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4691U -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4691U
CN204604691U CN201520205698.0U CN201520205698U CN204604691U CN 204604691 U CN204604691 U CN 204604691U CN 201520205698 U CN201520205698 U CN 201520205698U CN 204604691 U CN204604691 U CN 204604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fan
external rings
frusto
co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5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河征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erging Metal Typ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ging Metal Typ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01788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91363U/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0095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97505U/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ging Metal Typ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ging Metal Type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4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4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通过使扇形体的移动姿势稳定、防止扇形体受损、摩擦,因此,能够实现修补次数减少、延长使扇形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提高环状模具的模具组装的精度,一并实现由迅速移动所产生的生产力提高。通过使外部环在轴线方向的上一个方向上移动,将各扇形体往半径方向内部推动、关闭环状分割模具。外部环对各扇形体的推动从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至到达关闭位置的跟前的途中位置,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进行面抵接的推动,从上述途中位置至各扇形体的关闭位置,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直接抵接地推动来代替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导的抵接。

Description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使汽车用轮胎等硫化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技术背景
以往,作为用于成形汽车用轮胎的模具装置提供一种被称为轮胎模具硫化的模具装置,其一边硫化一边成形。而且,该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具有将轮胎的胎面部成形的环状模具。
在近年,这种轮胎的胎面部成形用的环状模具,很多都是使用将环状模具在圆周方向上分割为多个的环状分割模具。将该各分割模具称为扇形体,而作为具备由这样的多个扇形体构成的环状模具的轮胎硫化模具,有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787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涉及具备由多个扇形体构成的环状模具的轮胎硫化机。这个硫化机的优点是它可以使扇形体的半径方向的壁厚变薄,从而使可以硫化的轮胎的外形寸法变大。
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轮胎硫化模具是通过将处于各扇形体的半径方向外方的外部环的内侧做成截头圆锥状面,并且将各扇形体的外侧做成截头圆锥状,把外部环从上方移到下方,因此使各扇形体从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到内方,关闭环状模具,因此组成环状模具的结构。在环状模具关闭地组成的状态下,外部环的内侧的截头圆锥状面与各扇形体的外侧的截头圆锥状成为密接的状态。
可是,根据附图12可知,以往的轮胎外部硫化模具装置在使环部从上方移到下方的途中的整个区域中,也就是说在外部环21将各扇形体22完全封闭到最下方位置前的部分整个区域中,互相连接的外部环21的截头圆锥状面21a的圆弧的曲率半径比各扇形体22的截头圆锥状面22a的圆弧的曲率半径大,所以各扇形体22相对于外部环21的线抵接是非常局部的抵接。
因此,各扇形体22在移动中非常不稳定。反复与外部环22发生局部的抵接、接触,令扇形体摩擦、受损,甚至引发起尺寸精度下降的问题。各扇形体22的姿势崩塌,不能得到顺利的活动,影响环状模具的良好的组装精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通过使扇形体的移动姿势稳定、防止扇形体受损、摩擦,因此,能够实现修补次数减少、延长使扇形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实现通过各扇形体的关闭进行组成的环状模具的组成(模具组装)精度提高和稳定性提高,实现由迅速移动所产生的生产力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构成为具备多个扇形体和外部环,上述多个扇形体构成用于成形轮胎的胎面部的环状分割模具,上述外部环被配置于该多个扇形体的半径方向外方,通过使上述外部环在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上移动,上述外部环将各扇形体向半径方向内方推动,关闭环状分割模具,通过使上述外部环在轴线方向的上述一个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使各扇形体向半径方向外方移动,打开环状分割模具,上述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上述各扇形体的外侧面和与其相对的外部环的内侧面构成为互相相对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和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
在上述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和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互相相对地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和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并且,
由上述外部环所进行的各扇形体的推动,从该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直到到达关闭位置的跟前的途中位置为止,是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进行面抵接的推动,并且,从上述途中位置至上述各扇形体的关闭位置,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直接抵接,是代替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的抵接。
本实用新型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第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构成为能够对从由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所进行的抵接变为由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所进行的抵接的途中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在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凸状曲面的圆弧轨迹后退了的后退位置,在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的位置进入了的进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是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由装卸自如的金属板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的任一方或双方。
