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764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7648A
CN1637648A CN200410102474.3A CN200410102474A CN1637648A CN 1637648 A CN1637648 A CN 1637648A CN 200410102474 A CN200410102474 A CN 200410102474A CN 1637648 A CN1637648 A CN 1637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nsfer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1024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4318C (zh
Inventor
望月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37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3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3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14Transfer ro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重复地转印到转印介质时,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从而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包括:像承载体;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像的静电像形成装置;具有亮度不同的调色剂,显影上述静电像来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与上述像承载体接触、沿预定的方向移动的、转印多个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的转印介质;通过施加偏压,对上述转印介质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供给电荷,将上述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部件;以及在由上述转印部件进行转印期间,向上述转印部件施加偏压的偏压施加装置,其中,上述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根据上述转印部件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而不同。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被重复地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在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转印介质时的图像品质降低。
背景技术
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被重复地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时,如图18所示,存在着产生所谓的“再转印”的问题,即,从转印介质51的移动方向(箭头R51)的上游的像承载体1a被转印到转印介质51上的调色剂像,在下游的像承载体1b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转印介质51时,被转印到像承载体1b上。由于再转印的发生,就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浓度的图像,图像品质将降低。
以往,为了解决该再转印问题,如图19所示,相对于像承载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将该像承载体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51上的转印部件5设置在转印介质51的移动方向(R51)的上游。
再转印的产生原因考虑为:由于流过像承载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的电流,使得转印介质51上的调色剂像的带电极性反转。流过像承载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的电流越多,带电极性反转的调色剂的量越多,就越容易发生再转印。
由此,相对于像承载转印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将转印部件5设置在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R51)的上游时,在像承载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的上游的间隙A处,将发生放电。通过该放电,像承载体1的表面和转印介质51的表面的电位差将减小。这样,转印时流过像承载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的电流减小,就防止再转印的产生。
但是,相对于像承载转印体1与转印介质51进行接触的区域N将转印部件5设置在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R51)的上游时,在转印到转印介质51上的调色剂像的周围,就将发生调色剂散乱的所谓的“飞散”。由于飞散的发生,图像品质将降低。该飞散考虑为如下原因:由于在间隙A中的放电,使得在间隙A中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飞向记录介质。
由于不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因此发生了图像品质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当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被重复地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时,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从而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即:
像承载体;
静电像形成装置,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像;
显影装置,具有亮度不同的调色剂,显影上述静电像来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介质,与上述像承载体接触,沿预定的方向移动,并被转印多个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
转印部件,通过施加偏压,对上述转印介质的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供给电荷,将上述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转印介质上;以及
偏压施加装置,在进行上述转印部件的转印期间,向上述转印部件施加偏压;
其中,上述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根据上述转印部件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而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调色剂的亮度和飞散的评价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使用的各种调色剂的在最大承载量时的亮度的图。
图5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实施方式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实施方式6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在实施方式6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实施方式7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在实施方式7中的、4个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8和图19是说明再转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根据转印部件对转印介质进行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将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设定为不同的条件。
