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4844B -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4844B
TWI824844B TW111144913A TW111144913A TWI824844B TW I824844 B TWI824844 B TW I824844B TW 111144913 A TW111144913 A TW 111144913A TW 111144913 A TW111144913 A TW 111144913A TW I824844 B TWI824844 B TW I8248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elastic member
aforementioned
restoring force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4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9352A (zh
Inventor
古田裕樹
松本敦
新内秀雄
寺口和彦
大西康夫
松田志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Ide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9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4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48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於連接裝置(1)中,當彈性構件(4)為非結線狀態時,復原力向量(81)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復原力與反作用力達到平衡,藉以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而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若於將電線***端子部(31)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之間的狀態下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則於操作部(5)中產生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第二部位(514)朝第三部位轉移,藉此,生成第二基準線,彈性構件(4)藉由前述復原力而自非結線狀態復原,朝將電線夾持於其與端子部(31)之間的結線狀態轉移。藉此,可減少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而需要之力。

Description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及具備有該連接裝置之電子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參照] 本案發明主張2021年11月2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JP2021-192626之優先權的權益,本申請案已組入有該申請案之全部揭示內容。
過往,作為於控制盤等中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利用有所謂之推入式的連接裝置。於該連接裝置中,將電線***殼體的***孔,且藉由設於殼體內之板簧將該電線按壓於導通端子而加以電性連接。
例如,於專利第4202125號公報(文獻1)之電線連接裝置中,設置有可相對於外殼進退之棒狀操作鍵。於該電線連接裝置中,藉由將棒狀操作鍵朝向外殼壓入,外殼內之板簧彈性變形而自金屬導通配件分離。棒狀操作鍵之前端係與板簧卡合以維持板簧之形狀。藉此,維持板簧自金屬導通配件分離之開放狀態。並且,於將電線***開放狀態之電線連接裝置之後,藉由將棒狀操作鍵自外殼中拉出,使板簧彈性恢復,將該電線夾持於板簧與金屬導通配件之間。
於該電線連接裝置中,當連接電線時,需要一面維持將電線***開放狀態之電線連接裝置的狀態,一面將棒狀操作鍵自外殼拉出。因此,電線之連接動作繁雜,難以縮短連接作業所需要之時間。此外,作業員需要以一隻手保持電線,且以另一隻手操作棒狀操作鍵,因此難以利用單手進行連接作業。
另一方面,於專利第6675004號公報(文獻2)之連接裝置中,藉由將操作部朝殼體之內部推入,使與操作部接觸之板簧撓曲至非結線狀態,且於該狀態下將操作部卡止於殼體之段差部,藉此而將板簧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該連接裝置中,藉由利用***殼體之電線推動狀態解除部使其旋轉,狀態解除部將上述操作部自殼體之段差部推出。藉此,解除操作部對殼體之卡止,板簧復原而將電線夾持於其與端子部之間。其結果,電線之連接作業變得容易。
於文獻2之連接裝置中,為了防止無意中將操作部對殼體之卡止解除,需要一定程度地將供操作部卡止之段差部增大。然而,若段差部變大,則會造成操作部對殼體之卡止解除(即,非結線狀態之解除)所需之力變大,而有降低連接裝置的操作性之虞。
本發明係應用於供電線連接之連接裝置,其目的在於減低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而需要之力。
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的連接裝置,其具備有:殼體;導電性之端子部,其被固定於前述殼體;彈性構件,其被安裝於前述殼體,藉由復原力而將電線按壓且夾持於前述端子部;及操作部,其對前述彈性構件施加力而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並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前述操作部具備有:第一部位,其係供前述彈性構件之前述復原力發揮作用;第二部位,其係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產生相對於前述復原力之反作用力;及第三部位,其係與前述第一部位及前述第二部位不同。將前述復原力之向量作為復原力向量。將連結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第二部位之直線作為第一基準線。將連結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第三部位之直線作為第二基準線。當前述彈性構件為前述非結線狀態時,前述復原力向量與前述第一基準線大致重疊,前述復原力與前述反作用力達到平衡,藉以維持前述操作部之位置,而將前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若於將前述電線***前述端子部與前述非結線狀態之前述彈性構件之間的狀態下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則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藉此,生成前述第二基準線,前述彈性構件藉由前述復原力而自前述非結線狀態復原,朝將前述電線夾持於其與前述端子部之間的結線狀態轉移。藉此,可減少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而需要之力。
較佳為,前述操作部具備有凸輪部,該凸輪部係繞著設置於前述殼體之旋轉軸旋轉。前述凸輪部具備軸承,該軸承係供前述旋轉軸***,並且內徑大於前述旋轉軸之外徑。於前述彈性構件朝前述非結線狀態轉移時,藉由前述凸輪部繞著前述旋轉軸旋轉,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增大,前述彈性構件撓曲,且藉由前述彈性構件之前述復原力,將前述第二部位按壓於設置在前述殼體之支撐部。並且,藉由前述復原力向量與前述第一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前述操作部之旋轉位置,將前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當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使前述凸輪部相對於前述支撐部位移,解除前述第二部位對前述支撐部之按壓。藉此,前述軸承之一部分即前述第三部位被按壓於前述旋轉軸,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
