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8034A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8034A
CN101888034A CN2010101767760A CN201010176776A CN101888034A CN 101888034 A CN101888034 A CN 101888034A CN 2010101767760 A CN2010101767760 A CN 2010101767760A CN 201010176776 A CN201010176776 A CN 201010176776A CN 101888034 A CN101888034 A CN 101888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using
shaped member
distribution plat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67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8034B (zh
Inventor
尾关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 P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 P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I P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88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8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8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80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装置,是在壳体中***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器装置,能够从外部通过目视迅速且准确地确认***的配线板状部件置于被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具备形成在部分地覆盖壳体(11)的导电性罩(14)上、具有取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卡合的状态的卡合突起部分(25)和从其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27)的卡止部(18),状态呈现部分(27)在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卡合切口(33)中而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卡止时取从导电性罩(14)内面向外部的位置,在卡合突起部分(25)将与卡合切口(33)的卡合解除时取从导电性罩(14)突出到外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技术范围所记载的发明涉及为了使设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FPC)或柔性平板状线缆(FFC)等配线板状部件上的连接端子部成为电气地连接到作为其他配线基板等的其他电气部件上的状态、具备为了阻止其脱离而卡合在安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止机构以及接触连接在设于安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连接端子部上的触头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各种电子设备上的较小型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或柔性平板状线缆等配线板状部件向安装各种电气部件的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使用进行电气连接而固定在该主配线基板上的连接器装置进行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时使用的连接器装置具有与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导电性的触头,经由该触头,将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连接端子部电气地连接到设在主配线基板上的配线部上。
以往提出的、例如在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连接器装置设有***配线板状部件的***部,具有配设在主配线基板上的、例如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并且,具备:多个触头,排列配置在该壳体内而设置,当将配线板状部件通过***部***到壳体中时,分别对应于设在该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导电性罩,为了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对策,即,为了得到对于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而部分或整体地覆盖壳体,接地连接;致动器,相对于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与多个触头分别卡合,当转动时使多个触头各自的动作部变位,由此使多个触头取分别接触连接在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或者从与多个连接端子部的接触连接解放的状态。并且,通过将多个触头置于与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的状态,将配线板状部件置于与主配线基板的电气连接状态。
进而,在以往提出的在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连接器装置之中,也有具有上述那样的壳体、具备上述那样的多个触头和导电性罩、但不具备相对于壳体可转动地设置的致动器、当将配线板状部件通过***部***到壳体中时、自动地将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设于被***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仅通过将配线板状部件通过***部适当地***到壳体中,就能够将配线板状部件置于与主配线基板电气连接的状态。
在这样的以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中,在具备相对于壳体可转动地设置的致动器的结构以及不具备这样的致动器的结构的哪种情况下,都例如将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板状部件通过***部***到配设在主配线基板上的壳体内,将配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到***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由此,在将配线板状部件置于与主配线基板的电气连接状态时,必须避免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地脱离那样的状况。当然,为了适当地维持配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需要使通过***部***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能稳定地维持其状态、不会导致从壳体不希望地脱离那样的状况。
因此,以往提出了如下的连接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属于上述那样的、具有壳体、具备多个触头、导电性罩和相对于壳体可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具备卡合到通过***部***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卡止机构。此外,以往还提出了如下的连接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属于上述那样的、具有壳体、具备多个触头和导电性罩、但不具备相对于壳体可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具备卡合到通过***部***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卡止机构。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装置中,在导电性罩(屏蔽板1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能够如跷跷板那样变位的卡止机构(锁止部11c),在该卡止机构上,设有朝向导电性罩的内侧弯曲的卡止端部(爪部11d)。并且,卡止机构对应于相对于壳体(壳体3)能够转动的致动器(致动器9)的转动操作而变位。
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将配线板状部件(FPC21)***到壳体内的接纳空间(FPC接纳空间34)中之后,如果进行致动器向第1方向的转动操作,则通过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轮(凸轮部92、93)使配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第1触头5、第2触头6)变位,分别接触连接在***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并且通过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轮(凸轮部94)使卡止机构变位,使设在其上的卡止端部与设在***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切口21a)卡合。由此,阻止***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
然后,在设在卡止机构上的卡止端部与设在***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的基础上,如果进行致动器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的转动操作、则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轮(凸轮部94)在卡止机构中允许采取将设在其上的卡止端部与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的卡合解除的状态。由此,将***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置于能够从壳体脱离的状态。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装置中,在壳体(壳体主体2)上具备相对于它可转动地设置的导电性罩(罩4)。并且,在导电性罩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板簧状的卡止机构(脚部46),在该卡止机构的前端部上设有朝向导电性罩的内侧的卡止突起(卡止突起44)。
