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037B -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1037B
TWI791037B TW107128250A TW107128250A TWI791037B TW I791037 B TWI791037 B TW I791037B TW 107128250 A TW107128250 A TW 107128250A TW 107128250 A TW107128250 A TW 107128250A TW I791037 B TWI791037 B TW I7910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ump
aforementioned
valv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8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9770A (zh
Inventor
寺岡一大
烏野崇
上村史洋
笠原政俊
須中郁雄
中澤貴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1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103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2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general liquid treatment, e.g. etching followed by clea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課題] 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循環管線內之處理液被污染的情形。 [解決手段] 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係具備有儲槽、循環管線、泵、過濾器、背壓閥及控制部。儲槽,係儲存處理液。循環管線,係使從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儲槽。泵,係形成循環管線中之處理液的循環流。過濾器,係被設置於循環管線中之泵的下游側。背壓閥,係被設置於循環管線中之過濾器的下游側。控制部,係控制泵及背壓閥。而且,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循環管線中之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泵之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並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第1壓力之第2壓力的方式,控制泵之吐出壓力。

Description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係關於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以往,已知如下述般之液處理裝置:使半導體晶圓(以下,亦稱為晶圓)等的基板用之處理液在循環管線中循環,並且經由從該循環管線分歧之分歧管線,將處理液供給至處理部。在該液處理裝置之循環管線,係設置有從處理液去除異物的過濾器(參閱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5-220318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以往之循環管線中,係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因泵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從而有導致循環管線內的處理液被污染之虞。
實施形態之一態樣,係有鑑於上述而進行者,以提供一種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循環管線內之處理液被污染之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實施形態之一態樣的液處理裝置,係具備有儲槽、循環管線、泵、過濾器、背壓閥及控制部。前述儲槽,係儲存處理液。前述循環管線,係使從前述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前述儲槽。前述泵,係形成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流。前述過濾器,係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泵的下游側。前述背壓閥,係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過濾器的下游側。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泵及前述背壓閥。而且,前述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並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前述第1壓力之第2壓力的方式,控制前述泵之吐出壓力。 [發明之效果]
根據實施形態之一態樣,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循環管線內之處理液被污染的情形。
以下,參閱附加圖面,詳細說明本案所揭示之液體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的實施形態。另外,該發明並不受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所限定。
<基板處理系統之概要> 一開始,參閱圖1,說明關於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1的概略構成。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1之概略構成的圖。在以下中,係為了明確位置關係,而規定相互正交之X軸、Y軸及Z軸,並將Z軸正方向設成為垂直向上方向。
如圖1所示般,基板處理系統1,係具備有搬入搬出站2與處理站3。搬入搬出站2與處理站3,係鄰接設置。
搬入搬出站2,係具備有載體載置部11與搬送部12。在載體載置部11,係載置有複數個載體C,該複數個載體C,係以水平狀態收容複數片基板,實施形態中為半導體晶圓W(以下,稱為晶圓W)。
搬送部12,係鄰接設置於載體載置部11,在內部具備有基板搬送裝置13與收授部14。基板搬送裝置13,係具備有保持晶圓W的晶圓保持機構。又,基板搬送裝置13,係可朝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移動和以垂直軸為中心旋轉,使用晶圓保持機構,在載體C與收授部14之間進行晶圓W之搬送。
