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5340A -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 Google Patents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5340A
TW202225340A TW110136311A TW110136311A TW202225340A TW 202225340 A TW202225340 A TW 202225340A TW 110136311 A TW110136311 A TW 110136311A TW 110136311 A TW110136311 A TW 110136311A TW 202225340 A TW202225340 A TW 2022253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mass
resin
meth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6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崎真由
仲野武史
飛永駿
篠原修一
太田浩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3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C08J3/226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s a carri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其係含有樹脂(A)者;其中前述樹脂(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80~40℃,且前述樹脂(A)之酸值為1~50(KOHmg/g)。

Description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本發明涉及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由於使用黏著劑之構件藉由簡便操作便可貼合與剝除,故於基材設有已著色之黏著劑層的設計性構件或裝飾用黏著性構件就被使用於各個領域中。 而且,有研討過使用顏料作為色料的黏著劑層,其可以所期望之濃度或明度實現各種色彩,且即便在戶外使用或暴露至紫外線下仍不易發生褪色,耐候性優異。
顏料與染料相比分散性較差,但已知藉由使用分散劑可謀求提升對黏著劑之分散性或色澤之均勻性。但,該分散劑為低分子化合物或界面活性劑時,有分散劑溢出而使黏著劑之貼附穩定性降低之風險。為了降低該風險而檢討以樹脂分散劑被覆粒子表面。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著色黏著片,其具有由黏著劑組成物構成之黏著劑層,該黏著劑組成物包含黏著成分、與含有顏料及分散樹脂之顏料分散體,且將顏料與前述分散樹脂之質量比設為特定範圍。 專利文獻2記載了一種耐候性優異之著色黏著片,其係將著色黏著劑的薄層夾持於耐候性佳之透明薄膜與剝離紙之間而成者,該著色黏著劑係將以聚丙烯酸酯為基礎之黏著劑與以不具活性基之丙烯酸樹脂被覆之顏料粒子均密捏合並使其分散而得者。 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一種光學用黏著劑,其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20萬~200萬之黏著性樹脂(A)、顏料(B)、分散劑(C)及硬化劑(D),目的是為了獲得具以下特性之光學用黏著劑:具有調整顯示器等光學構件之色調的色調校正功能,同時可薄膜化,即便長時間暴露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仍可維持高黏著力及顏料之分散性,並且透明性亦優異。
又,在射出成型等使用之著色樹脂之領域中,對樹脂著色之手段係使用含顏料之母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983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昭57-02147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3-67782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以往之技術係僅混合有黏著性樹脂、顏料及分散劑,從而黏著性樹脂中之顏料的分散性不足,而有於已著色之黏著劑層的外觀發生顏色不均之情形。又,在黏著劑之密著穩定性上存在問題,譬如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黏著力隨時間降低等。 在可用於射出成型等之著色樹脂之領域中係利用含顏料之母料,但於不經過熱成形步驟之黏著劑中無法進行加熱熔融、捏合,所以未曾致力於將母料應用於黏著劑。
爰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以往技術之上述問題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可形成兼顧顏料分散性及密著可靠性之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及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以及黏著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等著眼於顏料分散之製程進行檢討後,成功獲得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其係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玻璃轉移溫度(Tg)且具有特定酸值之樹脂(A),被覆顏料表面使其微母料化而易分散於黏著劑組成物中者。 而且,發現藉由對包含具有特定Tg且具有特定酸值之樹脂的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與顏料之含有比率加以調整,可獲得分散性優異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展現優異外觀與高密著可靠性之黏著劑層,遂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如下。 [1]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係含有樹脂(A)者; 其中前述樹脂(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80~40℃,且 前述樹脂(A)之酸值為1~50(KOHmg/g)。 [2]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包含如[1]記載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與顏料,且 相對於前述顏料與前述樹脂(A)之總質量,前述樹脂(A)之含量為45~90質量%。 [3]一種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如[2]記載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基底聚合物。 [4]如[3]記載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前述基底聚合物為丙烯酸系聚合物。 [5]一種黏著片,具備由如[3]或[4]記載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構成之黏著劑層。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展現優異外觀與高密著可靠性之黏著劑層及黏著片、可形成該黏著劑層及黏著片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分散性優異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以及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
以下,一邊參照所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以下實施形態限定,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之範圍內任意變更並實施。又,表示數值範圍之「~」係以將其前後記載之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來包含之意作使用。
本說明書中,「黏著劑」係指在室溫附近之溫度區域下呈現軟質固體(黏彈性體)之狀態且具有可藉由壓力簡單地接著於被黏著體之性質的材料。在此所提黏著劑係如「「C.A.Dahlquist, “Adhesion:Fundamental and Practice”, McLaren & Sons, (1966)P.143」中所定義,一般而言可為具有滿足複數拉伸彈性模數E *(1Hz)<107dyne/cm 2之性質的材料(典型上為在25℃下具有上述性質之材料)。
又,本說明書中,「主成分」在未特別註記時,係指包含大於50質量%之成分。 又,本說明書中,以質量為基準之百分率等係與以重量為基準之百分率等同義。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以下,有時僅稱為母料用樹脂),係含有樹脂(A)者; 其中前述樹脂(A)之Tg為-80~40℃,且 前述樹脂(A)之酸值為1~50(KOHmg/g)。
在此,母料係指以高濃度包含著色劑之樹脂組成物,其係用以使顏料等著色劑或因應目的將著色劑以外之分散物等均勻且簡便地分散至目標之分散介質中。又,顏料分散母料係用以使顏料分散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係用於黏著劑用之顏料分散母料之樹脂。
如上述,以往為了使顏料分散於黏著劑層中,係僅將黏著劑組成物、顏料及分散劑混合,但顏料分散不充分,從而發生外觀不均。本發明人等著眼於顏料分散之製程進行檢討,結果新發現藉由使用具有特定Tg且具有特定酸值之樹脂(A),可將經母料化之顏料以良好之分散性分散於黏著劑組成物中。然後,成功獲得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其係藉由樹脂(A)被覆顏料表面使其微母料化,而易分散於黏著劑組成物中者。
又,黏著劑組成物容後詳述,其含有基底聚合物。以往包含顏料之母料有活用於要歷經加熱步驟、藉由機械進行之捏合步驟的射出成型用樹脂之著色之情形,從而設計成於熱處理時會溶入射出成型用樹脂等中,一般而言係使用Tg高之樹脂。在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由與用於黏著劑之樹脂(基底聚合物)的混合容易度或分散性、相溶性、對溶劑之溶解性等觀點來看,藉由使用Tg低於一般使用之樹脂分散劑的樹脂(A),可獲得一種可高度分散於黏著劑組成物中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
並非僅將黏著劑組成物、顏料及分散劑混合並以分散劑被覆顏料表面,而係在混合黏著劑組成物與顏料前,預先以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被覆顏料表面使其微母料化後再與黏著劑組成物混合,藉此不僅可提升分散性而抑制黏著劑層之外觀不均,還可形成密著可靠性亦優異之黏著劑層。
<樹脂(A)> 樹脂(A)宜作為主成分含於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中。
樹脂(A)必須設計成使玻璃轉移溫度(Tg)成為-80~40℃。 由與黏著劑組成物中之基底聚合物的相溶性、降低對黏著特性之影響之觀點來看,樹脂(A)之Tg必須在40℃以下,宜為20℃以下,較宜為0℃以下。又,由處理觀點來看,樹脂(A)之Tg必須為-80℃以上,宜為-70℃以上,較宜為-60℃以上。 藉由將樹脂(A)之Tg設為40℃以下,在利用樹脂(A)與顏料之捏合等混合時,樹脂(A)會熔融,從而樹脂(A)容易於顏料凝集崩解之瞬間被多點吸附於顏料上。藉此,顏料之微粒子被樹脂(A)被覆,而可進行分散穩定性優異之微母料化。
在此,樹脂(A)之Tg係指根據合成樹脂(A)所用之單體成分組成,藉由Fox式求算之Tg。Fox式如以下所示,係共聚物之Tg與構成該共聚物之單體各自均聚合而成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i的關係式。 1/Tg=Σ(Wi/Tgi)
此外,在上述Fox式中,Tg表示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Wi表示該共聚物中之單體i的質量分率(質量基準之共聚比率),Tgi表示單體i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
關於使用於Tg之計算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係使用公知資料中記載之值。例如,針對以下所舉單體,係使用以下之值作為該單體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 丙烯酸2-乙基己酯   -70℃ 丙烯酸異壬酯   -60℃ 丙烯酸正丁酯   -55℃ 丙烯酸乙酯   -22℃ 丙烯酸甲酯   8℃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5℃ 丙烯酸2-羥乙酯   -15℃ 丙烯酸4-羥丁酯   -40℃ 乙酸乙烯酯   32℃ 丙烯酸   106℃ 甲基丙烯酸   228℃ N-乙烯基-2-吡咯啶酮   54℃
關於上述例示以外之單體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係使用「Polymer Handbook」(聚合物指南;第3版,John Wiley & Sons, Inc., 1989)中記載之數值。關於本文獻中記載複數種值的單體,係採用最高之值。若上述聚合物指南中亦未記載,則使用藉由日本專利特開2007-51271號公報中記載之測定方法所得之值。
樹脂(A)之Tg可藉由適當改變單體組成(即,合成該聚合物所使用之單體之種類或使用量比)來調整。
樹脂(A)之Tg若在上述範圍內,其種類便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母料領域中公知之物。可為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膠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醯胺系聚合物及氟系聚合物等各種橡膠狀聚合物之1種或2種以上。由對黏著劑之分散性或成本等觀點來看,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或橡膠系聚合物,較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 以下,主要說明樹脂(A)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況,惟並非意欲將本實施形態之樹脂(A)限制為藉由丙烯酸系聚合物構成者。
