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049B - 連接器總成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049B
TWI699049B TW108121462A TW108121462A TWI699049B TW I699049 B TWI699049 B TW I699049B TW 108121462 A TW108121462 A TW 108121462A TW 108121462 A TW108121462 A TW 108121462A TW I699049 B TWI699049 B TW I6990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supported
support portion
elasti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658A (zh
Inventor
青木滋晴
木村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0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8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with identically-shaped contact, e.g. for 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構造,該構造係即使是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互相淺淺地嵌合的情況,亦可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以電性確實地連接。 [解決手段]連接器總成10係包括具有第1接觸片40之第1連接器12、與具有第2接觸片60之第2連接器15。第1接觸片40係具有:第1被支撐部42,係被支撐成在水平方向不會移動;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從第1被支撐部42延伸;以及第1接點48,係被第1彈性支撐部46支撐。第2接觸片60係具有:第2被支撐部62,係被支撐成在水平方向不會移動;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從第2被支撐部62延伸;以及第2接點,係被第2彈性支撐部66支撐。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淺淺地嵌合時,第1接點48係與第2彈性支撐部66接觸,而第2接點68係與第1彈性支撐部46接觸。

Description

連接器總成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備互相可嵌合之2種連接器的連接器總成。
這種連接器總成係例如被揭示於專利文獻1。
參照圖17,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連接器總成90係包括互相可嵌合之插座側連接器(第1連接器)92與插頭側連接器(第2連接器)96。第1連接器92係包括外殼920與外殼920所固持之插座側接觸片(第1接觸片)930。第1接觸片930係具有接觸部932與接觸承受部934。第2連接器96係包括外殼960與外殼960所固持之插頭側接觸片(第2接觸片)970。第2接觸片970係具有接觸部972與接觸承受部974。
參照圖18,將第2連接器96之端部深深地***第1連接器92之內部時,第1連接器92與第2連接器96係互相嵌合。在此深嵌合狀態,第1接觸片930之接觸部932係與第2接觸片970之接觸承受部974接觸,第2接觸片970之接觸部972係與第1接觸片930之接觸承受部934接觸。結果,第1連接器92與第2連接器96係互相以電性連接。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專利第419001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參照圖17,第1連接器92及第2連接器96係例如各自被搭載於在電子機器(未圖示)之內部所配置的2片電路基板(未圖示),並為了將2片電路基板以電性連接所使用。可是,例如由於電子機器之構造上的限制,而有無法將第2連接器96之端部深深地***第1連接器92之內部的情況。換言之,第1連接器92與第2連接器96係有互相淺淺地嵌合的情況。參照在圖17以虛線所描繪之接觸部932及接觸部972時,在淺嵌合狀態,接觸部932及接觸部972係有可能各自不移至接觸承受部974及接觸承受部934。結果,有可能第1連接器92與第2連接器96之間的電性連接未進行或成為不穩定。
因此,本發明係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構造,該構造係即使是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互相淺淺地嵌合的情況,亦可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以電性確實地連接。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1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之連接器總成, 該第2連接器係與在上下方向位於下方之該第1連接器可嵌合; 該第1連接器係包括第1外殼與第1接觸片; 該第1外殼係具有第1支撐部,且在該第1外殼,係形成第1接受部與第1容許部; 該第1接受部係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該第2連接器; 該第1支撐部係在與該上下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位於該第1接受部的旁邊; 該第1容許部係位於該第1支撐部之上方,且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1接受部的旁邊;該第1接觸片係具有第1被支撐部、第1彈性支撐部以及第1接點;該第1被支撐部係沿著該第1支撐部與該第1接受部之間的邊界在該上下方向延伸,且被該第1支撐部支撐成在該水平方向不會移動;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從該第1被支撐部延伸成在該水平方向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該第1接點係由該第1彈性支撐部所支撐;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分開之分開狀態,該第1接點係在各個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而位於該第1接受部之內部,且該第1容許部係容許該第1彈性支撐部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該第1接點之在該水平方向的移動;該第2連接器係包括第2外殼與第2接觸片;該第2外殼係具有第2支撐部,且在該第2外殼,係形成第2接受部與第2容許部;該第2接受部係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該第1連接器;該第2支撐部係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2接受部的旁邊;該第2容許部係位於該第2支撐部之下方,且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2接受部的旁邊;該第2接觸片係具有第2被支撐部、第2彈性支撐部以及第2接點;該第2被支撐部係沿著該第2支撐部與該第2接受部之間的邊界在該上下方向延伸,且被該第2支撐部支撐成在該水平方向不會移動;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從該第2被支撐部延伸成在該水平方向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該第2接點係由該第2彈性支撐部所支撐; 在該分開狀態,該第2接點係在各個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而位於該第2接受部之內部,且該第2容許部係容許該第2彈性支撐部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該第2接點之在該水平方向的移動; 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完全地嵌合之完全嵌合狀態,該第1接點係與該第2被支撐部接觸,且該第2接點係與該第1被支撐部接觸; 在該完全嵌合狀態,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與該第1外殼未接觸,且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與該第2外殼未接觸。