處理站3,係鄰接設置於搬送部12。處理站3,係具備有搬送部15與複數個處理單元16。複數個處理單元16,係被排列設置於搬送部15的兩側。
搬送部15,係在內部具備有基板搬送裝置17。基板搬送裝置17,係具備有保持晶圓W的晶圓保持機構。又,基板搬送裝置17,係可朝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移動和以垂直軸為中心旋轉,使用晶圓保持機構,在收授部14與處理單元16之間進行晶圓W之搬送。
處理單元16,係對藉由基板搬送裝置17所搬送之晶圓W進行預定的基板處理。
又,基板處理系統1,係具備有控制裝置4。控制裝置4,係例如電腦,具備有控制部18與記憶部19。在記憶部19,係儲存有程式,該程式,係控制基板處理系統1中所執行的各種處理。控制部18,係藉由讀出並執行被記憶於記憶部19之程式的方式,控制基板處理系統1的動作。
另外,該程式,係被記錄於可藉由電腦而讀取的記憶媒體者,且亦可為從該記憶媒體被安裝於控制裝置4的記憶部19者。作為可藉由電腦而讀取之記憶媒體,係例如有硬碟(HD)、軟碟片(FD)、光碟(CD)、磁光碟(MO)、記憶卡等。
在如上述所構成的基板處理系統1中,係首先,搬入搬出站2之基板搬送裝置13從被載置於載體載置部11的載體C取出晶圓W,並將取出的晶圓W載置於收授部14。載置於收授部14之晶圓W,係藉由處理站3的基板搬送裝置17,從收授部14被取出且搬入至處理單元16。
搬入至處理單元16之晶圓W,係在藉由處理單元16予以處理後,藉由基板搬送裝置17,從處理單元16被搬出且載置於收授部14。而且,載置於收授部14之處理完畢的晶圓W,係藉由基板搬送裝置13,返回到載體載置部11之載體C。
<處理單元之概要> 其次,參閱圖2,說明關於處理單元16的概要。圖2,係表示處理單元16之構成的示意圖。
如圖2所示般,處理單元16,係具備有腔室20、基板保持機構30、處理流體供給部40及回收罩杯50。
腔室20,係收容有基板保持機構30、處理流體供給部40及回收罩杯50。在腔室20之頂部,係設置有FFU(Fan Filter Unit)21。FFU 21,係在腔室20內形成下降流。
基板保持機構30,係具備有保持部31、支柱部32及驅動部33。保持部31,係水平地保持晶圓W。支柱部32,係延伸於垂直方向之構件,藉由驅動部33可旋轉地支撐基端部,在前端部水平地支撐保持部31。驅動部33,係使支柱部32繞垂直軸周圍旋轉。該基板保持機構30,係藉由使用驅動部33來使支柱部32旋轉的方式,使被支撐於支柱部32之保持部31旋轉,藉此,使被保持於保持部31的晶圓W旋轉。
處理流體供給部40,係對晶圓W供給處理流體。處理流體供給部40,係被連接於處理流體供給源70。關於該處理流體供給源70之構成,係如後述。
回收罩杯50,係被配置為包圍保持部31,捕捉因保持部31之旋轉而從晶圓W飛散的處理液。在回收罩杯50之底部,係形成有排液口51,藉由回收罩杯50所捕捉之處理液,係從該排液口51被排出至處理單元16的外部。又,在回收罩杯50之底部,係形成有將從FFU 21所供給之氣體排出至處理單元16之外部的排氣口52。
其次,參閱圖3,說明關於處理單元16之具體構成例。圖3,係表示處理單元16之具體構成例的示意圖。
如圖3所示般,在基板保持機構30所具備之保持部31的上面,係設置有從側面保持晶圓W之保持構件311。晶圓W,係在些微離開保持部31之上面的狀態下,藉由該保持構件311而水平保持。另外,晶圓W,係在使進行基板處理之表面朝向上方的狀態下,被保持於保持部31。
處理流體供給部40,係具備有:複數個(在此,係4個)噴嘴41a~41d;支臂42,水平地支撐該噴嘴41a~41d;及旋轉升降機構43,使支臂42旋轉及升降。
噴嘴41a,係經由閥44a與流量調整器45a被連接於HFC供給源46c。在HFC供給源46a,係例如貯藏有HFC(Hydro Fluoro Carbon)等的處理晶圓W之CF系洗淨液。另外,該CF系洗淨液,係不限於HFC,亦可使用PFC (Per Fluoro Carbon)或HFO(Hydro Fluoro Olefins)等。
噴嘴41b,係經由閥44b與流量調整器45b被連接於DHF供給源46b。在DHF供給源46b,係例如貯藏有DHF(Diluted HydroFluoric acid:稀氫氟酸)等的洗淨晶圓W之殘渣的洗淨液。另外,洗淨晶圓W之殘渣的洗淨液,係不限於DHF,亦可使用有機剝離液等。
噴嘴41c,係經由閥44c與流量調整器45c被連接於DIW供給源46c。DIW(DeIonized Water:去離子水),係例如被使用於沖洗處理。另外,使用於沖洗處理之處理液,係不限於DIW,只要為可從晶圓W上去除DHF者,則亦可使用其他種類的處理液。
噴嘴41d,係經由閥44d與流量調整器45d被連接於IPA供給源46d。IPA(IsoPropyl Alcohol),係例如被使用於置換處理。另外,使用於置換處理之處理液,係不限於IPA,只要為表面張力比DIW低的溶劑,則亦可使用其他種類的溶劑。
從噴嘴41a吐出藉由HFC供給源46a所供給的HFC。從噴嘴41b吐出藉由DHF供給源46b所供給的DHF。從噴嘴41c吐出藉由DIW供給源46c所供給的DIW。從噴嘴41d吐出藉由IPA供給源46d所供給的IPA。
<洗淨處理之詳細內容> 其次,參閱圖4,說明關於處理單元16中之晶圓W之洗淨處理的詳細內容。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中之基板洗淨處理之概要的圖。另外,設成為在進行該基板洗淨處理之前的工程,對晶圓W進行乾蝕刻處理。
首先,藉由基板搬送裝置17,晶圓W被搬入至處理單元16的腔室20內。而且,晶圓W,係在使進行基板處理之表面朝向上方的狀態下,被保持於保持構件311。其後,藉由驅動部33,基板保持機構30與晶圓W一起以預定旋轉數進行旋轉。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如圖4(a)所示般,進行HFC所致之第1洗淨處理。在該第1洗淨處理中,係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a在晶圓W的中央上方移動。其後,藉由將閥44a開放一預定時間的方式,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CF系洗淨液即HFC。藉由該第1洗淨處理,可在乾蝕刻至晶圓W之際,去除附著於晶圓W的氟系聚合物。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如圖4(b)所示般,進行DHF所致之第2洗淨處理。在該第2洗淨處理中,係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b在晶圓W的中央上方移動。其後,藉由將閥44b開放一預定時間的方式,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洗淨液即DHF。
藉由該第2洗淨處理,可在乾蝕刻至晶圓W之際,去除附著於晶圓W並在第1洗淨處理中難以去除之氟系聚合物以外的殘渣。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DIW所致之沖洗處理。在該沖洗處理中,係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c在晶圓W的中央上方移動,並藉由將閥44c開放一預定時間的方式,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沖洗液即DIW。藉由該沖洗處理,去除殘存於晶圓W上的DHF。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IPA所致之置換處理。在該置換處理中,係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d在晶圓W的中央上方移動,並藉由將閥44d開放一預定時間的方式,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IPA。藉此,殘存於晶圓W之表面的DIW被置換成IPA。