「丙烯酸系聚合物」意指包含源自1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單元作為構成該聚合物之單體單元的聚合物。以下,1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亦稱「丙烯酸系單體」。因此,本說明書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係定義為包含源自丙烯酸系單體之單體單元的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典型例可舉用於合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總單體成分中丙烯酸系單體之比率大於50質量%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又,「(甲基)丙烯醯基」意指包括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同樣地,「(甲基)丙烯酸酯」係指總括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之意,而「(甲基)丙烯酸」係指總括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之意。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宜為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且更可包含與該主單體具有共聚性之副單體之單體原料的聚合物。在此,主單體意指在上述單體原料中佔單體組成超過50質量%之成分。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適宜使用例如下述式(1)所示化合物。 CH 2=C(R 1)COOR 2(1) 在此,上述式(1)中之R 1為氫原子或甲基。又,R 2為碳原子數1~20之鏈狀烷基。以下,有將所述碳原子數之範圍表示為「C 1-20」之情形。由黏著劑之密著穩定性等觀點來看,以R 2為C 1-14(例如C 2-10,典型上為C 4-8)之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是適當的。由黏著特性之觀點來看,宜為以R 1為氫原子且R 2為C 4-8之鏈狀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以下亦僅稱為丙烯酸C 4-8烷基酯)為主單體。
R 2為C 1-20之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級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十五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七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九酯、(甲基)丙烯酸二十酯等。該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理想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舉丙烯酸正丁酯(BA)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
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佔比率典型上為大於50質量%,例如可設為70質量%以上,可設為85質量%以上,亦可設為90質量%以上。又,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佔比率典型上小於100質量%,由凝集力等觀點來看,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本實施形態中,可適宜在上述單體成分包含50質量%以上之(甲基)丙烯酸C 4-8烷基酯之態樣下實施。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4-8烷基酯所佔比率可設為70質量%以上,亦可設為85質量%以上(例如90質量%以上)。另一方面,由凝集力等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4-8烷基酯所佔比率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樹脂(A)(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為包含含羧基單體者。藉由單體成分包含含羧基單體,顏料之分散狀態容易變佳。又,亦可有利於提升分散穩定性。含羧基單體例如例示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巴豆酸、異巴豆酸等乙烯性不飽和單羧酸;馬來酸、伊康酸、檸康酸等乙烯性不飽和二羧酸及其酐(馬來酸酐、伊康酸酐等)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任1種或可組合2種來使用。其中,理想之含羧基單體可舉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MAA)。尤宜為AA。
在樹脂(A)中共聚有含羧基單體之態樣中,構成樹脂(A)之單體成分中含羧基單體之含量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該單體成分的0.2質量%以上(典型上為0.5質量%以上),通常設為1質量%以上是適當的,可設為2質量%以上,亦可設為3質量%以上。藉由令含羧基單體之含量大於3質量%,能發揮更高之效果,而可獲得保持性能更優異之黏著劑層。由所述觀點來看,在理想一態樣中,含羧基單體含量可設為單體成分的3.2質量%以上,較宜設為3.5質量%以上,更宜設為4質量%以上,亦可設為4.5質量%以上。藉由使所述量之含羧基單體共聚,即便在將後述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摻混於黏著劑層之情況下,仍可使顏料良好地分散於層內,同時可適宜實現密著穩定性等黏著特性。
含羧基單體之含量的上限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設為15質量%以下,可設為12質量%以下,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藉由將含羧基單體之共聚比率限制在預定量以下,即便在將後述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摻混於黏著劑層之情況下,仍可使顏料良好地分散於層內,同時可良好維持接著力等黏著特性。本實施形態中,亦可適宜在含羧基單體含量為單體成分的7質量%以下(典型上為小於7質量%,例如為6.8質量%以下或6.0質量%以下)之態樣下實施。
與屬主單體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共聚性的副單體可有助於用以將交聯點導入丙烯酸系聚合物、或提高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凝集力。副單體例如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如下之含官能基單體(惟,不包含上述含羧基單體)來使用。 含羥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等之(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類;乙烯醇、烯丙醇等不飽和醇類;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含醯胺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丙烷(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 含胺基單體:例如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級丁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氧丙酯、烯丙基環氧丙基醚。 含氰基單體: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含酮基單體:例如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烯丙基乙醯乙酸酯、乙烯基乙醯乙酸酯。 具有含氮原子環之單體:例如N-乙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㗁唑、N-乙烯基嗎福林、N-乙烯基己內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嗎福林。 含烷氧矽基單體:例如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包含如上述之含官能基單體時,該單體成分中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無特別限定。由適當發揮使用含官能基單體所帶來之效果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例如可設為0.1質量%以上,通常設為0.5質量%以上是適當的,亦可設為1質量%以上。又,由容易取得在與主單體或含羧基單體之關係下與用於黏著劑組成物之基底聚合物的相溶性、或分散性能之平衡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之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通常設為40質量%以下是適當的,宜設為20質量%以下,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例如5質量%以下)。在此揭示之技術中,亦可適宜在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官能基單體之態樣(例如單體成分實質上僅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單體構成之態樣)下實施。在此,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含官能基單體,係指至少刻意不使用含官能基單體,例如可容許非刻意包含0.05質量%以下(典型上為0.01質量%以下)之含官能基單體。具有該單體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後述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容易分散者。
為了提升凝集力等,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亦可包含有上述副單體以外之其他共聚成分。其他共聚成分之例可列舉: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系單體;苯乙烯、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等(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含芳香族性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異戊二烯、丁二烯、異丁烯等烯烴系單體;氯乙烯、二氯亞乙烯等含氯單體;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等含異氰酸酯基單體;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烷氧基單體;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單體;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之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例如3個以上)聚合性官能基(例如(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單體等。
該其他共聚成分之量因應目的及用途適當選擇即可,無特別限定,由適當發揮使用所帶來之效果的觀點來看,通常設為0.05質量%以上是適當的,亦可設為0.5質量%以上。又,由容易取得黏著性能之平衡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之其他共聚成分之含量通常設為20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例如5質量%以下)。本實施形態中,亦可適宜在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其他共聚成分之態樣下實施。在此,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其他共聚成分,係指至少刻意不使用其他共聚成分,例如可容許非刻意包含例如0.01質量%以下之其他共聚成分。具有該單體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後述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容易分散者。
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方法無特別限定,可適當採用溶液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整體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光聚合法等之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手法而眾所周知的各種聚合方法。例如,可適宜採用溶液聚合法。進行溶液聚合時之聚合溫度可因應使用之單體及溶劑之種類、聚合引發劑之種類等適當選擇,例如可設為20℃~170℃(典型上為40℃~140℃)。
溶液聚合所用溶劑(聚合溶劑)可從以往公知之有機溶劑適當選擇。例如,可使用選自下述中之任1種溶劑或2種以上之混合溶劑: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類(典型上為芳香族烴類);乙酸乙酯等乙酸酯類;己烷或環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環式烴類;1,2-二氯乙烷等鹵化烷烴類;異丙醇等低級醇類(例如碳原子數1~4之一元醇類);三級丁基甲基醚等醚類;甲基乙基酮等酮類等。
聚合所用之引發劑可因應聚合方法之種類從以往公知之聚合引發劑適當選擇。例如可適宜使用2,2'-偶氮雙異丁腈(AIBN)等偶氮系聚合引發劑之1種或2種以上。聚合引發劑之其他例可列舉:過硫酸鉀等過硫酸鹽;苯甲醯基過氧化物、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系引發劑;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引發劑;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聚合引發劑之又其他例可舉過氧化物與還原劑組合而成之氧還系引發劑。所述聚合引發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聚合引發劑之使用量若為通常之使用量即可,例如可相對於單體成分100質量份自0.005~1質量份(典型上為0.01~1質量份)之範圍內選擇。
