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4558B - Zoom lens including cemented lens - Google Patents

Zoom lens including cemented le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4558B
TWI264558B TW094107965A TW94107965A TWI264558B TW I264558 B TWI264558 B TW I264558B TW 094107965 A TW094107965 A TW 094107965A TW 94107965 A TW94107965 A TW 94107965A TW I264558 B TWI264558 B TW I2645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zoom
refractive power
ceme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7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40453A (en
Inventor
Takayuki Noda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40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40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4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45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 G02B15/143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02B15/14350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62Stacked lens arrays, i.e. refractive surfaces arranged in at least two planes, without structurally separate optical elements in-betwe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4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ontinuous faces that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but deviate from a true sphere, e.g. so called "aspher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2003/0093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1264558 _ · 、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適合搭載於如附相機行動電話、或 PDA(PerS〇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之小型資訊終端裝置的 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腦在一般家庭的普及,可將攝影後之風 景及人物像等的影像資訊輸入電腦的數位相機(以下簡稱爲 ® 數位相機)迅速地普及。另外,隨著行動電話的高功能化, 搭載有小型攝像模組的附相機行動電話亦迅速地普及。除此 之外’在PDA等的小型資訊終端裝置中搭載的攝像模組者 亦得到普及。 此等具備攝像功能之裝置中,使用CCD(C電親合元件) 及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的攝像元件。此等攝 像元件在近年已發展至非常小型及高畫素化,伴隨於此,對 裝置本體及搭載於該本體上的透鏡,也要求在達成高解像性 ®能之同時能夠小型化。例如,在附相機行動電話等中,1 00 萬畫素以上的百萬畫素對應者已經被實用化,且對性能面的 要求也不斷增高。 但是,在使用攝像元件之攝像裝置中,作爲實現變焦功 能之方法,有光學變焦方式及電子變焦方式。光學變焦方式 係搭載變焦透鏡作爲攝像透鏡,以光學式改變攝影倍率者。 電子變焦方式係藉由信號處理來調整圖像等,以電子式改變 被攝體像的大小者。一般,光學變焦方式較電子變焦方式, 1264558 、 可獲得更高的解析性能。因此在以高解析性能進行變焦的情 況,以光學變焦方式爲較佳。 以往,使用於數位相機等之較小型的變焦透鏡方面’例 如,有以下的專利文獻1所記載者。在該專利文獻1記載有 全體由5或6片透鏡構成的2群變焦方式之變焦透鏡。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 -2705 3 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 在附相機行動電話等之小型資訊終端裝置中,以往’雖 然從成本面及小型化方面考慮,一般使用固定焦點透鏡者’ 但是隨著最近的高功能化、多功能化,尙要求變焦功能。因 此,最近在使用固定焦點透鏡的附相機行動電話等中,亦有 藉由採用電子變焦方式以實現變焦功能者。