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4891A - 传动轴 - Google Patents

传动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4891A
CN102094891A CN2010105780904A CN201010578090A CN102094891A CN 102094891 A CN102094891 A CN 102094891A CN 2010105780904 A CN2010105780904 A CN 2010105780904A CN 201010578090 A CN201010578090 A CN 201010578090A CN 102094891 A CN102094891 A CN 102094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e
surface treatment
treatment unit
transmission shaf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80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4891B (zh
Inventor
小川友树
荒木聪
西山幸伸
佐藤义则
青木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94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4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4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48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23Shafts; Axles made of several parts, e.g.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3Shafts; Axles telescop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2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two abutting shafts or the like
    • F16D1/027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two abutting shafts or the like non-disconnectable, e.g. involving gluing, welding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 F16D3/38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single intermediate member with trunnions or bearings arranged on two axes perpendicular to one another
    • F16D3/382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single intermediate member with trunnions or bearings arranged on two axes perpendicular to one an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ther than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 F16D3/387Fork construction; Mounting of fork on shaft; Adapting shaft for mounting of for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6/00Materials with ceramics, cermets, hard carbon or similar non-metallic hard materials as main constituents
    • F16C2206/02Carbon based material
    • F16C2206/04Diamond like carbon [DL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26/00Joining parts; Fastening; Assembling or mounting parts
    • F16C2226/30Material joints
    • F16C2226/36Material joints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6Drive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5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driven force f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轴,该传动轴具备:第一轴,该第一轴在一端具有叉头;第二轴,该第二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于第一轴的另一端;以及表面处理部件,该表面处理部件配置在第一轴与第二轴的连结部分,且被实施了用于提高第二轴相对于第一轴的滑动性的表面处理。表面处理部件通过对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分体的基材实施表面处理而形成,且在被实施表面处理之后配置于第一轴与第二轴的连结部分。

Description

传动轴
于2009年12月1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80782所公开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都通过援引而包含于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的驱动力传递轴部使用的传动轴。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传动轴,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2007-17795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9-107415号公报所记载的传动轴。该传动轴配置在连结于动力单元的变速器与连结于车轮的差速器之间。传动轴将变速器的输出传递至差速器。根据来自路面的冲击或车辆的运转状态等不同,变速器与差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因此,特别是为了吸收这些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变位,传动轴分割形成为具有外花键(male spline)的第一轴和具有内花键(female spline)的第二轴。外花键和内花键构成为彼此能够在轴向(车辆前后方向)滑动。
在这种传动轴中,外花键与内花键之间的滑动阻力大。当车辆加减速时等,变速器和差速器相对移动,会产生被称为粘滑现象(stick slip)的现象。所谓粘滑现象是指第一轴的外花键和第二轴的内花键在轴向断续地相对移动的现象。
因此,为了降低该粘滑现象的产生,在日本特开2007-177955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外花键与内花键之间的滑动面涂覆类金刚石碳(以下称为“DLC”)等固体润滑被膜的技术。
