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402A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5402A
CN101335402A CNA2008101306061A CN200810130606A CN101335402A CN 101335402 A CN101335402 A CN 101335402A CN A2008101306061 A CNA2008101306061 A CN A2008101306061A CN 200810130606 A CN200810130606 A CN 200810130606A CN 101335402 A CN101335402 A CN 101335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joint detection
detection part
connector shell
guid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06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5402B (zh
Inventor
平松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连接阻力。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阴性连接器外壳(10)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相交的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当位于待用位置时,连接检测件(30)不与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接收部分(48)相接触。当连接检测件(30)位于检测位置时,连接检测件(30)的挤压部分(32)挤压接收部分(48),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和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相对移动。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时,如果连接检测件(30)保持在待用位置处,则不会产生挤压部分(32)挤压接收部分(48)所导致的连接阻力。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24435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具有用于防止相连的成对连接器外壳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反冲。在该连接器中,肋形成为从阴性连接器外壳的外周面突出,且挤靠阳性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的内周面,以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之间的反冲,进而防止连接器外壳内的端子接头之间的滑动磨损。
在上述连接器中,从两个连接器外壳连接操作的开始至结束,肋和接收器之间在整个行程上保持产生滑动阻力。因此,就存在连接阻力较大的问题,且渴望得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减小连接阻力。
本发明的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而得以解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能够彼此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器外壳,至少一个连接检测件,该连接检测件与该连接器外壳的第一连接器外壳以如此方式组装,以防止在与该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允许沿着基本平行于该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方向在待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及至少一个限制部分,该限制部分设置在该连接器外壳的第二连接器外壳内,其中:该连接检测件如此布置,从而当该连接检测件处于待用位置时,该连接检测件不与该限制部分相接触,以及当连接检测件处于检测位置时,该连接检测件的至少一个挤压部分挤压该限制部分,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相对于该第二连接器外壳的相对移动。
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后,如果连接检测件位于待用位置,则不产生挤压部分挤压接收部分所导致的连接阻力。因此,两个连接器外壳能够顺利连接。在连接检测件位于检测位置的情况下,连接检测件的挤压部分挤压限制部分,从而能够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之间的反冲。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限制部分相对于连接检测件的移动方向倾斜,从而当该连接检测件靠近检测位置时,挤压部分抵靠该接收部分的挤压力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能够彼此连接的成对连接器外壳,
连接检测件,该连接检测件与一个连接器外壳以如此方式组装,以防止在与该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允许沿着基本平行于该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方向在待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及
设置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内的限制部分,
其中,
当该连接检测件处于待用位置时,该连接检测件不与该限制部分相接触,
当连接检测件处于检测位置时,该连接检测件的挤压部分挤压该限制部分,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相对于另一连接器外壳的相对移动。
优选地,该第二连接器外壳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肋,该导向肋基本平行于连接方向,且能够与第一连接器外壳滑动接触。
更优选地,不同于第一连接器外壳的滑动接触表面的导向肋的表面用作限制部分。
最优选地,第二(另一)连接器外壳形成有导向肋,该导向肋平行于与该第一(一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且能够与第一(一个)连接器外壳滑动接触,以及
不同于第一(一个)连接器外壳的滑动接触表面的导向肋的表面用作限制部分。
由于现有的导向肋还用作限制部分,因此与形成有与导向肋分别形成的特殊限制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第二(另一)连接器外壳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导向肋的宽度在连接检测件的移动方向上从待用位置朝检测位置逐渐加宽,以优选形成相对于连接检测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限制部分。
由于限制部分相对于连接检测件的移动方向倾斜,从而当连接检测件靠近检测位置时,挤压部分挤压限制部分的作用力增加,以优选加强咬合作用,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连接检测件相对于第二(另一)连接器外壳的移动。