接著,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使晶圓W乾燥的乾燥處理。在乾燥處理中,係例如藉由驅動部33,使基板保持機構30高速旋轉,藉此,將被保持於保持構件311之晶圓W上的IPA甩掉。
其後,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搬出處理。在搬出處理中,係在使晶圓W之旋轉停止後,藉由基板搬送裝置17,從處理單元16搬出晶圓W。若該搬出處理完成時,則針對1片晶圓W之一連串的基板處理完成。
如至此為止所說明般,在實施形態中,係連續進行CF系洗淨液(例如,HFC)所致之第1洗淨處理與殘渣去除用的洗淨液(例如,DHF)所致之第2洗淨處理。藉此,根據實施形態,可從晶圓W良好地去除在乾蝕刻處理之際所附著的氟系聚合物與氟系聚合物以外的殘渣。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係表示了關於藉由CF系之洗淨液來實施去除氟系聚合物之第1洗淨處理的情形,但第1洗淨處理,係不限於使用洗淨液的情形。例如,亦可藉由使用了CF系之溶劑的蒸氣洗淨或高溫高壓洗淨、超臨界洗淨等進行第1洗淨處理。
又,在實施形態中,雖係表示了關於在第1洗淨處理後,進行去除殘渣之第2洗淨處理的情形,但在藉由第1洗淨處理亦可去除殘渣的情況下,係不一定需要進行第2洗淨處理。
<處理流體供給源之概要> 其次,參閱圖5,說明關於基板處理系統1所具備之處理流體供給源70的概略構成。圖5,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處理流體供給源70之概略構成的圖。
如圖5所示般,基板處理系統1所具備之處理流體供給源70,係將處理液供給至複數個處理單元16。另外,在實施形態中,係以圖5所示之處理流體供給源70,分別單獨構成圖3所示之HFC供給源46a、DHF供給源46b、DIW供給源46c及IPA供給源46d。
處理流體供給源70,係具有:儲槽102,儲存處理液;及循環管線104,從該儲槽102流出再返回儲槽102。在該循環管線104,係以儲槽102作為基準,從上游側依序設置有泵106、過濾器108、連接部110及背壓閥114。
泵106,係形成從儲槽102流出而通過循環管線104再返回儲槽102之處理液的循環流。另外,在實施形態中,泵106之吐出壓力,係可藉由控制部18來控制。
過濾器108,係將循環於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所含有之微粒等的污染物質去除。
在連接部110,係連接有1個或複數個分歧管線112。各分歧管線112,係將流動於循環管線104的處理液供給至所對應的各處理單元16。另外,在各分歧管線112,係可因應所需,設置流量控制閥等的流量調整機構或過濾器等。
背壓閥114,係在該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大於所期望的壓力之情況下,增大閥開合度,並在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小於所期望的壓力之情況下,減小閥開合度,藉此,具有將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保持為所期望的壓力。另外,在實施形態中,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係可藉由控制部18來控制。
另外,在循環管線104,係除了至此為止所說明的各構成構件以外,亦可因應所需,進一步設置有輔助設備(例如,加熱器或流量計等)。
又,儲槽102,係具有儲槽液補充部116與排液部118。儲槽液補充部116,係將處理液或處理液構成成分補充至儲槽102。排液部118,係在交換儲槽102內的處理液之際等,排出儲槽102內的處理液。
在至此為止所說明的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使用背壓閥114,將連接有分歧管線112之連接部110的壓力保持為所期望的壓力,藉此,可順利地進行從處理流體供給源70對各處理單元16之處理液的供給。
另一方面,在循環管線104中,係在處理液的交換作業或故障起的復原作業等後,且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因泵106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108,從而有循環管線104內的處理液被污染的情形。當處理液像這樣在循環管線104內被污染的情況下,由於必需藉由再次進行長期間之循環的方式,以過濾器108來去除處理液內之異物,因此,基板處理系統1之復原有耗費時間的情形。
因此,在實施形態中,係設成為藉由適當地控制泵106之吐出壓力與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的方式,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接著,參閱圖6及圖7,說明關於該控制的詳細內容。
圖6,係表示關於實施形態中之泵106的吐出壓力與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之推移的圖。如圖6所示般,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在比泵106上升的時間T1之前,進行閥開合度保持處理(步驟S1)。
在該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係藉由控制背壓閥114的方式,使該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恆定保持為預定的閥開合度V1。換言之,在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係無關於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值,在背壓閥114皆不進行一般之閥開合度的控制。
在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係例如背壓閥114恆定保持為全開。而且,在啟動泵106之際,亦維持該閥開合度的保持狀態。
接續閥開合度保持處理,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循環開始處理(步驟S2)。在該循環開始處理中,係藉由控制泵106的方式,於時間T1啟動泵106。
在此,在循環開始處理之際,係控制為使泵106的吐出壓力成為預定的第1壓力P1,啟動泵106。另外,該第1壓力P1,係小於泵106之最大吐出壓力即第2壓力P2。另外,作為使泵106在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第2壓力P2)之第1壓力P1動作的手段,係例如只要將調整器追加至泵106,藉由調整器在低壓(第1壓力P1)與高壓(第2壓力P2)切換該吐出壓力即可。