在这样的相对于壳体能够转动的导电性罩取其整体接近于壳体的、相对于壳体伏倒的位置的基础上,如果将配线板状部件(FPC)通过***部(***口21)***到壳体内,则将配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触头3(上部触头31、下部触头32)分别接触连接到***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并且设在卡止机构上的卡止突起与设在***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FPC卡合孔2)卡合。由此,阻止***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
然后,在设在卡止机构上的卡止突起与设在***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的基础上,如果将相对于壳体能够转动的导电性罩为了取相对于壳体立起的位置而转动操作,则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机构也随着导电性罩变位,将设在其上的卡止突起与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的卡合解除。由此,将***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置于能够从壳体脱离的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8-52993号公报(段落0016、0017、0033~0043,图1、图5、图6)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92574号公报(段落0026、0027、0031~0034,图1~图6)
在上述那样的、是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等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连接器装置、作为具备阻止***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卡止机构的结构而以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中,卡止机构在阻止***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和不是那样的状态下分别采取的姿势或位置是相同的、或者虽然有细微的差异但几乎是相同的。此外,***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在由卡止机构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和不是那样的状态下分别采取的姿势或位置虽然有细微的差异但几乎是相同的。
所以,在将这样的以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供作实际使用时,很难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通过目视或触感而迅速且准确地确认***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到达了壳体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卡止机构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落的状态的情况。结果,需要进行用来确认***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是否置于适当的状态、例如是否适当地进行了与固定着连接器装置的主配线基板的电气连接的附加作业,产生带来工时数增加或成本的上升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一点,本申请的技术范围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的连接器装置:是在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或柔性平板状线缆等的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具备设有板状部件***部的壳体、排列配置在壳体内而设置的多个触头、和部分或整体地覆盖壳体的导电性罩的连接器装置,能够适当且稳定地维持***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被可靠地阻止、多个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并且能够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容易地进行关于***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到达了壳体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卡止机构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的情况的、通过目视或触感的迅速且准确的确认。
有关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中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以下称作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设有板状部件***部;多个触头,排列配置在壳体内,当配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部***在壳体中时,接触连接在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或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及接地连接部上;导电性罩,部分或整体地覆盖壳体,形成有取将***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止的状态的卡止部;操作杆,相对于壳体可转动地设置,有选择地取第1转动位置和与该第1转动位置不同的第2转动位置;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具有从导电性罩延伸到该导电性罩的内侧的腕状部分、设在腕状部分的前端上、取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卡合的状态的卡合突起部分、连接在卡合突起部分上、取承受来自操作杆的推压力的状态的受压部分、和从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而形成,当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时,卡合突起部分进行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止,并且状态呈现部分取第1位置,此外,当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时,受压部分***作杆推压变位,卡合突起部分将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解除而停止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卡止,并且状态呈现部分取与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能够从导电性罩的外部视觉认识取第1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及取第2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特别是,在有关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中的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操作杆具有受壳体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和能够以该旋转轴部为转动中心而转动变位的推压部,该推压部在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时,对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允许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当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时,使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受压部分推压变位,使受压部分连接的卡合突起部分解除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
进而,在有关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中的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在即将取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之前,抵接在该配线板状部件上而使卡止部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当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时,连接在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操作杆的一部分、例如推压部上。
在上述那样的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当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时,例如操作杆整体相对于壳体置于伏倒的状态,此外,当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时,例如操作杆整体相对于壳体置于立起的状态。
并且,在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的基础上,当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或柔性平板状线缆等的配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部***在壳体中时,排列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信号用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上,与此同时,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进行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止,进而,从连接在该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取第1位置。取第1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例如置于导电性罩的内侧或从导电性罩内面向外部。
此外,在配线板状部件***在壳体中的基础上,如果转动操作操作杆而使其取第2转动位置,则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受压部分***作杆推压变位,该受压部分连接的卡合突起部分将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解除,停止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卡止,并且从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取第2位置。取第2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例如突出到导电性罩的外部。