优选地,导向肋形成有至少一个檐部,该檐部与限制部分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成直角,且该檐部与限制部分相连续。
更优选地,在檐部和限制部分之间限定了安装空间,连接检测件至少部分***该安装空间中,且同时防止其松动。
更优选地,导向肋形成有与限制部分成直角且连续的檐部。
在檐部和限制部分之间限定有安装空间,连接检测件***该空间中,且防止其松动。
更优选地,位于第二连接器外壳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肋布置在锁定突出附近,用于对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外壳进行锁定。
最优选地,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过程中,至少一个导向肋基本与第一连接器外壳的管状装配部分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基本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的倾斜。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连接器、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能够彼此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器外壳,以及
将至少一个连接检测件与连接器外壳的第一连接器外壳以如此方式进行组装,从而防止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允许沿着与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在待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的移动,
其中:
在组装步骤中,连接检测件如此布置:
-当连接检测件位于待用位置时,不与限制部分相接触,以及
-当连接检测件位于检测位置时,连接检测件的至少一个挤压部分挤压连接器外壳的第二连接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分,以防止连接检测件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外壳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这样的步骤:使第一连接器外壳与至少一个导向肋滑动接触,所述导向肋形成在第二连接器外壳处,且基本平行于连接方向。
优选地,不同于与第一连接器外壳的滑动接触表面的导向肋的表面用作限制部分。
更优选地,导向肋形成有至少一个檐部,该檐部与限制部分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成直角,且该檐部与限制部分相连续。
更优选地,该连接检测件至少部分***到限定于檐部和限制部分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且同时防止其松动。
最优选地,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过程中,至少一个导向肋基本与第一连接器外壳的管状装配部分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基本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的倾斜。
附图说明
在阅读对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以及附图后,便能够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分开描述实施例,但其单个特征可以结合至附加实施例。
图1为平面剖视图,其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中的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以及连接检测件位于检测位置处的状态;
图2为平面剖视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且连接检测件位于待用位置处的状态;
图3为平面图,其示出了阴性连接器和阳性连接器外壳分离的状态;
图4为阴性连接器外壳的平面图;
图5为阴性连接器外壳的平面图;
图6为连接检测件的平面图;
图7为连接检测件的前视图;
图8为连接检测件的侧视图;
图9为阳性连接器外壳的前视图;
图10为阴性连接器外壳的纵剖视图;
图11为阴性连接器外壳的纵剖视图;
图12为纵剖视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且连接检测件处于待用的状态;
图13为纵剖视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且连接检测件处于检测位置处的状态;
图14为第二实施例中阳性连接器外壳的平面图;
图15为阳性连接器外壳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阴性连接器外壳(一个连接器外壳)
30连接检测件
32挤压部分
40阳性连接器外壳(另外的连接器外壳)
45导向肋
48接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13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连接器设置有:阴性连接器外壳10(作为优选连接器外壳或第一连接器外壳);设置在阴性连接器外壳10处或与之组装的至少一个连接检测件30;以及阳性连接器外壳40(作为优选的另一连接器外壳或第二连接器外壳)。
阴性连接器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为(优选基本块形)端子容纳部分11和(优选基本为管形)装配部分12的整体或一体组件,该装配部分呈至少部分围绕该端子容纳部分11的(优选基本矩形或多边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管形。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13从***侧、优选基本从后侧至少部分***端子容纳部分11中,且被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锁定矛杆14所保持。管状装配部分12优选在其后端处或附近支撑于端子容纳部分11(优选其外周面)上,且基本向前突出。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接收器42能够至少部分装配或***至少部分位于端子容纳部分11和管状装配部分12之间的(优选基本矩形或多边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管形连接空间中。切除部分16优选形成在管状装配部分12的横向(优选顶部)壁内,同时仅余留前端,管状装配部分12的顶壁的前端用作前部止动部分17。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基本平行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以及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横向(左和/或右)保持肋18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11的横向(上部)表面上。这些一个或多个保持肋18相对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11的后部(优选基本后半部区域)内。
