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3218B -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3218B
TWI723218B TW106131171A TW106131171A TWI723218B TW I723218 B TWI723218 B TW I723218B TW 106131171 A TW106131171 A TW 106131171A TW 106131171 A TW106131171 A TW 106131171A TW I723218 B TWI723218 B TW I7232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roller
clamping
groove
co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256A (zh
Inventor
山岸萬人
植松貴俊
高橋大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立川窗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立川窗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立川窗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6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3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32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3Structure or support of upper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即使在夾持繩子的夾持體由於磨損而直徑變小之情形下或昇降繩的直徑變細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子之制動裝置;所提供之制動裝置是對繩的長度方向的移動進行制動之制動裝置,其具有夾持體,該夾持體具備夾持上述繩的一對夾持部件,上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係構成為以規定的移動軌跡進行移動,上述夾持體在上述移動軌跡的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上述繩,上述移動軌跡係超過上述夾持位置而延伸。

Description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尤其有關於為了適當地減速昇降繩的移動而能夠使用之制動裝置。
不僅捲簾和百葉窗,如折疊簾(accordion curtain)、折疊式紗窗(pleated net)及隔板等被半自動化的懸掛支撐式遮蔽裝置也正被應用。例如,當使橫式百葉窗呈打開狀態時,透過拉拽操作用繩,從而作為遮蔽部件的葉片和下樑被吊起。另外,當使橫式百葉窗呈閉合狀態時,一般利用葉片和下樑的自重而藉由重力使該等葉片和下樑降下。此時,眾所周知存在一種對伴隨著葉片和下樑的下降而移動之昇降繩施加制動力從而降低葉片和下樑下降的勢力之結構。
專利文獻1中揭露了一種具備阻尼器之百葉窗的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阻尼器由產生制動力的離心式調速器和連結於制動器部的軸(夾持繩的夾持體)構成,昇降繩與該軸的外周面接觸,透過昇降繩的移動,該軸進行旋轉從而該制動器部進行動作。透過使用該阻尼器,能夠可靠地對伴隨著自重下降的昇降繩之移動賦予阻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報、特開2005-030084號
但是,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阻尼器中,在由於與昇降繩的摩擦而夾持體發生磨損從而夾持體直徑變小之情形下、或昇降繩直徑變細之情形下,無法恰當地對繩子賦予阻力。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提供一種即使在夾持繩子的夾持體因磨損而直徑變小之情形下或昇降繩直徑變細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子之制動裝置。
依本發明,提供一種對繩的長度方向的移動進行制動之制動裝置,該制動裝置具有夾持體,該夾持體具備夾持所述繩的一對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係構成為以規定的移動軌跡進行移動,所述夾持體在所述移動軌跡的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所述繩,所述移動軌跡係超過所述夾持位置而延伸。
依本發明,構成為透過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以規定的移動軌跡進行移動,從而能夠在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所述繩,並且,移動軌跡係超過夾持位置而延伸。利用該構成,在夾持體磨損前於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繩,在夾持體磨損後,透過夾持體移動至超過規定夾持位置而延伸的移動軌跡上的範圍,從而即使在夾持體磨損後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維持制動性能。另外,即使在繩直徑因繩的磨損而變細之情形下,也能夠發揮同樣的效果。
以下,例舉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所示之實施方式能夠相互組合。
較佳地,所述移動軌跡在朝向所述繩的方向上延伸。
較佳地,所述移動軌跡是沿著限制槽的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移動軌跡,其中,所述限制槽對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移動進行限制。
較佳地,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殼體,該殼體將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包含於內部且具備所述限制槽。
較佳地,所述夾持體由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構成,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具有軸,所述限制槽以所述軸相對於所述繩能夠靠近之方式形成,所述夾持位置是從所述限制槽的、相對於所述繩的靠近方向側的端部遠離之位置。
較佳地,所述一對夾持體均以所述移動軌跡進行移動,所述移動軌跡以其延長線相互交叉之方式構成。
較佳地,所述第二夾持部件具有軸,所述限制槽構成為:透過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的軸沿所述限制槽移動,從而能夠在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所述繩。
較佳地,所述限制槽在所述殼體中形成有兩個,且至少一個為圓弧狀。
較佳地,所述兩個限制槽以相對於所述繩的移動方向傾斜之方式構成。
較佳地,所述兩個限制槽具有互不相同的曲率。
較佳地,所述軸配置在大致垂直方向上。
較佳地,所述第二夾持部件由夾持平面構成。
較佳地,所述夾持平面是在所述第一夾持部件移動的前後被固定之平面。
較佳地,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對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從釋放所述繩的釋放位置向夾持所述繩的夾持位置施力。
較佳地,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沿所述限制槽的邊緣形成之導向壁。
較佳地,提供一種遮蔽裝置,其具備上述任意一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和以利用所述繩的移動能夠昇降之方式被懸掛之遮蔽部件。
較佳地,提供一種遮蔽裝置,其具備:所述第二夾持部件由夾持平面構成之制動裝置、以利用所述繩的移動能夠昇降之方式被懸掛之遮蔽部件、以及將 所述制動裝置包含於內部之上樑;所述夾持平面是所述上樑的底面。
10A:殼體
11:頂壁部
12b:後側壁部
12f:前側壁部
12l:左側壁部
12r:右側壁部
13:凸緣部
13C:圓筒部
16:第一頂壁槽
16a:夾持導向斜面
16b:釋放導向斜面
16c:夾持側限制面
16d:釋放側限制面
17:第二頂壁槽
17a:夾持導向斜面
17b:釋放導向斜面
17c:夾持側限制面
17d:釋放側限制面
19:卡合孔
31、41:軸芯
31B:旋轉軸
31C:導向軸
31Ca:導向槽
31Cb:扭簧
32A:抓輥
32B:抓輥
42A:內筒
42Ab:彈簧部件
50:小齒輪
70:基座
92:支柱
93:收納空間
94:環形帶
95:輸出軸
101:多層日射遮蔽部件
102:升降繩
104:鎖定部
108:操作棒
109:把手
110:窗框
111A:第一卡合槽
111B:第二卡合槽
112:蓋部
113:導向槽
114:支撐槽
115:內周齒輪
116:波形部
117:錯層
118:槽
119A:第一側壁孔
119a:夾持導向面
119b:釋放導向斜面
119c:夾持側限制面
119d:釋放側限制面
120:操作部
121:繩平衡器
122:下樑
123:方向控制繩
124:軸
130:上樑
131:頂面
132:底面
132s:夾持平面
133:側面
134:箱蓋
135:繩出口
150:彈簧
160:固定軸
170:連結部件
200:排列部件
201:第一前方槽
201A:第一前方繩***部
202A:第二前方繩***部
203A:第一後方繩***部
204A:第二後方繩***部
202:第二前方槽
203:第一後方槽
204:第二後方槽
205:前方壁部
206:後方壁部
207:右側壁部
209:爪部
210:錯層
220:滑塊
221:頂壁部
222:後側壁部
223:底壁部
224:前側壁部
225:貫通孔
226:第一頂壁槽
227:第二頂壁槽
228:第一底壁槽
229:第二底壁槽
230:突起
231:凹部
240:滾花輥
240A:外筒
260:帶內齒的齒輪架
261:內齒輪
261B:傳遞齒輪
262:凸緣
263:支撐軸
280:行星齒輪
280B:增速齒輪
300:板片
32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
321:凸部
322:凹部
323:恆星齒輪
324:環部
341:突起
440B:殼體
441A:固定部
701A:第一卡合板部
701B:第二卡合板部
702:安裝筒
706:第一基座槽
706A:第一導向壁
707:第二基座槽
707A:第二導向壁
708:圓柱部
720:連桿機構
721、722:連接板
723:軸
724、725:連結銷
726:扭簧
820:移動殼體
821:支撐槽
822:平行板
823:導向槽
824:長孔
830、840:抓輥
830A:內筒
830B:外筒
850:導向軸
900:繩狀部件
CD:繩
DT:運動轉換部件
RA:阻力賦予部
圖1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遮蔽裝置100A的一例的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之分解立體圖,(a)是從前方上側觀察之圖,(b)是從後方上側觀察之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之分解立體圖,(a)是從前方下側觀察之圖,(b)是從後方下側觀察之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之組裝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後方立體圖,(c)是左側視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之組裝圖,(a)是俯視圖,(b)是仰視圖。
圖6是從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中去除殼體10A後的組裝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後方立體圖。
圖7是從圖6中進一步去除滑塊220後的組裝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後方立體圖。
圖8是從圖7中進一步去除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後的組裝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後方立體圖。
圖9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滾花輥240、滑塊220及小齒輪50之位置關係之剖視圖,且是從制動裝置1000的左側面觀察之、通過軸芯31的大致中心的剖視圖之一部分。
圖10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排列部件200的圖,(a)是立體圖,(b)是主視圖。
圖11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殼體10A的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後方立體圖。
圖12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殼體10A的圖,(a)是俯視圖,(b)是從下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3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滑塊220的圖,(a)是前方立體圖,(b)是從下側觀察之後方立體圖,(c)是俯視圖。
圖14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殼體10A和滑塊220的圖,(a)是從下側觀察之立體圖,(b)是從上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5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除殼體10A和滑塊220以外的部件之分解立體圖。
圖16是圖4(c)的A-A線切斷部之剖視圖。
圖17是圖5(a)的B-B線切斷部之剖視圖。
圖18是利用圖16表示本發明制動裝置1000對繩CD進行制動之情況的圖,(a)是未對繩CD施加任何張力的狀態(正常狀態),(b)是對繩CD施加張力、且利用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著繩CD的狀態(夾持狀態),(c)是從(a)狀態向(b)狀態變化時的各部件的旋轉方向之總結圖。