根據如上述之聚合,可獲得樹脂(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之形態的聚合反應液。本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可為包含上述聚合反應液或對該反應液施行適當之後續處理而得之樹脂(A)溶液者。上述樹脂(A)可使用已將如上述之聚合反應液進行去溶劑者。或者,亦可直接使用以溶液聚合以外之聚合方法(例如乳液聚合、光聚合、整體聚合等)合成之樹脂(A)。
在此揭示之技術中,樹脂(A)(理想上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無特別限定,可為例如10×10 4~500×10 4之範圍。由分散性之觀點來看,樹脂(A)之Mw宜在30×10 4~200×10 4(較宜為45×10 4~150×10 4,典型上為65×10 4~130×10 4)之範圍內。在此,Mw意指可藉由GPC(凝膠滲透層析儀;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GPC裝置例如可使用機種名「HLC-8320GPC」(管柱:TSKgelGMH-H(S),Tosoh公司製)。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樹脂(A)的酸值必須設計成為1KOHmg/g~50KOHmg/g。由使顏料之分散穩定性良好之觀點來看,宜為5KOHmg/g以上,較宜為10KOHmg/g以上。又,由將包含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之黏著劑層貼附於被黏著體時防止被黏體腐蝕之觀點來看,宜為50KOHmg/g以下,較宜為30KOHmg/g以下,更宜為20KOHmg/g以下。 本實施形態中,樹脂(A)之酸值可採用藉由JIS K0070:1992所規定之電位滴定法測定之值。 例如,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酸值為中和該丙烯酸系聚合物1g中之羧酸所需之氫氧化鉀的mg數。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係用於黏著劑者,其係為了使顏料分散於黏著劑中而經母料化者。 藉由將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於黏著劑之著色,可獲得優異之顏料分散性,而可獲得密著可靠性高之黏著劑層。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包含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與顏料,且 相對於前述顏料與前述樹脂(A)之總質量,樹脂(A)之含量為45~90質量%。 由在顏料與樹脂(A)捏合及顏料碎解時容易施加剪切之觀點來看,相對於顏料與前述樹脂(A)之總質量,樹脂(A)之含量宜為45質量%以上,較宜為50質量%以上,更宜為60質量%以上。又,由調整顏料與樹脂(A)捏合及顏料碎解時之黏度的觀點來看,宜為90質量%以下,較宜為85質量%以下,更宜為80質量%以下。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係在顏料分散於樹脂(A)中之過程中讓顏料表面被樹脂(A)被覆住,其形狀無特別限制,在常溫(25℃)下可為粉狀、粒狀等固體狀,亦可為漿料狀。以往之母料在常溫下為固態,但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其樹脂(A)之Tg低於以往之母料所用之樹脂,故在常溫下可成為漿料狀。若為漿料狀,便可提升分散至黏著劑組成物中之分散性,故理想。
(顏料)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顏料之種類無特別限定,有機顏料及無機顏料皆可使用。
有機顏料可列舉例如:偶氮色澱顏料、不溶性單偶氮顏料、不溶性雙偶氮顏料、縮合偶氮顏料、螯合物偶氮顏料等偶氮顏料;酞青素顏料、苝顏料、紫環酮顏料、蒽醌顏料、喹吖酮顏料、二㗁𠯤顏料、硫靛系顏料、異吲哚啉酮顏料、喹啉黃顏料等多環顏料;鹼性染料型螯合物、酸性染料型螯合物等螯合物;硝基顏料;亞硝基顏料等。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可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無機顏料可列舉例如:氧化鈦、氧化鐵、紅丹、氧化鉻、普魯士藍、群青、鉬紅、鐵墨、鉻黃等。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可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其中,若考量耐光性,則可適宜使用異吲哚啉酮顏料、喹吖酮顏料、縮合偶氮顏料、酞青素顏料、喹啉黃顏料、蒽醌顏料。
有機顏料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Pigment・Yellow1(色料索引(color index)(以下稱為C.I.)11680)、Pigment・Yellow3(C.I.11710)、Pigment・Yellow14(C.I.21095)、Pigment・Yellow17(C.I.21105)、Pigment・Yellow42(C.I.77492)、Pigment・Yellow74(C.I.11741)、Pigment・Yellow83(C.I.21108)、Pigment・Yellow93(C.I.20710)、Pigment・Yellow98(C.I.11727)、Pigment・Yellow109(C.I.56284)、Pigment・Yellow110(C.I.56280)、Pigment・Yellow128(C.I.20037)、Pigment・Yellow129(C.I.48042)、Pigment・Yellow138(C.I.56300)、Pigment・Yellow139(C.I.56298)、Pigment・Yellow147(C.I.60645)、Pigment・Yellow150(C.I.12764)、Pigment・Yellow154(C.I.11781)、Pigment・Yellow155(C.I.200310)、Pigment・Yellow180(C.I.21290)、Pigment・Yellow185(C.I.56280)、Pigment・Yellow199(C.I.653200)、Pigment・Orange5(C.I.12075)、Pigment・Orange13(C.I.21110)、Pigment・Orange16(C.I.21160)、Pigment・Orange34(C.I.21160)、Pigment・Orange43(C.I.71105)、Pigment・Orange61(C.I.11265)、Pigment・Orange71(C.I.561200)、Pigment・Red5(C.I.12490)、Pigment・Red8(C.I.12335)、Pigment・Red17(C.I.12390)、Pigment・Red22(C.I.12315)、Pigment・Red48:2(C.I.15865:2)、Pigment・Red112(C.I.12370)、Pigment・Red122(C.I.73915)、Pigment・Red170(C.I.12475)、Pigment・Red176(C.I.12515)、Pigment・Red177(C.I.65300)、Pigment・Red178(C.I.71155)、Pigment・Red179(C.I.71130)、Pigment・Red185(C.I.12516)、Pigment・Red202(C.I.73907)、Pigment・Red208(C.I.12514)、Pigment・Red254(C.I.56110)、Pigment・Red255(C.I.561050)、Pigment・Red264、Pigment・Red272(C.I.561150)、Pigment・Violet19(C.I.73900)、Pigment・Violet23(C.I.51319)、Pigment・Blue15:1(C.I.74160)、Pigment・Blue15:3(C.I.74160)、Pigment・Blue15:4(C.I.74160)、Pigment・Blue60(C.I.69800)、Pigment・Green7(C.I.74260)、Pigment・Green36(C.I.74265)等,宜為1種或2種以上之混合物。
無機顏料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Pigment・Yellow42(C.I.77492)、Pigment・White6(C.I.77891)、Pigment・Blue27(C.I.77510)、Pigment・Blue29(C.I.77007)、Pigment・Black7(C.I.77266)等,宜為1種或2種以上之混合物。
尤其,若考量色相、著色力等,宜為Pigment・Yellow74(C.I.11741)、Pigment・Yellow109(C.I.56284)、Pigment・Yellow110(C.I.56280)、Pigment・Yellow128(C.I.20037)、Pigment・Yellow138(C.I.56300)、Pigment・Yellow150(C.I.12764)、Pigment・Yellow155(C.I.200310)、Pigment・Yellow180(C.I.21290)、Pigment・Green7(C.I.74260)、Pigment・Green36(C.I.74265)、Pigment・Red122(C.I.73915)、Pigment・Red177(C.I.65300)、Pigment・Red202(C.I.73907)、Pigment・Red254(C.I.56110)、Pigment・Violet19(C.I.73900)、Pigment・Violet23(C.I.51319)、Pigment・Blue15:1(C.I.74160)、Pigment・Blue15:3(C.I.74160)、Pigment・Blue15:4(C.I.74160)、Pigment・Blue15:6(C.I.74160)、Pigment・Blue60(C.I.69800)、Pigment・Black7(C.I.77266)等。
又,綠色顏料可適宜使用選自於由Pigment・Green7(C.I.74260)、Pigment・Green36(C.I.74265)、Pigment・Yellow138(C.I.56300)、Pigment・Yellow150(C.I.12764)所構成群組中之1種以上顏料。 藍色顏料可適宜使用Pigment・Blue15:6(C.I.74160)及/或Pigment・Violet23(C.I.51319)之顏料。
顏料亦可為粉末狀、顆粒狀、或是濕餅或漿料。
本實施形態中,顏料之平均粒徑無特別限定。由處置性之觀點來看,顏料之平均粒徑的下限可使用例如10nm以上者,可為50nm以上,可為100nm以上,亦可為150nm以上。由著色黏著劑之霧度等光學特性的觀點來看,顏料之平均粒徑的上限例如為500nm以下,可為300nm以下,可為250nm以下,亦可為200nm以下。
上述顏料之平均粒徑係指體積平均粒徑,具體而言係指根據基於雷射散射繞射法之粒度分布測定裝置測定之粒度分布中以累積值50%計之粒徑(50%體積平均粒徑;以下有時亦簡稱為D 50)。測定裝置可使用例如MicrotracBEL公司製之製品名「Microtrac MT3000II」或其等效品。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中,亦可視需求添加塑化劑、滑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等各種添加劑。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製造方法無特別限定,可舉捏合分散,其係使用3支輥磨機、班布瑞密閉式捏合機、雙軸擠製機、捏合機等捏合樹脂(A)與顏料,將顏料分散於樹脂(A)中同時進行被覆。分散時之溫度通常為100~180℃,分散時間通常為1分鐘~1小時。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係用於黏著劑者,藉由使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分散在黏著劑組成物中,可獲得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以下說明包含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的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包含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基底聚合物。 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係經著色之黏著劑組成物,亦可為於包含基底聚合物之黏著劑組成物中添加有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者。
本實施形態中,將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添加於黏著劑組成物中之添加形態無特別限定。例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可直接添加於黏著劑組成物中,亦可以該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分散於分散介質中之狀態的分散液形態添加於黏著劑組成物中。 藉由使用分散介質將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以濕式方式分散,形成與分散介質溶劑合之狀態,從而提高添加於黏著劑組成物時之分散性。
製成使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分散於分散介質中之狀態的分散液時,由分散液之黏度等觀點來看,分散液中之顏料粒子的中值粒徑宜為10nm以上,較宜為30nm以上,更宜為50nm以上。又,由避免在著色黏著劑製造步驟中濾器堵塞等生產性之觀點來看,宜為10µm以下,較宜為3µm以下,更宜為1µm以下。
例如,中值粒徑測定法可使用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堀場製作所製),將乙酸乙酯作為分散介質來測定。藉由從乙酸乙酯及所使用之顏料各自之折射率計算並測定相對折射率,可對分散液中之顏料的分散粒子進行測定。由測定結果可獲得分散液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
構成分散液之分散介質無特別限定,可列舉:水(離子交換水、逆滲透水、蒸餾水等)、或各種有機溶劑(乙醇等醇類;丙酮等酮類;丁賽璐蘇、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等醚類;乙酸乙酯等酯類;甲苯等芳香族烴類;其等之混合溶劑)、水與上述有機溶劑之水性混合溶劑。上述分散液亦可為包含後述分散劑者。藉由將上述分散液混合至黏著劑組成物中,上述著色黏著劑組成物會含有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基底聚合物,並且還可含有後述分散劑等添加劑作為任意成分。
