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1646B -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 Google Patents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1646B
TWI451646B TW099142108A TW99142108A TWI451646B TW I451646 B TWI451646 B TW I451646B TW 099142108 A TW099142108 A TW 099142108A TW 99142108 A TW99142108 A TW 99142108A TW I451646 B TWI451646 B TW I4516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ntact
insertion hole
electric wire
wire inse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2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6076A (en
Inventor
Hirohisa Okuno
Kiwamu Shibata
Yoko Fujiwara
Kuniyasu Shimaoka
Maki Kondou
Naoki Kanemoto
Tetsuyasu Kawamoto
Katsuya Ima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6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1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the spring shape allow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01R4/4821Single-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4Spring housing details
    • H01R4/4842Spring housing details the spring housing being provided with a single opening for insertion of a spring-activating to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Pivoting arrangements, e.g. lever pushing on the spring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以往提供有一種以容易對開關或插座等之配線器具進行電線接線、與藉著進行連接均一化而確保連接的可靠性等為目的,且可在不依靠螺絲下進行接線的所謂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亦稱無螺絲端子裝置)。
以往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備大致形成ㄈ字狀的端子板、及配設於端子板的內側之鎖簧。鎖簧係與和端子板一側的腳相抵接的中央片、由中央片的一端側延伸設置成S字狀的推壓片、及由中央片的另一端側延伸設置成J字狀的鎖扣片形成為一體。且,當端子板的另一側腳與推壓片以及鎖扣片之間被***電線(導體)時,電線被推壓片朝端子板推壓,同時鎖扣片的前端抵接於電線以阻止電線脫落。
又,此種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具備有解除鈕。亦即,在要卸下被連接於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電線時,若使用一字起子等之工具讓解除鈕移動,則解除鈕推壓鎖扣片並使鎖扣片的前端自電線分離,藉此可容易地將電線抽出。
然而,在如同日本國公開特許公報2002-151172所記載之以往習知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鎖簧未對端子板固定,導致位置較容易變樣。因此,會造成在電線***時鎖扣片被捲繞於電線側,推壓片的推壓力未充分作用於電線而有端子板與電線的接觸可靠性降低之虞。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事情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提升電線與端子板之接觸可靠性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構成為具備:端子塊和收納上述端子塊的器件;上述器件具有:用以將電線***上述器件內的電線***孔;上述端子塊具備:端子板和鎖簧;上述端子板具有接觸片;上述接觸片具有與經由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的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上述鎖簧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具備有:中央片、鎖扣片、抵接片、及連結片;上述中央片係配置成和上述接觸面對向,且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鎖扣片係構成為:從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1端朝上述接觸片的上述接觸面以與上述中央片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所推壓時,則會彈性變形而從上述接觸面分離,並與上述端子板保持上述電線;上述抵接片係配置成與上述接觸片中的上述接觸面相反側的面相接觸;上述連結片係構成為:將上述抵接片一體連結於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2端。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端子板係構成為:推動上述接觸片,使上述接觸面位在比上述電線***孔的內周面還靠近上述電線***孔的中心側。
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接觸片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 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連結片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面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面;上述端子板具備支持片,該支持片係以和上述連結片的上述第2面接觸的方式從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延伸設置。
本發明之第四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三態樣,其中上述支持片係在靠近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的基端部和偏離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的前端部之間具有凹口;上述連結片具有:上述第1面接觸於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基端部的第1片;上述第2面接觸於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前端部的第2片;及通過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凹口將上述第1片和上述第2片一體連結的連結片。
本發明之第五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端子板具有:從上述接觸片的兩端朝上述中央片側延伸設置的一對包圍片,其中上述接觸片位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
本發明之第六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五態樣,其中上述包圍片具有:自上述接觸片朝上述中央片側延伸設置的基部;及從上述基部的前端朝偏離上述電線***孔的方向延伸設置的前部。
本發明之第七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三態樣,其中上述端子板具有第二包圍片,上述第二包圍片係從上述支持片朝上述電線***孔側延伸設置,使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會位在上述接觸片和上述第二包圍片之間。
