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268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2268B
TWI522268B TW102134441A TW102134441A TWI522268B TW I522268 B TWI522268 B TW I522268B TW 102134441 A TW102134441 A TW 102134441A TW 102134441 A TW102134441 A TW 102134441A TW I522268 B TWI522268 B TW I5222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ont wheel
rotating
steering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0408A (zh
Inventor
飯塚利男
平山洋介
久保裕
渡邊隆廣
宮本昇
小川宏克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0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0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2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22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1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the wheel being mounted for sliding movement, e.g. in or on a vertical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4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steer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22Links for mounting suspens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80Interactive suspensions; arrangement affecting more than one suspension unit
    • B60G2204/83Type of interconnection
    • B60G2204/8302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2Cycles; Motorcycles
    • B60G2300/122Tr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5Rolling fram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
記載有一種車輛,其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兩個前輪、及用以將為使轉向軸旋轉而輸入之操舵力傳遞至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操舵機構(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
於專利文獻1之車輛中,藉由可沿軸方向旋轉之兩個接頭構件而實現用以使操舵力傳遞至兩個前輪之旋轉動作與用以使兩個前輪上下移動之旋轉動作。然而,於該構成中,由於對接頭構件之旋轉範圍存在限制,故不易增大操舵角度。
因此,考慮分別設置具有前後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及具有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以代替接頭構件。然而,於分別設置旋轉軸構件之構成中,用以配置各旋轉軸構件之空間或連接於各旋轉構件之零件之可動範圍易變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抑制傳遞 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擴大之車輛。
可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之車輛包括:車架,其具有頭管;操舵構件,其具有支撐於上述頭管之旋轉軸,且可相對於上述車架旋轉地被支撐;第1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方;第2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方;第1支撐裝置,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方,且可隨著上述操舵構件之旋轉而旋轉地支撐上述第1前輪;第2支撐裝置,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方,且可隨著上述操舵構件之旋轉而旋轉地支撐上述第2前輪;及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且用以將輸入至上述操舵構件之操舵力傳遞至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且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包括:中央傳遞部,其無法相對於上述操舵構件而相對旋轉地設置於上述操舵構件;第1旋轉部,其支撐於上述中央傳遞部,並且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中央傳遞部旋轉;第1支撐部,其連接於上述第1旋轉部,且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1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第1旋轉部旋轉地支撐上述連接桿之中央部;第2支撐部,其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連接桿之左部;第2旋轉部,其連接於上述第2支撐部;左傳遞部,其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2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 對於上述第2旋轉部旋轉地連接,且設為無法相對於上述第1支撐裝置而相對旋轉;第3支撐部,其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3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連接桿之右部;第3旋轉部,其連接於上述第3支撐部;及右傳遞部,其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3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第3旋轉部旋轉地連接,且設為無法相對於上述第2支撐裝置而相對旋轉。
於上述車輛中,若旋轉操舵構件,則第1支撐部、第2支撐部及第3支撐部係於維持各自之前後旋轉軸朝向前後方向之姿勢之狀態下在前視車輛時向左右方向移動。因此,於分別包括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與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中,支撐連接桿之支撐部能以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地支撐之情形與支撐連接桿之支撐部能以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地支撐之情形相比,可減小自上方觀察車輛時之操舵時之連接桿之可動範圍。如此,根據上述之車輛之構成,藉由分別設置具有前後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與具有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並且抑制自上方觀察車輛時之操舵時之連接桿之可動範圍擴大。藉由以上所述,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抑制傳遞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擴大之車輛。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可於上述第1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1支撐部,於上述第2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2支撐部,於上述第3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3支撐部。於該構成中,車輛前後方向上之連接桿與第1上下旋轉軸、第2上下旋轉軸、及第3上下旋轉軸之距離變大。然而,可減小第1支撐部、第2支撐部及第3支撐部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因此,可抑制連接桿之可動範圍之擴大。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上述連接桿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且上下方向之長度可大於前後方向之長度。根據該構成,可確保連接桿之剛性,並且減小操舵時之連接桿之前後方向之移動量,而可減小連接桿之可動範圍。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可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含能以配置於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車架旋轉地被支撐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旋轉構件,且藉由與上述旋轉構件之旋轉動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而用以使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分別傾斜。於上述車輛中,構成連桿機構之旋轉構件之旋轉軸配置於較第1前輪及第2前輪更靠上方,故可抑制因配置連桿機構而導致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間的距離(輪距)變大。藉此,可抑制用以將輸入至操舵構件之操舵力傳遞至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之連接桿之左右方向之長度變大。藉由以上所述,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進一步抑制傳遞操舵力構件之可動範圍擴大。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左右方向之上述第2上下旋轉軸與上述第3上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可大於左右方向之上述第1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與上述第2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於上述車輛中,於操舵時,可使第1前輪及第2前輪為阿克曼轉向幾何(Ackermann geometry)易成立之姿勢。因此,即便於大幅度操舵時,亦可接近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回旋半徑。藉此,可使第1前輪及第2前輪順利地以各車輪軸為中心旋轉。因此,可提高乘坐車輛之感覺。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抑制傳遞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擴大之車輛。
1‧‧‧三輪車輛
2‧‧‧車身本體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作力傳遞機構
7‧‧‧抑制機構
11‧‧‧第1連接構件
12‧‧‧第2連接構件
12a‧‧‧旋轉支撐部
12b‧‧‧柱(支撐柱)
21‧‧‧車架
22‧‧‧車身外殼
23‧‧‧把手
23a‧‧‧開關
24‧‧‧座椅
25‧‧‧動力單元
31‧‧‧第1前輪
32‧‧‧第2前輪
33‧‧‧第1緩衝器
34‧‧‧第1旋轉防止機構
35‧‧‧第2緩衝器
36‧‧‧第2旋轉防止機構
51‧‧‧第1橫向構件
52‧‧‧第2橫向構件
53‧‧‧第1側構件
54‧‧‧第2側構件
60‧‧‧轉向軸
61‧‧‧第1傳遞板
62‧‧‧第2傳遞板
63‧‧‧第3傳遞板
64‧‧‧第1接頭
65‧‧‧第2接頭
66‧‧‧第3接頭
67‧‧‧第1傳遞構件
72‧‧‧操作卡鉗
72a‧‧‧支撐構件
73‧‧‧控制桿
74‧‧‧連接機構
75‧‧‧變形抑制機構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3a‧‧‧第1前擋泥板
223b‧‧‧第2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321‧‧‧第2支撐構件
322‧‧‧第2外筒
323‧‧‧第2支撐軸
325‧‧‧第2導件
325a‧‧‧第2板
325b‧‧‧第2導引筒
325c‧‧‧第2連接點
326‧‧‧第2內筒
327‧‧‧第2支架
331‧‧‧第1支撐構件
332‧‧‧第1外筒
333‧‧‧第1導件
333a‧‧‧第1板
333b‧‧‧第1導引筒
333c‧‧‧第1連接點
334‧‧‧第1支撐軸
335‧‧‧第1支架
336‧‧‧第1內筒
341‧‧‧第1旋轉防止桿
361‧‧‧第2旋轉防止桿
512‧‧‧板狀構件
522‧‧‧板狀構件
641‧‧‧第1軸承
641b‧‧‧第1支撐孔
642‧‧‧第1軸
643‧‧‧第1前桿
651‧‧‧第2軸承
652‧‧‧第2軸
653‧‧‧第2前桿
661‧‧‧第3軸承
662‧‧‧第3軸
663‧‧‧第3前桿
671‧‧‧第1環
672‧‧‧第2環
673‧‧‧第3環
1001‧‧‧車輛(車輛)
1002‧‧‧車輛本體部
1003‧‧‧前輪
1004‧‧‧後輪
1005‧‧‧連桿機構
1006‧‧‧操舵力傳遞機構
1007‧‧‧操舵機構
1021‧‧‧車架
1022‧‧‧車身外殼
1023‧‧‧把手桿
1024‧‧‧座椅
1025‧‧‧動力單元
1028‧‧‧操舵構件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
1033a‧‧‧第1下部
1033b‧‧‧第1上部
1034‧‧‧第2緩衝器
1034a‧‧‧第2下部
1034b‧‧‧第2上部
1051‧‧‧第1橫向構件(旋轉構件)
1052‧‧‧第2橫向構件(旋轉構件)
1053‧‧‧第1側構件
1054‧‧‧第2側構件
1060‧‧‧轉向軸
1061‧‧‧中央傳遞板(中央傳遞部)
1062‧‧‧左傳遞板(左傳遞部)
1063‧‧‧右傳遞板(右傳遞部)
1064‧‧‧中央接頭
1065‧‧‧左接頭
1066‧‧‧右接頭
1067‧‧‧連接桿
1211‧‧‧頭管
1212‧‧‧下框架
1213‧‧‧後框架
1214‧‧‧底框架
1221‧‧‧前外殼
1221a‧‧‧前外殼之前部
1223‧‧‧前擋泥板
1224‧‧‧後擋泥板
1225‧‧‧護腿板
1226‧‧‧中心蓋
1227‧‧‧第1前擋泥板
1228‧‧‧第2前擋泥板
1314‧‧‧第1車輪軸
1317‧‧‧第1支架
1317a‧‧‧第1緩衝支撐部
1317b‧‧‧第1側構件支撐部
1324‧‧‧第2車輪軸
1327‧‧‧第2支架
1327a‧‧‧第2緩衝支撐部
1327b‧‧‧第2側構件支撐部
1512‧‧‧板狀構件
1522‧‧‧一對板狀構件
1523‧‧‧中間部
1611‧‧‧中央傳遞筒部
1621‧‧‧左傳遞筒部
1631‧‧‧右傳遞筒部
1641‧‧‧第1中央旋轉部(第1旋轉部)
1641a‧‧‧支撐板部
1641b‧‧‧插通孔
1641c‧‧‧上固定板部
1641d‧‧‧插通孔
1641e‧‧‧下固定板部
1641f‧‧‧插通孔
1642‧‧‧第1中央螺栓
1643‧‧‧第1中央螺帽
1644‧‧‧第1中央旋轉軸(第1上下旋轉軸)
1645‧‧‧第2中央旋轉部(第1支撐部)
1646‧‧‧第2中央旋轉筒部
1647‧‧‧第2中央螺栓
1648‧‧‧第2中央螺帽
1649‧‧‧第2中央旋轉軸(第1前後旋轉軸)
1651‧‧‧第1左旋轉部(第2旋轉部)
1651a‧‧‧支撐板部
1651b‧‧‧插通孔
1651c‧‧‧上固定板部
1651d‧‧‧插通孔
1651e‧‧‧下固定板部
1651f‧‧‧插通孔
1652‧‧‧第1左螺栓
1653‧‧‧第1左螺帽
1654‧‧‧第1左旋轉軸(第2上下旋轉軸)
1655‧‧‧第2左旋轉部(第2旋轉部)
1656‧‧‧第2左旋轉筒部
1657‧‧‧第2左螺栓
1658‧‧‧第2左螺帽
1659‧‧‧第2左旋轉軸(第2前後旋轉軸)
1661‧‧‧第1右旋轉部(第3旋轉部)
1661a‧‧‧支撐板部
1661b‧‧‧插通孔
1661c‧‧‧固定板部
1661d‧‧‧插通孔
1661e‧‧‧下固定板部
1661f‧‧‧插通孔
1662‧‧‧第1右螺栓
1663‧‧‧第1右螺帽
1664‧‧‧第1右旋轉軸(第3上下旋轉軸)
1665‧‧‧第2右旋轉部(第3支撐部)
1666‧‧‧第2右旋轉筒部
1667‧‧‧第2右螺栓
1668‧‧‧第2右螺帽
1669‧‧‧第2右旋轉軸(第3前後旋轉軸)
1671‧‧‧第1連結部
1672‧‧‧第2連結部
1673‧‧‧第3連結部
1674‧‧‧第1對向面
1675‧‧‧第2對向面
1701‧‧‧第1中央旋轉部
1702‧‧‧第2中央旋轉部
1711‧‧‧第1左旋轉部
1712‧‧‧第1右旋轉部
1721‧‧‧第1右旋轉部
1722‧‧‧第2右旋轉部
A‧‧‧箭頭
A‧‧‧支撐部
B‧‧‧箭頭
B‧‧‧車輛之後方向
B‧‧‧連接部
C‧‧‧箭頭
C‧‧‧連接部
D‧‧‧箭頭
D‧‧‧車輛之下方向
D‧‧‧支撐部
Df‧‧‧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E‧‧‧連接部
F‧‧‧連接部
F‧‧‧支撐部
F‧‧‧車輛之前方向
F1‧‧‧車輛中心軸
G‧‧‧連結部
H‧‧‧連結部
L‧‧‧車輛之左方向
La、Lb‧‧‧距離
M1‧‧‧前後方向之長度
M2‧‧‧上下方向之長度
R‧‧‧車輛之右方向
