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9749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9749B
TWI519749B TW101145493A TW101145493A TWI519749B TW I519749 B TWI519749 B TW I519749B TW 101145493 A TW101145493 A TW 101145493A TW 101145493 A TW101145493 A TW 101145493A TW I519749 B TWI519749 B TW I519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convex portion
outer member
heat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1739A (zh
Inventor
石橋郁夫
佐伯友康
安部昌則
住廣勝志
Original Assignee
東芝股份有限公司
東芝家用電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東芝家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芝股份有限公司, 東芝家用電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東芝家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1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1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7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1Walls with condui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是有關於一種冰箱。
近年來,揭示有一種將散熱管(pipe)配置於隔熱箱體的壁部內的冰箱,上述散熱管構成冷凍循環(cycle)的一部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80692號公報
然而,此種冰箱中,例如若將隔熱箱體的壁部靠近房間的牆壁等而設置,則熱會停滯在散熱管周圍而有散熱效率下降之虞。
因此,提供一種冰箱,於在隔熱箱體的壁部內配置有散熱管的冰箱中,即使在隔熱箱體的壁部靠近房間的牆壁等而配置的情況下,亦可抑制散熱管的散熱效率的下降。
本實施方式的冰箱具備:隔熱箱體,具有貯藏室及連接於該貯藏室的開口;以及冷凍循環,對上述貯藏室進行冷卻。構成上述隔熱箱體的壁部是於內構件與外構件之間具有隔熱構件而構成。上述壁部中的至少一個壁部具有位於上述外構件且朝向上述貯藏室的外方突出的凸部或朝向上述貯藏室的內方凹陷的凹部。構成上述冷凍循環的一部分的散熱管是設置成於上述外構件與上述內構件之間接觸 上述凸部或上述凹部。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多個實施方式的冰箱。再者,於各實施方式中,對於實質上相同的構成部位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首先,對於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5來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冰箱10是以隔熱箱體11作為主體而構成。於冰箱10中,裝入有未圖示的冷凍循環。冷凍循環具有未圖示的壓縮機、冷凝器、冷卻器等。如圖2所示,隔熱箱體11形成為一面開口的矩形的箱狀。再者,於以下的說明中,將隔熱箱體11的開口側定義為冰箱10的前側。
隔熱箱體11的內部被劃分為冷藏溫度段的貯藏室與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於隔熱箱體11的內部,於最上部設有冷藏室12,於其下方設有蔬菜室13。並且,於蔬菜室13的下方,左右排列地設有製冰室14及小冷凍室15,於其下方即最下部設有冷凍室16。
冷藏室12及蔬菜室13均為冷藏溫度段即正(plus)溫度段的貯藏室,通常,冷藏室12及蔬菜室13被設定為不同的溫度。例如,冷藏室12的維持溫度被設定為1℃~5℃,蔬菜室13的維持溫度被設定為較其稍高的2℃~6℃。而且,製冰室14、小冷凍室15及冷凍室16均為冷凍溫度段即負(minus)溫度段的貯藏室,例如被設定為 -10℃~-20℃。該些冷藏室12、蔬菜室13、製冰室14、小冷凍室15及冷凍室16藉由未圖示的冷凍循環而被冷卻為各自的溫度段。
隔熱箱體11的前表面的開口連接於各貯藏室12~16。貯藏物通過該開口而放入各貯藏室12~16。於隔熱箱體11的前表面側,為了對該前表面的開口進行開閉而設有多個隔熱門。具體而言,於冷藏室12的前側,設有對開門式的冷藏室用隔熱門17、18。冷藏室用隔熱門17、18分別以左右的鉸鏈(hinge)171、181為旋轉軸而朝向左右方向旋轉,以對冷藏室12進行開閉。
於蔬菜室13的前側設有抽出式的蔬菜室用隔熱門19。蔬菜室用隔熱門19於其背側安裝有未圖示的蔬菜收納容器,且對蔬菜室13進行開閉。於製冰室14的前側設有抽出式的製冰室用隔熱門20。製冰室用隔熱門20於其背側安裝有未圖示的製冰容器,且對製冰室14進行開閉。於小冷凍室15的前側設有小冷凍室用隔熱門21。小冷凍室用隔熱門21於其背側安裝有未圖示的收容容器,且對小冷凍室15進行開閉。於冷凍室16的前側設有冷凍室用隔熱門22。冷凍室用隔熱門22於其背側安裝有未圖示的收容容器,且對冷凍室16進行開閉。
隔熱箱體11藉由將分割的多個隔熱壁加以組合而形成為前表面開口的箱狀。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隔熱箱體11是將左部隔熱壁23、右部隔熱壁24、頂部隔熱壁25、底部隔熱壁26及背部隔熱壁27組合而構成。此時,左部 隔熱壁23形成左側的壁。右部隔熱壁24形成右側的壁。頂部隔熱壁25形成頂側的壁。底部隔熱壁26形成底側的壁。背部隔熱壁27形成背側的壁。
各隔熱壁23~27藉由固定構件28、29等而連結固定。此時,如圖9所示,頂部隔熱壁25形成為後部比前部低一階的形狀。並且,於由頂部隔熱壁25的低一階的部分與左部隔熱壁23及右部隔熱壁24圍成的部分形成機械室30。於機械室30內,雖未詳細圖示,但收容壓縮機等,上述壓縮機構成冷凍循環的一部分。
而且,構成隔熱箱體11的壁部即各隔熱壁23~27是於內構件與外構件之間具有隔熱構件而構成。此時,上述內構件構成隔熱箱體11的內側面,上述外構件構成隔熱箱體11的外側面。此處,對於左右兩側的隔熱壁23、24,以右部隔熱壁24為代表來進行說明。再者,於本實施方式中,左部隔熱壁23是與右部隔熱壁24為左右對稱,除此以外,與右部隔熱壁24大致同樣地構成。