就是说,在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转印部件相对于像承载体的位置,在被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亮度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因此,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调色剂,飞散难以引起注意,从而不会引起图像品质的降低。
将转印调色剂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调色剂像的转印部件,设置在像承载体与转印介质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上游的间隙发生放电的位置,由此,就不产生再转印。
这样,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从而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图1表示了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了作为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51的电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6种颜色的处理单元,即,从沿着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移动方向:箭头51的方向)的上游到下游,依次为:第1处理单元Pa,第2处理单元Pb,第3处理单元Pc,第4处理单元Pd,第5处理单元Pe,第6处理单元Pf。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第1~第6的处理单元Pa~Pf的顺序,是形成黑(K)、浓青(CH)、浓品红(MH)、淡青(CL)、淡品红(ML)、黄(Y)的调色剂像的处理单元。各处理单元Pa、Pb、Pc、Pd、Pe、Pf作为像承载体,分别具有鼓形的电摄影感光体(以下称为“感光鼓”)1a、1b、1c、1d、1e、1f,并分别利用驱动装置(未图示),沿着箭头方向以预定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
在各感光鼓1a、1b、1c、1d、1e、1f的周围,沿着其旋转方向,从上游大致依次配置有:带电辊(带电装置)2a、2b、2c、2d、2e、2f,曝光装置(曝光机构)3a、3b、3c、3d、3e、3f,显影器(显影装置)4a、4b、4c、4d、4e、4f,作为转印部件(一次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辊5a、5b、5c、5d、5e、5f,以及清洁装置(清洁机构)6a、6b、6c、6d、6e、6f。
参照图2,说明处理单元Pa、Pb、Pc、Pd、Pe、Pf。此外,这6个处理单元Pa、Pb、Pc、Pd、Pe、Pf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省略a、b、c、d、e、f的标号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处理单元P具有被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未图示)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感光鼓1。感光鼓1是以铝等导电性基体11和在其外圆上形成的光导电层12为基本结构的圆筒状OPC感光体。其中心有支撑轴13,并以该支撑轴为中心,沿箭头R1方向,由驱动装置以预定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旋转驱动。
在感光鼓1的上方,配置有作为带电装置的带电辊2。带电辊2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地配置,是将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到预定极性和电位的装置,整体构成为辊状。带电辊2由配置在中心的导电性的心轴21、在其外圆上形成的低电阻导电层22以及中等电阻导电层23构成,心轴21的两端部由轴承部件(未图示)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并相对感光鼓1平行配置。该两端部的轴承部件由按压部件(未图示)向感光鼓1施加力,由此,带电辊2以预定的按压力与感光鼓1的表面压接。带电辊2随着感光鼓1的箭头R1方向的旋转,沿箭头R2的方向进行从动旋转。带电辊2由电源24施加带电偏压,由此,使得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接触带电。
在沿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带电辊2的下游,配置有作为曝光机构的曝光装置3。曝光装置3是例如基于图像信息,一边接通/断开激光,一边扫描曝光已带电的感光鼓1的表面,清除曝光部分的电荷来形成根据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的装置。
配置在曝光装置3的下游的显影器4,具有收容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容器41。在该显影容器41的面向感光鼓1的开口部内,可自由旋转地设置有显影套筒42。在该显影套筒42内使显影剂承载在显影套筒42上的磁鼓43,相对于显影套筒42的旋转,被非旋转地固定配置。在显影容器41的显影套筒42的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调整刮板44,该调整刮板44调整承载在显影套筒42上的显影剂,并形成薄层的显影剂层。在显影容器41内,设置有分割的显影室45和搅拌室46,并且,在其上方,设置有收容补充用调色剂的补充室47。形成为薄层的显影剂层的显影剂,当被输送到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区域时,通过位于磁鼓43的显影区域的显影主极的磁力而起穗,形成了显影剂的磁刷。通过该磁刷在感光鼓1表面摩擦,还通过在显影套筒42上经电源48施加的显影偏压,附着在构成磁刷的穗的载流子上的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并显影,最后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像。
在显影器4的下游的感光鼓1的下方,配置有一次转印辊5。一次转印辊5具有由电源54施加偏压的心轴52和在其外圆面形成圆筒状的导电层53。一次转印辊5,两端部由弹簧等按压部件(未图示)向感光鼓1加力,由此,一次转印辊5的导电层53按预定的按压力经中间转印带51与感光鼓1表面压接,并在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51之间,形成有一次转印部(一次转印辊隙(nip)部)T1。在一次转印部T1,中间转印带51被夹持,并由电源54施加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由此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
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1由清洁装置6清除掉残留调色剂等附着物。清洁装置6具有清洁刮板61及输送螺杆62,清洁刮板61,以预定的角度和压力,通过加压装置(未图示)与感光鼓1抵接,回收感光鼓1表面所残留的调色剂等。所回收的残留调色剂等由输送螺杆62输送排出。
在图1中,在各感光鼓1a~1f的下方,配置有中间转印单元59。中间转印单元59具有:中间转印带51、搭架该中间转印带51的驱动辊55、从动辊58、二次转印对置辊56、上述的一次转印辊5a~5f,二次转印辊57、转印带清洁器60等。
上述的二次转印辊57在与二次转印对置辊56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51,由此在二次转印辊57与中间转印带51之间,形成有二次转印部(二次转印辊隙部)T2。
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鼓1a、1b、1c、1d、1e、1f上所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在各一次转印部T1中,夹持中间转印带51并接受来自反向的一次转印辊5a、5b、5c、5d、5e、5f的转印偏压,依次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沿中间转印带51的箭头R51方向旋转,并被输送到二次转印部T2。至此为止,保存在供纸盒8中的记录材料S,由供纸辊81供纸,并由输送辊82进行输送,进而还由定位辊83,以预定的定时也即是配合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像的定时,提供给二次转印部T2。记录材料S,在二次转印部T2,通过二次转印辊57和二次转印对置辊56之间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调色剂像一并被转印(二次转印)到表面。此时没有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二次残留调色剂)等由转印带清洁器60进行清除回收。