该DLC膜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35584号公报。DLC膜使用真空蒸镀法等PVD法或者等离子体CVD法等各种公知的成膜方法形成于基材的表面。在这些成膜方法中,从成膜条件的管理容易的观点出发,一般经常使用直流等离子体CVD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为了降低粘滑现象的产生而实施的表面处理的成本的传动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动轴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上述传动轴具备:第一轴,该第一轴在一端具有叉头;第二轴,该第二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以及表面处理部件,该表面处理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轴与上述第二轴的连结部分,且被实施了用于提高上述第二轴相对于上述第一轴的滑动性的表面处理,上述表面处理部件通过对与上述第一轴和上述第二轴分体的基材实施表面处理而形成,且在被实施上述表面处理之后配置于上述第一轴与上述第二轴的连结部分。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能够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的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图1是以截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摩擦压接对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以截面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摩擦压接而一体化的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4(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对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进行压入固定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沿着(a)的A-A线向视局部截面图,(c)是沿着(a)的B-B线的向视局部截面图。
图5是以截面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利用压入而一体化的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以截面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配置在与图6的C-C线相当的部分的表面处理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0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传动轴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3对实施方式1的传动轴进行说明。图1是以截面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传动轴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在图1中,以截面图示出比轴中心靠上方的部分中的左侧部分。图2是示出利用摩擦压接对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以截面示出利用摩擦压接而一体化的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并未特意否定,则右侧意味着图1的右侧,左侧意味着图1的左侧。
传动轴1是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差速器的轴。在该传动轴1中,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存在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都对发动机和差速装置之间进行连结,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动轴1具有:第一轴10,该第一轴10具有外花键31;以及第二轴20,该第二轴20具有内花键23。第二轴20配置成能够相对于第一轴10在轴向滑动。表面处理部件30固定于第一轴10。
第一轴10具有:第一接头部11,该第一接头部11构成万向节的叉头;以及圆筒状的圆筒部12,该圆筒部12一体形成于第一接头部11的底部(右端),且与传动轴配置成同轴状。密封部14设在圆筒部12的第一接头部11侧端部(左端部)的外周面。密封部14具有设于圆筒部12的外周面的环状的凹槽13以及嵌入凹槽13的密封橡胶(未图示)。
第二轴20具有:第一管部21,该第一管部21位于轴向中央部;第二管部22,该第二管部22与第一管部21的左端面结合并连结;第一花键23;以及第二接头部24,该第二接头部24与第一管部21的右端面结合并连结。
第一管部21形成为圆筒状,且在轴向中央部具有直径比两端部的直径大的大径部。第二管部22形成为圆筒状,且该第二管部22的右侧端面通过摩擦压接和形成为与该第二管部22的直径相同的直径的第一管部21的左侧端面接合连结。第二管部22的除了右侧端部22a以外的左侧的大部分都形成为直径比右侧端部22a的外周面的直径小的小径筒部22b。小径筒部22b的外周面形成为遍及轴向都形成为相同的直径。在小径筒部22b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平衡块部22c。
该小径筒部22b的左端部与设于第一轴10的圆筒部12的外周面的密封部14嵌合。即,小径筒部22b配置成内周面与配置在密封部14的密封橡胶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由此,当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在轴向滑动的情况下,密封橡胶在第一轴10的圆筒部12的内周面滑动,由此发挥密封功能。
第一花键23一体地形成于第二管部22的小径筒部22b的内周面。该第一花键23形成在小径筒部22b的内周面的比轴向中央部靠右侧端的部分。第一花键23的轴向的形成范围比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的外周面的第二花键31的轴向的形成范围W1长。
第二接头部24构成万向节的叉头,并通过摩擦压接与第一管部21的右端面接合连结。
表面处理部件3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轴10的圆筒部12的内径相同的内径的圆筒状,该表面处理部件30的左端面通过摩擦压接与圆筒部12的右端面接合连结。第二花键31与表面处理部件30的除了左侧端部以外的右侧的大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体。另外,表面处理部件30中的第二花键31的轴向的形成范围为W1,比第一花键23的轴向的形成范围短。第二花键31的齿顶外径与第一花键23的齿根内径为相同程度。第二花键31的齿根内径与第一花键23的齿顶外径为相同程度。进而,该第二花键31以能够相对于第一花键23在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一花键23嵌合而配置。由此,通过使第二花键31与第一花键23嵌合,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以能够在轴向的滑动的方式连结。
为了降低第二花键31与第一花键23相对滑动时容易产生的粘滑现象,利用以往公知的直流等离子体CVD法在表面处理部件30的第二花键31的表面部形成有DLC膜(固体润滑被膜)3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DLC膜32的形成是在表面处理部件30通过摩擦压接与第一轴10接合连结之前对与第一轴10分体的单独的基材进行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准备作为表面处理部件30的形成有第二花键31的预定形状的基材。如图2所示,此处准备的基材在一侧的轴向端部具有直径比产品完成时的外径大的膨出部30a,上述轴向端部是在表面处理结束后通过摩擦压接与第一轴10接合连结的一侧的轴向端部。并且,与表面处理部件30接合连结的第一轴10的轴向端部也具有同样的膨出部12a。即,在基材(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双方的轴向端部设有外径比产品完成时的外径大的膨出部30a、12a。另外,这些膨出部30a、12a在摩擦压接后实施的去毛刺加工时与通过摩擦压接产生的毛刺一起被除去。