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2連接器總成,係第1連接器總成, 該第1接觸片係具有第1起點; 該第1起點係位於該第1被支撐部與該第1彈性支撐部之間的邊界; 該第2接觸片係具有第2起點; 該第2起點係位於該第2被支撐部與該第2彈性支撐部之間的邊界。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3連接器總成,係第2連接器總成, 該第1起點與該第1接點之間的長度係該第2起點與該第2接點之間的長度之80%以上且120%以下。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4連接器總成,係第3連接器總成, 該第1彈性支撐部與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5連接器總成,係第2至第4之任一種連接器總成, 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被彎曲成形,而具有第1彎曲點; 該第1起點與該第1彎曲點之間的長度係比該第1彎曲點與該第1接點之間的長度更短; 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被彎曲成形,而具有第2彎曲點; 該第2起點與該第2彎曲點之間的長度係比該第2彎曲點與該第2接點之間的長度更短。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6連接器總成,係第5連接器總成, 該第1起點與該第1彎曲點之間之在該上下方向的距離係該第1被支撐部之在該水平方向之尺寸的5倍以下; 該第2起點與該第2彎曲點之間之在該上下方向的距離係該第2被支撐部之在該水平方向之尺寸的5倍以下。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7連接器總成,係第1至第6之任一種連接器總成, 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具有第1傾斜部; 該第1傾斜部係在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傾斜成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 該第1接點係位於該第1傾斜部的端部; 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具有第2傾斜部; 該第2傾斜部係在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傾斜成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 該第2接點係位於該第2傾斜部的端部。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作為第8連接器總成,係第1至第7之任一種連接器總成, 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之一方係浮動連接器。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連接器總成係包括互相可嵌合之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若依據本發明,在完全嵌合狀態(深嵌合狀態),第1接觸片之第1接點係與第2接觸片之第2被支撐部接觸,且第2接觸片之第2接點係與第1接觸片之第1被支撐部接觸。第1被支撐部及第2被支撐部係因為被第1支撐部及第2支撐部各自支撐成在水平方向不會移動,所以第1接點及第2接點係藉充分之接觸壓各自與第2被支撐部及第1被支撐部確實地接觸。
又,若依據本發明,第1接觸片之第1彈性支撐部係從第1被支撐部延伸成在水平方向從第1支撐部遠離,而第2接觸片之第2彈性支撐部係從第2被支撐部延伸成在水平方向從第2支撐部遠離。若依據此構造,在淺嵌合狀態,第1彈性支撐部所支撐之第1接點係與第2彈性支撐部接觸,且第2彈性支撐部所支撐之第2接點係與第1彈性支撐部接觸。在此時,各個第1彈性支撐部及第2彈性支撐部產生彈性變形,藉此,第1接點及第2接點係藉充分之接觸壓各自與第2彈性支撐部及第1彈性支撐部確實地接觸。即,若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構造,該構造係即使是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互相淺淺地嵌合的情況,亦可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以電性確實地連接。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總成10係包括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第2連接器15係沿著Z方向可與在上下方向(Z方向)位於下方(-Z側)之第1連接器12嵌合。與第1連接器12嵌合之第2連接器15係從第1連接器12沿著Z方向可拔除。
參照圖2及圖4,在本實施形態,第1連接器12係在第1電路基板82所搭載之基板連接器。第2連接器15係在第2電路基板85所搭載之基板連接器。又,第1連接器12係插頭,第2連接器15係插座。尤其,第1連接器12係浮動連接器。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可應用於包括各式各樣之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的連接器總成。例如,亦可第1連接器12係插座,亦可第2連接器15係插頭。又,各個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15係亦可是浮動連接器,亦可不是浮動連接器。即,亦可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15之一方是浮動連接器。
以下,說明第1連接器12之構造。
參照圖5,本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12係包括由絕緣體所構成之第1外殼(可動外殼)20、由絕緣體所構成之固定外殼30以及由導體所構成之複數個第1接觸片40。但,亦可第1連接器12係未具備固定外殼30。另一方面,亦可第1連接器12係除了第1外殼20、固定外殼30以及第1接觸片40以外,更具備別的構件。
參照圖2,固定外殼30係在使用第1連接器12時,被搭載於第1電路基板82。第1外殼20係整體上被配置於固定外殼30之上方(+Z側)。第1外殼20係由固定外殼30所支撐,並在與Z方向正交之水平面(XY平面),對固定外殼30可移動。
參照圖5,第1外殼20係具有底部22、島狀部24以及第1周壁部26。底部22係第1外殼20的下部(-Z側之部位)且局部地被收容於固定外殼30的內部。島狀部24係從底部22之在XY平面的中間部向上方突出,並沿著與Z方向正交之間距方向(Y方向)延長。第1周壁部26係一面在XY平面包圍島狀部24,一面從底部22向上方延伸。
在第1外殼20,係形成第1接受部202。第1接受部202係在XY平面由第1周壁部26所包圍之空間。第1接受部202係在XY平面包圍島狀部24。參照圖14至圖16,第1接受部202係在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分開之分開狀態(圖14之狀態)向上方開口,在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第2連接器15。
參照圖5、圖8以及圖14,第1外殼20係具有第1支撐部242、分離壁244以及2個第1定位部249。2個第1定位部249係各自位於島狀部24之在Y方向的兩端部。第1支撐部242及分離壁244係在Y方向位於2個第1定位部249之間,並在與Y方向及Z方向之雙方正交的水平方向(X方向)位於第1接受部202的旁邊。參照圖14,第1支撐部242係位於島狀部24的下部,並從底部22向上方突出。分離壁244係係位於島狀部24的上部(+Z側之部位),並從第1支撐部242之上端(+Z側之端)向上方突出。各個第1定位部249係向上方突出成超過分離壁244之上端。
參照圖5、圖6以及圖8,在島狀部24,係形成複數個第1凹部248。各個第1凹部248係以使島狀部24之在X方向之側面的一部分向X方向內側凹下的方式所形成,藉此,在島狀部24係形成複數個第1間壁246。各個第1凹部248係位於在Y方向相鄰的2個第1間壁246之間的空間。第1凹部248係在X方向被區分成2行。各行之第1凹部248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並在Y方向被配置成等間隔。又,2行之第1凹部248係被配置成對YZ平面鏡對稱。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第1凹部248的形狀及配置係可因應於需要各式各樣地變形。
