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1223B - 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1223B
CN101091223B CN2004800447058A CN200480044705A CN101091223B CN 101091223 B CN101091223 B CN 101091223B CN 2004800447058 A CN2004800447058 A CN 2004800447058A CN 200480044705 A CN200480044705 A CN 200480044705A CN 101091223 B CN101091223 B CN 101091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ow
control
signal
memory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44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1223A (zh
Inventor
加藤健太
古山孝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banson Japan Co Ltd
Spansi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Sbanson Japan Co Ltd
Spansion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banson Japan Co Ltd, Spansion LLC filed Critical Sbanson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1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1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2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0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memory elements, e.g. cell constructio details, timing of test signals
    • G11C29/08Functional testing, e.g. testing during refresh, power-on self testing [POST] or distributed testing
    • G11C29/12Built-in 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g. built-in self testing [BIST] or interconnection details
    • G11C29/1201Built-in 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g. built-in self testing [BIST] or interconnection details comprising I/O circuitr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08Address circuits; Decoders; Word-line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10Programming or data input circuits
    • G11C16/14Circuits for erasing electrically, e.g. erase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s
    • G11C16/16Circuits for erasing electrically, e.g. erase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s for erasing blocks, e.g. arrays, words, group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30Power supply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0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memory elements, e.g. cell constructio details, timing of test signals
    • G11C29/50Marginal testing, e.g. race, voltage or current testing
    • G11C29/50004Marginal testing, e.g. race, voltage or current testing of threshold volta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70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 G11C29/78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 G11C29/80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layout
    • G11C29/816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layout for an application-specific layout
    • G11C29/82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layout for an application-specific layout for EEPRO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14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power down, chip selection or deselection, layout of wirings or power grids, or multiple supply lev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0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memory elements, e.g. cell constructio details, timing of test signals
    • G11C29/50Marginal testing, e.g. race, voltage or current testing
    • G11C2029/5006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在步骤1中,施加偏压(ON)至所有直列Z1(0)至Z1(2)。关于横列,不施加偏压(OFF)至有不良区段存在之横列Z2(0)并且施加偏压(ON)至其它的横列Z2(1)与Z2(2)。在横列Z2(1)与Z2(2)的区段上,施加电压应力且进行访问操作。在步骤2中,关于所述直列,不施加偏压(OFF)至有不良区段存在的直列Z1(1)且施加偏压(ON)至其它的直列Z1(0)与Z1(2)。关于所述横列,施加偏压(ON)至有不良区段存在的横列Z2(0),且不施加偏压(OFF)至其它的横列Z2(1)与Z2(2)。至于这两个步骤,可将电压应力施加至除了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一次。

Description

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与装置
相关申请案之交互参照
本申请案为申请于2004年12月24日且根据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第21(2)条未以英文公开的国际申请案第PCT/JP2004/019329号的延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具有多个存储单元的半导体储存器件。更特定言之,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在施加偏压至在一群组(group)内之多个区段(sector)的同时用于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案第2001-137991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揭示一种在多个区域(area)内具有区段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该存储器能够擦除一群组内的储存资料。该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具有一用以产生待用于擦除数据之高电压的高电压产生电路以及多个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系连接于该高电压产生电路与多个区域内的区段之间。在一起擦除一群组的资料时,用恒定电流(constant current)操作多个晶体管以控制流到多个区域内之区段的电流。结果,即使所述区段中有不良区段,仍将待流通之电流调节成常数以便能维持擦除所需之高电压且能进行批次擦除。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案第H8-106796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半导体储存器件中,因应处于测试模式时批次写入/批次擦除所有区块(block)的输入信号而永远将“选定”信号输出到在多个区块中未被切换构件切换为冗余(redundant)区块的区块,且将“非选定”信号输出到被切换为冗余区块的不良区块。该半导体储存器件具有一用于在区块批次写入/擦除模式时禁止施加批次写入/擦除电压至不良区块的区块选定电路。以此组态,不施加高电压至不良区块且电压值不会因电流泄漏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晶体管系连接一区段与该高电压产生电路且在批次擦除时执行恒定电流操作。在专利文献2中,区块选定电路在批次写入/擦除模式期间系禁止施加电压至不良区块。在专利文献1中,在有不良区段的情形下也把流动中的电流调节为常数。专利文献2系禁止施加电压至不良区块且防止偏压被超额电流拉低。
不过,在专利文献1中,必须逐个区段执行电流的调节且必须逐个区段装设供调节电流用之晶体管。在专利文献2中,必须逐个区块执行施加电压的控制,且必须逐个区块装设用以控制施加电压的区块选定电路。
结果,必须将电压控制单元(例如,供调节电流用之晶体管)或用以控制施加电压的区块选定电路配置于区段或区块在其中排列成矩阵的存储单元数组区。这可能对有效布置存储单元数组于一般存储单元数组区内有妨碍,因为该一般存储单元数组区的组态及设计规则不同于用以作为电压控制单元之组件的控制电路的组件组态,且其中的存储单元已予最佳化排列。这可能造成芯片尺寸增加的问题。
预料未来区段及区块的数目会随着容量增大而增加,因此,电压控制单元(例如,供调节电流用之晶体管)与用以控制施加电压的区块选定电路的数目会增加。由于电压控制单元所占用的面积随着区段及区块的数目增加而扩大,所以会扩大这个问题,从而大幅增加芯片尺寸。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完成系已考虑到先前技术的问题且本发明的目标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以及一种储存器件,包含提供给在第一与第二方向中之列的电压控制单元,其中根据施加至在第一与第二方向之列的电压组合而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通过控制施加至在第一与第二方向之各列的偏压且避免施加偏压至不良的存储区块,能有效进行批次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群。
企图达成上述目标的本发明储存器件系设有存储区块群,其中所述存储区块是待访问的基本单位且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展开配置,配置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是彼此交叉,该储存器件包含:第一电压控制部件,耦合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以控制施加至同列的偏压;以及,第二电压控制部件,耦合至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以控制施加至同列的偏压,其中除了任何不良的存储区块以外,同时访问所述多个存储区块的至少两个,所述存储区块配置在所述由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所控制施加的、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列与所述由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所控制施加的、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列的交叉部分。
在本发明的储存器件中,依照存储区块群的存储区块配置的方向,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是执行施加偏压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的控制,而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是执行施加偏压至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的控制。通过组合对在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列的施加控制,将偏压施加至配置于交叉位置的存储区块。
结果,为存储区块群的存储区块配置于其中的各列提供第一或第二电压控制部件就足够,且不需要为每一个存储区块提供电压控制部件。将第一与第二电压控制部件配置于存储单元数组区的周围就足够,且可将存储单元配置成集中于该存储单元数组区。以与用以作为电压控制单元的组件的控制电路的组件组态不同的组态及设计规则,可有效率设计出存储单元数组区。同样地,在存储区块数增加的情形下,可减少所需电压控制部件的数目。因此,可控制芯片面积的增加。
