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9195U - 一种跨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9195U
CN212559195U CN202021886217.4U CN202021886217U CN212559195U CN 212559195 U CN212559195 U CN 212559195U CN 202021886217 U CN202021886217 U CN 202021886217U CN 212559195 U CN212559195 U CN 212559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addle carrier
platform
lifting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6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良辉
钱旭强
卢玉春
王兆荣
杜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6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9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9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9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运车,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吊装装置,还包括防摇装置,防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一端铰接于机架的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支撑臂绕铰接点转动的支撑臂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大车行走机构的整体跨运,以解决现有的大车行走机构由于不能整体进行跨运而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跨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运车。
背景技术
集装箱岸桥为集装箱专用泊位,用来装卸集装箱的大型吊机,集装箱岸桥每台共有四组大车行走机构,单组重达30-50吨不等。
由于大车行走机构形式多,高度高,重心偏一侧,机构为纵向布置,组装后整体跨运容易出现摇晃及扭转等问题,因此难度大、转运风险高,现有的大车行走机构的生产方式普遍为在车间中加工出零散件,再把零散件运送到码头进行组装。此种方式为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浪费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车行走机构由于不能整体进行跨运而带来的组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运车,可实现大车行走机构的整体跨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跨运车,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吊装装置,还包括防摇装置,防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一端铰接于机架的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支撑臂绕铰接点转动的支撑臂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支撑臂驱动装置带动支撑臂转动,使支撑臂端部能够与吊运物相接触,从而限制吊运物向该接触点方向的运动,防止吊运物在运输过程中摇晃。
可选地,支撑臂的悬臂端设有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臂的悬臂端设置滑轮,使滑轮与吊运物相接触,从而防止支撑臂端部与吊运物产生摩擦而使吊运物受到损伤。
可选地,防摇装置包括六个支撑臂和支撑臂驱动装置,其中两个支撑臂和支撑臂驱动装置设于机架的顶部下方,其余四个支撑臂和支撑臂驱动装置分置于机架的两侧。
可选地,吊装装置包括:
吊装驱动装置,设于机架上方;
钢丝绳,其一端与吊装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
吊梁,与钢丝绳的另一端相连。
可选地,钢丝绳的数量为4个,钢丝绳分置于吊梁的四个角上,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钢丝绳与吊梁直接连接,位于另一侧的两个钢丝绳与吊梁之间设有吊装平衡调整装置。
可选地,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的形状为V形,其底部中点处与吊梁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吊装平衡调整装置顶部两端的端点分别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钢丝绳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吊梁上的吊点设计为三点平衡自调整形式,可以根据吊运物的重心位置自行调整保证吊梁平衡;当吊运物装载在吊梁上时,无论吊运物的重心向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的哪一侧偏移,与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相连的两个钢丝绳都能均衡受力,同时与吊梁直接相连的两个钢丝绳中至少有一个钢丝绳会受力,也就是说,当吊运物的重心向一侧偏移时,会保证至少有3个钢丝绳受力,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当有3个钢丝绳受力时,跨运车就不会出现向一侧翻车的情况;但如果没有设置吊装平衡调整装置,将四个钢丝绳都直接与吊梁相连,当吊运物的重心向一侧偏移时,就有可能出现只有两个钢丝绳受力的情况,造成跨运车翻车;因此,通过设置吊装平衡调整装置,可有效防止跨运车由于吊运物重心偏移过大而造成的吊运失稳。
