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7618U -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7618U
CN213017618U CN202020960961.8U CN202020960961U CN213017618U CN 213017618 U CN213017618 U CN 213017618U CN 202020960961 U CN202020960961 U CN 202020960961U CN 213017618 U CN213017618 U CN 213017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plate
plate body
bearing mounting
shaft bearing
oi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09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旭东
亓连振
卫亚可
王乾
王龙
刘建国
李世启
李春雷
刘新宇
薛成明
潘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09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7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7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7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所述中联板包括:中联板本体,中联板本体具有在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联板本体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和贯通第一表面的多个拨叉缸孔,中联板本体内形成有多个油道,多个油道均在中联板本体内延伸且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油道的入口贯通第一表面,多个油道的出口形成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壁上和/或拨叉缸孔的周壁上中联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的机械泵齿轮避让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可以进一步优化混动变速器空间布局,从而有助于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Description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出于国家战略考虑,各个企业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混动汽车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形式,而在混动汽车的混动技术中,P2构型作为一种并联式的混合动力***,其优势在于相对于其它新能源路线,成本低,P2***只需要一个电机,一个普通的变速器和两个离合器。离合器可以单独的分离、结合发动机和电动机,但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中加入离合器和电机将会引发一个麻烦的问题----轴向尺寸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离合器与电机集成,能大大缩小变速器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所述中联板有助于优化混动变速器的油道布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中联板的混动变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包括:中联板本体,所述中联板本体具有在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中联板本体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和贯通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拨叉缸孔,所述中联板本体内形成有多个油道,多个所述油道均在所述中联板本体内延伸且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油道的出口形成于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壁上和/或所述拨叉缸孔的周壁上,所述中联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的机械泵齿轮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将部分油道的出口形成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壁上,可以将液压模块内的油液通过输入轴轴承安装孔供向离合器内,将另外部分油道的出口形成于拨叉缸孔的周壁上,可以将液压模块内的油液供拨叉缸内,由此可以方便地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油道的入口贯通第一表面,使得中联板上的多个油道的入口可以直接与变速器壳体内的多个出油口对接,缩短了油液从变速器壳体侧的液压模块到达离合器和拨叉缸的流通距离,一定程度上优化中联板与变速器壳体的油道连接结构,另外将机械泵齿轮避让孔集成于中联板本体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混动变速器空间布局,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道包括:入口段,所述入口段从所述第一表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直线延伸段,所述直线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段相连且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壁或所述拨叉缸孔的周壁延伸;工艺段,所述工艺段连接在所述直线延伸段的所述一端且沿所述直线延伸段的中心轴线方向背离所述直线延伸段延伸,所述工艺段延伸至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壁以形成工艺抽芯口;所述中联板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油道入口和所述工艺抽芯口的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联板本体上形成有多个密封槽,多个所述密封槽与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一一对应,所述密封槽呈环绕所述油道的所述出口的周沿延伸的环形,所述密封件包括:O型圈,所述O型圈设在所述密封槽内;密封球,所述密封球封堵所述工艺抽芯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球为钢球,所述密封球与所述工艺段的内周壁铆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联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的第一螺栓孔组和第二螺栓孔组,所述第一螺栓孔组包括沿所述中联板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组包括沿所述中联板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的螺栓安装端面与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螺栓安装端面不在同一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联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的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所述拨叉缸孔的周沿、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的周沿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的周沿均设有加强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