圖7,係表示關於實施形態及參考例中之過濾器108之上游側與下游側的差壓之推移的圖。另外,在圖7所示之參考例中,係不同於實施形態,於時間T1,使泵106在最大吐出壓力即第2壓力P2啟動。又,在啟動泵106之前,係由於泵106之吐出壓力未被施加至背壓閥114的上游側,因此,背壓閥114之控制,係未發生作用的狀態。
因此,在參考例中,係在泵106上升至第2壓力P2並對背壓閥114之上游側施加吐出壓力後,開始背壓閥114的控制。然而,由於直至該控制穩定為止,係存在有預定之時間延遲,因此,直至控制穩定的時間Ta為止,背壓閥114,係未被控制的狀態。
亦即,在過濾器108之上游側中,係處理液從泵106以最大吐出壓力被吐出,並且,在過濾器108之下游側中,係背壓閥114為未被控制的狀態。藉此,如圖7所示般,從泵106上升之時間T1至背壓閥114的控制發生作用之時間Ta,係在過濾器108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施加有如超過過濾器108的耐差壓般之較大的差壓Dc。因此,在參考例中,係有異物因該較大的差壓Dc而穿過過濾器108之虞。
另一方面,在實施形態中,係一面控制為使泵106之吐出壓力成為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第2壓力P2)的第1壓力P1,一面開始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的循環。藉此,可在啟動泵106之際,將被施加至過濾器108之上游側的壓力壓低。
亦即,控制為使泵106之吐出壓力成為第1壓力P1,開始處理液的循環,藉此,可將施加至過濾器108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差壓抑制為小於參考例中之差壓Dc的差壓Da。因此,根據實施形態,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因泵106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
又,在實施形態中,係藉由閥開合度保持處理,在啟動了泵106之際,以使背壓閥114恆定成為全開的方式予以控制。藉此,即便為以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的第1壓力P1吐出從泵106所吐出之處理液的情況下,亦可充分地確保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的流量。藉此,即便空氣混入至泵106,亦可防止空氣停留於泵106內的情形,並可防止空氣混入至泵106所致之不良狀況。
另外,在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背壓閥114,係亦可並非為全開,只要是恆定成為可確保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之流量的閥開合度V1即可。藉此,即便為以第1壓力P1吐出的情況下,亦可充分地確保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的流量。
返回到圖6之說明。接續循環開始處理,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閥開合度控制處理(步驟S3)。在該閥開合度控制處理中,係於時間T2,開始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的控制。
另外,該「閥開合度之控制」,係指在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大於所期望的壓力之情況下,增大閥開合度,並在上游側中之處理液的壓力小於所期望的壓力之情況下,減小閥開合度,使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壓力恆定成為所期望的壓力之控制。
又,在該閥開合度控制處理後(亦即,比時間T2更往後),係如圖6所示般,被控制為使背壓閥114的閥開合度變小。其原因在於,由於泵106之吐出壓力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的第1壓力P1,因此,為了將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壓力升壓至所期望的壓力,從而必需絞擠通過背壓閥114的處理液。
接續閥開合度控制處理,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升壓處理(步驟S4)。在該升壓處理中,係從時間T1經過預定時間至差壓穩定的時間T3,使泵106之吐出壓力自第1壓力P1升壓至最大吐出壓力即第2壓力P2。另外,如圖6所示般,於時間T3的時點,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係減少至小於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之閥開合度V1的閥開合度V2。
藉由該升壓處理,過濾器108的上游側中之壓力便增加。然而,在實施形態中,係由於藉由閥開合度控制處理,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會減少至閥開合度V2,因此,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亦即,過濾器108之下游側)中之壓力亦增加。
藉此,如圖7所示般,可抑制在以最大吐出壓力開始吐出後(亦即,時間T3後),施加至過濾器108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差壓Db大幅度增加的情形。因此,根據實施形態,可抑制在升壓處理後,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
<處理之步驟> 接著,參閱圖8及圖9,說明關於實施形態之各種處理的程序。圖8,係表示基板處理系統1所執行之基板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如圖8所示般,在處理單元16中,係首先,進行搬入處理(步驟S101)。在搬入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基板搬送裝置17,使晶圓W搬入至處理單元16的腔室20內。晶圓W,係在使進行基板處理之表面朝向上方的狀態下,被保持於保持構件311。其後,控制部18,係控制驅動部33,使基板保持機構30以預定旋轉數旋轉。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第1洗淨處理(步驟S102)。在第1洗淨處理中,係控制部18使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a移動至晶圓W的中央上方。其後,控制部18將閥44a開放一預定時間,藉此,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CF系洗淨液即HFC。
