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2551B -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from one lactam with or without further monomers and customary additives and fillers - Google Patents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from one lactam with or without further monomers and customary additives and fill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2551B
TW412551B TW087119424A TW87119424A TW412551B TW 412551 B TW412551 B TW 412551B TW 087119424 A TW087119424 A TW 087119424A TW 87119424 A TW87119424 A TW 87119424A TW 412551 B TW412551 B TW 4125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g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9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fons Ludwig
Gunter Pipper
Hans-Harald Hunger
Rainer Neuberg
Thomas Sauer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849757&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41255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2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25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8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 C08G69/14Lact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4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8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 C08G69/14Lactams
    • C08G69/1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6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Description

412551 :五、發明說明⑴ j ;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聚醯胺生成條件下由一至少一種内 I醯胺與水之混合物來製備聚醯胺的方法,其中於聚合反應 I期間至少完成了一次絕熱膨脹作用。 i ί 利用己内醯胺之聚合反應廣泛加以製備的聚藥胺,具有
I j 一視溫度而定,從8到1 5 %之己内醯胺單體與己内醯胺寡聚 !物的平衡含量,這些成份在聚合產物之進一步加工處理中 Ϊ I引發了令人不滿的效應,且因而經常藉由在製丸後以水、 i i含己内醯胺之水或醇萃取,或以惰性氣體處理或真空處理 !等方式將其移除。 I 利用水所進行之萃取作闬典型上產生一含有約2到1 5 %重丨 !量分率之己内酲胺單體與己内醯胺寡聚物的沖洗水萃取 | 1液,為了經濟和環保的理由對其進行加工處理以回收己内i
: I !醯胺單體和寡聚物以供再循環至聚合反應中。 丨 I ' | 據此,例如DD-A- 2 1 3 9 3 6號、DE-A-43 2 1 6 8 3號德國專 ί利案及US-A- 4 0 4 9 6 3 8號美國專利案記載了聚己内δ!胺的:
. I 製備方法,它容許在己内趄胺之聚合反應中使周具有一高 1達1 5%之含水量者;ΕΡ-Α- 74 5 6 3 1號歐洲專利案發表了經 :由添加少量二元或多元羧酸所進行之水性萃取溶液的再禾: 用,因為不然的話萃取液將聚合得較己内醯胺為慢: 1 由於萃取液進一步含有少許比例之籍由聚合反應而維持 不變的環狀募聚物,故已提出各種不同之用來裂解這些寡 :聚物或將它們轉化成線形寡聚物的方法,典型上係以磷较
I |或利闬高溫來裂解這些寡聚物,譬如,US-A-5 0 7 7 3 8 1號 丨美國專利案記載了 一種用來在從220到290t之S度下,旦
第5頁 _412 &51__ 丨五、發明說明α) i較好是在超大氣壓力下裂解該寡聚物的方法。利用醋酸和 :正磷酸來裂解寡聚物的應用記載於,例如,DD-A- 2 1 3 9 3 6 i * 丨號德國專利案中。 | 於再循環至聚合反應中之前,首先必須逐漸形成,亦 丨即,典型上為將其濃縮成典型上濃度為約10%重量分率的 !萃取液,該逐漸形成作用普通係採取藉由蒸餾以將水份移 |除的方式,DE-A-25 0 1 348號德國專利案記載了在欠缺大 | I氣中之氧氣的條件下藉由在濃縮前將新鮮己内醯胺添加到 I沖洗水萃取液中的方式而使其濃縮到高於70%重量分率, I EP-A- 1 23 88 1號歐洲專利案發表了在濃縮前將己内酲胺添 |加到萃取液以防止任何寡聚物之沉澱。 | 濃縮作用典型而言係以兩階段來進行,在第一階段中, |利用傳統的蒸發方法將1 0%濃度之溶液濃縮到約7 5 - 8 0%的 己内醒胺和寡聚物,在溶液進一步蒸發到大於9 8 %之後, 1 !該溶液馬上被聚合。己内醯胺和己内醯胺募聚物之水性溶 i ! 液在高於70-80 %之濃度下貯存並不穩定,係因寡聚物特別; :易於沉澱之故。 i 然而,當此種濃縮方法被應用到來自於添加顏料之聚酲 i :胺的沖洗水萃取液時,問題便發生了 ,聚醯胺包含了在製 丸前,較好是在製丸期間所添加的去光澤二氧化鈦顏料,: 丨這些去光澤二氧化鈦顏料被施加額外之表面處理或塗覆以丨 丨無機添加劑以增進其紫外光穩定性並賦予其某些性質,諸丨 如分散性和顆粒尺寸等。在聚酿胺碎片的萃取作用中,以 己内醯胺和己内趄胺寡聚物對這些無機輔助劑作部份萃
第6頁 --- :五'發明說明(3) | ! !