圖19是顯示與圖18對應之滑塊220之移動狀態的圖。
圖20是用於對夾持體(輥部42)的初始狀態(磨損前)的規定夾持位置和磨損後的夾持位置進行說明之圖。
圖21是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中使用的部件的圖,(a)表示利用板片800將滾花輥240和輥部42連接之狀態,(b)表示利用繩狀部件900將滾花輥240和輥部42連接之狀態。
圖22是從箭頭Z方向觀察之圖21(b)的部件夾持繩CD的狀態之示意圖。
圖23是顯示利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對繩CD進行制動之情況的圖,(a)是顯示自由移動狀態的圖,(b)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
圖24是顯示利用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其他運動轉換部對繩CD進行制動之情況的圖,(a)是顯示自由移動狀態的圖,(b)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
圖25是對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之圖,(a)是顯示自由移動狀態的圖,(b)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
圖26是對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之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之圖,(a)是顯示自由移動狀態的圖,(b)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
圖27是對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之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之圖,並且,是用於說明即使在由於磨損而滾花輥240的直徑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恰當地夾持繩CD之狀態之圖。
圖28是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5000之立體圖。
圖29是制動裝置5000之俯視圖。
圖30是制動裝置5000之主視圖,(a)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b)是顯示釋放狀態的圖。
圖31是圖30的P-P線剖視圖。
圖32是顯示向外筒240A內壓入內筒42A之情況的圖,(a)是壓入前的狀態,(b)是壓入後的狀態。
圖33是顯示在內筒42A的表面設置有彈性部42Aa的例子的圖。
圖34是顯示在內筒42A中設置有彈簧部件42Ab的例子的圖。
圖35是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一之制動裝置5100之圖。
圖36是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二之制動裝置5200之圖,(a)是顯示夾持狀態的圖,(b)是顯示釋放狀態的圖。
圖37是圖36的F-F線剖視圖。
圖38是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三之制動裝置5300之說明圖,(a)表示夾持體夾持著繩CD的狀態,(b)表示利用夾持體對繩CD的夾持被解除的狀態。
圖39是將圖38(a)、(b)之制動裝置5300分別以同圖的J-J線切斷時的剖視圖。
圖40是將圖38(a)、(b)之制動裝置5300分別以同圖的K-K線切斷時的剖視圖。
圖41是顯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6000之夾持體和連杆機構720之概略立體圖。
圖42是為了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DT中組合有圖41之制動裝置6000的夾持體和連杆機構720的狀態,而在圖16之剖視圖上記載並模式化地顯示夾持體和連杆機構720之俯視圖。
圖43是顯示圖41之制動裝置6000對繩CD進行制動之情況的圖,(a)表示夾持體夾持著繩CD的狀態,(b)表示利用夾持體對繩CD的夾持被解除的狀態。
圖44是用於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之其他安裝位置進行說明的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之較佳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
1.第一實施方式
1-1<整體構成>
在圖1所示之遮蔽裝置100A中,多層日射遮蔽部件101經由多根方向控制繩123而懸掛支撐在中空的上樑130上,在上述方向控制繩123的下端懸掛支撐有下樑122。上樑130由頂面131、底面132及側面133構成。而且,在上樑130的兩端設 置有箱蓋(box cap)134。另外,在上樑130的內部設置有用於將繩CD插通於操作棒108內的繩出口135。方向控制繩123只要是能夠支撐及轉動日射遮蔽部件101之部件,則其構成便無限定,例如,亦可構成為:具備相互分離的兩根縱繩,其中一根縱繩安裝在葉片的一側邊緣上,另一根縱繩安裝在葉片的另一側邊緣上。
上樑130內配設有多個支撐部件(未圖示),在該支撐部件上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有傾斜滾筒(未圖示)。方向控制繩123的上端部安裝在傾斜滾筒上,所有的傾斜滾筒在其傾斜滾筒的中心部嵌插有軸124(軸部件)。因此,當軸124旋轉時,所有的傾斜滾筒被旋轉,伴隨著傾斜滾筒的旋轉,方向控制繩123的縱繩的一根被提拉,藉此,各日射遮蔽部件101和下樑122被以同相位進行角度調節。
上樑130的一端部上懸掛支撐有由筒體構成的操作棒108,操作棒108的下端上設置有操作部120。當把持操作部120對操作棒108進行旋轉操作時,經由配置在上樑130內的齒輪機構而使角度調節軸旋轉。因此,利用操作棒108的旋轉操作,能夠對各日射遮蔽部件101進行角度調節。
從上樑130懸掛有多根(本實施方式中為三根)昇降繩102l、102c、102r(不需要區分之情形下僅稱為“昇降繩102”),各昇降繩102的一端安裝在下樑122上。轉向滑輪(未圖示)以圖面的表裡方向的軸芯被可旋轉地支撐(軸支撐)在各支撐部件上,被導入上樑130的昇降繩102能夠沿上樑的左右方向引導轉向。另外,各支撐部件具有能夠使其他昇降繩沿左右方向通過的空間。因此,右端的昇降繩102r的另一端利用支撐部件被引導轉向,非操作側的昇降繩(左端和中央的昇降繩102l、102c)經過各支撐部件在上樑130內被向操作棒108的方向引導。接著,經過設置於上樑130內的鎖定部104和制動裝置100,***通在筒狀的操作棒108內,並且其前端與設置在操作部120下方的繩平衡器121連接。因此, 當向下方拉拽繩平衡器121而將昇降繩102從上樑130拉出時,透過提拉下樑122,從而拽起日射遮蔽部件101。
鎖定部104根據繩CD(參照圖4)的動作,許可或限制繩CD的移動。
制動裝置1000是對繩CD的移動進行制動之裝置。另外,對於制動裝置1000的構成和動作,之後進行敘述。制動裝置1000配置在上樑130的底面132上,且其兩端藉由側面133而被定位。另外,亦可代替在底面132上配置制動裝置1000,而在底面132上所設置的其他部件上配置制動裝置1000。
制動裝置1000在上樑130內以圖4所示的前方朝向鎖定部104側、後方朝向繩出口135側之方式配置。因此,在日射遮蔽部件101完全下降的狀態下、亦即遮蔽裝置100A的閉合狀態下,當向下方拉拽一組繩CD時,繩CD被拉至圖4所示的後方。
另一方面,在日射遮蔽部件101未完全下降的狀態下,以未利用鎖定部104鎖定繩CD之狀態放開繩CD。於是,日射遮蔽部件101利用自重下降。藉此,昇降繩102被從上樑130內拉出。因此,與昇降繩102連接的繩CD被朝向制動裝置1000的前方拉拽。於是,對繩CD賦予制動力。從而,日射遮蔽部件101的下降速度被抑制。因此,能夠抑制因日射遮蔽部件101的下降速度超過一定限度而產生的破損等。另外,對於該動作,利用後述的圖18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之遮蔽裝置100A,由於利用制動部件1000恰當地對能夠使日射遮蔽部件101昇降之繩CD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賦予制動力,因此,即使在例如上述那樣日射遮蔽部件101利用自重下降之情形下,也能夠抑制日射遮蔽部件101的下降速度。
1-2<制動裝置>
接著,利用圖2~圖22對制動裝置100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是對繩CD的移動進行制動之制動裝置。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 設置成:運動轉換部之機構和阻力賦予部之機構位於大致垂直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運動轉換部是將繩CD的移動轉換為其他部件的運動之機構。另外,阻力賦予部是繩CD向一方向相對移動時伴隨著繩CD的移動而產生阻力之機構。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滑塊220、螺旋彈簧SP、空轉輥40、滾花輥(roulette)240、小齒輪50、軸芯31、墊圈241、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以及行星齒輪280構成了運動轉換部,平衡塊34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以及殼體10A構成了阻力賦予部,其中,空轉輥40由軸芯41和輥部42構成。
圖2和圖3是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的分解立體圖。制動裝置1000由以下部件構成:亦即,排列部件200、殼體10A、滑塊220、螺旋彈簧SP、由軸芯41和輥部42構成之空轉輥40、滾花輥240、小齒輪50、插通滾花輥240和小齒輪50之軸芯31、墊圈241、帶內齒的齒輪架260、行星齒輪280、板片30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平衡塊340、以及基座70。
在本實施方式中,空轉輥40和滾花輥240是夾持繩子的一對夾持部件(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它們藉由協同動作而作為夾持體發揮作用。另外,空轉輥40作為支柱、滾花輥240作為利用繩子的長度方向的移動進行轉動之輥發揮作用。另外,滑塊220保持著空轉輥40和滾花輥240。另外,殼體10A和基座70例如由樹脂形成。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設置有四個行星齒輪28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上保持有八個平衡塊340。以下,對各部件進行說明。
1-2-1<排列部件200>
如圖4(a)、(b)所示,排列部件200是供繩CD插通並使繩CD的朝向整齊之部件。另外,是使多根繩CD相互朝向相同方向整齊排列之部件。排列部件200例如可以由塑膠等樹脂形成。在此,如圖4(a)所示,將箭頭的方向分別作為前 後、左右、上下。亦即,將第一頂壁槽16與第二頂壁槽17的距離變窄之方向作為前方,並確定左右方向(寬度方向)、上下方向。
如圖10(a)所示,排列部件200具有:前方壁部205、與前方壁部205相連的右側壁部207和左側壁部208、以及分別與右側壁部207和左側壁部208相連的後方壁部206。前方壁部205、右側壁部207、左側壁部208以及後方壁部206的形狀為任意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別設置為大致矩形的形狀。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前方壁部205和後方壁部206為大致對稱形狀。
前方壁部205中形成有第一前方槽201、第一前方繩***部201A、第二前方槽202、以及第二前方繩***部202A。另外,後方壁部206中形成有第一後方槽203、第一後方繩***部203A、第二後方槽204、以及第二後方繩***部204A。
第一前方繩***部201A和第二前方繩***部202A是用於在制動裝置1000組裝後將繩CD插通於排列部件200中之部件。第一前方繩***部201A形成為比第一前方槽201更寬。另外,第二前方繩***部202A形成為比第二前方槽202更寬。因此,透過將繩CD***第一前方繩***部201A和第二前方繩***部202A中,並保持原樣使繩CD朝向第一前方槽201和第二前方槽202的方向滑動,從而能夠順利地插通繩CD。
另外,第一後方繩***部203A和第二後方繩***部204A是用於使***通於前方壁部205的繩CD通過後述滑塊220的前後的貫通孔225(參照圖13),並將該繩CD從後方壁部206拉出至外部之部件。第一後方繩***部203A形成為比第一後方槽203更寬。另外,第二後方繩***部204A形成為比第二後方槽204更寬。因此,透過將繩CD***第一後方繩***部203A和第二後方繩***部204A中,並保持原樣使繩CD向第一後方槽203和第二後方槽204的方向滑動,從而能夠順利地插通繩CD。
另外,第一前方繩***部201A、第二前方繩***部202A、第一後方繩***部203A以及第二後方繩***部204A的形狀為任意形狀,並不限定於圖10所示的形狀。例如,亦可為大致圓形,亦可從縱長形狀經過傾斜形狀後與第一前方槽201(其他槽也一樣)相連接。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前方繩***部201A和第一前方槽201之間設置有錯層210,但亦可不設置該錯層210,而將前方壁部205(或後方壁部206)設置為大致矩形。
如圖10(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前方壁部205和後方壁部206主視時呈大致相同形狀。因此,被從第一前方繩***部201A***的繩CD通過第一後方繩***部203A,被從第二前方繩***部202A***的繩CD通過第二後方繩***部204A。換言之,第一前方槽201和第一前方繩***部201A與第一後方槽203和第一後方繩***部203A是分別對應的一對槽,第二前方槽202和第二前方繩***部202A與第二後方槽204和第二後方繩***部204A是分別對應的一對槽。
在此,如圖10(a)所示,在排列部件200的右側壁部207上設置有爪部209,該爪部209用於在制動裝置1000組裝期間從殼體10A的上方蓋上排列部件200而進行一體化時,與後述的殼體10A的卡合孔19(參照圖11)卡合而將排列部件200固定在殼體10A上。另外,圖10中雖未表示,但在左側壁部208的內面上以相對之方式設置有同樣的爪部209。藉此,能夠在右側壁部207和左側壁部208向外彈性變形的同時使殼體10A進入其中,並且,排列部件200上所設置的兩個爪部209與設置於殼體10A左右兩側的兩個卡合孔19彈性地卡合。
1-2-2<殼體10A>
