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945B -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 Google Patents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6945B
TWI536945B TW101139060A TW101139060A TWI536945B TW I536945 B TWI536945 B TW I536945B TW 101139060 A TW101139060 A TW 101139060A TW 101139060 A TW101139060 A TW 101139060A TW I536945 B TWI536945 B TW I5369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fiber bundle
cleaning member
fiber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9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6460A (zh
Inventor
Kikuo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Kikuo Yama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kuo Yamada filed Critical Kikuo Yamada
Publication of TW20133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9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38Other dus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42Details
    • A47L13/46Securing scouring or polishing cloths or sponges to the handles by gripping means, tong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掃除構件、掃除用具、及掃除構件之折疊構造體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掃除構件、掃除用具、及掃除構件之折疊構造體。
發明背景
用以除去附著於五斗櫃等家具、電腦或照明器具等電氣製品、建築物內部之牆壁、門檻、門框等之塵埃等的掃除用具,迄今已知有例如拂塵。但是,拂塵只是撢出附著於被掃除物之掃除面的塵埃,並無法充分地沾取住塵埃。
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使用具有由多數的纖維所構成之纖維束等的掃除用物品來拭取被掃除物的灰塵等。具體而言,該掃除用物品係於基材薄片之掃除面側及左右兩側具有刷毛部者,又,刷毛部係由不織布之長方條片與纖維束所形成。此外,該掃除用物品將基材薄片與保持薄片接合而形成接合線,在基材薄片與保持薄片之間形成保持空間。該掃除用物品係被使用作為掃除構件者,在進行掃除時,在作為掃除用物品之掃除構件的保持空間***保持具,以保持具組裝於掃除用具的狀態來進行使用。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公開公報特開2002-369783 號
發明概要
專利文獻1之掃除用物品係藉由將纖維束直接接合於基材薄片中形成保持空間之部分的外面側,來形成在保持空間周圍存在有纖維的狀態。並且,在掃除時,位於該保持空間周圍的纖維會沾取附著於被掃除面之塵埃。要使用如此之掃除用物品來掃除較廣區域,須使構成纖維束之纖維長度全體而言較長,更須全體性地提高構成纖維束之纖維密度,使纖維束蓬鬆。上述事項在使用專利文獻1之掃除用物品來掃除更具凹凸不平的區域時亦相同。
然而,在專利文獻1之掃除用物品中,構成纖維束的纖維長度越長,就越只有纖維前端側的部分會使用於在掃除時沾取塵埃,在纖維基端側部分之纖維束與基材薄片之接合部的部分,在掃除時會難以接觸被掃除面,難以使用於沾取塵埃,而有構成纖維束之纖維全體無法有效地使用於沾取塵埃等問題。而且,全體性地使構成使用於掃除用物品之纖維束的纖維長度較長,且全體性地提高纖維密度,會招致製造成本上升。此外,若纖維長度變長,則在搬運掃除用物品時在長纖維前端容易有產生打結之虞。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點,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掃除構件及掃除用具,可解決掃除時纖維全體無法有效率使用的問題、以及抑制製造成本上升的問題,並且可充分地 沾取塵埃。又,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搬運掃除構件較為輕鬆的掃除構件之折疊構造。
本發明之要旨係:(1)一種掃除構件,係具備薄片構造體並於薄片構造體形成支持柄***部而成者,前述薄片構造體係將具有使多數纖維成束之構造的纖維成束體接合於基材薄片而成,前述支持柄***部則係具有可將支持前述薄片構造體之支持柄朝預定方向***的***空間部者,前述掃除構件之特徵在於:基材薄片形成為筒狀並在內部形成有空間部,薄片構造體係將纖維成束體接合在基材薄片之外周面上,且,基材薄片之空間部與支持柄***部之***空間部係分開形成;(2)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基材薄片之空間部比支持柄***部之***空間部大;(3)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設有色種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成束體;(4)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支持柄***部具有與除了該支持柄***部之部分不同的顏色;(5)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在基材薄片與纖維成束體之間設有介隔薄片片材,而介隔薄片片材之外周緣位於比構成纖維成束體的纖維之自由端可達之範圍還內側; (6)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支持柄***部之***空間部係藉由接合基材薄片而形成的;(7)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在基材薄片,將至少其中一端面側延長而形成延長部,且從該延長部之延長前端向基端設有多數之切口;(8)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纖維成束體係由顏色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9)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纖維成束體係由材質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10)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纖維成束體係由粗度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11)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在纖維成束體形成有纖維成束部,該纖維成束部係使多數之纖維成束而在預定之位置將纖維接合於與纖維之絲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該纖維成束部係形成於自纖維之絲流方向中心位置往側方錯開的位置;(12)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設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該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之至少一個,係以與構成其他至少一個纖維成束體的纖維材質不同的材質之纖維所構成;(13)如上述(1)之掃除構件,其中設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該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之至少一個,係以與構成其他至少一個纖維成束體的纖維粗度不同的粗度之纖維所構成; (14)一種掃除用具,係於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之掃除構件的支持柄***部,***支持柄而成者;(15)一種掃除構件之折疊構造體,係將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之掃除構件,在薄片構造體之預定位置折疊而形成折疊部,並且使基材薄片呈扁平者,前述折疊部係形成為:在將支持柄***支持柄***部時,可使基材薄片膨脹。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掃除構件及掃除用具,可解決掃除時纖維全體無法有效率使用的問題、以及抑制製造成本上升的問題,並且可充分地沾取塵埃。又,根據本發明之掃除構件的折疊構造,可使掃除構件的搬運較為輕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圖1A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B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C係示意地顯示圖1B之A-A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2】圖2係用以說明形成纖維成束體之製程的說明圖。
【圖3】圖3A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3B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 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側面示意圖。
