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012A -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7012A
CN101677012A CN200910164643A CN200910164643A CN101677012A CN 101677012 A CN101677012 A CN 101677012A CN 200910164643 A CN200910164643 A CN 200910164643A CN 200910164643 A CN200910164643 A CN 200910164643A CN 101677012 A CN101677012 A CN 101677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rding medium
image material
image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4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7012B (zh
Inventor
山口修一
铃木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77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7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0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7Regenerat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1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comprising remotely distributed storage units, e.g. when movies are replicated over a plurality of video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22Secondary servers, e.g. proxy server, cable television Head-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7Communication with additional data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40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45Hierarchical combination of record carriers, e.g. HDD for fast access, optical discs for long term storage or tapes for backup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1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A/V conten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该影像数据处理***包括:读出部,与记录介质连接,读出影像素材;记录部,记录由读出部所读出的影像素材;保持部,保持管理信息;以及控制部,在记录介质连接至读出部的情况下,使保持部保持意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管理信息,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使保持部保持意为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的管理信息,在从外部输入了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管理信息确认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记录部向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记录介质向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Description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管理被拍摄的影像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影像数据处理***中,由摄像机拍摄的VTR(磁带录像机)素材的影像通过编码处理转换为影像文件,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的记录介质。在进行非线性编辑时,编辑终端访问影像数据处理***中的视频服务器,从视频服务器的记录介质读出影像文件。然后,编辑终端进行所读出的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因此,要进行非线性编辑,就必须等待,直到对拍摄的影像进行编码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的记录介质。
然而,近年来,视频摄像机的记录介质从磁带替换为硬盘及半导体等可随机访问的介质。如果在摄像机的记录介质上使用半导体等,则可以将由摄像机拍摄的影像直接作为影像文件记录至记录介质。由此,不需要对VTR素材的影像进行编码处理,所以与使用磁带时相比,可以缩短到开始非线性编辑为止的等待时间。但是,这并没有消除将拍摄后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的记录介质传送并记录的时间。
另外,为了缩短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的传送时间,提出了以下技术,即:以低析像度传送数据量少的图像,进行编辑操作,其后仅传送与编辑内容相应的数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51491号公报)。但是,虽然通过传送低析像度的数据缩短了等待时间,但并没有消除等待时间。另外,在这个方法中,存在难以在编辑时以原来的画质确认影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能够无等待时间地对取得的影像文件开始进行非线性编辑。
本发明是一种影像数据处理***,其特征在于,从以预先设定的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被编辑影像素材的记录介质中,读出并记录上述影像素材,其中,包括:读出部,与上述记录介质连接,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出上述影像素材;记录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由上述读出部所读出的影像素材;保持部,保持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表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是否向上述记录部传送完成;以及控制部,在上述记录介质连接至上述读出部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从外部输入了上述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管理信息确认上述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下面的描述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其中部分将通过描述或实施例而得到明示。本发明的优点尤其能够通过以下示出的手段和组合的方法来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并入而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文件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块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被写入至逻辑块中的影像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图1的影像数据处理***进行用于将收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中的影像文件向记录部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时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进行图5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保持部以及记录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在图5的处理完成之后、从可移动记录介质通过后台(background)向记录部传送影像文件时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进行图7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保持部以及记录部的状态的图。
图9是在图5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接受可移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时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进行图9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保持部以及记录部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在图5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接受编辑完成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时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进行图11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保持部以及记录部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按照与图7的时序图所示的传送处理不同的顺序、从可移动记录介质通过后台向记录部传送影像文件时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进行图13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保持部以及记录部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的结构的图。
图16是图15的影像数据处理***进行用于将收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中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时的时序图。
图17是表示进行图16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网关服务器以及视频服务器的状态的图。
图18是在图16的处理完成之后、从可移动记录介质通过后台(background)向视频服务器传送影像文件时的时序图。
图19是表示进行图18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网关服务器以及视频服务器的状态的图。
图20是在图16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受可移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时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进行图20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网关服务器以及视频服务器的状态的图。
图22是在图16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接受编辑完成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时的时序图。
