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2302U - 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302U
CN209982302U CN201920410919.6U CN201920410919U CN209982302U CN 209982302 U CN209982302 U CN 209982302U CN 201920410919 U CN201920410919 U CN 201920410919U CN 209982302 U CN209982302 U CN 209982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ng
vibrator
vibration motor
top surfa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09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井满
井上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eimits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eimits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eimitsu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eimits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振动马达,与振动方向平行地设置有板形状的基板,并且该振动马达的壳体收纳有在1个方向上振动的振动体。壳体的侧面部、顶面部以及底面部分别是不同部件。侧面部是与振动方向垂直地延伸的筒状。在壳体的内部配置有第1~第4对置部。在振动方向一侧,第1和第3对置部设置于比侧面部的第1内侧面靠振动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与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一侧面在振动方向上对置。在振动方向另一侧,第2和第4对置部设置于比侧面部的第2内侧面靠振动方向一侧的位置,与振动体的振动方向另一侧面在振动方向上对置。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在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中具有振动马达。作为现有的振动马达的一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振动体以包含线圈的固定部件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振动的触觉执行机构。振动体与配置于该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两侧的弹性部件一同配置于在基座的上部与盖结合的壳体的内部的收纳空间中。
此外,现有的振动马达具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通过在振动体的位移量比设计值大的情况下与振动体接触而限制该振动体的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7415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盖呈有盖筒状,顶面部与筒状的侧面部是1个部件。因此,难以在侧面部的内侧面的顶面侧设置移动限制部。另外,有盖筒状的盖多是通过向平板施加压力而加工成凹形状的拉伸加工而形成的。但是,如果通过拉伸加工来形成,则会使顶面部与侧面部的连接部分硬化。因此,难以对该连接部分附近进行加工,例如难以对该连接部分附近实施拉伸加工等。因此,难以将立起部等移动限制部设置于侧面部内侧面的顶面侧,难以高精度地进行加工。
另外,在将移动限制部仅设置于侧面部内侧面的基座侧的情况下,相比于将移动限制部设置于基座侧和顶面侧双方的情况,在与振动体接触时,各个移动限制部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移动限制部的耐冲击强度有可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振动方向上与振动体对置的部件的耐冲击强度的振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振动马达产生第1方向的振动。在该振动马达中,与第1方向平行地设置有板形状的基板。振动马达具有:壳体,其具有侧面部、顶面部以及底面部;以及振动体,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1方向上振动。所述侧面部、所述顶面部以及所述底面部分别是不同部件。所述侧面部是沿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的筒状,收纳所述振动体。所述顶面部覆盖所述侧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所述底面部覆盖所述侧面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在所述底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设置有所述基板。所述壳体还具有第1对置部、第2对置部、第3对置部以及第4对置部。所述第1对置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的第1内侧面靠第1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所述第2对置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的第2内侧面靠第1方向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所述第3对置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的所述第1内侧面靠第1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所述第4对置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的所述第2内侧面靠第1方向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振动马达,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振动方向上与振动体对置的部件的耐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振动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振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第1变形例的振动马达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的剖视图。
图4B是第1变形例的振动马达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的剖视图。
图5A是第2变形例的振动马达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的剖视图。
图5B是第2变形例的振动马达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0:振动马达;1:壳体;1A:第1对置部;1B:第2对置部;1C:第3对置部;1D:第4对置部;11:顶面部;111A、111B:顶面突出部;12:侧面部;121A、121B:第1方向板部;1210A:第1内侧面;1210B:第2内侧面;122A、122B:第3方向板部;123A、123B:第1侧面突出部;124A、124B:第2侧面突出部;125:凿紧固定部;13:底面部;13A:内底面部;13B:外底面部;131A、131B:底面突出部;3:基板;31A、31B:端子部;4:线圈;5:振动体;51:锤部;52:后轭;53:磁体部;531:中心磁体;532A、532B:侧磁体;6A、6B:弹性部件;8A、8B:减振部;X:第1方向;X1:第1方向一侧;X2:第1方向另一侧;Z:第2方向;Z1:第2方向一侧;Z2:第2方向另一侧;Y:第3方向;Y1:第3方向一侧;Y2:第3方向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在振动马达100中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振动的振动体5的振动方向称为“第1方向X”。将沿第1方向X从后述的弹性部件6B朝向后述的弹性部件6A的朝向称为“第1方向一侧X1”,将沿第1方向X从弹性部件6A朝向弹性部件6B的朝向称为“第1方向另一侧X2”。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第1方向一侧X1的端部称为“第1方向一侧端部”,将第1方向X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1方向一侧端”。将第1方向另一侧X2的端部称为“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将第1方向X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1方向另一侧端”。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朝向第1方向一侧X1的面称为“第1方向一侧面”,将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X2的面称为“第1方向另一侧面”。