【圖4】圖4A、圖4B、圖4C、圖4D、圖4E、圖4F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其他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5】圖5A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5B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5C係示意地顯示圖5B之B-B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6】圖6A、圖6B皆為用以說明關於本發明實施例中基材薄片與薄片片材之接合狀態之其他例的圖,係示意地顯示與圖1C所示之截面對應的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7】圖7A、圖7B皆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與纖維成束體之接合狀態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8】圖8A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纖維接合部之形成位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8B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構成纖維成束體之纖維的自由端與基材薄片之端面的配置關係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9】圖9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之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9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 之例的概略側面示意圖。圖9C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之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9D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0】圖10A、圖10B皆為說明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中基材薄片之端面狀態的圖,係用以說明端部接合部之其他形成例的圖。
【圖11】圖11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12】圖12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至少一端面側形成了長方條狀部時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2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至少一端面側形成了長方條狀部時之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3】圖13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與圖1之掃除構件之縱截面形狀不同的變形截面形狀時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3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變形截面形狀時之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3C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變形截面形狀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4】圖14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 在基材薄片與纖維成束體之間設有介隔薄片片材時之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4B係示意地顯示圖14A之C-C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15】圖15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安裝支持柄之方法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5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安裝有支持柄的掃除用具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16】圖16A、圖16B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的2實施形態中圖17D、圖17C所示之實施例的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側面示意圖。
【圖17】圖17A、圖17B、圖17C、圖17D皆為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其他實施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8】圖18A、圖18B係說明以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有支持柄的掃除用具來實施掃除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9】圖19A係示意地說明疊合片原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9B係用以示意地說明疊合片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20】圖20A係示意地說明接合構造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B係示意地說明被切斷接合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C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D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之其他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21】圖21A係示意地顯示折疊構造體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21B係示意地顯示在折疊構造體***有支持柄之狀 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實施形態>
使用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掃除構件。首先,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
[掃除構件1之構成]
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1如圖1A、圖1B、圖1C之掃除構件1a之例所示,係構成為具有薄片構造體4。另外,在掃除構件1中,以沿著支持柄27之***方向(箭號E方向)的方向作為前後方向,在***方向中,以前方側為背面側、後部內方側為正面側。又,關於掃除構件1之截面,以沿著以箭號E方向為法線方向之平面來切斷掃除構件時的截面,作為掃除構件的縱截面。在圖1之例中,***方向與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一致。
(薄片構造體4)
薄片構造體4係將至少1個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基材薄片3而形成的,在圖1A至圖1C所示之例中,構成為將4個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基材薄片3而形成成束體接合部11。薄片構造體4係將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基材薄片3之外周面上。又,在該薄片構造體4中,在掃除構件1之平面視角上,使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接合部10的長方向成為與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直交的方向,而來配置纖維成束體2。「掃除構件1之平面視角上」是指:以沿著將基材薄片3長方向作為法線方 向之平面的方向,來看掃除構件1時之狀態者。
在薄片構造體4,形成有支持柄***部6。在此,支持柄***部6係具有***空間部7的部分,該***空間部7可讓支持薄片構造體4之後述的支持柄依預定方向***。
(基材薄片3)
基材薄片3係可安定地形成一於掃除構件1配置有纖維成束體2之狀態的構造體,且係形成為具有柔軟可變形的厚度較薄之薄片原材9。基材薄片3在外觀上,係呈形成為兩端開口之筒狀的筒狀體,並且,係形成為以其筒狀體之長方向為法線來觀看筒狀體之縱截面時會呈縱截面圓形狀,更進一步,會在其筒狀體內部的筒內空間形成空間部8。此外,基材薄片3的外觀形狀呈自其中一端面5a朝向另一端面5b縱截面之外徑大致保持一定的筒狀。
(基材薄片3的材質)
構成基材薄片3的筒狀體也是薄片原材9的材質,只要是可使用作為後述之薄片原材9的材質即可,並無特別限定。
(基材薄片3之備製)
基材薄片3之備製係例如藉由將薄片原材9捲起而使薄片原材9為適當的筒狀而成筒狀體,並且在預定位置將薄片原材9間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2。
(薄片原材9)
薄片原材9的形狀可使用矩形,但並不限定於此,可因應基材薄片3之形狀或基材薄片3之形成方法適當地選擇, 具體而言,可使用圓形、長圓形、橢圓形等。
又,薄片原材9只要是可形成基材薄片3之筒狀構造、且可形成將纖維成束體2接合在基材薄片3之外周面上狀態的薄片材,即無特別限定,適合使用紙、織布、合成樹脂薄片、不織布等薄片材。其中,從輕量性、強度、耐久性、接著性等觀點來看,特別適合使用不織布。
可使用為薄片原材9的不織布,可使用水針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熱壓不織布、熱風不織布、點壓(point bond)不織布等,以紡黏不織布、熱壓不織布為佳。構成不織布的纖維為天然纖維、合成纖維、複合纖維皆可。不織布以基重20~100g/m2左右者為佳。
薄片原材9可由一片薄片材所構成,也可為重疊複數片薄片材而成者,或者也可為層疊而互相接合、一體化者。又,薄片原材9亦可為具有性質不同之複數部份而構成者。例如,薄片原材9可構成為:分別準備2個以上的不織布等薄片材,並且將該等薄片材橫排(依面方向)地排列而彼此連接端部間。此時,彼此連接端部間的方法,可適當地採用以接著劑將端部間接著的方法、或藉由縫製來接合的方法等。
(空間部8)