此外,根据企图达成上述目标的本发明之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该储存器件包含存储区块群,所述存储区块是待访问的基本单位且沿着配置成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展开配置,该方法是包含以下的步骤:通过控制施加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以及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的偏压而施加偏压至所述存储区块群,且在所述存储区块群中有不良存储区块时,不施加该偏压至对应于某些位置的列,所述某些位置为在沿着该第一与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的各个列中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中,根据存储区块群中的存储区块的排列方向,对沿着该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各列进行偏压施加控制。由于是依照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列的组合而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所以不施加偏压至在第一或第二方向中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列。
结果,在通过控制施加至沿着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各列的偏压而同时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群的时候,对于不施加偏压于第一或第二方向中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列是不会有偏压可施加的。以此方式,可同时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群的存储区块,但是不良存储区块或在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列中的存储区块除外,也不对所述不良存储区块进行施压控制。除了不良存储区块以外,对每一存储区块可以两个步骤施加至少一次电压应力(voltage stress),且可用少数几个步骤完成访问操作。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本发明方法操作的储存器件,包含提供给在第一与第二方向中的列的电压控制部件,其中根据施加至在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列的电压组合而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藉由控制施加至在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各列的偏压且避免施加偏压至不良存储区块,可有效进行批次施加偏压至存储区块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偏压施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偏压施加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储存器件之具体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之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
图5为本发明用于直列地址的译码器;
图6为本发明用于横列地址的译码器;
图7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操作波形(1)(在正常访问期间无不良区段存在的情形);
图8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操作波形(2)(在正常访问期间有不良区段的情形);
图9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操作波形(3)(在批次访问中无不良区段存在的情形);
图10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操作波形(4)(在批次访问中有不良区段的情形);
图11系电路方块图,其图标本发明之用于施加偏压至第3图电路方块图中之区段S07的控制电路;
图12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副译码器(sub decoder)之具体实施例;
图13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之具体实施例;
图14系根据本发明图标井电位控制单元(well potential control unit)之具体实施例;
图15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之具体实施例;
图16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之具体实施例;
图17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之具体实施例;
图18系根据本发明图标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之具体实施例;
图19系根据本发明图标主译码器之具体实施例;
图20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在每一访问操作(1)(擦除操作与编程操作)期间之信号的偏压状态图;
图21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在每一访问操作(2)(HTRB泄漏测试与第一芯片擦除操作)期间之信号的偏压状态图;以及
图22系根据本发明图标包含电源开关单元的电路方块。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        CAM单元               13        冗余测定电路
15        地址缓冲器            17        直列译码器部分
19、21    转移栅极控制单元
23        副译码器
25        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
31        井电位控制单元
33        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
35        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
41        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
43         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
45         主译码器            51        切换单元
53         接触垫              ADD       地址信号
ARY        存储器数组
C1(0)至C1(3)直列电压控制单元
C2(0)至C2(7)横列电压控制单元
D1至D16    NAND栅极            ER        擦除操作控制信号
exAD(i)    外部地址            GWL、GWLB 全局字线
I1至I12    反相器栅极          inAD(i)   同相内部地址信号
inADB(i)   反相内部地址信号
L1至L2     闩锁电路            M1        步骤1信号
M2         步骤2信号           N1至N3    节点
NEGP       负电压              NEN       控制信号
OFF        无偏压              ON        有偏压
P2WL       局域字线            PGM       编程操作控制信号
preAD(i)、preADB(i)地址
R1         NOR栅极             R2        NOR栅极
R3         NOR栅极/OR栅极
R4         NOR栅极             RA(i)、RAB(i)不良区段地址
RNEGP      负电源
RZ1(0)至RZ1(3)直列不良信号
RZ2(0)至RZ2(7)横列不良信号
S00至S37   区段
SN1        输出到节点N1之信号
SN2        输出到节点N2之信号
SN3        输出到节点N3之信号
SRED       冗余匹配信号        T1至T2    转移栅极
XDS        副译码器低电压      VH        高电压
VNW        井电位              VPXH      主译码器高电压
VWL        副译码器高电压
Z1(i)、Z1(0)至Z1(3)直列地址
Z2(0)至Z2(7)横列地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本发明,参照图1至图22,详述储存器件之偏压施加方法及储存器件之具体实施例的细节。
图1与图2系示意图标本发明偏压施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该储存器件具有多个各为访问之基本单位且由多个存储单元构成的区段。在该储存器件中,以列为单位基础施加偏压至多个待访问之区段且可用最少的步骤施加电压应力至所有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
例如,当该储存器件为非易失性储存器件时,擦除操作为访问实例,且区段为擦除操作的基本单位。不只在擦除操作期间会做访问,且在编程(programming)操作与应力测试操作期间也做访问。访问操作的意思是施加偏压应力至待访问之区段。对于多个待访问之区段,可进行所有区段的批次访问操作以及部份选定之区段群组的访问操作。例如,前项操作为批次擦除操作而后项为第一芯片擦除操作。
图1的示意图系图标例如部份选定之区段群组的访问操作且图解说明在垂直方向排列成列的区段的情形。该群组系由有相同直列地址Z1(i)及不同横列地址Z2(0)、Z2(1)、Z2(2)的3个区段构成。所述区段中,区段(Z1(i)、Z2(0))为不良区段。
由于每一直列与横列设有电压控制单元,执行此情形的施加偏压方法的方式为施加偏压(ON)至直列Z1(i),不施加偏压(OFF)至横列Z2(0),以及施加偏压(ON)至横列Z2(1)与Z2(2)。当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施加偏压时,施加电压应力至区段(Z1(i)、Z2(1))以及区段(Z1(i)、Z2(2))(图1中划斜线的区段)且对所述区段执行访问操作。关于区段(Z1(i)、Z2(0)),施加垂直方向之偏压但不施加在横列Z2(0)之偏压。结果,对区段(Z1(i)、Z2(0))不执行访问操作(不施加电压应力)。以单一步骤施加偏压控制,访问除了不良区段以外的多个待访问之区段(图1中画斜线的区段)。
通常,就部份选定之区段群组包含不良区段的情形而言,有必要逐一访问所述区段(就此情形而言,为图1中划斜线的区段区)。根据本发明,可用单一操作访问除不良区段以外的正常区段。
图2的示意图系图标批次访问操作之实施例且图解说明将区段布置于直列地址为Z1(0)至Z1(2)及横列地址为Z2(0)至Z2(2)等位置的情形。假设不良区段的位置是在(Z1(1)、Z2(0))。就此情形而言,可用两个步骤完成访问多个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待访问之区段的操作。
在步骤1中,施加偏压(ON)至所有直列Z1(0)至Z1(2)。关于横列,不施加偏压(OFF)至有不良区段存在的横列Z2(0)且施加偏压(ON)至其它横列Z2(1)与Z2(2)。对于横列Z2(1)与Z2(2)中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施加偏压的区段,亦即,排列于(Z1(0)、Z2(1))、(Z1(0)、Z2(2))、(Z1(1)、Z2(1))、(Z1(1)、Z2(2))、(Z1(2)、Z2(1))、以及(Z1(2)、Z2(2))的区段(图2步骤1中划斜线的区段),都施加电压应力且执行访问操作。另一方面,对于横列Z2(0)的区段,亦即,位于(Z1(0)、Z2(0))、(Z1(1)、Z2(0))、以及(Z1(2)、Z2(0))的区段,虽然垂直方向有施加偏压,但水平方向不施加偏压。结果,不对所述区段进行访问操作(不施加电压应力)。
在步骤2中,至于在直列方面,不施加偏压(OFF)至有不良区段的直列Z1(1)且施加偏压(ON)至其它直列Z1(0)与Z1(2)。关于横列,施加偏压(ON)至有不良区段存在的横列Z2(0),且不偏压施加(OFF)至其它横列Z2(1)与Z2(2)。对于横列Z2(0)中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亦即,排列于(Z1(0)、Z2(0))与(Z1(2)、Z2(0))的区段(图2步骤2中划斜线的区段),藉由施加垂直方向的偏压以及水平方向的偏压而施加电压应力以及进行访问操作。对于直列Z1(0)与Z1(2)的其它区段,亦即,位于(Z1(0)、Z2(1))、(Z1(0)、Z2(2))、(Z1(2)、Z2(1))、以及(Z1(2)、Z2(2))的区段,虽然垂直方向中有施加偏压,但水平方向不施加偏压。结果,无电压应力施加至所述区段。
对于一起访问在3条直列和3条横列中之区段的情形而言,即使内含不良区段,仍可用两个步骤访问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可施加电压应力)。结果,可用少数几个步骤完成访问操作。对于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只施加一次电压应力,藉此不施加过度的电压应力。
习知上,就选定作为批次访问(例如,批次擦除操作、正常区段的各种应力测试、或正常区段的泄漏测试)之标的的区段群组中有不良区段的情形而言,有必要逐一访问所述区段(就此情形而言,为图2步骤1与步骤2中划斜线的区段)。本发明可用两个步骤访问除不良区段以外的正常区段(两次)。
图3的电路方块图系图标本发明储存器件之具体实施例,其系具有多个区段的存储器数组ARY以及提供给该储存器件内之区段的直列及横列之电压控制单元。应用本发明的储存器件不取决于存储单元的储存特征且其应用与储存器件是否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无关。以下系以非易失性储存器件为例描述具体实施例。该具体实施例主要是描述以图标于图2的两个步骤进行批次访问操作。
在存储单元数组ARY中,区段S00至S37系经排列成4条直列(Z1(0)至Z1(3))、8行横列(Z2(0)至Z2(7))。
