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3477A -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3477A
CN102033477A CN2010105032284A CN201010503228A CN102033477A CN 102033477 A CN102033477 A CN 102033477A CN 2010105032284 A CN2010105032284 A CN 2010105032284A CN 201010503228 A CN201010503228 A CN 201010503228A CN 102033477 A CN102033477 A CN 102033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body
pressure
banded
banded rotary
separativ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32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3477B (zh
Inventor
渡边翔
市川顺一
天野淳平
柿岛彩
中津原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3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2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both a stationary and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该分离单元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压力部件、引导部分和压力部分。所述压力部件沿着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对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带状旋转体变形为改变路线以远离压力旋转体的表面的弯曲形状。引导部分在压力部件的压力旋转体侧以引导带状旋转体,从而使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压力旋转体中。所述压力部分在压力旋转体侧的表面上,并且所述表面沿着延伸方向从中心部到端部与压力旋转体依次分离。

Description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单元、使用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以及使用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出额外设有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例如,如JP-A-2008-233232和JP-A-2007-114698中所述。
根据JP-A-2008-233232,分离垫具有沿定影带的移动方向布置在压力表面的下游侧的弯曲表面,并且应当对压力辊解除定影带的压力的位置布置在弯曲表面与压力辊之间。
根据JP-A-2007-114698,分离垫具有边缘部分和作为异物接收凹部的接收凹部,边缘部分和接收凹部设置在与定影辊相对的分离垫的下侧的拐角处,使得诸如附着到定影带的内表面上的磨损粉末等异物能够被边缘部分刮除并接收到接收凹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分离单元:即,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保持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本发明的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所述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和使用所述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压力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位于所述压力旋转体侧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压力部分设置为使得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表面沿着所述压力部件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压力部分的中心部到所述压力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依次分离。
[2]在项[1]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分离单元还包括:突起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3]在项[1]或项[2]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包括被支撑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被支撑部件支撑在预定支撑部分上,所述分离部件沿着所述被支撑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平面设置。
[4]在项[3]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地支撑到由所述带状旋转体保持的保持部件上。
[5]在项[1]至项[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表面具有减小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层。
[6]在项[1]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所述拐角部分具有大曲率的弯曲部分;并且所述引导部分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从而使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部分埋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突起部分,其设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8]在项[2]或项[7]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突起部分形成为关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中心部对称并且弯曲。
[9]在项[2]或项[7]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突起部分形成为具有弯曲截面的末端。
[1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单元,其包括带状加热旋转体、压力旋转体和项[1]至项[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单元。所述带状加热旋转体至少在其表面被加热的同时旋转。所述加压旋转体(i)其与所述加热旋转体的表面形成压力接触,(ii)其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一同转动,(iii)其在将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压力旋转体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之间的同时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并且(iv)其对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和定影。所述分离单元至少分离附着到所述加热旋转体上的所述记录材料。