T‧‧‧箭頭
T‧‧‧角度
U‧‧‧車輛之上方向
Uf‧‧‧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V‧‧‧箭頭
X‧‧‧第1中心軸
Y‧‧‧第2中心軸
Y1‧‧‧第1中心軸
Y2‧‧‧第2中心軸
θα‧‧‧內輪操舵角
θβ‧‧‧外輪操舵角
圖1係本發明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2係卸除車身外殼之狀態下之車輛之整體前視圖。
圖3係第2前輪及第2旋轉防止機構之局部概略側視圖。
圖4係車輛之局部側視圖。
圖5係表示使車輛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
圖6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之前視局部放大圖。
圖7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之一部分之概略構成圖。
圖8係表示第2支架及前輪之前視局部放大圖。
圖9係表示抑制機構之周邊之局部側視圖。
圖10係表示抑制機構之一部分之局部立體圖。
圖11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12係圖1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13係圖1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14係表示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部分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15係表示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部分之構造的剖面圖。
圖16係使圖11之車輛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俯視圖。
圖17係使圖11之車輛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圖18係使圖11之車輛轉向且使其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前視圖。
圖19係說明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動作之圖,(a)係直走時之模式圖,(b)係左回旋時之模式圖。
圖20係說明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部分之動作的模式圖。
圖21係表示單軸構造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之構成及動作之模式圖。
以下,基於較佳之實施形態且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10,對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一種的三輪車輛1進行說明。對圖中同一或相當之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不重複該構件之說明。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三輪車輛1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三輪車輛1之右方向。圖中之箭頭L表示三輪車輛1之左方向。箭頭U表示上方向。所謂車寬方向外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外方之方向。即,所謂車寬方向外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之方向。再者,於存在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之情形時,不一定僅表示與前後方向平行之情形。所謂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前後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同樣地,所謂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上下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所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左右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再者,配置於車輛之右方且標註「第1」進行稱呼之構成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及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於車輛之右方且標註「第2」進行稱呼之構成,配置於車輛之左方且標註「第2」進行稱呼之構成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及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於車輛之左方且標註「第1」進行稱呼之構成。
<整體構成>
圖1係三輪車輛1之整體側視圖。再者,以下說明中將方向表示為前後左右之情形係指自駕駛三輪車輛1之駕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
三輪車輛1包括車體本體2、前輪3及後輪4。車體本體2主要包括車架21、車身外殼22、把手23、座椅24及動力單元25。
車架21支撐動力單元25或座椅24等。動力單元25包括引擎及傳輸裝置等。圖1中,車架21係以虛線表示。
車架21包括頭管211、下框架(down frame)212及後框架(rear frame)213。頭管211配置於車輛之前部。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 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旋轉自如地***有轉向軸60。轉向軸60沿上下方向延伸。於轉向軸60之上端,安裝有把手23。下框架212自前端向後方朝下方傾斜。後框架213支撐座椅24及尾燈等。於把手23安裝有開關23a。
車架21由車身外殼22覆蓋。車身外殼22包括前外殼221、前擋泥板223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座椅24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
前擋泥板223分別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前擋泥板22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前輪3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前輪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車身外殼22之下方。
圖2係表示卸除車身外殼22之狀態下之三輪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圖2中,省略下框架212等。
三輪車輛1包括把手23、轉向軸60、頭管211、左右一對前輪3、第1緩衝器33、第1旋轉防止機構34、第2緩衝器35、第2旋轉防止機構36、連桿機構5、操作力傳遞機構6及變形抑制機構75。
前輪3包括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第1前輪31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右方。於第1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第1前擋泥板223a。第2前輪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左方。於第2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第2前擋泥板223b。第2前輪32配置為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與第1前輪31對稱。
第1支撐裝置支撐第1前輪31。第1支撐裝置具有第1支架335。第1支撐裝置具有第1支架335、第1緩衝器33及第1旋轉防止機構34。第1支撐裝置可藉由操舵力傳遞機構而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
第1前輪31支撐於第1支撐構件331。第1前輪31連接於第1支撐構件331之下部。第1支撐構件331包括第1外筒332及第1導件(guide)333。第1外筒332於下端具有第1支撐軸334。第1支撐軸334支撐第1前輪31。第1外筒332沿上下方向延伸。於第1外筒332之上端,配置有第1導件333。第1導件333固定於第1外筒332之上部。第1導件333包括第1板333a。第1板333a延伸至第1前擋泥板223a之上方。第1前輪31可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第1前輪31可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而改變朝向。第1中心軸X與第1板333a於第1連接點333c相交。
圖3係第2前輪32、第2緩衝器35及第2旋轉防止機構36之左側視概略圖。
第2支撐裝置支撐第2前輪32。第2支撐裝置具有第2支架327。第2支撐裝置具有第2支架327、第2緩衝器35及第2旋轉防止機構36。第2支撐裝置可藉由操舵力傳遞機構而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
第2緩衝器35包括第2外筒322及第2內筒326。於第2外筒322之內周,***有第2內筒326之一部分。第2內筒326配置於第2外筒322之上方。第2內筒326於第2外筒322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2外筒322相對移動。於第2內筒326之上端,配置有第2支架327。第2內筒326之上端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2緩衝器35係所謂套筒(telescopic)式之緩衝器。
第2旋轉防止機構36防止第2外筒322相對於第2內筒326之旋轉。第2旋轉防止機構36包括第2導件325、第2旋轉防止桿361及第2支架327。第2導件325導引第2旋轉防止桿361之移動方向。第2導件325包括第2導引筒325b。於第2導引筒325b之內周,***有第2旋轉防止桿361。第2旋轉防止桿361可相對於第2導引筒325b相對移動。第2旋轉防止桿361防止第2前輪32相對於第2內筒326相對旋轉。第2旋轉防止桿361配置為與第2緩衝器35平行。第2旋轉防止桿361之上端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2旋轉防止桿361無法相對於第2內筒326相對移動。第2 支架327將第2內筒326及第2旋轉防止桿361固定。
返回至圖2進行三輪車輛1之說明。第1緩衝器33包括第1外筒332及第1內筒336。第1緩衝器33為與第2緩衝器35相同之構成。於第1外筒332之內周,***有第1內筒336之一部分。第1內筒336配置於第1外筒332之上方。第1內筒336於第1外筒332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1外筒332相對移動。於第1內筒336之上端,配置有第1支架335。第1內筒336之上端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1緩衝器33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
第1旋轉防止機構34防止第1外筒332相對於第1內筒336之旋轉。第1旋轉防止機構34為與第2旋轉防止機構36相同之構成。第1旋轉防止機構34包括第1導件333、第1旋轉防止桿341及第1支架335。第1導件333導引第1旋轉防止桿341之移動方向。第1導件333包括第1導引筒333b。於第1導引筒333b之內周,***有第1旋轉防止桿341。第1旋轉防止桿341可相對於第1導引筒333b相對移動。第1旋轉防止桿341防止第1前輪31相對於第1內筒336相對旋轉。第1旋轉防止桿341配置為與第1緩衝器33平行。第1旋轉防止桿341之上端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1旋轉防止桿341無法相對於第1內筒336相對移動。第1支架335將第1內筒336及第1旋轉防止桿341固定。
第2前輪32支撐於第2支撐構件321。第2前輪32連接於第2支撐構件321之下部。第2支撐構件321包括第2外筒322及第2導件325。第2外筒322於下端具有第2支撐軸323。第2支撐軸323支撐第2前輪32。第2外筒322沿上下方向延伸。於第2外筒322之上端,配置有第2導件325。第2導件325固定於第2外筒322之上部。第2導件325包括第2板325a。第2板325a延伸至第2前擋泥板223b之上方。第2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32可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而改變朝向。第2中心軸Y與第2板325a於第2連接點325c相交。
連桿機構5配置於把手23之下方。連桿機構5配置於第1前輪31及 第2前輪32之上方。連桿機構5連接於頭管211。連桿機構5包括第1橫向構件51、第2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
第1橫向構件51由支撐部A支撐於車架21(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旋轉軸線(支撐部A)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撐於車架21。第1橫向構件51係第1橫向構件51係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旋轉地被支撐於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相對於轉向軸60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自如。即便於轉向軸60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1橫向構件51亦不相對於轉向軸60旋轉。第1橫向構件51包括一對板狀之構件512。第1橫向構件51沿車寬方向延伸。一對板狀之構件512於前後方向夾著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之右端藉由連接部B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旋轉軸線B為中心旋轉地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藉由連接部C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1橫向構件51係以旋轉軸線C為中心相對旋轉自如地安裝於第2側構件52。第1橫向構件51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旋轉自如。
第2橫向構件52由支撐部D支撐於車架21(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支撐部D)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撐於車架21。第2橫向構件52係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旋轉地被支撐於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配置於第1橫向構件51之下方。第2橫向構件52與第1橫向構件51平行。第2橫向構件52為與第1橫向構件51相同之長度。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轉向軸60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自如。即便於轉向軸60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2橫向構件52亦不相對於轉向軸60旋轉。第2橫向構件52包括一對板狀之構件522。第2橫向構件52沿車寬方向延伸。一對板狀之構件522於前後方向將頭管211夾入。第2橫向構件52之右端藉由連接部E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連接部E)為中心旋轉地連接 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藉由連接部F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連接部F)為中心旋轉地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2橫向構件52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旋轉。本實施形態中,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為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前後一對板狀構件,但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亦可分別為如下構件,即,包括自頭管211向右方向延伸之構件、及自頭管211向左方向延伸之構件。
第1側構件53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第1側構件53沿頭管211之延伸方向延伸。第1側構件53沿轉向軸60之延伸方向延伸。第1側構件53配置於第1前輪31之上方。第1側構件53於下端連接於第1支架335。第1側構件53可相對於第1支架335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地得到安裝。第1支架335係藉由使把手23旋轉,而以與第1側構件53之連接部為中心旋轉。於第1支架335旋轉之情形時,第1側構件53不相對於車架21旋轉。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右方。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上方。