定影装置7具有可自由旋转配置的定影辊71和与定影辊71压接旋转的加压辊72。在定影辊71的内部配置有碘钨灯等加热器73,通过控制加热器73的电压等,来进行定影辊71表面的温度控制。在该状态下,当记录材料S输送到时,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匀速旋转,并在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时,从里外两面以大致恒定的压力、温度进行加压、加热,由此,记录材料S表面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融化并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全彩色图像。
中间转印带51由PC、PET、PVDF这样的电介质树脂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体积电阻率为108.5Ω/cm(使用遵照JIS-K6911方法的探针,施加电压100V、施加时间60sec、23℃50%RH),厚度为t=100μm的PI树脂,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体积电阻率和厚度的树脂。
一次转印辊5具有直径为8mm的心轴52和围绕其外圆的作为导电层53的厚度为4mm的导电性聚胺酯发泡层,电阻值约为105Ω(23℃50%RH),是通过在负重500g、接地的情况下,以50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一次转印辊5,并对心轴施加500V的电压所测定到的电流的关系而求得的。
接着,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转印部件的设定。
本发明人查明了用眼睛判断能否容许一次转印部发生的“飞散”现象的基准与该图像的亮度有关。
图3是表示由“飞散”图像的眼睛判断得到的容许度和亮度的关系的图。在本评价中,将长度50mm、宽0.169mm(在600dpi下4点)的线特意在有“飞散”的状态下生成,通过改变调色剂的颜料量等条件,做成亮度变化的样品,并通过眼睛进行判断。“飞散”图像生成时,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在一次转印部T1转印偏压的电场扩展至辊隙部的上游,将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配置在感光鼓1的正下方、靠近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箭头R51的方向)上游2mm的位置处,使得可能发生“飞散”。
根据图3所示的评价结果,得到了如下结果:亮度超过50的线,即使发生了飞散,也可以容许;而亮度低于50的线,不能容许发生飞散。
根据以上结果,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调色剂的亮度,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设为不同,由此,能够同时抑制再转印和飞散,从而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图4表示黑(K)、浓青(CH)、浓品红(MH)、淡青(淡C)、淡品红(淡M)、黄(Y)各色的、按照单色的最大承载量时的亮度。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单色的最大承载量在记录材料S上为0.5mg/cm2
此外,使用以下方法进行亮度测定。作为记录材料S,使用了CLC纸(80g/cm2)(Canon Sales,Inc.)。在该记录纸上形成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质量为0.5mg/cm2,大小为30mm×30mm正方形的调色剂像。定影辊71设定在190℃,使记录材料S以130mm/sec的速度通过定影装置,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此时,记录材料的速度、定影辊的温度并不局限于上述条件,在使用CLC纸(80g/cm2)作为记录材料S的情况下,利用由图像形成装置所确定的条件。
在记录材料S上定影的调色剂像使用“格灵达-麦克贝斯彩色便携式分光光度计(Gretagmacbeth Color Spectrolino)”作为测定器,以D50光源、光的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为45度来进行测定。
根据图4,知道黑、浓青、浓品红的亮度比50低,淡青、淡品红、黄的亮度比50高。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于亮度比50低的黑、浓青、浓品红,将转印这些颜色的一次转印辊5a、5b、5c设置在下游。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转印辊5a、5b、5c设置在感光鼓1a、1b、1c的正下方、沿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2mm的位置处。
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自身,相对于其他的淡青、淡品红、黄的处理单元Pd、Pe、Pf配置在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图1左侧)。
对于亮度比50高的淡青、淡品红、黄,将转印这些颜色的一次转印辊5相对地设置在上游。由此,成为促进各自的在一次转印部T1上游的放电,抑制“再转印”的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转印辊5设置在感光鼓1的正下方。淡青、淡品红、黄的处理单元Pd、Pe、Pf自身,相对于其他的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配置在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图1右侧)。此外,由本处理单元生成的图像在转印时发生“飞散”现象,但是通过上述的亮度和飞散容许程度的关系,对于这些颜色,“飞散”现象在视觉上不会成为问题。
根据本发明,根据调色剂的亮度改变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也即是在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上,一次转印辊5的相对于感光鼓1的位置为:在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于50的黄、淡品红、淡青的情况比在调色剂的亮度小于50的黑、浓青、浓品红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更详细地说,在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于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51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X的、一次转印辊5与中间转印带51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Y,在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于50的黄、淡品红、淡青的情况比在调色剂的亮度小于50的黑、浓青、浓品红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由此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现象,从而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转印辊5的具***置并不仅限于此。也即是由于转印辊的外径、硬度、电阻值、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的电阻等,使优选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只要根据各自情况适当地设定就可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5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在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1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2]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6所示,除沿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处理单元的配置顺序不同之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参照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和动作的详细内容。
本实施方式在使用形成一般的4色全彩色图像时所用的黄、浓品红、浓青、黑4色来形成图像时,以及只用黑色形成图像时,配置能够将从动作开始到打印结束的时间缩短为最短的处理单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从沿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箭头R51方向)的上游依次配置的第1~第6处理单元Pa~Pf,按淡品红、淡青、黄、浓品红、浓青、黑处理单元的顺序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仅使用黄、浓品红、浓青、黑4色形成图像时,中间转印带51能够以最短的移动距离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淡品红、浓品红、浓青、黑,一次转印辊5(5a~5f)位于感光鼓1的正下方、靠近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2mm的位置处。淡品红,如实施方式1所述,由于亮度高所以不需要避免“飞散”现象,但由于作为最上游的处理单元,没有“再转印”的发生,所以做成避免“飞散”的结构。