这样,在例如置于导电性罩的内侧或面向导电性罩的外部的、取第1位置的卡止部的状态呈现部分、以及例如突出到导电性罩的外部的、取第2位置的卡止部的状态呈现部分中,其中的至少取第2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能够从导电性罩的外部视觉认识。
操作杆例如如有关本申请的技术范围的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那样,具有受壳体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和能够以它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的推压部。并且,在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时产生的、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受压部分上的操作杆带来的推压变位,是在操作杆的推压部抵接在卡止部的受压部分上的基础上、通过以操作杆的旋转轴部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来进行的。
进而,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例如如有关本申请的技术范围的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那样,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当其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在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时,连接在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操作杆的一部分、例如推压部上。由此,当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时,发生连接在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随着弹性力抵接在操作杆的一部分上而带来的击打音,此外,在通过手动将配线板状部件***到壳体中时,在触摸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手上,能够得到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带来的卡搭感。
在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如上所述,在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的基础上,当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或柔性平板状线缆等的配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部***在壳体中时,排列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信号用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上,与此同时,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出部分进行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止,所以***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的从壳体的脱离被可靠地阻止,能够适当且稳定地维持多个触头分别接触连接在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
并且,在配线板状部件***在壳体中的基础上,如果转动操作操作杆而使其取第2转动位置,则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受压部分***作杆推压变位,该受压部分连接的卡合突起部分将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解除,停止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卡止,所以能够将***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很容易地置于能够从壳体脱离的状态。
此外,当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进行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止时,从连接在该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取第1位置,例如置于导电性罩的内侧或面向导电性罩的外部,此外,当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将与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解除而停止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卡止时,从连接在该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取第2位置,例如突出到导电性罩的外部。并且,取第1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及取第2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取第2位置的状态呈现部分能够从导电性罩的外部视觉认识。因此,通过从导电性罩的外部目视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状态呈现部分,能够容易地进行关于***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到达壳体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的、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的迅速且准确的确认。
进而,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当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于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时,发生连接在卡合突起部分上的受压部分随着弹性力抵接在操作杆的一部分上带来的击打音,此外,在通过手动将配线板状部件***到壳体中时,在触摸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手上能够得到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带来的卡搭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听觉或触感容易地进行关于***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到达壳体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形成在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阻止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的、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的迅速且准确的确认。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其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的基础上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在其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的基础上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在其操作杆取第1转动位置的基础上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具备的操作杆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3的V-V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在其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的基础上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在其操作杆取第2转动位置的基础上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3的VIII-VIII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3的IX-IX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处于相对于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柔性印刷配线基板中途的状态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部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相对于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完成、通过在该一例中具备的卡止部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卡止的状态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部分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具备的卡止部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卡止解除的状态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部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装置,11壳体,12板状部件***部,13触头,14导电性罩,15导引倾斜面部,16第1接地用触头,17第2接地用触头,18卡止部,19操作杆,20、22旋转轴部,21、23推压部,24腕状部分,25卡合突起部分,26受压部分,27状态呈现部分,29透孔,30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1信号连接端子部,32接地连接部,33、34卡合切口,35覆盖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以下所述的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从正面侧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从背面侧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及图3(主视图)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