但是,在電子變 焦方式的情況,隨著像之放大率的增大,其解析度也變差’ 因此變得逐漸難以應付近年來的攝像元件的高畫素化。 在此,在附相機行動電話等中亦考慮搭載變焦透鏡,而 • 採用光學變焦的方式。該情況,使習知數位相機用而開發的 高性能變焦透鏡直接被使用時,在成本面及小型化方面並不 實際。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之變焦透鏡,也作爲數位相機用 而以較少的透鏡片數達成小型化,但是在使用於小型資訊終 端裝置的情況,則更希望能達成較此更爲小型化,且低成本 化。另一方面,雖然以往雖已開發出由3片左右之透鏡構成 之低成本且小型的變焦透鏡,但是欲對應高畫素化相當困 難0 1264558 、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開發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 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可實現:對應高畫素化,尤其 適合搭載於小型資訊終端裝置的低成本且小型的光學系統。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是從物體側依序地 具備:具有負折射力的第1群;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群;及 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群;且於變焦時使第1群與第2群移動 於光軸上。第1群從物體側依序地由具有負折射力的第1透 # 鏡;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透鏡所構成。第2群從物體側依 序地由具有非球面且在近軸附近使凸面朝向物體側之正折 射力的玻璃製第3透鏡;第4透鏡;及使凹面朝向像側而與 第4透鏡一起形成膠合透鏡之第5透鏡所構成。第3群僅包 括一片具有正折射力的雙凸形狀的第6透鏡所構成。並且滿 足以下條件式。 4.0< Tt/fw< 5.0 (1) 1 · 1 < f2g/fw < 1 ·45 (2) • 其中,fw表示在廣角端的全系統的焦點距離,Tt表示 在望遠端的共軛距離(全長),f2g表示第2群的焦點距離。 該變焦透鏡,較佳爲滿足以下之條件式的構成。 30 < | v3/f3+v4/f4+v5/f5 | xfw < 50 (3) 0·4 < DG45/fw < 0.9 (4) 其中,f3表示第3透鏡的焦點距離,f4表示第4透鏡 的焦點距離,f5表示第5透鏡的焦點距離,v3表示第3透 鏡的阿貝數,v4表示第4透鏡的阿貝數,v5表示第5透鏡 1264558 ^ 的阿貝數。D G 4 5表示由第4透鏡與第5透鏡所構成的膠合 透鏡的中心厚度。 該變焦透鏡中’第4透鏡例如可爲由使凹面朝向物體側 的透鏡所構成。另外’第1及弟3透銳’例如可將兩面設爲 非球面,且由合成樹脂製透鏡構成第1透鏡。該情況,第6 透鏡又以合成樹脂製透鏡爲較佳。 本發明之變焦透鏡中,利用將第1群與第2群移動於光 軸上以進行變焦。焦點調整雖然可在第3群進行,但是將第 3群在變焦時及焦點調整時作成固疋’是比減少移動群之點 上較爲有利,另外,在機械強度及堅固性方面也變得較爲有 利。在將第3群作爲固定群之時,焦點調整,例如在近距離 攝影時可藉由將第1群單體或第1群與第2群朝前側送出來 進行。 在該變焦透鏡中,3群6片之構成上,例如與專利文獻 1所記載之5片構成的變焦透鏡比較,由於增加透鏡片數, 可獲得較此更明亮的性能,且可良好地修正像差。尤其是爲 • 了減輕軸上的色像差,而在第2群使用膠合透鏡。除此之外, 尤其是利用滿足條件式(1)、(2)而適宜進行功率分配等,而 獲得實現全長短且小型的光學系統。又,使上述較佳條件依 需要而適宜採用,對像差之修正更爲有利,而可獲得對應高 畫素化的高性能變焦光學系統。例如,使用合成樹脂製透鏡 時,亦可達成低成本化。又,使用非球面透鏡之時,不僅可 更良好地修正像差,而且亦可縮短全長。 (發明效果) 1264558 ' 根據本發明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3群6片之構 成上,係於第2群使用膠合透鏡,且滿足各條件式而構成在 功率分配等很適宜,因此可實現:對應高畫素化、尤其適合 搭載於小型資訊終端裝置之低成本且小型的變焦光學系統。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變焦透鏡之一構成 # 例。該構成例是對應於後述之第1數値實施例(第3(A)、(B) 圖)的透鏡構成。又,第1圖中表示廣角端的透鏡配置。 第1圖中,符號Ri是表示,包括光圈St在內,將最靠 近物體側之構成要素的面設爲第1號,並以隨著朝向像側(成 像側)依序增加的方式而賦予符號的第i號(i = l〜14)的面的 曲率半徑。符號Di是表示第i號面與第i+Ι號面的光軸Z1 上的面間隔。 該變焦透鏡是尤其適合搭載於使用小型攝像元件的攝 • 像裝置,如附相機行動電話等的小型資訊終端裝置者。該變 焦透鏡係沿光軸Z1具備,具有負折射力的第1群11 ;具有 正折射力的第2群1 2 ;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群1 3。亮度 光圏St係設罝於第2群12內,例如設置於第3透鏡G3與 第4透鏡G4之間。 在該變焦透鏡之成像面(攝像面)Simg配置有未圖示的 C CD等的攝像元件。在最終透鏡群之第3群13與攝像面Simg 之間,亦可因應安裝透鏡之相機側的構成,而配置各種光學 1264558 ψ t ' 構件。在圖示構成例中,配置有保護攝像面s i m g用的遮護 玻璃GC。除此之外,亦可配置紅外線濾色器或低通濾色器 等的其他光學元件。 