在垂直方向,直列(Z1(0)至Z1(3))分别设有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将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表示步骤2应力施加期间的步骤2信号M2输入到每一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在直列方面,其系输入直列地址Z1(0)至Z1(3)以及各表示对应直列是否有不良区段的直列不良信号RZ1(0)至RZ1(3)。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系控制垂直方向施加至配置电压控制单元于其中之直列(Z1(0)至Z1(3))的偏压。具体言之,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控制施加至区段S00至S07的偏压。同样,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1)、C1(2)、C1(3)分别控制施加至区段S10至S17、S20至S27、S30至S37的偏压。
在水平方向,横列(Z2(0)至Z2(7))分别设有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将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表示步骤1应力施加期间的步骤1信号M1输入到每一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在横列方面,其系输入横列地址Z2(0)至Z2(7)以及各表示对应横列是否有不良区段存在的横列不良信号RZ2(0)至RZ2(7)。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控制水平方向施加至配置电压控制单元于其中之横列(Z2(0)至Z2(7))的偏压。具体言之,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控制施加至区段S00至S30的偏压。同样,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1)、C2(2)、C2(3)、C2(4)、C2(5)、C2(6)、C2(7)分别控制施加至区段S01至S31、S02至S32、S03至S33、S04至S34、S05至S35、S06至S36、S07至S37的偏压。
在垂直方向(直列)方面,数条局域位线(local bit line)在区段内延伸,数条全局位线(global bit line)延伸穿过所述多个区段。此外,多个区段所共享的井(well)在各条直列中延伸。在水平方向,局域字线(为图11的P2WL,将予以描述于后文)在区段中延伸,而全局字线(为图11的GWL,将予以描述于后文)延伸穿过所述多个区段。
为了在垂直方向控制施加至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i))的偏压,使用各直列中多个区段所共享的井电位VNW;副译码器高电压VWL,其系用于控制配置于每一区段(该局域字线延伸于其中)的副译码器;以及,用于控制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的控制信号NEN,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系控制该副译码器的副译码器低电压XDS。
为了在水平方向控制施加至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i))的偏压,使用一对各列中多个区段所共享的全局字线(GWL、GWLB);以及,用于控制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的负电源RNEGP,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系控制该副译码器的副译码器低电压XDS。
非易失性储存器件的擦除操作及编程操作系利用局域字线与该井两者之间的电压差所造成的存储单元之物理穿隧现象(physical tunnelingphenomenon)以及局域字线与局域位线之间或存储单元电源线之间的存储单元物理穿隧现象。也有利用热载子(hot carrier)及其类似物而完成的编程操作。
该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以及该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系用于控制操作状态之控制电路未图标所输出的信号,且因应一访问操作命令(例如,外部命令)而设定各访问操作的操作时序。就非易失性储存器件而言,在擦除操作与编程操作期间,交替重复施加电压应力至存储单元与所谓的验证操作(其系在施加电压应力后验证格晶体管的临界电压)。该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以及该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均为用于指示偏压至存储单元的信号。
分别表示步骤1与步骤2的应力施加期间的步骤1信号M1与步骤2信号M2均为由控制电路未图标在图2批次访问操作时所输出的信号,且为用以管理电压应力顺序的信号。如图2批次访问操作之偏压施加方法所示,在选定所有直列以及在步骤2施加偏压时,必须进行控制藉此在步骤2仅仅不施加偏压至有不良区段的直列。至于横列,施加偏压于有不良区段之列的控制和施加偏压于无不良区段之列的控制是彼此不同的。在步骤1,仅仅不施加偏压至有不良区段的那一列。在步骤2,必须改变施加偏压的控制。对于这种控制,如图3所示,将步骤2信号M2输入到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且将步骤1信号M1输入到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
此外,以下将结合图4至图10,说明如何根据地址信号输出控制单元输出:指示直列与横列的直列/横列地址(Z1(0)至Z1(3)、Z2(0)至Z2(7));以及,指示有不良区段之直列/横列的直列/横列不良信号(RZ1(0)至RZ1(3)、RZ2(0)至RZ2(7))。
图4至图6图标直列地址信号输出控制单元。图4图标一控制单元,其系用于输出供输入外部地址exAD(i)(在此i=0至4)用之同相/反相内部地址信号inAD(i)/inADB(i)(在此i=0至4)。在以区段为单位基数进行正常访问操作期间,为每一外部地址exAD(i)产生同相/反相内部地址信号inAD(i)/inADB(i)。所述内部地址信号中之一个变成高电平。此外,也进行冗余测定(redundancy determination)。该输出控制单元系具有地址缓冲器15、为非易失性储存器件或其类似物且已预先储存不良区段地址RA(i)(在此i=0至4)于其中的CAM单元11、以及用于确定外部地址exAD(i)是否与不良区段地址RA(i)彼此匹配的冗余测定电路13。
该地址缓冲器15具有直接输入外部地址exAD(i)的设定(set)以及输入用反相器(inverter)栅极I9使外部地址exAD(i)反相所得到之地址的设定。由地址缓冲器15输出相位(phase)与外部地址exAD(i)相同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在此i=0至4)以及相位与外部地址exAD(i)相反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B(i)(在此i=0至4)。对于高电平外部地址exAD(i)而言,同相(in-phase)的内部地址inAD(i)变成高电平。对于低电平外部地址exAD(i)而言,反相(opposite-phase)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B(i)变成高电平。亦即,地址缓冲器15所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均为对应至该外部地址exAD(i)的信号。
将输入的外部地址exAD(i)及其反相(inverted)地址输入到NOR栅极R1。对于NOR栅极R1的另一输入端子,步骤2信号M2系关于外部地址exAD(0)及exAD(l)而输入,且步骤1信号M1系关于外部地址exAD(2)至exAD(4)而输入。用反相器栅极I3使NOR栅极R1的输出信号反相,且将用于检查冗余测定是否匹配的地址preAD(i)(在此i=0至4)和地址preADB(i)(在此i=0至4)输出及供给至该冗余测定电路13。
冗余测定电路13检查储存于CAM单元11的不良区段地址RA(i)/RAB(i)与地址编号i相同且同相/反相的地址preAD(i)/preADB(i)是否彼此匹配。当所有地址编号(i=0至4)中有高电平的组合时,确定地址preAD(i)/preADB(i)与预先储存的不良区段之地址匹配,且输出冗余匹配信号SRED以及由匹配地址译码的不良区段的直列/横列中之直列及横列地址RZ1(i)与RZ2(i)(在此i=0至4)。
由有3个输入的NOR栅极R3输出由地址缓冲器15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inADB(i)。NOR栅极R3的输入端子系分别经由节点N1、N2、N3连接至反相器栅极I2、I6、I8的输出端子。
通到节点N1的路径系由反相器栅极I1、该反相器栅极I2、以及NAND栅极D1构成。将CAM单元11所输出的不良区段地址RA(i)/RAB(i)输入到该反相器栅极I1,且将反相器栅极I1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该NAND栅极D1。将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与冗余匹配信号SRED输入到NAND栅极D1。将NAND栅极D1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2。
将每一不良区段地址RA(i)/RAB(i)输入到对应于外部地址exAD(i)/外部地址之反相地址的地址缓冲器15。将步骤1信号M1输入到地址缓冲器15(i=2至4),且将步骤2信号M2输入到地址缓冲器15(i=0至1)。
通到节点N2的路径系由反相器栅极I4与I5、该反相器栅极I6、以及NAND栅极D2构成。将外部地址exAD(i)或其反相地址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4,且将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5。将反相器栅极I4与I5的输出信号输入到NAND栅极D2,且将NAND栅极D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6。
以与节点N1路径之情形相同的方式,将外部地址exAD(i)或其反相地址以及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输入到对应的地址缓冲器15。
通到节点N3的路径系由反相器栅极I7、该反相器栅极I8、NAND栅极D3与D4、以及NOR栅极R2构成。将冗余匹配信号SRED以及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输入到NOR栅极R2与NAND栅极D3。经由反相器栅极I7而将NOR栅极R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NAND栅极D4。将NAND栅极D3的输出信号直接输入到NAND栅极D4。将NAND栅极D4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8。
以与节点N1与N2路径之情形相同的方式,将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输入到对应的地址缓冲器15。
图5与图6系图标列译码器,其系用于译码在图4中已被译码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且选定所述区段配置于其中的直列地址(Z1(0)至Z1(3))及横列地址(Z2(0)至Z2(7))。
图5图标用于译码直列地址的直列译码器。以地址编号(i=0或1)识别直列中的位置。为内部地址信号inAD(0)或inADB(0)以及inAD(1)或inADB(1)的每一组合装设直列译码器部份17。由所述直列译码器部份17输出直列地址Z1(0)至Z1(3)。
直列译码器部份17具有:输入内部地址信号inAD(0)或inADB(0)以及内部地址信号inAD(1)或inADB(1)的NAND栅极D5;以及,输入NAND栅极D5之输出信号的反相器栅极I10。经由转移栅极(transfergate)T1与T2输出反相器栅极I10与NAND栅极D5的输出信号作为内部地址信号。
特别把转移栅极T1与T2控制成导电以输出反相器栅极I10的输入信号或者是输出信号。转移栅极控制单元19系由OR栅极R3与反相器栅极I11构成。将步骤1信号M1与步骤2信号M2输入到OR栅极R3。OR栅极R3的输出信号系控制该转移栅极T1的PMOS晶体管以及转移栅极T2的NMOS晶体管。该反相器栅极I11的输出信号系控制该转移栅极T1的NMOS晶体管以及转移栅极T2的PMOS晶体管。
在步骤1信号M1与步骤2信号M2两者都为低电平且不起作用(inactive)的情形下,OR栅极R3的输出信号变成低电平且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另一方面,当步骤1信号M1或者是步骤2信号M2为高电平且有作用(active)时,OR栅极R3的输出信号变成高电平,且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步骤1信号M1或者是步骤2信号M2为高电平的情形系与执行图标于图2之批次访问操作的情形相对应。
反相器栅极I10的输出信号系因应内部地址信号的组合而被选定的信号且变成高电平。就其中不执行批次访问操作的正常访问操作而言,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且选定因应内部地址信号之组合而被选定的直列地址(Z1(0)至Z1(3))中之一个。反之,就不是执行正常访问操作而是批次访问操作的情形而言,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且选定根据内部地址信号之组合而不被选定的直列地址(Z1(0)至Z1(3))中之任何一个。
图6系图标用于译码横列地址的横列译码器。横列的位置系以地址编号i=2至4识别。为内部地址信号inAD(2)或inADB(2)以及inAD(4)或inADB(4)的每一组合装设直列译码器部份17,且输出横列地址Z2(0)至Z2(7)。
图标于图6的横列地址译码器系具有转移栅极控制单元21以取代转移栅极控制单元19。转移栅极控制单元21具有反相器栅极I12。将步骤1信号M1输入到反相器栅极I12。步骤1信号M1系控制转移栅极T1的PMOS晶体管与转移栅极T2的NMOS晶体管。反相器栅极I12的输出信号控制转移栅极T1的NMOS晶体管以及转移栅极T2的PMOS晶体管。
就步骤1信号M1为低电平且不起作用的情形而言,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另一方面,当步骤1信号M1为高电平且有作用时,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步骤1信号M1为高电平的期间系与图2批次访问操作中步骤1的期间相对应。