第2側構件54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第2側構件54沿頭管211之延伸方向延伸。第2側構件54沿轉向軸60之延伸方向延伸。第2側構件54配置於第2前輪32之上方。第2側構件54於下端連接於第2支架327。第2側構件54可相對於第2支架327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地得到安裝。第2支架327係藉由使把手23旋轉而以與第2側構件54之連接部為中心旋轉。於第2支架327旋轉之情形時,第2側構件54不相對於車架21旋轉。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緩衝器35更靠左方。第2側構件54配置於第2緩衝器35之上方。
操作力傳遞機構6隨著駕乘者對把手進行之操作,而將把手23之操作力傳遞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一部分配 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下方。操作力傳遞機構6配置於較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更靠上方。
變形抑制機構75係抑制連桿機構5之變形。變形抑制機構75包括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及抑制機構7。
第1連接構件11安裝於第1板333a。第1連接構件11係安裝於第1板333a與第1中心軸X相交之第1連接點333c。此處,第1連接構件11亦可不配置於與第1連接點333c嚴格一致之位置。即,第1連接構件11亦可配置於稍偏離第1連接點333c之位置。第1連接構件11安裝於第1板333a之上表面。第1連接構件11自第1板333a向頭管211延伸。第1連接構件11包括棒狀之部分。第1連接構件11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第2連接構件12安裝於第2板325a。第2連接構件12係安裝於第2板325a與第2中心軸Y相交之第2連接點325c。此處,第2連接構件12亦可不配置於與第2連接點325c嚴格一致之位置。即,第2連接構件12亦可配置於稍偏離第2連接點325c之位置。第2連接構件12安裝於第2板325a之上表面。第2連接構件12自第2板325a向頭管211延伸。第2連接構件12包括棒狀之部分。第2連接構件12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抑制機構7抑制第1連接構件11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抑制機構7抑制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抑制機構7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圖4係連桿機構5及第2前輪32之周圍之左側視圖。圖4中,省略位於連桿機構5之後方之下框架212及把手23等。於前後方向,頭管211之上部由一對板狀構件512夾著。於前後方向,頭管211之下部由一對板狀構件522夾著。於側視時,旋轉軸線(支撐部A)以與轉向軸60交叉之方式延伸。於側視時,旋轉軸線(支撐部D)以與轉向軸60交叉之方式延伸。於側視時,第2緩衝器35之上端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下端更靠下方。圖4中雖未進行表示,但於側視時,第1緩衝器33之上端 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下端更靠下方。
圖5係使三輪車輛1以角度T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若三輪車輛1之車體向左右方向傾斜,則連桿機構5變形。若駕乘者使三輪車輛1之車體以角度T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垂直而言向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隨著頭管211向左方之傾斜而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更靠左方。因第1橫向構件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更靠左方,故第2側構件54傾斜。此時,第2側構件54與頭管211平行。與第2側構件54同樣地,第1側構件53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第1側構件53平行於頭管211。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傾斜時,第1側構件53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旋轉。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傾斜時,第2側構件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旋轉。
如此般,若使三輪車輛1傾斜,則自前方觀察車輛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分別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於車輛傾斜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維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
<操作力傳遞機構>
圖6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前視局部放大圖。操作力傳遞機構6包括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中央傳遞部之一例)、第2傳遞板62(右傳遞部之一例)、第3傳遞板63(左傳遞部之一例)、第1傳遞構件67(連接桿之一例)、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
第1傳遞板61連接於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無法與轉向軸60相對旋轉。若使把手23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則轉向軸60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1傳遞板61隨著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
第2傳遞板62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2傳遞板62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可旋轉地得到連接。第2傳遞板62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2傳遞板 62位於第1支架335之下方。
第3傳遞板63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3傳遞板63相對於第2側構件54可旋轉地得到連接。第3傳遞板63係於前視時以第1傳遞板61為中心與第2傳遞板62對稱地配置。第3傳遞板63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3傳遞板63位於第2支架327之下方。
第1傳遞構件67將自轉向軸60傳遞而來之操作力傳遞至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第1傳遞構件67沿車寬方向延伸。將操作力自轉向軸60傳遞至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之詳細構成係於下文敍述。
圖7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構成之概略俯視圖。圖7係自上方觀察操作力傳遞機構6者,且連桿機構5或支架等之構成全部省略。圖7中,兩點鏈線表示使轉向軸60向箭頭A之方向旋轉之狀態。
操作力傳遞機構6包括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第3傳遞板63、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及第1傳遞構件67。
第1傳遞板61之前部之寬度較第1傳遞板61之後部窄。於第1傳遞板61之前部配置有第1接頭64。
第2傳遞板62之前部之寬度窄於第2傳遞板62之後部之寬度。於第2傳遞板62之前部配置有第2接頭65。第2傳遞板6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右方。
第3傳遞板63之前部之寬度窄於第3傳遞板63之後部之寬度。於第3傳遞板63之前部配置有第3接頭66。第3傳遞板63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左方。
第1接頭64包括第1軸承641(第1旋轉部之一例)、第1軸642(第1上下旋轉軸之一例)及第1前桿643(第1支撐部之一例)。第1軸642可相對於第1軸承641相對旋轉。第1軸承641支撐第1軸642。第1軸承641支撐於第1傳遞板61。第1傳遞板61包括支撐第1軸642之第1支撐孔641b。第1軸642插通至第1支撐孔641b。第1軸承641固定於第1軸642。第1軸 64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前端。
第1前桿643自第1軸承641向前方延伸。第1前桿643可藉由第1軸承641相對於第1傳遞板61旋轉,而以第1軸642為中心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第1前桿643固定於第1軸承641。
第2接頭65包括第2軸承651(第3旋轉部之一例)、第2軸652(第3上下旋轉軸之一例)及第2前桿653(第3支撐部之一例)。第2軸承651為與第1軸承641相同之構成。第2軸652為與第1軸642相同之構成。第2前桿653為與第1前桿643相同之構成。
第3接頭66包括第3軸承661(第2旋轉部之一例)、第3軸662(第2上下旋轉軸之一例)及第3前桿663(第2支撐部之一例)。第3軸承661為與第1軸承641相同之構成。第3軸662為與第1軸642相同之構成。第3前桿663為與第1前桿643相同之構成。
第1傳遞構件67包括第1環671、第2環672、第3環673。於第1環671,***有第1前桿643。第1環671設置於第1傳遞構件67之左右方向中央。第2環672配置於第1環671之右方側。於第2環672,***有第2前桿653。第3環673配置於第1環671之左方。於第3環673,***有第3前桿663。
圖8係第2前輪32及第2支架327之俯視圖。圖8之兩點鏈線表示第2前輪32回旋之狀態。再者,省略第2前擋泥板223b。
第2支架327如上所述般支撐第2側構件54。於第2支架327,安裝有第3傳遞板63。
若轉向軸60旋轉,則第1傳遞板61隨著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此處,例如若轉向軸60向圖7之箭頭A之方向旋轉,則第1球接頭(ball joint)64隨著第1傳遞板61之旋轉而向右後方移動。此時,第1球642相對於第1軸承641旋轉,一面維持第1傳遞構件67之姿勢一面使第1傳遞構件67向右後方移動。第2前桿653及第3前桿663隨著第1傳遞構件67 向右方向之移動而向右後方移動。若第2前桿653及第3前桿663向右後方移動,則第2軸承651及第3軸承661向右後方移動。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隨著第2軸承651及第3軸承661向右後方之移動,而分別以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為中心向箭頭A之方向旋轉。此時,成為圖7中之兩點鏈線之狀態。
若第3傳遞板63以第3側構件54為中心旋轉,則經由第3傳遞構件69而第2支架327向圖8之箭頭B之方向旋轉。若第2支架327向箭頭B之方向旋轉,則經由第2緩衝器35,而第2前輪32向圖8之箭頭C之方向旋轉。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此時,前輪32成為以圖8之兩點鏈線表示之狀態。第1前輪31以與第2前輪32相同之方式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如此般,藉由操作把手23,而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旋轉。
圖9係自車寬方向外方觀察抑制機構7之一部分所得之左側視圖。抑制機構7包括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控制桿73、連接機構74、卡鉗72。卡鉗72分別相對於頭管211配置於右方及左方。但圖9中僅表示有左方之卡鉗72。由於第1連接構件11為與第2連接構件12相同之構成,故而省略其說明。圖9中僅表示有左方之第2連接構件12。
第2連接構件12包括旋轉支撐部12a及柱(pole)12b。旋轉支撐部12a支撐柱12b之一端。旋轉支撐部12a係可以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地支撐柱12b。旋轉支撐部12a係可向箭頭D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柱12b自第2板325a向後方朝上方延伸。柱12b之後端成為自由端。
控制桿73係於操作卡鉗72時使用。控制桿73連接於連接機構74。控制桿73安裝於車身外殼22。
連接機構74將控制桿73與卡鉗72連接。連接機構74於對控制桿 73進行操作時,將控制桿73之操作力傳遞至卡鉗72。
卡鉗72抑制第2連接構件12之移動。卡鉗72係於操作控制桿73時,經由連接機構74傳遞操作力,而抑制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
圖10係表示抑制機構7之一部分之局部立體圖。旋轉支撐部12a不僅可向箭頭D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而且可向箭頭V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箭頭V表示以沿鉛垂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方向。卡鉗72配置於較下框架212更靠車寬方向外方。卡鉗72連接於與車架21相連接之支撐構件72a。支撐構件72a自車架21向車寬方向外方延伸。控制桿73配置於下框架212之後方。
<動作>
於未操作控制桿73之狀態下,卡鉗72未限制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於進行直線行駛之情形時,駕乘者於圖2所示之狀態下駕駛三輪車輛1。於轉彎之情形時,駕乘者將三輪車輛1之把手23向前進方向轉動,並且如圖5所示般使三輪車輛1傾斜。三輪車輛1係將把手23之旋轉經由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而傳遞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此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變更前進方向。
於停下三輪車輛1之情形時等使三輪車輛1自行站立之情形時,駕乘者對控制桿73進行操作。若操作控制桿73,則卡鉗72抑制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於該狀態下,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得到抑制。因此,連桿機構5之變形得到抑制。由於連桿機構5之變形得到抑制,故而三輪車輛1與當前之狀態相比進一步傾斜之情況得到抑制而自行站立。
<第1實施形態之特徵>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特徵。
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可藉由控制桿73之操作而使三輪車輛1自行站立,故而易於停車。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於使三輪車輛1停下時限制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之相對移動,駕乘者不使腳接觸地面便可使三輪車輛1停下。
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在第1前輪31之高度位置與第2前輪32之高度位置不同之狀態下,可抑制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故而可於使三輪車輛1傾斜之狀態、或使一前輪3到達台階上之狀態下停車。
第1實施形態之三輪車輛1中,變形抑制機構75之一部分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具體而言,三輪車輛1中,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及抑制機構7位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因此,與變形抑制機構75之全部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上方之構成相比,三輪車輛1之重心降低。因此,三輪車輛1不易不穩定。
三輪車輛1中,第1連接構件11配置於第1連接點333c。三輪車輛1中,第2連接構件12配置於第2連接點325c。因此,即便第1前輪31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第1連接點333c及第2連接點325c相對於頭管211之位置亦無變化。因此,不會因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而妨礙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旋轉。
