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0818B - 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0818B
TWI780818B TW110125982A TW110125982A TWI780818B TW I780818 B TWI780818 B TW I780818B TW 110125982 A TW110125982 A TW 110125982A TW 110125982 A TW110125982 A TW 110125982A TW I780818 B TWI780818 B TW I7808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mentioned
state
electric wire
restor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4270A (zh
Inventor
松本敦
大西康夫
寺口和彦
新内秀雄
飯田正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4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4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0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08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1Spring details
    • H01R4/4816Spring details the spring shape prevent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Pivoting arrangements, e.g. lever pushing on th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5Mechanically bistable arrangements, e.g. locked by the housing when the spring is bi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1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the spring shape allow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01R4/4821Single-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46Busbar details
    • H01R4/485Single busbar common to multiple spring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Abstract

於連接裝置中,當彈性構件(4)處於非結線狀態時,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向量(81)係與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二部位(514)之直線即基準線(82)大致重疊,恢復力與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藉此,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端子部(3)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偏離基準線(82),藉此,彈性構件(4)藉由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夾持在與端子部(3)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之構造。

Description

連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參照) 本案係根據2020年7月17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JP2020-122599、及2020年10月6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JP2020-169408主張優先權之權益,且於本案中組入了其等申請案之全部揭示內容。
過往,作為於控制盤等中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利用有所謂***式(Push-in)之連接裝置。於該連接裝置中,將電線***殼體之***孔內,且利用設於殼體內之板彈簧將該電線壓緊於導通端子而電性連接。
例如,於日本專利第4202125號公報(文獻1)之電線連接裝置中,設置有可相對於外殼進退之棒狀操作鍵。於該電線連接裝置中,藉由將棒狀操作鍵朝外殼內壓入,使外殼內之板彈簧彈性變形而自導通金屬件分離。棒狀操作鍵之前端係與板彈簧卡合以維持板彈簧之形狀。藉此,板彈簧維持與導通金屬件分離之開放狀態。然後,將電線***開放狀態之電線連接裝置之後,藉由將棒狀操作鍵自外殼中拉出,板彈簧彈性恢復而將該電線夾持於該板彈簧與導通金屬件之間。
於該電線連接裝置中,當連接電線時,需要一面維持將電線***開放狀態之電線連接裝置內之狀態,一面將棒狀操作鍵自外殼中拉出。因此,電線之連接動作繁雜,難以縮短連接作業需要之時間。此外,作業者需要以一隻手保持電線,再以另一隻手操作棒狀操作鍵,因此難以利用單手進行連接作業。
另一方面,於日本專利第6675004號公報(文獻2)之連接裝置中,藉由將操作部朝殼體之內部壓入,使與操作部接觸之板彈簧撓曲至非結線狀態,且於該狀態下將操作部卡止於殼體之段差部,藉此而將板彈簧之狀態維持在非結線狀態。此外,於該連接裝置中,藉由利用***殼體內之電線來按壓狀態解除部並使其旋轉,狀態解除部將上述操作部自殼體之段差部推出。藉此,解除操作部之對殼體之卡止,板彈簧恢復而將電線夾持於其與端子部之間。藉此,電線之連接作業變得容易。
然而,於文獻2之連接裝置中,需要設置用以卡止操作部之段差部、及用以解除操作部之卡止之狀態解除部,而可能造成連接裝置之構造複雜化。
本發明係針對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其目的在於簡化連接裝置之構造。
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之連接裝置係具備:殼體;導電性之端子部,其固定於上述殼體;彈性構件,其安裝於上述殼體,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按壓夾持於上述端子部;及操作部,其對上述彈性構件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上述操作部係具備有供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及產生相對於上述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將上述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將連結上述第一部位與上述第二部位之直線作為基準線。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時,藉由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並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於將上述電線***上述端子部與上述非結線狀態之上述彈性構件之間之狀態下,上述操作部之位置被變更,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藉此,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上述電線夾持於與上述端子部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於該連接裝置中,可簡化連接裝置之構造。
較佳為,即使於使上述非結線狀態下之上述彈性構件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仍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較佳為,上述操作部具備以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之凸輪部。上述凸輪部係以上述第一部位而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並且以上述第二部位即軸承而與上述旋轉軸接觸。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凸輪部旋轉,藉此增大上述第一部位與上述旋轉軸之間之距離而使上述彈性構件撓曲,且藉由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上述操作部之旋轉位置,從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
較佳為,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以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從而使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較佳為,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之上述電線直接與上述操作部接觸而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較佳為,上述操作部具備有直接與上述電線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上述電線承受部具備有自上述電線之上述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
較佳為,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之上述電線直接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而使上述彈性構件變形,藉此,經由上述彈性構件而對上述操作部施加力,以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較佳為,上述彈性構件係具備有直接與上述電線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及自上述電線承受部朝向上述操作部延伸之解除部。上述電線承受部具備有自上述電線之上述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上述彈性構件係因藉由上述電線朝向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按壓上述承受面而變形,使上述解除部與上述操作部接觸而施加使上述凸輪部旋轉之力。
較佳為,上述殼體具備有直線狀延伸之導引面。上述彈性構件係沿上述導引面延伸。上述操作部具備有進退部,該進退部係位於上述彈性構件與上述導引面之間,且一面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分別與上述彈性構件及上述導引面接觸,一面沿既定之進退方向直線地移動。上述彈性構件與上述導引面之間之距離係隨著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一側朝向另一側而減小。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進退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一側朝上述另一側移動而撓曲,且在與上述第一部位接觸之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與上述導引面大致平行,且上述恢復力向量係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藉此,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上述進退方向之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上述操作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上述彈性構件係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朝上述結線狀態移行。
較佳為,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上述操作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較佳為,上述操作部具備有大致圓板狀或大致圓柱狀之旋轉部,該旋轉部係於圓周方向之一部分設置有缺口部,且於圓周方向之另一部分設置有突起部。於上述殼體設置有凹狀之操作部載置部,該操作部載置部之內面為大致圓筒面之一部分。上述旋轉部係載置於上述操作部載置部,且以上述缺口部之一部分即上述第一部位而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並且以上述突起部即上述第二部位而與上述操作部載置部之上述內面接觸。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旋轉部朝第一旋轉方向旋轉而撓曲,藉由使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上述旋轉部之旋轉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上述旋轉部朝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上述旋轉部藉由上述恢復力而朝與上述第一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之第二旋轉方向旋轉,上述彈性構件係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朝上述結線狀態移行。
較佳為,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上述旋轉部朝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較佳為,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於上述結線狀態下直接與上述電線接觸之電線接觸部。至少於上述彈性構件自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至上述結線狀態時,上述電線接觸部之移動路徑不與上述操作部之移動區域重疊。
較佳為,上述操作部之一部分係自上述殼體突出。
較佳為,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時,上述操作部之一部分自上述殼體突出,而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結線狀態時,上述操作部之上述一部分位於上述殼體內。
較佳為,設置有顯示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
較佳為,上述彈性構件係板彈簧。
藉由參照添附圖式且以下進行之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可闡明上述之目的及其他之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
圖1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之立體圖。圖2為連接裝置1之縱剖視圖。於圖2中,還一併圖示較剖面更靠深側之構成。此外,於圖2中,為了便於圖示,省略一部分構成(例如,彈性構件4)之剖面之平行斜線。其他之剖視圖中也同樣。連接裝置1係供電線連接之***式之連接裝置。圖1及圖2中顯示電線未***連接裝置1之狀態。連接裝置1例如利用於控制盤等之端子台。
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可將圖2中之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簡稱為「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此外,也可將圖2中之垂直於紙面之方向稱為「厚度方向」。圖2顯示連接裝置1之較厚度方向中央更靠面前側之剖面。該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厚度方向,不一定需要與使用連接裝置1時之安裝方向一致。此外,該上下方向也不一定需要與重力方向一致。其他實施形態中也大致相同。
連接裝置1具備殼體2、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殼體2係於內部收容有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殼體2例如為樹脂製。於圖1及圖2所示之例子中,於殼體2設置有2個可分別***電線之***孔21。此外,於殼體2之內部配置有2個端子部3、2個彈性構件4及2個操作部5。換言之,連接裝置1具備2組之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再者,連接裝置1也可具備一組或3組以上之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
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之各組係與***孔21對應配置。2組之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之形狀及大小等係相互相同,且沿左右相反之方向配置。當關注圖2中之右側之***孔21時,端子部3係位於***孔21之上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彈性構件4位於端子部3之下側。操作部5位於彈性構件4之上側。操作部5係配置於較端子部3更靠圖2中之深入側。彈性構件4係於上下方向分別與端子部3及操作部5部分重疊。
端子部3係固定於殼體2之導電性之大致板狀之構件。端子部3例如為金屬製。圖2中右側之端子部3與左側之端子部3係經由導電性之端子連接部32而被電性連接,該端子連接部32係於該2個端子部3之下方朝左右方向延伸。2個端子部3及端子連接部32例如為一連串之構件。
彈性構件4係安裝於殼體2之可彈性變形之構件。於圖2所示之例子中,彈性構件4係大致帶狀之板彈簧。彈性構件4例如為金屬製。彈性構件4可藉由導電材料形成,也可藉由樹脂等之絕緣材料形成。彈性構件4係例如具有於長度方向之中央部折彎成大致L字狀、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之形狀。以下之說明中,將彈性構件4之該被折彎之部位稱為「彎曲部41」。此外,將彈性構件4中自彎曲部41朝側方延伸之2個部位中位於下側之部位稱為「固定部42」,且將較固定部42更位於上方之部位稱為「可動部43」。
於殼體2設置有沿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之彈性構件支撐部22,且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周圍係由殼體2之其他部位而於圓周方向上部分地被包圍,藉此而形成有溝部。彈性構件4之彎曲部41被***該溝部中,藉此,可將彈性構件4安裝於殼體2。
當關注圖2中右側之彈性構件4時,該彈性構件4之固定部42係於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下側,自彎曲部41朝向左側且與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朝左右方向延伸之上述端子連接部32接觸於固定部42之下側,以限制固定部42之朝下側之移動。因此,固定部42實質上被固定於殼體2。
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係於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上側,自彎曲部41朝左斜上方延伸。於圖2所示之例子中,可動部43隨著自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上端部朝左方離開而一度朝左斜下方延伸,然後於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左端部附近朝上方彎曲,再朝向左斜上方延伸。可動部43之前端部(亦即,圖2中之左端部)係自下側接觸於端子部3之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此外,可動部43係自下側與操作部5接觸。如後述,藉由操作部5朝下方按壓,可動部43係以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上端部作為支點而彈性變形並朝下方撓曲,且自端子部3朝下方離開。此外,若對可動部43施加之朝向下方之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藉由恢復力而返回至原始狀態(即彈性恢復)。