如圖3所示,右部隔熱壁24是於內構件31與外構件32之間夾著作為隔熱構件的真空隔熱面板33而構成。內構件31例如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樹脂等的合成樹脂,且形成為大致平坦的板狀。外構件32例如是藉由對鋼板進行加工而構成,且整體上形成為板狀。亦如圖1及圖2所示,外構件32具有多個凸部34、35。而且,如圖3所示,外構件32的外周部分朝向貯藏室12~16側彎曲。於右部隔熱壁24 的內部,以接觸凸部34、35的形態而設有散熱管36。散熱管36構成冷凍循環的一部分。
如圖2及圖3所示,於外構件32上形成有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是作為凸部發揮功能。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朝向各貯藏室12~16的外方即內構件31的相反側突出。如圖2所示,周凸部34是沿著外構件32的周緣部而形成,以包圍外構件32的外周緣部。周凸部34包含前側周凸部341、後側周凸部342、上側周凸部343及下側周凸部344。中間凸部35連接於周凸部34的下側周凸部344,形成為將上下方向作為長邊的矩形。中間凸部35位於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14~16的側方,此時位於右方。
另外,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是藉由對板狀的外構件32、此時為鋼板進行衝壓加工而形成。而且,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突出量為大致相同,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其突出量例如被設定為3 mm~5 mm左右。並且,矩形的中間凸部35的寬度尺寸(即前後方向的尺寸)被設定為右部隔熱壁24的寬度尺寸(即冰箱10的前後方向的尺寸)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圖3所示,散熱管36位於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即內構件31與外構件32之間,且設置成接觸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該散熱管36構成未圖示的冷凍循環的一部分。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散熱管36構成冷凝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上述冷凝器設在冷凍循環的壓縮機至冷卻器之間。 散熱管36例如包含連續的一根銅管,藉由使自壓縮機噴出的冷媒流經,從而對該冷媒的熱進行散熱。
如圖2所示,散熱管36以環繞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的方式蜿蜒地設置。具體而言,散熱管36是自機械室30中所設的未圖示的壓縮機延伸,並自右部隔熱壁24的後端上部進入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並且,散熱管36沿著周凸部34的後側周凸部342朝向下方延伸,隨後,於後側周凸部342的下端朝向前方彎折,進而沿著周凸部34的下側周凸部344而朝向前方延伸。並且,散熱管36於其中途部分,沿著中間凸部35的周緣部延伸,並再次沿著周凸部34的下側周凸部344而朝向前方延伸。然後,散熱管36於下側周凸部344的前端朝向上方彎折,進而沿著前側周凸部341而朝向上方延伸。隨後,散熱管36於前側周凸部341的上端朝向後方彎折,並沿著上側周凸部343而朝向後方延伸。
散熱管36如此般環繞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之後,自右部隔熱壁24的後端上部引出至機械室30側。隨後,雖未詳細圖示,但該散熱管36藉由熔接等而連接於散熱管的一端,該散熱管為與散熱管36同樣的結構且設在左部隔熱壁23中。並且,設在該左部隔熱壁23中的散熱管的另一端連接於未圖示的冷卻器。
繼而,亦參照圖4及圖5來說明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結構。再者,以下所說明的散熱管361~364表示橫剖面各不相同的位置的散熱管36,該些散熱管361~364構成連 續的一根散熱管36。
首先,若就右部隔熱壁24的後側部分來看,則如圖3所示,沿著後側周凸部342朝向下方延伸的散熱管361於真空隔熱面板33與外構件32之間且後側周凸部342的內側通過。而且,於右部隔熱壁24的後側部分,於散熱管361及真空隔熱面板33的後方且右部隔熱壁24與背部隔熱壁27的連接部分,形成有空間38。於該空間38內設有兩根抽吸管(suction pipe)39。抽吸管39是將未圖示的冷卻器至壓縮機予以連接的配管的一部分,使自冷卻器噴出的冷的冷媒流經。此時,兩根抽吸管39接觸周凸部34的後側周凸部342的內側,例如藉由鋁帶等的金屬帶40而固定。再者,亦可採用如下結構:於空間38內設置海綿(sponge)或發泡胺基甲酸酯等的隔熱材,藉此來固定抽吸管39。
繼而,若就右部隔熱壁24的中間部分來看,散熱管362、363於真空隔熱面板33與外構件32之間且中間凸部35的內側通過。散熱管362沿著中間凸部35的後部而朝向上方延伸。散熱管363沿著中間凸部的前部而朝向下方延伸。該些散熱管362、363是設置成分別接觸中間凸部35的內側。
若就右部隔熱壁24的前側部分來看,散熱管364於真空隔熱面板33與外構件32之間且前側周凸部341的內側通過。散熱管364沿著前側周凸部341而朝向上方延伸。散熱管364是設置成接觸前側周凸部341的內側。此時, 散熱管361~364亦如圖4及圖5所示,例如藉由鋁帶等的金屬帶41而固定於外構件32。
而且,亦如圖5所示,於右部隔熱壁24的前側部分形成有由內構件31、外構件32及真空隔熱面板33圍成的收容部42。收容部42連接於形成在真空隔熱面板33與前側周凸部341的內側之間的空間。而且,收容部42具有形成於內構件31與外構件32之間的***口421。於收容部42的內部,收容有防露管37及加強構件43,並且以堵塞***口421的方式而設有密封(seal)構件44。此時,防露管37通過***口421而***收容部42內。
防露管37是將壓縮機至散熱管36之間或者散熱管36至冷卻器之間予以連接的配管的一部分。防露管37包含與散熱管36不同的零件。於防露管37中,與散熱管36同樣地,流經有經壓縮機壓縮而成為高溫狀態的冷媒。藉此,隔熱箱體11的開口周邊受到加熱,從而實現對開口周邊的結露的抑制。