較佳為,前述復原力向量係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相對於前述第一基準線而朝一側略微傾斜,於自前述非結線狀態朝前述結線狀態轉移時,自前述第一基準線之前述一側朝另一側轉移。
較佳為,當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前述電線朝前述操作部傳遞力,以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使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
較佳為,前述連接裝置進而具備解除部,該解除部係於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被***之前述電線進行按壓而位移,藉此與前述操作部接觸以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前述解除部係與前述端子部連成一體之構件。
較佳為,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前述操作部之一部分係自前述殼體突出。
較佳為,設置有可辨識之識別部,該識別部顯示前述操作部之位置。
較佳為,前述彈性構件係板簧。
本發明還可應用於電子裝置。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的電子裝置具備有上述連接裝置。
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係參照附加圖式並藉由以下進行之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而可明瞭。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之前視圖。於圖1中,省略連接裝置1面前側之蓋部的圖示,顯示連接裝置1之內部構造。圖2為連接裝置1之俯視圖,圖3為連接裝置1之右側視圖。圖4為於圖2中之IV-IV的位置將連接裝置1切斷之縱剖視圖。於圖4中,還一併圖示較截面更靠深入側之構成。於後述之其他縱剖視圖中也同樣。連接裝置1係連接電線之推入式的連接裝置。於圖1至圖4中,顯示電線未被***連接裝置1之狀態。連接裝置1例如被利用於控制盤之端子台等。
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將圖1中之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簡稱為「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此外,也將圖1中與紙面垂直之方向稱為「厚度方向」。圖4顯示較連接裝置1之厚度方向之中央更靠面前側之截面。該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厚度方向不需要一定與使用連接裝置1時之安裝方向一致。此外,該上下方向也不需要一定與重力方向一致。
連接裝置1具備有殼體2、端子金屬件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圖5為殼體2之縱剖視圖。圖6為端子金屬件3之前視圖,圖7及圖8為端子金屬件3之立體圖。圖9為彈性構件4之前視圖。圖10為操作部5之前視圖。
殼體2係朝向厚度方向之面前側開口之大致長方體狀的箱狀構件。殼體2係於內部收容端子金屬件3、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殼體2例如為樹脂製之構件。於殼體2設置有可供電線***之***孔21。此外,於殼體2設置有用以對操作部5進行操作之操作孔27、及通電測試用之測試孔28。於本實施形態中,操作孔27係配置於殼體2之上面。此外,***孔21及測試孔28,係配置於殼體2之右側面。測試孔28係與***孔21分離且配置於***孔21之下側。於殼體2之右側面還設置有朝上下方向延伸之狹縫29。狹縫29,係與***孔21分離且配置於***孔21之上側。
端子金屬件3,係固定於殼體2之導電性構件,例如藉由對金屬板進行加工而形成。端子金屬件3具備有端子部31、解除部32、外部端子33、解除連接部34及金屬件本體35。金屬件本體35,係於厚度方向上大致垂直地伸展之大致平板狀的部位,前視之形狀為大致矩形。金屬件本體35,係將端子部31、解除部32、外部端子33及解除連接部34連接而形成一體之構件的連接部。
端子部31係沿金屬件本體35之上端部延伸之大致平板狀的部位,且自該上端部朝厚度方向之深入側突出。於本實施形態中,端子部31係以隨著朝向右側而略朝上方之方式傾斜。如後述,電線係被夾持於端子部31與彈性構件4之間。
解除部32係,於金屬件本體35之左側朝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並且兩主面朝向左右方向配置之大致平板狀的部位。解除部32之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係與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解除部32之較中央部更靠上側的部位及更靠下側的部位(即,解除部32之上部及下部),係自該中央部略朝右側彎曲。解除部32之上部係,隨著朝向上方而朝向右側的傾斜部。解除部32之下部係,隨著朝向下方而朝向右側的傾斜部。
解除部32經由解除連接部34而與金屬件本體35之前視時的左上角部連接。解除連接部34係,自金屬件本體35之該角部朝上方延伸,再朝左側延伸之帶狀或棒狀的部位。解除連接部34,係於解除部32之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與解除部32連接。由於解除連接部34中之與解除部32連接的部位較細,因此容易藉由較小的力變形。例如,若朝解除部32之下部施加朝左之力,則解除部32以與解除連接部34之連接部位作為大致中心而朝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解除部32之上部朝右側位移。
外部端子33係,自金屬件本體35之下端部朝下方突出之大致帶狀或大致棒狀的部位。於本實施形態中,2根外部端子33,係自金屬件本體35之下端部朝下方延伸。2根外部端子33,例如藉由焊接等被固定於控制盤之基板而電性連接。藉此,將連接裝置1安裝於該基板。或者,外部端子33,也可藉由與配線直接焊接等而與該配線電性連接。
彈性構件4係,安裝於殼體2之可彈性變形的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彈性構件4係大致帶狀的板簧。彈性構件4可由導電材料形成,也可由樹脂等絕緣材料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彈性構件4係由導電性之金屬形成。彈性構件4,例如具有於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彎曲成大致L字狀、大致V字狀或大致U字狀的形狀。於以下之說明中,將彈性構件4之該彎曲的部位稱為「彎曲部41」。此外,將於彈性構件4中自彎曲部41朝左側延伸之2個部位中位於下側的部位稱為「固定部42」,且將位於較固定部42更上側的部位稱為「可動部43」。
於殼體2設置有朝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的彈性構件支撐部22,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周圍係於圓周方向上藉由殼體2之其他部位而局部地被包圍,藉此形成有溝部。彈性構件4之彎曲部41係***該溝部,藉此,將彈性構件4安裝於殼體2。由於固定部42之下面與殼體2接觸,因此固定部42朝下方之移動被限制。因此,固定部42實質上被固定於殼體2。
可動部43,係於彈性構件支撐部22之上側自彎曲部41朝向左斜上方延伸。可動部43之前端部(即,圖4中之左端部),係自下側接觸於端子部31之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此外,可動部43係自左側且下側與操作部5接觸。於圖4所示之狀態下,可動部43係與操作部5面接觸。如後述,藉由操作部5朝下方推壓可動部43,可動部43係以彈性構件支撐部22作為支點進行彈性變形而朝下方撓曲,並自端子部31朝下方分離。此外,若對可動部43之朝下方的按壓力消失,則可動部43藉由復原力而返回原來之狀態(即,彈性恢復)。
於圖4所示之狀態下,如上述,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的前端部係自下側與端子部31接觸。藉此,於***孔21之內側(即,左側),後述之電線的***路徑被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封閉。圖1至圖4所示之狀態,係使用連接裝置1之前的狀態,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將該狀態稱為「初始狀態」。