參照圖14,各個第1凹部248係在Z方向從分離壁244至第1支撐部242所形成。即,各個第1凹部248係包含在分離壁244所形成的上部、與在第1支撐部242所形成的下部。在各個第1凹部248,上部係向X方向內側大為凹下,而下部係向X方向內側稍微地凹下。第1支撐部242係具有各自與第1凹部248對應的複數個第1支撐面242S。各個第1支撐面242S係第1支撐部242之在X方向之側面的一部分。又,各個第1支撐面242S係對應的第1凹部248之下部的壁面,係與X方向正交之垂直平面。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各個第1凹部248的上部係作用為後述的第1容許部204。即,在第1外殼20,係形成由第1凹部248之上部所構成的複數個第1容許部204。各個第1容許部204係位於第1支撐部242的上部,且在X方向與第1接受部202連接。即,各個第1容許部204係在X方向位於第1接受部202的旁邊。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各個第1容許部204係包含位於第1支撐部242之正上的空間、與向X方向外側突出成稍微地超過第1支撐部242的空間。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參照圖5及圖6,亦可各個第1凹部248係僅被形成於分離壁244。換言之,亦可在第1支撐部242(參照圖14),係未形成第1凹部248。在此情況,各個第1凹部248係其整體作用為第1容許部204,各個第1容許部204係僅位於第1支撐部242之正上。進而,亦可島狀部24係未具有第1間壁246。在此情況,在第1外殼20,係形成2個第1容許部204,此2個第1容許部204係在X方向各自位於分離壁244的兩側,並在Y方向位於2個第1定位部249之間。
本實施形態之第1外殼20係具有上述之構造。但,參照圖14,只要第1外殼20具有一個以上之第1支撐部242,且,在第1外殼20形成一個以上之第1接受部202及一個以上之第1容許部204,第1外殼20之構造係無特別地限定。例如,各個分離壁244及第1周壁部26係因應於需要設置即可。又,亦可第1支撐部242係不是島狀部24的一部分。
參照圖5及圖7,本實施形態之第1接觸片40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並以各自對應於第1凹部248之方式在X方向被區分成2行。即,2行之第1接觸片40係被配置成對YZ平面鏡對稱。各行之第1接觸片40係在Y方向被排列成等間隔。參照圖5,各個第1接觸片40係被收容於對應之第1凹部248,並由第1外殼20及固定外殼30所固持。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第1接觸片40係具有互相相異的形狀。又,亦可第1連接器12係具備僅一個第1接觸片40。
以下,說明第1接觸片40中之一個。以下的說明係適用於本實施形態之各個第1接觸片40。
參照圖7,本實施形態之第1接觸片40係對一片平板狀之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所形成的彎曲接觸片。即,第1接觸片40係具有彎曲之一片金屬板,並具有第1被固定部402、第1連結部404、第1被支撐部42、第1彈性支撐部46以及第1接點48。第1接觸片40之各部位係具有互相幾乎相同的板厚。
第1被固定部402係沿著X方向延伸。第1連結部404係從第1被固定部402之X方向內側的端一面彎曲一面向上方延伸。第1被支撐部42係從第1連結部404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即,第1連結部404係將第1被固定部402與第1被支撐部42互相連結。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從第1被支撐部42的上端,整體上朝向X方向外側及上方延伸,並可彈性變形。第1彈性支撐部46之上端附近的部位係朝向X方向外側成弧狀地突出,藉此,形成第1接點48與第1導引部469。第1接點48係由第1彈性支撐部46所支撐,並伴隨第1彈性支撐部46之彈性變形而在X方向可移動。第1導引部469係從第1接點48朝向X方向內側及上方一面緩和地彎曲一面延伸。
與圖7一併地參照圖14,在本實施形態,第1連結部404的下端部係被壓入固定外殼30並被固持,且,第1被支撐部42的下端部係被壓入第1外殼20之底部22並被固持。參照圖2,第1被固定部402係從固定外殼30向下方露出,在使用第1連接器12時,藉焊接等被固定於第1電路基板82之導電墊(未圖示)並被連接。參照圖14,第1連結部404係將第1外殼20支撐成在XY平面可移動。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在第1連接器12未具備固定外殼30的情況,亦可第1連結部404係被壓入第1外殼20之底部22並被固持。又,亦可第1接觸片40係藉***成形局部地被埋入第1外殼20之內部。
參照圖14,第1被支撐部42係沿著第1支撐部242與第1接受部202之間的邊界在Z方向延伸。尤其,本實施形態之第1被支撐部42係從底部22沿著Z方向筆直地向上延伸。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1被支撐部42之大部分係被配置於第1凹部248之內部。藉此配置,第1被支撐部42係在被限制成在Y方向不會移動之狀態下,在Z方向沿著第1凹部248成直線狀地延伸。另一方面,第1被支撐部42之一部分(尤其,X方向外側之面)係向第1接受部202之內部露出。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在第1支撐部242,係因應於需要設置第1凹部248即可。在第1支撐部242不設置第1凹部248的情況,亦可第1被支撐部42之整體位於第1接受部202之內部。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1被支撐部42係局部地被固定於底部22,且,與第1支撐部242之第1支撐面242S(垂直平面)接觸或接近。即,第1被支撐部42係被第1支撐部242支撐,第1支撐部242係防止第1被支撐部42之往第1支撐部242的移動。換言之,第1被支撐部42係被第1支撐部242支撐成在X方向不會移動。上述之支撐構造係可各式各樣地變形。例如,第1支撐面242S係只要與X方向交叉即可,亦可與X方向稍微地斜交。即,亦可第1被支撐部42係沿著第1支撐面242S,一面傾斜一面向上方延伸。又,亦可第1被支撐部42係在X方向外側之面露出之狀態下,被埋入第1支撐部242之內部。
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從第1被支撐部42延伸成在X方向從第1支撐部242遠離。換言之,第1彈性支撐部46係第1接觸片40中一面從第1支撐部242及第1被支撐部42遠離一面延伸的部位。
與圖7一併地參照圖14,第1接觸片40係具有第1起點44。第1起點44係位於第1被支撐部42與第1彈性支撐部46之間的邊界。換言之,第1被支撐部42係向上方延伸至第1起點44,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從第1起點44向上方延伸。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1彈性支撐部46的下端部係具有與第1被支撐部42之上端部相異的形狀,藉此,第1起點44係即使在第1接觸片40未被第1外殼20固持之狀態亦可明確地視認。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亦可在第1被支撐部42與第1彈性支撐部46之間,係未設置明確之邊界。更具體而言,亦可第1彈性支撐部46的下端部係具有與第1被支撐部42之上端部相同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之第1彈性支撐部46係被彎曲成形,藉此,具有第1垂直部462、第1彎曲點464以及第1傾斜部466。第1垂直部462係從第1起點44至第1彎曲點464沿著Z方向成直線狀地向上方延伸。第1傾斜部466係從第1彎曲點464朝向X方向外側及上方延伸,藉此,在Z方向及X方向傾斜成從第1支撐部242遠離。第1接點48及第1導引部469係位於第1傾斜部466的上端部。本實施形態之第1彎曲點464係可明確地視認。但,亦可第1彈性支撐部46係未具有明確之第1彎曲點464,並從第1起點44一面成直線狀或緩和地彎曲一面朝向X方向外側及上方延伸。換言之,亦可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僅具有在與Y方向正交之正交面(XZ平面)傾斜的第1傾斜部466。
參照圖14,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在X方向從第1支撐部242遠離,並在Z方向位於第1支撐部242的上方。詳細地說明之,在Z方向,第1起點44的位置係與第1支撐部242之上端的位置一致。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第1彈性支撐部46係未具有第1垂直部462,而第1傾斜部466係直接從第1起點44延伸。在此情況,亦可第1起點44係位於比第1支撐部242的上端更下方。換言之,亦可第1彈性支撐部46的下端部係在X方向,位於第1支撐部242的旁邊。
第1接點48係在分開狀態,在各個Z方向及X方向從第1支撐部242遠離並位於第1接受部202之內部。第1接點48承受朝向X方向內側之力時,第1彈性支撐部46係產生彈性變形,而第1接點48係在第1接受部202之內部朝向分離壁244移動。在此時,第1導引部469之X方向內側的端係不會與分離壁244碰撞地在第1容許部204之內部移動。即,在分開狀態,第1容許部204係容許第1彈性支撐部46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第1接點48之在X方向的移動。
