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0596A - 模版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模版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0596A
CN1660596A CN2005100088812A CN200510008881A CN1660596A CN 1660596 A CN1660596 A CN 1660596A CN 2005100088812 A CN2005100088812 A CN 2005100088812A CN 200510008881 A CN200510008881 A CN 200510008881A CN 1660596 A CN1660596 A CN 1660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oller
rotary drum
suction
thi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88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1747C (zh
Inventor
中村明
内藤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95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3856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99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953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761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6254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0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0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17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174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L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MANIFOLDING, DUPLICATING OR PRINTING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PURPOSES; ADDRESSING MACHINES OR LIKE SERIES-PRINTING MACHINES
    • B41L13/00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 B41L13/04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 B41L13/06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with a single cylinder carrying the stenc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4Article strippers, e.g. for stripping from advancing elements
    • B65H29/56Article strippers, e.g. for stripping from advancing elements for stripping from elements o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5Other elements with suction surface, e.g. plate or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一个安装有模版薄片的转鼓;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对正在转鼓和压辊之间进送的印刷薄片施加压力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进送过来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一个吸口成形板将其一个表面用作薄片运送表面,该板沿输送方向设置在一个接近压辊之下游侧周面的位置上;还设置有一个被吸口成形板和压辊周面所包围的吸口;此外,还设置有一个抽风扇,该风扇可将位于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吸口内吸入。

Description

模版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印刷薄片进行输送同时对一个转鼓施加印刷压力的方式完成图象转印的模版印刷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将印刷薄片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模版印刷机包括:一个扫描器单元,该单元用于读取待印刷原件的图象数据;一个制版单元,该单元可根据扫描器单元读取的图象数据对模版薄片进行穿孔;一个印刷单元,该单元可将由制版单元制成的模版薄片连接到转鼓上并通过对印刷薄片进行输送同时对转鼓施加印刷压力的方式将图象转印到印刷薄片上;一个送纸单元,该单元可将印刷薄片进送到印刷单元内;一个排纸单元,该单元可将已经被印刷单元印刷有图象的印刷薄片排放出来;和一个模版处理单元,该单元可取下连接到转鼓上的模版薄片。在图1和图2(日本专利公报第2003-136823)中,公开了利用瞬时分离气流将随着转鼓的转动而被一起输送并已经经过图象转印位置的印刷薄片可靠地剥离下来的部件。
下面将利用图1对该部件进行说明。转鼓100设置有一个模版薄片101,该模版薄片被连接到转鼓的外周面100a上,而且转鼓在转鼓电机(未示出)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一个压辊102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一个位于转鼓100下方的位置上并将送进的印刷薄片103压在转鼓100上,以对其施加印刷压力。一个分离爪104设置在一个位于转鼓100之图象转印位置的下游侧并接近转鼓100之外周面100a的位置上,而且在分离爪104的末梢上还设置有一个风嘴(未示出)。该风嘴通过一个送风管105与分离泵106连接在一起,在通过将转鼓电机用作驱动源而使转鼓100产生转动时,该分离泵106适合于同步产生瞬时风流。
在上述的结构中,沿薄片输送方向107对印刷薄片103进行输送,同时印刷压力被施加到转鼓100的外周面100a上,在该输送过程中,图象从模版薄片101上被转印到印刷薄片上。接着,当印刷薄片103的前端沿输送方向移动到一个能够完成图象转印的转动位置上时,分离风流就会从分离爪104的前端瞬时吹入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103和转鼓100的外周面100a之间。通过分离风流,就可以将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103的前端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位于输送方向上的薄片103之前端已经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而且该前端将被引向分离爪的下侧,如图2所示,而且被引导到分离爪104下方的印刷薄片103就会顺序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的印刷薄片103被输送导一个预定的排放通道内。
具体而言,由于刚刚印刷有图象的印刷薄片103因油墨的粘性而附着在转鼓100上,因此,分离用强气流就会吹向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103的前端与转鼓100的外周面100a之间,以迫使印刷薄片103的前端侧与转鼓100分开。接着,位于输送方向上并已经与转鼓100分开的印刷薄片103之前端就会受到分离爪104的引导,从而将印刷薄片103从转鼓100上可靠地剥离下来。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模版印刷机中,印刷薄片103可能与分离爪104相接触,而且印刷薄片103的印刷表面与分离爪104的接触还会将印刷表面弄脏。此外,分离爪104被安装在转鼓100附近,这样,当出现问题时,分离爪104就可能刺入转鼓100内。另外,只有在将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103之前端侧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时,才会从分离泵106中喷射出气流,这样,当将沿输送方向位于印刷薄片103之前端侧下游的那些部分从转鼓100上剥离下来时,时间就可能不稳定,这样由于剥离时间的不一致,就会使图象不均匀。
此外,在图3中(日本专利公报第H2-43145(1990年公开))还示出了另外一种用于传统模版印刷机上的送纸单元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对该送纸单元加以简要说明。送纸单元200包括:一个送纸托盘202,在该托盘内装有很多印刷薄片201;一个初级送纸辊203,该送纸辊设置在送纸托盘202的上部位置上;一对次级送纸辊204a、204b,这对送纸辊沿输送方向设置在初级送纸辊203的下游侧;及一个下部导向部件205和一个上部导向部件206,其分别为各个正被输送的印刷薄片201的下侧和上侧进行导向。下部导向部件205由送纸托盘202经下部次级送纸辊204a向压辊207和转鼓208附近延伸。此外,上部导向部件206设置在初级送纸辊203和上部次级送纸辊204b之间,而且沿输送方向仅设置在上部次级送纸辊204b之下游侧的外周上。
下面,将对送纸操作加以说明。当初级送纸辊203转动时,被压在初级送纸辊上的最上部印刷薄片就会被输送,而且被输送的印刷薄片201还会受到下部导向部件205和上部导向部件206的引导,印刷薄片201的前端在其一个接触点处抵靠在一对次级送纸辊204a和204b上,印刷薄片201被输送到一个能够使印刷薄片201的后端侧产生弯曲的位置上。
