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910B - 清掃薄片 - Google Patents

清掃薄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910B
TWI831910B TW109102429A TW109102429A TWI831910B TW I831910 B TWI831910 B TW I831910B TW 109102429 A TW109102429 A TW 109102429A TW 109102429 A TW109102429 A TW 109102429A TW I831910 B TWI831910 B TW I8319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leaning
portions
cleaning sheet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2735A (zh
Inventor
眞鍋優佳
須田朋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2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2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91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係在於提供,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的清掃薄片。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具有以下的結構。 一種清掃薄片(1),係具有層積構造(17),予以展開而使用之清掃薄片(1),其特徵為,層積構造(17)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厚度方向(T)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21、31、51、61),複數個薄片部分(21、31、51、61)係在固定端部(3),藉由固定用連結部(71)連結,清掃薄片(1)藉由使展開端部(5)展開,將複數個薄片部分(21、31、51、61)依序配置,複數個薄片部分(21、31、51、61)的至少一部分,其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係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更長。

Description

清掃薄片
本發明係關於清掃薄片。
由於衛生意識的高漲,市面販賣有可用後即棄式之清掃薄片。又,各種型態的清掃薄片被開發。 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由紙、不織布或塑膠樹脂所構成且以蜂巢狀、格子狀等的細胞壁構成之立體狀構造體的用後即棄式清掃擦拭具,具體而言,藉由將紙、不織布或塑膠樹脂薄片以適當的間隔設置帶狀的接著部分並一面依序黏合一面層積多數片,再將所獲得的層積體的中心軸線側的端緣黏合後,將該層積體擴展360度後接合該層積體的表背面薄片所形成的用後即棄式清掃擦拭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00-22905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用後即棄式清掃擦拭具,為藉由將複數個薄片以適當的間隔設置帶狀的接著部分後再依次黏合,並且層積多數片所獲得之清掃擦拭具,在複數個薄片中,構成用後即棄式清掃擦拭具的表面之部分,雖有助於被清掃面的清掃,但,在複數個薄片中,構成用後即棄式清掃擦拭具的內部之部分,則不易有助於被清掃面的清掃。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在於提供,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的清掃薄片。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們發現,一種清掃薄片,係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展開後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其特徵為,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互相正交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並且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固定端部上,藉由固定用連結部連結,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前述展開端部展開,依序地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係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 [發明效果]
因此,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定義] ・清掃薄片之「非展開狀態」及「展開狀態」 在本說明書中,清掃薄片之「非展開狀態」係指清掃薄片未展開的狀態,具體而言,清掃薄片維持著其層積構造之狀態。 在本說明書中,清掃薄片之「展開狀態」係指將清掃薄片展開至預定的展開角度為止的狀態。再者,關於展開角度容後再述。
・「展開角度」 在本說明書中,「展開角度」係指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構成清掃薄片的層積構造之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一方的端部之薄片部分與另一方的端部之薄片部分是中間隔著其他的薄片部分而位於展開方向之角度。 再者,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在具備複數個層積構造之情況,複數個層積構造分別具有前述展開角度。
・「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以及「展開方向」 在本說明書中,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以及「展開方向」。「第1方向」係區劃成第1方向一方向與第1方向另一方向。「第2方向」係為與第1方向正交之方向,且區劃成第2方向一方向與第2方向另一方向。「展開方向」係區劃成展開方向一方向與展開方向另一方向。「厚度方向」係指層積構造之厚度方向,且區劃成厚度方向一方向與厚度方向另一方向。
・薄片部分之「冗餘度」 在本說明書中,薄片部分之冗餘度係指預定的方向之薄片部分的實際長度(例如,已被翻折的薄片部分之解除了翻折的狀態之長度)除以預定的方向之薄片部分的外觀長度(例如,已被翻折的薄片部分之翻折狀態的長度)的值。作為前述預定的方向,可舉出例如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第1方向等。 藉由提高冗餘度,會有構成清掃薄片的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往復構造(關於往復構造容後敘述)的波長、波高等(關於波長、波高容後敘述)變大的傾向,且清掃薄片的展開角度(更正確為每1片薄片部分之展開角度)變大的傾向。
・「沿著預定的方向之方向」 在本說明書中,「沿著預定的方向之方向」係指與預定的方向具有理想為未滿45˚、更理想為30˚以下、更佳理想為20˚以下、最理想為5˚之交叉角度的方向。 再者,在本說明書中,「與預定的方向平行(並行)的方向」係指與預定的方向交叉之交叉角度為5˚以下的方向。 作為前述預定的方向,可舉出例如第1方向、第2方向、厚度方向、展開方向等。
・清掃薄片之「固定端部」、「中央部」及「展開端部」 在本說明書中,清掃薄片之「固定端部」、「中央部」及「展開端部」係針對清掃薄片的層積構造,將清掃薄片區劃於第2方向之用語。 再者,前述「展開端部」與「固定端部」係指在第2方向上,被清掃面側的端部區域與其相反側的端部區域,前述「中央部」係指前述「展開端部」及「固定端部」之間的區域。
前述「固定端部」、「中央部」及「展開端部係指清掃薄片的層積構造(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在第2方向上,以理想為40%:20%:40%的長度比、更理想為30%:40%:30%的長度比、更佳理想為20%:60%:20%的長度比所區劃之區域。 再者,在清掃薄片的層積構造,在第2方向的長度為非一定的情況(在第1方向的位置不同的情況,第2方向的長度為不同的情況),前述「固定端部」、「中央部」及「展開端部」的長度也為非一定。
・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往復構造」 在本說明書中,「往復構造」係指可採取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之構造。前述「往復構造」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該薄片部分的展開端部在該薄片部分延伸的方向[例如,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理想為與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沿著第2方向之方向(理想為與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朝與該薄片部分延伸的方向交叉之方向(例如,展開方向一方向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第2方向一方向及第2方向另一方向、第1方向一方向及第1方向另一方向等)進行往復移動(理想為複數次往復移動)。
前述往復構造係不限於薄片部分的展開端部側之端緣形成波形者,但從理解容易度的觀點來看,會有使用波長、波高、週期等的用語進行說明之情況。再者,波長係指在薄片部分的展開端部側之端緣,從往復構造的某循環之基準點到往復方向的下一個循環的基準點為止之長度(例如,在圖32所示,從第1循環1001的最靠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起的第1部分1005到相鄰於第1循環1001之第2循環1003的最靠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起的第2部分1007為止之距離M)。又,波高係指往復構造的某循環之與薄片部分延伸的方向交叉之方向(理想為展開方向DS )的最大長度(例如圖32所示,第1循環1001的最大長度N)。 且,在前述往復構造,相位不同係指在複數個薄片部分(例如相鄰的2個薄片部分)之間,往復構造的基準點(例如,最靠展開方向一方向起的部分)之位置係在薄片部分延伸的方向上偏移。
在本說明書中,一方的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與另一方的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不同係指前述波長、波高及相位中的至少1個不同,理想為相位不同,更理想為相位及波長不同,更加理想為相位、波長及波高不同。這是從本發明的效果的觀點來看。 再者,有將構成前述往復構造之薄片部分稱為「壁面」之情況。
・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內側」及「外側」 在本說明書中,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內側」及「外側」係顯示複數個薄片部分之相對的位置之用語。 薄片部分具體而言,某薄片部分配置於較其他薄片部分更內側係指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層積構造),某薄片部分比起其他薄片部分更接近複數個薄片部分的片數之中心。同樣地,某薄片部分配置於較其他薄片部分更外側係指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層積構造),該某薄片部分比起其他薄片部分更遠離複數個薄片部分的片數之中心。 再者,內側及外側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存在有第1方向及第2方向(展開方向)者。
・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內表面」及「外表面」 在本說明書中,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各自的「內表面」及「外表面」分別係指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層積構造),朝向複數個薄片部分的片數之中心的面及其相反面。 再者,內表面及外表面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存在有第1方向及第2方向(展開方向)者。
・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及固定端部的「長度」 在本說明書中,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係指使展開端部伸長的狀態的展開端部在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長度。在前述伸長的狀態,包含已被折疊的展開端部之折疊解除的狀態。 在本說明書中,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固定端部的「長度」係指如其字面的意思,固定端部在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長度。
具體而言,本發明係揭示有以下的態樣。 [態樣1] 一種清掃薄片,係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展開後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其特徵為: 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並且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固定端部,藉由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連結, 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前述展開端部展開,依序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
前述清掃薄片係具有預定的層積構造,可採用非展開狀態。因此,前述清掃薄片係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緊緻性,且在清掃薄片的保管及廢棄時,可減少其容積。 又,前述清掃薄片係在展開狀態,複數個薄片部分被依序配置,並且具有以下構造,亦即,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之「展開端部伸長長度構造」。因此,若使用前述清掃薄片清掃被清掃面,則因前述「展開端部伸長長度構造」,使得在展開狀態被依序配置之複數個薄片部分,不僅展開端部,就連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間的中央部亦可作為清掃面清掃被清掃面,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如以上所述,前述清掃薄片,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再者,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未變得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長之情況,例如若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與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相同,則會有前述中央部變得無法有助於作為清掃面之傾向。
[態樣2] 如態樣1所記載的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前述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
前述清掃薄片中,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因此,若使用前述清掃薄片清掃被清掃面,則被依序配置之複數個薄片部分變得不易傾倒,作為新的清掃面,變得容易依序地接觸被清掃面。 如以上所述,前述清掃薄片,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3] 如態樣2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係由n片的薄片部分構成, 前述n片的薄片部分係包含第k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 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作為前述展開用連結部之第k展開用連結部所連結, 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係藉由作為前述展開用連結部之第(k+1)展開用連結部所連結, 構成第k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與構成第(k+1)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未配置於重複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此,k為、1~(n-2)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的整數。
又,前述清掃薄片的n片的薄片部分(複數個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k為1~(n-2)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的整數,以下省略),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與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未配置於重複在前述厚度方向上之位置。因此,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第(k+1)薄片部分係形成朝展開方向一方向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往復移動的往復構造。又,在前述清掃薄片,第(k+1)薄片部分和第k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係部分地連結。 再者,第k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也變得容易形成朝展開方向一方向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往復移動的往復構造。
因此,例如,在被清掃面為平面之情況,第(k+1)薄片部分會因該往復構造,當與被清掃面接觸時不規則地變形,使複數個薄片部分之某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露出,該第1區域與被清掃面接觸,該第1區域能夠清掃被清掃面。
若使清掃薄片從被清掃面分離,則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係會因其復原力、以及第(k+1)薄片部分與第k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部分地連結,使清掃薄片回到原本的形狀(以下,有將清掃薄片回到原本的形狀一事稱為「形狀回復性」的情況)。 其次,使清掃薄片的相同面再次與被清掃面接觸,則第(k+1)薄片部分會不規則地變形,使與第1區域不同的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露出,該第2區域與被清掃面接觸,該第2區域能夠清掃被清掃面。
如此,前述清掃薄片係即使反覆進行在使清掃薄片接觸於被清掃面,然後再分離之運動的情況,也可使第(k+1)薄片部分之新的區域露出,使用該新的區域,清掃被清掃面,因此,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以下,有將清掃薄片使複數個薄片部分之新的區域露出一事稱為「新區域露出性」的情況)。 又,即使在使前述清掃薄片一邊接觸於被清掃面,一邊使清掃薄片朝左右移動之情況,第(k+1)薄片部分可發揮新區域露出性,能夠清掃被清掃面。
又,即使在被清掃面為立體面(例如凹凸面)的情況,當使清掃薄片與被清掃面接觸時,第(k+1)薄片部分可追隨被清掃面的立體面之形狀,並且當使清掃薄片移動時,清掃薄片可發揮其柔軟度及形狀回復性,可追隨被清掃面的形狀。又,前述清掃薄片係當使清掃薄片移動時,發揮新區域露出性,可使用新的區域,清掃被清掃面。 如以上所述,前述清掃薄片,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4] 如態樣3所記載的清掃薄片,其中,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朝沿著第2方向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翻折部,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交互地進行翻折。
在前述清掃薄片,由於第(k+1)薄片部分被翻折,亦即,第(k+1)薄片部分具有翻折構造,故,可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並且,在清掃薄片的展開狀態,可使第(k+1)薄片部分朝展開方向大幅地展開,藉由較少的片數之薄片部分,可進一步增大清掃薄片的展開角度,且可提高前述新區域露出性,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5] 如態樣3或4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第(k+1)薄片部分係具備:朝前述厚度方向的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1頂部,該等第1頂部各自具有第1頂面;及朝前述厚度方向的另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2頂部,該等第2頂部各自具備第2頂面,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及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配置於第1頂面及第2頂面。
在前述清掃薄片,由於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及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配至於第1頂面及第2頂面,故,在清掃薄片的展開狀態,可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並且,可使複數個薄片部分朝展開方向大幅地展開,藉由較少的片數之薄片部分,可進一步增大展開角度,且可提高前述新區域露出性,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6] 如態樣5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在俯視視角,前述複數個第1頂面的總面積係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
在前述清掃薄片,於厚度方向之俯視視角,第1頂面的總面積處於預定的範圍內,因此,可提高將第k展開用連結部配置於第1頂面之自由度,並且使第(k+1)薄片部分的冗餘度變大,故,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及清掃薄片的展開角度,可提高前述新區域露出性。 又,在第k展開用連結部為藉由接著劑之接著部的情況,接著劑變得不易因接著劑的移動、位置偏移等,存在於第1頂面的以外之部位。
[態樣7] 如態樣5或6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在俯視視角,前述複數個第2頂面的總面積係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
在前述清掃薄片,於厚度方向之俯視視角,第2頂面的總面積處於預定的範圍內,因此,可提高將第(k+1)展開用連結部配置於第2頂面之自由度,並且使第(k+1)薄片部分的冗餘度變大,故,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及清掃薄片的展開角度,可提高前述新區域露出性。 又,在第(k+1)展開用連結部為藉由接著劑之接著部的情況,接著劑變得不易因接著劑的移動、位置偏移等,存在於第2頂面的以外之部位。
