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9779A - 表面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9779A
CN102149779A CN200980135434XA CN200980135434A CN102149779A CN 102149779 A CN102149779 A CN 102149779A CN 200980135434X A CN200980135434X A CN 200980135434XA CN 200980135434 A CN200980135434 A CN 200980135434A CN 102149779 A CN102149779 A CN 102149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rotection
protection film
polymkeric substance
weight
polymer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4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9779B (zh
Inventor
丰岛克典
多田博士
家田泰享
野世溪元
长尾功弘
川村真教
长谷川研二
大久保明彦
中村丈夫
佐野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nenshi Materials Co ltd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R Corp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R Corp,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9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9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04Reduction, e.g. hydr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5/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9J1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9J1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3/02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3/02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09J153/025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modifi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1Polyolefin, e.g.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666/00Composition of polymers characterized by a further compound in the blend, be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53/00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i)和聚合物(ii),其中,聚合物(i)是具有通式[A-B]n(n=1~3)所示结构的共聚物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i)是具有通式A-B-A或通式(A-B)x-Y(x≥1,Y为偶联剂残基)所示结构的共聚物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ii)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含有率为30~50重量%,且聚合物(i)、(ii)中所含的A和B的总量的重量比分别在5∶95~25∶75的范围内。其中,上述A是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是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为10~35重量%的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保护膜。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对光学器件、金属板、经过涂装后的金属板、树脂板、玻璃板等各种部件的表面加以保护,广泛使用的是在膜状基体材料的一个面上叠层粘结剂层而形成的表面保护膜(通常,也称其为保护带、掩蔽带或表面保护片等)。特别是,近年来,已在液晶显示器用光学部件上使用了表面保护膜。光学部件包括诸如棱镜片、扩散膜等表面呈凹凸形状的部件。为了不对该凹凸造成损伤,在使用之前要利用表面保护膜对这些部件的表面(特别是凹凸的外表面)进行保护,但由于在上述凹凸形状的表面贴合表面保护膜时无法获得大的接触面积,因此需要形成粘结力强的粘结剂层。
但是,一般来说,工业上制造的表面保护膜通常呈卷绕体形式,通过将长条状的膜卷成卷状而得到。对于这样的卷绕体形式的表面保护膜,已知要将卷绕体开卷需要较高的力(展开力),并且其展开力容易随时间而变大,即,迫切要求能够容易地对卷绕体进行开卷。
此外,由于在使用之后要将表面保护膜剥离除去,因此要求表面保护膜具有顺畅的剥离性,并且要求不会因表面保护膜的糊料残留而引起被粘附体污染等。
另一方面,作为棱镜片、扩散膜等的原材料,大多采用丙烯酸类树脂及聚碳酸酯类树脂等极性聚合物。这些光学片在贴合表面保护膜之后供应给光学器件制造商,在对其进行运输、保存过程中等有时会暴露于高温中。
其中,特别是对于被粘附体表面呈凹凸形状的情况,存在因时间及温度等外因而导致被粘附体和粘结剂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引起粘结力上升的所谓粘结恶化(粘着昂進)问题。
一般而言,作为粘结剂,广泛使用的是丙烯酸类粘结剂,但丙烯酸类粘结剂的粘结力随时间的上升程度特别大。
基于此,特别是对于应用于光学片的表面保护膜而言,在构成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中主要使用的是橡胶类粘结剂,而并非丙烯酸类粘结剂。由此,可避免粘结力随时间而增大,从而谋求表面保护膜从光学片的透镜部(棱镜)表面顺利地剥离等。
可是,由于橡胶类粘结剂通常为溶液涂布型,因此,不仅存在溶剂干燥时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同时还必须要对常用的烯烃基体材料层的背面(与叠层有粘结剂层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表面)进行脱模处理。另外,如果是热熔型粘结剂,虽然能够使上述中的前一问题得以消除或减小,但仍无法避免对背面的脱模处理。
针对改善开卷性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已提出了对由基体材料层和粘结剂层叠层而成的叠层膜的基体材料层表面照射电子束或γ射线来制造表面保护膜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体材料层由在1个以上的分子内具有双键的聚有机硅氧烷和聚烯烃类树脂制成。
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下述方法得到的表面保护膜:利用共挤出法将含有聚烯烃类树脂的表层和含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粘结剂层叠层成膜,然后,通过涂布法在表层的背面形成脱模层。
此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下述表面保护膜:使用以苯乙烯类弹性体代替天然橡胶作为主成分的粘结剂层,将该粘结剂层与烯烃基体材料层进行共挤出而形成的表面保护膜,该表面保护膜的基体材料层的背面经过了摩擦处理,具有优异的开卷性。
另一方面,针对抑制粘结恶化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已进行了下述尝试:通过将导入有高级烷基的聚乙烯亚胺混合到基体材料层中,并使其渗出到粘结剂层表面,以确保相对于被粘附体的初期粘结力,同时抑制粘结恶化。
但是,对于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而言,在安装到制品中之前,通常以数十片为单位堆叠在一起进行保存。
此时,在设置在上方的棱镜片的载荷作用下,可能对设置在下方的棱镜片的凹凸的顶部造成破坏,进而导致光学品质劣化。可以认为,这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在载荷作用下,上述凹凸的顶部会陷入到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中,甚至到达表面保护膜的基体材料,而这已经超出了粘结剂层对于上述载荷的分散、缓和效果的极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了充分增加粘结剂层厚度的方法。但增加粘结剂层的厚度不仅在制造成本方面是不利的,而且会导致透镜部(棱镜)向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增大,存在粘结力随时间的上升程度增加的隐患。
基于这一理由,提出了使用苯乙烯类弹性体代替天然橡胶用于表面保护膜的实例。例如,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以苯乙烯类弹性体为主成分的厚10μm以上的粘结剂层的表面保护膜。根据其中的记载,该表面保护膜可同时满足对被粘附体的充分的保护功能和适当的粘结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527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1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62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9-188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80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下述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或3的表面保护膜而言,仅通过背面处理无法充分降低展开力,卷绕体的开卷性并不充分,可能导致操作性下降。
通过专利文献2的脱模处理法,即使当基体材料的背面为粗糙面时,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导出性(繰出し性),但存在脱模剂转印至粘结剂层、对被粘附体的粘结性下降的隐患。
就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表面保护膜而言,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例如,热带地域、亚热带地域)中保存时,渗出到表面的聚乙烯亚胺的量与在通常环境中保存的情况不同,恐怕无法发挥出充分的粘结恶化抑制效果。
此外,就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表面保护膜而言,从保护棱镜部的凹凸顶部形状的观点出发,在苛刻的状态下,例如,特别是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棱镜面上,而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即,表面保护膜的外侧表面)压上所谓鱼眼(fish eye)等凸起物的情况下,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其能够使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得以消除,并能够确保适当的初期粘结力,同时具有优异的展开性,可防止从被粘附体上剥离之后发生糊料残留。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其能够确保适当的初期粘结力,并且在极端高温(例如70℃)的环境中也可以使粘结恶化得以抑制。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其在苛刻的状态下,例如,特别是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棱镜面上,而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即,表面保护膜的外侧表面)压上所谓鱼眼等凸起物的情况下,仍能够对棱镜部的凹凸顶部形状加以保护。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芳香族链烯基聚合物嵌段和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的特定的多嵌段共聚物用于粘结剂层,能够确保适当的初期粘结力,同时可获得展开性优异、且可防止从被粘附体剥离之后发生糊料残留的表面保护膜。并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含有聚合物(i)和聚合物(ii),其中,
聚合物(i):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n(式中,A代表聚合物嵌段A,B代表聚合物嵌段B,n代表整数1~3)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
聚合物(ii):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A(式中符号的含义同上)或通式(A-B)x-Y(式中,x代表2以上的整数,Y代表偶联剂残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同上)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
上述聚合物(i)及上述聚合物(ii)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含有率(St(A+B))为30~50重量%,
上述聚合物(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A∶B)、以及上述聚合物(i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A∶B)分别在5∶95~25∶75的范围内。
其中,
聚合物嵌段A:具有连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
聚合物嵌段B:无规地含有共轭二烯单元和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St(b))为10~35重量%的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基体材料层和由上述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能够使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优异的展开性,并可防止在从粘附体上剥离之后发生糊料残留。
优选在上述表面保护膜中,上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上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并且,在-50℃~80℃对上述粘结剂层的动态粘弹性进行测定时,所得tanδ达到最大时的温度为-10℃~20℃。
由此,能够使上述表面保护膜取得展开性和初期粘结力的更为理想的平衡。
优选在上述表面保护膜中,上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上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并且,相对于上述粘结剂层的重量,上述聚合物(i)、上述聚合物(ii)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重量所占的比例(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为20~50重量%。
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粘结力随时间的急剧上升(昂進)。
