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9346B -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9346B
CN101449346B CN2007800188019A CN200780018801A CN101449346B CN 101449346 B CN101449346 B CN 101449346B CN 2007800188019 A CN2007800188019 A CN 2007800188019A CN 200780018801 A CN200780018801 A CN 200780018801A CN 101449346 B CN101449346 B CN 101449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flange portion
wire
lap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88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9346A (zh
Inventor
平井真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9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9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9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82Devices for guiding or positioning the winding material on the 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1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winding or co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型线圈,该线圈可在同时缠绕的两根线材之间提供理想的磁耦合且不会导致“层下移”,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线圈的绕线方法。一种共模扼流线圈(1)包括磁性芯部(2),外电极(3A~3D),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以及磁性顶部(5)。所述磁性芯部(2)由位于该磁性芯部中央的绕线中心部分(20)和位于磁性芯部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组成。所述外电极(3A~3D)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上。第一线材(4A)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20)上。第二线材(4B)缠绕在所述第一线材(4A)的外面。且该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在所述线圈中,两根线材绕芯部卷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可作为第一篇相关技术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共模扼流线圈。该共模扼流线圈具有这样的结构:先在线圈芯部缠绕第一根线材,并将该第一根线材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线圈芯部两端的凸缘部分上,然后在所述第一根线材的上面缠绕第二根线材,并将该第二根线材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凸缘部分上。
上述结构可让差分走线上的差分信号通过,且可以消除侵入式共模噪声。
专利文献2中披露的线圈单元可作为第二种相关技术的例子。与上述的第一个例子不同,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通过将第一根线材和第二根线材围绕线圈芯部成对同步缠绕而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12101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166935。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绕线型线圈具有以下缺点。
图13为描述专利文献1中的绕线型线圈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为描述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性剖视图;为便于理解,用黑色圆圈代表第一根线材,用白色圆圈代表第二根线材。图14中,每个黑色圆圈和白色圆圈中的数字代表与该圆圈对应的线材的顺序圈数。
对于专利文献1中的绕线型线圈100,先将第一根线材121直接缠绕于芯部110的绕线中心部分111上,从靠近凸缘部分112的一侧一直缠绕到靠近凸缘部分113的一侧,如图13中的黑色圆圈所示,然后在第一根线材121的上方缠绕第二根线材122,如同一图中的白色圆圈所示。由于同样的缠绕操作必须进行两次,因此生产效率很低。
此外,由于第二根线材122缠绕在第一根线材121的上面,因此绕线型线圈100具有这样的缠绕结构:第二根线材122的第一圈的线材部分122-1位于第一根线材121的第一圈的线材部分121-1和第一根线材121的第二圈的线材部分121-2之间。因此,第二根线材122最后一圈的线材部分122-n并没有位于第一根线材121的上方,而是不得不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111上。也就是说,第二根线材122最后一圈的线材部分122-n具有“层下移”现象(即:该线材部分122-n位于它本该位于的那一层的下面)。一旦发生这种“层下移”现象,当预定的差分信号输入时,输出的噪声功率比就会上升,从而降噪效果会降低。
此外,这种层下移不得不牺牲线圈最后一圈的圈数。因此,圈数不能充分获得,这使可获得的电感值的范围变小了。
对于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150,如图14所示,先将第一根线材121和第二根线材122并排缠绕在绕线中心部分111上,由于第一根线材121和第二根线材122为同步缠绕,因此第一根线材121的第二圈位于第二根线材122的第一圈的下游,而第二根线材122的第二圈位于第一根线材121的第一圈和第二根线材122的第一圈的上方。第三圈和随后的各圈均按类似于第二圈的方式缠绕。
采用上述缠绕方式时,第二圈及此后各圈的第一根线材121和第二根线材122之间的距离d过大,因此绕线型线圈150作为线圈来说不平衡。由于上述原因,第一根线材121和第二根线材122之间的磁耦合会降低,也许会发生模式转换为噪声的现象,无法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型线圈,该线圈可在同时缠绕的两根线材之间获得理想的磁耦合,且不会导致“层下移”,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线圈的绕线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型线圈,包括:由绕线中心部分以及分别设于该绕线中心部分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组成的芯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所述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的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各自的末端部分被拉出并固定至所述外电极。所述第一线材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所述第二线材缠绕在第一线材的外面,其缠绕方式使得: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第一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和第二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终止于第二凸缘部分的跟前、且不与该第二凸缘部分接触,所述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各自的末端部分被拉出并固定至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
有了上述结构,当所述外电极与差分信号传输线相连且输入差分信号时,该差分信号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输入并通过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的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输出到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