初始狀態(即,***孔封閉狀態)之彈性構件4,係朝將固定部42與可動部43接近之方向略微撓曲。藉此,可防止彈性構件4自殼體2脫落。此外,於藉由彈性構件4及端子部31夾持電線時,即使於該電線較細之情況下,也可發揮充分之夾持力(即,握持力)。
上述測試孔28,係位於與彈性構件4之彎曲部41對向之位置。作業員藉由將測定裝置之探針等***初始狀態之連接裝置1的測試孔28,使其與彈性構件4接觸,而可經由導電性之彈性構件4將探針與端子部31電性連接。然後,藉由該測定裝置,可測定連接裝置1之電氣性能。
操作部5具備有凸輪部51。凸輪部51,係於前視下為大致矩形狀的板狀構件。於凸輪部51之中央部設置有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二貫通孔512。第二貫通孔512,係於圖4中位於第一貫通孔511之上側。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二貫通孔512分別於厚度方向貫通凸輪部51。第一貫通孔511之俯視下的形狀係,圖4中之左右方向的直徑大於上下方向的直徑之大致橢圓或大致長圓。第二貫通孔512之俯視下的形狀係,圖4中之左右方向的直徑大於上下方向的直徑之大致橢圓或大致長圓。於圖4所示之例中,第二貫通孔512之左右方向的寬度,係大於第一貫通孔511之左右方向的寬度。於第二貫通孔512之下緣部設置有朝上方突出之卡止凸部517。
於凸輪部51之第一貫通孔511內***有設於殼體2之旋轉軸24。旋轉軸24係朝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的部位。凸輪部51係藉由殼體2支撐,而可以旋轉軸24作為大致中心於大致垂直於厚度方向的面內進行旋轉。凸輪部51,係可自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沿圖4中之順時針方向繞著旋轉軸24旋轉。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周面係成為凸輪部51繞著旋轉軸24旋轉時之軸承516。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徑大於旋轉軸24之外徑。於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下,旋轉軸24係於第一貫通孔511內位於偏向左側之位置。
於凸輪部51之第二貫通孔512內***有設於殼體2之支撐部25。支撐部25,係朝厚度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的部位。支撐部25係於後述之非結線狀態下支撐凸輪部51。支撐部25之外徑小於第二貫通孔512之內徑。於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下,支撐部25係於第二貫通孔512內位於偏向右側之位置。於支撐部25之下端部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卡止凸部251。卡止凸部251,係於後述之非結線狀態下,藉由與凸輪部51之第二貫通孔512的卡止凸部517卡合,以限制凸輪部51之位移。
於凸輪部51中,圍繞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二貫通孔512的部位54(於圖4中附加平行斜線之部位),係較其周圍的部位更朝厚度方向之面前側突出。於以下之說明中,也將該部位54稱為「第一突出部54」。第一突出部54,係圍繞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二貫通孔512之周圍全周。此外,於凸輪部51中,於朝圖4中之下側自第一突出部54分離的位置設置有第二突出部55,該第二突出部55係較周圍的部位更朝厚度方向之面前側突出。俯視下之第二突出部55的形狀為大致扇形。
凸輪部51具備有凸輪下凸部52及凸輪上凸部53。凸輪下凸部52係,位於圖4中之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一突出部54下側的部位。前視下之凸輪下凸部52的形狀為大致倒三角形。凸輪下凸部52係,自第一貫通孔511及第一突出部54之下部朝下方延伸。凸輪下凸部52之面前側的面,係較第一突出部54之面前側的面更位於靠深入側之位置。凸輪上凸部53係,於圖4中之凸輪部51的右上端部朝右側突出的部位。前視下之凸輪上凸部53的形狀為大致三角形。凸輪上凸部53之面前側的面,係較第一突出部54之面前側的面更位於靠深入側之位置。
於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下,凸輪下凸部52之左側的側面,係自右側且上側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面接觸。此外,端子部31係位於凸輪下凸部52之面前側,於前視下,凸輪下凸部52與端子部31重疊。於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下,凸輪部51之第二突出部55,係位於端子部31之上側且與端子部31之上面接觸。藉此,防止凸輪部51自初始狀態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接著,對電線之與連接裝置1之連接的流程進行說明。首先,使凸輪部51自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沿順時針方向繞著旋轉軸24旋轉。於凸輪部51旋轉時,例如,如圖11所示,作業員將普通之一字螺絲起子等工具92的前端部自設於殼體2上面之操作孔27***,使其與初始狀態之操作部5接觸。具體而言,工具92之前端部係與凸輪部51之第一突出部54的上面接觸。工具92與操作部5之接觸部,係位於較旋轉軸24更靠右側。然後,藉由將工具92朝下方壓入,凸輪部51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若凸輪部51自初始狀態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朝下方按壓,彈性構件4產生撓曲,進而將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作用於凸輪部51中之與彈性構件4接觸之部位。
圖12為顯示使凸輪部51自初始狀態(參照圖11)順時針旋轉約10°之狀態的圖。圖12所示之狀態,係操作部5之旋轉途中的狀態,並非後述之結線狀態及非結線狀態。如圖11及圖12所示,藉由使凸輪部51順時針旋轉,凸輪部51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的接觸部與旋轉軸24之中心之間的最短距離增大。若將該最短距離增大,且自凸輪部51對彈性構件4施加朝下方之力,則彈性構件4撓曲變形。具體而言,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朝下方按壓,自端子部31朝下方分離。
於圖12所示之狀態下,凸輪部51之凸輪下凸部52中之較下端略靠左斜上方的部位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接觸,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係作用於該部位。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操作部5中之彈性構件4的復原力作用之部位稱為「第一部位513」。第一部位513伴隨凸輪部51之旋轉而於凸輪部51上移動。如上述,若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中心之間的最短距離(以下,也簡稱為「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間的距離」)增大,則凸輪部51藉由該復原力被朝上方推升,將第一突出部54之下部按壓於旋轉軸24之下端部。於第一突出部54之下部(詳細地說,軸承516之一部分即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周面的下端部)產生相對於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的反作用力。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操作部5中之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被朝旋轉軸24按壓而產生反作用力之部位(即,軸承516之一部分)稱為「第三部位515」。