另一方面,对于淡青、黄色,为避免“再转印”,一次转印辊5,也即是一次转印辊5b、5c位于感光鼓1对置的正下方,由此能够避免在淡青色的一次转印部T1中,中间转印带51的淡品红的再转印,以及在黄色的一次转印部T1中,淡品红和淡青色的再转印。
以上,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在使用了浓淡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仅使用浓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能够达到最短打印时间,同时还抑制再转印和飞散,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品质的降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7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7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在图7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6相同的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3]
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8所示,在第1、第2、第3处理单元Pa、Pb、Pc的一次转印部T1的上游,设置有上推部件61a、61b、61c,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也即是,作为转印部件的条件,不是改变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而是如上述那样,设置上推部件61a、61b、61c。
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从沿着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依次具有6个处理单元(第1~第6处理单元Pa~Pf)。这些第1~第6处理单元Pa~Pf,按该顺序,为黑、浓青、浓品红、淡青、淡品红、黄各色的处理单元。对于亮度低的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在作为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辊5a、5b、5c的上游,具备上推辊61a、61b、61c。这些上推辊61a、61b、61c,是在中间转印带51受到来自一次转印辊5a、5b、5c的电场影响之前,用于使感光鼓1a、1b、1c与中间转印带51紧密接触的部件。对于亮度高的淡青、淡品红、黄色,一次转印辊5d、5e、5f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配置在感光鼓1的正下方。其结果,促进了在一次转印部T1上游的放电,从而抑制了“再转印”。
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根据调色剂的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一次转印辊5的一次转印部T1附近的辊隙的形状。详细地说,在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于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51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X的、一次转印辊5与中间转印带51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Y,在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50的黄、淡品红、淡青的情况比在调色剂的亮度小于50的黑、浓青、浓品红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由此能够防止再转印和飞散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但是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9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9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以及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另外,在图9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8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4]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对于1个感光鼓1,在形成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当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51时,根据该调色剂的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该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1个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51的、电摄影方式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该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作为像承载体的鼓形的电摄影感光体(感光鼓)1。在感光鼓1的周围,沿其旋转方向(箭头方向),大致地依次配置有:带电辊(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曝光机构)3,显影单元(显影装置)4A,作为转印部件(一次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辊5,以及清洁装置(清洁机构)6。还配置有与感光鼓1邻接、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51。中间转印带51搭架在驱动辊55、从动辊58、二次转印对置辊56上。由此感光鼓1、一次带电器2、曝光装置3、清洁装置6等的结构和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1~3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显影单元4A具有可自由旋转的转盘4B及其所安装的6个显影器,也即是第1~第6的显影器4a~4f。这些第1~第6的显影器4a~4f是依次分别形成黑、浓青、浓品红、淡青、淡品红、黄的6色调色剂像的显影器。这6个显影器4a~4f之中,用于显影的显影器根据转盘4B的旋转,配置到与感光鼓1表面相对的显影位置上。
首先,第1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通过显影器4a形成在感光鼓1上,并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一次转印后的感光鼓1由清洁装置6清除残留的调色剂等附着物。接着,转盘4B旋转,当显影第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器4b到达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位置时,同样地在感光鼓1上形成第2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带51在一次转印部T1转印了第1种颜色的图像后,通过旋转,相同的部分再次到达一次转印部T1,第2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被一次转印。在这期间,二次转印带57及转印带清洁器60离开中间转印带51,不会扰乱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像。
接着,第3~第6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依次在感光鼓1上形成,在顺序地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之后,在二次转印部T2,二次转印辊57与中间转印带51抵接,另一方面,由供纸辊81从供纸盒8提供的记录材料S,通过输送辊82,沿输送引导84被输送到定位辊83。记录材料S,被提供给二次转印辊57和中间转印带51之间的二次转印部T2,使得通过该定位辊83将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像与定时一致。记录材料S在通过二次转印部T2时,通过二次转印辊57和二次转印对置辊56之间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被二次转印。中间转印带51上残留的调色剂由转印带清洁器60清除回收。