加強構件43例如包含鋼板等,對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進行加強。加強構件43沿著外構件32的前端部的內側面彎曲而形成為後側開放的所謂的U字狀。而且,加強構件43沿著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而朝向上下方向延伸。並且,加強構件43相對於外構件32,藉由黏著或未圖示的螺絲等而固定。
密封構件44是將導熱率低於外構件32的材料、例如合成樹脂或硬質橡膠等作為材料,進行衝壓成形或擠出成 形而成。密封構件44以大致相同的剖面形狀朝向上下方向連續的方式而構成。密封構件44保持防露管37,並且堵塞***口421以將內構件31與外構件32予以連結。
具體而言,密封構件44於一個端部具有保持部441。保持部441以裹入的方式保持防露管37。此時,防露管37的一部分自保持部441露出並接觸加強構件43。即,防露管37直接接觸加強構件43,並且相對於外構件32亦經由加強構件43而間接地接觸。因此,防露管37的熱經由加強構件43而傳遞至外構件32。藉此,防露管37可間接地加熱外構件32。
而且,密封構件44於與保持部441為相反側,具有堵塞部442及爪部443、444。密封構件44利用堵塞部442與爪部443來包夾內構件31,並且利用堵塞部442與爪部444來包夾外構件32,藉此被固定於內構件31及外構件32。進而,密封構件44於保持部441與堵塞部442之間具有彈性變形部445。彈性變形部445朝向真空隔熱面板33的厚度方向彈性變形。藉此,密封構件44可允許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製造時產生的真空隔熱面板33的厚度尺寸的誤差。
真空隔熱面板33形成為板狀,且藉由熱熔膠(hot melt)等的樹脂黏著劑而黏著固定於內構件31及外構件32。此時,如圖3所示,真空隔熱面板33在遠離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形態下,黏著固定於外構件32。而且,真空隔熱面板33是設置成遠離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不 接觸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
如圖4及圖5所示,真空隔熱面板33是將芯材45收容至袋體46內,並對其內部進行真空排氣以減壓密封而構成。芯材45例如包含將玻璃棉(glass wool)等無機纖維的積層材預先成型為板狀者。而且,袋體46是藉由將具有阻氣(gas barrier)性能的兩片積層薄膜(film)重合,並將其周圍熔接,從而構成為袋狀。袋體46包含特性不同的兩種積層薄膜,此時包含內側積層薄膜461及外側積層薄膜462。
內側積層薄膜461及外側積層薄膜462是利用樹脂薄膜來包夾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層、此時為金屬層,進而積層多種樹脂薄膜而構成。內側積層薄膜461及外側積層薄膜462視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金屬層是鋁箔層抑或是鋁蒸鍍層,從而發揮各不相同的特性。此處,對鋁箔層與鋁蒸鍍層的不同進行說明。一般而言,鋁蒸鍍層是於真空中對成為母材的薄膜蒸鍍鋁,因此與鋁箔層相比,可減薄膜厚。因此,與鋁箔層相比,鋁蒸鍍層的導熱率低且隔熱性能優異。與此相對,鋁箔層例如是藉由利用兩片薄膜來夾著以壓延而形成的鋁箔並進行層壓(laminate)而構成,因此與鋁蒸鍍層相比,其膜厚變厚。因此,與鋁蒸鍍層相比,鋁箔層的阻氣性能優異,而且,耐久性能亦優異。
本實施方式中,位於內構件31側的內側積層薄膜461具有鋁蒸鍍層作為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金屬層。另一方面,位於外構件32側的外側積層薄膜462具有鋁箔層作為 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金屬層。此時,真空隔熱面板33的散熱管36側的面具有耐久性能優異的鋁箔層。因此,可減輕因與散熱管36的接觸而導致真空隔熱面板33受到損傷的情況。而且,真空隔熱面板33的貯藏室12~16側的面具有導熱率低且隔熱性能優異的鋁蒸鍍層。因此,貯藏室12~16的冷氣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袋體46的表面傳遞並自內構件31側返回外構件32側的所謂的熱橋(heat bridge)現象得到抑制。
袋體46是將內側積層薄膜461及外側積層薄膜462予以重合,並將其周圍熔接而構成為袋狀。此時,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外緣部,以袋體46的周圍自芯材45突出的形態而形成熔接用的耳部463。耳部463被翻折至外構件32側,並被收容至前側周凸部341的內側,該前側周凸部341成為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並且,雖未詳細圖示,但耳部463藉由黏著劑或金屬帶等,沿著外構件32側的外側積層薄膜462的面而固定。此時,耳部463遠離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而且,耳部463亦遠離外構件32。因此,藉由翻折耳部463而產生的階差部464不接觸外構件32。
根據該結構,形成隔熱箱體11的開口的隔熱壁,即左部隔熱壁23、右部隔熱壁24、頂部隔熱壁25與底部隔熱壁26中,至少左右的隔熱壁23、24具有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該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位於外構件32且朝向各貯藏室12~16的外方突出。並且,於該左右的隔熱壁23、24的內部且外構件32與內構件31之間,設有散熱管 36,該散熱管36接觸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內側,且構成冷凍循環的一部分。
據此,例如當將冰箱10的右側面、此時為右部隔熱壁24的外側面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設置時,藉由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接觸房間的牆壁,從而於不存在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部分與房間的牆壁之間形成空間。即,冰箱10的右部隔熱壁24的外側面不會整體接觸房間的牆壁,藉此,於散熱管36的周圍確保用於散熱的空間。因此,即使當冰箱10將形成其右側面的右部隔熱壁24靠近或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配置時,亦可抑制熱滯留在散熱管36周圍而散熱效率下降的情況。並且,對於為與右部隔熱壁24同樣結構的左部隔熱壁23,亦可獲得與上述同樣的作用效果。