本实用新型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第五方面是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金属板能够通过切削或相互重叠来调整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板的材料是由铜合金或软氮化处理等的表面处理了的铁合金,其他适合滑动的材料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中记载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在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一部分与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构成相对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外部环对各扇形体的推动能够让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抵接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因此各扇形体与外部环接触到能够安定推动,姿势安定。使外部环避免不需要的接触,令扇形体的损伤,磨损减到最低,减少维修的次数,延长装置的寿命。
外部环对各扇形体的推动可以让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抵接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能够防止在外部环的移动时的扇形体姿势的不稳定,使外部环的移动能够瞬速同时也使扇形体推动的速度比快。因此环状模具的模具组装所需要的时间也能缩短,提高生产能力。
上述外部环对各扇形体的推动,从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至到关闭位置的前的途中上,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抵接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推动的结构上,上述途中位置至上述各扇形体的关闭位置止,代替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的抵接,由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直接抵接推动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构造。
从途中位置以后至关闭位置上,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对各扇形体截头圆锥状外侧面一边抵接,一边对各扇形体推动,这时,各扇形体会游动因此各扇形体与外部环的位置会被互相修正,使各扇形体的最终关闭位置能够模具组装成非常出芯正确的环状模具。
加上途中位置上外部环与各扇形体的抵接,使各扇形体的移动速度加快,能够使这个模具的移动时间缩短。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中记载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除了有上述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效果以外,在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抵接改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抵接途中能够调整途中位置,也就是双方的平坦面的抵接改到截头圆锥状外侧面与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抵接的位置上,可以依因环状模具的大小所设计的各扇形体的大小,分割数,各扇形体的移动距离,外部环的大小,移动距离等各种因素来调整到最适合的位置。
最适合的位置就是说,把扇形体的摩擦,受损减到最低程度,而且要能够又快又准的模具组装环状模具的位置。这种最适合位置会因上述的环状模具的大小所设计的各扇形体的大小,分割数,各扇形体的移动距离,外部环的大小,移动距离等各种因素变化,所以再装置刚刚完成时很难得到最适合的位置。需要装置一边运作,一边调整来得到最适合的位置。
第三方面所记载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是,除了具有第一方面与第二方面所记载的效果以外,在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凸状曲面的圆弧轨迹后退了的后退位置,在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的位置进入了的进入位置。
因此,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具体构造是,实际上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至关闭位置前的途中上,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可以抵接推动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从途中位置至关闭位置上,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可以直接抵接推动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
第四方面所记载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除了上述第1~第3方面的效果以外,由装卸自如的金属板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的任一方或双方,所以金属板能够简单的构造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
加上由金属板所组成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的一方或双方如表面受到摩擦,损伤时,能够将金属板装卸自如,因此能使扇形体与外部环的使用寿命延长。
除上述第四方面的效果之外,第五方面金属板能够通过切削或相互重叠来调整厚度,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的长度就不需要切除扇形体或外部环的主体。只需要调整金属板的厚度就可以。
第六方面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因金属板是由铜合金或是软氮化处理等表面处理过的铁合金,以及其他适合滑动的材料所组成的,所以在导平坦面的面抵接上,可以保持外部环的移动方向的顺利移动。在加上铜合金的话,如果抵接平坦面是铁合金时,摩擦会集中到有铜合金所组成的金属板,能够减低对方平坦面的摩擦。而双方的导平坦面都使用受过软氮化处理的铁合金的话,可以使摩擦次数不多的平坦面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环状分割模具的各扇形体和外部环的关系的水平剖视图,(a)是表示进行模具组装前的初期状态的水平剖视图,(b)是表示进行了模具组装后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进行模具组装前的状态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进行了模具组装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是表示进行模具组装前的状态、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尚未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抵接的状态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是表示模具组装开始初期的状态、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开始了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抵接的状态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是表示模具组装途中的状态、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抵接了的状态,向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抵接的状态转换的状态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是表示扇形体的移动结束变成关闭位置,模具组装完成了的状态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变型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其他变型例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是表示进行模具组装前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供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但是,以下的说明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之中。