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中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摻混量無特別限定。通常,相對於基底聚合物100質量份,設為0.5質量份以上是適當的;由遮光性之觀點來看,宜為1.0質量份以上,較宜為2.0質量份以上,更宜為3.0質量份以上(例如4.0質量份以上)。 又,由抑制會因摻混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造成之黏著特性降低之觀點來看,相對於基底聚合物100質量份,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摻混量的上限宜設為20質量份以下,較宜設為10質量份以下,更宜設為8質量份以下,又更宜設為6質量份以下。
(基底聚合物) 本實施形態之「基底聚合物」係指黏著劑中所含橡膠狀聚合物之主成分。橡膠狀聚合物係指於室溫附近之溫度區域中展現橡膠彈性之聚合物。
本實施形態中,基底聚合物之種類無特別限定,可使用黏著劑之領域中公知之物。可為例如包含以下各種橡膠狀聚合物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基底聚合物者: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膠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醯胺系聚合物及氟系聚合物等。由黏著性能或成本等觀點來看,宜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或橡膠系聚合物作為基底聚合物。其中,由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分散性的觀點來看,基底聚合物較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以下主要說明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底聚合物之黏著劑組成物,惟並非意欲將本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成物限制為藉由丙烯酸系聚合物構成者。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宜為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且更可包含與該主單體具有共聚性之副單體之單體原料的聚合物。在此,主單體意指在上述單體原料中佔單體組成過50質量%之成分。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適宜使用例如下述式(1)所示化合物。 CH 2=C(R 1)COOR 2(1) 在此,上述式(1)中之R 1為氫原子或甲基。又,R 2為碳原子數1~20之鏈狀烷基。以下,有將所述碳原子數之範圍表示為「C 1-20」之情形。由黏著劑之密著穩定性等觀點來看,以R 2為C 1-14(例如C 2-10,典型上為C 4-8)之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是適當的。由黏著特性之觀點來看,宜為以R 1為氫原子且R 2為C 4-8之鏈狀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以下亦僅稱為丙烯酸C 4-8烷基酯)為主單體。
R 2為C 1-20之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級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十五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七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九酯、(甲基)丙烯酸二十酯等。該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理想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舉丙烯酸正丁酯(BA)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
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佔比率典型上為大於50質量%,例如可設為70質量%以上,可設為85質量%以上,亦可設為90質量%以上。又,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佔比率典型上小於100質量%,由凝集力等觀點來看,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本實施形態中,可適宜在上述單體成分包含50質量%以上之(甲基)丙烯酸C 1-4烷基酯之態樣下實施。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1-4烷基酯所佔比率可設為70質量%以上,亦可設為85質量%以上(例如90質量%以上)。另一方面,由凝集力等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1-4烷基酯所佔比率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本實施形態中,可適宜在上述單體成分包含50質量%以上(例如70質量%以上、或85質量%以上、或90質量%以上)之丙烯酸C 2-4烷基酯之態樣下實施。丙烯酸C 2-4烷基酯之具體例可列舉: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二級丁酯及丙烯酸三級丁酯。丙烯酸C 2-4烷基酯可單獨使用1種或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根據所述態樣,便容易實現對被黏著體之密著性佳之黏著片。另一方面,由獲得良好凝集力等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1-4烷基酯所佔比率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在另一態樣中,亦可在上述單體成分包含50質量%以上(例如70質量%以上、或85質量%以上、或90質量%以上)之(甲基)丙烯酸C 5-20烷基酯之態樣下實施。(甲基)丙烯酸C 5-20烷基酯宜為(甲基)丙烯酸C 6-14烷基酯。在一態樣中,可適宜採用丙烯酸C 6-10烷基酯(例如丙烯酸C 8-10烷基酯)。由獲得良好凝集力等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 5-20烷基酯所佔比率通常設為99.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98質量%以下(例如小於97質量%)。
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基底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為包含含羧基單體者。藉由單體成分包含含羧基單體,可容易獲得展現優異密著可靠性之黏著劑層。含羧基單體例如例示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巴豆酸、異巴豆酸等乙烯性不飽和單羧酸;馬來酸、伊康酸、檸康酸等乙烯性不飽和二羧酸及其酐(馬來酸酐、伊康酸酐等)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任1種或可組合2種來使用。其中,理想之含羧基單體可舉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MAA)。尤宜為AA。
在基底聚合物中共聚有含羧基單體之態樣中,構成基底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含羧基單體之含量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該單體成分的0.2質量%以上(典型上為0.5質量%以上),通常設為1質量%以上是適當的,可設為2質量%以上,亦可設為3質量%以上。藉由令含羧基單體之含量大於3質量%,可發揮更高之效果,而可獲得密著可靠性更優異之黏著劑層。由所述觀點來看,在理想一態樣中,含羧基單體含量可設為單體成分的3.2質量%以上,較宜設為3.5質量%以上,更宜設為4質量%以上,亦可設為4.5質量%以上。藉由使所述量之含羧基單體共聚,即便在將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摻混於黏著劑層之情況下,仍可使顏料良好地分散於層內,同時可適宜實現密著可靠性等黏著特性。
含羧基單體之含量的上限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設為15質量%以下,可設為12質量%以下,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藉由將含羧基單體之共聚比率限制在預定量以下,即便在將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摻混於黏著劑層之情況下,仍可使顏料良好地分散於層內,同時可良好維持密著可靠性。本實施形態中,亦可適宜在含羧基單體含量為單體成分的7質量%以下(典型上為小於7質量%,例如為6.8質量%以下或6.0質量%以下)之態樣下實施。
與屬主單體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共聚性的副單體可有助於用以將交聯點導入丙烯酸系聚合物、或提高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凝集力。副單體例如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如下之含官能基單體(惟,不包含上述含羧基單體)來使用。 含羥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等之(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類;乙烯醇、烯丙醇等不飽和醇類;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含醯胺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丙烷(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 含胺基單體:例如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級丁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氧丙酯、烯丙基環氧丙基醚。 含氰基單體: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含酮基單體:例如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烯丙基乙醯乙酸酯、乙烯基乙醯乙酸酯。 具有含氮原子環之單體:例如N-乙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㗁唑、N-乙烯基嗎福林、N-乙烯基己內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嗎福林。 含烷氧矽基單體:例如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包含如上述之含官能基單體時,該單體成分中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無特別限定。由適當發揮使用含官能基單體所帶來之效果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例如可設為0.1質量%以上,通常設為0.5質量%以上是適當的,亦可設為1質量%以上。又,由容易在與主單體或含羧基單體之關係下取得黏著性能之平衡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之含官能基單體之含量通常設為40質量%以下是適當的,宜設為20質量%以下,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例如5質量%以下)。在此揭示之技術中,亦可適宜在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官能基單體之態樣(例如單體成分實質上僅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單體構成之態樣)下實施。在此,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含官能基單體,係指至少刻意不使用含官能基單體,例如可容許非刻意包含0.05質量%以下(典型上為0.01質量%以下)之含官能基單體。具有該單體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容易分散者。
為了提升凝集力等,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亦可包含有上述副單體以外之其他共聚成分。其他共聚成分之例可列舉: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系單體;苯乙烯、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等(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含芳香族性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異戊二烯、丁二烯、異丁烯等烯烴系單體;氯乙烯、二氯亞乙烯等含氯單體;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等含異氰酸酯基單體;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烷氧基單體;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單體;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之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例如3個以上)聚合性官能基(例如(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單體等。
該其他共聚成分之量因應目的及用途適當選擇即可,無特別限定,由適當發揮使用所帶來之效果的觀點來看,通常設為0.05質量%以上是適當的,亦可設為0.5質量%以上。又,由容易取得黏著性能之平衡的觀點來看,單體成分中之其他共聚成分之含量通常設為20質量%以下是適當的,亦可設為10質量%以下(例如5質量%以下)。本實施形態中,亦可適宜在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其他共聚成分之態樣下實施。在此,單體成分實質上不含其他共聚成分,係指至少刻意不使用其他共聚成分,例如可容許非刻意包含例如0.01質量%以下之其他共聚成分。具有該單體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容易分散者。
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方法無特別限定,可適當採用溶液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整體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光聚合法等之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手法而眾所周知的各種聚合方法,可適宜採用光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