其后,记录材料S在通过定影装置7内的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时,从里外两面被加压、加热,由此记录材料S表面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融化并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全彩色图像。
接着,详细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特征部分的一次转印时的一次转印辊(转印部件)5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次转印辊5是大致沿着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的可动式部件。一次转印辊5构成为能够在下述区域移动的结构:即对应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51的接触部分的大致中心的位置YA,和相对该位置YA的、为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箭头R51方向)下游的位置YB之间。在亮度低的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鼓1上并将该调色剂像转印时,一次转印辊5配置在位置YB处。在转印亮度高的调色剂像时,一次转印辊5配置在位置YA处。
如上所述,对于同一感光鼓1,在依次形成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并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被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像的亮度,适当地移动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由此可以同时抑制再转印和飞散的发生,从而可以抑制图像品质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叙述了将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设为可动的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次转印部T1的上游设置参照实施方式3的、如图8所述那样的上推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只具备1个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具备多个感光鼓,对于其中的至少1个感光鼓,形成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并进行转印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11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以及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10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另外,在图1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8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也可以如参照实施方式3的图9所述的那样,配置上推部件61。
[实施方式5]
图12表示涉及实施方式5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了记录材料S作为转印介质。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承载记录材料的作为记录材料承载体的转印带91。
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地,按第1~第6的处理单元Pa~Pf的顺序,具有形成黑(K)、浓青(CH)、浓品红(MH)、淡青(CL)、淡品红(ML)、黄色(Y)的调色剂像的处理单元。
在感光鼓1a、1b、1c、1d、1e、1f上形成调色剂像的过程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因此,对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具有相同结构及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保存在供纸盒8的记录材料S,由供纸辊81供纸,并由输送辊82进行输送,进而还由定位辊83以预定的时间提供给沿箭头R91方向旋转的转印带91。提供给转印带91的记录材料S,通过被未图示的偏压电源施加了偏压的吸附辊100和经由转印带91并位于相对位置的吸附对置辊101,被静电性地吸附在转印带91上。此时,吸附对置辊101接地。
在感光鼓1的下方,配置有转印辊9。转印辊9(转印部件)由电源95施加偏压。
转印辊9,两端部由弹簧(spring)等按压部件(未图示)向感光鼓1加力,由此转印辊9以预定的按压力与转印带91、以及通过记录材料S压接在感光鼓1的表面,在感光鼓1和记录材料S之间形成有转印部(转印辊隙部)T9。在转印部T9,夹持转印带91和记录材料S,由电源94向转印辊9施加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由此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
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1由清洁装置60对残留调色剂等附着物进行清除。
这样,在感光鼓1a、1b、1c、1d、1e、1f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像被依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转印结束后的记录材料S,在转印带91的分离部D中,从转印带分离,并被输送到定影装置7。
定影装置7具有可自由旋转地配置的定影辊71和与定影辊71压接旋转的加压辊72。在定影辊71的内部配置有碘钨灯等加热器73,通过对加热器73的电压等控制,来进行定影辊71表面的温度控制。在该状态下,当记录材料S被输送到时,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匀速旋转,在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时,从里外两面以大致恒定的压力、温度来进行加压、加热,由此,记录材料S表面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融化并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全彩色图像。
转印带91与中间转印带51同样地,由PC,PET,PVDF这样的电介质树脂构成。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体积电阻率为108Ω/cm(使用遵照JIS-K6911方法的探针,施加电压100V、施加时间60sec、23℃50%RH),厚度为t=100μm的PI树脂,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体积电阻率和厚度的树脂。
转印辊9使用了与一次转印辊5相同结构的部件。
接着,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转印部件的设定。
图12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地,对于亮度比50低的黑、浓青、浓品红,将向记录材料S转印这些颜色的调色剂像的转印辊9a、9b、9c设置在下游。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转印辊9a、9b、9c配置在感光鼓1a、1b、1c的正下方、沿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2mm的位置处。
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自身,相对于其他的淡青、淡品红、黄的处理单元Pd、Pe、Pf配置在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图12左侧)。
对于亮度比50高的淡青、淡品红、黄,将向记录材料S转印这些颜色的调色剂像的转印辊5相对地设置在上游。由此,做成促进各自在转印部T9上游的放电,抑制“再转印”的设定。图12的实施方式中,转印辊9配置在感光鼓1的正下方。淡青、淡品红、黄的处理单元Pd、Pe、Pf自身,相对于其他的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配置在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图12右侧)。此外,由本处理单元生成的图像在转印时将发生“飞散”现象,但是,通过上述的亮度和飞散容许程度的关系,对于这些颜色,“飞散”现象在视觉上不会成为问题。