該變焦透鏡係形成爲2群變焦方式,利用將第1群i i 與第2群1 2移動於光軸上以進行變焦。第1群11與第2群 1 2係隨從廣角端朝向望遠端進彳了變焦,以大致描繪由第1 圖之實線所示軌跡的方式而進行移動。焦點調整如係在第3 群13進行。但是,可將第3群丨3作爲固定群,例如,在近 # 距離攝影時藉由朝前側送出第1群1 1單體或第1群1 1與第 2群1 2的雙方來進行焦點調整。 第1群1 1係由第1透鏡G1及第2透鏡G2所構成。第 1透鏡G1具有負折射力,例如,形成爲雙凹面形狀。第2 透鏡G2具有正折射力。第2透鏡G2例如係形成爲將凸面 朝向物體側的正凹凸球面透鏡。 第2群12係由第3透鏡G3、第4透鏡G4及第5透鏡 G5所構成。第3透鏡G3係至少一面爲非球面之玻璃製非球 •面透鏡。第3透鏡G3具有正折射力,在近軸附近使凸面朝 向物體側,如形成爲雙凸面形狀。第4透鏡G4係具有負折 射力之雙凹面形狀之球面透鏡。 第5透鏡G5與第4透鏡G4 —起形成爲膠合透鏡。第5 透鏡G3例如係形成爲使凹面朝向像側之凹凸形狀。 第3群13係僅由一片第6透鏡G 6所構成。第6透鏡 G6具有正折射力,且形成爲雙凸面形狀。第6透鏡G6較佳 爲合成樹脂製非球面透鏡。 -10- 1264558 t ·
' 該變焦透鏡形成爲滿足以下條件式(1 )、( 2 )。其中,f W 表示在廣角端的全系統的焦點距離,Τί表示在望迷端的共軛 距離(全長),Gg表示第2群1 2的焦點距離。 4.0 < Tt/fw <5.0 ( 1 ) 1 . 1 < f2g/fw <1.45 ⑺ 該變焦透鏡又關於第2群12,較佳爲滿足以下條件式之 至少一個。其中,fg 5表示第5透鏡G5的焦點距離。f3表 示第3透鏡G3的焦點距離,Μ表示第4透鏡G4的焦點距 馨離,f5表示第5透鏡G5的焦點距離’ v3表不第3透鏡G3 的阿貝數,v4表示第4透鏡G4的阿貝數’v5表示第5透鏡 G5的阿貝數。DG45表示由第4透鏡G4與第5透鏡G5構成 的膠合透鏡的中心厚度。 3 0 < | v3/f3+v4/f4+v5/f5 | xfw< 50 (3) 0.4 < DG45/fw <0.9 (4) 有關於條件..式(4),又以以下的數値範圍爲更佳。 0.4 < DG45/fw <0.7 (4 A) • 該變焦透鏡又關於第2群1 2及第3群1 3,較佳爲被構 成滿足以下條件式。其中,f6表示第6透鏡G6的焦點距 離,v6表示第6透鏡G6的阿貝數。 65< | v 3 / f 3 + v 4 / f 4 + v 5 / f 5 + v 6 / f 6 | x f w < 7 5 (5) 其次,說明如上述構成的變焦透鏡的作用及效果。 該變焦透鏡中,利用將第1群1 1與第2群1 2移動於光 軸上以進行變焦。雖然焦點調整可在第3群1 3進行,但是 將第3群1 3在變焦時及焦點調整時作成固定,是比減少移 -11- 1264558 動群之點較爲有利,另外,在機械強度及堅固性方面也變得 較爲有利。另外,使第1群1 1與第2群1 2的雙方作爲聚焦 群移動者,可減少個別群之移動量而較佳。該情況,利用將 第1群1 1及第2群1 2的功率作成比第3群1 3之功率相對 地強之時,只要較少之變焦時及聚焦時之移動量即可而較 佳。 在變焦透鏡中,3群6片之構成上,例如與專利文獻1 (日 本特開2003 -2705 3 3號公報)所記載之5片構成的變焦透鏡 # 比較,由於增加透鏡片數,因而可獲得較此更明亮的性能, 且可良好地修正像差。尤其是藉由在第2群1 2使用膠合透 鏡,可減輕軸上的色像差。另外,使用合成樹脂製透鏡時, 可達成低成本化。又,合成樹脂製透鏡比玻璃製透鏡,其溫 度之光學特性的變化更大。尤其是,由於溫度變化而形成焦 點偏移或像面變動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小型攝影透鏡的情 況,最近藉由使用壓電元件作爲移動機構的小型致動器時, 可獨立且自由地移動控制複數移動群。因此即使有溫度之光 ® 學特性有變化之時,仍可較爲容易地以修正此之方式來移動 控制如第1群1 1及第2群1 2,即使較多地採用合成樹脂製 透鏡也無任何問題。 另外,該變焦透鏡中,較多地使用非球面透鏡時,不僅 可良好地修正像差,而且可縮短全長。除此之外’利用滿足 各條件式而使功率分配等作成適宜者,與上述專利文獻1記 載之變焦透鏡比較,可獲得全長短且小型’對應高畫素化的 高性能變焦光學系統。 1264558 條件式(1 )係有關透鏡系統的全長者。若降低條件式(i ) 的下限’而過度地縮短全長之時,尤其是要維持在望遠端的 性能’將有困難。另外,若提高條件式(2)的上限時,雖然 性能變好’但是全長太長,因而在實際進行製品化的情況下 將失去市場競爭力。 條件式(2 )係有關2個變焦移動群中屬後側之移動群的 第2群12的功率者。其中滿足條件式(2)而使第2群12的 功率作成較強時,容易地縮短全長而較佳。 ^ 條件式(3)係有關第2群12內部的去色的條件。利用以 滿足條件式(3 )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玻璃材料,可在第2群1 2 內部進行良好的去色。 條件式(4)係規定第4透鏡G4與第5透鏡G5構成的膠 合透鏡的中心厚度的合適範圍。利用以滿足條件式(4)的方 式將中心厚度設爲適合値,可減小變焦時之像面的變動,尤 其是可良好保持在中間區域的像面位置。另外,對減小軸上 色像差也有利。另外,若超出條件式(4)之下限,而使中心 ® 厚度變成太薄時,會使包含膠合透鏡之第2群12全體的前 側主點位置向後移動,尤其是在長焦點時之第1群1 1與第2 群1 2之間的間隔變得不夠充分,故較不理想。 條件式(5)係有關於第2群12及第3群13內之各透鏡 的阿貝數的條件。利用滿足該條件式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玻璃 材料,可滿足有關色像差的良好性能。又,對縮短全長亦有 利。 