聚合所用之引發劑可因應聚合方法從以往公知之熱聚合引發劑或光聚合引發劑等適當選擇。聚合引發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二種以上來使用。
例如,使用光聚合法時,光聚合引發劑可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當之光聚合引發劑。光聚合引發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光聚合引發劑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例如:苯偶姻醚系光聚合引發劑、苯乙酮系光聚合引發劑、α-酮醇系光聚合引發劑、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引發劑、光活性肟系光聚合引發劑、苯偶姻系光聚合引發劑、苯甲基系光聚合引發劑、二苯基酮系光聚合引發劑、縮酮系光聚合引發劑、9-氧硫𠮿
Figure 110136311-A0304-12-01
系光聚合引發劑、醯基膦氧化物系光聚合引發劑等。
苯偶姻醚系光聚合引發劑具體上可列舉例如:苯偶姻甲醚、苯偶姻***、苯偶姻丙醚、苯偶姻異丙醚、苯偶姻異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市售物例如為商品名「IRGACURE 651」,BASF公司製)、大茴香醚甲醚等。
苯乙酮系光聚合引發劑具體上可列舉例如: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市售物例如為商品名「IRGACURE184」,BASF公司製)、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三級丁基-二氯苯乙酮、1-[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1-酮(市售物例如為商品名「IRGACURE 2959」,BASF公司製)、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市售物例如為商品名「Darocur 1173」,BASF公司製)、甲氧基苯乙酮等。
光聚合引發劑之使用量無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調製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用單體成分100質量份,可設為0.01質量份~5質量份、宜設為0.05質量份~3質量份之範圍內的量。
在數個態樣中,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部分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漿)之形態包含於用以形成經著色之黏著劑層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中,該部分聚合物係對如上述之單體成分中摻混有聚合引發劑之混合物照射紫外線,使該單體成分之一部分聚合而成者。可將包含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漿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塗佈於預定之被塗佈物上,並照射紫外線以使聚合完成。亦即,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漿可視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前驅物。在此揭示之黏著劑層例如可使用以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來形成,該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係將作為基底聚合物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以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漿之形態來包含,並因應需要包含適量之多官能性單體者。
關於使用溶液聚合法時之理想之聚合溫度、聚合溶劑、聚合所用引發劑,可採用樹脂(A)項記載之內容。
藉由上述溶液聚合,可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之形態的聚合反應液。本實施形態之形成黏著劑層的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可為包含上述聚合反應液或對該反應液施行適當之後續處理而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者。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可使用將上述聚合反應液視需求調製成適當黏度(濃度)者。或者,亦可使用以下方式調製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以溶液聚合以外之聚合方法(例如乳液聚合、光聚合、整體聚合等)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並使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來調製。
(其他成分) [分散性提升成分] 本實施形態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亦可更包含有有助於提升上述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分散性的成分。所述分散性提升成分例如可為聚合物、寡聚物、液態樹脂、界面活性劑等。上述分散性提升成分宜已溶解於基底聚合物組成物中。上述寡聚物例如可為包含1種或2種以上如上述所例示之丙烯酸系單體之單體成分的低分子量聚合物(例如Mw小於10×10 4、宜小於5×10 4之丙烯酸系寡聚物)。上述液態樹脂例如可為軟化點為50℃以下、較宜為40℃以下之增黏樹脂(典型上為松香系、萜烯系、烴系等增黏樹脂,例如氫化松香甲酯等)。藉由所述分散性提升成分,可抑制顏料分散不均,進而可抑制藉由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之顏色不均。因此,可形成外觀品質更佳之黏著劑層。
分散性提升成分之含量無特別限定,由抑制對黏著特性之影響(例如凝集性降低)的觀點來看,通常設為著色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層)整體的20質量%以下(宜為10質量%以下,較宜為7質量%以下,例如5質量%以下)是適當的。在一態樣中,分散性提升成分之含量可設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質量的10倍以下(宜為5倍以下,例如3倍以下)。另一方面,由可適宜發揮分散性提升成分之效果的觀點來看,其含量通常設為著色黏著劑組成物整體的0.2質量%以上(典型上為0.5質量%以上,宜為1質量%以上)是適當的。在一態樣中,分散性提升成分之含量可設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之質量的0.2倍以上(宜為0.5倍以上,例如1倍以上)。
[增黏樹脂] 本實施形態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中可含有增黏樹脂。藉此,可提高藉由該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之黏著劑層及黏著片之密著可靠性。增黏樹脂可使用選自以下公知之各種增黏樹脂之1種或2種以上:酚系增黏樹脂、萜烯系增黏樹脂、改質萜烯系增黏樹脂、松香系增黏樹脂、烴系增黏樹脂、環氧系增黏樹脂、聚醯胺系增黏樹脂、彈性體系增黏樹脂、酮系增黏樹脂等。
酚系增黏樹脂之例包含萜烯酚樹脂、加氫萜烯酚樹脂、烷基酚樹脂及松香酚樹脂。
萜烯酚樹脂係指包含萜烯殘基及酚殘基之聚合物,其概念包含萜烯類與酚化合物之共聚物(萜烯-酚共聚物樹脂)、及萜烯類均聚物或共聚物經酚改質者(酚改質萜烯樹脂)這兩者。構成所述萜烯酚樹脂之萜烯類的適當例可舉α-蒎烯、β-蒎烯、薴(包含d體、l體及d/l聚物(二戊烯)等單萜烯類。加氫萜烯酚樹脂係指具有所述萜烯酚樹脂經氫化之結構的加氫萜烯酚樹脂。亦稱氫化萜烯酚樹脂。
烷基酚樹脂係由烷基酚與甲醛獲得之樹脂(油性酚樹脂)。烷基酚樹脂之例可舉酚醛清漆型及可溶酚醛型者。
松香酚樹脂典型上為松香類或上述各種松香衍生物(包含松香酯類、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類及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酯類)之苯酚改質物。松香酚樹脂之例包含藉由以下方法等獲得之松香酚樹脂:以酸觸媒使苯酚加成至松香類或上述各種松香衍生物上並進行熱聚合。
萜烯系增黏樹脂之例包含α-蒎烯、β-蒎烯、d-薴、l-薴、二戊烯等萜烯類(典型上為單萜烯類)之聚合物。可為1種萜烯類均聚物,亦可為2種以上萜烯類共聚物。1種萜烯類均聚物可舉α-蒎烯聚合物、β-蒎烯聚合物、二戊烯聚合物等。改質萜烯樹脂之例可舉上述萜烯樹脂經改質者。具體上可舉苯乙烯改質萜烯樹脂、加氫萜烯樹脂等。
在此所提松香系增黏樹脂之概念包含松香類及松香衍生物樹脂兩者。松香類之例包含:松香膠、木松香、浮油松香等未改質松香(生松香);該等未改質松香經加氫、歧化、聚合等改質之改質松香(加氫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其他經化學改質之松香等)。
松香衍生物樹脂典型上為如上述之松香類衍生物。在此所提松香系樹脂之概念包含未改質松香之衍生物及改質松香(包含加氫松香、歧化松香及聚合松香)之衍生物。可舉例如未改質松香與醇類之酯的未改質松香酯、或改質松香與醇類之酯的改質松香酯等松香酯類;可舉例如松香類經不飽和脂肪酸改質之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類;可舉例如松香酯類經不飽和脂肪酸改質之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酯類;可舉例如松香類或上述各種松香衍生物(包含松香酯類、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類及不飽和脂肪酸改質松香酯類)之羧基經還原處理的松香醇類;可舉例如松香類或上述各種松香衍生物之金屬鹽等。松香酯類之具體例可列舉:未改質松香或改質松香(加氫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之甲酯、三乙二醇酯、甘油酯、新戊四醇酯等。
烴系增黏樹脂之例可列舉:脂肪族系烴樹脂、芳香族烴樹脂、脂肪族系環狀烴樹脂、脂肪族・芳香族系石油樹脂(苯乙烯-烯烴系共聚物等)、脂肪族・脂環族系石油樹脂、加氫烴樹脂、薰草哢系樹脂、薰草哢-茚系樹脂等各種烴系樹脂。
增黏樹脂之軟化點無特別限定。由提升凝集力之觀點來看,在一態樣中,可適宜採用軟化點(軟化溫度)為80℃以上(宜為100℃以上)之增黏樹脂。在此揭示之技術可適宜在以下態樣下實施:令黏著劑層所含增黏樹脂之總量為100質量%時,其中大於50質量%(較宜大於70質量%,例如大於90質量%)為具有上述軟化點之增黏樹脂。例如,可適宜使用具有所述軟化點之酚系增黏樹脂(萜烯酚樹脂等)。增黏樹脂亦可包含有例如軟化點為135℃以上(更為140℃以上)之萜烯酚樹脂。增黏樹脂之軟化點的上限無特別限制。由提升對被黏著體之密著性的觀點來看,在一態樣中可適宜使用軟化點為200℃以下(較宜為180℃以下)之增黏樹脂。在理想之一態樣中,增黏樹脂(典型上為萜烯酚樹脂)之軟化點低於130℃,例如為120℃以下。如此一來,藉由使用具有相對較低之軟化點的增黏樹脂,例如可改善顏料之分散性。此外,增黏樹脂之軟化點可根據JIS K2207中規定之軟化點試驗方法(環球法)來測定。
理想之一態樣可舉上述增黏樹脂包含1種或2種以上酚系增黏樹脂(典型上為萜烯酚樹脂)之態樣。在此揭示之技術例如可適宜在以下態樣下實施:令增黏樹脂之總量為100質量%時,其中25質量%以上(較宜為30質量%以上)為萜烯酚樹脂。增黏樹脂之總量的50質量%以上可為萜烯酚樹脂,亦可80質量%以上(例如90質量%以上)為萜烯酚樹脂。增黏樹脂之實質上全部(例如95~100質量%、進一步為99~100質量%)亦可為萜烯酚樹脂。
形成黏著劑層的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增黏樹脂時,該增黏樹脂之使用量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相對於基底聚合物100質量份,在1~100質量份之範圍內適當設定。由適宜發揮使剝離強度提升之效果的觀點來看,相對於基底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著色增黏樹脂之使用量通常設為5質量份以上是適當的,宜設為10質量份以上,亦可設為15質量份以上。例如,以含顏料之黏著劑層來說,藉由使其包含預定量之增黏樹脂(例如軟化點120℃以下之萜烯酚樹脂),有顏料分散性提升之傾向。又,由耐熱凝集力之觀點來看,相對於基底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著色增黏樹脂之使用量通常設為50質量份以下是適當的,可設為40質量份以下,亦可設為30質量份以下。
[交聯劑] 本實施形態之形成黏著劑層的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亦可視需要包含有交聯劑。交聯劑之種類無特別限制,可自以往公知之交聯劑適當選擇使用。所述交聯劑可列舉例如: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吖𠰂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亞胺系交聯劑、肼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矽烷耦合劑等。交聯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
交聯劑之總使用量無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基底聚合物(理想上為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可設為10質量份以下,可宜從0.005~10質量份、較宜從0.01~5質量份之範圍中選擇。
又,上述形成黏著劑層的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可為視需要含有調平劑、交聯助劑、塑化劑、軟化劑、抗靜電劑、抗老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等之黏著劑之領域中一般之各種添加劑者。針對所述各種添加劑,可依常法使用以往公知者,而非為特別賦予本發明任何特徵者,故省略詳細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若為藉由本實施形態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形成者便無特別限制,可為由水系黏著劑組成物、溶劑型黏著劑組成物、熱熔型黏著劑組成物、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之黏著劑層。水系黏著劑組成物係指以水為主成分之溶劑(水系溶劑)中包含黏著劑(黏著劑層形成成分)之形態的黏著劑組成物,典型上包含稱為水分散型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之至少一部分分散於水中之形態的組成物)等之物。又,溶劑型黏著劑組成物係指於有機溶劑中包含黏著劑之形態的黏著劑組成物。由黏著特性等觀點來看,本實施形態可適宜在具備由溶劑型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之態樣下實施。