如以上所說明般,上述實施形態中,若具有轉向軸60之操舵構件旋轉,則第1前桿643、第2前桿653及第3前桿663一面維持朝向前後方向之姿勢一面於前視車輛時向左右方向移動。因此,可藉由分開設置具有前後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與具有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而一面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一面減小操舵時第1傳遞構件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根據以上,可提供一種可一面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一面抑制傳遞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之擴大的車輛。
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作為構成連桿機構5之旋轉構件的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旋轉軸配置於較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靠上方,故而可抑制因連桿機構5而導致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之間之距離(輪距)變大。藉此,可抑制用以將經由把手23而輸入至轉向軸60之操舵力傳遞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的第1傳遞構件67之左右方向之長度變大。根據以上,可提供一種可一面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一面抑制傳遞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之擴大的車輛。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1至圖21說明本發明之車輛之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車輛之一例,例示具有兩個前輪及一個後輪之跨坐型三輪車輛(以下稱為車輛)。
<整體構成>
圖11表示自車輛之左側面觀察車輛所得之整體側視圖。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係指自駕駛車輛之駕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指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側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之方向。於存在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之情形時,不一定僅表示與前後方向平行之情形。所謂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前後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同樣地,所謂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上下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所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左右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又,所謂車輛之無負載狀態係指於駕乘者未乘車、且於車輛未搭載有燃料之狀態下前輪既未轉向(steer)亦未傾斜之直立狀態。
如圖11所示,車輛1001包括車輛本體部1002、左右一對前輪 1003(參照圖12)、後輪1004、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車輛本體部1002包括車架1021、車身外殼1022、座椅1024及動力單元1025。
車架1021具有頭管1211、下框架1212、底框架(underframe)1214及後框架1213。圖11中,車架1021中隱蔽於車身外殼1022下之部分係以虛線表示。車架1021支撐動力單元1025或座椅1024等。動力單元1025具有引擎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及傳輸裝置等。
頭管1211配置於車輛1001之前部。頭管1211係於側視車輛時以上部較下部靠後方之方式,相對於垂直方向以特定角度傾斜配置。於頭管1211之周圍,配置有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於頭管1211,可旋轉地***有操舵機構1007之轉向軸1060。頭管1211支撐連桿機構1005。
下框架1212連接於頭管1211。下框架1212自頭管1211起配置至後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1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框架1214。底框架1214自下框架1212之下部向後方延伸。於底框架1214之後方,後框架1213向後方且向上方延伸。後框架1213支撐座椅1024、動力單元1025及尾燈等。
車架1021由車身外殼1022覆蓋。車身外殼1022具有前外殼1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護腿板1225、中心蓋1226及後擋泥板1224。
前外殼1221位於座椅1024之前方。前外殼1221覆蓋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1221具有配置於較連桿機構1005更靠前方之前部1221a。前外殼1221之前部1221a係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側視時,設置於較前輪1003更靠上方。前外殼1221之前部1221a係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側視時,配置於較前輪1003之前端更靠後方。護腿板1225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座椅1024之前方。中心蓋1226以覆蓋後框架1213之周圍之方式配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參照圖1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1003之上方。後擋泥板1224配置於後輪1004之後部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1003於無負載狀態下配置於頭管1211之下方且前外殼1221之下方。後輪1004配置於中心蓋1226及後擋泥板1224之下方。
<操舵機構>
圖12係自正面觀察圖1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前視圖。圖13係自上方觀察圖1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俯視圖。圖12及圖13中,以透過車身外殼1022之狀態進行圖示。
如圖12及圖13所示,操舵機構1007具有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及左右一對前輪1003。
左右一對前輪1003包括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第1前輪1031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左方。第2前輪10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右方。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為左右對稱。又,於第1前10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1227。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1228。第1支撐裝置支撐第1前輪1031。第1支撐裝置具有第1支架1317。第1支撐裝置具有第1支架1317及第1緩衝器1033。第1支撐裝置可藉由操舵力傳遞機構而以第1中心軸Y1為中心旋轉。第2支撐裝置支撐第2前輪1032。第2支撐裝置具有第2支架1327。第2支撐裝置具有第2支架1327及第2緩衝器1034。第2支撐裝置可藉由操舵力傳遞機構而以第2中心軸Y2為中心旋轉。第1前輪1031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第2前輪1032支撐於第2緩衝器1034。
第1緩衝器1033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其使來自路面之振動減弱。第1緩衝器1033具有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第1前輪1031 支撐於第1下部1033a。第1下部1033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部支撐有第1車輪軸1314。第1車輪軸1314支撐第1前輪1031。第1上部1033b於其一部分***至第1下部1033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1下部1033a之上方。第1上部1033b於第1下部1033a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移動。第1上部10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支架1317。第1支架1317具有向車輛1001之中央方向突出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及較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更靠車輛1001之外方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第1緩衝器1033之第1上部1033b固定並支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下述第1側構件1053之下部連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第1支架1317係於通過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且與第1側構件1053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存在有第1緩衝支撐部1317a。
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要素。藉此,抑制第1上部1033b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旋轉。
第2緩衝器1034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其使來自路面之振動減弱。第2緩衝器1034具有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第2前輪1032支撐於第2下部1034a。第2下部1034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部支撐有第2車輪軸1324。第2車輪軸1324支撐第2前輪1032。第2上部1034b於其一部分***至第2下部1034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2下部1034a之上方。第2上部1034b於第2下部1034a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移動。第2上部10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支架1327。第2支架1327具有向車輛1001之中央突出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及較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更靠車輛1001之外方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第2緩衝器1034之第2上部1034b固定並支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下述第2側構件1054之下部連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第2支架1327係於通過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且與第2側 構件1054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存在有第2緩衝支撐部1327a。
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要素。藉此,抑制第2上部1034b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旋轉。
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包括操舵構件1028作為輸入駕乘者之操舵力之構件。操舵構件1028具有轉向軸1060、及連結於轉向軸1060之上部之把手桿(handlebar)1023。轉向軸1060以其一部分***至頭管1211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且可相對於頭管1211以操舵旋轉軸為中心旋轉。轉向軸1060隨著駕乘者對把手桿1023之操作而旋轉。
圖14係表示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部分之構成之立體圖。
如圖14所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除具有操舵構件1028以外,亦具有中央傳遞板1061(中央傳遞部之一例)、左傳遞板1062(左傳遞部之一例)、右傳遞板1063(右傳遞部之一例)、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右接頭1066、連接桿1067、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將駕乘者操作把手桿1023之操舵力經由該等構件而傳遞至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
中央傳遞板1061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且無法相對於轉向軸1060相對旋轉地連結。中央傳遞板1061隨著轉向軸1060之旋轉而旋轉。
左傳遞板1062係可相對於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第1側構件1053旋轉地連結。左傳遞板1062固定於第1支架1317。左傳遞板1062位於第1支架1317之下方。左傳遞板1062配置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左方。
右傳遞板1063係可相對旋轉地連結於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第2側構件1054。右傳遞板1063係以中央傳遞板1061為中心與左傳遞板1062 左右對稱地配置。右傳遞板1063固定於第2支架1327。右傳遞板1063位於第2支架1327之下方。
連接桿1067係於安裝於車輛之狀態下向左右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且具有第1連結部1671、第2連結部1672及第3連結部1673。連接桿1067具有於與連接桿之長度方向垂直之剖面觀察時上下方向之長度M2大於前後方向之長度M1之形狀(參照圖15)。連接桿1067之第1連結部1671連結於第1支架1317。第1連結部1671係經由左接頭1065及左傳遞板1062而連結於第1支架1317。連接桿1067之第2連結部1672連結於第2支架1327。第2連結部1672經由右接頭1066及右傳遞板1063而連結於第2支架1327。連接桿1067之第3連結部1673連結於構成操舵構件1028之轉向軸1060之下部。第3連結部1673係經由中央接頭1064而連結於固定於構成操舵構件1028之轉向軸1060之下端部之中央傳遞板1061。
將構成連接桿1067之面中之第1連結部1671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之後方向之面設為第1對向面1674。第1對向面1674係於俯視車輛時與第1緩衝器1033之上端部對向。第1對向面1674係以與距第1連結部1671或第3連結部1673較近之部位相比距第1連結部1671或第3連結部1673較遠之部位更向前方凸出之方式彎曲。第1對向面1674係以自第1緩衝器1033隔開之方式形成。將構成連接桿1067之面中之第2連結部1672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之後方之面設為第2對向面1675。第2對向面1675係於俯視車輛時與第2緩衝器1034之上端部對向。第2對向面1675係以與距第2連結部1672或第3連結部1673較近之部位相比距第2連結部1672或第3連結部1673較遠之部位更向前方凸出之方式彎曲。第2對向面1675係以自第2緩衝器1034隔開之方式形成。
圖15係表示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剖面圖。再者,於圖15中,僅圖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中央部 之構造,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左方及右方之構造係標註符號並省略圖示。