另外,将与第1方向X垂直且与后述的板形状的基板3垂直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Z”。将沿第2方向Z从基板3朝向振动体5的朝向称为“第2方向一侧Z1”,将沿第2方向Z从振动体5朝向基板3的朝向称为“第2方向另一侧Z2”。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第2方向一侧Z1的端部称为“第2方向一侧端部”,将第2方向Z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2方向一侧端”。将第2方向另一侧Z2的端部称为“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将第2方向Z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2方向另一侧端”。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朝向第2方向一侧Z1的面称为“第2方向一侧端面”,将朝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的面称为“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
另外,将与第1方向X和第2方向Z垂直且与板形状的基板3平行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Y”。将沿第3方向Y从后述的第3方向板部122B朝向后述的第3方向板部122A的朝向称为“第3方向一侧Y1”,将沿第3方向Y从第3方向板部122A朝向第3方向板部122B的朝向称为“第3方向另一侧Y2”。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第3方向一侧Y1的端部称为“第3方向一侧端部”,将第3方向Y的第3方向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3方向一侧端”。将第3方向另一侧Y2的端部称为“第3方向另一侧端部”,将第3方向Y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部的位置称为“第3方向另一侧端”。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朝向第3方向一侧Y1的面称为“第3方向一侧端面”,将朝向第3方向另一侧Y2的面称为“第3方向另一侧端面”。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方向、端部和面等称呼不表示在实际组装于设备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
<1-1.振动马达>
图1~图3示出振动马达100的一例。图1是振动马达100的立体图。图2是振动马达100的剖视图。图3是振动马达1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内部的结构,使后述的壳体1的顶面部11和侧面部12以透明的方式进行图示。另外,图2是沿图1的A-A线示出的振动马达100的剖视构造。
振动马达100是能够产生与板形状的基板3平行的1个方向的振动的所谓横向线性振动马达。换言之,振动马达100产生第1方向X的振动。另外,在振动马达100中,像后述那样,使板形状的基板3与第1方向X平行设置。振动马达100具有静止部S、振动体5、弹性部件6A、6B和减振部8A、8B。另外,静止部S具有壳体1、基板3和线圈4。换言之,振动马达100还具有壳体1、基板3和线圈4。
壳体1将基板3、线圈4、振动体5、弹性部件6A、6B和减振部8A、8B等收纳于内部。壳体1具有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另外,壳体1还具有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端部在第1方向X上对置的第1~第4对置部1A~1D。但是,后面对第1~第4对置部1A~1D进行说明。
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分别是不同部件。在由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形成的空间内收纳基板3、线圈4、振动体5和弹性部件6A、6B。另外,壳体1例如使用不锈钢(SUS)而形成。因此,例如使用不锈钢(SUS)来形成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
首先,对侧面部12进行说明。侧面部12是沿与第1方向X垂直的第2方向Z延伸的筒状,收纳着振动体5。更具体而言,侧面部12包含第1方向板部121A、121B和第3方向板部122A、122B。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侧面部12具有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但是,后面对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进行说明。
第1方向板部121A、121B分别是与第1方向X垂直且沿第2方向Z和第3方向Y扩展的板形状。第1方向板部121A位于比第1方向板部121B靠第1方向一侧X1的位置。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一侧面具有间隔并沿第1方向X对置。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1方向一侧面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具有间隔并沿第1方向X对置。以下,将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称为“第1内侧面1210A”,将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1方向一侧面称为“第2内侧面1210B”。
第3方向板部122A、122B分别是与第3方向Y垂直且沿第1方向X和第2方向Z扩展的板形状。第3方向板部122A位于比第3方向板部122B靠第3方向一侧Y1的位置。第3方向板部122A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面与振动体5的第3方向一侧端面之间具有间隔,并沿第3方向Y对置。第3方向板部122B的第3方向一侧端面与振动体5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面之间具有间隔,并沿第3方向Y对置。
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3方向一侧端部与第3方向板部122A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连接。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部与第3方向板部122B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连接。另外,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3方向一侧端部与第3方向板部122A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连接。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部与第3方向板部122B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连接。振动体5位于第1方向板部121A、121B和第3方向板部122A、122B的内侧。即,振动体5被第1方向板部121A、121B和第3方向板部122A、122B包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部12是将一体连接的板的两端部通过凿紧固定部125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如图3所示,凿紧固定部125设置于与第1方向X和第2方向Z双方垂直的第3方向一侧Y1的侧面部12的端部,更具体而言,设置于第3方向板部122A。另外,在第3方向板部中,凿紧固定部125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第1方向X的中央位置,但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设置于比该中央位置靠第1方向X的单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即使因冲击而导致与振动方向(即,第1方向X)垂直的第3方向Y的力作用于振动马达100,凿紧固定部125也不容易与在第1方向X上振动的振动体5接触。因此,提高了振动马达100的耐冲击强度。
另外,侧面部12是将一体连接的板的两端部通过凿紧固定部125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因此,能够将侧面部12更高精度地相对于底面部13垂直设置。即,容易使侧面部12的第1方向板部121A、121B与第2方向Z和第3方向Y平行,容易使侧面部12的第3方向板部122A、122B与第1方向X和第2方向Z平行。因此,能够将第1~第4对置部1A~1D更高精度地设置于壳体1。