黏著劑層具有二層以上之多層結構時,可藉由貼合預先形成之黏著劑層來製作。或者,亦可於預先形成之第一黏著劑層上塗佈黏著劑組成物後使黏著劑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第二黏著劑層,若至少一黏著劑組成物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即可。於在貼合至被黏著體後進行光硬化之貼附態樣下使用之後述黏著片具有之黏著劑層為多層結構時,上述進行光硬化之黏著劑層可為上述多層結構所含之一部分之層(例如一層)亦可為全部之層。
於塗佈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來形成黏著劑層時,可使用例如凹版輥塗佈機、反向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佈機、棒塗機、刮刀塗佈機、噴塗機等慣用之塗佈機來實施。以具有基材之形態的黏著片來說,於基材上設置黏著劑層之方法可使用直接對該基材賦予著色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黏著劑層之直接法,亦可使用將已形成於剝離面上之黏著劑層轉印至基材上之轉印法。
黏著劑層之厚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3µm~2000µm。由高低差順應性等之與被黏著體之密著性的觀點來看,在數個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µm以上,10µm以上是適當的,宜為20µm以上,較宜為30µm以上。黏著劑層之厚度可為50µm以上,可為大於50µm,可為70µm以上,可為100µm以上,亦可為120µm以上。又,由防止黏著劑層之凝集破壞造成之殘膠發生之觀點來看,在數個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1000µm以下,可為700µm以下,可為500µm以下,可為300µm以下,亦可為200µm以下或170µm以下。本態樣之技術亦可適宜在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30µm以下、90µm以下、60µm以下(例如40µm以下)之後述黏著片之形態下實施。此外,在具有具二層以上之多層結構的黏著劑層之後述黏著片中,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係指從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面至與該黏著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為止之厚度。
<黏著片>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片具備藉由上述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之黏著劑層(著色黏著劑)。即,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片具備由上述著色黏著劑組成物構成之黏著劑層。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可為於片狀基材(支持體)之單面(圖2)或兩面(圖3)具有黏著劑層之形態的附基材之黏著片,亦可為黏著劑層保持在剝離襯材上之形態等的無基材之黏著片。在此所提黏著片之概念可包含稱為黏著膠帶、黏著標籤、黏著薄膜等者。
此外,黏著劑層典型上係連續形成,但不受此形態限制,亦可為形成成例如點狀、條紋狀等規則或無規圖案之黏著劑層。又,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亦可為卷狀或單片狀。或者亦可為進一步加工成各種形狀之形態的黏著片。
由具有高低差順應性之觀點來看,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亦可如圖1所示為不具有基材之無基材的態樣(黏著劑層)。貼附黏著片之對象物具有高低差(例如10µm)時,藉由黏著片具有高低差順應性,可沿高低差貼附黏著片。藉此,可對對象物無間隙地貼附黏著片。
又,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亦可如圖2所示包含有支持基材。因此,黏著片可藉由沖裁加工等精度良好地加工。所述黏著片適於加工成特定形狀或經窄寬化來利用之用途。又,本實施形態之支持基材之厚度例如小於75µm。厚度經限制之支持基材可適宜利用於要求薄型化或輕量化之用途上。又例如藉由限制支持基材之厚度使黏著劑層之厚度相對較大,可提升密著可靠性等黏著特性。由所述觀點來看,支持基材之厚度宜為60µm以下,較宜為50µm以下(例如小於50µm),更宜為40µm以下,尤宜為30µm以下(例如小於30µm,典型上為25µm以下)。在一態樣中,支持基材之厚度可為20µm以下,可為12µm以下,亦可為7µm以下(例如3µm以下)。支持基材之厚度的下限無特別限制。由黏著片之處置性(處理性)或加工性等觀點來看,支持基材之厚度通常為0.5µm以上(例如1µm以上)。在一態樣中,支持基材之厚度亦可為3µm以上。在另一態樣中,支持基材之厚度可設為8µm以上,可為13µm以上,亦可為16µm以上。
支持基材之結構或材料無特別限定,典型上為薄膜狀基材(亦稱「基材薄膜」)。基材薄膜可適宜使用包含樹脂薄膜作為基底薄膜者。上述基底薄膜典型上為獨立且可維持形狀(非依存性)之構件。本實施形態之基材薄膜可為實質上由所述基底薄膜構成者。或者,上述基材薄膜亦可為除了上述基底薄膜外還包含輔助性層者。上述輔助性層之例可舉設於上述基底薄膜表面之著色層、反射層、底塗層、抗靜電層等。
上述樹脂薄膜係以樹脂材料作為主成分(例如,該樹脂薄膜中包含大於50質量%之成分)之薄膜。樹脂薄膜之例可列舉: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烴系樹脂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系樹脂薄膜;聚胺甲酸酯系樹脂薄膜;氯乙烯系樹脂薄膜;乙酸乙烯酯系樹脂薄膜;聚醯亞胺系樹脂薄膜;聚醯胺系樹脂薄膜;氟樹脂薄膜;賽璐玢等。樹脂薄膜亦可為天然橡膠薄膜、丁基橡膠等橡膠系薄膜。其中由處理性、加工性之觀點來看,宜為聚酯薄膜,其中又以PET薄膜尤佳。此外,本說明書中,「樹脂薄膜」係典型上為非多孔質之片材,為與所謂不織布或織布有所區別之概念(換言之,為排除不織布或織布之概念)。
上述基材薄膜中亦可視需求摻混有充填劑(無機充填劑、有機充填劑等)、分散劑(界面活性劑等)、抗老化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滑劑、塑化劑等各種添加劑。各種添加劑之摻混比率通常小於30質量%(例如小於20質量%,典型上小於10質量%)。
基材薄膜之表面亦可經施行有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塗佈底塗劑等之以往公知之表面處理。所述表面處理可為用以使基材薄膜與黏著劑層之密著性提升之處理,換言之為用以使黏著劑層對基材薄膜之投錨性提升之處理。又,在此揭示之技術於以附基材之單面黏著片之形態實施時,基材薄膜之背面亦可視需求施行有剝離處理。剝離處理例如可為對一般聚矽氧系、長鏈烷基系、氟系等剝離處理劑賦予典型上為0.01µm~1µm(例如0.01µm~0.1µm)之薄膜狀之處理。藉由施行所述剝離處理,可獲得容易將黏著片已捲繞成卷狀之捲繞體捲回等之效果。
又,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可在黏著劑層之形成、黏著片之製作、使用前之黏著片之保存、流通、形狀加工等時使用剝離襯材。剝離襯材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樹脂薄膜或紙等之襯材基材之表面具有剝離處理層之剝離襯材、或是由藉由氟系聚合物(聚四氟乙烯等)或聚烯烴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之低接著性材料構成之剝離襯材等。上述剝離處理層例如可為藉由聚矽氧系、長鏈烷基系、氟系、硫化鉬等剝離處理劑對上述襯材基材進行表面處理所形成者。
(黏著片之厚度) 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在包含黏著劑層且具有支持基材之構成中更包含支持基材,但不含剝離襯材)之總厚度無特別限定。由薄型化之觀點來看,黏著片之總厚度通常在200µm以下是適當的。黏著片之厚度的下限無特別限定,通常可設為1µm以上,例如設為3µm以上是適當的,宜為6µm以上,較宜為10µm以上(例如15µm以上)。
在理想之一態樣中,黏著片之總厚度為150µm以下,較宜為120µm以下,更宜為70µm以下,尤宜為50µm以下(例如40µm以下),例如可為35µm以下,可為25µm以下,更可為15µm以下或10µm以下(例如7µm以下)。即便在使用所述薄厚度之黏著片的構成中,仍可適宜發揮本實施形態所帶來之遮光性效果。
黏著片之總厚度中,該黏著片中所含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所佔比率無特別限定。在此,黏著片中所含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係指設於基材薄膜之一表面上之黏著劑層與設於另一表面上之黏著劑層的合計厚度。當為僅於基材薄膜之一表面上設有黏著劑層之單面黏著片時,設於另一表面上之黏著劑層的厚度為零,從而設於上述一表面上之黏著劑層的厚度與上述黏著劑層的合計厚度會一致。在此揭示之技術例如可在以下態樣下實施:黏著片之總厚度中,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所佔比率為40%以上(宜為50%以上,典型上大於50%,較宜為60%以上,更宜為70%以上)。在一態樣中,黏著片之總厚度中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所佔比率為75%以上、更可為80%以上。黏著片之總厚度中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所佔比率的上限無特別限制,通常設為95%以下是適當的,宜設為90%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及黏著片之用途可列舉例如:電子機器之殼體、車輛用結構零件、車輛搭載用品、家電機器之殼體、結構用零件、機械零件、各種汽車用零件、電子機器用零件、家具、廚房用品等居家用途、醫療機器、建築資材之零件、其他結構用零件或外裝用零件等。 更具體言之,電子機器及家電機器可列舉: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空調、照明機器、電水壺、電視機、時鐘、換氣扇、投影機、揚聲器等家電製品類、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平板型PC、可攜式音樂播放器、可攜式遊戲機、充電器、電池等電子資訊機器等。 在車輛相關方面可列舉:儀錶板、扶手箱、車門把、門飾板、排檔桿、踏板類、手套箱、保險桿、引擎蓋、擋泥板、後備箱、門、車頂、車柱、汽車座椅、方向盤、ECU盒、電零件、引擎周邊零件、驅動系統・齒輪周邊零件、進氣・排氣系統零件、冷卻系統零件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非意欲將本發明限定為所述實施例所示者。此外,以下說明中,「份」及「%」只要未特別說明即為質量基準。
<評估方法>
[顏料之分散粒子之中值粒徑之測定] 中值粒徑測定法係使用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堀場製作所製),將乙酸乙酯作為分散介質來測定。藉由從乙酸乙酯及所使用之顏料各自之折射率計算並測定相對折射率,對分散液中之顏料的分散粒子進行測定。由測定結果可獲得分散液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
[透射率之標準差]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黏著片的聚酯薄膜A剝離,並以手墨輥貼合於載玻片(商品名「S1112」,松浪玻璃公司製)上。以紫外可見近紅外光分光光度計(「UH4150」,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製)測定所得玻璃試樣之300nm~800nm之波長的光透射率。由所得透射率光譜,獲得在400~800nm中透射率成為最低之波長下之透射率。 針對各試樣測定10點,算出10點在560nm下之透射率的標準差σ,評估黏著劑層之面內之顏色不均。標準差σ小於1.2時評估為○,為1.2以上時評估為×。
[密著可靠性]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黏著片,藉由遵照JIS Z 0237:2009進行剝除黏著力試驗,來評估黏著力。 亦即,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RH之環境下,將厚度25µm之PET薄膜貼附於雙面黏著片之其中一黏著面進行襯底,並裁切成寬20mm而製出測定試樣。將該測定試樣之另一黏著面以寬20mm、長100mm之接著面積,使2kg之滾筒進行一次往復而貼附於作為被黏著體之玻璃板上。將依上述方式貼附於被黏著體之測定試樣放置30分鐘。之後,測定將測定試樣以剝離角度180°、測定速度300mm/分鐘從被黏著體剝除時之力(N/20mm)。 另外將製出之測定試樣放置於溫度85℃且相對濕度85%之環境下500小時。然後,以相同方法測定黏著力。 依以下計算式計算放置於溫度85℃且相對濕度85%環境下前後之黏著力的變化率,變化率為100(%)以上時評估為○,小於100(%)時則評估為×來評估密著可靠性。 變化率(%)=(放置後之黏著力-放置前之黏著力)÷(放置前之黏著力)×100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調製> 將甲苯10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CPMA)(商品名:FA-513M,日立化成工業股份公司製)6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質量份及作為鏈轉移劑之α-硫甘油(TGR)3.5質量份投入四口燒瓶中。接著,在70℃下於氮氣環境下攪拌1小時後,投入作為熱聚合引發劑之偶氮雙異丁腈0.2質量份,在70℃下使其反應2小時,接著在80℃下使其反應2小時。然後將反應液投入130℃之溫度氣體環境下,乾燥去除甲苯、鏈轉移劑及未反應單體,藉此獲得固態(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得(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144℃,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300。