i取,而後在沖洗水萃取液濃縮期間將其分離出來,尤其是I 丨在熱交換器之表面上,這稍微縮短了蒸發設備的工作壽命 !且額外產生了阻塞熱交換器的可能性。當濃縮液被再循環 !回到己内醯胺聚合反應時,由於濃縮液同樣仍含有這些無 機物,故在水於聚合反應階段中進行蒸發期間 > 產生了熱 交換器表面塗裝的類似問題= EP 3 0 6 8 7 2號歐洲專利案提出利用含有少於0. 1%重量分 |率之1 0 0 °C水性溶質的顏料做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然 !而,此種顏料選擇上的侷限並不是件好事。 j |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逐漸形成並進一步加工處丨 理聚醯胺,特別是添加顏料之聚醯胺的沖洗水萃取液,以; 利用一簡單方法且不具前述問題的方式,來製造一可被再丨 ;循環到聚合反應中之濃縮萃取液的改良方法= I 我們已騖訝地發現,當沖洗水萃取液被濃縮到可萃取钫 !含量不高於8 5 %重量分率且該溶液與新鮮内醯胺以一從1 : 1 到1 : 8的比例混合時,此一目的可被達成,而後所生成之 i混合物含有從0.5到13%重量分率的水份,當水在聚合反應. I期間藉由絕熱膨脹被移除時,它可被再循環到聚合反應中 而不會產生前述之問題。 丨 本發明據此提供一種由至少一種内醢胺,特別是己内适 ::胺,來製備具有或不具有進一步之單體與慣闬之添加劑和 填料之聚醢胺的方法,它包含: : a)將來自於聚醯胺萃取之沖洗水萃取液濃縮到可萃取物 :含量不高於85%重量分率;
--- 丨五、發明說明(4) I b)藉由添加新鮮之内醯胺將所生成之濃縮液的水份含量 丨調整到從0. 5到1 3%重量分率; I c)在聚醯胺形成條件下令所生成之混合物進行一聚合反 i應;以及 | d)在聚合反應期間完成至少一次絕熱膨脹作周以減低水 份含量。 I本發明之方法明顯地較先前技藝更為有力、更為簡單且 I更為經濟,利用來自於添加顏料聚醯胺之萃取作用的沖洗 I水萃取液,避免了來自於萃取液之無機物的沉澱作周以及 ] ;這些無機物之塗層的生成,特別是在熱交換器的表靣上, [已進一步發現所使用之混合物的組合物加速了聚合反應: 1 來自於聚醯胺之萃取作用的萃取水通常均具有一4到1 5¾ 丨重量分率之帶有無機物或不帶無機物的有機物含量,為了 j 再循環至聚合反應中,這些萃取水首先必須被濃縮,此種 j /濃縮作用係在一單或多階段之具有一短暫滯留時間的蒸發|
裝置,例如一Robert蒸發器 '垂膜蒸發器、薄膜蒸發器或I !
再循環蒸發器中以一傳統方式進行,蒸發作用將持續到可丨 萃取物含量不高於8 5 %重量分率的程度,因為此一濃度依 I ί 然低到足以維持無溶質之沉澱現象可祓觀察到:較好是,: 蒸發作用持續到可萃取物含量從6 0到85%重量分率,特別 | 是從了 0到8 5 %重量分率的程度,蒸發溫度通常介於從1 0 3到|
I 1 1 5 t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1 0 7到1 1 2 °C (在大氣壓力 下)之範圍内,蒸發作用通常係連續進行。 於濃縮前將新鮮内醯胺添加到沖洗水萃取液中為尤佳,丨
苐8頁 _4125K1_ , 丨五、發明說明¢5) 丨特別是若聚醯胺之萃取作用係不以含己内醒胺之水進行 |時,這具有濃縮萃取液即使在濃縮期間也能被穩定化而防 丨止寡聚物之沉澱作用的優點,所添加之己内醯胺對可萃取 j I物含量之重量比係選定在介於從0. 1到1 . 5之範圍内,較好 j是介於從0. 5到1之範圍内。 ! 經濃縮後所得之濃縮萃取液一般具有一介於從1 0 7到1 1 2 | ec之範圍内的溫度,且接著被與内醯胺單體混合以進行聚 |合反應,使用足量之内醯胺以使所生成之混合物具有一從 i 0.5到13%重量分率,較好是從0.5到10%重量分率,更好是i ί從1到4%重量分率,而特好是從1.9到3. 5%重量分率的水份| !含量;為建立此一水份含量,濃縮萃取液一般係以一從 丨 , r 丨1 Μ到1 : 1 2,較好是從1 : I到1 : 1 0,更好是從1 : 1到 i I 1:8之重量比與内醯胺混合。高内醯胺含量(一般介於從I :79到95%重量分率之範圍内)提高了存在於混合物中之寡 i :聚物的溶解度,故使得無沉澱現象可被觀察到,因此混合 丨物為穩定且在進一步加工之前可被貯存至少數小時而不會: 觀察到設備中有任何的阻塞現象。 然後令該混合物進行一通常為連續且基本上係依據 DE-A-4 3 2丨6 8 3號德國專利案中所載之方法進行的聚合反 1應,該聚合反應較好是在混合物生成一單一液相之條件, 亦即,在高溫及超大氣壓力之條件下進行。一般而言,所 採闬之溫度將介於從2 3 0到3 1 0 °C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 ‘2 4 0到2 9 0 °C之範圍内:而壓力則介於從5到4 0巴之範圍 : :内,較好是介於從1 2到2 0巴之範圍内=
第9頁 丨五、發明說明(6) 丨 存在於混合物中的水份在該聚合反應條件下催化了聚合 丨反應,然而,為獲致高分子量之聚醮胺,必須大量減少水 i份含量,這藉由使聚合反應混合物進行絕熱膨脹,較好是 !膨脹到一介於從0. 1毫巴到1 . 8巴範圍内之壓力,更好是膨 j I脹到一介於從1毫巴到1.3巴範圍内之壓力,特好是膨脹到 大氣壓力的方式來完成。由於該絕熱釋放作用或,說得更 精確一些,係水份的蒸發作用,使得沒有任何寡聚物或添 ! |加劑可分離到設備上;相反的,它們在聚合物母質中維持 I溶解或懸浮,以確保無障礙之聚合反應進展。 ί 在一初步具體實施例中,被聚合之混合物被帶到一介於 :從230到310t:範圍内之溫度且帶到一介於從5到40巴範圍 !内之壓力,以起始該聚合反應,一旦已達到所要之溫度與
I 丨所要之壓力,則至少會進行一次絕熱膨脹作用(如下文將
I I特別敘述者),令該膨脹作用後所得之產物依據已知方法I 在至少一反應區中進行一大氣壓力或減塵之後聚合反應:!
