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2863U -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2863U
CN214012863U CN202023084166.6U CN202023084166U CN214012863U CN 214012863 U CN214012863 U CN 214012863U CN 202023084166 U CN202023084166 U CN 202023084166U CN 214012863 U CN214012863 U CN 214012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ide wall
wiring
fram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41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群
李日西
张敏峰
杨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41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2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包括接线框,接线框包括接线框体和固定框体;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接线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接线框体与固定框体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该接线端子及断路器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接线端子在电路设计中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可以应用于断路器中,主要用于两条线路的电性连接,以有效保证两条线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为了避免体积过大,导致接线通道的直径较小,无法接入线径较大的导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所述接线框包括接线框体和固定框体;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接线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接线框体与所述固定框体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该接线端子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可选地,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还包括折弯部,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通过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折弯部的延伸,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在不同平面内。
可选地,还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包括连接轴和压线本体,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折弯部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容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压线块以所述连接轴为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压线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线部和受力部,所述压线部用于压紧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所述受力部用于承受***所述固定框体内固定件的压力;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所述压线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受力部的宽度。
可选地,沿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所述折弯部、以及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压线部在所述压线块旋转过程中可穿过所述让位通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框体的顶板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内,且所述固定件的端部与所述受力部的一侧抵持,以带动所述压线块转动以使所述压线部将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压紧。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排,所述导电排设置于所述接线框体内,通过所述压线部将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与所述导电排压紧。
可选地,所述压线部朝向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
可选地,所述凸起包括多组,多组所述凸起呈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可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多个时,相邻两个所述接线端子并排且反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接线框包括接线框体和固定框体;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接线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接线框体与固定框体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框体的体积,同时,缩小固定框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接入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标:100-接线端子;10-接线框;11-接线框体;111-折弯部;112-凹槽;12-固定框体;121-固定通孔;122-固定件;13-接入通道;14-让位通孔;20-压线块;21-连接轴;22-压线本体;221-压线部;2211-凸起;222-受力部;30-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100,包括接线框10,接线框10包括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接线框体1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接线框体11与固定框体12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13。该接线端子100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100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通道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框10包括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接线框体11与固定框体12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13,换句话说,接线框体11与固定框体12呈相对设置,以在接线框体11与固定框体12之间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13。具体地,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位于同一平面内,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位于不同平面内。
其中,接线框体1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该接线端子100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100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框体11的体积,同时,缩小固定框体12的体积,从而增大接入通道13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示例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框体11呈第一U型结构,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即为第一U型结构的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固定框体12呈第二U型结构,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即为第二U型结构的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具体地,第一U型结构的第一折臂与第二U型结构的第一折臂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第一U型结构的第二折臂与第二U型结构的第二折臂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连接第一U型结构的两个折臂的连接板与连接第二U型结构的两个折臂的连接板位于不同平面内,第一U型结构的两个折臂、连接第一U型结构的两个折臂的连接板以及连接第二U型结构的两个折臂的连接板之间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13。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还可以呈其他半封闭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只需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之间可形成用于导线接入的接入通道13即可。
如上所述,该接线端子100包括接线框10,接线框10包括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接线框体1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接线框体11与固定框体12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1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100能够在不增大接线端子100体积的前提下,增大接线框体11的体积,同时,缩小固定框体12的体积,从而增大接入通道13的直径,以使线径较大的导线能够接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还包括折弯部111,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通过折弯部111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且通过折弯部111的延伸,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在不同平面内。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通过折弯部111与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由于接线框体1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折弯部11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请再结合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0还包括压线块20,压线块20包括连接轴21和压线本体22,接线框体11的第一侧壁与固定框体12的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折弯部111上分别设有凹槽112,连接轴21的两端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凹槽112内,压线块20以连接轴21为轴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压线块20包括连接轴21和压线本体22,连接轴21的两端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凹槽112内,压线本体22容置于接线框10内,压线本体22以连接轴21为轴进行旋转过程中,压线块20包括两个极限状态,如图4所示,一种是压线本体22与固定框体12抵持的极限状态,如图5所示,另一种是压线本体22与接线框体11抵持的极限状态。