以下,說明第2連接器15之構造。
參照圖9,第2連接器15係包括由絕緣體所構成之第2外殼50、及各自與由導體所構成第1接觸片40(參照圖5)對應的複數個第2接觸片60。但,亦可第2連接器15係除了第2外殼50及第2接觸片60以外,更具備別的構件。
第2外殼50係具有基部52與第2周壁部56。參照圖2,基部52係在使用第2連接器15時,被搭載於第2電路基板85。參照圖9及圖13,第2周壁部56係在XY平面沿著基部52的外周延伸,並延伸成在Z方向從基部52遠離。
在第2外殼50,係形成第2接受部502。第2接受部502係在XY平面由第2周壁部56所包圍之空間。第2接受部502係具有2個第2定位部512。第2定位部512係各自位於第2接受部502之在Y方向的兩側部之凹部。參照圖14至圖16,第2接受部502係在分開狀態向下方開口,在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第1連接器12。
參照圖9及圖13,第2周壁部56係具有2個側壁560。各個側壁560係沿著YZ平面延伸。2個側壁560係在X方向隔著第2接受部502互相位於相反側。參照圖9、圖13以及圖14,各個側壁560係具有第2支撐部562與保護壁564。即,第2外殼50係具有2個第2支撐部562與2個保護壁564。在本實施形態,2個側壁560係在YZ平面具有互相鏡對稱的形狀。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2個側壁560係在YZ平面具有互相非對稱的形狀,亦可僅側壁560之一方具有第2支撐部562。
以下,說明2個側壁560中之一。以下的說明係適用於本實施形態之各個側壁560。
參照圖9、圖13以及圖14,第2支撐部562及保護壁564係在Y方向位於側壁560的兩端部之間,並在X方向位於第2接受部502的旁邊。參照圖14,第2支撐部562係位於側壁560的上部,並從基部52向下方突出。保護壁564係位於側壁560的下部,並從第2支撐部562的下端向下方突出。
參照圖9、圖10以及圖13,在側壁560,係形成複數個第2凹部568。各個第2凹部568係以使側壁560之X方向內側之側面的一部分向X方向外側凹下的方式所形成,藉此,在側壁560係形成複數個第2間壁566。各個第2凹部568係位於在Y方向相鄰的2個第2間壁566之間的空間。第2凹部568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並在Y方向被配置成等間隔。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第2凹部568的形狀及配置係可因應於需要各式各樣地變形。
參照圖14,各個第2凹部568係在Z方向從保護壁564至第2支撐部562所形成。即,各個第2凹部568係包含在保護壁564所形成的下部、與在第2支撐部562所形成的上部。在各個第2凹部568,下部係向X方向外側大為凹下,上部係向X方向外側稍微地凹下。第2支撐部562係具有各自與第2凹部568對應之複數個第2支撐面562S。各個第2支撐面562S係第2支撐部562之X方向內側之側面的一部分。又,各個第2支撐面562S係對應之第2凹部568之上部的壁面,係與X方向正交之垂直平面。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各個第2凹部568之下部係作用為後述之第2容許部504。即,在第2外殼50,係形成由第2凹部568之下部所構成的複數個第2容許部504。各個第2容許部504係位於第2支撐部562的下方,且,在X方向與第2接受部502連接。即,各個第2容許部504係在X方向位於第2接受部502的旁邊。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各個第2容許部504係包含位於第2支撐部562之正下的空間、與向X方向內側突出成稍微地超過第2支撐部562的空間。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參照圖9及圖10,亦可各個第2凹部568係僅被形成於保護壁564。換言之,亦可在第2支撐部562(參照圖14),係未形成第2凹部568。在此情況,各個第2凹部568係其整體作用為第2容許部504,各個第2容許部504係僅位於第2支撐部562的正下。進而,亦可側壁560係未具有第2間壁566。在此情況,在側壁560,係形成一個第2容許部504。此第2容許部504係在Y方向位於側壁560的兩端部之間。
本實施形態之第2外殼50係具有上述之構造。但,參照圖14,只要第2外殼50具有一個以上之第2支撐部562,且,在第2外殼50形成一個以上之第2接受部502及一個以上之第2容許部504,第2外殼50之構造係無特別地限定。例如,保護壁564係因應於需要設置即可。又,亦可第2支撐部562係不是側壁560之一部分。
參照圖9及圖11,本實施形態之第2接觸片60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並以各自與第2凹部568對應的方式在X方向被區分成2行。即,2行之第2接觸片60係被配置成對YZ平面鏡對稱。各行之第2接觸片60係在Y方向被排列成等間隔。參照圖9,各個第2接觸片60係被收容於對應之第2凹部568,並被第2外殼50固持。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第2接觸片60係具有互相相異的形狀。又,亦可第2連接器15係僅具備一個第2接觸片60。
以下,說明第2接觸片60中之一。以下的說明係適用於本實施形態之各個第2接觸片60。
參照圖12,本實施形態之第2接觸片60係對一片平板狀之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所形成的彎曲接觸片。即,第2接觸片60係具有彎曲之一片金屬板,並具有第2被固定部602、第2連結部604、第2被支撐部62、第2彈性支撐部66以及第2接點68。第2接觸片60之各部位係具有互相幾乎相同的板厚。
第2被固定部602係沿著X方向延伸。第2連結部604係從第2被固定部602之X方向內側的端整體上向X方向內側延伸。第2被支撐部62係從第2連結部604之X方向內側的端向下方延伸。即,第2連結部604係將第2被固定部602與第2被支撐部62互相連結。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從第2被支撐部62的下端,整體上朝向X方向內側及下方延伸,並可彈性變形。第2彈性支撐部66之下端附近的部位係朝向X方向內側成弧狀地突出,藉此,形成第2接點68與第2導引部669。第2接點68係由第2彈性支撐部66所支撐,並伴隨第1彈性支撐部46之彈性變形而在X方向可移動。第2導引部669係從第2接點68朝向X方向外側及下方一面緩和地彎曲一面延伸。
與圖12一併地參照圖14,在本實施形態,第2連結部604的一部分及第2被支撐部62的上端部係被壓入第2外殼50之基部52並被固持。參照圖2,第2被固定部602係從第2外殼50向上方露出,在使用第2連接器15時,藉焊接等被固定於第2電路基板85之導電墊(未圖示)並被連接。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第2接觸片60係藉***成形局部地被埋入第2外殼50之內部。
參照圖14,第2被支撐部62係沿著第2支撐部562與第2接受部502之間的邊界在Z方向延伸。尤其,本實施形態之第2被支撐部62係從基部52沿著Z方向筆直地向下延伸。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2被支撐部62之大部分係被配置於第2凹部568之內部。藉此配置,第2被支撐部62係在被限制成在Y方向不會移動之狀態下,在Z方向沿著第2凹部568成直線狀地延伸。另一方面,第2被支撐部62之一部分(尤其,X方向內側之面)係向第2接受部502之內部露出。但,本發明係可各式各樣地變形。例如,在第2支撐部562,係因應於需要設置第2凹部568即可。在第2支撐部562不設置第2凹部568的情況,亦可第2被支撐部62整體位於第2接受部502之內部。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2被支撐部62係局部地被固定於基部52,且,與第2支撐部562之第2支撐面562S(垂直平面)接觸或接近。即,第2被支撐部62係被第2支撐部562支撐,第2支撐部562係防止第2被支撐部62之往第2支撐部562的移動。換言之,第2支撐部62係被第2支撐部562支撐成在X方向不會移動。上述之支撐構造係可各式各樣地變形。例如,第2支撐面562S係只要與X方向交叉即可,亦可與X方向稍微地斜交。即,亦可第2被支撐部62係沿著第2支撐面562S,一面傾斜一面向下方延伸。又,亦可第2被支撐部62係在X方向內側之面露出之狀態下,被埋入第2支撐部562之內部。
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從第2被支撐部62延伸成在X方向從第2支撐部562遠離。換言之,第2彈性支撐部66係第2接觸片60中一面從第2支撐部562及第2被支撐部62遠離一面延伸的部位。