I ! 然而,較好是,該膨脹作用後所得之產物在一第一反應 | 區中,在一介於從23 0到3 1 0 °C範圍内之溫度與一介於從5 [ I · :到40巴範圍内之壓力下進行進一步之聚合,然後再進行另| :一次絕熱膨脹且最後在一第二反應區中如上所述地進行後 1 聚合反應3該第一反應區中的進一步聚合反應一般係在一丨 :如下文中將特別敘述的反應容器中進行。 | ; ! : 在一進一步之具體實施例中,被聚合之混合物藉甴例如丨 1使該混合物連續流經一熱交換器中數分鐘的方式而被帶到 ^ 一從2 3 0到3 1 0 °C之溫度且帶到一從5到4 0巴之壓力,該產 i
' I
第10頁 ——_1ΐ255ί i 五'發明一""^^ ~ 一'-1 ;為接著在一第一反應區中藉由維持壓力與溫度條件的方式| I疋行初始聚合。該聚合反應一般係在一具有内部組件的反| i應谷器,例如一具有混合元件的管式反應器中作闬,這些 |可為結構式混合元件(例如,s u 1 z e r填料)或諸如隨機器 料之類的非結構式混合元件(例如,Rasch i g環、球或 Pa丨1環等)。此一反應區為反應混合物之一放熱聚合反應 之位址,且基於前述理由採用適當之壓力及溫度條件以碡 保反應系統形成一單一相,所釋放之反應熱使反應混合物 丨之溫度在經過該區域期間提高了從約丨〇到5 〇。匚,滯留時間 丨—般係介於從0 ‘ 5到3小時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I到2小 |時之範圍内,以使得轉化率不低於8 5?0,較好是高於87 % : j 壓縮之反應混合物接著在一分離區中進行絕熱膨脹,在 i此一分離區中之壓力一般係介於從〇 . 1毫巴到1 · 5巴之範圍| |内’較好是介於從10到1300毫巴之範圍内,經由反應熱或j !先前貯存於聚合物之溶融物中之焓的利用,膨脹作用導致| ;一仍舊存在於聚合物中之水份的閃化蒸發,反應混合物冷丨 丨卻到介於從2 2 0到3 0 0 °C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2 3 0到2 7 0 j ;c之範圍内的溫度3與一在一熱交換器表面上之傳統水份丨 :蒸發作用相反,如前文已提及者,對於沉澱到熱交換器表; 靣上以及其匕裝置之表面上的沉澱作闬而言,它是不可窮 丨在一閃化於5作用的過程中從聚合物母質來發生。甴於六· ;機或無機沉激物所造成的結垢可被避免,此外,在該製转| 中所釋放之熱量直接被利用於水份的蒸發作用,產生—达 I 一步之能源與成本的節約3更且,一反應混合物之冷卻正:
412551 I 1 丨五、發明說明C8) ί ! ! I是我們所要的,因為一較低溫度將會使聚合凝結作周之平 I衡轉移到較高分子量產物的那一侧。在膨脹過程中所釋放 丨之水蒸氣含有諸如己内醯胺單體與己内醯胺募聚物之類的 丨揮發成份,塔式蒸餾可被罔來從該系統中移除水蒸氣並將 丨有機物再循環到製程中。 ί : 當己内醯胺被用來做為單體時,在分離區後所得之聚己 I内醯胺具有一介於從3000到18, 000克/莫耳之範圍内,較 |好是介於從6 0 0 0到1 2,0 0 0克/莫耳之範圍内的分子量,熔 :融物之黏度係介於從1到2 〇 〇巴斯卡.秒(在2 7 0 °C下)之 丨範圍内。在分離區之出口處,聚合物之熔融物不是立刻被| 傳送到一在該處分子量會進一步增加的後反應區,便是以 丨一傳統方式直接被弄成片段形狀。 i ; 當經濃縮之經内醯胺稀釋之萃取液中的水份濃度高於8¾ | 時,兩階段以上的閃化蒸發作用尤為有利,兩階段以上之丨 丨閃化蒸發作用防止了在絕熱蒸發期間任何降到低於聚合物丨 :之熔融溫度以下的反應混合物之溫度降低。 丨
: I 濃縮萃取液與具有一高於8%水份含量之内醯胺的混合物:
I 如上所述被加熱且流經該第一反應區,在該處反應被進一; 步加熱·,壓力較好是再次選定能使反應混合物以一單一液 相之形式存在者3 然後壓縮反應混合物絕熱膨脹進入一第一分離區中>在丨 該處壓力介於從6到1 5巴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8到1 2巴丨 之範圍内,聚合物中一部份的水藉由利用反應熱及預先貯丨 存之焓而進行閃化蒸發。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從約2 2 0到3 0 0 ;
第12頁 412551 I五、發明說明(9) i °C之溫度,較好是介於從2 3 0到2 7 0 °C之範圍内的溫度,在 |第一分離區中的滯留時間一般係選定在介於從1 0到6 0分鐘 的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20到30分鐘的範圍内。而後壓縮 混合物流經一熱交換器並加熱數分鐘以到達一介於從2 3 0 到310 °C之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24 0到2 9 0 t之範圍内的 I溫度;而壓力較好是再次設定在能使反應混合物以一單一 液相之形式存在之壓力,該壓力一般係介於從6到20巴之 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1 2到1 8巴之範圍内。然後反應混合 物在一第二分離區中再次進行絕熱膨脹,在該第二分離區 中之壓力被設定在從1 0到1 3 0 0毫巴之範圍内。接著此一反 應混合物之再加熱操作之後的是,如有必要時,重複一閃