基材薄片3之空間部8係如上所述,形成於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的內部空間,又,成為自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5a)朝向另一端面5(5b)、沿著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延伸的空間,在基材薄片3之兩端面5、5側敞開而呈與外部連通的 狀態。
空間部8的大小並無特別限定,但宜大於支持柄***部6之***空間部7的大小。在此,空間部8的大小及***空間部7的大小係分別指:使形成空間部8的基材薄片3之薄片原材9面、與支持柄***部6之薄片片材13面皆為擴張的狀態下,推定空間部8與***空間部7不會被壓扁的狀態時所指定的空間部8之體積及***空間部7的體積。
藉由使空間部8的大小大於支持柄***部6之***空間部7的大小,不只是被掃除面形成在狹窄區域情況下的掃除、即使在被掃除面為較寬廣區域的情況下,亦可易於進行有效率的掃除,而可得到可實施有效率掃除範圍變廣的掃除構件1。亦即,在掃除較窄區域時,可不將掃除構件1壓抵至被掃除面即可進行掃除;另一方面,在掃除較廣區域時,藉由將掃除構件1壓抵至被掃除面,沿著該壓抵方向,空間部8會被壓扁,並且,沿著掃除面,空間部8則變廣,纖維成束體2與被掃除面的接觸面積會擴大,而可進行較廣範圍的掃除。
(接合部12)
接合部12在圖1之例中,係形成於位在構成基材薄片3之薄片原材9的一端緣與較該一端緣稍微靠內側的位置之間的區域(圖3中為區域R),並且,形成為沿著基材薄片3所成之筒狀體長方向延伸的帶線狀。在掃除構件1中,接合部12之形成位置或形狀不限於圖1之例,可因應基材薄片3之形狀或形成方法來適當設定。具體而言,關於接合部12的 形狀,可形成為曲線狀、虛線狀、點狀、細線狀、波浪狀等適當的形狀。
接合部12的形成方法可採用使用接著劑的接合方法。該方法係:接合部12透過將接著劑塗佈於薄片原材9的預定位置而形成的接著劑部15,形成為將薄片原材9間接合的構造部分。又,此時所使用的接著劑可使用二液硬化型接著劑、熱可塑性樹脂系接著劑、彈性體接著劑、熱硬化樹脂系接著劑、瞬間接著型接著劑、熱熔型接著劑等。接著劑從可藉由加熱、冷卻而迅速接著作業的觀點來看,宜採用熱熔型接著劑。又,當薄片原材9為不織布時,從對不織布內部滲透性的良好度來看,宜採用溶液型或乳膠型的熱可塑性樹脂系接著劑或彈性體接著劑。
使用上述接著劑之接合方法係接合部12形成方法之一例,其他亦可列舉使用了熱封的接合方法、超音波密封的接合方法,來作為接合部12之形成方法。
使用了熱封的接合方法係將欲接合薄片原材9間的對象部分加熱,以該被加熱部分將薄片原材9間融著的方法,可使用至今已習知的熱封機來進行。
超音波密封的接合方法係對於欲使薄片原材9間互相結合的對象部分施加細微的超音波振動與壓力,藉此將該對象部分瞬間溶融,而在對象部分將薄片原材9間接合的方法,可使用至今已習知的超音波密封機來進行。
(纖維成束體2)
纖維成束體2係使多數的纖維成束而形成薄片狀,如此 之纖維成束體2可使用使構成此之各纖維纏繞成不會散開的程度而形成了纖維接合部10者。該纖維成束體2中,除了纖維接合部10外,亦可因應需要藉由部分的融著、接著等,更使纖維彼此間互相接合。
纖維成束體2如圖2所示,具體來說可藉由下述方法得到:將多數之長纖維21並置成薄片狀而成束所得的長纖維束體20,隔著間隔(依各適當間隔)接合於與長纖維之絲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與長纖維之長方向直交的方向)而形成長纖維接合部22後,將相鄰的長纖維接合部22與長纖維接合部22的中間部切斷等方法。此時,被切斷的纖維會成為構成纖維成束體2的纖維,長纖維接合部22會成為構成纖維成束體2的纖維接合部10。又,在該纖維成束體2之例中,纖維接合部10係形成於纖維之絲流方向中央位置。
構成纖維成束體2的纖維可使用例如:綿、毛等天然纖維、聚乙烯、聚丙烯、聚對酞酸乙二酯、尼龍、聚丙烯腈等合成纖維、芯鞘型纖維、海島型纖維、並列型纖維等複合纖維等等;當部分熱融著而結合纖維彼此時,芯為聚丙烯、鞘為聚乙烯所構成的芯鞘型複合纖維,由於兼具構成鞘之聚乙烯的優異熱融著性、及構成芯之聚丙烯的韌性強度,故較佳。構成纖維成束體2的纖維使用粗度為徑0.01mm~0.3mm左右者,可適度地沾取灰塵而較佳。又,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材質、粗度、顏色等可僅由同樣者來構成,亦可由該等不同的2種以上的纖維構成。此時,在1個纖維成束體2中,全體而言可形成複數種類的纖維混雜的狀 態,也可形成為如下之狀態:以預定種類之纖維所構成的部分、以及與該種類不同之種類的纖維所構成的部分在區域上為分開的狀態。例如,在1個纖維成束體2中,可形成藍色纖維與黃色纖維全體混在一起的狀態,也可形成為以藍色纖維構成的部分和以黃色纖維構成的部分分區。在纖維成束體2中,當形成區域上以不同顏色的纖維構成複數部分時,可得到形成為不規則模樣等模樣的纖維成束體2,而可提升創作性。
纖維成束體2亦可使用朝構成此之纖維絲流方向彎折而成者。如上述藉由彎折而形成彎曲部位的纖維成束體2具體而言可藉由例如下述方法來實現:使與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絲流方向直交的方向、且纖維成束體2的大致中央位置作為軸,繞著該軸依纖維絲流方向將纖維成束體2彎折,並將該彎折部位做為彎曲部位。
(組合纖維成束體2)
在基材薄片3可設置複數的纖維成束體2,此時,複數的纖維成束體2可使用彼此相同材質的纖維所構成者,也可在複數纖維成束體2的一部份使用由不同材質的纖維所構成者,更亦可以彼此不同材質的纖維來構成複數的纖維成束體2。又,複數的纖維成束體2也可組合使用由性質不同的纖維所構成者。例如,在基材薄片3的外周面上,可設置由具有吸水性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以及由具有帶電性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此時,可以由具有吸水性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來擦拭附著於被掃除面的 液狀髒汙,更可以由具有帶電性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將附著於被掃除面的細微灰塵以靜電吸附而拂去塵埃,因而可備製掃除能力更優異的掃除構件1。
複數的纖維成束體2可使用彼此相同色種所構成者,亦可使用由不同色種所構成者。例如,白色的纖維成束體2與藍色的纖維成束體可於基材薄片3的外面側交互配置。又,關於纖維成束體2的色種,亦可為全部的纖維成束體2皆不同。例如,在基材薄片3外面側配置4個纖維成束體2時,可使用呈紅色、藍色、白色、黃色者。此時,可有效率地得到更具優異設計性的掃除構件1。
又,在基材薄片3設置複數纖維成束體2時,若將由較細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與由較前述之較細纖維粗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成束體2組合使用,則可達到韌性較強的粗纖維將灰塵掃出、較細纖維沾黏被掃出的灰塵等機能,因此,從較細的灰塵到大至某種程度的灰塵,皆可充分地進行沾取,而可進行有效的掃除。在此,較細的纖維宜為徑0.01mm~0.05mm者。又,較粗纖維只要較上述較細纖維為粗即可,但粗度宜為徑0.06mm~0.3mm。
(成束體接合部11)
在掃除構件1中,成束體接合部11形成為纖維成束體2與基材薄片3互相接合的部分。成束體接合部11形成於與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絲流方向(長方向)交叉的方向。在圖1之例中,成束體接合部11係形成為線狀,但並不限定於此。成束體接合部11的形狀可適當地選擇虛線狀、曲線狀等。
(成束體接合部11的形成)
成束體接合部11可具體地形成為如下般所形成的部分:透過將接著劑塗佈於纖維成束體2與基材薄片3中至少一者的預定位置而形成的接著劑部,來將纖維成束體2與基材薄片3接著。另外,在此所示之成束體接合部11的形成方法僅為一例,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成束體接合部11的形成方法亦可使用以熱融著將纖維成束體2與基材薄片3兩者直接接著的方法等可適用於接合部12形成方法的方法。
又,實施成束體接合部11形成方法可在從薄片原材9備製基材薄片3的實施前後皆可,亦可同時進行。
(支持柄***部6)
掃除構件1中,在基材薄片3形成有支持柄***部6。在圖1之例中,支持柄***部6係與薄片片材13相對向而配置於基材薄片3的預定位置,將薄片片材13的預定部分接合於基材薄片3而形成薄片片材接合部14,藉此來形成支持柄***部6。另外,支持柄***部6亦可具有與除了支持柄***部6外之部分不同的顏色。例如,在圖1之例中,支持柄***部6係在成為基材薄片3之薄片原材9中構成***空間部7的部分、以及由薄片片材13所構成的部分,在掃除構件1中其以外的部分即成為除了支持柄***部6之外的部分。此時,使支持柄***部6較明顯,可使將支持柄27******空間部7更為容易。
(薄片片材13)
薄片片材13不限定於形成為圖1所示之長方條狀者,可 因應基材薄片3的形狀或支持柄***部6的形狀等適當選擇。又,薄片片材13的材質若為可接合於基材薄片3者即無特別限定,具體而言可列舉如不織布等可使用為構成基材薄片3之薄片原材9的材質。
(薄片片材接合部14)
在掃除構件1中,薄片片材接合部14形成為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互相接合的部分。在圖1之例中,薄片片材接合部14形成為在薄片片材13的兩側緣、及薄片片材中央的3處,分別沿著薄片片材13的長方向延伸的線狀。但是,此薄片片材接合部14係為一例,形成位置、數量或形狀等並未特別限定,可根據欲***支持柄***部6之***空間部7的支持柄形狀等來適當選擇。例如,薄片片材接合部14的形狀可如圖6B所示之虛線狀,其他亦可適當選擇為點線狀、曲線狀等。
(薄片片材接合部14的形成)
薄片片材接合部14可具體形成為:透過將接著劑塗佈於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中至少一者的預定位置而形成的接著劑部,而將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接著。另外,在此所示之薄片片材接合部14形成方法係為一例,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薄片片材接合部14的形成方法可適當使用可適用於成束體接合部11或接合部12形成方法的方法。
又,實施薄片片材接合部14形成方法的時機,與實施成束體接合部11形成方法一樣,在實施從薄片原材9備製基材薄片3的前後皆可,亦可為同時。
(***空間部7)
隨著支持柄***部6的形成,形成***空間部7。***空間部7係形成為可***支持柄的形狀。如上所述,當將薄片片材13接合於基材薄片3時,在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之間形成空間,該空間即成為***空間部7。在此,***空間部7係形成為貫通於支持柄27***方向(在圖1A、圖15中以箭號E所示之方向)的空間。具體而言,***空間部7係從基材薄片3之其中一端面5a的位置朝向另一端面5b的位置沿著基材薄片3的長方向延伸,成為在一端面5a及另一端面5b的兩端面側開啟而貫通的空間。當***空間部7成為貫通的空間時,從一端面5a側、或從另一端面5b側,皆可***支持柄27。