就其中不执行批次访问操作且步骤2为批次访问操作的情形而言,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且选定根据内部地址信号之组合而选定的横列地址(Z2(0)至Z2(7))中之一个。反之,在批次访问操作的步骤1期间,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且选定根据内部地址信号之组合而不被选定的横列地址(Z2(0)至Z2(7))中任何一个。
图7至图10系图标图4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操作波形。执行包括冗余匹配测定之用于地址信号的控制。尽管未图标,当待经受批次访问操作的区段中有不良区段时,用冗余测定电路13译码且输出不良区段的直列与横列地址RZ1(i)与RZ2(i)。用直列与横列译码器译码该地址译码器15所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的直列及横列地址(图5图6)。
图7与图8图标在其中不进行批次访问操作之正常访问操作期间的操作波形。图7系图标没有待冗余修理(redundancy repaired)之不良区段的情形。图8系图标有待冗余修理之不良区段的情形。根据外部地址exAD(i),输出用于检查匹配的地址preAD(i)/preADB(i)。就外部地址exAD(i)为高电平的情形而言,地址preAD(i)变为高电平。就外部地址exAD(i)为低电平的情形而言,地址preADB(i)变为高电平。
在冗余测定电路13中,用于检查匹配的地址preAD(i)、preADB(i)与不良区段地址RA(i)、RAB(i)做比较。如果不匹配(图7),冗余匹配信号SRED仍为低电平。如果匹配(图8),将冗余匹配信号SRED切换成高电平。
图7与图8中,不执行批次访问操作,藉此使步骤1信号M1与步骤2信号M2保持低电平。结果,输出到节点N1的信号SN1仍为低电平。根据外部地址exAD(i),输出到节点N2的信号SN2。亦即,在输入外部地址exAD(i)的地址缓冲器15中,输出有信号电平且相位与外部地址exAD(i)相反的信号。在输入外部地址exAD(i)之反相信号的地址缓冲器15中,输出有逻辑电平且相位与外部地址exAD(i)相同的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将步骤1信号M1与步骤2信号M2保持在低电平,输出一输出到节点N3且逻辑电平不同于冗余匹配信号SRED的信号SN3。如果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低电平(图7),则输出低电平信号。如果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高电平(图8),则输出高电平信号。
根据输入到NOR栅极R3之信号SN1至SN3的逻辑电平,如果为图7的情形,则输出信号SN2的反相信号。在输入外部地址exAD(i)的地址缓冲器15中,输出有信号电平且相位与外部地址exAD(i)相同的信号。在输入外部地址exAD(i)之反相信号的地址缓冲器15中,输出有逻辑电平且相位与外部地址exAD(i)的信号。具体言之,当外部地址exAD(i)为高电平时,以高电平输出内部地址信号inAD(i)。当外部地址exAD(i)为低电平时,以高电平输出内部地址信号inADB(i)。用直列译码器译码所述内部地址信号。
如图5所示之直列译码器中,用转移栅极控制单元19进行控制且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对应至用NAND栅极D5与反相器栅极I10译码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的直列地址变成高电平,且被选定。
就图8的情形而言,输出低电平信号以响应信号SN3。由于外部地址exAD(i)与不良区段地址RA(i)匹配,所有根据外部地址exAD(i)而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均保持在低电平,且禁止访问不良区段。根据用冗余测定电路13译码及输出的直列地址RZ1(i),选定待访问供冗余修理用之冗余区段。
如图6所示之横列译码器中,用转移栅极控制单元21执行控制且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用NAND栅极D5与反相器栅极I10译码横列地址。保持所有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于低电平,且禁止对不良区段的访问。根据用冗余测定电路13译码及输出的横列地址RZ2(i),选定待访问供冗余修理用之冗余区段。
图9与图10系图标批次访问操作期间的操作波形。图9图标没有待冗余修理之不良区段的情形。图10图标有待冗余修理之不良区段的情形。由于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变成高电平,这与输入的外部地址exAD(i)无关,所有用于检查匹配的地址preAD(i)与preADB(i)变为高电平。
在冗余测定电路13中,用于检查匹配的高电平地址preAD(i)、preADB(i)与不良区段地址RA(i)、RAB(i)相比较以检查是否匹配。如果不良区段的地址已储存于CAM单元11,则预定的不良区段地址RA(i)与RAB(i)为高电平,藉此确定地址是否匹配。就没有储存地址的情形而言,所有不良区段地址RA(i)与RAB(i)显示出低电平且判定为不匹配。就不匹配的情形而言(图9),冗余匹配信号SRED保持低电平。就匹配的情形而言(图10),将冗余匹配信号SRED反相成高电平。
图9与图10系图标批次访问操作以及步骤1信号M1或步骤2信号M2变成高电平的情形。结果,输出到节点N2的信号SN2变成低电平。就图9的情形而言,由于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低电平,待输出至节点N1的信号SN1变成低电平。就图10的情形而言,由于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高电平,输入储存于CAM单元11之不良区段地址RA(i)与RAB(i)的地址缓冲器15变成低电平。其它地址缓冲器15变为高电平。此外,就图9的情形而言,由于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低电平,输出到节点N3的信号SN3变成高电平。就图10的情形而言,冗余匹配信号SRED为高电平,使得信号SN3变成低电平。结果,在图9的情形下,在所有的地址之下,待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变成低电平。在图10的情形下,对应至储存于CAM单元11的不良区段地址RA(i)与RAB(i)的信号变为高电平,且对应至其它地址的信号变为低电平。
如图5所示,其中系以转移栅极控制单元19控制直列译码器。在批次访问操作期间,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输出NAND栅极D5的信号作为直列地址Z1(0)至Z1(3)而不被反相器栅极I10反相。在没有不良区段的情形下,如图9所示,对于所有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NAND栅极D5所输出的信号都变为高电平。在有不良区段的情形下,如图10所示,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中对应至不良区段的地址信号变为低电平。其它地址信号变为高电平。不选定不良区段的直列地址且选定其它直列地址。在批次访问操作期间的步骤1与2中,选定所有除不良区段的直列地址以外的直列地址Z1(0)至Z1(3)。
如图6所示,其中系以转移栅极控制单元21控制横列译码器。在批次访问操作的步骤1期间,转移栅极T2变为导电。在步骤2期间,转移栅极T1变为导电。在步骤2期间,经由反相器栅极I10输出信号。在步骤1期间,由NAND栅极D5输出信号而不被反相器栅极I10反相。在没有不良区段的情形下,如图9所示,所有内部地址信号inAD(i)与inADB(i)变为低电平。在步骤1期间,所有横列地址Z2(0)至Z2(7)变为高电平。在步骤2期间,所有横列地址Z2(0)至Z2(7)变为低电平。在有不良区段的情形下,如图10所示,在步骤1期间,只有不良区段的横列地址变为低电平而其它横列地址变为高电平。在步骤2期间,只有不良区段的横列地址变为高电平,而其它横列地址变为低电平。
图11系与图3的电路方块图有关且为图标用于施加偏压至区段S07的控制电路之电路组态的电路方块图。该控制电路包含:副译码器23,其系用于控制该区段S07中之局域字线P2WL(07);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其系用于输出低电压至该副译码器23;井电位控制单元31,其系用于控制区段S07的井电位;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其系用于控制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的切换;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其系用于在编程及数据选取时输出高电压至该副译码器23;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其系用于输出负电力至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与主译码器45;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其系用于输出高电压至该主译码器45;以及该主译码器45,其系用于控制全局字线GWL(7)与GWLB(7)。
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包含该井电位控制单元31、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以及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该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7)包含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以及主译码器45。图12至图19系图标该电路方块之具体实施例。在图12至图19的电路方块中,没有表示位置的字尾。
图12图标副译码器23的具体实施例。在副译码器23中,经由NMOS晶体管(其系连接至彼此有互补信号的全局字线GWL与GWLB),供给副译码器高电压VWL或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至局域字线P2WL。
图13图标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的具体实施例。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所采用的形式为使用接地电压作为高电压端电力且由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输出负电力RNEGP作为低电压端电力的反相器栅极,且根据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所输出的控制信号NEN,输出该副译码器低电压XDS。
图14图标井电位控制单元31的具体实施例。该井电位控制单元31具有:输入直列不良信号RZ1与步骤2信号M2的NAND栅极D6;以及,输入NAND栅极D6之输出信号、直列地址Z1、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的NAND栅极D7。该井电位控制单元31系以NAND栅极D7控制且经由电位转换器(level shifter)与闩锁电路将彼之结果输出作为井电位VNW。当NAND栅极D7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压VH(例如,9V)。当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接地电压。
图15图标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的具体实施例。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具有:输入直列不良信号RZ1与步骤2信号M2的NOR栅极R4、输入该NOR栅极R4之输出信号与直列地址Z1的NAND栅极D8、以及输入该NAND栅极D8之输出信号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的NAND栅极D9。该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系以NAND栅极D9控制且经由电位转换器与该闩锁电路L1输出控制信号NEN。当该NAND栅极D9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负电压NEGP(例如,-9V)。当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当执行擦除访问操作且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时输出接地电压,而当执行除擦除访问操作以外的访问操作且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低电平时输出电源电压。
图16图标该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的具体实施例。该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有NAND栅极D10,其系输入直列不良信号RZ1与步骤2信号M2;以及,NAND栅极D11,其系输入该NAND栅极D10之输出信号、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直列地址Z1。该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系以该NAND栅极D11的输出信号控制且经由电位转换器与该闩锁电路L2输出副译码器高电压VWL。如果NAND栅极D11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输出高电压VH(例如,9V)。如果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接地电压。
图17图标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的具体实施例。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具有:NAND栅极D18,其系输入横列不良信号RZ2与步骤1信号M1;以及,NAND栅极D12,其系输入该NAND栅极D18之输出信号、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以及横列地址Z2。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系以该NAND栅极D12之输出信号控制且经由电位转换器与该闩锁电路L1输出负电压RNEGP。如果该NAND栅极D12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输出低电压NEGP(例如,-9V)。如果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接地电压。
