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6401A -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6401A
CN1836401A CNA2004800233881A CN200480023388A CN1836401A CN 1836401 A CN1836401 A CN 1836401A CN A2004800233881 A CNA2004800233881 A CN A2004800233881A CN 200480023388 A CN200480023388 A CN 200480023388A CN 1836401 A CN1836401 A CN 1836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station
cell site
data
group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33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6401B (zh
Inventor
C·赫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836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6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6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comprising mechanisms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e.g. status reports
    • H04L12/1868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mission, e.g. acknowled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组播方式的数据传输,其中重发是通过接收者向一个发送者发送反馈来请求的。接收站收到关于另一个接收站的反馈的通知。这是通过反射接收站到其它接收站的反馈实现的。由此,在例如反射反馈之一是否定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其它的接收站收到了不再需要提供它们的反馈的通知,因为重发不管怎样都会启动。有益地,这可以使得反馈方向上的干扰降低。

Description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播方式下的数据传输。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从发射站到多个接收站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一种用于进行从发射站到多个接收站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发射站,该数据传输***用于进行从该发射站向多个接收站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并且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接收站,该数据传输***用于进行从发射站到多个接收站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
背景技术
组播方式的数据传输在为了增大大量接受者正确解码的可能性而实施数据再传送的时候通常会造成困难,因为各个接受者都要单独地将它的反馈发送给一个发送者,在组播接受者群体很庞大的情况下,这会造成数量巨大的反馈信令。组播数据传输或点对多点数据传送指的是一个发送者一次向多个接受者发送数据(比如数据包)并且各个接受者对这个数据(该数据的单独一个物理表示)进行解码的数据传输。
如果将相同的数据传达到多个接受者,比如,在移动通信***的基站经由无线传输通道将相同的数据传送给无线电服务区内(radio cell)的多个接受者的情况下,将各个数据包以组播方式向所有接受者仅仅发送一次并且令所有的接受者对这一个数据包进行解码是有利的。换句话说,在物理层面上,仅仅使用了一个点对多点通道(p2m),与单独对每个接受者使用多个点对点通道(p2p通道)相反。通常,数据是以数据包形式发送的。
提高这样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可行途径是:
●前向纠错(FEC),这种方法对数据包的数据位添加冗余项,从而接收方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包中的错误
●如果接收方不能纠正所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包含的所有错误,则根据接收方的请求重发数据包。这样的重发可以是起初发送的数据包的完整副本,或者重发可以包含不同的数据,例如,仅附加奇偶校验位,在解码过程中将这些奇偶校验位与接收到的起初发送的数据包的位一起考虑。为了涵盖这两种情况,本文使用术语“对数据包进行重发”取代“数据包的重发”。
上述两种途径通常都是在通过p2p通道发送数据包的时候采用的。
对于经由p2m通道进行的传输,数据包的重发可能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各个接受者都必须将其反馈发送给发送者。这样,发送者不得不处理跟各个数据包所发往的接受者一样多的反馈消息。如果组播群组中的接受者数量十分庞大的话,这可能会在从接收者到发送者的方向上造成巨量的信令。而且,如果至少接受者之一请求重发,则需要进行数据的另一次点对多点传输,即,再一次向所有接受者发送数据。
换句话说,由于在接受者到发送者的方向上的大量信令,这种公知的点对多点传输在从接受者到发送者的方向上占据了很多的通道容量,并且会产生严重干扰,这样在组播群组中的接收者数量很庞大的情况下,效率可能是很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点对多点数据传输提供一种高效的反馈信令机制。
按照权利要求1中提出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上述目的可以通过进行从发射站到多个第一接收站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而得到解决,其中数据是从发射站向多个第一接收站发送的。然后,在发射站处,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的针对该数据的确认消息。发射站将该确认消息(可能与其它数据包一起)发送到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由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接收确认消息。
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这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涉及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处的解码的确认消息由发射站反射到了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由此,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告知关于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处的解码结果。由于这一获知,有益地,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可以决定下一步做什么。按照本发明的这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数据可以指的是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用户数据或通过控制通道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确认消息是如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那样(按照权利要求2)表示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未成功解码该数据的否定应答(acknowledgement)消息的情况下,由于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不能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这一事实,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知道对数据包的重发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可以决定不再进行它自己的涉及它自己对数据包的解码的确认消息向发射站的发送。有益地,这可以使得反馈信令得到减少。
另一方面,在如按照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那样,确认消息是表明该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处得到无误(即,成功地)解码的肯定应答消息,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可以使用这一信息来将它自己的确认消息送回发射站。有益地,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可以避免例如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已经发送了否定应答消息的情况下,来自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肯定或否定应答消息的不需要的反馈信令。由此,在从接收者到发送者的方向上的信令的数量可以得到降低,即使组播群组中的接收者数量很大。
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在确认消息是否定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发射站重发数据包。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不能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的情况下,发射站启动或开始数据包的重发,而不用等待组播群组中其它接收站的反馈信令。
由此,有益地,由于对数据包的重发不管怎样都是必要的,在一接收到否定应答消息时就进行的这种重发能够提高数据通道对接收者的效率,即,降低发送延迟,因为不必等到最后一个接收站发送了它的反馈再重发,并且在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大了对接收站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由于数据的重发是在接收到来自组播群组中的一个接收站的否定应答消息之后立即进行的,因此不必再考虑来自其它接收站的进一步的确认消息,即,可以在发射站处忽略这些进一步的确认消息,因为重发不管怎样都要进行。
由此,有益地,在存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对接收者的发送延迟和数据传输速率都可以得到改进,并且发射站所要解码的确认消息量也得到了降低。
按照权利要求4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多个第一接收站分组为多个群组或子集,其中将反馈阶段(feedback phase)分配给各个群组。这样,将成组的接收站安排成在预设的反馈阶段向发射站发送它们的确认消息。换句话说,接收站的群组依照对这个群组定义的反馈阶段发送它们的确认消息。
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接收者的集合分解成独立的或不相交的子集,从而为各个子集的成员分配预定的阶段,例如,无线电帧内的阶段,这决定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结构,在该阶段内,允许子集的成员发送它们的确认消息。按照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这一反馈阶段还可以是上行链路p2m控制通道中的预定的时隙或子帧,该时隙或子帧可以伴随通过p2m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
由于指定了反馈方案,发射站“知道”关于数据包传输的来自群组或子集的接收站的确认或反馈在什么阶段、时间、时隙或通道是可能发生的。
按照权利要求5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反馈方案修改成,在第二群组的确认消息开始发送之前,对第一群组或子集的确认消息进行解码并且将其反射回第二群组。由此,有益地,可以确保第二群组“知道”第一群组的反馈并且因此可以决定跳过它自己的反馈,即,发送它自己的确认消息。
由此,有益地,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信令的数量可以得到减少,这能够降低到发射站的通道中发生的干扰。除此之外,接收站还可以节省电池能量。
按照权利要求6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如果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接收到由发射站反射回来的表示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不能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的否定应答消息,则它在未成功解码的情况下并不发送它自己的否定应答消息。
按照权利要求7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组播群组的接收站仅仅在数据包的解码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确认消息,即,仅仅发送否定应答消息。有益地,这可以实现进一步降低接收者与发送者之间的信令数量。
按照权利要求8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在数据重发之后,发射站仅仅留意还没有发送针对该数据的肯定应答消息的接收站群组的确认消息。换句话说,在重发之后,发射站仅仅等待已经发送了否定应答消息或者还没有发送肯定应答消息的接收站群组的反馈,这是由于其它群组已经在它们之前发送了否定应答消息,从而在安排它们发送它们自己的确认之前它们接收到了另一个群组的否定确认消息的反射的复制(mirrored copy),并且决定不再发送它们自己的确认消息。
按照权利要求9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接收站改造成,使得只有否定应答消息被发送给发射站,并且发射站在接收到和解码出确认消息的时候启动数据的重发。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发射站在接收到和解码出来自接收站或接收站的子集的第一个否定应答消息的时候启动对数据包的重发。
有益地,这可以实现强健和有效的操作,同时将从接收者到发送者的信令数量保持得很低。
按照权利要求10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发射站改造成仅仅发送表示接收站已经无错误地解码了数据包的肯定应答消息。于是,发射站在没有接收到来自至少一个接收站的肯定应答消息之后启动对数据包的重发。