接着,当这对次级送纸辊204a和204b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受到旋转驱动时,弯曲的印刷薄片201就会进入到那对次级送纸辊204a和204b之间并通过恢复力回到平直状态,在那对次级送纸辊204a和204b转动的同时,印刷薄片201被同步输送到转鼓208与压辊207之间。
在该传统实例中,可通过利用下部导向部件205和上部导向部件206来调整印刷薄片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而使送纸操作保持稳定。
但是,需要在下部导向部件205和上部导向部件206之间设置一个间隙,而且该间隙的尺寸必须远大于印刷薄片201的厚度,这样,该间隙就不会妨碍印刷薄片201的输送。因此,印刷薄片201的前端侧就能够在一定的间隙尺寸范围内自由弯曲。此外,虽然下部导向部件205能够朝向压辊207附近延伸,但是,由于存在一个大直径的转鼓208,因此上部导向部件不能延伸到使印刷薄片201进入到转鼓208与压辊207之间的位置附近。这样,印刷薄片201的前端侧就能够向转鼓208侧自由弯曲。因此,印刷薄片201就可能在其前端侧处于弯曲状态下时被进送到转鼓208和压辊207之间。当印刷薄片201在上述状态下被输送时,就可能在印刷薄片201上形成褶皱和折痕。此外,当印刷薄片201在转鼓208的转动吸引力的作用下以很大程度向转鼓侧208弯曲时,印刷薄片201就可能在被进送到转鼓208与压辊207间之前接触到转鼓208,这样,就会在印刷薄片201上形成图象重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版印刷机,该模版印刷机能够防止因使用分离爪而将印刷表面弄脏并能够防止分离爪刺入转鼓内,而且其还能够防止由于印刷薄片的剥离时间不均匀而导致图象不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版印刷机,该模版印刷机能够消除由于送纸不稳定而在印刷薄片上形成褶皱、折痕和类似问题并能够消除由于印刷薄片与转鼓相接触而产生的图象重影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一个受到旋转驱动的转鼓,模版薄片被安装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对被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的印刷薄片进行挤压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其中,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就会将一个图象从模版薄片上转印到被进送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将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一个吸口成形板,该板沿输送方向设置在一个靠近压辊之下游侧周面的位置上并具有一个薄片输送表面,其中,在压辊的周面和吸口成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吸入口;和一个抽风扇,该抽风扇可由吸入口将位于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吸入。
根据本发明,该吸入口被设置在一个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恰好位于将转鼓和压辊的印刷压力释放掉的位置后方并与转鼓足够接近,而且印刷薄片被极强的吸力吸住。这样,仅利用吸入风流就可以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因此,就可以防止出现由于采用分离爪而使印刷表面受到污染和分离爪刺入转鼓内的问题。此外,如果印刷薄片在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移动过程中都被吸口吸住,那么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印刷薄片的每个部分都会总是在一个能够使印刷薄片从压辊内露出的位置上从转鼓上剥离下来。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由于印刷薄片的剥离时间不均匀而导致图象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辊可在一个对压辊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一个与压辊分开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吸口成形板被设置成能够随压辊一起自由移动的结构形式。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仅在将压辊设定在对转鼓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上时,才会执行印刷操作,而且吸口成形板被设置在一个接近转鼓的位置上,在其它时间段内,吸口成形板随压辊一起移动到一个与转鼓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因此,吸口成形板不会妨碍转鼓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此外,吸口的有效宽度可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印刷薄片的最大宽度。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吸力能够作用于印刷薄片的整个宽度上,因此,可以可靠而稳定地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
此外,吸口还可以被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隔开。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印刷薄片不会被吸力吸附到吸口上。
另外,吸口成形板被加工成吸气箱的一部分,而该吸气箱能够通过吸口以下述方式产生吸入风流:通过抽风扇的驱动力使吸气箱内的压力减小,压辊可被装配到吸气箱上,以构成一个吸气单元。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如果将吸气单元与机器主体拆开和将其连接到机器主体上,那么就可以将吸气箱和压辊从机器主体上拆卸下来和安装到机器主体上。这样,就便于吸气箱和压辊的维护和更换。
此外,转鼓还可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被装配到吸气箱上。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也使转鼓的维修和更换工作变得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一个可被旋转驱动的转鼓,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一个模版薄片;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对已经被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的印刷薄片进行挤压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其中,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正被进送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会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一个吸嘴,该吸嘴按照下述方式设置在一个邻近压辊并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上:使其能够在一个接近转鼓外周面的抽吸位置和一个与转鼓外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输送轨道位置之间自由移动;一个抽风扇,该风扇可通过吸嘴吸入位于外侧(转鼓侧)的空气;一个顶推部件,该部件可将吸嘴顶推到吸气位置侧,而且在吸嘴被印刷薄片封闭起来的状态下,其顶推力小于作用于吸嘴上的吸力。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吸嘴可被安装在下述这样一个位置上:该位置恰好位于可将印刷压力从转鼓和压辊上释放掉的位置后方并且与转鼓足够接近。因此,印刷薄片会被吸嘴以极强的吸力吸住。当印刷薄片逐渐将吸嘴封闭起来,而且作用于吸嘴上的吸力大于顶推部件的顶推力时,吸嘴就会在将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之前端吸住的状态下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而且还可以将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之前端从转鼓上剥离下来并将其换到一个相对转鼓具有很大剥离角度的轨道上。此外,吸嘴的吸力会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将正在输送轨道上输送的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其中该输送轨道相对转鼓具有很大的剥离角度。这样,就能够得到稳定的剥离轨道。因此,就能够防止出现由于采用分离爪而将印刷表面弄脏和分离爪刺入到转鼓内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在一个使印刷薄片从压辊内露出的位置上将印刷薄片上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每个部分从转鼓上可靠剥离下来。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印刷薄片的剥离时间不一致而出现图象不均匀的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辊可在一个对转鼓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一个与转鼓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当压辊位于挤压位置上时,吸嘴可在顶推部件的推力作用下移动到吸气位置,而且当压辊位于待机位置上时,吸嘴还可以克服顶推部件的推力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仅在将压辊设定在对转鼓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上时,才会执行印刷操作,而且吸嘴定位在接近转鼓的位置上,而在其它时间,吸嘴会随压辊一起移动到与转鼓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因此,吸嘴不会妨碍转鼓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此外,吸嘴的有效宽度可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薄片的最大宽度。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吸力可被作用于印刷薄片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因此就可以可靠而稳定地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