I |化蒸發作用,在各個不同分離區中被蒸發之水量與伴隨之 I溫度降低可以一採兩特別壓力的特定方法來加以控制。 ! 例如,己内醯胺、庚内醯胺、癸内酲胺與十二内趄胺以 1及其混合物等内醯胺均可被使兩,以己内醯胺為較佳。
; 進一步可能的單體單元為,例如,二羧酸類,諸如具有I ' ! 從6到]:2個碳原子,特別是從6到1 0個碳原子的烷基二羧 i :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或癸二酸、以及對丨 :酞酸和異酞酸等;二胺類,諸如C4-C12之烷基二胺類,特 : 丨別是具有從4到8個碳原子者,諸如六己二胺、四甲二胺或: :八甲二胺、還有間-二甲苯二胺、雙(4 -胺基苯基)曱 丨 丨烷、雙(4 -胺基笨基)-2, 2 -丙烷或雙(4-胺基環己基) 丨 !甲烷;以及二羧酸類與二胺類的混合物,以一等比例混合ί 者較佳,諸如己二酸六曱二銨、對酞酸六甲二銨或己二酸
苐13頁 :五、發明説明(10) ! :四甲二銨,以己二酸六曱二敍和對献酸六曱二銨,以佔總丨 I單體重量介於從0到60%,較好是從10到50%重量分率之量 丨進行混合者為較佳。工業上特殊之重要性已為由己内醯 丨胺、六甲二胺還有己二酸、異酞酸和/對酞酸所聚合之聚 i I己内醯胺和聚醒胺所取得。 ! 在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使用了己内酲胺和己二酸六甲 丨二敍("6 6鹽"),該6 6鹽係以一水溶液之形式被使闬,己 i I内醯胺對66鹽之莫耳比習慣上係選定在介於從99. 95: i 0.05到80 :20的範圍内,較好是介於從95 :5到85 :15的 i
I
範圍内。 I ; 可能之慣用添加劑與填料有顏料,諸如二氧化鈦、二氧| ;化矽或滑石;鏈規則劑,諸如脂肪族或芳香族羧酸與二羧i 酸類,諸如丙酸或對駄酸;穩定劑,諸如齒化亞銅(〖)和 :
I 卤化驗金屬;去核化劑,諸.如石夕酸錤或It化卿;催化劑,: 諸如磷酸;還有用量介於佔單體總重量從0到5 %重量分 率’較好是從0 . 0 5到1 %重量分率的抗氧化劑。添加劑一般 係在製丸之前以及在聚合反應之前、之中或之後,較好是; 之後被添加。 根據本發明所得之聚合物而後可以一傳統方式進行進一 步之加工處理,例如,以一利用將其擠出成熔融物之外 形’令其流經一水浴以將其冷卻並將其製丸以形成條丸的 傳統方法而使其成為片段形狀,然後該條丸被加以傳统之 萃取且接著或同時轉化成為高分子量的聚内醯胺I萃取作 用可利用,例如1水或水性己内龜胺溶液來進行。另一種
第14頁 412551 五、發明說明(11) '可行之方法為氣相萃取作用,參見EP-A-284 9 6 8號歐洲專 :利案=所要之最终產物的黏度一般係介於從120到350毫升 ! /克之範圍内,它可利兩一傳統方法來加以設定。 I圖說簡述: I 圖丨圖示一本發明之方法的具體實施例,其特徵為單一 !階段之閃化蒸發作用; I 圖2圖示圖丨之具體實施例,其特徵為兩階段i閃化蒸發 丨作用= | 圖1利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兩個實例來進行圖 示。一已被濃縮到一 7 0到8 5 %含量的萃取液流經1進入一加
I
I I熱混合容器4中,而後該萃取液在加熱混合容器4中,以一 | 1 : 6之比例與純己内醯胺2與選擇性添加之鏈規則劑以及 |其它添加劑3,藉由利用一泵浦5所進行的混合物再循環作 ;用進行混合。而後栗浦5 ’將混合物飼入熱交換器6 47並進 ; ! !入反應區7中,而與此同時產生了所要之從5到40巴的壓 丨
:力,而後熱交換器6將其加熱到從220到300°C的溫度,反 I i :應混合物在第一反應區7中被聚合,此處壓力被調整到使 | :溶液在所採用之溫度下可以一單一液相之形式存在。由於丨 放熱之聚合反應之故,儘管反應混合物仍維持在一單一液 相,但反應混合物之溫度在第一反應區7之终點前仍升高 丨 丨了從约2 0到5 0 °C,從2到7%的水份含量催化了聚合反應, ; j 故使得在約1小時後達到一大於8 7 %的轉化率。然後令所產丨 生之預聚合物籍甴一閥8,進行一閃化蒸發作周以釋出絕 i 大部份之水份,在此一絕熱膨脹之過程中,每釋出丨%的水丨
第15頁 412551 ;五、發明說明(12) 丨 '份預聚合物會冷卻約6到了 t,如有必要時,在經由一鎖間!