有益地,这能够降低上行链路干扰(从接收站到发射站),如果仅需要少量重发的话。这样,有益地,这能够在接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降低上行链路干扰。
按照权利要求11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该方法应用在全球移动电信***(UMTS)中的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下文中称为“MBMS”)的环境中。有益地,这能够通过UMTS无线电界面在UMTS无线电服务区内实现有效的反馈信令。
按照权利要求12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确认消息包括具有软性位形式的确认数据,并且进行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与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的确认消息的软性组合。
有益地,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例如在接收站中将不同发送者的确认消息或确认信号进行组合,因此能够实现在涉及通过p2m数据通道进行的同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确认信号的不同发送者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中以不足的发射功率发送的确认信号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13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第五接收站在接收到关于可用于分组的第一接收站的群组的数量的信息之后确定多个第一接收站的群组中的第四群组,第五接收站将自己分配给多个第一接收站的群组中的第四群组。有益地,按照本发明的这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第五接收站所属于的第四群组的确定是在没有额外信令的前提下由第五接收站进行的,因此降低了上行链路信令的数量。
按照权利要求14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第五接收站所属于的第四群组的确定是根据由第五接收站产生的随机数、对第五接收站的国际移动订户身份标识符(IMSI)和临时移动订户身份标识符(TMSI)之一应用的模操作和在数据传输期间确定的p2m通道上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的。
有益地,这可以规定接收站向不同群组的内部分配,而不用额外的下行链路传送。
按照权利要求15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确认消息是以第一发射功率从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六接收站发送到发射站的,其中,当最小数量的第六接收站依照按照反馈方案的第三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导致确认消息的叠加并且因此在发射站处接收到的功率增加时,在发射站处接收到的功率足以用来对确认消息的叠加结果进行解码。另一方面,当少于最小数量的第六接收站依照第三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时,在发射站处的接收功率不足以用来解码确认消息的叠加结果。
有益地,通过设定低于一定值的第一发射功率,只有多个确认消息的叠加结果才可以在发射站中得到成功的解码。如果例如仅发送一个确认消息,则发射功率可能不足以用于成功解码。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通过降低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确认消息的发射功率,可以引入阻止下行链路数据的重发的滤波器,因为仅有少量或很少量(例如,只有一个)接收站发送了确认消息。
按照权利要求16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在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依照第一反馈阶段以第二发射功率向发射站发送了确认消息之后,它依照第二反馈阶段并且以第三发射功率发送确认消息,其中第三发射功率高于第二发射功率。
有益地,这能够实现确认消息发送的功率倾斜(power ramping)。
按照权利要求17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数据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的,并且该方法是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的重发协议,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SM)移动电信***或UMTS电信***。
按照权利要求18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从发射站向多个第一接收站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其中发射站适用于将来自于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的针对数据的确认消息发送给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
有益地,由于确认消息从接收站到另一个接收站的反射,其它接收站收到了关于其它接收站的反馈的通知。这能够减少反馈信令,即,确认消息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传输。
按照权利要求19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将接收站分组为群组或子集,其中为各个群组或子集的成员分配预定的反馈阶段,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该预定阶段决定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结构,在这个阶段中,允许或安排群组或子集的成员发送它们各自的确认消息。在这种环境下,应当理解,反馈阶段并非指的是某一个具体阶段,而是应当理解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中的某一时间点、时隙、传送通道或子帧(当发送数据包时,相对于发送时间、时隙或子帧),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它伴随数据包的传输。
权利要求20和21提供了按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示范性
实施方式。
按照权利要求22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数据传输***的发射站,该数据传输***用于从该发射站向多个接收站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发射站适用于从一个接收站到另一个接收站发送确认消息。
按照权利要求23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接收站,该数据传输***用于从发射站向多个接收站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该接收站适用于接收从发射站发送到接收站的来自另一个接收站的确认消息。
下述可以看作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要点:将组播群组的接收者集合分解成独立的或不相交的子集,从而相对于数据包的传输为各个子集的成员分配无线电帧内的预定阶段,这决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结构,使得子集的成员能够在所述阶段内发送它们的反馈信号。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了这一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有了这样的子集,发射站已经接收到了对应于这些子集的子集反馈。这个已经接收到的子集反馈由发射站发送到“针对反馈所涉及的数据包的未完成子集”,即,还没有将它们针对这个数据包的反馈发送到发射站的接收站的子集。在下文中,为了对此进行表示,也使用“数据包的未完成子集”这一表达方式。有益地,这可以减少从接收者到发送者的方向上的信令数量,即,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方向上的信令数量。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介绍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将参照下文中介绍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加以介绍:
附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从发射站到多个接收站进行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简化表示。
附图2表示操作按照本发明的附图1中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
附图3表示操作按照本发明的附图1中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
附图4表示操作按照本发明的附图1中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表示用于从发射站2向多个接收站4、6、12、14和18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的简化表示。附图1中示出的数据传输***是无线数据传输***,其中数据从发射站2以数据包的形式经由无线电链路发送到接收站4、6、12、14和18。附图1中所示的数据传输***可以例如是蜂窝移动无线电电信***,比如GSM***或UMTS***,或者是无线局域网路。
附图1中所示的发射站2适用于将数据以数据包形式发送到多个接收站4、6、12、14和18。多个接收站4、6、12、14和18中的每一个适用于向发射站发回确认信息。这些确认信息与多个接收站4、6、12、14和18中的各个接收站中的数据解码有关。发射站2此外还适用于将至少一个从接收站4、6、12、14和18之一接收到的确认信息发回接收站4、6、12、14和18。
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将接收站4、6、12、14和18分成了四个子集8、10、16和20,使得由附图标记4指代的接收站处于或属于子集8中,由附图标记6指代的接收站处于或属于子集10中,接收站12和14属于子集16,而接收站18属于子集20。
在附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中,有这样一种反馈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将第一反馈阶段分配给子集8并且将第二反馈阶段分配给子集10。换句话说,子集8中的接收站4都分配到了第一反馈阶段,在这个阶段期间或者通过这个阶段,安排这些接收站将它们的确认信息(即,反馈消息)发回发射站2。这可以意味着,在这个专门分配给该子集的反馈阶段期间,反馈消息是一个接一个地发送的,即,是以时分方式发送的,或者是在反馈阶段期间以叠加方式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阶段通常比较短。可以通过使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有利地实现叠加。不过,也可以不采用CDMA来进行叠加,在这种情况下,反馈信号回发生冲突。如果仅发送了否定应答,则这种冲突不会对发送方造成检测出至少一个接收站通过否定应答(NACK)请求了重发的问题。而且,子集10、16和18的接收站6、12、16和18中的每一个分配到了另一个反馈阶段,在这个阶段期间、在这个阶段上或通过这个阶段,这些接收站可以将它们的确认消息发回发射站2。
换句话说,可以从附图1中看出,将一群组接收站4、6、12、14和18分解成为独立的子集8、10、16和20,从而在发射站2与接收站4、6、12、14和18之间的无线通信通道的无线电帧内为每个子集8、10、16和20的成员指定了预定反馈阶段,这决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结构,在这个阶段中,允许子集8、10、16和20的成员发送它们的反馈信号。反馈信号或确认消息通常也称为ACK或NACK消息。ACK消息是肯定应答消息,它表明数据包在各个接收站4、6、12、16和18中得到了无错误的成功解码,而NACK消息是否定应答消息,它表明发送这个NACK消息的接收站不能无错误地解码各自的数据包,并且因此请求重发。反馈阶段的这一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中的预定时隙或子帧,其伴随经由p2m数据通道进行的数据包传送。
如果发射站在这一阶段或上行链路控制通道的时隙中收到至少一个NACK,则它知道要求重发。这里,不管什么时候发射站2接收到至少一个来自各个子集的一个接收站的NACK,都将子集反馈定义为是NACK。据此,例如,如果发射站2接收到来自子集16中的所有接收站12和14的ACK,则将子集16的子集反馈定义为是ACK。
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这样一些子集:接收站已经接收到了对应于某一特定数据包的子集反馈(这里称为“针对该数据包已完成的子集”或者“数据包的已完成子集”,意思是,对于所考虑的数据包的传输,它们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反馈的送达),并且存在其它一些子集,这些子集的接收站仍然需要发送它们的反馈(这里称为“针对该数据包未完成的子集”或“数据包的未完成子集”),为了利用这一实际情况,将完成子集的反馈指示给未完成子集是很有益处的。
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由发射站将从接收站接收到的反馈反射回到其它接收站,从而使得这些其它接收站接到该反馈的通知。这一通知可以是这样进行的:将各个接收站的反馈反射到所有其它接收站。不过,这一反馈反射也可以是这样进行的:将子集的反馈反射到还没有发送它们的反馈的其它子集。
有益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刚刚变成完成子集的最新一个子集的反馈发送回其它子集。
这一子集反馈(最好是刚刚发出它的反馈的最新一个子集的反馈)的指示可以在最新一个子集发送它的反馈的上行链路阶段的短时间之后,在下行链路帧结构中的阶段内或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的时隙内进行。在下行链路中对子集指示子集反馈可以仅仅需要单独一位(为了在ACK和NACK之间进行区分)。
这样,按照本发明,在给定的时间点,各个未完成子集接到了最新将其反馈发送给发射站的子集的子集反馈的通知。如果指示给未完成子集的子集反馈(该子集反馈是在发射站2对发送了它的反馈或确认消息的最新一个子集的子集反馈进行了解码之后,借助下行链路帧结构中的预定阶段指示给未完成子集的)是NACK,则未完成子集的所有成员都会知道不管怎样都会进行重发,从而没有必要发送反馈,不管它们自己的反馈是ACK还是NACK消息。有益地,由于实际情况是未完成子集知道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对数据包的重发这一情况,因此它们可以避免发送它们自己的反馈,以致从这些子集到发射站2的信令数量可以得到大大降低。
有益地,由此,上行链路干扰可以得到降低。