锁定臂19如此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11的横向(上)表面处或横向上表面上或横向上表面内,以基本对应于切除部分16。锁定臂19优选基本成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较长或长方形的水平板形(平行于端子容纳部分11的横向(上)表面),且(优选基本为矩形的)锁定孔20形成为横向或垂直贯穿(即,在与连接方向CD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垂直的方向上贯穿)锁定臂19的前端,从而锁定部分21形成在锁定臂19的前端处或附近。锁定臂19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支腿部分32,所述支腿部分从其纵向中间位置(优选纵向中央位置)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垂直或向下延伸,且该锁定臂19支承在位于这些支腿部分22处的端子容纳部分11的横向或外(上)表面上。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保持突出23形成在锁定臂19的横向(基本相对的左和/或右)边缘上。在不发生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这样的锁定臂19处在基本与端子容纳部分11的横向或外(上)表面平行(两个连接器10、40的连接方向CD)的锁定姿态下,但能够弹性移位,以象秋千一样进行倾斜运动,以通过基本以支腿部分22作为支承点而向外或向上移动前端,从而做出解锁姿态。
连接检测件3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且优选具有整体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较长的基本矩形板的形式。连接检测件30为以下部件的整体或一体组件:(优选基本矩形的)主部31;从主部31的前端的横向(优选基本相对的左和/或右)端位置或附近基本向前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挤压部分32;以及从主部31(优选其前端边缘)基本向前延伸的弹性锁定件33(优选基本呈矩形板形)。在连接检测件30的横向或内部(底部)表面的横向(优选基本相对的左和/或右)侧处,从主部31的后端至挤压部分32的前端基本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连接肋34(优选基本具有基本L形的横截面)。通过这些连接肋34而(优选在连接检测件30的基本整个长度上)基本连续形成具有开放内侧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横向(左和/或右)导向凹槽35。主部31和挤压部分32优选较厚,以构成具有较高硬度的刚硬部分,以难以弹性变形。在位于挤压部分32的前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切去挤压部分32的外部或横向(上)表面,以形成台阶,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部分36。基本向内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锁定爪37形成在挤压部分32的前端处或附近。弹性锁定件33如此成形,从而其下表面或内表面基本与主部31的下表面连续且与之平齐,并且布置在挤压部分32附近,优选至少部分位于横向(左和右)挤压部分32之间。弹性锁定件33能够以其后端为支承点,在与连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或者基本向上或向下发生弹性变形。基本向内或向外突出的锁定突出38形成在弹性锁定件33的前端处或附近。
通过使得一个或多个导向凹槽35与锁定臂19的横向(优选基本相对的左和/或右)边缘相接合,且至少部分装配至少部分位于保持肋18之间或附近的主部31的后部(优选基本后半部),从而对这样的连接检测件30与锁定臂19进行组装。如果锁定臂19象秋千一样倾斜,则连接检测件30也基本与锁定臂19一起象秋千一样倾斜。而且,通过锁定臂19的侧缘与导向凹槽35的接合,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30在与两个连接器10、40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即,垂直和/或侧向方向)相对于锁定臂19发生移动(反冲)。通过将连接检测件30至少部分装配至或装配在保持肋18之间,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30在横向上相对于阴性连接器外壳10发生移动。
以此方式与阴性连接器外壳10相组装的连接检测件30能够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即,基本平行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D的方向)在待用位置SP(参看图2和图10)和检测位置DP(参看图1和图13)之间相对移动。在待用位置SP处,一个或多个锁定爪37从前方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保持突出23相接合,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向后分开,和/或锁定突出38从后方与锁定部分21相接合,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的向前(朝检测位置DP)移动,从而连接检测件30优选保持在待用位置SP处。另一方面,在检测位置DP处,一个或多个接触部分36与至少一个前部止动部分17相接触,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的向前移动,和/或锁定突出38从前方与锁定部分21相接合,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的向后(朝待用位置SP)移动。在连接检测件30在待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的移动过程中,通过锁定臂19的侧缘与导向凹槽35的接合和/或将主部31保持为至少部分位于保持肋18之间或附近,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锁定臂(阴性连接器外壳10)在向上、向下、向左和/或向右方向上的移动。
阳性连接器4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且为(优选基本块形)端子保持部分41和从端子保持部分41基本向前突出的接收器42的整体或一体组件。一个或多个阳性端子接头43至少部分***端子保持部分41,且由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锁定矛杆44所保持。位于阳性端子接头43导引端处的一个或多个突片43a从端子保持部分41的前端表面突出,且由接收器42至少部分围绕。锁定突出44形成为从接收器42的顶壁的外部或横向或上表面(外表面)向外或向上突出。锁定突出44优选基本布置在横向中央位置处。
相类似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导向肋45形成为从接收器42的横向或顶壁的外部或横向或上部表面突出。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导向肋45布置在锁定突出44(优选其基本相对的左侧和右侧处)附近,且在两个连接器10、40的连接过程中基本与管状装配部分12的内周面保持滑动接触,以基本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倾斜,从而,能够顺利地执行连接操作。导向肋45的内表面为接收表面47,其相对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而倾斜。具体而言,在连接检测件30从待用位置SP朝检测位置(DP)的移动方向上,导向肋45的宽度逐渐加宽。优选的,成对的左侧和右侧接收表面47如此倾斜,从而其间的间隔朝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后侧逐渐变窄。接收表面47的后端区域用作接收部分48,用于接收来自连接检测件30的挤压力。优选的,左侧和右侧接收表面47的前端之间的间隔(最大间隔)大于连接检测件30的成对挤压部分3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和/或两个接收表面47(接收部分48)的后端之间的间隔(最小间隔)小于成对挤压部分3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说明该实施例的功能。