图23是表示进行图22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网关服务器以及视频服务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10(Video data processing system)的结构的示意图。影像数据处理***10具备读出装置(Recording apparatus)11和视频服务器(Videoserver)12。在读出装置11的表面,设有能够***可随机访问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removable storage medium)的***口。在视频服务器12上,连接有非线性编辑终端30(non-linear editing terminal)。
由摄像机40拍摄的影像被转换为影像文件并收录至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可移动记录介质20预先记录了用于管理所记录的影像文件的文件管理表、以及用于管理记录介质的记录状态的块管理表,如果收录了影像文件,则根据收录的影像文件来更新这些表。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文件管理表以及块管理表。
可移动记录介质20例如包括闪存等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硬盘等,放置于读出装置11的***口。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通过读出装置11读出,向视频服务器12传送。
视频服务器12具备记录部121(storage unit)、保持部122(memory)以及处理部123(Processing Unit)。记录部121例如是包括闪存等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对于保持部122,例如使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处理部123是由本发明的专利申请的范围所示的控制部的一个实施方式,是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微处理器。
处理部123在读出装置11连接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时,更新预先记录在记录部121及保持部122中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并进行用于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收录的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数据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
另外,处理部123如果做好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传送准备,则将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传送,并更新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
另外,处理部123在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受了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参照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将被请求的影像文件输出至非线性编辑终端30。
另外,处理部123在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受了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向记录部121记录该影像文件,并更新记录部121及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
非线性编辑终端30进行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访问视频服务器12,对视频服务器12请求读出希望编辑的影像文件。另外,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视频服务器12请求写入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
接着,详细说明上述结构中的影像数据处理***10的处理动作。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的具体例子如图2及图3所示。图2是表示可移动记录介质20、记录部121及保持部122所具有的文件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表示可移动记录介质20、记录部121及保持部122所具有的块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文件管理表中,表示了影像文件的文件ID、文件名以及记录了影像文件的逻辑块No.(号码)。另外,在此所谓逻辑块,表示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及记录部121中的记录区域的最小管理单位,影像文件以该逻辑块为单位进行写入和读出。另外,在块管理表中,表示了逻辑块No.、逻辑块的使用状态、逻辑块所属的设备ID及逻辑块的物理地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ID:D001表示可移动记录介质20,设备ID:D002表示记录部121。另外,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及记录部121的逻辑块中,例如图4所示写入了影像数据。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10进行用于将收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时的时序图。另外,图6是表示影像数据处理***10进行图5所示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5中,读出装置11若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则向处理部123通知进行了放置的情况。处理部123若接收到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通知,则使读出装置11读出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读出装置11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输出至处理部123。
处理部123根据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更新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S51)。由此,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文件管理表的内容被写入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
接下来,处理部123计算使记录部121记录素材影像1-3所需的存储区域,并根据计算出的记录区域,确保记录部121的逻辑块(S52)。由此,在记录部121中,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1的逻辑块No.:L105、L106,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2的逻辑块No.:L107-L109,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3的逻辑块No.:L120-L122。处理部123在记录部121中的存储区域的确保完成时,向读出装置11通知这一情况。
读出装置11若从处理器123接收到确保完成的通知,则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与块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输出至处理部123。处理部123根据与块管理表相关的信息,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S53)。
像这样,影像数据处理***10在读出装置11中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时,根据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由此,在保持部122中,管理着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管理表。即,能够看作是:在视频服务器12中虚拟地记录着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
以下,说明通过图5所示的处理,用于将收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完成之后的处理。
首先,说明图5的处理完成之后,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通过后台向记录部121传送影像文件的情况。图7是此时的时序图。另外,图8是表示影像数据处理***10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7中,处理部123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素材影像1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如果接受到该指示,则以影像数据单位将素材影像1传送至视频服务器12。处理部123将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记录至记录部121的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4(S71)。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1的设备ID设为D002,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4(S72)。
处理部123若更新了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则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下一个影像数据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下一个影像数据,并传送至视频服务器12。处理部123将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记录至记录部121的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5(S73)。处理部123在影像数据的记录完成时,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2的设备ID设为D002,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5(S74)。由此,素材影像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至记录部121。
影像数据处理***10重复S71-S74的处理,将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素材影像2、3传送至记录部121。然后,读出装置11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传送完成时,向视频服务器12通知这一情况。处理部123若接受到传送完成的情况的通知,则根据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块管理表(S75)。即,将记录部121中的逻辑块No.L105-L109、L120-L122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改写为保持部122中的逻辑块No.L001-L005、L010-L012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并且,将记录部121中的逻辑块No.L105-L109、L120-L122的状态改写为使用中。接下来,处理部123根据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即,在记录部121中的文件管理表中,写入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素材影像1-3(S76)。由此,传送处理完成。
