道614b的通道面积。该第一空气通道614a位于Y向上远离第二空气通道614b的上部侧面。该第一空气通道614a的通道面积比第二空气通道614b的通道面积大。因此,流动通过第一空气通道614a的该进入空气量比流动通过该第二空气通道614b的该进入空气量大。因而,该进入空气的翻转流动可在燃烧室313中产生。
(第五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7和8来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25。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大体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中所示,翻转控制阀15布置在进气装置25的缓冲罐71中,并且通常用于四个缸。该翻转控制阀15关于该中间冷却器61相反于该进气阀317布置。
如图8中所示,罐71与阀15之间的上部开口设置得比罐71与阀15之间的下部开口大。所以,在阀15的上部侧面上流动的该进入空气量大于在阀15的下部侧面上流动的该进入空气量。因而,可产生翻转流动。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缸盖具有四个进气口。可替换的是,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更少,或者是五个或更多。该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一个。
该缓冲罐的形状并不限制为矩形。可替换的是,该缓冲罐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
翻转控制阀的数量并不限制为一个,其可以是两个或更多。翻转控制阀可由节流阀所构造。
通道面积可在Z向上变化,而不是在Y向上。
这些变化和修改可被理解为落入所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进气装置(21、22、23、24、25),其连接到发动机(30)的缸盖(32),所述缸盖包括容纳有进气阀(317)的进气口(311),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缓冲罐(71、72、73、74),其具有:
主体部分(70),所述主体部分(70)限定了与进气口的进气通道(312)连通的容纳空间(700),以及
连接器(202),所述连接器(202)连接到所述缸盖;以及
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器(61、62、631、632、641、642),所述冷却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过的制冷剂通道(613、622、637、638、647、648)以及进入空气流动通过的空气通道(614),所述冷却器使用制冷剂冷却所述进入空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具有从所述连接器朝向进气阀凸出的凸出部(611、621、635、645、636、646),
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
节流阀(14),其控制流动通过进气通道的所述进入空气的量,其中,所述节流阀布置为关于所述冷却器与所述进气阀相反;以及
翻转控制阀或涡旋控制阀(15),其控制进入空气的流动,以便产生翻转流动或涡旋流动,其中所述翻转控制阀或涡旋控制阀布置为关于所述冷却器与所述进气阀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611、635、645、636、646)是多个凸出部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631、632、641、642)是多个冷却器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道延伸到冷却器的与进气阀相反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通道具有前部通道(613a)和后部通道(613b),制冷剂在前部通道中朝向进气阀流动,在后部通道中流动离开所述进气阀。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的空气通道在垂直于进入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方向上分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614a、614b),并且,
第一部分具有比第二部分的第二通道面积大的第一通道面积。
CN201210097734.7A 2011-04-05 2012-04-05 进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4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3777/2011 2011-04-05
JP2011083777A JP5440806B2 (ja) 2011-04-05 2011-04-05 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009A CN102734009A (zh) 2012-10-17
CN102734009B true CN102734009B (zh) 2015-02-11

Family

ID=4687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773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4009B (zh) 2011-04-05 2012-04-05 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55497B2 (zh)
JP (1) JP5440806B2 (zh)
CN (1) CN102734009B (zh)
DE (1) DE1020122055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7807B2 (ja) * 2011-12-21 2015-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egrガスの冷却システム
ITTO20120187A1 (it) * 2012-03-02 2013-09-03 Denso Thermal Systems Spa Modulo raffreddatore/riscaldatore, integrato in un collettore di aspirazione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per il condizionamento di un fluido gassoso di aspirazione
JP5664586B2 (ja) 2012-04-05 2015-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吸気システム
JP2013253493A (ja) * 2012-06-05 2013-12-19 Denso Corp 吸気装置
DE102012212867A1 (de) * 2012-07-23 2014-01-23 Behr Gmbh & Co. Kg System zur Ladeluftkühlung und zugehöriges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Ladeluftkühl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JP6026825B2 (ja) * 2012-09-06 2016-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KR101646123B1 (ko) * 2014-12-10 2016-08-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실린더 별 흡기 독립 냉각 방식의 엔진 시스템
US20170234208A1 (en) * 2016-02-11 2017-08-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le Intake Air Cool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JP6399074B2 (ja) * 2016-11-11 2018-10-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クーラ付き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R3073251B1 (fr) * 2017-11-06 2020-02-21 Renault S.A.S Circuit d'admission d'air pour moteur a allumage commande avec plenum integre a la culasse
FR3073257B1 (fr) * 2017-11-08 2021-02-19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admission d'air pour moteur thermique
FR3088090B1 (fr) * 2018-11-05 2020-12-1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diffusion blow-by a l’entree de la culasse
FR3096405A1 (fr) * 2019-05-24 2020-11-27 Renault S.A.S. entaille sur face d’admission de culasse pour la fixation en oblique sur culasse de moteur
FR3098864B1 (fr) * 2019-07-17 2021-06-11 Renault Sas Repartiteur avec séparation de flux semi intégrée