图18图标该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之具体实施例。该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具有:NAND栅极D13,其系输入横列不良信号RZ2与步骤1信号M1;以及,NAND栅极D14,其系输入该NAND栅极D13之输出信号、横列地址Z2、以及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该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系以该NAND栅极D14之输出信号控制且经由电位转换器与该闩锁电路L2输出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如果该NAND栅极D14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输出高电压VH(例如,9V)。如果输出信号为高电平,输出接地电压。
图19系图标该主译码器45之具体实施例。该主译码器45具有:NAND栅极D15,其系输入横列不良信号RZ2与步骤1信号M1;以及,NAND栅极D16,其系输入该NAND栅极D15之输出信号、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除指派地址之Z1或Z2以外的地址信号ADD、以及横列地址Z2。该主译码器45系以该NAND栅极D16之输出信号控制且输出电压(例如,9V)至全局字线GWL。如果该NAND栅极D16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输出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如果输出信号为高电平,输出负电压(例如,-9V)。
该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的逻辑系以反相器栅极I13反相且将所得之信号输入到NAND栅极D17。也将该NAND栅极D16的输出信号输入到NAND栅极D17。该NAND栅极D17之输出信号系以反相器栅极I14反相且将所得之信号输出到全局字线GWLB。
图20与图21系图标不同访问操作之信号的偏压状态。以下将使用在图2批次访问操作中以两个步骤施加偏压至除不良区段以外的区段为例说明偏压状态。图中的偏压状态,区段S07为不良区段,区段S06与S17为周边区段。当以两个步骤施加偏压的访问操作时,访问操作包括:擦除(ER)应力操作、编程(PGM)应力操作、以及以应力测试进行的泄漏电流测试(HTRB泄漏)。至于以一个步骤施加偏压的访问操作,以第一芯片擦除(ER)操作表示。图20与图21的说明将参考图3与图11至图19。
首先,在图20中,描述擦除(ER)访问操作。在步骤1中,不施加偏压至包含不良区段S07的直列Z2(7)。区段S07与S17的Z2方格为“0”V。
关于用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06,其系将横列地址信号Z2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成高电平,且负电压RNEGP变成-9V。将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以及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成高电平,且井电位VNW变成9V。将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直列地址Z1、以及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成高电平,且控制信号NEN变成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由于负电压RNEGP为-9V且控制信号NEN为接地电压,所以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23,全局字线GWL变为-9V,全局字线GWLB与副译码器高电压VWL变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变为-9V。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负电压RNEGP为-9V,全局字线GWL为-9V,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且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不将偏压施加至不良区段S0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横列地址Z2变为接地电压且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变为高电平,且井电位VNW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变为高电平且控制信号NEN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由于负电压RNEGP与控制信号NEN为接地电压,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全局字线GWL与GWLB为接地电压,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变为浮动状态。由于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负电压RNEGP为接地电压,全局字线GWL为接地电压,以及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使得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所以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在不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17中,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横列地址Z2变为接地电压而且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两者都变为高电平且井电位VNW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变为高电平,且控制信号NEN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负电压RNEGP与控制信号NEN均为接地电压,使得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全局字线GWL与GWLB均为接地电压,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变为浮动状态。由于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负电压RNEGP为接地电压,全局字线GWL为接地电压,且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使得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在擦除(ER)访问操作的步骤2中,关于横列,仅仅不施加偏压至包含不良区段S07的横列Z2(7)。关于直列,仅仅不施加偏压至直列Z1(0)。
不将偏压施加至正常区段S06。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将横列地址Z2设定成接地电压而且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将直列地址Z1设定成接地电压,且井电位VNW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将直列地址Z1设定成接地电压,且控制信号NEN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且控制信号NEN变为-9V,使得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与GWLB设定成接地电压,副译码器高电压VWL变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进入浮动状态。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负电压RNEGP为接地电压,全局字线GWL也变为接地电压,且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使得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不将偏压施加至不良区段S0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将横列地址Z2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成高电平,且负电压RNEGP变为-9V。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变为接地电压,且井电位VNW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直列地址Z1变为接地电压,且控制信号NEN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负电压RNEGP变为-9V,控制信号NEN变为-9V,且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全局字线GWL变为-9V,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变为浮动状态。由于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负电压RNEGP与全局字线GWL变为-9V,且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使得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将偏压施加至正常区段S17。至于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将横列地址Z2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负电压RNEGP变为-9V。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两者都变为高电平且井电位VNW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变为高电平,且控制信号NEN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负电压RNEGP变为-9V且控制信号NEN变为接地电压,使得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23,全局字线GWL变为-9V,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压,以及局域字线P2WL变为-9V。由于主译码器高电压控制单元43的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负电压RNEGP变为-9V,全局字线GWL变为-9V,以及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使得全局字线GWLB变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以与擦除(ER)应力操作方式类似的两个步骤执行一起擦除所有区段的批次访问操作(例如,批次擦除操作)未图标于第20图。以下为施加(第一与第二次)ER应力的方式。将储存器件的外部电压(+9V)施加至井WELL且将储存器件的自行产生电压(-9V)施加至局域字线P2WL,从而在WELL与P2WL之间施加应力。在(第一次的)批次擦除操作时,自行产生电压(+9V/-9V)用来作为施加至WELL的电压以及施加至P2WL的电压。
接下来,描述编程(PGM)访问操作。在步骤1中,不将偏压施加至包含不良区段S07的横列Z2(7)。区段S07与S17的Z2方格为“0”V。
关于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06,对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而言,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供给接地电压作为负电压RNEGP。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接地电压设定为井电位VNW。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控制信号NEN设定成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使得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被设定成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9V。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将横列地址Z2与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设定为高电平,且将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设定为9V。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且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将直列地址Z1、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