拨叉缸孔之间的所述加强筋、位于相邻的两个轴承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加强筋、和/或位于相邻的所述拨叉缸孔和轴承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加强筋沿两个孔的中心连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油道包括:多个拨叉缸油道,多个所述拨叉缸油道与多个所述多个拨叉缸孔一一对应且连通;离合器润滑油道、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中任一个的油道出口均连通至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的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联板本体内还形成有在所述中联板本体内延伸的电子泵油道,所述电子泵油道的一端与位于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的吸滤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位于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的电子泵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混动变速器,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设在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形成有多个出油口,多个所述出油口与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一一对应且连通;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设在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动变速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可以方便地将变速器壳体侧液压模块的油液供向离合器和拨叉缸,从而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同时,将变速器壳体上的多个出油口与中联板上多个油道的入口直接对接,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混动变速器的空间布局,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进一步地,混动变速器还包括:机械泵和离合器泵轮,所述机械泵位于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离合器泵轮位于所述中联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所述机械泵的驱动齿轮适于穿过所述机械泵齿轮避让孔与所述离合器泵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中联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内的油道出口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油道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中联板与机械泵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电子泵油道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中联板的CAE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
中联板100:
中联板本体1,
第一表面101,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轴承防转结构1021,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拨叉缸孔105,
油道106,入口段1061,直线延伸段1062,工艺段1063,密封槽1064,入口1065,出口1066,
拨叉缸油道106a,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
密封球107,O型圈108,电子泵油道109,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
第一螺栓孔111,第二螺栓孔112,定位孔113,机械泵螺纹连接孔114,轴承压板115,压板螺栓孔1151,
变速器壳体2,出油口21,吸滤器3,机械泵4,驱动齿轮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参考图1到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混动变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混动变速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变速器壳体2及离合器壳体。
具体地,变速器壳体2设在中联板100的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变速器壳体2内形成有多个出油口21,多个出油口21与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一一对应且连通,离合器壳体设在中联板100的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中联板100处于变速器壳体2与离合器壳体之间,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图未示出)内的油液可以通过中联板100上的多个油道106分别供向离合器和多个拨叉缸,从而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同时,中联板100还可以作为载体来承载变速器壳体2与离合器壳体之间的轴系轴承和拨叉换档机构。
下面参考图1到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
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包括:中联板本体1。
具体地,中联板本体1具有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图未示出),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在厚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相对,中联板本体1上形成有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和多个拨叉缸孔105,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1,多个拨叉缸孔105沿厚度方向贯通第一表面101,中联板本体1内形成有多个油道106,多个油道106均在中联板本体1内延伸且间隔设置。
其中,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贯通第一表面101,多个油道106的出口1066形成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上和/或拨叉缸孔105的周壁上,这样,当将本实用新型的中联板100设置在变速器壳体2与离合器壳体之间时,从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出来的油可以通过多个油道106分别供给离合器和多个拨叉缸,同时,由于多个油道106的入口 1065贯通第一表面101,使得中联板100上的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可以直接与变速器壳体2内的多个出油口21对接,缩短了油液从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到达离合器和拨叉缸的流通距离,一定程度上优化中联板100与变速器壳体2的油道106连接结构,进而优化混动变速器空间布局,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多个油道106在中联板本体1内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部分油道106的出口1066可以形成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内周壁,从而通过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向离合器内供油,其余部分油道106的出口1066可以形成于拨叉缸孔105 的内周壁上,从而通过这些油道106向拨叉缸内供油,优选地,其余部分油道106中的每个与多个拨叉缸孔105一一对应,这样可以同时向多个拨叉缸内供油,由此,通过设置本实施例的中联板100,可以方便地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