依照本发明,根据调色剂的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转印辊9的位置。也即是在转印带91的移动方向上的、转印辊9的相对于感光鼓1的位置为:在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于50的黄、淡品红、淡青的情况比在调色剂的亮度小于50的黑、浓青、浓品红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由此可以防止再转印和飞散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13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3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以及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在图13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1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6]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4所示,除沿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处理单元的配置顺序不同之外,是与上述实施方式5(参照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和动作的详细内容。
本实施方式在使用形成一般的4色全彩色图像时所用的黄、浓品红、浓青、黑4色来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配置能够将从动作开始到打印结束的时间缩短为最短的处理单元。
如图14所示,从沿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箭头91方向)的上游依次配置的第1~第6处理单元Pa~Pf,按淡品红、淡青、黄、浓品红、浓青、黑处理单元这样的顺序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仅使用黄、浓品红、浓青、黑4色形成图像时,以及仅使用黑色形成图像时,转印带91以最短的移动距离就能够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淡品红、浓品红、浓青、黑,转印辊9(9a~9f)位于感光鼓1的正下方、靠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2mm的位置处。淡品红,如实施方式1所述,由于亮度高所以不需要避免“飞散”现象,但由于作为最上游的处理单元没有“再转印”的发生,所以做成避免“飞散”的结构。
另一方面,对于淡青、黄色,为避免“再转印”,转印辊9也即是转印辊9b、9c位于感光鼓1相对的正下方,由此能够避免在淡青色的转印部T9中,转印带91的淡品红的再转印,以及在黄色的转印部T9中,淡品红和淡青色的再转印。
以上,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6,在使用了浓淡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仅使用浓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能够达到最短的打印时间,同时抑制再转印和飞散,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品质的降低。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位置,在仅使用黑色形成图像时,能够达到最短打印时间,同时能够抑制再转印和飞散,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品质的降低。
图15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以及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1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另外,在图1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14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7]
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6所示,在第1、第2、第3处理单元Pa、Pb、Pc的转印部T9的上游,设置了上推部件62a、62b、62c,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5的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也即是,作为转印部件的条件,不是改变一次转印辊5的位置,而是如上述那样,设置上推部件62a、62b、62c。
图1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实施方式5相同地,从沿转印带9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依次具有6个处理单元(第1~第6处理单元Pa~Pf)。这些第1~第6处理单元Pa~Pf,按该顺序,为黑、浓青、浓品红、淡青、淡品红、黄各色的处理单元。对于亮度低的黑、浓青、浓品红的处理单元Pa、Pb、Pc,在作为转印部件的转印辊9a、9b、9c的上游,具备上推辊62a、62b、62c。这些上推辊62a、62b、62c,是在转印带91受到来自转印辊9a、9b、9c的电场影响之前,用于使感光鼓1a、1b、1c与转印带91紧密接触的部件。对于亮度高的淡青、淡品红、黄色,转印辊9d、9e、9f与实施方式5相同地,配置在感光鼓1的正下方。其结果,促进了在转印部T9上游的放电,从而抑制了“再转印”。
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根据调色剂的亮度来改变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转印辊9的转印部T9附近的辊隙的形状。详细地说,在转印带91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于感光鼓1与中间转印带51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X的、转印辊9与转印带91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Y,在调色剂的亮度大于或等于50的黄、淡品红、淡青的情况比在调色剂的亮度小于50的黑、浓青、浓品红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由此可防止再转印和飞散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图像品质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6色的调色剂,在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亮度,来改变转印辊9的转印部T9附近的辊隙的形状,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17表示使用黑(K)、浓青(CH)、淡品红(MH)、黄4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7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显影器为4个,以及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次数减少以外,与图1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像。另外,在图17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具有与图16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

Claims (2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承载体;
静电像形成装置,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像;
显影装置,具有亮度不同的调色剂,显影上述静电像来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介质,与上述像承载体接触,沿预定的方向移动,并被转印多个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
转印部件,通过施加偏压,对上述转印介质的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供给电荷,将上述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转印介质上;以及
偏压施加装置,在进行上述转印部件的转印期间,向上述转印部件施加偏压;