冰箱10具備真空隔熱面板33作為右部隔熱壁24的隔熱構件。並且,該真空隔熱面板33在遠離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形態下,黏著並固定於外構件32。據此,抑制真空隔熱面板33與散熱管36相接觸,散熱管36設置成接觸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因此,抑制真空隔熱面板33因與散熱管36的接觸而受到損傷的情況。其結果,真空隔熱面板33可維持高隔熱性能。
散熱管36位於真空隔熱面板33與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之間,且藉由金屬帶41而固定於外構件32。並且,真空隔熱面板33是設置成遠離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據此,可抑制散熱管36產生的熱直接或經由金屬帶41而傳 遞至真空隔熱面板33的情況。因此,可抑制熱向貯藏室12~16內的流入,上述熱向貯藏室12~16內的流入是因散熱管36產生的熱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表面傳遞並返回貯藏室12~16側的所謂的熱橋現象而引起。
散熱管36是沿著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的內側而設置。因此,於冰箱10的製造時,可將散熱管36沿著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而配置。據此,與外構件32不具有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而單純為平坦的板狀的情況相比,散熱管36相對於外構件32的安裝變得容易,作業性提高。
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是藉由對板狀的外構件32進行衝壓加工而形成。因此,外構件32於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周邊部分,因衝壓加工引起的加工硬化而強度增加。而且,外構件32因形成周凸部34及中間凸部35,外構件32整體的剖面二次矩(second moment)增大。其結果,外構件32整體上相對於彎曲方向的強度增大。
於右部隔熱壁24且隔熱箱體11的開口側的端緣部即前端緣部,設有前側周凸部341,該前側周凸部341為周凸部34的一部分。據此,對於未與其他隔熱壁連接而特別需要強度的隔熱箱體11的開口側的端緣部、此時為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可使其強度增大。
於前側周凸部341的內側,沿著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而設有加強構件43。據此,可使右部隔熱壁24的前端緣部的強度進一步增大。
真空隔熱面板33是具有芯材45及收容芯材45的袋體 46而構成。袋體46具有突出至芯材45周圍的黏著用的耳部463。耳部463被翻折至外構件32側,並被收容至周凸部34的前側周凸部341。此時,藉由翻折耳部463而產生的階差部464不接觸外構件32。因此,於外構件32與真空隔熱面板33之間,不會因階差部464而產生間隙。因此,可良好地確保外構件32與真空隔熱面板33的黏著性。進而,不會因階差部464接觸外構件32而導致階差部464的形狀浮現在外構件32上。因此,可良好地確保外構件32的外觀即冰箱10的設計。
真空隔熱面板33是設置成將包含鋁蒸鍍層的內側積層薄膜461設為內構件31側,將包含鋁箔層的外側積層薄膜462設為外構件32側。據此,藉由隔熱性能優異的內側積層薄膜461,可有效地抑制貯藏室12~16的冷氣返回外構件32側的所謂熱橋現象。而且,藉由耐久性優異的外側積層薄膜462,可有效地保護真空隔熱面板33不會因散熱管36的接觸等而造成損傷。
散熱管36亦設於中間凸部35的內側,該中間凸部35位於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14~16的側方。據此,可藉由散熱管35的熱來對冷卻溫度更低的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14~16的側方進行加熱。因此,即使在真空隔熱面板33損傷而其隔熱性能下降的情況下,亦可抑制外構件32因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14~16的冷氣變涼而於外構件32周邊產生結露。
並且,上述效果於左右兩側的隔熱壁23、24的厚度為 35 mm以下的情況下尤其有效。本實施方式中,真空隔熱面板33的厚度為約20 mm,內構件31及外構件32的厚度合計為約1.5 mm,因此其合計即隔熱壁23、24的厚度為21.5 mm。如此,左右兩側的隔熱壁23、24是以更有效的25 mm以下的厚度尺寸構成。
(第二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6來說明第二實施方式。
於第二實施方式中,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中間凸部35,而於外構件32上形成有第一中間凸部47及第二中間凸部48。該些第一中間凸部47及第二中間凸部48的寬度尺寸(即前後方向的尺寸)被設定為比散熱管36的外徑稍大的尺寸。並且,此時,朝向上方延伸的散熱管362通過第一中間凸部47的內側,朝向下方延伸的散熱管363通過第二中間凸部48的內側。
據此,可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進而,例如當將冰箱10的右部隔熱壁24的外側面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設置時,於第一中間凸部47與第二中間凸部48之間亦形成空間。因此,可確保散熱管364、365的散熱空間更大。因此,即使當隔熱箱體11的壁部靠近或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配置時,亦可更有效地抑制熱滯留在散熱管36周圍而散熱效率下降的情況。
(第三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7來說明第三實施方式。