有益地,可以使将发射站2修改成,只要发射站从一个接收站或从包括多个接收站的子集接收到NACK,即,否定应答消息,它就可以启动数据包的重发。如果发射站不是一接收到来自接收站的子集的NACK就启动对数据包的重发,而是继续发送新的数据包,则很重要的一点是接收站要记住对于每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反射的反馈,以避免对于数据包不需要的反馈消息,对于这些数据包,反射的反馈信息已经指示了将会启动重发。
对于这种记住所接收到的数据包(针对这些数据包发射站没有接收到所有子集的子集反馈)的反馈信息,另一种可选方案是遵照下述规则:对于每个数据包,发射站接收到了对应于该数据包的反馈信息,发射站指示-当安排发射站将所接收到的对应于这个数据包的反馈信息指示给所有接收站时,在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的下一次传输中-·NACK,如果针对这个数据包,到目前为止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对于至少一个接收站的子集是NACK,和
·ACK,如果针对这个数据包,到目前为止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对于所有接收站都是ACK。
使用这种可选方案,接收站不需要记住反射回来的反馈信息,并且发射站具有不一接收到作为子集反馈的NACK就启动对数据包的重发的自由,而是也可以稍后再启动重发。如果只要发射站一接收到作为子集反馈的NACK就启动重发,则这种可选方案就变得跟发射站对最新一个发送其反馈的子集的子集反馈进行反射的规则等价。
注意,采用这种可选方案,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可以将当前发明看作是,使得发射站基于来自数据包的已完成子集的子集反馈)对数据包的未完成子集指示,发射站是否仍然打算针对这个数据包发送重新传输。
在下文中,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发明,考虑四个子集8、10、16和20。将这四个子集8、10、16和20配置成构成用于接收从发射站2到多个接收站4、6、12和18的点对多点(p2m)数据传输的组播群组。在数据包从发射站2发出之后,发射站2等待来自子集8、10、16和20的子集反馈。按照本发明,反馈的顺序由反馈方案规定。按照附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案,发射站2首先等待来自子集8的子集反馈,然后是来自子集10的,然后是来自子集16的,再然后是来自子集20的。
在本文中,要再次加以理解的是,子集反馈指的是从各个子集的接收站发回到发射站2的确认消息。在子集的多个接收站中的一个接收站发出的一个确认消息是NACK的情况下,将子集反馈看成是NACK。只有在来自子集的所有接收站的所有确认消息都是肯定应答消息ACK的情况下,子集反馈才是ACK。
为了各个子集的反馈,使发射站2与接收站4、6、12、14和18的各个接收站之间的上行链路控制通道中的预定义阶段保持不用,使得子集的各个成员可以传送它的反馈。这个阶段可以由多个时隙组成,或者在CDMA***中,由上行链路控制通道的不同多路化代码组成。
如果发射站2发送数据包P1并且从子集8接收到了作为子集反馈的ACK、ACK作为针对P1的子集10的子集反馈,并且然后从子集16接收到了作为子集反馈的ACK,则发射站2可以在解码来自子集16的NACK之后直接启动针对P1的重发,而不用等待子集20的子集反馈。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这一重发之后,发射站2仅仅等待那些还没有发送ACK的子集的子集反馈,即,在当前情况下,等待子集16和子集20的子集反馈。此时,子集8和10并不发送任何反馈,即,确认消息,因为它们已经无误地解码了P1,即,按照较早从这些子集发送过来的ACK所表明的,这些子集能够无误地解码P1。
对此,重新为还没有从其接收到ACK的子集安排上行链路反馈阶段,以致仅仅由这些子集直接在重发之后发送它们的反馈,是很有益处的(为了减小延迟)。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可以将反馈方案修改成,为了进行重发,反馈方案将反馈阶段仅分配给还没有发送ACK的那些子集。
这种反馈方案中的阶段重新安排可以经由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指示给接收站,这可以控制这一重发协议。可以对该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进行前向纠错(FEC),很有益处地,这样使得这一p2m控制通道上的错误极少。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这一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还可以有益地是不具有处于顶部地位的重发协议而具有很强的FEC的p2m通道。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子集反馈与所发送的数据包之间的关联(link)是由所考虑的数据包得以发送时的时间点与各个子集发送其反馈时的时间点之间的预定时间差给出的。而且,子集反馈与相应发送的数据包之间的关联可以由发送数据包时的时间点与基站在下行链路帧(在数据包发送之后)指示最新一个提供其反馈的子集的子集反馈时的时间点之间的预定时间间隔给出。换句话说,该关联也可以基于各个数据包的发送与来自最新一个发送其反馈的子集的反馈的反射之间的时间差。
在将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适用于上面所提出的具有强FEC的情况下,即,在可以假定很有可能没有接收站会缺失(miss)或不成功解码出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的情况下,可以忽略ACK反馈。换句话说,可以将接收站4、12、14和18改造成,它们仅仅发送NACK作为确认消息,而不发送ACK反馈。这样,正确解码了数据包的子集中的接收站4、6、12、14、18不会发送确认消息。只会发送否定确认消息,NACK反馈消息,如果子集的发射站不能解码所接收到的数据包的话。这种工作模式(代替一个NACK或ACK,将其省略,即,根本不发送能量)也可以称为不连续传输(DTX)。
这与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的强FEC相结合尤其有益,据此,所有接收站可以至少无错误地接收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缺失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即,没有无错误地将其解码出来或者甚至没有接收到关于它的足够能量)可能意谓着(与将DTX定义为ACK一起,即,没有ACK消息),发射站会错误地认为缺失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的接收站接收到了数据包,虽然没有接收到数据包,更加没有得到解码。假设发射站发送连续的数据包流(包括重发),解决缺失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的问题的方法是,如果接收站在连续数据包流期间缺失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则使接收站也发送NACK。
按照这种假设,仍有可能发射站对不同的组播群组(它们各自分在不同的子集中)提供服务,因为数据传输是基于用于各个组播群组的不同多路化代码或多路化代码组完成的。
有益地,如果仅仅需要少量的重发,即,仅仅发送少量的NACK,则忽略ACK消息,即,将DTX定义为ACK能够降低下行链路干扰,即,出现在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传输路径中的干扰。
相反,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果需要很多次的重发,则将DTX定义为NACK是很有益处的,即,将接收站改造成使得它们仅仅发送明确的ACK反馈,而不发送任何NACK确认消息。如果解码不成功,按照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接收站将不发送任何反馈。在这种情况下,缺失下行链路p2m数据通道不会造成任何其它的问题,因为发射站将DTX(即,缺少NACK)理解为NACK。
因此,按照本发明,取决于当前的通道条件,发射站可以经由下行链路p2m控制通道通知发射站DTX指的是ACK还是NACK。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ACK和NACK使用不同的码字,从而发射站接收到接收站已经明白DTX指的是ACK(在有表示NACK的码字的时候)或者DTX指的是NACK(在有表示NACK的码字的时候)的指示。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最强健的操作是DTX指的是没有NACK的情况,不过,如果通道条件良好,以致各自发送都得到各个子集中的各个接收站的肯定应答,则这会带来相当多的ACK反馈。不过,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基站分辨出子集中不能无错误地解码出数据包的那些接收站,即,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子集的各个接收站按照反馈方案可以具有专有的时隙或多路化代码,用于传递其ACK(或DTX)。
在DTX指的是ACK(即,不发送ACK;仅发送NACK)的情况下,向子集的所有接收站正好提供一个时隙和多路化代码就足够了,因为,只要子集的接收站之一需要重发,它就会产生和发送NACK,然后这个NACK会造成子集反馈变成NACK。由于一个或多个NACK的发射能量是叠加的,即,不会造成任何干扰以致于使得NACK对于发射站是不能读的,因此“一个时隙和一个多路化代码”的设计可以是充分的。换句话说,在这种一个时隙或一个多路化代码设计中,多个NACK的冲突不会对发射站检测正确的子集反馈造成任何问题。
对于上面介绍的按照重发协议借助p2m通道进行的数据传输,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应用数据包较早之前的发送与这个数据包的进一步重发的软性组合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可以采用所谓的追踪组合(ChaseCombining)。按照追踪组合,将发送数据的软性位加到同一数据包的前次发送的软性位上,然后进行各个结果得到的软性位代表逻辑“一”还是逻辑“零”的判断。另外,重发可自解码或不可自解码冗余位也是可行的。
附图2表示操作按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时序图。附图2中所示的时序图涉及包括三个子集SS1、SS2和SS3的数据传输***,各个子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站。
在附图2中,对p2m数据通道和p2m控制通道的时隙采取了相同的编号方式。
ACK消息用“A”表示,而NACK用“N”表示。第一个号代表反馈消息所针对的数据包的序号,第二个号代表发送反馈信息的接收站所属的子集的序号。
附图2中的附图标记30指的是从发射站到接收站的p2m控制通道。附图标记32指的是用于将数据包从发射站发送到接收站的p2m数据通道,而附图标记34指的是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上行链路(UL)控制通道。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避免对所要发送的各个数据包进行无休止的重发,引入了1位顺序号(1位SN)(表示在图表3 0的第一行中)来表明数据包是第一次发送的新数据还是重发。这个1位顺序号是作为p2m控制通道的一部分发送的。同一数据包最初的发送和之后的重发使用相同的1位顺序号,1位SN。下一个数据包的新起发送是通过与前次发送相比切换(toggling)1位顺序号来向接收站表明的,并且通过这一切换,可以停止正在对数据包进行发送,换句话说就是“中止”。
此外,p2m控制通道此外还将计划好的发送所针对的软性缓冲区的地址(p2m控制通道的上区包括1位SN和软性缓冲区地址)指示给接受者,因为数个,即,N时隙个数据包可以相互处于发送之下,直到所有子集都已经向发射站提供了反馈。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可以对软性缓冲区位置进行编号,其中各个号码代表软性缓冲区地址。在p2m控制通道上需要Ceil(log2(N软性缓冲区))个位来对所有N软性缓冲区个软性缓冲区位置进行编码,其中“Ceil(x)”表示大于或等于x的最小整数,而log2是以2为底的对数。
由于数据包的顺序在发送期间可能发生改变,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除了在p2m控制通道上发送的1位SN之外,还将数据包序号(PSN)作为各个数据包的一部分发送出去(“经由p2m数据通道进行的带内传输”),从而接收站可以在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之后重构数据包的顺序。
时序图30中所示的p2m控制通道和时序图34中所示的UL控制通道中的方框36到88代表对应于各个子集SS1到SS3的一个数据位。这意谓着,如果设置了这个位,这可以例如向接收站表明,相应的数据包通过最新一次接收子集反馈得到了肯定应答。与数据包的关联是由p2m控制通道中传送这个数据位的时隙(时序图30)与p2m数据通道中发送数据包的时隙之间的固定关系给出的。
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数据包P1是在p2m数据通道中的第(N+1)个时隙中发送的(时序图32)。于是,子集SS1解码P1和各个子集成员将包含在A1-1(方框60)(这里表示子集反馈)中的确认消息发送给发射站所需的解码时间是一个时隙的长度。由于子集SS1的所有接收站无错误地解码了数据包P1,因此子集反馈A1-1是ACK消息。然后,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在时序图30中所示的p2m控制通道的第(N+4)个时隙中,将这一子集SS1肯定解码数据包P1指示给其它的子集,如附图2中的方框36所示。而且,将子集反馈A2-1指示给在时序图30中所示的p2m控制通道的第(N+5)个时隙中(由方框38表示),子集反馈A2-1表示由时序图34中的方框62所示的ACK消息,表示(由SS1的所有成员)无错误地解码由子集SS1在时序图32中所示的p2m数据通道中的第(N+2)个时隙中发送的数据包P2指示。
而且,在p2m控制通道30的第(N+6)个时隙(方框40)中,对从表示ACK的子集反馈A1-2(方框66)(该ACK是在时序图34中所示的UL控制通道的第(N+5)个时隙中发送的)得出的第二子集SS2正确解码数据包P1的指示进行反射,即,将其指示给其它子集。而且,在时序图34中所示的UL控制通道的第(N+7)个时隙中,将子集反馈,即,第三子集SS3的ACK A1-3(方框76)发送给发射站。由于仅有三个子集,因此没有必要反射第三个子集SS3的反馈,因为这一反射的反馈对其它子集没有用。
数据包P1的发送与p2m控制通道中反馈指示之间的距离(以时隙为单位)相对较长的原因是,在各个子集的各个接收站中解码数据包以及在发射站中评定所接收到的子集反馈以及在各个接收站中评定反馈指示都需要时间。依据接收站中的解码速度和发射站中评定子集反馈所需的处理时间,这个距离还可以更小一些。
由于反馈指示,即,向其它接收站或子集反射或发射接收站或子集的反馈或确认消息,遍布在数量与组播群组中的子集的数量一样多的p2m控制通道的时隙上,因此p2m控制通道的各个时隙必须容纳数个用于反馈指示的数据位,每个位对应于一个子集。
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需要(“子集数量”-1)个位;即,在附图2中,三个子集的反射需要两位。这样,时序图30中所示的p2m控制通道的第(N+6)个时隙载有一个位,即,方框42,它是对接收到p2m数据通道的第([N+6]-3)=(N+3)个时隙中的数据包P3的接收站的第一子集SS1的子集反馈ACK A3-1进行反射的反馈指示。而且,p2m数据通道的第(N+6)个时隙载有另一位,即,方框40,它是对接收到p2m数据通道的第([N+6]-3-2)=(N+1)个时隙中的数据包P1的接收站的第二子集的子集反馈ACK A1-2进行反射的反馈指示。
