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203U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7203U
TWM467203U TW101225160U TW101225160U TWM467203U TW M467203 U TWM467203 U TW M467203U TW 101225160 U TW101225160 U TW 101225160U TW 101225160 U TW101225160 U TW 101225160U TW M467203 U TWM467203 U TW M4672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asing
tray
type unit
sli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5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mitsu Takasaki
Yuji Naito
Mitsuhiro Tomita
Naoto Yos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67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720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2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being of the push-push ki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
以往,在個人電腦、行動電話、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車輛用導航裝置等電子設備中,由於使用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MMC(Multi Media Card )卡、SD(Secure Digital)卡、mini SD卡、xD圖像卡(xD-Picture card)、記憶棒、記憶棒Duo、Smart Media卡、Trans-Flash存儲卡、微SD卡等各種存儲卡,因此設有連接器。
通常,從方便使用的觀點出發,近年來的連接器具有推/推(push/push)結構,即,在***和移除存儲卡時,使用者都以推入存儲卡的方式來操作。但是,在具有推/推結構的卡用連接器中,形成為在退出存儲卡時,利用彈簧的回彈力使卡合併固持存儲卡的滑動部件移動,但是,在一些情況下,由於存儲卡和滑動部件之間的卡合沒有被解除,難以移除存儲卡。
因此,提出了如下技術,即,可轉動地構成滑動部件,並在退出存儲卡時使滑動部件轉動,從而解除存 儲卡與滑動部件的卡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71666號公報)。
圖15是現有技術的連接器的平面圖。
在圖中,部件811是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製成連接器的殼體,且包括由金屬製成的多個連接端子851。另外,部件861是連接器的外殼,且由金屬板製成,安裝在殼體811的上側。並且,在外殼861與殼體811之間的空間***存儲卡901,配設在該存儲卡901前端的未圖示的接觸墊與對應的連接端子851接觸。
在上述殼體811的側部配設卡引導機構,該卡引導機構的滑動部件821通過第一卡合部件821a和第二卡合部件821b與形成在存儲卡901的側面的卡合凹部972和存儲卡901的前方角部卡合,固持存儲卡901並在圖中的上下方向上滑動。
此外,上述滑動部件821由螺旋彈簧882在存儲卡901的退出方向(圖中向上方向)施力。另外,在滑動部件821的上表面形成作為心狀凸輪的凸輪槽822,銷部件881的自由端與該凸輪槽822卡合。由此,通過所謂的推/推操作,可進行存儲卡901的***和退出。
在這裡,在上述殼體811的底壁,形成有在圖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引導件815A和第二引導件815B。另外,在滑動部件821的下表面,形成有分別與上述第一引導件815A和第二引導件815B卡合的未圖示的凹部。由此,滑動部件821能沿橫跨相互平行的兩條導軌即第一 引導件815A和第二引導件815B順暢地滑動。
此外,在第一引導件815A的圖中的上側端形成未圖示的突起,如果滑動部件821在退出方向上移動,到達圖中示出的位置,則滑動部件821的下表面的凹部與上述突起鉤接。另一方面,由於在第二引導件815B上沒有形成突起,滑動部件821的下表面的凹部依然可沿著第二引導件815B移動。因此,若滑動部件821從圖中示出的位置進一步在退出方向上移動,則該滑動部件821以上述突起為中心,繞逆時針方向轉動。由此,由於滑動部件821的第一卡合部件821a與存儲卡901的卡合凹部972的卡合被解除,存儲卡901從滑動部件821的固持被解放,從而能容易地移除。
然而,在上述現有技術的連接器中,由於需要在殼體811的底壁上形成第一引導件815A和第二引導件815B這樣的相互平行的兩條導軌,殼體811的寬度尺寸變大。另外,由於滑動部件821也橫跨兩條導軌而滑動,寬度尺寸變大。因此,連接器整體的寬度尺寸變大,連接器的小型化較困難。
本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連接器的問題點,提供一種連接器,結構簡單且能可靠地固持卡型單元,並且能容易地進行卡型單元的退出,並能減小寬度尺寸,小型且可靠性高。
因此,在本新型的連接器中,包括:殼體,其 收容在一個面上具有端子部件的卡型單元;連接端子,其安裝於該殼體上且與上述卡型單元的端子部件接觸;卡引導機構,其包括用於固持從上述殼體的後端部朝向前端部***的卡型單元並可滑動的一滑動部件、以及朝向上述後端部對該滑動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在鎖定位置固持上述卡型單元,維持該卡型單元的端子部件與連接端子接觸的狀態,若通過朝向上述前端部推入固持在上述鎖定位置的卡型單元的推壓操作,使卡型單元朝向上述前端部移動並到達終端點,由於上述施力部件的施加力,使上述滑動部件從終端點朝向上述後端部移動,使卡型單元到達退出位置;以及蓋部件,其安裝在上述殼體上,且覆蓋滑動部件和***殼體中的卡型單元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殼體包括從其底壁部的上表面突出並朝向上述後端部延伸的導軌,導軌包含靠近上述前端部的寬幅部、以及寬度窄於該寬幅部的靠近上述後端部的窄幅部,上述滑動部件包括可滑動地與上述導軌卡合的凹槽狀的引導槽,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鎖定位置時,上述引導槽與上述寬幅部卡合,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退出位置時,上述引導槽不與上述寬幅部卡合而與上述窄幅部卡合。
進一步地,本新型的另一種連接器中,上述卡型單元包括從側面突出的卡合凸部,上述滑動部件包括在側面凹入的卡合凹部,通過該卡合凹部與上述卡合凸部卡合,固持上述卡型單元。
進一步地,本新型的又另一種連接器中,上述 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鎖定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不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退出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
進一步地,本新型的又另一種連接器中,上述導軌的窄幅部的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上述後端部而接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
進一步地,本新型的又另一種連接器中,上述卡型單元包含在一個面上包括上述端子部件的卡、以及以上述端子部件露出的方式收容上述卡的卡用托盤。
進一步地,本新型的又另一種連接器中,上述卡用托盤包括:頂板部,其面向上述卡的與上述端子部件相反一側的面;前板部,其從該頂板部的前緣豎立設置,並面向上述卡的前端;後板部,其從上述頂板部的後緣豎立設置,並面向上述卡的後端;缺口部,其形成在上述前板部上,使得上述卡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卡固持彈簧部,其靠近上述後板部配設,且在前方對上述卡施力,並在上述前板部的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推壓上述卡的前端;所述卡用托盤從前後固持上述卡,並使該卡的端子部件側的整個面露出。
根據本新型,連接器結構簡單且能可靠地固持卡型單元,並且能容易地進行卡型單元的退出,並能減小寬度尺寸,微型化並提高可靠性。
1‧‧‧卡用連接器
1F、111f、161F‧‧‧前端
1R、111r、161R‧‧‧後端
11、811‧‧‧殼體
11a‧‧‧內壁部
11b‧‧‧底壁部
11c‧‧‧端子固持凹部
11d‧‧‧側壁部
11f‧‧‧前端部
11g‧‧‧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
11k‧‧‧薄壁部
11r‧‧‧後端部
13‧‧‧鉤接突起
15‧‧‧導軌
15a‧‧‧寬幅部
15b‧‧‧尖頭部