可选地,吊梁上设有多个吊耳,各吊耳沿吊梁的纵向方向设置,吊耳上设有多个吊孔,各吊孔沿吊梁的横向方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沿吊梁的纵向方向设置多个吊耳,并在各吊耳上沿吊梁的横向方向开设多个吊孔,可使吊梁适用于多种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吊运物。
可选地,吊装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吊装驱动装置设置为液压缸,替代传统的电机马达加卷筒的设计,可使机械结构简化,降低跨运车负载。
可选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机架和下机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上机架包括上支柱,上支柱下方上有法兰A,下机架包括下支柱,下支柱上方设有法兰B,法兰A与法兰B通过螺栓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运物的高度过高,跨运车无法满足吊运物高度时,可将上机架和下机架拆开,在法兰A和法兰B之间添加垫装物,再用螺栓锁紧,从而可使跨运车高度增高,能够运载不同高度规格的吊运物。
可选地,机架的侧壁内侧还设有折叠平台,折叠平台可进行折叠收放。
可选地,折叠平台的数量为多个,其分置于机架侧壁纵向的两端。
可选地,折叠平台包括一侧边沿铰接于机架的平台底板和用于驱动平台底板绕铰接点转动的平台驱动装置。
可选地,折叠平台还包括:
平台侧壁,其底部与平台底板中远离机架的一侧相铰接;
平台栏杆,设于平台侧壁与机架之间,平台栏杆与平台底板平行设置,平台栏杆的两端分别与平台侧壁和机架相铰接。
折叠平台是作业人员登机拆挂吊索具时的施工平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折叠平台设计为折叠收放形式,可在将吊运物在移入或移出跨运车内部时将折叠平台叠起,在人工需登机拆挂吊索具时将折叠平台放下,从而即方便人工作业,又能保留跨运车与吊运物之间的足够的安全移动空间。
可选地,机架的下方设有四个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分置于机架下方的四个角上,其中,位于同一纵向侧的两个车轮组件与机架直接连接,位于另一纵向侧的两个车轮组件与机架之间设有行走平衡调整装置。
可选地,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的中点与机架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车轮组件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跨运车一侧的车轮组件上方设置行走平衡调整装置,使安装在行走平衡调整装置上的两个车轮组件可围绕行走平衡调整装置与机架的铰接点处产生转动,从而可使跨运车在行驶路面不平的情况下始终有至少三个车轮组件与地面相接触,能实时适应道路面高低起伏状况,有效地减小车身晃动,使跨运车运行平稳。
可选地,车轮组件包括多个车轮,各车轮同轴相连,所述车轮采用聚氨酯填充实心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车轮的数量,可减小轮压,从而防止因吊运物重量过大而导致的车轮受损。
可选地,机架的下方设有多个绑扎柱,绑扎柱沿机架的纵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绑扎柱,可利用绳索将吊运物系固在绑扎柱上,从而防止吊运物在运送过程中产生摇晃,降低水平冲击力,形成二次防摇保障。
可选地,机架的下方设有多个固定勾耳,固定勾耳沿机架的纵向设置,固定勾耳上开设有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勾耳,可利用金属勾件将吊运物底端勾固在固定勾耳上,从而防止吊运物在运送过程中产生摇晃,降低水平冲击力,形成二次防摇保障。
可选地,车轮组件连接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用于驱动车轮组件转向。
可选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安装架,车轮安装架与机架或行走平衡调整装置转动连接,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的缸筒与机架或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相铰接,转向油缸的伸出端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车轮安装架相铰接。
可选地,还包括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柴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连接有液压油箱总成,柴油内燃机带动液压泵运转,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箱总成向跨运车提供液压油。
可选地,车轮连接有驱动泵,驱动泵与液压油箱总成相连,液压油箱总成带动驱动泵运行,进而带动车轮转动。
可选地,机架两侧设有摄像机,摄像机用于拍摄路面状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跨运车的立体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跨运车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跨运车的主视图;
图4示出图3的左视图;
图5示出图3的右视图;
图6示出图3的俯视图;
图7示出图3的后视图;
图8示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9示出图5中B-B向剖视图;