供給至晶圓W之表面的HFC,係藉由伴隨著晶圓W之旋轉的離心力,擴展於晶圓W之表面整體。藉此,藉由HFC,去除附著於晶圓W之氟系聚合物。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第2洗淨處理(步驟S103)。在第2洗淨處理中,係控制部18使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b移動至晶圓W的中央上方。其後,控制部18將閥44b開放一預定時間,藉此,對晶圓W之表面供給殘渣用之洗淨液即DHF。
供給至晶圓W之表面的DHF,係藉由伴隨著晶圓W之旋轉的離心力,擴展於晶圓W之表面整體。藉此,藉由DHF,去除附著於晶圓W之殘渣。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沖洗處理(步驟S104)。在沖洗處理中,係控制部18使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c移動至晶圓W的中央上方,並將閥44c開放一預定時間,藉此,將沖洗液即DIW供給至晶圓W的表面。
供給至晶圓W之表面的DIW,係藉由伴隨著晶圓W之旋轉的離心力,擴展於晶圓W之表面整體。藉此,以DIW去除殘存於晶圓W之表面的DHF。
其次,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置換處理(步驟S105)。在置換處理中,係控制部18使處理流體供給部40之噴嘴41d移動至晶圓W的中央上方,並將閥44d開放一預定時間,藉此,將溶劑即IPA供給至晶圓W的表面。
供給至晶圓W之表面的IPA,係藉由伴隨著晶圓W之旋轉的離心力,擴展於晶圓W之表面整體。藉此,殘存於晶圓W之表面的DIW被置換成IPA。
接著,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使晶圓W乾燥的乾燥處理(步驟S106)。在乾燥處理中,係例如控制部18控制驅動部33,使基板保持機構30高速旋轉,藉此,將被保持於保持構件311之晶圓W上的IPA甩掉。
其後,在處理單元16中,係進行搬出處理(步驟S107)。在搬出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驅動部33,在使晶圓W的旋轉停止後,控制基板搬送裝置17,使晶圓W從處理單元16搬出。若該搬出處理完成時,則針對1片晶圓W之一連串的基板處理完成。
圖9,係表示處理流體供給源70所執行之液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本處理,係在處理液的交換作業或故障起的復原作業等後進行。如圖9所示,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首先進行閥開合度保持處理(步驟S111)。在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背壓閥114,背壓閥114之閥開合度恆定保持為預定的閥開合度V1。在該閥開合度保持處理中,係例如背壓閥114恆定保持為全開。
其次,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循環開始處理(步驟S112)。在循環開始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泵106,開始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的循環。另外,在循環開始處理中,啟動泵106之際的吐出壓力,係以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第2壓力P2)的第1壓力P1予以控制。
其次,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閥開合度控制處理(步驟S113)。在閥開合度控制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背壓閥114,以使該背壓閥114的上游側中之壓力恆定成為所期望的壓力之方式,進行閥開合度的控制。另外,在實施形態中,係由於泵106之吐出壓力是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的第1壓力P1,因此,被控制為使背壓閥114的閥開合度變小。
其後,在處理流體供給源70中,係進行升壓處理(步驟S114)。在升壓處理中,係控制部18控制泵106,將泵106之吐出壓力從第1壓力P1升壓至最大吐出壓力即第2壓力P2。若該升壓處理完成時,則處理流體供給源70之一連串的液處理完成。
以上,雖說明了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係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可在不脫離其意旨內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在實施形態中,雖係表示了關於在升壓處理中,將泵106之吐出壓力升壓至最大吐出壓力即第2壓力P2的例子,但第2壓力P2,係亦可並非為泵106之最大吐出壓力。
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係具備有儲槽102、循環管線104、泵106、過濾器108、背壓閥114及控制部18。儲槽102,係儲存處理液。循環管線104,係使從儲槽102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儲槽102。泵106,係形成循環管線104中之處理液的循環流。過濾器108,係被設置於循環管線104中之泵106的下游側。背壓閥114,係被設置於循環管線104中之過濾器108的下游側。控制部18,係控制泵106及背壓閥114。而且,控制部18,係以在開始循環管線104中之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泵106之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P1,並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泵106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第1壓力P1之第2壓力P2的方式,控制泵106之吐出壓力。藉此,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因泵106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
又,在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中,控制部18,係在開始循環管線104中之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以使背壓閥114恆定成為預定的閥開合度V1之方式,控制背壓閥114。藉此,即便在以小於最大吐出壓力的第1壓力P1吐出從泵106所吐出之處理液的情況下,亦可充分地確保循環管線104內之處理液的流量。
又,在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中,控制部18,係在開始循環管線104中之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以使背壓閥114恆定成為全開的方式,控制背壓閥114。藉此,即便空氣混入至泵106,亦可防止空氣停留於泵106內的情形,並可防止空氣混入至泵106所致之不良狀況。