<光聚合性組成物(黏著劑組成物)之調製> 將作為單體成分之丙烯酸2-乙基己酯(78質量份)、N-乙烯基-2-吡咯啶酮(18質量份)及丙烯酸羥乙酯(4質量份)、以及作為光聚合引發劑之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1-酮(商品名「IRGACURE 651」,Ciba Japan公司製)(0.035質量份)及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商品名「IRGACURE 184」,Ciba Japan公司製)(0.035質量份)投入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氣導入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之四口燒瓶中,在氮氣環境下曝露於紫外線進行部分光聚合,藉此獲得部分聚合物(單體漿)。 於該部分聚合物(100質量份)中添加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088質量份)、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1.8質量份)及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BM-403,Shin-Etsu Silicone公司製,0.35質量份)後,均勻混合而調製出光聚合性組成物(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劑組成物1之調製>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卻器及氮氣導入管之反應容器內,將包含丙烯酸正丁酯60質量份、丙烯酸4-羥丁酯18質量份、n-乙烯吡咯啶酮22質量份、作為聚合引發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AIBN)0.2質量份及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122質量份的混合物在60℃下於氮氣環境下攪拌7小時(聚合反應)。藉此,獲得含有丙烯酸聚合物之聚合物溶液。該聚合物溶液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40萬。
<黏著劑組成物2之調製>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卻器及氮氣導入管之反應容器內,將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96質量份、丙烯酸2-羥乙酯4質量份、作為聚合引發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AIBN)0.2質量份及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122質量份的混合物在60℃下於氮氣環境下攪拌7小時(聚合反應)。藉此,獲得含有丙烯酸聚合物之聚合物溶液。該聚合物溶液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60萬。
<母料樹脂1之調製> 於高壓釜中饋入甲苯47質量份,以氮取代後,在攪拌下以密閉狀態升溫至140℃。將高壓釜內溫度控制在105℃之同時,耗時3小時將丙烯酸甲酯20質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68質量份、N-乙烯基-2-吡咯啶酮10質量份、丙烯酸2質量份(皆為東京化成工業股份公司製)、PERBUTYL O(日本油脂股份公司製)1質量份及二甲苯80質量份之混合溶液進行聚合。然後,在175℃下進行1小時反應。然後在170℃下進行去溶劑,而獲得母料樹脂1。
<母料樹脂2之調製> 除了將單體之組成如表1所示進行變更外,以與母樹脂1相同方式而獲得母料樹脂2。
<母料樹脂3之調製> 除了將單體之組成如表1所示進行變更外,以與母樹脂1相同方式而獲得母料樹脂3。
<母料樹脂4之調製> 於高壓釜中饋入甲苯47質量份,以氮取代後,在攪拌下以密閉狀態升溫至140℃。將高壓釜內溫度控制在105℃之同時,耗時3小時將丙烯酸甲酯15質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71質量份、N-乙烯基-2-吡咯啶酮12質量份、丙烯酸2質量份(皆為東京化成工業股份公司製)、PERBUTYL O(日本油脂股份公司製)1質量份及二甲苯80質量份之混合溶液進行聚合。然後,在175℃下進行1小時反應。然後在170℃下進行去溶劑,而獲得母料樹脂4。
<母料樹脂5之調製> 於高壓釜中饋入甲苯47質量份,以氮取代後,在攪拌下以密閉狀態升溫至140℃。將高壓釜內溫度控制在105℃之同時,耗時3小時將丙烯酸甲酯30質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68質量份、丙烯酸2質量份(皆為東京化成工業股份公司製)、PERBUTYL O(日本油脂股份公司製)1質量份及二甲苯90質量份之混合溶液進行聚合。然後,在175℃下進行1小時反應。然後在170℃下進行去溶劑,而獲得母料樹脂5。
母料樹脂1~5之單體組成、Tg及酸值如表1所示。關於母料樹脂1~5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亦一併記載於表1中。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製造例1 顏料分散液1之製造> 將作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之上述製出之母料樹脂175質量份、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25質量份以PLASTOMILL(股份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捏合,將所得顏料分散樹脂72質量份預先與丙烯酸2-乙基己酯28質量份混合溶解,再饋入砂磨機用筒中並加入0.4mmφ之玻璃珠120g,進行分散。以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測定顏料之分散粒徑,並在無發生變化之時間點結束分散,去除玻璃珠粒而獲得顏料分散液1。顏料分散液1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為100nm。
<製造例2 顏料分散液2之製造> 預先將丙烯酸2-乙基己酯28質量份、作為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之上述製出之母料樹脂1 54質量份、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18質量份混合溶解,再饋入砂磨機用筒中並加入0.4mmφ之玻璃珠120g,進行分散。以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測定顏料之分散粒徑,並在無發生變化之時間點結束分散,去除玻璃珠粒而獲得顏料分散液2。顏料分散液2中之顏料的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為800nm。
<製造例3 顏料分散液3之製造> 預先將顏料分散劑1(商品名「FLOWLEN DOPA 15BHFS」共榮公司製)54質量份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18質量份混合成均勻之糊料後,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28質量份,再饋入砂磨機用筒中並加入0.4mmφ之玻璃珠120g,進行分散。以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測定顏料之分散粒徑,並在無發生變化之時間點結束分散,去除玻璃珠粒而獲得顏料分散液3。顏料分散液3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為100nm。
<製造例4 顏料分散液4之製造> 除了將顏料分散劑1替換成分散劑2(商品名「DISPER BYK-145」BYK-Chemie Japan BYK公司製)外,以與製造例3相同方式而獲得顏料分散液4。顏料分散液4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為100nm。
<製造例5 顏料分散液5之製造> 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黑顏料(Pigment・Black7)、將丙烯酸2-乙基己酯替換成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以與製造例3相同方式而獲得顏料分散液5。顏料分散液5中之顏料之分散粒子的中值粒徑為100nm。
<實施例及比較例> (微母料1(MMB1)之調製) 使用東洋精機製LABO PLASTOMILL(滾筒混合機R60),將母料樹脂1(75質量份)及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25質量份)導入混合器中,以100℃、150rpm進行捏合。將取樣出之顏料分散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並以雷射繞射散射型粒徑分布測定裝置LA-950測定顏料之分散粒徑,在無發生變化之時間點結束分散,而獲得實施例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微母料(MMB1)。
(微母料2(MMB2)之調製) 除了將母料樹脂1替換成母料樹脂2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比較例之黏著劑用微母料(MMB2)。
(微母料3(MMB3)之調製) 除了將母料樹脂1替換成母料樹脂3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比較例之黏著劑用微母料3(MMB3)。
(微母料4(MMB4)之調製) 除了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藍色顔料(Pigment・Blue15:3)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黏著劑用微母料4(MMB4)。
(微母料5(MMB5)之調製) 除了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黃色顔料(Pigment・Yellow185)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黏著劑用微母料5(MMB5)。
(微母料6(MMB6)之調製) 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黑色顔料(Pigment・Black7)、將母料樹脂1替換成母料樹脂4,除此之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黏著劑用微母料6(MMB6)。
(微母料7(MMB7)之調製) 將母料樹脂1替換成母料樹脂4(60質量份)、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黑色顔料(Pigment・Black7)(40質量份),除此之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黏著劑用微母料7(MMB7)。
(微母料8(MMB8)之調製) 將母料樹脂1替換成母料樹脂5(60質量份)、將洋紅色顏料(Pigment・Red122)替換成黑色顔料(Pigment・Black7)(40質量份),除此之外以與微母料1(MMB1)之調製相同方式,而獲得黏著劑用微母料8(MMB8)。
<實施例1> (著色黏著劑組成物之調製)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1質量%之方式添加MMB1並混合,而獲得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片之製作) 於單面經聚矽氧進行剝離處理之厚度為38µm的聚酯薄膜A(商品名「DIAFOIL MRF」,Mitsubishi Chemical Co.製)之剝離處理面,以使厚度成為50µm之方式塗佈上述著色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塗佈層,並於該塗佈層上貼合單面經聚矽氧剝離處理之厚度為38µm的聚酯薄膜B(商品名「DIAFOIL MRF」,Mitsubishi Chemical Co.製)之剝離處理面後,從聚酯薄膜B側之面上藉由UV-LED燈照射紫外線,該UV-LED燈係燈高度經調節成使在燈正下方之照射面的照射面強度成為200mW/cm 2者。進行聚合直到照射以光量計為6000mJ/cm 2,形成黏著劑層(著色黏著劑),而製出厚度50µm之黏著片。
<實施例2>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MMB1並混合,除此之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2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3>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1質量%之方式添加MMB1並混合,除此之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3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4>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上述調製出之顏料分散液1並混合,而獲得實施例4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4之黏著片。
<實施例5>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1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丙烯酸聚合物每100質量份添加作為交聯劑之異氰酸酯交聯劑(商品名「TAKENATE D160N」,三井化學公司製)0.3質量份(固體成分換算量)、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錫(商品名「OL-1」,1質量%乙酸乙酯溶液(Tokyo Fine Chemical CO., LTD.製)0.01質量份(固體成分換算量)、及作為交聯抑制劑(相對於交聯觸媒之配位基)之乙醯丙酮4質量份、且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13.7質量%之MMB1溶液並混合,而獲得實施例5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片之製作) 於單面經聚矽氧進行剝離處理之厚度為38µm的聚酯薄膜A(商品名「DIAFOIL MRF」,Mitsubishi Chemical Co.製)之剝離處理面塗佈上述著色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塗膜。接著,使該塗膜在130℃下乾燥3分鐘而形成厚度20µm之黏著劑層。於該黏著劑層貼合單面經聚矽氧剝離處理之厚度為38µm的聚酯薄膜B(商品名「DIAFOIL MRF」,Mitsubishi Chemical Co.製)之剝離處理面。然後在60℃下進行1天熟化處理,於黏著劑層進行交聯反應。