I I ;9添加進一步之己内醯胺與其它適當單體以及各種添加劑 i i i !後,而後聚合反應通常會在約大氣壓力以及一小於Ο . 4 %之| 丨水份含量下於後凝結區1 0中持續進行。在8處所釋出之水
I |蒸氣於塔Π中從伴隨之揮發有機物中分離出來且在丨2處被 I移除,該有機物在1 3處被返送回製程中,然後從後凝結區 i 1 0中所排出的聚醯胺可以一傳統方法作進一步之處理。 } 圖2圖示本發明用來再循環具有一提高之水份含量的沖 !洗水萃取濃縮液之方法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採罔一兩階段 i閃化蒸發作用來取代圖1中所示之.一階段者,如上所述, | ^ ί 濃縮萃取液1在一加熱容器4令與己内醯胺2以及選擇性添 | ! |加劑3混合,容器4中之水份含量大於8 %,這可能是由於,丨 ί例如1濃縮得較少或加強沖洗水萃取液再循環作用之故=丨 i I而後接著容器4中的混合作用,熱交換器6中的加熱作用以| :及第一反應區7中的聚合反應之後,在一第一分離區10’中i :於8處進行一膨脹到一從6到1 5巴之壓力的絕熱膨脹作用:! :而後一泵浦5 "與一熱交換器6 1再一次重新建立從2 3 0到3丨0 ; i ;°C之溫度與從6到2 0巴之壓力的條件,藉由持續進行在9處丨 添加或不添加進一步之單體和/或添加劑的聚合反應,而 : :於8'處進行一膨脹到從10到1300毫巴之壓力的進一步絕熱; 膨版作用以進入 '-後凝結區1 0中,所釋放之水蒸氣在一塔i 11中從其有機物中被釋出,該有機物於13處被返送回製程i 中,而另一方面水蒸氣在丨2處被移除,然後從後凝結區1 0丨 中所排出的聚酿胺可以一傳統方法作進一步之處理。 ;
第16頁 412551
丨五、發明說明(13) I | t 下列實例舉例說明了本發明之方法,除非另有敘述,否丨
! I |則量及百分率均以重量計。 丨實例i : ; 利用22. 5公斤/小時之逆流熱水對22. 5公斤/小時之以 添加0. 3%之做為白色顏料之預處理二氧化鈦所製造的未萃 取耐龍6條丸進行萃取,所生成之1 〇 %濃度的水性萃取液不 僅包含約7. 5%的己内醯胺單體以及約2. 5%的寡聚物,還有 ]大約從1到8 p p m之痕量的無機化合物(石夕、猛、鱗以及铭 !化合物),它們是從二氧化鈦之預處理中所產生。然後在 | 一單一階段蒸發器中於108°C之溫度下將該熱萃取液濃縮 丨 !到一 7 8 %的有機物以及無機物含量,如圖1中所示,熱溶液I I ί
:1以一 3 . 2公斤/小時的產量被泵送進入一加熱混合容器4 I 丨中,並在其中與20公斤/小時的新鮮内醯胺2混合,藉由 溶液的泵送再循環作用來達成混合的效果,再循環速率為丨 丨2 - 3立方公尺/小時。混合容器4進展到一介於從9 0到9 5 3C : 之範圍内的溫度與一 3 . 0 %的水份濃度,再循環作用與尤其| :是高度之内趄胺過量對於獲致一穩定之單相溶液與避免有| 機沉澱物之形成均有貢獻。藉由一泵5 ’以一 2 3 . 2公斤/小: 时的產量,將反應溶液飼入一具有一6平方公尺之熱傳面 :積與270 t:之入口溫度之經加熱的熱交換器6中,並在2分 \ 鐘的期間内將其加熱到2 6 0 °C ,將泵5 ’的壓力側調整到一 1 17巴之壓力以確保反應系統的單相性質。然後將加熱後之; 反應混合物系經一内徑為120¾米而長度為2500¾米的力〇 :熱圓柱形管了,該管填充以5毫米之帶有橫閂的Raschig環 ;
第1了頁 412551 i五、發明說明(14) 丨且具有一 27 0 °C的夾套溫度,在管中之滯留時間為1 . 1小 ί時,在管之下游端的產物溫度為275 °C =在一約17巴之壓 丨力下的反應混合物藉由一控制閥8於管之下游端被持續減 壓到大氣壓力,並流入一經加熱之圓柱形分離容器1 0中3 反應混合物在製程中分離成兩相,而存在於其中之水藉甴
I
I |利用聚合物之熔融物的焓來蒸發,因此聚合物之熔融物的 |溫度減少了 15°C到260°C,在減壓過程中所釋出之蒸氣被 |流經一具有6片理論板的填充精飽塔1 1。水蒸氣1 2從系統 之頂部被移除,反之己内醯胺單體和寡聚物做為底部產物 1 3被移除並返送回分離器1 0中,頂部水蒸氣1 2含有少於 0. 1 %的己内醯胺。在攪拌分離容器1 0中,做為一白色顏斜 I濃縮物之預處理二氧化鈦經由一鎖閘9被添加到耐龍6中並 |在其中均勻混合,接著一 ί 〇小時之在也做為後反應區之闬 |的分離容器ί 〇中之滯留時間後,藉由一熔融物泵將聚合物 丨從後反應器之底部,經由一模型持續泵送到一熔融物形狀| :的水浴中,聚合物在該水浴中固化並製丸。 : 由此所製備之聚合物具有一 115毫升/克的黏度數(在 丨 丨25°C之溫度下,以一在96 %重量分率濃度硫酸中之0.5¾重 i 量分率濃度之溶液所測得)以及一丨1 %的低分子量含詈, 1 一 i 丨二氧化鈦含量為0.3¾,接下來利用逆流熱水對聚合物進行丨 萃取並加以乾燥及回火直到達到一 1 3 0毫升/克之黏度數 | ! 為止。 | 以上述方法將在萃取階段中所產生的稀釋萃取水濃縮並| : ! :返送回聚合反應階段。 ί
第18頁 _412551 _ ; 丨五、發明說明¢15) 丨實例2 : ! ; 利闬22. 5公斤/小時之逆流熱水對22. 5公斤/小時之以
I i添加0.3%之做為白色顏料之預處理二氧化鈦所製造的未萃 i取耐龍6條丸進行萃取,所生成之1 〇 %濃度的水性萃取液不 ί I僅包含約7. 5%的己内醯胺單體以及約2. 5%的寡聚物,還有 I從二氧化鈦之預處理中所產生之痕量的無機化合物(矽、
錳、磷以及鋁化合物),利用1 2公斤/小時之新鮮内醯 |胺將該熱萃取液稀釋以使其穩定化以防止寡聚物之沉澱作 I用,然後在一單一階段蒸發器中於1 0 9 °C之溫度下,將其 |濃縮到一 84%的有機物以及無機物含量。熱溶液1以一4 . 4 I i ! 丨公斤/小時的產量被泵送進入一加熱混合容器4中,並在 i [ I其中與一進一步之1 8. 8公斤/小時的新鮮内醯胺2混合, | ; ! ;藉由溶液的泵送再循環作用來達成混合的效果,再循環速丨 丨率為2-3立方公尺/小時=混合容器4進展到一介於從90到| : j 丨9 5 °C之範圍内的溫度與一 3. 0 %的水份濃度,再循環作用與i I ; :尤其是高度之内醯胺過量對於獲致一穩定之單相溶液與避i 免有機沉激物之形成均有貢獻。藉由一泵5’以一 23. 2公斤丨 /小時的產置’將反應溶液飼入一具有一 6平方公尺之熱 :傳面積與2 7 0 3C之入口溫度之經加熱的熱交換器6中,显在: 2分鐘的期間内挦其加熱到2 6 0 °C ,將泵7的壓力側調整到丨 :一17巴之壓力以確保反應系統的單相性質=然後將加熱後丨 1 ί 丨之反應混合物泵經一内徑為120毫米而長度為2500毫岽的 ; :加熱圓柱彤管7,該管填充以5毫米之帶有橫閂的Raschig 丨 環且具有一 270t的夾套溫度,在管7中之滯留時間為1.1 !
第19頁 412551 : ' --------------y---; i五、發明說明(16) / :小時,在管之下游端的產物溫度為275 °C。在一約17巴之
! I :壓力下的反應混合物藉由一控制闊8於管之下游端被持續 !減壓到大氣壓力,並流入一經加熱之圓柱形分罄容器10 !中。反應混合物在製程中分離成兩相,而存在於其中之水 ! j籍由利用聚合物之熔融物的焓來蒸發,因此聚合物<熔敲 |物的溫度減少了 I 4 °C到2 6 1 °C,在減壓過程中所釋出之蒸 I氣被流經一具有6片理論板的填充精餾塔1 1。水蒸氣1 2從 !系統之頂部被移除,反之己内醯胺單體和寡聚物做為底部
I I產物1 3被移除並返送回分離器1 0中,頂部水蒸氣1 2含有少 j 丨於0 . 1 %的己内醒胺。在攪拌分離容器1 0中,做為一白色顏 j !料濃縮物之預處理二氧化鈦經由一鎖閘9被添加到耐龍6中 !並在其中均勻混合,接著一丨〇小時之在也做為後反應區之 ! f I用的分離容器ίο中之滯留時間後,藉由一熔融物泵將聚合I :物從後反應器之底部,經由一模型持續泵送到一熔融物形丨 丨狀的水浴中,聚合物在該水浴中固化並製丸。 丨
' I i 由此所製備之聚合物具有一 117毫升/克的黏度數(在 i |