如圖15所示,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前部,配置有中央接頭1064。中央接頭1064包括第1中央旋轉部1641(第1旋轉部之一例)、及第2中央旋轉部1645(第1支撐部之一例)。第1中央旋轉部1641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前端。第1中央旋轉部1641係於側視時形成為U字狀。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支撐板部1641a。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支撐板部1641a,形成有插通孔1641b。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自支撐板部164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41c。於上固定板部1641c,形成有插通孔1641d。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自支撐板部164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41e。於下固定板部1641e,形成有插通孔1641f。於中央傳遞板1061,以使軸線朝向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中央傳遞筒部1611。於中央傳遞筒部1611,插通有第1中央螺栓1642。第1中央螺栓164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上固定板部1641c及下固定板部1641e之插通孔1641d、1641f。於第1中央螺栓1642,自下方螺合有第1中央螺帽1643。第1中央旋轉部1641藉由第1中央螺栓1642及第1中央螺帽1643而連結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中央傳遞筒部1611。第1中央旋轉部164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中央螺栓1642之中心軸之第1中央旋轉軸1644為中心相對於中央傳遞板1061相對旋轉。第1中央旋轉軸1644係配置為與轉向軸1060之旋轉軸線平行。
第2中央旋轉部1645支撐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第2中央旋轉部164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以使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前方。於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插通有第2中央螺栓1647。第2中央螺栓164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支撐板部1641a之插通孔 1641b。於第1中央螺栓1647,自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之前端螺合有第2中央螺帽1648。第2中央旋轉部1645藉由第2中央螺栓1647及第2中央螺帽1648而連結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第2中央旋轉部164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中央螺栓1647之中心軸之第2中央旋轉軸1649(第1前後旋轉軸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相對旋轉地連接。第2中央旋轉軸1649係配置為與將作為構成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相互可旋轉地連結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平行。
第2中央旋轉部1645之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中央部之第3連結部1673支撐於第2中央旋轉部1645。連接桿1067可以第2中央旋轉軸1649為中心相對旋轉。如此般,第2中央旋轉部1645係可以第2中央旋轉軸1649為中心相對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旋轉地支撐連接桿1067之中央部之第3連結部1673。
於左傳遞板1062之前部,配置有左接頭1065。左接頭1065包括第1左旋轉部1651(第2旋轉部之一例)、及第2左旋轉部1655(第2支撐部之一例)。第1左旋轉部1651支撐於左傳遞板1062之前端。第1左旋轉部1651形成為側視時U字狀。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支撐板部1651a。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支撐板部1651a,形成有插通孔1651b。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自支撐板部165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51c。於上固定板部1651c,形成有插通孔1651d。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自支撐板部165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51e。於下固定板部1651e,形成有插通孔1651f。於左傳遞板1062,以使軸線朝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左傳遞筒部1621。於左傳遞筒部1621,插通有第1左螺栓1652。第1左螺栓165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上固定板部1651c及下固定板部1651e之插通孔1651d、1651f。於第1左螺栓1652,自下方螺合有第1左螺帽1653。第 1左旋轉部1651係藉由第1左螺栓1652及第1左螺帽1653而連結於左傳遞板1062之左傳遞筒部1621。第1左旋轉部165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左螺栓1652之中心軸之第1左旋轉軸1654(第2上下旋轉軸線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左傳遞板1062相對旋轉地連接。第1左旋轉軸1654係配置為與轉向軸1060之旋轉軸線平行。
第2左旋轉部1655支撐於第1左旋轉部1651。第2左旋轉部165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左旋轉筒部1656。第2左旋轉筒部1656係以使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前方。於第2左旋轉筒部1656,插通有第2左螺栓1657。第2左螺栓165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左旋轉部1651之支撐板部1651a之插通孔1651b。於第1左螺栓1657,自第2左旋轉筒部1656之前端螺合有第2左螺帽1658。第2左旋轉部1655係藉由第2左螺栓1657及第2左螺帽1658而連結於第1左旋轉部1651。第2左旋轉部165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左螺栓1657之中心軸之第2左旋轉軸1659(第2前後旋轉軸線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第1左旋轉部1651相對旋轉。第2左旋轉軸1659係配置為與將作為構成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相互可旋轉地連結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平行。
第2左旋轉部1655之第2左旋轉筒部1656係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左方之第1連結部1671支撐於第2左旋轉部1655。連接桿1067可以第2左旋轉軸1659為中心相對旋轉。如此般,第2左旋轉部1655係可以第2左旋轉軸1659為中心相對於第1左旋轉部1651旋轉地支撐連接桿1067之左部之第1連結部1671。
於右傳遞板1063之前部,配置有右接頭1066。右接頭1066包括第1右旋轉部1661(第3旋轉部之一例)、及第2右旋轉部1665(第3支撐部之一例)。第1右旋轉部1661支撐於右傳遞板1063之前端。第1右旋轉部1661形成為側視時U字狀。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支撐板部1661a。 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支撐板部1661a,形成有插通孔1661b。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自支撐板部166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61c。於上固定板部1661c,形成有插通孔1661d。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自支撐板部166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61e。於下固定板部1661e,形成有插通孔1661f。於右傳遞板1063,以使軸線朝向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右傳遞筒部1631。於右傳遞筒部1631,插通第1右螺栓1662。第1右螺栓166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上固定板部1661c及下固定板部1661e之插通孔1661d、1661f。於第1右螺栓1662,自下方螺合有第1右螺帽1663。第1右旋轉部1661係藉由第1右螺栓1662及第1右螺帽1663而連結於右傳遞板1063之右傳遞筒部1631。第1右旋轉部166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右螺栓1662之中心軸之第1右旋轉軸1664(第3上下旋轉軸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右傳遞板1063相對旋轉。第1右旋轉軸1664係配置為與轉向軸1060之旋轉軸線平行。
第2右旋轉部1665支撐於第1右旋轉部1661。第2右旋轉部166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右旋轉筒部1666。第2右旋轉筒部1666係以使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前方。於第2右旋轉筒部1666,插通有第2右螺栓1667。第2右螺栓166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右旋轉部1661之支撐板部1661a之插通孔1661b。於第1右螺栓1667,自第2右旋轉筒部1666之前端螺合有第2右螺帽1668。第2右旋轉部1665係藉由第2右螺栓1667及第2右螺帽1668而連結於第1右旋轉部1661。第2右旋轉部166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右螺栓1667之中心軸之第2右旋轉軸1669(第3前後旋轉軸線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第1右旋轉部1661相對旋轉。第2右旋轉軸1669係配置為與將作為構成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相互可旋轉地連結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平行。
第2右旋轉部1665之第2右旋轉筒部1666係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右方之第2連結部1672支撐於第2右旋轉部1665。連接桿1067可以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相對旋轉。如此般,第2右旋轉部1665係可以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相對於第1右旋轉部1661旋轉地支撐連接桿1067之右部之第2連結部1672。
如此構成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將自操舵構件1028傳遞來之操舵力經由中央傳遞板1061與中央接頭1064傳遞至連接桿1067。藉此,連接桿1067向左右方向之中之任一方向移位。傳遞至連接桿1067之操舵力係自連接桿1067經由左接頭1065與左傳遞板1062而傳遞至第1支架1317,並且自連接桿1067經由右接頭1066與右傳遞板1063而傳遞至第2支架1327。藉此,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係向連接桿1067移位之方向旋轉。
<連桿機構>
於本例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1005。
連桿機構1005配置於較把手桿1023更靠下方。連桿機構1005連結於車架1021之頭管1211。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又,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1支架1317及第1緩衝器1033作為連接於第1側構件1053之下方且與第1側構件1053一併傾斜之構成。進而,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2支架1327及第2緩衝器1034作為連接於第2側構件1054之下方且與第2側構件1054一併傾斜之構成。
第1橫向構件1051包括配置於頭管1211之前方並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1512。板狀構件1512由支撐部C支撐於頭管1211,且可以沿支撐部C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
第1橫向構件1051之左端係藉由連結部D而連結於第1側構件 1053。第1橫向構件1051可以沿連結部D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第1橫向構件1051之右端係藉由連結部E而連結於第2側構件1054。第1橫向構件1051可以沿連結部E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
第2橫向構件1052由支撐部F支撐於頭管1211,且可以沿支撐部F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1051更靠下方。第2橫向構件1052具有與第1橫向構件1051大致相同之車寬方向之長度,且配置為與第1橫向構件1051平行。
第2橫向構件1052包括沿車寬方向延伸之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係以於前後方向夾著頭管1211之方式配置。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彼此係藉由中間部1523而一體地連結。再者,中間部1523可與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為一體亦可分開。第2橫向構件1052之左端係藉由連結部G而連結於第1側構件1053。第2橫向構件1052可以沿連結部G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之右端係藉由連結部H而連結於第2側構件1054。第2橫向構件1052可以沿連結部H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
第1側構件1053配置於頭管1211之左方,且與頭管1211之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側構件1053配置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且較第1緩衝器1033更靠上方。第1側構件1053係支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且可相對於第1支架1317以第1中心軸Y1為中心旋轉地安裝。
第2側構件1054配置於頭管1211之右方,且與頭管1211之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側構件1054係配置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且較第2緩衝器1034更靠上方。第2側構件1054係支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側 構件支撐部1327b,且可相對於第2支架1327以第2中心軸Y2為中心旋轉地安裝。
如此般,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以如下方式連結: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第1側構件1053與第2側構件10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
<操舵動作>
圖16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操舵動作之圖,且為使車輛1001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如圖16所示,若使把手桿1023向左右方向轉動,則操舵機構1007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動作,進行操舵動作。當因使把手桿1023旋轉而轉向軸1060旋轉時,中央傳遞板1061隨著轉向軸1060之旋轉而旋轉。