於第三實施方式中,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周凸部34 及中間凸部35,而於外構件32上形成有作為凹部的周凹部49及中間凹部50。該些周凹部49及中間凹部50以位於外構件32且朝向各貯藏室12~16的內方即內構件31側凹陷的方式而形成。此時,周凹部49包含前側周凹部491與後側周凹部492以及未圖示的上側周凹部與下側周凹部。該些前側周凹部491、後側周凹部492、上側周凹部及下側周凹部是與周凸部34同樣地,以包圍外構件32的方式,沿著外構件32的周緣部而設置。而且,中間凹部50是與中間凸部35同樣地,連接於周凹部49的下側周凹部,且形成為將上下方向作為長邊的矩形。該中間凹部50亦位於冷凍溫度段的貯藏室14~16的側方,此時是位於右方。
而且,於真空隔熱面板33上,以使外構件32側的面凹陷的形態,而形成有周凹進部51及中間凹進部52。周凹進部51及中間凹進部52例如是藉由模具,而與芯材45的成型同時地形成。此時,周凹進部51是沿著周凹部49的形狀而形成,且包含前側周凹進部511與後側周凹進部512以及未圖示的上側周凹進部與下側周凹進部。而且,中間凹進部52是沿著中間凹部50的形狀而形成。
散熱管361位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後側周凹進部512與外構件32的後側周凹部492之間,且設置成接觸後側周凹部492的內側。而且,散熱管362位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中間凹進部52與外構件32的中間凹部50之間,且設置成接觸中間凹部50的後部內側。進而,散熱管363位於真 空隔熱面板33的中間凹進部52與外構件32的中間凹部50之間,且設置成接觸中間凹部50的前部內側。並且,散熱管364位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前側周凹進部511與外構件32的前側周凹部491之間,且設置成接觸前側周凹部491的內側。
散熱管36是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藉由鋁帶等的金屬帶41而固定。而且,真空隔熱面板33在遠離周凹部49及中間凹部50的形態下,黏著並固定於內構件31及外構件32。並且,真空隔熱面板33遠離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
根據該結構,可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進而,無須於外構件32上設置朝向貯藏室12~16的外方突出的凸部。因此,即使是將散熱管36配置於右部隔熱壁24內部的結構,亦可抑制右部隔熱壁24的厚度尺寸的增大。其結果,可實現作為冰箱10整體的省空間化。
(第四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8來說明第四實施方式。
於第四實施方式中,取代第三實施方式的中間凹部50而於外構件32上形成有第一中間凹部53及第二中間凹部54。該些第一中間凹部53及第二中間凹部54的寬度尺寸(即前後方向的尺寸)被設定為比散熱管36的外徑稍大的尺寸。此時,散熱管362通過第一中間凹部53的內側。而且,散熱管363通過第二中間凹部54的內側。並且,取代第三實施方式中的中間凹進部52,而於真空隔熱面板33上形成有第一中間凹進部55及第二中間凹進部56。該些第一 中間凹進部55及第二中間凹進部56是分別沿著第一中間凹部53及第二中間凹部54而形成。並且,真空隔熱面板33遠離散熱管36及金屬帶41,並且亦遠離周凹部49、第一中間凹部53及第二中間凹部54。
根據該結構,可獲得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進而,位於右部隔熱壁24的內部且於第一中間凹部53與第二中間凹部54之間,由真空隔熱面板33所填埋。因此,即使於在真空隔熱面板33上形成凹部的情況下,亦可極力抑制真空隔熱面板33變薄的部分。其結果,可極力抑制作為右部隔熱壁24整體的隔熱性能的下降。
(第五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9及圖10來說明第五實施方式。
於第五實施方式中,冰箱10的隔熱箱體11具有作為凸部的背側凸部60。背側凸部60是於未形成隔熱箱體11的開口的背側的壁部,即於背部隔熱壁27上,沿著背部隔熱壁27的周緣部而設置。如圖9所示,背側凸部60包含第一背側凸部601及第二背側凸部602。第一背側凸部601是分別設在背部隔熱壁27左右的兩緣部,且自機械室30側朝向下方向延伸。第二背側凸部602設在背部隔熱壁27的下部,朝向左右方向延伸且連接左右的第一背側凸部601的下端部。
而且,如圖10所示,背部隔熱壁27與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左右的隔熱壁23、24同樣地,於內構件61與外構件62之間具有作為隔熱構件的真空隔熱面板63。真空隔熱面 板63藉由熱熔膠等的樹脂黏著劑而黏著並固定於內構件61及外構件62。內構件61、外構件62及真空隔熱面板63各自除了形狀以外,是與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內構件31、外構件32及真空隔熱面板33大致同樣地構成。
背側凸部60以位於外構件62且朝向各貯藏室12~16的外方突出的方式而形成。此時,背側凸部60形成為矩形狀,具體而言形成為梯形狀。背側凸部60是藉由對外構件62進行衝壓加工而形成。真空隔熱面板63設在不與背側凸部60重合的位置。位於真空隔熱面板63的側方且於內構件61與外構件62之間,設有位於背側凸部60的前側的軟帶(soft tape)64。軟帶64例如包含連續氣泡體的合成橡膠,且柔軟性、伸縮性、隔熱性、防水性優異。
於內構件61與外構件62之間,接觸背側凸部60的內側而設有散熱管65。散熱管65藉由鋁帶等的金屬帶66而固定於外構件62。此時,背側凸部60的突出量被設定為小於散熱管65的直徑。因此,散熱管65經由金屬帶66被按壓於軟帶64。而且,背側凸部60的寬度尺寸被設定為比散熱管65的直徑稍大的程度。並且,散熱管65及金屬帶66遠離真空隔熱面板63。即,散熱管65及金屬帶66不接觸真空隔熱面板63。
該散熱管65亦與上述各實施方式的散熱管36同樣地,構成冷凍循環的一部分。散熱管65是以下述方式而設置,即:如圖9所示,自機械室30進入背部隔熱壁27內,並沿著背側凸部60而環繞背部隔熱壁27的周緣內部,隨 後,自背部隔熱壁27引出至機械室30之外。並且,散熱管65的兩端部雖未詳細圖示,但連接於機械室30內的壓縮機或者連接於散熱管36等。
根據本實施方式,對於冰箱10的背部隔熱壁27,亦主要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即,即使當冰箱10的背面即背部隔熱壁27的外側面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設置時,藉由背側凸部60接觸房間的牆壁,從而於不存在背側凸部60的部分與房間的牆壁之間形成空間。因此,冰箱10的背部隔熱壁27的外側面不會整體接觸房間的牆壁,從而確保用於散熱管65的散熱的空間。因此,即使當冰箱10將形成其背面的背部隔熱壁27靠近或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配置時,亦可抑制熱滯留在散熱管65周圍而散熱效率下降的情況。