请再结合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压线本体22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线部221和受力部222,压线部221用于压紧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受力部222用于承受***固定框体12内固定件122的压力;沿连接轴21的轴向压线部221的宽度大于受力部222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至图6所示,压线本体22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线部221和受力部222,压线部221用于压紧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因此,压线部221相对受力部222位于靠近接线框体11的一侧,受力部222相对压线部221用于承受***固定框体12内固定件122的压力,受力部222位于靠近固定框体12的一侧。
由于接线框体1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框体12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接线框10的形状对压线本体22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即沿连接轴21的轴向压线部221的宽度大于受力部222的宽度,以使通过压线部221压紧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时,压线部221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这样一来,就算是线径较大的导线也能够完全被压紧而不留空隙,进而提高接线端子100接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沿连接轴21的轴向压线部221的宽度大于受力部222的宽度,因此,为了保证压线本体22能够在接线框10内正常旋转,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接线框体11的第二侧壁、折弯部111、以及固定框体12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让位通孔14,压线部221在压线块20旋转过程中可穿过让位通孔14。关于让位通孔14的形状和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接线框10和压线块20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体12的顶板上设有固定通孔121,固定件122穿设于固定通孔121内,且固定件122的端部与受力部222的一侧抵持,以带动压线块20转动以使压线部221将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压紧。
示例地,如图5所示,当固定件122在固定通孔121内向下进行移动时,受力部222受到固定件122的端部的抵持作用力逐渐增大,从而带动压线块20以连接轴21为轴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压线部221能够将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压紧。如图4所示,当固定件122在固定通孔121内向上进行移动时,受力部222受到固定件122的端部的抵持作用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压线块20以连接轴21为轴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压线部221与导线脱离接触,此时,导线能够由接入通道13内移出接线框10外。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0还包括导电排30,导电排30设置于接线框体11内,通过压线部221将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与导电排30压紧,从而使得负载的导线与接线端子100的导电排30实现电性连接。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线部221朝向接入接线框体11内的导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2211。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11包括多组,多组凸起2211呈间隔排布,以使当不同线径的导线接入接入通道13内时,压线部221上的至少一个凸起2211能够将导线与导电排30压紧,从而使得该接线端子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线径的导线。一般地,导线的线径越大,接触的凸起2211越多。
请再结合参照图8和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接线端子100。当接线端子100包括多个时,相邻两个接线端子100并排且反向设置,以避免增大体积。
示例地,以接线端子100的接线框体11至固定框体1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接线端子100的固定框体12至接线框体1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对方的相反方向。那么,相邻两个接线端子100并排且反向设置,就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接线端子100并排设置,且其中一个接线端子100的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沿第一方向设置,另一个接线端子100的接线框体11和固定框体12沿第二方向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相邻两个接线端子100的折弯部111可以交错设置,以进一步避免增大体积。由于接线端子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框,所述接线框包括接线框体和固定框体;
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弯折连接且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接线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框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接线框体与所述固定框体相对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还包括折弯部,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通过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折弯部的延伸,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在不同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包括连接轴和压线本体,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折弯部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容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压线块以所述连接轴为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线部和受力部,所述压线部用于压紧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所述受力部用于承受***所述固定框体内固定件的压力;
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所述压线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受力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接线框体的第二侧壁、所述折弯部、以及所述固定框体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压线部在所述压线块旋转过程中可穿过所述让位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的顶板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内,且所述固定件的端部与所述受力部的一侧抵持,以带动所述压线块转动以使所述压线部将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排,所述导电排设置于所述接线框体内,通过所述压线部将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与所述导电排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朝向接入所述接线框体内的导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多组,多组所述凸起呈间隔排布。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多个时,相邻两个所述接线端子并排且反向设置。
CN202023084166.6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Active CN214012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166.6U CN2140128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166.6U CN2140128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2863U true CN21401286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4166.6U Active CN2140128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2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40201A1 (en) Coil spring contact type connector
CN103582977A (zh) 连接端子和制造连接端子的方法
CN2731753Y (zh) 插座连接器
EP2159880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wire connected with a terminal fitting
US6554633B1 (e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ZIF socket connector
CN214012863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CN201303183Y (zh) 电连接器
US20030220025A1 (en) Terminal material strip assembly
US2008009046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534939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2751200U (zh) 一种一体式端子
US6276955B1 (en) Multi contact socket connector
JPH0615271U (ja) 接続端子
JP468024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CN201061061Y (zh) 电连接器
EP3582327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08189868U (zh) 连接器组件
JP3333936B2 (ja)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220914609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01122776Y (zh) 电连接器
LU502192B1 (en) Wire harness port with rubber plug
CN102790307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btb连接器端子和btb连接器
CN22017240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733179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20138752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冲制弹性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