又,在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中,控制部18,係在泵106的吐出壓力從第1壓力P1增加至第2壓力P2之前,以使閥開合度從預定的閥開合度V1慢慢變小之方式,控制背壓閥114。藉此,可抑制在升壓處理後,施加至過濾器108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差壓過度增加之情形。
又,實施形態之液處理裝置,係更具備有:連接部110,被設置於循環管線104中的過濾器108與背壓閥114之間,並連接有將處理液供給至處理基板(晶圓W)之處理部(處理單元16)的分歧管線112。藉此,可順利地進行從處理流體供給源70對處理單元16之處理液的供給。
又,實施形態之液處理方法,係包含有循環開始工程(步驟S112)與升壓工程(步驟S114)。循環開始工程(步驟S112),係在使從儲槽102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儲槽102之循環管線104中,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形成循環管線104中之處理液的循環流之泵106的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P1。升壓工程(步驟S114),係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泵106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第1壓力P1的第2壓力P2。藉此,可抑制在開始處理液的循環後,因泵106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亦可在使泵106的吐出壓力上升至第1壓力P1之際,或從第1壓力P1增加至第2壓力P2之際,使其慢慢增加。藉此,可更抑制因泵106之吐出壓力而引起異物穿過過濾器108的情形。
更進一步之效果或變形例,係可藉由具有該發明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來輕易導出。因此,本發明之更廣泛的態樣,係不限定於如以上所表示且記述之特定的詳細內容及代表性的實施形態者。因此,在不脫離藉由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物所定義之所有的發明概念精神或範圍下,可進行各種變更。
W‧‧‧晶圓 1‧‧‧基板處理系統 16‧‧‧處理單元 18‧‧‧控制部 70‧‧‧處理流體供給源 102‧‧‧儲槽 104‧‧‧循環管線 106‧‧‧泵 108‧‧‧過濾器 110‧‧‧連接部 114‧‧‧背壓閥
[圖1]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系統之概略構成的示意圖。 [圖2] 圖2,係表示處理單元之構成的示意圖。 [圖3] 圖3,係表示處理單元之具體構成例的示意圖。 [圖4] 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中之基板洗淨處理之概要的圖。 [圖5] 圖5,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處理流體供給源之概略構成的圖。 [圖6] 圖6,係表示關於實施形態中之泵的吐出壓力與閥開合度之推移的圖。 [圖7] 圖7,係表示關於實施形態及參考例中之過濾器之上游側與下游側的差壓之推移的圖。 [圖8] 圖8,係表示基板處理系統所執行之基板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圖9] 圖9,係表示處理流體供給源所執行之液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16‧‧‧處理單元
70‧‧‧處理流體供給源
102‧‧‧儲槽
104‧‧‧循環管線
106‧‧‧泵
108‧‧‧過濾器
110‧‧‧連接部
112‧‧‧分歧管線
114‧‧‧背壓閥
116‧‧‧儲槽液補充部
118‧‧‧排液部

Claims (7)

  1. 一種液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有:儲槽,儲存處理液;循環管線,使從前述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前述儲槽;泵,形成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流;過濾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泵的下游側;背壓閥,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過濾器的下游側;及控制部,係控制前述泵及前述背壓閥,前述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並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前述第1壓力之第2壓力的方式,控制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前述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背壓閥恆定成為可確保前述循環管線內之前述處理液的流量之閥開合度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2. 一種液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有:儲槽,儲存處理液; 循環管線,使從前述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前述儲槽;泵,形成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流;過濾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泵的下游側;背壓閥,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過濾器的下游側;及控制部,係控制前述泵及前述背壓閥,前述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並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前述第1壓力之第2壓力的方式,控制前述泵之吐出壓力,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背壓閥恆定成為預定的閥開合度之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以在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從前述第1壓力增加至前述第2壓力之前,使前述閥開合度從預定的閥開合度逐漸變小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處理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前述背壓閥恆定成為全開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處理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以在前述泵的吐出壓力從第1壓力增加至第2壓力之前,使前述閥開合度從預定的閥開合度慢慢變小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處理裝置,其中,更具備有:連接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的前述過濾器與前述背壓閥之間,並連接有將前述處理液供給至處理基板之處理部的分歧管線。