接著,利用圖11(a)、(b)和圖12對殼體10A進行說明。另外,以下在圖12中將朝向左方作為前方、朝向右方作為後方、朝向上方作為右側、朝向下方作為左側而進行說明。殼體10A與基座70一同構成框體,其內部保持有以下部件:亦即,滑塊220、螺旋彈簧SP、由軸芯41和輥部42構成之空轉輥40、滾花輥 240、小齒輪50、軸芯31、墊圈241、帶內齒的齒輪架260、行星齒輪280、板片30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以及平衡塊340。
另外,殼體10A是與例如圖15所示的基座70一同構成制動裝置1000的框體之部件。另外,殼體10A是與例如圖15所示的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及平衡塊340一同構成阻力賦予部之部件。
如圖11所示,作為主要構成,殼體10A具備以下各部:亦即,外形為大致正方形的頂壁部11,前側壁部12f,與前側壁部12f及頂壁部11相連接的右側壁部12r和左側壁部12l,與右側壁部12r和左側壁部12l分別連接的後側壁部12b,與頂壁部11相對且從前側壁部12f、後側壁部12b、右側壁部12r及左側壁部12l向徑向側延伸的凸緣部13,與凸緣部13連接的圓筒部13C,以及與圓筒部13C連接的蓋部112。
前側壁部12f和後側壁部12b中形成有導向槽113。該兩個導向槽113在前後方向上彼此相對。該等導向槽113是用於在前後方向插通繩CD的槽。在此,插通導向槽113的繩CD的數量沒有特別限定,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沿縱向插通三根繩CD的例子(參照圖4)。
另外,右側壁部12r和左側壁部12l上設置有卡合孔19。卡合孔19如已述,是與排列部件200的爪部209卡合併將排列部件200固定在殼體10A上的部件。
進而,在左右的卡合孔19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槽114。支撐槽114如圖4所示,是在殼體10A將滑塊220保持於內部時用於支撐設置在滑塊220上的突起230之部件。藉此,能夠以浮起狀態支撐滑塊220。另外,詳細情況後述。
頂壁部11中形成有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如圖12(a)所示,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分別相對於繩CD的長度方向、亦即前後方向傾斜地形成,並且,隨著朝向繩CD長度方向的一側、亦即前方,第一頂壁槽16 和第二頂壁槽17之間的距離變小。即,另外,第一頂壁槽16形成為圓弧狀,並且,利用夾持導向斜面16a、釋放導向斜面16b、夾持側限制面16c以及釋放側限制面16d形成內周面。第一頂壁槽16的圓弧形成為俯視時與圖7所示的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內周面呈在同心圓上。
另一方面,第二頂壁槽17形成為繪出緩和曲線的形狀,並且,利用夾持導向斜面17a、釋放導向斜面17b、夾持側限制面17c以及釋放側限制面17d形成內周面。具體而言,在第二頂壁槽17中,前方側形成為大致直線形的形狀,隨著朝向後方而向遠離第一頂壁槽16的方向彎曲。這是為了防止下述情況:亦即,在將第二頂壁槽17形成為大致直線狀之情形下,由於第一頂壁槽16是從後方朝向前方而靠近繩CD那樣的圓弧,因此,例如當軸芯31和軸芯41分別沿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移動時,軸芯31和軸芯41相對於繩CD的垂直方向的位移發生不同該一情況。亦即,這是因為:當一方為圓弧而另一方為大致直線狀時,在前後方向上朝向距繩CD的垂直距離不同。如此,透過使軸芯31和軸芯41的相對於繩CD的垂直方向的位移接近,從而滾花輥240和輥部42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另外,第二頂壁槽17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形成為將與第一頂壁槽16大致同一形狀的槽朝向繩CD側彎曲之配置。藉此,能夠使軸芯31和軸芯41之相對於繩CD的垂直方向的位移為大致相同,從而能夠減少繩CD的磨損。
在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不但盡可能地使軸芯31和軸芯41之相對於繩CD的垂直方向的位移相同,而且考慮了因其他部件的移動等產生的相互作用等,採用了圖12(a)所示的形狀。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說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具有互不相同的曲率。
第一頂壁槽16的邊緣如圖11(a)、(b)、圖12(a)所示,在俯視殼體10A時,在第一頂壁槽16中之沿著殼體10A外側邊緣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上設置有從第一頂壁槽16向上方突出之第一導向壁16A。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 導向壁16A相對於第一頂壁槽16呈大致90度。第一導向壁16A之目的係在於使沿著第一頂壁槽16移動的軸芯31的表面壓力降低。亦即,透過設置第一導向壁16A,與軸芯31接觸的面積增大,藉此降低軸芯31的表面壓力。這是因為:在對繩CD施加張力而制動裝置1000起作用的期間,軸芯31的表面壓力施加至第一頂壁槽16的內面,因該表面壓力而第一頂壁槽16的內面被磨削的話,滾花輥240和輥部42的間隔發生變化,從而存在針對滾花輥240的旋轉傳遞變得不充分之可能性。透過設置第一導向壁16A,能夠防止因來自軸芯31的壓力而殼體10A被磨削之情況。另外,第一導向壁16A的壁厚為任意厚度,考慮殼體10A的原材料、軸芯31的移動速度等而適當設計即可。
另外,俯視殼體10A時,在第二頂壁槽17之沿著殼體10A外側邊緣的位置中,沿著距離殼體10A的中心位於遠方的邊緣之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上設置有從第二頂壁槽17向上方突出之第二導向壁17A。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導向壁17A相對於第二頂壁槽17呈大致90度。第二導向壁17A之目的係在於使沿第二頂壁槽17移動的軸芯41的表面壓力降低。亦即,透過設置第二導向壁17A,與軸芯41接觸的面積增大,藉此降低軸芯41的表面壓力。這是因為:當對繩CD施加張力而制動裝置1000起作用的期間,軸芯41的表面壓力施加至第二頂壁槽17的內面,當因該表面壓力而第二頂壁槽17的內面被磨削的話,滾花輥240和輥部42的間隔發生變化,從而存在針對滾花輥240的旋轉傳遞變得不充分之可能性。透過設置第二導向壁17A,能夠防止因來自軸芯41的壓力而殼體10A被磨削的情況。另外,第二導向壁17A的壁厚為任意厚度,考慮殼體10A的原材料、軸芯41的移動速度等適當設計即可。
另外,在由金屬等堅固的材料成形殼體10A之情形下,亦可不設置第一導向壁16A和第二導向壁17A。這是因為:由於殼體10A很堅固,因此基本不存在因來自軸芯31和軸芯41的壓力而導致殼體10A被磨削之情況。
凸緣部13是與頂壁部11相對、並從前側壁部12f、後側壁部12b、右側壁部12r以及左側壁部12l向徑向側延伸之部位,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大致圓形。
圓筒部13C與凸緣部13連接並位於內周齒輪115的外側。在本實施方式中,圓筒部13C形成為大致圓筒狀的形狀。
蓋部112是連接於圓筒部13C並與基座70嵌合之部位。在本實施方式中,蓋部112的外邊緣形成為大致正方形。而且,蓋部112在左右側面的兩端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第一卡合槽111A。而且,在前端部的兩端設置有兩個第二卡合槽111B,在後端部的大致中央處設置有一個第二卡合槽111B。第一卡合槽111A是與圖6所示的基座70的第一卡合板部701A卡合之部件。另外,第二卡合槽111B是與基座70的第二卡合板部701B卡合之部件。藉此,殼體10A與基座70卡合,形成框體。
接著,利用圖12(b)、圖14(a)及圖16對殼體10A的內部構造進行說明。如圖16所示,在殼體10A的內部形成有與行星齒輪280嚙合的環狀的內周齒輪115。接著,如圖12(b)和圖14(a)所示,在內周齒輪115的上部形成有俯視時呈大致環狀的波形部116。波形部116為如下形狀:亦即,距離通過內周齒輪115中心的圓的中心之水平距離小的部分和上述水平距離大的部分交替排列,俯視時呈Z字形該一形狀。具體而言,形成為連結多條直線而成的多角形形狀。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下述方式構成波形部116,亦即,距離通過內周齒輪115中心的圓的中心之水平距離大的部分與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一部分抵接,距離通過內周齒輪115中心的圓的中心之水平距離小的部分不與帶內齒的齒輪架260抵接該一方式。
進而,在殼體10A內部中的凸緣部13的內面側的面上,設置有在殼體10A的垂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錯層117。透過設置波形部116和錯層117,能夠容易地進 行例如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等其他部件的定位且減少摩擦阻力,其中,帶內齒的齒輪架260是伴隨繩CD的移動以垂直方向的物理的或假想的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之旋轉部件之一例,亦即。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的帶內齒的齒輪架260是旋轉部件,同時,由於具備行星齒輪280,因此亦可說是將伴隨著繩CD向一方向的移動之滾花輥240的轉速增速並向阻力賦予部RA傳遞之增速部件。在此,所謂“物理的或假想的旋轉軸”,是指旋轉部件的旋轉軸為物理的軸之情況、或不存在物理的軸時的假想的軸(例如,平衡塊支架320(參照圖2、圖3)俯視時的通過中心點的垂直軸)之情況。
另外,如圖14所示,在殼體10A的左右的內側面上形成有四個槽118。槽118是用於在組裝或拆卸制動裝置1000時使後述滑塊220的突起230通過之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滑塊220的突起230為四個,因此殼體10A上也設置有四個槽118。
1-2-3<滑塊220>
接著,利用圖13對滑塊220進行說明。滑塊220相當於在內部保持有空轉輥40和滾花輥240且與空轉輥40和滾花輥240一同移動之移動部件。滑塊220具有頂壁部221、與頂壁部221連接的後側壁部222和前側壁部224、以及與後側壁部222和前側壁部224分別連接的底壁部223。
頂壁部221呈在大致矩形的形狀上形成有一對槽的形狀。該一對槽分別為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二頂壁槽227。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二頂壁槽227分別形成為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線狀的槽,且相互排列在直線上。
底壁部223與頂壁部221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底壁部223形成為與頂壁部221大致相同的形狀。但是,亦可使頂壁部221和底壁部223為不同的形狀。在底壁部223上也形成有沿著左右方向排列於直線上而形成的一對槽,該一對槽分別作為第一底壁槽228和第二底壁槽229。第一底壁槽228與第一頂壁槽226 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第二底壁槽229與第二頂壁槽227在上下方向上相對。因此,當俯視滑塊220時,如圖13(c)所示,上下槽重疊而能夠看見。
在此,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一底壁槽228的寬度是可容納軸芯31直徑的程度的大小。另外,第二頂壁槽227和第二底壁槽229的寬度是可容納軸芯41直徑的程度的大小。
另外,在頂壁部221的四角上,以朝向頂壁部221的左右突出之方式設置有突起230。如圖4所示,突起230是被收納在殼體10A的支撐槽114中、且用於在殼體10A內部以浮起狀態支撐滑塊220之部件。亦即,滑塊220以不與位於下方的帶內齒的齒輪架260接觸之狀態被保持。
前側壁部224和後側壁部222上形成有貫通孔225。貫通孔225在前側壁部224和後側壁部222的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處沿前後方向貫通前側壁部224和後側壁部222。孔的形狀為任意形狀,但至少為能夠供一根繩CD插通的程度。較佳為能夠使多根繩CD以在縱向整齊排列之狀態插通的形狀。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上長的大致長圓形的形狀。
另外,如圖13(b)所示,在後側壁部222中,在貫通孔225的兩側形成有從後側壁部222的外側面形成的凹部231。凹部231的形狀為任意形狀,既可以為如圖13(b)所示之從貫通孔225切至側面側的切口形狀,亦可為大致圓形、大致矩形的凹口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側的凹部231內配置有螺旋彈簧SP,螺旋彈簧SP的一端從凹部231突出。而且,在組裝制動裝置1000時,螺旋彈簧SP與殼體10A的內壁抵接,對滑塊220施加朝向前方的力。另外,圖13中省略了螺旋彈簧SP的從凹部231突出的部分。另外,亦可在右側的凹部231內配置螺旋彈簧SP。進而,亦可在左右兩側的凹部231內均配置有螺旋彈簧SP。
如此形狀的滑塊220的左右方向的大小與殼體10A寬度方向的內壁間的距離大致相同,滑塊220的前後方向的大小比殼體10A前後方向的內壁間的 距離小。因此,當將滑塊220配置於殼體10A的空間內時,滑塊220的頂壁部221和底壁部223的側面與殼體10A寬度方向的內壁面抵接,滑塊220相對於殼體10A在寬度方向上被限制移動。在該狀態下,殼體10A的導向槽113和滑塊220的貫通孔225相互在前後方向上排列。亦即,貫通孔225是用於將繩CD插通於滑塊220內的孔。另一方面,在滑塊220已被配置於殼體10A的空間內之狀態下,滑塊220與殼體10A的內壁面之間在前後方向上產生空隙,滑塊220相對於殼體10A能夠在前後方向上移動。另外,在滑塊220已被配置於殼體10A的空間內之狀態下,從滑塊220的後側壁部222的凹部231突出的螺旋彈簧SP推壓殼體10A的後方的內壁。因此,在滑塊220已被配置於殼體10A的空間內之狀態下,滑塊220位於前方側,呈在殼體10A內被推壓向前方的狀態。
在此,利用圖14對滑塊220的突起230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4所示,在組裝制動裝置1000時,以滑塊220位於殼體10A內部的下方之方式進行配置,且使兩者以靠近之方式在上下方向相對移動。接著,使滑塊220上所設置的突起230通過設置於殼體10A內部的槽118。另外,在圖14(a)中為了提高可見性,強調顯示了槽118。接著,如圖4所示,使殼體10A和滑塊220靠近直至突起230到達支撐槽114。於是,設置在滑塊220上的螺旋彈簧SP與殼體10A的後方內壁抵接,透過對滑塊220賦予朝向前方的作用力,從而突起230位於比槽118更前方的位置。因此,一旦將滑塊220安裝在殼體10A上,就能夠防止突起230從支撐槽114中脫落。另外,槽118不僅在制動裝置1000組裝時、而且在制動裝置1000拆卸時也起到使突起230通過之作用。該情況下,抵抗螺旋彈簧SP的作用力使滑塊220相對於殼體10A向後方相對地移動,當突起230到達槽118的位置時,使滑塊220相對於殼體10A向下側相對移動即可。