在图1、图2及图3中,构成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连接器装置10具备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11,在壳体11上,如图1及图3所示,设有从其正面侧端缘部向其内部延伸的板状部件***部12。壳体11例如配设在未图示的主配线基板上,由此,将连接器装置10整体安装在主配线基板上。并且,通过板状部件***部12,将例如后述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作为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部件***到壳体11中。
在壳体11中,沿着壳体11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设置有分别由弹性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触头13。多个触头13作为与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信号用触头设置,但也可以作为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及接地连接部接触连接的信号用及接地用触头使用。在多个触头13上,如图2所示,分别设有从壳体11的背面侧端缘部分导出到其外部的连接端子部13a,连接端子部13a连接到设在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信号端子部上。并且,多个触头13例如为从图2所示的壳体11的背面侧端缘部分侧向壳体11的内部推压***的结构。
这些多个触头13在将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通过板状部件***部12***到壳体11中时分别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由此,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经由多个触头13连结到设在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信号端子部上。
此外,连接器装置10具备覆盖壳体11的除了背面侧端缘部分及其附近的部分和其底面部分的一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的导电性罩14。即,导电性罩14是部分地覆盖壳体11的部件。并且,导电性罩14的对置于壳体11的底面部分的上方部分覆盖设在壳体11上的板状部件***部12的上方。该导电性罩14是将金属板加工成形而构成的,主要是为了对于连接器装置10的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对策、即作为以得到连接器装置10的对于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为主要作用而装备的。在导电性罩14上,设有多个接地连接端子部14a,这些接地连接端子部14a分别连接在设于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接地端子部上。
并且,在导电性罩14上,形成有:导引倾斜面部15,从部分地覆盖壳体11的底面部分的下方部分延伸,在设在壳体11上的板状部件***部12上形成倾斜面,起到导引作为通过板状部件***部12***到壳体11中的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作用;第1接地用触头16,构成导引倾斜面部15的一部分,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抵接而接触连接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接地连接部上;第2接地用触头17,从覆盖板状部件***部12的上方的上方部分的背面侧端缘部朝向导电性罩14的内侧向板状部件***部12延伸,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而接触连接在设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上的接地连接部上。这些导引倾斜面部15、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分别设有多个。
另外,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是在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的部分上没有设置接地连接部、而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的部分上设有接地连接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在导电性罩14上的第1接地用触头16抵接在该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的部分上,第2接地用触头17抵接在接地连接部上。此外,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是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的部分上没有设置接地连接部、而在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的部分上设有接地连接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在导电性罩14上的第2接地用触头17抵接在该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的部分上,第1接地用触头16抵接在接地连接部上。
通过设置这样的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接地连接部经由形成有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的导电性罩14连结在设在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接地端子部上。
进而,在导电性罩14上,形成有从覆盖板状部件***部12的上方的上方部分的正面侧端缘部首先朝向导电性罩14的内侧向板状部件***部12延伸、接着从板状部件***部12朝向导电性罩14的外部延伸、将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卡止的卡止部18。卡止部18在导电性罩14上分别形成在与壳体11的作为多个触头13的排列方向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接近的两个部位上,设有两个。
这两个卡止部18关于各自的结构及动作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但分别将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卡止,起到阻止该柔性印刷配线基板从壳体11的不希望的脱离的作用。
连接器装置10除了上述壳体11、多个触头13及导电性罩14以外,还具备相对于壳体11可转动地设置的操作杆19。操作杆19如图4所示,例如是将金属棒材弯曲成形而成,将其两端部折回以使其相互对置。并且,在折回的两端部的一个上,设有如后述那样受壳体11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20,从该旋转轴部20弯曲延伸的前端部分形成能够以旋转轴部20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的推压部21。此外,在折回的两端部的另一个上,设有如后述那样受壳体11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22,从该旋转轴部22弯曲延伸的前端部分形成能够以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的推压部23。即,操作杆19在两端部的一个上,具有受壳体11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20、和从旋转轴部20弯曲延伸、能够以旋转轴部20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的推压部21,并且,在两端部的另一个上,具有受壳体11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22、和从旋转轴部22弯曲延伸、能够以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的推压部23。旋转轴部20和旋转轴部22如图4所示,置于虚拟的同一直线α上。
如表示图3的V-V线截面的图5所示,操作杆19的旋转轴部22受设在壳体11上的多个触头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一个上的轴承部11a可旋转地支承。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操作杆19的旋转轴部20也受在壳体11上的多个触头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另一个上与轴承部11a同样设置的轴承部可旋转地支承。
由此,操作杆19为了以旋转轴部20及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而能够转动操作。在将操作杆19转动操作时,操作杆19的推压部21以旋转轴部20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并且操作杆19的推压部23以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
能够相对于壳体11转动的操作杆19被有选择地置于图1、图2及图3所示那样的、取相对于壳体11置于伏倒的状态的第1转动位置的状态、和图6及图7所示那样的、取相对于壳体11置于立起的状态的第2转动位置的状态。置于取第1转动位置的状态的操作杆19被图1所示的设在导电性罩14上的卡止突起14b卡止而限制位置,此外,置于取第2转动位置的状态的操作杆19被图6所示的设在导电性罩14上的卡止突起14c卡止而限制位置。具体而言,在操作杆19取第1转动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杆19被配设到分别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正面侧及侧面侧的一对卡止突起14b之间,通过抵接在形成于侧面侧的卡止突起14b上,向接近于主配线基板的方向的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此外,在操作杆19取第2转动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杆19被配设在形成于导电性罩14的侧面侧的卡止突起14c与壳体11之间,通过抵接在壳体11上,向远离主配线基板的方向的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
图8表示图3的VIII-VIII线截面。在图8中,表示设在壳体11上的触头13、和形成在导电性罩14上的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
触头13在壳体11的内部为其截面呈倒S字状的结构。并且,在触头13的、面对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的部分上,形成有取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抵接在***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信号连接端子部或其他部分上的状态的下侧接触部13b、和对置于下侧接触部13b、取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在***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信号连接端子部以外的部分或信号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的上侧接触部13c。