其中,上述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根据上述转印部件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而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是在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转印部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转印部件的位置,在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和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上述转印部件的相对上述像承载体的位置,在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是暂时承载上述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上述像承载体与上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的、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在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部件为辊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为记录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记录材料承载体,承载并移动上述记录材料;
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的承载上述记录材料的面的背面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上述像承载体与上述记录材料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的、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进行接触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在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部件为辊状。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像承载体;
静电像形成装置,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多个静电像;
显影装置,具有亮度不同的调色剂,显影上述静电像来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介质,与上述多个像承载体接触,沿预定的方向移动,并被转印多个亮度不同的调色剂像;
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转印介质与各自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相对,通过施加偏压,对上述转印介质的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供给电荷,将各自的上述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转印介质上;以及
偏压施加装置,在进行至少一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转印期间,向至少一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施加偏压;
其中,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根据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转印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亮度而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设定条件是在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转印介质而对置的各自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的、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转印介质而对置的各自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的、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位置,在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转印的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和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是不同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转印介质而对置的各自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的、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的位置,在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转印的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是暂时承载上述多个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与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的背面相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中间转印体而对置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与上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接触的各自的多个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与上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接触的各自的多个区域的中心位置,在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转印的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为辊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介质为记录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记录材料承载体,承载并移动上述记录材料;
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与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的承载上述记录材料的面的背面相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对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通过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而对置的上述多个像承载体与上述记录材料进行接触的各自的多个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与上述记录材料承载体进行接触的各自的多个区域的中心位置,在各自的上述多个转印部件转印的上述调色剂像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比在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位于更上游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转印部件为辊状。
CNB2004101024743A 2003-12-24 2004-12-23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3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8476/2003 2003-12-24
JP2003428476A JP4467971B2 (ja) 2003-12-24 2003-12-2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648A true CN1637648A (zh) 2005-07-13
CN100394318C CN100394318C (zh) 2008-06-11

Family