於圖2所示之狀態下,如上述般,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之前端部係自下側與端子部3接觸。藉此,於***孔21之內側(亦即,靠近殼體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之側),藉由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而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封閉。圖1及圖2所示之狀態係將電線******孔21之前之狀態,亦即使用連接裝置1之前之狀態,於以下之說明中,亦將該狀態稱為「初始狀態」。
初始狀態(亦即,***孔封閉狀態)之彈性構件4係朝使固定部42與可動部43彼此靠近之方向略微彎曲。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自殼體2脫落。此外,當藉由彈性構件4及端子部3而夾持電線時,即使於該電線較細之情況下,也可發揮充分之夾持力(即夾力)。
操作部5具備凸輪部51、驅動部52及電線承受部53。凸輪部51係大致長方體狀之部位,其配置於殼體2之內部(亦即,較殼體2之外緣更靠內側)。凸輪部51係自上側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接觸。於凸輪部51設置有沿厚度方向延伸之貫通孔,且於該貫通孔內設置有軸承54。軸承54嵌合於設在殼體2之沿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之旋轉軸24。凸輪部51係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在與厚度方向大致垂直之面內可旋轉地由殼體2支撐。凸輪部51及旋轉軸24係於厚度方向上與端子部3重疊,於圖2中位於端子部3之深入側。
驅動部52係自凸輪部51朝斜上方呈大致直線狀延伸之大致筒狀或大致棒狀之構件。於圖1及圖2所示之例子中,驅動部52係具有於上端開口之矩形截面之孔521之大致矩形筒狀的構件。如後述,可將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之前端部***孔521。驅動部52之上端部係自殼體2之外緣(即外側之輪廓)朝斜上方突出。
電線承受部53係自驅動部52之長度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朝左右方向之內側(亦即,靠近殼體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之側)延伸之大致板狀或大致棒狀之構件。於圖1及圖2所示之例子中,電線承受部53係隨著遠離與驅動部52連接之連接部,而於驅動部52之長度方向上以朝凸輪部51靠近之方式彎曲。換言之,電線承受部53係自與驅動部52連接之連接部起,較垂直於驅動部52之長度方向之方向更朝向凸輪部51側而延伸。
圖3為放大顯示位於圖2中右側之操作部5附近之縱剖視圖。如圖3所示,前視時之操作部5之凸輪部51之形狀(亦即,於厚度方向上自圖3之面前側觀察之形狀)係具備2組之長邊511及短邊512之大致長方形。長邊511係隨著朝向左右方向之內側而朝向上方。短邊512係隨著朝向左右方向之內側而朝向下方。
軸承54係位於由下側之長邊511及左右方向之外側之短邊512形成之角部(亦即,圖3中右下方之角部)附近。於凸輪部51中,於通過旋轉軸24之中心且與凸輪部51下側之長邊511垂直之方向上,旋轉軸24之中心與凸輪部51之外緣之間之距離最小。此外,隨著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自該距離最小之方向朝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軸24之中心與凸輪部51之外緣之間之距離增大。
於圖3所示之初始狀態下,凸輪部51之下側之與長邊511對應之面(即下面)係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之上面呈面接觸。操作部5可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自初始狀態朝圖3中之逆時針方向旋轉。若操作部5自初始狀態逆時針旋轉,則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作用於凸輪部51中之與彈性構件4接觸之部位。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操作部5中之供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作用之部位稱為「第一部位513」。此外,將操作部5中之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部位(即軸承54)稱為「第二部位514」。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連接之流程進行說明。以下,對將電線連接於圖2中之右側之***孔21時之狀況進行說明。關於將電線連接於圖2中左側之***孔21之情況,除了左右方向相反之點外,作業者之動作大致相同。
首先,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將操作部5自圖1至圖3所示之初始狀態朝圖3中之逆時針方向旋轉。當旋轉操作部5時,例如,作業者將通常之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之前端部***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之孔521,且使該工具朝左移動。或者,作業者以手指捏住驅動部52之前端部而使其朝左移動。
圖4為顯示使操作部5自初始狀態(參照圖3)逆時針旋轉約30°之狀態之圖。圖4所示之狀態係操作部5之旋轉途中之狀態,而非後述之結線狀態及非結線狀態。於圖4所示之狀態下,凸輪部51中之位於旋轉軸24之左斜下方之角部附近之部位係與彈性構件4接觸之第一部位513。第一部位513係隨著凸輪部51之旋轉而於凸輪部51上移動。如圖3及圖4所示,藉由使操作部5逆時針旋轉,旋轉軸24之中心與第一部位513之間之最短距離增大。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將旋轉軸24之中心與第一部位513之間之最短距離簡稱為旋轉軸24與第一部位513之間之距離。若該距離增大,自操作部5對彈性構件4施加朝向下方之力,則彈性構件4撓曲變形。具體而言,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朝下方按壓,而朝下方遠離端子部3。
於圖4中,以附加符號81之粗線箭頭顯示彈性構件4作用於操作部5之第一部位513上之恢復力之向量(以下,亦稱為「恢復力向量」)。恢復力向量81之起點位置係操作部5之第一部位513。此外,以二點鏈線顯示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二部位514之假想直線即基準線82。如上述,第二部位514係操作部5之軸承54,具體為軸承54中之與連結第一部位513及旋轉軸24之中心之假想直線之交點。第二部位514也與第一部位513相同,伴隨著凸輪部51之旋轉而於軸承54上移動。於圖4中,基準線82係顯示為連結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中心之直線。於後續之圖式中也同樣。
於圖4所示之狀態下,恢復力向量81不與基準線82重疊,而是以較基準線82更傾向左側之狀態朝向上方。因此,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對凸輪部51作用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亦即,於圖4所示之狀態下,若作業者未繼續對操作部5施加力,則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會返回至圖3所示之初始狀態。
於實際之操作中,作業者不會使操作部5靜止於圖4所示之狀態,而是進一步旋轉至圖5到圖7所示之狀態(以下,亦稱為「非結線狀態」)。圖5及圖6分別為非結線狀態之連接裝置1之立體圖及縱剖視圖。圖7為放大顯示圖6右側之操作部5附近之圖。
於圖5至圖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下,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之上端部接觸於殼體2。藉此,可以操作部5不會進而逆時針旋轉之方式限制操作部5之動作。於非結線狀態下,操作部5之電線承受部53係自端子部3之左右方向內側之端部附近朝下方延伸。電線承受部53之下端部位於後述之電線之***路徑上。此外,於非結線狀態下,凸輪部51中之位於旋轉軸24下方之角部附近之部位係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接觸之第一部位513。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係朝第一部位513中之凸輪部51之大致切線方向延伸。
如圖7所示,藉由使操作部5自圖4所示之狀態進一步逆時針旋轉,旋轉軸24與第一部位513之間之距離進一步增大,彈性構件4之撓曲也變大。具體而言,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進一步朝下方按壓,而朝下方大幅地遠離端子部3。藉此,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開放。此外,恢復力向量81與基準線82所成之角度係隨著操作部5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而變小,恢復力向量81靠近基準線82。藉此,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而作用於凸輪部51之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減小。
於圖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下,恢復力向量81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因此,無論是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還是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皆不作用於凸輪部51。因此,即使作業者之手離開操作部5(亦即,即使於作業者未對操作部5施加力之狀態下),操作部5之圓周方向之位置(即旋轉位置)仍維持於圖7所示之狀態。此外,彈性構件4之狀態也維持於非結線狀態(即暫時停頓)。圖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撓曲之狀態下被暫時停頓之暫時停頓狀態。於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分別僅具備一個供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
圖8為示意地顯示操作部5之自初始狀態起移動之移動距離與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而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之關係之圖。圖8中之橫軸顯示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之操作部5之自初始狀態起移動之移動距離,且將圖7中之朝逆時針方向移動之移動距離設為正。圖8中之縱軸係將圖7中之順時針方向之力矩作為正而顯示上述之旋轉力矩。圖8中附加符號85之點係旋轉力矩約為0之非結線狀態。再者,實際上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之變化不一定需要與圖8中以直線顯示之旋轉力矩之變化相同。
如圖9所示,若連接裝置1處於非結線狀態,則將電線91***於***孔21。圖9中顯示電線91被***右側之***孔21之狀態。電線91係自***孔21朝殼體2內沿著既定之***方向被***,且位於端子部3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之間。電線91之對殼體2***之***方向係相對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而傾斜之傾斜方向。藉此,可抑制電線91自連接裝置1朝上下方向突出,並且可一面辨識***孔21一面容易地將電線91***至***孔21。該***方向與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係可根據連接裝置1之預期使用之場所、作業者之位置、視線等而適宜地最佳化。
電線91例如可為單線,也可為較粗之絞線。此外,電線91也可為於較細之絞線之前端部設置有棒狀壓接端子等之電線。該棒狀壓接端子既可為於棒狀導電部之根部設置有絕緣套管等之附設絕緣包覆之壓接端子,也可為未設置絕緣套管等之裸式壓接端子。較佳為,電線91之前端部之直徑例如為0.42mm以上。電線91之前端部之直徑實際上係2.3mm以下。電線91之前端部之直徑也可根據供電線91連接之連接裝置1之電流容量而進行各種各樣之變更。此外,電線91之前端部以外之部位之直徑也可進行各種各樣之變更。
電線91之前端係於殼體2內直接與操作部5之電線承受部53接觸。於圖9所示之例子中,電線承受部53右側之側面係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且自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531。承受面531係於電線91之***方向上較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更靠深入側,且沿著與該***方向大致垂直之方向延展。再者,承受面531不需要一定為垂直於該***方向之面。
電線91係於使前端與電線承受部53之承受面531接觸之狀態下朝***方向之深入側移動。藉此,力自電線91直接傳遞至操作部5。然後,操作部5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朝圖9中之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換言之,於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即旋轉位置)。第一部位513上之凸輪部51之旋轉方向係自電線91之***方向之面前側朝向深入側之方向(亦即,朝向圖9中之大致左側之方向)。
藉此,如圖10所示,恢復力向量81係自基準線82朝圖10中之左側偏離,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對凸輪部51作用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參照圖8之點86)。其結果,操作部5進一步順時針旋轉,並且彈性構件4自非結線狀態恢復。
然後,如圖11至圖13所示,彈性構件4係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之間(亦即,與端子部3一起夾持電線91)之結線狀態移行,從而將電線91與端子部3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之後,自動地(亦即,不需要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之由作業者進行之對操作部5之操作)結線。作業者例如也可根據藉由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時產生之振動或聲音等,確認朝結線狀態之移行。該振動或聲音係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電線91、端子部3、操作部5及殼體2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或聲音等之產生或者將振動或聲音等放大之各種構造。
如圖13所示,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之前端係於結線狀態下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電線接觸部45。如圖13中二點鏈線所示,彈性構件4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時之電線接觸部45之移動路徑係與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時之操作部5之移動區域於厚度方向上不重疊。此外,於連接裝置1中,即使於初始狀態與非結線狀態之移行時,電線接觸部45之移動路徑也於厚度方向上不與操作部5之移動區域重疊。藉此,可防止電線接觸部45咬入操作部5之凸輪部51等而阻礙凸輪部51之旋轉。
如圖12所示,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係自殼體2朝大致鉛垂上方突出。此外,如圖6所示,於非結線狀態之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係較圖12所示之狀態更朝左右方向之內側傾斜。另一方面,如圖2所示,於初始狀態之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係較圖12所示之狀態更朝左右方向之外側傾斜。因此,作業者可藉由辨識操作部5之驅動部52延伸之方向(亦即,驅動部52之方向),判別連接裝置1之彈性構件4之狀態為初始狀態、非結線狀態、及結線狀態中之哪一個。亦即,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係顯示彈性構件4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
當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取出時,例如,作業者將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之前端部***驅動部52之孔521,且朝圖12中逆時針方向旋轉操作部5。若操作部5旋轉至圖6所示之非結線狀態,則如上述,恢復力向量81係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將彈性構件4維持於朝下方遠離電線91之非結線狀態。藉此,將彈性構件4及端子部3之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者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中拔出,可容易地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中取出。
如以上說明,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係具備殼體2、導電性之端子部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端子部3固定於殼體2。彈性構件4係安裝於殼體2,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91按壓夾持於端子部3。操作部5對彈性構件4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具備供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將該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81,且將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二部位514之直線作為基準線82。
當彈性構件4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藉由恢復力向量81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而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91***端子部3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偏離基準線82,藉此,彈性構件4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藉由將連接裝置1設為上述構造,由於不需要設置用以於非結線狀態下卡止操作部5之段差部、及用以解除操作部5之該卡止之狀態解除部等其他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此外,與將操作部5卡止於殼體2之段差部等之情況不同,可防止該段差部之磨損等引起之卡止不良等,實現連接裝置1之長壽化。