於圖12中,以標示符號81之粗箭頭顯示作用於操作部5之第一部位513的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的向量(以下,也稱為「復原力向量」)。此外,以二點鏈線顯示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三部位515之虛擬直線即第二基準線83。再者,上述之反作用力係自第三部位515沿第二基準線83產生作用。換言之,該反作用力之向量係自第三部位515延伸於第二基準線83上。如上述,第三部位515,係操作部5之軸承516的一部分,詳細地說,其係軸承516中之與旋轉軸24的下端部接觸之部位。第三部位515也與第一部位513同樣,伴隨凸輪部51之旋轉而於軸承516上移動。
於圖12所示之狀態下,復原力向量81不與第二基準線83重疊,而以較第二基準線83更朝右側傾斜之狀態朝向上方。因此,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對凸輪部51作用有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即,於圖12所示之狀態下,若作業員不以工具92繼續施加按壓凸輪部51之力,則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返回圖11所示之初始狀態。
於實際之操作中,作業員不使操作部5靜止於圖12所示之狀態,而是使其進一步旋轉至圖13所示之狀態(以下,也稱為「非結線狀態」)。若使操作部5自圖12所示之狀態進一步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則第一部位513朝凸輪下凸部52之下端靠近,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間的距離進而增大。藉此,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進而朝下方按壓,自端子部31朝下方更大程度地分離。藉此,將自***孔21朝向殼體2內部之電線的***路徑開放。此外,復原力向量81與第二基準線83所成之角度,伴隨操作部5朝順時針方向之旋轉而變小,復原力向量81接近第二基準線83。藉此,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而作用於凸輪部51之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力矩減少。
當操作部5自圖11所示之初始狀態朝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旋轉時,凸輪部51之第一貫通孔511相對於旋轉軸24朝左側移動。換言之,旋轉軸24於第一貫通孔511內朝右側相對移動。即,產生上述反作用力之第三部位515係於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周面(即,軸承516)上朝右側移動。此外,凸輪部51之第二貫通孔512相對於支撐部25朝右側移動。換言之,支撐部25於第二貫通孔512內朝左側相對移動。
然後,於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下,第二貫通孔512之內周面的下部自下方與支撐部25接觸。另一方面,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周面(即,軸承516)自旋轉軸24分離。藉此,第二貫通孔512之內周面的下部係藉由隔著凸輪部51之彈性構件4的復原力而被按壓於支撐部25。該復原力並不施加於旋轉軸24,而是由支撐部25支撐。因此,於操作部5中產生相對於該復原力之反作用力的部位係自第三部位515(參照圖12)朝第二貫通孔512之內周面中之與支撐部25接觸的部位(以下,稱為「第二部位514」)轉移。再者,第一部位513、第二部位514及第三部位515分別為不同之部位。
非結線狀態下之該反作用力,係自第二部位514沿著連結第二部位514與第一部位513之虛擬直線即第一基準線82產生作用。換言之,該反作用力之向量係自第二部位514延伸於第一基準線82上。於圖13所示之例中,第一基準線82較第二基準線83(參照圖12)更長。此外,於非結線狀態下,第一貫通孔511之內周面也可與旋轉軸24接觸,但如上述,隔著凸輪部51之彈性構件4的復原力係由支撐部25支撐,而成為實質上不施加於旋轉軸24之狀態。
於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下,凸輪部51中之凸輪下凸部52的下端部係,與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接觸的第一部位513。來自第一部位513之復原力向量81,係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彈性構件4的復原力與操作部5產生之對該復原力的反作用力達成平衡。因此,對於凸輪部51,既未作用有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亦未作用有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因此,即使作業員之手自操作部5分離(即,即使於作業員不對操作部5施加力之狀態下),操作部5之圓周方向的位置(即,旋轉位置)仍維持於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此外,彈性構件4之狀態也維持於非結線狀態(即暫時固定)。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朝第一部位513之凸輪部51的大致切線方向延伸。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係,於彈性構件4撓曲之狀態下被暫時固定之暫時固定狀態。
於非結線狀態下,第二貫通孔512之卡止凸部517,係與支撐部25之卡止凸部251卡合。藉此,凸輪部51之運動係以凸輪部51不會順時針旋轉超出此程度以上之方式被限制。此外,凸輪部51之第一突出部54的右端部係與殼體2接觸。藉此,凸輪部51之運動仍以凸輪部51不會順時針旋轉超出此程度以上之方式被限制。
於非結線狀態下,凸輪部51之第二突出部55,係自右側與端子金屬件3之解除部32的上部接觸。此外,操作部5之一部分即凸輪上凸部53,係自殼體2之右側面經由狹縫29(參照圖3)朝右側突出。自殼體2突出之凸輪上凸部53可由作業員辨識。因此,作業員可容易地判別連接裝置1是否為非結線狀態。此外,於上述之初始狀態下,凸輪上凸部53不自殼體2突出,而是位於殼體2之內部。
圖14為概念性地顯示操作部5之自初始狀態的位移量與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而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的關係之圖。圖14中之橫軸顯示操作部5繞著旋轉軸24之自初始狀態起的位移量(即,旋轉角度),且將圖11中之朝順時針方向的旋轉角度設為正。圖14中之縱軸顯示上述之旋轉力矩,且將圖11中之朝逆時針方向的力矩顯示為正。於圖14中標示符號85之點,係旋轉力矩約為0之非結線狀態。再者,實際上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的變化,不需要一定與圖14中以直線顯示之旋轉力矩的變化相同。
若連接裝置1成為非結線狀態,則如圖15所示,藉由作業員將工具92(參照圖13)自操作孔27中拔出,且將電線91***於***孔21。電線91沿既定之***方向自***孔21***殼體2內,且位於端子部31與非結線狀態的彈性構件4之間。電線91之相對於殼體2的***方向,係相對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傾斜之傾斜方向。藉此,可抑制電線91自連接裝置1朝上下方向突出,並且可一面辨識***孔21一面容易地將電線91***於***孔21。該***方向與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可根據連接裝置1預定使用之場所、作業員之位置、視線等而適宜地最佳化。
電線91例如可為單芯線,也可為較粗之絞線。此外,電線91也可為於較細之絞線的前端部設置有棒狀壓接端子等之電線。該棒狀壓接端子,可為於棒狀導電部之根部設置有絕緣套管等之附設絕緣被覆的壓接端子,也可為不設置絕緣套管等之裸壓接端子。電線91之前端部的直徑,可根據連接電線91之連接裝置1的電流容量而進行各種變更。此外,電線91之前端部以外的部位之直徑,也可進行各種變更。再者,如後述,於藉由電線91按壓解除部32之情況下,較佳為,電線91之直徑為可確保用以該按壓之負重的直徑以上。
電線91之前端,係於殼體2內與端子金屬件3之解除部32接觸。於圖15所示之例中,電線91之前端直接接觸於解除部32下部之右側面。即,解除部32下部之右側面,係承受電線91之承受面。該承受面,係於電線91之***方向上較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位於更靠深入側之位置。