此时,由于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被缠绕得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因此,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缠绕方式使得该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每一对应圈均互相接触。这样,与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相比,本发明中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各对应圈之间的距离更小,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之间的磁耦合提高。因此,本发明的绕线型线圈降噪效果更佳。
有了上述结构,第二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第一凸缘部分,且第二线材的所有线材部分均缠绕在第一线材的外面而没有“层下移”现象。因此,输入的差分信号可在不被“模式转换”为噪声的条件下输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所述绕线型线圈包括由绕线中心部分以及分别设于该绕线中心部分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组成的芯部,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所述方法包括:绕所述绕线型线圈的绕线中心部分缠绕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各自的末端部分固定至所述外电极。绕所述绕线中心部分同时缠绕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使得第一线材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而第二线材缠绕在第一线材的外侧。
由于上述结构的形成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重复相同的步骤,而是在同一时间将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围绕所述绕线中心部分进行同步缠绕,因此可减少制造时间。
在所述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中,可将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同时围绕所述绕线中心部分缠绕,并使得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每一对应圈均为绕所述绕线中心部分同步缠绕而成,且彼此紧密接触。这样得到的绕线型线圈,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之间的磁耦合很强,且不存在第二线材从第一线材的“层下移”现象。由于没有“层下移”现象,所述线材的圈数也相应地增加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所述绕线型线圈包括由绕线中心部分以及分别设于该绕线中心部分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组成的芯部,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所述方法包括:绕所述绕线型线圈的绕线中心部分缠绕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各自的末端部分固定至所述外电极。所述第一线材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而第二线材缠绕在第一线材的外侧,其中,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
如上所述,本发明绕线型线圈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在该结构中,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在各对应圈处彼此紧密接触,且不存在“层下移”现象,输入的差分信号几乎不会模式转换为噪声。因此,输出的噪声功率比降低,降噪效果提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种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可减少制造时间。这可提高绕线型线圈的生产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制得的绕线型线圈的降噪效果提高。由于没有“层下移”现象而可增加相应的线材圈数,因此可获得的电感值的范围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线型线圈的透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为仰视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为展示共模扼流线圈的绕线结构的局部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6为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描述芯部形成步骤和电极形成步骤的前视图;
图8为示意性平面图,该图展示了开始绕线时的定位操作;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示意性平面图,该图展示了同步绕线操作;
图11为示意性平面图,该图展示了固定线材的操作;
图12为展示所述共模扼流线圈的作用和优点的透视图;
图13为描述专利文献1中的绕线型线圈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为描述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共模扼流线圈,
2-磁性芯部,
3A~3D-外电极,
4A-第一线材,
4A1-第一圈线材部分,
4A10、4B10-最后一圈线材部分,
4Aa、4Ba、4Ab、4Bb-末端部分,
4B-第二线材,
4B1-第一圈线材部分,
5-磁性顶部,
20-绕线中心部分,
21-第一凸缘部分,
21a、22a-脚部,
22-第二凸缘部分,
S1-芯部形成步骤,
S2-电极形成步骤,
S3-绕线步骤,
S4-顶部粘合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绕线型线圈的透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3为仰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绕线型线圈为表面安装型共模扼流线圈,如图1和2所示,该共模扼流线圈包括磁性芯部2,四个外电极3A~3D,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以及磁性顶部5。
如图1所示,磁性芯部2由位于该磁性芯部中央的绕线中心部分20和位于磁性芯部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组成。
外电极3A~3D被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的底部。
特别地,如图3所示,外电极3A和3B分别设在脚部21a和21b上,外电极3C和3D分别设在脚部22a和22b上。
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均由外包有绝缘层的铜线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线材围绕磁性芯部2的绕线中心部分20缠绕、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21的一侧一直缠绕到邻近第二凸缘部分22的一侧。如图3所示,第一线材4A的末端部分4Aa和第二线材4B的末端部分4Ba被拉向外电极3A和3B并分别与该外电极3A和3B接合,而第一线材4A的末端部分4Ab和第二线材4B的末端部分4Bb被拉向外电极3C和3D并分别与该外电极3C和3D接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所述共模扼流线圈1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的绕线结构。