此外,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1,这样可以便于机械泵4的驱动齿轮41穿过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与离合器泵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将部分油道106的出口1066形成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上,可以将液压模块内的油液通过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供向离合器内,将另外部分油道106的出口1066形成于拨叉缸孔105的周壁上,可以将液压模块内的油液供拨叉缸内,由此可以方便地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贯通第一表面101,使得中联板100上的多个油道106 的入口1065可以直接与变速器壳体2内的多个出油口21对接,缩短了油液从变速器壳体 2侧的液压模块到达离合器和拨叉缸的流通距离,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中联板100与变速器壳体2的油道106连接结构,另外将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集成于中联板本体1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混动变速器空间布局,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油道106可以包括:入口段1061、直线延伸段1062和工艺段1063。具体地,入口段1061从第一表面101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01的方向朝向第二表面延伸,直线延伸段1062的一端(例如图3中所示的直线延伸段1062的左端)与入口段1061相连,直线延伸段1062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所示的直线延伸段1062 的右端)朝向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或拨叉缸孔105的周壁延伸;工艺段1063连接在直线延伸段1062的一端(图3中所示的直线延伸段1062的左端),沿直线延伸段1062 的中心轴线方向背离直线延伸段1062延伸,工艺段1063延伸至贯通中联板本体1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壁(例如图1中所示的中联板100的左侧壁)以形成工艺抽芯口,中联板100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可以用于密封油道入口和工艺抽芯口。
参考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联板本体1上形成有多个密封槽1064,多个密封槽1064与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一一对应,密封槽1064呈环绕油道106的入口1065的周沿延伸的环形,密封件包括:O型圈108和密封球107,O型圈108设在密封槽1064内,密封球107封堵工艺抽芯口,由此,当变速器壳体2内的出油口21与中联板 100上的油道106的入口1065对接后,由于本实施例的油道106将密封球设在工艺抽芯口处,将O型圈108设在油道106的入口1065处,使得油道106的各部分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漏油。
进一步地,参考图3,密封球107为钢球,密封球107与工艺段1063的内周壁铆接,这样可以方便装配与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第一螺栓孔组和第二螺栓孔组,第一螺栓孔组和第二螺栓孔组均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1,第一螺栓孔组包括多个第一螺栓孔111,多个第一螺栓孔111沿中联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螺栓孔组包括多个第二螺栓孔112,多个第二螺栓孔112沿中联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由此,装配时,可以将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111与变速器壳体2上对应的螺栓孔相连,将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112与变速器壳体2上对应的螺栓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螺栓孔111的螺栓安装端面与多个第二螺栓孔112的螺栓安装端面不在同一平面,多个第一螺栓孔111的螺栓安装端面与多个第二螺栓孔112的螺栓安装端面在中联板100厚度方向的高度差在4-8mm的范围内,例如,多个第一螺栓孔111 的螺栓安装端面与多个第二螺栓孔112的螺栓安装端面在中联板本体1厚度方向的高度差可以为4mm、5mm、6mm、7mm或8mm,优选地,高度差为5.5mm,这样,由于5.5mm的高度差比较小,螺栓孔(即上文所述的第一螺栓孔111和第二螺栓孔112)加工端面只有两种高度,利于加工,并且能保证端面到基准面的距离尺寸的精确度比较高,而螺栓孔端面到基准面的距离在精确度比较高时,能保证中联板100与变壳螺栓连接的接触面的面压比较好,各个螺栓孔的受力均匀,也利于产品受力以延长产品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沿厚度方向贯通中联板本体1,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间隔设置。
多个拨叉缸孔105的周沿、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沿、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 的周沿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的周沿均设有加强筋,其中,位于相邻的两个拨叉缸孔105之间的加强筋沿两个拨叉缸孔105的中心连线的方向延伸,位于相邻的两个轴承安装孔(即上文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加强筋沿两个轴承安装孔的中心连线的方向延伸,位于的拨叉缸孔105和轴承安装孔之间的加强筋沿两个孔的中心连线方向延伸,这样可以增大轴承安装孔之间、轴承安装孔和拨叉缸孔105之间以及拨叉缸孔105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参考图6,由于中联板100为薄板结构,抵抗变形能力差,且通过CAE刚度分析得知轴承安装孔处(即上文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变形量最大,因此其周围布置的加强筋沿中联板10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比较高,并且轴承安装孔周围的加强筋以辐射状布置,多个加强筋轴承安装孔周壁形成为三角形结构,两个轴承安装孔周围的加强筋沿着两轴承安装孔中心连线布置。