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后,连接检测件3定位或保持在待用位置SP处,且在此状态下,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靠近或能够靠近,以至少部分将接收器42***连接空间15。在连接过程中,锁定臂19的前端与锁定突出44相接触,以向外或向上弹性移位,且连接检测件30也基本与锁定臂19一同倾斜。由于在两个连接器10、40尚未正确连接的部分连接状态下,锁定突出38与锁定部分21相接触,从而连接检测件30无法移至检测位置DP。
当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正确连接时,锁定部分21通过锁定突出44。因此,在锁定臂19至少部分弹性回复至锁定姿态的同时或之后,锁定突出44与锁定孔20相接合。在该接合之后,连接检测件30的挤压部分32和主部31与锁定臂19一同基本返回至其水平姿态,然而,由于锁定突出38仍然位于锁定突出44的外部或上部端部,弹性锁定件33相对于主部31和挤压部分32向外或向上弹性变形。以此方式,如图12所示,锁定突出38从锁定部分21脱离,且位于锁定部分21上方,从而允许连接检测件30朝连接位置DP移动。其后,连接检测件30可朝检测位置DP移动。
在两个连接器10、40正确连接且连接检测件30基本位于待用位置SP的状态下,连接检测件30的前端优选位于接收部分48之后,且挤压部分32和接收表面47并未接触,如图2所示。如果在此状态下,连接检测件30向前朝检测位置DP移动,则优选地,就在连接检测件30到达检测位置DP前,挤压部分32的前端的外缘与接收表面47(接收部分48)相接触。如果在此状态下连接检测件30进一步向前移动,则挤压部分32在强烈挤压接收部分48(仿佛咬入其中或与之接合)的同时进行滑动。此时,由于接收部分48和挤压部分32均具有较高硬度,且难于弹性变形,从而接收部分48和挤压部分32中的一个或两个基本发生塑性变形。挤压部分32保持抵靠接收部分48的这种挤压状态,直至连接检测件30到达检测位置。
在连接检测件30位于检测位置DP的情况下,通过挤压部分32和接收部分48之间的摩擦阻力(优选咬合作用),防止了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阳性连接器外壳40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垂直方向和/或横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反冲)。这里,由于防止了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锁定臂19和阴性连接器10在垂直和/或横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也防止了在垂直和/或横向方向上的阴性连接器外壳10和阳性连接器外壳40之间的相对移动(反冲)。通过以此方式防止相对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彼此电连接的阴性端子接头13和阳性端子接头43的微小滑动磨损。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当连接检测件30处于待用位置SP时,连接检测件30优选不与接收部分48相接触。当连接检测件30位于检测位置DP时,连接检测件30的挤压部分32挤靠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接收部分48,以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阳性连接器外壳40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横向和/或垂直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后,通过将连接检测件30保持在待用位置SP处,从而能够通过挤压部分32而防止由于接收部分48的挤压而产生连接阻力。因此,能够轻松而顺利地执行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操作。
阳性连接器外壳4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肋45,该导向肋基本与阴性连接器外壳10的连接方向CD平行,且能够与阴性连接器外壳10基本滑动接触,一个或多个接收部分48设置在不同于导向肋45与阴性连接器外壳10的滑动接触面46的接收表面上。由于在该实施例中,现有的导向肋也用作接收部分48,因此与形成有与导向肋分离的特殊接收部分的情况相比,简化了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形状。
而且,优选通过从待用位置SP朝检测位置DP、在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上逐渐加宽导向肋45的宽度,而形成相对于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连接方向CD)倾斜的一个或多个接收部分48。由于接收部分48相对于连接检测件48的移动方向如此倾斜,因此当连接检测件30靠近检测位置DP时,增加了挤压部分32抵靠接收部分48的挤压力,以加强咬合作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移动。
位于该实施例的阳性连接器外壳40之前的连接器外壳的现有导向肋优选如此形成,从而其对应于接收表面的内表面基本平行于滑动接触面(外表面)(优选在整个长度上基本不变)。在改变导向肋45的形状以逐渐加宽其宽度后,在用于模制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模具(未示出)中,能够仅倾斜切除用于导向肋的空腔内表面而形成具有该实施例所述倾斜接收表面47(接收部分48)的导向肋45。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在将导向肋的形状改变至锥形形状后,由于不必制造新模具,因此能够促进模具成本的降低。
因此,为了减小连接阻力,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阴性连接器外壳10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横向和/或垂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当处于待用位置SP时,连接检测件30不与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一个或多个接收部分48相接触。当连接检测件30处于检测位置DP时,连接检测件30的一个或多个挤压部分32挤压一个或多个接收部分48,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和阳性连接器外壳40的相对移动。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时,如果连接检测件30保持在待用位置SP处,则不产生由于挤压部分32挤压接收部分48所造成的连接阻力。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看图14和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横向(左和/或右)檐部(eave portion)71形成为从阳性连接器外壳40A的导向肋45(优选其顶部)向内突出。每个檐部71以与导向肋45的对应接收表面47成不同于0°或180°、优选基本与之成直角的方式布置,和/或其突出距离从导向肋45的前端至后端逐渐减小。当从上方观察时,具有檐部71的导向肋45优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延伸,且在导向肋45的后端处,檐部71的突出距离基本为零。