[態樣8] 如態樣3至7中任一個所記載的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清掃薄片係還具備第k輔助連結部分,其係從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朝前述固定端部連續或間歇ˋ地延伸,用來將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連結。
由於前述清掃薄片具預定的第k輔助連結部分,故,在第k薄片部分與第(k+1)薄片部分之間,變得容易保持伴隨第k輔助連結部分所形成的往復構造。又,在前述清掃薄片,即使在伴隨使用,第k展開用連結部的連結被解除之情況,第k輔助連結部分也能保持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能夠維持前述新區域露出性。因此,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9] 如態樣1或2所記載的清掃薄片,前述層積構造還包含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的兩端之一對基材薄片部分,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一對基材薄片部分之間,排列並配置於第1方向,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各自係為具有藉由複數個翻折部,朝構成第1方向的第1方向一方向與第1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翻折之風箱構造的風箱構造薄片,並且,形成前述風箱構造之兩端的薄片區域係連結於前述一對基材薄片部分。
在前述清掃薄片,複數個薄片部分為具有預定的風箱構造之風箱構造薄片。因此,風箱構造薄片,(1)可將其面積作成較不具風箱構造之薄片更大,(2)在使清掃薄片一邊朝第1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之情況,能夠抑制複數個薄片朝第1方向傾倒,(3)並且,在使清掃薄片一邊朝第2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之情況,即使在構成風箱構造薄片之薄片部分中,某薄片部分因清掃被清掃面而附著有髒污之情況,相鄰於某薄片部分之相鄰薄片部分也能清掃被清掃面。 如上述,清掃薄片具有優良的被清掃面之清掃性。
[態樣10] 如態樣9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藉由前述複數個翻折部的至少一部分,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在第1方向上相鄰的薄片部分之前述複數個翻折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前述清掃薄片,風箱構造薄片亦即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藉由複數個翻折部的至少一部分,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在第1方向相鄰的薄片。因此,在使清掃薄片一邊朝第1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之情況,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可抑制複數個薄片朝第1方向傾倒,進而使得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1] 一種清掃薄片,係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展開後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其特徵為: 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並且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前述第1方向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固定端部,藉由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連結, 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前述展開端部展開,依序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
前述清掃薄片係具有預定的層積構造,可採用非展開狀態。因此,前述清掃薄片係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緊緻性,且在清掃薄片的保管及廢棄時,可減少其容積。 又,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朝展開方向展開,可採用展開狀態,並且在該展開狀態,依序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因此,若使用前述清掃薄片清掃被清掃面,則被依序配置之複數個薄片部分作為新的清掃面,依序接觸被清掃面,能更清掃被清掃面,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如以上所述,前述清掃薄片,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的緊緻性,並且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2] 如態樣11所記載的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前述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
前述清掃薄片中,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因此,若使用前述清掃薄片清掃被清掃面,則被依序配置之複數個薄片部分變得不易傾倒,作為新的清掃面,變得容易依序地接觸被清掃面。 如以上所述,前述清掃薄片,在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3] 如態樣1至12中任一個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清掃薄片係具備:構成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之被層積的複數個薄片狀構件;及配置於前述被層積的複數個薄片構件的中央之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前述清掃薄片係在前述固定用連結部之部位被折疊。
由於前述清掃薄片係具有預定的構造,故,清掃薄片容易保持展開狀態,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4] 如態樣1至13中任一個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包含熱熔融性纖維,前述固定用連結部係為熔融部。
在前述清掃薄片,由於固定用連結部為熔融部,故,容易從非展開狀態展開成展開狀態,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5] 如態樣1至14中任一個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包含保水性纖維,前述清掃薄片係為濕式清掃薄片。
由於前述清掃薄片係為濕式的清掃薄片,故,當使用清掃薄片時,可將往復構造所保持的藥液持續地供給至被清掃面,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6] 如態樣1至15中任一個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清掃薄片還具備供清掃具或使用者握持前述清掃薄片的握持部。
前述清掃薄片還具備供清掃具或使用者握持前述清掃薄片的握持部。因此,使用者可將清掃具***前述握持部,或使用者將身體的一部分(例如手、腳等)***前述握持部,變得容易保持展開狀態,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7] 如態樣16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握持部的開口部係配置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的兩端之薄片部分。
在前述清掃薄片,握持部的開口部配置於預定的薄片部分。因此,使用者可將清掃具***前述握持部,或使用者將身體的一部分(例如手、腳等)***前述握持部,變得容易握持清掃薄片,進而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8] 如態樣1至17中任一個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清掃薄片,係依序具備基礎薄片第1部分、第1薄片部分、第2薄片部分、第3薄片部分、第4薄片部分、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該等作為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 第1薄片部分、第2薄片部分、第3薄片部分及第4薄片部分分別具備:朝前述厚度方向的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1頂部;及朝前述厚度方向的另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2頂部、該等第1頂部分別具備第1頂面,該等第2頂部分別具備第2頂面, 複數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及複數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係配置於第1頂面及第2頂面。
在前述清掃薄片,第1薄片部分、第2薄片部分、第3薄片部分及第4薄片部分分別具備複數個第1頂部、和複數個第2頂部。因此,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能夠增大第1薄片部分、第2薄片部分、第3薄片部分及第4薄片部分各自的往復構造之波高,並且,可將第1薄片部分~第4薄片部分朝展開方向大幅地展開。其結果,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態樣19] 如態樣18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配置於第2薄片部分之複數個第1頂部及複數個第2頂部,分別較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之複數個第1頂部及複數個第2頂部小,又,配置於第3薄片部分之複數個第1頂部及複數個第2頂部,分別較配置於第4薄片部分之複數個第1頂部及複數個第2頂部小。
在前述清掃薄片,在於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第1薄片部分及第4薄片部分,形成具有相對較大的波高之往復構造,第2薄片部分及第3薄片部分形成具有相對較小的波高之往復構造。具有相對較小的波高之往復構造,可進入到具有複雜的形狀之被清掃物的細小部分,將被清掃物的細小部分之被清掃面清淨化,並且可捉住附著於被清掃物之細微的垃圾,即使與被清掃物接觸而變形之情況,也容易回復到原來的形狀。又,具有相對較大的波高之往復構造,可將被清掃物之較大的被清掃面清淨淨化,並且可捉住具有較小的波高之往復構造未捉取到的存在於內側之垃圾。
關於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以下詳細地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至圖9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1個(以下稱為「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1係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的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底面及右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係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的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背面、底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3及圖4分別係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的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圖及背面圖。圖5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6係用來說明第2薄片部分31的圖。圖7係用來說明第1薄片部分21的圖。圖8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左側面圖。圖9係用來說明清掃薄片1的製造方法的圖。
再者,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將從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的下方位置、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的下方位置、第1方向一方向D11 的下方位置、及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的下方位置觀察清掃薄片1之狀態,分別視為正面、背面、平面及底面。 又,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除了以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之側作為正面、以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側作為背面以外,其餘與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
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能夠形成為非展開狀態和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的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的層積構造17。又,在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在展開狀態,清掃薄片部分19係具有約180˚的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第2方向D2 係在俯視視角,與展開方向DS 一致。第1方向D1 係被區劃成互相呈相反方向之第1方向一方向D11 和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第2方向D2 係被區劃成互相呈相反方向之第2方向一方向D21 和第2方向另一方向D22 ,厚度方向T係被區劃成互相呈相反方向之厚度方向一方向T1 、和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展開方向DS 係被區劃成互相呈相反方向之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與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再者,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以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與後述的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具有相同方向的方式,具備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在層積構造17,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厚度方向一方向T1 ,依據由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第1薄片部分2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第4薄片部分61、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所構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係具備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21相反側之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又,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係具備配置於第4薄片部分61相反側之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
在非展開狀態,層積構造17具有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係中間隔著中央部7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參照圖5)係以固定端部3作為軸,使展開端部5朝展開方向DS 展開,藉此,形成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參照圖1~圖4),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被使用於被清掃面的清掃。
再者,在第1薄片部分2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的各自,與後述的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係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第1薄片部分2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第4薄片部分61、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分別是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如圖6所示,第2薄片部分31係藉由朝第2方向D2 延伸的複數個翻折部(無圖號),在第1方向D1 上交互地翻折,具備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第2薄片部分第1頂部33、及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第2薄片部分第2頂部35,該等第2薄片部分第1頂部33分別具備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該等複數個第2薄片部分第2頂部35分別具備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
換言之,第2薄片部分31係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為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又,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和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各自方向相反但形狀相同(當以第2Ω1 構造37為基準,則形成為「第2Ω2 構造39=第2Ω1 構造37」),交互地配置於第1方向D1
具體而言,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各自具備: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的兩端延伸之一對第1壁部41;及從一對第1壁部41的端緣延伸之一對第1底部43。又,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各自具備: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從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的兩端延伸之一對第2壁部45;及從一對第2壁部45的端緣延伸之一對第2底部47。
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各自的一對第1底部43係構成第2Ω2 構造39的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又,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各自的一對第2底部47係構成第2Ω1 構造37的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
在各自的第2Ω1 構造37,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一對第1壁部41的各自、及一對第1底部43的各自係具有2:1:1之長度比(第1方向D1 上之長度比)。因此,在俯視視角(來自於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側之俯視視角),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之總面積係為第2薄片部分31的面積之略100%。
又,在各自的第2Ω2 構造39,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一對第2壁部45的各自、及一對第2底部47的各自係具有2:1:1之長度比(第1方向D1 上之長度比)。因此,在俯視視角(來自於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側之俯視視角),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之總面積係為第2薄片部分31的面積之略100%。又,第2薄片部分31之冗餘度為3.0。