像这样,处理部123从读出装置11向记录部121传送影像数据,并且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然后,处理部123若完成了影像数据的传送,则根据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由此,在影像数据处理***10中,在影像文件的传送完成之后,能够将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合并至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因此,能够提高影像文件的传送效率。另外,该传送处理也可以在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执行非线性编辑的过程中执行。
另外,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及记录部121的记录介质是半导体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可以想到:记录部121的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性能比读出装置11高。此时,使被访问的可能性越高的影像文件越先向视频服务器12传送,从而可以提高对于编辑操作的响应速度。以下表示其具体例子。
处理部123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从记录了作为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文件的多个连续的逻辑块传送影像数据。由此,可以将被访问的可能性高的影像数据优先向记录部121传送。
另外,处理部123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传送制作时间或更新时间等与存在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接近的影像文件。
另外,处理部123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传送制作时间最新的影像文件。
另外,处理部123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为了预览等,优先从记录影像文件的开头部分的逻辑块传送影像数据。
另外,在视频服务器12中,设置顺序决定部,该顺序决定部根据过去的来自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访问倾向,预测作为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文件,并决定影像数据的传送顺序。这样,处理部123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根据由顺序决定部所决定的顺序来优先传送影像数据。
接着,说明在图5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对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的情况。图9是此时的时序图。
在图9中,处理部123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确定访问的逻辑块。处理部123若确定了访问的逻辑块,则参照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所示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判断被进行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是否向记录部121传送完成(S91)。即,处理部123确定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是否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及记录部121的某一个中。
处理部123在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记录在记录部121中的情况下,向记录部121传送读出请求。记录部12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将接收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
另外,处理部123在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情况下,向读出装置11传送读出请求(S92)。读出装置1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将接收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处理部123将由读出装置11读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S93)。
另外,处理部123在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影像数据时,将该影像数据依次写入记录部121(S94)。处理部123在完成了向记录部121的影像数据的记录时,根据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S95)。然后,处理部123在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的传送完成时,根据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96)。
处理部123在完成了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所请求的影像文件的输出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给非线性编辑终端30。
图10是表示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状态的示意图。
处理部123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确定素材影像1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S91)。处理部123向读出装置11传送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S92)。读出装置1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素材影像1的影像数据。处理部123将读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S93)。
另外,处理部123在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素材影像1的影像数据时,将该影像数据依次写入视频服务器12(S94)。由此,在记录部121中的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4、h00000005上,记录了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处理部123若在记录部121的逻辑块上写入了影像数据,则根据该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S95)。由此,保持部122中的逻辑块No.:L0001、L0002的设备ID成为D0002,物理地址成为h00000004、h00000005。然后,处理部123在素材影像1的传送完成时,根据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96)。
像这样,在影像数据处理***10中,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确定被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的记录位置。然后,处理部123在影像数据的记录位置被确定时,从该处依次读出影像数据,从而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影像文件。由此,影像数据处理***10即使不向记录部121传送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影像文件,也能够将该影像文件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即,即使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没有向记录部121传送,非线性编辑终端30也能够开始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
另外,影像数据处理***10在作为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文件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情况下,将其影像数据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并且向记录部121写入。由此,能够与对于来自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读出请求的响应一起,将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记录部121传送,所以提高了影像文件的传送效率。
接着,说明在图5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的情况。图11是此时的时序图。另外,图12是表示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编辑影像1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1中,处理部123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编辑完成影像文件:编辑影像1的写入请求,则将该写入请求向记录部121传送,在记录部121中写入编辑影像1(S111)。由此,在记录部121的逻辑块(物理地址:h00000004)中,写入了编辑影像1。然后,处理部123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112)。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113)。
像这样,处理部123在使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记录至记录部121之后,根据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由此,在影像数据处理***中,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必然保存至记录部121中,在保持部122中,也管理着记录部121中记录的影像文件。
根据以上情况,通过本发明的影像文件处理***,能够没有等待时间地开始所取得的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中,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中,对于每个影像文件附加专门的文件ID。由此,对于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向记录部121传送的影像文件的文件ID和向记录部121记录的影像文件的文件ID进行对照,从而能够限制具有同一文件ID的影像文件的传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的处理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影像文件的传送不一定要按照图7所示的时序,按照图13所示的时序同样也能够实施。图14是表示影像数据处理***10进行图13所示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状态的示意图。