與圖12一併地參照圖14,第2接觸片60係具有第2起點64。第2起點64係位於第2被支撐部62與第2彈性支撐部66之間的邊界。換言之,第2被支撐部62係向下方延伸至第2起點64,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從第2起點64向下方延伸。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2彈性支撐部66的上端部係具有與第2被支撐62之下端部相異的形狀,藉此,第2起點64係即使在第2接觸片60未被第2外殼50固持之狀態亦可明確地視認。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亦可在第2被支撐部62與第2彈性支撐部66之間,係未設置明確之邊界。更具體而言,亦可第2彈性支撐部66的上端部係具有與第2被支撐部62之下端部相同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之第2彈性支撐部66係被彎曲成形,藉此,具有第2垂直部662、第2彎曲點664以及第2傾斜部666。第2垂直部662係從第2起點64至第2彎曲點664沿著Z方向成直線狀地向下方延伸。第2傾斜部666係從第2彎曲點664朝向X方向內側及下方延伸,藉此,在Z方向及X方向傾斜成從第2支撐部562遠離。第2接點68及第2導引部669係位於第2傾斜部666的下端部。本實施形態之第2彎曲點664係可明確地視認。但,亦可第2彈性支撐部66係未具有明確之第2彎曲點664,並從第2起點64一面成直線狀或緩和地彎曲一面朝向X方向內側及下方延伸。換言之,亦可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僅具有在XZ平面傾斜的第2傾斜部666。
參照圖14,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在X方向從第2支撐部562遠離,並在Z方向位於第2支撐部562的下方。詳細地說明之,在Z方向,第2起點64的位置係與第2支撐部562之下端的位置一致。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第2彈性支撐部66係未具有第2垂直部662,而第2傾斜部666係直接從第2起點64延伸。在此情況,亦可第2起點64係位於比第2支撐部562的下端更上方。換言之,亦可第2彈性支撐部66的上端部係在X方向,位於第2支撐部562的旁邊。
在分開狀態,第2接點68係在各個Z方向及X方向從第2支撐部562遠離並位於第2接受部502之內部。第2接點68承受朝向X方向外側之力時,第2彈性支撐部66係產生彈性變形,而第2接點68係在第2接受部502之內部朝向保護壁564移動。在此時,第2導引部669之X方向外側的端係不會與保護壁564碰撞地在第2容許部504之內部移動。即,在分開狀態,第2容許部504係容許第2彈性支撐部66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第2接點68之在X方向的移動。
以下,說明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之間的電性連接。
參照圖5、圖9以及圖14,使位於分開狀態之第2連接器15向下方移動時,第2周壁部56係局部地被收容於第1接受部202,島狀部24係局部地被收容於第2接受部502。結果,各個第1接觸片40係對對應之第2接觸片60,在各個X方向及Y方向被定位。參照圖14及圖15,在上述之定位後使第2連接器15更向下方移動時,各個第2接觸片60之第2導引部669係與對應之第1接觸片40的第1導引部469碰撞。在此時,各個第1導引部469係承受朝向X方向內側之力,而各個第2導引部669係承受朝向X方向外側之力。
使第2連接器15向下方繼續移動時,各個第1彈性支撐部46係朝向X方向內側移動,而各個第2彈性支撐部66係朝向X方向外側移動。接著,各個第1接點48係向對應之第2接點68的上方移動,而與對應之第2彈性支撐部66接觸,各個第2接點68係向對應之第1接點48的下方移動,而與對應之第1彈性支撐部46接觸。將此時之連接器總成10的狀態稱為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淺淺地嵌合之淺嵌合狀態。在淺嵌合狀態,各個第1接觸片40係在2個接觸點(第1接觸點468及第2接觸點668)與對應之第2接觸片60接觸,藉此,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係互相以電性連接。
參照圖16,使第2連接器15更向下方移動時,各個第1接點48係與對應之第2被支撐部62接觸,而各個第2接點68係與對應之第1被支撐部42接觸。將此時之連接器總成10的狀態稱為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完全地嵌合(深深地嵌合)之完全嵌合狀態。在完全嵌合狀態,亦各個第1接觸片40係在2個接觸點與對應之第2接觸片60接觸。又,第1被支撐部42及第2被支撐部62係各自被第1支撐部242及第2支撐部562支撐成在是接觸方向之X方向不會移動。因此,在完全嵌合狀態,第1接點48及第2接點68係藉充分之接觸壓各自與第2被支撐部62及第1被支撐部42確實地接觸。即,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係以電性確實地連接。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深嵌合狀態之2個接觸點係在Z方向大為分開。因此,即使在異物侵入第1接受部202及第2接受部502的情況,亦2個接觸點係難同時污染,藉此,穩定地維持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之間的電性連接。
參照圖15,在淺嵌合狀態,第1彈性支撐部46所支撐之第1接點48係與第2彈性支撐部66之第2接觸點668接觸,且,第2彈性支撐部66所支撐之第2接點68係與第1彈性支撐部46之第1接觸點468接觸。在此時,第1彈性支撐部46係因第2接觸點668對第1接點48所施加之朝向X方向內側的力而產生彈性變形,而第1接點48係一面向X方向內側移動一面對第2接觸點668施加朝向X方向外側之力。一樣地,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因第1接觸點468對第2接點68所施加之朝向X方向外側的力而產生彈性變形,而第2接點68係一面向X方向外側移動一面對第1接觸點468施加朝向X方向內側之力。即,第1接點48係對第2接觸點668施加力同時從第2接觸點668承受反作用力,而第2接點68係對第1接觸點468施加力同時從第1接觸點468承受反作用力。結果,第1接點48及第2接點68係藉充分之接觸壓各自與第2彈性支撐部66及第1彈性支撐部46確實地接觸。
詳細地說明之,第2起點64與第2接觸點668之間的彈簧長度愈長,由既定距離之移動所引起之第2接觸點668的彈力愈小,另一方面,與第1接點48接觸時之第2接觸點668的移動距離愈長。一樣地,第1起點44與第1接觸點468之間的彈簧長度愈長,由既定距離之移動所引起之第1接觸點468的彈力愈小,另一方面,與第2接點68接觸時之第1接觸點468的移動距離愈長。因此,與在第1彈性支撐部46之第1接觸點468的位置及在第2彈性支撐部66之第2接觸點668的位置無關,都可得到充分之接觸壓。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第1彈性支撐部46之大部分可用作第1接觸點468,第2彈性支撐部66之大部分可用作第2接觸點668。即,可使第1接觸片40及第2接觸片60之各自的接觸有效長度變長。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構造,該構造係即使是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15互相淺淺地嵌合的情況,亦以電性可確實地連接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15。
參照圖15及圖16,在淺嵌合狀態及深嵌合狀態之任一狀態,都第1接觸片40之第1彈性支撐部46係除了第1接點48以外,與包含第1外殼20之任一構件都未接觸,且,第2接觸片60之第2彈性支撐部66係除了第2接點68以外,與包含第2外殼50之任一構件都未接觸。尤其,第1彈性支撐部46之第1導引部469的端係與分離壁244未碰撞,而第2彈性支撐部66之第2導引部669的端係與保護壁564未碰撞。若依據此構造,可防止第1接觸片40與第2接觸片60互相接觸時之在2個接觸點之各個接觸點的接觸壓之激烈的增大,且可防止第1彈性支撐部46及第2彈性支撐部66之塑性變形。因此,即使重複第2連接器15之對第1連接器12的***及拔除,亦第1接觸片40與第2接觸片60係在2個接觸點互相穩定地接觸。