第2薄片部分31係具有前述複數個翻折部(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及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並且具有前述翻折部(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及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之狀態下,在固定端部3,藉由固定用連結部71連結。因此,第2薄片部分31係在固定端部3,雖不能使翻折部(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及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開放,但在展開端部5,可使翻折部(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及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開放。藉此,在第2薄片部分31,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如圖8所示,第3薄片部分51係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為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第3Ω2 構造55,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複數個第3Ω2 構造55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又,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與複數個第3Ω2 構造55分別係具有與第2薄片部分31之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和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相同的形狀(若以第2Ω1 構造37為基準,則形成為「第3Ω1 構造53=第3Ω2 構造55=第2Ω1 構造37」),但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分別係配置成與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相面對,尤其是在厚度方向T一致。 在第3薄片部分51,依據與第2薄片部分31相同的理由,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如圖7所示,第1薄片部分21係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為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又,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和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各自為方向相反但形狀相同,交互地配置於第1方向D1 。又,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的各自與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的各自,分別較第2薄片部分31之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的各自、和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的各自更大,且具有相似形(以第2Ω1 構造37為基準,則形成為「第1Ω1 構造23=第1Ω2 構造25>第2Ω1 構造37」)。 在第1薄片部分21,依據與第2薄片部分31相同的理由,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如圖8所示,第4薄片部分61係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為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之複數個第4Ω1 構造63、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之複數個第4Ω2 構造65,複數個第4Ω1 構造63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複數個第4Ω2 構造65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複數個第4Ω1 構造63的各自、和複數個第4Ω2 構造65的各自,分別係具有與第1薄片部分21之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的各自、和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的各自相同形狀(若以第2Ω1 構造37為基準,則形成為「第4Ω1 構造63=第4Ω2 構造65>第2Ω1 構造37」),但,複數個第4Ω1 構造63分別係配置成與複數個第1Ω2 構造25的各自相面對,尤其是在厚度方向T一致。 在第4薄片部分61,依據與第2薄片部分31相同的理由,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層積構造17係在固定端部3,具備固定用連結部71,其係由藉由將從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到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為止予以熔融所形成的熔融部構成。固定用連結部71係與第1方向D1 平行地延伸,將從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到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為止予以連結。
層積構造17係在展開端部5,藉由以接著劑構成的展開用連結部73連結。展開用連結部73係具備:將第1薄片部分21及第2薄片部分31連結之第1展開用連結部75;將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連結之第2展開用連結部77;將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連結之第3展開用連結部79;將第4薄片部分61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連結之第4展開用連結部81;及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第1薄片部分21連結之第5展開用連結部83。
將第1薄片部分21及第2薄片部分31連結之第1展開用連結部75係具備配置於第2薄片部分31的複數個第2Ω1 構造37各自的第2薄片部分第1頂面33a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之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再者,在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亦包含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21的第1方向D1 兩端之2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
將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連結之第2展開用連結部77係具備配置於第2薄片部分31的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各自的第2薄片部分第2頂面35a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之5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因複數個第2Ω2 構造39與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各自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上一致,所以,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亦可稱為配置於複數個第3Ω1 構造53各自的第3薄片部分第1頂面57a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
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與5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係以在厚度方向T不重複的方式,朝第1方向D1 分離配置。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與5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係以分離相當於第2Ω1 構造37的第1方向D1 的長度(=第2Ω2 構造39的第1方向D1 的長度)一半的方式,朝第1方向D1 分離配置。
將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連結之第3展開用連結部79係具備配置於第3薄片部分51的複數個第3Ω2 構造55各自的第3薄片部分第2頂面(未賦予圖號)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之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再者,在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亦包含配置於第3薄片部分51的第1方向D1 兩端之2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第3展開用連結部79的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係配置成與第1展開用連結部75的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在厚度方向T上重複。
因此,第3展開用連結部79的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係與第2展開用連結部77的5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以分離相當於第3Ω1 構造53的第1方向D1 的長度(=第3Ω2 構造55的第1方向D1 的長度)一半的方式,朝第1方向D1 分離配置。第3展開用連結部79的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係配置成與第2展開用連結部77的5個第2展開用連結部分77a在厚度方向T上不重複。
將第4薄片部分61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連結之第4展開用連結部81係具備配置於第4薄片部分61的複數個第4Ω2 構造65各自的第4薄片部分第2頂面67a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之5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再者,在5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亦包含配置於第4薄片部分61的第1方向D1 兩端之2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第4展開用連結部81的5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係除了配置於第4薄片部分61的第1方向D1 的兩端之2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以外,配置成與第3展開用連結部79的6個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79a在厚度方向T上不重複。
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第1薄片部分21連結之第5展開用連結部83係具備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21的複數個第1Ω1 構造23各自的第1薄片部分第1頂面27a的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之5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再者,在5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亦包含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21的第1方向D1 兩端之2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第4展開用連結部81的5個第4展開用連結部分81a係配置成與第5展開用連結部83的5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在厚度方向T上重複。第5展開用連結部83的5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係除了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21的第1方向D1 兩端之2個第5展開用連結部分83a以外,配置成與第1展開用連結部75的6個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在厚度方向T上不重複。
再者,在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為了形成用來握持手持用清掃具251之握持部91而形成有握持部用熔融部15。握持部用熔融部15係為習知的部分,故,在此省略說明。
如圖5所示,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比起複數個薄片部分(亦即,第1薄片部分2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構成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側(握持部91側)較長所形成之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因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係在厚度方向T上分離預定距離d,所以,使用者握持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容易將清掃薄片1展開。
若握持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使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以遠離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的方式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則連結於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之第1薄片部分2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第4薄片部分61、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依序朝展開方向DS 展開。
其次,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伴隨前述展開,除了第1薄片部分21具有複數個Ω構造外,第1薄片部分21在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75a處,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或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被拉引。因此,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第1薄片部分21的展開端部5係具有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1往復構造93。
同樣地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各自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具有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的展開端部5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2往復構造95、第3往復構造97及第4往復構造99。
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所具有的Ω構造係較第1薄片部分21及第4薄片部分61所具有的Ω構造小,因此,會有第2薄片部分31所具有的第2往復構造95、和第3薄片部分51所具有的第3往復構造97之波高分別較第1薄片部分21所具有的第1往復構造93、和第4薄片部分61所具有的第4往復構造99小之傾向。
因此,具有相對較小的波高之第2往復構造95及第3往復構造97可一邊將其形狀柔軟地變化,一邊進入到具有複雜的形狀之被清掃物的細小部分,構成第2往復構造95及第3往復構造97之壁面可將被清掃物的細小部分之被清掃面清淨化,並且可捉住附著於被清掃物之細微的垃圾,即使與被清掃物接觸而變形之情況,也容易回復到原來的形狀。又,構成具有相對較大之波高的第1往復構造93及第4往復構造99之壁面可邊使其形狀柔軟地變化,一邊將被清掃物之較大的被清掃面清淨化,並且可捉住第2往復構造95及第3往復構造97未捉取到的垃圾。
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例如能以下述方式製造。 將第1不織布201、第2不織布203、基礎薄片205、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以該順序進行層積,形成層積薄片209。層積薄片209之分解斜視圖顯示於圖9。再者,在基礎薄片205熔接有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在該等之間形成握持部91。
其次,使層積薄片209通過第2方向D2 的中心,沿著朝第1方向D1 延伸的第1方向中心線CL1 進行熔融,形成熔融部211。然後,將層積薄片209在熔融部211處折疊,對已被折疊的層積薄片209使用接著劑而形成第1展開用連結部75~第5展開用連結部83,藉此形成清掃薄片1。
再者,熔融部211係構成固定用連結部71。又,第1不織布201係中間隔著熔融部211(固定用連結部71),構成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又,第2不織布203係中間隔著熔融部211(固定用連結部71),構成第1薄片部分21及第4薄片部分61。基礎薄片205係中間隔著熔融部211(固定用連結部71),構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係中間隔著熔融部211(固定用連結部71),構成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
[第2實施形態] 圖10至圖12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10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11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左側面圖,相當於第1實施形態之非展開狀態的清掃薄片1的左側面圖。圖12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
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參照第1實施形態)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能夠形成為非展開狀態和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的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的層積構造17。又,在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在展開狀態,具有約180˚的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及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及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在非展開狀態,具有層積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第1薄片部分101~第18薄片部分135、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之合計20片的薄片部分之層積構造17。再者,在圖10中,因角度的關係,第2薄片部分及第4薄片部分未被圖示。又,在圖11,為了說明簡單化,顯示有第1薄片部分101、第2薄片部分103及第3薄片部分105以及第16薄片部分131、第17薄片部分133及第18薄片部分135,但,省略第4薄片部分~第15薄片部分129。 第1薄片部分101~第18薄片部分135未朝第1方向D1 翻折。
如圖12所示,在第1薄片部分101~第18薄片部分135,分別係在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具有展開端部5之伸長長度L1 和在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L2 ,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L1 變得較固定端部3的長度L2 長。 又,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也分別為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未圖示)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未圖示)。
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係具備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101相反側之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又,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係具備配置於第18薄片部分135相反側之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 又,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比起複數個薄片部分(亦即,第1薄片部分101~第4薄片部分107),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構成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側(握持部91側)較長所形成之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因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係在厚度方向T上分離預定距離d,所以,使用者握持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容易將清掃薄片1展開。
層積構造17係在展開端部5,藉由以接著劑構成的展開用連結部73連結。 在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由於形成層積構造17之複數個薄片部分的片數較多,故,以文字式樣顯示,則清掃薄片1係具備:包含第n薄片部分之n片的薄片部分(n=1~18);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
展開用連結部73係具備將第n薄片部分及第(n+1)薄片部分連結之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7)。再者,在圖11,為了說明簡單化,顯示將第1薄片部分101及第2薄片部分103連結之第1展開用連結部141、將第2薄片部分103及第3薄片部分105連結之第2展開用連結部143、將第3薄片部分105及第4薄片部分(未圖示)連結之第3展開用連結部145、將第15薄片部分(未圖示)及第16薄片部分131連結之第15展開用連結部147、將第16薄片部分131及第17薄片部分133連結之第16展開用連結部149、及將第17薄片部分133及第18薄片部分135連結之第17展開用連結部151。
又,展開用連結部73係具備:將第18薄片部分135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連結之第18展開用連結部153;及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第1薄片部分101連結之第19展開用連結部155。
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9)係具備在第1方向D1 上,間歇地,具體上為分離預定距離L地反復配置之複數個第n展開用連結部分(n=1~19)。再者,在圖11,為了說明簡單化,僅顯示第1展開用連結部分141a~第3展開用連結部分145a、及第15展開用連結部分147a~第19展開用連結部分155a。
在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8)中,符合n=2k-1(k=1~9)的要件者,複數個第n展開用連結部分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上一致。又,在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8)中,符合n=2k(k=1~9)的要件者、和第19展開用連結部155,複數個第n展開用連結部分(n=1~19)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上一致。 又,在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8)中,符合n=2k-1 (k=1~9)的要件者、和在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8)中,符合n=2k(k=1~9)的要件者、及第19展開用連結部155係配成在厚度方向T上不重複,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D1 上,配置成分離0.5L。