即,在图13中,处理部123根据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块管理表(S131)。也就是说,将记录部121中的逻辑块No.:L105-L109、L120-L122的状态改写为“使用中”,将设备ID改写为D001,将物理地址改写为与保持部122中的物理地址相同的物理地址。接下来,处理部123根据保持部122的文件管理表,更新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S132)。即,在记录部121中的文件管理表中,写入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素材影像1-3。
处理部123在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进行了更新时,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素材影像1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若接收到该指示,则将素材影像1以影像数据单位向视频服务器12传送。处理部123将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记录至记录部121的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4中(S133)。
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1的设备ID设为D002,并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4(S134)。另外,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记录部121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105的设备ID设为D002,并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4(S135)。
处理部123若更新了保持部122及记录部121的块管理表,则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下一个影像数据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将下一个影像数据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并向视频服务器12传送(S136)。处理部123将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记录至记录部121的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5中。
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12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2的设备ID设为D002,并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5(S137)。另外,处理部123根据记录部121中的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更新记录部121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106的设备ID设为D002,并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5(S138)。由此,素材影像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至记录部121。
影像数据处理***10重复S133-S138的处理,将由S131及S132写入至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的素材影像2、3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向记录部121传送。
由此,即使是在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向记录部121传送影像文件之前,在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中,合并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因此,在记录部121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中,也管理着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
进而,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也可以如下进行影像文件的传送处理,谋求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编辑处理的性能提高。
即,处理部123也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量中没有来自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读出请求或写入请求的情况下,向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由此,影像数据处理***10在进行针对来自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读出请求或写入请求的处理的期间,不进行影像文件的通过后台的传送。即,影像数据处理***10可以使编辑操作比影像文件的传送优先。
另外,处理部123也可以具备缓冲器,该缓冲器暂时保存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向记录部121传送的影像数据,参照该缓冲器数据,将被进行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50的结构的示意图。影像数据处理***50具备读出装置11、网关服务器51(Gateway server)以及视频服务器52。在网关服务器51上,连接有非线性编辑终端30。
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收录的影像文件通过读出装置11读出,并经由网关服务器51传送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52。
视频服务器52例如具备闪存等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硬盘等记录介质,记录被传送的影像文件。视频服务器52预先记录着用于管理被记录的影像文件的文件管理表以及用于管理记录介质的记录状态的块管理表。视频服务器52根据网关服务器51的指示,更新这些表。
网关服务器51具备处理部511及保持部512。处理部511是由本发明的专利申请的范围所示的控制部的一个实施方式,是CPU等微处理器。保持部512中例如使用RAM。
处理部511在读出装置11连接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时,更新预先记录在保持部512及视频服务器52中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并进行用于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收录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数据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
另外,处理部511如果做好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传送准备,则将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并更新保持部512及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
另外,处理部511在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受了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参照可移动记录介质20、保持部512及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将被请求的影像文件输出至非线性编辑终端30。
另外,处理部511在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受了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该影像文件,并使该影像文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52中。然后,处理部511更新视频服务器52及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
非线性编辑终端30访问网关服务器51,对网关服务器51请求读出希望编辑的影像文件。另外,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网关服务器51请求写入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中的影像数据处理***50的处理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ID:D001表示可移动记录介质20,设备ID:D002表示视频服务器52。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数据处理***50进行用于将收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时的时序图。另外,图17是表示影像数据处理***50进行图16所示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网关服务器51及视频服务器52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6中,读出装置11若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则向网关服务器51通知进行了放置的情况。处理部511若接收到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通知,则对于读出装置11请求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读出装置11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输出至网关服务器51。
处理部511根据与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更新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S161)。由此,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文件管理表的内容被写入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
接下来,处理部511计算使记录部121记录素材影像1-3所需的存储区域,并根据计算出的记录区域,向视频服务器52发出指示以确保逻辑块(S162)。视频服务器52根据计算结果,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1的逻辑块No.:L105、L106,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2的逻辑块No.:L107-L109,确保了用于记录素材影像3的逻辑块No.:L120-L122。视频服务器52向处理部511通知存储区域的确保完成的情况。处理部511若接收到存储区域的确保完成的情况的通知,则将该情况通知给读出装置11。
读出装置11若从处理器511接收到确保完成的通知,则将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与块管理表相关的信息输出至处理部511。处理部511根据与块管理表相关的信息,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S163)。
像这样,影像数据处理***50在读出装置11中放置了可移动记录介质20时,根据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即,在保持部512中,管理着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管理表。由此,能够看作是:在视频服务器52中虚拟地记录着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