而且,散熱管65被收容於背側凸部60的內側。因此,於冰箱10的製造時,可將散熱管65沿著背側凸部60而配置。據此,與外構件62不具有背側凸部60而單純為平坦的結構的情況相比,散熱管65相對於外構件62的安裝變得容易,作業性提高。
而且,背側凸部60是藉由對板狀的外構件62進行衝壓加工而形成。因此,外構件62於背側凸部60周邊部分,因衝壓加工引起的加工硬化而強度增加。而且,藉由形成背側凸部60,外構件62整體的剖面二次矩增大,其結果,外構件62整體上相對於彎曲方向的強度增大。
並且,背側凸部60是形成為梯形形狀。因此,可更大 地確保散熱管65的散熱面積,其結果,可提高散熱管65的散熱效率。
再者,於本實施方式中,外構件62亦可取代背側凸部60而具有朝向內構件61側凹陷的凹部。
(第六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11來說明第六實施方式。
第六實施方式中,相對於上述第五實施方式,背側凸部60的形狀不同。即,第六實施方式的背側凸部60並非梯形形狀,而是形成為沿著散熱管65的外徑的一部分的大致半圓形狀。據此,容易將散熱管65配置於背側凸部60的內側,而且,配置後的位置難以發生偏離。因此,散熱管65相對於外構件62的安裝變得容易,其結果,作業性進一步提高。
(第七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12及圖13來說明第七實施方式。
於第七實施方式中,機械室30設在隔熱箱體11的後側下部。雖未詳細圖示,但於機械室30中,與上述各實施方式同樣地設有壓縮機,該壓縮機構成冷凍循環的一部分。此時,第一背側凸部601分別位於背部隔熱壁27的左右的兩緣部,且自機械室30側朝向上方向延伸。第二背側凸部602位於背部隔熱壁27的上部,朝向左右方向延伸且連接左右的第一背側凸部601的上端部。於背側凸部60內,配置有散熱管65。
而且,於第七實施方式中,於未形成隔熱箱體11的開 口的背部隔熱壁27上設有凸部60,於形成隔熱箱體11的開口的壁部上未設凸部及凹部。即,於第七實施方式中,於左右的隔熱壁23、24上,未設有如上述各實施方式般的凸部34、35、47、48或凹部49、50、53、54等。
因此,於第七實施方式中,左右的隔熱壁23、24的外構件32不具有凸部或凹部而大致平坦地構成。此時,於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3所示,取代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凸部34、35、47、48或凹部49、50、53、54,而於真空隔熱面板33的外構件32側形成有凹陷部331。散熱管36是沿著凹陷部331而配置。
根據該結構,可獲得與上述第五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進而,於本實施方式中,機械室30設在隔熱箱體11的後側下部。據此,自配置於機械室30中的壓縮機散發的熱通過由背側凸部60形成的背部隔熱壁27與房間的牆壁面之間的空間,自機械室30朝向上方流動並散發。因此,根據該結構,無須為了壓縮機的散熱而新設置構件,可使壓縮機中產生的熱有效地散發。進而,冰箱10的左右側面即左右的隔熱壁23、24的外側面的外觀是平坦地構成。因此,可使冰箱10的設置狀態下的左右側面的外觀變得良好。
再者,雖未詳細圖示,但於各實施方式中,左部隔熱壁23除了與右部隔熱壁24左右對稱以外,是大致同樣地構成。並且,於左部隔熱壁23中,亦設有相當於散熱管36的散熱管。
亦可採用如下結構:於頂部隔熱壁25上設置凸部或凹部,並於該些凸部或凹部的內側配置散熱管。此時,於冰箱10的上表面即頂部隔熱壁25的外側面與房間的天花板之間確保空間。因此,使用者可配置冰箱10而無須對散熱管有意識地確保散熱空間。
隔熱箱體11並不限於在前表面具有開口者,例如亦可為於上表面具有開口的結構。此時,散熱管及凸部或凹部亦可設於構成上表面開口的周圍四方的隔熱壁。
對於各隔熱壁23~27的隔熱構件,既可取代真空隔熱面板而使用發泡胺基甲酸酯等,亦可併用真空隔熱面板與發泡胺基甲酸酯。
隔熱箱體11並不限於將分割的隔熱壁23~27組合而構成者。例如,隔熱箱體11亦可採用如下結構:將構成貯藏室12~16側的面的內箱形成為一體的箱狀,並於其外側設置隔熱構件及外箱。
對於各實施方式中的真空隔熱面板33的袋體46,亦可採用內側積層薄膜461具有鋁箔層的結構。同樣地,亦可採用外側積層薄膜462具有鋁蒸鍍層的結構。進而,內側積層薄膜461及外側積層薄膜462既可為具有鋁蒸鍍層或鋁箔層中的任一者的結構,亦可將鋁蒸鍍層及鋁箔層重疊多層而構成。
對於袋體46,若考慮經濟性等,則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金屬層較佳為鋁,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使用鈦、鉻、銅、金等。此時,金屬層的形成並不限於金屬箔的層壓或 蒸鍍,例如亦可藉由鍍敷等而形成。並且,用於獲得阻氣性能的層並不限於上述的金屬層,例如亦可使用蒸鍍有氧化矽(silica)或氧化鋁等氧化物的層。
根據以上所說明的實施方式的結構,例如在將形成隔熱箱體的側面的壁部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設置的情況下,藉由凸部接觸房間的牆壁,於不存在凸部的部分與房間的牆壁之間形成空間。因此,冰箱的側面不會整體接觸房間的牆壁,從而於散熱管的周圍確保用於散熱的空間。因此,即使當隔熱箱體的壁部靠近或接觸房間的牆壁等而配置時,亦可抑制熱滯留在散熱管周圍而散熱效率下降的情況。
對本發明的若干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該些實施方式僅為例示,並不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些新穎的實施方式可以其他的各種方式來實施,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該些實施方式或其變更包含於發明的範圍或主旨內,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揭示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內。
10‧‧‧冰箱
11‧‧‧隔熱箱體
12‧‧‧冷藏室
13‧‧‧蔬菜室
14‧‧‧製冰室
15‧‧‧小冷凍室
16‧‧‧冷凍室
17、18‧‧‧冷藏室用隔熱門
19‧‧‧蔬菜室用隔熱門
20‧‧‧製冰室用隔熱門
21‧‧‧小冷凍室用隔熱門
22‧‧‧冷凍室用隔熱門
23‧‧‧左部隔熱壁
24‧‧‧右部隔熱壁
25‧‧‧頂部隔熱壁