(***空間部7的形成部位與大小)
掃除構件1中,分開地形成有基材薄片3之空間部8與支持柄***部6之***空間部7。亦即,***空間部7形成為自空間部8區劃出的空間部分。在圖1之例中,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之筒內空間以薄片片材13區劃成2種,被區劃出之其中一空間成為支持柄***部6的***空間部7,另一空間則成為空間部8。又,在該圖1之例中,基材薄片3之空間部8與支持柄***部6之***空間部7係呈透過薄片片材13而分開的狀態。
***空間部7的大小為至少確保可***支持柄左右的大小即可。
[掃除構件1之製造]
掃除構件1可例如依圖3A、圖3B所示地具體製造。圖3A、圖3B係用以說明使用於實施圖1所示之掃除構件1製造方法的薄片構造體原體之一例的圖。
製造掃除構件1時,首先,準備薄片原材9並且準備形成有纖維接合部10的纖維成束體2,如圖3A所示,將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薄片原材9面上。更進一步,將薄片片材13接合於薄片原材9面上而形成薄片片材接合部14,形成薄片構造體原體17(17a)。
接著,將接著劑塗佈於薄片原材9面之其中一面16(16b)之一端緣側而形成接著劑部15,使接著劑部15在薄片原材9中之另外一面16(16a)上與薄片原材9之另一端側的區域R相向,將薄片構造體原體17a的薄片原材9朝箭號P1方向捲,藉此將包含薄片原材9的薄片構造體原體17a全體捲起。然後,在薄片原材9之區域R的位置,使薄片原材9之其中一面16b與另一面16a透過接著劑部15相對向,並且接合薄片原材9們而形成接合部12。如此,薄片構造體原體17a成為薄片構造體4,可製造掃除構件1。
[掃除構件1之使用]
本發明之掃除構件1可在掃除時使用於擦拭被掃除面的塵埃。又,根據本發明之掃除構件1,由於在基材薄片3之外周面上設置纖維成束體2,故可易於形成在基材薄片3之全周面上存在有纖維的狀態,而形成鬆軟的狀態。又,在此掃除構件1中,藉由備製薄片原材9的尺寸,可易於調整基材薄片3之縱截面較大者,即使不仰賴提高構成纖維成 束體2之纖維的蓬度,也可得到全體皆蓬鬆的掃除構件1。因此,當被掃除面為較廣區域時,可容易地得到可掃除如上述般較廣區域的掃除構件1。並且,可抑制使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長度全體變長的必要性,更進一步,可一面抑制使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密度全體提高的必要性,一面可得到可掃除較廣區域的掃除構件1。
[掃除構件1之折疊構造體46]
在搬運本發明之掃除構件1時,掃除構件1可以如上述所示般使基材薄片3之內周面向外方向擴張的狀態搬運,亦可以呈折疊構造體46的狀態來搬運。
(折疊構造體46)
折疊構造體46係掃除構件1折疊的構造體,如圖21A所示,將薄片構造體4折疊而形成折疊部47,並且使基材薄片3呈扁平者。又,在該掃除構件1之折疊構造體46中,使薄片構造體4之基材薄片3的內面彼此接近而相向,形成了相向面60(60a、60b)。然後,在折疊構造體46中,使基材薄片3呈扁平係指:比起將薄片構造體4折疊前,使基材薄片3的內面互相呈更接近的狀態。又,此時,在外觀上,形成了使掃除構件1中存在有纖維成束體2的部分為蓬度較低的狀態。在此,使蓬度較低係指:當以折疊前之掃除構件1中存在有纖維成束體2的部分之蓬度作為基準時,關於沿著相向面60、60彼此相對向之方向上的方向之蓬鬆度,存在有纖維成束體2之部分的掃除構件1看起來蓬度較低。
(折疊部47)
折疊構造體46中,繞著在薄片構造體4之預定位置預設之折曲軸J(圖1中以一點鏈線表示(符號J)),適當地折曲薄片構造體4,藉此形成折疊部47。折疊部47若形成為在將支持柄27***支持柄***部6時可使基材薄片3膨脹,則不特別限定其形成模式或形成位置等。具體而言,在形成有如圖21A所示之折疊部47(47a)的折疊構造體46中,當支持柄27***支持柄***部6時,從掃除構件1的外觀看來,係使基材薄片3膨脹。又,支持柄27***了支持柄***部6時,掃除構件1中存在有纖維成束體2的部分會變蓬鬆。在此所稱的變蓬鬆係指:關於沿著相向面60、60彼此相向方向的方向之掃除構件1之蓬鬆度,比起將支持柄27***支持柄***部6之前,存在有纖維成束體2之部分的掃除構件1看起來的蓬度會較高。
折疊部47如圖21A所示,其突出端49係形成為位在薄片構造體4的外周面側。
形成折疊部47時,形成相向面60。例如,將圖1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如圖21A所示般,從掃除構件1之外方側向內側依箭號D1方向按壓,使空間部8呈變細狀態,並且,基材薄片3在外觀上呈扁平,形成薄片構造體4之折疊狀態。此時,繞著在預設為薄片構造體4之預定位置的2個折曲軸J(J1、J2),薄片構造體4分別向內(薄片基材3之內面側方向;圖21A中為箭號V1、V2)折曲,形成折疊部47(47a、47b),於基材薄片3之內面側形成相向面60(60a、60b)。另外,該等相向面60a、60b在折疊部47(47a、47b)接界。相向 面60a、60b在折疊部47以外的位置可呈彼此非接觸狀態,亦可為抵接。相向面60a、60b在折疊部47以外的位置互相抵接時,空間部8呈壓扁狀態。
(折疊部47的形狀)
另外,上述折疊部47係繞著折曲軸J而將薄片構造體4折曲一次而形成的,但此為一例。例如,折疊部47亦可形成為使其突出端49位於構成薄片構造體4之基材薄片3的筒狀體內面側的模式。如此之折疊部47可形成為:將折疊構造體4折疊,使作為突出端49的預定部分往薄片構造體4的內側折入,並將薄片構造體4折疊成從掃除構件1外方側向內側按壓而使基材薄片3在外觀上呈扁平。此時,折疊部47係具有紙提袋內摺(gadget)構造的部分。
(折疊部47的形成位置)
又,關於折疊部47的形成位置,折疊部47可形成於因應掃除構件1之支持柄***部6的構成而適當選擇的位置。
例如圖21A之例所示之折疊部47中,存在有形成於至少沿著預設的折曲軸J(J1)之軸線與支持柄***部6的端部48交叉的位置者(圖21A中為折疊部47a)。具體而言,如圖1B所示,在將構成支持柄***部6的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接合的薄片片材接合部14中,於形成在相鄰之***空間部7間的1個薄片片材接合部14上、且沿著該薄片片材接合部14預設折曲軸J1,繞著該折曲軸J1而將薄片構造體4折曲,藉此形成折疊部47(47a)。另外,此非將折疊部47之形成位置僅限定於上述位置。例如,亦可在與支持柄***部6 之端部48交叉、但離開薄片片材接合部14的位置預設折曲軸J,並繞著該軸而折疊薄片構造體4,藉此來形成折疊部47。
又,當支持柄***部6係構成為如圖4B所示,將另外分別準備的複數薄片片材13接合於基材薄片3而形成複數的***空間部7時,亦可在沿著基材薄片3面、且位於各個***空間部7間的預定位置預設折曲軸J,繞著該折曲軸J而將薄片構造體4折曲,來形成折疊部47。此時,形成折疊部47時所預設的折曲軸J亦可不對支持柄***部6之端部48交叉。
(折疊部47之形成數)
折疊部47至少形成有2個。在圖21A之折疊構造體46中,將呈扁平狀之基材薄片3的突出端作為折疊部47的突出端49,而在彼此相向的位置形成2個折疊部47(47a、47b)。
折疊部47中之一方(折疊部47a)若形成為將支持柄27***支持柄***部6時可使基材薄片3膨起,關於折疊部47中之另一方(折疊部47b),則不特別限定其形成位置。在掃除構件1中,當在接合部12與非接合部之間,基材薄片3之韌性或厚度有不同時,從薄片構造體4之折疊實施容易性的觀點來看,宜如圖21所示,折疊部47b為在接合部12與非接合部的境界位置61將薄片構造體4折曲而形成的部分。此可藉由將掃除構件1構成如下述而具體地實現:當將薄片構造體4朝箭號D1方向按壓時,使成為折曲軸J2的部分與境界位置61一致。另外,上述並不排除將折疊部47b形成 於接合部12與非接合部間之境界位置61以外的位置。
(將支持柄27***折疊構造體46)
在折疊構造體46中,基材薄片3雖呈扁平、而空間部8呈變細的狀態或被壓扁的狀態,但隨著支持柄27***折疊構造體46之支持柄***部6,如圖21B所示,基材薄片3之筒內空間會朝箭號D2方向壓展開,解除了薄片構造體4之基材薄片3的扁平狀態,在基材薄片3之筒內空間,空間部8恢復擴張,使基材薄片3膨脹,形成了解除折疊狀態的掃除構件1。亦即,當支持柄27***折疊構造體46之支持柄***部6,則掃除構件1會恢復較***支持柄27前之折疊狀態為較立體的狀態。
(可***折疊構造體46的支持柄27)
關於***折疊構造體46的支持柄27的構造,支持柄27並無特別限定。亦即,可***折疊構造體46的支持柄27不限於須如圖21B所示般具有固定部28分成兩股而為2根支持棒28a、28b者,亦可為具有1根支持棒者,或者也可為具有3根、4根支持棒而具有分別分成三股或四股的構造者。又,關於支持棒的形狀,除了圓棒狀、角棒狀外,亦可為形成為適當形狀者。
[掃除構件1之其他例]
掃除構件1不限定於具有如上述所示般之薄片構造體4者,亦可將構成薄片構造體4之纖維成束體2等各部構成為如下所示的構造。
(纖維成束體2的其他例)
在薄片構造體4中,纖維成束體2不限定於將纖維接合部10形成在纖維之絲流方向中央位置。亦可如圖8A所示,纖維成束體2將纖維接合部10形成於自纖維之絲流方向中央位置往側方錯開的位置。亦即,當令從纖維接合部10至纖維之一端(一方之自由端)的距離為W1、至另一端(另一方之自由端)的距離為W2時,W1與W2可為不同值。另外,在薄片構造體4中,當W1>W2時,宜將纖維成束體2配置成:在纖維成束體2中,將給予W1之側的纖維部分,在薄片構造體4中,配置為較為外側。此時,藉由調整W1的值,可更有效率地抑制掃除時露出基材薄片3之端面5部分。此外,此時,在薄片構造體4中,容易維持與基材薄片3之端面5部分對應的部分存在有柔軟纖維的狀態,可提升該部分的柔軟性。
另外,在薄片構造體4中,可以纖維成束體2遮住基材薄片3的端面5,但關於實現抑制基材薄片3之端面5部分露出,可如圖8B所示,藉由調整基材薄片3的尺寸,使基材薄片3之端面5b比纖維成束體2之自由端位在較內側而實現上述目的。
(纖維成束體2之配置的其他例)
在薄片構造體4中,纖維成束體2之配置不限定於上述所示者。也可如圖7A所示,將纖維成束體配置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接合部10的長方向呈沿著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的方向。又,亦可如圖7B所示,將纖維成束體2配置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接合部10的長方向呈斜切過基材薄片3之 長方向的方向。
(介隔薄片片材26)
在薄片構造體4中,纖維成束體2不限定於直接接合於基材薄片3之外周面,亦可透過如圖14A、圖14B所示之介隔薄片片材26間接地接合於基材薄片3的外周面。介隔薄片片材26為以可對纖維成束體2及基材薄片3兩方接合的材質所構成的薄片即可,並無特別限定。具體而言,介隔薄片片材26可從可使用為薄片原材9的薄片材料中適當選擇。