再者,於連接裝置1中,如上述,恢復力向量81只要於非結線狀態下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即可,不需要嚴格地一致(於連接裝置1a〜1d中也同樣)。例如,即使於圖7所示之恢復力向量81較基準線82略朝左側傾斜之情況下(亦即,於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較圖8所示之點85略微朝點86側移動之狀態下),只要能藉由產生於凸輪部51與彈性構件4之間之摩擦力等來維持非結線狀態即可。即使於此情況下,如上述,也可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
如上述,較佳為,操作部5具備有以旋轉軸24作為中心而旋轉之凸輪部51。凸輪部51係以第一部位513而與彈性構件4接觸,並且以第二部位514即軸承54而與旋轉軸24接觸。並且,當彈性構件4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藉由凸輪部51旋轉,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間之距離增大而使彈性構件4撓曲,且藉由恢復力向量81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以維持操作部5之旋轉位置,而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彈性構件4之朝非結線狀態之移行及非結線狀態下之維持。
如上述,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之電線91直接與操作部5接觸以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藉此,由於推入電線91之力容易傳遞至操作部5,因此僅藉由電線91之***等操作,即可容易地實現連結電線91之自動結線。此外,由於不需要在彈性構件4上設置與電線91接觸之部位,因此可簡化彈性構件4之形狀。
如上述,較佳為,操作部5具備有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53。此外,較佳為,電線承受部53具備有自電線91之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531。藉此,可將推入電線91之力高效率地傳遞至操作部5。
如上述,較佳為,彈性構件4具備有於結線狀態下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電線接觸部45,且至少於彈性構件4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時,電線接觸部45之移動路徑不與操作部5之移動區域重疊。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之電線接觸部45接觸於操作部5而阻礙操作部5之動作。
如上述,較佳為,操作部5之一部分(例如,驅動部52)係自殼體2突出。藉此,作業者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此外,作業者也可不使用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而以手指操作操作部5。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中,較佳為設置有顯示彈性構件4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於上述例子中為操作部5之驅動部52)。藉此,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之狀態。
如上述,較佳為,彈性構件4係板彈簧。藉此,可進一步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中,雖然於將電線91***之前,於恢復力向量81與基準線82大致重疊之非結線狀態(亦即,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約為0之狀態)下,維持彈性構件4之形狀及操作部5之位置,但是,例如,如圖14所示,即使於進一步使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
於圖14所示之狀態下,恢復力向量81係較基準線82略朝右側傾斜。因此,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成為逆時針方向(即負),如圖15所示,操作部5之自初始狀態起移動之移動距離、與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之關係成為由較結線狀態之點86及非結線狀態之點85更靠右下方之點87所示之關係。亦即,自彈性構件4對凸輪部51作用有欲使操作部5逆時針旋轉之力,但不作用使操作部5順時針旋轉而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之力。再者,於圖14所示之例子中,藉由操作部5之驅動部52之上端部接觸於殼體2,以限制操作部5進一步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
於圖14所示之連接裝置1中,如上述,即使於使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此外,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而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之方向係與使操作部5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相反。因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之形狀。
接著,對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a進行說明。圖16為放大顯示連接裝置1a之操作部5a附近之縱剖視圖。於圖16中顯示初始狀態之連接裝置1a。
連接裝置1a係具備殼體2a、端子部3a、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於連接裝置1a中,殼體2a、端子部3a、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之形狀、暨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之動作係與圖1所示之連接裝置1不同,但是材質及功能等相同。此外,連接裝置1a也可與連接裝置1同樣,於殼體2a內具備2組以上之端子部3a、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
端子部3a係固定於殼體2a之導電性之大致板狀之構件。端子部3a例如為金屬製。彈性構件4a係安裝於殼體2a之可彈性變形之構件。彈性構件4a例如為大致帶狀之板彈簧。彈性構件4a可藉由金屬等之導電材料形成,也可藉由樹脂等之絕緣材料形成。彈性構件4a具有於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彎折成大致L字狀、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之形狀。
彈性構件4a係與上述彈性構件4相同,具備彎曲部41a、固定部42a及可動部43a。可動部43a之前端部(亦即,圖16中之左端部)係自下側接觸於端子部3a之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藉此,於***孔21a之內側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封閉。此外,可動部43a係自下側與操作部5a接觸。如後述,可動部43a係藉由操作部5a被朝下方按壓而彈性變形且朝下方撓曲,進而朝下方遠離端子部3a。此外,若朝下方對可動部43a施加之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a藉由恢復力而返回原始狀態(即彈性恢復)。
操作部5a具備凸輪部51a、驅動部52a及識別部55a。前視時,凸輪部51a係一個頂點位於下端部之大致三角形之板狀部,且配置於殼體2a之內部(亦即,較殼體2a之外緣更靠內側)。凸輪部51a係自上側與彈性構件4a之可動部43a接觸。於凸輪部51a之上部設置有沿厚度方向延伸之貫通孔,且於該貫通孔設置有軸承54a。軸承54a嵌合於設在殼體2a之沿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之旋轉軸24a。凸輪部51a係以旋轉軸24a作為中心而在與厚度方向大致垂直之面內可旋轉地由殼體2a支撐。於凸輪部51a中,於自旋轉軸24a之中心朝凸輪部51a之下端部之上述頂點延伸之直線上,旋轉軸24a之中心與凸輪部51a之外緣之間之距離成為最大。凸輪部51a之下部係於厚度方向上與端子部3a重疊,於圖16中位於端子部3a之深入側。
驅動部52a係自凸輪部51a之右側部朝右側延伸之部位,前視時為大致矩形之板狀部。於圖16所示之初始狀態下,驅動部52a之右端(亦即,遠離凸輪部51a之側之端部)位於設在殼體2a上部之貫通孔231a之內部。驅動部52a之右端部之上面係於初始狀態下,位於在上下方向上與殼體2a之貫通孔231a周圍之上面大致相同之位置。
於驅動部52a之右端部之上部,且於上下方向上與貫通孔231a重疊之位置上設置凹部521a。於初始狀態下,凹部521a位於貫通孔231a之內部。於驅動部52a之右端部之下部設置有朝下方突出之凸部522a。凸部522a係朝向後述之電線之***路徑突出。
識別部55a係自凸輪部51a之左側部之上部朝左斜上方延伸之大致矩形柱狀之部位。識別部55a位於設在殼體2a上部之貫通孔232a之下方。貫通孔232a係朝左側遠離上述貫通孔231a。於初始狀態下,識別部55a整體係較貫通孔232a更靠下方而位於殼體2之內部。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a連接之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圖16所示之初始狀態下,作業者將通常之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92之前端部自上側***操作部5a之驅動部52a之凹部521a,且朝下方壓入工具92。藉此,操作部5a係以旋轉軸24a作為中心而朝圖16中之順時針方向旋轉。
若操作部5a旋轉,則如圖17所示,凸輪部51a與彈性構件4a之接觸部、與旋轉軸24a之中心之間之距離增大,彈性構件4a之可動部43a係藉由凸輪部51a被朝下方按壓而遠離端子部3a。
如圖17所示,於旋轉途中之操作部5a中,作用於第一部位513a之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向量81a係朝右側偏離連結第一部位513a與第二部位514a之假想直線即基準線82a。因此,若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作用於凸輪部51a,且作業者不繼續朝下方按壓操作部5a,則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返回至圖16所示之初始狀態。再者,第一部位513a係操作部5a中之供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作用之部位,具體而言為凸輪部51a之下端部中之與彈性構件4a接觸之部位。此外,第二部位514a係操作部5a中之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部位,具體而言為軸承54a中之與連結第一部位513a與旋轉軸24a之中心之假想直線之交點。
作業者抵抗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而將操作部5a推入至圖1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於該非結線狀態下,作用於第一部位513a之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向量81a係與連結第一部位513a與第二部位514a之基準線82a大致重疊。藉此,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a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
因此,無論是上述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還是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皆不作用於凸輪部51a。因此,即使作業者將工具92自殼體2a之貫通孔231a中拔出(亦即,即使於作業者不對操作部5a施加力之狀態下),操作部5a之圓周方向之位置(即旋轉位置)也穩定地維持於圖1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此外,彈性構件4a之狀態也可被穩定地維持(即暫時停頓)於非結線狀態。圖1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a撓曲之狀態下被暫時停頓之暫時停頓狀態。此時,操作部5a之凸部522a係位於後述電線之***路徑之上方。於連接裝置1a中,操作部5a分別僅具備一個供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a、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a。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a之構造。
於該非結線狀態下,識別部55a之上端部係自殼體2a之貫通孔232a朝上方突出。此外,藉由操作部5a之一部分(於圖18所示之例子中為凸部522a左側之部位)與設於殼體2a之突起部即擋止件28a接觸,以操作部5a不進而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限制操作部5a之動作。此外,藉由辨識識別部55a自殼體2a突出之情況,作業者可容易地判斷連接裝置1a處於非結線狀態。
再者,於連接裝置1a中,也可與圖14所示之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使操作部5a較圖18所示之旋轉位置進而朝順時針方向旋轉,於彈性構件4a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維持操作部5a之位置。該構造例如可藉由將圖18中之凸輪部51a之下端設為自圖中之第一部位513a朝右側延展之大致水平面,且使擋止件28a之上面位置朝下方移動而實現。於此情況下,恢復力向量81a係較基準線82a略朝左側傾斜,作用於凸輪部51a之旋轉力矩成為順時針方向。亦即,自彈性構件4a對凸輪部51a作用有欲使操作部5a順時針旋轉之力。惟,操作部5a之朝順時針方向之旋轉係由操作部5a與擋止件28a接觸而被限制。此外,自彈性構件4a對凸輪部51a不作用使操作部5a逆時針旋轉而返回初始狀態之方向之力。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操作部5a之位置(即旋轉位置),可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a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a之形狀。
若連接裝置1a處於非結線狀態,則如圖19所示,沿既定之***方向將電線91自殼體2a之***孔21a***殼體2a內,且位於端子部3a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a之間。電線91之對殼體2a之***方向係相對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傾斜之傾斜方向。電線91之種類及直徑等係與上述相同。於圖19所示之例子中,電線91之前端係以電線91不會進而***之方式與殼體2a之一部分接觸。此外,操作部5a之驅動部52a之凸部522a係自上側與電線91接觸。再者,於圖19所示之例子中,操作部5a之凸部522a接觸於電線91之被覆部,但也可與電線91之導電部或棒狀壓接端子接觸。此外,凸部522a也可不與電線91接觸而位於電線91之稍上方。
接著,如圖20所示,由作業者使電線91自二點鏈線顯示之位置略朝上方移動。作業者係例如將電線91之前端抵靠於殼體2a,且以該前端作為支點而朝上方扭轉電線91。藉此,力自電線91直接傳遞至操作部5a之凸部522a。然後,操作部5a以旋轉軸24a作為中心而朝圖20中之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換言之,於以旋轉軸24a作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操作部5a之位置(即旋轉位置)被變更。
藉此,恢復力向量81a朝圖20中之右側偏離基準線82a,藉由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而對凸輪部51a作用有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其結果,操作部5a進一步逆時針旋轉,並且彈性構件4a自非結線狀態恢復。
然後,如圖21所示,彈性構件4a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a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從而將電線91與端子部3a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a之後,自動地(亦即,不需要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之由作業者進行之對操作部5a之操作)結線。作業者例如也可根據藉由彈性構件4a之可動部43a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a時產生之振動或聲音等,確認朝結線狀態之移行。該振動或聲音係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a、電線91、端子部3a、操作部5a及殼體2a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a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或聲音等之產生、或者將該振動或聲音等放大之各種各樣之構造。
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a中,操作部5a之識別部55a係與非結線狀態不同而收容於殼體2a內,且不自殼體2a之貫通孔232a突出。因此,作業者係藉由辨識識別部55a被收容於殼體2a內之情況,可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a已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
於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a取出時,例如,作業者將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之前端部***殼體2a之貫通孔231a,且朝下方按壓操作部5a之驅動部52a。藉此,操作部5a朝圖21中之順時針方向旋轉。若操作部5a旋轉至圖19所示之非結線狀態,如上述,則恢復力向量81a(參照圖18)係與基準線82a大致重疊,而將彈性構件4a維持於朝下方遠離電線91之非結線狀態。藉此,將由彈性構件4a及端子部3a所致之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者係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a中拔出,可容易地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a中取出。
如以上說明,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a係具備殼體2a、導電性之端子部3a、彈性構件4a及操作部5a。端子部3a固定於殼體2a。彈性構件4a係安裝於殼體2a,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91按壓夾持於端子部3a。操作部5a係對彈性構件4a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a具備供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a、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a。將該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81a,且將連結第一部位513a與第二部位514a之直線作為基準線82a。