其次,掩蔽所准备的基材中的除了要形成DLC膜32的部位(第二花键31的滑动面)以外的部位表面,并将基材收纳在用作处理炉的等离子体反应室内。此时,由于实施表面处理的基材的大小与第一轴10的大小几乎相同,因此,与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接合连结而一体化后的部件相比较,实施表面处理的基材的大小是该一体化后的部件的大小的大约一半的大小。因此,能够将数量为以往的大约2倍的多个基材收纳在等离子体反应室内,因此能够一次对更多的基材实施表面处理。
然后,在使等离子体反应室内为预定的压力和气体氛围的状态下,对设在等离子体反应室内的阳极和阴极之间附加几百伏特的电压而持续预定时间进行直流放电,由此实施化学蒸镀处理。由此,在基材的第二花键31的表面形成有膜厚为大约5±4μm的DLC膜32。
这样,在表面处理部件30的表面处理结束后,如图2所示,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使用公知的摩擦压接机摩擦压接。由此,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轴向端面彼此接合连结。此时,在表面处理部件30与第一轴10之间的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的接合部生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毛刺。在摩擦压接结束后实施基于车削加工等的去毛刺加工(图3的虚线部分)。在该去毛刺加工中,分别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轴向端部的膨出部30a、12a与通过摩擦压接生成的毛刺一起被除去。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传动轴1的表面处理部件30由与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分体的部件形成。仅对表面处理部件30实施为了降低粘滑现象的产生而实施的表面处理。因此,由于能够缩小表面处理部件30的体积,因此,当实施表面处理部件30的表面处理时,能够在处理炉内装入更多的基材。由此,能够一次对更多的表面处理部件30实施表面处理,因此,处理效率提高,能够大幅地降低表面处理成本。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表面处理部件30实施的表面处理采用将应在表面形成DLC膜32的基材收纳在作为处理炉的等离子体反应室内而进行的直流等离子体CVD法。因此,能够将更多的基材收纳在等离子体反应室内。因此,能够一次在更多的基材上高效地形成DLC膜32,因此能够更有利地达成表面处理成本的大幅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通过使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的第二花键31和设于第二轴的第一花键23嵌合而连结。因此,能够将表面处理部件30的大小形成为缩小至与第二花键31的长度大致相当的大小。由此,表面处理的处理效率提高,能够实现表面处理成本的大幅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轴向的端面彼此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由此,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彼此能够牢固地结合。并且,通过适当地对摩擦压接的条件进行管理,能够比较容易地使表面处理部件30的轴线和第一轴10的轴线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的一侧的轴向端部在摩擦压接之前具有外径比产品完成时的外径大的膨出部32、15。膨出部32、15在摩擦压接之后实施的去毛刺加工时与通过摩擦压接生成的毛刺一起被除去。这样,能够确保摩擦压接时的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较大的摩擦压接面。由此,能够使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更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处理部件30与第一轴10连结,但是,也可以构成为表面处理部件30与第二轴20连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内花键的第一花键23设于第二轴20、将作为外花键的第二花键31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内花键和外花键相反,即、将内花键设于表面处理部件、将外花键设于第二轴。
[实施方式2]
参照图4和图5对实施方式2的传动轴进行说明。图4(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对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进行压入固定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沿着(a)的A-A线的向视局部截面图,(c)是沿着(a)的B-B线的向视局部截面图。图5是以截面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利用压入而一体化了的第一轴和表面处理部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在实施方式1的传动轴中,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的轴向的端面彼此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的传动轴中,表面处理部件30A和第一轴10A在轴向被压入而固定,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第一轴10A具有:第一接头部11A,该第一接头部11A构成万向节的叉头;以及圆筒状的圆筒部12A,该圆筒部12A一体地形成于第一接头部11A的底部(右端),且与传动轴配置成同轴状。
第一接头部11A是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接头部11相同的部分。与实施方式1的圆筒部12同样,圆筒部12A的左侧端部具有由凹槽13A和密封橡胶(未图示)构成的密封部14A。该圆筒部12A的轴向长度比实施方式1的圆筒部12的轴向长度长。即,圆筒部12A比圆筒部12长出实施方式1中的与圆筒部12的右侧端面接合连结的表面处理部件30的轴向长度的量。因此,第一轴10A的轴向长度与实施方式1中的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连结的状态的第一轴10和表面处理部件30的轴向长度大致一致。
在圆筒部12A的从轴向大致中央到右端的部分形成有表面处理部件30A的装配部16A。该装配部16A具有内径与圆筒部12A的左侧部分的内径相同的内径,且外径比左侧部分的外径小。如图4(b)所示,在装配部16A的外周面设有作为外花键的第四花键17A。
表面处理部件30A形成为与圆筒部12A的装配部16A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长度的圆筒状。如图4(c)所示,在表面处理部件30A的内周面设有作为内花键的第三花键33A。第三花键33A的齿顶外径比第四花键17A的齿根内径稍小,第三花键33A的齿根内径比第四花键17A的齿顶外径稍小。由此,如图4(a)所示,当表面处理部件30A在轴向被压入圆筒部12A的装配部16A的外周侧时,第三花键33A和第四花键17A嵌合。由此,表面处理部件30A和圆筒部12A的轴向和周方向的相对移动被牢固地限制。