作業員,於使電線91之前端直接接觸於解除部32之狀態下,將電線91朝***方向略微壓入。藉此,解除部32之下部被大致朝左側按壓,解除部32以與解除連接部34(參照圖6至圖8)之連接部位作為大致中心而朝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其結果,與凸輪部51之第二突出部55接觸的解除部32之上部略朝右側位移,第二突出部55藉由解除部32之上部被朝右側按壓。此外,解除部32之上部,也可於電線91之按壓前自第二突出部55些微分離,且藉由電線91之按壓朝右側位移而與第二突出部55接觸。
然後,第二突出部55藉由解除部32而被朝右側推壓,藉此,凸輪部51自圖13所示之位置朝圖15所示之位置以第二部位514為大致中心朝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即,藉由自電線91對操作部5傳遞力,以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即,旋轉位置)。於圖15所示之狀態下,旋轉軸24相對於第一貫通孔511之相對位置係自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略朝左側變更。
如圖15所示,若凸輪部51自非結線狀態朝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則復原力向量81自第一基準線82朝右側偏移,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將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力矩作用於凸輪部51(與圖14之點86對應)。其結果,凸輪部51進而逆時針旋轉,並且彈性構件4自非結線狀態復原。伴隨凸輪部51之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支撐部25自凸輪部51之第二貫通孔512的內周面分離而相對於第二貫通孔512相對地朝右側移動,旋轉軸24與凸輪部51之第一貫通孔511的內周面(即,軸承516)接觸。此外,旋轉軸24相對於凸輪部51之第一貫通孔511而朝左側相對地移動。
換言之,藉由凸輪部51相對於旋轉軸24及支撐部25相對地位移,解除第二部位514對支撐部25之按壓,將第三部位515按壓於旋轉軸24。藉此,於操作部5中產生對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的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第二部位514朝第三部位515轉移,而生成上述之第二基準線83。於圖15所示之例中,第二基準線83自復原力向量81朝左側偏移。此外,第二基準線83較第一基準線82更朝左側傾斜,第二基準線83與復原力向量81之偏移大於第一基準線82與復原力向量81之偏移。因此,作用於凸輪部51之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力矩也變大。
此外,第二基準線83,既不需要一定較第一基準線82更朝左側傾斜,也不需要自第一基準線82及復原力向量81偏離。此外,於上述例中,凸輪部51相對於旋轉軸24之位移係,繞旋轉軸24之旋轉、及相對於旋轉軸24朝左右方向之移動(即,滑動),但其等位移既可同步進行,也可依序進行。或者,上述凸輪部51相對於旋轉軸24之位移,也可僅為繞旋轉軸24之旋轉、及相對於旋轉軸24朝左右方向之移動中之一者。
如此,藉由生成第二基準線83,凸輪部51朝逆時針方向進而旋轉,彈性構件4進而復原,可動部43朝上方位移。然後,如圖16所示,彈性構件4朝將電線91夾持於其與端子部31之間的結線狀態轉移,將電線91與端子部31電性且機械性地連接。換言之,於將電線91***連接裝置1之後,自動地 (即,不需要作業員利用電線91以外之工具或手指而對操作部5之操作)進行結線。
作業員例如也可藉由利用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將電線91按壓於端子部31時產生的振動或聲音等,辨識朝結線狀態之轉移。該振動或聲音,例如藉由彈性構件4、電線91、端子部31、操作部5及殼體2中之一個構件與其他構件碰撞而產生。於連接裝置1中,也可採用促進該振動或聲音等產生、或者放大該振動或聲音等之各種構造。
如圖16所示,於結線狀態下之連接裝置1中,凸輪部51之凸輪上凸部53不自殼體2突出,而是位於殼體2內。如此,即使於非結線狀態下自殼體2朝右側突出之凸輪上凸部53(參照圖13)返回殼體2內而變得無法看到,作業員仍可辨識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之轉移。即,凸輪上凸部53係可辨識之識別部(指示器),其顯示操作部5之位置且顯示連接裝置1之狀態是否為非結線狀態。
此外,於使連接裝置1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轉移時,不需要一定藉由電線91按壓解除部32之下部而使凸輪部51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例如,於圖13所示之非結線狀態下,也可藉由作業員之指尖等使自殼體2朝右側突出之凸輪上凸部53朝上方移動,而使凸輪部51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此,於連接裝置1中,也可手動進行電線91之結線。
於將電線91自圖16所示之結線狀態的連接裝置1拆下時,例如,作業員將上述工具92(參照圖11)之前端部***操作孔27,使其與凸輪部51接觸並下壓,藉以使凸輪部51自圖16所示之位置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彈性構件4之可動部43被朝下按壓而朝下方與電線91分離,將彈性構件4及端子部31對電線91之夾持解除。作業員藉由將電線91自***孔21拉出,可容易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拆下。然後,若將工具92自操作孔27拔出,則凸輪部51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而朝逆時針方向旋轉,返回圖4所示之初始狀態。
於連接裝置1中,供工具92***之操作孔27、及供電線91***之***孔21,係設於殼體2之不同側面,工具92之***方向與電線91之***方向不同。因此,可防止工具92與電線91干擾,可容易將電線91自連接裝置1拆下。
如以上說明,供電線91連接之連接裝置1具備有殼體2、端子部31、彈性構件4及操作部5。導電性之端子部31係被固定於殼體2。彈性構件4係被安裝於殼體2,且藉由復原力而將電線91按壓及夾持於端子部31。操作部5係對彈性構件4施加力,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且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操作部5具備有第一部位513、第二部位514及第三部位515。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係作用於第一部位513。於第二部位514,於非結線狀態下產生相對於該復原力之反作用力。第三部位515係與第一部位513及第二部位514不同之部位。
將上述復原力之向量作為復原力向量81。將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二部位514之直線作為第一基準線82。將連結第一部位513與第三部位515之直線作為第二基準線83。於彈性構件4為非結線狀態時,該復原力向量81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復原力與反作用力達成平衡,藉此,維持操作部5之位置,而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若於將電線91***端子部31與非結線狀態之彈性構件4之間的狀態下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則於操作部5中產生反作用力之部位自第二部位514朝第三部位515轉移,藉以生成第二基準線83,彈性構件4藉由上述復原力而自非結線狀態復原,朝將電線91夾持於其與端子部31之間的結線狀態轉移。