在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延伸的第1接地用触头16上,形成有取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抵接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接地连接部或其他部分上的状态的接触部16a。
并且,在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延伸的第2接地用触头17上,与第1接地用触头16的接触部16a对置,形成有取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接地连接部以外的部分或接地连接部上的状态的接触部17a。
图9表示图3的IX-IX线截面。在图9中表示形成在导电性罩14上的卡止部18。
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的正面侧端缘部延伸的卡止部18具有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向导电性罩14的内侧、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延伸的腕状部分24、设在腕状部分24的前端上、取与形成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上的、后述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卡合的状态的卡合突起部分25、与卡合突起部分25连接、取承受来自操作杆19的推压部23(或推压部21)的推压力的状态的受压部分26、和从受压部分26朝向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的外部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27而形成。状态呈现部分27取其前端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面对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该状态呈现部分27也可以取其前端置于导电性罩14的内侧的位置。
图10表示作为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一例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
在图10所示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一对相互对置面的一个上,排列配置设置有分别以长方形状形成在其一端部上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而且在它们的内侧设有平板状的接地连接部32。此外,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上,在夹着排列配置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及平板状的接地连接部32相互对置的一对侧缘部上分别形成有卡合切口33及34。这一对卡合切口33及34也可以由分别形成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一对侧缘部上的一对卡合孔来代替。并且,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上,将设有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及接地连接部32的一部分的部分和形成有一对卡合切口33及34或一对卡合孔的部分保留,将除此以外的部分通过覆盖薄膜35覆盖。
另外,在图10所示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中,在其一对相互对置面的一个上设置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和接地连接部32的两者,但也可以是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例如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板状部件在其一对相互对置面上分别设置相当于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和接地连接部32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和接地连接部的结构。
图11在设在连接器装置10中的操作杆19置于取第1转动位置的状态的基础上表示图10所示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状态。在图11中,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中,表示了其一对相互对置面中的、没有设置接地连接部32的另一个面。
如图11所示,如果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通过板状部件***部12***到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则排列配置在壳体11内的多个触头13各自的下侧接触部13b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抵接而接触连接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中的对应的端子部上。由此,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经由多个触头13连结在设于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信号端子部上。
此时,排列配置在壳体11内的多个触头13的各自的上侧接触部13c也以对置于下侧接触部13b的位置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以外的部分上。由此,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通过多个触头13的各自的下侧接触部13b和上侧接触部13c夹持,下侧接触部13b给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带来的推压力与上侧接触部13c给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带来的推压力相抵消,避免了壳体11从多个触头13受到不希望有的推压力的状况。即,能够避免壳体11受到来自多个触头13的推压力而变形的状况。
此外,在这样的时候,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延伸的多个第1接地用触头16各自的接触部16a从导电性罩14的下方部分侧抵接而接触连接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接地连接部32上。由此,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接地连接部32经由多个第1接地用触头16连结在设于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接地端子部上。
此时,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延伸的多个第2接地用触头17各自的接触部17a也以对置于第1接地用触头16的接触部16a的位置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而接触连接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接地连接部32以外的部分上。由此,***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被第1接地用触头16的接触部16a和第2接地用触头17的接触部17a夹持,第1接地用触头16的接触部16a给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带来的推压力与第2接地用触头17的接触部17a给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带来的推压力相抵消,避免了壳体11从多个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受到不希望有的推压力的状况。即,能够避免壳体11受到来自第1接地用触头16及第2接地用触头17的推压力而变形的状况。
如上所述,在设在连接器装置10上的操作杆19置于取第1转动位置的状态的基础上、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通过板状部件***部12***到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时,首先,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抵接在图12所示那样的、正在通过板状部件***部12***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上的、比形成在其上的卡合切口34靠前端侧的部分上。此时,卡止部18发生弹性变形,使形成它的腕状部分24、卡合突起部分25、受压部分26及状态呈现部分27整体上向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变位,使状态呈现部分27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向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的外部稍稍突出。
接着,如果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进一步***到壳体11中、取相对于壳体11的适当的***位置,则如图13所示,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形成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上的卡合切口34中。当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卡合切口34中时,卡止部18从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复原,卡合突起部分25上的壳体11的正面侧端缘部侧的倾斜部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4的周缘部上,并且卡止部18上的与卡合突起部分25连接的受压部分26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操作杆19的推压部21上。由此,当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卡合切口34中时,卡止部18的受压部分26在抵接到操作杆19的推压部21上时发出击打音,此外,在通过手动进行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向壳体11的***时,能够使触摸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上的手获得卡搭感,能够通过听觉或触感认识出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卡合切口34中的状态。
进而,当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到卡合切口34中时,卡止部18上的从受压部分26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27如图13所示,取从导电性罩14内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面向外部的位置。由此,通过从导电性罩14的外部目视状态呈现部分27,能够认识出***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置于相对于壳体11的适当的***位置、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卡合切口34中的状态。此时,卡止部18上的从受压部分26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27也可以取其整体置于导电性罩14的内侧的位置。