[11]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和项[10]中所述的定影单元。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在记录材料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所述定影单元对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使用项[1]的构造,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保持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
使用项[2]的构造,与缺少项[2]的构造的模式相比,当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较好保持在分离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压力分布。
使用项[3]的构造,能够容易地设置分离单元的功能部分。
使用项[4]的构造,与缺少项[4]的构造的模式相比,能够精确地保持压力部件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压力部件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状态由于压力部件的相对移动而变化。
使用项[5]的构造,与缺少项[5]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带状旋转体与压力部件之间的接触阻力,从而能够稳定带状旋转体的分离动作。
使用项[6]的构造,与缺少项[6]的构造的模式相比,能够稳定带状旋转体咬入压力旋转体中的状态。
使用项[7]的构造,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保持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
使用项[8]的构造,能够沿着按照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展开记录材料的方向使已穿过接触区的记录材料展开,从而能够抑制在记录材料中产生褶皱。
使用项[9]的构造,与缺少项[9]的构造的情况相比,不必担心带状旋转体可能卡在分离单元的突起部分的末端上,从而能够稳定带状旋转体的移动。
使用项[10]的构造,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保持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并且能够避免由于压力不足导致的图像质量的缺陷。
使用项[11]的构造,可以容易地构造使用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定影单元中,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保持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并且能够避免由于压力不足导致的图像质量的缺陷。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A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定影单元的实施例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B是示出定影单元中的分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C是示出图1B中的分离部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D是沿图1C中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影单元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分离单元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分离单元的压力垫的透视图,并且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箭头B方向截取的视图,在图中分别以参考符号X、Y和Z表示三个空间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
图6A是作为压力垫的构件的分离部件的透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箭头B方向截取的视图,图6C是沿着图6B中的箭头C方向截取的视图,图6D是沿图6A中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6E是示出根据比较模式的分离部件的透视图,在图中分别以参考符号X、Y和Z表示三个空间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
图7A是示出分离单元的压力垫的安装结构实例的说明图,并且图7B是示出安装结构的另一实例的说明图;
图8A是示意性地示出分离单元的压力垫与压力辊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并且图8B是示出压力垫的处理方向位置与由该压力垫施加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A是示出能够防止分离单元的压力垫咬入压力辊的比较模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9B是图9A中的部分B的放大说明图,并且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图9B中的非压力区中出现的现象的说明图;
图10A是示意性地示出从上方看到的定影单元的布局的说明图,图10B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使用形成有平坦压力区的压力垫的模式中定影咬合区中的压力分布的说明图,并且图10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使用额外设有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部分的压力垫的模式中压力分布的说明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使用额外设有突起部的压力垫的模式中的压力分布的说明图,并且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未设有突起部的压力垫的模式的说明图;
图12A是示出传送穿过定影咬合区的纸张的状态实例的说明图,图12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额外设有突起部的压力垫的模式中在纸张上的作用的说明图,并且图12C是示出在改变突起部的末端的弯曲表面的曲率的模式中在纸张上的作用变化的说明图;
图13A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额外设有突起部的压力垫的模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3B是示出当突起部在其末端具有弯曲的截面形状时图13A中的部分B的局部说明图,并且图13C是示出当突起部在其末端具有平坦截面形状时图13A中的部分B的局部说明图;