例如若轉向軸1060朝圖16之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連接桿1067隨著中央傳遞板1061之旋轉而移動至左後方。此時,中央傳遞板1061係藉由中央接頭1064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相對於中央接頭1064旋轉,連接桿1067一面維持姿勢一面移動至左後方。隨著向連接桿1067之左後方之移動,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分別以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此時,左傳遞板1062以左接頭1065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左接頭1065旋轉,右傳遞板1063以右接頭1066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右接頭1066旋轉。
若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若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前輪1031經由第1緩衝器1033以第1中心軸Y1(參照圖12)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1032經由第2緩衝器1034以第 2中心軸Y2(參照圖12)為中心旋轉。
<傾斜動作>
圖17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圖,且為使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如圖17所示,車輛1001隨著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而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意指連桿機構1005中之用以進行傾斜動作之各構件(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以各自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連桿機構1005之形狀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1005中,例如於直立狀態下前視時配置為大致長方形狀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於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為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1005係與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相對旋轉動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藉此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
例如若駕乘者使車輛100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1211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至左方。若頭管1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1051以支撐部C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以支撐部F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於是,第1橫向構件10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左方,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於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下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於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傾斜時,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旋轉。因此,若使車輛1001傾斜,則隨著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傾斜,支撐於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相對於垂直方向於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下傾斜。
又,於傾斜動作時,連接桿1067係以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之前後方向之第2中央旋轉軸1649、第2左旋轉軸1659及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旋轉(參照圖14及圖15)。藉此,即便車輛1001傾斜,連接桿1067亦保持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平行之姿勢。
如此般,藉由進行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之連桿機構1005係配置於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上方。即,作為構成連桿機構1005之旋轉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旋轉軸係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再者,車輛向左右方向傾斜之狀態下之車架之上下方向係與鉛垂方向不同,意指向左右方向傾斜之頭管1211之上下方向。例如圖17或圖18中所示之符號Uf表示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符號Df表示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操舵動作+傾斜動作>
圖18係使車輛1001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於圖18中,表示向左方操舵而傾斜至左方之狀態。於圖18所示之回旋動作時,藉由操舵動作而變更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朝向,藉由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車架1021一併傾斜。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1005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變形為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接桿1067向左右中之任一進行操舵之方向(於圖18中為左方)且後方移動。
<連接桿之動作>
自作為第1橫向構件1051之旋轉軸之支撐部C、連結部D、E之軸線方向或作為第2橫向構件1052之旋轉軸之支撐部F、連結部G、H之軸線方向觀察,連接桿1067可與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 平行地移動。具體而言,連接桿1067能夠以通過中央接頭1064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49、左接頭1065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59及右接頭1066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69的線與通過第1橫向構件1051之支撐部位C、D、E之線及通過第2橫向構件1052之支撐部位F、G、H之線平行之方式移動(參照圖12、圖16~圖18)。
<連接桿周邊之佈局>
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參照圖12)。連接桿1067係於連桿機構1005朝左方向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最大傾斜狀態下,配置於自車輛前方觀察時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或第1緩衝器10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參照圖17)。連接桿1067係於連桿機構1005朝右方向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最大傾斜狀態下,配置於自車輛前方觀察時與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或第2緩衝器10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
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連接桿1067之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及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重疊之位置(參照圖12)。
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之至少一部分位於第1緩衝支撐部1317a通過且與第1側構件1053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2支架1327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的至少一部分位於第2緩衝支撐部1327a通過且與第2側構件1054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
<阿克曼轉向幾何構造>
圖19係說明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動作之圖,(a)係直走時之模式圖,(b)係左回旋時之模式圖。
如圖19(a)所示,於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中,使左右方向之第1左旋轉軸1654與第1右旋轉軸1664之距離La大於左右方向之第1支架131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1中心軸Y1與第2支架132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2中心軸Y2之間之距離Lb。
如圖19(b)所示,於車輛1001中,於向左方操舵而向左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1前輪1031成為內輪,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2前輪1032成為外輪,而向左回旋。如此般,於向左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1前輪1031成為內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內輪操舵角θα傾斜,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2前輪1032成為外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外輪操舵角θβ傾斜。此時,於車輛1001中,成為內輪之第1前輪1031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成為外輪之第2前輪1032之外輪操舵角θβ。同樣地,於車輛1001中,於向右方操舵而向右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2前輪1032成為內輪,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1前輪1031成為外輪,而向右回旋。如此般,於向右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2前輪1032成為內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內輪操舵角θα傾斜,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1前輪1031成為外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外輪操舵角θβ傾斜。此時,於車輛1001中,成為內輪之第2前輪1032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成為外輪之第1前輪1031之外輪操舵角θβ。
如此般,於車輛1001中,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使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內方之前輪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外方之前輪之外輪操舵角θβ。
<操舵力傳遞機構之動作>
圖20係說明圖11之車輛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一部分之動作 之模式圖。再者,於圖20中,以實線表示直走時之狀態,以兩點鏈線表示回旋時之狀態。
如圖20所示,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若使操舵構件1028旋轉,則無法相對旋轉地設置於構成操舵構件1028之轉向軸1060的中央傳遞板1061與操舵構件1028之旋轉連動而以操舵構件1028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此時,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第1中央旋轉部1641係以第1中央旋轉軸1644為中心相對於中央傳遞板1061相對旋轉,並且連接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前方之第2中央旋轉部1645係於維持朝前後方向之姿勢之狀態下,於前視車輛時向左右方向中之一方移動。支撐於第2中央旋轉部1645之連接桿1067係與第2中央旋轉部1645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連動而向左右方向之一方移動。隨著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第2左旋轉部1655及第2右旋轉部1665係於維持相對於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之姿勢之狀態下,向左右方向之一方移動。隨著第2左旋轉部1655之左右方向之移動,第1左旋轉部1651一面相對於左傳遞板1062以第1左旋轉軸1654為中心相對旋轉一面向左右方向之一方移動。藉此,經由左傳遞板1062將操舵力傳遞至第1支架1317為止,第1支架1317以作為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第1中心軸Y1為中心旋轉。又,同樣地,隨著第2右旋轉部1665之左右方向之移動,第1右旋轉部1661係一面相對於右傳遞板1063以第1右旋轉軸1664為中心相對旋轉一面向左右方向之一方移動。藉此,經由右傳遞板1063將操舵力傳遞至第2支架1327為止,第2支架1327以作為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第2中心軸Y2為中心旋轉。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若使操舵構件1028旋轉,則第2中央旋轉部1645、第2左旋轉部1655及第2右旋轉部1665一面維持朝前後方向之姿勢一面於前視車輛時向左右方向移動。因此,可藉由分開設置具有前後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與具有上下方向 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而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可減少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故而可縮小自上方觀察車輛之情形時之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藉由以上所述,可提供一種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之車輛。
圖21係表示比較例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之構成及動作之模式圖。再者,於圖21中,以實線表示直走時之狀態,以兩點鏈線表示回旋時之狀態。
如圖21所示,於一軸構造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中,於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分別設置有可以水平方向之軸線為中心旋動之第1中央旋轉部1701、第1左旋轉部1711及第1右旋轉部1721。於該等第1中央旋轉部1701、第1左旋轉部1711及第1右旋轉部1721之前端,設置有可以上下方向之軸線為中心旋動之第2中央旋轉部1702、第2左旋轉部1712及第2右旋轉部1722。該等第2中央旋轉部1702、第2左旋轉部1712及第2右旋轉部1722可相對旋轉地連結於沿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1067。若與圖20進行比較,則於圖2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中,於操舵時,與第1中央旋轉部1701、第1左旋轉部1711及第1右旋轉部1721之揺動一併,沿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1067朝左右方向大幅度移動。因此,於包括該構成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之車輛中,自上方觀察車輛之情形時之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變大。
