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95877U -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95877U
CN221195877U CN202322984954.8U CN202322984954U CN221195877U CN 221195877 U CN221195877 U CN 221195877U CN 202322984954 U CN202322984954 U CN 202322984954U CN 221195877 U CN221195877 U CN 221195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amping
flow passage
control element
val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849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川
张�林
陈磊
汪文杰
纪达
吴承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n Precision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95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95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包括:阀壳,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过油流道;阀体,将所述阀壳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和过油腔,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能够连通所述工作腔和所述过油腔,所述第一流道适配有第一阻尼阀,所述第二流道适配有第二阻尼阀;控制元件,位于所述阀壳内,面向所述阀体设置,且能相对于所述阀壳相对运动;其中,控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阀壳的过油孔相对位置的变化,能调节其与可调节过油流道的有效截流面积。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作用在阀体上的压力和扩展阻尼调节模式,从而降低阻尼控制阀的能耗和提高适配性,且使得复原与压缩区间能够具有同样大的调节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安装在车架和车桥之间,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使车辆迅速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起到抗震、减震效果。汽车减振器适配有阻尼阀,当汽车在不同路况干扰和车速的冲击下,振动通过车轮传递时,90%以上的能量被减振器阻尼掉,是汽车悬架***中抗震减震的关键零部件。现有的阻尼控制阀通过挺杆驱动控制元件动作,以调节过油路径截面积的大小,导致阻尼控制阀的响应过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阻尼控制阀响应过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控制元件直接参与过油路径截面积大小的调节,能够提高阻尼控制阀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包括:阀壳,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过油流道;阀体,将所述阀壳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和过油腔,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能够连通所述工作腔和所述过油腔,所述第一流道适配有第一阻尼阀,所述第二流道适配有第二阻尼阀,所述第一阻尼阀和所述第二阻尼阀均为弹性元件;控制元件,位于所述阀壳内,面向所述阀体设置,且能相对于所述阀壳相对运动;其中,控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阀壳的过油孔相对位置的变化,能调节其与可调节过油流道的有效截流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阀壳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过油流道、阀体阀壳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和过油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能够连通工作腔和所述过油腔,第一流道适配有第一阻尼阀、第二流道适配有第二阻尼阀,同时控制元件面向阀体设置,且在电磁线圈的驱动下控制元件能够沿阀壳轴向移动,而控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阀壳的过油孔相对位置的变化,在工作时,与活塞阀相连,在活塞阀压缩行程中,液压油经过油流道、控制元件与阀体间的间隙进入过油腔并克服第一阻尼阀的阻力进入到工作腔内,在活塞阀复原行程中,液压油经工作腔克服第二阻尼阀的阻力,从第二流道进入到过油腔内并经控制元件与阀体间的间隙从过油流道排出,由此,在活塞阀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均经过控制元件与阀体间的间隙流动,因此,移动控制元件能够直接调节过油路径截面积大小的,以提高阻尼控制阀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
其中,压缩行程或复原行程,液压油的阻尼均受控制元件的移动控制,使得复原与压缩区间能够具有同样大的调节范围。并且,通过调节控制元件在轴向方向的位置,能够将阻尼控制阀调整为初始最大阻尼或初始最小阻尼,由此,具有更多的调节模式,使得阻尼控制阀具有更好的适配性。所述第一阻尼阀和所述第二阻尼阀均为弹性元件,以通过控制其相应的预紧力大小,使得阻尼控制阀在初始状态的阻尼大小,能够提高阻尼控制阀的适配性。
并且,第二阻尼阀的阻尼系数可与第一阻尼阀不同,以满足更多的调节需求。同时,第一阻尼阀和第二阻尼阀,可以叠加阀片以实现不同阻尼效果。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阀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预紧件,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能够向所述阀体方向顶推所述控制元件,以通过第一弹性预紧件的预紧力使得控制元件具有固定的初始位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壳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沿所述阀壳轴向延伸;所述控制元件设置有容纳孔,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阀壳相连,所述顶杆另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容纳孔内,所述顶杆支撑配合有弹簧座,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位于所述弹簧座与堵盖之间,以通过顶杆***容纳孔的长度调节第一弹性预紧件的预紧力大小。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与所述阀壳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预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阀壳,以通过第一弹性预紧件和第二弹性预紧件同时给所述控制元件施加预紧力,以扩展控制元件初始阻尼的调节范围,使得自拟控制阀具有更多性能的变化方式,满足减振***的多元需求。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孔为台阶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孔的台阶部、另一端抵靠所述阀壳。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杆在所述阀壳轴向的位置能够调节,以便于调节第一弹性预紧件的预紧力,从而实现对控制阀阻尼区间的调节。