图4为沿图2中B-B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为展示所述共模扼流线圈1的绕线结构的局部断面放大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用黑色圆圈来代表第一线材4A的横截面,而用白色圆圈来代表第二线材4B的横截面。图5中,每个黑色和白色圆圈中的数字代表与该圆圈相对应的线材的顺序圈数。
如图4所示,第一线材4A直接缠绕在绕线中心部分20上,其缠绕方式为:先靠近第一凸缘部分21缠绕第一圈线材部分4A1,然后向着第二凸缘部分22继续进行缠绕。第二线材4B缠绕在第一线材4A之外。
特别地,如图5所示,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比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且该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既与所述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压接,又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的内表面压接。
在上述缠绕方式中,由于第二线材4B的缠绕起始位置位于第一线材4A之前(即更靠近第一凸缘部分21),因此第二圈线材部分4B2靠近第二圈线材部分4A2、并与后者的顶侧相接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圈线材部分4A2和4B2彼此接触,二者之间的中心距d很小。第三圈及以后各圈的线材部分4A3~4A10与4B3~4B10同样地一律彼此接触、中心距为d。因此,与图13所示的专利文献2中的绕线型线圈不同,由于所有各圈的线材部分4A1~4A10与4B1~4B10均彼此靠近接触,所述线材之间的磁耦合被平衡得相当好。
在上述绕线结构中,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B10也位于第一线材4A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A10的前方。也就是说,与专利文献1中的绕线型线圈不同,所述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B10被可靠地安置于第一线材4A的顶上,没有发生“层下移”现象。
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A10和4B10终止于第二凸缘部分22之前,且不与该第二凸缘部分22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A10和4B10的末端部分4Ab和4Bb被拉出并分别固定至第二凸缘部分22上的外电极3C和3D。
图1所示的磁性顶部5被置于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的顶面之上,并用粘结剂(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和第二凸缘部分22的顶面粘合。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共模扼流线圈1的制造方法。
图6为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共模扼流线圈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所述制造方法包括芯部形成步骤S1、电极形成步骤S2、绕线步骤S3,以及顶部粘合步骤S4。
所述芯部形成步骤S1为形成共模扼流线圈1的磁性芯部2的步骤。
图7为描述芯部形成步骤S1和电极形成步骤S2的前视图。
如图7(a)所示,在芯部形成步骤S1中,将磁性物质成形、烧结,从而形成包括绕线中心部分20和第一及第二凸缘部分21、22的磁性芯部2。
所述电极形成步骤S2为形成外电极3A~3D的步骤,所述外电极3A~3D位于磁性芯部2的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21、22的底部上,如图7(b)所示。具体是用浸渍方式在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21、22的脚部21a、21b、22a和22b上涂上银浆料或其它浆料、形成薄膜,并对该薄膜表面进行湿式电镀以形成镍或其它镀层,从而形成外电极3A~3B。
所述绕线步骤S3为将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绕着磁性芯部2的绕线中心部分20缠绕的步骤,包括:开始缠绕时的定位操作,同步缠绕操作,固定线材的操作。根据权利要求2和3的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也是用该绕线步骤S3来实施的。
图8为示意性平面图,该图展示了开始绕线时的定位操作。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所示,在开始对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进行缠绕时的定位操作中,分别从接管221和222处退绕的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先由线材夹210把持,然后通过接管221和222的独立运动由导向销211和212导向,再引至被绕线夹具200夹持住的磁性芯部2。
接着,将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置于外电极3A和3B上,从而使该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与磁性芯部2的第一凸缘部分21接合。然后,通过接管221和222的独立运动使第一线材4A与磁性芯部2的绕线中心部分20接触并使该第一线材4A位于第一凸缘部分21附近,如图9所示。使第二线材4B与第一线材4A的顶侧接触,同时还使之与第一凸缘部分21的内表面接触。也即,如图5所示,使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比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更靠近第一凸缘部分21。将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定位,使得所述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既与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接触,又与第一凸缘部分21的内表面接触。
从上述状态开始,实施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的同步绕线操作。
图10为展示同步绕线操作的示意性平面图。
如图10(a)所示,将磁性芯部2与绕线夹具200一起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使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肩并肩地同步缠绕到磁性芯部2的绕线中心部分20上,并使第二线材4B与第一线材4A的顶侧接触。此时,随着绕线操作的进行,接管221和222沿磁性芯部2的中心线方向(图中为向下)移动。
以这种方式,通过接管221和222的移动,将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缠绕到绕线中心部分20上、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21的一侧向着邻近第二凸缘部分22的一侧缠绕,并使线与线之间没有间隔。这使得下面的第一线材4A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20上,而第二线材4B缠绕在第一线材4A的外侧并与该第一线材4A接触,如图5所示。此外,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比所述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且该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既与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接触,又与第一凸缘部分21接触。
如图10(b)所示,当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A10和4B10到达第二凸缘部分22的跟前时,停止绕线夹具200的旋转,并移动接管221和222,以使第一线材4A、第二线材4B与第二凸缘部分22接合。此外,通过接管241和242的运动,用臂状物230的导向销241和242分别对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进行导向。此时,将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分别叠放在第二凸缘部分22的外电极3C、3D上。
在这种方式中,缠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直至最后一圈,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彼此紧密接触而平衡极好,如图5所示。