26‧‧‧底部隔熱壁
27‧‧‧背部隔熱壁
28、29‧‧‧固定構件
30‧‧‧機械室
31、61‧‧‧內構件
32、62‧‧‧外構件
33、63‧‧‧真空隔熱面板
34‧‧‧周凸部
35‧‧‧中間凸部
36、65、361、362、363、364‧‧‧散熱管
37‧‧‧防露管
38‧‧‧空間
39‧‧‧抽吸管
40、41、66‧‧‧金屬帶
42‧‧‧收容部
43‧‧‧加強構件
44‧‧‧密封構件
45‧‧‧芯材
46‧‧‧袋體
47‧‧‧第一中間凸部
48‧‧‧第二中間凸部
49‧‧‧周凹部
50‧‧‧中間凹部
51‧‧‧周凹進部
52‧‧‧中間凹進部
53‧‧‧第一中間凹部
54‧‧‧第二中間凹部
55‧‧‧第一中間凹進部
56‧‧‧第二中間凹進部
60‧‧‧背側凸部
64‧‧‧軟帶
171、181‧‧‧鉸鏈
331‧‧‧凹陷部
341‧‧‧前側周凸部
342‧‧‧後側周凸部
343‧‧‧上側周凸部
344‧‧‧下側周凸部
421‧‧‧***口
441‧‧‧保持部
442‧‧‧堵塞部
443、444‧‧‧爪部
445‧‧‧彈性變形部
461‧‧‧內側積層薄膜
462‧‧‧外側積層薄膜
463‧‧‧耳部
464‧‧‧階差部
491‧‧‧前側周凹部
492‧‧‧後側周凹部
511‧‧‧前側周凹進部
512‧‧‧後側周凹進部
601‧‧‧第一背側凸部
602‧‧‧第二背側凸部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冰箱的自右前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隔熱箱體的自右前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3是沿著圖2的A-A線表示的橫剖面圖。
圖4是將圖3中的中間凸部周邊放大表示的橫剖面圖。
圖5是將圖3中的前側周凸部周邊放大表示的橫剖面圖。
圖6是第二實施方式的相當於圖3的圖。
圖7是第三實施方式的相當於圖3的圖。
圖8是第四實施方式的相當於圖3的圖。
圖9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冰箱的隔熱箱體的自右後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10是沿著圖9的B-B線表示的橫剖面圖。
圖11是第六實施方式的相當於圖10的圖。
圖12是第七實施方式的相當於圖9的圖。
圖13是沿著圖12的C-C線表示的橫剖面圖。
10‧‧‧冰箱
11‧‧‧隔熱箱體
12‧‧‧冷藏室
13‧‧‧蔬菜室
14‧‧‧製冰室
15‧‧‧小冷凍室
16‧‧‧冷凍室
17、18‧‧‧冷藏室用隔熱門
19‧‧‧蔬菜室用隔熱門
20‧‧‧製冰室用隔熱門
21‧‧‧小冷凍室用隔熱門
22‧‧‧冷凍室用隔熱門
34‧‧‧周凸部
35‧‧‧中間凸部
171、181‧‧‧鉸鏈

Claims (10)

  1. 一種冰箱,包括:隔熱箱體,具有貯藏室及連接於該貯藏室的開口;以及冷凍循環,對上述貯藏室進行冷卻,構成上述隔熱箱體的壁部是於內構件與外構件之間具有隔熱構件而構成,上述壁部中的至少一個壁部具有位於上述外構件且朝向上述貯藏室的外方突出的凸部或朝向上述貯藏室的內方凹陷的凹部,於上述外構件與上述內構件之間,接觸上述凸部或上述凹部而設有散熱管,上述散熱管構成上述冷凍循環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真空隔熱面板作為上述隔熱構件,上述真空隔熱面板在遠離上述凸部或上述凹部的形態下,黏著並固定於上述外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冰箱,其中上述散熱管位於上述凸部或上述凹部與上述真空隔熱面板之間,且藉由金屬帶而固定於上述外構件,上述真空隔熱面板遠離上述散熱管及上述金屬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冰箱,其中上述凸部設在至少形成上述開口的上述壁部中的一個壁部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冰箱,其中 上述凸部至少設在上述壁部的端緣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冰箱,其中於上述端緣部的上述凸部,沿著上述端緣部而設有加強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冰箱,其中上述真空隔熱面板是具有芯材及收容上述芯材的袋體而構成,上述袋體具有突出至上述芯材周圍的黏著用的耳部,上述耳部被翻折至上述外構件側並收容於上述端緣部的上述凸部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其中上述凸部設在未形成上述開口的背側的壁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冰箱,其中上述凸部設在未形成上述開口的背側的壁部,且未設在形成上述開口的壁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冰箱,其中於上述隔熱箱體的下部,具備設置壓縮機的機械室,上述壓縮機構成上述冷凍循環的一部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冰箱,其中於上述隔熱箱體的下部,具備設置壓縮機的機械室,上述壓縮機構成上述冷凍循環的一部分。
TW101145493A 2011-12-06 2012-12-04 冰箱 TWI519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791 2011-12-06
JP2012063636A JP6091762B2 (ja) 2011-12-06 2012-03-21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1739A TW201341739A (zh) 2013-10-16
TWI519749B true TWI519749B (zh) 2016-02-01

Family

ID=4857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493A TWI519749B (zh) 2011-12-06 2012-12-04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89938B1 (zh)
JP (1) JP6091762B2 (zh)
CN (1) CN103988034B (zh)
TW (1) TWI519749B (zh)