图10示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图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图5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示出图8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图4中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5示出图7中H向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吊装驱动装置;2.钢丝绳;3.机架;31.上机架;32.下机架;33.上支柱;34.法兰A;35.下支柱;36.法兰B;4.吊装平衡调整装置;5.吊梁;51.吊耳;52.吊孔;6.防摇装置;61.支撑臂驱动装置;62.支撑臂;63.滑轮;7.折叠平台;71.平台驱动装置;72.平台底板;73.平台侧壁;74.平台栏杆;8.车轮组件;81.车轮;82.车轮安装架;9.行走平衡调整装置;10.绑扎柱;11.固定勾耳;12.动力总成;13.液压油箱总成;14.转向机构;141.转向油缸;14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运车,包括机架3和设于机架3上的吊装装置,如图5和图12,还包括防摇装置6,防摇装置6包括至少两个一端铰接于机架3的支撑臂62和用于驱动支撑臂62绕铰接点转动的支撑臂驱动装置61。
具体地,吊装装置用于吊装吊运物,吊装装置在将吊运物吊起后,由跨运车将吊运物运送至目的地。机架3的一侧还设有司机室,操作者可进入司机室中或采用便携式手动装置操控跨运车行走。在防摇装置6中,支撑臂驱动装置61为油缸,该油缸的缸筒部分与机架3相铰接,该油缸的伸出端与支撑臂62的中部相铰接,当支撑臂驱动装置61的伸出端缩回时,支撑臂62在支撑臂驱动装置61的带动下向靠近机架3的一侧运动,支撑臂62不与吊运物相接触,当支撑臂驱动装置61的伸出端伸出时,支撑臂62在支撑臂驱动装置61的带动下向远离机架3的一侧运动,支撑臂62与吊运物相接触。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跨运车,本实施例中增加防摇装置6,通过使用支撑臂驱动装置61带动支撑臂62转动,使支撑臂62端部能够与吊运物相接触,从而限制吊运物向该接触点方向的运动,防止吊运物在运输过程中摇晃。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支撑臂62的悬臂端设有滑轮63,滑轮63可围绕自身轴线旋转。通过在支撑臂62的悬臂端设置滑轮63,使滑轮63与吊运物相接触,从而减小吊运物在晃动时与支撑臂62产生的摩檫力,防止吊运物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防摇装置6包括六个支撑臂62和支撑臂驱动装置61,其中两个支撑臂62和支撑臂驱动装置61设于机架3的顶部下方,其余四个支撑臂62和支撑臂驱动装置61分置于机架3的两侧。
具体地,分置于机架3两侧的支撑臂62和支撑臂驱动装置61镜像设置,吊运物两侧的防摇装置6同时将吊运物夹紧,可更好的防止吊运物在运输过程中晃动或产生歪斜。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吊装装置包括:
吊装驱动装置1,设于机架3上方;
钢丝绳2,其一端与吊装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相连;
吊梁5,与钢丝绳2的另一端相连。
具体地,吊装驱动装置1为液压缸。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马达和卷筒作为吊装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液压缸作为吊装驱动装置,可使机械结构简化,并降低跨运车负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钢丝绳2的数量为4个,钢丝绳2分置于吊梁5的四个角上,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钢丝绳2与吊梁5直接连接,位于另一侧的两个钢丝绳2与吊梁5之间设有吊装平衡调整装置4。
进一步地,吊装平衡调整装置4为形状呈V形的零件,其底部中点处与吊梁5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吊装平衡调整装置4顶部两端的端点分别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钢丝绳2相连。通过将吊梁5上的吊点设计为三点平衡自调整形式,可以根据吊运物的重心位置自行调整保证吊梁5平衡,当吊运物装载在吊梁上时,无论吊运物的重心向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的哪一侧偏移,与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相连的两个钢丝绳都能均衡受力,同时与吊梁直接相连的两个钢丝绳中至少有一个钢丝绳会受力,也就是说,当吊运物的重心向一侧偏移时,会保证至少有3个钢丝绳受力,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当有3个钢丝绳受力时,跨运车就不会出现向一侧翻车的情况;但如果没有设置吊装平衡调整装置,将四个钢丝绳都直接与吊梁相连,当吊运物的重心向一侧偏移时,就有可能出现只有两个钢丝绳受力的情况,造成跨运车翻车;因此,通过设置吊装平衡调整装置,可有效防止跨运车由于吊运物重心偏移过大而造成的吊运失稳。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吊梁5上设有多个吊耳51,各吊耳51沿吊梁5的纵向方向设置,吊耳51上设有多个吊孔52,各吊孔52沿吊梁5的横向方向设置。
具体的,吊孔52用于安装吊索具,吊索具能够将吊运物系挂在吊梁5上。在吊装吊运物时,可将吊索具(绳索或钢勾)的一端穿过吊孔52,另一端固定在吊运物上,以此来将吊运物悬吊在吊梁上。其中,上述纵向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x轴方向,横向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y轴方向。通过沿吊梁5的纵向方向设置多个吊耳51,并在各吊耳51上沿吊梁5的横向方向开设多个吊孔52,可使吊梁5适用于多种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吊运物。