利用如此的構成,能夠在殼體10A內部以浮起狀態支撐滑塊220。因此,能夠防止滑塊220與其他部件、例如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等的接觸,從而能夠降低或消除不必要的阻力。因此,能夠減少各部件的消耗。
1-2-4<空轉輥40、滾花輥240及小齒輪50>
接著,利用圖3和圖15對空轉輥40、滾花輥240及小齒輪50進行說明。
空轉輥40由輥部42和軸芯41構成。另外,空轉輥40具有與滾花輥240的軸芯31平行之軸芯41、和包覆軸芯41的外周面之輥部42。因此,滾花輥240的旋轉軸和空轉輥40的旋轉軸相互平行。空轉輥40的輥部42的外徑比滾花輥240的外徑大。空轉輥40的輥部42的外周面呈摩擦係數比金屬的平坦面的摩擦係數高的狀態。另外,軸芯41的兩端部從輥部42露出。
軸芯31的一端***滾花輥240的中心。而且,在軸芯31的另一端上插有小齒輪50。滾花輥240能夠以任意材料形成,例如可以使用不銹鋼。
空轉輥40和滾花輥240被保持在滑塊220的內部。另外,小齒輪50被保持在滑塊220的外部。在此,利用圖9對滾花輥240、滑塊220及小齒輪50的位置關係進行說明。圖9是從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的左側面觀察的、通過軸芯31的大致中心的剖視圖的一部分。如圖9所示,制動裝置1000在組裝時成為以滾花輥240和小齒輪50夾著滑塊220的底壁部223這樣的構成。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減少小齒輪50與滑塊220的接觸面積,而在小齒輪50上設置有錯層51。藉此,當經由軸芯31而滾花輥240和小齒輪50一體旋轉時,能夠減小小齒輪50與滑塊220之間的滑動阻力。藉此,能夠使旋轉動作變得順暢。另外,為了降低阻力,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小齒輪50的下側於軸芯31上插有墊圈241(參照圖2和圖3)。
1-2-5<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和行星齒輪280>
接著,利用圖2和圖15對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和行星齒輪280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俯視時為大致麵包圈形。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具備俯視時為從圓柱部264向外側突出的凸緣262。
在圓柱部264的內側的內周面上形成有與小齒輪50嚙合的內齒輪261。而且,在凸緣262上形成有在垂直方向上朝下突出的支撐軸263。支撐軸263的個數沒有特別限定,但是特別較佳呈等間隔。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例而構成為設置有四個支撐軸263。
而且,在支撐軸263上分別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有行星齒輪280。行星齒輪280與後述的恆星齒輪323和設置在殼體10A內部的內周齒輪115相互嚙合。並且,能夠以內齒輪261的中心部為中心進行公轉。因此,透過小齒輪50的旋轉被傳遞至內齒輪261,帶內齒的齒輪架260進行旋轉,伴隨於此,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於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凸緣262上所設置的支撐軸263上之行星齒輪280進行旋轉,藉此,能夠使起因於小齒輪50的旋轉增速。另外,行星齒輪280上設置有錯層281。利用該錯層,能夠避免與其他部件的接觸。
1-2-6<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和平衡塊340>
接著,利用圖2和圖15對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和平衡塊340進行說明。平衡塊340是載置於殼體10A內的基座70上且利用來自制動對象的旋轉輸入朝徑向外側施加離心力之離心擴張部之一例。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朝向環狀的環部324的外側交替地排列形成有凸部321和凹部322。在此,凸部321是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自轉時與平衡塊340的側面抵接之部件。如圖15所示,在環部324外側的外周面上,與行星齒輪280嚙合的恆星齒輪323以旋轉軸朝向與凸部321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而設置。而且,各個凹部322中配置有平衡塊340。亦即,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亦可說是在制動裝置1000組裝時以凸部321作為分界而在各個凹部322內保持平衡塊340之部件。另外,平衡塊340的數量 為任意個,從旋轉時的平衡之觀點出發,較佳呈等間隔。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例而使用八個平衡塊340。因此,凸部321和凹部322也分別各設置為八個。即,凹部322分別呈等間隔且距離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的自轉中心呈等距離地配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各平衡塊340上於基座70側設置有突起341。藉此,在平衡塊340與基座70的接觸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設置有錯層。因此,能夠減少與基座70抵接時的阻力。突起341的數量為任意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例而設置有四個突起341。
平衡塊340是如下所述的部件:亦即,在由小齒輪50引起的旋轉時,利用離心力向遠離內齒輪261中心的方向移動並與殼體10A的內周壁抵接,藉此作為離心制動器對旋轉賦予阻力該一部件。因此,利用殼體10A的內周壁、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以及平衡塊340,能夠發揮作為阻力賦予部的作用。
另外,在制動裝置1000組裝時,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和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經由板片300而被組裝。具體而言,以將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圓柱部264***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的環部324中之方式進行組裝。因此,圓柱部264的直徑設計成比環部324的直徑稍小。
在此,板片300具有在防止行星齒輪280傾斜的同時防止行星齒輪280與平衡塊340發生干擾之功能。另外,為了使制動裝置1000整體的厚度變薄,平衡塊340較佳盡可能薄地形成。進而,板片300由於薄薄地形成,因此較佳為金屬制,在技術上能夠實現之情形下,板片300亦可以樹脂形成。該情況下,亦可與恆星齒輪323呈一體地形成。
1-2-7<基座70>
接著,利用圖2、圖3、圖5(b)及圖15對基座70進行說明。如圖2和圖3所示,在基座70的大致中央處設置有比周圍體積大且下側凹陷的圓柱部708。而且,如 圖2和圖5(b)所示,在圓柱部708的頂面上設置有第一基座槽706、第一導向壁706A、第二基座槽707、第二導向壁707A。
第一基座槽706和第一導向壁706A分別是相當於殼體10A中所設置的第一頂壁槽16和第一導向壁16A之部件。而且,軸芯31的下端插通第一基座槽706,並與形成於第一基座槽706的邊緣的第一導向壁706A抵接。同樣地,第二基座槽707和第二導向壁707A分別是相當於殼體10A中所設置的第二頂壁槽17和第二導向壁17A之部件。而且,軸芯41的下端插通第二基座槽707,並與形成於第二基座槽707的邊緣的第二導向壁707A抵接。
另外,圓柱部708不是必須的,但透過設置圓柱部708等使下側凹陷,從而能夠防止軸芯31和軸芯41的下端與載置制動裝置1000的載置面接觸,能夠適當地插通軸芯31和軸芯41的下端。
另外,在基座70的左右側面的兩端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第一卡合板部701A。而且,在前方側面的兩端上設置有兩個第二卡合板部701B,在後方側面的大致中央處設置有一個第二卡合板部701B。第一卡合板部701A是與殼體10A上設置的第一卡合槽111A卡合之部件。另外,第二卡合板部701B是與殼體10A上設置的第二卡合槽111B卡合之部件。藉此,殼體10A和基座70卡合,形成框體。
進而,如圖3、圖5(b)及圖15等所示,在基座70的底面的外側設置有在遮蔽裝置的上樑內配置制動裝置1000時利用的安裝筒702。例如,透過將安裝筒702嵌入上樑內所設置的軸等部件上,能夠使制動裝置1000在上樑內穩定地配置。
1-3<組裝構成>
接著,利用圖4~圖8對組裝上述各部件之狀態進行說明。圖4是組合上述部件而構成之制動裝置1000的組裝圖。如圖4所示,制動裝置1000的外觀係由殼體10A和基座70連接而成的框體與以從殼體10A上方蓋上之方式配置的排列部件 200構成。該組裝如圖2和圖3所示,以使各部件彼此的中心軸在上下方向重合之狀態形成。具體而言,帶內齒的齒輪架260與保持有平衡塊340的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經由板片300而被組裝。此時,使設置在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的行星齒輪280與設置在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上的恆星齒輪323相互嚙合。
接著,使軸芯31在滑塊220的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一底壁槽228中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進行滑動。此時,滾花輥240位於滑塊220的內部,小齒輪50位於滑塊220的外部。另外,使軸芯41在第二頂壁槽227和第二底壁槽229中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進行滑動。此時,輥部42位於滑塊220的內部。接著,使滑塊220和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以相互靠近之方式進行相對移動,以使設置在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的內齒輪261與小齒輪50相互嚙合。
其後,在該等部件的下側配置基座70,如圖14所示,以滑塊220的突起230通過殼體10A的槽118之方式從上方覆蓋殼體10A。此時,設置在滑塊220上的螺旋彈簧SP與殼體10A的內周壁抵接,對滑塊220賦予朝向前方的作用力,確認突起230不會從支撐槽114中脫落。接著,使殼體10A上設置的第一卡合槽111A和第二卡合槽111B與基座70上所設置的第一卡合板部701A和第二卡合板部701B相互卡合,從而將殼體10A和基座70固定。
最後,從由殼體10A和基座70構成之框體的上方蓋上排列部件200。接著,使排列部件200上所設置的爪部209與殼體10A上所設置的卡合孔19卡合,從而將排列部件200和殼體10A固定。
如此組裝成的制動裝置1000是如圖4所示的裝置。接著,當制動裝置1000的組裝完成後,第一根繩CD以位於排列部件200的前方壁部205的外側且第一前方槽201的上方之方式被配置。接著,第二根繩CD經由排列部件200的第一前方繩***部201A插通在第一前方槽201中。接著,第三根繩CD經由第二前方繩***部202A插通在第二前方槽202中。
接著,該等繩CD通過設置在殼體10A的前後的導向槽113和設置在滑塊220的前後的貫通孔225。
接著,上述繩CD中的第一根繩CD以位於排列部件200的後方壁部206的外側且第一後方槽203的上方之方式通過。接著,第二根繩CD經由設置在排列部件200的後方壁部206上的第一後方繩***部203A而從第一後方槽203通向外部。接著,第三根繩CD經由第二後方繩***部204A而從第二後方槽204通向外部。藉此,成為圖4(a)、(b)所示的狀態。
圖4(c)是制動裝置1000的左側視圖,亦即,從圖4(a)的箭頭X方向觀察之側視圖。如圖4(c)所示,制動裝置1000側視時,從上側開始能夠確認到殼體10A、排列部件200、基座70。另外,可知突起230被支撐槽114支撐。
如圖5(a)所示,制動裝置1000俯視時,從中心開始能夠依次確認到殼體10A、排列部件200、基座70的一部分。在此,如圖4(a)、(b)及圖5(a)所示,軸芯31的上端從設置在滑塊220上的第一頂壁槽226插通設置在殼體10A上的第一頂壁槽16,並露出於殼體10A的外部。同樣地,軸芯41的上端從設置在滑塊220上的第二頂壁槽227插通設置在殼體10A上的第二頂壁槽17,並露出於殼體10A的外部。
接著,設置在第一頂壁槽16的邊緣的第一導向壁16A與軸芯31抵接,設置在第二頂壁槽17的邊緣的第二導向壁17A與軸芯41抵接。
另外,如圖5(b)所示,基座70仰視時,能夠確認到插通在第一基座槽706中的軸芯31的下端和插通在第二基座槽707中的軸芯41的下端。另外,在設置有安裝筒702的面中亦可形成為:利用面覆蓋圓柱部708的上方,從而從外部覆蓋軸芯31和軸芯41下端該一構成。
1-3-1<組裝狀態下的內部結構>
接著,利用圖6~圖8對組裝狀態下的內部結構進行說明。圖6是從圖4的狀態拆下排列部件200和殼體10A後之狀態下的立體圖。如圖6所示,軸芯31和軸芯41突出於滑塊220的上方。另外,軸芯31在第一頂壁槽226內於滑塊220的寬度方向上被限制移動。同樣地,軸芯41在第二頂壁槽227內於滑塊220的寬度方向上被限制移動。另外,省略了圖示的繩CD以縱向整齊排列之狀態沿滑塊220的前後方向插通於滑塊220的貫通孔225。
圖7是從圖6的狀態進一步拆下滑塊220後之狀態下的立體圖。省略了圖示的繩CD以被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之狀態插通於制動裝置1000的前後。另外,小齒輪50與內齒輪261相互嚙合。因此,當對繩CD施加了張力時,在繩CD與滾花輥240之間產生摩擦力,藉此與滾花輥240成為一體而小齒輪50進行旋轉的話,小齒輪50的旋轉被傳遞至內齒輪261。其結果是,透過內齒輪261進行自轉,帶內齒的齒輪架260和設置在其凸緣262的支撐軸263也進行公轉。伴隨於此,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於支撐軸263上的行星齒輪280在自轉的同時開始公轉。