同样通过分析得知中联板100的两定位孔113跨距较大,为了避让差速器,采用弧形结构,由于中联板100易变形而引起轴承孔周围结构变形,因此两定位孔113周围的多个加强筋沿着两定位孔113的中心连线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输出轴(图未示出)可以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撑于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处,第二输出轴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支于与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处,这样,当圆锥滚子轴承受到来自输出轴(即上文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径向及轴向载荷时,可以被压紧在轴承安装孔内,此时,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均无需设置轴承防转结构1021;输入轴可以采用深沟球轴承支撑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处,此时,需要在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处设置轴承防转结构1021,同时,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位于第一表面101的一端设有轴承压板115,轴承压板115上可以形成有多个压板螺栓孔1151,多个压板螺栓孔1151沿压板的周沿间隔布置,轴承压板115 可以与第一表面101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多个油道106可以包括:多个拨叉缸油道106a和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具体地,多个拨叉缸油道106a与多个拨叉缸孔105一一对应且连通,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中任一个的出口1066均连通至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内的油液既可以通过多个拨叉缸油道106a流入多个拨叉缸孔提供拨叉换档的动力,又可以通过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分别流入离合器内,以便于控制和润滑离合器。
此处,参考图1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原则上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的延伸方向应尽量保证平行,这样可以方便抽芯时不会产生干涉,但在实际上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的空间角度不一致,原因如下:一,由于离合器主毂处密封槽设计为轴向连续的三槽结构,对应中联板100的油道106的出口1066轴向高度不一致,且为了保证各个油道106的壁厚,所以油道106在空间上相互错开(例如图3中所示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内壁上的三条油道的出口1066);二,由于两条拨叉缸油道106a与离合器油道(即上文所述的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 之间的第二螺栓孔112占用了空间,而整箱空间又有限制。而多个拨叉缸油道106a不存在此类问题,长油道106压铸时可以采用抽芯的方式以避免产生铸造缺陷,保证油道106的气密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与图5,中联板本体1内还形成有电子泵油道 109,电子泵油道109在中联板本体1内延伸,电子泵油道109的一端适于与位于中联板100的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的吸滤器3相连通,电子泵油道109的另一端与位于中联板100的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的电子泵相连通,这样,经过吸滤器3过滤的油液经过电子泵油道109进入离合器壳体侧的电子泵,然后进入电子泵内的油液再通过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2的连接油道(图未示出)进入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最后液压模块内的油液通过中联板100上的多个油道106分别供向离合器与拨叉缸。
下面参考图1到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混动变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混动变速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变速器壳体2及离合器壳体。
具体地,变速器壳体2设在中联板100的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变速器壳体2内形成有多个出油口21,多个出油口21与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一一对应且连通,离合器壳体设在中联板100的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中联板100处于变速器壳体2与离合器壳体之间,变速器壳体2侧的液压模块(图未示出)内的油液可以通过中联板100上的多个油道106分别供向离合器和多个拨叉缸,从而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同时,中联板100还可以作为载体来承载变速器壳体2与离合器壳体之间的轴系轴承和拨叉换档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动变速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可以方便地将变速器壳体2侧液压模块的油液供向离合器和拨叉缸,从而控制及润滑离合器、为拨叉换档机构提供动力,同时,将变速器壳体2上的多个出油口21与中联板100上多个油道106的入口1065连通,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混动变速器的油道布局,提升混动变速器的操控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1与图4,混动变速器还可以包括:机械泵和离合器泵轮,具体地,机械泵位于中联板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离合器泵轮位于中联板的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机械泵的驱动齿轮适于穿过机械泵齿轮避让孔与离合器泵轮啮合传动,由此,利用离合器泵轮驱动机械泵4的驱动齿轮41,可以将油液提供给液压模块。
进一步地,参考图1,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的周沿设有多个机械泵螺纹连接孔114,多个机械泵螺纹连接孔114在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机械泵螺纹连接孔114可以用来连接中联板100与机械泵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联板本体(1),所述中联板本体(1)具有在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所述中联板本体(1)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和贯通所述第一表面(101)的多个拨叉缸孔(105),所述中联板本体(1)内形成有多个油道,多个所述油道均在所述中联板本体(1)内延伸且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1065)贯通所述第一表面(101),多个所述油道的出口(1066)形成于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上和/或所述拨叉缸孔(105)的周壁上,所述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
入口段(1061),所述入口段(1061)从所述第一表面(10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直线延伸段(1062),所述直线延伸段(1062)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段(1061)相连且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或所述拨叉缸孔(105)的周壁延伸;
工艺段(1063),所述工艺段(1063)连接在所述直线延伸段(1062)的所述一端且沿所述直线延伸段(1062)的中心轴线方向背离所述直线延伸段(1062)延伸,所述工艺段(1063)延伸至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壁以形成工艺抽芯口;
所述中联板(100)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油道入口(1065)和所述工艺抽芯口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联板本体(1)上形成有多个密封槽(1064),多个所述密封槽(1064)与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1065)一一对应,所述密封槽(1064)呈环绕所述油道的所述出口(1066)的周沿延伸的环形,