接着,顶面部11是与第2方向Z垂直且沿第1方向X和第3方向Y扩展的板形状。顶面部11安装于侧面部12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覆盖侧面部12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此外,顶面部11的外缘部被焊接在侧面部12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根据该结构,通过焊接,能够提高顶面部11的相对于侧面部12的安装强度。
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与振动体5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具有间隔并沿第2方向Z对置。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顶面部11具有顶面突出部111A、111B。后面对顶面突出部111A、111B进行说明。
底面部13是与第2方向Z垂直且沿第1方向X和第3方向Y扩展的板形状。底面部13安装于侧面部12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覆盖该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与振动体5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具有间隔并沿第2方向Z对置。更具体而言,底面部13具有内底面部13A和外底面部13B。
内底面部13A安装于侧面部12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覆盖该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内底面部13A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与振动体5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具有间隔并沿第2方向Z对置。另外,在内底面部13A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基板3的一部分,并且隔着该基板3而搭载有线圈4。
外底面部13B从内底面部13A的第3方向另一侧端部向第3方向另一侧Y2延伸,通过设置于第3方向板部122B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的向第2方向一侧Z1凹陷的凹部126而引出至侧面部12的外部。在外底面部13B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基板3的包括端子部31A、31B在内的剩余的一部分。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底面部13还具有底面突出部131A、131B。但是,后面对底面突出部131A、131B进行说明。
像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分别是不同部件,顶面部11和底面部13呈板形状。此外,被加工成筒形状前的侧面部12呈板形状,第1方向板部121A、121B与第3方向板部122A、122B是一体连接的部件。它们例如能够通过冲切加工而形成。在冲切加工中,与形成有盖筒状的部件时的平板的拉伸加工相比,冲切加工的工序更容易。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形成部件并且容易保持尺寸精度稳定,因此组装变得简单。另外,在通过拉伸加工形成有盖筒状的部件的情况下,由于盖部分与筒状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内侧变圆,因此壳体1的内部空间变窄。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顶面部11与侧面部12是不同部件,因此能够在组装后使顶面部11与侧面部12的连接部分的内侧为棱角。因此,能够使壳体1的内部空间更宽。
接着,基板3呈板形状,设置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并固定。基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柔性基板,在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上与第1方向X和第3方向Y平行地扩展。但是,该例示不限定于此,基板3也可以是板形状的刚性基板。在基板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设置有包含端子部31A、31B在内的布线。基板3的包含端子部31A、31B的一部分与底面部13的外底面部13B一同通过凹部126而引出至侧面部12的外部。
线圈4固定在基板3上。线圈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无芯线圈,通过使导线以第2方向Z为中心轴线进行卷绕而形成。线圈4的各引出线经由基板3上的布线而与端子部31A、31B电连接。由此,通过向端子部31A、31B施加电压,能够使电流在线圈4中流通。
振动体5被弹性部件6A、6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在第1方向X上进行振动。振动体5具有锤部51、后轭52和磁体部53。
锤部51是沿第1方向X延伸的柱状,例如使用钨合金而形成。在锤部51的第1方向X的中央设置有供磁体部53沿第2方向Z贯通的贯通孔51A。
磁体部53收纳于贯通孔51A,与线圈4在第2方向Z上对置。磁体部53具有中心磁体531和侧磁体532A、532B。在贯通孔51A内,中心磁体531和侧磁体532A、532B在第1方向X上排列。在中心磁体531的第1方向一侧X1配置有侧磁体532A,在中心磁体531的第1方向另一侧X2配置有侧磁体532B。
后轭52配置于锤部51和磁体部53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并覆盖该锤部51和磁体部53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后轭52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于锤部51。后轭52与磁体部53构成磁路,提高了振动马达100的动力。
弹性部件6A、6B是设置于锤部51的第1方向端部的板簧,根据振动体5的第1方向端部的形状而折曲。在第3方向一侧Y1,弹性部件6A、6B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锤部51。在第3方向另一侧Y2,弹性部件6A、6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壳体1(在图1中为第3方向板部122B)。由此,振动体5被弹性部件6A、6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进行振动。
减振部8A在锤部51的第1方向一侧X1被配置于锤部51与弹性部件6A之间。减振部8B在锤部51的第1方向另一侧X2被配置于锤部51与弹性部件6B之间。减振部8A和减振部8B缩短在线圈4的驱动停止时使振动体5的振动衰减的衰减时间。
在以上所说明的结构的振动马达100中,通过向线圈4提供电流,利用产生于线圈4的磁通量与磁体部53的磁通量的相互作用,使振动体5在第1方向X上进行往复运动。
<1-2.第1~第4对置部>
接着,对第1~第4对置部1A~1D进行说明。第1~第4对置部1A~1D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与振动体5在第1方向X上对置。第1~第4对置部1A~1D是用于使振动体5的第1方向X上的振动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部件。第1~第4对置部1A~1D在振动体5的通常的振动状态下不与振动体5接触,但在振动体5比通常更大地进行位移的情况下与振动体5接触。由此,能够抑制振动体5在第1方向X上的过度位移。
第1对置部1A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被设置于比第1内侧面1210A靠第1方向另一侧X2的位置,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Z1在第1方向X上对置。另外,第2对置部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被设置于比第2内侧面1210B靠第1方向一侧X1的位置,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Z1在第1方向X上对置。另外,第3对置部1C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被设置于比第1内侧面1210A靠第1方向另一侧X2的位置,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Z2在第1方向X上对置。另外,第4对置部1D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被设置于比第2内侧面1210B靠第1方向一侧X1的位置,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Z2在第1方向X上对置。