本發明之第八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七態樣,其中上述各包圍片中與上述電線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及上述第二包圍片中與上述電線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係相互正交。
本發明之第九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七態樣,其中上述端子板係使用金屬板來形成;上述各包圍片及上述第二包圍片係藉由折彎上述金屬板的一部分而形成;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述第二包圍片的長度係比上述一對包圍片間的距離還短。
本發明之第十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端子板具有限制部,該限制部係在上述鎖扣片被上述電線所推壓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藉由和上述鎖扣片接觸以限制上述鎖扣片之移動,使上述鎖簧不會塑性變形。
本發明之第十一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具備複數個的上述端子塊;上述器件具有將上述端子塊間絕緣的絕緣壁。
本發明之第十二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態樣,其中具有限制手段,該限制手段係在上述接觸片被上述電線所推壓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藉由和上述接觸片接觸以限制上述接觸片之移動,使上述端子板不會塑性變形。
本發明之第十三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態樣,其中上述接觸片形成有狹縫。
本發明之第十四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 一態樣,其中上述接觸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係供藉上述鎖扣片而被按壓的上述電線的一部分進入。
本發明之第十五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在上述接觸面,沿著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形成有溝。
本發明之第十六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鎖扣片係以其前端與上述接觸面接觸的方式延伸設置。
本發明之第十七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一態樣,其中上述接觸面形成有突起。
本發明之第十八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十七態樣,其中上述突起係形成為:具有沿著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之中心軸的半圓筒形。
本發明之第十九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十八態樣,其中在上述接觸面,2個上述突起係形成為:在以上述端子板與上述鎖扣片保持著上述電線的狀態中,上述鎖扣片的前端在上述電線***孔的上述中心軸方向會位在上述2個突起之間。
本發明之第二十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態樣,其中具備有用以從上述端子塊卸下上述電線的解除構件,上述解除構件具有:本體部,在初期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間移動自如地收納於上述器件內;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器件外而藉由手動方式讓上述本體部移動;第一推動部,伴隨著上述本體部從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移 動,將上述鎖扣片以由上述接觸片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上述電線分離;及第二推動部,伴隨著上述本體部從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移動,將上述接觸片以由上述鎖扣片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上述電線分離。
本發明之第二十一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十態樣,其中具有限制手段,該限制手段係透過和上述解除構件接觸而防止上述第一推動部移動到使上述鎖簧塑性變形的位置、及防止上述第二推動部移動到使上述端子板塑性變形的位置。
本發明之第二十二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十一態樣,其中上述本體部具有平板部,該平板部係配置成: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和上述端子塊鄰接;上述平板部具有和上述端子塊對向的對向面;上述第一推動部及上述第二推動部被形成於上述對向面;上述對向面形成有突部,該突部係由上述本體部的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移動時和上述端子板接觸而讓上述本體部自上述鎖簧分離。
本發明之第二十三態樣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如上述第二十二態樣,其中上述本體部具備2個上述平板部,上述2個平板部係在上述正交方向相互對向,且配置成上述端子塊會位在上述平板部間;上述操作部係構成為:將上述2個平板部一體連結。
以下,參照圖面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之實施形態。圖7係從後方觀察組裝有本實施形態 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埋入形的配線器具(以下,略稱為配線器具。)所見的透視圖。此配線器具中,器件5係由本體100與外蓋110所構成,本體100係藉由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前面有開口的矩形箱狀;外蓋110係藉由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後面有開口的矩形箱狀,並以塞住前面開口的方式與本體100結合器件。並且,在本體100的長邊方向中的兩端部各自設置收納室101(參照圖1),其收納室101內收納有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之端子塊4。在本體100的後面,沿著本體100的短邊方向並排設有與各收納室101連通且供電線120自外部***的一對電線***孔102、102。如此,器件5係具有:用以將電線120***器件5內的電線***孔102。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配線器具中,2個端子塊4係包括饋電配線用在內,以最多可連接4條電線的方式各自被收納於2個收納室101、101內。
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備複數個(4個)端子塊4和收納複數個端子塊4的器件5。此外,端子塊4的數量未特別限定。
各端子塊4如圖1所示,係具備:端子板1、及使自電線***孔102***的電線120從徑向與端子板1接觸並阻止電線120朝反***方向(圖1中朝下方)脫落的鎖簧2。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進一步具備用以解除電線120的連接狀態之解除構件3。此外,以下的說明中,定出圖1中的上下左右之方向,且規定垂直於圖1的紙面方向為前後方向。
端子板1係具有:接觸片10、支持片11、一對包圍片(第一包圍片)12、12、及第二包圍片13。
接觸片10係具有與經由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之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10e。接觸片10中與接觸面10e相反側的面10f係與器件5的內面對向。接觸片10係具有靠近電線***孔102的第1端(下端)10g及偏離電線***孔102的第2端(上端)10h。
支持片11係由接觸片10a的第2端10h延伸設置。支持片11在靠近接觸片10的第2端10h的基端部11b和偏離接觸片10的第2端10h的前端部11b之間具有凹口11a。
鎖簧2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其具備有:中央片20、鎖扣片21、抵接片22、及連結片23。