以下,说明通过图16所示的处理,用于将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的准备、以及用于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对影像文件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准备完成之后的处理。
首先,说明图16的处理完成之后,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通过后台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影像文件的情况。图18是此时的时序图。另外,图19是表示影像数据处理***50进行图18所示的处理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网关服务器51及视频服务器52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8中,处理部511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素材影像1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如果接受到该指示,则以影像数据单位将素材影像1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S181)。视频服务器52接收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将该影像数据记录至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4。视频服务器52在影像数据的记录完成时,将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通知给网关服务器51。处理部511根据通知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1的设备ID设为D002,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4(S182)。
处理部511若更新了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则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下一个影像数据的传送指示。读出装置1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下一个影像数据,并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S183)。视频服务器52接收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影像数据,将该影像数据记录至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5。视频服务器52在影像数据的记录完成时,将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通知给网关服务器51。处理部511根据通知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将逻辑块No.:L002的设备ID设为D002,将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5(S184)。由此,素材影像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
影像数据处理***50重复S181-S184的处理,将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素材影像2、3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然后,读出装置11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的传送完成时,向网关服务器51通知这一情况。处理部511若接受到传送完成的情况的通知,则将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相关的信息向视频服务器52输出。视频服务器52根据来自网关服务器51的信息,更新块管理表(S185)。即,将视频服务器52中的逻辑块No.L105-L109、L120-L122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改写为保持部512中的逻辑块No.L001-L005、L010-L012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并且,将视频服务器52中的逻辑块No.L105-L109、L120-L122的状态改写为“使用中”。接下来,处理部511将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相关的信息向视频服务器52输出。视频服务器52根据来自网关服务器51的信息,更新文件管理表(S186)。即,在视频服务器52中的文件管理表中,写入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传送的素材影像1-3。由此,传送处理完成。
像这样,处理部511从读出装置11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影像数据,并且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然后,处理部511若完成了影像数据的传送,则根据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由此,在影像数据处理***50中,在影像文件的传送完成之后,能够将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合并至视频服务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因此,能够提高影像文件的传送效率。另外,该传送处理也可以在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执行非线性编辑的过程中执行。
另外,使被访问的可能性越高的影像文件越先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可以提高对于编辑操作的响应速度。以下表示其具体例子。
处理部511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从记录了作为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文件的多个连续的逻辑块传送影像数据。由此,可以将被访问的可能性高的影像数据优先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
另外,处理部511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传送存在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以及制作时间或更新时间等较近的影像文件。
另外,处理部511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优先传送制作时间最新的影像文件。
另外,处理部511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为了预览等,优先从记录影像文件的开头部分的逻辑块传送影像数据。
另外,在网关服务器51中设置顺序决定部。这样,处理部511也可以对于读出装置11给予传送指示,以便根据由顺序决定部所决定的顺序来优先传送影像数据。
接着,说明在图16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对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的情况。图20是此时的时序图。
在图20中,处理部511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确定访问的逻辑块。处理部511若确定了访问的逻辑块,则参照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所示的设备ID及物理地址,判断被进行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是否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完成(S201)。即,处理部511确定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是否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及视频服务器52的某一个中。
处理部511在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记录在视频服务器52中的情况下,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读出请求。记录部12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将接收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依次向网关服务器51输出。处理部511将从视频服务器52输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传送。
另外,处理部511在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情况下,向读出装置11传送读出请求(S202)。读出装置1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将接收了读出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处理部511将由读出装置11读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传送(S203)。
另外,处理部511在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影像数据时,将该影像数据依次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S204)。视频服务器52接收从网关服务器51依次传送的影像数据,并将该影像数据记录至未使用的地址。视频服务器52在完成了影像数据的记录时,将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通知给处理部511。处理部511根据通知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S205)。然后,处理部511在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的传送完成时,根据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206)。
处理部511在完成了由非线性编辑终端30所请求的影像文件的输出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给非线性编辑终端30。
图21是表示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网关服务器51及视频服务器52的状态的示意图。
处理部511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确定素材影像1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S201)。处理部511向读出装置11传送素材影像1的读出请求(S202)。读出装置11若接收到读出请求,则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素材影像1的影像数据。处理部511将读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S203)。
另外,处理部511在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素材影像1的影像数据时,将该影像数据依次传送至视频服务器52(S204)。视频服务器52接收被传送的影像数据,将该影像数据依次记录至未使用的地址:h00000004、h00000005。视频服务器52在影像数据的记录完成时,将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通知给处理部511。处理部511根据通知的写入位置,更新保持部512的块管理表(S205),将保持部5122中的逻辑块No.:L001、L002的设备ID设为D002,物理地址设为h00000004、h00000005。然后,处理部511在素材影像1的传送完成时,根据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206)。