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杆的轴向位置通过螺钉或螺栓调节。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阀壳外,且与所述控制元件传动连接,以便于直接通过电磁线圈驱动控制元件。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中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阻尼阀和所述第二阻尼阀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以便于安装第一阻尼阀和第二阻尼阀,同时也便于调节第一阻尼阀和第二阻尼阀的预紧力,从而调节相应的阻尼力的大小。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尼阀和所述第二阻尼阀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阀壳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过油流道、阀体阀壳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和过油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能够连通工作腔和所述过油腔,同时控制元件面向阀体设置,且在电磁线圈的驱动下控制元件能够沿阀壳轴向移动,而控制元件与阀体间的间隙能够连通过油腔和过油流道,使得在活塞阀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均经过控制元件与阀体间的间隙流动,因此,移动控制元件能够直接调节过油路径截面积大小的,以提高阻尼控制阀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压缩行程或复原行程,液压油的阻尼均受控制元件的移动控制,使得复原与压缩区间能够具有同样大的调节范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通过调节控制元件在轴向方向的位置,能够将阻尼控制阀调整为初始最大阻尼或初始最小阻尼,由此,具有更多的调节模式,使得阻尼控制阀具有更好的适配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所述第一阻尼阀和所述第二阻尼阀均为弹性元件,以通过控制其相应的预紧力大小,使得阻尼控制阀在初始状态的阻尼大小,能够提高阻尼控制阀的适配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第一弹性预紧件和第一弹性预紧件的设置,使得阻尼阀具有多段阻尼力调节的有益效果,满足对更加多元化阻尼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阀壳,2-过油流道,3-阀体,4-工作腔,5-过油腔,6-第一流道,7-第二流道,8-第一阻尼阀,9-第二阻尼阀,10-控制元件,11-电磁线圈,12-第一弹性预紧件,13-顶杆,14-容纳孔,15-第二弹性预紧件,16-固定件,17-外壳,18-弹簧座,21-上盖,22-端盖,23-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包括:阀壳1,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过油流道2;阀体3,将所述阀壳1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4和过油腔5,设有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且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均能够连通所述工作腔4和所述过油腔5,所述第一流道6适配有第一阻尼阀8,所述第二流道7适配有第二阻尼阀9;控制元件10,位于所述阀壳1内,面向所述阀体3设置,且能相对于所述阀壳1相对运动;其中,控制所述控制元件10与所述阀壳1的过油孔相对位置的变化,能调节其与可调节过油流道2的有效截流面积。
具体来讲,所述第一阻尼阀8和所述第二阻尼阀9均为弹性元件,以通过控制其相应的预紧力大小,使得阻尼控制阀在初始状态的阻尼大小,进一步提高阻尼控制阀的适配性。
通常的,所述阀体3中部设置有固定件16,所述第一阻尼阀8和所述第二阻尼阀9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6上,以便于安装第一阻尼阀8和第二阻尼阀9,同时也便于调节第一阻尼阀8和第二阻尼阀9的预紧力,从而调节相应的阻尼力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所述控制元件10与所述阀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预紧件12,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能够向所述阀体3方向顶推所述控制元件10,以通过第一弹性预紧件12的预紧力使得控制元件10具有固定的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壳1内设置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沿所述阀壳1轴向延伸;所述控制元件10设置有容纳孔14,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设置在所述容纳孔14内;所述顶杆13一端与所述阀壳1相连,所述顶杆13另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容纳孔14内,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位于所述顶杆13的端部与所述容纳孔14的孔底之间,以通过顶杆13***容纳孔14的长度调节第一弹性预紧件12的预紧力大小。
再次结合图1,为便于安装的第一弹性预紧件12,控制元件10中部设置有通孔,并在通孔面向阀体3的一端设置堵盖23,从而由堵盖23和顶杆13同时挤压第一弹性预紧件12,使得顶杆13作用在第一弹性预紧件12上的压力,通过堵盖23传递给控制元件10。同时,便于通过顶杆13挤压第一弹性预紧件12,在第一弹性预紧件12和顶杆13之间设置有弹簧座18。一般来说,采用柱形弹簧作为第一弹性预紧件12使用。
其中,在调节过油流道2的有效截流面积的过程中,调节控制元件与端盖22间的相对位置,可实现过油路径面积的调整,端盖22可以作为一处限位,等同的是,端盖22零件与阀壳1为一体式构造。
可选的,所述顶杆13在所述阀壳1轴向的位置能够调节,如将顶杆13与阀可螺接,以便于调节第一弹性预紧件12的预紧力。通常的,所述顶杆13的轴向位置通过螺钉或螺栓调节。
应当理解的是,阻尼控制阀还包括电磁线圈11,所述电磁线圈11固定套设在所述阀壳1外,且所述控制元件10位于所述电磁线圈11所围成的空间内,以便于直接通过电磁线圈11给控制元件10提供驱动力。
通常来说,阻尼控制阀还包括外壳17,所述阀壳1插设所述电磁线圈1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外壳17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在工作时,与活塞阀相连,在活塞阀复原行程中,液压油经过油流道2、控制元件10与阀体3间的间隙进入过油腔5并克服第二阻尼阀9的阻力进入到工作腔4内,在活塞阀压缩行程中,液压油经工作腔4克服第一阻尼阀8的阻力,从第二流道7进入到过油腔5内并经控制元件10与阀体3间的间隙从过油流道2排出,由此,在活塞阀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均经过控制元件10与阀体3间的间隙流动,因此,移动控制元件10能够直接调节过油路径截面积大小的,以提高阻尼控制阀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
其中,压缩行程或复原行程,液压油的阻尼均受控制元件10的移动控制,使得复原与压缩区间能够具有同样大的调节范围。并且,通过调节控制元件10在轴向方向的位置,能够将阻尼控制阀调整为初始最大阻尼或初始最小阻尼,由此,具有更多的调节模式,使得阻尼控制阀具有更好的适配性。
实施例2
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基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与所述阀壳1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预紧件15,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15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控制元件10和所述阀壳1,以通过第一弹性预紧件12和第二弹性预紧件15同时给所述控制元件10施加预紧力,以扩展控制元件10初始阻尼的调节范围,使得自拟控制阀具有更多性能的变化方式,满足减振***的多元需求。