  6. 一種液處理方法,其特徵係,包含有:循環開始工程,在使從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前述儲槽之循環管線中,在開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形成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流之泵的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及升壓工程,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前述第1壓力的第2壓力,前述循環開始工程,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過濾器的下游側之背壓閥恆定成為可確保前述循環管線內之前述處理液的流量之閥開合度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7. 一種液處理方法,其特徵係,包含有:循環開始工程,在使從儲槽所輸送的處理液返回至前述儲槽之循環管線中,在開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形成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流之泵的吐出壓力上升至預定的第1壓力;及升壓工程,在經過預定時間後,使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增加至大於前述第1壓力的第2壓力,前述循環開始工程,係以在開始前述循環管線中之前述處理液的循環之際,使被設置於前述循環管線中之過濾器的下游側之背壓閥恆定成為預定的閥開合度之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以在前述泵之吐出壓力從前述第1壓力增加至前述第2壓力之前,使前述閥開合度從預定的閥開合度逐漸變小的方式,控制前述背壓閥。
TW107128250A 2017-08-28 2018-08-14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TWI791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3230A JP6983008B2 (ja) 2017-08-28 2017-08-28 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液処理方法
JP2017-163230 2017-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770A TW201919770A (zh) 2019-06-01
TWI791037B true TWI791037B (zh) 2023-02-01

Family

ID=6551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8250A TWI791037B (zh) 2017-08-28 2018-08-14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83008B2 (zh)
KR (1) KR102591343B1 (zh)
CN (1) CN109427627B (zh)
TW (1) TWI791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2656B2 (ja) * 2019-09-24 2023-07-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CN112864044A (zh) * 2019-11-28 2021-05-28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化学品的循环管路流量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KR102585284B1 (ko) * 2020-12-28 2023-10-05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액 공급 유닛 및 액 공급 방법
JP2022131885A (ja) 2021-02-26 2022-09-0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処理液循環方法、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22147693A (ja) 2021-03-23 2022-10-06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22161268A (ja) 2021-04-08 2022-10-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処理液流通方法、及び、処理液供給装置
WO2023204048A1 (ja) * 2022-04-21 2023-10-2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供給システム、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液供給方法
JP2024058341A (ja) 2022-10-14 2024-04-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920A (ja) * 1997-06-26 1999-01-19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液体循環処理装置
JP2015041751A (ja) * 2013-08-23 2015-03-0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処理装置
JP2016115924A (ja) * 2014-12-16 2016-06-2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液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614A (ja) * 1997-03-04 1998-09-14 Fujitsu Ltd 処理装置