不将偏压施加至不良区段S0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井电位VNW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控制信号NEN变成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由于负电压RNEGP被设定成接地电压,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高电平,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VWL为9V,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接地电压。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设定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全局字线GWLB变成高电平。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将直列地址Z1、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在不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17中,对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而言,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井电位VNW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高电平,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接地电压。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直列地址Z2变为接地电压,且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全局字线GWLB变成高电平。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直列地址Z1、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都变为高电平,且副译码器高电压VWL变为9V。
在编程(PGM)访问操作的步骤中,关于横列,只施加偏压至包含不良区段S07的横列Z2(7)。关于直列,仅仅不施加偏压至直列Z1(0)。
不将偏压施加至正常区段S06。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井电位VNW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高电平,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接地电压。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设定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也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高电平。在副译码器高电压控制单元35中,将直列地址Z1设定为接地电压,将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与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
不将偏压施加至不良区段S0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井电位VNW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接地电压。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将横列地址Z2与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设定为高电平,且将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设定为9V。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变为高电平,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且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将直列地址Z1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位。
将偏压施加至正常区段S1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井电位VNW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由于访问操作不是擦除(ER)操作,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高电平,藉此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9V。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将横列地址Z2与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设定为高电平,且将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设定为9V。至于主译码器45,将横列地址Z2、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且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将直列地址Z1、编程操作控制信号PGM、以及地址信号ADD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9V。
在图21中,在以应力测试进行的泄漏电流测试(HTRB泄漏)中,施加偏压的方式与编程访问操作的情形类似。就此情形而言,系由外部端子(例如,接触垫)(随后在图22将予以说明)供给电压以取代9V的高电压。当外部端子所施加的电压约为6V时,可侦测在电压应力之后是否有新的泄漏电流。
现在描述第一芯片擦除(ER)。就此情形而言,直列Z1(0)为待擦除之标的,以便以一个步骤完成擦除访问操作。尽管未将偏压施加至包含不良区段S07的横列Z2(7),仍将偏压施加至直列Z1(0)。
关于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06,将横列地址信号Z2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9V。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将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将井电位VNW设定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将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9V且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接地电压,使得副译码器低电压XDS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设定为-9V,将全局字线GWLB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9V。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将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全局字线GWL与GWLB两者都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为接地电位。
不将偏压施加至不良区段S07。至于该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负电压RNEGP变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将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井电位VNW变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将直列地址Z1与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都设定为高电平且将控制信号NEN变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与控制信号NEN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与GWLB都设定为接地电压,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局域字线P2WL变为浮动状态。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将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设定为高电平且将全局字线GWL与GWLB都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位。
在不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S17中,用字线负电压供给单元41,将横列地址Z2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井电位控制单元31,直列地址Z1与井电位VNW两者都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3,将直列地址Z1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9V。至于副译码器低电压电源开关25,将负电压RNEGP设定为接地电压,将控制信号NEN设定为-9V,且将副译码器低电压XDS设定为接地电压。至于副译码器23,将全局字线GWL、GWLB与副译码器高电压VWL都设定为接地电压,且将局域字线P2WL设定为浮动状态。在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为接地电位。至于主译码器45,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擦除操作控制信号ER为高电平,且将全局字线GWL与GWLB都设定为接地电压。在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中,由于访问操作不是编程(PGM)操作,将副译码器高电压VWL设定为接地电压。
图22图标电路组态之范例,该电路系用于经由作为外部端子的接触垫53而在内部供给高电压VH(例如,9V)与外部供给电压之间切换高电压。该组态是在实行一种被称为HTRB之泄漏测试时用来侦测泄漏电流,其系伴随因施加高电压之应力测试而产生的新晶体缺陷(crystal defect)或其类似物。通常,藉由经由接触垫53供给的电力以取代内部供给之高电压,可侦测在施加偏压后是否有泄漏电流。
在图22中,待供给至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及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的高电压是在内部供给高电压VH与用切换单元51经由接触垫53供给的电压之间切换。在应力测试的时候,测试信号MEAS控制该切换单元51以使接触垫53的高电压连接至该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以及该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该副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35以及该主译码器高电压电源控制单元43系接收高电压且分别输出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与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该副译码器高电压VWL以及该主译码器高电压VPXH分别在副译码器23与主译码器45中变为高电平电压,且将高电压供给至局域字线P2WL与全局字线GWL。藉由侦测泄漏电流,可侦测局域字线P2WL与全局字线GWL中有没有泄漏电流。
由以上的描述可了解,根据该具体实施例,在由多个区段S00至S37构成作为存储区块之例子的存储单元数组ARY中,以区段之直列与横列中的第一与第二电压控制部件为例,提供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与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是足够的。不需要为每一个区段提供电压控制单元。在存储单元数组ARRY的周边部份中配置直列电压控制单元(C1(0)至C1(3))以及横列电压控制单元(C2(0)至C2(7))就足够,且可将所述存储单元集中配置于存储器数组ARY。以与用于作为电压控制单元之组件的控制电路的组件组态不同的组态及设计规则,可对该存储单元数组ARY做有效的设计。同样在区段数增加的情况下,可减少电压控制单元之需求数。因此,可控制芯片面积的增加。
在藉由控制施加至横列与直列中之各列的偏压而同时施加偏压至多个区段的时候,为了控制偏压不会被施加至不良区段的直列或者是横列,所以不会施加偏压。可同时将偏压施加至区段群组中之区段,除了不良区段以及直列/横列中有该不良区段且控制方式为不施加偏压的区段以外。
本发明可防止应力电压因不良存储区块中有泄漏所造成的下降。
此外,藉由只对每一正常存储区块执行一次访问操作,可防止进行两次访问操作而施加过度的应力,过度的擦除、过度的编程、或其类似者所造成的存储单元阈值异常,以及访问操作的测试时间增加。
再者,藉由控制施加至第一与第二方向中之各列的偏压同时避免施加偏压至不良存储区块,在泄漏测试时不会发生不良存储区块所造成的泄漏。因此,可确实测量多个正常存储区块所造成的泄漏。
此外,对所有区段的批次访问操作(例如,批次擦除操作)以及对部份选定之区段群组的访问操作(例如,第一芯片擦除),即使待访问区段中有不良区段,仍可以最少的步骤完成处理。因此,使用者可获得缩短的擦除时间。
显然,本发明不受限于前述具体实施例,且可对所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各种改良及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
例如,在进行图2与图3中的批次访问操作时,对于存在一个不良区段的情况已予描述。不过,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一情形。就同一直列或横列中存在多个不良区段的情况而言,可完成参照图2所描述的两步骤之批次访问操作。同样,就同一直列或横列中不存在多个不良区段的情况而言,可使用与图1之方法类似的以直列或横列为单位基础的连续式施加偏压的方法。