丨25 °C之溫度下,以一在96 %重量分率濃度硫酸中之0.5%重 I :量分率濃度之溶液所測得)以及一 1 0 . 8 %的低分子量含 1 量,二氧化鈦含量為0. 3 %,接下來利用逆流熱水對聚合物 進行萃取並加以乾燥及回火直到達到一127毫升/克之黏 ' I度數為止。 ; ; i 以上述方法將在萃取階段中所產生的稀釋萃取水濃縮ϋ丨 返送回聚合反應階段。 : 以閉迴路對實例1 )和2 )中所述之方法持續操作一 1 2週之|
第20頁 412551 Γ ~~~~ ^ !五、發明說明(17) i I期間,該閉迴路相當於一大約50次濃縮萃取液再循環到聚 !合反應中的平均數,在整個期間内,於製程中未觀察到任
I :何有機物或無機物發生沉殿,尤其是在熱交換器表面上3
第21頁

Claims (1)

  1. Λ'、 ; 412551 修正 曰 J號 87119424_S^L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由一種己内醞胺來製備具有或不具有進一步之單 體與慣用之添加劑和填料之聚醯胺的方法,它包含: a) 將來自於聚醯胺萃取之沖洗水萃取液濃縮到可萃取物 含量為60%至85%間之重量分率; b) 藉由添加新鮮之己内醯胺將所生成之濃縮液的水份含 量調整到從0 · 5到1 3 %重量分率; c )在聚酿胺形成條件下令所生成之遙合物進行一聚合反 應;以及 d )在聚合反應期間完成至少—次絕熱膨脹作用以減低水 份含量。 ’ 2 ·根據申s青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沖洗水萃取 液被濃縮到一可萃取物含量從7斤到8 5%重量分率。 3 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累-2項之方法,其中該沖洗 水萃取液係來自於添加顏料之聚醯胺的萃取作用。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一部份於步驟 b)中所添加的新鮮己内醯胺係在該濃縮作用前被添加。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水份含量在 步驟b)中被調整到從〇, 5到丨〇%重量分率。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混合物在步 驟c)中被帶到一介於從2 3 〇到3丨〇 t範圍内之溫度且帶到一 介於從5到40巴範圍内之壓力,然後完成至少一次的絕熱 膨服作用’且在該絕熱膨脹作用後所得之產物在至少一反 應區中進行後聚合。 ^ 7.,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於該膨脹作用 ϋ H #在一第一反應區中,在一介於從230到31 0 eC
    a\55\55765.ptc
    第1頁 2000.01.24. 022 Λ'、 ; 412551 修正 曰 J號 87119424_S^L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由一種己内醞胺來製備具有或不具有進一步之單 體與慣用之添加劑和填料之聚醯胺的方法,它包含: a) 將來自於聚醯胺萃取之沖洗水萃取液濃縮到可萃取物 含量為60%至85%間之重量分率; b) 藉由添加新鮮之己内醯胺將所生成之濃縮液的水份含 量調整到從0 · 5到1 3 %重量分率; c )在聚酿胺形成條件下令所生成之遙合物進行一聚合反 應;以及 d )在聚合反應期間完成至少—次絕熱膨脹作用以減低水 份含量。 ’ 2 ·根據申s青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沖洗水萃取 液被濃縮到一可萃取物含量從7斤到8 5%重量分率。 3 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累-2項之方法,其中該沖洗 水萃取液係來自於添加顏料之聚醯胺的萃取作用。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一部份於步驟 b)中所添加的新鮮己内醯胺係在該濃縮作用前被添加。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水份含量在 步驟b)中被調整到從〇, 5到丨〇%重量分率。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混合物在步 驟c)中被帶到一介於從2 3 〇到3丨〇 t範圍内之溫度且帶到一 介於從5到40巴範圍内之壓力,然後完成至少一次的絕熱 膨服作用’且在該絕熱膨脹作用後所得之產物在至少一反 應區中進行後聚合。 ^ 7.,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於該膨脹作用 ϋ H #在一第一反應區中,在一介於從230到31 0 eC
    a\55\55765.ptc
    第1頁 2000.01.24. 022 412551 __案珑 87119424_年月 日 修正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範圍内之溫度與一介於從5到40巴範圍内之壓力下進行進 一步之聚合反應;而後再令其進行另一次絕熱膨脹作用且 最終於一第二反應區中進行後聚合反應。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從步驟b)所得 之濃合物在一第一反應區中,在—介於從2 3 〇到3 1 〇 t範圍 内之溫度與一介於從5到4 〇巴範圍内之歷力下進行聚合反 應;而後再於一進一步之反應區中進行絕熱膨脹及後聚合 反應。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到第8項中任何一項之方法, 其中这絕熱膨脹作用進行到一介於從〇, 1毫巴到1. 5巴之範 圍内的壓力。 1 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法,其中從步驟b)所得 之混合物在一第一反應區中,在-一介於從2 3 〇到3丨〇。〇範圍 内之溫度與一介於從5.到4〇巴範圍内之壓力下進行聚合反 應’然後絕熱膨脹作用進行到一介於從6到丨5巴之範圍内 1塵力;而膨脹後之產物再次被帶到_介於從2 3〇到3丨〇 範圍内之溫度與一介於從5到4〇巴範圍内之壓力,而後令 其進行一膨脹到一介於從〇1毫巴到15巴範圍内之壓力的 進一步絕熱膨脹作用並進行最終之後聚合反應。 1 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7、8或1 〇項之方法,其中該 後聚合反應係在一較先前之聚合反應低了從5到2〇 r的溫 度下進行。 1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水份含量被 調整到從0 . 8 %到7 %重量分率。 1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水份含量被
    O:\55\55765.ptc 第2頁 2000.01.24. 023 412551 _案號87119424_年月曰 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調整到從2%到4%重量分率。 1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方法,其中該後聚合反 應係在從260到2 70 °C的溫度下進行。
    O:\55\55765.ptc 第3頁 2000.01.24. 024
TW087119424A 1997-11-25 1998-11-24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from one lactam with or without further monomers and customary additives and fillers TW41255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52181A DE19752181A1 (de) 1997-11-25 1997-11-25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2551B true TW412551B (en) 2000-11-21