根据这些结构,与振动体5在第1方向X上对置并且能够使该振动体5的第1方向X上的振动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部件(即,第1~第4对置部1A~1D)不仅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底面部13侧,还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振动方向上与振动体5对置的部件的耐冲击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顶面部11、侧面部12和底面部13分别是不同部件。因此,能够提高在第2方向Z上设置第1~第4对置部1A~1D的位置的自由度。例如,在顶面部11和侧面部12是通过拉伸加工等形成的有盖筒状的相同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因加工方法而导致顶面部11与侧面部12的连接部分硬化,因此难以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高精度地设置对置部1A、1B。针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的结构,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也能够高精度地设置对置部1A、1B。
<1-2-1.第1对置部和第2对置部>
第1对置部1A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第2对置部1B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顶面突出部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B。
顶面突出部111A、11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X的一侧从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突出。更具体而言,顶面突出部111A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从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突出。顶面突出部11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从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顶面突出部111A、111B是立起部。例如,顶面突出部111A是通过使从顶面部11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朝向第2方向另一侧Z2***而设置的。同样,顶面突出部111B是通过使从顶面部11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朝向第2方向另一侧Z2***而设置的。
另外,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例如,顶面突出部111A、111B也可以分别是切口。例如,顶面突出部111A、111B也可以通过在从顶面部11的第1方向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2方向另一侧Z2折曲而设置。或者,也可以在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上设置与顶面突出部111A、111B对应的部件。
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Z1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更具体而言,第1侧面突出部123A从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1内侧面1210A朝向振动体5突出。第1侧面突出部123B从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2内侧面1210B朝向振动体5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是切口。例如,第1侧面突出部123A是通过在从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1方向另一侧X2折曲而设置的。同样,第1侧面突出部123B是通过在从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1方向一侧X1折曲而设置的。
另外,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例如,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也可以分别通过使从第1方向板部121A、121B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而设置。或者,也可以在第1方向板部121A、121B的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上设置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对应的部件。
像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至少包含从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突出的顶面突出部111A、111B。这样,当在第1方向X上振动的振动体5与第1对置部1A、第2对置部1B抵接时,向与振动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Z突出的顶面突出部111A、111B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比向与振动方向平行的第1方向X突出的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等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振动体5在振动方向上对置的上述至少一方的对置部的耐冲击强度。
此外,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至少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该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Z1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这样,能够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设置朝向振动体5突出的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另外,作为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通过将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与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一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的耐冲击强度。
在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中,优选使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分别机械结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1对置部1A中,从第1方向板部121A折曲的第1侧面突出部123A通过钩挂于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的顶面突出部111A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而固定。在第2对置部1B中也同样如此。这样,能够使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的耐冲击强度成倍提高。另外,机械的结合构造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可以采用其他的构造。
另外,在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中,更优选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剂等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1对置部1A中,顶面突出部111A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被焊接。在第2对置部1B中也同样如此。这样,进一步增强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的结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个耐冲击强度的成倍的提高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采用了机械结合和基于焊接等的固定这两者。但是,不限定于该例示,在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中,也可以采用机械结合和基于焊接等的固定中的一方。例如,在第1对置部1A中,可以是顶面突出部111A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机械结合而没有进行焊接等的结构。或者,在第1对置部1A中,也可以是顶面突出部111A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没有机械结合而利用焊接等相互固定的结构。在第2对置部1B中也同样如此。即使在采用双方中的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使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的耐冲击强度成倍提高的效果。