圖8是從圖7的狀態進一步拆下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狀態下的立體圖。如圖8所示,行星齒輪280和恆星齒輪323相互嚙合。因此,行星齒輪280的旋轉被傳遞至恆星齒輪323,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開始自轉。其結果是如圖15所示,被保持在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的凹部322中之平衡塊340開始自轉。接著,當轉速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離心力而平衡塊340與殼體10A的內壁抵接。藉此,對滾花輥240的旋轉賦予阻力。
接著,利用圖16和圖17對組裝狀態下的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6是圖4(c)的A-A線切斷部之剖視圖。如圖16所示,以軸芯31為中心的小齒輪50與設置在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的內齒輪261相互嚙合。另外,構成為:內齒輪261的旋轉經由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支撐軸263被傳遞至行 星齒輪280。而且,行星齒輪280與設置在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上的恆星齒輪323和設置在殼體10A內部的內周齒輪115相互嚙合。因此,透過被施加由小齒輪50引起的旋轉,行星齒輪280能夠在恆星齒輪323和內周齒輪115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以內齒輪261的中心部為中心進行公轉。
圖17是圖5(a)的B-B線切斷部之剖視圖。如圖17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B-B線切斷部的剖視圖以安裝筒702為中心形成為大致左右對稱。而且,軸芯31和軸芯41從殼體10A的上端和基座70的下端突出。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導向壁16A和第二導向壁17A的上端分別與軸芯31和軸芯41的上端為大致相同的高度。
而且,滾花輥240和輥部42位於滑塊220的內部。進而,小齒輪50在與滾花輥240一同夾持著滑塊220的狀態下位於滑塊220的外部。另外,小齒輪50與內齒輪261相互嚙合。
而且,殼體10A的上側至凸緣部13被排列部件200覆蓋。另外,殼體10A在其下端與基座70卡合。而且,在基座70的上部保持有平衡塊340。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平衡塊340形成為裝卸式,因此能夠利用平衡塊340的數量和種類調整需要的制動力。亦即,在需要大制動力之情形下,可以增加平衡塊340的數量,或在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上保持其他的密度更大的平衡塊。另一方面,在小的制動力就足夠之情形下,可以減少平衡塊340的數量。另外,從旋轉時的穩定性之觀點出發,較佳在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進行保持的面上呈對稱地配置平衡塊34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設置在平衡塊340上的突起341與基座70的底面抵接,從而能夠減小旋轉時的平衡塊340與基座70之間的阻力。
1-4<動作>
接著,利用圖18對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1000之動作進行說明。圖18(a)是未對繩CD施加任何張力的狀態(正常狀態),圖18(b)是對繩CD施加張力、且以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繩CD的狀態(夾持狀態),圖18(c)是從圖18(a)的狀態向圖18(b)的狀態變化時的各部件的旋轉方向之總結圖。另外,圖18(a)、(b)與圖16相同,都是圖4(c)的A-A線切斷部之剖視圖。在此,出於說明上的原因,將該剖視圖中未顯示的輥部42的外周重疊於軸芯41的周圍而表示、滾花輥240的外周重疊於軸芯31的周圍而表示。另外,滾花輥240的外周並不是嚴格的圓形,但是為了說明的簡化以近似於圓形進行圖示。
如圖18(a)所示,在正常狀態下,如上所述,螺旋彈簧SP與殼體10A的後方的內壁抵接,將滑塊220向前方推壓。因此,滑塊220位於殼體10A的前方。藉此,藉由滑塊220的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一底壁槽228而被限制了位置的軸芯31以及藉由第二頂壁槽227和第二底壁槽229而被限制了位置的軸芯41,與滑塊220一同向前方移動。進而,被保持於滑塊220上部的殼體10A中所設置的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隨著朝向前方而相互之間的距離變小。同樣地,基座70中所設置的第一基座槽706和第二基座槽707,隨著朝向前方而相互之間的距離變小。因此,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於軸芯41的輥部42和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於軸芯31的滾花輥240之間的距離也變小。亦即,第一頂壁槽16和第一基座槽706作為限制槽發揮作用,該限制槽與滾花輥240的軸芯31呈能夠移動地嵌合從而限制滾花輥240只能沿槽進行移動。同樣地,第二頂壁槽17和第二基座槽707作為限制槽發揮作用,該限制槽與輥部42的軸芯41呈能夠移動地嵌合從而限制輥部42只能沿槽進行移動。另外,由於俯視時第一頂壁槽16和第一基座槽706與帶內齒的齒輪架260的內周面的中心點形成在同心圓上,因此,即使軸芯31在各個槽內移動,小齒輪50也能夠持續與設置在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的內齒輪261嚙合。
如此,當滾花輥240和輥部42之間的距離變小時,滾花輥240被輥部42推壓,繩CD被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亦即,在本實施方式中,螺旋彈簧SP也作為始終對滾花輥240施加作用力的施力部件發揮作用,以使滾花輥240被輥部42推壓。
而且,在正常狀態的制動裝置1000中,對繩CD朝向箭頭D1的方向(前方)施加張力。於是,利用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滾花輥240進行逆時針旋轉,輥部42進行順時針旋轉。接著,透過滾花輥240的旋轉,與其共有相同的軸芯31而被固定的小齒輪50也朝向與滾花輥240相同的方向(逆時針)旋轉(自轉)。此時,如圖18(b)所示,軸芯31和軸芯41俯視時朝向前方移動,且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滾花輥240和輥部42對繩CD的夾持力變強,從而根據繩CD的移動而滾花輥240可靠地進行旋轉。於是,由於小齒輪50與內齒輪261嚙合,因此,利用由小齒輪50的齒施加的力,內齒輪261進行逆時針旋轉(自轉)。藉此,由於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也與內齒輪261一起進行逆時針旋轉(自轉),因此,設置在帶內齒的齒輪架260上的行星齒輪280也同樣地進行逆時針旋轉(公轉)。在此,由於行星齒輪280與由恆星齒輪323和殼體10A固定的內周齒輪115相互嚙合,因此,變為朝向與公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順時針)自轉,同時以逆時針公轉。因此,在行星齒輪280的內側與行星齒輪280嚙合的恆星齒輪323朝向與行星齒輪280的自轉相反的方向(逆時針)旋轉(自轉)。此時,利用行星齒輪280,恆星齒輪323的旋轉被增速。藉此,與恆星齒輪323一同旋轉的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上所保持的平衡塊340也開始旋轉。另外,如已述那樣,在行星齒輪280的外側與行星齒輪280嚙合的內周齒輪115由於殼體10A和基座70被固定,因此,即使在行星齒輪280旋轉時,內周齒輪115也不會旋轉。
而且,如圖18(b)所示,當滾花輥240和輥部42靠近至邊界(夾持狀態)時,滾花輥240繼續自轉,但滾花輥240的沿內齒輪261的移動停止。此時, 由滾花輥240的自轉引起的其他部件的旋轉還在繼續。於是,平衡塊340利用離心力與殼體10A的內周壁抵接,藉此對旋轉產生阻力。亦即,藉由繩CD的移動速度上昇而使得轉速上昇,藉此離心力增大。而且,透過離心力增大,平衡塊340與殼體10A的內周壁更強力地抵接,從而阻力增大。藉此,能夠抑制繩CD的移動速度(日射遮蔽部件的下降速度)。在此,在對繩CD施加的張力為大致固定的情況(例如,在制動裝置1000的前方側的繩CD上以能夠昇降之方式被懸掛支撐的日射遮蔽部件自由落體之情況)下,當對繩CD施加的張力與由平衡塊340和殼體10A的內周壁產生的阻力相平衡時,繩CD的移動速度變為大致固定。因此,制動裝置1000作為針對繩CD的移動的旋轉阻尼器發揮作用,能夠使日射遮蔽部件緩慢地下降。
圖18(c)是針對以上所說明的從正常狀態向夾持狀態的夾持狀態變化總結了各部件的旋轉方向(關於小齒輪50,進而還包括俯視時的前後方向和緊固方向)的圖。
另一方面,在對繩CD朝向與箭頭D1相反的方向(後方)施加張力之情形下,滾花輥240和輥部42朝向與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轉。其結果是,軸芯31和軸芯41以沿著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相互遠離之方式移動。於是,滾花輥240對繩CD的夾持力變弱,能夠以較弱的力拉拽繩CD。因此,在上樑內設置制動裝置1000之情形下,較佳在圖18中將向前方對繩CD施加張力的方向作為日射遮蔽部件的下降方向、向後方對繩CD施加張力的方向作為日射遮蔽部件的上昇方向。
接著,利用圖19對正常狀態和夾持狀態的狀態變化時的滑塊220的移動進行說明。圖19(a)與圖18(a)、圖19(b)與圖18(b)分別對應。
從圖19(a)的正常狀態向圖19(b)的夾持狀態變化時,軸芯41和輥部42以及軸芯31和滾花輥240,利用與繩CD的摩擦力向圖中的前方移動。此 時,透過軸芯41與第二頂壁槽227和第二底壁槽229抵接,隨著軸芯41朝向前方的移動,對第二頂壁槽227和第二底壁槽229朝向前方施力。另外,透過軸芯31與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一底壁槽228抵接,隨著軸芯31朝向前方的移動,對第一頂壁槽226和第一底壁槽228朝向前方施力。因此,當軸芯31、41向前方移動△時,滑塊220也向前方移動△。
接著,利用圖20對一對夾持部件(輥部42和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磨損前)的規定夾持位置和磨損後的夾持位置進行說明。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輥部42和滾花輥240分別是以軸41和軸31為中心進行旋轉的旋轉體。
如圖20所示,在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即因磨損而直徑變小前的狀態下,伴隨著繩CD的移動,滾花輥240和輥部42從釋放(解除夾持)位置沿第一頂壁槽16和第二頂壁槽17向前方移動。亦即,一對夾持體的至少一方構成為以規定的移動軌跡(圖中的雙箭頭)進行移動。在此,該移動軌跡可以說是沿著限制槽(第一頂壁槽16和第一基座槽706、以及第二頂壁槽17和第二基座槽707(參照圖5))的夾持體的移動軌跡。藉此,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繩CD。此時的滾花輥240和輥部42的位置是規定的夾持位置。
此時,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換言之,限制槽超過該夾持位置而延伸。進而,移動軌跡在朝向繩CD的方向上延伸。而且,滾花輥240和輥部42的移動軌跡以其延長線相互交叉之方式構成。另外,該夾持位置是從限制槽的相對於繩CD的靠近方向側(圖20中的前側)的端部遠離之位置。而且,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一部分、尤其是與繩CD的接觸部因磨損而削減,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直徑變小之情形下,透過在限制槽的超過規定夾持位置(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的範圍內將軸31和軸41保持於限制槽內,藉此滾花輥240和輥部42夾持繩CD。如圖20所示,磨損後的夾持位置位於僅比規定的夾持位置朝向圖中的前方移動了d的位置。
如此,透過移動軌跡(限制槽)超過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即使在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另外,即使在繩直徑因繩的磨損而變細之情形下,也能夠發揮同樣的效果。
2.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21~圖23對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如圖21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中,滾花輥240和輥部42分別經由軸芯31和軸芯41而被連接。在此,該連接方法為任意方法,例如圖21(a)所示,亦可使用一對板片800。在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板片800為大致矩形,例如能夠使用金屬制的板片800。另外,在板片800的與軸芯31和軸芯41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貫通孔801,透過將軸芯31和軸芯41***貫通孔801中,從而能夠將滾花輥240和輥部42連接。另外,使用繩狀部件900之情形下,如圖22所示,由於繩CD移動時滾花輥240和輥部42朝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因此形成為將繩狀部件900交叉的構成。在此,圖22是從箭頭Z方向觀察圖21(b)的部件夾持繩CD的狀態之模式圖。
另外,如圖21(b)所示,亦可代替板片800而使用繩狀部件900將滾花輥240和輥部42連接。
接著,如圖23所示,該部件在殼體10B的內部以將繩CD夾持於滾花輥240和輥部42之間之方式設置。在此,在圖23中,為了提高可見性,使用圖21(b)中之利用繩狀部件900的形態進行說明。另外,設為重力g作用於圖23的箭頭g所表示的方向。為了方便說明,將箭頭g的方向作為下方,將與箭頭g相反的方向作為上方。
另外,在殼體10B中,在與軸芯31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側壁孔119A。第一側壁孔119A是朝向前方傾斜的長圓形。另外,該等形狀沒有特別限 定,可以適當設計。在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一側壁孔119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在圖23(b)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圖23(b)中的雙箭頭表示夾持體的移動軌跡。