在前述具体实施例中,于步骤1,选定所有直列,将偏压施加至直列但不将偏压施加至有不良区段之列,且在步骤2,将偏压施加至尚未施加偏压的正常区段。本发明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与2中,可颠倒经受施加控制的直列与横列。
也可颠倒内部信号的正电压逻辑和负电压逻辑以及内部地址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直列地址译码器、横列地址译码器、以及其它电路。
井系表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信道正下方的节点,且不受限于任何制程结构(process structure)。

Claims (16)

1.一种包含存储区块群的储存器件,其中所述存储区块群的存储区块为待访问的基本单位且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展开配置,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交叉,该储存器件包含:
第一电压控制部件,耦合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以控制施加至同列的第一偏压;以及
第二电压控制部件,耦合至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以控制施加至同列的第二偏压,
其中除了任何不良的存储区块以外,同时访问所述存储区块的至少两个,所述存储区块配置在所述由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所控制施加的、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与所述由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所控制施加的、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的交叉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器件,还包含不良存储区块位置信息通知部件,用以通知沿着该第一与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排列的某些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示所述存储区块中的所述不良存储区块的配置位置,
其中耦合至对应于该第一方向的列位置信息的所述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某些列的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控制该第一偏压藉此不将该第一偏压施加至所述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某些列;
或耦合至对应于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的所述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某些列的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控制该第二偏压藉此不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所述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某些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器件,其特征为,将该第一方向的列位置信息信号输入至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且将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信号输入至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当所述存储区块被分别沿该第一与第二方向展开,构成所述存储区块群时,所有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根据第一步骤信号施加该第一偏压至所有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且在以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二偏压至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以外的、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中的列时,不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
其中根据第二步骤信号,当以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一偏压至该第一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以外的、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中的列时,不将该第一偏压施加至该第一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以及,当不以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二偏压至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以外的、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中的列时,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该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存器件,还包含列译码器,用以译码地址信号以区别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或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
其中该列译码器设有选择译码部件,用以响应该地址信号而选定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的列中的任何一列;以及选择反相部件,用以根据该第一步骤信号与该第二步骤信号中的一者或两者,不选定该选择译码部件所选定的列而选定所有的其它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将该第一与第二步骤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由该列译码器输出的列选择信号、以及沿着该第一与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输入至所述第一与第二电压控制部件,且
其中根据该第一与第二步骤信号中的一个信号,选定不对应于该第一与第二方向的列位置信息但对应于该列选择信号的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各个所述存储区块是由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组成,且
其中当访问旨在进行擦除操作时,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一偏压至字线与井;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二偏压至字线与井。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各个所述存储区块由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组成,且
其中当访问旨在进行编程操作时,该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一偏压至字线;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二偏压至字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存器件,还包含副译码器,
其中该字线包含局域字线,连接至各个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且配置于各个所述存储区块之内;以及全局字线,其配线超过各个所述存储区块,且
其中该副译码器是设成根据该全局字线与高阶电源线的组合而控制施加至该局域字线的高阶电力,且
其中第一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一偏压至该全局字线,该第二电压控制部件施加该第二偏压至该高阶电源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器件,还包含转换部件,
其中对各个所述存储区块的访问旨在对各个所述存储区块进行施加应力测试与泄漏测试中的一者,且
其中该转换部件是设成在对各个所述存储区块进行该施加应力测试与该泄漏测试中的一者时,将该第一和第二偏压的施加路径转换至外部端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各个所述存储区块由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存器件,其中访问是旨在进行擦除操作、编程操作、施加应力测试以及泄漏测试操作中的至少一者。
13.一种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该储存器件设有存储区块群,所述存储区块群的存储区块是待访问的基本单位且沿着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展开配置,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控制施加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的第一偏压以及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的第二偏压而施加该第一和第二偏压至所述存储区块群;以及
当所述存储区块群中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时,不施加该第一和第二偏压至对应于某些位置的列,所述某些位置为在沿着该第一与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的各个列中有该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其中当所述存储区块分别沿该第一与第二方向展开,构成所述存储区块群时,控制所有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以便将该第一偏压施加至所有的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并且控制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以便不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列,而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中的其它列;并且
控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以便不将该第一偏压施加至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某些列而将该第一偏压施加至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中的其它列,并且控制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以便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有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某些列而不将该第二偏压施加至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各列中的其它列。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其中提供一对互补地址信号给地址信号中的各个位以区别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列或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各列,其中该对互补地址信号中的一个信号是根据位信号的逻辑电平定义为有作用的逻辑电平,且
其中对任何不对应于有所述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某些位置的地址信号,将该对互补地址信号共同地定义为不起作用的逻辑电平,而对所有对应于所述不良存储区块存在的某些位置的地址信号,将该对互补地址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定义为有作用的逻辑电平。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储存器件的偏压施加方法,其中当各个所述存储区块的访问旨在对所述存储区块进行施加应力测试与泄漏测试中的一者时,从该储存器件外施加该第一和第二偏压。
CN2004800447058A 2004-12-24 2004-12-24 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4/019329 WO2006067853A1 (ja) 2004-12-24 2004-12-24 記憶装置のバイアス印加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1223A CN101091223A (zh) 2007-12-19
CN101091223B true CN101091223B (zh) 2011-06-08

Family

ID=3660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47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223B (zh) 2004-12-24 2004-12-24 施加偏压至储存器件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39548B2 (zh)