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B10位于第一线材4A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A10的前方(即:前者比后者更靠近第一凸缘部分21),且所述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B10被缠绕在所述第一线材4A的上面,没有发生“层下移”现象。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固定线材的操作。
所述固定线材的操作即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与外电极3A~3D接合。
图11为展示了固定线材的操作的示意性平面图。
如图11所示,在绕线操作过程中,与第一凸缘部分21上的外电极3A和3B接触的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的一部分(该部分对应于图3中的末端部分4Aa和4Ba),以及与第二凸缘部分22上的外电极3C和3D接触的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的另一部分(该部分对应于图3中的末端部分4Ab和4Bb),通过例如热压粘合方式等熔接固定在所述外电极3A~3D上。然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在所述外电极3A~3D处切断,从而获得共模扼流线圈1,在该共模扼流线圈1中,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的末端部分4Aa、4Ba、4Ab和4Bb分别固定至外电极3A、3B、3C和3D,如图3所示。
因此,采用上述的绕线步骤S3避免了对相同步骤的重复,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可在同一时间同步缠绕到磁性芯部2的绕线中心部分20上,这可以缩短制造时间,提高所述共模扼流线圈1的产率。
由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在缠绕时既彼此紧密接触又能保持极好的平衡,因此所述线材之间的磁耦合提高了。这样就获得了没有模式转换、具有良好降噪效果共模扼流线圈1。
由于第二线材4B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4B10可被缠绕在第一线材4A的顶上而不会发生“层下移”现象,因此制得的共模扼流线圈1性能更高。因为没有“层下移”现象,所述第一和第二线材4A、4B的圈数可增加至少一圈,这样获得的共模扼流线圈1具有理想的电感值。
所述顶部粘合步骤S4为将所述磁性顶部5粘合至所述磁性芯部2的步骤。
特别地,磁性顶部5被置于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21、22的顶面上。在该磁性顶部5和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第二凸缘部分22之间涂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将磁性顶部5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第二凸缘部分22粘合,所述粘结剂为例如热固性环氧粘结剂或者含有磁性粉末的粘结剂。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共模扼流线圈的作用和优点。
图12为展示共模扼流线圈1的操作和优点的透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共模扼流线圈1可被安装到差分信号传输线301和302上。
当共模噪声从差分信号传输线301和302通过外电极3A和3B输入共模扼流线圈时,该共模扼流线圈1的作用为具有高阻抗的电感器,且可以去除共模噪声。
当彼此反相的差分信号S和-S从电极3A和3B一侧输入时,输入到所述外电极3A和3B的所述差分信号S和-S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传输,并通过外电极3C和3D输出到差分信号传输线301和302。此时,由于所述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以相当平衡的方式彼此紧靠着缠绕,因此线材之间的磁耦合提高,且第二线材4B没有出现“层下移”现象。这样,输入的差分信号S和-S在没有被模式转换为噪声的情形下输出到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线301和302。也就是说,从本实施例的共模扼流线圈1输出的噪声的噪声功率比显著降低,具有极好的降噪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所述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被同时缠绕到所述绕线中心部分20上,如图5所示,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比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此外,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的缠绕方式使得: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与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和第一凸缘部分21接触。但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绕线方法之外,仅仅只是将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同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20上的绕线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与此对照,采用将第一线材4A和第二线材4B一个接一个地、非同步地缠绕到绕线中心部分20上的绕线方法,将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置于比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21的位置,且该第二线材4B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B1与第一线材4A的第一圈线材部分4A1和第一凸缘部分21接触,以防止发生“层下移”现象。这种绕线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绕线型线圈,包括:由绕线中心部分以及分别设于该绕线中心部分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组成的磁性芯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所述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的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各自具有末端部分,该末端部分被拉出并固定至所述外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线材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
所述第二线材缠绕在所述第一线材的外面,其缠绕方式使得: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
第一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和第二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终止于第二凸缘部分的前方跟前、且不与该第二凸缘部分接触,所述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各自的末端部分被拉出并固定至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