像这样,在影像数据处理***50中,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影像文件的读出请求,则参照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确定被请求的影像文件的影像数据的记录位置。然后,处理部511在影像数据的记录位置被确定时,将从该处读出的影像数据依次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传送。由此,影像数据处理***50即使不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可移动记录介质20的影像文件,也能够将该影像文件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传送。即,即使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记录的影像文件没有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非线性编辑终端30也能够开始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
另外,影像数据处理***50在作为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文件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情况下,将其影像数据向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出,并且向视频服务器52写入。由此,能够与对于来自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读出请求的响应一起,将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中的影像文件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所以提高了影像文件的传送效率。
接着,说明在图16的准备完成之后、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的情况。图22是此时的时序图。另外,图23是表示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输入了编辑影像1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0、网关服务器51及视频服务器52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22中,处理部511若从非线性编辑终端30接收到编辑完成影像文件:编辑影像1的写入请求,则将该写入请求向视频服务器52传送。视频服务器52如果接收到写入请求,则将编辑影像1的影像数据写入物理地址:h00000004中(S221)。然后,视频服务器52在影像数据的写入完成时,更新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222),向网关服务器51通知影像数据的写入位置。处理部511根据来自视频服务器52的写入位置的通知,更新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S223)。
像这样,网关服务器51若接收到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的写入请求,则将该影像文件传送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52。这样,在记录至视频服务器52之后,根据视频服务器5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更新保持部512的文件管理表及块管理表。由此,在影像数据处理***50中,编辑完成的影像文件也在网关服务器51保持部512中被管理。
根据以上情况,通过本发明的影像文件处理***,能够没有等待时间地开始所取得的影像文件的非线性编辑。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读出装置1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其内部记录的影像文件及管理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读出装置11从可移动记录介质20读出数据。例如,在摄像机具备内置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读出装置11也可以从摄像机的内置记录介质直接读出影像文件及管理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上使用了闪存等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硬盘等的例子。在此,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上使用了盘介质的情况下,由于寻道时间(seek time),如果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则处理切换的开销较大。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可移动记录介质20上采用闪存等半导体记录介质的手段,在用于编辑操作的访问与影像数据的传送处理混杂存在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处理。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接收到与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编辑处理相伴的读出请求及写入请求的例子,但来自外部的访问并不限定于非线性编辑终端30。例如,通过解码装置等对视频服务器施加访问处理也同样能够实施。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外部访问的终端仅为非线性编辑终端30的例子,但外部终端并不限定为1个。另外,存在多个外部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视频服务器12或网关服务器51中还设置顺序附加部,该顺序附加部对这些外部终端分别附加优先顺序。由此,从多个外部终端接收到读出请求的情况下,视频服务器12及网关服务器51可以优先向由顺序附加部所附加的优先顺序高的外部终端传送影像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发现其他优点及变形。因此,本发明的广义范围并不限定于在这里示出并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由此,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总体发明构思范围及其等价范围的条件下,本发明可以进行多种变形。

Claims (33)

1、一种影像数据处理***,从以预先设定的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被编辑影像素材的记录介质中,读出并记录上述影像素材,其中,包括:
读出部,与上述记录介质连接,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出上述影像素材;
记录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由上述读出部所读出的影像素材;
保持部,保持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表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是否向上述记录部传送完成;以及
控制部,在上述记录介质连接至上述读出部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从外部输入了上述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管理信息确认上述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从外部输入了任意的影像素材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使该影像素材记录至上述记录部。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影像数据是将上述影像素材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的每个逻辑块中的数据;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记录上述影像数据的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中的上述逻辑块的物理地址。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上述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于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和上述记录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从而限制传送完成的影像素材的传送。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作为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对象的影像素材中存在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的影像数据,并且将该影像数据传送并记录至上述记录部。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没有上述读出请求或上述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传送上述影像素材。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具备:缓冲器,暂时保存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传送的影像素材;在输入了上述读出请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缓冲器,将上述请求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将成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可能性高的影像素材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传送。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影像数据是将上述影像素材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的每个逻辑块中的数据、而上述管理信息包括记录上述影像数据的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中的上述逻辑块的物理地址的情况下,
上述控制部优选传送作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素材的影像数据之中、记录在连续的逻辑块中的影像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传送制作时刻或更新时刻与作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素材接近的影像素材。
11、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传送制作时刻最新的影像素材。
12、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传送上述影像素材中的开头的影像数据。
13、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进而具备:
顺序决定部,在上述控制部从外部接收到任意的影像素材的写入请求时、使该影像素材记录至上述记录部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读出请求及上述写入请求的过去的倾向,预测作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影像素材,并决定影像数据的传送顺序;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传送顺序来传送上述影像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进而具备:
顺序附加部,在存在多个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的情况下,对这些请求方附加优先顺序;
上述控制部优先向上述优先顺序高的请求方输出该请求方所请求的影像素材。
1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读出部具备能够装卸上述记录介质的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影像数据处理***,其中,
上述读出部具备能够与摄像构件连接的机构,通过与上述摄像构件的记录介质连接,从而读出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
17、一种视频服务器,从以预先设定的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被编辑影像素材的记录介质中,读出并记录上述影像素材,其中,包括:
记录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上述读出的影像素材;
保持部,保持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表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是否向上述记录部传送完成;以及
控制部,在连接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意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管理信息,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意为上述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的管理信息,在从外部输入了上述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管理信息确认上述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18、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
上述影像数据是将上述影像素材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的每个逻辑块中的数据;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记录上述影像数据的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记录部中的上述逻辑块的物理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上述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和上述记录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从而限制传送完成的影像素材的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没有上述读出请求或上述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传送上述影像素材。
21、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具备:缓冲器,暂时保存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传送的影像素材;在输入了上述读出请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缓冲器,将上述请求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22、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将成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可能性高的影像素材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记录部传送。
23、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视频服务器,其中,进而具备:
顺序附加部,在存在多个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的情况下,对这些请求方附加优先顺序;
上述控制部优先向上述优先顺序高的请求方输出该请求方所请求的影像素材。
24、一种网关服务器,用于影像数据处理***,该影像数据处理***从以预先设定的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被编辑影像素材的记录介质中读出上述影像素材,并将该影像素材传送并记录至视频服务器,其中,该网关服务器包括:
保持部,保持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表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是否向上述视频服务器传送完成;以及
控制部,在连接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在从外部输入了上述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管理信息确认上述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视频服务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25、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
上述影像数据是将上述影像素材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视频服务器的每个逻辑块中的数据;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记录上述影像数据的上述记录介质或上述是视频服务器中的上述逻辑块的物理地址。
26、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
上述管理信息包括上述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于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和上述视频服务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从而限制传送完成的影像素材的传送。
27、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没有上述读出请求或上述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视频服务器以上述影像数据单位传送上述影像素材。
28、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具备:缓冲器,暂时保存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视频服务器传送的影像素材;在输入了上述读出请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缓冲器,将上述请求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29、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
上述控制部优先将成为上述读出请求的对象的可能性高的影像素材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视频服务器传送。
30、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网关服务器,其中,进而具备:
顺序附加部,在存在多个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的情况下,对这些请求方附加优先顺序;
上述控制部优先向上述优先顺序高的请求方输出该请求方所请求的影像素材。
31、一种影像数据管理方法,用于影像数据处理***,该影像数据处理***从以预先设定的影像数据单位来记录被编辑影像素材的记录介质中读出上述影像素材,并将上述影像素材传送并记录至记录部,其中,该影像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在连接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保持表示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未传送的情况的管理信息;
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影像素材以影像数据单位向上述记录部传送了的情况下,将上述管理信息更新为上述传送的影像数据传送完成;
在从外部输入了上述影像素材的读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管理信息确认上述影像素材的传送状态;
将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将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
32、如权利要求31记载的影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在从外部输入了任意的影像素材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使该影像素材记录至上述记录部。
33、如权利要求31记载的影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在作为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对象的影像素材中存在未传送完成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从上述记录介质向上述读出请求的请求方输出未传送的影像数据,并且将该影像数据传送并记录至上述记录部。
CN2009101646439A 2008-09-16 2009-07-23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6967/2008 2008-09-16
JP2008236967 2008-09-16
JP142119/2009 2009-06-15
JP2009142119A JP4672788B2 (ja) 2008-09-16 2009-06-15 映像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ビデオサーバ、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及び映像データ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012A true CN101677012A (zh) 2010-03-24
CN101677012B CN101677012B (zh) 2012-04-18

Family

ID=4107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64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012B (zh) 2008-09-16 2009-07-23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417087B2 (zh)
EP (1) EP2164074A1 (zh)
JP (1) JP4672788B2 (zh)
KR (1) KR101177168B1 (zh)
CN (1) CN101677012B (zh)
CA (1) CA2672783C (zh)
TW (1) TWI4031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509A (zh) * 2014-08-14 2014-11-26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素材来源环境下的节目编辑***与方法