首先,参照图1-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1,如图1所示,以上型板2、下型板3、外部环4作为外壳,在它们的内侧具备用于将轮胎的胎面部成形的上部模具5、下部模具6,以及构成环状分割模具的配置成多个环状的扇形体7。汽车的轮胎硫化成形是通过成形上述胎面部的上部模具5和下部模具6、以及由多个扇形体7构成的环状分割模具来进行的。
如图2所示,扇形体7由多个、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中由9个构成,该多个扇形体7被配置成环状地构成环状分割模具。而且,由多个扇形体7构成的环状分割模具可以变化为如图2(a)所示的各扇形体7相互环状地打开的开放状态和如图2(b)所示的各扇形体7相互环状地密接的关闭状态。在密接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下,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的状态完成。
各扇形体7可以由更多个的部分构成。
在上述扇形体7的外方配置了一个外部环4。通过外部环4的移动,进行各扇形体7的向半径方向内方和外方的移动。
参照图3、4,上述外部环4被经由未图示的气缸的活塞杆8在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及其反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外部环4在图3、图4的上下方向移动。更具体来说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在使外部环4从图3所示的上方向图4所示的下方移动时,各扇形体7从图3所示的状态向半径方向内方(在图3上为右方向)移动。并且,如图4所示,各扇形体7与上部模具5、下部模具6抵接,并且各扇形体7彼此环状地密接,模具组装完成。
通过各扇形体7的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完成,轮胎硫化成形的准备齐全。
另一方面,在结束了硫化成形后,在从如图4所示的状态使外部环4向上方移动时,各扇形体7向半径方向外方(在图4上为左方向)移动。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地,各扇形体7被开放,模具组装被解开而开放。
以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外部环4、扇形体7的结构以及作用。
参照图5~9,上述外部环4的内侧面,也就是在作为与扇形体7相对的面的半径方向的内侧面,构成向上方前端细的截头圆锥状内侧面、即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
在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的一部分,在与各扇形体7相对的位置,设有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带状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构成为与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具有同一坡度地倾斜。
上述扇形体7将作为与外部环4相对的面的半径方向的外侧面构成为向上方前端细的截头圆锥状外侧面,即,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该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构成为与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相同的坡度的圆锥状曲面。
在作为上述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一部分的圆周方向中央部设有在轴方向上呈带状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该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构成为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具有相同的坡度地倾斜。
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构成为处于相互相对的位置,在外部环4下降时,在直到到达其最终下降位置的跟前的位置之间,进行相互面抵接。
上述外部环4、各扇形体7能够由铁、铝等金属构成。
另外,如图3、4所示,各扇形体7为了使与上型板2、下型板3之间的动作顺利进行,可更换地夹设铜合金,软氮化处理了的铁合金、其他的良好滑动板9。
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可以使用与外部环4主体分体的外部环侧金属板43来构成。这时,在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的一部分形成在轴方向呈带状的凹部44,能够在该凹部44以带状装卸自如地安装外部环侧金属板43构成。
安装在上述凹部44的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上表面成为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
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则与外部环4的半径方向为直角的面地构成。
向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凹部44的安装能够使用螺钉10等、其他的安装机构装卸自如地进行。
另外,外部环侧金属板43可以使用铜合金或软氮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了的铁合金、其他的适于滑动的材料。
参照图9,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被配置成该平坦面42成为比构成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41a进入了的进入位置,更具体地说,通过使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上表面(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凹部44之间的高低差(段差)S1成为零以上,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被配置在上述进入位置。
通过形成上述高低差S1,能够调节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厚度,能够调节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上述进入位置。
虽然使上述高低差S1设置为零地构成,但这时无法调整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进入高度。
通过将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配置在比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的圆弧轨迹41a进入的进入位置时,外部环4与各扇形体7的抵接,能够不是通过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而是通过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从开放状态对环状分割模具进行模具组装时,至少在初期,由于外部环4尚处于高位置,所以与扇形体7接触的外部环4的部分的曲率半径与扇形体的曲率半径相比充分大。由此,外部环4成为在处于上述进入位置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进行面抵接的倾向。
符号11是T字块。该T字块11通过螺钉12等安装机构,以贯穿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形式,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外部环4上。