具有介隔薄片片材26之薄片構造體4可如下而得。即,如圖19B所示,事先將介隔薄片片材26接合於纖維成束體2,形成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間接合部42,成為疊合片41。接著,將薄片原材9接合於該疊合片41,形成為透過介隔薄片片材26將纖維成束體2間接地接合於薄片原材9的狀態。在此,纖維成束體2與介隔薄片片材26的接合方法、及介隔薄片片材26與薄片原材9的接合方法,可適當選擇與形成接合部12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又,介隔薄片片材26與薄片原材9之接合部分的形狀可適當選擇,不特別限定為線狀、點狀等。此外,介隔薄片片材26可一整面接合於薄片原材9,亦可部分地接合。如此一來,將疊合片41適當地接合於薄片原材9,更因應需要將薄片片材13接合於薄片原材9而成為薄片構造體原體後,將薄片構造體原體適當地捲起,並且形成接合部12,備製薄片構造體4。然後,藉由備製如此之薄片構造體4而得到掃除構件1。
另外,介隔薄片片材26的形狀可因應纖維成束體 2的形狀來適當選擇。在圖14之例中,介隔薄片片材26係形成為長方條狀。又,介隔薄片片材26的大小可適當選擇,但宜如圖19B所示,在疊合片14之平面視角上,其範圍的大小宜為:可使介隔薄片片材26之外周緣位於較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自由端可達到的範圍(纖維可動範圍K)為內側。此時,在掃除構件1中,可抑制介隔薄片片材26較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的自由端露出至外側這樣的狀態一直產生。在此,纖維可動範圍K係在纖維成束體2之寬度方向與長方向上,分別由長方向之纖維可動範圍K1與寬度方向之纖維可動範圍K2所構成。纖維可動範圍K1係在疊合片41之平面視角上,以纖維接合部10之接合端的位置X(X1、X2)為基準,從各接合端的位置X1、X2更沿著纖維成束體2之長方向(在圖19B中為纖維接合部10的延伸方向)的外側之範圍,是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自由端可達的範圍。纖維可動範圍K2係在疊合片41之平面視角上,構成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自由端可達的範圍,是纖維接合部10之兩接合端之間(X1與X2之間)的範圍,且是沿著纖維成束體2之寬度方向為外側的範圍。
使介隔薄片片材26之外緣比纖維可動範圍K位於較內側,具體而言可依下述來實現。如圖19A所示,準備介隔薄片片材原材35,將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此,備製疊合片原體36。此時,在疊合片原體36,於纖維成束體2與介隔薄片片材原材35的接合部分形成有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原材間接合部37。在疊合片原體36中,於介隔薄片片材原材 35的預定位置設置針跡38。更藉由以針跡38將介隔薄片片材原材35撕開等方法,將介隔薄片片材原材35中之較針跡38為外側的部分去除。此時,介隔薄片片材原材35成為介隔薄片片材26,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原材間接合部37成為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間接合部42,備製疊合片41。另外,針跡38的位置係使介隔薄片片材26的周緣在較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間接合部42的外側位置,並且較纖維可動範圍K的輪廓位置位於內側。在備製疊合片41後,如上述所示,可備製將疊合片設置於薄片原材9的薄片構造體原體,更進一步使用該薄片構造體原體來備製掃除構件1。另外,在圖19A中,針跡38係分別沿著纖維成束體2之長方向及寬度方向兩方向之各方向延伸者,但並不限定於此,只要設有至少沿著一方向延伸者即可。
(基材薄片3之其他例)
在薄片構造體4中,基材薄片3不限定為以下方式形成:使薄片原材9之一面16b與另一面16a相向,接合薄片原材9之端緣側的自由端部,形成接合部12;基材薄片3亦可形成如圖4D所示:使薄片原材9之一面16b彼此相向,將薄片原材9之端緣側的自由端部接合,來形成接合部12。又,基材薄片3亦可形成如圖4E所示:使薄片原材9之另一面16a彼此相向,將薄片原材9之端緣側的自由端部接合,來形成接合部12。
此外,基材薄片3不限定於藉由以下方式來形成:將薄片原材9之端緣側的自由端部接合而形成接合部 12。如圖4C所示,基材薄片3亦可以以下方式形成:將薄片原材9之端緣側的自由端部與薄片原材9靠中央的預定部分相向而接合,來形成接合部12。在圖4C之例中,將薄片原材9之一端緣側的自由端部分中另一面16a側,與薄片原材9之另一面16a靠中央的預定部分相向而接合,形成接合部12(12a),並且將薄片原材9之另一端緣側的自由端部分中之一面16b側,與薄片原材9之一面16b靠中央的預定部分相向而接合,形成接合部12(12b)。然後,在基材薄片3,形成有使薄片原材9之另一面16a向內面側而形成的空間部分23(23a)、與使薄片原材9之一面16b向內面側而形成的空間部分23(23b),在使薄片原材9之一面16b向內面側而形成的空間部分23(23b)側之內面,安裝有薄片片材13,形成***空間部7,而形成支持柄***部6。此時,形成空間部8,作為由從空間部份23b將構成支持柄***部6之部分減去的剩餘空間34、及空間部份23a所構成的空間群。
又,如圖20C、圖20D所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亦可為具備有將平行四邊形狀之薄片原材9斜斜地捲繞而形成為筒狀之構造體者。具備有如上述之基材薄片3的掃除構件1可如以下方式得之。如圖20A所示,將纖維成束體2接合於長方形狀之薄片原材9之一面,得到接合構造體44。將該接合構造體44中成為薄片原材9短邊的兩側緣側之預定部分,依將接合構造體44長方向橫切於斜方向的方向進行切斷,如圖20B所示,在平面視角上,得到大致為平行四邊形狀的被切斷接合體45,並且,形成平行四邊形狀的薄 片原材9。更進一步,有一相對於沿著被切斷接合體45短邊之方向呈直交的方向,繞著沿著該方向的軸(圖20B中以符號M顯示),將該被切斷接合體45捲起,藉此成為筒狀構造體。此時,若事先在薄片原材9之側端面互相相向的部分彼此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2,則筒狀構造體之形狀會安定。然後,在筒狀構造體之預定位置,例如圖20D所示之筒狀構造體之內面等預定位置,接合薄片片材13,形成薄片構造體4,得到掃除構件1。另外,此時,纖維成束體2也可配置複數個,又,亦可配置成使纖維成束體2之長方向為橫切薄片原材9之長方向的方向。
(支持柄***部6之其他例)
支持柄***部6並不限定為如圖1之例所示之接合1個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的情況。亦可如圖4A、4B所示,將複數之薄片片材13接合於基材薄片3,以各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形成***空間部7,配合該等個別形成之***空間部7而形成支持柄***部6。
又,在圖1中,支持柄***部6係以2個***空間部7形成,但亦可以1個***空間部7來形成,也可如圖4B所示,以3個***空間部7形成,更可以4個以上的***空間部7來構成支持柄***部6(未圖示)。
又,薄片片材13不限定於如圖1之例所示之接合於基材薄片3之內周面側預定位置的情況,亦可如圖4F所示,接合於基材薄片3之外周面側預定位置而形成薄片片材接合部14。此時,支持部***部7係形成於基材薄片之外周 面側,***空間部7係透過基材薄片3而與空間部8分開形成。又,此時,纖維成束體2可配置成如圖4F所示般覆蓋薄片片材13的外側露出面,也可配置成避開薄片片材13的配置部分。
(***空間部7)
***空間部7不限定於形成為如上述般貫通於支持柄27***方向的空間。亦即,***空間部7並不限定於:在基材薄片3之其中一端面5a及另一端面5b兩端面側開啟,而從一端面5a的位置向另一端面5b的位置貫通的空間。***空間部7可形成為如圖6A、圖6B所示般,在基材薄片3之其中一端面5a、另一端面5b中任一側封閉的空間(不貫通的空間)。如此之空間可藉由如下方式形成:在支持柄***部6形成橫斷接合部24,而橫切過作為***方向之***空間部7延伸方向(從基材薄片3之其中一端面5a朝向另一端面5b的方向)。在圖6A之例中,係藉由將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3在比另一端面5b的位置稍微內側的預定位置彼此接合,來將橫斷接合部24形成為線狀。如此,在掃除構件1呈***空間部7未貫通的空間時,可更確實地防止從一端面側5a或另一端面側5b***支持柄27時支持柄27的前端穿突至相反側之虞。
(構成基材薄片3之薄片原材9的其他例)
在薄片構造體4中,基材薄片3不限定於使用1個薄片原材9來形成,與後述之第2實施形態一樣,也可使用複數之薄片原材9來形成。
(基材薄片3之縱截面形狀的其他例)
關於薄片構造體4,係說明了基材薄片3成為兩端面5(5a、5b)側開口的縱截面圓形狀的情形,但並不限定於此。基材薄片3之縱截面形狀可適當選擇。在此,基材薄片3之縱截面形狀係指:假設以依沿著基材薄片3長方向之方向具有法線的平面來切斷基材薄片3之狀態下,基材薄片3之截面的形狀。關於如此之基材薄片3的縱截面形狀,不限定於圖1之例般的截面圓形狀,具體而言,基材薄片3亦可具有橢圓形狀或將如圖13A、圖13B、圖13C所示之圓形結合複數個的形狀等變形截面形狀。變形截面形狀係指除了截面圓形狀以外的截面形狀者。
另外,如圖13A、圖13B所示的薄片構造體4可使用圖1之掃除構件1a之例所示的薄片構造體4來備製。亦即,對於圖1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選擇基材薄片3筒內空間側不同的2處,在該2處沿著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接合成線狀更形成接合部12(12c)。藉此,形成如圖13A、圖13B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另外,此時,空間部8形成以空間部分23c與空間部分23d所構成的空間群。又,關於如圖13C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不只接合部12c,對於圖13B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選擇基材薄片3筒內空間側的不同2處,在該2處沿著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接合成線狀,更形成接合部12(12d),藉此進行備製。此時,空間部8係形成為以空間部分23c、空間部分23d及空間部分23e所構成的空間群。
藉由讓薄片構造體4為使基材薄片3具有如上述 般圖13A至圖13C所示之變形截面形狀,可使與被掃除面的接觸狀態多樣化。
(基材薄片3之外觀形狀的其他例)
在薄片構造體4中,基材薄片3之外觀形狀並不限定於從一端面5a朝向另一端面5b呈縱截面之外徑保持一定的筒狀、並且使兩端面5側開口,基材薄片3亦可如圖9A至圖9C之例所示,將基材薄片3中另一端面5b側位置之縱截面至少一部份的開口壓扁,而呈至少一部份封閉狀態的形狀。如圖9之例所示的薄片構造體4中,基材薄片3係封閉另一端面5b側的至少一部份而在另一端面5b側形成壓扁部18。