此外,可通过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将吸嘴划分成多个吸口。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就使印刷薄片不会在吸力作用下被吸附到吸嘴的吸口上。
此外,还可以沿一个垂直于薄片进送方向的方向对吸嘴进行划分,而且还可以为吸嘴设置顶推部件,该顶推部件能够将已经被隔开的每个吸嘴顶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当印刷薄片从吸嘴经过时,仅有那些与印刷薄片的宽度相对应的吸嘴能够从吸气位置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而且其它吸嘴仍然保持在接近转鼓的吸气位置上。因此,就能够对不必要的空气吸入进行限制,这样,就可以将吸力的下降限制到最小程度,而且还可以使剥离轨道保持稳定。
此外,抽风扇可被构造成既能够从吸嘴吸气、又能够为输送通道抽气的结构形式。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可利用同一个抽风扇从吸嘴内吸气和从输送通道抽气,这样就可以减小、简化风扇的结构等。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一个可被旋转驱动的转鼓,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一个模版薄片;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对已经被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的印刷薄片进行挤压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正被进送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会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一个送纸单元,该单元可沿输送方向将印刷薄片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一个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该表面可将印刷薄片输送到送纸单元内;一个进送侧吸口,该吸口设置在进送侧输送表面上;和一个抽风扇,该抽风扇可从进送侧吸口将位于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吸入。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通过进送侧吸口的吸力就可以沿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对印刷薄片的前端进行输送。因此,无需使印刷薄片的前端弯曲,就能够实现稳定的送纸。因此,就不会出现由于送纸不稳定而在印刷薄片上形成褶皱和折痕的问题或者由于印刷薄片与转鼓相接触而出现图象重影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送侧吸口可由位于薄片输送方向的压辊之上游侧周面构成,而且该周面被用作一个带孔表面。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印刷薄片能够被进送侧吸口吸住,其中进送侧吸口设置于印刷薄片进入到转鼓和压辊之间的位置的前方。因此,就可以可靠防止在印刷薄片处于弯曲状态下时进入到转鼓和压辊之间。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印刷薄片与转鼓相互接触而在印刷薄片上产生褶皱和折痕及图象重影的问题。
此外,可用于输送印刷薄片的排放侧输送表面可沿输送方向设置在压辊的下游侧,在该排放侧薄片输送表面上可设置一个排放侧吸口,而且还可以设置一个抽风扇,该抽风扇可将位于排放侧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排放侧吸口内吸入。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可以利用排放侧吸口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而且无需采用分离爪或类似部件就可以将印刷薄片剥离下来。
此外,排放侧吸口还可由位于输送方向的压辊之下游侧周面构成,而且该下游侧周面被用作孔面。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印刷薄片可在下述位置上被吸附到排放侧吸口上:该位置恰好位于将印刷压力从转鼓和压辊上释放掉的位置后方并足够接近转鼓。这样,印刷薄片就可以被很强的吸力吸住。因此,就可以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可靠地剥离下来。
此外,这种模版印刷机的特征还在于:进送侧吸口和排放侧吸口设置在同一个吸气箱内,而且被构造成能够通过一个抽风扇将位于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吸走的结构形式,其中抽风扇能够降低吸气箱内的压力。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在进送侧吸口被印刷薄片封闭起来的状态下,印刷薄片的前端可以从排放侧吸口上方经过。因此,排放侧吸口就能够以强有力的吸力将印刷薄片吸住。这样,仅利用一个抽风扇就能够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而且还可以将印刷薄片吸附在进送侧。
此外,压辊可被装配到吸气箱上,从而形成一个抽吸单元。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当抽吸单元与机器主体分开和连接时,就能够将吸气箱和压辊从机器主体内拆卸下来和将其安装到机器主体内。这样,就使吸气箱和压辊的维修与更换工作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传统实例,该图为模版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利用传统实例中的分离爪来完成剥离操作的过程;
图3为一个侧视图,图中示出了传统实例的送纸单元的结构;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图为模版印刷机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而且该图为抽吸单元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而且该图为抽吸单元的平面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图为沿图6中的剖面线7-7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图为沿图6中的剖面线8-8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图为抽吸单元和类似部件的剖视图,该图用于说明将印刷薄片从转鼓上剥离下来的操作过程;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图为模版印刷机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而且该图为抽吸单元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而且该图为抽吸单元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而且该图为在印刷薄片被输送到一个位于吸嘴上方的位置上时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图为在印刷薄片的前端已经从吸嘴经过、而且吸嘴设置在印刷薄片之输送轨道上的一个位置上时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图是在压辊处于待机状态下时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该图是抽吸单元的透视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该图是模版印刷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该图为模版印刷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该图为抽吸单元的透视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该图为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印刷薄片的前端处于输送状态下,同时还被进送侧吸口所吸附的情形;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该图为一个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印刷薄片被排放侧吸口吸住并从转鼓上剥离下来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4所示,模版印刷机1主要由原件读取单元(未示出)、制版单元2、印刷单元3、送纸单元4、排纸单元5和模版处理单元6构成。