依以上的方式,根據本實施形態,有效使用膠合透鏡 1264558 ♦ · - 可實現:對應高畫素化、尤其適合搭載於小型資訊終端裝置 之低成本且小型的光學系統。 [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第2貫施形態。以下,僅說明與第 1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 第2圖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變焦透鏡的一構成 例。該構成例對應於後述之第2數値實施例(第4 ( A )、( B )圖) 的透鏡構成。又’第2圖中表示廣角端的透鏡配置。 φ 該變焦透鏡係利用將亮度光圈S t配置於較前側、亦即 配置於第3透鏡G 3的前側’與配置於後側的情況比較時, 可減小第1群1 1的有效直徑’而達成透鏡全體的小型化。 在該變焦透鏡中,第1透鏡G1及第3透鏡G3,均爲兩 面形成爲非球面者爲較佳。該情況’又以第1透鏡G 1爲合 成樹脂製透鏡爲較佳。第1透鏡G1係於近軸附近被形成例 如爲雙凹面形狀。 在該變焦透鏡中,雖然以負第1透鏡G1形成爲合成樹 • 脂製透鏡爲較佳,但是和僅將一片作成合成樹脂製透鏡比 較,將正第6透鏡G6也作成合成樹脂製透鏡,而將正負之 2片作成合成樹脂製透鏡,可形成溫度補償且減少焦點移動 量而更佳。 第3透鏡G 3之像側的面,例如形成爲隨著朝向周邊而 具有與近軸附近不同符號的曲率的形狀,亦即,在近軸附近 在像側爲凸形而隨著朝向周邊形成爲凹形,在像差修正上較 佳。 -14- 1264558 - 第4透鏡G4係將凹面朝向物體側,例如形成爲具有負 折射力的雙凹面形狀的球面透鏡。 該變焦透鏡中,有關條件式(1 )、(2),又以以下的數値 範圍爲較佳。藉此,可進一步縮短全長。 4.0 < Tt/fw <4.3 ( 1 A) 1 . 1 < f2g/fw <1.35 (2 A) 依以上方式,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實現:對應高衋素化、 尤其適合搭載於小型資訊終端裝置之低成本且小型的光學 參系統。 [實施例] 其次,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變焦透鏡的具體之數値實施 例。 [實施例1 ] 首先,說明對應第1實施形態之數値實施例。第3 (A)、 (B )圖是顯示對應於第1圖所示之變焦透鏡的剖面構成之數 値實施例(實施例1)的具體透鏡資料。又,第3 ( A )圖中顯示 馨有該實施例之透鏡資料中基本的資料部分,第3(B)圖中顯示 有該實施例之透鏡資料中有關非球面形狀的資料部分。 在第3(A)圖之各透鏡資料的面序號si欄中,針對本實 施例的變焦透鏡,表示有包括光圈s t、遮護玻璃G C在內, 將最靠近物體側之構成要素的面設爲第1號,並以隨著朝向 像側依序增加的方式賦予符號的第i號(i = 〇〜1 4 )的面的序 號。在曲率半徑Ri欄,表示有對應於第1圖中所附符號Ri, 而從物體側開始之第i號面的曲率半徑的値。針對面間隔D i -15- 1264558 I · ' 的欄,亦表示有對應於第1圖中所附符號,而從物體側開始 之第i號面S i與i + 1號面S i + 1的光軸上的間隔。齒率半徑 Ri及面間隔Di之値的單位係毫米(mm)。在Ndj、vdj的欄分 別表示,包含遮護玻璃G C在內,從物體側開始之第j號(j = i 〜7)光學要素的相對d線(5 87.6 nm)的折射率及阿貝數的値。 該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係隨著變化倍率而使第1群1 1 及第2群1 2移動於光軸上,因此該等各群前後之面間隔 D4、D 10的値成爲可變。第3(A)圖之透鏡資料中,記載最大 % 値與最小値,以作爲此等可變之面間隔D4、D 1 0的値。 如第3(A)圖所示,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其第6透鏡 G6係形成爲合成樹脂製透鏡。 在第3 (A)圖所示的各透鏡資料中,賦予面序號左側的記 號「*」,是表示該透鏡面爲非球面形狀。實施例1之變焦 透鏡,其第3透鏡G3的兩面S5、S6與第6透鏡G6的兩面 ..Sll、S12形成爲非球面形狀。在第3(A)圖之基本透鏡資料 中,表示有光軸附近(近軸附近)之曲率半徑的數値,以作爲 鲁此等非球面之曲率半徑。 在第3 (B )圖所示各非球面資料之數値中,記號“ E,,表示 其後之接續數値是以1 0爲底的“冪指數”,是表示由1 〇爲底 的指數函數所表示的數値乘於“E”前的數値。例如,若爲 「1.0E-02」,則表示「Ι.ΟχΙΟ·2」。 在非球面資料中,記載由以下的式(A)所表示的非球面 形狀的式中的各係數Ai、KA値。更爲詳細而言,Z表示從 光軸至位於高度h位置的非球面上的點開始,沿非球面的頂 -16- 1264558 • 點的切平面(垂直光軸的平面)朝下所引的垂線長度(mm)。 Z = c · h2/{ 1+(1-ΚΑ · C2 · h2)丨/2}+ΣΑ丨.h 1 …(A) 其中, z :非球面深度(m m) h .怔先軸至透鏡面的距離(高度)(m m ) KA :離心率 C :近軸曲率=1/R (R :近軸曲率半徑) A i :第i次(i = 3〜1 0)非球面係數 # 如第3 (B)圖所示,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被構成爲,各非 球面僅有效地使用偶數次之項(A4、A6、A8、A1Q),以作爲 非球面係數Ai。 [實施例2、3] 其次,說明對應於第2實施形態之2個數値實施例。以 下,將綜合說明2個數値實施例。第4(A)、(B)圖係對應於 第2實施形態之第1數値實施例(實施例2),顯示對應於第 2圖所示之變焦透鏡的剖面構成的具體透鏡資料。