於彈性構件4a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藉由恢復力向量81a與基準線82a大致重疊而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操作部5a之位置,從而將彈性構件4a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91***端子部3a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a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a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a偏離基準線82a,藉此,彈性構件4a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a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藉由將連接裝置1a設為上述構造,不需要設置用以於非結線狀態下卡止操作部5a之段差部、及用以解除操作部5a之該卡止之狀態解除部等其他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a之構造。此外,與將操作部5a卡止於殼體2a之段差部等之情況不同,可防止因該段差部之磨損等引起之卡止不良等,實現連接裝置1a之長壽化。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即使於使非結線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a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a之位置。此時,藉由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而作用於凸輪部51a之旋轉力矩之方向係與使操作部5a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相反。藉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a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a之形狀。
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操作部5a具備有以旋轉軸24a作為中心而旋轉之凸輪部51a。凸輪部51a係以第一部位513a而與彈性構件4a接觸,並且以第二部位514a即軸承54a而與旋轉軸24a接觸。並且,當彈性構件4a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藉由凸輪部51a旋轉,第一部位513a與旋轉軸24a之間之距離增大而使彈性構件4a撓曲,藉由恢復力向量81a與基準線82a大致重疊,以維持操作部5a之旋轉位置,從而可將彈性構件4a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彈性構件4a之朝非結線狀態之移行及非結線狀態下之維持。
如上述,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之電線91直接與操作部5a接觸以變更操作部5a之位置。藉此,由於推入電線91之力容易傳遞至操作部5a,因此可容易地實現電線91之自動結線。此外,可簡化彈性構件4a之形狀。
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設置有顯示彈性構件4a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55a。於上述例子中,藉由辨識識別部55a是否自殼體2a突出,可判斷彈性構件4a是否處於非結線狀態。藉此,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a之狀態。
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彈性構件4a係板彈簧。藉此,可進一步簡化連接裝置1a之構造。
於連接裝置1a中,自非結線狀態(參照圖19)朝結線狀態(參照圖21)之移行係未必需要藉由電線91朝上方推動操作部5a之驅動部52a而進行。例如,如圖22所示,藉由利用作業者之指尖93將自殼體2a之貫通孔232a突出之識別部55a略朝殼體2a內按壓,而與圖20同樣地,恢復力向量81a朝右側偏離基準線82a。其結果,凸輪部51a係藉由彈性構件4a之恢復力而逆時針旋轉,連接裝置1a朝圖21所示之結線狀態移行。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操作部5a之一部分(於上述例子中為識別部55a)係自殼體2a突出。藉此,作業者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a。
此外,於連接裝置1a中,較佳為,當彈性構件4a處於非結線狀態時(參照圖18),操作部5a之一部分(即識別部55a)自殼體2a突出,彈性構件4a處於結線狀態時(參照圖21),操作部5a之該一部分位於殼體2a內。藉此,如上述,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a是否處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非結線狀態下,可不使用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而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a。並且,可於結線狀態下防止操作部5a之誤操作。再者,於圖22所示之例子中,也可取代作業者之指尖93,藉由例如棒狀工具之前端等,將操作部5a之識別部55a推入殼體2a內。
接著,對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b進行說明。圖23為放大顯示連接裝置1b之操作部5b附近之縱剖視圖。圖24為顯示操作部5b及彈性構件4b之俯視圖。於圖23及圖24中,顯示初始狀態之連接裝置1b。
連接裝置1b係具備殼體2b、端子部3b、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於連接裝置1b中,殼體2b、端子部3b、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之形狀、以及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之動作係與圖1所示之連接裝置1不同,但材質及功能等相同。此外,連接裝置1b也可與連接裝置1相同,於殼體2b內具備有2組以上之端子部3b、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
端子部3b係固定於殼體2b之導電性之大致板狀之構件。端子部3b例如為金屬製。彈性構件4b係安裝於殼體2b之可彈性變形之構件。彈性構件4b例如為大致帶狀之板彈簧。彈性構件4b可藉由金屬等之導電材料形成,也可藉由樹脂等之絕緣材料形成。彈性構件4b係具有於下端部及上端部彎折成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之形狀(即,大致Z字狀之形狀)。
彈性構件4b係與上述彈性構件4相同,具備有彎曲部41b、固定部42b及可動部43b。於可動部43b設置有切割翹起部431b,該切割翹起部431b係自周圍之部分被局部切割分離並朝上方彎折而成。彈性構件4b係更具備電線承受部44b及解除部46b。電線承受部44b係自可動部43b之上端部朝上方延伸。解除部46b係自電線承受部44b之上端部朝圖23及圖24中之左側(亦即,朝向操作部5b之方向)延伸。彈性構件4b之圖24中之上下方向之寬度係除了解除部46b以外而為大致恆定,解除部46b之寬度係大於電線承受部44b之寬度。解除部46b係自電線承受部44b之上端部(亦即,圖24中之右端部)朝圖24中之左方及上方延展。再者,於圖24中,為了便於理解圖式,以一點鏈線描出解除部46b。此外,於圖24中,以二點鏈線描出端子部3b。
可動部43b中之切割翹起部431b之上端部(亦即,圖23及圖24中之右端部)係自下側接觸於端子部3b之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藉此,於設在殼體2b左側之***孔21b之內側,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封閉。此外,可動部43b係以未設置切割翹起部431b之部位(於圖23中為較切割翹起部431b更靠左側之部位)自下側與操作部5b接觸。如後述,可動部43b係藉由利用操作部5b被朝下方按壓,而彈性變形且朝下方撓曲,進而朝下方遠離端子部3b。此外,若朝下方對可動部43b施加之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b藉由恢復力而返回至原始狀態(即彈性恢復)。
電線承受部44b係於圖23中之較端子部3b及操作部5b更靠右側處,自可動部43b之上端部朝右斜上方延伸。電線承受部44b係自較端子部3b更下側處延伸至較端子部3更上側處,且位於沿著端子部3b之下面***之電線之***路徑上。電線承受部44b具備有相對於電線之***方向而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441b。
解除部46b係自電線承受部44b之上端部朝圖23中之左側(亦即,靠近操作部5b之方向)延伸,且於上下方向上與操作部5b及端子部3b局部對向。解除部46b之前端部(亦即,靠近操作部5b之側之端部)係於操作部5b之上方被朝下方(亦即,朝向操作部5b之方向)彎折。
操作部5b具備凸輪部51b。前視時,凸輪部51b係呈大致扇形之板狀構件,且配置於殼體2b之內部(亦即,較殼體2b之外緣更靠內側)。該扇形之中心係於圖23中位於凸輪部51b之右側上端部,且於該中心附近設置有沿厚度方向延伸之貫通孔。於該貫通孔內設置有軸承54b。軸承54b嵌合於設在殼體2b之沿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之旋轉軸24b。凸輪部51b係以旋轉軸24b作為中心,在與厚度方向大致垂直之面內可旋轉地由殼體2b支撐。於圖23所示之例子中,前視時,大致扇形之凸輪部51b之中心角約為90°。
於凸輪部51b之圖23中之下端部附近設置有朝下方(亦即,凸輪部51b之徑向外側)突出之大致半圓柱狀之凸部515b。凸輪部51b係以凸部515b自上側與彈性構件4b之可動部43b接觸。於凸輪部51b中,於自旋轉軸24b之中心朝凸輪部51b之凸部515b之外周緣(具體而言為該外周緣之圓周方向之大致中央)延伸之直線上,旋轉軸24b之中心與凸輪部51b之外緣之間之距離最大。凸輪部51b之下部係於厚度方向上與端子部3b重疊,且於圖23中位於端子部3b之深入側。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b連接之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圖23所示之初始狀態下,作業者將通常之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92之前端部,自設於殼體2b上面左端部之貫通孔231b***殼體2b內。工具92之前端係與位於貫通孔231b下方之操作部5b之左端部之上面接觸。然後,作業者將工具92朝下方按壓,藉此使操作部5b以旋轉軸24b作為中心而朝圖23中之逆時針方向旋轉。
若操作部5b旋轉,則如圖25所示,凸輪部51b與彈性構件4b之接觸部、與旋轉軸24b之中心之間之距離增大。藉此,彈性構件4b之可動部43b係藉由凸輪部51b而被朝下方按壓,切割翹起部431b遠離端子部3b。
如圖25所示,於旋轉途中之操作部5b中,作用於第一部位513b之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向量81b係朝左側偏離連結第一部位513b與第二部位514b之假想直線即基準線82b。因此,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作用於凸輪部51b,若作業者未繼續朝下方推入操作部5b,則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返回至圖23所示之初始狀態。再者,第一部位513b係供操作部5b中之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作用之部位,具體而言係凸輪部51b之凸部515b中與彈性構件4b接觸之部位。此外,第二部位514b係操作部5b中之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部位,具體而言係軸承54b中與連結第一部位513b及旋轉軸24b之中心之假想直線之交點。
作業者抵抗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而將操作部5b推入至圖26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於該非結線狀態下,作用於第一部位513b之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向量81b係與連結第一部位513b與第二部位514b之基準線82b大致重疊。藉此,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b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
因此,無論是上述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還是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皆不作用於凸輪部51b。因此,即使作業者將工具92自殼體2b之貫通孔231b拔出(亦即,即使於作業者未對操作部5b施加力之狀態),仍可將操作部5b之圓周方向之位置(即旋轉位置)穩定地維持於圖26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此外,也可將彈性構件4b之狀態穩定地維持(即暫時停頓)於非結線狀態。圖26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b撓曲之狀態下暫時停頓之暫時停頓狀態。於連接裝置1b中,操作部5b分別僅具備一個供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b、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b。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b之構造。
於該非結線狀態中,操作部5b之右端部之上面成為與上下方向大致垂直之大致水平面,且自下方與彈性構件4b之解除部46b之前端部接觸。此外,藉由操作部5b之一部分(於圖26所示之例子中為凸輪部51b之左側端部)與設於殼體2b之突起部即擋止件28b接觸,以操作部5b不會進而逆時針旋轉之方式限制操作部5b之動作。
再者,於連接裝置1b中,也可與圖14所示之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使操作部5b較圖26所示之旋轉位置進而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於彈性構件4b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維持操作部5b之位置。該構造例如可藉由將圖26中之擋止件28b之上面位置朝下方移動而實現。於此情況下,恢復力向量81b係較基準線82b略朝右側傾斜,作用於凸輪部51b之旋轉力矩成為逆時針方向。亦即,自彈性構件4b對凸輪部51b作用有欲使操作部5b逆時針旋轉之力。惟,操作部5b之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係由凸輪部51b之左端部與擋止件28b接觸而被限制。此外,自彈性構件4b對凸輪部51b不作用使操作部5b順時針旋轉而返回至初始狀態之方向之力。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操作部5b之位置,從而可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b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b之形狀。
當連接裝置1b處於非結線狀態時,如圖27所示,沿著既定之***方向將電線91自殼體2b之***孔21b***殼體2b內,且位於端子部3b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b之間。電線91之對殼體2b之***方向係與左右方向大致平行之方向。電線91之種類及直徑等係與上述相同。
電線91之前端係於殼體2b內直接與彈性構件4b之電線承受部44b接觸。於圖27所示之例子中,電線承受部44b左側之側面係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且自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441b。承受面441b係於電線91之***方向上較切割翹起部431b更靠深入側,且如上述,相對於該***方向朝周圍延展。
電線91係於使前端與電線承受部44b之承受面441b接觸之狀態下朝***方向之深入側移動。藉此,如圖28所示,朝向該***方向之深入側按壓承受面441b,電線承受部44b及解除部46b係於上下方向上朝變成扁平之方向變形。解除部46b之前端部朝下方移動,將與該前端接觸之操作部5b之凸輪部51b之右端部朝下方按壓。亦即,藉由推入電線91而產生之力係經由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彈性構件4b而被間接地施加於操作部5b。於是,操作部5b以旋轉軸24b作為中心而朝圖28中之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換言之,於以旋轉軸24b作為中心之圓周方向上,操作部5b之位置(即旋轉位置)被變更。第一部位513b上之凸輪部51b之旋轉方向係自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朝向面前側之方向(亦即,朝向圖28中之大致左側之方向)。
藉此,如圖28所示,恢復力向量81b朝圖28中之左側偏離基準線82b,藉由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對凸輪部51b作用有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其結果,操作部5b進一步順時針旋轉,並且彈性構件4b自非結線狀態恢復。
然後,如圖29所示,彈性構件4b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b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電線91與端子部3b被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b之後,自動地(亦即,不需要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之由作業者進行之對操作部5b之操作)結線。作業者例如也可藉由利用彈性構件4b之切割翹起部431b而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b時產生之振動或聲音等,確認朝結線狀態之移行。該振動或聲音係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b、電線91、端子部3b、操作部5b及殼體2b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b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聲音等之產生、或者將該振動、聲音等放大之各種各樣之構造。
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b中,能自殼體2b之貫通孔231b看到之操作部5b之部位係與在非結線狀態下能自貫通孔231b看到之操作部5b之部位,在其方向或距貫通孔231b之距離等方面不同。因此,作業者藉由自貫通孔231b辨識操作部5b,而可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b已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與上述相同,作業者藉由自貫通孔231b辨識操作部5b而亦可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b處於初始狀態。亦即,操作部5b中之能自貫通孔231b看到之部位係顯示彈性構件4b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於此情況下,也可於能自貫通孔231b看到之操作部5b之部位,施以著色等而用以使初始狀態、結線狀態及非結線狀態之區別更為明確。
當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b取出時,例如,作業者將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之前端部***殼體2b之貫通孔231b,且朝下方按壓操作部5b之左端部。藉此,操作部5b朝圖29中之逆時針方向旋轉。若操作部5b旋轉至圖2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則如上述,恢復力向量81b(參照圖26)係與基準線82b大致重疊,將彈性構件4b維持於朝下方遠離電線91之非結線狀態。藉此,將彈性構件4b及端子部3b之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者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b中拔出,可容易地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b中取出。