图14A是示意性地示出定影带的传送操作变得不稳定的情况的说明图,并且图14B是示出作为压力垫的构件的分离部件的表面构造实例的说明图;
图15A是示出作为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压力垫的构件的分离部件的透视图,图15B是沿图15A中的箭头B方向截取的视图,图15C是沿图15B中的箭头C方向截取的视图,并且图15D是沿图15A中的线D-D截取的剖面图,在图中分别以参考符号X、Y和Z表示三个空间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以及
图16A是示出当使用根据实例的分离单元时定影咬合区中的压力分布实例的说明图,并且图16B是示出当使用根据比较例的分离单元时定影咬合区中的压力分布实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概要
图1A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定影单元的实施例的概要的说明图。此类型的定影单元用于例如使用电子照相***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及定影单元,其对由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在图1A中,定影单元10具有带状加热旋转体(对应于带状旋转体)11、压力旋转体12和分离单元1。加热旋转体11至少在其表面被加热的同时旋转。使压力旋转体12与加热旋转体11的表面形成压力接触,以便在压力旋转体12与加热旋转体11一同转动的同时在压力旋转体12与加热旋转体11之间保持并传送记录材料。因此,对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以便定影。分离单元1至少分离附着到加热旋转体11上的记录材料。
在图1A中,附图标记13表示加热源,该加热源用于当在加热源13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保持并传送加热旋转体(带状旋转体)11时对加热旋转体11进行加热。用于对加热旋转体11进行加热的***不限于此。当然,可以将在张紧状态下张紧并传送加热旋转体11的另一张紧部件或布置为与加热旋转体接触或非接触的另一加热部件用作加热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1D所示,分离单元1设置在带状旋转体11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该压力旋转体12布置为与带状旋转体11接触以向带状旋转体11施加弹性压力。分离单元1对在带状旋转体11内侧与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带状旋转体11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分离单元1包括压力部件2、引导部分3和压力部分4。压力部件2设置为沿着带状旋转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宽度方向与带状旋转体11的移动方向相交。压力部件2对带状旋转体11进行加压以使带状旋转体11变形为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使得带状旋转体11在与压力旋转体12接触之后改变方向以远离压力旋转体12的表面。引导部分3设置在压力部件2的压力旋转体12侧,并引导带状旋转体11,从而使带状旋转体11的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压力部分4设置在压力部件2的位于压力旋转体12侧的表面上。压力部分4被设置为使得压力部件2的表面沿着压力部件2的延伸方向从压力部分4的中心部到压力部分4的端部与压力旋转体12依次分离。
在这种技术装置中,压力部件2可以设有如后面所述彼此分离、或者彼此形成一体的被支撑部件2a和分离部件2b。
只要带状旋转体11的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能够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就可以适当地选择引导部分3。适宜考虑到压力部件2的安装位置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设置引导部分3。
此外,适宜将压力部分4形成为使得压力部件2的位于压力旋转体12侧的表面沿着压力部件2的延伸方向从压力部分4的中心部到压力部分4的端部与压力旋转体12依次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心部与端部相比而被压入更多(突出更多),因此记录材料上的压力分布在对应于中心部的分离部分中增大,从而能够补偿由于压力部件2的弯曲等导致的中心部中的压力不足。
在另一方面中,压力部分4形成为使得压力部件2的位于压力旋转体12侧的表面沿着压力部件2的延伸方向从压力部分4的端部到压力部分4的中心部朝向压力旋转体12侧依次被压入。
接下来,将说明分离单元1的代表性模式或优选模式。
首先,根据分离单元1的优选模式,从由压力部件2保持较好的压力分布的观点看,可以在压力部件2的压力旋转体12侧和带状旋转体11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接触区侧进一步设置突起部5。突起部分5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带状旋转体11的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向接触区突出。
这里所述的突起部分5不必形成为弯曲形状。突起部分5可以形成为山状形状,或者,只要其中心部突出,可以适当地选择任何其它形状。
另一方面,根据压力部件2的代表性模式,压力部件2可以由被支撑部件2a和分离部件2b构成。被支撑部件2a支撑在预定支撑部分上。沿着被支撑部件2a与带状旋转体11之间的接触平面设置分离部件2b。根据这种模式,可以预先在分离部件2b中形成引导部分3和压力部分4,分离部件2b具有例如板状形状,从而使分离部件2b能够固定连接到被支撑部件2a上。
此外,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支撑如此构造的压力部件2的结构。从唯一地确定布置压力部件2的位置的观点看,优选的模式是,压力部件2通过支撑部件(未示出)固定地支撑到能够由带状旋转体11保持的保持部件(未示出)上。
此外,从减小与带状旋转体11的接触阻力的观点看,压力部件2与带状旋转体11之间的接触表面优选具有能够减小接触表面与带状旋转体11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层。
事实上,引导部分3可以使用任何模式,只要该模式能够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即可,然而从稳定带状旋转体11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的状态的观点看,优选的模式是,带状旋转体11的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具有大曲率的弯曲部分,并且引导部分3使得带状旋转体11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从而使带状旋转体11的弯曲部分能够埋入压力旋转体12中。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分离单元1设置在带状旋转体11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该压力旋转体12布置为与带状旋转体11接触以向带状旋转体11施加弹性压力。分离单元1对在带状旋转体11内侧与接触区相邻布置并附着到带状旋转体11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分离单元1具有压力部件2、引导部分3和突起部分5。压力部件2设置为沿着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宽度方向与带状旋转体11的移动方向相交。压力部件2对带状旋转体11进行加压,以使得带状旋转体11变形为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使得带状旋转体11在与压力旋转体12接触之后改变方向以远离压力旋转体12的表面。引导部分3设置在压力部件2的压力旋转体12侧,以引导带状旋转体11从而使带状旋转体11的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突起部分5设置在压力部件2的压力旋转体12侧和带状旋转体11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带状旋转体11的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向接触区突出。