WO (1) WO2013084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1321B2 (ja) * 2011-12-07 2016-11-09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230294B2 (ja) * 2013-06-25 2017-11-1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5052401A (ja) * 2013-09-05 2015-03-1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KR20150120178A (ko) * 2014-04-17 2015-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내상 제조방법
JP6603017B2 (ja) * 2014-11-28 2019-11-06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6186316A (ja) * 2015-03-27 2016-10-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筐体
EP3532781B1 (en) * 2016-10-26 2023-03-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Skin condenser design integrated in the refrigerator back
JP7285093B2 (ja) * 2019-02-28 2023-06-01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断熱箱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冷蔵庫
JP7291557B2 (ja) * 2019-07-03 2023-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DE102019213217A1 (de) * 2019-09-02 2021-03-04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evorrichtung,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Kältegeräte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6271A (ja) * 1984-11-12 1986-06-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
JPS6363680U (zh) * 1986-10-17 1988-04-27
JP2728318B2 (ja) 1991-02-15 1998-03-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012841A (ja) * 1999-06-29 2001-01-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5172307A (ja) *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6336722A (ja) * 2005-06-01 2006-12-1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真空断熱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JP2006284172A (ja) * 2006-04-28 2006-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DE102007048830A1 (de) * 2007-10-11 2009-04-16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ältegeräts
JP2010145001A (ja) * 2008-12-18 2010-07-01 Sharp Corp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
JP2011080692A (ja) 2009-10-07 2011-04-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5337681B2 (ja) * 2009-12-08 2013-11-06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N101921069A (zh) * 2010-09-13 2010-12-22 徐林波 一种新型隔热隔音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1739A (zh) 2013-10-16
JP2013139981A (ja) 2013-07-18
CN103988034A (zh) 2014-08-13
EP2789938B1 (en) 2018-03-21
JP6091762B2 (ja) 2017-03-08
EP2789938A4 (en) 2015-08-05
WO2013084648A1 (ja) 2013-06-13
CN103988034B (zh) 2017-04-12
EP2789938A1 (en)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749B (zh) 冰箱
TWI525021B (zh) 隔熱箱體
TWI391621B (zh) 冰箱
JP5998360B2 (ja) 冷蔵庫
CN100498158C (zh) 冰箱
JP6005341B2 (ja) 冷蔵庫
JP2007003067A (ja) 冷蔵庫
JP2004028349A (ja) 冷蔵庫
TWI512256B (zh) 冰箱
JP4158814B2 (ja) 冷蔵庫
JP2004125394A (ja) 冷蔵庫
TWI605232B (zh) 冰箱
JP6340549B2 (ja) 冷蔵庫
JP2013185730A (ja) 冷蔵庫
JP6191008B2 (ja) 冷蔵庫
JP3942962B2 (ja) 冷蔵庫
JP2005172307A (ja) 冷蔵庫
JP2016001063A (ja) 冷蔵庫
JP2013185732A (ja) 冷蔵庫
JP4187611B2 (ja) 冷蔵庫
WO2019208457A1 (ja) 冷蔵庫
JP2005201529A (ja) 冷蔵庫
JP5881392B2 (ja) 冷蔵庫
WO2019175929A1 (ja) 断熱箱体
JP4389896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