軸芯31能夠沿第一側壁孔119A移動。在此,滾花輥240是設置在能夠與繩CD接觸的位置且能夠沿垂直方向移動的輥。在此,在第一側壁孔119A中,由夾持導向斜面119a、釋放導向斜面119b、夾持側限制面119c以及釋放側限制面119d形成內周面。
另外,在殼體10B的內部,在挾著繩CD與滾花輥240相對且比滾花輥240更靠前方的位置上固定有支柱92。
首先,當從圖23(a)所示的狀態對繩CD朝向箭頭D2方向施加張力時,利用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滾花輥240朝向箭頭D3的方向沿第一側壁孔119A向下方移動。此時,滾花輥240的移動軌跡是沿著第一側壁孔119A的軌跡。另外,如圖23(b)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
如圖23(b)所示,將該位置作為具有垂直成分的可動方向的下側的位置、亦即第一位置。該狀態下,由於滾花輥240與支柱92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小,因此繩CD彎曲,變成夾持狀態。亦即,支柱92作為與滾花輥240夾著繩CD而定位的第二夾持部件發揮作用。另外,輥部42作為與滾花輥240聯動而進行移動的輔助輥發揮作用。
在此,在夾持狀態下,當軸芯31到達可動範圍的前方界限時,呈大致平行移動的滾花輥240開始旋轉(圖中的順時針)。接著,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地,亦可將軸芯31的旋轉輸出至伴隨著繩CD的移動而產生阻力之阻力賦予部RA。此時,亦可在滾花輥240或滾花輥240與阻力賦予部RA之間設置單向離合器,以使當繩CD向前方移動時旋轉被傳遞給阻力賦予部RA,但當繩CD向後方移 動時旋轉不會被傳遞給阻力賦予部RA。在此,阻力賦予部RA亦可設置在殼體10B的內部或外部,亦可設置在滾花輥240內部。
另一方面,當對繩CD朝向與箭頭D2相反的方向施加張力時,透過產生與上述動作相反方向的動作,滾花輥240與支柱92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變遠,從而對繩CD的夾持力變弱。
接著,如圖23(a)所示,軸芯31反抗重力g,而向第一側壁孔119A的具有垂直成分的可動方向(圖23中的傾斜方向)的上側的位置、亦即第二位置移動。將該狀態稱為自由移動狀態。在自由移動狀態下,繩CD以非彎曲狀態被釋放。然後,能夠允許繩CD的自由移動。
另外,也能夠取代軸芯31和滾花輥240以及軸芯41和輥部42,而使用不旋轉的支柱。
如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透過移動軌跡(限制槽)超過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從而即使在滾花輥240或輥部42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3.第三實施方式
接著,利用圖24對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其他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如圖24所示,在第三實施方式之殼體10C中形成比滾花輥240的直徑稍大的收納空間93。在此,收納空間93剖視時呈將圓弧形狀和射線形狀組合後的形狀。因此,滾花輥240能夠在收納空間93內自由地移動。另外,收納空間93中形成有夾持導向斜面93a和釋放側限制面93d。
而且,在殼體10C的內部配置有軸芯31、滾花輥240、支柱92、兩根輸出軸95以及環形帶94。另外,在殼體10C中與軸芯31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側壁孔119A。在此,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第一側壁孔119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24 (b)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圖24(b)中的雙箭頭表示夾持體的移動軌跡。在此,滾花輥240設置成在自由移動狀態下與繩CD稍微接觸。
滾花輥240以與支柱92之間夾持繩CD之方式設置。而且,在兩根輸出軸95上架有環形帶94。環形帶94係構成為:藉由滾花輥240的旋轉對環形帶94作用阻力,從而環形帶94能夠旋轉。另外,可能的話,環形帶94的表面亦可形成為與滾花輥240及輸出軸95的表面嚙合那樣的形狀。另外,輸出軸95係構成為將自身的旋轉輸出至伴隨著繩CD的移動而產生阻力之阻力賦予部。輸出軸95和環形帶94以環形帶94與收納空間93的射線部分呈大致直線的方式構成。
首先,當從圖24(a)所示之狀態對繩CD朝向箭頭D4方向施加張力時,利用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滾花輥240朝向箭頭D5的方向旋轉,同時經過收納空間93的射線部分朝向靠近環形帶94的方向移動(第一位置)。此時,滾花輥240的移動軌跡是沿著第一側壁孔119A的軌跡。另外,如圖24(b)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如圖24(b)所示,在該狀態下,由於滾花輥240與支柱92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小,因此繩CD彎曲,變成夾持狀態。即,支柱92作為與滾花輥240夾著繩CD而定位的第二夾持部件發揮作用。
另外,在夾持狀態下,亦可將輸出軸95的旋轉輸出至阻力賦予部RA。亦即,利用作用於滾花輥240和環形帶94之間的摩擦力,環形帶94相對於輸出軸95朝向與箭頭D5相反的方向(逆時針)旋轉。藉此,輸出軸95也朝向與環形帶94相同的方向(逆時針)旋轉(自轉)。該旋轉輸出至阻力賦予部RA。在該構成中,輸出軸95中的一者發揮與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軸芯31相同的作用(向阻力賦予部RA傳遞旋轉)。此時,亦可在滾花輥240與阻力賦予部RA之間設置單向離合器,以使當繩CD向前方移動時旋轉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RA,但當繩CD向後方移動時旋轉不會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RA。
另一方面,當對繩CD朝向與箭頭D4相反的方向施加張力時,透過產生與上述動作相反方向的動作,滾花輥240與支柱92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變遠,從而對繩CD的夾持力變弱。
接著,如圖24(a)所示,軸芯31反抗重力g,而向從環形帶遠離的位置、亦即第二位置移動。將該狀態稱為自由移動狀態。在自由移動狀態下,繩CD以非彎曲狀態被釋放。然後,能夠允許繩CD的自由移動。
另外,亦可取代支柱92,而使用軸芯和輥部。
如此,在第三實施方式中,透過移動軌跡(限制槽)超過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從而即使在滾花輥240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4.第四實施方式
接著,利用圖25對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之運動轉換部進行說明。第四實施方式是第二實施方式變形後的構成。因此,以下僅對來自第二實施方式的變更點進行說明。如圖23所示,第二實施方式中係構成為利用重力g使軸芯31及滾花輥240朝下方下降,可以說是利用重力g作為施力部件。相對於此,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如圖25所示,軸芯31利用連結部件170與固定軸160連結。在此,連結部件170可以利用例如圖21的板片800。而且,連結部件170上安裝有彈簧150。藉此,透過以固定軸160為中心對連結部件170朝向箭頭g方向施力,從而將軸芯31和滾花輥240向箭頭g方向施力。
另外,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也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地,第一側壁孔119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在圖25(b)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圖25(b)中的雙箭頭表示夾持體的移動軌跡。
當從圖25(a)所示的自由移動狀態對繩CD朝向箭頭D6方向施加張力時,利用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軸芯31和滾花輥240也朝向箭頭D6方向移動。此時,透過連結部件170以固定軸160為中心進行順時針轉動,軸芯31和滾花輥240朝向箭頭g方向移動。藉此,向圖25(b)所示的夾持狀態轉變。此時,滾花輥240的移動軌跡是沿著第一側壁孔119A的軌跡。另外,如圖25(b)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
另外,當對繩CD朝向與箭頭D6相反的方向施加張力時,從圖25(b)所示的夾持狀態向圖25(a)所示的自由移動狀態轉變。
亦即,使用了第四實施方式之部件的裝置係構成為:滾花輥240以如下方式移動,亦即,滾花輥240位於第二位置時作用於滾花輥240和繩CD之間的摩擦力小於滾花輥240位於第一位置時作用於滾花輥240和繩CD之間的摩擦力。
另外,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地,在將軸芯31的旋轉輸出至伴隨著繩CD的移動而產生阻力的阻力賦予部RA之情形下,使用了第四實施方式的部件之裝置構成為:當滾花輥240位於第一位置時將由繩CD的移動引起之滾花輥240的旋轉輸出至阻力賦予部RA,當滾花輥240位於第二位置時不將由繩CD的移動引起之滾花輥240的旋轉輸出至阻力賦予部RA。
<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
接著,利用圖26對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進行說明。如圖26所示,由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和第二夾持部件(夾持平面132s)構成一對夾持部件。殼體10B將滾花輥240包含於內部。即,殼體10B將一對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包含於內部。在此,圖中的虛線CB是顯示殼體10B的底面的線。進而,殼體10B具備第一側壁孔119A。
夾持平面132s在自由移動狀態下允許繩CD的移動,在夾持狀態下與滾花輥240一同夾持繩CD。另外,夾持平面132s是在滾花輥240的移動的前後被固定之平面。
在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中也與第四實施方式同樣地,第一側壁孔119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26(b)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圖26(b)中的雙箭頭表示滾花輥240(軸芯31)的移動軌跡。
當從圖26(a)所示的自由移動狀態對繩CD朝向箭頭D7方向施加張力時,利用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軸芯31和滾花輥240也朝箭頭D7方向移動。此時,連結部件170以固定軸160為中心進行順時針轉動,藉此軸芯31和滾花輥240向箭頭g方向移動。藉此,向圖26(b)所示的夾持狀態轉變。此時,滾花輥240的移動軌跡為沿著第一側壁孔119A的軌跡。另外,如圖26(b)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
另外,當對繩CD朝向與箭頭D7相反的方向施加張力時,從圖26(b)所示的夾持狀態向圖26(a)所示的自由移動狀態轉變。
亦即,使用了第四實施方式之變形例的部件之裝置係構成為:滾花輥240以如下方式移動,亦即,滾花輥240位於第二位置時作用於滾花輥240和繩CD之間的摩擦力小於滾花輥240位於第一位置時作用於滾花輥240和繩CD之間的摩擦力。
在此,夾持平面132s可以為上樑HB的底面132或與上樑HB不同的部件的底面。
接著,利用圖27,對於即使在第一夾持部件(滾花輥240)因磨損而直徑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該一情況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在此,圖27相當於圖26(b)所示的夾持狀態。
如圖中的虛線所示,磨損前的滾花輥240在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繩CD。而且,磨損後的滾花輥240與磨損前相比直徑變小。因此,在磨損後的夾持位置,滾花輥240和繩CD之間出現距離,無法適當地夾持繩CD。但是,透過移動軌跡(相當於限制槽的第一側壁孔119A)超過滾花輥240的初始狀態(磨損前)的夾持位置而延伸,磨損後的滾花輥240變成滾花輥240移動至超過磨損前的夾持位置之位置並在該夾持位置夾持繩CD該一狀態。
5.第五實施方式
接著,利用圖28~圖34對第五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500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5000如圖28等所示,形成為運動轉換部DT和阻力賦予部RA並列配置該一構成。以下,對本實施方式之概要進行說明。
如圖28~圖30所示,運動轉換部DT由抓輥(catch roller)32A和抓輥32B構成,其中,抓輥32A由內筒42A和外筒240A構成,抓輥32B為所謂的固定滑輪、且由以能夠旋轉之方式安裝在軸芯31上的滾花輥240構成。另外,抓輥32A、32B均設置在殼體440A上。利用抓輥32A、32B的轉動轉矩夾持繩CD。另外,繩CD經由繩插通孔14A***通於運動轉換部DT。對於抓輥32A,之後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阻力賦予部RA是所謂的離心式調速器,且是如下的部件:亦即,平衡塊340A以圖29所示的阻尼軸為中心進行公轉,當由於離心力平衡塊340A向外徑側移動時,平衡塊340A與殼體10Aa接觸發生摩擦從而產生制動力該一部件。使平衡塊340A旋轉的旋轉傳遞機構(未圖示)與抓輥32B的軸芯31連接,當抓輥32B旋轉時,該旋轉所涉及的動力經由旋轉傳遞機構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 RA,藉此平衡塊340A以阻尼軸為中心進行公轉。平衡塊340A的個數沒有限制,例如可以為兩個、四個、八個、十六個。