原件读取单元包括:一个原件安放托盘;多个原件输送辊,这些输送辊可以对安装在原件安放托盘上的原件进行输送;和一个接触式图象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通过光学方式读取由原件输送辊输送过来的原件的图象数据并将图象数据转化为电信号。接着,安装在原件安放托盘上的原件会被原件输送辊所输送,而且图象传感器也会读取处于输送状态下的原件的图象数据。
制版单元2包括:一个模版外壳11,该外壳内容纳有一个很长的卷状模版薄片10;一个热印刷头12,该热印刷头沿输送方向设置在模版外壳11的下游侧;一个压辊13,该压辊设置在一个与热印刷头12相对的位置上;一对模版转印辊14和14,这对转印辊沿输送方向设置在压辊13和热印刷头12的下游侧;一个写入脉冲马达(未示出),该马达可以对压辊13和那对模版转印辊14、14进行旋转驱动;一个模版切割器15,该切割器沿输送方向设置在那对模版转印辊14、14的下游侧。
长模版薄片10通过压辊13和那对模版转印辊14、14的转动而得以输送。根据图象传感器读取的图象数据,热印刷头12的每个点状加热元件都会有选择地执行加热操作,这样,模版薄片10由于具有热敏性而被穿孔,从而制成了一个模版。接着,由模版切割器将这些制成的模版薄片10切断,从而加工出具有预定长度的模版薄片10。
印刷单元3包括:一个转鼓21,该转鼓可通过马达20的驱动力沿图4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一个模版夹紧部分22,该部分设置在转鼓21的外周面上并夹着模版薄片10的前端;供墨部件(未示出),该部件可将油墨进送导转鼓21的上部印刷区域内;油墨回收部件(未示出),该部件可将来自位于转鼓21之印刷区域外侧的表面上的多余油墨回收起来;一个设置在转鼓下方的压辊23;和一个抽吸单元24,当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经过时,该单元可将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30剥离下来。
转鼓21被构造成能够被如下所述的转鼓/压辊驱动部件50旋转驱动的结构形式。此外,转鼓21的外周壁21a具有刚性,而且由油墨不能透过的部件制成,这种部件不允许油墨透过。此外,还要用含氟树脂的涂覆工艺,例如特富龙(注册商标)涂覆工艺,对外周壁21a的外周面进行处理,而且还要将其外周面加工成均匀的圆筒形表面。
模版夹紧部分22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上,而且其被设置成在夹紧状态下(由图4中的实线所示)不能从外周壁21a上突出,而在松开状态下(由图4中的虚线所示)能够从外周壁21a上突出的结构形式。这样,模版夹紧部分22就被构造成无需从外周壁21a上突出就能够将模版薄片10夹紧的结构形式。
压辊23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如下所述的转鼓/压辊驱动部件50在一个对转鼓21之外周面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与一个与转鼓21之外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形式。在印刷模式(包括试印模式)下,压辊23总是定位在挤压位置上,而在印刷模式以外的其它时间内,压辊23则定位在待机位置上。
这样,从制版单元2送出的模版薄片10之前端就会被模版夹紧部分22所夹住,而且转鼓21以在这种夹紧状态下旋转,从而将模版薄片10卷绕起来并连接到转鼓21的外周面上。接着,在转鼓21转动过程中,被送纸单元同步送出的印刷薄片(未示出)就会被压辊23压到已经卷绕在转鼓21上的模版薄片10上。这样,油墨就会通过模版薄片10上的通孔转移到印刷薄片30上。印刷有图象的印刷薄片30会在抽吸单元24的吸力作用下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
送纸单元4包括:一个堆垛有印刷薄片30的送纸托盘31;初级送纸辊32和33,这些送纸辊仅仅将位于最上方的印刷薄片30从送纸托盘31内送出;一对次级送纸辊34和34,这对送纸辊用于随着转鼓21的转动将已经被初级送纸辊32和33送出的印刷薄片30同步进送到转鼓21与压辊23之间。初级送纸辊32和33被构造成能够通过送纸离合器(未示出)将马达20的转动传递给这些送纸辊的结构形式。
排纸单元5包括:一个运送通道35,已经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的印刷薄片30通过运送通道进行运送;一个接纸托盘36,从运送通道内排出的印刷薄片30就堆垛在该接纸托盘36上。
模版处理单元6包括处理后的模版输送部件37和一个模版处理箱38。处理后的模版输送部件37为已经从转鼓21的外周面上松开的模版薄片10之前端进行导向并对受到这种引导的旧模版薄片10进行输送,同时将该模版薄片10从转鼓上剥离下来。模版处理箱38内容纳着已经被处理后的模版输送部件37运送的模版薄片10。
下面,将对抽吸单元24的结构加以说明。如图5至8所示,抽吸单元24包括:一个长方体的抽吸箱40,该箱体的内部基本上是密封的。在该抽吸箱40的上部,以能够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撑有一对活动侧板41和41。在这对活动侧板41和41之间,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着压辊23,而且还固定有一个吸口成形板42。具体而言,该吸口成形板42被构造成功能随压辊23一起上升和下降的结构形式。该吸口成形板42沿输送方向设置在一个接近压辊23之下游侧周面的位置上,而且该吸口成形板42的上面(上表面)被加工成一个薄片运送表面43,该表面将压辊23与输送通道35连接在一起。
此外,在吸口成形板42的压辊23侧,沿垂直于薄片输送方向的方向上以相同的间隔设置有多个切槽,由这些切槽和压辊23的周面形成了多个吸口44。吸口44的有效宽度D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印刷薄片30的最大宽度。这些吸口44是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运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45隔离而成的。
一个风扇罩46被连接到抽吸箱40的背面,一个抽风扇47被安装在该风扇罩46内。当抽风扇47受到驱动时,抽吸箱40内的压力就会下降,由于压力下降,因此,位于薄片输送表面43外侧的空气就会通过吸口44被吸入到抽吸箱40内。
此外,转鼓/压辊驱动部件50被连接到抽吸箱40上。该转鼓/压辊驱动部件50设置有一个被固定到抽吸箱40之外侧位置上的马达20,而且马达20的转动将通过一个同步皮带51被传递到离合器52的输入侧。一个偏心凸轮53与离合器52的输出侧连接在一起,摆臂54的一端被安装在偏心凸轮53的上方。该摆臂54的另一端与一个支撑轴55相连接,而该支撑轴又将那对活动侧板41和41连接在一起。此外,可张拉的螺旋弹簧56的一端被勾挂在摆臂54的一端上,在可张拉螺旋弹簧56的弹力作用下,压辊23被顶推到挤压位置侧。可张拉螺旋弹簧56的另一端勾挂在一个印刷压力调节杆57上,通过使该印刷压力调节杆57进行操作,就能够对印刷压力进行自由调节。
马达20的驱动力通过离合器52传递给偏心凸轮53,偏心凸轮53移动到一个使其不与摆臂54的另一端发生干涉的位置上。接着,通过将张拉螺旋弹簧56的弹力作为挤压力,使压辊23定位在挤压位置上。同时,马达20的驱动力通过离合器52传递给偏心凸轮53,偏心凸轮53移动到一个使其不与摆臂54的一端发生干涉的位置上。接着,摆臂54就会克服可张拉螺旋弹簧56的弹力而移动,而且压辊23也会定位在待机位置上。
此外,在位于抽吸箱40内的压辊23的上部位置上,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着转鼓21。转鼓/压辊驱动部件50设置有一个被固定到马达20之转轴上的第一齿轮58,而且该第一齿轮58与一个被固定到转鼓21之支撑轴上的第二齿轮59相啮合。当马达20旋转时,马达20的转动将通过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59传递给转鼓21,这样,转鼓21就会转动。
下面,将对上述模版印刷机的操作加以简要说明。
首先,当选定制版模式时,在制版单元2内,制版薄片10通过压辊13和那对模版转印辊14、14的转动而被输送。根据原件读取单元所读取的图象数据,热印刷头12内的多个加热元件就会有选择地执行加热操作,这样,模版薄片1 0就会由于其自身的热敏性而被穿孔,从而制造出模版。接着,由模版切割器15将这样制成的模版切割成预定的部分。这样,就制成了具有所需尺寸的模版薄片10。
在印刷单元3中,在制版单元2内制成的模版薄片10之前端被转鼓21的模版夹紧部分22夹住,而且转鼓21在这种夹紧状态下旋转,这样,就将模版薄片10卷绕、连接并装在转鼓21的外周面21a上。
接着,当选定印刷模式时,在印刷单元3内,转鼓21和抽风扇47受到旋转驱动,供墨部件和油墨回收部件开始动作。然后,油墨被进送到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上,而且这样被进送的油墨就容纳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和模版薄片10之间,压辊23从待机位置移动到挤压位置上。
当转鼓21旋转时,送纸单元4将印刷薄片30同步进送到转鼓21与压辊23之间。这样被进送的印刷薄片30被压辊23挤压到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上并通过转鼓21的转动得以输送。具体而言,印刷薄片30在被输送的同时,还与模版薄片10紧密接触。
当印刷薄片30被输送时,存留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模版薄片10之间的油墨就会沿印刷方向向下游侧扩散,同时还受到压辊23的挤压力的挤压。此外,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扩散的油墨会从模版薄片10的穿孔内渗出,而且被转移到印刷薄片30上。这样,按上述方式,在相关的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压辊23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被印刷到印刷薄片30上。如图9所示,对于每个已经从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压辊23之间移出的印刷薄片30而言,其前端将通过接收到来自吸口44的抽吸风流W而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与转鼓21分开后的印刷薄片30通过运送通道35被排放到一个接纸托盘36内并堆垛在该托盘内。