第5(A)、 鲁(B)圖係對應於第2實施形態之第2數値實施例(實施例3)。 該實施例3之變焦透鏡的剖面構成與第2圖類似,故而省略 說明。又,第4(A)圖及第5(A)圖是顯示該實施例之透鏡資 料中基本的資料部分,第4(B)圖及第5(B)圖是顯示該實施 例之透鏡資料中有關非球面形狀的資料部分。各透鏡資料中 所示數値的意義與實施例1相同。 如第4 (A)圖所示,實施例2之變焦透鏡,其第1透鏡 G 1及第6透鏡G6係形成爲合成樹脂製透鏡。另外,如第 1264558 c 4 _ 5 (A)圖所示,實施例3之變焦透鏡,其第1透鏡G 1係形成 爲合成樹脂製透鏡。 實施例2、3之變焦透鏡,均爲將第1透鏡G 1的兩面 S 1、S 2與第3透鏡G 3的兩面S 6、S 7形成爲非球面形狀。 實施例2、3之變焦透鏡,其第1透鏡G1的兩面S 1、S 2, 均被構成爲不僅有效地使用偶數次之項,更有效地使用奇數 次項,以作爲非球面係數A i。第3透鏡G 3之兩面S 6、S 7 被構成爲僅有效地使用偶數次之項。 # 第6圖係針對各實施例集中顯示有關上述各條件式的 値。如第6圖所示,各實施例之値形成於各條件式(1)〜(5) 的數値範圍內。針對實施例2、3,更滿足條件式(ΙΑ)、(2A) 的數値範圍。 第7(A)〜(C)圖顯示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的在廣角端的 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畸變像差)。第8(A)〜(C)圖顯 示在望遠端的相同像差。在各像差圖中表示將波長540mm 設爲基準波長的像差,但在球面像差圖及非點像差圖中,亦 鲁表示波長420nm、680nm的像差。在非點像差圖中,實線表 示徑向的像差,虛線表示切線方向的像差。FNO·表示F値, ω表示半畫角。 同樣,第9(A)〜(C)圖(廣角端)及第10Α)〜(C)圖(望遠 端)是顯示實施例2之變焦透鏡的諸像差。同樣’第1 1(A) 〜(C)圖(廣角端)及第12(A)〜(C)圖(望遠端)是顯示實施例3 之變焦透鏡的諸像差。 從以上的各數値資料及各像差圖可知’有關各實施例, -18- 1264558 ' 可實現適合搭載於小型資訊終端裝置之小型且高性能的光 學系統。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及各實施例,其可作 種種的變化。例如,各透鏡成分的曲率半徑、面間隔及折射 率的値等,並不限於上述各數値實施例所示之値,亦可取其 他的値。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變焦透鏡的一構成 # 例,爲對應於實施例1之透鏡剖面圖。 第2圖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變焦透鏡的一構成 例,爲對應於實施例2之透鏡剖面圖。 第3圖爲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的透鏡資料的示意圖。 第4圖爲實施例2之變焦透鏡的透鏡資料的示意圖。 第5圖爲實施例3之變焦透鏡的透鏡資料的示意圖。 第6圖爲有關各實施例之變焦透鏡所滿足之條件式的値 的示意圖。 • 第7圖爲顯示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的在廣角端的球面像 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第8圖爲顯示實施例1之變焦透鏡的在望遠端的球面像 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第9圖爲顯示實施例2之變焦透鏡的在廣角端的球面像 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第1 0圖爲顯示實施例2之變焦透鏡的在望遠端的球面 像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19- 1264558 第】1圖爲顯示實施例3之變焦透鏡的在廣角端的球面 像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第12圖爲顯示實施例3之變焦透鏡的在望遠端的球面 像差、非點像差及畸變的像差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第1群 12 第2群 13 第3群 GC 遮護玻璃 St 光圈 G 1 〜G6 第1透鏡〜第6透鏡 Ri 從物體側開始的第i號透鏡面的曲率半徑 Di 從物體側開始的第i號面與第i+ 1號透鏡面的面間隔 Simg 成像面 Z 1 光軸
-20 -

Claims (1)

126455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特徵爲:從物體側依順 序由:具有負折射力的第1群、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群、 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群所形成、且於變焦時使第1群與 第2群被構成移動於光軸上, 第1群從物體側依序地由:具有負折射力的第1透鏡、 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透鏡所構成; 第2群從物體側依序地由:具有非球面且在近軸附近使 II 凸面朝向物體側之正折射力的玻璃製第3透鏡;第4透 鏡;及使凹面朝向像側而與上述第4透鏡一起形成膠合透 鏡之第5透鏡所構成; 第3群僅由一片具有正折射力的雙凸形狀的第6透鏡所 構成; 並且滿足以下條件式, 4.0 < Tt/fw <5.0 …(1) 1 . 