參照圖7、圖12以及圖14,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第1接觸片40之第1起點44與第1接點48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1A+彈簧長度L1B)係與在第2接觸片60之第2起點64與第2接點68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2A+彈簧長度L2B)幾乎相同。若依據此構造,在第1接點48之接觸壓與在第2接點68之接觸壓幾乎一致,藉此,可將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15以電性更穩定地連接。第1彈性支撐部46與第2彈性支撐部66係具有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較佳。即,彈簧長度L1A+彈簧長度L1B係與彈簧長度L2A+彈簧長度L2B相等較佳。但,第1彈性支撐部46及第2彈性支撐部66之各自的形狀係只要配合所需之電性特性設定即可。例如,亦可彈簧長度L1A+彈簧長度L1B係彈簧長度L2A+彈簧長度L2B之80%以上且120%以下。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第1接觸片40之第1起點44與第1彎曲點464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1A)係比第1彎曲點464與第1接點48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1B)更短。一樣地,在第2接觸片60之第2起點64與第2彎曲點664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2A)係比第2彎曲點664與第2接點68之間的長度(彈簧長度L2B)更短。即,第1垂直部462係因為比第1傾斜部466短而難彎曲,第1彎曲點464係難移動。一樣地,第2垂直部662係因為比第2傾斜部666短而難彎曲,第2彎曲點664係難移動。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抑制第1接點48及第2接點684各自與第2彎曲點664的附近及第1彎曲點464的附近接觸時之接觸壓之激烈的變化,藉此,可提高第1接點48及第2接點68的接觸可靠性。
尤其,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在第1接觸片40,第1起點44與第1彎曲點464之間之在Z方向的距離D1係第1被支撐部42之在X方向之尺寸T1(板厚)的5倍以下,在第2接觸片60,第2起點64與第2彎曲點664之間之在Z方向的距離D2係第2被支撐部62之在X方向之尺寸T2(板厚)的5倍以下。即,各個第1垂直部462及第2垂直部662係極短。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第1彈性支撐部46及第2彈性支撐部66之構造係只要配合所需之電性特性設定即可。
本實施形態之複數個第1接觸片40(第2接觸片60)係對從一片金屬板所沖壓之複數個坯料進行彎曲加工而可形成。若依據本製造方法,可配合所需之電性特性易於變更在Y方向互相鄰接之2個第1接觸片40(第2接觸片60)之間的距離。又,各個第1接點48(第2接點68)係因為藉彎曲加工可形成平滑的曲面,所以即使重複第2連接器15之對第1連接器12的***及拔除亦難磨耗。此外,可減少第2連接器15之***及拔除所需的力。但,本發明係不限定為此,亦可各個第1接觸片40及第2接觸片60係未被彎曲加工之沖壓的接觸片。
10‧‧‧連接器總成 12‧‧‧第1連接器 15‧‧‧第2連接器 20‧‧‧第1外殼(可動外殼) 202‧‧‧第1接受部 204‧‧‧第1容許部 22‧‧‧底部 24‧‧‧島狀部 242‧‧‧第1支撐部 242S‧‧‧第1支撐面 244‧‧‧分離壁 246‧‧‧第1間壁 248‧‧‧第1凹部 249‧‧‧第1定位部 26‧‧‧第1周壁部 30‧‧‧固定外殼 40‧‧‧第1接觸片 402‧‧‧第1被固定部 404‧‧‧第1連結部 42‧‧‧第1被支撐部 44‧‧‧第1起點 46‧‧‧第1彈性支撐部 462‧‧‧第1垂直部 464‧‧‧第1彎曲點 466‧‧‧第1傾斜部 468‧‧‧第1接觸點 469‧‧‧第1導引部 48‧‧‧第1接點 50‧‧‧第2外殼 502‧‧‧第2接受部 504‧‧‧第2容許部 512‧‧‧第2定位部 52‧‧‧基部 56‧‧‧第2周壁部 560‧‧‧側壁 562‧‧‧第2支撐部 562S‧‧‧第2支撐面 564‧‧‧保護壁 566‧‧‧第2間壁 568‧‧‧第2凹部 60‧‧‧第2接觸片 602‧‧‧第2被固定部 604‧‧‧第2連結部 62‧‧‧第2被支撐部 64‧‧‧第2起點 66‧‧‧第2彈性支撐部 662‧‧‧第2垂直部 664‧‧‧第2彎曲點 666‧‧‧第2傾斜部 668‧‧‧第2接觸點 669‧‧‧第2導引部 68‧‧‧第2接點 82‧‧‧第1電路基板 85‧‧‧第2電路基板
[圖1]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總成的立體圖。連接器總成之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係互相分開。 [圖2] 係表示圖1之連接器總成的側視圖。以一點鏈線描繪搭載第1連接器之第1電路基板的一部分及搭載第2連接器之第2電路基板的一部分。 [圖3] 係表示圖1之連接器總成的立體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係互相深深地嵌合。 [圖4] 係表示圖3之連接器總成的側視圖。以一點鏈線描繪第1電路基板的一部分及第2電路基板的一部分。 [圖5] 係表示圖1之連接器總成之第1連接器的立體圖。放大地描繪第1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A所包圍之部分)。 [圖6] 係表示圖5之第1連接器的第1外殼之一部分(以虛線A所包圍之部分)的立體圖。 [圖7] 係表示圖5之第1連接器之第1接觸片的立體圖。放大地描繪第1接觸片中之一。 [圖8] 係表示圖5之第1連接器的平面圖。放大地描繪第1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更放大地描繪放大圖之一部分(以一點鏈線所包圍之部分)。 [圖9] 係表示圖1之連接器總成之第2連接器的立體圖。放大地描繪第2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B所包圍之部分)。 [圖10] 係表示圖9之第2連接器的第2外殼之一部分(以虛線B所包圍之部分)的立體圖。 [圖11] 係表示圖9之第2連接器之第2接觸片的立體圖。 [圖12] 係表示圖11之第2接觸片中之一的立體圖。 [圖13] 係表示圖9之第2連接器的平面圖。放大地描繪第2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更放大地描繪放大圖之一部分(以一點鏈線所包圍之部分)。 [圖14] 係表示圖1之連接器總成的剖面圖。放大地描繪第1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及第2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在放大圖,各自以一點鏈線描繪隱藏之第1間壁的輪廓及隱藏之第2間壁的輪廓。 [圖15] 係表示圖14之連接器總成的剖面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係互相淺淺地嵌合。放大地描繪第1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及第2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 [圖16] 係表示圖14之連接器總成的剖面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係互相深深地嵌合。放大地描繪第1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及第2連接器之一部分(以虛線所包圍之部分)。
[圖17]係表示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總成的剖面圖。連接器總成之插座側連接器及插頭側連接器係互相分開。
[圖18]係表示圖17之連接器總成的剖面圖。插座側連接器及插頭側連接器係互相嵌合。
10‧‧‧連接器總成
12‧‧‧第1連接器
15‧‧‧第2連接器
20‧‧‧第1外殼(可動外殼)
202‧‧‧第1接受部
204‧‧‧第1容許部
24‧‧‧島狀部
242‧‧‧第1支撐部
244‧‧‧分離壁
248‧‧‧第1凹部
26‧‧‧第1周壁部
40‧‧‧第1接觸片
402‧‧‧第1被固定部
42‧‧‧第1被支撐部
46‧‧‧第1彈性支撐部
469‧‧‧第1導引部
48‧‧‧第1接點
50‧‧‧第2外殼
502‧‧‧第2接受部
504‧‧‧第2容許部
56‧‧‧第2周壁部
562‧‧‧第2支撐部
564‧‧‧保護壁
568‧‧‧第2凹部
60‧‧‧第2接觸片
602‧‧‧第2被固定部
62‧‧‧第2被支撐部
66‧‧‧第2彈性支撐部
669‧‧‧第2導引部
68‧‧‧第2接點

Claims (8)