优选在上述表面保护膜中,上述粘结剂层在70℃的储能模量G’为4.5×105Pa~6.0×105Pa。
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粘结力随时间的急剧上升。
优选在将上述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表面的情况下,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上述棱镜面上、并于70℃的气体氛围中负载0.3N/cm2的载荷24小时时,上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粘结剂中的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40%。
由此,能够确保适当的粘结力,同时有效地抑制棱镜受到损伤。
优选在将上述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的情况下,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上述棱镜面上、并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压上直径400μm、高12μm的凸起物时,上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上述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占上述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100%。
由此,能够确保适当的粘结力,同时有效地抑制棱镜受到损伤。
优选在将上述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的情况下,基体材料层的外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7~2.0μm、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波纹モチ一フ平均高さ)为3μm以上、以及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波纹モチ一フ平均長さ)为35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由此,能够确保适当的粘结力,同时在苛刻的状态下,例如,特别是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棱镜面上、且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即,表面保护膜的外侧表面)压上所谓鱼眼等凸起物的情况下,仍能够对棱镜部的凹凸顶部形状加以保护。
优选将上述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扩散膜的表面。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优异的展开性,可防止从被粘附体上剥离之后发生糊料残留。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表面保护膜能够确保适当的初期粘结力,并且在极端高温(例如70℃)的环境中也可以使粘结恶化得到抑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表面保护膜在苛刻的状态下,例如,特别是在将该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棱镜面上、且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即,表面保护膜的外侧表面)压上所谓鱼眼等凸起物的情况下,仍能够对棱镜部的凹凸顶部形状加以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图,示出了基体材料层的外侧表面的波纹。
图2为棱镜片的立体图,该棱镜片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表面保护膜。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上而得到的结构。
符号说明
1 棱镜片
2 片
3 透镜部(棱镜)
3a 透镜部的顶部(棱镜顶角)
4 第1表面保护膜
5 基体材料层
6 粘结剂层
7 第2表面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的符号的定义>
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于代表数值范围的符号“~”,表示该数值范围中包括其两个端值。
在本说明书中,在技术用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等中使用的所述聚合物重复单元的“含有率”,表示将重复单元换算为其所来源的单体时的重量比,即,上述重复单元所来源的单体的重量在用于形成上述聚合物的全部单体的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重量%),也就是聚合物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的含量[alkenyl aromatic compound content]。其中,“用于形成上述聚合物的全部单体的总重量”近似为上述聚合物的重量。另外,同样地,本发明中的所述聚合物嵌段重复单元的“含有率”,表示将重复单元换算为其所来源的单体时的重量比,即,上述重复单元所来源的单体的重量在用于形成上述聚合物嵌段的全部单体的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重量%)。其中,“用于形成上述聚合物嵌段的全部单体的总重量”近似为上述聚合物嵌段的重量。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烯键的含有率”代表的是:采用红外线吸收光谱法,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Morero′s method)算出的1,2-烯键及3,4-烯键的总含有率。
<粘结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中含有下述聚合物(i)及下述聚合物(ii)。
在本说明书中,“聚合物(i)”是包含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n(式中,A代表聚合物嵌段A,B代表聚合物嵌段B,n代表整数1~3)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
在本说明书中,“聚合物(ii)”是包含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A(式中的符号含义同上)或通式(A-B)x-Y(式中,x代表2以上的整数,Y代表偶联剂残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同上)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含有上述聚合物(i)和上述聚合物(ii)的组合物简称为“共聚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中,上述聚合物(i)及上述聚合物(ii)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含有率为30~50重量%,
上述聚合物(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以及上述聚合物(i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分别在5∶95~25∶75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中,“聚合物嵌段A”是具有连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
在本说明书中,“聚合物嵌段B”是无规地含有共轭二烯单元和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St(b))为10~35重量%的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
<聚合物嵌段A>
如上所述,“聚合物嵌段A”是具有连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
所述“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是指来自于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的重复单元。作为“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1,1-二苯基乙烯、乙烯基萘、乙烯基蒽、N,N-二乙基对氨基乙基苯乙烯及乙烯基吡啶等。其中,从原料易于从工业上获取的观点出发,“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优选为苯乙烯单元。
“聚合物嵌段A”必须具有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要重复单元的结构。具体而言,聚合物嵌段A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为80重量%以上。通过使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提高至80重量%以上,能够使粘结剂组合物的热塑性得以提高,并且有更容易实现粘结剂组合物的再利用的优势。作为含量可以在低于20重量%的范围内的除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可列举来自于能够与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的重复单元,例如来自于共轭二烯化合物或来自于(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重复单元。其中优选1,3-丁二烯、异戊二烯,因为它们与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具有高共聚性。
<聚合物嵌段B>
如上所述,“聚合物嵌段B”是无规地含有共轭二烯单元和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其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St(b))为10~35重量%。
构成“聚合物嵌段B”的所述“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是指来自于共轭二烯化合物的重复单元。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2-甲基-1,3-辛二烯、1,3-己二烯、1,3-环己二烯、4,5-二乙基-1,3-辛二烯、3-丁基-1,3-辛二烯、香叶烯及氯丁二烯等。其中,基于聚合反应性高、原料易于从工业上获取的理由,“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优选为选自1,3-丁二烯单元及异戊二烯单元中的至少1种重复单元。
“聚合物嵌段B”必须具有以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为主要重复单元的结构。为了发挥本发明的效果,优选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含有率在65~90重量%的范围内。
此外,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必须使“聚合物嵌段B”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St(b))在10~35重量%的范围内,优选在13~33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6~30重量%的范围内。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低于10重量%时,可能导致展开性变差(重ㄑ)、操作性不良。另一方面,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超过35重量%时,可能导致粘结剂组合物的柔软性变差,无法确保充分的粘结力,而充分的粘结力对于表面保护膜是重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聚合物嵌段B”中也可以含有除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及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以外的其它重复单元。
此外,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聚合物嵌段B”中的烯键含有率优选在50~9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60~80%的范围内。另外,使烯键含有率在50%以上,有下述优点:可构成粘性(tuck)与粘结力具有优异平衡的粘结剂组合物。
<共聚物(I)>
“共聚物(I)”是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n(式中,A代表聚合物嵌段A,B代表聚合物嵌段B,n代表整数1~3)所示结构的共聚物。
由“n”代表整数1~3可知,作为“式[A-B]n所示结构”,可列举例如A-B、A-B-A-B及A-B-A-B-A-B所表示的结构。在这些嵌段共聚物中,A和B各自的重复单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切实地发挥出聚合物嵌段B的效果,在[A-B]n所示结构中,优选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在整个共聚物中占2重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部分共聚物(I)的末端具有-A的结构,只要是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的含有率在整个共聚物(I)中所占比例低于2重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出与末端为聚合物嵌段B的共聚物相同的效果。即,实质上可以认为上述结构是末端为聚合物嵌段B的结构。
n必须为整数1~3。通过使n在该范围内,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业生产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提高粘结力及材料强度的目的,n更优选为1~2,尤其优选为1。即,作为“具有通式[A-B]n所示结构的共聚物”,尤其优选为具有通式A-B所示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优选在30~5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3~45重量%的范围内。通过使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在该范围内,可构成兼具适当的保持力和对被粘附体表面凹凸的追随性、且具有优异的展开性的粘结剂组合物。
对于聚合物(i)的分子量没有特殊限制,优选其重均分子量为3万~50万,更优选为8万~30万,特别优选为10万~20万。通过使重均分子量在3万~50万的范围内,可实现聚合物(i)、以及包含聚合物(i)和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i))的共聚物组合物容易进行工业生产。重均分子量低于3万时,在对聚合物进行脱溶剂、干燥的步骤中,可能会引起聚合物在制造设备等上的附着,进而导致聚合物(i)的工业生产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重均分子量在50万以上时,会导致其热熔融性、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从而可能使对被粘附体的加工变得困难。
为了获得优异的耐热性及耐候性,优选共聚物(I)的加氢产物为通过加氢而将不饱和键加氢为饱和键所得到的加氢产物,且其中来源于共轭二烯单体的双键为80%以上、优选位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加氢的比率(加氢率)的含义如下: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溶剂,由270MHz下的1H-NMR谱图计算出的加氢率。