又,清掃薄片1係具備以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9)的複數個第n展開用連結部分(n=1~19)各別作為起點,從展開端部5通過中央部7而以固定端部3作為終點之第n輔助連結部分(n=1~19)。再者,在圖10中,顯示第n輔助連結部分中之第16輔助連結部分149b及第18輔助連結部分153b。
如圖10所示,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具有第n薄片部分(n=1~18)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和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n往復構造(n=1~18)。再者,在圖10中,因角度上的關係,未顯示第n往復構造(n=1~18)中之由第2薄片部分構成的第2往復構造、和由第4薄片部分構成的第4往復構造。
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在展開狀態,第n薄片部分(n=1~18)分別形成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和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n往復構造(n=1~18)。 再者,第1薄片部分101~第18薄片部分135各自的展開端部5之伸長長度L1 為較固定端部3的長度L2 更長。因此,當清掃薄片1從非展開狀態變形成展開狀態時,第1薄片部分101~第18薄片部分135各自的展開端部5朝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縮窄,可增大第n往復構造(n=1~18)的振幅,構成第n往復構造(n=1~18)之壁面可一邊使其形狀柔軟地變形,一邊清掃被清掃面。
又,由於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具備第n輔助連結部分(n=1~19),故,伴隨被清掃面的清掃,即使在第n展開用連結部(n=1~19)的複數個第n展開用連結部分(n=1~19)脫離之狀態,第n補助連結部分(n=1~19)亦可發揮功能來保持第n往復構造(n=1~18)的形狀,使得清掃薄片1具有優良之清掃性。
在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關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在此省略說明。
[第3實施形態] 圖13至圖15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13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14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15係顯示將清掃薄片1安裝於單面清掃型地板用清掃具351的狀態之圖。
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安裝於地板用清掃具351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能夠形成為非展開狀態和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的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的層積構造17。又,在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在展開狀態,具有約180˚的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以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與後述的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具有相同方向的方式,具備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在厚度方向T,具有層積有複數個薄片部分之1個層積構造17。在非展開狀態,層積構造17具有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係中間隔著中央部7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又,在層積構造17,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厚度方向一方向T1 上,依序由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第1薄片部分303、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第4薄片部分309、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構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係連結於用來供地板用清掃具351握持的握持用薄片311。
第1薄片部分303、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及第4薄片部分309分別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及握持用薄片311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握持用薄片311係比起第1薄片部分303~第4薄片部分309,對第2方向D2 具體而言為第2方向另一方向D22 較長地構成,較第1薄片部分303~第4薄片部分309更朝第2方向另一方向D22 延伸之部分是構成供地板用清掃具351握持的握持部313。
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1薄片部分303係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1薄片部分21相同形狀的複數個Ω構造,並且Ω構造的數量是較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1薄片部分21更多。同樣第,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及第4薄片部分309分別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相同形狀之複數個Ω構造,並且Ω構造之數量是較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2薄片部分31、第3薄片部分51及第4薄片部分61更多。又,在第1薄片部分303,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層積構造17係在固定端部3,具備固定用連結部71,其係由藉由將從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到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為止予以熔融所形成的熔融部構成。固定用連結部71係與第1方向D1 平行地延伸,將從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到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為止予以連結。
層積構造17係在展開端部5,藉由以接著劑構成的展開用連結部(未圖示)連結。在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展開用連結部(未圖示),是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展開用連結部73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若握持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握持部313,以使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遠離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的方式朝展開方向DS 具體而言為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展開的話,則,連結於基礎薄片第1部分301a之第1薄片部分303、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第4薄片部分309、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301b會依序朝展開方向DS 具體而言為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展開。
其次,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伴隨前述展開,第1薄片部分303係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具有第1薄片部分303的展開端部5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1往復構造315。
同樣地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及第4薄片部分309各自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具有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及第4薄片部分309各自的展開端部5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2往復構造317、第3往復構造319及第4往復構造321。 又,在第2薄片部分305、第3薄片部分307及第4薄片部分309,各自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5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7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3的長度長。
清掃薄片1係例如藉由將握持部313固定在地板用清掃具351的狹縫部353使用。 將具備清掃薄片1之地板用清掃具351以清掃薄片1和被清掃面(例如地板等)相面對的方式配置於被清掃面上的話,則清掃薄片1藉由地板用清掃具351的自重等按壓於被清掃面,第1往復構造315~第4往復構造321不規則變形,使第1薄片部分303~第4薄片部分309之第1區域露出,該第1區域與被清掃面接觸,該第1區域能夠清掃被清掃面。又,第1往復構造315~第4往復構造321不規則變形,可在清掃薄片1形成不規則的階差,該不規則的階差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將地板用清掃具351舉起,使清掃薄片1與被清掃面分離的話,則第1往復構造315~第4往復構造321藉由該等之形狀回復性返回到原來的形狀,其次,將清掃薄片1再次按壓於被清掃面的話,則第1往復構造315~第4往復構造321不規則地變形,使與第1區域不同之第2區域露出,該第2區域與被清掃面接觸,使得該第2區域可清掃被清掃面。 在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關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在此省略說明。
[第4實施形態] 圖16至圖19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16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17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18係第1層積構造401的左側面圖。圖19係顯示將清掃薄片1安裝於雙面清掃型地板用清掃具481的狀態之圖。
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安裝於地板用清掃具481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又,在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分別具有大約180˚之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係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清掃薄片部分415及第2清掃薄片部分417)係以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與後述的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及基礎薄片第4部分421b具有相同方向的方式,具備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在厚度方向T,具有層積有複數個薄片部分之2個層積構造(亦即,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第1層積構造401和第2層積構造403係層積於厚度方向T。 再者,第1層積構造401和第2層積構造403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分別構成第1清掃薄片部分415及第2清掃薄片部分417。
在第1層積構造401,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厚度方向一方向T1 上,依序由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第1薄片部分407、第2薄片部分409、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構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係連結於用來供地板用清掃具481握持的握持用薄片411。
在第2層積構造403,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厚度方向一方向T1 上,依序由基礎薄片第3部分421a、第3薄片部分423、第4薄片部分425、及基礎薄片第4部分421b構成。基礎薄片第3部分421a及基礎薄片第4部分421b係連結於用來供地板用清掃具481握持的握持用薄片411。
在非展開狀態,第1層積構造401具有第1固定端部427及第1展開端部429,第1固定端部427及第1展開端部429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第1固定端部427及第1展開端部429係中間隔著第1中央部431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又,在非展開狀態,第2層積構造403具有第2固定端部435及第2展開端部437,第2固定端部435及第1展開端部437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第2固定端部435及第2展開端部437係中間隔著第2中央部439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在第1層積構造401,第1薄片部分407及第2薄片部分409分別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及握持用薄片411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在第2層積構造403,第3薄片部分423及第4薄片部分425分別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第3部分421a及基礎薄片第4部分421b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在第1層積構造401,第1薄片部分407係為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1薄片部分21相同形狀,但數量不同之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的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的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第1薄片部分407係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的7個第1Ω1 構造445、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的8個第1Ω2 構造447,7個第1Ω1 構造445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8個第1Ω2 構造447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 又,在第1薄片部分407,與後述的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未圖示)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未圖示)的長度長。
同樣地,在第1層積構造401,第2薄片部分409係為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中的第4薄片部分61相同形狀,但數量不同之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的複數個Ω1 構造、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的複數個Ω2 構造。具體而言,第2薄片部分409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的8個第2Ω1 構造449、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的7個第2Ω2 構造451,8個第2Ω1 構造449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7個第2Ω2 構造451係連續於第1方向D1 。 又,在第2薄片部分409,與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未圖示)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未圖示)的長度長。
第1層積構造401係在第1固定端部427,具備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其係由藉由將從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到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為止予以熔融所形成的熔融部構成。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係與第1方向D1 平行地延伸,將從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到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為止予以連結。
第1層積構造401係在第1展開端部429,藉由以接著劑構成的展開用連結部453連結。具體而言,展開用連結部453係由第1展開用連結部455、第2展開用連結部457、及第3展開用連結部459構成。第1展開用連結部455係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407的8個第1Ω2 構造447各自的頂面(未賦予圖號)的中央、及第2薄片部分409的8個第2Ω1 構造449各自的頂面(未賦予圖號)中央,並且將第1薄片部分407與第2薄片部分409部分地連結。
又,第2展開用連結部457係配置於第2薄片部分409的7個第2Ω2 構造451各自的頂面(未賦予圖號)中央,並且將第2薄片部分409與基礎薄片第2部分405b部分地連結。且,第3展開用連結部459係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407的7個第1Ω1 構造445各自的頂面(未賦予圖號)中央,並且將第1薄片部分407與基礎薄片第1部分405a部分地連結。
第2層積構造403係具備第2固定用連結部443及展開用連結部(未賦予圖號)。第2層積構造403之第2固定用連結部443及展開用連結部(未賦予圖號)分別與第1層積構造401之第1固定用連結部441及展開用連結部453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說明。
若握持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握持部413,朝展開方向DS 展開的話,則第1層積構造401及第2層積構造403朝展開方向DS 展開。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薄片部分407的第1展開端部429、和第2薄片部分409的第1展開端部429分別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具有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1往復構造461、和第2往復構造463。又,第3薄片部分423的第2展開端部437、和第4薄片部分425的第2展開端部437分別在第1方向一方向D11 (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具有朝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交互地往復移動的第3往復構造465、和第4往復構造467。
清掃薄片1係例如在雙面清掃型的地板用清掃具481,藉由以第1清掃薄片部分415及第2清掃薄片部分417分別與地板用清掃具481的清掃面對應的方式,將清掃薄片1的握持部413安裝於地板用清掃具的安裝部(未圖示)來使用。 再者,作為雙面清掃型的地板用清掃具481,可舉出例如日本特開第1997-164110號公報、日本新型專利第3152632號等所記載者。 在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關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及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在此省略說明。
[第5實施形態] 圖20至圖22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20係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551的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1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2係用來說明清掃薄片1用的手持用清掃具551的立體圖。
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參照第1實施形態)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能夠形成為非展開狀態和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的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的層積構造17。又,在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單一的層積構造17具有大約360˚之展開角度。
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及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及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非展開狀態,具有層積構造17,其係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第1薄片部分501、第2薄片部分503、第3薄片部分505、第4薄片部分507、第5薄片部分509、第6薄片部分511、第7薄片部分513、第8薄片部分515、第9薄片部分517、第10薄片部分519、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依次被層積而構成。