根据这种模式,由于存在以下部分:压力部件2的引导部分3,其作为分离单元1的构件,带状旋转体11借助于该引导部分3咬入压力旋转体12中;以及突起部分5,借助于该突起部分5能够增大中心部中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补偿在记录材料在带状旋转体11与压力旋转体12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分离的分离部分中的记录材料上的压力分布的中心部的压力不足。
这里,根据突起部分5的优选模式,从对在记录材料中可能产生的褶皱进行整平的观点看,突起部分5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交叉方向的中心部对称并弯曲。
另外,从防止带状旋转体11被卡在突起部分5的末端的观点看,优选的是,突起部分5形成为具有弯曲截面的末端。
第一实施例
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2中,图像形成装置20为所谓串联型中间转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多个图像形成部分22(22a至22d),可以通过多个图像形成部分22(22a至22d)在电子照相***中形成各种颜色成分(在本实施例中,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带状中间转印部件23布置在与图像形成部分22相对应的部分中,而一次转印单元24(例如,一次转印辊)分别布置在与图像形成部分22相对应的中间转印部件23的后侧上。此外,二次转印单元(例如,二次转印辊)25布置在中间转印部件23的部分中。通过二次转印单元25将由一次转印单元24从图像形成部分22分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23上的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材料的纸张P上。定影单元60布置在已转印有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上。通过定影单元60对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这里,各个图像形成部分22具有沿预定方向旋转的鼓状感光体30。围绕感光体30设置有充电单元31、诸如激光扫描单元的曝光单元32、显影单元33和清洁单元34。充电单元31对感光体30进行充电。曝光单元32在由充电单元31充电的感光体30上写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33使用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对由曝光单元32写在感光体30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一次转印单元24已将由显影单元33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23上之后,清洁单元34清洁感光体30上的残余物。
另外,中间转印部件23张紧在多个张紧辊41至45上。例如,张紧辊41作为驱动辊沿着预定方向循环并旋转。张紧辊44也用作与作为二次转印单元25的二次转印辊相对的相对辊,以在二次转印辊与相对辊之间产生二次转印所需的二次转印电场。此外,中间转印清洁单元46布置在中间转印部件23的表面上与张紧辊45相对应的位置处。
此外,供纸单元50设置在中间转印部件23的下方。通过二次转印单元25将从供纸单元50供给的纸张P沿着传送路径51传送到定影单元60。在传送路径51中设置有适当数量的传送辊52、传送带53、引导板54和55、排出辊56等。传送带53将纸张P从二次转印单元25传送到定影单元60。通过各个引导板54、55将纸张P引导到二次转印单元25的二次转印部分或者定影单元60的定影部分。排出辊56设置用于将纸张P排出到未示出的排纸部分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3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影单元60。
在图3中,定影单元60具有定影辊61、加热带66、压力辊67以及分离单元70。定影辊61包括诸如为卤钨灯的加热源61a。加热带66张紧在定影辊61和多个张紧辊62至65上,从而使加热带66在被加热的同时循环并移动。压力辊67对加热带66进行加压并在压力辊67与定影辊61之间传送加热带66。分离单元70在加热带66内侧设置在定影辊61与压力辊67之间的咬合区的下游侧,从而分离已穿过咬合区的纸张P。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辊62、64和65布置在加热带66的内侧,而张紧辊63在张紧辊62与张紧辊64之间布置于加热带66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辊61被设计为具有加热源。除此之外或者独立地,例如,必要时部分张紧辊62至65还可以用作分别具有加热源的辅助加热辊。
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辊61具有覆盖有例如为氟化树脂或类似物的防护层的圆筒状型芯。该型芯例如由铝制成。例如,压力辊67具有作为基材的铝制型芯,以及层压在基材上的硅橡胶或类似物的弹性层和诸如PFA管的防粘层。此外,可以适当地选择加热带66。例如,加热带66具有聚酰亚胺树脂或类似物的基层、以及层压在基层的表面侧上的硅橡胶或类似物的弹性层和防粘层(由PFA管制成)。各个张紧辊62至65为例如由铝制成的金属辊。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单元70设置为使得分离单元70沿着加热带66的宽度方向延伸。宽度方向与加热带66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分离单元70具有压力垫(对应于加压部件)71,压力垫71对加热带66进行加压以使加热带66变形为在加热带66与压力辊67接触之后改变方向以远离压力辊67的表面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A-5B所示,压力垫71具有被支撑部件72和分离部件73。被支撑部件72例如由诸如碳钢等金属或陶瓷等的刚性体形成。被支撑部件72支撑在预定支撑部分上。沿着被支撑部件72与加热带66的接触表面设置分离部件73。分离部件73由诸如SUS等金属或陶瓷等制成的刚性体形成并形成为截面呈大致L形。由未示出的紧固件通过多个安装孔74将分离部件73固定连接到被支撑部件72上。安装孔74形成在沿着分离部件73的纵向延伸的纵向壁部分73a中。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在其截面呈L形的弯曲部分中具有弯曲拐角部分73c,并且横向壁部分73b沿着分离部件73的横向延伸。压力垫71作为引导部分75利用横向壁部分73b和弯曲拐角部分73c引导加热带66,从而使加热带66咬入压力辊67中。