并且,在表面处理部件30A的外周面遍及轴向全长设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第二花键31A。对该第二花键31A的表面实施与对实施方式1的第二花键31的表面实施的表面处理同样的表面处理,由此形成膜厚为大约5±4μm的DLC膜32。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该第二花键31A与设于第二轴(未图示)的第一花键(未图示)嵌合。由此,通过使第二花键31A与第一花键嵌合,第一轴10A和第二轴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连结。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传动轴,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在轴向被压入固定。因此,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被牢固地固定,能够使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一体化。在该情况下,表面处理部件30A在轴向被压入而固定于第一轴10。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表面处理部件30的轴线和第一轴10的轴线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处理部件30A在第二花键31的内外周相反面具有第三花键33A,第一轴10具有第四花键17A。通过使第三花键33A和第四花键17A嵌合,表面处理部件30A和第一轴10彼此被固定。因此,表面处理部件30和第一轴10通过压入和花键嵌合而被固定,因此,能够将表面处理部件30A和第一轴10以即便在传递扭矩时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的方式牢固地彼此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第三花键33A嵌合的第四花键17A设于第一轴10,但是,也可以将第四花键17A设于第二轴20。第三花键33A设置在与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A的外周面的第二花键31A相反侧的内周面。在第二花键31A设置在表面处理部件30A的内周面的情况下,第三花键33A设置在表面处理部件30A的外周面。
[实施方式3]
参照图6和图7对实施方式3的传动轴2进行说明。图6是以截面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7是配置在与图6的C-C线相当的部分的表面处理部件的立体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动轴2具有:第一轴10B,该第一轴10B具有第五花键15B;第二轴20B,该第二轴20B具有第六花键23B;以及表面处理部件30B,该表面处理部件30B形成为板状,且配置在第一轴10B与第二轴20B的滑动面。
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第一轴10B具有第一接头部11B和圆筒部12B。第一接头部11B以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接头11同样的方式构成。圆筒部12B的轴向长度与实施方式2的圆筒部12A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在圆筒部12B的第一接头部11B侧端部(左端部)的外周面设有由凹槽和密封橡胶(均未图示)构成的密封部14B。
在圆筒部12B的从轴向大致中央到右端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与实施方式1的设于表面处理部件30的外周面的第二花键31同样的构造的第五花键15B。但是,在第五花键15B的表面并未形成有形成于第二花键31的表面的DLC膜32。另外,第一轴10B中的第五花键15B的轴向的形成范围为W2,比第六花键23B的轴向的形成范围短。
第二轴20B以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轴23同样的方式构成,该第二轴20B具有第一管部21B、第二管部22B、第六花键23B、以及第二接头部24B。另外,实施方式3的第六花键23B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第一花键23。该第六花键23B的齿顶外径与第五花键15B的齿根内径为相同程度,第六花键23B的齿根内径与第五花键15B的齿顶外径为相同程度。进而,该第六花键23B配置成以能够相对于第五花键15B在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五花键15B嵌合。由此,通过使第五花键15B与第六花键23B嵌合,第一轴10B和第二轴20B以能够在轴向滑动的方式连结。
另外,第二轴20B的除了第六花键23B以外的结构都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表面处理部件30B形成为预定厚度(例如大约0.01~0.2mm)的板状。对表面处理部件30B的一方的面实施与对实施方式1的表面处理部件30实施的表面处理同样的表面处理。即,在表面处理部件30B的一方的面的表面形成有膜厚为大约5±4μm的DLC膜32B。该表面处理部件30B配设于第五花键15B与第六花键23B之间的滑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表面处理部件30B的另一方的面(未形成有DLC膜32B的面)通过粘接剂粘接配置于第五花键15B的各个齿的位于正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正扭矩负荷面16B。在该情况下,表面处理部件30B形成为大小比正扭矩负荷面16B小的矩形,仅配设在正扭矩负荷面16B的除了外周端缘部以外的中央部。由此,表面处理部件30B的形成有DLC膜32B的面(一方的面)与第六花键23B的正扭矩负荷面(未图示)对置,该第六花键23B的正扭矩负荷面与第五花键15B的正扭矩负荷面16B对置。由此,确保第五花键15B与第六花键23B之间的轴向的良好的滑动性。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3的第三传动轴2,表面处理部件30B形成为板状,且配设于第五花键15B与第六花键23B之间的滑动面。因此,只要将表面处理部件30B形成为与第五花键15B和第六花键23B的滑动面大致相当的大小的板状即可,能够使表面处理部件30B极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实施在基材的表面形成DLC膜32的表面处理时的处理效率,因此能够更有利地达成表面处理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
并且,在实施方式3中,表面处理部件30粘接配置于第五花键15B的滑动面的正扭矩负荷面16B。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容易在第五花键15B和第六花键23B之间的滑动面中的正扭矩负荷面产生的粘滑现象。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表面处理部件30B粘接配置于第五花键15B的滑动面,但是,也可以将表面处理部件30B粘接配置于第六花键23B的滑动面。
[实施方式4]
参照图8对实施方式4的传动轴进行说明。图8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与图6的C-C线相当的部分)的截面图。