T字块11以被游嵌(遊嵌)于在扇形体7侧形成的T字槽13的状态构成。
通过使T字块11与T字槽13游嵌,外板4与各扇形体4以游嵌的状态连结。该外板4与各扇形体7之间的游嵌连结在使扇形体7从关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移动时进行利用。也就是说,通过使外板4向上方移动,被游嵌于该外板4的各扇形体7被向半径方向外方移动,模具组装被开放。
在图3、图4中,符号14是止动件。符号15是止动件用槽。上述外部环4的可动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由该止动件14和止动件用槽15决定。
参考图9,上述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被配置成该平坦面72成为比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凸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71a后退了的后退位置。也就是说,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作为将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凸状圆锥曲面的圆弧切成弦的平坦面地构成。
通过将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配置在比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71a后退了的后退位置,外部环4与扇形体7的抵接,能够不是通过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而是通过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从开放状态对环状分割模具进行模具组装时,在模具组装完成的位置附近的位置,外部环4下降到到最低下高度,因此与扇形体7接触的外部环4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减小到扇形体7的曲率半径同径左右。由此,外部环4成为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抵接于处于后退位置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相比,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抵接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倾向。
上述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也能使用与扇形体7主体分体的扇形体侧金属板73来构成。这时,能够在将上述扇形体侧圆锥状外侧面71的一部分切割了的状态的切割面75形成凹部74,并在该凹部75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扇形体侧金属板73。
被安装在上述凹部74的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上表面成为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
虽然该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通常构成为与上述切割面75成为齐平面,但是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也可以相对于切割面75具有高低差S2(参考图10)地突出。在具有高低差S2时,通过调节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厚度,能够调节上述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后退位置。
总之,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处于比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圆弧轨迹71a后退了的后退位置。
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作为与扇形体7的半径方向(外部环4的半径方向)成直角的面地构成。
向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凹部74的安装,可以使用未图示的螺钉等安装机构装卸自如地进行。
扇形体侧金属板能够使用铜合金或软氮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了的铁合金、其他适于滑动的材料。
上述T字槽13可以利用上述凹部74以及安装在该凹部74的一对扇形体侧金属板来形成T字状。
使用图3~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动作。
现在,如图3所示,在外部环4处于最上位的位置时,构成环状分割模具的各扇形体7处于半径方向的最外方。如图5所示,处于模具组装最开放的状态。
在图5所示的模具组装为最开放的状态下,外部环4与各扇形体7为非接触的状态。也就是说,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都处于相对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和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分开了的状态。
各扇形体7彼此也处于相互分开的状态。
当然,外部环4与各扇形体7通过T字块11和T字槽13以游嵌状态被连结。
在使外部环4从图3所示的外部环4的最上位位置(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向下方下降时,由于与各扇形体7相对的外部环4部分的环半径变小,因此,不久,如图6所示那样,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抵接(滑接)。
另一方面,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维持相对于扇形体7侧分开的状态即非抵接。
通过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72抵接,由外部环4所产生的扇形体7的推动开始,各扇形体7向半径方向内侧开始移动。
由此时的外部环4所产生的扇形体7的推动,由于是由引导平坦面42、72彼此的面抵接所产生的,所以移动中的扇形体7的姿势稳定,即使提高速度也难以产生摆动。即,能够防止扇形体7与外部环4碰撞、损伤。
随着外部环的进一步下降,暂时继续在图6所示的状态即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面抵接了的状态下的、由外部环4所产生的向各扇形体7的半径方向内方的推动。
在将外部环4下降到到达图4所示的外部环4的最低位位置(各扇形体7的关闭位置)跟前的途中位置时,即使在此之间,由于相对于各扇形体7的外部环4部分的环半变小,因此不久成为图7所示的状态。
即,外部环4与各扇形体7除了由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所进行的面抵接之外,开始由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所进行的线抵接。
在使外部环4进一步下降时,由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所进行的抵接消除,双方42、72分离。即,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对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推动结束。
而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对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进行直接的线抵接的推动,使各扇形体7移动。
由该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和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所进行的线抵接的推动,之后,持续至扇形体7的关闭位置。
在使外部环4下降到图4所示的最低位位置时,如图8所示,各扇形体7到达其关闭位置,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完成。
在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完成的各扇形体7的关闭位置,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地密接,各相邻的扇形体7彼此成为密接状态,环状环部完成。另一方面,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不会抵接,成为具有间隙地分离的状态。