进一步地,机架3包括:上机架31和下机架32,上机架31和下机架3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10所示,上机架31包括上支柱33,上支柱33下方上有法兰A34,下机架32包括下支柱35,下支柱35上方设有法兰B36,法兰A34与法兰B36通过螺栓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运物的高度过高,跨运车无法满足吊运物高度时,可将上机架31和下机架32拆开,在法兰A34和法兰B36之间添加垫装物,再用螺栓锁紧,从而可使跨运车高度增高,能够运载不同高度规格的吊运物。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机架3的侧壁内侧还设有折叠平台7,折叠平台7可进行折叠收放。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折叠平台7的数量为多个,其分置于机架3侧壁纵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3所示,折叠平台7包括一侧边沿铰接于机架3的平台底板72和用于驱动平台底板72绕铰接点转动的平台驱动装置71。其中,平台驱动装置71可为油缸,该油缸的缸筒部分与机架3相铰接,该油缸的伸出端与平台底板72的中部相铰接,当平台驱动装置71的伸出端伸出时,平台底板72在平台驱动装置71的带动下向上翻转,折叠平台7叠起,当支撑臂驱动装置61的伸出端回缩时,平台底板72在平台驱动装置71的带动下向下翻转,折叠平台7打开。
进一步地,折叠平台7还包括:
平台侧壁73,其底部与平台底板72中远离机架3的一侧相铰接;
平台栏杆74,设于平台侧壁73与机架3之间,平台栏杆74与平台底板72平行设置,平台栏杆74的两端分别与平台侧壁73和机架3相铰接。
具体的,折叠平台7是作业人员登机拆挂吊索具时的施工平台,通过将折叠平台7设计为折叠收放形式,可在将吊运物在移入或移出跨运车内部时将折叠平台7叠起,在人工需登机拆挂吊索具时将折叠平台7放下,从而即方便人工作业,又能保留跨运车与吊运物之间的足够的安全移动空间。
进一步地,机架3的下方设有四个车轮组件8,车轮组件8分置于机架3下方的四个角上,用于带动跨运车行走。位于同一纵向侧的两个车轮组件8与机架3直接连接,位于另一纵向侧的两个车轮组件8与机架3之间设有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的中点处与机架3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的两端分别与车轮组件8相连。
具体的,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为一左右形状对称的梁结构,通过在跨运车一侧的车轮组件8上方设置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使安装在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上的两个车轮组件8可围绕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与机架3的铰接点处产生转动,从而可使跨运车在行驶路面不平的情况下始终有至少三个车轮组件8与地面相接触,能实时适应道路面高低起伏状况,有效地减小车身晃动,使跨运车运行平稳。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车轮组件8包括车轮安装架82和设于车轮安装架82上的多个车轮81,各车轮81同轴相连,通过增加每组车轮组件8中的车轮81的数量,可减小轮压,从而防止因吊运物重量过大而导致的车轮受损。具体的,车轮81采用聚氨酯填充实心胎形式,可有效防止因吊运物重量过大而导致的车轮受损或爆胎,增加设备行驶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机架3的下方设有多个绑扎柱10和固定勾耳11,固定勾耳11上开设有孔,绑扎柱10与固定勾耳11沿机架3的纵向方向等间距设置。
具体的,绑扎柱10与固定勾耳11用于固定绑扎工具(绳索或金属勾件),通过设置绑扎柱10和固定勾耳11,可利用绳索将吊运物系固在绑扎柱10上,或利用金属勾件将吊运物底端勾固在固定勾耳11上,从而防止吊运物在运送过程中产生前后及左右摇晃,降低水平冲击力,形成二次防摇保障。
进一步地,车轮安装架82与机架3或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转动连接,各车轮组件8上均连接有转向机构14,转向机构14用于驱动车轮组件8转向。
具体的,如图15所示,转向机构14包括转向油缸141,在安装有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的一侧,转向油缸141的缸筒与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相铰接,在没有安装有行走平衡调整装置9的一侧,转向油缸141的缸筒与机架3相铰接,各转向油缸141的伸出端均铰接有连杆142,连杆142的另一端与车轮安装架82相铰接,转向油缸141能够带动车轮组件8转动,以调整跨运车的行驶方向。
进一步地,下机架32上还设有动力总成12,动力总成12用于为跨运车提供动力。动力总成12包括柴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连接有液压油箱总成13,柴油内燃机带动液压泵运转,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箱总成13向吊装驱动装置1、支撑臂驱动装置61、平台驱动装置71和转向油缸141提供液压油,以带动上述驱动装置运行。
进一步地,车轮81连接有驱动泵,驱动泵与液压油箱总成13相连,液压油箱总成13向驱动泵提供液压油,带动驱动泵转动,进而带动车轮81转动。
进一步地,机架3两侧设有摄像机,摄像机与设于司机室中的显示屏电连接,用于拍摄路面状况并将路面状况发送到显示屏中,以便于司机了解路面状况。