<1-2-2.第3对置部和第4对置部>
第3对置部1C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第4对置部1D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底面突出部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B。
底面突出部131A、13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X的单侧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Z1突出。更具体而言,底面突出部131A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Z1突出。底面突出部13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Z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底面突出部131A、131B是立起部。例如,底面突出部131A是通过使从底面部13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朝向第2方向一侧Z1***而设置的。同样,底面突出部131B是通过使从底面部13的第1方另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朝向第2方向一侧Z1***而设置的。
另外,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例如,底面突出部131A、131B也可以分别是切口。例如,底面突出部131A、131B也可以通过在从底面部13的第1方向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1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2方向一侧Z1折曲而设置。或者,在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上也可以设置与底面突出部131A、131B对应的部件。
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Z2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更具体而言,第2侧面突出部124A从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1内侧面1210A朝向振动体5突出。第2侧面突出部124B从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2内侧面1210B朝向振动体5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是切口。例如,第2侧面突出部124A是通过在从第1方向板部121A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1方向另一侧X2折曲而设置的。同样,第2侧面突出部124B是通过在从第1方向板部121B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的第3方向Y的两侧形成切口并使该部分向第1方向一侧X1折曲而设置的。
这样,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至少包含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Z1突出的底面突出部131A、131B。这样,当在第1方向X上振动的振动体5与第3对置部1C、第4对置部1D抵接时,向与振动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Z突出的底面突出部131A、131B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比向与振动方向平行的第1方向X突出的第2侧面突出部124A等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振动体5在振动方向上对置的上述至少一方的对置部的耐冲击强度。
此外,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至少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该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Z2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这样,能够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底面部13侧设置朝向振动体5突出的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另外,作为第3对置部1C和/或第4对置部1D,通过将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与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一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3对置部1C和/或第4对置部1D的耐冲击强度。
另外,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例如,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也可以分别通过使从第1方向板部121A、121B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起具有规定的第2方向宽度的部分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而设置。或者,也可以在第1方向板部121A、121B的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上设置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对应的部件。
在第3对置部1C和/或第4对置部1D中,优选为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分别机械结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3对置部1C中,从第1方向板部121A折曲的第2侧面突出部124A通过钩挂于向第2方向一侧Z1***的底面突出部131A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而固定。在第4对置部1D中也同样如此。这样,能够使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的耐冲击强度成倍提高。另外,机械结合构造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可以采用其他的构造。
另外,在第3对置部1C和/或第4对置部1D中,更优选为,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剂等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3对置部1C中,底面突出部131A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被焊接。在第4对置部1D中也同样如此。这样,进一步增强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的结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自的耐冲击强度的成倍的提高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采用了机械结合和基于焊接等的固定这两者。但是,不限定于该例示,在第3对置部1C和/或第4对置部1D中,也可以采用机械结合和基于焊接等的固定中的一方。例如,在第3对置部1C中,可以是底面突出部131A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机械结合而没有焊接的结构。或者,在第3对置部1C中,也可以是底面突出部131A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没有机械结合而利用焊接等相互固定的结构。在第4对置部1D中也同样如此。即使在采用双方中的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使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的耐冲击强度成倍提高的效果。