15c‧‧‧傾斜面
18‧‧‧***口
18a‧‧‧進入許可縫隙
21、821‧‧‧滑動部件
21a、972‧‧‧卡合凹部
21b‧‧‧卡合鉤部
21c、57b、166b‧‧‧主體部
21d‧‧‧延長部
22、822‧‧‧凸輪槽
25‧‧‧引導槽
25a‧‧‧入口開口
51‧‧‧端子
51a‧‧‧基部
51b‧‧‧接觸臂部
51c、58b‧‧‧接觸部分
51d‧‧‧焊接尾部
57‧‧‧第一接觸點部件
57a、58a、166a‧‧‧裝設部
57c、165c、166c‧‧‧抵接部
58‧‧‧第二接觸點部件
61、861‧‧‧外殼
62、162‧‧‧頂板部
62f‧‧‧外殼前端部
62r‧‧‧外殼後端部
63‧‧‧鉤接開口
65‧‧‧銷按壓部件
81、881‧‧‧銷部件
82‧‧‧施力部件
101‧‧‧卡型單元
102‧‧‧卡
111a‧‧‧下表面
111c、165a‧‧‧缺口部
112‧‧‧側緣
151‧‧‧接觸墊
161‧‧‧卡用托盤
163‧‧‧後板部
163a‧‧‧板端部
164‧‧‧側板部
165‧‧‧前板部
166‧‧‧彈性臂部
166d‧‧‧引導部
167‧‧‧定位爪部
172‧‧‧卡合部
172a‧‧‧卡合凸部
172b‧‧‧分離開口
172c‧‧‧分離縫隙
173‧‧‧突出片
815A‧‧‧第一引導件
815B‧‧‧第二引導件
821a‧‧‧第一卡合部件
821b‧‧‧第二卡合部件
851‧‧‧連接端子
882‧‧‧螺旋彈簧
901‧‧‧存儲卡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表示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的透視圖。
圖2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四個視圖,其中,(a)為後視圖,(b)為仰視圖,(c)為前視圖,(d)為側視圖。
圖3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俯視圖。
圖4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透視圖,其中,(a)為從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b)為從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
圖5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透視圖。
圖6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四個視圖,其中,(a)為後視圖,(b)為俯視圖,(c)為前視圖,(d)為側視圖。
圖7是表示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拆掉了外殼的狀態的平面圖。
圖8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7的A部放大圖。
圖9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透視圖,其中,(a)是表示***前的圖,(b)是表示***後的圖。
圖10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第一透視 圖。
圖11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第二透視圖。
圖12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第一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10的B部放大圖。
圖13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第一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11的C部放大圖。
圖14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平面圖。
圖15是現有技術的連接器的平面圖。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新型的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的透視圖,圖2是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四個視圖,圖3是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俯視圖,圖4是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的透視圖。此外,在圖2中,(a)為後視圖,(b)為仰視圖,(c)為前視圖,(d)為側視圖,在圖4中,(a)為從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b)為從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
在圖中,部件101是本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 其被***到安裝在未圖示的電子設備上的作為後述的連接器的卡用連接器1中。也就是說,卡型單元101隔著卡用連接器1安裝在電子設備中。另外,該電子設備例如是個人電腦、行動電話、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車輛用導航裝置等,也可以是任何種類的裝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型單元101例如也可以是SIM卡、MMC、SD卡、mini SD、xD圖像卡、記憶棒、記憶棒Duo、Smart Media、Trans-Flash存儲卡、微SIM(Micro SIM)卡等存儲卡本身。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像在內部收容了mini SD卡的SD卡型適配器那樣的、具有適合***到卡用連接器1(見圖5)中的形狀和尺寸,且在內部收容了存儲卡的卡用適配器。並且,也可以是具有適合***到卡用連接器1中的形狀和尺寸,且在內部收容了存儲卡的卡用托盤。總而言之,上述卡型單元101只要可***到卡用連接器1中,且隔著該卡用連接器1可與電子設備導通,可以是任何種類的單元。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方便說明,針對卡型單元101為圖1所示的、收容了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進行說明。另外,假設上述卡102為微SIM卡來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上述卡102具有整體上大致矩形的板狀的形狀,且在其下表面111a上,多個作為端子部件即電極墊的接觸墊151配設成沿著前端111f和後端111r排 列。在圖中示出的例子中,配設成按兩列,每列三個排列。即,接觸墊151排列成在卡102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列。此外,在與下表面111a相反一側的面即上表面上,不配設接觸墊151。並且,在結合後端111r的左右兩端與側緣112的角部的一方,具體而言,在下表面111a的後方右角部,形成有作為傾斜地被切去的傾斜部的缺口部111c。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說明卡用托盤161、卡用連接器1和卡102的各部分的結構和操作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後等表示方向的表達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圖中所示姿態的情況下,卡用托盤161、卡用連接器1、卡102或這些部件的方向表達是妥當的,但在卡用托盤161、卡用連接器1、卡102或這些部件的姿態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應根據姿態的變化變更解釋。
參閱圖1與圖2,在這裡,上述卡用托盤161是對金屬製成的板材施加沖切、折彎等加工而一體地形成的部件,具有:大略矩形的頂板部162;沿著該頂板部162的側緣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並從頂板部162的側緣朝下豎立設置的一對側板部164、沿著上述頂板部162的前緣在寬度方向上延伸,並從頂板部162的前緣朝下豎立設置的前板部165;以及沿著上述頂板部162的後緣在寬度方向上延伸,並從頂板部162的後緣朝下豎立設置的後板部163。並且,如圖1所示,在把卡102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部的狀態下,頂板部162面向卡102的未圖示的上表面 (接觸墊151的相反側的面),限制卡102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側板部164面向卡102的側緣112,限制卡102的寬度方向(短邊方向)的位置,前板部165和後板部163分別面向卡102的前端111f和後端111r,限制卡102的前後方向(長邊方向)的位置。但是,上述卡用托盤161沒有底板部。即,沒有面向頂板部162的部件,被收容的卡102的下表面111a側開放。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把***卡用連接器1時的行進方向前方(圖3的下方)的端部稱為前端161F,把行進方向後方(圖3的上方)的端部稱為後端161R。