如以上說明,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b係具備殼體2b、導電性之端子部3b、彈性構件4b及操作部5b。端子部3b固定於殼體2b。彈性構件4b係安裝於殼體2b,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91按壓夾持於端子部3b。操作部5b對彈性構件4b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b具備供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b、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b。將該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81b,且將連結第一部位513b與第二部位514b之直線作為基準線82b。
當彈性構件4b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藉由恢復力向量81b與基準線82b大致重疊而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操作部5b之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b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91***端子部3b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b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b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b偏離基準線82b,藉此,彈性構件4b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b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藉由將連接裝置1b設為上述構造,不需要設置用以於非結線狀態下卡止操作部5b之段差部、及用以解除操作部5b之該卡止之狀態解除部等其他之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b之構造。此外,與將操作部5b卡止於殼體2b之段差部等之情況不同,可防止該段差部之磨損等引起之卡止不良等,而實現連接裝置1b之長壽化。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即使於使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b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b之位置。此時,藉由彈性構件4b之恢復力而作用於凸輪部51b之旋轉力矩之方向係與使操作部5b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相反。藉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b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b之形狀。
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操作部5b具備有以旋轉軸24b作為中心而旋轉之凸輪部51b。凸輪部51b係以第一部位513b而與彈性構件4b接觸,並且以第二部位514b即軸承54b而與旋轉軸24b接觸。並且,於彈性構件4b之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藉由凸輪部51b旋轉,第一部位513b與旋轉軸24b之間之距離增大而使彈性構件4b撓曲,且藉由恢復力向量81b與基準線82b大致重疊,以維持操作部5b之旋轉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b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彈性構件4b之朝非結線狀態之移行及非結線狀態下之維持。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之電線91直接與彈性構件4b接觸而使彈性構件4b變形,經由彈性構件4b對操作部5b施加力,以變更操作部5b之位置。藉此,與於操作部5b設置有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部位之情況比較,可提高操作部5b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
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彈性構件4b具備有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44b、及自電線承受部44b朝向操作部5b延伸之解除部46b。此外,較佳為,電線承受部44b具備有自電線91之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441b。並且,較佳為,藉由利用電線91朝向電線91之***方向之水深入側按壓承受面441b而使彈性構件4b變形,使解除部46b與操作部5b接觸而施加使凸輪部51b旋轉之力。藉此,可防止因直接與電線91之接觸而導致之操作部5b之磨損。
於連接裝置1b中,彈性構件4之切割翹起部431b係於結線狀態下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電線接觸部。較佳為,至少於彈性構件4b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時,該電線接觸部之移動路徑不與操作部5b之移動區域重疊。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b之該電線接觸部與操作部5b接觸而阻礙操作部5b之動作。
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設置有顯示彈性構件4b之狀態之可辨識之識別部(於上述例子中為可自貫通孔231b看到之操作部5b之一部分)。藉此,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b之狀態。
再者,於連接裝置1b中,操作部5b之一部分也可自殼體2b突出。例如,也可設置自凸輪部51b朝上方延伸而自殼體2b突出之大致棒狀之突出部。於此情況下,該突出部係作為顯示彈性構件4b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而發揮作用。因此,藉由辨識操作部5b之該突出部之位置,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b之狀態。此外,作業者也可使指尖等接觸於該突出部,而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b。較佳為,操作部5b之該突出部係於彈性構件4b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自殼體2b突出,且於彈性構件4b處於結線狀態時位於殼體2b內。藉此,於非結線狀態下,不使用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即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b,並且可於結線狀態下防止操作部5b之誤操作。
於連接裝置1b中,較佳為,彈性構件4b係板彈簧。藉此,可進一步簡化連接裝置1b之構造。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1a、1b中,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電線91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5a、5b,以變更操作部5、5a、5b之位置,使恢復力向量81、81a、81b偏離基準線82、82a、82b。藉此,僅藉由電線91之***等操作,即可實現連結電線91之自動結線,因此可容易地將電線91連接於連接裝置1、1a、1b。
接著,對本發明之第四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c進行說明。圖30為放大顯示連接裝置1c之操作部5c附近之縱剖視圖。圖30中顯示初始狀態之連接裝置1c。
連接裝置1c係具備殼體2c、端子部3c、彈性構件4c、操作部5c及解除部6c。於連接裝置1c中,殼體2c、端子部3c、彈性構件4c及操作部5c之形狀、暨彈性構件4c及操作部5c之動作係與圖1所示之連接裝置1不同,但是材質及功能等相同。此外,連接裝置1c也可與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於殼體2c內具備2組以上之端子部3c、彈性構件4c、操作部5c及解除部6c。
端子部3c係固定於殼體2c之導電性之大致板狀之構件。端子部3c例如為金屬製。彈性構件4c係安裝於殼體2c之可彈性變形之構件。彈性構件4c例如為大致帶狀之板彈簧。彈性構件4c可藉由金屬等之導電材料形成,也可藉由樹脂等之絕緣材料形成。彈性構件4c具有於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彎折成大致L字狀、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之形狀。
彈性構件4c係與上述彈性構件4同樣,具備彎曲部41c、固定部42c及可動部43c。可動部43c之前端部(亦即,圖30中之左端部)係自下側接觸於端子部3c。藉此,於設在殼體2c右側之***孔21c之內側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封閉。此外,可動部43c係自下側與操作部5c接觸。如後述,可動部43c藉由操作部5c被朝下方按壓而彈性變形且朝下方撓曲,進而朝下方遠離端子部3c。此外,若朝下方對可動部43c施加之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c藉由恢復力而返回至原始狀態(即彈性恢復)。
操作部5c係具備進退部56c及驅動部52c。前視時,進退部56c係1個頂點位於下端部之大致五角形之板狀部,且配置於殼體2c之內部(亦即,較殼體2c之外緣更靠內側)。進退部56c係於厚度方向上與端子部3c重疊,且於圖30中位於端子部3c之深入側。
進退部56c之上端部之形狀係於前視時為朝向上方凸出之大致圓弧狀。進退部56c之上端係自下側與殼體2c之上端部之內面25c接觸。殼體2c之內面25c係於前視時為沿左右方向大致直線狀地延伸之大致平面。進退部56c之下端部係自上側與沿殼體2c之內面25c延伸之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接觸。亦即,操作部5c之進退部56c係於上下方向上位於彈性構件4c與殼體2c之內面25c之間。
殼體2c之內面25c與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之間之上下方向之距離係隨著自圖30中之右側朝向左側而減小。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係具備第一傾斜部432c及第二傾斜部433c。第一傾斜部432c係自可動部43c之前端至大致中央之部位,第二傾斜部433c係自第一傾斜部432c之右端朝向彎曲部41c之部位。第一傾斜部432c及第二傾斜部433c係隨著朝向圖30中之左方而以靠近殼體2c之內面25c之方式傾斜。於前視時,第一傾斜部432c與內面25c所成之角度(銳角)小於第二傾斜部433c與內面25c所成之角度(銳角)。於圖30所示之初始狀態下,進退部56c係以下端部之左側面來與可動部43c之第二傾斜部433c接觸。進退部56c之該左側面係於前視時與初始狀態下之第二傾斜部433c大致平行地延伸。
驅動部52c係自進退部56c之右端部朝右側延伸,且自殼體2c朝右方突出之大致棒狀之部位。於圖30所示之例子中,藉由進退部56c及驅動部52c與殼體2c局部接觸,以限制操作部5c進而朝右側移動。
於連接裝置1c中,藉由朝左側按壓驅動部52c,進退部56c係於殼體2c之內部與殼體2c之內面25c及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接觸,並且沿內面25c朝圖30中之左方大致直線地移動。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可將進退部56c之移動方向即圖30中之左右方向稱為「進退方向」。此外,亦將導引進退部56c之朝進退方向移動之殼體2c之內面25c稱為「導引面25c」。
解除部6c係較操作部5c更靠左側配置之大致倒L字狀之板狀構件。解除部6c係以設於殼體2c之沿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之旋轉軸24c作為中心,而在與厚度方向大致垂直之面內,可旋轉地由殼體2c支撐。旋轉軸24c係較沿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之端子部3c之左端部更靠左側且上側。
解除部6c係具備自旋轉軸24c朝下方延伸之解除下部61c、及自旋轉軸24c朝右方(亦即,朝向操作部5c之進退部56c之方向)延伸之解除上部62c。解除下部61c係較端子部3c之左端部更靠左側,且延伸至較端子部3c更靠下側。解除下部61c係位於電線之***路徑上。解除上部62c係位於端子部3c之上方。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c連接之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圖30所示之初始狀態下,作業者使指尖等與操作部5c之驅動部52c接觸,使驅動部52c朝左方移動並推入殼體2c內。藉此,進退部56c一面與導引面25c及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接觸,一面自圖30中之右側朝左側(換言之,自既定之進退方向之一側朝另一側)移動。
若操作部5c移動,則如圖31所示,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藉由進退部56c而被朝下方按壓,朝下方遠離端子部3c。於圖31所示之移動途中之操作部5c中,作用於第一部位513c之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向量81c係朝右側偏離連結第一部位513c與第二部位514c之假想直線即基準線82c。因此,圖31中之朝右方之力作用於進退部56c,若作業者未繼續將驅動部52c推入殼體2c內,則彈性構件4c及操作部5c返回至圖30所示之初始狀態。
再者,第一部位513c係操作部5c中之供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作用之部位,具體而言係進退部56c之下端部中之與彈性構件4c接觸之部位。於圖31所示之狀態中,第一部位513c係進退部56c之下端部之左側面中之與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之第二傾斜部433c接觸之部位。此外,第二部位514c係操作部5c中之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部位,具體而言係與導引面25c接觸之進退部56c之上端。
作業者抵抗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將操作部5c推入至圖32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於該非結線狀態下,作用於第一部位513c之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向量81c係與連結第一部位513c及第二部位514c之基準線82c大致重疊。於非結線狀態下,第一部位513c係進退部56c之下端,且與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之第一傾斜部432c接觸。此外,第一傾斜部432c係在與進退部56c之下端接觸之位置上與導引面25c大致平行。藉此,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c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
因此,無論是上述之朝向右方之力還是朝向左方之力,皆不作用於進退部56c。因此,即使作業者使手指離開驅動部52c(亦即,即使於作業者未對操作部5c施加力之狀態下),也可將操作部5c之進退方向之位置穩定地維持於圖32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此外,也可將彈性構件4c之狀態穩定地維持(即暫時停頓)於非結線狀態。圖32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c撓曲之狀態下暫時停頓之暫時停頓狀態。於該非結線狀態下,操作部5c之左端部係自右側與解除部6c之解除上部62c接觸。於連接裝置1c中,操作部5c分別僅具備一個供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c、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c。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c之構造。
於連接裝置1c中,操作部5c也可較圖32所示之狀態進一步朝圖中之左側移動。於此情況下,彈性構件4c之形狀係與圖32中所示之形狀基本不變,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c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保持彼此取得平衡之狀態。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操作部5c之進退方向之位置、及彈性構件4c之狀態(亦即,暫時停頓狀態)。
再者,於連接裝置1c中,也可與圖14所示之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使操作部5c較圖32所示之位置進而朝左方移動,於彈性構件4c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維持操作部5c之位置。該構造例如可藉由使彈性構件4c之第一傾斜部432c在圖32中之較與進退部56c接觸之接觸部稍微靠前端側(即左側)處略朝上側彎曲而實現。於此情況下,恢復力向量81c係較基準線82c略朝左側傾斜,作用於進退部56c之力向左。亦即,自彈性構件4c對進退部56c作用有欲使操作部5c朝左側移動之力。此外,自彈性構件4c對進退部56c不作用使操作部5c朝右方移動而返回初始狀態之方向之力。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操作部5c之位置,從而可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c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c之形狀。
若連接裝置1c處於非結線狀態,則如圖33所示,沿既定之***方向將電線91自殼體2c之***孔21c***殼體2c內,且位於端子部3c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c之間。電線91之對殼體2c***之***方向係與左右方向大致平行之方向。電線91之種類及直徑等係與上述相同。
電線91之前端係於殼體2c內直接與解除部6c之解除下部61c接觸。於圖33所示之例子中,解除下部61c之右側側面係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且自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611c。承受面611c係於電線91之***方向上較端子部3c及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更靠深入側,且沿與電線91之***方向大致垂直之方向朝周圍延展。
電線91係於使前端與解除下部61c之承受面611c接觸之狀態下,朝***方向之深入側移動。藉此,如圖34所示,朝向該***方向之深入側按壓承受面611c,解除部6c係以旋轉軸24c作為中心而沿圖34中之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藉此,解除上部62c朝圖34中之右方按壓進退部56c。亦即,藉由推入電線91而產生之力係經由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解除部6c而間接地施加於操作部5c。然後,操作部5c朝右方略微移動,進退方向上之操作部5c之位置被變更。操作部5c之移動方向係自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朝向面前側之方向。