  1. 一種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之連接器總成, 該第2連接器係與在上下方向位於下方之該第1連接器可嵌合; 該第1連接器係包括第1外殼與第1接觸片; 該第1外殼係具有第1支撐部,且在該第1外殼,係形成第1接受部與第1容許部; 該第1接受部係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該第2連接器; 該第1支撐部係在與該上下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位於該第1接受部的旁邊; 該第1容許部係位於該第1支撐部之上方,且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1接受部的旁邊; 該第1接觸片係具有第1被支撐部、第1彈性支撐部以及第1接點; 該第1被支撐部係沿著該第1支撐部與該第1接受部之間的邊界在該上下方向延伸,且被該第1支撐部支撐成在該水平方向不會移動; 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從該第1被支撐部延伸成在該水平方向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 該第1接點係由該第1彈性支撐部所支撐; 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分開之分開狀態,該第1接點係在各個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而位於該第1接受部之內部,且該第1容許部係容許該第1彈性支撐部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該第1接點之在該水平方向的移動; 該第2連接器係包括第2外殼與第2接觸片; 該第2外殼係具有第2支撐部,且在該第2外殼,係形成第2接受部與第2容許部; 該第2接受部係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嵌合時,至少局部地收容該第1連接器; 該第2支撐部係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2接受部的旁邊; 該第2容許部係位於該第2支撐部之下方,且在該水平方向位於該第2接受部的旁邊; 該第2接觸片係具有第2被支撐部、第2彈性支撐部以及第2接點; 該第2被支撐部係沿著該第2支撐部與該第2接受部之間的邊界在該上下方向延伸,且被該第2支撐部支撐成在該水平方向不會移動; 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從該第2被支撐部延伸成在該水平方向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 該第2接點係由該第2彈性支撐部所支撐; 在該分開狀態,該第2接點係在各個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而位於該第2接受部之內部,且該第2容許部係容許該第2彈性支撐部的彈性變形所伴隨之該第2接點之在該水平方向的移動; 在該第1連接器與該第2連接器互相完全地嵌合之完全嵌合狀態,該第1接點係與該第2被支撐部接觸,且該第2接點係與該第1被支撐部接觸; 在該完全嵌合狀態,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與該第1外殼未接觸,且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與該第2外殼未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該第1接觸片係具有第1起點; 該第1起點係位於該第1被支撐部與該第1彈性支撐部之間的邊界; 該第2接觸片係具有第2起點; 該第2起點係位於該第2被支撐部與該第2彈性支撐部之間的邊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1起點與該第1接點之間的長度係該第2起點與該第2接點之間的長度之80%以上且120%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1彈性支撐部與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具有互相相同的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具有: 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被彎曲成形,而具有第1彎曲點; 該第1起點與該第1彎曲點之間的長度係比該第1彎曲點與該第1接點之間的長度更短; 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被彎曲成形,而具有第2彎曲點; 該第2起點與該第2彎曲點之間的長度係比該第2彎曲點與該第2接點之間的長度更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具有: 該第1起點與該第1彎曲點之間之在該上下方向的距離係該第1被支撐部之在該水平方向之尺寸的5倍以下; 該第2起點與該第2彎曲點之間之在該上下方向的距離係該第2被支撐部之在該水平方向之尺寸的5倍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具有: 該第1彈性支撐部係具有第1傾斜部; 該第1傾斜部係在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傾斜成從該第1支撐部遠離; 該第1接點係位於該第1傾斜部的端部; 該第2彈性支撐部係具有第2傾斜部; 該第2傾斜部係在該上下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傾斜成從該第2支撐部遠離; 該第2接點係位於該第2傾斜部的端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之一方係浮動連接器。
TW108121462A 2018-08-07 2019-06-20 連接器總成 TWI699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8673A JP7109303B2 (ja) 2018-08-07 2018-08-07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8-148673 2018-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658A TW202008658A (zh) 2020-02-16
TWI699049B true TWI699049B (zh) 2020-07-11

Family

ID=6707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462A TWI699049B (zh) 2018-08-07 2019-06-20 連接器總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3158B2 (zh)
EP (1) EP3609024B1 (zh)
JP (1) JP7109303B2 (zh)
CN (1) CN110867680B (zh)
TW (1) TWI699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1044S1 (en) 2016-09-30 2019-06-11 Samtec, In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JP7032094B2 (ja) * 2017-10-06 2022-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US10971850B2 (en) * 2018-10-23 2021-04-06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Movable connector
JP6687790B1 (ja) * 2019-07-26 2020-04-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1650283S (zh) * 2019-07-29 2020-01-20
JP7091008B2 (ja) * 2020-04-24 202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コネクタ
JP7467234B2 (ja)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TWI753658B (zh) * 2020-11-16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電源電極結構之浮動連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3616A (en) * 1991-07-16 1995-07-1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Low profile surface-mounted connector having curved cantilevered spring contacts
TW511806U (en) * 2001-11-28 2002-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WO2014087791A1 (ja) * 2012-12-03 2014-06-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201547133A (zh) * 2014-03-18 2015-12-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連接器