圖9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可使用圖1所示之薄片構造體4來具體備製。亦即,在備製了圖1所示的薄片構造體4後,選擇由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內面側且為另一端面5b側預定位置及薄片片材13上之預定位置所構成的2處,作為壓扁對象處,將該2處壓扁對象處彼此呈點狀接合,形成端部接合部25。此時,基材薄片3的縱截面形狀呈端部接合部25與其周圍為壓扁的狀態,形成將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側壓扁的狀態,而形成壓扁部18。此時,掃除構件1如圖9B所示,從預定方向看其一側面時,會呈從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的位置朝向另一端面5b的位置變得較細的形狀。但是,在此例中,當從對於上述預定方向以基材薄片3之長方向為軸而旋轉90度的方向來看掃除構件1時,則如圖9A所示,呈從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的位置朝向另一端面5b的位置擴張的形狀。另外,端部接合部25亦可形成複數。又, 當端部接合部25形成於基材薄片3之中央位置或其附近時,薄片構造體4可呈從基材薄片3之端面5位置朝中央變窄的形狀。
用以形成端部接合部25的複數壓扁對象處,亦可僅從成為基材薄片3的筒狀體內面側選擇複數處。此時,壓扁對象處不會選自薄片片材13上的預定位置。
(壓扁部18的其他例)
壓扁部18之形成不限定於:將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內面側、且為另一端面5b側的預定位置之不同2處壓扁對象處點狀接合而形成端部接合部25。壓扁部18亦可藉由形成如圖10A、圖10B所示之端部接合部25而來形成。亦即,端部接合部25亦可如圖10A、圖10B所示般,將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內面側、且為另一端面5b側的預定位置之不同3處(圖10A)、4處(圖10B)或其以上之處,選擇作為壓扁對象處,並且將該等壓扁對象處彼此點狀接合而形成壓扁部18。另外,為了方便說明,在圖10A、圖10B中,省略薄片片材13及纖維成束體的記載,關於基材薄片3亦僅抽出端面5b的部分來記載。
(端部接合部25的其他例)
又,端部接合部25不限定於將成為基材薄片3之筒狀體內面側、且為另一端面5b側的預定位置之不同複數處點狀接合而形成。端部接合部25亦可如圖9D所示,藉由在基材薄片3之另一端面5b側將基材薄片3彼此間呈線狀接合而形成。又,此時,亦可如圖11所示,在端部接合部25的位置 形成褶襉。亦即,如圖11所示之基材薄片3中,在線狀地形成端部接合部25之構成中,再加上另一端面5b側折疊而形成褶襉如此之構成,藉此將基材薄片3之另一端面5b側形成更有效果地壓扁的狀態,壓扁部18係形成為在基材薄片3之另一端面5b側變窄的形狀。
掃除構件1藉由在薄片構造體4之基材薄片3形成壓扁部18,可將掃除構件1之壓扁部18側作為掃除構件1之前端側,使掃除構件1可成為朝向前端呈尖細的形狀,可易於使掃除構件1之前端滑進較窄的空間,而可易於掃除較窄的空間。
掃除構件1在薄片構造體4中,亦可為設置圖12A、圖12B所示之切口部31而形成有多數長方條狀部32的構成者。
(切口部31)
切口部31在圖12之例中,係將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側與另一端面5b側延長而形成延長部33,從延長部33之延長前端向基端切了多數之切口。又,藉此,相鄰的切口部31、31所夾的部分,形成為長方條狀部32。此時,如圖12B所示,宜避開支持柄***部6而來切出切口。若在支持柄***部6內也切出切口部31,則在支持柄***部6內也會形成長方條狀部32,此時,長方條狀部32恐有妨礙支持柄27***之虞。
另外,在圖12A、圖12B之例中,在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側與另一端面5b側兩方,形成延伸部33並且形成了切口部31,但關於延伸部33與切口部31中之一者的構 成,只要形成在基材薄片3之一端面5a側與另一端面5b側之至少任一方即可。又,圖12為一例,可從延伸部33之基端形成至更進入基材薄片3之內側的位置,也可不形成延伸部33地在基材薄片3形成切口而形成切口部31。
掃除構件1在薄片構造體4中,若具有在基材薄片3形成有多數長方條狀部32的構成,則不僅是纖維成束體2,亦可以該長方條狀部32沾取塵埃,而使掃除能力更優異。另外,圖12之例中,由於延長部33形成較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前端所達位置突出至更外側的部分,並且,至少在該部分形成有長方條狀部32,故長方條狀部32不易呈被纖維成束體2之纖維隱藏的狀態,可以長方條狀部32更確實地沾取塵埃。
<第2實施形態>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係接合薄片片材13與基材薄片而形成支持柄***部6的形態,但掃除構件1並不限定於該形態所示者。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亦可為構成如圖5之掃除構件1b之例所示的形態。此形態稱為第2實施形態。亦即,在第2實施形態中,在掃除構件1,亦可如圖5所示之掃除構件1(1b),藉由形成基材薄片3們的接合狀態,在相向的基材薄片3之間形成成為***空間部7的空間,以該等***空間部7形成支持柄***部6。另外,第2實施形態中之掃除構件1係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具有薄片構造體4而成者,又,除了將支持柄***部6如上述般形成外,關於其他之纖維成束體2 或基材薄片3等各構成,可與第1實施形態為同樣的構成。
圖5之掃除構件1b係可如下般形成薄片構造體4而進行備製者。首先,準備將纖維成束體2適當地接合到薄片原材9的薄片構造體原體,在薄片構造體原體中之薄片原材9比中央較靠側端緣側的預定部分所定的側方部19中,選擇2個側方部19a、19b,使該等側方部19a、19b朝內側,並使薄片原材9成為筒狀,使朝向內側的側方部19a、19b分別面向筒狀體的內面而彼此反向地捲起,形成由側方部19a、19b分別包圍的2個空間部分。然後,將側方部19a、19b彼此接合,並且將側方部19a、19b之自由端部分分別接合於筒狀體的內面,形成接合部12。此時,薄片原材9成為基材薄片3,並且基材薄片3在預定位置上的基材薄片3們形成互相接合的狀態,上述2個空間部分成為***空間部7、7,而形成支持柄***部6。又,此時,在支持柄***部6的外側形成空間部8。另外,關於形成接合部12,可藉由例如事先在形成接合部12之處塗佈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劑部15來實現。此事不僅圖5之掃除構件1,關於掃除構件1所有實施形態中形成接合部12時皆相同。
另外,在圖5之掃除構件1之例所示的薄片構造體4中,使薄片原材9之預定的2個側方部19a、19b朝向內側並且成為筒狀體而形成了薄片構造體4,但亦可使薄片原材9的預定的2個側方部19a、19b朝向外側而形成筒狀體,藉此來形成薄片構造體4。
又,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掃除構件1之圖5所示的 掃除構件1b係為一例,亦即,掃除構件1不限定於上述圖5之例。例如,掃除構件1亦可為圖17A至圖17D所示之掃除構件。關於圖17A至圖17D所示之掃除構件,係藉由形成基材薄片3彼此間之接合狀態,在相向之基材薄片3之間形成成為***空間部7的空間,以該等***空間部7形成了支持柄***部6。
關於圖17所示之掃除構件,例如,圖17C之掃除構件1係可依下般形成薄片構造體4而備製者。如圖16B所示,準備將纖維成束體2適當地接合於薄片原材9的薄片構造體原體17(17b)。在薄片構造體原體17b,事先在選擇為形成接合部12之處塗佈接著劑,事先形成接著劑部15。使薄片構造體原體17b中薄片原材9之預定的2個側方部19a、19b朝向內側,並且分別朝箭號P3、P4方向捲起薄片原材9,成為筒狀體,朝向內側之側方部19a、19b中,使自由端部分分別面向筒狀體之內面,而使彼此反向地彎曲,形成由筒狀體之內面與成為各端緣側之預定部分的側方部19a、19b所構成的2個空間部分。然後,將相向的側方部19a、19b,在比其自由端部分略微靠近薄片原材9中央的部分,互相於複數處(圖17C所示之例為3處)彼此隔著間隔而接合,並且將側方部19a、19b之自由端部分分別接合於筒狀體之內面,形成接合部12。此時,薄片原材9成為基材薄片3,並且在基材薄片3預定位置上的基材薄片3形成接合狀態,以上述2個空間部分所構成的空間群成為空間部8,位於相向的側方部19a、19b之間並接合兩者的接合部12中,形成在 相鄰的接合部12、12間的2個空間部分,成為***空間部7、7,以該等***空間部7、7形成支持柄***部6。
又,圖17D之掃除構件1係可依下般形成薄片構造體4而備製者。如圖16A所示,準備將纖維成束體2適當地接合到薄片原材9的薄片構造體原體17b。在薄片構造體原體17b,事先在形成接合部12之處塗佈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劑部15。使薄片構造體原體17b中薄片原材9之預定的1個側方部19a與另一側方部19b重疊,將側方部19b朝箭號P2方向捲起薄片原材9,成為筒狀體,將相向的側方部19a、19b,彼此於複數處(圖17D所示之例為3處)互相隔著間隔而接合,形成接合部12。此時,薄片原材9成為基材薄片3,並且在基材薄片3預定位置上的基材薄片3形成接合狀態,形成在位於側方部19a、19b之間並相鄰的接合部12、12間的2個空間部分,成為***空間部7、7,以該等***空間部7、7形成支持柄***部6。又,此時,在支持柄***部6的外側,形成空間部8。
另外,在薄片構造體4中,基材薄片3不限定於使用1個薄片原材9而形成,亦可如圖17A、圖17B所示般使用複數薄片原材9來形成基材薄片3。
[掃除用具30]
掃除構件1係依下所示般安裝於支持柄27,並使用為如圖15所示之掃除用具30。另外,圖15之例所示之掃除用具30為手持式抹布。
支持柄27如圖15A所示,係由構成將掃除構件1 固定之固定部28的支持棒28a、28b及手柄部29所構成。支持棒28a、28b當受到外部應力時,會想回到未受應力負載時的位置,朝彼此分離的方向、或彼此接近的方向,呈彈簧狀地彈性擴張或變窄。
掃除用具30如圖15A、圖15B所示,係藉由將支持柄27之支持棒28a、28b***掃除構件1之支持柄***部6的***空間部7而得。另外,圖15A中,關於***支持柄27的方向,以箭號E表示。
並且,掃除用具30在***空間部7***有支持棒28a、28b之後,宜調整***空間部7與支持棒28a、28b的形狀及尺寸,以使掃除構件1不易脫離支持柄27。
又,支持柄27係形成為具有2個支持棒28a、28b的固定部28,但並不限定於此。支持柄27為具有因應掃除構件1之支持柄***部6而形成有適當形狀的固定部28者即可。例如,當支持柄***部6構成為具有1個***空間部7時,可使用具有1個支持棒28者來作為支持柄27。此時,可適當選擇固定部28之支持棒形狀,可形成為圓棒狀或舌片狀等適當形狀。又,支持柄27也可為具備3個以上支持棒而從手柄部29之端擴張成放射狀者。若使用如此之支持柄27,則可確實地將掃除構件1之基材薄片3維持成筒狀的狀態。