<1-3.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所示,第1对置部1A、第2对置部1B分别是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这两者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包含这两者中的一者的结构。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所示,第3对置部1C、第4对置部1D分别是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和底面突出部131A、131B这两者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包含这两者中的一者的结构。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有时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1-3-1.第1变形例>
图4A和图4B示出第1变形例的第1~第4对置部1A~1D的结构。图4A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振动马达100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的一例的剖视图。图4B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振动马达100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的一例的剖视图。另外,图4A和图4B示出沿图1的A-A的截面的第1方向端部的剖视构造。
在图4A中,第1对置部1A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不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另外,在图4B中,第2对置部1B包含顶面突出部111B,不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B。另外,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一个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并且不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的结构。换言之,也可以是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另一个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这两者的结构。
另外,在图4A中,第3对置部1C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不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另外,在图4B中,第4对置部1D包含底面突出部131B,不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B。另外,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的一个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131B并且不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的结构。换言之,也可以是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的另一个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和底面突出部131A、131B这两者的结构。
<1-3-2.第2变形例>
图5A和图5B示出第2变形例的第1~第4对置部1A~1D的结构。图5A是示出第2变形例的振动马达100的第1方向一侧端部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第2变形例的振动马达100的第1方向另一侧端部的一例的剖视图。另外,图5A和图5B示出沿图1的A-A线的截面的第1方向端部的剖视构造。
在图5A中,第1对置部1A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不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另外,在图5B中,第2对置部1B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B,不包含顶面突出部111B。另外,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一个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并且不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的结构。换言之,也可以是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另一个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这两者的结构。
另外,在图5A中,第3对置部1C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不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另外,在图5B中,第4对置部1D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B,不包含底面突出部131B。另外,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的一个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并且不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131B的结构。换言之,也可以是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的另一个包含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和底面突出部131A、131B这两者的结构。
<1-4.总结>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振动马达100产生第1方向X的振动。在该振动马达100中,板形状的基板3与第1方向X平行设置。振动马达100具有:壳体,其具有侧面部12、顶面部11和底面部13;以及振动体5,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在第1方向X上进行振动。侧面部12、顶面部11以及底面部13分别是不同部件。侧面部12是向与第1方向X垂直的第2方向Z延伸的筒状,收纳振动体5。顶面部11覆盖侧面部12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底面部13覆盖侧面部12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在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设置有基板3。壳体1还具有第1对置部1A、第2对置部1B、第3对置部1C以及第4对置部1D。第1对置部1A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被设置于比侧面部12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X2的第1内侧面1210A靠第1方向另一侧X2的位置。此外,第1对置部1A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Z1在第1方向X上对置。第2对置部1B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被设置于比侧面部12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X1的第2内侧面1210B靠第1方向一侧X1的位置。此外,第2对置部1B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Z1在第1方向X上对置。第3对置部1C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X1被设置于比侧面部12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X2的第1内侧面1210A靠第1方向另一侧X2的位置。此外,第3对置部1C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Z2在第1方向X上对置。第4对置部1D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X2被设置于比侧面部12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X1的第2内侧面1210B靠第1方向一侧X1的位置。此外,第4对置部1D与振动体5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Z2在第1方向X上对置。