並且,在位於卡用托盤161的前端161F的前板部165上形成預定寬度的缺口部165a,在該缺口部165a處,卡102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從上述前端161F露出。此外,在圖中示出的例子中,包括前板部165的寬度方向中心的一半以上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僅殘留在頂板部162的寬度方向兩端,即靠近左右兩側的側板部164的位置,但上述缺口部165a的位置和大小能任意地變更。但是,優選的是,在與配設有卡用連接器1包括的後述端子51(見圖7)的範圍對應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從而不殘留前板部165。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在***卡用連接器1時前板部165與端子51干涉而給該端子51帶來損傷。並且,如圖2的(b)所示,優選的是,上述缺口部165a也包含頂板部162的前緣附近部分,也就是說,頂板部162的前緣附近部分也被 切去。
另外,在靠近位於卡用托盤161的後端161R的後板部163的位置,配設有作為卡固持彈簧部的彈性臂部166。該彈性臂部166是與後板部163一體地形成的部件,其具有:安裝在後板部163上的安裝部166a;基端與上述安裝部166a連接並朝向橫向方向延伸的懸臂狀的主體部166b;與該主體部166b的自由端連接的抵接部166c以及與該抵接部166c的下端連接的引導部166d。並且,通過利用上述主體部166b產生的彈簧力,上述抵接部166c在前方對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的後端111r施力,上述卡102的前端111f受到前板部165的內側面即抵接部165c的推壓,所以上述卡102成為從前後被上述彈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和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夾持的狀態。也就是說,利用彈性臂部166產生的彈簧力,上述卡102從前後被彈性地固持。因此,即便卡用托盤161的下方開放,收容在該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也不會從卡用托盤161脫落。
此外,也可在彈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和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見圖4)上形成凹槽等凹凸部。該情況下,彈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與卡102的後端111r的摩擦以及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和卡102的前端111f的摩擦較大,可以可靠地防止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向下方位移而從卡用托盤161脫落。
另外,上述引導部166d是把卡102收容在卡用 托盤161內時,引導卡102的後端111r並導向到抵接部166c的部件,其包括平滑的圓弧曲面,使得卡102的後端111r能順暢地滑動。即,上述引導部166d帶有圓弧。
通常,在把卡102裝入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使用者首先把卡102從其後端111r起***卡用托盤161內。即,使卡102相對於卡用托盤161的頂板部162傾斜,使其後端111r***卡用托盤161內並與頂板部162抵接,並且使後端111r與彈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抵接。接著,在卡102上施加朝向卡用托盤161的後端161R的推壓力,彈性臂部166彈性地變形,且該彈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彈性地位移並接近後板部163。伴隨於此,卡102整體也朝向卡用托盤161的後端161R位移,其前端111f位於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的後方。而且,使卡102的前端111f也***卡用托盤161內並與頂板部162抵接,並且解除朝向卡用托盤161的後端161R的推壓力。於是,利用彈性臂部166產生的彈簧力,抵接部166c彈性地位移,從後板部163分離,卡102整體朝向卡用托盤161的前端161F位移,其前端111f與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抵接。
由此,將卡102向卡用托盤161的裝入完成,且如圖1所示,該卡102變成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狀態。
但是,由於上述引導部166d帶有圓弧,也能不是從後端111r把卡102***卡用托盤161內,而是從前端 111f把卡102***卡用托盤161內。
具體而言,用戶首先使卡102相對於卡用托盤161的頂板部162傾斜,使其前端111f***卡用托盤161內並與頂板部162抵接,並且使前端111f與前板部165抵接。接著,使後端111r朝向頂板部162位移。於是,後端111r與彈性臂部166的引導部166d抵接。在這裡,若對卡102的後端111r施加朝向頂板部162的推壓力,則該後端111r沿著引導部166d,朝向頂板部162位移,並且使引導部166d和該引導部166d連接著的抵接部166c抵抗彈性臂部166的彈簧力並位移從而接近後板部163。此時,由於引導部166d的表面是平滑的圓弧曲面,卡102的後端111r能沿著引導部166d的表面順暢地朝向頂板部162位移。
最後,當卡102的後端111r與頂板部162抵接,則將卡102向卡用托盤161的裝入完成。
另一方面,在從卡用托盤161取出卡102的情況下,首先,使用者把手指等放置在卡102的前端111f上,在上述前端111f上施加從卡用托盤161的頂板部162分離的方向的力。此外,優選的是,也同時施加朝向卡用托盤161的後端161R的推壓力。該情況下,由於在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上形成有缺口部165a,用戶能容易地把手指等放置在卡102的前端111f上而施加力。
另外,在結合上述頂板部162的後緣的左右兩端與側緣的角部的一方,具體而言,在後方右角部,形成有朝下豎立設置的定位爪部167。該定位爪部167是作為 卡姿態限制部起作用的部件,如圖1所示,在卡102為正確姿態的情況下,容許向卡用托盤161內收容卡102,但在卡102為非正確姿態的情況下,不容許向卡用托盤161內收容卡102,即,不能向卡用托盤161內收容卡102。具體而言,上述定位爪部167形成為:靠近以正確姿態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的缺口部111c並面向。因此,當想要把非正確姿態,例如前後顛倒、正反面顛倒等姿態的卡102放入卡用托盤161內時,由於卡102的下表面111a或上表面與定位爪部167抵接,不能把上述卡102放入、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
這樣,本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161以把卡102的配設有接觸墊151的面即下表面111a背對頂板部162的姿態來收容並固持卡102,所以無需在頂板部162上形成很大的開口。因此,頂板部162的強度、剛性等不會降低,結果,能保持卡用托盤161整體的強度、剛性等較高。
上述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高度尺寸,即上下方向(圖2的(d)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於卡102的厚度尺寸。由此,在***卡用連接器1時,由於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位於卡102的下表面111a的上方,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不會與卡用連接器1包括的後述的殼體11的底壁部11b(見圖7)抵接。因此,不會損傷配設在上述殼體11的底壁部11b上的端子51等部件。
另一方面,後板部163的高度尺寸大於卡102 的厚度尺寸,優選的是,大於卡用連接器1包括的後述的***口18(見圖5)的厚度尺寸。另外,上述後板部163的左右兩側的板端部163a是作為誤***防止部起作用部分。因此,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被設定成至少大於上述***口18的厚度尺寸。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卡用托盤161以前後顛倒的非正確姿態從上述***口18***卡用連接器1中。