[掃除用具30之使用]
根據掃除用具30,如圖18A所示,使纖維成束體2抵接於被掃除面40並且沿著被掃除面40的面方向移動,藉此, 可以纖維成束體2沾取附著於被掃除面40的塵埃。又,根據掃除用具30,使支持柄***部7與被掃除面之間存在有空間部8地抵接纖維成束體2,如圖18B所示地將纖維成束體2壓抵於被掃除面40,藉此,將掃除構件1之空間部8朝壓抵方向(箭號N方向)壓扁,並且使空間部8朝向沿著被掃除面之面的方向伸展,可增加纖維成束體2與被掃除面的接觸面積。因此,藉由於掃除用具30具有掃除構件1,即使在成為被掃除面之區域為較廣區域時,亦可充分進行掃除。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有助於使用在家庭等所使用之用以除去附著於五斗櫃等家具、電腦或照明器具等電氣製品、建築物內部之牆壁、門檻、門框等之塵埃等的掃除用具。
1、1a、1b‧‧‧掃除構件
2‧‧‧纖維成束體
3‧‧‧基材薄片
4‧‧‧薄片構造體
5、5a、5b‧‧‧端面
6‧‧‧支持柄***部
7‧‧‧***空間部
8‧‧‧空間部
9‧‧‧薄片原材
10‧‧‧纖維接合部
11‧‧‧成束體接合部
12、12a、12b、12c、12d‧‧‧接合部
13‧‧‧薄片片材
14‧‧‧薄片片材接合部
15‧‧‧接著劑部
16、16a、16b‧‧‧面
17、17a、17b‧‧‧薄片構造體原體
18‧‧‧壓扁部
19、19a、19b‧‧‧側方部
20‧‧‧長纖維束體
21‧‧‧長纖維
22‧‧‧長纖維接合部
23、23a、23b、23c、23d、23e‧‧‧空間部份
24‧‧‧橫斷接合部
25‧‧‧端部接合部
26‧‧‧介隔薄片片材
27‧‧‧支持柄
28‧‧‧固定部
28a、28b‧‧‧支持棒
29‧‧‧手柄部
31‧‧‧切口部
32‧‧‧長方條狀部
33‧‧‧延伸部
34‧‧‧剩餘空間
35‧‧‧介隔薄片片材原材
36‧‧‧疊合片原體
37‧‧‧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原材間接合部
38‧‧‧針跡
40‧‧‧被掃除面
41‧‧‧疊合片
42‧‧‧成束體介隔薄片片材間接合部
44‧‧‧接合構造體
45‧‧‧被切斷接合體
46‧‧‧折疊構造體
47、47a、47b‧‧‧折疊部
48‧‧‧端部
49‧‧‧突出端
60、60a、60b‧‧‧相向面
61‧‧‧境界位置
A‧‧‧截線
D1、D2、E、N、P1、P2、P3、P4、V1、V2‧‧‧箭號
J、J1、J2‧‧‧折曲軸
K、K1、K2‧‧‧纖維可動範圍
M‧‧‧軸
R‧‧‧區域
X、X1、X2‧‧‧位置
【圖1】圖1A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B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C係示意地顯示圖1B之A-A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2】圖2係用以說明形成纖維成束體之製程的說明圖。
【圖3】圖3A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3B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側面示意圖。
【圖4】圖4A、圖4B、圖4C、圖4D、圖4E、圖4F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其他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5】圖5A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5B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5C係示意地顯示圖5B之B-B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6】圖6A、圖6B皆為用以說明關於本發明實施例中基材薄片與薄片片材之接合狀態之其他例的圖,係示意地顯示與圖1C所示之截面對應的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7】圖7A、圖7B皆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與纖維成束體之接合狀態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8】圖8A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纖維接合部之形成位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8B為掃除構件之概略平面示意圖,係用以說明構成纖維成束體之纖維的自由端與基材薄片之端面的配置關係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9】圖9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之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9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之例的概略側面示意圖。圖9C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 除構件實施例之一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之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9D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0】圖10A、圖10B皆為說明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實施例中基材薄片之端面狀態的圖,係用以說明端部接合部之其他形成例的圖。
【圖11】圖11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其中一端面側形成了壓扁部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12】圖12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至少一端面側形成了長方條狀部時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2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之至少一端面側形成了長方條狀部時之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3】圖13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與圖1之掃除構件之縱截面形狀不同的變形截面形狀時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3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變形截面形狀時之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3C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使基材薄片之縱截面形狀為變形截面形狀時之其他一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4】圖14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中,在基材薄片與纖維成束體之間設有介隔薄片片材時之一例 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14B係示意地顯示圖14A之C-C線截面狀態的概略截面示意圖。
【圖15】圖15A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安裝支持柄之方法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5B係示意地顯示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安裝有支持柄的掃除用具之一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16】圖16A、圖16B係示意地顯示製造本發明的2實施形態中圖17D、圖17C所示之實施例的掃除構件時準備之薄片構造體原體的實施例之一的概略側面示意圖。
【圖17】圖17A、圖17B、圖17C、圖17D皆為示意地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掃除構件其他實施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18】圖18A、圖18B係說明以在本發明之掃除構件***有支持柄的掃除用具來實施掃除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9】圖19A係示意地說明疊合片原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19B係用以示意地說明疊合片的概略平面示意圖。
【圖20】圖20A係示意地說明接合構造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B係示意地說明被切斷接合體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C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之其他例的概略平面示意圖。圖20D係用以說明基材薄片之其他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圖21】圖21A係示意地顯示折疊構造體的概略背面示意圖。圖21B係示意地顯示在折疊構造體***有支持柄之狀態的概略背面示意圖。
1、1a‧‧‧掃除構件
2‧‧‧纖維成束體
3‧‧‧基材薄片
4‧‧‧薄片構造體
5、5a、5b‧‧‧端面
6‧‧‧支持柄***部
7‧‧‧***空間部
8‧‧‧空間部
9‧‧‧薄片原材
10‧‧‧纖維接合部
11‧‧‧成束體接合部
12‧‧‧接合部
13‧‧‧薄片片材
14‧‧‧薄片片材接合部
15‧‧‧接著劑部
48‧‧‧端部
A‧‧‧截線
E‧‧‧箭號
J、J1、J2‧‧‧折曲軸

Claims (16)