所述密封件包括:
O型圈(108),所述O型圈(108)设在所述密封槽(1064)内;
密封球(107),所述密封球(107)封堵所述工艺抽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107)为钢球,所述密封球(107)与所述工艺段(1063)的内周壁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第一螺栓孔组和第二螺栓孔组,所述第一螺栓孔组包括沿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螺栓孔(111),所述第二螺栓孔组包括沿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螺栓孔(112),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111)的螺栓安装端面与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112)的螺栓安装端面不在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联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中联板本体(1)的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间隔设置,
其中,多个所述拨叉缸孔(105)的周沿、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3)的周沿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安装孔(104)的周沿均设有加强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拨叉缸孔(105)之间的所述加强筋、位于相邻的两个轴承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加强筋、和/或位于相邻的所述拨叉缸孔(105)和轴承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加强筋沿两个孔的中心连线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油道包括:
多个拨叉缸油道(106a),多个所述拨叉缸油道(106a)与多个所述多个拨叉缸孔(105)一一对应且连通;
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106b)、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油道(106c)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油道(106d)中任一个的油道出口(1066)均连通至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02)的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联板本体(1)内还形成有在所述中联板本体(1)内延伸的电子泵油道(109),所述电子泵油道(109)的一端与位于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的吸滤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位于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的电子泵相连通。
9.一种混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100);
变速器壳体(2),所述变速器壳体(2)设在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所述变速器壳体(2)内形成有多个出油口(21),多个所述出油口(21)与多个所述油道的入口(1065)一一对应且连通;
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设在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泵(4)和离合器泵轮,所述机械泵(4)位于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一表面(101)所在的一侧,所述离合器泵轮位于所述中联板(100)的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另一侧,所述机械泵(4)的驱动齿轮(41)适于穿过所述机械泵齿轮避让孔(110)与所述离合器泵轮啮合传动。
CN202020960961.8U 2020-05-29 2020-05-29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Active CN213017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0961.8U CN213017618U (zh) 2020-05-29 2020-05-29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0961.8U CN213017618U (zh) 2020-05-29 2020-05-29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7618U true CN213017618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0961.8U Active CN213017618U (zh) 2020-05-29 2020-05-29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76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351A (zh) * 2021-05-31 2021-09-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变速器油路***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351A (zh) * 2021-05-31 2021-09-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变速器油路***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17618U (zh)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CN112503144A (zh) 一种10档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CN107100991B (zh) 一种变速箱
CN111750080B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
CN216478808U (zh) At变速箱输出轴结构及at变速箱
CN211901492U (zh) 变速箱及其滤清器安装结构
CN111005999A (zh) 变速箱
CN111946801B (zh) 变速器动力耦合***及其工作方法
CN201566492U (zh) 大马力发动机用剖分式取力器
CN211449594U (zh) 一种新型大功率一轴取力器
CN212360692U (zh) 变速箱
CN211901494U (zh) 一种变速箱
CN211901493U (zh) 变速箱及其pto传动结构
CN218625353U (zh)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及汽车
CN216589876U (zh) 机电耦合变速器输入轴及具有其的变速器
CN220980235U (zh) 一种变速器组件
CN218971806U (zh) 变速器输入轴结构和车辆
CN211901495U (zh) 变速箱及其外置油泵安装结构
CN216306666U (zh) 一种换挡变速箱及工程机械换挡***
CN217107930U (zh) 一种轿车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湿式双离合器
CN220185781U (zh) 一种发动机用一体轴
CN214092989U (zh) 行星齿轮润滑***、变速箱总成及汽车
CN213479148U (zh) 变速器组件和车辆
CN216895629U (zh) 一种液力变速箱
CN220102805U (zh) 车辆的润滑***、驱动总成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