JP5048352B2 (ja) * 2007-01-31 2012-10-1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KR101478859B1 (ko) * 2009-12-09 2015-01-02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판 처리 장치,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이 기판 처리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JP5490659B2 (ja) * 2009-12-09 2014-05-1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この基板処理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815538B2 (ja) * 2010-01-15 2011-11-16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真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真空制御方法
JP2011224510A (ja) * 2010-04-22 2011-11-10 Honda Motor Co Ltd 液体供給装置
JP5255660B2 (ja) * 2011-01-18 2013-08-0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薬液供給方法及び薬液供給システム
JP5951384B2 (ja) * 2012-07-20 2016-07-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への温調流体供給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385714B2 (ja) 2014-05-16 2018-09-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液処理装置、基板液処理装置の洗浄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359925B2 (ja) * 2014-09-18 2018-07-18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920A (ja) * 1997-06-26 1999-01-19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液体循環処理装置
JP2015041751A (ja) * 2013-08-23 2015-03-0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処理装置
JP2016115924A (ja) * 2014-12-16 2016-06-2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液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3008B2 (ja) 2021-12-17
KR102591343B1 (ko) 2023-10-18
CN109427627B (zh) 2024-03-22
JP2019041039A (ja) 2019-03-14
CN109427627A (zh) 2019-03-05
KR20190024722A (ko) 2019-03-08
TW201919770A (zh) 2019-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1037B (zh) 液處理裝置及液處理方法
JP6494536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の洗浄方法
KR102605399B1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KR20170073594A (ko) 기판액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액 처리 장치, 그리고 기판액 처리 프로그램을 기억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억 매체
JP7080134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のパーティクル除去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3059884A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JP7109989B2 (ja) 基板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201919776A (zh) 基板處理裝置、基板處理方法及記憶媒體
JP7499622B2 (ja) 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液処理方法
US11769661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2002053A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JP7292120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WO2020235381A1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KR20190053866A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JP2018129476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454608B2 (ja) 基板処理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4179323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KR20230133231A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JP6443243B2 (ja) 基板処理方法
TW201942971A (zh) 基板處理裝置、基板處理方法及記錄媒體
JP2022073574A (ja)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KR20200078794A (ko) 부품 세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6741621A (zh) 基板处理方法和基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