另外,上述卡用托盤161包括作為誤***防止部起作用的突出片173。該突出片173是從頂板部162的一方側緣(例如圖3的右側緣)的靠近前端161F的部位起朝向外方突出的部件,形成為與頂板部162成為一個平面。此外,在卡用連接器1的***口18的一端,形成有在卡用托盤161為正確姿態的情況下許可上述突出片173的進入的後述的進入許可縫隙18a。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卡用托盤161以正反面顛倒的非正確姿態從上述***口18***卡用連接器1中。
上述卡用托盤161在頂板部162的一方側緣(例如圖3的左側緣)上包括從側板部164獨立地形成的卡合部172。該卡合部172是在***卡用連接器1中時用以與後述的托盤引導機構即滑動部件21卡合的部件,包含卡合凸部172a。具體而言,上述卡合部172是沿著頂板部162的側緣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並從頂板部162朝下豎立設置的部件,雖然與上述側板部164大致為同一平面,但被分離縫隙172c從側板部164切離。另外,在頂板部162與卡合部172的邊界部分,形成有縫隙狀的分離開口172b。由 此,卡合部172可彈性變形,能順暢地進行與上述滑動部件21的卡合和卡合解除。
接下來,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供卡型單元101***的卡用連接器1。
圖5是本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透視圖,圖6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四個視圖,圖7是表示本新型的實施方式中拆掉了外殼的狀態下的卡用連接器的平面圖,圖8是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連接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7的A部放大圖。此外,在圖6中,(a)為後視圖,(b)為俯視圖,(c)為前視圖,(d)為側視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連接器的卡用連接器1包括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一體成形的殼體11、通過對由金屬製成的板材施加沖切、折彎等加工而一體成形並安裝於殼體11的上側的作為蓋部件的外殼61。該外殼61至少覆蓋殼體11和***該殼體11中的卡用托盤161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並且,上述卡用連接器1大致具有扁平的長方體的形狀並安裝於上述電子設備,卡用托盤161從後方(圖6的(b)的上方)的***口18***殼體11。具體而言,卡用托盤161***形成的在殼體11和外殼61之間空間內。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把***卡用連接器1的卡用托盤161的行進方向前方(圖6的(b)的下方)的端部稱為前端1F,把行進方向後方(圖6的(b)的上方) 的端部稱為後端1R。
如圖所示,殼體11包括大致矩形的平板狀部件即底壁部11b、以及沿著殼體11的卡用托盤161的***方向前方的端部即前端部11f延伸並從底壁部11b豎立設置的內壁部11a。此外,殼體11的卡用托盤161的***方向後方的端部稱為後端部11r。
在這裡,底壁部11b包括固持作為連接端子的端子51的端子固持凹部11c。該端子固持凹部11c是在板厚方向上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排列配設成在殼體11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列。在圖中示出的例子中,配設成按兩列,每列三個排列。即,端子固持凹部11c以及被逐個固持在各端子固持凹部11c內的端子51排列成形成在殼體11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列。
端子51的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底壁部11b中,而其他部分在端子固持凹部11c內露出。具體而言,端子51通過所謂的嵌件成形(over mold),即殼體11是通過在內部預先設置有端子51的模具腔體內填充絕緣性材料而成形,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由構成底壁部11b的絕緣性原料覆蓋,從而埋入到底壁部11b中並被固持。
並且,端子51包括基端與基部51a連結的懸臂狀的接觸臂部51b、與該接觸臂部51b的自由端即前端連結的接觸部51c。上述接觸臂部51b在其基端位於後端部11r側,其前端朝前端部11f向斜上方延伸,並至少接觸部51c的上表面在收容於卡用托盤161中的卡102沒有***卡 ***空間內的狀態下,位於底壁部11b上表面的上方。另外,接觸部51c具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彎曲的側面形狀,其前端朝向斜下方。如圖7所示,從上方觀察,接觸臂部51b和接觸部51c位於端子固持凹部11c內。
上述端子51配設成接觸部51c分別與固持在卡用連接器1內的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的接觸墊151接觸。因此,端子51的數量和配置方式適當變更成與卡102的接觸墊151的數量和配置方式相適合。
另外,未圖示的細長帶狀的連結部的一端與端子51的基部51a連結。上述連結部在殼體11的前後方向上延伸,並埋入底壁部11b中。並且,焊接尾部51d從上述連結部的另一端朝向前方延伸,露出成為從前端部11f向前方突出。而且,焊接尾部51d通過焊接等,與形成在上述電子設備的佈線基板等上的信號線、接觸墊、端子等,即配對側端子部件電連接。
而且,殼體11具有沿著側緣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一對側壁部11d,且在一方側壁部11d的內側形成有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在該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中,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安裝有用以引導***到卡用連接器1內的卡用托盤161的托盤引導機構即滑動部件21。
具體而言,如圖7與圖8所示,在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的底壁部11b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作為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細長凸條的導軌15。另外,在從上述滑動部件21的主體部21c其朝向前端部11f延伸的延長部21d的 下表面上,形成有作為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細長凹槽,且該引導槽25可滑動地與上述導軌15卡合。此外,部件25a是上述引導槽25的入口開口。由此,上述滑動部件21能夠沿著導軌15在前後方向上滑動。
參閱圖6與圖8,該導軌15包括靠近前端部11f的寬幅部15a、以及從該寬幅部15a的後端起朝向後端部11r延伸且作為寬度尺寸小於上述寬幅部15a的窄幅部的尖頭部15b。具體而言,該尖頭部15b包括隨著接近後端部11r而寬度變窄的形狀。更詳細而言,從上方觀察,上述尖頭部15b的殼體11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傾斜面15c,其以隨著接近後端部11r而接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而相反側的側面,即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側面與寬幅部15a的側面為一個平面,且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並且,上述寬幅部15a的寬度尺寸與上述引導槽25的寬度尺寸大致相同,而尖頭部15b的寬度尺寸隨著接近後端部11r而變小。
因此,如圖6、圖7和圖8所示,滑動部件21位於靠近後端部11r的位置時,滑動部件21可朝向從殼體11離開的寬度方向中央的方向(圖7和圖8的右方),即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因此,側壁部11d的靠近後端部11r的部分形成為寬度尺寸小於其他部分的薄壁部11k,即使滑動部件21朝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也不會與滑動部件21的主體部21c干涉。
另外,在滑動部件21的主體部21c的上表面形 成有作為心狀凸輪的凸輪槽22,作為固定凸輪部件的細長銷部件81的自由端與該凸輪槽22卡合。另外,該銷部件81的另一端作為固定端,與殼體11的後端部11r的上表面鉤接並樞轉結合。並且,通過上述銷部件81與凸輪槽22協作,使與卡用托盤161一起移動的滑動部件21進行推/推操作。
並且,在上述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內,收容作為在壓縮狀態下產生作用力的螺旋彈簧的施力部件82,朝向後端部11r,即與卡用托盤161的***方向相反的退出方向對滑動部件21施力。