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分75使得加热带66咬入压力辊67中,从而使对应于分离部件73的弯曲拐角部分73c布置并弯曲的加热带66的弯曲部分能够埋入压力辊67中。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图4所示,加热带66布置为在定影辊61与压力辊67之间的咬合区N1和压力垫71与压力辊67之间的咬合区N2中与压力辊67接触。在定影咬合区N(具体为咬合区N1和咬合区N2)中对加热带66与压力辊67之间的纸张P进行加热、加压和传送之后,加热带66顺着位于咬合区N2的出口侧的压力垫71的分离部件73的弯曲拐角部分73c的形状而离开压力辊67。因此,在纸张P穿过加热带66与压力辊67之间的定影咬合区N之后,可以在与压力垫71的分离部件73的弯曲拐角部分73c相对应的部分中容易地分离纸张P。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中,压力部分76设置为使得横向壁部分73b的表面沿着压力垫71的延伸方向从压力部分76的中心部到压力部分76的端部与压力辊67依次分离。并且,如图6A至6D所示,压力部分76朝向压力辊67对加热带66进行加压。考虑到在咬合区N2中由压力垫71施加的压力的分布中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压力不足,适当地设定压力部分76在压力辊67侧的压入量(突出量)h(见图6D)。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还在横向壁部分73b的末端侧,即定影辊61与压力辊67之间的咬合区N1的一侧具有突起部分77。突起部分77形成为以凸起的形状突出,从而使其中心部相对于与纸张P的传送方向(对应于处理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咬合区N1突出。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突起部分77的末端边缘形成为关于纸张P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对称并弯曲的弯曲边缘78。
此外,突起部分77形成为具有弯曲截面的末端的弯曲端79(见图13B)。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与图6E中所示的比较模式中的分离部件73’(通过将大致为矩形的平板弯曲成截面呈大致L形而形成)相比,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的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部分75、压力部分76和突起部分77。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7A所示的分离单元70的安装结构,其中,保持定影辊61的定影保持件68固定到未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壳体上,并且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被支撑部件72通过支撑部件80固定到定影保持件68上。
分离单元70的安装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B所示,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被支撑部件72可以固定到可摆动地支撑在定影辊61的轴上的支撑部件81,而通过推压弹簧82沿着与支撑部件81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被支撑部件72。
对于分离单元70的安装结构,图7A中所示的***在如下方面优选于图7B中所示的***:即,唯一地确定分离单元70的压力垫71与压力辊67的相对范围关系。
尽管已经在定影单元60具有设置在加热带66的内侧的分离单元70的情况下说明了实施例,但是还可以在定影单元60中加热带66与压力辊67之间的定影咬合区N的下游侧设置分离辅助部件90。
分离辅助部件90沿着加热带66的旋转方向布置,从而使得分离辅助部件90的末端能够在分离附着到加热带66上的纸张P的同时以非接触方式面向加热带66。例如,将板状挡板用作分离辅助部件90。
分离辅助部件90优选地设置为使得其末端尽可能地靠近加热带66。使得分离辅助部件90与加热带66之间的设定距离不长于至少1.0mm,优选地不长于0.3mm。
然而,如果分离辅助部件90设定为太靠近加热带66,则恐怕分离辅助部件90可能由于来自加热带66的辐射热而热膨胀,并且还恐怕分离辅助部件90可能进一步损坏加热带66或者使加热带66波动,因此导致图像的缺陷。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将具有低热膨胀率的原料(例如,不胀钢)用作分离辅助部件90。
接下来,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种颜色成分的图像形成部分22(22a至22d)分别在感光体30上形成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23上。之后,中间转印部件23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一次全部地转印到从供纸单元50供给的纸张P上。保持有一次全部转印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被传送到定影单元60。定影单元60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纸张P上。然后,从定影单元60中排出定影有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
在这种图像形成过程中,将说明定影单元60的分离单元70的操作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分离单元70利用压力垫71的引导部分75来引导加热带66,从而使得加热带66能够咬入压力辊67中。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垫71的引导部分75被设计为允许加热带66咬入压力辊67中,从而使得布置为对应于分离部件73的弯曲拐角部分73c弯曲的加热带66的弯曲部分66a能够埋入压力辊67中。因此,压力垫71施加在加热带66与压力辊67之间的压力的分布(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咬合区N2中的压力分布)表示,压力相对于沿着与如图8B所示的纸张P的移动方向相对应的处理方向的位置大致均匀地作用于横向壁部分73b与分离部件73的弯曲拐角部分73c之间。
图8B中所示的压力分布表示图4中的定影咬合区N中的压力分布,其中,左区对应于咬合区N1,而右区对应于咬合区N2
关于这一点,如果作为分离单元70’的构件的压力垫71’如图9A中所示的比较模式中那样对加热带66进行加压而不咬入其中,则恐怕如图9B所示那样在压力垫71’与压力辊67之间可能产生压力辊67不能够对加热带66加压的非压力区J。
在这种情况下,当压力辊67对加热带66进行加压时,如图9C所示那样通过加热带66对纸张P上的调色剂层T进行加压,以使得即使气泡K趋于膨胀也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加压力U>调色剂层T中的气泡K的蒸汽压力。因此,可以原样地保持调色剂层T中的气泡K。
另一方面,如果如上所述出现非压力区J,则恐怕调色剂层T中的气泡会膨胀以形成以下关系:加压力U<气泡K的蒸汽压力,从而造成如图9C所示那样膨胀的气泡K可能破坏调色剂层T以干扰调色剂层T表面的现象。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防止前述非压力区J的出现,从而能够抑制膨胀的气泡K破坏调色剂层T的现象。