藉此,如圖34所示,操作部5c中之與彈性構件4c接觸之部位係自操作部5c之下端朝下端部之左側面變更,彈性構件4c中之與操作部5c接觸之部位係自第一傾斜部432c變更為第二傾斜部433c。此外,恢復力向量81c係朝圖34中之右側偏離基準線82c,藉由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對進退部56c作用有朝向右方之力。其結果,操作部5c進一步朝右方移動,並且彈性構件4c係自非結線狀態恢復。
然後,如圖35所示,彈性構件4c係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c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電線91與端子部3c被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c之後,自動地(亦即,不需要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之由作業者進行之對操作部5c之操作)結線。作業者例如也可藉由利用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而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c時產生之振動或聲音等,確認朝結線狀態之移行。該振動或聲音係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c、電線91、端子部3c、操作部5c及殼體2c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c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或聲音等之產生,或者將該振動或聲音等放大之各種各樣之構造。
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c中,操作部5c之驅動部52c之位置(亦即,進退方向上之位置)係與非結線狀態下之驅動部52c之位置不同。因此,作業者可藉由辨識驅動部52c之位置,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c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之情況。與上述相同,作業者藉由辨識驅動部52c之位置,亦可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c處於初始狀態之情況。亦即,操作部5c之驅動部52c係顯示彈性構件4c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
於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c取下時,例如,作業者使指尖等與操作部5c之驅動部52c接觸,使驅動部52c朝左方移動而推入殼體2c內。當操作部5c移動至圖3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時,如上述,恢復力向量81c(參照圖32)與基準線82c大致重疊,彈性構件4c維持於朝下方遠離電線91之非結線狀態。藉此,將彈性構件4c及端子部3c之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者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c中拔出,可容易地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c中取出。
如以上說明,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c係具備殼體2c、導電性之端子部3c、彈性構件4c及操作部5c。端子部3c固定於殼體2c。彈性構件4c係安裝於殼體2c,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91按壓夾持於端子部3c。操作部5c對彈性構件4c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c係具備供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c、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c。將該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81c,且將連結第一部位513c與第二部位514c之直線作為基準線82c。
於彈性構件4c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藉由恢復力向量81c與基準線82c大致重疊而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操作部5c之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c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91***端子部3c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c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c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c偏離基準線82c,藉此,彈性構件4c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c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藉由將連接裝置1c設為上述構造,不需要設置用以於非結線狀態下卡止操作部5c之段差部等其他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c之構造。此外,與將操作部5c卡止於殼體2c之段差部等之情況不同,可防止該段差部之磨損等引起之卡止不良等,實現連接裝置1c之長壽化。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即使於使非結線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c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c之位置。此時,藉由彈性構件4c之恢復力而作用於進退部56c之力之方向係與操作部5c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相反。因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c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c之形狀。
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殼體2c具備直線狀延伸之導引面25c,且彈性構件4c係沿導引面25c延伸。此外,較佳為,操作部5c具備進退部56c,該進退部56c係位於彈性構件4c與導引面25c之間,且分別以第一部位513c及第二部位514c而與彈性構件4c及導引面25c接觸並且沿既定之進退方向(於上述例子中為圖30中之左右方向)直線移動。彈性構件4c與導引面25c之間之距離係隨著自該進退方向之一側朝向另一側(於上述例子中為隨著自圖30中之右側朝向左側)而減小。較佳為,當彈性構件4c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藉由進退部56c自該進退方向之上述一側朝另一側(於上述例子中為朝圖30中之左方)移動而使彈性構件4c撓曲,在與第一部位513c接觸之位置上,彈性構件4c與導引面25c大致平行。並且,藉由恢復力向量81c與基準線82c大致重疊,以維持操作部5c之進退方向之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c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操作部5c自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一側(於上述例子中為朝圖30中之右方)移動,恢復力向量81c偏離基準線82c,彈性構件4c藉由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彈性構件4c之朝非結線狀態之移行及非結線狀態下之維持、暨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之移行。
於上述連接裝置1c中,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電線91將力經由解除部6c間接地傳遞至操作部5c,使操作部5c自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而使恢復力向量81c偏離基準線82c,但不一定限於此。例如,也可自***之電線91直接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c,藉此使操作部5c自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亦即,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將力自***之電線91直接或間接地傳遞至操作部5c,藉此使操作部5c自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而使恢復力向量81c偏離基準線82c。藉此,可僅藉由***電線91等之操作而實現連結電線91之自動結線,因此可容易地將電線91連接於連接裝置1c。
於連接裝置1c中,彈性構件4c之可動部43c係於結線狀態下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電線接觸部。較佳為,至少於彈性構件4c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時,該電線接觸部之移動路徑不與操作部5c之移動區域重疊。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c之該電線接觸部與操作部5c接觸而阻礙操作部5c之動作。
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操作部5c之一部分(於上述例子中為驅動部52c)係自殼體2c突出。藉此,作業者可使指尖等與驅動部52c接觸,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c。
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設置有顯示彈性構件4c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於上述例子中為驅動部52c)。藉此,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c之狀態。
當彈性構件4c處於結線狀態時,驅動部52c也可位於殼體2c內。於此情況下,可於結線狀態下防止操作部5c之誤操作。如上述,當彈性構件4c處於非結線狀態時,驅動部52c自殼體2c突出。藉此,可防止結線狀態下之誤操作,並且於非結線狀態下不使用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即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c。此外,藉由辨識驅動部52c是否自殼體2c突出,而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c是否處於非結線狀態。
於連接裝置1c中,較佳為,彈性構件4c係板彈簧。藉此,可進一步簡化連接裝置1c之構造。
接著,對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d進行說明。圖36為放大顯示連接裝置1d之操作部5d附近之縱剖視圖。於圖36中,顯示非結線狀態之連接裝置1d。
連接裝置1d係具備殼體2d、端子部3d、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於連接裝置1d中,殼體2d、端子部3d、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之形狀、暨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之動作係與圖1所示之連接裝置1不同,但材質及功能等相同。此外,連接裝置1d也可與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於殼體2d內具備2組以上之端子部3d、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
端子部3d係固定於殼體2d之導電性之大致板狀之構件。端子部3d例如為金屬製。彈性構件4d係安裝於殼體2d之可彈性變形之構件。彈性構件4d例如為大致帶狀之板彈簧。彈性構件4d可藉由金屬等之導電材料形成,也可藉由樹脂等之絕緣材料形成。彈性構件4d係具有於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彎折成大致L字狀、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之形狀。
彈性構件4d係與上述彈性構件4相同,具備彎曲部41d、固定部42d及可動部43d。可動部43d之前端部(亦即,圖36中之下端部)係自上側與端子部3d接觸。藉此,於設在殼體2d右側之***孔21d之內側將後述之電線之***路徑封閉。此外,可動部43d係與操作部5d接觸。如後述,可動部43d係藉由操作部5d被朝左方按壓而彈性變形並撓曲,朝上方遠離端子部3d。此外,若朝左側對可動部43d施加之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d藉由恢復力而返回原始狀態(即彈性恢復)。
操作部5d係具備旋轉部57d及驅動部52d。旋轉部57d係以朝厚度方向延伸之中心軸作為中心之大致圓板狀或大致圓柱狀之構件。旋轉部57d,係於殼體2d之內部(亦即,較殼體2d之外緣更靠內側)處被載置於設在殼體2d之下部之凹狀之操作部載置部26d內。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係大致圓筒面之一部分。前視時,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係大致扇形,且該扇形之中心角例如約為135°。於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左端連接有隨著朝向左方而朝上側之傾斜面即導引面27d。
於旋轉部57d之圓周方向之一部分設置有朝向上述中心軸凹陷之缺口部571d,於該圓周方向之另一部分設置有朝徑向外方突出之突起部572d。於圖36所示之例子中,缺口部571d係位於旋轉部57d之右上部。此外,突起部572d係位於旋轉部57d之下端部。前視時之突起部572d之形狀係大致三角形。
前視時之缺口部571d之形狀係大致矩形。於缺口部571d右側之端緣(亦即,自缺口部571d之中央部觀察而位於順時針方向之端緣)設置有自徑向之外端部朝缺口部571d之內側突出之(即逆時針突出)之缺口突出部573d。前視時之缺口突出部573d之形狀係大致三角形。於缺口部571d左側之端緣(亦即,自缺口部571d之中央部觀察而位於逆時針方向之端緣)設置有朝厚度方向延展之大致平板狀之電線承受部574d。缺口部571d係於厚度方向上與端子部3d重疊,且於圖36中位於端子部3d之深入側。
驅動部52d係自旋轉部57d之左端部朝上方延伸,且自殼體2d朝上方突出之大致棒狀之部位。於圖36所示之例子中,藉由驅動部52d與殼體2d局部接觸,以限制旋轉部57d進而順時針旋轉。再者,旋轉部57d可自圖36所示之初始狀態,沿著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逆時針旋轉。此外,旋轉部57d可自圖36中所示之位置沿著導引面27d而朝圖36中之左方移動。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d連接之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圖36所示之初始狀態中,作業者使指尖93等接觸於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之前端部,以使操作部5d逆時針旋轉。此時,旋轉部57d沿著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而逆時針旋轉。
若操作部5d旋轉,則如圖37所示,旋轉部57d之缺口突出部573d係與彈性構件4d之可動部43d接觸,朝左斜上方(亦即,朝著靠近固定部42d之方向)按壓可動部43d而使之移動。藉此,彈性構件4d撓曲,可動部43d朝上方遠離端子部3d。
如圖37所示,於旋轉途中之操作部5d中,作用於第一部位513d之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向量81d係朝右側偏離連結第一部位513d與第二部位514d之假想直線即基準線82d。因此,若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作用於旋轉部57d,且作業者未繼續對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施加力,則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返回至圖36所示之初始狀態。再者,第一部位513d係操作部5d中之供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作用之部位,具體而言,其係與彈性構件4d之可動部43d接觸之旋轉部57d之缺口突出部573d之前端部。此外,第二部位514d係操作部5d中之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部位,具體而言係與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接觸之旋轉部57d之突起部572d之前端部。
作業者抵抗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而使操作部5d逆時針旋轉至圖3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為止。於該非結線狀態中,作用於第一部位513d之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向量81d係與連結第一部位513d及第二部位514d之基準線82d大致重疊。藉此,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與產生於操作部5d之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
因此,無論是上述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還是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皆不作用於旋轉部57d。因此,即使作業者使指尖等自驅動部52d離開(亦即,即使於作業者未對操作部5d施加力之狀態下),仍可將操作部5d之圓周方向之位置(即旋轉位置)穩定地維持於圖3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此外,彈性構件4d之狀態也穩定地維持(即暫時停頓)於非結線狀態下。圖38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d撓曲之狀態下暫時停頓之暫時停頓狀態。此時,操作部5d之電線承受部574d係位於後述之電線***路徑上。
於該非結線狀態下,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係與設於殼體2d之導引面27d之凸部接觸。藉此,以操作部5d不進而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限制操作部5d之動作。於連接裝置1d中,操作部5d分別僅具備一個供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d、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d。藉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d之構造。