檐部71的下表面或内表面与接收器42的上表面或外表面之间的间隔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优选基本不变,和/或基本等于连接检测件30的挤压部分32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厚度)。由檐部71、导向肋45和接收器42至少部分包围或限定的空间用作用于连接检测件30的安装空间72,挤压部分32能够至少部分***到该安装空间72中,同时防止其松动。
根据第二实施例,当两个连接器10、40A连接时,成对的挤压部分32能够至少部分进入檐部71下方的安装空间72,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阳性连接器外壳40A发生向外或垂直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阻碍两个连接器10、40A的垂直反冲。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所述技术范围内。
(1)连接检测件可以安装在阳性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的外周面上或安装至外周面或安装在外周面内,接收部分可以设置在阴性连接器外壳的管状装配部分的内周面上或内周面内。
(2)利用连接检测件的成对挤压部分而至少部分夹住接收部分,从而可以防止连接检测件和阳性连接器外壳之间的反冲(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3)连接检测件可以如此形成,以不与锁定臂一同倾斜,且可以设置为不接触锁定臂。
(4)一个或多个接收部分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导向肋分开设置。
(5)连接检测件可以形成为至少部分***阳性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中。在该状态下,可以通过将连接检测件至少部分楔入阴性连接器外壳的端子容纳部分的上表面和接收器的内表面之间,从而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的垂直反冲。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能够彼此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器外壳(10,40),
至少一个连接检测件(30),该连接检测件与该连接器外壳(10,40)的第一连接器外壳(10)以如此方式组装,以防止在与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允许沿着基本平行于该两个连接器(10,40)的连接方向(CD)的方向、在待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的移动,以及
至少一个限制部分(48),该限制部分设置在该连接器外壳(10,40)的第二连接器外壳(40)内,
其中:
该连接检测件(30)如此布置,从而当该连接检测件(30)处于待用位置(SP)处时,该连接检测件不与该限制部分(48)相接触,以及
当连接检测件(30)处于检测位置(DP)时,该连接检测件(30)的至少一个挤压部分(32)挤压该限制部分(48),从而防止连接检测件(30)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相对于该第二连接器外壳(40)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限制部分(48)相对于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倾斜,从而当该连接检测件(30)靠近检测位置(DP)时,挤压部分(32)抵靠该接收部分(48)的挤压力增加。
3.如一项或多项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外壳(40)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肋(45),该导向肋基本平行于连接方向(CD),且能够与第一连接器外壳(10)滑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不同于第一连接器外壳(10)的滑动接触表面的导向肋(45)的表面用作限制部分(48)。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导向肋(45)的宽度沿着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从待用位置(SP)朝检测位置(DP)逐渐加宽,以优选形成相对于连接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倾斜的限制部分(48)。
6.如在前权利要求3-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导向肋(45)形成有至少一个檐部(71),该檐部与限制部分(48)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成直角,且该檐部与限制部分相连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檐部(71)和限制部分(48)之间限定了安装空间,连接检测件(30)至少部分***该安装空间中,且同时防止其松动。
8.如在前权利要求3-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位于第二连接器外壳(40)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肋(45)布置在锁定突出(44)附近,所用于对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进行锁定。
9.如在前权利要求3-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过程中,至少一个导向肋(45)基本与第一连接器外壳(10)的管状装配部分(12)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基本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倾斜。
10.一种组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能够彼此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器外壳(10,40),以及
将至少一个连接检测件(30)与连接器外壳(10,40)的第一连接器外壳(10)以如此方式进行组装,从而防止在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允许沿着与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连接方向(CD)基本平行的方向在待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的移动,
其中:
在组装步骤中,连接检测件(30)如此布置:
-当连接检测件(30)位于待用位置(SP)时,不与限制部分(48)相接触,以及