另外,当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被进一步***到壳体11中、取相对于壳体11的适当的***位置时,对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也与上述卡合切口34的情况同样,取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的状态,该卡止部18上的与卡合突起部分25连接的受压部分26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操作杆19的推压部23上。
在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的各自中的基础上,通过抵接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的各自的周缘部上的卡合突起部分25的倾斜部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向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的下面侧推压,进行关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限制。此外,此时通过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前端部抵接在壳体11内的板状部件***部12的后方侧的内壁上,还进行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方向的位置限制。并且,在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卡合切口33及34中时,阻止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从壳体11的不希望的脱离。
然后,如果转动操作操作杆19,使其以它的旋转轴部20及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从取第1转动位置的状态转移到取第2转动位置的状态,则操作杆19上的从旋转轴部20弯曲延伸的推压部21以旋转轴部20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并且操作杆19上的从旋转轴部22弯曲延伸的推压部23以旋转轴部22为转动中心转动变位,使两个卡止部18各自的受压部分26向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侧变位。
并且,如图14所示,当操作杆19置于取第2转动位置的状态时,操作杆19的推压部21使卡止部18的受压部分26取成为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的附近的位置,由此卡止部18发生弹性变形,其受压部分26连接的卡合突起部分25取将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4的卡合解除的位置。
此外,此时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卡止部18上的从受压部分26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27取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较大规模地突出到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由此,通过从导电性罩14的外部目视状态呈现部分27,能够认识出卡止部18上的卡合突起部分25没有卡合到***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4中的状态。
另外,在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到壳体11中的基础上,当操作杆19置于取第2转动位置的状态时,操作杆19的推压部23也使卡止部18的受压部分26取成为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的附近的位置,由此,对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也与上述卡合切口34的情况同样,将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取解除卡合的状态。结果,***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置于能够从壳体11拔脱的状态。
在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为代替卡合切口33及34而形成有一对卡合孔的结构的情况下,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的卡合及卡合解除同样,进行与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孔的卡合及卡合解除。
在上述连接器装置10中,当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于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中时,卡止部18的状态呈现部分27取从导电性罩14内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面向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当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将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的卡合解除时,卡止部18的状态呈现部分27取从导电性罩14内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较大规模地突出到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但是,也可以将连接器装置10构成为,当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中时,卡止部18的状态呈现部分27取从导电性罩14内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较大规模地突出到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当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将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的卡合解除时,卡止部18的状态呈现部分27取从导电性罩14内通过形成在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上的透孔29面向导电性罩14的外部的位置。
在使用上述那样的连接器装置10而在其壳体11中***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时,仅通过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通过板状部件***部12***到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就能够得到***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31经由多个触头13连结在设于配设有壳体11的主配线基板上的信号端子部上的状态。
此外,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触感或听觉认识出***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置于相对于壳体11的适当的***位置、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其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上的情况,并且能够通过从导电性罩14的外部目视卡止部18的状态呈现部分27来认识***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置于相对于壳体11的适当的***位置、从导电性罩14的上方部分延伸的卡止部18的卡合突起部分25卡合在它的卡合切口33及34各自上的状态。即,能够容易地进行关于***在壳体11中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30到达了壳体11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形成在导电性罩14上的卡止部18阻止了从壳体11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的、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的迅速且准确的确认。
工业实用性
以上那样的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例如能够作为以下的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等中:是在作为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等的配线板状部件向主配线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具备设有板状部件***部的壳体、排列配置在壳体内而设置的多个信号用触头、和部分或整体地覆盖壳体的导电性罩的连接器装置,能够从连接器装置的外部通过目视而迅速且准确地确认***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到达了壳体内的适当的位置、适当地置于由卡止机构阻止了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状态。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设有板状部件***部;
多个触头,排列配置在该壳体内,当配线板状部件通过上述板状部件***部***在上述壳体中时,接触连接在***在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或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及接地连接部上;
导电性罩,部分或整体地覆盖上述壳体,形成有取将***在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止的状态的卡止部;
操作杆,相对于上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置,有选择地取第1转动位置和与该第1转动位置不同的第2转动位置;