WO2017115693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装置
TWM545378U (zh) * 2016-07-28 2017-07-11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板對板連接器組件、母端連接器及公端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4481U (ja) * 1983-10-28 1985-05-25 ケル株式会社 ツ−ピ−スコネクタ
JPS61153980U (zh) * 1985-03-18 1986-09-24
JP2871128B2 (ja) 1991-02-25 1999-03-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16164B2 (ja) * 1991-06-19 2000-03-06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可動型コネクタ
JPH07161415A (ja) 1993-12-02 1995-06-23 Amp Japan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電気コンタクト
JPH10284197A (ja) 1997-04-07 1998-10-23 Kueizaa Syst:Kk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4214091A (ja) * 2003-01-07 2004-07-29 Jst Mfg Co Ltd 可動型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可動型コネクタ
JP2005190815A (ja) 2003-12-25 2005-07-1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7018785A (ja) * 2005-07-06 2007-01-25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4190019B2 (ja) * 2006-09-12 2008-12-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0272320A (ja) 2009-05-20 2010-12-02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4951651B2 (ja) * 2009-05-26 2012-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ジョインタ
JP5590991B2 (ja) * 2010-06-30 2014-09-17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02031B2 (ja) 2012-12-27 2016-10-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499191B1 (ja) 2013-01-28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6056B2 (ja) * 2013-08-07 2017-04-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84133B2 (ja) * 2013-08-08 2017-02-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44235B2 (ja) 2014-06-20 2017-06-0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6446392B2 (ja) * 2016-05-23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と相手接続部材との接続構造
JP6415609B2 (ja) * 2017-01-11 2018-10-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3616A (en) * 1991-07-16 1995-07-1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Low profile surface-mounted connector having curved cantilevered spring contacts
TW511806U (en) * 2001-11-28 2002-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WO2014087791A1 (ja) * 2012-12-03 2014-06-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201547133A (zh) * 2014-03-18 2015-12-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連接器
WO2017115693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装置
TWM545378U (zh) * 2016-07-28 2017-07-11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板對板連接器組件、母端連接器及公端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9303B2 (ja) 2022-07-29
CN110867680B (zh) 2021-06-18
TW202008658A (zh) 2020-02-16
US20200052424A1 (en) 2020-02-13
EP3609024A1 (en) 2020-02-12
US10673158B2 (en) 2020-06-02
CN110867680A (zh) 2020-03-06
JP2020024851A (ja) 2020-02-13
EP3609024B1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049B (zh) 連接器總成
US8535069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pins embeded in contact wafers
JP7207975B2 (ja) コネクタ
US7320623B2 (en) Connector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accumulated on a mating connector
TW201714368A (zh) 連接器
US10931045B2 (en) Connector
JP6959802B2 (ja) コネクタ
JP200902666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7467236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7077177B2 (ja) コネクタ
US201801982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wer profile
KR20170042484A (ko)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TWI701874B (zh) 連接器組合體及連接器
US20220328994A1 (en) Connector
JP2022176435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1146004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TWI837329B (zh) 電連接器組裝體
US201001675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retention device
JP2012018781A (ja) コネクタ
JP5659212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EP321748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US647859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JP201721209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336151A (zh) 板对板连接器
JP2019067779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