FR3098866B1 (fr) * 2019-07-17 2021-06-11 Renault Sas Repartiteur avec séparation des flux et conduits intégrés
FR3098865B1 (fr) * 2019-07-17 2021-06-18 Renault Sas Repartiteur avec séparation de flux integrée
KR20220003225A (ko) * 2020-07-01 2022-01-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흡기 매니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엔진
JP2023017583A (ja) * 2021-07-26 2023-02-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6806A (ja) * 2004-03-15 2005-09-22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7023905A (ja) * 2005-07-15 2007-02-01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エンジンオイル冷却装置
JP2009270508A (ja) * 2008-05-08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タークーラ付き内燃機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715A (ja) * 1995-04-21 1996-11-05 Tokyo Gas Co Ltd ミラー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吸気機構
US6293264B1 (en) * 1997-10-30 2001-09-25 James K. Middlebrook Supercharger aftercoo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2001248448A (ja) * 2000-03-07 2001-09-14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内燃機関の給気冷却装置
JP4448636B2 (ja) * 2001-09-28 2010-04-1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給気冷却装置
FI116802B (fi) * 2002-01-17 2006-02-28 Waertsilae Finland Oy Mäntämoottorin imuilmajärjestely
DE10332989A1 (de) 2002-07-20 2004-04-15 Mann + Hummel Gmbh Aufgelade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im Abgasweg liegendem Turbolader
US7077113B2 (en) * 2002-12-13 2006-07-18 Brp-Rotax Gmbh & Co. Kg Combined intercooler and flame arrester
US7137384B1 (en) * 2005-01-13 2006-11-21 High Performance Systems, Llc Modular supercharger system
FR2886340B1 (fr) * 2005-05-31 2010-11-1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Refroidisseur d'air d'admission pour un moteur thermique turbocompresse a deux etages de suralimentation et circuit d'air correspondant
JP4563301B2 (ja) * 2005-11-22 2010-10-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内部egrシステム付き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4928135B2 (ja) * 2006-02-27 2012-05-09 株式会社マーレ フィルターシステムズ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および吸気マニホルド
CN101454553B (zh) * 2006-05-24 2010-1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US7650866B2 (en) * 2006-11-17 2010-01-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Light load air delivery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129888B1 (de) * 2007-03-23 2012-10-31 Behr GmbH & Co. KG Ladefluidansaugmodul und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JP5251910B2 (ja) * 2010-03-19 2013-07-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ンジン吸排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6806A (ja) * 2004-03-15 2005-09-22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7023905A (ja) * 2005-07-15 2007-02-01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エンジンオイル冷却装置
JP2009270508A (ja) * 2008-05-08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タークーラ付き内燃機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5513A1 (en) 2012-10-11
CN102734009A (zh) 2012-10-17
JP5440806B2 (ja) 2014-03-12
DE102012205562A8 (de) 2013-01-03
DE102012205562A1 (de) 2012-10-11
JP2012219657A (ja) 2012-11-12
US8955497B2 (en) 201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009B (zh) 进气装置
CN101743390B (zh) 内燃机
US10920657B2 (en) Air intake passage structure for engine
JP6597737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排気装置
JP6026825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110410237B (zh) Egr集成***及其进气歧管
EP1766204A1 (en)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exhaust pressure pulses at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969508B2 (ja) 過給器付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9528427B2 (en) Intake system for engine
CN113494394B (zh) 发动机的egr***
JP5393375B2 (ja) 内燃機関
US11053894B2 (en) Multi-cylinder engine
JP7151208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23117773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再循環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
US11047350B2 (en) Air intake passage structure for multi-cylinder engine
JP2018173014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20190226422A1 (en) Multi-cylinder engine
JP6835231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システム
JP7151209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12437835A (zh) 具有优化再循环气体混合设备的热力发动机进气歧管
JP5345033B2 (ja) 内燃機関
CN107687363A (zh) 一种发动机可控pcj的油路布置结构
JP2012189063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Gatellier et al. New technologies to pass Euro 5 emissions levels
JP2011069254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デリバリパイ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