在实施方式3的传动轴中,形成为板状的表面处理部件30B粘接配置于第五花键15B与第六花键23B之间的滑动面。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4的传动轴中,形成为圆棒状的表面处理部件30C以能够传递扭矩的方式配置在设于第一轴(未图示)的第七花键15C与设于第二轴(未图示)的第八花键23C之间的彼此对置的对置面之间。这点与实施方式3不同,以下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4中,第七花键15C和第八花键23C以各自的凸部41C、51C彼此在径向对置且各自的凹部42C、52C彼此在径向对置的方式配置。凹部42C、52C随着从底部侧朝向开口侧而宽度逐渐扩宽。由此,在各自的凹部42C、52C彼此对置的部分形成有截面大致六边形且在轴向延伸的空间部40C。在划分空间部40C的两个凹部42C、52C中,在凹部42C、52C的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彼此对置的底面43C、53C之间的距离,比凹部42C、52C的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彼此对置的侧面(扭矩传递面)44C、54C之间的距离长。
进而,在各个空间部40C中配设有长尺状的表面处理部件30C,该表面处理部件30C的截面呈圆形、且形成为与第七花键15C以及第八花键23C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表面处理部件30C以外周面与划分空间部40C的凹部42C、52C的以平行的状态彼此对置的侧面44C、54C接触的状态配置。通过对该表面处理部件30C的表面实施与对实施方式1的表面处理部件30实施的表面处理同样的表面处理而形成膜厚为大约5±4μm的DLC膜32C。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4的传动轴,表面处理部件30C以能够传递扭矩的方式配置在第七花键15C和第八花键23C的彼此对置的凹部42C、52C的侧面44C、54C(扭矩传递面)之间。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表面处理部件30C的直径,能够确保第七花键15C和第八花键23C的彼此对置的扭矩传递面44C、54C之间的合适的尺寸。并且,通过将表面处理部件30C配置在由扭矩传递面44C、54C划分形成的空间部40C,能够防止传动轴的弯曲刚度的降低和耐久性的降低。
[变形例1]
图9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在变形例1中,代替在实施方式4中使用的截面呈圆形的表面处理部件30C而使用截面呈矩形的表面处理部件30D。在该变形例1中,第七花键15D和第八花键23D分别具有凸部41D、51D和凹部42D、52D,凸部41D和凹部52D在径向对置,凸部51D和凹部42D在径向对置,且凸部41D、51D以隔开预定距离被收纳在凹部42D、52D内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凸部41D、51D的顶面45D、55D与凹部42D、52D的底面43D、53D隔开预定距离对置。在周方向相邻的凸部41D、52D的侧面(扭矩传递面)44D、54D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对置。
进而,在形成于周方向相邻的凸部41D、51D的侧面(扭矩传递面)44D、54D彼此之间的各个空间部40D中配设有长尺状的表面处理部件30D,该表面处理部件30D的截面呈矩形,且形成为与第七花键15D以及第八花键23D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变形例1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2]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传动轴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在变形例2中,代替在变形例1中使用截面呈矩形的表面处理部件30D而使用截面呈凹形状的表面处理部件30E。该表面处理部件30E具有预定的厚度,且形成为与变形例1的表面处理部件30D的长度相同的长度。该表面处理部件30E跨越空间部40E和空间部40F设置,所述空间部40E形成于在周方向相邻的凸部41E、51E的侧面(扭矩传递面)44E、54E彼此之间,所述空间部40F形成在凸部41E、51E的顶面45E、55E与凹部42E、52E的底面43E、53E之间。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变形例2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
并且,在代替花键而采用细齿花键(serration)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采用花键的情况下同样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轴具备:
第一轴,该第一轴在一端具有叉头;
第二轴,该第二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以及
表面处理部件,该表面处理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连结部分,且被实施了用于提高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的滑动性的表面处理,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通过对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体的基材实施表面处理而形成,且在被实施所述表面处理之后配置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连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作为所述表面处理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具有利用PVD法或者CVD法形成的固体润滑被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一方具有第一花键,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另一方且被实施了所述表面处理的第二花键,
所述第一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从而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连结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的轴向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所述另一方的轴向的端面彼此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所述另一方之间的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的一侧的轴向端部在摩擦压接之前具有外径比产品完成时的外径大的膨出部,
所述膨出部在摩擦压接后实施的去毛刺加工时与通过摩擦压接生成的毛刺一起被除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所述另一方通过压入而被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花键在内外周相反面具有第三花键,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所述另一方具有第四花键,
所述第三花键和所述第四花键嵌合,从而所述表面处理部件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所述另一方被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设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五花键与设于所述第二轴的第六花键嵌合,从而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连结在一起,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至少在一方具有实施了所述表面处理的面且形成为板状,该表面处理部件粘接于所述第五花键和所述第六花键中的任一方的滑动面,且被实施了所述表面处理的面相对于所述第五花键和所述第六花键中的另一方的滑动面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粘接于所述第五花键和所述第六花键中的任一方的滑动面的正扭矩负荷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七花键,