抓輥32A係構成為:內筒42A和外筒240A相互能夠相對地旋轉且在該相對旋轉時具有滑動阻力。如圖31所示,以內筒42A的外周被外筒240A包住之方式構成。對於該情況,之後進行詳細說明。內筒42A的側面上設置有旋轉軸31B和導向軸31C,殼體440A上設置有旋轉軸31B的軸承和引導導向軸31C的移動的導向槽31Ca。亦即,抓輥32A構成為能夠以旋轉軸31B為中心進行轉動。導向槽31Ca以其一側使抓輥32A和繩CD接近、另一側使抓輥32A和繩CD遠離之方式設置。換言之,導向槽31Ca以從一側朝向另一側而抓輥32A從繩CD遠離之方式形成。在此,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導向槽31C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夾持體(抓輥32A和抓輥32B)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30(a)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
依據導向槽31Ca的上述結構,當繩CD朝向圖30中以圖中箭頭表示的制動方向移動時,抓輥32A以旋轉軸31B為中心進行轉動,伴隨於此導向軸31C沿導向槽31Ca移動。在此,在導向槽31Ca中,由夾持導向斜面31a、釋放導向斜面31b、夾持側限制面31c以及釋放側限制面31d形成內周面。而且,在圖30(a)所示的導向槽31Ca的一側上導向軸31C所處的位置(第一位置)處,抓輥32A的轉動被限制。在該狀態下,繩CD被抓輥32A、32B夾持,當繩CD進一步朝向制動方向移動時,抓輥32A的外筒240A相對於內筒42A進行旋轉,抓輥32B以軸芯31為中心進行轉動。亦即,利用與抓輥32B連接的阻力賦予部RA賦予阻力,從而對繩CD的移動進行制動。
另外,依據導向槽31Ca的上述結構,當繩CD朝向圖30中以圖中箭頭表示的釋放方向移動時,抓輥32A以旋轉軸31B為中心進行轉動,伴隨於此導向軸31C沿導向槽31Ca移動。此時,抓輥32A的移動(轉動)軌跡是沿著導向槽 31Ca的軌跡。另外,如圖30(b)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後述的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一~三也相同,因此省略了圖示和說明。
而且,在圖30(b)所示之導向槽31Ca的另一側上導向軸31C所處的位置(第二位置)處,抓輥32A的轉動被限制。在該狀態下,繩CD未被抓輥32A、32B夾持或僅被以相對較弱的力夾持,即使繩CD進一步向釋放方向移動,使抓輥32B轉動的轉矩也不足,從而抓輥32B不轉動。因此,未被賦予由阻力賦予部RA施加的阻力。
概括言之,在從圖30(a)的狀態向圖30(b)的狀態變化的過程中,雖然由阻力賦予部RA對繩CD賦予了阻力,但在圖30(b)的狀態下阻力賦予部RA不發揮作用。而且,在圖30(b)的狀態下外筒240A與滾花輥240之間的距離比圖30(a)的狀態下的大,因此對繩CD的夾持力變弱。藉此,由於成為對繩CD施加的制動力被解除的狀態,因此實現了繩CD的自由移動。進而,在從圖30(b)的狀態向圖30(a)的狀態變化的過程中,由阻力賦予部RA對繩CD賦予阻力,在圖30(a)的狀態下繩CD被夾持的同時阻力賦予部RA發揮作用。
另外,內筒42A與外筒240A相對旋轉時的滑動阻力只要是在導向軸31C轉動至第一位置時不能相對旋轉的程度之阻力即可。鑒於此,抓輥32A的內筒42A和外筒240A可以如下構成。
在一例中,透過如圖32(a)所示之向外筒240A內壓入內筒42A之壓入工序,而實現圖32(b)所示的抓輥32A。在另一例中,如圖33所示,在內筒42A的表面設置有彈性部42Aa,藉此能夠得到期望的阻力。在再一例中,如圖34所示,在內筒42A上設置有對外筒240A賦予壓力的彈簧部件42Ab,藉此能夠得到期望的阻力。進而,為了使阻力穩定,亦可用粘性強的潤滑油潤滑。
<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一>
進而,如圖35所示,本變形例之制動裝置5100,除了使繩CD向釋放方向移動時之外,為了使導向軸31C位於第一位置,亦可在殼體10Aa上所設置的固定部441A與導向軸31C之間配置作為在旋轉軸31B上捲繞有線圈部的施力部件之扭簧31Cb,並利用扭簧31Cb對導向軸31C施力。在此,在本變形例中,導向槽31C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夾持部件(抓輥32A)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35(a)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
如此,在本變形例中,也透過限制槽超過抓輥32A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從而即使在抓輥32A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二>
接著,利用圖36和圖37對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二的制動裝置5200進行說明。本變形例之制動裝置5200如圖36和圖37所示,形成為運動轉換部DT和阻力賦予部RA在左右方向(與紙面垂直的方向)並列配置之構成。以下,對本變形例之概要進行說明。
如圖36所示,運動轉換部DT由抓輥32A和抓輥32B構成,其中,抓輥32A由內筒42A和外筒240A構成,抓輥32B由以能夠旋轉之方式安裝在軸芯31上的滾花輥240構成。內筒42A和外筒240A是與圖28和圖30相同的構成,以互相之間能夠相對旋轉之方式構成。另外,在內筒42A的側面上設置有旋轉軸31B和導向軸31C。本變形例中,抓輥32A也以旋轉軸31B為中心呈能夠轉動地構成。另外,導向槽31Ca在殼體440B的側面上設置於抓輥32B能夠向夾持繩CD的狀態和釋放(解除夾持)的狀態變化之位置。在此,在本變形例中,由抓輥32A和抓輥32B構成夾持體。另外,在本變形例中,導向槽31Ca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夾持體(抓輥32A和抓輥32B)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36(a)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
而且,在本變形例中,外筒240A的側面上設置有小齒輪50B。小齒輪50B具有相對於紙面位於垂直方向上的旋轉軸。而且,以與設置在阻力賦予部RA的傳遞齒輪261B內側的齒嚙合之方式形成。另外,在與傳遞齒輪261B外側的齒嚙合的位置上設置有增速齒輪280B。增速齒輪280B以能夠旋轉之方式安裝在支撐軸263B上。而且,如圖36(b)所示,在與增速齒輪280B同一軸上設置有與增速齒輪280B一體旋轉之平衡塊支架320B。而且,利用平衡塊支架320B保持平衡塊340B。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平衡塊支架320B保持四個平衡塊340B。
由於平衡塊支架320B以與增速齒輪280B一體旋轉之方式設置,因此,伴隨著增速齒輪280B的自轉,平衡塊支架320B也進行自轉。藉此,被平衡塊支架320B保持的平衡塊340B進行公轉。
如圖37所示,在本變形例中,三根繩CD呈水平地被夾持。該等繩CD插通於構成運動轉換部DT的繩插通孔14A中。另外,小齒輪50B從運動轉換部DT的殼體440B向外部突出,與阻力賦予部RA的傳遞齒輪261B嚙合,其中,阻力賦予部RA與運動轉換部DT相鄰配置。
因此,當對繩CD朝向制動方向施加張力時,利用外筒240A與繩CD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抓輥32A以旋轉軸31B為中心朝順時針方向轉動。此時,伴隨著抓輥32A的轉動,設置在外筒240A上的小齒輪50B也進行自轉,同時進行順時針轉動。於是,與小齒輪50B嚙合的傳遞齒輪261B開始朝向逆時針方向進行自轉。藉此,與傳遞齒輪261B嚙合的增速齒輪280B開始朝向順時針方向進行自轉。此時,由於增速齒輪280B的直徑比傳遞齒輪261B的直徑小,因此,由繩CD的移動引起之小齒輪50B的旋轉被增速並被傳遞至增速齒輪280B。此時,內筒42A和外筒240A利用兩者的滑動阻力而進行一體旋轉。
接著,透過增速齒輪280B的自轉,平衡塊340B開始朝向順時針方向進行公轉。接著,透過平衡塊340B與阻力賦予部RA的殼體10Aa的內壁抵接, 能夠使針對繩CD的移動的制動力發揮作用。而且,在圖36(a)的狀態時,透過導向軸31C與導向槽31Ca抵接,內筒42A的轉動被阻止。接著,當進一步對繩CD朝向制動方向施加張力時,外筒240A相對於內筒42A開始進行相對旋轉。藉此,在夾持繩CD的同時能夠使來自阻力賦予部RA的制動力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當對繩CD朝向釋放方向施加張力時,抓輥32A以旋轉軸31B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此時,小齒輪50B、傳遞齒輪261B以及增速齒輪280B進行與對繩CD的制動施加張力時的旋轉相反的旋轉。而且,在圖36(b)的狀態時,透過導向軸31C與導向槽31Ca抵接,內筒42A的轉動被阻止。接著,外筒240A相對於內筒42A繼續進行相對旋轉。該狀態下,與圖36(a)相比,外筒240A與滾花輥240之間的距離變大,不能充分地夾持繩CD。而且,由於不能充分地夾持繩CD,因此外筒240A的旋轉也被抑制。藉此,由繩CD的移動引起的旋轉變得無法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RA。
如此,在本變形例中,也透過限制槽超過抓輥32A或抓輥32B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從而即使在抓輥32A或抓輥32B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三>
接著,利用圖38~圖40對第五實施方式之變形例三的制動裝置5300進行說明。本變形例之制動裝置5300如圖36和圖37所示,形成為運動轉換部DT和阻力賦予部RA在左右方向(與紙面垂直的方向)上並列配置之構成。以下,對本變形例之概要進行說明。
如圖38所示,運動轉換部DT由抓輥830和抓輥840構成,其中,抓輥830由內筒830A和外筒830B構成,抓輥840具備以能夠旋轉之方式安裝在軸芯41上的滾花輥43。與圖31同樣地,內筒830A和外筒830B構成為:內筒830A以能夠旋轉之方式安裝在旋轉軸831上,內筒830A和外筒830B互相之間能夠相對旋轉且 對於規定以下的轉矩利用滑動阻力進行一體旋轉。但是,與圖31不同的是,旋轉軸831設置在抓輥830的中心,且被殼體810A軸支撐。另外,在從旋轉軸831偏心的位置上,朝向軸向兩側突出有導向軸850。另外,在本變形例中,抓輥840如圖39所示,以能夠旋轉之方式保持在能夠沿上下方向平行移動的移動殼體820的支撐槽821(參照圖39)中。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抓輥830和840構成一對夾持部件(夾持體)。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阻力賦予部RA也是具備離心式調速器並將旋轉軸831的旋轉傳遞至離心式調速器而使其制動之部件,與上述變形例二相同,抓輥830的外筒830B的旋轉經由小齒輪50B(參照圖37)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RA。關於阻力賦予部RA的構成,可以適當使用已述的實施方式中所載之構成。
移動殼體820具備形成在抓輥830、840兩端的一對平行板822,各平行板822上形成有支撐槽821(參照圖39)。另外,在平行板822上方的前後方向的中央處形成有朝向上方開口的導向槽823。進而,平行板822在導向槽823的前方的位置處具有能夠供導向軸850***的長孔824,長孔824以導向軸850能夠沿前後方向移動的朝向形成。在此,在本變形例中,導向槽823相當於限制槽,且超過夾持體(抓輥830、8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另外,圖38(b)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
在此,在本變形例中,在未對繩CD施加張力的狀態(正常狀態)下,如圖38(a)所示,繩CD構成為僅與位於上方的抓輥830接觸、與抓輥840不接觸。
利用如上的構成,從未對繩CD施加張力的狀態(正常狀態)使繩CD朝向後方(圖38的右方)移動時,抓輥830的外筒830B欲朝向圖38(a)中的逆時針方向(箭頭X方向)旋轉,但是由於一對夾持部件、亦即抓輥830、840未 夾持繩CD(也參照圖39(a)、圖40(a)),因此,繩CD的移動作為抓輥830(外筒830B)的旋轉未能充分傳遞,從而外筒830B的旋轉不會被傳遞至阻力賦予部RA並對繩CD賦予阻力。另外,此情況下,即使外筒830B旋轉,內筒830A所具備的導向軸850也與移動殼體820的長孔824抵接,由於移動殼體820在前後方向上被殼體810A限制,因此內筒830A變得無法向逆時針方向旋轉。
另一方面,當繩CD朝向前方(圖38的左方)移動時,如圖38(b)所示,抓輥830的外筒830B朝順時針方向(箭頭Y方向)旋轉。此時,由於外筒830B與內筒830A之間存在滑動阻力,因此外筒830B與內筒830A開始進行一體旋轉。於是,在內筒830A旋轉的同時,內筒830A所具備的導向軸850朝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並推壓移動殼體820的長孔824的上面,從而將移動殼體820推至上方(參照圖38(b)、圖39(b)、圖40(b))。其結果是,被保持在移動殼體820上的抓輥840朝向上方、亦即靠近繩CD的方向移動,並與抓輥830協同動作而夾持繩CD。
當在此狀態下繩CD進一步朝向前方(圖38的左方)移動時,繩CD的移動作為外筒830B的旋轉而傳遞。但是,在抓輥840與繩CD抵接後,由於移動殼體820不能再朝更上方移動,因此內筒830A也變成無法再旋轉的狀態,因而相對於內筒830A只有外筒830B在旋轉。
以上的結果是,當在圖38(b)的抓輥830和抓輥840夾持著繩CD的狀態下使繩CD朝向前方(圖38的左方)移動時,繩CD的移動作為外筒830B的旋轉被充分傳遞,阻力賦予部RA對外筒830B的旋轉賦予制動力,從而繩CD被制動。
如此,在本變形例中,也透過限制槽超過抓輥830或抓輥840的初始狀態下的夾持位置而延伸,從而即使在抓輥830或抓輥840的直徑因磨損而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CD。