聚合物(i)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共聚物(II)>
“共聚物(II)”是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A(式中符号的含义同上)或通式(A-B)x-Y(式中,x代表2以上的整数,Y代表偶联剂残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同上。)所示结构的共聚物。
由上述通式可知,共聚物(II)的全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物嵌段A。
优选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在整个共聚物(II)中占2重量%以上。这是为了切实地发挥出聚合物嵌段A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部分共聚物(II)的末端具有-B的结构,只要是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的含有率在整个共聚物(II)中所占比例低于2重量%,也可以发挥出与末端为聚合物嵌段A的共聚物相同的效果。即,实质上可以认为上述结构是末端为聚合物嵌段A的结构。
换言之,具有通式(A-B)x-Y(式中,x代表2以上的整数,Y代表偶联剂残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同上)所示结构的共聚物具有通过Y将共聚物(I)偶联在一起而得到的结构。因此,从工业的观点出发,由于当共聚物(II)为(A-B)x-Y的情况下,可利用相同的反应釜来合成(I)、(II)的混合物,因此优选共聚物(II)为通式(A-B)x-Y所示结构。x为3以上时,该共聚物是所谓的星形聚合物。考虑到要在制造该共聚物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并对该共聚物的物性加以控制,优选x为2~4。
此外,基于与聚合物(i)相同的理由,对于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i)),也优选其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在30~5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为33~45重量%。
为了获得优异的耐热性及耐候性,优选聚合物(ii)为通过加氢而将不饱和键加氢为饱和键所得到的加氢产物,且其中来源于共轭二烯单体的双键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对于聚合物(ii)的分子量并无特殊限制,优选其重均分子量为5万~50万,更优选为5万~30万。通过使重均分子量在5万~50万的范围内,可实现聚合物(ii)、以及包含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共聚物组合物容易进行工业生产。重均分子量小于3万时,在对聚合物进行脱溶剂、干燥的步骤中,可能会引起聚合物在制造设备等上的附着,进而导致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的工业生产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重均分子量在50万以上时,会导致其热熔融性、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可能使对被粘附体的加工变得困难。
聚合物(ii)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共聚物组合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是含有包含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共聚物组合物作为其构成成分的粘结剂组合物。在该共聚物组合物中,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重量比必须在90∶10~10∶90的范围内。通过使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量100重量份中含有10重量份以上的聚合物(i),可发挥出下述的理想效果:能够有效防止粘结剂层从被粘附体表面脱离(浮き上がり)、从而导致膜发生剥离的不良情况(浮起(浮き))。另一方面,通过使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量100重量份中含有10重量份以上的聚合物(ii),可发挥出下述的理想效果:在将膜从被粘附体表面剥离时,能够有效防止因粘结剂残留在被粘附体表面而污染被粘附体表面的不良情况(糊料残留)。
为了更切实地防止粘结剂层的浮起或糊料残留,优选使聚合物(i)与聚合物(ii)的重量比在50∶50~15∶85的范围内。
为了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必须使上述聚合物(i)和上述聚合物(i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与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在5∶95~25∶75的范围内。另外,通过使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100重量份中含有5重量份以上的聚合物嵌段A,可发挥出下述的理想效果:能够为所形成的粘结剂层赋予适当的保持力。另一方面,通过使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100重量份中含有75重量份以上的聚合物嵌段B,可发挥出下述的理想效果:所形成的粘结剂层对于被粘附体表面的凹凸显示出良好的追随性,从而能够切实地保护被粘附体表面。优选使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在5∶95~25∶7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93~23∶77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在10∶90~21∶79的范围内。
<表面保护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基体材料层和由上述说明的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
优选上述粘结剂层叠层在上述基体材料层的一侧表面上。
<基体材料层>
作为上述基体材料层,优选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
作为该“聚烯烃”,可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及聚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这些聚烯烃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聚烯烃”可以是具有取代基的聚烯烃,还可以添加有聚烯烃以外的树脂。另外,可以添加有在表面保护膜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聚烯烃基体材料层的端材或表面保护膜的端材。
基体材料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具有组成不同的2种以上多层结构的层。
可根据表面保护膜的用途等对基体材料层的厚度进行适当调整。通常优选设定为10~100μm左右的厚度。
就该基体材料层的外侧表面(即,与粘结剂层侧相反一侧的表面)而言,优选其表面粗糙度Ra为0.7~2.0μm、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为3μm以上、以及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为35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由此,即使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表面并进行叠层保存时,也不易对棱镜片的透镜部(棱镜)造成损伤,因此适合将本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的用途。
特别是,可以认为:通过使该基体材料层的背面的表面粗糙度、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及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在上述的特定范围内,即使在将多片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进行叠层保存时,存在微小的混入异物,也能够使该微小的混入异物进入到表面波纹的波谷处,因此,与表面平滑的情况相比,可降低集中在棱镜片的透镜部上的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所述“表面粗糙度Ra”是由JIS B0601:2001规定的“算术平均高度”。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W是在示出了聚烯烃基体材料层表面的波纹的模式图(图2)中的Wj的平均值,而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AW是Awj的平均值,它们分别由下式求出。
[数学式1]
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AW
AW = 1 n &Sigma; i = 1 n AW i
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W
W = 1 m &Sigma; j = 1 m W j
本说明书中的所述“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及“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分别是由JIS B0601:2001规定的“轮廓曲线因子的平均长度”及“轮廓曲线因子的平均高度”。
<粘结剂层>
上述粘结剂层由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在该粘结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聚合物(i)和上述聚合物(ii)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含有增粘剂、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软化剂、抗氧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填充剂、颜料、粘结恶化防止剂、烯烃类树脂、有机硅类聚合物、液态丙烯酸类共聚物、磷酸酯类化合物等公知的添加剂。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增粘剂,可使用例如脂肪族类共聚物、芳香族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类共聚物、脂环族类共聚物等石油类树脂、苯并呋喃-茚类树脂、萜烯类树脂、萜烯酚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类树脂、(烷基)酚类树脂、二甲苯类树脂或它们的氢化物等通常可被用于粘结剂的增粘剂,并无特殊限制。更优选使用软化点为90~140℃的增粘剂。这些增粘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为了提高剥离性及耐候性等,更优选使用加氢类的增粘剂。此外,也可以使用与烯烃树脂形成的共混物形式的市售的增粘剂。
本发明中的所述增粘剂是指,与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中的共轭二烯类或该共轭二烯类经加氢后得到的软链段、即橡胶层相容,且能够对粘结力加以控制的添加剂。
其中,所述“相容”指的是下述状态:与共聚物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相比,通过将增粘剂配合到共聚物组合物中而得到的配合物显示出不同的tanδ峰值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所述“tanδ峰值温度”是指tanδ达到最大时的温度。
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可用于抑制粘结剂层的粘结恶化。
就本发明中使用的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而言,作为其单体单元,可列举例如: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苯乙烯类化合物。这些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也就是说,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可以由上述单体经聚合而得到。对于由2种以上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而言,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其中,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优选为具有100℃左右以上的软化点的聚合物,更优选具有150℃以上的软化点。具体而言,优选使用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ENDEX155”(软化点155℃)、“ENDEX160”(软化点160℃)等的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
软化剂通常对于提高粘结力是有效的。作为软化剂,可使用例如低分子量的二烯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链烷烃类操作油、萘类操作油、芳香族类操作油、蓖麻油、妥尔油、天然油、液态聚异丁烯树脂、聚丁烯、或它们的氢化物等通常可被用于粘结剂的软化剂,并无特殊限制。这些软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抗氧剂,并无特殊限制,可列举例如:酚类(单酚类、双酚类、高分子型酚类)、硫类、磷类等通常使用的抗氧剂。
作为光稳定剂,可列举受阻胺类化合物。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并无特殊限制,可列举例如:水杨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类、氰基丙烯酸酯类等。
作为填充剂,可列举例如: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
作为粘结恶化防止剂,可列举脂肪酰胺、聚乙烯亚胺的长链烷基接枝物、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例如,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为“ARAKYD 251”等)、妥尔油改性醇酸树脂(例如,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为“ARAKYD 6300”等)等。
上述添加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于粘结剂层的厚度并无特殊限制,通常为例如0.5~50μm左右、优选为1~40μm、更优选为2~30μm。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中,
上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
上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
并且,在-50℃~80℃对上述粘结剂层的动态粘弹性进行测定时,所得tanδ达到最大时的温度为-10℃~20℃。
其中,作为增粘剂,可使用上述列举的材料等。
就增粘剂的用量而言,优选为能够防止表面保护膜从被粘附体上剥离时发生糊料残留的量。例如,在作为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使用的情况下,相对于橡胶类树脂成分[上述聚合物(i)及上述聚合物(ii)(以下,也将它们统称为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增粘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5~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40重量份。