中央片20係配置成和接觸面10e對向,且具有靠近電線***孔102的第1端20a、和偏離電線***孔102的第2端20b。
鎖扣片21係構成為:從中央片20的第1端20a朝接觸片10的接觸面10e以和中央片20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所推壓時,則會彈性變形而從接觸面10e分離,並與端子板1保持電線120。
抵接片22係配置成與接觸片10中的接觸面10e相反側的面10f相接觸。
連結片23係構成為:將抵接片22一體連結於中央片20的第2端20b。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再詳細地作說明。
端子板1係具備:在收納室101內沿著電線120的軸方向(上下方向)垂下並與電線120接觸的接觸片10;從接 觸片10中與電線***孔102相反側的端部(上側的端部)之第2端10h朝橫向(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帶板狀的支持片11;由接觸片10的側端緣突出設置,由電線120的徑向且與後述的鎖扣片21抵接電線120的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後方向)包圍電線120的一對包圍片(第一包圍片)12、12;及由支持片11突出設置,由電線120的徑向且與鎖扣片21抵接電線120的方向同方向(左右方向)包圍電線120的第二包圍片13,且透過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而使接觸片10、支持片11、第一包圍片12、12及第二包圍片13形成一體。亦即,接觸片10、支持片11、第一包圍片12、12及第二包圍片13係被形成為一個構件。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端子板1係使用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例如,銅或銅合金)製的金屬板而形成。惟在配線器具具備饋電配線用的端子之情況,如圖4所示之使用2組的端子板1、1藉由彼此的支持片11連結之構造的端子板1。
端子板1係如圖5所示,在接觸片10與支持片11之連結部分貫穿設置有大致長方形狀的貫通孔(狹縫)14(在接觸片10形成有狹縫14)。亦即,藉由貫穿設置貫通孔14而讓接觸片10具有左右方向(與電線120的抵接方向)的可撓性(彈性),就算是構成端子板1的金屬材料之彈性為弱(較硬)時,亦能使接觸片10具有足夠的彈性。惟亦可選擇適當的金屬材料,在未設置貫通孔14之下讓端子板1具有足夠的彈性。
接觸片10的下端部係如圖3~圖5所示被彎曲成大致ㄟ字形,下端(第1端)10g朝左方向(離開電線120的方向)傾斜,且下端部之上形成有朝右方向(接近電線120的方向) 突出的突起10a。又,在接觸片10的上端部中的貫通孔14之下方,藉由種打加工方式突出設置有以前後方向為軸方向而朝右方向(接近電線120的方向)突出的半圓筒形狀的突起10b。亦即,在接觸面10e形成有突起10a、10b。又,突起10b係形成為具有沿著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之中心軸的半圓筒形。
第一包圍片12、12係如圖1及圖3所示,由自前後方向觀察為大致梯形的部分(基部)12a和自該梯形的部分的前端(右端)朝上方向突出之大致正方形的部分(前部)12b構成為一體。亦即,第一包圍片12具有:自接觸片10朝中央片20側延伸設置的基部12a;及從基部12a的前端朝偏離電線***孔102的方向延伸設置的前部12b。
第二包圍片13如圖4及圖5所示,係在支持片11之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被切起而構成。第二包圍片13,係以從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會位在接觸片10和第二包圍片13之間的方式從支持片11延伸設置到電線***孔102側。故從電線***孔102***的電線120係配置於在被接觸片10和一對第一包圍片12、12及第二包圍片13由前後左右所包圍的空間(參照圖9)。
第一包圍片12、12以及第二包圍片13係各自由構成端子板1的金屬板的一部分被彎曲立起而成,如圖9所示,第二包圍片13的寬度係形成為比第一包圍片12、12之間的間隔還狹窄。亦即,端子板1係使用金屬板而形成。各包圍片(第一包圍片)12、12及第二包圍片13係透過彎曲上述金屬板的一部分而形成。在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 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中之第二包圍片13的長度,係比一對包圍片12、12之間的距離還短。藉此,在以連續壓製加工方式形成端子板1之時,能將用以彎曲加工第二包圍片13的沖頭先設定成不與加工後的第一包圍片12、12干涉的寬度,因而具有加工模具的設計變容易的優點。又,一對包圍片12、12以及第二包圍片13的彎曲加工變容易。此外,藉由支持片11中第二包圍片13被切起形成,而設置從上下方向所見的形狀是大致矩形且前方開口的凹槽11a。
鎖簧2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例如,鎖簧2係如圖3~圖5所示,藉由將具有彈性的導電性板材(例如,金屬板)彎成大致C字形狀,隔著***電線120的空間和端子板1的接觸片10對向的中央片20、由中央片20中的電線***孔102側(下側)的端部之第1端20a沿著電線120的***方向(朝上方向)朝接近接觸片10的方向傾斜且前端部分與電線120抵接的鎖扣片21、與接觸片10中之與電線120的接觸面(右側面)10e相反側的面(左側面)10f抵接的抵接片22、以及將抵接片22和中央片20中與電線***孔102相反側(上側)之端部彼此予以連結的連結片23係形成為一體。鎖簧2中,中央片20、鎖扣片21、抵接片22、及連結片23被形成為一個構件。
中央片20與鎖扣片21之連結部分24係彎曲成半圓弧狀,當朝右的力施加於鎖扣片21時,鎖扣片21係因該彎曲部分(連結部分)24縮徑而撓曲(變位)。
連結片23係具有通過被設置在端子板1的支持片11之凹口(凹槽)11a與支持片11在上下方向交叉的段部(連結 片)23a。換言之,連結片23係具有靠近電線***孔102的第1面(下面)23d、及偏離電線***孔102的第2面(上面)23e。第2面23e係和第1面23d相反側的面。連結片23具有:第1面23d接觸於支持片11的基端部11b的第1片23b;第2面23e接觸於支持片11的前端部11c的第2片23c;及通過支持片11的凹口11a將第1片23b和第2片23c一體連結的連結片23a。
亦即,在本體100的收納室101內收納有端子塊4的狀態,由於段部23a被***通過於支持片11的凹槽11a,連結片23的段部23a往左側的部分(第1片)23b係被端子板1的支持片11從下方支持,連結片23的段部23a柱右側的部分(第2片)23c係成為從下方支持端子板1的支持片11。在此,在未連接電線120的狀態中,使鎖簧2的鎖扣片21的前端21a抵接於端子板1的接觸片10的接觸面10e。在接觸片10中之鎖扣片21的前端21a抵接的部位形成有與鎖扣片21的前端21a嵌合的溝(凹部)10d。端子塊4中,抵接片22抵接於接觸片10的面10f,鎖扣片21的前端進入接觸片10的溝10d,更進一步地,連結片23的第2片23c抵接於支持片11的前端部11c。因此,能將鎖簧2固定於端子板1,且能將端子塊4當作一個構件來處理,可容易地收納於器件5。
具備有如同上述之構成之端子板1和鎖簧2的端子塊4,係如圖1及圖8所示被收納於本體100的收納室101內。而且,當電線120通過電線***孔102從外部***收納室101內時,被電線120的前端按壓的鎖扣片21係朝與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朝右方向)撓曲,電線120的前端係伴隨 著鎖扣片21撓曲而朝上移動。當電線120被***到指定的位置時,如圖2所示,鎖扣片21的前端係抵接於電線120阻止朝反***方向(朝下方向)脫落,同時鎖扣片21藉由鎖簧2的彎曲部分24的恢復力(彈簧力)使電線120與接觸片10的接觸面10e彈接使電線120能和接觸片10接觸。
如同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備端子塊4及收納端子塊4的器件5。器件5具有用以將電線120***器件5內的電線***孔102。端子塊4係具備端子板1及鎖簧2。端子板1具有接觸片10,接觸片10具有與經由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之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10e。鎖簧2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形成,且具備有中央片20、鎖扣片21、抵接片22、及連結片23。中央片20係配置成與接觸面10e對向,且具有靠近電線***孔102的第1端20a及偏離電線***孔102的第2端20b。鎖扣片21係構成為:從中央片20的第1端20a朝接觸片10的接觸面10e以和中央片20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所推壓時,會彈性變形而從接觸面10e分離,並與端子板1保持電線120。抵接片22係配置成與接觸片10中的接觸面10e相反側的面10f接觸。連結片23係構成為將抵接片22與中央片20的第2端20b一體連結。