2.绕线型线圈的绕线方法,所述绕线型线圈包括由绕线中心部分以及分别设于该绕线中心部分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组成的磁性芯部,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绕所述绕线型线圈的绕线中心部分缠绕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使第一线材与磁性芯部的绕线中心部分接触并使该第一线材位于第一凸缘部分附近,使第二线材与第一线材的顶侧接触,同时还使其与第一凸缘部分的内表面接触,然后绕所述绕线中心部分同步缠绕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从邻近第一凸缘部分的一侧缠绕到邻近第二凸缘部分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各自的末端部分固定至所述外电极,使得第一线材直接缠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分上,而第二线材缠绕在第一线材的外侧,并使得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比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分,且该第二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既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接触,又与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线材部分接触,
第一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和第二线材的最后一圈线材部分终止于第二凸缘部分的前方跟前、且不与该第二凸缘部分接触,所述最后一圈线材部分各自的末端部分被拉出并固定至第二凸缘部分上的外电极。
CN2007800188019A 2007-02-05 2007-11-02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Active CN101449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5434 2007-02-05
JP025434/2007 2007-02-05
PCT/JP2007/071382 WO2008096487A1 (ja) 2007-02-05 2007-11-02 巻線型コイル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9346A CN101449346A (zh) 2009-06-03
CN101449346B true CN101449346B (zh) 2012-07-18

Family

ID=39681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88019A Active CN101449346B (zh) 2007-02-05 2007-11-02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32803B2 (zh)
JP (1) JPWO2008096487A1 (zh)
CN (1) CN101449346B (zh)
WO (1) WO2008096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0810B1 (ko) * 2009-12-02 201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물체에 코일을 감는 방법 및 이 코일이 구비된 클러치식 워터펌프
JP5585934B2 (ja) * 2010-06-01 2014-09-10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267512B2 (ja) * 2010-06-25 2013-08-2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5562168B2 (ja) * 2010-08-03 2014-07-30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測温抵抗体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測温抵抗体を内蔵した温度測定センサー
JP5201199B2 (ja) * 2010-12-02 2013-06-05 Tdk株式会社 昇圧トランス
TW201303927A (zh) * 2011-07-11 2013-01-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組合式繞線結構及磁性裝置
WO2013027505A1 (ja) * 2011-08-25 2013-0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装置
JP5821821B2 (ja) * 2012-10-05 2015-11-24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5825249B2 (ja) * 2012-12-19 2015-12-02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KR101468821B1 (ko) 2012-12-19 2014-12-03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커먼 모드 필터
JP5765400B2 (ja) * 2013-03-15 2015-08-19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TWI473127B (zh) 2013-03-29 2015-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裝置
JP2014207368A (ja) *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6115378B2 (ja) * 2013-07-26 2017-04-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ーダー及びフィーダーの製造方法
US9177710B2 (en) * 2013-12-09 2015-11-03 Inpaq Technology Co., Ltd. SMD transformer structure and SMD transformer array
JP5971231B2 (ja) * 2013-12-10 2016-08-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206646A1 (en) * 2013-12-13 2015-07-23 Pulse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winding balance on inductive devices
CN104868619B (zh) * 2014-02-20 2017-07-21 王文亮 复合式双线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DE102014103324B4 (de) 2014-03-12 2022-11-24 Tdk Electronics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WO2015178194A1 (ja) * 2014-05-19 2015-1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7755B2 (ja) * 2014-10-23 2018-03-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
US9767953B2 (en) * 2014-12-16 2017-09-19 Abc Taiwan Electronics Corp. Common mode filter and core thereof
JP6445396B2 (ja) 2015-06-09 2018-12-2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US10645811B2 (en) 2015-07-02 2020-05-05 Pulse Electronics, Inc. Inductive devices with spli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6358194B2 (ja) * 2015-08-28 2018-07-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6642069B2 (ja) * 2016-02-09 2020-02-0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143121A (ja) * 2016-02-09 2017-08-1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593211B2 (ja) * 2016-02-09 2019-10-2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477622B2 (ja) * 2016-07-15 2019-03-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6202165B2 (ja) * 2016-08-23 2017-09-2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6333321B2 (ja) * 2016-08-23 2018-05-30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106229107B (zh) * 2016-08-31 2019-01-08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型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830340B2 (ja) * 2016-11-08 2021-02-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6631481B2 (ja) * 2016-11-18 2020-01-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部品