在-50℃~80℃对粘结剂层的动态粘弹性进行测定时,所得tanδ的峰值温度优选在-10℃~20℃的范围。对于该tanδ峰值温度,可以通过对粘结剂层中的橡胶类树脂成分,例如,对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的无规嵌段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范围、增粘剂的配合比例等进行调整,或者在考虑软化温度等的情况下对所使用的增粘剂进行选择,由此将tanδ峰值温度调整至理想范围。
这里,tanδ是指,在-50℃~80℃的测定温度范围内、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的动态粘弹性光谱中的损耗角正切(=损耗模量/储能模量)。
粘弹性谱仪:商品名“DVA-200”(IT计测控制公司制造)
粘结剂层的样品尺寸:厚约1.5mm×5mm×10mm
设定升温速度:6℃/分
测定频率:10Hz
测定模式:剪切
通过使上述测定的tanδ峰值温度在该范围内,结合增粘剂的作用,可使粘结剂层的凝聚力得以提高。由此,即使在将粘结剂层粘结于表面保护膜的基体材料层的背面并制成卷绕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表面保护膜从基体材料层的背面剥离。即,能够顺利地将卷绕体开卷。并且,即使在应用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被粘附体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其凹凸的追随,进而切实地实现对被粘附体的表面保护。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
上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
上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且上述聚合物(i)、上述聚合物(ii)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重量在粘结剂层重量中所占的比例(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为20~50重量%。该比例低于20重量%时,可能导致粘结力容易随时间急剧上升,该比例超过50重量%时,有时无法获得高粘结力。
其中,作为增粘剂,可使用上述列举的物质等。
就增粘剂的用量而言,优选为能够防止表面保护膜从被粘附体上剥离时发生糊料残留的量。例如,相对于橡胶类树脂成分(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增粘剂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份~50重量份左右,更优选为10重量份~40重量份左右。
此外,这里,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可使用上述列举的物质等。
例如,相对于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优选配合40重量份左右以下的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更优选配合30重量份左右以下。此外,只要配合量大于0重量份即可,但优选配合1重量份以上。
通过使用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可以实现与苯乙烯类共聚物嵌段中的苯乙烯(St)相的相容,使粘结剂层的凝聚力得以提高。由此,能够将粘结的表面保护膜容易地从聚烯烃基体材料层背面剥离,从而顺利地对卷绕体进行开卷。此外,可防止在将表面保护膜从被粘附体上剥离时发生糊料残留,以较小的力实现剥离。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中,上述粘结剂层在70℃下的储能模量G’优选为4.5×105Pa~6.0×105Pa。
通过使储能模量G’为4.5×105Pa以上,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够对不理想的粘结恶化加以抑制;另一方面,通过使储能模量G’为6.0×105Pa以下,可获得适当的粘结力。
为了对粘结剂的储能模量G’进行调整,可以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中粘结剂层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进行调整,使上述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的凝聚力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通过下述方法对所述含有率进行调整:使用具有适当的来源于芳香族链烯基单体成分的含有比例的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和/或,在粘结剂层中添加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是用以对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所形成的海岛结构的岛相进行补强的添加剂,具有与由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域相容的性质。
就该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使用量而言,相对于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如果该使用量过多,则粘结力不足,同时还存在进行挤出成形时流动性变差的隐患。对于该使用量的下限没有特殊限制,如上所述,当无须对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进行调整时,则无须添加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但优选添加1重量份以上。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表面,其中,在所述棱镜面上贴合该表面保护膜,并且在70℃的气体氛围中负载0.3N/cm2的载荷24小时时,上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粘结剂中的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40%。
所述陷入深度可通过下述方法测定。
利用2kg的压合橡胶辊,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分别以300mm/分的速度将待测的表面保护膜贴合于棱镜片的表面。作为棱镜片,使用棱镜的中心距离50μm、高25μm的棱镜片。然后,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并施加0.3N/cm2的压力,在该状态下于70℃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接着,以180度的剥离角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并利用激光显微镜对粘结剂层表面进行观察,测定棱镜片的透镜部(棱镜)顶角向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
通过使该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40%,能够在不对粘结力等粘结物性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对于在高温(例如70℃)环境中的粘结恶化加以抑制。
例如,可通过将上述粘结剂层在70℃下的储能模量G’控制在上述的优选范围内,来实现使该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40%。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表面,其中,在所述棱镜面上贴合该表面保护膜,并且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压上直径400μm、高12μm的凸起物时,上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上述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占上述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100%。
其中,压上所述凸起物的优选条件为:在50℃的气体氛围中、以0.8N/cm2的力施压24小时。
此外,即使是上述凸起物的直径为400μm以下、高度为12μm以下的情况,对于上述陷入深度的上限而言,也同样预测为低于粘结剂层厚度的100%。
因此,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上、在平滑的片表面贴合另一表面保护膜,并将例如数十片棱镜片叠层保存时,即使平滑的片表面的表面保护膜上存在FE、混入异物等凸起物,由于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中粘结剂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被设定为适当量,因此,能够使粘结剂层***,从而切实地抑制棱镜片的透镜部向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中的过度陷入。这样一来,棱镜片的透镜部表面(棱镜面)不易产生损伤。
主要通过将芳香族链烯基嵌段共聚物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控制在30~50重量%范围内,来实现使上述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100%。该含有率低于30重量%时,粘结剂的凝聚力低,因此,可能无法对棱镜透镜在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加以抑制。相反,该含有率超过50重量%时,粘结剂的凝聚力过高,因此,可能导致棱镜透镜不易陷入至粘结剂层,粘结力变得过低,无法作为保护膜使用。
使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的透镜部实质上具有由三棱柱构成的棱镜形状。本说明书中,将具有这样的棱镜形状的透镜部的面称为棱镜面。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棱镜片1具有下述结构:在平坦的片2的一侧表面上一体化有多根三棱柱状的透镜部3。透镜部3实质上具有三棱柱形状。并且,紧密连接地并列设置多个透镜部3,使三棱柱的各棱线相互平行。该棱镜形状的透镜部3的外表面由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保护。
例如,如图3的剖面图所示,在棱镜片1的设置有透镜部3的部分上,贴合有第1表面保护膜4(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第1表面保护膜4具有基体材料层5、设置于基体材料层5的一侧表面上的粘结剂层6,且从粘结剂层6侧与棱镜片1的上述设置有多个透镜部3的一侧贴合。因此,在贴合时,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与三棱柱状的透镜部3的多个顶部3a相接触。此外,该三棱柱的透镜部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但该三角形优选为以固定在片上的侧面为底边的二等边三角形。
另一方面,在棱镜片1的与设置有透镜部3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平坦面上,可根据需要而贴合第2表面保护膜7。该表面保护膜7上存在鱼眼(FE)、混入异物等凸起物时,可能成为透镜部的顶部被破坏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三棱柱的棱镜形状中的所述侧面,是指三棱柱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3个侧面。
对于使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理想的棱镜片而言,实质上,在三棱柱的多个棱镜中,相邻棱镜的距离、即棱镜的间距优选为10~1000μm左右,更优选为10~500μm,但使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并不受该限定。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例如,分别通过嵌段聚合来合成共聚物(I)及共聚物(II),并将它们以特定质量比混合,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加氢,得到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及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的混合物,并根据需要而利用常用的方法混合想要配合的添加剂,由此来制造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
作为加氢催化剂,可使用包含元素周期表Ib、IVb、Vb、VIb、VIIb、VIII族金属中的任意金属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包含Ti、V、Co、Ni、Zr、Ru、Rh、Pd、Hf、Re、Pt原子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列举:Ti、Zr、Hf、Co、Ni、Rh、Ru等的茂金属类化合物,在碳、二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碱性活性炭等载体上负载有pd、Ni、Pt、Rh、Ru等金属的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
其中,作为茂金属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具有2个环戊二烯环(Cp环)或Cp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而得到的配位体的Kaminsky(卡明斯基)催化剂、ansa型(柄型)茂金属催化剂、非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等。
具体可列举:日本特开平1-27560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7132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7132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2211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929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763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9-13320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540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21840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90017号公报、日本特公昭43-19960号公报、日本特公昭47-40473号公报中记载的催化剂。上述各种催化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的其它制造方法,对于共聚物(II)具有上述通式(A-B)x-Y(式中符号的含义同上)所示结构的情况,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偶联法)制造。由于偶联法能够一锅合成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和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聚合物(ii)),因此其制造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并且可通过偶联剂的种类及量来控制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比例,从这些方面考虑,优选采用偶联法。