在此,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在電線120連接時,當從電線***孔102***的電線120碰上鎖扣片10時,鎖簧2係成為以與端子板1的接觸片10抵接的抵接片22為支點朝向鎖扣片21自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圖1中的逆時鐘方向)旋轉。亦即,當鎖扣片21被從電線***孔 102***的電線120所推壓時,鎖扣片21係在前端21a朝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圖1中的順時鐘方向)彈性變形。又在此時,產生讓鎖簧2以抵接著端子板1的接觸片10之抵接片22為支點朝中央片20的第1端20自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圖1中的逆時鐘方向)旋轉的力之力矩。因此,在電線120***時鎖扣片21不會被捲繞於電線120側,比起在電線***時鎖扣片會被捲繞於電線側的習知例,更能提升電線120與端子板1之接觸可靠性。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在接觸面10e形成有突起10a、10b。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接觸片10成為僅以2個突起10a、10b的前端面與電線120接觸(參照圖2),故比起和接觸片10的接觸面整體接觸的情況,更可增大電線120與接觸片10之接觸壓使接觸狀態穩定。
特別是,突起10b係形成為具有沿著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之中心軸的半圓筒形。亦即,由於突起10b被形成半圓筒形狀,所以就算電線120傾斜,突起10b與電線120之接觸角度還是難以改變,故具有能使接觸狀態穩定的優點。
再者,此等2個突起10a、10b,係於在電線120與接觸片10接觸著的狀態下,對隔著電線120而和鎖扣片21的前端部分對向的位置,而分開設在沿著電線120的軸方向(上下方向)之兩側。亦即,在接觸面10e上,2個突起10a、10b係形成為:在將電線120以端子板1和鎖扣片21予以保持著的狀態中,鎖扣片21的前端會位在電線***孔102 的中心軸方向的2個突起10a、10b之間。因此,藉由將電線120以3點(突起10a、10b與鎖扣片21的前端21a)支持,亦能使接觸狀態穩定。
附帶一提,在接觸片10中的第一包圍片12、12之下側,所謂的SR形狀的導引突部10c、10c各自朝右方向(接近電線120的方向)被突出設置(參照圖3~圖5)。換言之,在接觸面10e上,於第一包圍片12和前端10g之間形成有一對導引突部10c、10c。導引突部10c、10c係在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分離。因此,在電線120(導體)是絞線的情況,就算是電線120的扭絞鬆開而讓導線分散,藉由疊上導引突部10c、10c,電線120還是會被確實地挾持在鎖扣片和導引突部10c、10c之間,且因導引突部10c、10c是SR形狀,電線120係被以儘可能通過兩導引突部10c、10c之間的方式誘導。總之,就算電線120是絞線亦能減低散亂擴大的可能性而使接觸狀態穩定。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端子板1係具有從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中之接觸片10的兩端延伸設置到中央片20側的一對包圍片(第一包圍片)12、12。如此,藉由第一包圍片12、12被設置於接觸片10,若電線120為單線,則能以第一包圍片12、12限制徑向(前後方向)中的電線120的移動範圍。再者,若電線120為絞線,則能以第一包圍片12、12限制導線散開的範圍,故具有電線120與端子板1之接觸可靠性進一步提升之優點。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各第一包圍片12具有:自接觸 片10朝中央片20側延伸設置的基部12a;及從基部12a的前端朝偏離電線***孔102的方向延伸設置的前部12b。亦即,由於將第一包圍片12、12形成為前端部分是朝上突出的形狀,故能更確實地限制電線120的移動範圍或散開的範圍。
又,端子板10係具有第二包圍片12。第二包圍片12係以從電線***孔102***器件5內的電線120會位在接觸片10和第二包圍片12之間的方式由支持片11延伸設置到電線***孔102側。如此,由於在端子板1的支持片11設置有第二包圍片13,故能以第二包圍片13限制電線120朝自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移動。
此外,第二包圍片13係與第一包圍片12、12相互地正交。亦即,各第一包圍片12、12中和電線120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與第二包圍片13中和電線120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係相互正交。因此,能更確實地限制電線120的移動範圍或散開的範圍。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鎖扣片21係以其前端21a與接觸面10e接觸的方式延伸設置。因此,可確實地阻止電線120脫落。
又,在接觸片10中之與鎖扣片21的前端21a抵接的部位上形成有與鎖扣片21的前端21a嵌合的溝10d。亦即,在接觸面10e上形成有溝(凹部)10d,以供被鎖扣片21所按壓的電線120的一部分進入。因此,被鎖扣片21按壓的電線120(特別是絞線的導線)會落入溝10d(凹部)。因此,可確實地阻止電線120脫落(參照圖11)。
此外,亦可取代設置這樣的凹部(溝10d),改為在接觸 片10之隔著電線120和鎖扣片21的前端部分對向的位置,沿著與電線120的軸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後方向)設置複數個的溝(未圖示)。亦即,亦可在接觸面10e,沿著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形成有複數個溝(保持溝)。能利用此等複數個的溝(保持溝)確實地阻止由絞線構成的電線120脫落。此外,上述保持溝亦可僅設置1個。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端子板1係具備以與連結片23的第2面23e接觸的方式從接觸片10的第2端10h延伸設置的支持片11。因此,在被本體100的收納室101內所收納的狀態中,連結片23的段部23a往左側的部分係被端子板1的支持片11從下方支持。因此,可不依靠本體100,而僅以端子板1來固定(支持)鎖簧2。
又,支持片11在靠近接觸片10的第2端10h的基端部11b和偏離接觸片10的第2端10h的前端部11c之間係具有凹口11a。連結片23係具有:第1面23d接觸於支持片11的基端部11b的第1片23b;第2面23e接觸於支持片11的前端部11c的第2片23c;及通過支持片11的凹口11a將12b和第2片23c一體連結的連結片23a。如此一來,在被收納於本體100的收納室101內之狀態中,段部23a被***通過於支持片11的凹槽11a。因此,可將鎖簧2與端子板1定位。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端子板1係構成為:以接觸面10e位在比電線***孔102的內周面(特別是於電線***孔102中內徑最小的部分的內周面)102a還靠近電線***孔102的中心側的方式來推動接觸片10。例如, 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係藉著將具有彈性的金屬板折曲並與接觸片10和支持片11形成連續一體以推動接觸片10。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端子板1的接觸片10係在與電線120的抵接方向(左右方向)具有可撓性。因此,就算是在電線120對電線***孔102傾斜的情況,接觸片10還是追隨電線120的動向,隨時能確保穩定的接觸狀態。再者,就算由絞線構成的電線120是散開的情況,或是電線120的直徑為小(細),透過以接觸片10和鎖扣片21將電線120彈性挾持,還是能使端子板1與鎖簧2之接觸狀態穩定。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接觸片10撓曲的範圍係受本體100中的收納室101的內壁所限制。亦即,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有限制手段(收納室101的內壁),以於接觸片10被電線120推壓(朝向自中央片20遠離的方向)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藉由與接觸片10接觸而限制接觸片10之移動,使端子板1不會塑性變形。因此,就算是電線120傾斜的情況亦可防止接觸片10的塑性變形。