形成在上述导电性罩上的卡止部具有从上述导电性罩延伸到该导电性罩的内侧的腕状部分、设在该腕状部分的前端上、取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卡合的状态的卡合突起部分、连接在该卡合突起部分上、取承受来自上述操作杆的推压力的状态的受压部分、和从该受压部分延伸的状态呈现部分而形成,当上述操作杆取上述第1转动位置时,上述卡合突起部分进行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止,并且上述状态呈现部分取第1位置,此外,当上述操作杆取上述第2转动位置时,上述受压部分被上述操作杆推压变位,上述卡合突起部分将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解除而停止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卡止,并且上述状态呈现部分取与上述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能够从上述导电性罩的外部视觉认识取上述第1位置的上述状态呈现部分及取上述第2位置的上述状态呈现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具有受上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部和能够以该旋转轴部为转动中心而转动变位的推压部,该推压部在上述操作杆取上述第1转动位置时,对上述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允许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当上述操作杆取上述第2转动位置时,使上述卡止部的受压部分推压变位,使该卡止部的卡合突起部分解除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的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为在两个部位上设有上述旋转轴部的结构,设在该两个部位上的旋转轴部受上述壳体的上述多个信号用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可旋转地支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的推压部从设在上述两个部位上的旋转轴部分别弯曲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部的状态呈现部分在取上述第1位置时从上述导电性罩内面向外部或者整体置于上述导电性罩的内侧,在取上述第2位置时突出到上述导电性罩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部分别形成在上述导电性罩上的、接近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多个信号用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个部位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部为具有弹性的结构,上述卡合突起部分在即将取与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之前,抵接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而使上述卡止部发生弹性变形,当上述卡合突起部分卡合到设在***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切口或卡合孔中时,上述受压部分随着弹性力而抵接在上述操作杆的一部分上。
CN2010101767760A 2009-05-13 2010-05-13 连接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8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6227 2009-05-13
JP2009116227A JP5327461B2 (ja) 2009-05-13 2009-05-13 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8034A true CN101888034A (zh) 2010-11-17
CN101888034B CN101888034B (zh) 2013-02-20

Family

ID=4224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67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8034B (zh) 2009-05-13 2010-05-13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21147B2 (zh)
EP (1) EP2251937B1 (zh)
JP (1) JP5327461B2 (zh)
KR (1) KR101211764B1 (zh)
CN (1) CN101888034B (zh)
TW (1) TWI395379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843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37979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2751624A (zh) * 2010-12-27 2012-10-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284279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3247883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326150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78487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9494500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显卡连接器及具有该显卡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109659773A (zh) * 2019-01-18 2019-04-19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12204820A (zh) * 2018-05-30 2021-01-0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11270811B2 (en) 2019-12-03 2022-03-0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ing object, connector and harness
US11303053B2 (en) 2019-12-03 2022-04-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623847B (zh) * 2011-01-27 2014-09-17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JP5344059B2 (ja) * 2011-03-18 2013-11-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29553B2 (ja) * 2011-03-23 2015-06-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813349B2 (ja) * 2011-03-29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JP5772257B2 (ja) * 2011-06-08 2015-09-0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EP2562880A1 (en) * 2011-08-22 2013-02-27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79078B2 (ja) * 2011-11-28 2015-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89362B2 (ja) * 2012-03-08 2016-09-0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71683B2 (ja) * 2012-03-27 2016-03-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473364B (zh) * 2012-04-11 2015-02-11 Ya Ping Lin 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
JP5549821B2 (ja) * 2012-04-17 2014-07-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629710B (zh) * 2012-04-24 2014-12-31 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及其与扁平式导体的组装方法
JP5924162B2 (ja) * 2012-07-04 2016-05-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267857B2 (ja) * 2012-09-21 2018-0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496354B (zh) * 2014-04-03 2015-08-11 Kye Systems Corp 介面連接器
US9184522B1 (en) 2014-04-25 2015-11-10 Xerox Corporation Latch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flexible circuit cable within a receptacl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US10530082B2 (en) * 2015-08-31 2020-01-0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locking arms
US10305209B2 (en) *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540674B2 (ja)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143070A (ja) * 2017-03-16 2017-08-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部材
DE102017219437A1 (de) * 2017-10-30 2019-05-0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Gehäuse zum Verbinden von auf einer Folie gedruckten elektrischen Leitungen mit einer Spannungsversorgung
JP6947195B2 (ja) * 2019-02-20 2021-10-13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841290B2 (ja) 2019-02-20 2021-03-10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6521B2 (ja) 2019-02-20 2022-01-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367527B2 (ja) * 2019-12-27 2023-10-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DE102020105421A1 (de) * 2020-02-29 2021-09-0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nschlussanordnung zum elektrischen Anschluss eines Flachbandkabels in einem Flugzeug