再者,於連接裝置1d中,也可與圖14所示之連接裝置1大致相同,使操作部5d較圖38所示之旋轉位置進一步往逆時針方向旋轉,於彈性構件4d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維持操作部5d之位置。該構造例如可藉由減緩圖38中之殼體2d之導引面27d之傾斜(即,接近水平)而實現。於此情況下,恢復力向量81d係較基準線82d略朝左側傾斜,作用於旋轉部57d之旋轉力矩成為逆時針方向。亦即,自彈性構件4d對旋轉部57d作用有欲使操作部5d逆時針旋轉之力。惟,操作部5d之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係藉由驅動部52d與殼體2d接觸而被限制。此外,自彈性構件4d對旋轉部57d不作用使操作部5d順時針旋轉而返回至初始狀態之方向之力。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操作部5d之位置(即旋轉位置),且可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d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d之形狀。
若連接裝置1d處於非結線狀態,則如圖39所示,沿既定之***方向將電線91自殼體2d之***孔21d***殼體2d內,且位於端子部3d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d之間。電線91之對殼體2d之***方向係相對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而傾斜之傾斜方向。電線91之種類及直徑等係與上述相同。
電線91之前端係於殼體2d內直接與操作部5d之電線承受部574d接觸。於圖39所示之例子中,電線承受部574d右側之側面係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且自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575d。承受面575d係於電線91之***方向上較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d更靠深入側,且沿著與該***方向大致垂直之方向朝周圍延展。再者,承受面575d不需要一定為與該***方向垂直之面。
電線91係於使前端與電線承受部574d之承受面575d接觸之狀態下朝***方向之深入側移動。藉此,力自電線91直接傳遞至操作部5d。然後,朝向該***方向之深入側按壓承受面575d,如圖40所示,操作部5d自二點鏈線所示之位置朝左方(亦即,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略微移動。藉此,恢復力向量81d朝圖40中之右側偏離基準線82d,且藉由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對旋轉部57d作用有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其結果,操作部5d進一步順時針旋轉,並且彈性構件4d自非結線狀態恢復。
然後,如圖41所示,彈性構件4d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d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電線91與端子部3d被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d之後,自動地(亦即,不需要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之由作業者進行之對操作部5d之操作)結線。作業者例如也可藉由利用彈性構件4d之可動部43d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d時產生之振動或聲音等,確認朝結線狀態之移行。該振動或聲音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d、電線91、端子部3d、操作部5d及殼體2d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d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聲音等之產生或者將該振動、聲音等放大之各種各樣之構造。
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d中,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之位置係與非結線狀態下之驅動部52d之位置不同。因此,作業者可藉由辨識驅動部52d之位置,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d自非結線狀態移行至結線狀態之情況。與上述相同,作業者藉由辨識驅動部52d之位置而亦可容易地確認連接裝置1d處於初始狀態之情況。亦即,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係顯示彈性構件4d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
於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d取出時,例如,作業者利用指尖或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朝下方按壓操作部5d之驅動部52d。藉此,操作部5d沿圖41中之逆時針方向旋轉。若操作部5d旋轉至圖39所示之非結線狀態,如上述,則恢復力向量81d(參照圖38)與基準線82d大致重疊,彈性構件4d被維持於朝上方遠離電線91之非結線狀態。藉此,將彈性構件4d及端子部3d之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者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d中拔出,可容易地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d中取出。
如以上說明,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d係具備殼體2d、導電性之端子部3d、彈性構件4d及操作部5d。端子部3d固定於殼體2d。彈性構件4d係安裝於殼體2d,且利用恢復力而將電線91按壓夾持於端子部3d。操作部5d對彈性構件4d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d具備供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513d、及產生相對於該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514d。將該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81d,且將連結第一部位513d與第二部位514d之直線作為基準線82d。
當彈性構件4d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藉由恢復力向量81d與基準線82d大致重疊,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取得平衡,以維持操作部5d之位置,進而將彈性構件4d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將電線91***端子部3d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d之間之狀態下,操作部5d之位置被變更,恢復力向量81d偏離基準線82d,藉此,彈性構件4d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電線91夾持在與端子部3d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藉由將連接裝置1d設為上述構造,由於不需要設置用以於非結線狀態下卡止操作部5d之段差部,及用以解除操作部5d之該卡止之狀態解除部等其他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d之構造。此外,與將操作部5d卡止於殼體2d之段差部等之情況不同,可防止該段差部之磨損等引起之卡止不良等,可實現連接裝置1d之長壽化。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即使於使非結線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d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也可維持操作部5d之位置。此時,藉由彈性構件4d之恢復力而作用於旋轉部57d之力之方向係與使操作部5d返回至結線狀態及初始狀態之方向相反。藉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遠離端子部3d之狀態下之彈性構件4d之形狀。
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操作部5d具備大致圓板狀或大致圓柱狀之旋轉部57d,該旋轉部57d係於圓周方向之一部分設置有缺口部571d,且於圓周方向之另一部分設置有突起部572d。於殼體2d設置有凹狀之操作部載置部26d,該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係大致圓筒面之一部分。旋轉部57d係載置於操作部載置部26d,且以缺口部571d之一部分(於上述例子中為缺口突出部573d)即第一部位513d而與彈性構件4d接觸,並且以突起部572d即第二部位514d而與操作部載置部26d之內面261d接觸。較佳為,當彈性構件4d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藉由旋轉部57d朝第一旋轉方向(於上述例子中為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使彈性構件4d撓曲,且藉由恢復力向量81d與基準線82d大致重疊,以維持旋轉部57d之旋轉位置,從而將彈性構件4d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並且,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使旋轉部57d朝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於上述例子中為圖40中之左方)移動,恢復力向量81d偏離基準線82d,旋轉部57d藉由恢復力而朝與上述第一旋轉方向相反之第二旋轉方向(於上述例子中為順時針方向)旋轉,彈性構件4d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彈性構件4d之朝非結線狀態之移行及非結線狀態下之維持、暨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之移行。
於上述連接裝置1d中,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電線91直接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d,使旋轉部57d朝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從而使恢復力向量81d偏離基準線82d,但不一定限於此。例如,也可自***之電線91直接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d,藉此使旋轉部57d朝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亦即,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自***之電線91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d,使旋轉部57d朝電線91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從而使恢復力向量81d偏離基準線82d。藉此,僅利用電線91之***等之操作,即可實現連結電線91之自動結線,因此可容易地將電線91連接於連接裝置1d。
如上述,較佳為,當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之電線91直接與操作部5d接觸,以變更操作部5d之位置。藉此,由於推入電線91之力容易傳遞至操作部5d,因此可容易地實現電線91之自動結線。此外,由於不需要於彈性構件4d設置與電線91接觸之部位,因此可簡化彈性構件4d之形狀。
如上述,較佳為,操作部5d具備有直接與電線91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574d。此外,較佳為,電線承受部574d具備有自電線91之該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575d。藉此,可將推入電線91之力有效地傳遞至操作部5d。
於連接裝置1d中,彈性構件4d之可動部43d,係於結線狀態下直接與電線91接觸之電線接觸部。較佳為,至少於彈性構件4d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時,該電線接觸部之移動路徑不與操作部5d之移動區域重疊。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d之該電線接觸部與操作部5d接觸而阻礙操作部5d之動作。
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操作部5d之一部分(於上述例子中為驅動部52d)係自殼體2d突出。藉此,作業者可使指尖等與驅動部52d接觸,而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d。
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設置有顯示彈性構件4d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於上述例子中為驅動部52d)。藉此,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d之狀態。
驅動部52d,也可構成為,當彈性構件4d處於非結線狀態時,自殼體2d突出,且當彈性構件4d處於結線狀態時,位於殼體2d內。於此情況下,於非結線狀態下,不使用一字型螺絲起子等工具即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5d。此外,可於結線狀態下防止操作部5d之誤操作。此外,藉由辨識驅動部52d是否自殼體2d突出,而可容易且迅速地確認彈性構件4d是否處於非結線狀態。
於連接裝置1d中,較佳為,彈性構件4d係板彈簧。藉此,可進一步簡化連接裝置1d之構造。
於上述連接裝置1、1a〜1d中,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連接裝置1、1a〜1d中,彈性構件4、4a〜4d不限於板彈簧,也可為具有其他之構造者(例如,螺旋彈簧)。
於連接裝置1中,如上述,雖然操作部5之驅動部52具有識別部之功能,但操作部5之其他部位、或者操作部5以外之部位也可為顯示彈性構件4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於連接裝置1a〜1d中也同樣,與上述例子不同之部位也可為該識別部。再者,也可於連接裝置1、1a〜1d中省略該識別部。
於連接裝置1中,與圖22所示之連接裝置1a大致相同,電線91之結線不需要一定藉由上述之自動結線來進行,例如,也可藉由作業者使用指尖或工具等接觸操作部5以使操作部5移動而執行。具體而言,作業者利用指尖略微朝向右方按壓圖9右側之操作部5之驅動部52,與圖10同樣,使恢復力向量81朝左側偏離基準線82,藉由彈性構件4之恢復力而將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作用於凸輪部51。其結果,即使作業者不對驅動部52進而施加力,操作部5仍順時針旋轉,連接裝置1朝圖12所示之結線狀態移行。
於連接裝置1b中也大致相同,作業者也可利用指尖或工具等接觸圖27所示之彈性構件4b,以使彈性構件4b略微變形,藉此使操作部5b自圖2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順時針旋轉,而朝圖29所示之結線狀態移行。於連接裝置1c中也大致相同,作業者也可利用指尖或工具等接觸圖33所示之解除部6c,以使解除部6c順時針略微旋轉,藉此使操作部5c自圖3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朝右方移動,而朝圖35所示之結線狀態移行。於連接裝置1d中也大致相同,作業者也可利用指尖或工具等接觸圖39所示之操作部5d,以使操作部5d朝左方略微移動,藉此使操作部5d自圖39所示之非結線狀態順時針旋轉,而朝圖41所示之結線狀態移行。
於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不需要一定自殼體2突出,操作部5整體也可配置於殼體2內。於連接裝置1a〜1d中也同樣。
於連接裝置1中,彈性構件4之電線接觸部45之移動路徑也可於厚度方向上與操作部5之移動區域重疊。此外,彈性構件4也可不需要直接與結線狀態之電線91接觸,而經由其他構件等來間接地與電線91接觸。於連接裝置1a〜1d中也同樣。
於連接裝置1中,電線承受部53之承受面531之形狀也可變化為各種形狀。此外,***殼體2之電線91不需要一定以前端接觸於操作部5,也可如連接裝置1a般以其他部位(例如,被覆部分或壓接端子等)來與操作部5接觸。電線91不需要一定直接與操作部5接觸,也可如連接裝置1b般經由彈性構件4等其他構件等來間接地與操作部5接觸以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再者,於操作部5中,也可省略電線承受部53。連接裝置1b之電線承受部44b及連接裝置1d之電線承受部574d也同樣。
於連接裝置1中,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之操作部5之旋轉方向、及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時之操作部5之旋轉方向係不需要一定為相反方向,也可為相同方向。此外,當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時,不需要一定使操作部5旋轉,例如,也可如連接裝置1c般藉由操作部5朝側方滑動等,使彈性構件4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移行。
上述連接裝置1、1a〜1d係可於各種裝置中被利用於用以連接電線。例如,連接裝置1也可利用於繼電器插座或操作開關等。
上述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之構成只要不相互矛盾即可適宜地組合。
雖然詳細地對發明進行了描述及說明,但所述之說明僅為例示而已,並非侷限於此。因此,只要不超出本發明之實質內容之範圍,可說是具有多種變形或態樣。
1、1a〜1d:連接裝置 2、2a〜2d:殼體 3、3a〜3d:端子部 4、4a〜4d:彈性構件 5、5a〜5d:操作部 6c、46b:解除部 21、21a〜21d:***孔 22:彈性構件支撐部 24、24a、24b、24c:旋轉軸 25c:導引面(內面) 26d:操作部載置部 27d:導引面 28a、28b:擋止件 32:端子連接部 41、41a〜41d:彎曲部 42、42a〜42d:固定部 43、43a〜43d:可動部 44b、53、574d:電線承受部 45:電線接觸部 51、51a、51b:凸輪部 52、52a、52c、52d:驅動部 54、54a、54b:軸承 55a:識別部 56c:進退部 57d:旋轉部 61c:解除下部 62c:解除上部 81、81a〜81d:恢復力向量 82、82a〜82d:基準線 85〜87:點 91:電線 92:工具 93:指尖 231a、231b、232a:貫通孔 261d:(操作部載置部之)內面 431b:切割翹起部 432c:第一傾斜部 433c:第二傾斜部 441b、531、575d、611c:承受面 511:長邊 512:短邊 513、513a〜513d:第一部位 514、514a〜514d:第二部位 515b:凸部 521:孔 521a:凹部 522a:凸部 571d:缺口部 572d:突起部 573d:缺口突出部