  1. 一種掃除構件,係具備薄片構造體並於薄片構造體形成支持柄***部而成者,該薄片構造體係將具有使多數纖維成束之構造的纖維成束體接合於基材薄片而成,該支持柄***部則係具有可將支持該薄片構造體之支持柄以預定方向***的***空間部者,前述掃除構件之特徵在於:基材薄片形成為筒狀並在內部形成有空間部,在前述基材薄片與前述纖維成束體之間設有介隔薄片片材,而前述介隔薄片片材之外周緣位於比構成前述纖維成束體的纖維之自由端可達之範圍更內側處。 前述薄片構造體係將前述纖維成束體接合在基材薄片之外周面上,且,前述基材薄片之前述空間部與前述支持柄***部之前述***空間部係分開形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基材薄片之前述空間部比前述支持柄***部之前述***空間部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設有色種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成束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支持柄***部具有與除了該支持柄***部之部分不同的顏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支持柄***部之***空間部係藉由接合前述基材薄片與前述基 材薄片而形成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在前述基材薄片,將至少其中一端面側延長而形成延長部,且從該延長部之延長前端向基端設有多數之切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纖維成束體係由顏色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纖維成束體係由材質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纖維成束體係由粗度不同的複數種類之纖維所構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在前述纖維成束體形成有纖維成束部,該纖維成束部係使多數之纖維成束而在預定之位置將纖維接合於與纖維之絲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該纖維成束部係形成於自纖維之絲流方向中心位置往側方錯開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設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該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之至少一個,係以與構成至少一個其他纖維成束體的纖維材質不同的材質之纖維所構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設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該等複數之纖維成束體之至少一個,係以與構成至少一個其他纖維成束體的纖維粗度不同的粗度之纖維所構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基材薄片 係兩端重疊而形成前述筒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掃除構件,其中前述***空間部係由前述基材薄片形成。
  15. 一種掃除用具,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之掃除構件的前述支持柄***部,***前述支持柄而成者。
  16. 一種掃除構件之折疊構造體,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之掃除構件,在前述薄片構造體之預定位置折疊而形成折疊部,並且使基材薄片呈扁平者,前述折疊部係形成為:在將前述支持柄***前述支持柄***部時,可使前述基材薄片膨脹。
TW101139060A 2011-11-15 2012-10-23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TWI536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9372 2011-11-15
JP2011277985A JP5912503B2 (ja) 2011-11-15 2011-12-20 清掃部材、清掃具、及び清掃部材の折り畳み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460A TW201336460A (zh) 2013-09-16
TWI536945B true TWI536945B (zh) 2016-06-11

Family

ID=4842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9060A TWI536945B (zh) 2011-11-15 2012-10-23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10903A1 (zh)
EP (1) EP2781181B1 (zh)
JP (1) JP5912503B2 (zh)
CN (1) CN103889296B (zh)
TW (1) TWI536945B (zh)
WO (1) WO20130731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6398B2 (ja) 2013-02-07 2017-05-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323980B2 (ja) * 2013-02-07 2018-05-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2016036628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パッケー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1414Y2 (zh) * 1978-09-22 1980-11-29
JP3628171B2 (ja) * 1998-03-27 2005-03-0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モップ
AU7359598A (en) * 1998-04-17 1999-11-08 Robert L. Cummings Cleaning sleeve for dusting implement
ES2333875T3 (es) * 2000-07-10 2010-03-02 Uni-Charm Corporation Articulo de limpieza.
IL152340A (en) * 2001-02-23 2007-12-03 Yoshinori Tanaka Cleaning accessory
CA2552299C (en) * 2004-04-01 2010-06-29 Yamada, Chiyoe Cleaning tool sheet and cleaning tool
JP2006068208A (ja) * 2004-09-01 2006-03-16 Kao Corp 清掃用シート
US8146197B2 (en) * 2004-12-27 2012-04-03 Kikuo Yamada Cleaning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597880B2 (ja) * 2006-02-08 2010-12-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体及び清掃用具
WO2007102254A1 (ja) * 2006-03-09 2007-09-13 Kao Corporation 清掃用物品並びにその起毛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9490B2 (ja) * 2006-03-09 2012-01-25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
JP4647540B2 (ja) * 2006-04-24 2011-03-09 山田 千代恵 清掃シート
US8225453B2 (en) * 2007-12-28 2012-07-24 Kikuo Yamada Cleaning sheet
JP5271787B2 (ja) * 2009-04-22 2013-08-21 株式会社ニトムズ 清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26517A (ja) 2013-06-27
CN103889296A (zh) 2014-06-25
TW201336460A (zh) 2013-09-16
US20140310903A1 (en) 2014-10-23
JP5912503B2 (ja) 2016-04-27
EP2781181B1 (en) 2017-06-28
EP2781181A4 (en) 2015-06-17
WO2013073174A1 (ja) 2013-05-23
EP2781181A1 (en) 2014-09-24
CN103889296B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5636B1 (ko) 청소용 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667239B2 (ja) 清掃用物品
KR101314285B1 (ko) 청소용 시트
EP1566136B1 (en) Cleaning article
JP3683266B1 (ja) 清掃用物品
JP4636923B2 (ja) 清掃用物品
AU2008215608A1 (en) Cleaning sheet
WO2009123129A1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2007159612A (ja) 清掃用物品
TWI536945B (zh)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mber
TWI620542B (zh) Sweeping tool
WO2013099119A1 (ja) 清掃部材、及び清掃具
JP5657525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5588431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WO2014122964A1 (ja) 清掃具
WO2014123011A1 (ja) 清掃具
JP2022117902A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5241334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WO2014073118A1 (ja) 清掃体保持具、及び、清掃具
WO2014204017A1 (ja) 清掃用具および清掃用具の製造方法
WO2014122962A1 (ja) 清掃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