工作时,操控平台驱动装置71,使平台驱动装置71的伸出端伸出,平台驱动装置71带动平台底板72向上反转,使折叠平台7折叠收起;缓慢驾驶跨运车行驶至指定吊装区域,调整跨运车中心位置,使吊运物(大车行走机构)位于跨运车的机架3内,并确保吊梁5处于吊运物正上方;操控平台驱动装置71,使平台驱动装置71的伸出端回缩,平台驱动装置71带动平台底板72向下反转,使折叠平台7展开放平,操作者可登上折叠平台7等候系挂吊运物;操控吊装驱动装置1,使吊装驱动装置1带动吊梁5下降,操作者根据吊点距离调节吊梁5上的吊索具位置后,利用吊索具将吊运物系挂在吊梁5上;操控吊装驱动装置1,使吊装驱动装置1带动吊梁5上升至运输高度;操控各支持臂驱动装置61,使各支持臂驱动装置61的伸出端伸出,支持臂驱动装置61带动支撑臂62向靠近吊运物的方向转动,直至各支撑臂62的端部与吊运物相接触,从而使各防摇装置6将吊运物的顶部和侧面顶固,确保吊运物平衡不晃动,完成吊运物的首道防摇系固;操作者将绑扎工具的一端系固在吊运物上,另一端系固在绑扎柱10或固定勾耳11上,防止吊运物在运输过程中晃动,完成吊运物的二次防摇系固;驾驶跨运车进行吊运物的转场搬运,将吊运物运输至指定存放区域进行卸货;依次完成解固绑扎工具、解固防摇装置6、吊梁5下落(使吊运物平稳落地),解固吊索具,起升吊梁5,收起折叠平台7,最后驾驶跨运车缓慢驶离。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跨运车,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摇装置,所述防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的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绕铰接点转动的支撑臂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悬臂端设有滑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摇装置包括六个所述支撑臂和所述支撑臂驱动装置,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臂和所述支撑臂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下方,其余四个所述支撑臂和所述支撑臂驱动装置分置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
吊装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方;
钢丝绳,其一端与所述吊装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
吊梁,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4个,所述钢丝绳分置于所述吊梁的四个角上,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吊梁直接连接,位于另一侧的两个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吊梁之间设有吊装平衡调整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平衡调整装置的形状为V形,其底部中点处与所述吊梁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所述吊装平衡调整装置顶部两端的端点分别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绳相连。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上设有多个吊耳,各所述吊耳沿所述吊梁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吊耳上设有多个吊孔,各所述吊孔沿所述吊梁的横向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上机架和下机架,所述上机架和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包括上支柱,所述上支柱下方上有法兰A,所述下机架包括下支柱,所述下支柱上方设有法兰B,所述法兰A与所述法兰B通过螺栓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侧壁内侧还设有折叠平台,所述折叠平台可进行折叠收放。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平台的数量为多个,其分置于所述机架侧壁纵向的两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平台包括一侧边沿铰接于所述机架的平台底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平台底板绕铰接点转动的平台驱动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平台还包括:
平台侧壁,其底部与所述平台底板中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相铰接;
平台栏杆,设于所述平台侧壁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平台栏杆与所述平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平台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平台侧壁和所述机架相铰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四个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分置于所述机架下方的四个角上,其中,位于同一纵向侧的两个所述车轮组件与所述机架直接连接,位于另一纵向侧的两个所述车轮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行走平衡调整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的中点与所述机架的侧面中点处相铰接,所述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轮组件相连。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多个车轮,各所述车轮同轴相连,所述车轮采用聚氨酯填充实心胎。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多个绑扎柱,所述绑扎柱沿所述机架的纵向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多个固定勾耳,所述固定勾耳沿所述机架的纵向设置,所述固定勾耳上开设有孔。