如此,於連接裝置1中,於非結線狀態下產生反作用力的部位(即,第二部位514),係與於操作部5之位置變更時產生反作用力的部位(即,第三部位515)不同。藉此,可減小非結線狀態下之第二部位514與殼體2之接觸面積,減小操作部5與殼體2之摩擦阻力,降低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而需要之力。此外,可增大操作部5之位置變更時第三部位515與殼體2之接觸面積,可於位置變更時穩定地支撐操作部5。即,於連接裝置1中,可兼顧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所需要之力的降低、及位置變更時操作部5之穩定支撐。
此外,於連接裝置1中,如上述,復原力向量81只要於非結線狀態下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即可,不需要嚴格地一致。例如,即使於圖13所示之復原力向量81較第一基準線82更略朝右側傾斜之情況下(即,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較圖14所示之點85更略朝點86側移動之狀態),只要藉由凸輪部51與彈性構件4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等維持非結線狀態即可。即使於此種情況下,如上述,仍可實現能兼顧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所需要之力的降低、及位置變更時操作部5之穩定支撐的連接裝置1。
如上述,較佳為,操作部5具備有繞著設置於殼體2之旋轉軸24旋轉的凸輪部51。凸輪部51具備有內徑大於旋轉軸24之外形的軸承516。於軸承516中***有旋轉軸24。於彈性構件4朝非結線狀態轉移時,藉由凸輪部51繞著旋轉軸24旋轉,第一部位513與旋轉軸24之間的距離增大,彈性構件4撓曲。並且,第二部位514藉由彈性構件4之復原力而朝設於殼體2之支撐部25被按壓,並且復原力向量81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藉以維持操作部5之旋轉位置,將彈性構件4之狀態維持於非結線狀態。此外,於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使凸輪部51相對於支撐部25位移,以解除第二部位514對支撐部25之按壓。藉此,軸承516之一部分即第三部位515被朝旋轉軸24按壓,於操作部5中產生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第二部位514朝第三部位515轉移。
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能兼顧用以解除非結線狀態所需要之力的降低、及位置變更時操作部5之穩定支撐的連接裝置1。此外,於該構造中,將操作部5之位置變更時之第三部位515與殼體2的接觸面積增大,係指將旋轉軸24之直徑增大,藉此,可適宜地抑制旋轉軸24之變形或破損。
如上述,較佳為,於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電線91對操作部5傳遞力,以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使操作部5中產生反作用力之部位自第二部位514朝第三部位515轉移。藉此,可實現電線91之自動結線。
如上述,較佳為,連接裝置1進而具備有解除部32,該解除部32係於對電線91進行結線時,藉由***之電線91按壓而位移,藉此與操作部5接觸以變更操作部5之位置。藉此,可以簡單之構造實現電線91之自動結線。此外,較佳為,解除部32係與端子部31連成一體之構件。藉此,可減少連接裝置1之零件個數。此外,解除部32具備有與電線91之前端直接接觸的承受面(於上述例中,解除部32之下部的右側面)。藉此,可將壓入電線91之力高效地傳遞至操作部5。
如上述,較佳為,於非結線狀態下,操作部5之一部分(於上述例中,凸輪上凸部53)係自殼體2突出。藉此,作業員可不借助電線91或工具等而以指尖等直接接觸操作部5。因此,作業員可對操作部5直接施加力而使操作部5位移,使其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轉移。換言之,作業員可容易進行電線91之手動結線。藉此,例如即使於電線91細而難以經由電線91將力傳遞至操作部5之情況下,仍可容易進行電線91之結線(即,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的轉移)。
如上述,較佳為,於連接裝置1設置有可辨識之識別部(於上述例中,凸輪上凸部53),該識別部顯示操作部5之位置。藉此,操作連接裝置1之作業員等,可容易辨識連接裝置1之狀態(即,是否為非結線狀態)。此外,於該識別部為於非結線狀態下自殼體2突出之操作部5的一部分(於上述例中,凸輪上凸部53)之情況下,由於操作部5之該一部分係兼作為狀態識別用之構造及手動結線用之構造,因此可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
如上述,較佳為,彈性構件4係板簧。藉此,可進而簡化連接裝置1之構造。
如上述,於連接裝置1中,於將電線91***之前,操作部5之位置係維持於復原力向量81與第一基準線82大致重疊之非結線狀態(即,自彈性構件4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約為0之狀態),但例如,如圖17所示,操作部5之位置也可維持於復原力向量81相對於第一基準線82略朝左側傾斜之狀態。
於圖17所示之狀態下,作用於凸輪部51之旋轉力矩成為順時針方向,操作部5之自初始狀態起之位移量(即,旋轉角度)、與作用於操作部5之旋轉力矩的關係,如圖18所示,成為較點86(即,結線狀態)及點85(即,復原力向量81與第一基準線82重疊之狀態)更位於右下方之點87所示者。因此,自彈性構件4對凸輪部51作用有欲使凸輪部51順時針旋轉之力,而不作用使凸輪部51逆時針旋轉而返回結線狀態或初始狀態之方向的力。
此外,於圖17所示之例中,第二貫通孔512之卡止凸部517,係與支撐部25之卡止凸部251卡合。藉此,凸輪部51之運動係以凸輪部51不會順時針旋轉超過此程度以上之方式被限制。此外,凸輪部51之第一突出部54的右端部,係與殼體2接觸。藉此,凸輪部51之運動仍以凸輪部51不會順時針旋轉超過此程度以上之方式被限制。
於自圖17所示之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轉移時,與上述大致相同,藉由***於***孔21之電線91(參照圖15),隔著解除部32對凸輪部51施加逆時針方向之力。藉此,如圖15所示,復原力向量81自第一基準線82之左側朝右側轉移,凸輪部51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如上述,於圖17所示之例中,復原力向量81係於非結線狀態下相對於第一基準線82朝一側略微傾斜,於自非結線狀態朝結線狀態轉移時,自第一基準線82之該一側朝另一側轉移。藉此,可更穩定地維持非結線狀態。
於上述之連接裝置1中,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連接裝置1中,彈性構件4不限於板簧,也可為具有其他構造者(例如,螺旋彈簧)。
於連接裝置1中,如上述,操作部5之凸輪上凸部53具有識別部之功能,但操作部5之其他部位或者操作部5以外之部位,也可為顯示操作部5之位置之可辨識的識別部。或者,未必設置該識別部亦可。
於連接裝置1中,操作部5之一部分不需要一定於非結線狀態下自殼體2突出。例如,也可與連接裝置1之狀態無關,使操作部5整體位於殼體2內,或可使操作部5之一部分始終自殼體2突出。
解除部32不需要一定為與端子部31連成一體之構件,也可為與端子部31分開之構件。
於操作部5中,凸輪部51之形狀及構造不限於上述例子,也可適宜變更。此外,操作部5不需要一定具備凸輪部51。也可藉由凸輪部51以外之構造,實現連接裝置1之初始狀態、非結線狀態及結線狀態。
上述連接裝置1,可於各種裝置中利用於連接電線。連接裝置1,也可作為各種電子裝置之一部分加以利用。作為具備連接裝置1之電子裝置,例如,可舉出繼電器插座、繼電器模組、操作開關、控制單元、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辨識)讀取器、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可程式化控制器、低壓斷路器、電磁開閉器、電路保護器、電磁接觸器、電磁繼電器、反相器裝置等。
上述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中之構成,只要不相互矛盾也可適宜組合。
雖然已對發明詳細地進行描寫及說明,但前述說明僅為例示而已,其並非加以限制者。因此,可以說只要不超出本發明之範圍,即可採用多種變形或態樣。
1:連接裝置 2:殼體 3:端子金屬件 4:彈性構件 5:操作部 21:***孔 22:彈性構件支撐部 24:旋轉軸 25:支撐部 27:操作孔 28:測試孔 29:狹縫 31:端子部 32:解除部 33:外部端子 34:解除連接部 35:金屬件本體 41:彎曲部 42:固定部 43:可動部 51:凸輪部 52:凸輪下凸部 53:凸輪上凸部 54:第一突出部 55:第二突出部 81:復原力向量 82:第一基準線 83:第二基準線 85、86、87:點 91:電線 92:工具 251:卡止凸部 511:第一貫通孔 512:第二貫通孔 513:第一部位 514:第二部位 515:第三部位 516:軸承 517:卡止凸部