第1薄片部分501~第10薄片部分519分別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第2薄片部分31同樣地,具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T1 突出的複數個Ω1 構造(未賦予圖號)、和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T2 突出的複數個Ω2 構造(未賦予圖號),複數個Ω1 構造和複數個Ω2 構造分別為方向相反但形狀相同,在第1方向D1 上交互地配置。
第1薄片部分501~第10薄片部分519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同樣地,相鄰的薄片部分的Ω1 構造之頂面的略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和Ω2 構造的頂面的略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藉由複數個展開用連結部分(未賦予圖號)接合。又,第1薄片部分501的Ω1 構造的頂面的略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和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係藉由複數個展開用連結部分(未賦予圖號)接合。且,第10薄片部分519的Ω2 構造的頂面的略中央(第1方向D1 的中央)、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係藉由複數個展開用連結部分(未賦予圖號)接合。
又,在第1薄片部分501至第10薄片部分519,分別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同樣地,與固定用連結部(未圖示)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展開端部(未圖示)的伸長長度變得較與固定用連結部(未圖示)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D1 )之固定端部(未圖示)的長度長。
如圖21所示,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比起複數個薄片部分(亦即,第1薄片部分501~第10薄片部分519),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構成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側(握持部521側)較長所形成之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因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係在厚度方向T上分離預定距離d,所以,使用者握持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容易將清掃薄片1展開。
再者,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分別具備:配置於與第1薄片部分501~第10薄片部分519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521a(握持部52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及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501~第10薄片部分519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521b(握持部52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基礎薄片第1部分13a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13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分別為了形成供手持用清掃具551握持的握持部521a及握持部521b,形成有握持部用熔融部15。
手持用清掃具551具備:臂部553;以及連結於臂部553之一對清掃薄片安裝部555a和清掃薄片安裝部555b。清掃薄片安裝部555a及清掃薄片安裝部555b分別具有板形狀,清掃薄片安裝部555a的板形狀和清掃薄片安裝部555b的板形狀係分離預定距離e且配置於平行的方向。
為了將清掃薄片1從非展開狀態作成展開狀態而進行使用,握持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將清掃薄片1朝展開方向DS 以展開角度成為大約360˚的方式進行展開,再將手持用清掃具551的清掃薄片安裝部555a及清掃薄片安裝部555b分別***至清掃薄片1的握持部521a及握持部521b,藉此將清掃薄片1固定於手持用清掃具551。
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不會有展開方向DS 之方向性,能夠進行清掃。 在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關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在此省略說明。
[第6實施形態] 圖23至圖26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23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4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背面、底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5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6係用來說明清掃薄片1的製造方法的圖。
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參照第1實施形態)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能夠形成為非展開狀態和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的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的層積構造17。又,在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具有大約180˚之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以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與後述的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具有相同方向的方式,具備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在非展開狀態,層積構造17具有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係中間隔著中央部7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參照圖25)係藉由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以遠離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的方式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形成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參照圖23),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可使用於被清掃面的清掃。換言之,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藉由朝展開方向DS 折疊,可形成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
清掃薄片1係具備:基礎薄片601;以及包含複數個薄片,亦即,第1薄片部分603、第2薄片部分605、第3薄片部分607、第4薄片部分609、第5薄片部分611、第6薄片部分613、第7薄片部分615、第8薄片部分617及第9薄片部分619之9片的薄片。 再者,基礎薄片601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藉由在展開方向DS 的中央朝第1方向D1 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641,區劃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
如圖25所示,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複數個薄片,亦即,包含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之9片的薄片,係配置於設在厚度方向T的兩端之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之間,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以該順序,藉由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再者,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分別在第1方向D1 上,具有與預定的間距P大致相同的長度,因此,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的間隔為略0。
基礎薄片601係具備:配置於與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具體而言,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係藉由在展開方向DS 的中央與第1方向D1 平行地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641,區劃成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和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與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分別具備:配置於與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及配置於與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
再者,在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為了形成用來握持手持用清掃具(參照第1實施形態)的清掃薄片安裝部之握持部91而形成有握持部用熔融部15。握持部用熔融部15係與第1實施形態所示的握持部用熔融部15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及第1薄片部分603至第9薄片部分619分別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601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在固定端部3,具備固定用連結部641,其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的熔融部構成。
固定用連結部641係在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區劃成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643、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645、第3固定用連結部分647、第4固定用連結部分649、第5固定用連結部分651、第6固定用連結部分653、第7固定用連結部分655、第8固定用連結部分657及第9固定用連結部分659。
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643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第1薄片部分603、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645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第2薄片部分605、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同樣地,第3固定用連結部分647~第8固定用連結部分657分別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第3薄片部分607~第8薄片部分617、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第9固定用連結部分659係藉由使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第9薄片部分619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熔融所形成。
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由於不易理解,如參照圖23所示之展開狀態的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進行說明的話,第1薄片部分603係具有藉由11個翻折部(未賦予圖號),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和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交互地翻折之第1風箱構造621。具體而言,第1薄片部分603係在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然後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交互地共計11個的翻折部進行翻折所構成之第1風箱構造621。 再者,11個翻折部(未賦予圖號)係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朝第2方向D2 延伸,又,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清掃薄片部分19),大致朝與第1方向D1 正交的方向延伸。
第1薄片部分603係藉由11個的翻折部(未賦予圖號),區劃成第1薄片部分第n領域(n=1~12),並且具有構成第1風箱構造621之兩端的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第1薄片部分第n區域(n=1~12)係在厚度方向T上,以該順序進行層積。 再者,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分別相當於後述之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5及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7。
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601。具體而言,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 再者,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和固定用連結部641的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643係構成後述的第1固定端部661。
第2薄片部分605係具有藉由11個的翻折部(未賦予圖號),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和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交互地翻折所形成的第2風箱構造623。第2薄片部分605係與第1薄片部分603同樣地,藉由11個的翻折部(未賦予圖號),區劃成第2薄片部分第n領域(n=1~12),並且具有構成第2風箱構造623之兩端的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第2薄片部分第n區域(n=1~12)係在厚度方向T上,以該順序進行層積。 再者,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分別相當於後述之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3及另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5。
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601。具體而言,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 再者,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和固定用連結部641的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645係構成後述的第2固定端部669。
第3薄片部分607~第9薄片部分619係與第1薄片部分603同樣地,具有第3風箱構造625~第9風箱構造637。第3薄片部分607~第9薄片部分619之詳細說明在此省略。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各自的全體朝與展開方向DS 並行的方向延伸(朝展開方向DS 展開),並且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以該順序,在第1方向D1 上,以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再者,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分別在第1方向D1 上,具有與預定的間距P大致相同的長度,因此,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的間隔為略0。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薄片部分603全體係具備朝與展開方向DS 並行的方向延伸之第1固定端部661;和朝與第2方向D2 平行的方向延伸之第1展開端部663。第1薄片部分603還具有:配置於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側之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5;和配置於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側之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7。
如前述般,第1固定端部661係由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及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和固定用連結部641的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643所構成。又,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5、和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667分別由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603a、和第1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3b所構成。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2薄片部分605係與第1薄片部分603同樣地,還具備第2固定端部669和第2展開端部671,並且具有:配置於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側之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3;和配置於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側之另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5。
如前述般,第2固定端部669係由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及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和固定用連結部641的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645所構成。又,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3、和另一方的第2端部區域675分別由第2薄片部分第1區域605a、和第2薄片部分第12區域605b所構成。 第3薄片部分607~第9薄片部分619,由於與第1薄片部分603及第2薄片部分605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如圖25所示,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比起複數個薄片(尤其是第9薄片部分619),將基礎薄片601(基礎薄片第1部分6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601b)構成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側較長所形成之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係與第1實施形態所示的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如圖26所示地製造。 在熔融有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之基礎薄片601,將構成第1薄片部分603之第1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1、構成第2薄片部分605之第2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3、構成第3薄片部分607之第3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5、構成第4薄片部分609之第4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7、構成第5薄片部分611之第5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9、構成第6薄片部分613之第6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1、構成第7薄片部分615之第7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3、構成第8薄片部分617之第8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5、構成第9薄片部分619之第9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7以該順序,朝第1方向D1 以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
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基礎薄片601、及第1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1~第9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7沿著通過第2方向D2 的中心並朝第1方向D1 延伸的第1方向中心線CL1 熔融,形成固定用連結部641,藉此,形成熔融薄片719。其次,對熔融薄片719之各別構成第1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1~第9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7之薄片的端部(未賦予圖號)塗布熱熔膠接著劑721,然後,再將熔融薄片719在固定用連結部641處折疊,使第1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01~第9薄片部分用層積體717各自塗布有熱熔膠接著劑721之部分彼此接著,形成清掃薄片1。