EP (1) EP1830366B1 (zh)
JP (1) JP4421615B2 (zh)
CN (1) CN101091223B (zh)
TW (1) TWI395228B (zh)
WO (1) WO20060678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9342B2 (ja) * 2008-02-29 2011-12-0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ドライブ
US8099544B2 (en) 2008-02-29 2012-01-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rive
KR20170018396A (ko) 2014-06-11 2017-02-17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대한 압축된 프리앰블
JP2016139447A (ja) * 2015-01-29 2016-08-04 エスアイアイ・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KR20230000168A (ko) * 2021-06-24 2023-01-0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메모리, 메모리의 동작 방법 및 메모리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19A (zh) * 1989-12-14 1991-07-24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电可编程存储单元进行读出和编程的方法和装置
US5774396A (en) * 1996-03-29 1998-06-30 Aplus Integrated Circuits, Inc. Flash memory with row redundancy
CN1317800A (zh) * 2000-03-22 2001-10-17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改进的存储器单元编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1427A1 (de) 1983-03-29 1984-10-0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Integrierter dynamischer schreib-lesespeicher
JPH01251397A (ja) 1988-03-30 1989-10-06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KR920001081B1 (ko) 1989-06-10 1992-0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램 테스트시 고속기록회로
JPH03225851A (ja) 1990-01-30 1991-10-04 Sharp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04155692A (ja) 1990-10-18 1992-05-28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半導体メモリの行デコーダ回路
JP2867774B2 (ja) 1992-01-06 1999-03-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JPH05243386A (ja) 1992-02-27 1993-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0831573B2 (ja) 1992-10-01 1996-03-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ダイナミックram
JP2785717B2 (ja) 1994-09-30 199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3263259B2 (ja) * 1994-10-04 2002-03-0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08227597A (ja) 1995-02-21 1996-09-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072719A (en) * 1996-04-19 2000-06-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H09288899A (ja) * 1996-04-19 1997-11-04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0040395A (ja) * 1998-07-21 2000-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3625703B2 (ja) * 1998-08-27 2005-03-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
TW446876B (en) * 1998-08-27 2001-07-21 Sanyo Electric Co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JP3730423B2 (ja) * 1998-11-24 2006-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GB9903490D0 (en) * 1999-02-17 1999-04-07 Memory Corp Plc Memory system
JP3859912B2 (ja) * 1999-09-08 2006-12-20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3886679B2 (ja) * 1999-09-27 2007-02-2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005761B2 (ja) * 2000-06-09 2007-11-1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4413406B2 (ja) * 2000-10-03 2010-02-10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及びそのテスト方法
GB2367655A (en) * 2000-10-06 2002-04-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of us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defects
JP2003045196A (ja) * 2001-08-02 2003-02-14 Fujitsu Ltd ブロックアドレス切替機能を有するメモリ回路
US6938144B2 (en) * 2001-03-22 2005-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conversion unit for memory device
JP2002319296A (ja) * 2001-04-19 2002-10-31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0516735B1 (ko) 2001-12-08 2005-09-22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메모리 셀 어레이 내부 배선을 이용한 로오 엑세스 정보전달 장치
US6901498B2 (en) * 2002-12-09 2005-05-31 Sandisk Corporation Zone boundary adjustment for defects in non-volatile memories
JP4073330B2 (ja) * 2003-02-18 2008-04-09 スパンション エルエルシー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336536B2 (en) * 2004-06-25 2008-02-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Handling defective memory blocks of NAND memory devices
TWI244088B (en) * 2004-10-04 2005-11-21 Chao-Yu Y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defective memor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19A (zh) * 1989-12-14 1991-07-24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电可编程存储单元进行读出和编程的方法和装置
US5774396A (en) * 1996-03-29 1998-06-30 Aplus Integrated Circuits, Inc. Flash memory with row redundancy
CN1317800A (zh) * 2000-03-22 2001-10-17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改进的存储器单元编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37991A 2000.05.16
JP特开2001-84800A 2001.03.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27630A1 (en) 2006-10-12
EP1830366A1 (en) 2007-09-05
EP1830366A4 (en) 2009-11-11
EP1830366B1 (en) 2011-07-13
JP4421615B2 (ja) 2010-02-24
CN101091223A (zh) 2007-12-19
JPWO2006067853A1 (ja) 2008-06-12
TW200639864A (en) 2006-11-16
US7239548B2 (en) 2007-07-03
TWI395228B (zh) 2013-05-01
WO2006067853A1 (ja)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4733B1 (ko) 퓨즈가없는메모리복구시스템및메모리선택방법
KR100327136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병렬 비트 테스트 방법
JP2570203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477671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memory device, and memory card
KR950003012B1 (ko) 반도체기억장치의용장회로
US8358548B2 (en)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repairing embedded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 having marginally failing cells
US5586075A (en) 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having redundant memory cell row
US6862721B2 (en)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faulty or weak functional logic elements under simulated extreme operating conditions
JP3690827B2 (ja) メモリ装置付電子回路
CN102903390A (zh) 包括反熔丝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和向反熔丝电路写入地址的方法
KR960005358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US7411848B2 (en) Independent polling for multi-page programming
KR100487031B1 (ko) 누설 셀의 검출 및 복구를 외부에서 트리거하는 플래시메모리
KR20080104837A (ko) 플래시 메모리 장치에서의 e - fuse 데이터 저장 방법
JPH1074396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TWI395228B (zh) 施加偏壓至儲存元件之方法與裝置
CN101425341B (zh) 包括反熔丝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和向反熔丝电路写入地址的方法
US62856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upply voltage for testing i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11049585B1 (en) On chip block repair scheme
US6809973B2 (en) Flash memory device capable of repairing a word line
US20110185239A1 (en) Semiconductor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390029B (zh) 自动修复nor型存储阵列字线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US7672803B1 (en) Input of test conditions and output generation for built-in self test
JPH076597A (ja) メモリ内の欠陥素子の処理方法
JP2006024342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書き込み方法、メモリカード及びicカ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