由于,按照附图2中所示的示范性实施方式,仅有三个子集,因此没有必要监测第三个子集的子集反馈,即,没有必要经由p2m控制通道将第三子集SS3的子集反馈指示给其它子集。这是由于第三子集S33是最后一个发送其反馈的子集这一情况造成的,即,组播群组中没有其它子集需要知道这个子集SS3的反馈。
附图3表示操作按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时序图,其中数据包P1、P2和P4需要进行重发。
附图3中所示的通道结构与附图2中所示的通道结构相对应。附图标记100代表表示从发射站到接收站的p2m控制通道的连续时隙的时序图。和附图2中一样,p2m控制通道左侧的第一个时隙是第(N+2)个时隙。朝着附图3的右侧,时隙编号递增1。p2m控制通道(的简略表示的)上部的灰色阴影区域包含1位SN和软性缓冲区地址,而下部的颜色更深的灰色阴影区表示各个时隙的指示部分或有效负荷部分,它们包含对应于SS1到SS3的各个子集的一位(方框106到124)。不过,应当注意,和附图2中一样,针对相应的最后一个(即,第三个)子集的信令,即,最后一个(即,第三个)未完成子集的确认消息的信令,是不需要的,即,(“子集数量”-1)个位就足够了。
时序图102表示p2m数据通道和数据包P1到P7在相应时隙内的发送。时序图104表示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UL控制通道。由于附图3中所示的通道结构与附图2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参照附图2来对通道结构进行进一步介绍。而且,和附图2中一样,附图3中所示的信令对应的组播群组包含三个子集SS1到SS3。
对p2m控制通道、p2m数据通道和UL控制通道采取相同的时隙编号方式。从时序图104可以看出,对于子集的各个成员,需要使用两个位来报告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解码结果。N1-1(方框126)、N2-1(方框128)和N4-2(方框140)代表从接收站到发射站的子集反馈,这里是NACK。N1-1代表第一子集SS1对在第(N+1)个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即,P1)的子集反馈(表示NACK)。N2-1(方框128)是第一子集SS1对在第(N+2)个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即,P2)的子集反馈(表示NACK)。N4-2(方框140)是第二子集对在p2m数据通道的第(N+4)个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P4的子集反馈(表示NACK)。如附图2所示,表示NACK的子集反馈是用方框中的“A”(方框130、132、134、136、138、142、144、146)表示的,而表示NACK的子集反馈是用“N”表示的(方框126、128、140)。方框中的第一个数字代表这个子集反馈所针对的数据包的编号,而第二个数字代表反馈子集所涉及的子集SS1到SS3。
从附图3中可以看出,对于用于包含三个子集的组播群组的p2m控制通道,两个位,即,(“子集数量”-1)个位就是足够的有效负荷大小。下文中将要解释,在需要重发数据包的情况下,这一p2m控制通道中的反馈指示位的数量也是足够用的。
如附图3所示,在p2m数据通道的第(N+1)个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P1未由第一子集SS1成功解码,从而从第一子集的成员向发射站经由UL控制通道发送了NACK消息。这是由经由UL控制通道到达发射站的第一子集的子集反馈N1-1(方框126)表示的。于是,在发射站中评定子集反馈N1-1(是NACK)所需的一定时间延迟之后,发射站在p2m控制通道的第(N+4)个时隙中将这个NACK作为N1-1(方框106)反射到其它子集并且于是反射到其它接收站。由于UL控制通道的第(N+3)个时隙中的子集反馈(方框126)表示NACK,因此发射站在p2m控制通道的第(N+5)个时隙内重发数据包P1,由P1’表示。在附图3中,重发的数据包由“’”表示。它们可以是最初发送的数据包的完整拷贝(于是将它们称为数据包的重发),或者可以例如包含仅仅附加奇偶检校验位(涵盖了不可自解码增加冗余位的情况)或者例如与最初的发送数据相比包含所有***位加上其它奇偶校验位(这是对于可自解码冗余位的一般性例子)。
而且,p2m控制通道的第(N+7)个时隙中的第一位,即,方框112,反射第一子集SS1针对p2m数据通道的第([N+7]-3)=(N+4)个时隙内发出的数据包P4的子集反馈。p2m控制通道的第([N+7])个时隙中的第二位指的是接收到第([N+7]-3-2)=(N+2)个时隙中发送的数据包P2的接收站的第二子集的子集反馈。不过,由于P2已经在第(N+6)个时隙内进行了重发(P2’),因为第一子集SS1已经在UL控制通道的第(N+4)个时隙内将作为子集反馈的NACK N2-1(方框128)指示给了发射站,因此p2m控制通道的第(N+7)个时隙内的这个第二位没有意义(因此在附图中没有示出),故而被知道要重发P2’的接收站忽略。
应该已经注意到,附图2和3没有示出,如果例如没有使用追踪组合(即,数据包的重发是最初发送数据的完整拷贝),即,如果采用了可自解码和不可自解码冗余传输方案,p2m控制通道也可以承载关于重发的冗余位版本的信息。
此外,为了使得p2m控制通道受到更强的FEC保护,按照本发明,它们也可以承载CRC(循环冗余码校验)位,这也没有在附图2和3中示出。而且,如果要采用不同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案,调制和编码方案也可以借助p2m控制通道指示给接收站以及将用户位(即,未编码的)的数量指示给接收站,它们在一个数据包内传送(所谓的“传输块大小”),从而接受方可以从编码位的数量得出它所接收到的数据,这采用了凿位方案(puncturing scheme)。
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在p2m控制通道上反射的子集反馈可以是作为p2m控制通道的相应时隙的第一部分发送的,并且可以通过与p2m控制通道上携带的其它信息的CRC不同的单独的CRC来加以保护,以便能够实现由接收站对子集反馈快速解码,而不需要在p2m控制通道上携带的其它信息。如果采用了CDMA技术,则p2m控制通道的这个部分也可以在不同的多路化代码或代码组上进行发送。
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如果采用了CDMA技术并且从一次传送到下一次传送多路化代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则所使用的多路化代码的指示也可以借助p2m控制通道来实现。如果使用p2m控制通道来控制向数个组播群组的发送,其中将各个组播群组组织成不同的子集,则p2m控制通道也可以包含各个组播群组的标识。而且,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很有益处的(尤其是用于解码的用途)是,相对于p2m数据通道在时间上对p2m控制通道进行平移,从而p2m控制通道的时隙内携带的信息可以早于p2m数据通道上发送的与p2m控制通道的时隙内的信息相关的数据而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p2m控制通道的时隙是相对于附图2和3在时间上向左得到平移的。
在所有群组都提供了它们的反馈之前可能会占用多个时隙这一事实,对于经由大气界面传输的连续数据包流而言(在无线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可能要求接收站或接受者能够存储多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可能是无序的。在最好的情况下,反而需要最大的存储空间,在发送了由所有发送站无错误地接收到的数据包A之后,需要发送数量(N时隙)与时隙一样多的其它数据包,直到所有子集都已经提供了它们针对数据包A的ACK反馈。如果子集之一发送了NACK,则这将会造成此后直接进行重发,即,同时时隙于是用于重发,从而仅需要存储比N时隙少的数据包。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果接收站向子集的分配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需要数次重发的可能性较高的接收站处于相同的子集内和/或处于按照反馈方案安排成将它们的反馈发送到发射站的子集中的前几个中,则可以实现得到改进的延迟降低。于是,将会在最早的时间点接收到NACK,这使得重发可以在最早的可能时间点启动。
向子集的分配可以借助发送给各个接收站的配置消息明确地完成。对于大量的接收站,这可能不太现实,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分配可以隐含地完成:例如,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各个移动电话具有唯一的订户身份标识(IMSI:国际移动订户身份标识)。如果移动电话仅知道它们所要构成的子集的数量,则各个移动电话可以通过这个IMSI求算它所属于的子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这个所要构成的子集的数量N子集是例如经由p2m控制通道指示给移动电话(即,接收站)的,或者甚至是通过在另一个下行链路通道上发送的广播消息指示给移动电话的,并且于是可以借助下述公式求算对应于各个移动电话的相应子集:
“所分配的子集”=IMSI mod N子集
尤其是在很大的组播群组中,按照本发明,已经发现,接受一些接收站最终可以丢失数据包是很有益处的。这可能会造成,只有在不止一个而是由阈值预定义的多个接收者在为用于这个子集的反馈传送保留的阶段内发送了NACK,才将子集反馈定义为NACK。这意味着只有所传送的NACK的数量大于该阈值,发射站或基站才会认为子集反馈是NACK,并且因此启动重发。不过,这仅仅在DTX=ACK(仅发送NACK)的情况下有效。
按照本发明的这种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只有子集中那些具有中等或较差通道条件的接收者发送它们的返回,而不是那些具有良好通道条件的接收者,则可以实现上行链路干扰的进一步降低。这于是可以在各个站中得到本地评定,并且各个站本身可以决定是否发送反馈。传送对所察觉到的通道条件的权衡结果(measurement results)的可选方案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效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TDD(时分多路复用)***中,可以不必通过p2m控制通道提供反馈,因为接收站可以听到其它站的上行链路传送,因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因此可以借助这种方式获知子集反馈。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令发射站或基站反射反馈也是很有益处的,因为不能保证组播群组的所有接收站都能够听到组播群组中所有其它成员。
附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可行实现方式的详细情况。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在下文中称为“3GPP”)目前正在从事MBMS(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运营人服务的设计,该服务的目的是通过UMTS无线电界面而不是地面广播公司的广播通道向UMTS无线电服务区内的UE(用户设备或接收站)发布多媒体内容。如果无线电服务区内打算接收MBMS的某项服务的UE(这些UE被说成是已经参与(join)了该服务)的数量足够大,则使用p2m通道,意味着MBMS内容在单独一个物理资源上发送一次,并且由无线电服务区内的所有参与这项服务的UE在这个物理资源上进行接收。
将简单的广播通道(类似于FACH(前向接入通道))(在UMTS的版本(Release)99中已经得到)用作用于发布MBMS内容的p2m通道会造成这样的问题:要在一个无线电服务区内的下行链路中使用的发射(TX)功率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要用于MBMS内容发布。通常提到的数字是30%或更大。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仅剩相对较少的功率来支持无线电服务区内的其它服务,例如,语音通话或带有网页下载的因特网接入。不过,这是3GPP TSG RAN WG1中的当前工作任务。为了减轻数据损失的问题,尤其是处于服务区边缘的UE的数据损失问题,当前正在讨论的是将非常强的FEC放在FACH的顶端,FACH使用代码拼接(code concatenation):象Release 99中那样对传输块进行卷积或turbo编码,并且然后将多个编码传输块排列在彼此下方从而得到位的矩阵,并且借助块编码对列上的位进行编码。这在例如R2-032157(Outercoding for MBMS,Technicaldocument published on RAN2#38)中做过介绍,该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这种非常强的FEC没有自适应性:不管接受者是否真正为了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解码而需要所增加的冗余位都会采用这一方法。从这一点来说,这种方法是很不经济的。
如果将公知的组合技术与递增冗余位重发方案一起使用,则自适应性将开始起到作用。R1-030086,Release 5+MBMS解决方案:HS-DSCH,Technical document published on RAN1#30(下文中称为“R1-030086”)(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分析了可能的益处,如果使用HS-DSCH类的传输通道(TrCH),则软性组合和递增冗余位(下文中称为“IR”)可以为MBMS提供内容传递。这个文献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MBMS来说,调节HS-DSCH会得到明显的容量增加(与FACH相比,要满足相同数量的用户,所需的发射功率至少有2dB的降低),在这一设想之下,存在可用于承载ACK/NACK反馈的合理反馈机制。
如果这些结果是代表性的,则如果对用于MBMS的TrCH应用了软性组合和IR,则仅要MBMS内容传递付出服务区DL TX功率的18%,而不是30%(当使用FACH时,通常认为是这个数量)。
此外,R1-030086宣称,在40个MBMS用户的情况下,大约1%的用户需要4或更多次重发。此外应用STTD(Space-Time TransmitDiversity)(空间-时间传输分集),大约1%的用户需要3或更多次重发。对于80个MBMS用户和STTD,该数字略有恶化,即,1-2%的用户需要3或更多次重发。此外,对于所有情况,仅仅需要一次重发的用户所占的份额介于20%到30%之间,并且正如所期望的那样,需要更多次重发的用户所占的份额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如上面已经阐述的那样,递增冗余重发方案的主要问题是,不管是否需要重发,它们都需要来自接收者的反馈。在无线电服务区内存在大量对MBMS的潜在接收者的情况下,同样地反馈会造成问题:如果每个接收者在正确解码数据包之后发送ACK,并且如果解码失败则发送NACK并且需要重发,实际上就是针对HS-DSCH(高速下行链路共享通道)的情况,仅仅对于这一反馈信令来说,在上行链路(UL)中造成的干扰就会是巨大的,并且相对于下行链路容量的可能增长来说,证明是不合理的。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对相同数据进行重发的请求向其它还没有发送它们的反馈的接收者的反射,从而它们不再发送反馈,因为不管怎样重发都会发生。在其它的可选方案当中,还可以在可以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的时候完全避免接收者发送ACK,并且仅仅是,如果数据包解码失败,则发送NACK。对此,介绍接收者群组向子集的划分,其中为子集的成员分配上行链路时隙或阶段,在该时隙或阶段中,它们可以发送针对所考虑的在下行链路中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反馈。由于不同的子集具有不同的上行链路时隙或阶段,因此可以将例如从第一个子集接收到的反馈(即,NACK)反射给所有剩下的子集,从而剩下的子集的接收者不再发送NACK,因为不管怎样都将会对这个数据包进行重发。换句话说,有在每个数据包发送之后定义的下行链路阶段或时隙,在该阶段或时隙中,NodeB可以向不同(剩余)子集的接收者指示,它已经从较早的子集接收到了NACK,因此将进行重发,从而剩余子集的成员不要再发送NACK。换句话说,这一DL  中的指示对剩余的接收者发出指示:他们应当停止发送NACK,即,它是NACK阻止指示。