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又,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可採用展開狀態與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緊緻性。
[第7實施形態] 圖27及圖28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27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28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
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參照第1實施形態)並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為含有藥液之濕式清掃薄片。清掃薄片1係可形成展開狀態與非展開狀態,具體而言,可形成展開狀態之單一清掃薄片部分19和非展開狀態之單一層積構造17。又,在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具有大約180˚之展開角度。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之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係以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與後述的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具有相同方向的方式,具備第1方向D1 、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以及展開方向DS
在非展開狀態,層積構造17具有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分別朝與第1方向D1 平行的方向延伸,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係中間隔著中央部7而朝第2方向D2 分離配置。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參照圖28)係藉由將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以遠離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的方式朝展開方向DS 展開,形成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參照圖27),使得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可使用於被清掃面的清掃。
清掃薄片1係具備基礎薄片801、及複數個薄片,亦即,包含第1薄片部分811、第2薄片部分813、第3薄片部分815及第4薄片部分817之4片的薄片。 再者,基礎薄片801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藉由在展開方向DS 的中央與第1方向D1 平行間歇地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803,區劃成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
如圖28所示,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複數個薄片,亦即,包含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之4片的薄片,係配置於設在厚度方向T的兩端之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之間,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以該順序,藉由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再者,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分別在第1方向D1 上,具有較預定的間距P若干短的長度,因此,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係隔著若干的間隔進行配置。
基礎薄片801係具備:配置於與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具體而言,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係藉由在展開方向DS 的中央朝第1方向D1 間歇地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803,區劃成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和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和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分別具備: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及配置於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相反側的面,且用來形成握持部91之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 再者,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的握持部用熔融部15。
握持部形成用薄片207及第1薄片部分811至第4薄片部分817分別由含有熱熔融性纖維和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含有藥液。又,基礎薄片801係藉由以熱熔融性纖維形成的紡黏不織布所構成。
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係在固定端部3,具備固定用連結部803,其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的熔融部構成。固定用連結部803係朝第1方向D1 間歇地延伸。
固定用連結部803係在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被區劃成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849、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851、第3固定用連結部分853及第4固定用連結部分855。
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849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第1薄片部分811、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第2固定用連結部分851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第2薄片部分813、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第3固定用連結部分853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第3薄片部分815、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又,第4固定用連結部分855係藉由使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11a、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第4薄片部分817、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及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11b熔融所形成。
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由於不易理解,故,如參照圖27所示之展開狀態的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進行說明的話,第1薄片部分811係具有藉由15個翻折部(未賦予圖號),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和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交互地翻折之第1風箱構造841。具體而言,第1薄片部分811係在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然後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交互地共計15個的翻折部進行翻折所構成之第1風箱構造841。 再者,15個翻折部(未賦予圖號)係在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層積構造17),朝第2方向D2 延伸,又,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清掃薄片部分19),大致朝與第1方向D1 正交的方向延伸。
第1薄片部分811係藉由15個的翻折部(未賦予圖號),區劃成第1薄片部分第n領域(n=1~16),並且具有構成第1風箱構造841之兩端的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第1薄片部分第n區域(n=1~16)係在厚度方向T上,以該順序進行層積。 再者,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分別相當於後述之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5及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7。
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801。具體而言,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分別連結於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 再者,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和固定用連結部803的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849係構成後述的第1固定端部831。
第2薄片部分813~第4薄片部分817係與第1薄片部分811同樣地具有第2風箱構造843~第4風箱構造847。第2薄片部分813~第4薄片部分817之詳細說明在此省略。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各自朝與展開方向DS 並行的方向延伸(朝展開方向DS 展開),並且第1薄片部分811~第4薄片部分817以該順序,在第1方向D1 上,以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
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第1薄片部分811全體係具備朝與展開方向DS 並行的方向延伸之第1固定端部831;和朝與第2方向D2 平行的方向延伸之第1展開端部833。第1薄片部分811還具有:配置於展開方向一方向DS1 側之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5;和配置於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側之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7。
如前述般,第1固定端部831係由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及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和固定用連結部803的第1固定用連結部分849所構成。又,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5、和另一方的第1端部區域837分別由第1薄片部分第1區域811a、和第1薄片部分第16區域811b所構成。 第2薄片部分813~第4薄片部分817係與第1薄片部分811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如圖28所示,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備:比起複數個薄片(尤其是第4薄片部分817),將基礎薄片801(基礎薄片第1部分801a及基礎薄片第2部分801b)構成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側較長所形成之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係與第1實施形態所示的一對展開用握持部85相同,故,在此省略說明。
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除了(i)未形成固定用連結部641,藉由折疊熔融薄片719形成折疊構造體,接著,在折疊構造體,朝第1方向D1 間歇地形成固定用連結部803的點、及(ii)未塗布熱熔膠接著劑721的點以外,可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同樣地製造。
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同樣地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又,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可採用展開狀態與非展開狀態,具有優良之緊緻性。
[第8實施形態] 圖29及圖30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29係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圖30係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平面及左側面側之立體圖。 再者,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係具有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的構造,因此,以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不同的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
在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構成複數個薄片之奇數編號的薄片(亦即,第1薄片部分603、第3薄片部分607、第5薄片部分611、第7薄片部分615及第9薄片部分619)係具有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第1薄片部分603(及第2薄片部分605~第9薄片部分619)相同的形狀。亦即,前述奇數編號的薄片係在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然後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交互地共計11個的翻折部進行翻折。 再者,在圖29,顯示作為第1薄片部分603的翻折部之11個第1翻折部901中的一部分,不過,第3薄片部分607、第5薄片部分611、第7薄片部分615及第9薄片部分619的翻折部則被省略。
另外,在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構成複數個薄片之偶數編號的薄片(亦即,第2薄片部分605、第4薄片部分609、第6薄片部分613及第8薄片部分617)係與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第1薄片部分603(以及第2薄片部分605~第9薄片部分619)對於通過第2方向D2 及厚度方向T之平面,處於面對稱的關係。換言之,前述偶數編號的薄片係在展開方向另一方向DS2 ,朝第1方向一方向D11 然後朝第1方向另一方向D12 交互地共計11個的翻折部進行翻折。
再者,在圖29,顯示有作為第2薄片部分605的翻折部之11個第2翻折部903中的一部分,不過,第4薄片部分609、第6薄片部分613及第8薄片部分617的翻折部省略。 因此,在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前述奇數編號的薄片與前述偶數編號的薄片係配置成翻折部互相面對。
在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前述奇數編號的薄片與前述偶數編號的薄片係在互相面對的翻折部(除了配置於第2方向D2 的中央之翻折部外),藉由熱熔膠接著劑905互相接合。 在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在將清掃薄片1一邊朝第1方向D1 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的情況,能夠抑制第1薄片部分603~第9薄片部分619互相朝第1方向D1 傾倒,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第9實施形態]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藉由對複數個薄片部分實施著色,具有優良之美觀。 圖31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稱為「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具體而言,圖31係安裝於手持用清掃具251(參照第1實施形態)的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1的正面圖。 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大致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故,僅說明不同點。
在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分別由將具有藍色的網狀薄片和具有白色之包含熱熔融性纖維及保水性纖維的水針不織布的層積物所構成。網狀薄片係構成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各自的內表面,又,水針不織布係構成第2薄片部分31及第3薄片部分51各自的外表面。 再者,第1薄片部分21及第4薄片部分61分別由具有白色且包含熱熔融性纖維及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所構成。
因此,在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由於因角度的關係,會有越接近固定用連結部71,相對地看見較濃的青色,越遠離固定用連結部71(接近展開用連結部73),相對地靠見較淡的青色之傾向,故,具有優良之美觀。 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關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相同,在此省略說明。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為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將展開端部朝展開方向展開而使用之清掃薄片。又,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在於層積構造,具備有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
前述固定端部,在前述層積構造,理想為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更理想為朝與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又,前述展開端部,理想為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更理想為朝與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這是來自於清掃薄片之使用容易度的觀點。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在非展開狀態,可包含一個或複數個前述層積構造。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為包含複數個層積構造之情況,前述清掃薄片能以任意的型態包含複數個層積構造。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例如可包含在第1方向、第2方向、厚度方向等相連續或分離預定距離進行配置之複數個層積構造。
在此情況,清掃薄片,例如可為將複數個層積構造的一部分(例如,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配置於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的端部之薄片)以相連續或分離預定距離的方式連結於不同體的薄片(例如握持用薄片)等,亦可為複數個層積構造的一部分(例如,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配置於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的端部之薄片)所連結之複數個層積構造的一部分(例如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配置於厚度方向的端部之薄片)由一體的薄片構成。
前述複數個層積構造係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形成複數個清掃薄片部分,該複數個清掃薄片部分係可例如配置於單面清掃型的地板用清掃具之單一面的清掃面,又可配置於雙面清掃型的地板用清掃具的雙面之清掃面。
又,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係例如能以複數個清掃薄片部分(來自於複數個層積構造)與展開方向相連續或分離預定距離配置的方式,被清掃具(例如手持用清掃具)握持並使用。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在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或第1方向上依序配置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再者,複數個薄片部分依序配置於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係指複數個薄片部分層積於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又,複數個薄片部分依序配置於層積構造的第1方向,係指複數個薄片部分在第1方向上以預定的間距配置,預定的間距可與各薄片部分的第1方向的長度相同,亦可較其更長或更短。 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有將複數個薄片部分被依序配置於厚度方向上的層積構造稱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又,有將複數個薄片部分被依序配置於第1方向的層積構造稱為「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固定端部,藉由固定用連結部連結。 前述固定用連結部係配置於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理想為配置於與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這是來自於清掃薄片之使用容易度的觀點。 前述固定用連結部係連續或間歇地配置。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包含藉由接著劑之接著部、藉由熱熔融性纖維之熔融部、連續的薄片部分的翻折部等。
在前述層積構造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前述固定端部係能在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將所有的複數個薄片部分固定。 在前述層積構造為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前述固定端部係能在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將複數個薄片部分依序固定。