CN103150320B (zh) * 2011-12-06 2017-10-13 波音公司 用于电子发布内容的***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1831B2 (ja) * 2010-09-09 2013-12-04 株式会社東芝 ビデオサーバ、管理情報キャッシュ方法及び管理情報キャッシュプログラム
CN102708207B (zh) * 2012-05-23 2015-06-0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视频服务器
US11405579B2 (en) * 2020-08-25 2022-08-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with a virtual camera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s a 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456A (en) 1990-12-04 1994-04-26 Sony 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multi-media production and authoring system
US5583876A (en) * 1993-10-05 1996-12-10 Hitachi, Ltd. Disk array device and method of updating error correction codes by collectively writing new error correction code at sequentially accessible locations
US6211869B1 (en) 1997-04-04 2001-04-03 Avid Technology, Inc. Simultaneous storage and network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data with video host that requests stored data according to response time from a server
US6535686B1 (en) 1997-04-06 2003-03-18 Sony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6023720A (en) 1998-02-09 2000-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read and write requests using optimized storage partitions for read and write request deadlines
JP2000057693A (ja) * 1998-08-04 2000-02-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EP1300019A2 (en) * 2000-04-05 2003-04-09 Sony United Kingdom Limited Audio and/or video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udio and/or video signals
US20020145622A1 (en) 2001-04-09 2002-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xy content editing system
US7970260B2 (en) 2001-06-27 2011-06-28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Digital media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users
JP3747905B2 (ja) * 2002-11-26 2006-02-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Avサーバーからのavデータの読込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116413B2 (ja) * 2002-12-11 2008-07-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リフェッチアプライアンスサーバ
JP3846425B2 (ja) * 2003-01-14 2006-11-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情報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88079B2 (ja) 2003-05-13 2007-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117616B2 (ja) 2003-07-28 2008-07-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編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編集装置
JP4117617B2 (ja) * 2003-07-29 2008-07-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編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5022805A2 (en) * 2003-09-01 2005-03-10 Shimon Ben-David Distributed multimedia and messaging router over layer 2
JP2005341132A (ja) * 2004-05-26 2005-12-08 Toshiba Corp 映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TW200532544A (en) * 2005-03-09 2005-10-01 Tul Corp Personal multimedia on-line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6254372A (ja) 2005-03-14 2006-09-21 Sony Corp データ取込装置、データ取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4270A (ja) * 2005-03-14 2006-09-21 Nec Corp 映像記録装置及び映像記録方法
CA2624858A1 (en) 2005-11-15 2007-05-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ent management method
JP4332804B2 (ja) 2005-12-09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487954B2 (ja) * 2006-02-28 2010-06-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0320B (zh) * 2011-12-06 2017-10-13 波音公司 用于电子发布内容的***和方法
CN104168509A (zh) * 2014-08-14 2014-11-26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素材来源环境下的节目编辑***与方法
CN104168509B (zh) * 2014-08-14 2017-05-17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素材来源环境下的节目编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72783A1 (en) 2010-03-16
JP4672788B2 (ja) 2011-04-20
US20100067870A1 (en) 2010-03-18
TW201029392A (en) 2010-08-01
US20130183025A1 (en) 2013-07-18
EP2164074A1 (en) 2010-03-17
KR20100032295A (ko) 2010-03-25
US8676043B2 (en) 2014-03-18
KR101177168B1 (ko) 2012-08-24
CA2672783C (en) 2012-07-03
CN101677012B (zh) 2012-04-18
US8417087B2 (en) 2013-04-09
JP2010097683A (ja) 2010-04-30
TWI403130B (zh) 201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36C (zh) 数据自动售货机***及其方法
US727178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ystem
CN101154419B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及内容管理方法
CN101652992B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
US20070255901A1 (en) Memory Card, Access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Memory Card
CN100354970C (zh) 含有虚拟删除信息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方法
US7966351B2 (en) Fas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deleting very large files from a filesystem
CN101677012B (zh) 影像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CN101399845A (zh) 文件传送***
CN100465961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0549991C (zh) 数字图像***中的图像数据的传送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78859B (zh) 基于编辑状态的图像数字处理
CN101202865B (zh) 数据传送设备、摄像设备和数据传送***
JP200419413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するビデオカメラ
US20110029522A1 (en) Photo-image Discovery Device Database Management
CN104103301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JP4155878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2084344B (zh) 媒体存储***
JP2007179215A (ja) コンテンツサーバ装置
US20040190321A1 (en) System of storing data of one of a variety of memory cards in a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CN101600036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
RU241401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программа,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программы, система поставки данных, структура данных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CN100437564C (zh) 在一个可拆卸介质上存储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JP2004348229A (ja) ファイル移動システム、ファイル移動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H05282773A (ja) 書換え型光ディス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