偶联法具备下述步骤:
第1步骤:通过嵌段聚合来合成具有[A-B]结构的共聚物的步骤;
第2步骤:利用偶联剂Y-Zx(其中,“Y”代表偶联剂残基、“Z”代表离去基团、“X”代表2以上的整数。)使上述具有[A-B]结构的共聚物的一部分发生偶联,来合成具有{[A-B]x-Y}结构的共聚物的步骤;
欲获得加氢产物时,还具备
第3步骤:通过对上述具有[A-B]结构的共聚物及上述具有{[A-B]x-Y}结构的共聚物进行加氢,来获得包含分别经过氢化的共聚物(I)和共聚物(II)的共聚物组合物的步骤。
作为“偶联剂”,可列举例如: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丁基三氯硅烷、四氯硅烷、二溴乙烷、四氯化锡、丁基三氯化锡、四氯化锗、双(三氯甲硅烷基)乙烷等卤化物;环氧化大豆油等环氧化合物;己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等羰基化合物;二乙烯基苯等的聚乙烯基化合物;多异氰酸酯;等等。其中,基于易于工业获取、且反应性高的理由,优选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四氯硅烷。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例如,在通过挤出成形制造基体材料片(基体材料层)之后,将上述粘结剂组合物的熔融液或溶解有上述粘结剂组合物的溶液涂布或喷雾于基体材料片上的方法;或将通过吹塑法得到的基体材料片与粘结片贴合的方法;或利用具备多层歧管的T型模将基体材料原料与上述粘结剂组合物共挤出的方法。其中,优选通过共挤出来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方法,这是由于该方法能够得到由基体材料层和粘结剂层密合而成的多层片。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的熔融液或溶解有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的溶液也属于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的范畴。
<应用>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可适用于光学板、棱镜片及扩散膜等具有凹凸的被粘附体,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对表面平滑的片的表面保护。
作为构成用作被粘附体的片的材料,并无特殊限定,可列举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例如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等。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共聚物组合物的合成例)
聚合物嵌段A
在经过氮气置换的反应容器中加入经过脱水脱气的环己烷500质量份、苯乙烯20质量份及四氢呋喃5质量份,并在聚合开始温度40℃下添加正丁基锂0.13质量份,进行升温聚合。
聚合物嵌段B
在聚合物A的聚合转化率基本达到100%后,将反应液冷却至15℃,然后,添加1,3-丁二烯70质量份及苯乙烯10质量份,继续进行升温聚合。
在聚合转化率基本达到100%后,加入作为偶联剂的甲基二氯硅烷0.06质量份,以进行偶联反应。偶联反应结束后,一边以0.4MPa(表压)的压力供给氢气,一边进行10分钟放置。部分取出的聚合物的乙烯基含有率为64%、重均分子量约为11万、偶联率为60%。
接着,向反应容器内添加二乙基氯化铝0.03质量份及双环戊二烯基氯化糠氧基钛0.06质量份,进行搅拌。在氢气供给压0.7MPa(表压)、反应温度80℃下开始加氢反应,在氢的吸收结束的时刻,使反应溶液返回至常温、常压,并从反应容器中排出,由此,得到由聚合物(i)和聚合物(ii)构成的共聚物组合物(表1的合成例1)。
以下,通过同样的操作得到了需要的共聚物组合物(表1的合成例2~24)。这些共聚物组合物的性质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St(A+B)”、“St(B)”、“St(A)”及“St(b)”分别代表具有如下定义的数值。在下述定义中,所述“全部聚合物”代表聚合物(i)及聚合物(ii)全体。
“St(A+B)”代表在全部聚合物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是以下式表示的数值。需要指出的是,该“St(A+B)”等于下述“St(B)”与下述“St(A)”之和。
式:
St(A+B)=(全部聚合物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重量)/(全部聚合物中的全部单体单元的重量)×100(重量%)
“St(B)”代表以下式表示的数值。
式:
St(B)=(全部聚合物嵌段B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重量)/(全部聚合物中的全部单体单元的重量)×100(重量%)
“St(A)”代表以下式表示的数值。
式:
St(A)=(全部聚合物嵌段A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重量)/(全部聚合物中的全部单体单元的重量)×100(重量%)
“St(b)”代表在聚合物嵌段B中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是以下式表示的数值。
式:
St(b)=(全部聚合物嵌段B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重量)/(全部聚合物嵌段B中的全部单体单元的重量)×100(重量%)
此外,表1中的“A∶B”代表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与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
此外,表1中的“(i)∶(ii)”代表聚合物(i)与聚合物(ii)的重量比。
此外,表1中的“共轭二烯含有率”代表聚合物嵌段B中共轭二烯单元的含有率。
此外,表1中的“烯键含有率”代表聚合物嵌段B中烯键的含有率。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241
(实施例1~8、比较例1~7)
在利用上述各合成方法得到的各共聚物组合物(表2)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增粘剂的Alcon P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 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得到各粘结剂组合物。其组成如下述表2所示。
使用聚丙烯(Prime Polymer公司制造的J715M)作为基体材料,利用T型模法对基体材料和各粘结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成形,由此,得到了成形有由厚34μm的基体材料层和厚6μm的粘结剂层经叠层一体化而得的实施例1~8及比较例1~7的表面保护膜、并卷绕在内径3英寸的纸芯上的卷绕体。
(评价)
针对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下述项目的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1)成膜性
通过肉眼观察对经过上述共挤出而成膜的各表面保护膜的外观进行了评价,并将外观上无问题的情况记作“○”。
(2)初期粘结力
将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作为棱镜片,准备了由厚130μm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间距50μm、高25μm的片材。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放置30分钟,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此时的剥离方向为棱镜的棱线方向。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初期粘结力。
(3)经时粘结力
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将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用于(2)初期粘结力评价的棱镜片的表面。然后,使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施加6.0×10-3MPa的压力,并在该状态下于60℃及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放置48小时。将其取出至室温中,放置30分钟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
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结力,由下式计算出经时粘结力相对于初期粘结力的变化率(粘结恶化率)。
变化率(粘结恶化率)=(经时粘结力/初期粘结力)×100
(4)展开力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度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以15m/分的开卷速度测定了开卷力,并以此作为展开力。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271
[表3]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281
<判定标准>
粘结力(初期)
○(良):0.1N/25mm以上
×(不良):低于0.1N/25mm
粘结力(变化率)
◎(优):低于200%
○(良):200%以上且500%以下
×(不良):超过500%
展开力
◎(优):低于2.0N/50mm
○(良):2.0N/50mm以上且3.5N/50mm以下
×(不良):超过3.5N/50mm
(实施例9)
在合成例4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增粘剂的AlconP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8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Tinuvin 32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0.5重量份,并进行混炼,由此得到了粘结剂组合物。
使用聚丙烯(Prime Polymer公司制造J715M)作为基体材料,利用T型模法对基体材料和粘结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成形,由此,得到了成形有由厚34μm的基体材料层和厚6μm的粘结剂层经叠层一体化而得到的表面保护膜、并卷绕在内径3英寸的纸芯上的卷绕体。
(实施例10、11、13、比较例8~10)
如表4所示地混合粘结剂组合物,并按照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法得到了表面保护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12)
在合成例7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混合40重量份作为增粘剂的Clearon P125(クリアロンP125)(Yasuhara Chemical公司制造),除了使用由此得到的粘结剂组合物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法得到了表面保护膜的卷绕体。
(评价)
针对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下述项目的评价。
其结果如表5所示。
(1)tanδ峰值温度
利用动态粘弹性光谱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公司制造,产品型号:DVA-200),以10Hz的频率、6℃/分的升温速度,在-50℃~80℃的范围内测定了粘结剂层的粘弹性谱图,并求出tanδ达最大时的温度(tanδ峰值温度)。
(2)初期粘结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作为棱镜片,准备了由厚130μm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间距50μm、高30μm的片材。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放置30分钟,然后,基于JIS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此时的剥离方向为棱镜的棱线方向。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初期粘结力。
(3)展开力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以20m/分的开卷速度测定了高速开卷力,并以此作为展开力。
[表4]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01
[表5]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02
<判定标准>
初期粘结力
○(良):0.1N/25mm以上
×(不良):低于0.1N/25mm
展开力
◎(优):2.5N/50mm以下
○(良):3.5N/50mm以下
×(不良):超过3.5N/50mm
(实施例14)
粘结剂层:
在合成例4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增粘剂的AlconP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50重量份、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ENDEX155(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并进行混炼,由此得到了粘结剂组合物。
基体材料层:
利用T型模法对由聚丙烯制成的基体材料(Prime Polymer公司制造J715M)和上述得到的粘结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并将由厚34μm的聚丙烯基体材料层和厚6μm的粘结剂经叠层一体化而得的表面保护粘结片卷绕在内径3英寸的纸芯上,从而得到了卷绕体。
(实施例15~19、比较例11~14)
如下述表6所示地混合粘结剂组合物,并按照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法得到了表面保护膜的卷绕体。
需要说明的是,表6中的“St/粘结剂层(重量%)”代表共聚物组合物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全部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重量在粘结剂的重量中所占的比例(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另外,“St/粘结剂层(-TF)(重量%)”代表共聚物组合物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全部芳香族链烯基单元的总重量在共聚物组合物和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
(评价)
针对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下述项目的评价。其结果如表7所示。
(1)tanδ峰值温度
利用动态粘弹性光谱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公司制造,产品型号:DVA-200),以10Hz的频率、6℃/分的升温速度,在-50℃~80℃的范围内测定了粘结剂层的粘弹性谱图,并求出tanδ达最大时的温度。
(2)初期粘结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作为棱镜片,准备了由厚130μm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间距50μm、高30μm的片材。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放置30分钟,然后,基于JIS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此时的剥离方向为棱镜的棱线方向。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初期粘结力。