參閱圖3與圖7,上述滑動部件21包括用於與卡用托盤161卡合並固持卡用托盤161,作為托盤固持部的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鉤部21b。上述卡合凹部21a形成為在滑動部件21的側面,具體而言是在主體部21c與延長部21d的連接部的側面凹入,且與從卡用托盤161的側面突出的卡合凸部172a卡合,另外,形成在上述延長部21d的前端的卡合鉤部21b與卡用托盤161的結合前板部165和側板部164的角部卡合。而且,滑動部件21利用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鉤部21b固持卡用托盤161,並與該卡用托盤161一起在前後方向上移動。
這樣的包括托盤引導機構的卡用連接器1在向該卡用連接器1內***卡用托盤161時或者從卡用連接器1取出卡用托盤161時,均需要推入該卡用托盤161的操作,被通稱為所謂的推入推出型(push-in/push-out type) 或推/推型。這樣的操作與按鈕開關領域的交替操作(位置保持型、推進/推出型)是相同的。通過上述銷部件81與凸輪槽22協作,使與卡用托盤161一起移動的滑動部件21進行推/推操作。由此,若在***方向上通過推入卡用托盤161的推壓操作,卡用托盤161在***方向上移動並到達終端點,則上述托盤引導機構能利用上述施力部件82的作用力,使上述卡用托盤161在與***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從終端點移動並退出。另外,在鎖定位置,滑動部件21停止,由此,卡用托盤161固持在卡用連接器1的內部。
上述銷部件81被外殼61的銷按壓部件65在從上到下方向上施力從而被固持。該銷按壓部件65是通過把外殼61的一部分折彎加工成可在殼體11的底壁部11b的方向上按壓,從而具有彈簧性的板狀部件,銷部件81位於上述銷按壓部件65與滑動部件21或殼體11之間,固持成不從滑動部件21或殼體11脫離。
另外,上述外殼61具有大略矩形的頂板部62、從該頂板部62的側緣豎立設置的側板部64。在該側板部64上形成多個鉤接開口63,若將外殼61安裝到殼體11的上側,則上述鉤接開口63鉤接在形成於該殼體11的側壁部11d的外側面上的鉤接突起13上,由此,外殼61固定在殼體11上。此外,頂板部62的卡用托盤161的***方向前方和後方的端部稱為外殼前端部62f和外殼後端部62r。
參閱圖7與圖9,在該殼體11的前端部11f的 附近,配設有檢測卡102的接觸墊151與端子51的接觸,檢測卡102裝填在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檢測開關。該卡檢測開關由安裝在前端部11f及其附近的懸臂狀的第一接觸點部件57、以及大部分埋入底壁部11b中的第二接觸點部件58形成。
參閱圖7與圖8,上述第一接觸點部件57具有安裝在前端部11f的安裝部57a、基端與上述安裝部57a連接且朝向橫向方向延伸的懸臂狀的主體部57b、以及與該主體部57b的自由端連接的抵接部57c。並且,配設成:上述安裝部57a與內壁部11a的側面大致平行,主體部57b在卡102未***卡用連接器1中的狀態下相對於內壁部11a的側面傾斜,抵接部57c朝向後端部11r,即朝向後方突出。因此,若***卡102,則該卡102的前端111f與抵接部57c抵接。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接觸點部件58具有埋入底壁部11b的平板狀的安裝部58a、基端與上述安裝部58a連接且前端從底壁部11b露出的接觸部58b。
並且,如圖7所示,在沒有***卡102(見圖9)的狀態下,由於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主體部57b與第二接觸點部件58的接觸部58b接觸,第一接觸點部件57和第二接觸點部件58接觸,從而卡檢測開關成為導通狀態即接通(ON)。
參閱圖1與圖7,但是,若***卡102,且其接觸墊151與端子51到達接觸的位置,則第一接觸點部件57 的抵接部57c由卡102的前端111f朝向前端部11f的方向推壓而位移,且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主體部57b從第二接觸點部件58的接觸部58b分離。由此,第一接觸點部件57和第二接觸點部件58成為非接觸,卡檢測開關成為非導通狀態即斷開(OFF),所以檢測出卡102已到達接觸墊151與端子51接觸的位置。
參閱圖1、圖3與圖7,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卡102在收容於卡用托盤161中的狀態下***卡用連接器1的內部,缺口部165a形成在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且卡102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從卡用托盤161的前端161F露出。並且,上述缺口部165a形成為至少包含與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對應的部分。由此,即使卡102在收容於卡用托盤161中的狀態下被***,卡102的前端111f與上述抵接部57c直接抵接,而不會與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抵接。因此,卡檢測開關能正確地檢測出卡102已到達預定位置,即接觸墊151與端子51接觸的位置。
另外,在***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由於在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的與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對應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且不存在前板部165,所以上述抵接部57c與每個部分都不抵接。因此,卡檢測開關不會檢測出卡102已到達預定位置。也就是說,在***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不會被誤檢測為卡102***。
這樣,在***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由於卡檢測開關不會檢測出卡102的存在,例如在不使用卡用托盤161和卡用連接器1(見圖5)時,能以把空的卡用托盤161***到卡用連接器1中的狀態保管。因此,不使用的空的卡用托盤161不會遺失。
如圖2、圖5和圖6的(a)及圖7所示,在***口18的一端,形成有作為誤***防止部的進入許可縫隙18a。具體而言,該進入許可縫隙18a是形成在殼體11的與形成了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一側相反的一側,在後端部11r的上表面與外殼後端部62r之間,在卡用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縫隙狀間隙,而且是在卡用托盤161以正確姿態從***口18***的情況下,形成在卡用托盤161的突出片173能進入的位置的縫隙狀開口。也就是說,在卡用托盤161為正確姿態的情況下,許可上述突出片173的進入。
因此,在卡用托盤161為正反面顛倒的非正確姿態的情況下,由於上述突出片173與形成有進入許可縫隙18a的一側的相反側的後端部11r抵接,不能從***口18***卡用托盤161。
另外,在卡用托盤161為前後顛倒的非正確姿態的情況下,由於後板部163的左右兩側的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被設定為大於***口18的厚度尺寸,不能從***口18***卡用托盤161。該情況下,外殼後端部62r和殼體11的後端部11r整體作為卡用連接器1的誤***防止部 起作用。
接著,對上述構成的卡用連接器1的操作進行說明。
圖9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的操作的透視圖,圖10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第一透視圖,圖11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第二透視圖,圖12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第一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10的B部放大圖,圖13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型單元***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第一主要部分放大圖,且是圖11的C部放大圖,圖14是表示把本新型實施方式的卡用托盤***卡用連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殼的一部分的狀態下的平面圖。此外,在圖9中,(a)是表示***前的圖,(b)是表示***後的圖。
首先,如圖9的(a)所示,用戶利用手指等,把收容了作為卡型單元101的卡102的卡用托盤161從卡用連接器1後方的***口18***形成在殼體11與外殼61之間的卡***空間內。
參閱圖1、圖5、圖7與圖9,此外,卡用托盤161以頂板部162朝上即與外殼61的頂板部62相對,且前端161F朝向卡用連接器1的前端1F這樣的姿態,即正確姿態***。另外,卡用托盤161的突出片173與形成在卡 用連接器1的***口18的一端的進入許可縫隙18a相對。該情況下,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成為這樣的姿態:配設有接觸墊151的下表面111a在開放的狀態朝下,並與配設有端子51的殼體11的底壁部11b相對,而前端111f朝向卡用連接器1的前端1F。