图10A是从上方看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影单元60的示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当分离单元70的压力垫71中不存在压力部分76时(对应于压力部分形成为平坦的模式),在如图10B所示的定影咬合区N的压力分布中,在图4所示的咬合区N1中(对应于图10B中的P/R Nip(P/R咬合))能够获得足够强的压力,然而在图4所示的咬合区N2中(对应于图10B中的Pad Nip(垫咬合)),可以观察到在沿着与处理方向相交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中的压力弱于任一相对端部中的压力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垫71的压力部分76具有相对于纸张宽度方向从压力部分76的中心部到压力部分76的端部与压力辊67依次分离的表面。
因此,在定影咬合区N的压力分布中,在对应于压力垫71的咬合区N2中(对应于图10C中的垫咬合)补偿中心部中的压力不足,从而可以使得沿着纸张宽度方向的咬合区N2的中心部中的压力大致等于在其任一相对端部中的压力。因此,即使在定影咬合区N的咬合区N2中也用大致均匀分布的压力对纸张P上的调色剂层T进行加热和定影。结果,能够保持纸张P上的调色剂层T的定影性能相对于纸张宽度方向大致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垫71具有形成为以凸起的形状突出的突起部分77,在凸起的形状中,其沿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部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咬合区N1突出。因此,压力垫71的宽度方向中心部的加压面积由于突起部分77而增大。这样,由压力垫71施加的压力分布具有如图11A所示的在与突起部分77相对应的部分中增大的趋势。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由压力垫71施加的压力分布在如图11A所示的与突起部分77相对应的部分中具有比气泡的蒸汽压力高的加压力(咬合压力)。这样,几乎不会由于在与突起部分77相对应的部分中气泡膨胀而破坏调色剂层。
关于这一点,如果压力垫71中不存在突起部分77,则没有加压力作用于与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相对应的部分上。因此,如图11B所示,恐怕可能在压力垫71与定影辊61之间的压力辊67侧形成几乎不施加压力的非压力区(加压力<气泡的蒸汽压力)。
当纸张P穿过定影单元60的定影咬合区N(见图4)时,如图12A所示在纸张P中易于产生褶皱Z。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的末端边缘形成为关于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对称且弯曲的弯曲边缘78,以使得如图12B所示沿着弯曲边缘78的法线方向展开纸张P的力Fb能够作用于突起部分77的弯曲边缘78上。因此,纸张P的褶皱Z被展开从而几乎不产生。
特别地,当突起部分77的弯曲边缘78的曲率(1/R)设定得大时,与曲率小的情况相比,如图12C所示将增强力Fc沿着弯曲边缘78的法线方向展开纸张P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突起部分77的末端形成为具有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的截面呈弯曲形状的弯曲端79。结果,即使当从定影辊61沿着分离单元70的压力垫71移动的加热带66要进入定影辊61与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的弯曲端79之间时,沿着突起部分77的弯曲端79朝向压力垫71的加压表面引入加热带66。因此,恐怕加热带66可能卡在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的末端上。
关于这一点,如果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的末端形成为具有如图13C所示的截面呈平坦表面状的平坦端79’,则恐怕加热带66可能容易卡在定影辊61与突起部分77的平坦端79’之间的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单元70的压力垫71将加热带66按压到压力辊67上。因此,当需要将压力垫71的加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力垫71与加热带66之间的摩擦阻力趋于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压力垫71与加热带66之间的摩擦阻力不必要地增大,则恐怕加热带66的移动速度将非常不稳定,以至于可能例如由于当纸张P进入如图14A中的虚线所表示的定影咬合区N中时产生的纸环(loop)Pa损害纸张P的传送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与如图14B所示的加热带66之间的接触平面中形成玻璃纤维或类似物的润滑层100,从而能够减小压力垫71与加热带66之间的摩擦阻力。
第二实施例
图15A至图15D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分离单元的主要部分。
在图15A至图15D中,除了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之外,分离单元70的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大致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压力垫71的构件的分离部件73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设有引导部分75和突起部分77,而没有设有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部分76。
根据本实施例,压力垫71具有引导部分75和突起部分77,以使得能够在由压力垫71施加的压力分布中补偿沿着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中的压力不足。因此,沿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中的压力被调节为接近于任一相对端部中的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具有当纸张P穿过其中时将纸张P展开的效果。因此,能够抑制在纸张P中产生褶皱。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分离单元70的压力垫71具有引导部分75,通过加热带66被引导部分75引导以咬入压力辊67。然而,例如,即使在压力垫71中不存在引导部分75的模式中,也可以添加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突起部分77。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垫71的突起部分77具有当纸张P穿过其中时将纸张P展开的效果。因此,能够抑制在纸张P中产生褶皱。
在对处理方向位置与定影咬合区N(见图4)中的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实例中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单元(使用分离单元70)。
另一方面,在对处理方向位置与定影咬合区N(见图4)中的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比较例中使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单元中分离单元的压力垫不具有引导部分、压力部分和突起部分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例中定影咬合区N中的压力分布表示与如图16A所示的压力垫相对应的咬合区N2(见图4)中的大致均匀的压力。