(3)经时粘结力
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将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用于(2)初期粘结力评价的棱镜片的表面。然后,使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施加6.0×10-3MPa的压力,并在该状态下于60℃及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放置48小时。将其取出至室温中,放置30分钟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
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结力,由下式计算出经时粘结力相对于初期粘结力的变化率(粘结恶化率)。
变化率(粘结恶化率)=(经时粘结力/初期粘结力)×100
(4)展开力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以20m/分的开卷速度测定了高速开卷力,并以此作为展开力。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31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41
<判定标准>
粘结力(初期)
○(良):0.1N/25mm以上
△(可):0.05N/25mm以上且低于0.1N/25mm
×(不可):低于0.05N/25mm
粘结力(变化率)
◎(优):低于200%
○(良):200%以上且500%以下
×(不良):超过500%
展开力
○(良):3.5N/50mm以下
×(不良):超过3.5N/50mm
(实施例20)
利用T型模法进行共挤出,形成基体材料层(厚34μm)/粘结剂层(厚6μm)的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宽700mm),得到了卷绕长度为100m的卷绕体。作为用于形成粘结剂层的材料,使用的是下述材料:向合成例13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增粘剂的软化点125℃的脂环族饱和石油树脂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重量份、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ENDEX155(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2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 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Tinuvin 32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0.5重量份,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进行造粒而得到的材料。作为用于形成基体材料层的材料,使用的是下述材料:将嵌段PP 100重量份和用以调整膜成形时卷的卷绕状态的膜两端部经过修剪的部分10重量份混合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进行造粒而得到的材料,其中,在上述膜中,含有作为基体材料的嵌段聚丙烯(嵌段PP)100重量份,另外,作为粘结剂层,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合成例13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以及作为增粘剂的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份、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ENDEX155(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2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Tinuvin 32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0.5重量份。
(实施例21~25)
如下述表8所示地改变增粘剂的量和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St类嵌段补强剂)的量,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0相同的方法得到了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的卷绕体。
需要说明的是,表8中的“St/粘结剂(重量%)”代表共聚物组合物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全部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重量在粘结剂的重量中所占的比例(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
(评价)
针对下述(1)~(4)中记载的项目,对实施例20~25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1)初期粘结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作为棱镜片,使用的是由厚130μm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间距50μm、高30μm的片材。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放置1小时,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初期粘结力。
(2)经时粘结力
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用于(1)初期粘结力评价的棱镜片的表面。然后,使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施加0.3N/cm2的压力,并在该状态下于70℃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接着,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静置1小时,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结力,由下式计算出经时粘结力相对于初期粘结力的变化率(粘结恶化率)。
变化率(粘结恶化率)=(经时粘结力/初期粘结力)×100
(3)储能模量G’
利用动态粘弹性光谱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公司制造,产品型号:DVA-200),以1Hz的频率、3℃/分的升温速度,在-50℃~+150℃的范围内测定了粘结剂层的储能模量,并求出70℃下的储能模量G’。
(4)陷入量
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将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表面。作为棱镜片,使用的是棱镜间距50μm、高30μm的片材。然后,使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施加0.3N/cm2的压力,并在该状态下于70℃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然后,以180度剥离角剥离表面保护膜,并利用激光显微镜对粘结剂层表面进行观察,测定了棱镜片的透镜部在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
利用下述计算式求出陷入量。
陷入量(%)=
(棱镜片的透镜部在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粘结剂层厚度:6μm)×100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81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391
<判定标准>
陷入量
○(优):1%以上且低于40%
△(良):40%以上且低于80%
×(不良):80%以上
粘结力(变化率)
◎(优):低于150%
○(良):150%以上且300%以下
(实施例26)
如下述表10所示地,在合成例14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添加作为增粘剂的脂环族饱和石油树脂、即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重量份,得到了粘结剂组合物。
另一方面,利用T型模法对由上述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和由包含表10所示的嵌段聚丙烯(嵌段PP)75重量份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25重量份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基体材料进行共挤出,从而制作了由厚40μm的聚丙烯基体材料和厚6μm的粘结剂层经叠层一体化而得到的表面保护膜。
(实施例27~28及比较例15~19)
除了按照下述表10所示地变更粘结剂层的组成及厚度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法制作了表面保护膜,并进行了评价。增粘剂全部使用了Alcon P-125。
其中,比较例18的成膜性不良。
(评价)
针对这些表面保护膜,按照下述要点进行了下述的测定和评价。
1)在50℃的气体氛围中,以0.8N/cm2的力将直径400μm、高12μm的凸起物压在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上,经过24小时后,棱镜片的透镜部在粘结剂中的陷入量、
2)初期粘结力(对棱镜面)、以及
3)初期粘结力(对平滑面)。
另外,在进行上述1)棱镜片的透镜部的陷入评价时,按照下述要点进行了下述的测定和评价。
4)棱镜损伤、
5)经时粘结力(对棱镜面)
6)糊料残留;
此外,按照下述要点进行了下述的测定和评价。
7)展开力。
结果如下述表11所示。
1)陷入量
将上述得到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该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表面与棱镜片的透镜面相接触,从而制作了试验片。作为棱镜片,准备了透镜部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片由厚1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且棱镜间距为50μm、高为23μm的棱镜片(BEF,住友3M)。贴合时,从表面保护膜的外侧(即,与粘结剂层面相反的一侧)施加5.9×105Pa的压力,以2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贴合时,使用下述层压机,以FUJIFILM Business Supply(株)公司制造的PRESCALE(超低压用)实际测量贴合压力。
层压机
制造商:MCK(株)
型号:MRK-600
辊:耐热硅橡胶辊
辊直径:φ80
将所得试验片裁切为3cm×8cm的大小,制成了样品片。
另外,为了准备用于评价试验的突起物,利用冷冻切片机将直径0.2mm的尼龙纤维裁切为11~13μm的长度,并将所得裁切片固定于载玻片上,利用2kg的辊自其上方贴合上述得到的表面保护膜,由此,将裁切片固定于载玻片和表面保护膜之间。其结果,利用激光显微镜对形成的凸形状(即,突起物)进行观察,并求出了其直径和高度。
用于评价的凸形状的直径及高度如下所示。
直径:400μm
高度:12μm
将上述带有具有凸形状的表面保护膜的载玻片设置在样品片上,并使样品片与上述具有凸形状的表面保护膜相接触,并在载玻片上放置200g的砝码(0.8N/cm2),在50℃的烘箱中放置24小时。24小时后,取出样品片,裁切其截面,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该截面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棱镜片的透镜部在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μm)。
利用下式,由实际测量的陷入深度(μm)求出了陷入量(%)。
陷入量(%)=
(棱镜片的透镜部在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粘结剂层厚度:6μm)×100
2)初期粘结力(对棱镜面)
将上述得到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上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上述表面保护膜包覆上述棱镜片的透镜面。贴合时,与1)同样地自表面保护膜的外侧施加5.9×105Pa的压力,以2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23℃±2℃的室内放置了30分钟。
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分别以300mm/分及30m/分的剥离速度沿着与棱镜棱线平行的方向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N)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作为初期粘结力(对棱镜)。
3)初期粘结力(对平滑面)
在压力5.9×105Pa及速度2m/分的条件下,与1)同样地将上述得到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平坦的丙烯酸树脂板上,并在23℃±2℃的室内放置了30分钟,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在剥离速度30m/分的条件下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N)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作为初期粘结力(对平滑面)。
4)棱镜损伤的评价
在进行1)的试验时,将从烘箱取出的表面保护膜从棱镜片上剥离,肉眼观察在棱镜片的透镜面上是否存在因损伤而产生的亮点。
在下述表10中,将观察到较多损伤的样品记作×,将仅观察到少许损伤的样品记作△,将完全未观察到损伤的样品记作○。
5)经时粘结力(对棱镜面)
在压力5.9×105Pa及速度2m/分的条件下,与1)同样地将得到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用于2)初期粘结力评价的棱镜片的表面,并在60℃±2℃的气体氛围中放置1周,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剥离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结力,由下式计算出经时粘结力相对于初期粘结力(对棱镜面,剥离速度300mm/分)的变化率(粘结恶化率)。
变化率(粘结恶化率)=
(经时粘结力/初期粘结力(对棱镜面,剥离速度300mm/分))×100
6)糊料残留
在进行5)的试验时,在测定剥离强度的同时,肉眼观察在剥离后的棱镜片的透镜面是否存在糊料残留。将在透镜面上观察到糊料残留的情况记作×,将完全未观察到糊料残留的情况记作○。结果如下述表11所示。
7)展开力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度内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以20m/分的开卷速度测定了高速开卷力,并以此作为展开力。
[表10]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431
<判定标准>
陷入量
○(良):1%以上且低于100%
×(不良):低于1%、或100%
初期粘结力(对棱镜面)剥离速度:300mm/分
○(良):0.05N/25mm以上
×(不良):低于0.05N/25mm
粘结力(变化率,对棱镜面)
◎(优):低于200%
○(良):200%以上且500%以下
×(不良):超过500%
棱镜损伤评价
○:肉眼未观察到损伤
×:肉眼观察到损伤
糊料残留评价