20.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连接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组件转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安装架,所述车轮安装架与所述机架或所述行走平衡调整装置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缸筒与所述机架或所述行走平衡调整装置相铰接,所述转向油缸的伸出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安装架相铰接。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柴油内燃机,所述柴油内燃机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接有液压油箱总成,所述柴油内燃机带动所述液压泵运转,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液压油箱总成向所述跨运车提供液压油。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连接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与所述液压油箱总成相连,所述液压油箱总成带动所述驱动泵运行,进而带动所述车轮转动。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用于拍摄路面状况。
CN202021886217.4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跨运车 Active CN212559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217.4U CN212559195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跨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217.4U CN212559195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跨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9195U true CN21255919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6217.4U Active CN212559195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跨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9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934A (zh) * 2020-09-02 2020-11-0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934A (zh) * 2020-09-02 2020-11-0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车
CN111891934B (zh) * 2020-09-02 2024-05-17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80856B (fi) Arrangemang foer behandling av lass samt lastningsunderrede foer anvaendning vid arrangemanget.
JPH06206692A (ja)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
JP3039445B2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212559195U (zh) 一种跨运车
GB2052439A (en) Cantilever straddle carrier
EA000341B1 (ru)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ботки контейнеров
CN107406239B (zh) 用于iso集装箱的跨车装置
US11753282B2 (en) Jib system for a vehicle crane comprising a bra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igging and de-rigging a bracing apparatus of a vehicle crane
JP2021147123A (ja) カウンタウエイトおよびカウンタウエイトの移動方法
CN111891934A (zh) 一种跨运车
CN215361587U (zh) 一种适用于油田专用车的备胎架
CN2131712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路缘石快速起吊装置
CN112209234A (zh) 一种可伸缩式吊装、搬运车及货物搬运方法
JP6746207B2 (ja) 杭打機及び杭打機の積載方法
US6648571B1 (en) Mobile handling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hips in docks
JP3268260B2 (ja) ダブルリンク式クレーン
JP7392820B2 (ja) クレーンの連結ビーム取付方法
CN112830400B (zh) 履带起重机及起重机运输方法
JP2002167167A (ja) 自走式門型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JP3317845B2 (ja) 運搬車両
RU2429982C1 (ru) Консольный поворотный кран,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й на бортовую платформу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1776630C (ru) Самоходный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ый кран
JP2008303052A (ja) 自走式高所作業車の吊り装置
JP2666906B2 (ja) 重量物姿勢変更装置
JP3171748B2 (ja) コンテナ積替え装置を備えた車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