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在比较例中定影咬合区N中的压力分布表示如图16B所示在与压力垫相对应的咬合区N2(见图4)中存在非压力区并且存在压力不足的部分。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
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
压力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位于所述压力旋转体侧的表面上,其中
所述压力部分设置为使得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表面沿着所述压力部件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压力部分的中心部到所述压力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依次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单元,还包括:
突起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压力部件包括被支撑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被支撑部件支撑在预定支撑部分上,所述分离部件沿着所述被支撑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平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压力部件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地支撑到由所述带状旋转体保持的保持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压力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表面具有减小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所述拐角部分具有大曲率的弯曲部分;并且
所述引导部分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从而使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部分埋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
7.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
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
突起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突起部分形成为关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中心部对称并且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突起部分形成为具有弯曲截面的末端。
10.一种定影单元,包括:
带状加热旋转体,其至少在其表面被加热的同时旋转;
压力旋转体,(i)其与所述加热旋转体的表面形成压力接触,(ii)其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一同转动,(iii)其在将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压力旋转体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之间的同时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并且(iv)其对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和定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单元,其至少分离附着到所述加热旋转体上的所述记录材料。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影单元,其对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CN201010503228.4A 2009-10-02 2010-10-08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3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0586 2009-10-02
JP2009230586 2009-10-02
JP2010-196848 2010-09-02
JP2010196848A JP2011095724A (ja) 2009-10-02 2010-09-02 剥離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3477A true CN102033477A (zh) 2011-04-27
CN102033477B CN102033477B (zh) 2015-03-04

Family

ID=4343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322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3477B (zh) 2009-10-02 2010-10-08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7672B2 (zh)
EP (1) EP2309336A2 (zh)
JP (1) JP2011095724A (zh)
CN (1) CN102033477B (zh)
AU (1) AU2010226871B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89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7833B2 (ja) * 2009-09-16 2014-05-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543B2 (ja) * 2010-10-28 2014-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12006B2 (ja) * 2012-04-13 2014-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8774690B2 (en) * 2012-06-13 2014-07-08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ulge radius of a pressure member
JP2015180906A (ja) * 2014-03-07 2015-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1366B2 (ja) * 2014-03-11 2018-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05924B2 (ja) * 2014-11-13 2018-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12936B2 (en) * 2016-03-18 2018-07-03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01563B2 (ja) * 2016-03-18 2020-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8408A1 (en) * 2003-07-11 2005-01-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36587A1 (en) * 2005-08-11 2007-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nsing printing medium jam therein