6.第六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41~圖43對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600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6000與第二實施方式所載之制動裝置1000類似。但是,本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6000主要的不同點在於:一對夾持部件的各軸芯的軸向兩端側被由一對連接板721、722構成之連杆機構720所保持這一點。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為相同構成的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並且主要對構成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在此,第六實施方式之制動裝置6000與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不同,是不具有限制槽之實施方式。另外,圖43(a)中以虛線的圓表示了規定的夾持位置,以下的說明是對夾持體磨損後的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41所示,本實施方式之一對夾持部件由具備滾花輥240的張力傳遞輥30和具備輥部42的空轉輥40構成。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張力傳遞輥30的軸芯31,其軸向兩端側被一對連接板721的一端側軸支撐,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空轉輥40的軸芯41也同樣地,其軸向兩端側被一對連接板722的一端側軸支撐。另外,張力傳遞輥30的軸芯31與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在與張力傳遞輥30相反側的端部上安裝有小齒輪50。
連接板721和連接板722經由***形成於板中央部的孔中的軸723以能夠相對旋轉之方式連接,形成連杆機構720。另外,在連接板721、722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且將連接板721、722連結之連結銷724、725(參照圖42)。
而且,連結銷724和連結銷725如圖43所示,利用作為軸723上捲繞有線圈部的施力部件之扭簧726而被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推壓。因此,連接板721和連接板722以下述方式被施力:亦即,以軸723作為中心朝向使各自所保持的張力傳遞輥30和空轉輥40相互靠近之方向旋轉該一方式,作為結果,繩CD被該等輥30、40夾持。另外,圖41中雖然未圖示,但是軸723被殼體10A軸支撐。
利用如上的構成,在如圖43(a)所示那樣未對繩CD施加張力的狀態(正常狀態)下,張力傳遞輥30和空轉輥40經由連杆機構720被扭簧726施力,藉此夾持繩CD。當在此狀態下繩CD向前方(圖43的左方)移動時,繩CD的移動傳遞至張力傳遞輥30,張力傳遞輥30的旋轉被依次傳遞至帶內齒的齒輪架260、行星齒輪28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320,從而使平衡塊340(參照圖2)旋轉,並利用平衡塊340的旋轉阻力對繩CD施加制動力。亦即,在本實施方式中,伴隨著保持部件、亦即連杆機構720(連接板721和連接板722)的移動,夾持部件也夾持繩CD。此時,輥部42和滾花輥240的移動軌跡如圖43(a)中的雙箭頭所示。另外,如圖43(a)所示,移動軌跡超過規定的夾持位置而延伸。
另一方面,當繩CD向後方(圖43的右方)移動時,如圖43(b)所示,被連接板721保持的張力傳遞輥30和被連接板722保持的空轉輥40伴隨著繩CD的移動,對抗經由連杆機構720的扭簧726的作用力,以軸723為中心朝向張力傳遞輥30與空轉輥40之間的距離變大的方向旋轉。藉此,夾持體對繩CD的夾持變弱,經由張力傳遞輥30的阻力賦予部RA對繩CD施加的阻力減少。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連杆機構720構成為將一對連接板721、722配置在軸向兩端側,但是亦可構成為將一對連接板721、722僅配置在軸向一端側。
以上對各種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之遮蔽裝置100A亦可是與上述實施方式之遮蔽裝置100A不同的構成。例如,本發明之日射遮蔽裝置亦可是捲繞有簾布的捲簾、或多個百葉片進行昇降的百葉窗。另外,如圖44所示,亦可使用螺絲111等將制動裝置1000固定在窗框110上。另外,亦可在把手109的內部設置制動裝置1000。進而,亦可在昇降繩102的通過路徑上的任意位置設置制動裝置1000。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發明,可提供即使在夾持繩的夾持體因磨損而直徑變小之情形下也能夠適當地夾持繩的制動裝置,能夠防止部件的劣化。
1000:制動裝置
200:排列部件
10A:殼體
220:滑塊
SP:螺旋彈簧
31、41:軸芯
40:空轉輥
42:輥部
240:滾花輥
50:小齒輪
241:墊圈
260:帶內齒的齒輪架
280:行星齒輪
300:板片
320:帶恆星齒輪的平衡塊支架
340:平衡塊
70:基座
708:圓柱部

Claims (16)

  1. 一種制動裝置,對繩的長度方向的移動進行制動,該制動裝置的特徵在於,具有夾持體,該夾持體具備夾持所述繩的一對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構成為以規定的移動軌跡進行移動,所述夾持體在所述移動軌跡的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所述繩,所述移動軌跡係超過所述夾持位置而延伸;所述一對夾持體均以所述移動軌跡進行移動,所述移動軌跡以其延長線相互交叉之方式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移動軌跡在朝向所述繩的方向上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移動軌跡是沿著限制槽的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移動軌跡,所述限制槽對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移動進行限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殼體,該殼體將所述夾持部件的至少一方包含於內部且具備所述限制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夾持體由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構成,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具有軸,所述限制槽以所述軸相對於所述繩能夠靠近之方式形成,所述夾持位置是從所述限制槽的相對於所述繩的靠近方向側的端部遠離之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 所述第二夾持部件具有軸,所述限制槽係構成為:透過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的軸沿所述限制槽移動,從而能夠在規定的夾持位置夾持所述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限制槽在所述殼體中形成有兩個,且至少一個為圓弧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兩個限制槽以相對於所述繩的移動方向傾斜之方式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兩個限制槽具有互不相同的曲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軸配置在大致垂直方向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夾持部件由夾持平面構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夾持平面是在所述第一夾持部件移動的前後被固定之平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對所述第一夾持部件從釋放所述繩的釋放位置向夾持所述繩的夾持位置施力。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其中,所述制動裝置具有沿所述限制槽的邊緣形成的導向壁。
  15. 一種遮蔽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14項所述之制動裝置,和以利用所述繩的移動能夠昇降之方式被懸掛的遮蔽部件。
  16. 一種遮蔽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所述之制動裝置,以利用所述繩的移動能夠昇降之方式被懸掛的遮蔽部件,以及將所述制動裝置包含於內部的上樑;所述夾持平面是所述上樑的底面。
TW106131171A 2016-09-14 2017-09-12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TWI7232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0010 2016-09-14
JP2016180010 2016-09-14
JP2016-237610 2016-12-07
JP2016237610 2016-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256A TW201816256A (zh) 2018-05-01
TWI723218B true TWI723218B (zh) 2021-04-01

Family

ID=6161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171A TWI723218B (zh) 2016-09-14 2017-09-12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895983B2 (zh)
KR (1) KR102606316B1 (zh)
CN (1) CN110191998A (zh)
AU (1) AU2017327051A1 (zh)
TW (1) TWI723218B (zh)
WO (1) WO2018051883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0949A (ja) * 1996-11-12 1998-05-26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US7174943B2 (en) * 2004-11-24 2007-02-13 Wen-Jen Wang Curtain hoisting clutch apparatus
TWM361554U (en) * 2008-12-30 2009-07-21 Nien Made Entpr Co Ltd Braking structure for pull cord of window curta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4311Y2 (zh) * 1985-04-19 1991-11-29
JPH0431999Y2 (zh) * 1986-07-07 1992-07-31
JP2711904B2 (ja) * 1989-07-21 1998-02-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搭載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
JP2755535B2 (ja) * 1992-10-07 1998-05-20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の昇降コードストッパー装置
JP2005030084A (ja) 2003-07-07 2005-02-03 Nichibei Co Ltd ブラインドの昇降装置
WO2011075106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Freelance Inventors Inc. Cord lock
CN107849899B (zh) * 2015-06-05 2020-04-03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0949A (ja) * 1996-11-12 1998-05-26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US7174943B2 (en) * 2004-11-24 2007-02-13 Wen-Jen Wang Curtain hoisting clutch apparatus
TWM361554U (en) * 2008-12-30 2009-07-21 Nien Made Entpr Co Ltd Braking structure for pull cord of window curta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27051A1 (en) 2019-05-02
KR20190046994A (ko) 2019-05-07
CN110191998A (zh) 2019-08-30
KR102606316B1 (ko) 2023-11-23
TW201816256A (zh) 2018-05-01
JP6895983B2 (ja) 2021-06-30
JPWO2018051883A1 (ja) 2019-06-24
WO2018051883A1 (ja)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4616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遮蔽装置
JP6956476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遮蔽装置
TWI723218B (zh) 制動裝置以及使用該制動裝置的遮蔽裝置
JP6815144B2 (ja) 制動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JP6799969B2 (ja) 制動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JP6895738B2 (ja) 遮蔽装置
JP7002193B2 (ja) 遮蔽装置
JP6842870B2 (ja) 組立構造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制動装置
JP6844988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遮蔽装置
JP6817036B2 (ja) 遮蔽装置
JP6877939B2 (ja) 制動装置
JP7018881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遮蔽装置
JP6889996B2 (ja) 制動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JP7083462B2 (ja) 遮蔽装置
JP6438918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日射遮蔽装置
JP6951959B2 (ja) 制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遮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