所述第二轴具有第八花键,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形成为长尺状,且以能够传递扭矩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七花键与所述第八花键的彼此对置的对置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部件的与长度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矩形或者异形形状中的某一种形状。
CN201010578090.4A 2009-12-10 2010-12-01 传动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4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0782A JP5544855B2 (ja) 2009-12-10 2009-12-10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JP2009-280782 2009-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4891A true CN102094891A (zh) 2011-06-15
CN102094891B CN102094891B (zh) 2014-12-24

Family

ID=4362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80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4891B (zh) 2009-12-10 2010-12-01 传动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409019B2 (zh)
EP (1) EP2333360A3 (zh)
JP (1) JP5544855B2 (zh)
CN (1) CN10209489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201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和传动轴组件以及用于制造传动轴的方法
CN104476103A (zh) * 2014-12-05 2015-04-01 柳州市恒力传动轴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总成装配方法
CN104582993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传动轴的制造方法及传动轴
CN104668920A (zh) * 2015-01-29 2015-06-03 柳州市俊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传动轴的制造工艺
CN1049486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万向节的组装方法以及万向节的组装装置
CN10655353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衬里
CN107690531A (zh) * 2015-05-08 2018-02-13 Trw操舵***波兰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二次成型件的带槽的花键轴
CN108317178A (zh) * 2017-01-16 2018-07-24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轭组件
CN10953862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动轴
CN111005930A (zh) * 2018-10-06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动轴的花键伸缩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8198B2 (ja) * 2011-08-26 2015-11-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dlc被膜の形成方法
JP2013142437A (ja) * 2012-01-10 2013-07-22 Nsk Ltd 伸縮軸
US8783996B2 (en) * 2012-06-26 2014-07-22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Insert ring for spline coupling
JP5889741B2 (ja) * 2012-07-12 2016-03-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九州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摩擦圧接方法
JP6071132B2 (ja) * 2013-03-28 2017-02-01 Kyb株式会社 接合体
BR112016024647A2 (pt) 2014-05-05 2017-08-15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conjunto de eixo de transmissão com peças múltiplas
EP2980434A1 (de) 2014-08-01 2016-02-03 Spicer Gelenkwellenbau GmbH Wellenmitnehmer für eine Gelenkwelle, Gelenkw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ellenmitnehmers
DE102016223626A1 (de) 2016-11-29 2018-06-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lenkkreuz einer Gelenkwelle
DE102018206536B4 (de) * 2018-04-27 2024-05-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elle-Nabeverbindung und Kraftfahrzeugwelle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
CN114455048B (zh) * 2022-03-02 2023-03-14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桨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607A (en) * 1996-08-05 1998-11-10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mission shaft
US6223619B1 (en) * 1996-08-02 2001-05-01 Kabushiki Kaisha Yamada Seisakusho Steering shaft
US6705946B2 (en) * 2001-06-18 2004-03-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il-less shaft coupling utilizing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CN1651776A (zh) * 2004-02-02 2005-08-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十字接头