○:肉眼未观察到糊料残留的发生
×:肉眼观察到糊料残留的发生
展开力
○(良):3.5N/50mm以下
×(不良):超过3.5N/50mm
(实施例29)
利用T型模法进行共挤出,形成基体材料层(厚34μm)/粘结剂层(厚6μm)的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宽700mm),得到了卷绕长度为100m的卷绕体。
作为用于形成粘结剂层的材料,使用的是下述材料:向合成例13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添加作为增粘剂的软化点125℃的脂环族饱和石油树脂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重量份、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ENDEX155(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1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 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Tinuvin 32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0.5重量份,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进行造粒而得到的材料。
作为用于形成基体材料层的材料,使用的是下述材料:将嵌段PP 75重量份、低密度聚乙烯(LDPR)25重量份、及用以调整膜成形时卷的卷绕状态的膜两端部经过修剪的部分10重量份混合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进行造粒而得到的材料,其中在上述膜中,含有作为基体材料的嵌段聚丙烯(嵌段PP)100重量份,另外,作为粘结剂层,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合成例13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以及作为增粘剂的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0份、作为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的ENDEX155(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造)20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 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Tinuvin 32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0.5重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表12中的“St/粘结剂(重量%)”代表共聚物组合物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重量在粘结剂的重量中所占的比例(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
(实施例30~31、比较例20~22)
除了如下述表12所示地改变基体材料层的聚烯烃配合量及种类、粘结剂层、共聚物组合物及苯乙烯含有率、增粘剂的量、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即,St系嵌段补强剂)的量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9相同的方法得到了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的卷绕体。
(评价)
针对下述(1)~(6)中记载的项目,对实施例29~31及比较例20~22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如表13所示。
(1)表面粗糙度Ra
利用SURFTEST SJ-301(Mitsutoyo公司制造),在下述测定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Ra进行了测定。
(测定条件)
测定长度:7.2mm
λc:0.8mm
λs:2.5μm
测定速度:0.5mm/s
另外,基于JIS B0601:2001标准,由在该测定条件测定的轮廓图(profile)计算出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及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
(2)粘结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棱镜片的透镜面。作为棱镜片,使用的是由厚130μm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间距50μm、高30μm的片材。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静置1小时,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粘结力。
(3)初期展开力
初期展开力如下测定:对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测定了15m/分的开卷速度下的高速开卷力。将由此测定的高速开卷力作为初期展开力。
(4)经时展开力
经时展开力如下测定:将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的卷绕体在40℃±2℃的室内熟化(養生)1周,然后,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测定了15m/分的开卷速度下的高速开卷力。将由此测定的高速开卷力作为经时展开力。表中,将上述经时展开力为3N/50mm以下的情况评价为导出性良好,记作○;将经时展开力超过3N/50mm的情况评价为导出性不良,记作×。
(5)棱镜损伤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具有凹凸的棱镜片的透镜面,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棱镜片的透镜面,从而制作了试验片。作为棱镜片,使用的是与用于(2)粘结力评价的棱镜片相同的片材。贴合时,从表面保护膜的外侧施加5.9×105Pa的压力,以2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将试验片裁切为3cm×8cm的大小,制成了样品片。
另外,利用冷冻切片机将直径0.2mm的尼龙纤维裁切为8~10μm的长度,并将所得裁切片固定于载玻片上,利用2kg的辊将得到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载玻片上,由此,将样品片固定于载玻片和表面保护膜之间,制成了直径400μm、高10μm的凸形状样品。
在由表面保护膜包覆透镜部的样品片上设置上述凸形状样品,并使该凸形状样品与包覆透镜部的表面保护膜相叠合,在载玻片上放置140g的砝码,在50℃的烘箱中静置24小时。24小时后,取出试验片,将表面保护膜从棱镜片上剥离,肉眼观察在棱镜片的透镜面上是否存在因损伤而产生的亮点。在下述表13中,将观察到较多损伤的样品记作×(不良),将仅观察到少许损伤的样品记作△(良),将完全未观察到损伤的样品记作○(优)。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491
(实施例32~38、比较例23~29)
在利用上述合成方法得到的共聚物组合物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增粘剂的Alcon P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5重量份、作为抗氧剂的Irganox 101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1重量份,得到了粘结剂组合物。
使用聚丙烯(Prime Polymer公司制造J715M)作为基体材料,利用T型模法对基体材料和粘结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成形,由此,得到了成形有由厚34μm的基体材料层和厚6μm的粘结剂层经叠层一体化而得到的表面保护膜、并卷绕在内径3英寸的纸芯上的卷绕体。
(评价)
针对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下述项目的评价。其结果如表15所示。
(评价)
针对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下述项目的评价。其结果如表15所示。
(1)成膜性
对于通过共挤出制作的表面保护膜的外观进行了肉眼评价,将外观上无问题的情况记作○。
(2)初期粘结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扩散膜(3M公司制造,DBEF)的透镜面上,并使这些表面保护膜包覆所述扩散膜的透镜面。作为贴合条件,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进行贴合,并在该状态下放置30分钟,然后,基于JIS 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此时的剥离方向为表面保护膜的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轴向))。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初期粘结力。
(3)经时粘结力
在室温23℃及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分别使用2kg的压合橡胶辊以300mm/分的速度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用于(1)初期粘结力评价的扩散膜的表面。然后,使用聚碳酸酯板(厚2mm)夹持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扩散膜,施加6.0×10-3MPa的压力,并在该状态下于60℃及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放置48小时。将其取出至室温中,放置30分钟后,基于JISZ0237标准、以300mm/分的速度对25mm宽度内的180度剥离强度进行了测定。
将由此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结力,由下式计算出经时粘结力相对于初期粘结力的粘结恶化率。
变化率(粘结恶化率)=(经时粘结力/初期粘结力)×100
(4)展开力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表面保护膜的50mm宽的卷绕体进行开卷,除了改变开卷速度以外,基于JIS Z0237标准,以5m/分、15m/分的开卷速度测定了开卷力,并以此作为展开力。
[表14]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521
Figure BDA0000049723290000531
<判定标准>
粘结力(初期)
○(良):0.05N/25mm以上且低于0.35N/25mm
×(不良):低于0.05N/25mm或在0.35N/25mm以上
粘结力(变化率)
◎(优):低于200%
○(良):200%以上且500%以下
×(不良):超过500%
展开力
◎(优):低于2.0N/50mm
○(良):2.0N/50mm以上且3.5N/50mm以下
×(不良):超过3.5N/50mm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适用于棱镜片、扩散膜等表面保护膜的粘结剂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适用于棱镜片、扩散膜等的表面保护。

Claims (9)

1.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i)和聚合物(ii),其中,
聚合物(i):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n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或其加氢产物,在通式[A-B]n中,A代表聚合物嵌段A,B代表聚合物嵌段B,n代表整数1~3,
聚合物(ii):含有下述聚合物嵌段A及下述聚合物嵌段B,并具有通式A-B-A或通式(A-B)x-Y所示结构的共聚物(II)或其加氢产物,在通式A-B-A中,符号A、B的含义同上,在通式(A-B)x-Y中,x代表1以上的整数,Y代表偶联剂残基,符号A、B的含义同上,
上述聚合物(i)及上述聚合物(ii)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总含有率(St(A+B))为30~50重量%,
上述聚合物(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A∶B)、以及上述聚合物(ii)中所含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量和聚合物嵌段B的总量的重量比(A∶B)分别在5∶95~25∶75的范围内,
其中,
聚合物嵌段A:具有连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以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
聚合物嵌段B:无规地含有共轭二烯单元和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且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St(b))为10~35重量%的芳香族链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
2.一种表面保护膜,其具有基体材料层和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中,
所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
所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
并且,在-50℃~80℃对所述粘结剂层的动态粘弹性进行测定时,所得tanδ达到最大时的温度为-10℃~20℃。
4.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中,
所述基体材料层为聚烯烃基体材料层,
所述粘结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增粘剂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
相对于所述粘结剂层的重量,所述聚合物(i)、所述聚合物(ii)及苯乙烯类嵌段补强剂中的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重量所占的比例,即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单元含有率为20~50重量%。
5.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中,所述粘结剂层在70℃的储能模量G’为4.5×105Pa~6.0×105Pa。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表面,其中,
在所述棱镜面上贴合该表面保护膜、并于70℃的气体氛围中负载0.3N/cm2的载荷24小时时,所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粘结剂中的陷入深度占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40%。
7.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其中,
在所述棱镜面上贴合该表面保护膜、并在与该棱镜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压上直径400μm、高12μm的凸起物时,所述棱镜面的棱镜顶角向所述粘结剂层中的陷入深度占所述粘结剂层厚度的1%以上且低于100%。
8.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用于保护棱镜片的棱镜面,其中,