對此,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藉由分開設置具有前後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與具有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旋轉軸構件,而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減少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且抑制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擴大。如此般,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可抑制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擴大。又,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構成連桿機構1005之旋轉構件之第1橫 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之旋轉軸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故而可抑制因連桿機構1005而導致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間之距離(輪距)變大。藉此,可抑制用以將輸入至轉向軸1060之操舵力傳遞至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長度變大。藉由以上所述,可提供一種可確保操舵角度較大且抑制傳遞操舵力之構件之可動範圍擴大之車輛。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右方向之第1左旋轉軸1654與第1右旋轉軸1664之間之距離La大於左右方向之第1支架131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1中心軸Y1與第2支架132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2中心軸Y2之間之距離Lb。藉此,於操舵時,可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為阿克曼轉向幾何易成立之姿勢。因此,即便於大幅度操舵時,亦可接近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回旋半徑。藉此,可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順利地以第1車輪軸1314及第2車輪軸1324為中心旋轉。因此,可提高乘坐車輛1001之感覺。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包括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者,該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使連接桿1067經由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之前方而成者,但不限定於該例。例如作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亦可為使連接桿1067經由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之後方而成者。
又,如圖20或圖21所示,於使第1中央旋轉部1641與第2中央旋轉部相互前後配置之構成中,支撐連接桿1067之構成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變大。但是,於本例中,如圖20所示,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前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45,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前部連接有第2左旋轉部1655,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前部連接有第2右旋轉部1665。 於該構成中,若使操舵構件1028旋轉,則第2中央旋轉部1645、第2左旋轉部1655及第2右旋轉部1665一面維持朝向前後方向之姿勢一面於前視車輛時向左右方向移動。因此,車輛之前後方向之連接桿1067與轉向軸1060、第1支架131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1中心軸Y1、第2支架132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2中心軸Y2之距離變大。然而,可如上所述減少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且可抑制其可動範圍之擴大。又,於本例之構成中,可於連桿機構1005或兩個前輪(1031、1032)與連接桿1067之間確保特定之距離(間隙)。因此,可確保與連桿機構1005或兩個前輪(1031、1032)之間隙且可縮小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又,於本例中,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可配置於前視車輛時較低之位置,故而可將較連接桿1067更靠上方之空間用作配置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之空間。
再者,於本例中,說明了如下構成: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前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45,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前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55,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前部連接有第2右旋轉部1665,但並不限定於該例示之構成。例如亦可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上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45,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上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55,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上部連接有第2右旋轉部1665。又,亦可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下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45,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下部連接有第2中央旋轉部1655,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下部連接有第2右旋轉部1665。
又,於本例中,連接桿1067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且上下方向之長度M2大於前後方向之長度M1。根據該構成,可確保必需之程度之連接桿1067之剛性以傳遞操舵力,且與前後方向之長度M1較大之情形時相比,可減小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前後方向之移動量,而可更減小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
且說,於操舵構件1028之後方配置有車架1021,故而可更抑制因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操舵旋轉軸之前方而導致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然而,於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操舵旋轉軸之前之情形時,為了使阿克曼轉向幾何成立,必須使支撐連接桿1067之兩端之各支撐部之間之距離較支撐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之間之距離更長,連接桿1067之兩端部位於左右方向之更側方,故而使車輛大型化。但是,於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中,於作為上下軸之第1中央旋轉軸1644、第1左旋轉軸1654及第1右旋轉軸1664之前部設置作為前後軸之第2中央旋轉軸1649、第2左旋轉軸1659及第2右旋轉軸1669,形成使連接桿1067支撐於該等第2中央旋轉軸1649、第2左旋轉軸1659及第2右旋轉軸1669之雙軸構造。藉由如此,可減少操舵時之連接桿1067之左右方向之移動量,故而容易實現考慮到阿克曼轉向幾何之構成。
又,於並非雙軸構造而使用萬向接頭支撐連接桿之構成之操舵力傳遞機構中,無法獲得較大之把手之操舵角,於本實施形態中,使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為雙軸構造,故而可獲得較大之把手之操舵角。若獲得較大之把手之操舵角,則可提昇回旋性,但有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內外輪差之影響變大而妨礙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順利之旋轉之可能性。此情形時,乘坐車輛1001之感覺降低。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較佳之構成之一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以於操舵時阿克曼轉向幾何容易成立之姿勢支撐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因此,即便於大幅度操舵時,亦可接近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回旋半徑。藉此,可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順利地以第1車輪軸1314及第2車輪軸1324為中心旋轉。因此,可提昇乘坐車輛1001之感覺。
再者,於包括藉由傾斜動作而形成傾斜姿勢之第1前輪1031及第
2前輪1032之車輛1001中,於傾斜動作時,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地面之接觸面變化。由於該影響,內外輪差被少許吸收。因此,於車輛1001中,並非必須完全形成為阿克曼轉向幾何成立之構造,藉由上述構成,可謀求提昇回旋時之乘坐感覺。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以支撐前輪之構成,對包括於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要素之緩衝器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可為包括一個套筒要素之緩衝器,亦可藉由前導連桿式底部連桿懸架來支撐前輪。
本發明之車輛係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後輪之數並不限定於一個,亦可為兩個。又,亦可包括覆蓋車架之車身外殼。亦可不包括覆蓋車架之車身外殼。關於動力源,亦並不限定於引擎,而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本發明中,隨著操舵構件之旋轉而與第1支撐裝置一體地旋轉之構件包含於第1支撐裝置中。隨著操舵構件之旋轉而與第2支撐裝置一體地旋轉之構件包含於第2支撐裝置中。
於本發明及本實施形態中,「平行」不僅為無限不相交之狀態,亦包含相對於無限不相交之狀態以±30°之範圍傾斜者。此處所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用於說明,並非用於限定性解釋。必須認識到:並不排除於此處表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亦容許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形。
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實現。該揭示應當被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該等實施形態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此處所記載之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基於該理解,於此處記載有多種圖示實施形態。
此處記載有若干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處所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業者基於該揭示可認 識到之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當基於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用語進行廣義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執行(prosecution)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該揭示中,「較佳」此種用語為非排他性者,意指「較佳但不限定於此」。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2年9月2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申請編號2012-209873、2013年7月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申請編號2013-138479者,其內容係以參照之形式併入文中。再者,上述之日本專利申請之說明書(以下稱為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1上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1上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1下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1下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2上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2上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2下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2下部」。
1061‧‧‧中央傳遞板(中央傳遞部)
1062‧‧‧左傳遞板(左傳遞部)
1063‧‧‧右傳遞板(右傳遞部)
1064‧‧‧中央接頭
1065‧‧‧左接頭
1066‧‧‧右接頭
1067‧‧‧連接桿
1611‧‧‧中央傳遞筒部
1621‧‧‧左傳遞筒部
1631‧‧‧右傳遞筒部
1641‧‧‧第1中央旋轉部(第1旋轉部)
1641a‧‧‧支撐板部
1641b‧‧‧插通孔
1641c‧‧‧上固定板部
1641d‧‧‧插通孔
1641e‧‧‧下固定板部
1641f‧‧‧插通孔
1642‧‧‧第1中央螺栓
1643‧‧‧第1中央螺帽
1644‧‧‧第1中央旋轉軸(第1上下旋轉軸)
1645‧‧‧第2中央旋轉部(第1支撐部)
1646‧‧‧第2中央旋轉筒部
1647‧‧‧第2中央螺栓
1648‧‧‧第2中央螺帽
1649‧‧‧第2中央旋轉軸(第1前後旋轉軸)
1651‧‧‧第1左旋轉部(第2旋轉部)
1651a‧‧‧支撐板部
1651b‧‧‧插通孔
1651c‧‧‧上固定板部
1651d‧‧‧插通孔
1651e‧‧‧下固定板部
1651f‧‧‧插通孔
1652‧‧‧第1左螺栓
1653‧‧‧第1左螺帽
1654‧‧‧第1左旋轉軸(第2上下旋轉軸)
1655‧‧‧第2左旋轉部(第2旋轉部)
1656‧‧‧第2左旋轉筒部
1657‧‧‧第2左螺栓
1658‧‧‧第2左螺帽
1659‧‧‧第2左旋轉軸(第2前後旋轉軸)
1661‧‧‧第1右旋轉部(第3旋轉部)
1661a‧‧‧支撐板部
1661b‧‧‧插通孔
1661c‧‧‧上固定板部
1661d‧‧‧插通孔
1661e‧‧‧下固定板部
1661f‧‧‧插通孔
1662‧‧‧第1右螺栓
1663‧‧‧第1右螺帽
1664‧‧‧第1右旋轉軸(第3上下旋轉軸)
1665‧‧‧第2右旋轉部(第3支撐部)
1666‧‧‧第2右旋轉筒部
1667‧‧‧第2右螺栓
1668‧‧‧第2右螺帽
1669‧‧‧第2右旋轉軸(第3前後旋轉軸)
1671‧‧‧第1連結部
1672‧‧‧第2連結部
1673‧‧‧第3連結部
B‧‧‧車輛之後方向
D‧‧‧車輛之下方向
F‧‧‧車輛之前方向
M1‧‧‧前後方向之長度
M2‧‧‧上下方向之長度
U‧‧‧車輛之上方向

Claims (9)