Family

ID=784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9424A TW412551B (en) 1997-11-25 1998-11-24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from one lactam with or without further monomers and customary additives and fillers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6429279B1 (zh)
EP (1) EP1056799B1 (zh)
JP (1) JP2001524561A (zh)
KR (1) KR20010032402A (zh)
CN (1) CN1158331C (zh)
AU (1) AU1757299A (zh)
BG (1) BG64392B1 (zh)
BR (1) BR9815002A (zh)
CA (1) CA2310085A1 (zh)
CO (1) CO5060544A1 (zh)
CZ (1) CZ291565B6 (zh)
DE (2) DE19752181A1 (zh)
ES (1) ES2177117T3 (zh)
HU (1) HUP0100185A3 (zh)
ID (1) ID25881A (zh)
IL (1) IL136056A (zh)
MY (1) MY127929A (zh)
PL (1) PL341559A1 (zh)
SK (1) SK6962000A3 (zh)
TR (1) TR200001513T2 (zh)
TW (1) TW412551B (zh)
WO (1) WO1999026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170A1 (de) 1998-11-24 2000-05-25 Basf Ag Thermoplastische Nanocomposites
DE19957663A1 (de) * 1999-11-30 2001-05-31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Copolyamiden, die auf einem Lactam (I), einem Diamin (II) und einer Dicarbonsäure (III) basieren
DE10124580A1 (de) * 2001-05-21 2002-12-0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von Oligoamiden und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
US20040249001A1 (en) * 2003-06-06 2004-12-09 Christian Leboeuf Process for the solution recovery of nylon with high reactivity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DE102004029935B4 (de) * 2004-06-21 2007-08-09 Pe Polymer Engineering Gmbh & Co Forschungs K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Copolyamiden mit Schmelzpunkten oberhalb von 265 C
DE102007057189A1 (de) * 2007-11-28 2009-06-04 Automatik Plastics Machinery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
DE102008044452A1 (de) * 2008-08-19 2010-02-25 Lurgi Zimmer Gmbh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Extraktion von Polyamid-6
US8722844B1 (en) 2011-11-15 2014-05-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for preparing polyamide compositions
PL2725051T3 (pl) * 2012-10-23 2015-08-31 Uhde Inventa Fischer Gmbh Ciągły sposób wytwarzania poliamidu 6 i urządzenia do tego celu
EP2725052B1 (de) * 2012-10-23 2019-01-16 Uhde Inventa-Fischer GmbH Repolymerisationsvorrichtung
SI2764912T1 (en) * 2013-02-08 2018-06-29 Uhde Inventa-Fischer Gmbh A vertical condensing tube reactor and a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olyamides in such a reactor
ES2564676T3 (es) * 2013-03-26 2016-03-28 Uhde Inventa-Fischer Gmbh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devolución continua de aguas de extracción en el proceso de preparación de poliamida
EP3615589A1 (en) 2017-04-25 2020-03-04 AdvanSix Resins & Chemicals LLC Semi-aromatic copolyamides based on caprolact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3936C (zh)
DE2443566A1 (de) 1974-09-12 1976-04-01 Basf Ag Verfahren zum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en von polyamiden
DE2501348C3 (de) 1975-01-15 1988-02-11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aus epsilon-Caprolactam
DD213936A1 (de) * 1983-03-02 1984-09-26 Schwarza Chemiefas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6-granulat aus konzentrierten polyamid-6-extraktwaessern
DE3311260A1 (de) 1983-03-28 1984-10-04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Verfahren zum kontinuierlichen eindampfen von caprolactam und dessen oligomere enthaltenden waessrigen loesungen