其次針對解除構件3作說明。解除構件3係由合成樹脂成型品構成,其如圖6所示,係具有:半圓板狀的支持部30、30、矩形平板狀的操作部31、及將支持部30、30與操作部31連結之大致三角形板狀的連結部32、32,且整體大致形成為ㄈ字形。又,在一對連結部32、32上各自突出設置有推動部33、33。推動部33、33係大致形成為扁平的三角柱狀,如後述般以和鎖扣片21對向之側(右側)的斜面33a與鎖扣片21接離自如地抵接,同時以該斜面的相反 側(左側)的角部33b與接觸片10接離自如地抵接。
換言之,解除構件3係如圖6所示,具備有:在初期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間移動自如地收納於器件5內的本體部35、及配置在器件5外且利用手動使本體部35移動用的操作部31。此外,上述初期位置係維持電線120對端子塊4的連接時之本體部35的位置。上述解除位置係解除構件3解除電線120對端子塊4的連接時之本體部35的位置。
本體部35係具有在與接觸面10e的法線方向及電線***孔102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以和端子塊4鄰接的方式配置的平板部36。本實施形態中,本體部35具備2個平板部36。各平板部36係由支持部30和連結部32所構成。各支持部30、30係形成為半圓板狀。各連結部32、32係形成為將對應的支持部30、30和操作部31連結的大致三角形板狀。
2個平板部36、36係以在上述正交方向相互對向,且端子塊4位在平板部36、36之間的方式配置。亦即,平板部36、36係配置成在上述正交方向彼此重複。
各平板部36係具有與端子塊4對向的對向面,第一推動部33a及第二推動部33b係形成於上述對向面。又,在上述對向面形成有突部34,以於本體部35從上述初期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移動時和端子板1相接觸而使本體部35(平板部36)自鎖簧2分離。
操作部31係構成為將2個平板部36、36一體連結。因此,解除構件3係整體大致形成為ㄈ字形。
推動部33的斜面33a,係伴隨著本體部35從上述初期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而將鎖扣片21朝向自接觸片 10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電線120分離的第一推動部。推動部33的角部33b,係伴隨著本體部35從上述初期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而將接觸片10朝向自鎖扣片21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電線120分離的第二推動部。亦即,本實施形態中的第1及第二推動部33a、33b係一體形成為推動部33。
另一方面,在本體100的長邊方向的兩側面,各並設一對連通各收納室101、101的縱溝103、103(參照圖7)。而且,解除構件3係以透過縱溝103、103使操作部31露出本體100之外,且於一對連結部32、32之間配置接觸片10和鎖簧2的方式收納於本體100的收納室101內。在此,收納室101內設置有具備半圓弧狀的滑動面之軸承座104、104(參照圖1),藉由將收納室101內被收納的解除構件3的支持部30、30載置於軸承座104、104,解除構件3則以支持部30、30為支點而旋動自如地被本體100所支持。
於是,在要卸下被連接於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電線120時,只要以手指將通過縱溝103、103而露出於器件的側面之操作部31上推(本體部35從上述初期位置移動到上述解除位置的方式)進行操作即可。亦即,若如圖1所示將操作部31朝上方頂推的方式作操作時,則解除構件3會以支持部30、30為支點順時鐘旋動,一開始推動部33、33的上側的角部(第二推動部)33b、33b各自推壓接觸片10的前後方向兩端部,藉以使接觸片10的下端部朝向自電線120分離的方向(朝左方向)變位。當解除構件3以順時鐘方向再旋動,此時推動部33、33的右側的斜面(第一推動部)33a、33a係各自推壓鎖扣片21的前後方向兩端部,藉以使抵接於電 線120的鎖扣片21朝向自電線120分離的方向變位而能卸下電線120。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備用以從端子塊4將電線120卸下的解除構件3。解除構件3係具有:本體部35、操作部31、及具有第一推動部33a及第二推動部33b的一對推動部33、33。本體部35係以可在上述初期位置和上述解除位置之間移動自如地收納於器件5內。操作部31被配置於器件5外並用在欲以手動使本體部35移動時。第一推動部33a係構成為:伴隨著本體部35自上述初期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將鎖扣片21朝向自接觸片10分離的方向推壓,而自電線120分離。第二推動部33b係構成為:伴隨著本體部35自上述初期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將接觸片10朝向自鎖扣片21分離的方向推壓而自電線120分離。
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當以手動操作解除構件3的操作部31時,第一推動部33a推動鎖扣片21,同時第二推動部33b推動接觸片10並自電線120拉開,因而能不使用工具而簡單地卸下電線120。
在習知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由於必需使用工具一邊操作解除鈕一邊抽出電線,因為在用一手持住配線器具的器件,且另一手所握持的工具***操作孔進行解除鈕操作的狀態下騰不出雙手,故難以自電線***孔抽出電線。相對地,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當以持住器件的手指(例如,拇指)操作露出於器件的側面之解除構件3的操作部31使解除構件3旋動時,則能將阻止電線120脫落的鎖扣片21從電線120分離,能同時用單手進行器件的 保持和解除構件3的操作,且用另一手抽出電線120。因此,能比以往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更容易地進行電線120的卸下作業。又,因為不僅鎖扣片21,接觸片10亦因解除構件3而變位,故能提升要卸下由細線徑的單線或絞線所構成的電線120之時的作業性。此外,當絞線的導線為細時,若操作解除構件3使接觸片10和鎖扣片21各自在相反方向變位的狀態下將電線120從電線***孔102***,則因為在鎖扣片21的前端已從接觸片10分離的狀態下能於兩者之間***電線120,故亦能提升電線連接時的作業性。此外,接觸片10係因為抵接於收納室101的內壁(圖1中左側的內壁)而被限制變位量(撓曲的範圍)。
又,如上述,本體部35係具備2個平板部36。2個平板部36、36係在上述正交方向相互對向,而且以1個端子塊4位在平板部36、36之間的方式來配置。操作部31係構成為將2個平板部36、36一體連結。亦即,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將解除構件3大致形成為ㄈ字狀,且以設於一對連結部32、32上的推動部33、33推動鎖扣片21及接觸片10,故能將鎖扣片21及接觸片10從電線120更順暢地拉開。
但是,在解除構件3旋動之時,會有支持部30、30和操作部31及相反側的端部(右上的端部)與鎖簧2干涉之虞。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於平板部36的上述對向面形成有突部34,該突部34係於本體部35從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移動時和端子板1相接觸使本體部35自鎖簧2分離。換言之,在操作部31被手動操作使連結部33、33以支持部30為支點旋動之時會疊上 端子板1的第一包圍片12、12的突部34、34係各自設於連結部33、33。亦即,藉由使突部34、34疊上第一包圍片12、12,能將連結部32、32的間隔朝前後方向擴大,防止與鎖簧2之干涉,並使解除構件3順暢地旋動。
又,當接觸片10或鎖扣片21的變位量過多時,有造成塑性變形之虞,因而有必要限制推動部33、33變位的範圍,亦即,解除構件3的旋動範圍。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係如圖1所示使肋部111從與本體100的縱溝103、103對向的外蓋110之下面垂下,使解除構件3的連結部32、32抵接於肋部111的下面,藉以限制解除構件3的旋動範圍。亦即,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係具有限制手段(肋部111),其係透過與解除構件3接觸,以防止第一推動部33a移動到使鎖簧2塑性變形的位置,及防止第二推動部33b移動到使端子板1塑性變形的位置。其中,限制旋動範圍用的肋部亦可不設在器件(外蓋110)上而是設置在端子板1上。