附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概念的可行实现方式的示意性表达,为了将该方案在几乎不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应用于UMTS,这种实现方式实际上可能是必须的。具体来说,附图4中所示的方法对NodeB中的不同子集或群组(即,来自不同接收者)的NACK进行软性组合,其中在NodeB对相同子集或群组的成员的NACK进行叠加。如果例如由子集1中的接收者发送的NACK能量不足,即,NodeB没有检测到NACK,并且子集2中的某些接收者也需要重发并因此发送了NACK,则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由于是将接收到子集1的NACK之后NodeB存储的量化幅度与由子集2发送的NACK得到的量化幅度进行组合,因此在组合之后,在NodeB中检测到NACK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且,附图4表示了一种将UL时隙或阶段分配给子集以便最小化下行链路数据的缓存量的有效方案,其中,为了即使在需要重发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连续的DL流,并且同时在发送阻止指示(如果有)和接收者(UE)读取DL时隙或阶段(阻止指示可能会在其中发送)之前,为NodeB提供用来对从子集接收到的反馈进行处理的充足处理时间,必须要进行对下行链路数据缓存量的最小化。
将会进一步解释如何同时采用功率倾斜。而且,还要介绍将不同接收者(UE)分配给子集的策略。
在下文中,给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更加详细的介绍:
采取p2m控制通道来向接收者提供至少关于下述的信息:
-在DL帧中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包含新数据或者是否为重发(从HS-DSCH中获知的新数据指示符)
-如果不是新发送,在数据包中携带了哪种类型的递增冗余(如果仅使用追踪组合的话,这一信息可以缺失)
-所发送的数据包所发往的是哪个软性缓冲区(在HS-DSCH中称为HARQ处理)。
然后将数据包在p2m数据通道上发送出去。
附图4表示具有8个不同UE子集的所提出的方案。第一子集(SS1)的成员尝试对数据包A进行解码,并且如果至少一个成员不能成功解码数据包,则它将会在针对数据包A分配给SS1的时隙内在CNFCH(公共NACK反馈通道)上发送NACK。CNFCH是这样一个通道:子集的任何成员在分配给这个子集的时隙期间有权使用该通道发送NACK,如果这个成员需要重发的话。在典型情况下,NACK可以仅仅是循环编码位,即,“+1”-位。当同一子集的数个成员发送NACK时,这些具有循环编码“+1”位形式的NACK在进行接收的NodeB上进行叠加,可能具有微小的相互时移,并且这一叠加会得到更强的合成信号。
在DL中发送的数据包与用于NACK发送的CNFCH的时隙之间的关系是按下述方式预定义的(如附图4所示):
CNFCH在各个帧中的第一个时隙涉及这样一个数据包:它在DL中的发送是在所考虑的CNFCH帧开始之前的长度间隔τ1处开始的,并且该时隙可由SS1的成员使用。CNFCH在各个帧中的第二个时隙涉及这样的数据包:它在DL中的发送是在长度间隔τ1加1帧长度(这里是10ms)处开始的。它可由SS2的成员针对时隙所涉及的数据包使用。CNFCH在各个帧中的第三个时隙涉及这样的数据包:它在DL中的发送是由长度间隔τ1加2帧长度(这里是2×10ms=20ms)处开始的,等等依此类推。
在每CNFCH帧具有8个不同的时隙的情况下,可以支持8个不同的UE子集。为了提供连续的数据包传输流,如附图4所示,需要UE能够存储N1+2个数据包(N1:子集数量,这里N1=8),因为在最坏的情况下,如附图4所示,只有在接收到八个子集(针对数据包A)的反馈之后,NodeB才知道应当对数据包A启动重发,重发的数据包这里表示为A’。这称为对数据包A的重发,因为A’既可以是A的完整拷贝(即,组合将会以追踪组合方式进行),又可以包含A的不同的可自解码版本(即,相同的***位,但是其它奇偶校验位从凿位奇偶校验位(punctured paritybits)获得),或者A’可以仅仅携带不可自解码冗余位,例如,仅有附加奇偶校验位。
从理论上讲,必须要存储的这一N1+2个数据包的数量可以减小到N1+1,只要数据包的解码进行得很快,以致τ1=“帧长度”,其中“帧长度”是通过下行链路p2m数据通道发送一个数据包所需的时间间隔;在附图4中,假设这一帧长度等于10ms。如果解码时间比一个帧长度长,但是比两个帧长度短,则需要存储N1+3个数据包,以便保持数据包传输流连续。
8个数据包A、B、…、J是作为软性位存储的,即,***位和按照例如4位量化的奇偶校验位。当然,如果很早就清楚NodeB应当对A进行重发,如果SS1的反馈传送已经造成NodeB检测到NACK,则可以较早地例如取代C***A’。在这种情况下,p2m反馈反射通道将会指示剩余的子集(SS2、SS3、…、SS8)它已经检测到了针对数据包A的NACK,从而不再需要来自这些子集的其它NACK(如果有),并且因此不再允许剩余子集的成员发送NACK,以便避免不必要的UL干扰。
p2m反馈反射通道上的相应时隙(涉及所传输的数据包)也是按照与CNFCH中的时隙类似的方式预定义的:如附图4所示,这个时隙是p2m反馈反射通道的帧中的第一个时隙,该帧从在DL中的(该时隙所涉及的)数据包A的传送开始之后的间隔τ3处开始。
不同子集的NACK的组合:
如果SS1中的某些成员在涉及数据包A的CNFCH的第一个时隙内发送NACK(这些NACK进行叠加,因为它们是在同一时隙内发送的),而NodeB不能检测到这些NACK,则p2m反馈反射通道不会对剩余的子集指示阻止NACK发送。如果在一个或多个剩余子集中有需要对数据包A进行重发的成员,则它们也会发送NACK(这些NACK会进行叠加)。由SS1的某些成员发送的NACK的软性位和由剩余子集的某些成员发送的NACK的软性位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得到软性组合,就像在一个时隙内发送的单独的软性位一样:最简单的方式是计算软性位的平均值,以获得实际发送的值(NACK或没有)的较好估计值。
同样,如果没有SS1的成员发送NACK,而SS2的某些成员发送了NACK并且剩余子集的某些成员发送了NACK(除非NodeB阻止发送NACK,因为它已经检测到了NACK),也可以应用这种方式。
只有仅仅最后一个子集(这里是SS8)的某些成员发送NACK时,不能与其它子集的成员发送的NACK进行软性组合,因为已经没有其成员可能发送NACK的剩余子集了。
这种方法的很重要的新方面是对不同的发送者的信号进行组合,而在公知技术中,只对相同发送者的信号进行组合。
确定NACK发射功率:
确定NACK发射功率的标准方法是如下所述(使用dB表示法):
TX功率(dB)=P检测(dB)-“观测到的路径损耗”(dB),
其中“观测到的路径损耗”计算为负值,即,TX功率随着“观测到的路径损耗”的绝对值增大,即,TX是由这样的功率给出的:如果路径损耗为(接近)0,则该功率是NodeB将信号解码为NACK所需的功率,增大一个倍数,以补偿路径损耗。这一般来说会造成足以检测到仅仅一个UE的NACK的TX功率。在组播传输的环境下,目标是最大化得到满足的用户的数量,同时降低发送数据包所需的DL TX功率。因此,希望一般如果只有一个UE需要重发,则不发送重发。为了将此控制到一定程序,可以通过引入另一个数量N2来修改上述公式,该数量代表需要发送NACK从而使得重发真正得到启动的最小UE数量。由于相同子集的成员的NACK是在相同的时隙内发送的,因此它们会进行叠加。如果相同子集中需要重发的UE的最小数量是N2,这些UE中的每一个需要将上述TX功率值降低N2倍,从而这些N2次发送在NodeB处叠加成了足够高的接收功率,使得NodeB检测到NACK。不过,这只是个近似结果。很有可能是,比N2多一点或比N2少一点的UE需要发送NACK,从而这是NodeB处实际检测到的。因此,要得到所需TX功率的近似值,大约N2个UE需要发送NACK,从而NodeB之际上检测到NACK:
TX功率(dB)=P检测(dB)-“观测到的路径损耗”(dB)-N2(dB),
其中“观测到的路径损耗”计算为负值,即,TX功率随着“观测到的路径损耗”的绝对值增大,并且使TX功率减小一个倍数N2。
将UE分配给不同的子集:
有不同的将UE分配给子集的可选方案。不过重要的一点是要隐含地完成分配,即,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尤其是在MBMS的环境下,因为处于空闲模式下的UE也应当能够接收MBMS内容。
上面已经提出了一种分配方式:NodeB广播可以实现的子集的数量N1(在上面的例子中是8),并且想要接收MSMS内容的各个UE通过对其IMSI应用模操作:IMSI mod N1来计算子集编号。这通常足以实现UE对子集的相等分布。取而代之,还可以是,各个UE抽取介于0和1之间的随机号“rand”。将0和1之间的间隔划分为N1个相等长度的子间隔,并且将它们编号为1到N1。于是“rand”所属于的间隔的编号确定了UE所属的子集的编号。这一技术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加以扩展:UE在子集中的数量不同,这可以通过使得子间隔在长度上不同来实现。这对保持降低干扰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不同子集的成员的数量服从下述关系:
SS1中成员的数量<SS2中成员的数量<SS3中成员的数量<…
由于越往后具有用于发送反馈时隙的子集成员的数量的增加得越多,除了对较早子集的NACK发送进行软性组合的可能性之外,还能够确保,如果在较早的子集中有引发重发的足够NACK的话,后面的子集的成员不会发送NACK。注意,就根据子集的相对大小修改系数N2这一情况而言,在确定用于NACK的TX功率的时候,此外还可以考虑子集的相对大小(对于较小的子集,在计算TX功率的公式中需要使用得到减小的N2值(相对于相对子集大小而减小),因为由于子集较小,有足够的需要重发的UE的可能性就较小)。
子集的相对成员数最好不进行广播,而是使其可隐含地得到,例如,当UE参与服务的时候。
此外,可以使向子集的分配基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所感受到的路径损耗。所依据的思想是,仅具有很小路径损耗的UE通常具有良好的通道条件,并且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无错误地解码数据包。与此相反,具有较高路径损耗的UE会更频繁地需要重发。假设将UE分成两个群组,其中一个群组汇集了路径损耗不高于T1的UE,而另一群组汇集了剩下的UE,则下面两种策略是可行的:将具有察觉到路径损耗低于T1的UE的群组分配给第一个子集,即,使得它们在另一群组的UE分配给第二个子集之前发送它们的NACK。于是这样已经能够减少由第二群组的成员发送的NACK,因为如果NodeB从第一个子集检测到NACK,则很有可能第二个子集的成员也需要重发,并且因此它们会通过p2m反馈反射通道得到它们不得发送NACK的通知,因此不管怎样都会安排重发。
第二种策略将路径损耗高于T1的UE分配给第一个子集,而将其它的UE分配给第二个子集,因为这样会减小启动重发的延迟。
在所有情况下,最好将基于抽取随机数或对IMSI(或者临时移动订户身份标识符TMSI)应用模操作的划分与基于所察觉到的路径损耗的划分组合起来。
就第一种策略而言,这意味着,例如前4个子集包含面临低于T1的路径损耗的UE(即,它们是距NodeB较“远”的UE),而后4个子集包含面临不低于T1的路径损耗的UE。参数T1是网络计划参数,它可以广播给服务区内的UE。而且在这每4个子集中,确保子集大小不同是很有益处的。
功率倾斜:
由于CNFCH中有N1个时隙,因此它们也可以用于对TX功率进行功率倾斜,不过取决于使得子集(或者更加精确地讲:使得子集的成员)能够发送NACK的时隙,功率倾斜阶梯的数量会改变:由于第一个子集后面跟着另一些N1-1个时隙,其它子集的成员可以在其中发送它们的NACK,这些子集可以用于发射功率得到增加的第一个子集的子集反馈。对于第二个子集的成员,只有N1-2个其它的时隙可用于这一倾斜,等等依此类推。只有最后的子集不能进行功率倾斜。功率倾斜的基本益处在于,它有助于在实际检测到NACK之前将TX功率保持得低于没有功率倾斜的情况。由于倾斜阶梯的数量取决于UE所分配到的子集的数量这一事实,因此最好的策略可以是令最初的TX功率(在向上倾斜之前)随着子集序号的增加而增大。
而且,也可以仅仅使用连续紧跟着的CNFCH帧中的某些时隙来重复较高TX功率的特定(接收者的)子集的NACK发送。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对于后面的子集,有传递它们的NACK的额外的机会,并且对于NodeB,有在以较高TX功率重复较早的子集的NACK发送之前实际检测到NACK的机会。
软性缓冲区的存储量:
将当前的FACH帧格式(TS 25.211中定义的,3GPP技术规范,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应用为可通过p2m数据通道传送的数据位的数量的准则,下列数量的L1位要存储在软性缓冲区中:
  SF   每10ms帧L1位的数量   位速率(kbps)   每帧的实际位数(4位量化来代表幅度)  在N1=8的情况下要存储的位数(即在最坏的情况下必须要存储N1+2帧)
  256   300   30   1200  12000
  128   600   60   2400  24000
  64   1200   120   4800  48000
原理上,数据包大小可以增加到20ms的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在放松时间要求τ3-τ1(在附图4中是3.75ms)的同时,所要存储的软性位的数量增大2倍。
探测估测发送NACK的用户的数量:
如果在一个服务区内接收MBMS内容的UE的数量非常大,则在不管怎样都要以相对较高的功率发送数据来得到可以接受的大群满意用户(只有通过重发机制才能或多或少地得到增加)的情况下,利用反馈的重发协议可能是不够用的。因此,使得NodeB通过请求所有在一段时间内接收MBMS内容的UE发送NACK(在这种情况下,各个UE仅仅基于路径损耗设定NACK TX功率)来估测接收MBMS内容的UE的数量是很有益处的。NACK发送叠加并且在NodeB中造成峰值,这个峰值可以用作对接收MBMS内容的UE的数量的粗略测算结果。
如果UE的数量高得使重发协议不够用,则NodeB通过下行链路指示UE,它们不得在发现它们缺失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任何NACK或反馈消息。这一指示不同于另一种属于最后的子集不应发送另外的NACK的另外指示(在p2m反馈反射通道上传输),因为不管怎样NodeB都准备进行重发。该另一种指示意味着将安排对于数据包的重发。因此,接收者不应发送任何反馈消息的指示不能通过p2m反馈反射通道发送。取而代之,可以将其包含在广播针对MBMS内容传递的相关内容的***信息中,并且UE首先要检索这一***信息,以便了解NodeB是否已经做好了处理反馈消息的准备,或者做好了传递MBMS内容而不用进行重发准备。

Claims (23)

1.进行从发射站(2)到多个第一接收站(4,6,12,14,18)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从发射站(2)向多个第一接收站(4,6,12,14,18)发送数据;