1 < f2g/fw <1.45 …(2) Φ 其中, fw :在廣角端的全系統的焦點距離’ Tt :在望遠端的共軛距離(全長), f2g :第2群的焦點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更滿足以下之條件式, 30 < | v3/f3+v4/f4+v5/f5 | xfw < 50 …(3) 其中, -21- 1264558 τ * ' π :第3透鏡的焦點距離, f4 :第4透鏡的焦點距離, f5 :第5透鏡的焦點距離, v3 :第3透鏡的阿貝數, v4 :第4透鏡的阿貝數, v5 :第5透鏡的阿貝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更滿足以下之條件式, φ 0.4 < DG45/fw <0.9 …(4) 其中, DG45 :由第4透鏡與第5透鏡所構成的膠合透鏡的中心 厚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更滿足以下之條件式, 0.4 < DG45/fw <0.9 …⑷ 其中, Φ D G4 5 :由第4透鏡與第5透鏡所構成的膠合透鏡的中心 厚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第4透鏡係使凹面朝向物體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第4透鏡係使凹面朝向物體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第4透鏡係使凹面朝向物體側。 -22 - 1264558 麝 •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第4透鏡係使凹面朝向物體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 焦透鏡,其中第1透鏡及第3透鏡,是兩面均爲非球面, 且第1透鏡是爲合成樹脂製透鏡。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有膠合透鏡之變焦透鏡,其中 第6透鏡亦爲合成樹脂製透鏡。
-23 -
TW094107965A 2004-03-23 2005-03-16 Zoom lens including cemented lens TWI26455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4260A JP2005274662A (ja) 2004-03-23 2004-03-23 接合レンズ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40453A TW200540453A (en) 2005-12-16
TWI264558B true TWI264558B (en) 2006-10-21

Family

ID=3498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7965A TWI264558B (en) 2004-03-23 2005-03-16 Zoom lens including cemented len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72908B2 (zh)
JP (1) JP2005274662A (zh)
KR (1) KR100682387B1 (zh)
CN (1) CN100374896C (zh)
TW (1) TWI264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0069B2 (ja) * 2005-02-16 2011-06-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7453648B2 (en) * 2005-11-30 2008-11-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imaging device and camera
JP4989235B2 (ja) * 2007-01-10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0085875A (ja) 2008-10-02 2010-04-15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製造方法
JP5417006B2 (ja) * 2009-03-26 2014-02-1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5501022B2 (ja) 2009-05-09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1175234A (ja) * 2010-01-29 2011-09-08 Hoy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12083706A (ja) * 2010-09-13 2012-04-26 Hoy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
TWI420139B (zh) * 2010-11-09 2013-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變焦鏡頭
TW201221994A (en) 2010-11-22 2012-06-01 Ability Entpr Co Ltd Lens module