在此,當欲防止鎖扣片21的塑性變形時,除了限制解除構件3的旋動範圍之方法以外,還有如圖10所示將端子板1的第二包圍片13朝下方延長而形成限制部15的方法。亦即,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端子板1係具有限制鎖扣片21之移動的限制部15,以使鎖扣片21被電線120推壓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鎖簧2不會因為與鎖扣片21接觸而塑性變形。亦即,限制部15係透過抵接於鎖扣片21而能限制鎖扣片21的撓曲量(變位量)。
在此,於本體100的短邊方向鄰接的收納室101、101內各自所收納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端子塊4、4非用於饋 電配線的情況,有必要將此等端子塊4、4間電絕緣。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如圖7及圖8所示,在本體100設有將鄰接的收納室101、101之間作隔絕的絕緣壁105。亦即,器件5具有將端子塊4之間絕緣的絕緣壁105。藉此,鄰接的複數個收納室101內所收納的端子板1、鎖簧2彼此的絕緣距離會加大而能防止短路事故。
1‧‧‧端子板
2‧‧‧鎖簧
3‧‧‧解除構件
4‧‧‧端子塊
5‧‧‧器件
10‧‧‧接觸片
10a‧‧‧突起
10b‧‧‧突起
10c‧‧‧導引突部
10d‧‧‧溝
10e‧‧‧接觸面
10f‧‧‧面
10g‧‧‧第1端(下端)
10h‧‧‧第2端(上端)
11‧‧‧支持片
11a‧‧‧凹口(凹槽)
11b‧‧‧基端部
11c‧‧‧前端部
12‧‧‧第一包圍片
12a‧‧‧基部
12b‧‧‧前部
13‧‧‧第二包圍片
14‧‧‧狹縫
20‧‧‧中央片
20a‧‧‧第1端
20b‧‧‧第2端
21‧‧‧鎖扣片
21a‧‧‧前端
22‧‧‧抵接片
23‧‧‧連結片
23a‧‧‧連結片
23b‧‧‧第1片
23c‧‧‧第2片
23d‧‧‧第1面(下面)
23e‧‧‧第2面(上面)
24‧‧‧彎曲部分(連結部分)
30‧‧‧支持部
31‧‧‧操作部
32‧‧‧連結部
33‧‧‧推動部
33a‧‧‧第一推動部(斜面)
33b‧‧‧第二推動部(角部)
34‧‧‧突部
35‧‧‧本體部
36‧‧‧平板部
100‧‧‧本體
101‧‧‧收納室
102‧‧‧電線***孔
102a‧‧‧內周面
103‧‧‧縱溝
104‧‧‧軸承座
110‧‧‧外蓋
111‧‧‧肋部
120‧‧‧電線
圖1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連接了電線之狀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3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端子板及鎖簧的平面圖。
圖4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端子板及鎖簧之部分斷裂的透視圖。
圖5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端子板及鎖簧的透視圖。
圖6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解除構件的透視圖。
圖7為顯示組裝有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配線器具的透視圖。
圖8為顯示組裝有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配線器具之一部分省略的剖面透視圖。
圖9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端子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圖。
圖10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的剖面 圖。
圖11為顯示本發明相關的快速連結終端裝置中的接觸片及鎖扣片,(a)是一部分省略的剖面圖,(b)是一部分省略的平面圖。
1‧‧‧端子板
2‧‧‧鎖簧
3‧‧‧解除構件
4‧‧‧端子塊
5‧‧‧器件
10‧‧‧接觸片
10a‧‧‧突起
10b‧‧‧突起
10c‧‧‧導引突部
10d‧‧‧溝
10e‧‧‧接觸面
10f‧‧‧面
10g‧‧‧第1端(下端)
10h‧‧‧第2端(上端)
11‧‧‧支持片
11a‧‧‧凹口(凹槽)
11b‧‧‧基端部
11c‧‧‧前端部
12‧‧‧第一包圍片
12a‧‧‧基部
12b‧‧‧前部
13‧‧‧第二包圍片
14‧‧‧狹縫
20‧‧‧中央片
20a‧‧‧第1端
20b‧‧‧第2端
21‧‧‧鎖扣片
21a‧‧‧前端
22‧‧‧抵接片
23‧‧‧連結片
23a‧‧‧連結片
23b‧‧‧第1片
23c‧‧‧第2片
23d‧‧‧第1面(下面)
23e‧‧‧第2面(上面)
24‧‧‧彎曲部分(連結部分)
30‧‧‧支持部
31‧‧‧操作部
32‧‧‧連結部
33‧‧‧推動部
33a‧‧‧第一推動部(斜面)
33b‧‧‧第二推動部(角部)
35‧‧‧本體部
36‧‧‧平板部
100‧‧‧本體
101‧‧‧收納室
102‧‧‧電線***孔
102a‧‧‧內周面
103‧‧‧縱溝
104‧‧‧軸承座
110‧‧‧外蓋
111‧‧‧肋部

Claims (23)

  1. 一種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端子塊和收納上述端子塊的器件;上述器件具有:用以將電線***上述器件內的電線***孔;上述端子塊具備:端子板和鎖簧;上述端子板具有接觸片;上述接觸片具有與經由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的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上述鎖簧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具備有:中央片、鎖扣片、抵接片、及連結片;上述中央片係配置成和上述接觸面對向,且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鎖扣片係構成為:從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1端朝上述接觸片的上述接觸面以與上述中央片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所推壓時,則會彈性變形而從上述接觸面分離,並與上述端子板保持上述電線;上述抵接片係配置成與上述接觸片中的上述接觸面相反側的面相接觸;上述連結片係構成為:將上述抵接片一體連結於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2端;上述接觸片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連結片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面和偏 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面;上述端子板具備支持片,該支持片係以和上述連結片的上述第2面接觸的方式從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延伸設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支持片係在靠近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的基端部和偏離上述接觸片的上述第2端的前端部之間具有凹口;上述連結片具有:上述第1面接觸於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基端部的第1片;上述第2面接觸於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前端部的第2片;及通過上述支持片的上述凹口將上述第1片和上述第2片一體連結的連結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端子板具有:從上述接觸片的兩端朝上述中央片側延伸設置的一對包圍片,其中上述接觸片位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述端子板具有第二包圍片,上述第二包圍片係從上述支持片朝上述電線***孔側延伸設置,使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會位在上述接觸片和上述第二包圍片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各包圍片中與上述電線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及上述第二包圍片中與上述電線對向的面之法線方向係相互正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端子板係使用金屬板來形成;上述各包圍片及上述第二包圍片係藉由折彎上述金屬 板的一部分而形成;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述第二包圍片的長度係比上述一對包圍片間的距離還短。