在到达关闭位置的稍微跟前的状态中,优选为由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所进行的线抵接的推动。利用线抵接的情况由于各扇形体7的活动能够有游隙,因此能够在其间调整姿势。因此,各扇形体7在最终的关闭位置的跟前,能够充分地矫正在各扇形体7与外部环4之间以及在各扇形体7之间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能够进行轴心一致的正确且精密的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
在将处于关闭状态的各扇形体7开放的情况下,通过使处于最下位的外部环4上升来进行。
相对于扇形体7侧的T字槽13游嵌了外部环4侧的T字块11,因此,通过外部环4的上升,T字块11成为被钩挂在T字槽13上的状态,扇形体7被向半径方向外方拖曳。
T字块11,在外部环4朝下方下降期间,被尺寸设计成与T字槽13的任一内壁都不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通过外部环4的下降,从开放位置将各扇形体7推动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直到到达关闭位置的跟前的途中位置,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面抵接成立,并且从上述途中位置至扇形体7的关闭位置,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直接的线抵接成立。
进行从由上述外部环4与扇形体7所进行的面抵接切换为线抵接的“途中位置”虽是从开放位置起到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但该“途中位置”越接近关闭位置,就会越有以下优点,该优点为能使环状分割模具的模具组装动作迅速稳定地进行。另外,有使扇形体7难以受损的优点。另一方面,在将上述“途中位置”设定为太接近关闭位置时,会失去用于充分正确地调整各扇形体7的最终姿势的机会,产生不能正确地进行模具组装的情况。
因此,上述外部环4与扇形体7的抵接,关于从面抵接变为线抵接的“途中位置”,能够根据环状分割模具的曲率半径等的大小、扇形体7的分割数、扇形体7的材质、扇形体7的移动速度、其他的条件,在组装装置时、组装后的试运转时、之后的修补时,进行调节地构成是优选的。
上述“途中位置”的调节,在外部环4侧,能够通过调节相对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圆弧轨迹41a的进入位置的进入量Q1来进行。
另外,“途中位置”的调节,在扇形体7侧,能够通过调节相对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圆弧轨迹71a的后退位置的后退量Q2来进行。
在增加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进入量Q1时,变得容易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抵接。另一方面,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变得难以抵接。也就是说,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抵接变长,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抵接变短,“途中位置”变得接近关闭位置。
在减少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进入量Q1时,“途中位置”变得远离关闭位置。
另外,在增加上述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后退量Q2时,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抵接变难。另一方面,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抵接变得容易。即,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抵接变短,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41与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71的抵接变长,“途中位置”变得远离关闭位置。
在减少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后退量Q2时,“途中位置”接近关闭位置。
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进入量Q1的调节,具体来说能够对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厚度在组装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时、组装后的试运转时、之后的修补时,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能够通过调节构成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外部环侧金属板43上表面与凹部44的高度差S1的尺寸来进行。
更具体来说,能够通过调节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厚度来进行。具有高低差S1的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厚度调节能够通过切削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来进行。另外,能够通过将外部环侧金属板43更换为厚度不同的金属板来进行。
外部环侧金属板43与T字块11能够通过螺钉10、12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外部环4的主体。
另一方面,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后退量Q2的调节,具体来说能够通过将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厚度在组装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时、组装后的试运转时、之后的修补时,进行调节。
但是,在图3~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上表面与凹部74没有设置高低差。因此在如图3~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途中位置的调节主要为通过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厚度调节来进行。
扇形体侧金属板73能够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安装机构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扇形体7的主体。在未设有高低差的情况下,扇形体侧金属板73并不需要一定设置。在扇形体7自身形成切割面75作为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另外也可以在扇形体7自身形成T字槽13。
在如图10所示的变型例中,作为调节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42的进入量Q1的机构,将外部环侧金属板43形成为多张,设置成能够对其增减。也能够进行由这样的变更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重叠数所进行的进入量Q1的调整。
在图10中,由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张数增减所进行的厚度调节,通过螺钉10、12、能够将侧金属板43与T字块11装卸自如地从外部环4的主体上拆卸,能够在变更了外部环侧金属板43的张数的基础上,再次通过螺钉10、12来固定。
另外,在图10所示的变型例中,作为调节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72的后退量Q2的机构,扇形体侧金属板73具有高低差S2地从切割面75突出,能够通过切削该突出的扇形体侧金属板73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来进行。在该情况下,扇形体侧金属板73能够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手段在安装扇形体7的主体上。
在图11所示的其他变型例中,表示将T字块11与T字槽13的安装位置反过来的例子。即,在外部环4侧构成T字槽13,在扇形体7侧构成T字块11。此时,外部环侧金属板43为了收进T字块11被做成被分割的状态。