<實施例6>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1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13.4質量%之MMB4溶液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6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7>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1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12.1質量%之MMB5溶液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7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8>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2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1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2.5質量%之MMB6溶液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8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9>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2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1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2.5質量%之MMB7溶液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9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實施例10>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2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1質量%之方式添加經以乙酸乙酯稀釋成顏料濃度成為2.5質量%之MMB8溶液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實施例10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比較例1>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上述調製出之顏料分散液2並混合,而獲得比較例1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1之黏著片。
<比較例2>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MMB2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2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比較例3>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MMB3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3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比較例4>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上述調製出之顏料分散液3並混合,而獲得比較例4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4之黏著片。
<比較例5> 於上述光聚合性組成物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添加上述調製出之顏料分散液4並混合,而獲得比較例5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 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5之黏著片。
<比較例6> 於含有上述黏著劑組成物2之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中,以使顏料濃度成為1質量%之方式添加顏料分散液5並混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比較例6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針對實施例及比較例,顯示於下述表2及表3中。
[表2]
Figure 02_image003
[表3]
Figure 02_image005
如表2所示,實施例1~10之黏著片無面內之顏色不均,顯示良好之外觀,比較例1~3及5則有面內之顏色不均,為外觀差者。實施例1~10之黏著片在400~800nm中透射率成為最低之波長下之透射率的標準差較窄,為0.37~1.10,而面內之顏色不均少。如表3所示,比較例1~5的標準差為1.20~2.41,較實施例廣,表示面內之顏色不均多。 又,如表2、3所示,實施例1~10之黏著片即便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仍未觀察到黏著力隨時間降低,展現高密著可靠性,但比較例4、6之黏著片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可觀察到黏著力隨時間降低。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展現優異外觀與高密著可靠性之黏著劑層及黏著片、可形成該黏著劑層及黏著片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分散性優異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以及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
吾等已詳細且參照特定實施態樣說明了本發明,對於熟知此項技藝之人士明顯可知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與範圍下施予各種變更或修正。 本申請案係立基於2020年9月30日提申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20-165632),並於此納入其內容作為參考。
1,2,3:黏著片 11,21,31a,31b:黏著劑層 22,32:基材
圖1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片的概略截面圖之一例。 圖2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片的概略截面圖之一例。 圖3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黏著片的概略截面圖之一例。
(無)

Claims (5)

  1. 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係含有樹脂(A)者; 其中前述樹脂(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80~40℃,且 前述樹脂(A)之酸值為1~50(KOHmg/g)。
  2. 一種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包含如請求項1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與顏料,且 相對於前述顏料與前述樹脂(A)之總質量,前述樹脂(A)之含量為45~90質量%。
  3. 一種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如請求項2之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及基底聚合物。
  4. 如請求項3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前述基底聚合物為丙烯酸系聚合物。
  5. 一種黏著片,具備由如請求項3或4之著色黏著劑組成物構成之黏著劑層。
TW110136311A 2020-09-30 2021-09-29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TW2022253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5632 2020-09-30
JP2020165632 2020-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340A true TW202225340A (zh) 2022-07-01

Family

ID=8095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311A TW202225340A (zh) 2020-09-30 2021-09-29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71252A1 (zh)
KR (1) KR20230079062A (zh)
CN (1) CN116323765A (zh)
TW (1) TW202225340A (zh)
WO (1) WO202207125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4355B2 (ja) 1980-07-11 1985-10-03 モダン・プラスチツク工業株式会社 耐候性の優れた着色粘着シ−ト
JPH06346040A (ja) * 1993-06-08 1994-12-20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着色された感圧接着剤層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感圧接着テープまたはシート
JPH08281888A (ja) * 1995-04-17 1996-10-29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一軸配向体、積層体、不織布および織布なら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強化積層体
JP2000265133A (ja) * 1999-03-11 2000-09-26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JP4250731B2 (ja) * 2002-03-28 2009-04-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装飾用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白色トナー
JP5983198B2 (ja) * 2011-09-09 2016-08-31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剤、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675825B2 (ja) 2014-11-20 2020-04-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着色粘着シート
CN106032458A (zh) * 2015-03-13 2016-10-19 德莎欧洲公司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和红外透明黑色胶带、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71252A1 (zh) 2022-04-07
WO2022071252A1 (ja) 2022-04-07
KR20230079062A (ko) 2023-06-05
CN116323765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3355B1 (ko) 광학 부재용 점착제층, 점착제층을 갖는 광학 부재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EP2105483B1 (en) Light-shield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EP3521395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release films having different elastic muduli
US20130101842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JP5800728B2 (ja) 耐指紋性粘着テープ
JP7215872B2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1193315A1 (ja) 粘着シート
JP7436191B2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1200293A1 (ja) 赤外光透過粘着剤組成物
TW202225340A (zh) 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用樹脂、黏著劑用顏料分散母料、著色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WO2021193316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1153500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組成物
JP2023008802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WO2023282007A1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WO2021153498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1157534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3282008A1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WO2021157533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3282009A1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WO2021193314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1153497A1 (ja) 粘着シート
WO2023282010A1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24049203A (ja) 粘着シート
JP2024049602A (ja) 粘着シート
CN117580921A (zh) 双面粘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