DE3710803A1 (de) 1987-03-31 1988-10-20 Basf Ag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caprolactam und dessen oligomeren aus solches enthaltendem polyamidgranulat
DE3730538A1 (de) 1987-09-11 1989-03-30 Basf Ag Polycaprolactame mit einem gehalt an titandioxid und dessen verwendung
US5077381A (en) 1990-06-01 1991-12-31 Basf Corporation Constant compositioin recycle of nylon 6 polymerization wash water
DE4321683A1 (de) * 1993-06-30 1995-01-12 Basf Ag Verfahren zum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en von niedermolekularen Polyamiden
DE19519819A1 (de) * 1995-05-31 1996-12-0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Wiederverwertung von wäßrigen Extraktlösungen, di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PA 6 oder Copolyamiden anfallen
DE19531989A1 (de) * 1995-08-30 1997-05-15 Polymer Eng Gmbh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eines dimerarmen Polyamid 6
JPH09188758A (ja) 1995-11-06 1997-07-22 Mitsubishi Chem Corp カプロラクタムよりポリアミド樹脂を製造する方法
DE19621088B4 (de) * 1996-05-24 2005-11-17 Karl-Heinz Wiltz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US6069228A (en) * 1998-08-17 2000-05-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mi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56799B1 (de) 2002-04-24
IL136056A (en) 2005-12-18
ID25881A (id) 2000-11-09
JP2001524561A (ja) 2001-12-04
CA2310085A1 (en) 1999-06-03
AU1757299A (en) 1999-06-15
US6429279B1 (en) 2002-08-06
TR200001513T2 (tr) 2001-07-23
SK6962000A3 (en) 2000-11-07
CZ20001929A3 (cs) 2000-11-15
CZ291565B6 (cs) 2003-04-16
DE59803946D1 (de) 2002-05-29
MY127929A (en) 2006-12-29
HUP0100185A3 (en) 2004-09-28
CO5060544A1 (es) 2001-07-30
CN1284093A (zh) 2001-02-14
KR20010032402A (ko) 2001-04-16
CN1158331C (zh) 2004-07-21
DE19752181A1 (de) 1999-05-27
IL136056A0 (en) 2001-05-20
BG64392B1 (bg) 2004-12-30
BG104465A (en) 2001-01-31
PL341559A1 (en) 2001-04-23
ES2177117T3 (es) 2002-12-01
EP1056799A1 (de) 2000-12-06
HUP0100185A2 (hu) 2001-05-28
WO1999026997A1 (de) 1999-06-03
BR9815002A (pt) 2000-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59067B2 (ja) 低分子ポリアミドの連続的製造法
US6069228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mides
TW412551B (en)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from one lactam with or without further monomers and customary additives and fillers
KR101672066B1 (ko) 락탐 및 디아민과 디카르복실산의 염으로부터 코폴리아미드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JP4491848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2845567B2 (ja) カプロラクタム及びジアミンとジカルボン酸の塩からコポリアミドを連続的に製造する方法
US5596070A (en)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amides obtained from nitriles
EP2964690A1 (en)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by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postpolymerization and subsequent extraction
JP4326692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調製方法
CA2666422A1 (en) Application of coil tube evaporator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amides
KR20170008805A (ko) 니더에서의 가수분해성 중합 및 후속 처리에 의한 폴리아미드의 제조
JP2744011B2 (ja) ジカルボン酸/ジアミンのα−アミノ−ε−カプロラクタム改質ポリアミド
US20140256905A1 (en)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s by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and subsequent devolatilization
KR100605419B1 (ko) 락탐 및 폴리아미드 추출물로부터 폴리아미드의 제조 방법
JPS63286429A (ja) α―アミノ―ε―カプロラクタム改質ポリアミド
CN105189608A (zh) 通过水解聚合和多次萃取制备聚酰胺
MXPA00004996A (en) Polyamide production process
BR112020006306A2 (pt) processos, poliamidas semi-aromáticas e artig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