圖1為一實施形態的連接裝置之前視圖。 圖2為連接裝置之俯視圖。 圖3為連接裝置之右側視圖。 圖4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5為殼體之縱剖視圖。 圖6為端子金屬件之前視圖。 圖7為端子金屬件之立體圖。 圖8為端子金屬件之立體圖。 圖9為彈性構件之前視圖。 圖10為操作部之前視圖。 圖11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2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3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4為顯示操作部之位移量與旋轉力矩的關係之圖。 圖15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6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7為連接裝置之縱剖視圖。 圖18為顯示操作部之位移量與旋轉力矩的關係之圖。
1:連接裝置 2:殼體 3:端子金屬件 4:彈性構件 5:操作部 21:***孔 24:旋轉軸 25:支撐部 31:端子部 32:解除部 43:可動部 51:凸輪部 52:凸輪下凸部 53:凸輪上凸部 54:第一突出部 55:第二突出部 81:復原力向量 82:第一基準線 92:工具 251:卡止凸部 511:第一貫通孔 512:第二貫通孔 513:第一部位 514:第二部位 516:軸承 517:卡止凸部

Claims (9)

  1. 一種連接裝置,其係供電線連接者,其具備有: 殼體; 導電性之端子部,其被固定於前述殼體; 彈性構件,其被安裝於前述殼體,藉由復原力而將電線按壓且夾持於前述端子部;及 操作部,其對前述彈性構件施加力而使其自初始狀態朝非結線狀態撓曲,並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 前述操作部具備有: 第一部位,其係供前述彈性構件之前述復原力發揮作用; 第二部位,其係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產生相對於前述復原力之反作用力;及 第三部位,其係與前述第一部位及前述第二部位不同; 將前述復原力之向量設為復原力向量,將連結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第二部位之直線設為第一基準線,將連結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第三部位之直線設為第二基準線, 當前述彈性構件為前述非結線狀態時,前述復原力向量與前述第一基準線大致重疊,前述復原力與前述反作用力達到平衡,藉以維持前述操作部之位置,而將前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 若於將前述電線***前述端子部與前述非結線狀態之前述彈性構件之間的狀態下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則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藉此,生成前述第二基準線,前述彈性構件藉由前述復原力而自前述非結線狀態復原,朝將前述電線夾持於其與前述端子部之間的結線狀態轉移。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前述操作部具備有凸輪部,該凸輪部係繞著設置於前述殼體之旋轉軸旋轉, 前述凸輪部具備軸承,該軸承係供前述旋轉軸***,並且內徑大於前述旋轉軸之外徑, 於前述彈性構件朝前述非結線狀態轉移時,藉由前述凸輪部繞著前述旋轉軸旋轉,前述第一部位與前述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增大,使前述彈性構件撓曲,藉由前述彈性構件之前述復原力,將前述第二部位按壓於設置在前述殼體之支撐部,並且,藉由前述復原力向量與前述第一基準線大致重疊,以維持前述操作部之旋轉位置,將前述彈性構件之狀態維持於前述非結線狀態, 當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使前述凸輪部相對於前述支撐部位移,解除前述第二部位對前述支撐部之按壓,藉此,前述軸承之一部分即前述第三部位被按壓於前述旋轉軸,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係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前述復原力向量係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相對於前述第一基準線而朝一側略微傾斜,於自前述非結線狀態朝前述結線狀態轉移時,自前述第一基準線之前述一側朝另一側轉移。
  4.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當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自***之前述電線朝前述操作部傳遞力,以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使於前述操作部中產生前述反作用力之部位自前述第二部位朝前述第三部位轉移。
  5. 如請求項4之連接裝置,其中,進而具備解除部,其係於對前述電線進行結線時,藉由被***之前述電線進行按壓而位移,藉此與前述操作部接觸以變更前述操作部之位置, 前述解除部係與前述端子部連成一體之構件。
  6.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於前述非結線狀態下,前述操作部之一部分係自前述殼體突出。
  7.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設置有可辨識之識別部,該識別部顯示前述操作部之位置。
  8.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裝置,其中,前述彈性構件係板簧。
  9. 一種電子裝置,其具備有: 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連接裝置。
TW111144913A 2021-11-29 2022-11-24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24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2626 2021-11-29
JP2021192626 2021-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352A TW202339352A (zh) 2023-10-01
TWI824844B true TWI824844B (zh) 2023-12-01

Family

ID=8653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4913A TWI824844B (zh) 2021-11-29 2022-11-24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824844B (zh)
WO (1) WO2023095687A1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784B1 (en) * 1998-12-25 2001-10-09 Enplas Corporation IC socket
JP4202125B2 (ja) * 2000-08-04 2008-12-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器具
TWM404509U (en) * 2010-12-21 2011-05-2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2008353A1 (ja) * 2010-07-13 2012-01-19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WO2015129148A1 (ja) * 2014-02-28 2015-09-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