-当连接检测件(30)位于检测位置(DP)时,连接检测件(30)的至少一个挤压部分(32)挤压连接器外壳(10,40)的第二连接器外壳(40)中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分(48),以防止连接检测件(3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外壳(40)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这样的步骤:使第一连接器外壳(10)与至少一个导向肋(45)滑动接触,所述导向肋形成在第二连接器外壳(40)处,且基本平行于连接方向(C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于与第一连接器外壳(10)的滑动接触表面的导向肋(45)的表面用作限制部分(48)。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导向肋(45)形成有至少一个檐部(71),该檐部与限制部分(48)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成直角,且该檐部与限制部分相连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连接检测件(30)至少部分***到限定于檐部(71)和限制部分(48)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且同时防止其松动。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过程中,至少一个导向肋(45)基本与第一连接器外壳(10)的管状装配部分(12)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基本防止两个连接器外壳(10,40)的倾斜。
CN2008101306061A 2007-06-25 2008-06-25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6605 2007-06-25
JP2007166605 2007-06-25
JP2007166605A JP2009004318A (ja) 2007-06-25 2007-06-2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402A true CN101335402A (zh) 2008-12-31
CN101335402B CN101335402B (zh) 2012-05-16

Family

ID=3968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6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2B (zh) 2007-06-25 2008-06-25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14904B2 (zh)
EP (1) EP2009748A1 (zh)
JP (1) JP2009004318A (zh)
KR (1) KR101002380B1 (zh)
CN (1) CN10133540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656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518357A (zh) * 2013-10-04 2015-04-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08803A (zh) * 2013-05-08 2016-0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797091A (zh) * 2014-10-17 2017-05-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1175589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557640A (zh) * 2019-02-01 2021-10-26 赫斯曼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元件的插接连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4318A (ja) * 2007-06-25 2009-01-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050820B2 (ja) * 2007-12-05 2012-10-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09032103A1 (de) * 2009-07-08 2011-01-13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Leistungsteil für einen Motor eines Flurförderzeugs
JP5486859B2 (ja) * 2009-07-09 2014-05-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130052696A1 (en) * 2010-05-12 2013-02-28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lignocellulose based biomass
JP5700811B2 (ja) * 2011-03-30 2015-04-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38428B2 (ja) * 2012-05-29 2017-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082044A (ja) * 2012-10-15 2014-05-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スプリング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JP6142836B2 (ja) * 2014-04-04 2017-06-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49787B2 (ja) * 2014-04-14 2017-06-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9670B2 (ja) * 2014-05-27 2017-04-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090097B2 (en) * 2015-03-17 2021-08-17 Covidien Lp Connecting end effectors to surgical devices
KR101592921B1 (ko) * 2015-05-12 2016-02-12 주식회사 제이티 유니버설형 커넥터
JP6319280B2 (ja) * 2015-12-09 2018-05-0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FR3051080B1 (fr) * 2016-05-09 2022-07-22 Delphi In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nsemble de connexion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e cet ensemble de connexion
JP6806606B2 (ja) * 2017-03-23 2021-0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181787A (ja) * 2017-04-21 2018-11-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114801B2 (en) * 2017-12-26 2021-09-0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KR102248014B1 (ko) * 2019-07-03 2021-05-04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1197A (en) * 1989-05-19 1991-10-29 Yazaki Corporation Multi-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requiring low insertion and removal force