具体来说,所述容纳孔14为台阶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15设置在所述容纳孔14内,且所述第二预紧弹性15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孔14的台阶部、另一端抵靠所述阀壳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弹性预紧件15同样采用柱形弹簧,并将其套设在顶杆13外。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壳(1),侧壁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通的过油流道(2);
阀体(3),将所述阀壳(1)的内腔轴向分割为工作腔(4)和过油腔(5),设有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且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均能够连通所述工作腔(4)和所述过油腔(5),所述第一流道(6)适配有第一阻尼阀(8),所述第二流道(7)适配有第二阻尼阀(9),所述第一阻尼阀(8)和所述第二阻尼阀(9)均为弹性元件;
控制元件(10),位于所述阀壳(1)内,面向所述阀体(3)设置,且能相对于所述阀壳(1)相对运动;
其中,控制所述控制元件(10)与所述阀壳(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能调节过油流道(2)的有效截流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0)与所述阀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预紧件(12),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能够向所述阀体(3)方向顶推所述控制元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内设置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沿所述阀壳(1)轴向延伸;
所述控制元件(10)设置有容纳孔(14),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设置在所述容纳孔(14)内;
所述顶杆(13)一端与所述阀壳(1)相连,所述顶杆(13)另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容纳孔(14)内,所述顶杆(13)支撑配合有弹簧座(18),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位于所述弹簧座(18)与堵盖(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预紧件(12)与所述阀壳(1)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预紧件(15),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15)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控制元件(10)和所述阀壳(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14)为台阶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15)设置在所述容纳孔(14)内,且所述第二弹性预紧件(15)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孔(14)的台阶部、另一端抵靠所述阀壳(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3)在所述阀壳(1)轴向的位置能够调节,从而实现对控制阀阻尼区间的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3)的轴向位置通过螺钉或螺栓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线圈(11),所述电磁线圈(11)套设在所述阀壳(1)外,且与所述控制元件(10)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中部设置有固定件(16),所述第一阻尼阀(8)和所述第二阻尼阀(9)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6)上。
CN202322984954.8U 2023-11-06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Active CN221195877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95877U true CN221195877U (zh) 2024-06-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1787B2 (en) Vibration damper
CA1310989C (en) Shock absorber with variabl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upon stroke speed
US7441638B2 (en) Front fork
KR100219694B1 (ko) 경로에 좌우되는 완충력 영역을 갖춘 피스톤-실린더유닛
US5024301A (en) Hydraulic rebound stop assembly for a shock absorber
JP3103062B2 (ja) 動力車のための調整可能な振動ダンパ
EP0204809B1 (en) A restriction valve device for hydraulic pressure fluids in vehicle shock absorbing mechanisms
KR102570753B1 (ko)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감쇠력가변식 쇽업소버
CN113027977B (zh) 一种电磁阀控制阻尼线性调节阻尼装置以及阻尼设备
WO2006006847A3 (en) Shock absorber with electronic adjustment
CN221195877U (zh)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控制阀
JPS597183Y2 (ja) 装軌式車両の履帯調整装置
CN110822003B (zh) 阻尼力可变减震器
WO2006006848A3 (en) Shock absorber with pressure-supported adjustment
JPH11321272A (ja) 内的なレベルコントロ―ル装置を有するセルフポンプ式のハイドロニュ―マチックな弾性脚
KR100391419B1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CN221195878U (zh) 一种直驱式阻尼控制阀
CN213298670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汽车减震器电磁阀
US6062181A (en)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timing control
CN220600329U (zh) 复合阀和减振器
CN2211958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阻尼控制阀
CN221195879U (zh) 一种多段阻尼调节控制阀
KR20100006478A (ko) 감쇄력 가변형 에어 댐퍼
CN219866024U (zh)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CN217481828U (zh) 一种可更换阀体的缓冲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