在发射站处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4)的针对该数据的确认消息;
从发射站(2)将该确认消息发送到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认消息是表示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未成功解码该数据的否定应答消息和表明该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处得到无误解码的肯定应答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确认消息是否定应答消息时,发射站重发数据。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多个第一接收站分组为第一接收站的多个群组(8,10,16,20),以致第一群组(10)包括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6),并且第二群组(16)包括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12);
其中按照反馈方案,将第一反馈阶段分配给第一群组,并且将第二反馈阶段分配给第二群组;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6)依照第一反馈阶段向发射站(2)发送确认消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12)依照第二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发射站接收到来自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并且对其解码之后,发射站将从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
其中,将反馈方案修改成,在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向发射站发送确认消息之前,在发射站处对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进行解码并且将其发送给第二群组的该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在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处解码的确认消息是否定应答消息时,第二群组的该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不再发送它自己的否定应答消息。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仅仅在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的数据的解码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确认消息,以致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仅仅发送表示数据不能无错误解码的否定应答消息。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数据重发之后,发射站仅仅留意多个群组中还没有发送针对该数据的肯定应答消息的第三群组;
其中,在所有属于第三群组的接收站已经发送了肯定应答消息的情况下,认为第三群组已经发送了肯定应答消息。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认消息是表明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不能无错误地解码数据的否定应答消息;和
其中,发射站在接收到并且解码出该确认消息的时候重发数据。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认消息是表明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无错误地解码出数据的肯定应答消息;和
其中,发射站在没有接收到来自多个第一接收站之一的确认消息之后重发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该方法应用在UMTS中的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的环境中。
12.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认消息包括具有软性位形式的确认数据;和
其中,进行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与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的确认消息的软性组合。
13.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第五接收站在接收到关于可用于分组的第一接收站的群组的数量的信息之后确定多个第一接收站的群组中的第四群组;
其中,在确定了第四群组之后,第五接收站将其自己看作属于第四群组;和
其中,第五接收站将其自己看作所属于的第四群组的确定是在没有额外的信令的情况下由第五接收站进行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五接收站所分配到的第四群组的确定是根据由第五接收站产生的随机数、对第五接收站的IMSI和TMSI之一应用的模操作和数据传输期间确定的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认消息是以第一发射功率从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六接收站发送到发射站的;
其中,当最小数量的第六接收站按照反馈方案依照第三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导致确认消息的叠加并且因此在发射站处接收到的功率增加时,在发射站处接收到的功率足以用来对确认消息的叠加结果进行解码;和
其中,当少于最小数量的第六接收站依照第三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时,在发射站处的接收功率不足以用来解码确认消息的叠加结果。
1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依照第一反馈阶段以第二发射功率向发射站发送了确认消息之后,它依照第二反馈阶段并且以第三发射功率发送确认消息;和
其中第三发射功率高于第二发射功率。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数据是数据包;
其中,该方法是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的重发协议。
18.用于从发射站(2)向多个第一接收站(4,6,12,14,18)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将数据从发射站发送到多个第一接收站;
其中,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每一个适用于向发射站发送确认消息;
其中,确认消息涉及数据在多个第一接收站的各个接收站处的解码;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从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接收针对该数据的确认消息;和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将从至少一个第二接收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
其中,将多个第一接收站分组为第一接收站的多个群组(8,10,16,20),以致第一群组(10)包括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6),并且第二群组(16)包括多个第一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12);
其中按照反馈方案,将第一反馈阶段分配给第一群组,并且将第二反馈阶段分配给第二群组;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依照第一反馈阶段向发射站发送确认消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依照第二反馈阶段发送确认消息;
其中,在发射站接收到来自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并且对其解码之后,发射站将从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
其中,将反馈方案修改成,在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向发射站发送确认消息之前,在发射站处对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进行解码并且将其发送给第二群组的该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传输***,
其中,当来自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的确认消息是表示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未成功解码数据的否定应答消息时,第二群组的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适用于不发送确认消息。
21.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传输***,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仅仅在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的数据的解码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确认消息,以致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和至少一个第四接收站仅仅发送表示数据不能无错误解码的否定应答消息。
22.用于数据传输***的发射站(2),该数据传输***用于从该发射站向多个接收站(4,6,12,14,18)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将数据从发射站发送到多个接收站;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从多个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收站接收针对数据的确认消息;
其中,确认消息涉及数据在多个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收站处的解码;
其中,发射站适用于将从至少一个第一接收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多个接收站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收站。
23.用于数据传输***的接收站(6),该数据传输***用于从发射站向多个接收站进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
其中,接收站适用于接收从发射站发送到多个接收站的数据;
其中,接收站适用于向发射站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其中,第一确认消息涉及数据在接收站处的解码;
其中,接收站适用于接收从发射站发送过来的第二确认消息;
其中,第二确认消息涉及数据在多个接收站中的另一个接收站处的解码。
CN2004800233881A 2003-08-15 2004-08-04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Active CN1836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102563.8 2003-08-15
EP03102563 2003-08-15
GB0407902.6 2004-04-06
GBGB0407902.6A GB0407902D0 (en) 2003-08-15 2004-04-06 Feedb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PCT/IB2004/002640 WO2005018144A1 (en) 2003-08-15 2004-08-04 Feedb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401A true CN1836401A (zh) 2006-09-20
CN1836401B CN1836401B (zh) 2010-11-17

Family

ID=3231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33881A Active CN1836401B (zh) 2003-08-15 2004-08-04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8675616B2 (zh)
EP (1) EP1656765B1 (zh)
JP (1) JP4516076B2 (zh)
KR (1) KR101168382B1 (zh)
CN (1) CN1836401B (zh)
AT (1) ATE485652T1 (zh)
DE (1) DE602004029687D1 (zh)
GB (1) GB0407902D0 (zh)
TW (1) TWI371179B (zh)
WO (1) WO200501814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964A (zh) * 2008-10-06 2011-08-31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块的方法
CN101267253B (zh) * 2008-04-25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dtx的确认信息表示方法、ue和基站
CN104135721A (zh) * 2008-06-26 2014-11-05 汤姆逊许可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应答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9516671B2 (en) 2007-07-05 2016-12-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hared HARQ feedback channels for virtual grouping in a wireless relay network