US5217390A (en) * 1990-04-16 1993-06-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2003142209A (ja) * 2001-11-07 2003-05-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06926B2 (ja) * 2002-03-01 2006-08-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039199B2 (ja) * 2002-10-10 2008-01-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024435A (ja) 2004-07-07 2006-01-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770346B2 (ja) 2005-09-13 2011-09-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616152B2 (ja) * 2005-11-04 2011-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76985B2 (ja) * 2007-03-09 2012-0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9004318A (ja) * 2007-06-25 2009-01-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EP2249440B1 (en) * 2007-08-01 2012-05-0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method
EP2053702B1 (en) * 2007-10-24 2012-06-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device and locking structur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656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887656B (zh) * 2012-12-20 2016-08-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08803A (zh) * 2013-05-08 2016-0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08803B (zh) * 2013-05-08 2017-09-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518357A (zh) * 2013-10-04 2015-04-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797091A (zh) * 2014-10-17 2017-05-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06797091B (zh) * 2014-10-17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13557640A (zh) * 2019-02-01 2021-10-26 赫斯曼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元件的插接连接***
CN113557640B (zh) * 2019-02-01 2023-09-29 赫斯曼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元件的插接连接***
CN11175589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755895B (zh) * 2019-03-27 2022-02-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14904B2 (en) 2009-11-10
JP2009004318A (ja) 2009-01-08
US20080318458A1 (en) 2008-12-25
CN101335402B (zh) 2012-05-16
EP2009748A1 (en) 2008-12-31
KR101002380B1 (ko) 2010-12-20
KR20080114585A (ko)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402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212104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774899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gulating portion for regulating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erminal
CN101188335B (zh) 连接器及其预组装方法
CN103378445B (zh) 连接器
CN101471514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N102064432B (zh) 连接器及将连接器与配合的连接器相连的方法
CN101499581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2044796B (zh) 防流体连接器及组装该防流体连接器的方法
CN102610976B (zh) 接合连接器、汇流排及其组装方法
CN101505019B (zh) 具有调准板的连接器
CN101436727B (zh) 一种连接器
CN100568635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0454678C (zh) 连接器及中间连接器
CN101562297A (zh) 杠杆式连接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2157852B (zh) 杠杆连接器
CN104241951A (zh) 带引导零件的电连接器
CN1756000B (zh) 一种端子接头以及使用这种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CN101552399A (zh) 端子接头
CN1917294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1901989A (zh) 连接器
CN101383459B (zh) 电缆用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CN102957022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35405B (zh)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CN100377444C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