並且,若卡用托盤161從***口18***到形成在殼體11與外殼61之間的卡***空間內,則突出片173進入到進入許可縫隙18a內,且沒有形成卡合部172的一方的側板部164沿著殼體11的沒有形成托盤引導機構收容部11g一方的側壁部11d,在卡***空間內行進。
接著,若用戶推壓卡用托盤161而進一步推入,則如圖10、圖12和圖14所示,滑動部件21的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鉤部21b與形成在卡用托盤161的卡合部172上的卡合凸部172a和結合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與側板部164的角部相卡合。
在該狀態下,滑動部件21由於施力部件82的施加力,與殼體11的後端部11r抵接。即,滑動部件21位於最後方的位置即退出位置。
另外,滑動部件21的引導槽25的入口開口25a位於導軌15的尖頭部15b的位置。也就是說,如在圖12中明示的,由於引導槽25與寬度窄於引導槽25的尖頭部15b卡合,滑動部件21可朝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即接近側壁部11d的方向(圖14的右方)位移。此外,如圖14所示,滑動部件21位於退出位置時,由於與主體部21c 的位置相對應的側壁部11d形成為薄壁部11k,所以即使滑動部件21在接近側壁部11d的方向上位移,側壁部11d也不會與滑動部件21干涉。
因此,在該滑動部件21的卡合凹部21a與形成在卡用托盤161的卡合部172上的卡合凸部172a卡合時,由於滑動部件21可在從卡用托盤161分離的卡合部172的方向上位移,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能順暢地卡合。另外,因為卡合部172是可彈性變形的部件,可在與滑動部件21分離的方向上位移,由此,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也能順暢地卡合。
這樣,通過滑動部件21的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鉤部21b與形成在卡用托盤161的卡合部172上的卡合凸部172a和結合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與側板部164的角部相卡合而固持卡用托盤161,所以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與滑動部件21一起朝向卡用連接器1的前端1F(見圖9)移動。
此時,用戶的手指等產生的推壓力從卡用托盤161傳遞到滑動部件21。並且,由於該滑動部件21壓縮由螺旋彈簧構成的施力部件82,雖然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受到施力部件82的回彈力,但由於該回彈力小於用戶手指等產生的推壓力,抵抗上述回彈力而移動。該情況下,由於引導槽25可相對於導軌15可滑動地卡合,滑動部件21沿著該導軌15滑動,且卡用托盤161與滑動部件21一起行進。而且,該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到達最 前進的位置即作為終端點的超行程位置,進入超行程狀態。
參閱圖1與圖7,另外,卡用托盤161的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高度尺寸小於卡102的厚度尺寸。由此,當卡用托盤161在卡***空間內行進時,由於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位於卡102的下表面111a的上方即偏向外殼61的頂板部62,側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不會與殼體11的底壁部11b抵接。因此,不會給配設在上述底壁部11b上的端子51等部件帶來損傷。
接著,若用戶停止推壓卡用托盤161的操作,解除對該卡用托盤161的推壓力,則通過施力部件82的回彈力,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朝著從卡用連接器1的前端1F脫離的方向,即朝向後方移動。然後,如圖9的(b)、圖11和圖13所示,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在卡用連接器1內停止在保持鎖定了卡用托盤161的狀態的鎖定位置。這是由於與形成於滑動部件21的上表面的凸輪槽22卡合的銷部件81的自由端鉤接在凸輪槽22的一部分上,使滑動部件21的操作停止,從而使該滑動部件21在上述鎖定位置停止。
另外,滑動部件21的引導槽25的入口開口25a位於導軌15的寬幅部15a的位置。也就是說,如在圖13中明示的,由於引導槽25與寬度尺寸和引導槽25大致相等的寬幅部15a卡合,滑動部件21不可朝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即接近側壁部11d的方向位移。也就是說, 滑動部件21不會在寬度方向上揺晃。另外,如圖8和圖14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寬幅部15a的前後方向的長度設定為導軌15整體的前後方向的長度的一半以上。因此,滑動部件21位於鎖定位置時,由於引導槽25在前後方向的較寬範圍內與寬幅部15a卡合,更有效地防止了滑動部件21在寬度方向上揺晃。這樣,在鎖定位置,由於滑動部件21的位置和姿態穩定而不會揺晃,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的卡合不會被解除。因此,卡用托盤161不會從滑動部件21分離而脫落。
參閱圖1、圖7與圖9,並且,通過將收容在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2與卡用托盤161一起被固持在鎖定位置,成為能在安裝了卡用連接器1的電子設備的運算裝置等之間進行資料的收發的狀態。此外,在卡102固持在鎖定位置的情況下,卡用連接器1的端子51的接觸部51c分別與卡102的接觸墊151接觸並導通。另外,卡檢測開關的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抵接部57c由卡102的前端111f向前方推出並位移,主體部57b從第二接觸點部件58的接觸部58b分離。由此,第一接觸點部件57和第二接觸點部件58成為非接觸,卡檢測開關斷開,檢測出卡102位於卡用連接器1內的預定位置,即接觸墊151與端子51接觸的位置。
此外,由於收容在卡用托盤161的卡102由彈性臂部166的彈簧力施力,其前端111f被推壓到前板部165上。因此,把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的位置作為基 準位置,能正確地進行卡102的前端111f的定位。並且,通過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抵接部57c與這樣正確定位的卡102的前端111f直接抵接,進行卡檢測開關的檢測動作,所以卡檢測開關的檢測動作變正確,正確地檢測出在接觸墊151與端子51接觸的位置存在卡102。
但是,當卡用連接器1以外的卡用連接器安裝到電子設備中的情況下,使用者有可能不使用卡用連接器1。並且,在這時,使用者可以考慮以如下狀態保管卡用托盤161,即,把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即空的卡用托盤161***卡用連接器1中。這樣,在***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由於在該卡用托盤161的前板部165的與第一接觸點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對應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見圖2),且不存在前板部165,所以上述抵接部57c與每個部分都不抵接。因此,卡檢測開關不會檢測出卡102已到達預定位置。也就是說,在***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的情況下,不會被誤檢測為卡102***。
另外,優選的是,上述缺口部165a形成為在與配設有端子51的範圍對應的部分不殘留前板部165,所以即使在卡用連接器1中***沒有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前板部165也不會與端子51抵接而給該端子51帶來損傷。
接著,對使卡型單元101從卡用連接器1退出的操作進行說明。
參閱圖9與圖11,首先,若用戶利用手指等推壓卡用托盤161並推入,則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從鎖定位置朝向前端1F移動。然後,若用戶推壓卡用托盤161並進一步推入,則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到達最前進的位置即超行程位置,進入超行程狀態。
接著,若用戶停止推壓卡用托盤161的操作,並解除對上述卡102的推入力,則利用施力部件82的施加力,位於超行程位置的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朝著從前端1F脫離的方向移動,並在與***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然後,滑動部件21和卡用托盤161通過鎖定位置,進一步朝向後方移動,到達如圖10、圖12和圖14所示的退出位置並停止。