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同一部件、实现同一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在汽车轮胎的制造领域是有用的,在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也很大。
【符号说明】
1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2   上型板
3   下型板
4   外部环
5   上部模具
6   下部模具
7   扇形体
8   活塞杆
9   良好滑动板
10  螺钉
11  T字块
12  螺钉
13  T字槽
14  止动件
15  止动件用槽
41  外部环圆锥状内侧面
41a 圆弧轨迹
42  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
43  外部环侧金属板
44  凹部
71  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
71a 圆弧轨迹
72  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
73  扇形体侧金属板
74  凹部
75  切割面
S1  高低差
S2  高低差
Q1  进入量
Q2  后退量。

Claims (6)

1.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装置,构成为具备多个扇形体和外部环,上述多个扇形体构成用于成形轮胎的胎面部的环状分割模具,上述外部环被配置于该多个扇形体的半径方向外方,通过使上述外部环在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上移动,上述外部环将各扇形体向半径方向内方推动,关闭环状分割模具,通过使上述外部环在轴线方向的上述一个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使各扇形体向半径方向外方移动,打开环状分割模具,上述轮胎硫化模具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上述各扇形体的外侧面和与其相对的外部环的内侧面构成为互相相对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和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
在上述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和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互相相对地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和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并且,
由上述外部环所进行的各扇形体的推动,从该各扇形体的开放位置直到到达关闭位置的跟前的途中位置为止,是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进行面抵接的推动,并且,从上述途中位置至上述各扇形体的关闭位置,上述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直接抵接,是代替上述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的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能够对从由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与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所进行的抵接变为由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与各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所进行的抵接的途中位置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凸状曲面的圆弧轨迹后退了的后退位置,在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的位置进入了的进入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扇形体侧截头圆锥状外侧面的凸状曲面的圆弧轨迹后退了的后退位置,在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构成的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被构成为,该引导平坦面被配置在比构成外部环侧截头圆锥状内侧面的凹状圆锥曲面的圆弧轨迹的位置进入了的进入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装卸自如的金属板构成扇形体侧引导平坦面与外部环侧引导平坦面的任一方或双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板能够通过切削或相互重叠来调整厚度。
CN201520205698.0U 2014-04-07 2015-04-07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Active CN2046046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1788 2014-04-07
JP2014001788U JP3191363U (ja) 2014-04-07 2014-04-07 タイヤ加硫金型
JP2015-000959 2015-03-02
JP2015000959U JP3197505U (ja) 2015-03-02 2015-03-02 タイヤ加硫金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4691U true CN204604691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5698.0U Active CN204604691U (zh) 2014-04-07 2015-04-07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46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862A (zh) * 2019-02-20 2021-09-28 三菱重工机械***株式会社 模具容器装置及轮胎硫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862A (zh) * 2019-02-20 2021-09-28 三菱重工机械***株式会社 模具容器装置及轮胎硫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1077B (zh) 膨胀阀的阀体铸造方法
CN204604691U (zh) 轮胎硫化模具装置
CN105751445A (zh) 一种双斜度抽芯机构
JP3197505U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装置
US10603856B2 (en) Curing press for a tire blank, comprising a tie rod
CN103863810B (zh) 一种物流自动化输送线的滑块分拣机用滑块机构
CN205467170U (zh) 一种注塑机动模板微调装置
CN103332856B (zh) 一种玻璃导向装置
CN206104782U (zh) 一种内星轮冲孔模具的卸料装置
CN204276641U (zh) 模具冲压组件
CN204622486U (zh) 注塑模具及其抽芯机构
CN106113540A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CN206297112U (zh) 前模弹块结构以及模具
CN202428597U (zh) 一种塑料模具防止产品粘滑块的结构
CN207481011U (zh) 一种活络装置、空气弹簧模具及空气弹簧
CN205343678U (zh) 一种外拉杆式带动推板模具
CN20601162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抽芯结构
CN209365144U (zh) 一种塑胶模具
CN206484937U (zh) 单色射出ip滑块穿孔鞋底模具
CN208392438U (zh) 一种模具斜顶结构
CN105857659B (zh) 一种自动调节流量的灌装机
JP2009226611A (ja) タイヤ加硫成形型及びタイヤ加硫成形方法
CN204622482U (zh) 一种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
CN109454910A (zh) 一种航空轮胎成型扣圈盘
CN205969622U (zh) 一种滑块延时开模顺序调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