  6. 一種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端子塊和收納上述端子塊的器件;上述器件具有:用以將電線***上述器件內的電線***孔;上述端子塊具備:端子板和鎖簧;上述端子板具有接觸片;上述接觸片具有與經由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的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上述鎖簧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具備有:中央片、鎖扣片、抵接片、及連結片;上述中央片係配置成和上述接觸面對向,且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鎖扣片係構成為:從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1端朝上述接觸片的上述接觸面以與上述中央片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所推壓時,則會彈性變形而從上述接觸面分離,並與上述端子板保持上述電線;上述抵接片係配置成與上述接觸片中的上述接觸面相反側的面相接觸;上述連結片係構成為:將上述抵接片一體連結於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2端; 上述端子板具有:從上述接觸片的兩端朝上述中央片側延伸設置的一對包圍片,其中上述接觸片位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一對包圍片係於上述正交方向包圍上述電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包圍片具有:自上述接觸片朝上述中央片側延伸設置的基部;及從上述基部的前端朝偏離上述電線***孔的方向延伸設置的前部。
  9. 一種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端子塊和收納上述端子塊的器件;上述器件具有:用以將電線***上述器件內的電線***孔;上述端子塊具備:端子板和鎖簧;上述端子板具有接觸片;上述接觸片具有與經由上述電線***孔***上述器件內的上述電線的側面相接觸的接觸面;上述鎖簧係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具備有:中央片、鎖扣片、抵接片、及連結片;上述中央片係配置成和上述接觸面對向,且具有靠近上述電線***孔的第1端、和偏離上述電線***孔的第2端;上述鎖扣片係構成為:從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1端朝上述接觸片的上述接觸面以與上述中央片所夾的角度呈銳角的方式延伸設置,且被自上述電線***孔***上述器 件內的上述電線所推壓時,則會彈性變形而從上述接觸面分離,並與上述端子板保持上述電線;上述抵接片係配置成與上述接觸片中的上述接觸面相反側的面相接觸;上述連結片係構成為:將上述抵接片一體連結於上述中央片的上述第2端;該快速連結終端裝置還具備有用以從上述端子塊卸下上述電線的解除構件;上述解除構件具有:本體部,在初期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間移動自如地收納於上述器件內;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器件外而藉由手動方式讓上述本體部移動;第一推動部,伴隨著上述本體部從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將上述鎖扣片以由上述接觸片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上述電線分離;及第二推動部,伴隨著上述本體部從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之移動,將上述接觸片以由上述鎖扣片分離的方向推壓而從上述電線分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具有限制手段,該限制手段係透過和上述解除構件接觸而防止上述第一推動部移動到使上述鎖簧塑性變形的位置、及防止上述第二推動部移動到使上述端子板塑性變形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本體部具有平板部,該平板部係配置成:在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和上述端子塊鄰接; 上述平板部具有和上述端子塊對向的對向面;上述第一推動部及上述第二推動部被形成於上述對向面;上述對向面形成有突部,該突部係於由上述本體部的上述初期位置朝上述解除位置移動時和上述端子板接觸而讓上述本體部自上述鎖簧分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本體部具備2個上述平板部,上述2個平板部係在上述正交方向相互對向,且配置成上述端子塊會位在上述平板部間;上述操作部係構成為將上述2個平板部一體連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端子板係構成為:推動上述接觸片,使上述接觸面位在比上述電線***孔的內周面還靠近上述電線***孔的中心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具有限制手段,該限制手段係在上述接觸片被上述電線所推壓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藉由和上述接觸片接觸以限制上述接觸片的移動,使上述端子板不會塑性變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接觸片形成有狹縫。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鎖扣片係以其前端與上述接觸面接觸的方式延伸設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接觸面形成有突起。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突起係形成為:具有沿著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之中心軸的半圓筒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在上述接觸面,2個上述突起係形成為:在以上述端子板與上述鎖扣片保持著上述電線的狀態中,上述鎖扣片的前端在上述電線***孔的上述中心軸方向會位在上述2個突起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端子板具有限制部,該限制部係在上述鎖扣片被上述電線所推壓並移動到指定位置之時,藉由和上述鎖扣片接觸以限制上述鎖扣片的移動,使上述鎖簧不會塑性變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具備複數個的上述端子塊;上述器件具有將上述端子塊間絕緣的絕緣壁。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上述接觸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係供藉上述鎖扣片而被按壓的上述電線的一部分進入。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9項中任一項之快速連結終端裝置,其中在上述接觸面,沿著與上述接觸面的法線方向及上述電線***孔的中心軸方向各自正交的正交方向形成有溝。
TW099142108A 2009-12-04 2010-12-03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TWI451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6748A JP5491837B2 (ja) 2009-12-04 2009-12-04 速結端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076A TW201136076A (en) 2011-10-16
TWI451646B true TWI451646B (zh) 2014-09-01

Family

ID=4411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2108A TWI451646B (zh) 2009-12-04 2010-12-03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91837B2 (zh)
CN (1) CN102725911B (zh)
TW (1) TWI451646B (zh)
WO (1) WO2011068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4078B2 (ja) * 2011-11-18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端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配線器具