US11677179B2 (en) * 2020-11-19 2023-06-13 Fci Usa Llc Sealed FF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1756A (en) * 1973-05-16 1974-04-02 Gen Motors Corp Key indicating switch
US4334728A (en) * 1980-05-07 1982-06-15 Amp Incorporated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lip assembly
CN1960065A (zh) * 2005-09-30 2007-05-09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JP2008112700A (ja) * 2006-10-31 2008-05-15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5686B2 (ja) * 1992-09-29 1999-01-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への基板接続構造
JP4073557B2 (ja) * 1998-10-13 2008-04-09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フレキシブル印刷配線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102680B2 (ja) * 2003-02-25 2008-06-1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ラグのロック機構
JP2004335360A (ja) * 2003-05-09 2004-11-25 Omron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JP3816914B2 (ja) * 2003-10-29 2006-08-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335256B2 (ja) * 2004-01-07 2009-09-3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437982B2 (ja) * 2005-08-08 2010-03-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199272B2 (ja) * 2006-08-23 2008-12-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1321B2 (ja) * 2006-12-07 2012-06-1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353436B2 (ja) * 2007-02-08 2009-10-28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3904B2 (ja) * 2007-04-27 2012-06-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9064577A (ja) * 2007-09-04 2009-03-26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
JP4515516B2 (ja) * 2008-09-09 2010-08-04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1756A (en) * 1973-05-16 1974-04-02 Gen Motors Corp Key indicating switch
US4334728A (en) * 1980-05-07 1982-06-15 Amp Incorporated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lip assembly
CN1960065A (zh) * 2005-09-30 2007-05-09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JP2008112700A (ja) * 2006-10-31 2008-05-15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624A (zh) * 2010-12-27 2012-10-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2751624B (zh) * 2010-12-27 2015-04-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2623843B (zh) * 2011-01-28 2014-06-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23843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37979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284279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842798B (zh) * 2011-06-24 2014-11-1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3247883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326150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0B (zh) * 2012-03-19 2015-06-24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78487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3378487B (zh) * 2012-04-17 2016-06-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用于电连接器的锁定装置
CN109494500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显卡连接器及具有该显卡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112204820A (zh) * 2018-05-30 2021-01-0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9659773A (zh) * 2019-01-18 2019-04-19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09659773B (zh) * 2019-01-18 2023-11-24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US11270811B2 (en) 2019-12-03 2022-03-0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ing object, connector and harness
US11303053B2 (en) 2019-12-03 2022-04-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TWI761991B (zh) * 2019-12-03 2022-04-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合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27461B2 (ja) 2013-10-30
TW201101614A (en) 2011-01-01
KR20100122855A (ko) 2010-11-23
TWI395379B (zh) 2013-05-01
KR101211764B1 (ko) 2012-12-12
US20110104936A1 (en) 2011-05-05
EP2251937B1 (en) 2014-10-22
CN101888034B (zh) 2013-02-20
US8221147B2 (en) 2012-07-17
JP2010267427A (ja) 2010-11-25
EP2251937A1 (en)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8034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403589B (zh) 连接器装置
TWI455410B (zh) Connector device
CN101997198A (zh) 连接装置
JP4246208B2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CN100541939C (zh)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CN102570089B (zh) 连接器装置
US83984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ell member with a holding portion and a release portion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portion
US8172592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rotatable press member
CN102044771A (zh) 连接器装置
JP4750811B2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2842806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1222093B (zh) 连接器
CN102751624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3439849A (zh) 成像装置
CN10214263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782960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TW543244B (en)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EP2439819B1 (en) Connector
TWI618313B (zh) 連接器
TWI568085B (zh) 連接器、連接器組裝體以及使用於該連接器組裝體的纜線
KR101030567B1 (ko) 휴대용 외장형 기기의 커넥터 착탈장치
JP2007265911A (ja) コネクタ
JP4748674B2 (ja) コネクタ
CN103247883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IRST SEIK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 PEX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28

Address after: Japan, Kyoto Kyoto Fushimi Momoyama Ting root 12-4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First Seiko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I. Pex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