在印刷操作过程中,油墨回收部件会将已经从转鼓21之外周壁21a的最大印刷区域的下游流出的多余油墨回收起来。
当指定数量的印刷薄片被印刷完毕时,转鼓21和抽风扇47停止转动,而且供墨部件的驱动部件也会停止工作。这样,就会停止向转鼓21的外周壁21a供墨。油墨回收部件的驱动部件在供墨部件停止工作后的短时间内停止工作,而且存留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压辊23之间的多余油墨也会被油墨回收部件回收起来。此外,压辊23从挤压位置返回到待机位置上。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模版印刷机1就会进入待机模式。
当开始制作一个新模版薄片,而且选定模版处理模式时,转鼓21的模版夹紧部分22将会移动到夹紧力释放位置上。夹紧力释放后,模版薄片10的前端就会随着转鼓21的转动而被引导到处理模版输送部件37处,然后将其装在模版处理箱38内。
下面,对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的操作加以说明。如图9所示,压辊23定位在挤压位置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30之前端从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导出。这里,吸口44被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上:该位置恰好位于转鼓21和压辊23上的印刷压力已经被释放的位置后方,而且与转鼓21足够接近。此外,当印刷薄片30从吸口44经过时,印刷薄片30会被极强的吸力吸住。这样,仅通过抽吸风流W就能够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因此,就可以防止由于采用分离爪而出现将印刷薄片弄脏和分离爪意外刺入转鼓21内的情况。此外,在印刷薄片30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通过过程中,其都会被吸口44吸住。因此,如图9所示,印刷薄片30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每个部分总是会在使印刷薄片30从压辊23内移出的位置上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印刷薄片30的剥离时间不一致而出现图象不均匀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压辊23可在对转鼓21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相对转鼓21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吸口成形板42被设置成能够随着压辊23的转动而自由移动的结构形式。这样,仅在执行印刷操作,同时相对转鼓21将压辊23固定在挤压位置上时,吸口成形板42定位在接近转鼓21的位置上,而在其它时间,它将会随压辊23一起移动到与转鼓21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因此,吸口成形板42不会妨碍转鼓21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吸口44的有效宽度D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印刷薄片30的最大宽度。因此,吸力能够作用于印刷薄片30的整个宽度范围内,这样,就能够可靠而稳定地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吸口44是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45分隔而成的。因此,印刷薄片30不会被吸力吸附到吸口44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吸口成形板42被加工成抽吸箱40的一部分,其中该抽吸箱可通过吸口产生抽吸风流W,而且通过对抽风扇47进行驱动可以降低抽吸箱内的压力。此外,压辊23被装配到抽吸箱40上,这样就形成了抽吸单元24。因此,当将抽吸单元24从该机器的主体上拆卸下来和将其连接到机器主体上时,就能够将抽吸箱40和压辊23从该主体上拆卸下来和连接到该主体上。这样,就使得抽吸箱40和压辊23的维修和更换变得容易。此外,转鼓21还被装配到抽吸箱40上,这样就使转鼓21的维修和更换变得容易。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一个设置有由油墨不能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外周壁21a并可按照下述方式将图象转印到印刷薄片30上的部件被用作转鼓21:使存留在外周壁21a的表面与模版薄片10之间的油墨在受到压辊23挤压的同时还要进行扩散。但是,也可以将一个设置有由油墨不能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外周壁21a并可按照下述方式将图象转印到印刷薄片10上的部件用作转鼓21:使由外周壁的内表面送出的油墨进行扩散并涂覆在外周壁21a的整个内表面上。
下面,将参照图10至15,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模版印刷机加以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不再对这些相同部分进行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压辊23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压辊驱动部件(未示出)在对转鼓21之外周面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相对转鼓21的外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形式。在印刷模式(包括试印模式)下,压辊23总是位于挤压位置上,而在印刷模式以外的其它时间内,压辊则位于待机位置上。
排纸单元5包括:传送带部件65,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的印刷薄片30被送向该传送带部件;一个抽风扇65a,其用于将印刷薄片30吸附到传送带部件65的皮带上;和接纸托盘36,从传送带部件65排出的印刷薄片30就堆垛在该接纸托盘上。
下面,将对抽吸单元24的结构加以说明。如图11至15所示,抽吸单元24包括长方体的抽吸箱40,而且该箱体内基本为密封的。在该抽吸箱40的上部,以能够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撑着一对活动侧板(未示出)。在这对活动侧板之间,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着压辊23。
此外,在抽吸箱40的上部位置上,即沿输送方向接近压辊23之下游侧周面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吸嘴61。该吸嘴61从压辊23的下方穿过并沿输送方向在压辊23的上游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部分62。该吸嘴61被设置成能够在接近转鼓21的吸附位置(在图12中由实线示出)和一个输送轨道位置(在图12中由点划线表示)之间自由移动,其中在输送轨道位置上,相关的吸嘴61与转鼓21间隔一定的距离并通过围绕旋转支点部分62沿箭头B所示(如图12所示)的方向摆动而基本达到与传送带部件65的皮带通道具有相同高度的位置上。
此外,在吸嘴61内,设置有一个可与压辊23的下表面发生干涉的干涉/滑动部件63,而且在吸嘴61上还勾挂有一个被用作顶推部件的弹簧64,该弹簧可将吸嘴61推向吸附位置那侧。这样,该吸嘴61就被构造成能够随压辊23一起移动的结构形式。具体而言,当压辊23位于挤压位置上时,随压辊23一起动作的弹簧64之弹力将使吸嘴61定位在抽吸位置上。同时,当压辊23处于待机位置上时,吸嘴61将克服随压辊23而动作的弹簧64之弹力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但是,当位于抽吸位置上时,吸嘴61可克服弹簧64的弹力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弹簧64的弹力被设定为这样一个力:该力小于在吸嘴61被印刷薄片30封闭起来的状态下作用于吸嘴61上的抽吸力F。
此外,吸嘴61的有效宽度D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印刷薄片30的最大宽度。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45将吸嘴61分隔成多个吸口61a。
风扇罩46被连接到抽吸箱40的背面上,而且抽风扇47被安装在该风扇罩46内。当抽风扇47被驱动时,抽吸箱40内的压力就会下降,通过压力下降,使得位于外侧(转鼓21侧)的空气通过吸嘴61的吸口61a吸入到抽吸箱40内。
下面,将对上述模版印刷机1的操作加以简要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部分不再进行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当印刷薄片30被输送时,存留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模版薄片10之间的油墨会沿印刷方向向下游扩散,同时油墨还在压辊23的压力作用下受到挤压。此外,从模版薄片10上的通孔内渗出并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扩散的油墨被转移到印刷薄片30上。在相关的印刷薄片30在转鼓21的外周壁21a与压辊23之间穿过的过程中,油墨图象就会按照上述方式印刷到印刷薄片30上。就每个已经从转鼓21的外周壁21a和压辊23之间移出的印刷薄片30而言,通过接收来自吸嘴61的抽吸风流W,而将印刷薄片30的前端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与转鼓21分开的印刷薄片30通过传送带部件65排放到接纸托盘36中并堆垛在该接纸托盘上。