DE102011056410B4 (de) 2011-12-14 2013-06-27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Anschlussklemme
DE102013101409B4 (de) 2013-02-13 2022-01-20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102013101406B4 (de) 2013-02-13 2018-07-12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102014200271A1 (de) * 2014-01-10 2015-07-16 MCQ TECH GmbH Leiterplattenanschlussklemme
CN107394423B (zh) * 2016-05-16 2019-08-20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导线联接端子装置
DE102016111627A1 (de) * 2016-06-24 2017-12-28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TWI614959B (zh) 2016-12-13 2018-02-11 Excel Cell Electronic Co Ltd 端子台
JP6597822B2 (ja) * 2018-03-23 2019-10-3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接続構造
JP2020047464A (ja) * 2018-09-19 2020-03-2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接続構造
JP6950672B2 (ja) * 2018-12-26 2021-10-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682A (ja) * 2001-09-27 2003-04-11 Fumio Yamamoto 電気配線用のねじなし分岐コネクタ
TWI260118B (en) * 2004-06-25 2006-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Quick connection terminal device
JP2007080686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端子台
DE102005048972A1 (de) * 2005-10-13 2007-04-19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mit Klemmfeder und Strombalken
TW200805836A (en) * 2006-03-15 200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Quick connec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wir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1244C2 (de) * 1992-09-18 1995-11-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Elektrische Anschlußklemme, insbesondere Reihenklemme
JPH0644031U (ja) * 1992-11-12 1994-06-10 株式会社エンパイヤ 電線速結端子
DE10253858B4 (de) * 2002-11-19 2004-09-16 Gerd Conrad Anschlußklemmelement und damit gebildete Anschlußklemme
JP4830556B2 (ja) * 2005-10-26 2011-12-0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速結端子装置並びに配線器具
JP4803136B2 (ja) * 2007-08-16 2011-10-2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682A (ja) * 2001-09-27 2003-04-11 Fumio Yamamoto 電気配線用のねじなし分岐コネクタ
TWI260118B (en) * 2004-06-25 2006-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Quick connection terminal device
JP2007080686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端子台
DE102005048972A1 (de) * 2005-10-13 2007-04-19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mit Klemmfeder und Strombalken
TW200805836A (en) * 2006-03-15 200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Quick connec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wir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911A (zh) 2012-10-10
JP2011119161A (ja) 2011-06-16
CN102725911B (zh) 2015-11-25
JP5491837B2 (ja) 2014-05-14
WO2011068113A1 (ja) 2011-06-09
TW201136076A (en) 2011-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1646B (zh) 快速連結終端裝置
US10490955B2 (en) Poke-i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56324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821003B2 (ja) 配線器具
JP2016021398A (ja) バネ接続部材と小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を備える電気的な接続デバイス、および複数の当該バネのコンタクトを備える多極プラグコネクタ
JP2012064351A (ja) 端子装置
EP3226352B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wiring apparatus with same
US11522318B2 (en) Connector
KR200432451Y1 (ko) 리셉터클 터미널
JP2014515547A (ja) 基準状態における接触バネの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保持手段を備えた電気接続デバイス
JP4770697B2 (ja) 速結端子装置
JP7353921B2 (ja) 接続構造体、ハウジング付接続構造体、及び、端子
JP6641320B2 (ja) コネクタ
CN108615983B (zh) 按压开关接线装置
JP552525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4803136B2 (ja) 配線器具
WO2017195750A1 (ja) 端子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配線器具
JP4880429B2 (ja) コネクタ
JP2016058331A (ja) 押圧ばね、速結端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配線器具
JP3687562B2 (ja) 配線器具
JP7092812B2 (ja) 接続端子
JP2017183023A (ja) 端子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配線器具
KR20090004915U (ko) 리셉터클 터미널
JP2011049030A (ja) リレー用ソケット
JP2018067461A (ja) 端子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配線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