根据该结构,与振动体5在第1方向X上对置并且能够使该振动体5的第1方向X上的振动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部件(即,第1~第4对置部1A~1D)不仅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底面部13侧,还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振动方向上与振动体5对置的部件的耐冲击强度。
另外,顶面部11、侧面部12以及底面部13分别是不同部件,因此能够提高在第2方向Z上设置第1~第4对置部1A~1D的位置的自由度。例如,在侧面部12和顶面部11是通过拉伸加工等形成的有盖筒状的相同部件的情况下,因加工方法而导致侧面部12与顶面部11的连接部分硬化。因此,难以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高精度地设置限制振动体5的振动范围的对置部。针对于此,根据上述结构,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也能够高精度地设置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至少一方至少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该顶面突出部111A、111B从顶面部11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Z2突出。
根据该结构,当在第1方向X上振动的振动体5与第1对置部1A、第2对置部1B抵接时,向与振动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Z突出的顶面突出部111A、111B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比从与振动方向平行的第1方向X突出的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等对振动体5的耐冲击强度更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振动体5在振动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部1A、1B的耐冲击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至少一方至少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该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Z1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顶面部11侧设置朝向振动体5突出的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另外,作为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通过将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与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一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对置部1A和/或第2对置部1B的耐冲击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1对置部1A和第2对置部1B中的至少一方包含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其中,该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Z1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被机械结合。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例如相互钩挂而机械结合,从而能够成倍地提高双方的耐冲击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顶面突出部111A、111B和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被焊接。
根据该结构,由于进一步增强了顶面突出部111A、111B与第1侧面突出部123A、123B的结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自的耐冲击强度的成倍的提高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分别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中的至少一方,该底面突出部131A、131B从底面部13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Z1突出,该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在侧面部12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Z2从朝向第1方向X的振动体5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5突出。
根据该结构,作为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通过设置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或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能够提高可在壳体1的内部的第2方向Z的底面部13侧限制振动体5的振动范围的部件(即,第3对置部1C、第4对置部1D)的耐冲击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3对置部1C和第4对置部1D中的至少一方包含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被机械结合。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例如相互钩挂而机械结合,从而能够成倍地提高双方的耐冲击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底面突出部131A、131B和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被焊接。
根据该结构,由于进一步增强了底面突出部131A、131B与第2侧面突出部124A、124B的结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自的耐冲击强度的成倍的提高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侧面部12是将一体连接的板的两端部通过凿紧固定部125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凿紧固定部125设置于侧面部12的与第1方向X和第2方向Z这两个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一侧Y1的端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因冲击而导致与振动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Y的力作用于振动马达100,凿紧固定部125也不容易与在第1方向X上振动的振动体5接触。因此,提高振动马达100的耐冲击强度。
另外,侧面部12是将一体连接的板的两端部通过凿紧固定部125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因此,容易使侧面部12更高精度地相对于底面部13垂直设置。即,容易使侧面部12的第1方向板部121A、121B与第2方向和第3方向平行,并且容易使侧面部12的第3方向板部122A、122B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平行。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设置第1~第4对置部1A~1D。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顶面部11的外缘部和侧面部12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被焊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焊接来提高顶面部11的相对于侧面部12的安装强度。
<2.其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各种设备所具有的振动马达中。

Claims (10)

1.一种振动马达,其产生第1方向的振动,并且与第1方向平行地设置有板形状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该振动马达具有:
壳体,其具有侧面部、顶面部以及底面部;以及