下面,将对在上述过程中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的操作加以说明。如图13所示,吸嘴61位于抽吸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印刷薄片30的前端从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导出。这里,吸嘴61定位在这样一个位置上:该位置恰好位于将转鼓21和压辊23上的印刷压力释放掉的位置后方并与转鼓21足够接近。这样,就可以利用吸嘴61通过极强的吸力F将印刷薄片30吸住。当印刷薄片30逐渐将吸嘴60的吸口61a封闭起来,而且作用于吸嘴61上的吸力F大于弹簧64的弹力时,吸嘴61就会在将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30之前端吸住的状态下沿图14中箭头B1所示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将其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接着,如图14所示,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印刷薄片30之前端就会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而且被排放到一个相对转鼓21形成一个大剥离角度的轨道上。吸嘴61的吸力F能够有效地将在输送轨道上输送的印刷薄片30剥离下来,其中输送轨道相对转鼓21形成一个很大的剥离角度。这样,就可以得到稳定的剥离轨道。因此,就可以防止由于采用分离爪而出现将印刷表面弄脏和使分离爪意外刺入转鼓内的问题。此外,在输送方向上,印刷薄片30从前端到后端的每个部分都会在印刷薄片30移离压辊23的位置上可靠地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因此,就可以防止由于印刷薄片30的剥离时间不一致而出现图象不均匀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压辊23可以在对转鼓21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与转鼓21分开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吸嘴61被设置成能够随压辊23一起自由移动的结构形式。这样,仅在执行印刷操作时,同时将压辊23定位在对转鼓21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上时,吸嘴61就会定位在接近转鼓21的位置上,而在其它时间,吸嘴61则随压辊23一起沿箭头B1所示的方向移动并移动到与转鼓21间隔一定距离的输送轨道位置上。因此,吸嘴61不会妨碍转鼓21的维修和更换工作。例如,如图15中的虚线所示,当模版夹紧部分22定位在一个从转鼓21之外周面突出的位置上时,吸嘴61会随着压辊23的移动而沿箭头B1所示的方向移动。因此,无需采用单独的部件来避免与模版夹紧部分22发生干涉。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吸嘴61的多个吸口61a是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45分隔而成的。因此,印刷薄片30不会被吸力F吸到吸口61a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吸嘴61的输送轨道位置被设置在一个基本上与传送带部件65的皮带通道具有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因此,从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导出的印刷薄片30就会被平滑地输送到排纸单元5的皮带通道内。
图1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该图为抽吸单元24A的透视图。如图16所示,喷嘴61A至61F是通过沿垂直于薄片输送方向的方向分隔而成的。此外,被用作顶推部件并用于将各个吸嘴61A至61F顶推到输送轨道位置侧的弹簧(未示出)分别勾挂在这些吸嘴上,而且每个吸嘴61A至61F都被构造成能够独立移动的结构形式。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对这些相同部分进行赘述。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当印刷薄片经过吸嘴61A至61F时,仅有那些与印刷薄片的宽度相对应的吸嘴61A至61F从抽吸位置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而其它喷嘴61A至61F则仍然保持在接近转鼓的抽吸位置上。因此,就可以对无用的吸气操作进行限制,从而将抽吸力的减小降至最小,而且还可以使剥离轨道保持稳定。
图1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该图未模版印刷机1A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7所示,抽吸箱70其尺寸不仅要能够覆盖吸嘴61,而且还要覆盖传送带部件65的整个下表面,而且在该抽吸箱70内,安装有一个可以降低箱体内压力的抽风扇71。在吸嘴61和传送带部件6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吸口(未示出)。一个吸力调节板72被安装在抽吸箱70内,而且通过该吸力调节板72,可以对吸嘴61侧的吸力与传送带部件65上的吸力之间的抽吸比率进行调节。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在图17中表示相同的组成部分,而且不再对这些部分进行赘述。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吸嘴61的抽吸和传送带部件65的抽吸可由同一个抽风扇71来完成,这样就可以简化风扇71的结构。此外,通过吸力调节板72可将两个吸力都调节至所需的水平。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一个设置有由油墨不能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外周壁21a并可按照下述方式将图象转印到印刷薄片30上的部件被用作转鼓21:使存留在外周壁21a的表面与模版薄片10之间的油墨在受到压辊23挤压的同时还要进行扩散。但是,也可以将一个设置有由油墨不能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外周壁21a并可按照下述方式将图象转印到印刷薄片10上的部件用作转鼓21:使由外周壁的内表面送出的油墨进行扩散并涂覆在外周壁21a的整个内表面上。
下面,将参照图18至21对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模版印刷机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不再对其加以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压辊23被构造成能够通过电磁螺线管25在可对转鼓21之外周面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与转鼓21之外周面分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电磁螺线管被用作压辊驱动部件。在印刷模式(包括试印模式)下,压辊23总是定位在挤压位置上,而在印刷模式以外的其它时间内,压辊23则定位在待机位置上。
下面,将对抽吸单元24的结构加以说明。如图18至21所示,抽吸单元24包括长方体的抽吸箱40,而且该箱体的内部基本是密封的。在抽吸箱4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上表面板81,而且在上表面板81上,又设置又一个开口部分82。在该开口部分82内,被装配到抽吸箱40上的压辊23按照使其能够自由地往复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沿输送方向位于压辊23之上游侧的上表面板81之上表面被加工成一个用于对印刷薄片30进行输送的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81a。该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81a被加工成一个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表面,而且印刷薄片30以所需的角度进入到介于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的位置上。此外,沿输送方向位于压辊23之下游侧的上表面板81之上表面被加工成一个排放侧薄片输送表面81b。
此外,开口部分82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其宽度达到当压辊23定位在挤压位置上时使压辊23不与开口部分82相接触的程度。通过局部利用该开口部分82,就可以沿输送方向在压辊23的上游侧设置一个进送侧吸口83,沿输送方向在压辊23的下游侧设置一个排放侧吸口84。具体而言,进送侧吸口83和排放侧吸口84由开口部分82构成,同时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压辊23之上游侧周面和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压辊23之下游侧周面分别被用作孔面。进送侧吸口83和排放侧吸口84的有效宽度D被设定为大于可进送印刷薄片30的最大宽度。
风扇罩46被连接到抽吸箱40的背面上,而且抽风扇47被安装在风扇罩46内。当抽风扇47被驱动时,抽吸箱40内的压力就会下降,而且由于压力下降,因此就可以将位于各个薄片输送表面81a和81b外侧的空气从进送侧吸口83和排放侧吸口84内吸入。
下面,将对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将印刷薄片30进送到转鼓21与压辊23之间的进送操作加以说明。通过初级进送辊32和33的转动力,堆垛在送纸托盘31上的最上部印刷薄片30就会沿进送侧薄片运送表面34a被运送到那对次级送纸辊34和34之间。接着,借助于随着转鼓21的转动而同步旋转的次级进送辊34和34的转动力,印刷薄片顺序沿进送侧薄片进送表面34a和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81a被送向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这里,如图20所示,当印刷薄片30的前端到达进送侧吸口83时,在进送侧吸口83的吸力作用下,使印刷薄片30的前端沿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81a进行输送。具体而言,印刷薄片30的前端通过一个合适的输送轨道来进行输送,而且无需朝向转鼓21侧弯曲。因此,就不会由于送纸不稳定而在印刷薄片30上形成褶皱和折痕或者由于印刷薄片30与转鼓21相接触而出现图象重影。