TWI490587B (zh) * 2011-04-12 2015-07-01 Ability Entpr Co Ltd 光學變焦鏡頭
TWI444654B (zh) 2011-06-03 2014-07-11 Ability Entpr Co Ltd 變焦鏡頭
CN102819101B (zh) * 2011-06-08 2015-09-23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JP5787999B2 (ja) * 2011-06-24 2015-09-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06737B2 (ja) * 2011-07-29 2015-1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064169B (zh) * 2011-10-20 2015-04-01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镜头
JP6022309B2 (ja) * 2011-12-07 2016-11-09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撮像装置
JP6022310B2 (ja) * 2012-01-05 2016-11-09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撮像装置
CN103676089B (zh) 2013-08-29 2016-01-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969790B (zh) 2013-12-09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JP2017211575A (ja) * 2016-05-27 2017-11-30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JP6017085B1 (ja) * 2016-07-19 2016-10-26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レンズ
CN107479176B (zh) * 2017-08-25 2020-01-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焦距仪用五档变倍镜头
KR102619639B1 (ko) 2018-01-19 2023-12-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9061836B (zh) * 2018-08-14 2020-09-18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143545B (zh) * 2018-08-14 2020-12-22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061848B (zh) * 2018-08-14 2020-09-18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061847B (zh) * 2018-08-14 2020-12-22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6548B2 (ja) * 1999-03-31 2005-01-05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3群ズームレンズ
JP4507140B2 (ja) * 2000-02-28 2010-07-21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3群ズームレンズ
JP3709148B2 (ja) * 2001-03-19 2005-10-1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03050352A (ja) * 2001-08-07 2003-02-21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US6710934B2 (en) * 2001-09-18 2004-03-2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Compact zoom lens system
JP2003140046A (ja) * 2001-10-30 2003-05-14 Nidec Copal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4030743B2 (ja) * 2001-10-31 2008-01-0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4097931B2 (ja) * 2001-11-16 2008-06-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JP3925907B2 (ja) * 2002-01-29 2007-06-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3503941B2 (ja) * 2002-02-04 2004-03-08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3群ズームレンズ