再者,在前述固定用連結部配置於與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情況,展開方向構成第1方向的周方向,又,展開方向係在層積構造的剖面視角(第2方向之剖面視角)上,與厚度方向一致,又,在層積構造的俯視視角(厚度方向之俯視視角)上,與第2方向一致。
又,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係藉由將清掃薄片朝展開方向展開,亦即,從非展開狀態(層積構造)形成為展開狀態(清掃薄片部分),依序配置複數個薄片部分。 以下,(i)將「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在清掃薄片展開狀態(清掃薄片部分)依序配置於「展開方向」者稱為『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又,(ii)將「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在清掃薄片展開狀態(清掃薄片部分)依序配置於「第1方向」者稱為『第1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藉此,複數個薄片部分變得不易傾倒,作為新的清掃面,變得容易依序地接觸被清掃面。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因應需要,使用文字敘述進行說明。 ・複數個薄片部分包含n片的薄片部分。 ・n片的薄片部分包含例如第k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第(k+2)薄片部分等。 ・將第k薄片部分、和第(k+1)薄片部分能具有之期望的展開用連結部及複數個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稱為第k展開用連結部及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 ・將第(k+1)薄片部分第、和(k+2)薄片部分能具有之期望的展開用連結部及複數個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稱為第(k+1)展開用連結部及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複數個薄片部分的片數,亦即,n係未特別限制。例如,在前述清掃薄片係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n亦可能依據層積構造的期望的展開角度、複數個薄片部分各自的冗餘度等改變。例如,層積構造的展開角度180˚左右,n可為例如3~12。 又,在前述清掃薄片係具有「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第1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n亦可能依據各薄片部分的第1方向之長度改變,但n可設定為例如1~12。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清掃薄片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1要件」)。 (1-1)n片的薄片部分包含第k薄片部分、和第(k+1)薄片部分。 (1-2)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第k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藉由符合第1要件,在清掃薄片的展開狀態,第k薄片部分和第(k+1)薄片部分變得容易依序配置。 在此,k理想為1~(n-1)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再者,k並非一定需要為連續的整數。又,k的上限係1~(n-1)的範圍之100%的整數。藉由k符合前述範圍,能夠提高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具有前述效果的薄片部分之比率。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清掃薄片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2要件」)。 (2-1)n片的薄片部分包含第k薄片部分、和第(k+1)薄片部分。 (2-2)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第k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2-3)第k展開用連結部係具備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
藉由符合第2要件,在清掃薄片的展開狀態,第k薄片部分和第(k+1)薄片部分變得容易依序配置,並且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變得容易採取往復構造。 在此,k理想為1~(n-1)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再者,k並非一定需要為連續的整數。又,k的上限係1~(n-1)的範圍之100%的整數。藉由k符合前述範圍,能夠提高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具有前述效果的薄片部分之比率。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清掃薄片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3要件」)。 (3-1)n片的薄片部分係包含第k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 (3-2)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第k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3-3)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係藉由第(k+1)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藉由符合第3要件,第(k+1)薄片部分變得容易形成朝展開方向一方向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往復移動的往復構造。 在此,k理想為1~(n-2)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再者,k並非一定需要為連續的整數。又,k的上限係1~(n-2)的範圍之100%的整數。藉由k符合前述範圍,能夠提高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具有前述效果的薄片部分之比率。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展開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清掃薄片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4要件」)。 (4-1)n片的薄片部分係包含第k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 (4-2)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具備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之第k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4-3)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係藉由具備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之第(k+1)展開用連結部連結。 (4-4)構成第k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理想為40%以上、更理想為60%以上,例如除了第1方向的兩端以外的全部)、和構成第(k+1)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理想為40%以上、更理想為60%以上,例如除了第1方向的兩端以外的全部)未配置在重複於前述厚度方向的位置。
藉由符合第4要件,第(k+1)薄片部分能夠形成朝展開方向一方向及展開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往復移動的往復構造。 在此,k理想為1~(n-2)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再者,k並非一定需要為連續的整數。又,k的上限係1~(n-2)的範圍之100%的整數。藉由k符合前述範圍,能夠提高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具有前述效果的薄片部分之比率。
再者,前述「重複於(第(k+1)薄片部分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係指第(k+1)薄片部分中之隔著第(k+1)薄片部分構成構件而相互面對的兩面中重複於厚度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在第(k+1)薄片部分為不具有翻折構造之扁平的情況,前述「重複於(第(k+1)薄片部分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就如字面上的解釋。
另外,在第(k+1)薄片部分具有翻折構造的情況,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和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若非為第(k+1)薄片部分中之隔著第(k+1)薄片部分構成構件而互相面對的兩面中重複於厚度方向的位置的話,則視為不重複於厚度方向,被排除在外。這是因為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往復構造形成於第(k+1)薄片部分之故。
例如,在第(k+1)薄片部分具有複數個Ω構造(Ω1 構造及Ω2 構造)的情況,即使為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配置於Ω1 構造的第1頂部,且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配置於第1底部(Ω2 構造的第2頂部),並且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與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重複於厚度方向之情況,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與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中的1個也視為未配置在「重複於(第(k+1)薄片部分的)厚度方向的位置」,被排除在外。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1要件至第4要件的情況,第(k+1)薄片部分能夠藉由朝沿著第2方向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翻折部,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交互地進行翻折(以下,稱為「第5要件」)。藉由符合第5要件,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1要件~第5要件的情況,第(k+1)薄片部分可具備:複數個第1頂部,該等朝厚度方向一方向突出,且分別具有第1頂面(Ω1 構造);及複數個第2頂部,該等朝厚度方向另一方向突出,且分別具有第2頂面(Ω2 構造)者(以下稱為「第6要件」)。藉由符合第6要件,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4要件及第6要件的情況,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可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1頂面(以下稱為「第7要件」)。藉由符合第7要件,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6要件或第7要件的情況,在厚度方向上之俯視視角,複數個第1頂面的總面積,理想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更理想為70%以上且100%以下,更加理想為90%以上且100%以下(以下稱為「第8要件」)。藉由符合第8要件,可將構成第k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1頂面之自由度變高,並且第(k+1)薄片部分的冗餘度變大,因此,可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及增大清掃薄片(層積構造)之展開角度。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4要件及第6要件的情況、符合第7要件的情況或符合第4及第8要件的情況,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可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2頂面(以下稱為「第9要件」)。藉由符合第9要件,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6要件、第7要件、第8要件或第9要件的情況,在厚度方向上之俯視視角,複數個第2頂面的總面積,理想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更理想為70%以上且100%以下,更加理想為90%以上且100%以下(以下稱為「第10要件」)。藉由符合第10要件,可將構成第(k+1)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2頂面之自由度變高,並且第(k+1)薄片部分的冗餘度變大,因此,可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及增大清掃薄片(層積構造)之展開角度。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5要件的情況,第(k+1)薄片部分理想為具有120%以上、更理想為150%以上、更加理想為200%以上、最理想為250%以上的冗餘度(以下稱為「第11要件」)。藉由符合第11要件,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能夠增大第(k+1)薄片部分的往復構造之波高。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2要件、第3要件或第4要件的情況等,還可具備第k輔助連結部分,其係從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朝固定端部連續或間歇地延伸,用來將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連結(以下稱為「第12要件」)。藉由符合第12要件,在第k薄片部分與第(k+1)薄片部分之間,變得容易保持伴隨第k輔助連結部分所形成的往復構造。再者,關於k的理想的範圍,如各要件所記載的內容。 在第k輔助連結部分,包含藉由接著劑之接著部、藉由熱熔融性纖維之熔融部、連續的薄片部分的翻折部等。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第1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因應需要,使用文字敘述進行說明。 ・複數個薄片部分包含n片的薄片部分。 ・複數個薄片部分包含第j薄片部分。 ・第j薄片部分具有:藉由m個的翻折部具體而言為第i翻折部,在第1方向一方向和第1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區劃成(m+1)的薄片區域具體而言為第h薄片區域之風箱構造。
j為1~n的整數,i為1~m的整數,又,h為1~(m+1)的整數。 前述n的理想範圍,有可能會依據第j薄片部分各自的第1方向的長度等改變,但例如可設為2~15。 前述m的理想範圍,有可能會依據層積構造應具有的展開角度、第j薄片部分各自的第1方向的長度等改變,但例如在層積構造的展開角度為180˚左右,m例如可設為3~20。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有「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第1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以下,清掃薄片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13要件」)。 (13-1)層積構造還包含配置於厚度方向的兩端之一對基材薄片部分。 (13-2)n片的薄片部分排列配置於第1方向。 (13-3)第j薄片部分之第1薄片區域與第(m+1)薄片區域係連結於一對基材薄片部分。 j為1~n的整數,i為1~m的整數,又,h為1~(m+1)的整數。
藉由符合第13要件,(i)風箱構造薄片可增大其面積,(ii)在將清掃薄片一邊朝第1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的情況,可抑制複數個薄片朝第1方向傾倒,(iii)在將清掃薄片一邊朝第2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的情況,即使在構成風箱構造薄片之薄片部分中,某薄片部分清掃被清掃面而被髒污附著的情況,鄰接於某薄片部分之相鄰薄片部分也能清掃被清掃面。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符合第13要件的情況,清掃薄片還可符合以下的要件(以下稱為「第14要件」)。 (14-1)n片的薄片部分包含第j薄片部分與第(j+1)薄片部分。 (14-2)第j薄片部分藉由第i翻折部,區劃成第h薄片區域。 (14-3)第(j+1)薄片部分藉由第(i+1)翻折部,區劃成第(h+1)薄片區域。 (14-4)第i翻折部與第(i+1)翻折部相連結。
藉由符合第14要件,在將清掃薄片一邊朝第1方向移動一邊清掃被清掃面的情況,可抑制第j薄片部分及第(j+1)薄片部分朝第1方向傾倒。 再者,j理想為1~(n-1)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i理想為1~(m-1)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又,h理想為1~m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更理想為40%以上、更加理想為60%以上、最理想為80%以上的整數。再者,j、i及h並非一定需要為連續的整數。又,j、i及h各自的上限為100%。藉由j、i及h符合前述範圍,可使前述的效果變得更大。 再者,前述連結係可藉由該技術領域之習知的手段,例如,藉由接著劑之接著部、藉由熱熔融性纖維之熔融部等形成。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為具有「第1方向配置層積構造」及「第1方向依序配置清掃薄片部分」的情況,若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依序配置於第1方向的話,則未特別限定,例如能以預定的間距P進行配置。在複數個薄片部分分別在第1方向具有預定的長度的情況,例如,亦可將複數個薄片部分各自的第1方向的長度作成與間距P相等,將與複數個薄片部分中在第1方向相鄰的薄片之間隔作成為0。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前述層積構造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亦即,具有展開端部伸長長度構造。藉此,不僅展開端部,就連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間的中央部亦可作為清掃面來清掃被清掃面,使得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作為前述展開端部伸長長度構造,可舉出例如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具有翻折部(例如第1實施形態所示者),或具有略多角形(例如三角形、四角形,例如梯形、五方形)、略圓形、略橢圓形等的預定形狀者。 再者,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具有前述預定形狀的情況,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需要選擇成為: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前述層積構造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且當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前述翻折部時,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和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固定端部的長度的理想關係,為與前述冗餘度相同。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層積構造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且當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前述預定形狀時,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係較與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固定端部的長度,在理想為1.05倍以上、更理想為1.1倍以上、更加理想為1.20倍以上的範圍內更長,又在理想為1.60倍以下、更理想為1.50倍以下、更加理想為1.45倍以下的範圍內更長。藉此,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前述層積構造為厚度方向配置層積構造的情況,且當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前述預定形狀時,展開端部的端部係位於從固定端部的端緣到預定的範圍內(具體而言,展開端部及固定端部的距離內)為佳。
具體而言,如圖33所示,薄片部分1011具有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固定端部3及展開端部5係與第1方向D1 平行,相隔距離R。固定端部3係在第1方向D1 的兩端具有第1端緣1013及第2端緣1015,又,展開端部5係在第1方向D1 兩端具有第1端部1017及第2端部1019。又,展開端部5的第1端部1017係位於自固定端部3的第1端緣1013起之距離R的範圍內,又,展開端部5的第2端部1019係位於自固定端部3的第2端緣1015起之距離R的範圍內。藉此,當將清掃薄片作成為展開狀態時,即使薄片部分1011朝第1方向D1 縮窄的情況,清掃薄片的第1方向D1 之兩端比起其間的部分,不易朝厚度方向突出,變得容易進行平坦面的清掃。 再者,清掃薄片的第1方向D1 之兩端比起其間的部分朝厚度方向突出的情況,變得容易進行曲面等之非平坦面的清掃。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濕式、乾式的任一者皆可,又,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構成層積構造的複數個薄片部分,未特別限制可包含在本技術領域所使用的薄片,例如布帛(例如不織布、織物、編物等)。前述布帛,可為配置有複數個孔的有孔薄片,亦可為未配置有孔的無孔薄片。再者,前述有孔薄片可為例如日本特開2017-118963號公報所記載之藉由水射流法、針刺法形成的有孔薄片。
又,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亦可包含網狀薄片。作為前述網狀薄片,可舉出例如合成樹脂製且具有網眼構造者。又,前述網狀薄片,可單獨構成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又亦可在黏貼於其他的薄片狀物例如前述布帛的狀態下構成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換言之,構成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之單一的薄片部分,可為網狀薄片與其他薄片狀物(例如布帛)之層積物。 在前述網狀薄片的層積物,網狀薄片係配置成為構成網狀薄片的層積物之內表面或外表面。