基体材料层的外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7~2.0μm、波纹度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高度为3μm以上、以及波纹度轮廓的平均间距为35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9.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用于保护扩散膜的表面。
CN200980135434XA 2008-09-11 2009-09-11 表面保护膜 Active CN102149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2947/08 2008-09-11
JP2008232947 2008-09-11
JP2008261605 2008-10-08
JP261605/08 2008-10-08
JP2008301519 2008-11-26
JP301519/08 2008-11-26
JP050842/09 2009-03-04
JP2009050842 2009-03-04
JP128249/09 2009-05-27
JP2009128249 2009-05-27
PCT/JP2009/004549 WO2010029773A1 (ja) 2008-09-11 2009-09-11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779A true CN102149779A (zh) 2011-08-10
CN102149779B CN102149779B (zh) 2013-08-14

Family

ID=4200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434XA Active CN102149779B (zh) 2008-09-11 2009-09-11 表面保护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4620806B2 (zh)
KR (1) KR101176811B1 (zh)
CN (1) CN102149779B (zh)
TW (1) TWI382071B (zh)
WO (1) WO20100297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48638A (ja) * 2013-02-04 2014-08-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6165068A (zh) * 2014-04-11 2016-11-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背磨胶带用基材及背磨胶带
CN110121429A (zh) * 2016-12-29 2019-08-13 3M创新有限公司 装饰片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76811B1 (ko) * 2008-09-11 2012-08-24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표면 보호 필름
US8324309B2 (en) * 2010-04-27 2012-12-04 Kraton Polymers Us Llc High melt flow block copolymers for non-woven adhesives
JP5753667B2 (ja) * 2010-06-16 2015-07-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623872B2 (ja) * 2010-11-08 2014-11-1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粘着フィルム
JP5719151B2 (ja) * 2010-11-19 2015-05-1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粘着フィルム
JP5879111B2 (ja) * 2011-06-15 2016-03-0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4169347A (ja) * 2011-07-07 2014-09-18 Sekisui Chem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JP2013018907A (ja) * 2011-07-13 2013-01-31 Sekisui Chem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814036B2 (ja) * 2011-08-05 2015-11-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5879110B2 (ja) * 2011-12-05 2016-03-0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3094760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182533B2 (ja) * 2012-07-13 2017-08-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集電箔、電極構造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または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JP5992312B2 (ja) 2012-12-07 2016-09-14 クレイトン・ポリマーズ・ユー・エス・エル・エル・シー 塗装面の保護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JP6026255B2 (ja) * 2012-12-07 2016-11-16 クレイトン・ポリマーズ・ユー・エス・エル・エル・シー 塗装面の保護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JP6446215B2 (ja) * 2014-09-17 2018-12-2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6416666B2 (ja) * 2015-03-11 2018-10-3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6507009B2 (ja) * 2015-03-27 2019-04-24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6697981B2 (ja) * 2015-08-27 2020-05-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6863770B2 (ja) * 2016-02-24 2021-04-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ハーフカット加工用粘着フィルム及び被着体の加工方法
JP6628101B2 (ja) * 2016-03-03 2020-01-08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KR101946322B1 (ko) 2016-03-03 2019-02-11 도레이 필름 카코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JP6808998B2 (ja) * 2016-06-24 2021-01-06 Jsr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
JP6733358B2 (ja) * 2016-06-24 2020-07-29 Jsr株式会社 粘着剤用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JP7238290B2 (ja) * 2018-08-03 2023-03-14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9048981A (ja) * 2018-10-04 2019-03-2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19070133A (ja) * 2018-12-03 2019-05-0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19137867A (ja) * 2019-04-01 2019-08-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20193348A (ja) * 2020-09-04 2020-12-03 Jsr株式会社 粘着剤用組成物
JP7323732B1 (ja) * 2022-03-31 2023-08-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書き味向上フィルム
WO2023188545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書き味向上フィル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2313A (zh) * 2005-01-14 2007-04-04 日绊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1189317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8604A1 (fr) * 1998-05-13 1999-11-18 Nippon Zeon Co., Ltd. Composition de copolymeres blocs de poly(vinyle aromatique)/polyisoprene leur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composition d'adhesif de contact
JP2000336323A (ja) * 1999-05-26 2000-12-05 Sekisui Chem Co Ltd 金属板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4694061B2 (ja) 2001-08-02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345373T1 (de) * 2003-02-21 2006-12-15 Kraton Polymers Res Bv Klebstoff sowie darauf basierende bänder und etiketten
CN101243153B (zh) * 2005-09-05 2010-10-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表面保护薄膜
US20100015442A1 (en) * 2006-04-28 2010-01-21 Jsr Corporation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dhesive body
JP4987361B2 (ja) * 2006-06-19 2012-07-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295533B2 (ja) * 2006-10-31 2013-09-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KR101176811B1 (ko) * 2008-09-11 2012-08-24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표면 보호 필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2313A (zh) * 2005-01-14 2007-04-04 日绊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1189317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48638A (ja) * 2013-02-04 2014-08-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6165068A (zh) * 2014-04-11 2016-11-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背磨胶带用基材及背磨胶带
US10388556B2 (en) 2014-04-11 2019-08-20 Lintec Corporation Base for back grind tapes, and back grind tape
CN106165068B (zh) * 2014-04-11 2019-09-27 琳得科株式会社 背磨胶带用基材及背磨胶带
CN110121429A (zh) * 2016-12-29 2019-08-13 3M创新有限公司 装饰片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6812A (en) 2010-05-01
JP2011057992A (ja) 2011-03-24
WO2010029773A1 (ja) 2010-03-18
CN102149779B (zh) 2013-08-14
KR20110058856A (ko) 2011-06-01
JPWO2010029773A1 (ja) 2012-02-02
KR101176811B1 (ko) 2012-08-24
TWI382071B (zh) 2013-01-11
JP5127903B2 (ja) 2013-01-23
JP4620806B2 (ja)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9779B (zh) 表面保护膜
CN102549092B (zh) 表面保护膜
CN102459485B (zh) 可拉伸剥离压敏粘合剂
EP2116580A1 (en) Surface protection sheet
CN106103089B (zh) 加热工序用表面保护膜
CN103620450B (zh) 表面保护膜
KR101946322B1 (ko) 적층 필름
JP7485000B2 (ja) 粘着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積層フィルム
KR20110010069A (ko) 적층 필름 및 점착 테이프
JP6507009B2 (ja) 粘着剤組成物、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CN111051460A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保护膜
JP5879110B2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753667B2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3254807A (zh) 粘合片
JP2011016354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22178443A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534878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3005830A1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TWI665276B (zh) 組成物及積層體
JP7101039B2 (ja) 拡散フィルム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拡散フィルム
JP5687022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9137867A (ja) 粘着剤組成物、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0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SEKISUI CHEM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Yinnenshi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KISUI CHEM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Czechoslovak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