JP4313539B2 (ja) * 2002-03-14 2009-08-12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非球面合成樹脂レンズ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
US6829102B2 (en) * 2002-03-20 2004-12-07 Ricoh Company, Ltd. Zoom lens, and camera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for utilizing zoom lens
JP4189257B2 (ja) * 2002-04-19 2008-12-03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
US6917476B2 (en) * 2002-04-19 2005-07-12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4250378B2 (ja) * 2002-06-03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2004061675A (ja) * 2002-07-26 2004-02-2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3698134B2 (ja) * 2002-08-30 2005-09-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4478914B2 (ja) * 2003-02-24 2010-06-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512819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6839184B1 (en) * 2003-10-10 2005-01-04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Zoom lens assembly
JP2005140916A (ja) * 2003-11-05 2005-06-02 Pentax Corp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4896C (zh) 2008-03-12
US6972908B2 (en) 2005-12-06
TW200540453A (en) 2005-12-16
US20050213223A1 (en) 2005-09-29
JP2005274662A (ja) 2005-10-06
KR20060044512A (ko) 2006-05-16
CN1673796A (zh) 2005-09-28
KR100682387B1 (ko) 200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4558B (en) Zoom lens including cemented lens
CN100485439C (zh) 摄像透镜
JP5074948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96318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01503515U (zh) 5片结构的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5560699B2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264559B (en) Single focus lens
US7177091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CN100476491C (zh) 成像透镜
TWI267660B (en) Single focus lens
TWI267653B (en) Telescopic lens
JP6597626B2 (ja)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548590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316822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TW200540452A (en) Single focus wide-angle lens
CN104603663B (zh) 广角透镜及摄像装置
JP2005181774A (ja) ズームレンズ
KR20150006936A (ko) 줌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KR100711116B1 (ko) 줌렌즈
KR100768865B1 (ko) 단초점 렌즈
KR101880633B1 (ko) 줌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JP2008151832A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5017440A (ja) 結像レンズ
CN111352223B (zh) 广角变焦镜头和摄像装置
US7715113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