CN1732104A (zh) * 2002-11-29 2006-02-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CN1796811A (zh) * 2004-12-21 2006-07-05 达纳公司 制造滑动花键型滑动套管接头的方法
WO2007043637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Jtekt Corporation 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
CN101517098A (zh) * 2006-09-29 2009-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磨擦压接的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9850A (en) * 1955-07-28 1960-11-15 Smith Corp A O Method of welding glass-lined vessels
US3226817A (en) * 1963-04-17 1966-01-04 Internat Nikoh Corp Continuous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ubing
US3400558A (en) * 1965-04-09 1968-09-10 Dana Corp Low friction sliding and torque transmitting connection
US3954215A (en) * 1970-12-30 1976-05-04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Apparatus for rotary bi-axle type friction welding
DE2849541A1 (de) * 1978-11-15 1980-05-22 Gelenkwellenbau Gmbh Kreuzgelenkwelle
US4445265A (en) * 1980-12-12 1984-05-01 Smith International, Inc. Shrink grip drill pipe fabrication method
GB2093746B (en) * 1981-02-26 1985-08-07 Gkn Transmissions Ltd Friction welding
US5088638A (en) * 1985-11-26 1992-02-18 Karaev Islam K O Method for making sucker rods
FR2642474B1 (fr) * 1989-01-27 1992-05-15 Floquet Monopole Axe creux, en particulier pour piston de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5213250A (en) * 1991-12-19 1993-05-25 Simon Joseph A Method for forming a lightweight flanged axle shaft
JP2601654Y2 (ja) * 1992-09-29 1999-11-29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ー構造
US5858142A (en) * 1997-02-27 1999-01-12 Inertia Friction Welding, Inc. Angular orient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friction welding
JP3070735B2 (ja) * 1997-07-23 2000-07-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摩擦攪拌接合方法
US6065813A (en) * 1998-08-24 2000-05-23 Dana Corporation Two-piece friction welded motor vehicle axle shaft
JP2002178167A (ja) * 2000-12-08 2002-06-25 Fuji Oozx Inc Ti合金とTi−Al系金属間化合物との接合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り形成したエンジンバルブ
US6749518B2 (en) * 2002-04-08 2004-06-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ertia welded shaft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4359100A (ja) * 2003-06-04 2004-12-24 Toyota Motor Corp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部品および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JP2005164016A (ja) * 2003-12-05 2005-06-23 Toyota Motor Corp 中空シャフ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22882A (ja) * 2004-07-07 2006-01-26 Koyo Seiko Co Ltd 駆動軸
US7488257B1 (en) * 2005-07-12 2009-02-10 Gkn Driveline North America, Inc. Multiple-tube propeller shaft assembly
JP2007177955A (ja) 2005-12-28 2007-07-12 Toyota Motor Corp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JP2007255546A (ja) * 2006-03-23 2007-10-04 Nsk Ltd 伸縮軸及び伸縮軸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00263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Nsk Ltd 伸縮軸
JP5098377B2 (ja) * 2007-03-13 2012-12-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用伸縮軸
JP2009035584A (ja) 2007-07-31 2009-02-19 Jtekt Corp 摺動部材
JP2009107415A (ja) 2007-10-29 2009-05-21 Jtekt Corp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JP4750838B2 (ja) * 2007-11-12 2011-08-17 マンド株式会社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
DE102009004407B4 (de) * 2008-01-15 2023-02-23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Rohrelement mit einer Vielzahl von unterschiedlich großen Keilverzahnunge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619B1 (en) * 1996-08-02 2001-05-01 Kabushiki Kaisha Yamada Seisakusho Steering shaft
US5832607A (en) * 1996-08-05 1998-11-10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mission shaft