下面,将对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的方法加以说明。如图21所示,当印刷薄片30的前端由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导出时,该前端将从排放侧吸口84的上方经过。接着,在排放侧吸口84的吸力作用下,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因此,就可以防止由于采用分离爪而出现将印刷表面弄脏和分离爪意外刺入转鼓内的情况。此外,印刷薄片30在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从排放侧吸口84上方经过的过程中将被吸口84吸住。因此,印刷薄片30沿输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的每个部分总是在那个使印刷薄片30从压辊23内移出的位置上从转鼓21上剥离下来。因此,就可以防止由于印刷薄片30的剥离时间不一致而出现图象不均匀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进送侧吸口83由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压辊23之上游周面构成,而且该上游周面被用作孔面。因此,印刷薄片30就会在下述位置上被进送侧吸口83吸住:该位置恰好位于将相关印刷薄片30进送到转鼓21和压辊23之间的位置前方。因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印刷薄片30的前端在弯曲状态下被进送。因此,就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印刷薄片30与转鼓21相接触而在印刷薄片30上出现褶皱和折痕及出现图象重影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排放侧吸口84由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压辊23之下游侧周面构成,而且该下游侧周面被用作孔面。因此,印刷薄片30可在下述位置上被排放侧吸口84吸住:该位置恰好位于转鼓21和压辊23上的印刷压力被释放掉的位置后方,而且该位置与转鼓21足够接近。因此,印刷薄片30就能够被强力吸住,而且还能够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可靠地剥离下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进送侧吸口83和排放侧吸口84设置在同一个抽吸箱40内,而且位于薄片输送表面81a和81b外侧的空气可由单个抽风扇47吸入,其中该抽风扇可以降低抽吸箱40内的压力。因此,如图21所示,印刷薄片30的前端就会在进送侧吸口83被印刷薄片30封闭起来的状态下从排放侧吸口84上方经过。因此,印刷薄片30就会被排放侧吸口84的强烈吸力吸住。这样,利用单个抽风扇47,就能够将印刷薄片30从转鼓21上可靠地剥离下来,而且印刷薄片30还可以被吸附在进送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压辊23被装配到抽吸箱40上,这样就构成了抽吸单元24。因此,当将抽吸单元24从机器主体上拆卸下来和将其安装到机器主体上时,就可以将抽吸箱40拆卸下来和将其连接到机器主体上。因此,就使抽吸箱40和压辊23的维修和更换变得容易。此外,转鼓21也被装配到抽吸箱40内,这样就使转鼓21的维修和更换也变得容易。

Claims (18)

1.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
一个可被旋转驱动的转鼓,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一个模版薄片;
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将正被进送的印刷薄片压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其中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进送过来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
一个吸口成形板,该板沿输送方向设置在一个接近压辊之下游侧周面的位置上并设置有一个薄片输送表面,其中,在压辊的周面和吸口成形板之间形成有一个吸口;
一个抽风扇,该风扇可将位于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吸口内吸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可在一个对转鼓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一个与转鼓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吸口成形板被设置成能够随压辊一起自由移动的结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的有效宽度大于可进送的印刷薄片的最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分隔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成形板被加工成一个抽吸箱的一部分,该抽吸箱可在抽风扇的驱动下按照能够使抽吸箱内的压力下降的方式通过吸口产生抽吸风流,所述压辊被装配到抽吸箱上,从而构成了一个抽吸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装配到抽吸箱上。
7.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
一个可被旋转驱动的转鼓,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一个模版薄片;
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将正被进送的印刷薄片压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其中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进送过来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
一个吸嘴,该吸嘴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能够在接近转鼓之外周面的抽吸位置和一个与转鼓之外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输送轨道位置之间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一个邻近压辊的位置上;
一个抽风扇,该风扇可将位于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吸嘴内吸入;
一个顶推部件,该部件可将吸嘴推向抽吸位置侧,而且其推力小于在吸嘴被印刷薄片封闭起来的状态下作用于吸嘴上的吸力。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可在一个对转鼓进行挤压的挤压位置和一个与转鼓间隔一定距离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当压辊位于挤压位置上时,所述吸嘴能够通过顶推部件的推力移动到抽吸位置上,当所述压辊位于待机位置上时,所述吸嘴能够克服顶推部件的推力移动到输送轨道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有效宽度大于可进送的印刷薄片的最大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多个吸口由多个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防吸凸起分隔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是通过沿垂直于薄片进送方向的方向进行分隔而形成的,而且还为所述吸嘴设置了能够将分隔而成的各个吸嘴推向输送轨道位置上的顶推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扇被构造成能够从吸嘴内抽风和为输送通道抽风的结构形式。
13.一种模版印刷机,其包括:
一个可被旋转驱动的转鼓,在该转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一个模版薄片;
一个压辊,该压辊可将正被进送的印刷薄片压到转鼓和压辊之间并随转鼓一起转动,在印刷薄片从转鼓和压辊之间经过的过程中,图象就会从模版薄片转印到进送过来的印刷薄片上,而且已经转印有图象的印刷薄片沿输送方向被排放到压辊的下游侧;
一个送纸单元,该单元可沿输送方向将印刷薄片从压辊的上游侧进送到转鼓和压辊之间;
一个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该表面可将印刷薄片运送到送纸单元内;
一个进送侧吸口,该吸口设置在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上;
一个抽风扇,该风扇可将位于进送侧薄片输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进送侧吸口内吸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送侧吸口由位于薄片输送方向上的压辊之上游侧周面构成,而且该周面被用作一个孔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一个用于运送印刷薄片的排放侧运送表面沿输送方向设置在压辊的下游侧,一个排放侧吸口设置在该排放侧薄片运送表面上,此外,还设置有一个能够将排放侧薄片运送表面外侧的空气从排放侧吸口吸入的抽风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侧吸口由位于输送方向上的压辊之下游侧周面构成,而且该下游侧周面被用作一个孔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送侧吸口和排放侧吸口设置在同一个抽吸箱内,而且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单个抽风扇将位于薄片运送表面外侧的空气吸入的结构形式,其中该抽风扇可使抽吸箱内的压力下降。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模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被装配到抽吸箱体上,从而构成一个抽吸单元。