  1. 一種車輛,其包括:車架,其具有頭管;操舵構件,其具有支撐於上述頭管之旋轉軸,且可相對於上述車架旋轉地被支撐;第1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方;第2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方;第1支撐裝置,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方,且可隨著上述操舵構件之旋轉而旋轉地支撐上述第1前輪;第2支撐裝置,其配置於車輛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方,且可隨著上述操舵構件之旋轉而旋轉地支撐上述第2前輪;及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且用以將輸入至上述操舵構件之操舵力傳遞至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且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包括:中央傳遞部,其設為無法相對於上述操舵構件而相對旋轉;第1旋轉部,其支撐於上述中央傳遞部,並且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中央傳遞部旋轉;第1支撐部,其連接於上述第1旋轉部,且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1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第1旋轉部旋轉地支撐上述連接桿之中央部;第2支撐部,其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連接桿之左部;第2旋轉部,其連接於上述第2支撐部;左傳遞部,其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2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 相對於上述第2旋轉部旋轉地連接,且設為無法相對於上述第1支撐裝置而相對旋轉;第3支撐部,其能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3前後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連接桿之右部;第3旋轉部,其連接於上述第3支撐部;及右傳遞部,其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3上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第3旋轉部旋轉地連接,且設為無法相對於上述第2支撐裝置而相對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於上述第1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1支撐部,於上述第2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2支撐部,且於上述第3旋轉部之前部連接上述第3支撐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連接桿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且上下方向之長度大於前後方向之長度。
  4.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含能以配置於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車架旋轉地被支撐並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旋轉構件,且藉由與上述旋轉構件之旋轉動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而用以使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分別傾斜。
  5.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含能以配置於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車架旋轉地被支撐並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旋轉構件,且藉由與上述旋轉構件之旋轉動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而用以使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分別傾斜。
  6.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左右方向之上述第2上下旋轉軸與上 述第3上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大於左右方向之上述第1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與上述第2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7.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左右方向之上述第2上下旋轉軸與上述第3上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大於左右方向之上述第1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與上述第2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8. 如請求項4之車輛,其中左右方向之上述第2上下旋轉軸與上述第3上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大於左右方向之上述第1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與上述第2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9. 如請求項5之車輛,其中左右方向之上述第2上下旋轉軸與上述第3上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大於左右方向之上述第1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與上述第2支撐裝置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TW102134441A 2012-09-24 2013-09-24 車輛 TWI522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9873 2012-09-24
JP2013138479 2013-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408A TW201420408A (zh) 2014-06-01
TWI522268B true TWI522268B (zh) 2016-02-21

Family

ID=5034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4441A TWI522268B (zh) 2012-09-24 2013-09-24 車輛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475535B2 (zh)
EP (1) EP2905209B1 (zh)
JP (1) JP5536968B1 (zh)
CN (1) CN104487328B (zh)
AP (1) AP2015008375A0 (zh)
BR (1) BR112015006407A2 (zh)
ES (1) ES2677112T3 (zh)
MX (1) MX339385B (zh)
TW (1) TWI522268B (zh)
WO (1) WO20140462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573B (zh) 2012-09-24 2017-10-01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
JP6170086B2 (ja) * 2015-02-10 2017-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型車両
CN104743021B (zh) * 2015-04-11 2017-03-08 重庆汉雪科技有限公司 侧倾倒三轮机动车
JP6471055B2 (ja) * 2015-06-25 2019-02-13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前二輪固定機構
CN106697139B (zh) * 2015-07-16 2019-09-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
US10286970B2 (en) 2015-09-30 2019-05-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ITUB20159478A1 (it)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tiltante
IT201600097100A1 (it) * 2016-09-28 2018-03-28 Piaggio & C Spa Assieme di sospensione per un veicolo basculante, avantreno e veicolo basculante
JP2018095147A (ja) 2016-12-15 2018-06-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IT201600129489A1 (it) * 2016-12-21 2018-06-21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US11017679B2 (en) * 2017-01-13 2021-05-25 Skydio, In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visual point cloud navigation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11358634B2 (en) * 2017-11-06 2022-06-14 Michael J Mainville Roll induced four wheel steering vehicle
DE212018000343U1 (de) 2017-11-15 2020-05-29 Sway Motorsports Llc Steuersystem für neigbares Fahrzeug
JP7519993B2 (ja) * 2018-10-18 2024-07-22 ピアッジオ・エ・チ・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2つの後輪を備える乗用サドル付き自動車
EP3927564A1 (en) * 2019-02-19 2021-12-29 Sway Motorsports LLC Autonomous tilting delivery vehicle
US11052942B2 (en) 2019-02-22 2021-07-06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US11072389B2 (en) 2019-02-22 2021-07-27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JP7516020B2 (ja) * 2019-07-30 2024-07-16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走行車両
JPWO2021045111A1 (zh) 2019-09-02 2021-03-11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011300A (en) * 1910-05-07 1911-04-06 William Bridgewater A New and Improved Construction of Tricycles.
GB191111300A (en) 1910-05-11 1912-05-10 Henri Victor Jules Jouffret Improvement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having Rotary Valves.
US4088199A (en) * 1976-02-23 1978-05-09 Wolfgang Trautwein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US4020914A (en) * 1976-02-23 1977-05-03 Wolfgang Trautwein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US4740004A (en) * 1986-06-09 1988-04-26 Mcmullen Wayne W Three wheeled cycle with load carrying basket
JP2002337779A (ja)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US6505845B1 (en) * 2002-04-17 2003-01-14 Chin-Long Fong Jogging scooter
ITMI20031108A1 (it) 2003-06-03 2004-12-04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NO20033026L (no) * 2003-07-01 2005-01-03 Friend Internat As Trehjuls kjoretoy
ITMI20040171A1 (it)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US7487985B1 (en) * 2005-08-25 2009-02-10 Robert Mighell Tilting wheeled vehicle
ITMI20062084A1 (it) 2006-10-30 2008-04-30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ed una ruota posteriore motrice
CN101161536A (zh) * 2007-10-06 2008-04-16 王业慈 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US7909340B2 (en) * 2009-02-03 2011-03-22 Laddie Gene Henders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US7708291B1 (en) * 2009-02-03 2010-05-04 Laddie Gene Henders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steering system
TWI380922B (zh) * 2010-01-20 2013-01-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三輪機動車
US8070172B1 (en) * 2010-02-12 2011-12-06 TreMoto, LLC Leaning vehicle suspension
JP5528870B2 (ja) *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TWI392611B (zh) * 2010-06-24 2013-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TWI399310B (zh) 2010-07-06 2013-06-21 Kwang Yang Motor Co A steering device for two front wheel vehicles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TWM422524U (en) 2011-06-09 2012-02-11 Shiaw-Harng Chang Dual front wheel tricycle structure
US8641064B2 (en) * 2011-12-29 2014-02-04 Garbis Krajekian Tilting vehicle with a non-tilting automobile-like bod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5003707A (es) 2015-06-24
CN104487328A (zh) 2015-04-01
AP2015008375A0 (en) 2015-04-30
EP2905209B1 (en) 2018-04-11
MX339385B (es) 2016-05-24
US9475535B2 (en) 2016-10-25
BR112015006407A2 (pt) 2017-07-04
WO2014046285A1 (ja) 2014-03-27
EP2905209A1 (en) 2015-08-12
JP5536968B1 (ja) 2014-07-02
US20150210338A1 (en) 2015-07-30
CN104487328B (zh) 2019-08-13
ES2677112T3 (es) 2018-07-30
EP2905209A4 (en) 2015-12-02
JPWO2014046285A1 (ja) 2016-08-18
TW201420408A (zh) 201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2268B (zh) 車輛
TWI519447B (zh) 車輛
US10994796B2 (en) Leaning vehicle
JP6622816B2 (ja) 傾斜車両
JP6648155B2 (ja) 傾斜車両
JP6121230B2 (ja) 車両
TWI621562B (zh) 車輛
JP6120567B2 (ja) 車輌の操舵装置
TWI532629B (zh) 車輛
TWI650264B (zh) 傾斜車輛
JP527992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懸架装置
WO2021039990A1 (ja) リーン車両
JP2010052624A (ja) 車両
TWI558601B (zh) 車輛
EP4197890A1 (en) Traveling vehicle
US11135886B2 (en) Vehicle
JP6723036B2 (ja) 車両
OA17630A (en)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