JP2018107306A (ja) 2016-12-27 2018-07-0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272789B2 (ja) * 2018-12-28 2023-05-1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巻線型のコイル部品及びドラムコア
JP7218588B2 (ja) * 2019-01-28 2023-02-0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7205365B2 (ja) 2019-04-19 2023-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176466B2 (ja) 2019-04-19 2022-11-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N110233044A (zh) * 2019-07-12 2019-09-13 蚌埠市双环电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电感绕线方法及其电感
JP7495797B2 (ja) 2020-03-09 2024-06-0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188A (zh) * 1999-11-26 2001-06-06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面安装型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280847C (zh) * 2001-08-09 2006-10-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芯片线圈及其特性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0014A (en) * 1954-12-24 1960-03-22 Philips Corp Polygonal electric coil
JPH0834161B2 (ja) * 1988-11-17 1996-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715029B2 (ja) * 1996-05-13 2005-11-09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変圧器コイルの巻回方法
JP2003168611A (ja) * 2001-09-18 2003-06-13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用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3100531A (ja) * 2001-09-27 2003-04-04 Murata Mfg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642057B2 (ja) * 2002-07-26 2005-04-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巻線巻回方法
JP3952971B2 (ja) * 2003-03-05 2007-08-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48115B2 (ja) 2003-12-02 2008-09-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巻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イル部品
JP2005210055A (ja) * 2003-12-22 2005-08-04 Taiyo Yuden Co Ltd 面実装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12989A (ja) * 2004-06-23 2006-01-12 Murata Mfg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662300B2 (ja) * 2004-09-13 2011-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JP2006121013A (ja) 2004-10-25 2006-05-11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TW200636771A (en) * 2005-03-03 2006-10-16 Nittoku Eng Multilayer coil, winding method of same, and winding apparatus of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188A (zh) * 1999-11-26 2001-06-06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面安装型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280847C (zh) * 2001-08-09 2006-10-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芯片线圈及其特性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8096487A1 (ja) 2010-05-20
CN101449346A (zh) 2009-06-03
US7932803B2 (en) 2011-04-26
WO2008096487A1 (ja) 2008-08-14
US20090045902A1 (en) 200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346B (zh) 绕线型线圈及其绕线方法
CN106229107B (zh) 一种绕线型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98445A1 (zh) 音圈、扬声器及音圈的制作方法
CN203071690U (zh) 定子绕组接线结构
CN204991348U (zh) 一种薄片式电感
CN101556862B (zh) 一种高频脉冲电流互感器
CN105489344A (zh) 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038199U (zh) 净截面为1250平方毫米压方铝绞线
CN205508551U (zh) 脉冲变压器
CN201117403Y (zh) 变压器分段箔式线圈
CN103745800A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15888A (zh) 一种磁环扼流圈
CN103745801B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26135U (zh) 绝缘线、绕组及变压器
CN205177450U (zh) 一种具有气管的复合电缆及卷绕式电缆
CN210110486U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
CN104576035B (zh) 一种三叠多并层式线圈的绕制方法及其制成的层式线圈
CN2772100Y (zh) 卷绕成形电机定子结构
CN207116184U (zh) 一种2.5g以太网络变压器
CN212659422U (zh) 一种变压器圆筒式绕组专用成型端部绝缘圈
CN201570340U (zh) 一种滤波电感磁环
CN206059140U (zh) 一种大电流电感
CN103093935A (zh) 线圈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0986839Y (zh) 一种电磁铁的绕线装置
CN201673708U (zh) 一种复合矩形电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