TWM525558U (zh) * 2016-01-20 2016-07-11 Switchlab Inc 軌道式端子的改良結構
US10309672B2 (en) * 2010-09-14 2019-06-04 Google Llc Thermostat wiring connector
TW201939818A (zh) * 2018-03-16 2019-10-0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接線裝置之導電組件結構
JP6675004B2 (ja) * 2017-05-29 2020-04-01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WO2021056684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操作的接线端子
CN213043080U (zh) * 2020-11-11 2021-04-23 天立电机(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接线端子
CN213242820U (zh) * 2020-10-20 2021-05-18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大直径导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器
WO2021129307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灯模块
CN213905716U (zh) * 2021-01-30 2021-08-06 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组件
CN213989256U (zh) * 2020-12-04 2021-08-17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卡停结构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6883B2 (ja) * 1992-08-24 2000-05-2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速結端子装置
JP3395540B2 (ja) * 1996-05-28 2003-04-1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端子
DE102011056410B4 (de) * 2011-12-14 2013-06-27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Anschlussklemme
JPWO2022014526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784B1 (en) * 1998-12-25 2001-10-09 Enplas Corporation IC socket
JP4202125B2 (ja) * 2000-08-04 2008-12-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器具
WO2012008353A1 (ja) * 2010-07-13 2012-01-19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US10309672B2 (en) * 2010-09-14 2019-06-04 Google Llc Thermostat wiring connector
TWM404509U (en) * 2010-12-21 2011-05-2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5129148A1 (ja) * 2014-02-28 2015-09-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
TWM525558U (zh) * 2016-01-20 2016-07-11 Switchlab Inc 軌道式端子的改良結構
JP6675004B2 (ja) * 2017-05-29 2020-04-01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TW201939818A (zh) * 2018-03-16 2019-10-0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接線裝置之導電組件結構
WO2021056684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操作的接线端子
WO2021129307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灯模块
CN213242820U (zh) * 2020-10-20 2021-05-18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大直径导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13043080U (zh) * 2020-11-11 2021-04-23 天立电机(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接线端子
CN213989256U (zh) * 2020-12-04 2021-08-17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卡停结构的连接器
CN213905716U (zh) * 2021-01-30 2021-08-06 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352A (zh) 2023-10-01
WO2023095687A1 (ja)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3139B (zh) 连接装置
US7083463B2 (en) Electrical supply or connecting terminal
JP47953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TW200922029A (en)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means which is elastically deformable
JP7178956B2 (ja) 接続方法、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端子組立体
JP200219811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5008717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324983A (zh)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JP2010526404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TW202224270A (zh) 連接裝置
JP6931223B2 (ja) 端子、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046005A (ja) コネクタ
TWI824844B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8475865B (zh) 基板连接构造
TWM539173U (zh) 按壓開關接線裝置
JP2013093133A (ja) コネクタ端子
WO2017038876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3257637B (zh) 电路断路器
WO2018042930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687260B1 (ja) コネクタ
JP6624241B2 (ja) 配線用接続器具、電気機器及び回路遮断器
TWI607467B (zh) 按壓開關接線裝置
JP2024019015A (ja) 接続機器
CN111585137A (zh) 连接方法、连接结构和连接端子
JP2016136462A (ja) 電気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