US20070048035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48042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8571A (ja) 1991-09-30 1993-04-09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装置の熱定着器
JP3950692B2 (ja) 2002-01-1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4706395B2 (ja) 2005-08-29 2011-06-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6530A (ja) 2005-09-22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8405A (ja) * 2005-10-13 2007-04-26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96845B2 (ja) 2005-10-24 2011-06-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82238B2 (ja) 2005-12-26 2012-11-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7193121A (ja) 2006-01-19 2007-08-02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5069B2 (ja) * 2006-11-15 2012-10-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4821594B2 (ja) * 2006-12-18 2011-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09457B2 (ja) 2007-03-16 2013-10-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6128A (ja) * 2007-11-07 2009-05-28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7833B2 (ja) * 2009-09-16 2014-05-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8408A1 (en) * 2003-07-11 2005-01-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36587A1 (en) * 2005-08-11 2007-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nsing printing medium jam therein
US20070048042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48035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89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226871A1 (en) 2011-04-21
EP2309336A2 (en) 2011-04-13
AU2010226871B2 (en) 2012-05-03
JP2011095724A (ja) 2011-05-12
CN102033477B (zh) 2015-03-04
US8437672B2 (en) 2013-05-07
US20110081173A1 (en)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3477A (zh)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177579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0533305C (zh) 图像加热设备
US7242898B2 (en) Fix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terior crown-shaped roll
US791707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9184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具備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414A (ja) 定着装置
JP2008020575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037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8690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6389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5405B2 (ja) ベルト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ベルト交換方法
US7272353B2 (en) Fusing system including a tensioned belt with crowned roller
JP20070577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1630A (ja) ローラ、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00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020433B2 (en) Transfer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75794A (ja) 中間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U2012202203B2 (en) Separation unit,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20576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846281B2 (ja) 剥離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9565A (ja)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50789B2 (ja) 下地媒体を搬送する装置
JP200625900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9778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