CNB2005100088812A 2004-02-25 2005-02-24 模版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7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9968 2004-02-25
JP2004049505 2004-02-25
JP2004049505A JP2005238560A (ja) 2004-02-25 2004-02-25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4049968A JP4395390B2 (ja) 2004-02-25 2004-02-25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4076134 2004-03-17
JP2004076134A JP2005262545A (ja) 2004-03-17 2004-03-17 孔版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0596A true CN1660596A (zh) 2005-08-31
CN100391747C CN100391747C (zh) 2008-06-04

Family

ID=3486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888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747C (zh) 2004-02-25 2005-02-24 模版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401551B2 (zh)
CN (1) CN100391747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5568C (zh) * 2006-05-19 2007-12-19 林孝余 一种间歇式商标印刷机的送纸装置
CN103434266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壁纸圆网直压式托辊装置
CN107253394A (zh) * 2012-08-06 2017-10-17 株式会社尼康 转印装置以及基板处理装置
CN114867671A (zh) * 2019-12-24 2022-08-0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从输送表面移除型材元件的分离设备,以及具有该分离设备的挤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1913A (ja) * 2005-07-15 2007-02-01 Tohoku Ricoh Co Ltd 孔版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3664A (en) * 1973-07-20 1975-07-08 Elmer R Thomsen Stock feeder for printing press
JP2644724B2 (ja) * 1985-07-12 1997-08-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文書画像傾き補正方法
JPS62142677A (ja) 1985-12-18 1987-06-26 Ricoh Co Ltd 輪転謄写印刷機の排紙装置
JP2651602B2 (ja) 1988-07-29 1997-09-1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H0811415A (ja) * 1994-07-04 1996-01-16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印刷装置
JP3350258B2 (ja) * 1994-11-28 2002-11-25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排版装置
DE19644945A1 (de) * 1996-10-29 1998-04-30 Kba Planeta Ag Einrichtung zum Zuführen
JP4138045B2 (ja) * 1997-05-21 2008-08-20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4043553B2 (ja) * 1997-07-16 2008-02-06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H11321063A (ja) 1998-03-20 1999-11-24 Tohoku Ricoh Co Ltd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0103155A (ja) * 1998-09-29 2000-04-11 Star Micronics Co Ltd 孔版印刷機の排紙装置
US6250078B1 (en) * 2000-04-27 2001-06-26 Millennium Cell, L.L.P. Engine cycle and fuels for same
US6745685B2 (en) * 2000-05-17 2004-06-08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Stencil printing device
JP2003136823A (ja) 2001-10-31 2003-05-14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印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5568C (zh) * 2006-05-19 2007-12-19 林孝余 一种间歇式商标印刷机的送纸装置
CN107253394A (zh) * 2012-08-06 2017-10-17 株式会社尼康 转印装置以及基板处理装置
CN107253394B (zh) * 2012-08-06 2019-05-03 株式会社尼康 转印装置以及基板处理装置
CN103434266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壁纸圆网直压式托辊装置
CN103434266B (zh) * 2013-08-30 2015-10-14 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壁纸圆网直压式托辊装置
CN114867671A (zh) * 2019-12-24 2022-08-0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从输送表面移除型材元件的分离设备,以及具有该分离设备的挤压机
CN114867671B (zh) * 2019-12-24 2024-05-1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从输送表面移除型材元件的分离设备,以及具有该分离设备的挤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1747C (zh) 2008-06-04
US7401551B2 (en) 2008-07-22
US20050183591A1 (en) 2005-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892C (zh) 被固定材料输送装置、排出装置、排出方法和固液装置
CN1231359C (zh)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CN1403302A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具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660596A (zh) 模版印刷机
JP5494951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762672A (zh) 纸张裁断装置和纸张后处理装置
JP2009214237A (ja) カッター装置、記録装置
CN1915777A (zh) 纸张匣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212233C (zh) 被固定件输送装置、具有它的液体固定装置及其吸引部件
CN1045222C (zh) 照相影印装置
JP3826999B2 (ja) ロール紙カット制御方法、記録装置
JP2002103768A (ja) 印刷装置
CN1225359C (zh) 印版***装置
JP3123853U (ja) 孔版印刷装置
WO2001087630A1 (fr) Dispositif d'impression au pochoir
JP2011162320A (ja) プリント装置の給紙ユニット
JP3779891B2 (ja)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8024485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4395390B2 (ja)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8030403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0180038A (ja) 給紙ユニット
JP2020196569A (ja) 排出装置
JP2014213504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2023155972A (ja) 給紙装置、及び給紙方法
JP2004043171A (ja) 短尺用紙給紙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