如圖10、圖12和圖14所示,在退出位置,滑動部件21依然位於與卡用托盤161卡合的狀態。因此,在滑動部件21到達退出位置且與殼體11的後端部11r抵接而停止的時候,即使發生碰撞,卡用托盤161也不會從滑動部件21脫離並飛出。由此,可靠地防止了卡用托盤161和收容在其中的卡102從卡用連接器1飛出,變得情況不明。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在退出位置,由於滑動部件21可在從卡用托盤161分離的卡合部172的方向上位移,在用戶用手指等把卡用托盤161拉出的情況下,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的卡合被順暢地消除。另外,因為卡合部172是可彈性變形的部件,可在與滑動部件21分 離的方向上位移,由此,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的卡合也順暢地消除。因此,用戶能容易地把位於退出位置的卡用托盤161從卡用連接器1取出。
此外,在用戶不瞭解推/推操作這樣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不推動並推入位於鎖定位置的卡用托盤161,而想要用手指等強行地拉出。也就是說,存在進行所謂的強行拔出的操作。在進行了這樣的強行拔出的操作的情況下,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卡合部172是可彈性變形的部件且可在從滑動部件21分離的方向上位移,因此,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的卡合被解除,卡用托盤161從滑動部件21脫離並被拉出。因此,即使在由用戶的手指等施加較強的力,進行強行拔出的操作的情況下,卡用托盤161、滑動部件21等也不會受到損傷。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連接器的卡用連接器1具有:殼體11,其收容在一個面上包括接觸墊151的卡型單元101;端子51,其安裝在殼體11上,並與卡型單元101的接觸墊151接觸;卡引導機構,其包括固持從殼體11的後端部11r朝向前端部11f***的卡型單元101並滑動的滑動部件21、以及朝向後端部11r對滑動部件21施力的施力部件82,在鎖定位置固持卡型單元101,維持卡型單元101的接觸墊151與端子51接觸的狀態,若通過朝向前端部11f推入固持在鎖定位置的卡型單元101的推壓操作,卡型單元101朝向前端部11f移動並到達終端點,則 由於施力部件82的施加力,使滑動部件21從終端點朝向後端部11r移動,使卡型單元101到達退出位置;以及外殼61,其安裝在殼體11上,且覆蓋滑動部件21和***殼體11中的卡型單元101的至少一部分。並且,殼體11包括從其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突出並朝向後端部11r延伸的導軌15,導軌15包含靠近前端部11f的寬幅部15a、以及寬度窄於寬幅部15a的靠近後端部11r的尖頭部15b,滑動部件21包括可滑動地與導軌15卡合的凹槽狀的引導槽25,卡型單元101位於鎖定位置時,引導槽25與寬幅部15a卡合,卡型單元101位於退出位置時,引導槽25不與寬幅部15a卡合而與尖頭部15b卡合。
由此,結構簡單,在鎖定位置,滑動部件21的位置和姿態穩定且不會揺晃,能可靠地固持卡型單元101,卡型單元101不會從滑動部件21分離而脫落。另外,在退出位置,由於滑動部件21固持著卡型單元101,防止了卡型單元101的飛出,並且在用戶用手指等拉出卡型單元101的情況下,能容易地拉出。並且,能減小卡用連接器1的寬度尺寸。
另外,卡型單元101包括從側面突出的卡合凸部172a,滑動部件21包括在側面凹入的卡合凹部21a,通過卡合凹部21a與卡合凸部172a卡合,固持卡型單元101。由此,在***卡型單元101時,能容易且可靠地使卡型單元101固持在滑動部件21上,在鎖定位置,利用滑動部件21的卡型單元101的固持變可靠,在退出卡型單元 101時,能容易地取出卡型單元101。
並且,卡型單元101位於鎖定位置時,滑動部件21不能朝向寬度方向外側位移,卡型單元101位於退出位置時,滑動部件21能朝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因此,在鎖定位置,滑動部件21可以可靠地固持卡型單元101,並且在退出位置,能容易地進行使卡型單元101固持在滑動部件21上和取出卡型單元101。
並且,導軌15的尖頭部15b的殼體11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後端部11r而接近殼體11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15c。因此,在滑動部件21沿著導軌15滑動時,引導槽25能順暢地在寬幅部15a與尖頭部15b之間移動。
並且,卡型單元101包含在一個面上包括接觸墊151的卡102、以及以露出接觸墊151的方式收容卡102的卡用托盤161。因此,能把卡102收容在卡用托盤161中,***到卡用連接器1中。
並且,卡用托盤161包括:頂板部162,其面向卡102的與接觸墊151相反一側;前板部165,其從頂板部162的前緣豎立設置,並面向卡102的前端111f;後板部163,其從頂板部162的後緣豎立設置,並面向卡102的後端111r,缺口部165a,其形成在前板部165上使得卡102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彈性臂部166,其靠近後板部163配設,且在前方對卡102施力,並在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推壓卡102的前端111f, 從前後把持卡102,並使卡102的接觸墊151側的整個面露出。由此,卡用托盤161不會給卡用連接器1內部的部件帶來損傷,且能可靠地固持卡102。另外,能使卡用托盤161小型化、扁平化,結果卡用連接器1也能小型化、扁平化。
此外,本新型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而可以基於本新型的宗旨作出各種變形,不應該將這些變形從本新型的範圍排除。
101‧‧‧卡型單元
102‧‧‧卡
111a‧‧‧下表面
111c‧‧‧缺口部
111f‧‧‧前端
111r‧‧‧後端
112‧‧‧側緣
161‧‧‧卡用托盤
163‧‧‧後板部
164‧‧‧側板部
165‧‧‧前板部
166‧‧‧彈性臂部
167‧‧‧定位爪部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具有:一殼體,其收容在一個面上具有一端子部件的一卡型單元;一連接端子,其安裝於該殼體上且與上述卡型單元的端子部件接觸;一卡引導機構,其包括用於固持從上述殼體的後端部朝向前端部***的卡型單元並可滑動的一滑動部件、以及朝向上述後端部對該滑動部件施力的一施力部件,且在鎖定位置固持上述卡型單元,維持該卡型單元的端子部件與該連接端子接觸的狀態,若通過朝向上述前端部推入固持在上述鎖定位置的卡型單元的推壓操作,使卡型單元朝向上述前端部移動並到達終端點,則由於上述施力部件的施加力,使上述滑動部件從終端點朝向上述後端部移動,使該卡型單元到達退出位置;以及一蓋部件,其安裝在上述殼體上,且覆蓋該滑動部件和***該殼體中的卡型單元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殼體包括從其底壁部的上表面突出並朝向上述後端部延伸的一導軌,該導軌包含靠近上述前端部的一寬幅部、以及寬度窄於該寬幅部的靠近上述後端部的一窄幅部,上述滑動部件包括可滑動地與上述導軌卡合的凹槽狀的一引導槽,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鎖定位置時,上述引導槽與 上述寬幅部卡合,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退出位置時,上述引導槽不與上述寬幅部卡合,而與上述窄幅部卡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卡型單元包括從側面突出的一卡合凸部,上述滑動部件包括在側面凹入的一卡合凹部,通過該卡合凹部與上述卡合凸部卡合從而固持上述卡型單元。
  3. 如請求項1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鎖定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不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退出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
  4. 如請求項2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鎖定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不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上述卡型單元位於上述退出位置時,上述滑動部件能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移。
  5. 如請求項1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導軌的窄幅部的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上述後端部而更接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