振动体,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1方向上振动,
所述侧面部、所述顶面部以及所述底面部分别是不同部件,
所述侧面部是沿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的筒状,收纳所述振动体,
所述顶面部覆盖所述侧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
所述底面部覆盖所述侧面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部,
在所述底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设置有所述基板,
所述壳体还具有:
第1对置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的第1内侧面靠第1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
第2对置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的第2内侧面靠第1方向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
第3对置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另一侧的所述第1内侧面靠第1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以及
第4对置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方向另一侧被设置于比所述侧面部的朝向第1方向一侧的所述第2内侧面靠第1方向一侧的位置,与所述振动体的第1方向另一侧面的第2方向另一侧在第1方向上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对置部和所述第2对置部中的至少一方至少包含顶面突出部,该顶面突出部从所述顶面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另一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对置部和所述第2对置部中的至少一方至少包含第1侧面突出部,该第1侧面突出部在所述侧面部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从朝向第1方向的所述振动体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对置部和所述第2对置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
所述顶面突出部;以及
第1侧面突出部,其在所述侧面部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一侧从朝向第1方向的所述振动体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突出,
所述顶面突出部和所述第1侧面突出部被机械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突出部和所述第1侧面突出部被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对置部和所述第4对置部分别包含底面突出部和第2侧面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其中,该底面突出部从所述底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面向第2方向一侧突出,该第2侧面突出部在所述侧面部的第1方向端部的第2方向另一侧从朝向第1方向的所述振动体侧的内侧面向该振动体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对置部和所述第4对置部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底面突出部和所述第2侧面突出部,
所述底面突出部和所述第2侧面突出部被机械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突出部和所述第2侧面突出部被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部是将一体连接的板的两端部通过凿紧固定部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
所述凿紧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侧面部的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一侧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部的外缘部被焊接至所述侧面部的第2方向一侧端部。
CN201920410919.6U 2018-03-29 2019-03-28 振动马达 Active CN2099823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5088A JP7228959B2 (ja) 2018-03-29 2018-03-29 振動モータ
JP2018-065088 2018-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302U true CN209982302U (zh) 2020-01-21

Family

ID=6816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0919.6U Active CN209982302U (zh) 2018-03-29 2019-03-28 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28959B2 (zh)
CN (1) CN20998230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4986B2 (en) * 2020-01-28 2022-06-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aptic device with vibration motor and seat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41961U (zh) * 2015-11-03 2016-04-0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205356112U (zh) * 2015-12-30 2016-06-2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JP6181836B2 (ja) * 2016-10-19 2017-08-1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76688A (ja) 2019-10-10
JP7228959B2 (ja) 202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6360B (zh) 线性振动器
JP2018019458A (ja) 振動モータ
JP6870996B2 (ja) 振動モータ
JP2018019459A (ja) 振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77105B (zh) 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的制造方法
US20190052160A1 (en) Vibration motor
CN209982302U (zh) 振动马达
JP2017175761A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111316543B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211830531U (zh) 线性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JP6813423B2 (ja) 電気機械変換器
US20230140711A1 (en) Actuator
CN110799273B (zh) 致动器
JP7171847B2 (ja) 振動発生器
CN111921828B (zh) 振动产生装置
WO2019013085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11921827B (zh) 振动产生装置
JP7274607B2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10098713B (zh) 致动器
CN209497378U (zh) 振动马达
JP7250610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デバイス
KR102037777B1 (ko) 진동 모터
CN111277106B (zh) 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JP6871082B2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0098712B (zh) 致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