US6705946B2 (en) * 2001-06-18 2004-03-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il-less shaft coupling utilizing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CN1732104A (zh) * 2002-11-29 2006-02-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CN1651776A (zh) * 2004-02-02 2005-08-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十字接头
CN1796811A (zh) * 2004-12-21 2006-07-05 达纳公司 制造滑动花键型滑动套管接头的方法
WO2007043637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Jtekt Corporation 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
CN101517098A (zh) * 2006-09-29 2009-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磨擦压接的构件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201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和传动轴组件以及用于制造传动轴的方法
CN104582993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传动轴的制造方法及传动轴
US10132361B2 (en) 2012-08-31 2018-11-20 Hino Motors,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opeller shaft
CN1049486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万向节的组装方法以及万向节的组装装置
CN104476103A (zh) * 2014-12-05 2015-04-01 柳州市恒力传动轴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总成装配方法
CN104668920A (zh) * 2015-01-29 2015-06-03 柳州市俊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传动轴的制造工艺
CN107690531A (zh) * 2015-05-08 2018-02-13 Trw操舵***波兰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二次成型件的带槽的花键轴
CN10655353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传动轴衬里
CN108317178A (zh) * 2017-01-16 2018-07-24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轭组件
US10323692B2 (en) 2017-01-16 2019-06-18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Slip yoke assembly
CN108317178B (zh) * 2017-01-16 2019-12-20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轭组件
CN10953862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动轴
CN111005930A (zh) * 2018-10-06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动轴的花键伸缩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22663A (ja) 2011-06-23
US20110143845A1 (en) 2011-06-16
JP5544855B2 (ja) 2014-07-09
US8409019B2 (en) 2013-04-02
EP2333360A3 (en) 2015-05-13
US20120283031A1 (en) 2012-11-08
EP2333360A2 (en) 2011-06-15
US8814028B2 (en) 2014-08-26
CN102094891B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4891A (zh) 传动轴
US20190226532A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EP2037142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US8066573B2 (en) Tubular member having multiple sized splines
CN103322076A (zh) 驱动轴及用于该驱动轴的等速接头
US20190199152A1 (en) Assembled rotor shaft with an asymmetrical design, ro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ssembled rotor shaft and the rotor
EP2829458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8348041B2 (en) Dog-tooth-face interface
EP2733374B1 (en) Clutch plate, clutch unit and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system
JP6288045B2 (ja) 車両用トランスファ
EP2562025A1 (en) Drive system for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EP2039950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N109477525A (zh) 车桥和驱动轴的快速连接接头附连组件
JP2009063023A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06013030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lined member having a coating of a material applied thereto
US10495157B2 (en) Frictional shifting element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EP167474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liding spline type of slip joint
EP2852770B1 (en) Dual piston disconnect for power transfer unit
JP5811213B2 (ja)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EP3176452A1 (en) Structure for shaft, male member, and female member
EP1231093A3 (en) A vehicle driveline
JP2005337306A (ja) 等速自在継手
JP2007205387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10242728A (zh) 前盖总成
JP2009127644A (ja) 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