  6. 如請求項2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導軌的窄幅部的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上述後端部而更接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
  7. 如請求項3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導軌的窄幅部的朝 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上述後端部而更接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
  8. 如請求項4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導軌的窄幅部的朝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側面是以隨著接近上述後端部而更接近上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卡型單元包含在一個面上包括上述端子部件的一卡、以及以上述端子部件露出的方式收容上述卡的一卡用托盤。
  10. 如請求項9所述連接器,其中,上述卡用托盤包括:一頂板部,其面向上述卡的與上述端子部件相反的一側;一前板部,其從該頂板部的前緣豎立設置,並面向上述卡的前端;一後板部,其從上述頂板部的後緣豎立設置,並面向上述卡的後端;一缺口部,其形成在上述前板部上,使得上述卡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一卡固持彈簧部,其靠近上述後板部配設,且對上述卡施加向前的力,並將上述卡的前端推壓在上述前板部的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所述卡用托盤從前後固持上述卡,並使該卡的端子部件側的整個表面露出。
TW101225160U 2011-12-27 2012-12-26 連接器 TWM4672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681A JP5824357B2 (ja) 2011-12-27 2011-12-2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203U true TWM467203U (zh) 2013-12-01

Family

ID=4860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5160U TWM467203U (zh) 2011-12-27 2012-12-26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94986B2 (zh)
JP (1) JP5824357B2 (zh)
CN (1) CN203013979U (zh)
TW (1) TWM46720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4994B2 (ja) * 2013-07-02 2016-12-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761971B2 (en) * 2014-06-06 2017-09-12 Molex, Llc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which prevents short-circuits, prevents damage and wear, enables easier handling, and improves reliability
CN104577502B (zh) 2014-12-25 2017-03-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卡片存储器
JP6416018B2 (ja) * 2015-03-05 2018-10-3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6356657B (zh) * 2015-07-20 2019-07-0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04549U (zh) 2015-09-30 2016-01-27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04966746U (zh) * 2015-09-30 2016-01-13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KR102486821B1 (ko) * 2016-09-27 2023-0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드 홀딩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4397U (en) * 2001-07-20 2003-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US6965702B2 (en) 2002-02-27 2005-11-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sharpening a digital image with signal to noise estimation
JP3876194B2 (ja) * 2002-07-03 2007-01-3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100461545C (zh) * 2005-05-31 2009-02-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4741018B2 (ja) * 2009-07-02 2011-08-03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4357B2 (ja) 2015-11-25
US20140017920A1 (en) 2014-01-16
JP2013134976A (ja) 2013-07-08
CN203013979U (zh) 2013-06-19
US8794986B2 (en) 2014-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3915B2 (ja) カード用トレイ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M467203U (zh) 連接器
US9859653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JP57495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99699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579294B1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7386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69434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6442258B2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I596833B (zh) Connector
KR101062497B1 (ko) 이중 캠을 구비한 카드 커넥터
JP6230242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80874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848980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96480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78965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2113984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5186156B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JP2006294637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6034831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WO2017115696A1 (ja) 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523205U (zh) 卡用連接器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