圖1為第一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之立體圖。 圖2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4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5為連接裝置之立體圖。 圖6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7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8為顯示操作部之移動距離與旋轉力矩之關係之圖。 圖9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0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11為連接裝置之立體圖。 圖12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3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14為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15為顯示操作部之移動距離與旋轉力矩之關係之圖。 圖16為第二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之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17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8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9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0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1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2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3為第三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之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24為顯示操作部及彈性構件之俯視圖。 圖25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6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7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8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29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0為第四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之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31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2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3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4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5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6為第五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之操作部附近之放大剖視圖。 圖37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8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39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40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41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2:殼體
3:端子部
4:彈性構件
5:操作部
24:旋轉軸
43:可動部
51:凸輪部
52:驅動部
53:電線承受部
81:恢復力向量
82:基準線
513:第一部位
514:第二部位

Claims (17)

  1. 一種連接裝置,其係供電線連接者,其具備有:殼體;導電性之端子部,其固定於上述殼體;彈性構件,其安裝於上述殼體,且藉由恢復力而將電線按壓夾持於上述端子部;及操作部,其對上述彈性構件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而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上述操作部係具備有供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恢復力作用之第一部位、及產生相對於上述恢復力之反作用力之第二部位,將上述恢復力之向量作為恢復力向量,將連結上述第一部位與上述第二部位之直線作為基準線,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時,藉由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並使上述恢復力與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取得平衡,以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於將上述電線***上述端子部與上述非結線狀態之上述彈性構件之間之狀態下,上述操作部之位置被變更,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藉此,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恢復,朝將上述電線夾持於與上述端子部之間之結線狀態移行。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即使於使上述非結線狀態下之上述彈性構件進一步撓曲之狀態下,仍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具備以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之凸輪部,上述凸輪部係以上述第一部位而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並且以上述第二部位即軸承而與上述旋轉軸接觸,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凸輪部旋轉,藉此增大上述第一部位與上述旋轉軸之間之距離而使上述彈性構件撓曲,且藉由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上述操作部之旋轉位置,從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
  4. 如請求項3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以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從而使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5. 如請求項4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之上述電線直接與上述操作部接觸而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6. 如請求項5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具備有直接與上述電線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上述電線承受部具備有自上述電線之上述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
  7. 如請求項4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之上述電線直接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而使上述彈性構件變形,藉此,經由上述彈性構件而對上述操作部施加力,以變更上述操作部之位置。
  8. 如請求項7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構件係具備有直接與上述電線之前端接觸之電線承受部、及自上述電線承受部朝向上述操作部延伸之解除部, 上述電線承受部具備有自上述電線之上述前端朝周圍延展之承受面,上述彈性構件係因藉由上述電線朝向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按壓上述承受面而變形,使上述解除部與上述操作部接觸而施加使上述凸輪部旋轉之力。
  9.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殼體具備有直線狀延伸之導引面,上述彈性構件係沿上述導引面延伸,上述操作部具備有進退部,該進退部係位於上述彈性構件與上述導引面之間,且一面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分別與上述彈性構件及上述導引面接觸,一面沿既定之進退方向直線地移動,上述彈性構件與上述導引面之間之距離係隨著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一側朝向另一側而減小,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進退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一側朝上述另一側移動而撓曲,且在與上述第一部位接觸之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與上述導引面大致平行,且上述恢復力向量係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藉此,維持上述操作部之上述進退方向之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上述操作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上述彈性構件係藉由上述恢復力而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朝上述結線狀態移行。
  10. 如請求項9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上述 操作部自上述進退方向之上述另一側朝上述一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11.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具備有大致圓板狀或大致圓柱狀之旋轉部,該旋轉部係於圓周方向之一部分設置有缺口部,且於圓周方向之另一部分設置有突起部,於上述殼體設置有凹狀之操作部載置部,該操作部載置部之內面為大致圓筒面之一部分,上述旋轉部係載置於上述操作部載置部,且以上述缺口部之一部分即上述第一部位而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並且以上述突起部即上述第二部位而與上述操作部載置部之上述內面接觸,當上述彈性構件朝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時,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旋轉部朝第一旋轉方向旋轉而撓曲,藉由使上述恢復力向量與上述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上述旋轉部之旋轉位置,而將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上述非結線狀態,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上述旋轉部朝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上述旋轉部藉由上述恢復力而朝與上述第一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之第二旋轉方向旋轉,上述彈性構件係自上述非結線狀態朝上述結線狀態移行。
  12.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上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上述電線直接或間接地將力傳遞至上述操作部,上述旋轉部朝上述電線之***方向之深入側移動,上述恢復力向量偏離上述基準線。
  1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於上述結線狀態下直接與上述電線接觸之電線接觸部,至少於上述彈性構件自上述非結線狀態移行至上述結線狀態時,上述電線接觸部之移動路徑不與上述操作部之移動區域重疊。
  14.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之一部分係自上述殼體突出。
  15.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非結線狀態時,上述操作部之一部分自上述殼體突出,而當上述彈性構件處於上述結線狀態時,上述操作部之上述一部分位於上述殼體內。
  16.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設置有顯示上述彈性構件之狀態之可辨識的識別部。
  17.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構件係板彈簧。
TW110125982A 2020-07-17 2021-07-15 連接裝置 TWI780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2599 2020-07-17
JP2020-122599 2020-07-17
JP2020-169408 2020-10-06
JP2020169408 2020-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4270A TW202224270A (zh) 2022-06-16
TWI780818B true TWI780818B (zh) 2022-10-11

Family

ID=7955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5982A TWI780818B (zh) 2020-07-17 2021-07-15 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184721A4 (zh)
JP (1) JPWO2022014526A1 (zh)
CN (1) CN115715446A (zh)
TW (1) TWI780818B (zh)
WO (1) WO2022014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5687A1 (ja) * 2021-11-29 2023-06-01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LU502537B1 (de) * 2022-07-21 2024-01-2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LU502540B1 (de) * 2022-07-21 2024-01-2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5372A (ja) * 1999-11-09 2001-05-18 Yamaha Corp レバーターミナル
EP1622224B1 (fr) * 2004-07-30 2009-06-10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électrique comportant une borne à connexion automatique
CN105659436A (zh) * 2013-10-21 2016-06-08 Wago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弹簧接线端子和插接连接器
WO2017102829A1 (de) * 2015-12-17 2017-06-22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JP2017216250A (ja) * 2011-12-14 2017-12-07 ヴァーゴ・フェアヴァルトゥング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エムベーハー 接続端子
WO2018221312A1 (ja) * 2017-05-29 2018-12-06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JP2020017515A (ja) * 2018-07-13 2020-01-30 フジコン株式会社 端子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3808A (ja) 1986-05-22 1987-11-2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ツクス射出成形用混練組成物の再生方法
EP1309036B1 (en) 2000-08-04 2007-05-02 Omron Corporation Wir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5372A (ja) * 1999-11-09 2001-05-18 Yamaha Corp レバーターミナル
EP1622224B1 (fr) * 2004-07-30 2009-06-10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électrique comportant une borne à connexion automatique
JP2017216250A (ja) * 2011-12-14 2017-12-07 ヴァーゴ・フェアヴァルトゥング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エムベーハー 接続端子
CN105659436A (zh) * 2013-10-21 2016-06-08 Wago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弹簧接线端子和插接连接器
WO2017102829A1 (de) * 2015-12-17 2017-06-22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WO2018221312A1 (ja) * 2017-05-29 2018-12-06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JP2020017515A (ja) * 2018-07-13 2020-01-30 フジコン株式会社 端子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14526A1 (zh) 2022-01-20
CN115715446A (zh) 2023-02-24
TW202224270A (zh) 2022-06-16
WO2022014526A1 (ja) 2022-01-20
EP4184721A4 (en) 2024-07-24
EP4184721A1 (en) 2023-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0818B (zh) 連接裝置
JP5324123B2 (ja) プッシュ式コネクタ
JP4289230B2 (ja) 速結端子装置
WO2018221312A1 (ja) 接続機器
JP6689235B2 (ja) コネクタ
JP6044513B2 (ja) 端子金具
JP2007165195A (ja) コネクタ
US2008025466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able
JP2017045546A (ja) コネクタ
JP2009272080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537905B2 (ja) コネクタ
JP2014183029A (ja) 端子金具
JP5322772B2 (ja) コネクタ
JP2018107079A (ja) 端子台
JP2011181439A (ja) コネクタ
JP4289258B2 (ja) 速結端子装置
EP3109950A1 (en) Connector
JP2016006726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TWI824844B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15133199A (ja) 端子挿入治具
JP552525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7066816A (ja) レバー式低嵌合コネクタ
JP2020135998A (ja) コネクタ
JP5054505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06210076A (ja) モジュラジャックの保護キャップ取り外し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