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全部,係可包含熱熔融性纖維。藉此,變得容易由熔融部,構成固定用連結部、展開用連結部及期望的補助連結部。
作為前述熱熔融性纖維,可舉出合成纖維例如熱熔融性纖維,其例如聚烯烴系聚合物,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聚酯系聚合物,例如對苯二甲酸系聚合物,其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戊二酯;聚醯胺系聚合物,例如耐綸6或耐綸6、6;丙烯酸系聚合物;聚丙烯腈系聚合物;或者該等的變性物,或是該等的組合所形成之纖維。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構成層積構造的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全部,係可包含保水性纖維。藉此,清掃薄片具有變得容易含有藥液、容易吸收液體的髒污等的作用。 作為前述保水性纖維,可舉出纖維素系纖維,例如紙漿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及半合成纖維素纖維等。作為前述再生纖維素纖維,可舉出嫘縈纖維,例如從黏膠所獲得的黏膠嫘縈,從多元腦纖維(Polynosic)及莫代爾纖維(Modal)、從纖維素的銅氨鹽溶液所獲得的銅氨嫘縈纖維(亦被稱為Cupra纖維)等的纖維;藉由使用作為有機化合物及水的混合溶液的有機溶劑的有機溶劑紡絲法所獲得,而不經纖維素衍生物的萊賽爾纖維及天絲棉等。 作為前述半合成纖維素纖維,可舉出例如三乙酸酯纖維及二乙酸酯纖維等的乙酸酯纖維。
前述網狀薄片、有孔薄片及無孔薄片,從網眼的粗糙度來看,髒污的刮取性大致處於以下的關係。 網狀薄片>有孔薄片>無孔薄片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包含前述網狀薄片、有孔薄片及無孔薄片中的至少2種薄片的情況,從髒污的刮取性的觀點來看,具有相對高的刮取性之高刮取性薄片和具有相對低的刮取性之低刮取性薄片能以下述的方式進行配置。
(i)在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將高刮取性薄片(相對多)配置於中央,將低刮取性薄片(相對多)配置於端部。 若在層積構造的中央,(相對多)配置高刮取性薄片的話,則在清掃薄片的展開狀態,高刮取性薄片(相對多)配置於接近被清掃面的位置,又,低刮取性薄片可(相對多)配置於其周緣,因此,高刮取性薄片能夠清除髒污,又,低刮取性薄片可擦拭髒污,使得清掃薄片的清掃性提升。
(ii)在將清掃薄片區劃成前端側區域及基端側區域的情況,在前端側區域(相對多)配置高刮取性薄片,在基端側區域(相對多)配置低刮取性薄片。 藉由在前端側區域(相對多)配置高刮取性薄片,清掃薄片的前端側區域可清除髒污,又,藉由在基端側區域(相對多)配置低刮取性薄片,使得清掃薄片的基端側區域可擦拭髒污。 前述前端側區域與前述基端側區域,係將清掃薄片在預定的方向(例如第1方向)的中央,藉由朝與前述預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第2方向)延伸的正交線進行區劃。又,前述前端側區域係為相距使用者相對遠的區域,又,前述基端側區域係為相距使用者相對近的區域。
作為前述布帛,可舉出例如水針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等。在前述清掃薄片為乾式的情況,複數個薄片部分可包含水針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等。
在前述清掃薄片為濕式的情況,複數個薄片部分可包含水針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等。又,在前述清掃薄片為濕式的情況,配置於層積構造的厚度方向之兩端的薄片部分係由疏水性相對高的布帛亦即疏水性布帛(例如由合成纖維所構成的紡黏不織布)構成,又,配置於該等之間的薄片部分,係由親水性相對高的布帛亦即親水性布帛(例如包含熱熔融性纖維及保水性纖維之水針不織布)構成,可使親水性布帛含有藥液。藉此,當使用時,親水性布帛所保持的藥液不易超過疏水性布帛,例如,親水性布帛所保持的藥液變得不易超過疏水性布帛而接觸到使用者。又,親水性布帛所保持的藥液變得不易超過疏水性布帛而揮發。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為濕式的情況,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係具備用來使清掃薄片展開的一對展開用握持部為佳。這是因為在清掃薄片為濕式的情況,會有因藥液,造成構成層積構造的複數個薄片部分彼此相黏而變得不易展開之情況。從清掃薄片的展開容易度的觀點來看,前述一對展開用握持部,理想為從非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朝清掃薄片外側(例如第1方向)突出為佳,更理想為展開用把持部係以相隔預定距離的方式配置,又,一對展開用握持部係由疏水性布帛構成為更佳。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可進一步包含在該技術領域中習知的纖維束,亦可不包含。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亦可還具備供清掃具或使用者握持清掃薄片的握持部。前述握持部係可配置於清掃薄片的任意位置。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具備單一的層積構造的情況,且例如當展開角度未滿360˚時,可在複數個薄片部分之配置於厚度方向之兩端的兩端薄片部分具有握持部。前述握持部係可藉由在前述兩端薄片部分連結例如熔融追加的薄片狀構件例如握持部形成用薄片來形成。
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在具備單一的層積構造的情況,且例如當展開角度為360˚時,可在前述兩端薄片部分之互相面對的部分之間,具有前述握持部。 又,前述握持部亦可形成在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2片的薄片部分之間。前述握持部亦可形成在相鄰的2片的薄片部分之間的例如中央部。
又,前述握持部可由單一的握持部構成,亦可由複數個把持部分構成。例如,在2個把持部分***清掃具之分叉的清掃薄片安裝部,或在2個把持部分供使用者的拇指、食指到小指***,藉此,可抑制清掃薄片從清掃具或使用者的手偏移。作為前述2個把持部分,例如可舉出中間隔著固定用連結部之一對把持部分。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備複數個層積構造的情況,除了本發明的清掃薄片為具備單一的層積構造的情況之握持部以外,還可在複數個清掃薄片部分之間的部分(例如,複數個清掃薄片部分的基材薄片部分之間),形成握持部。
在本發明的清掃薄片具備握持部的情況,該握持部可朝任意的方向延伸,從清掃具或使用者的握持容易度之觀點來看,握持部係具備朝第1方向開口的***口部,並且朝沿著第1方向的方向延伸為佳。
又,前述***口部係具備:朝第1方向延伸之延伸部,例如複數個薄片部分延伸成遠離第1方向之延伸部為佳。藉此,可使使用者容易將清掃具***於握持部,且使用者容易將身體的一部分***於握持部。
在本發明的其他態樣之清掃薄片,在層積構造(非展開狀態),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展開端部,係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在厚度方向上相鄰的薄片部分的展開端部,並且藉由朝展開方向展開(在展開狀態),具有往復構造。藉此,在展開狀態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又,在前述清掃薄片,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的2個薄片部分係具有互相不同的往復構造。藉此,在展開狀態 之清掃薄片,具有優良的新區域露出性,且具有優良之被清掃面的清掃性。
1:清掃薄片
3:固定端部
5:展開端部
7:中央部
11a: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1部分
11b:握持部形成用薄片第2部分
13a,301a,405a,601a,801a:基礎薄片第1部分
13b,301b,405b,601b,801b:基礎薄片第2部分
17:層積構造
19:清掃薄片部分
21,101,303,407,501,603:第1薄片部分
31,103,305,409,503,605:第2薄片部分
51,105,307,423,505,607:第3薄片部分
61,107,309,425,507,609:第4薄片部分
71:固定用連結部
73:展開用連結部
85:展開用握持部
91,413,521:握持部
93,315,461:第1往復構造
95,317,463:第2往復構造
97,319,465:第3往復構造
99,321,467:第4往復構造
251,551:手持用清掃具
D1:第1方向
D11:第1方向一方向
D12:第1方向另一方向
D2:第2方向
D21:第2方向一方向
D22:第2方向另一方向
DS:展開方向
DS1:展開方向一方向
DS2:展開方向另一方向
T:厚度方向
T1:厚度方向一方向
T2:厚度方向另一方向
[圖1]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3]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4]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5]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6]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7]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8]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9]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0]係用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1]係用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2]係用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3]係用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4]係用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5]係用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6]係用來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7]係用來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8]係用來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19]係用來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0]係用來說明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1]係用來說明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2]係用來說明第5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用的手持用清掃具551的圖。 [圖23]係用來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4]係用來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5]係用來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6]係用來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7]係用來說明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8]係用來說明第7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29]係用來說明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30]係用來說明第8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31]係用來說明第9實施形態之清掃薄片1的圖。 [圖32]係用來說明往復構造的圖。 [圖33]係用來說明薄片部分的圖。
1:清掃薄片
13a:基礎薄片第1部分
13b:基礎薄片第2部分
19:清掃薄片部分
21:第1薄片部分
31:第2薄片部分
51:第3薄片部分
61:第4薄片部分
93:第1往復構造
95:第2往復構造
97:第3往復構造
99:第4往復構造
251:手持用清掃具
D1:第1方向
D11:第1方向一方向
D12:第1方向另一方向
D2:第2方向
D21:第2方向一方向
D22:第2方向另一方向
DS:展開方向
DS1:展開方向一方向
DS2:展開方向另一方向
T:厚度方向
T1:厚度方向一方向
T2:厚度方向另一方向

Claims (8)

  1. 一種清掃薄片,係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展開後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其特徵為: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並且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固定端部,藉由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連結,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前述展開端部展開,依序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在前述展開端部,藉由展開用連結部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之相鄰的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係由n片的薄片部分構成,前述n片的薄片部分係包含第k薄片部分、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作為前述展開用連結部之第k展開用連結部所連結,第(k+1)薄片部分及第(k+2)薄片部分係藉由作為前述展開用連結部之第(k+1)展開用連結部所連結, 構成第k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構成第(k+1)展開用連結部之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未配置在重複於前述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此,k為1~(n-2)的範圍中之至少一部分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第(k+1)薄片部分係藉由朝沿著第2方向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翻折部,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交互地進行翻折。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第(k+1)薄片部分係具備:朝前述厚度方向的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1頂部,該等第1頂部各自具有第1頂面;及朝前述厚度方向的另一方向突出之複數個第2頂部,該等第2頂部各自具備第2頂面,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及複數個第(k+1)展開用連結部分分別配置於第1頂面及第2頂面。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在俯視視角,前述複數個第1頂面的總面積係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在俯視視角,前述複數個第2頂面的總面積係為第(k+1)薄片部分的面積之50%以上且100%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清掃薄片係還具備第k輔助連結部分,其係從複數個第k展開用連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朝前述固定端部連 續或間歇地延伸,用來將第k薄片部分及第(k+1)薄片部分連結。
  7. 一種清掃薄片,係具備具有固定端部及展開端部之層積構造,展開後進行使用之清掃薄片,其特徵為: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互相正交之第1方向、第2方向及厚度方向,並且前述層積構造係具備依序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固定端部,藉由朝沿著第1方向之方向延伸的固定用連結部連結,前述清掃薄片係藉由將前述展開端部展開,依序配置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展開端部的伸長長度是較與前述固定用連結部平行的方向之前述固定端部的長度更長,前述層積構造還包含配置於前述厚度方向的兩端之一對基材薄片部分,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係在前述一對基材薄片部分之間,排列並配置於第1方向,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各自係為具有藉由複數個翻折部,朝構成第1方向的第1方向一方向與第1方向另一方向交互地翻折之風箱構造的風箱構造薄片,並且,形成前述風箱構造之兩端的薄片區域係連結於前述一對基材薄片部分。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清掃薄片,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係藉由前述複數個翻折部的至少一部分,連結於前述複數個薄片部分中在第1方向相鄰的薄片部分之前述複數個翻折部的至少一部分。
TW109102429A 2019-03-08 2020-01-22 清掃薄片 TWI831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3190 2019-03-08
JP2019-043190 2019-03-08
JP2019236341A JP7275021B2 (ja) 2019-03-08 2019-12-26 清掃シート
JP2019-236341 2019-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735A TW202042735A (zh) 2020-12-01
TWI831910B true TWI831910B (zh) 2024-02-11

Family

ID=7243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2429A TWI831910B (zh) 2019-03-08 2020-01-22 清掃薄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75021B2 (zh)
CN (1) CN113543687A (zh)
TW (1) TWI8319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9053A (ja) * 1999-02-12 2000-08-22 Dainippon Jochugiku Co Ltd 使い捨て清拭具
JP2011224069A (ja) * 2010-04-16 2011-11-10 Kikuo Yamada 清掃用シートおよび清掃具
KR101208844B1 (ko) * 2004-12-28 2012-12-05 유니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청소 용구
JP2017118963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4448B2 (ja) * 2003-06-23 2009-12-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09821A (zh) * 2004-03-08 2007-02-07 山田千代惠 清扫用具以及该清扫用具中的清扫部的制造方法
JP4859490B2 (ja) * 2006-03-09 2012-01-25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
JP4934464B2 (ja) * 2007-03-05 2012-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JP6323980B2 (ja) * 2013-02-07 2018-05-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US11229343B2 (en) * 2015-06-30 2022-01-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multi-layer gather strip 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9053A (ja) * 1999-02-12 2000-08-22 Dainippon Jochugiku Co Ltd 使い捨て清拭具
KR101208844B1 (ko) * 2004-12-28 2012-12-05 유니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청소 용구
JP2011224069A (ja) * 2010-04-16 2011-11-10 Kikuo Yamada 清掃用シートおよび清掃具
JP2017118963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75021B2 (ja) 2023-05-17
TW202042735A (zh) 2020-12-01
CN113543687A (zh) 2021-10-22
JP2020146442A (ja)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75411B1 (ko) 장섬유를 이용한 청소용 물품
JP4636923B2 (ja) 清掃用物品
RU2002128625A (ru) Изделие для чистки (варианты)
WO2017115519A1 (ja) 清掃用具
JP4004508B2 (ja) 払拭材
TWI831910B (zh) 清掃薄片
WO2020183922A1 (ja) 清掃シート
JP7213794B2 (ja) 清掃シート
CN103209631B (zh) 清扫用具和清扫片
TWI536945B (zh)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WO2020183923A1 (ja) 清掃シート
TWI818147B (zh) 清掃薄片
JP2016209489A (ja)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
US20210100421A1 (en) Cleaning sheet and surface sheet for cleaning sheet
JP5588431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KR101093035B1 (ko) 전기 청소기용 집진필터
JP6914228B2 (ja) 清掃シート
JP6847078B2 (ja) 清掃シート用資材を連続で製造する方法
JP2015173818A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5763283B1 (ja)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
WO2019240280A1 (ja) 清掃シート、及び清掃シート用資材を連続で製造する方法
JP6473384B2 (ja)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
WO2024120965A1 (en) Cleaning article
JP2015066336A (ja)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
TW201729751A (zh) 清掃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