CN110944403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株式会社Kt 用于传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87217A1 (zh) * 2019-03-18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201697B2 (en) 2015-11-02 2021-12-1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711993B (zh) * 2019-03-18 202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9408B2 (en) * 2004-08-25 2014-04-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ver a radio channel between a sending unit and receiving units and equipments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JP4278624B2 (ja) * 2005-03-04 2009-06-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586930B2 (en) 2005-05-10 2009-09-08 Harris Corporation Multicast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US8068507B2 (en) * 2005-06-14 2011-11-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ying backhaul link information for intelligent selection of a mesh access point
US9077433B2 (en) 2005-10-04 2015-07-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 mapping method
EP1961145B1 (en) * 2005-12-16 2012-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 transmitter / receiver for reduced signaling in a re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KR101211807B1 (ko) 2006-01-05 2012-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단말의 동기상태 관리방법
EP1808995A1 (en) * 2006-01-13 2007-07-18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for the exchange of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of distributed stations, device for compression of data packets and device for decompression of data packets
WO2007088457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fficent signaling of user allocations
KR101387475B1 (ko) 2006-03-22 201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엔터티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7920540B2 (en) * 2006-05-17 2011-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iable broadcast 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77673B2 (en) 2006-06-09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specific retransmission of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MBMS data
US9265028B2 (en) 2006-06-09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broadcast report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7149944A1 (en) 2006-06-20 2007-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broadcast report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101369135B1 (ko) * 2006-06-21 2014-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및 방송서비스의 품질보장 방법 및 그 단말
EP2033341B1 (en) 2006-06-21 2018-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access information using a message separ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212615A1 (en) * 2006-07-10 2008-09-04 Ranta-Aho Karr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70916B2 (en) * 2006-08-22 2009-08-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feedback
CN101136759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发送处理方法及***
TWI479933B (zh) 2006-10-10 2015-04-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為傳輸至多數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下行鏈結共用服務發送回饋之方法及裝置
JP2010515308A (ja) * 2006-12-30 2010-05-06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データ伝送の適応的誤り訂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HUE028291T2 (en) * 2007-04-11 2016-1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Process and equipment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HUE030601T2 (en) * 2007-04-11 2017-05-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Process and equipment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24633B2 (en) * 2007-05-10 2011-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soft decoding of combined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95232B2 (en) 2007-07-10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US20090016317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utilizing device identifiers
US8694662B2 (en) 2007-07-10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transmission requests to members of a group and/or making group related transmission decisions
US7961698B2 (en) 2007-07-10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to broadcast signaling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US8861418B2 (en) * 2007-07-10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with data re-transmission support
KR101615231B1 (ko) * 2008-03-17 2016-04-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그룹 ack/nack 전송방법
JP2009253382A (ja) 2008-04-01 2009-10-29 Canon Inc 端末局、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
WO2009135983A1 (en) * 2008-05-07 2009-11-12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feedback load in mobile wireless systems
WO2010002130A2 (en) 2008-07-03 2010-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ndi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using the same
JP5185024B2 (ja) 2008-08-28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従属局並びに中継伝送方法
EP2342938A2 (en) 2008-08-29 2011-07-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eedback for a downlink shared service and estimating a number of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US20100057860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Fry Donna M Confirmation and acknowledgement of transmission reception
US8059622B2 (en) * 2008-09-04 2011-11-15 Intel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betwee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transceiver and co-located transceiver
KR101534169B1 (ko) 2008-12-23 2015-07-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 도약 모드로 동작 중인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주파수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366579B2 (ja) 2009-02-09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I123200B (fi) * 2009-05-25 2012-12-14 Portalify Oy Tiedostonsiirto erillisverkossa
US8782482B2 (en) * 2009-07-14 2014-07-1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link budget of a wireless system
EP2467963B1 (en) * 2009-08-20 2017-09-20 Fujitsu Limited Introducing a dela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 nack for a packet received employ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8995365B2 (en) 2009-08-25 2015-03-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GB2466540B (en) * 2009-09-24 2010-11-17 Nokia Corp Multicast service
EP2524472A4 (en) 2010-01-15 2015-06-24 Nokia Corp BROADCAST SERVICE
US8670788B1 (en) * 2010-01-20 2014-03-1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paging concatenation
CN102300159B (zh) * 2010-06-24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US9007978B2 (en) * 2010-12-07 2015-04-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ulticast service
CN103209048B (zh) * 2012-01-13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专用导频的解码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1970684B1 (ko) * 2012-02-28 2019-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10200844B2 (en) * 2012-08-23 2019-02-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assive discovery of devices
US9973902B2 (en) 2013-02-14 2018-05-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MBM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14182039A1 (ko) * 2013-05-06 2014-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응답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60907B1 (ko) 2013-06-25 2020-09-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30105A (ko) * 2013-07-10 2016-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825873A (zh) * 2013-08-30 2014-05-2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钥设备、移动终端以及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和***