ID=3469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4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318C (zh) 2003-12-24 2004-12-2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30568B2 (zh)
JP (1) JP4467971B2 (zh)
CN (1) CN10039431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292A (zh) * 2014-07-07 2016-01-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7587B1 (ko) * 2005-05-23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전사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667828B1 (ko) * 2005-11-03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전사유닛,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방법
JP4821473B2 (ja) * 2006-07-18 2011-1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9166B2 (ja) 2006-10-24 201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6200B2 (ja) 2006-10-27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219424B1 (ko) * 2008-08-18 2013-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8153213B2 (en) * 2009-03-30 2012-04-10 Xerox Corporation Polyimide polysiloxan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JP5014455B2 (ja) 2010-04-12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78009B2 (ja) * 2012-08-01 2015-0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67009A (ja) * 2015-03-10 2016-09-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4503A (ja) * 1993-09-17 1995-05-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52791A (ja) * 1995-09-26 1997-06-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30804B2 (ja) 1995-11-30 2005-03-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3667971B2 (ja) * 1998-02-04 2005-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61678B2 (ja) 1999-04-28 2009-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745002B2 (en) * 2000-04-21 2004-06-01 Pfu Limited Liquid-development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2139882A (ja) 2000-10-31 2002-05-17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898A (ja) 2000-11-13 2002-05-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893A (ja) 2000-11-15 2002-05-22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EP1351101B1 (en) * 2001-01-12 2012-11-21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6636708B2 (en) * 2001-08-21 2003-10-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with a transfer device having an adjustable transfer bias
JP2003140431A (ja) 2001-10-31 2003-05-14 Ricoh Co Ltd カラー電子写真形成装置
JP2003215881A (ja) 2002-01-28 2003-07-3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801728B2 (en) * 2002-02-28 2004-10-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819902B2 (en) * 2002-03-29 2004-1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developing devices
JP2004118167A (ja) * 2002-09-30 2004-04-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4092B2 (ja) * 2002-09-30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5463A (ja) * 2003-08-01 2005-03-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4944B2 (ja) * 2003-09-18 2009-08-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292A (zh) * 2014-07-07 2016-01-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5278292B (zh) * 2014-07-07 2018-04-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4318C (zh) 2008-06-11
US7130568B2 (en) 2006-10-31
JP4467971B2 (ja) 2010-05-26
US20050141929A1 (en) 2005-06-30
JP2005189359A (ja) 200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891C (zh) 处理盒,负载产生部件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261830C (zh) 成像设备及可相对于其进行拆装的中间转印装置
CN1296777C (zh) 成像设备
CN1959559A (zh) 能够减少调色剂散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成像设备及其引导件
CN1710495A (zh)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71476C (zh) 成像设备
CN1497374A (zh) 成像装置
CN1658081A (zh) 转印装置及成像装置
CN1673885A (zh)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CN1755547A (zh) 没有由于从转印元件逸出的物质而产生的缺陷的成像装置
CN1752857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928731A (zh) 成像设备
CN1645263A (zh) 能够有效执行均匀充电操作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63764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55458A (zh) 成像装置
CN1892490A (zh) 有效除去残余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装置
CN11486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507583A (zh) 显影装置
CN1580968A (zh) 能够实现光泽度均匀的成像装置
CN1815386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304907C (zh) 成像设备
CN154256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9171C (zh) 充电装置的磁性粒子,光电成象装置,处理盒及成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