EP3063894B1 (en) 2013-10-31 2020-04-15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easurement repor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98078B1 (en) * 2013-12-11 2015-11-24 Sprint Spectrum L.P. Manag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multicast system
US20150341858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power savings in sps-configured volte with c-drx
WO2018228676A1 (en) * 2017-06-13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wireless multicast
CN109792371B (zh) * 2018-12-29 2021-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92824B2 (en) * 2020-03-30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for transport block grouping
US11943825B2 (en) * 2020-07-09 2024-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based broadcasting of network coded packets with sidelink
CN113972963B (zh) * 2020-07-22 2023-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目标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88753C (en) * 1992-02-04 1999-02-16 Tomoki Osawa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pable of retransmitting a multicast signal
US5675629A (en) * 1995-09-08 1997-10-07 At&T Cordless cellular system base station
US6044069A (en) * 1997-10-29 2000-03-28 Conexant Systems,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bile station
US6392993B1 (en) * 1998-06-29 2002-05-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fficiently and reliably sending small data messages from a sending system to a large number of receiving systems
CA2243218C (en) * 1998-07-14 2002-04-02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Data link layer enhancements to a high latency wireless mac protocol
JP3343908B2 (ja) * 1999-06-22 2002-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同報通信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基地局装置と移動局
KR20030047874A (ko) * 2000-03-03 2003-06-18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현재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통신 서비스에 참가하기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SG109450A1 (en) * 2000-04-06 2005-03-30 Ntt Docomo Inc Multi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JP3908490B2 (ja) * 2000-08-03 2007-04-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サービスにおける再送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再送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US6807578B2 (en) * 2001-03-14 2004-10-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ack suppression for multicast protocols in mostly one-way networks
KR20030028841A (ko) * 2001-07-10 2003-04-1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데이터 패킷들의 전송 방법
JP2003179606A (ja) * 2001-10-04 2003-06-27 Ntt Docomo Inc マルチキャストアドレス割当装置、情報配信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マルチキャストアドレス割当方法、情報配信方法、マルチキャストアドレス割当プログラム、情報配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AU2003207617A1 (en) * 2002-01-22 2003-09-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knowledgement of multi-cast traffic
US7177658B2 (en) * 2002-05-06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MB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376926B1 (en) * 2002-06-25 2007-03-21 Alcat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broadcasting in third generation networks
US7130282B2 (en) * 2002-09-20 2006-10-31 Qualcomm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03729B2 (en) * 2002-12-26 2006-09-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emory management
GB0307764D0 (en) * 2003-04-03 2003-05-07 Nokia Corp Push service location using virtual indentification of predictable temporal announcements
KR20050013451A (ko) * 2003-07-28 2005-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버결정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6671B2 (en) 2007-07-05 2016-12-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hared HARQ feedback channels for virtual grouping in a wireless relay network
CN101267253B (zh) * 2008-04-25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dtx的确认信息表示方法、ue和基站
CN104135721A (zh) * 2008-06-26 2014-11-05 汤姆逊许可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应答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35721B (zh) * 2008-06-26 2018-05-08 汤姆逊许可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应答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1964A (zh) * 2008-10-06 2011-08-31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块的方法
US11201697B2 (en) 2015-11-02 2021-12-1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44403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株式会社Kt 用于传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87217A1 (zh) * 2019-03-18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11993A (zh) * 2019-03-18 2020-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11993B (zh) * 2019-03-18 202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29687D1 (de) 2010-12-02
US8675616B2 (en) 2014-03-18
GB0407902D0 (en) 2004-05-12
TWI371179B (en) 2012-08-21
CN1836401B (zh) 2010-11-17
KR101168382B1 (ko) 2012-07-25
EP1656765B1 (en) 2010-10-20
US20140198710A1 (en) 2014-07-17
KR20060081693A (ko) 2006-07-13
TW200520578A (en) 2005-06-16
JP4516076B2 (ja) 2010-08-04
US20060291410A1 (en) 2006-12-28
EP1656765A1 (en) 2006-05-17
JP2007502564A (ja) 2007-02-08
US9775005B2 (en) 2017-09-26
WO2005018144A1 (en) 2005-02-24
ATE485652T1 (de) 2010-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6401A (zh) 用于组播数据传输的反馈信令
CN1288872C (zh) 在高速无线分组数据通信***中支持自动重复请求的设备和方法
EP2234307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a multicast mode
CN1926795A (zh)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重新传输时序控制方法
CN1264301C (zh)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复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00344076C (zh) 使用多天线分集方案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306834C (zh) 从软切换区中的移动终端重发上行链路数据的***和方法
CN101053194A (zh) 用于数据传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优化
CN1914846A (zh) 利用同步重发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CN1695398A (zh) 用于通信***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976272A (zh) 在移动通信***中控制反馈信号的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864362A (zh) 在软切换期间分组重传的时间监视
CN1406420A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1053269A (zh) 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
CN1835617A (zh) 移动台、移动通信***和移动通信方法
US10225696B2 (en) Feedback signaling for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CN1829346A (zh) 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
JP5690480B2 (ja)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シングルセルエンハンスドmbmsの実現方法
CN1829140A (zh) 移动通信***、重传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791243A (zh) 无线基站与移动台
CN1735002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中报告包的接收结果的方法
CN1684402A (zh) 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方法和移动台
CN1889412A (zh)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重传方法及***
CN1661951A (zh) 用于控制发射、接收和重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853434A (zh) 扩展的确认和速率控制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4.04.06 GB 0407902.6

False: Lack of priority second

Number: 38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2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MISSING THE SECOND ARTICLE OF PRIORITY TO: 2004.4.6 GB 0407902.6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