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2087A -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2087A
CN1572087A CNA028203933A CN02820393A CN1572087A CN 1572087 A CN1572087 A CN 1572087A CN A028203933 A CNA028203933 A CN A028203933A CN 02820393 A CN02820393 A CN 02820393A CN 1572087 A CN1572087 A CN 1572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0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9867C (zh
Inventor
笹井崇司
角田弘史
比护正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2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8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8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及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及方法,能够容易和快捷地启动无线通信。当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接收到从PDA(2)的读/写器辐射的电磁波时,个人计算机(1)向PDA(2)通告存储的设备信息。PDA(2)根据包含在设备信息中的蓝牙地址,建立与个人计算机(1)的用于蓝牙通信的同步,根据包含在设备信息中的服务记录选择服务,并建立通过蓝牙的通信。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各种信息处理装置,如个人计算机和PDA。

Description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及其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以及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能够容易和快捷地以由蓝牙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方式形成具有多个设备的网络的一种通信***及其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以及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作为短程无线通信手段,蓝牙(注册商标)引起关注,而且已经开发出了各种兼容装备,并已投放市场。
以蓝牙为代表的使用无线电波的无线通信***,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与包括IrDA的传统红外数据通信***相比,没有方向性,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当使用具有强方向性的通信时,例如使用IrDA时,必须使设备互相充分面对以进行通信。然而,在包括蓝牙的通信***中,不要求这样的定位限制。
蓝牙规范为Bluetooth SIG公司所控制,该规范的详细说明可从BluetoothSIG公司得到。例如,在利用蓝牙的通信中,叫做“主成员”的用于控制通信的设备,执行用于检测存在于其周围的设备的设备检测消息的广播传输。
而且,通过从接收设备检测消息的设备(从成员)所传输的响应消息,主成员可以检测存在于其周围的设备,即可通信设备。
另外,当建立主成员和被检测的设备的具体之一之间的通信时,根据包含在响应消息中的每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主成员指定该具体的被检测的设备,并建立通信。
在蓝牙***中,把叫做“蓝牙地址”的信息分配给各个设备,作为用于标识单个设备的信息。把蓝牙地址唯一地给予每一设备,该信息用于包括设备控制等的各种处理过程。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在蓝牙***中,把包括主成员和多个从成员的网络叫做“皮可网络(piconet)”。单一的皮可网络可以拥有一个主成员和最多7个属于其的从成员。所有属于单一皮可网络的设备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它们的频率轴(频率跳变模式)和时间轴(时隙)同步。
而且,也可以配置其中连接了多个皮可网络的网络,这称为“散布网络(scatternet)”。
另外,在蓝牙***中,建立了叫做“轮廓(profile)”的规范,轮廓规定了无线通信中所传输/所接收的数据,并建立其与每一服务相关的通信步骤。根据该轮廓,表示通过各个设备可用的服务。
例如,在作为这些轮廓之一所发展的PAN(个人区域网络)轮廓中,定义了皮可网络中从成员之间的一种通信方法。允许属于根据PAN轮廓所构造的皮可网络的设备通过作为单一网络的皮可网络传输/接收各种数据。相类似,在散布网络中,将定义:在作为单一网络的散布网络中传输/接收各种数据。例如,该网络可以为基于IP(因特网协议)的网络。
而且,在配置这样网络时,其细节,例如哪一设备应该为主成员、哪一设备应该为从成员、或应该通过何种服务进行通信,均由使用以上所描述的设备检测消息,例如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获得与***设备相关的信息的主成员加以确定。
然而,在使用蓝牙的无线通信中,把设备检测消息播发于存在于搜寻范围(例如,拥有10米~100米半径的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因此,用户应该检查显示在屏幕上的信息,并且应该从那些向设备检测消息传输响应消息的设备中选择与其通信的设备。因此,这问题是耗时。
换句话说,每次进行通信时,都要求执行这样的设备选择操作,对于用户来说这是极不方便的。今后,当蓝牙兼容设备将来变得流行时,该问题将可能会变得糟糕。
另外,当实际传输/接收数据时,要求用户在目标设备所通告的服务中选择一种所希望的服务。这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直到通信开始。
而且,即使选择了与其通信的设备和施加在设备之间的服务之后,用户也可能要求按预定的数位输入数字,即密码,该密码为两个可通信设备所共有。密码的该输入操作是设备之间最初连接时、特别是要求确保安全时所需的操作,这对于进行通信是很不方便的。
因此,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因素,对于用户来说,配置包含多个基于蓝牙***的设备的通信组(网络)是不容易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描述的情况,做出本发明,旨在例如在经由蓝牙通信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和快捷地形成包含多个设备的通信组。
本发明的通信***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存储器装置,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装置,把存储在存储器装置中的设备信息经由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第一同步建立装置,根据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经由提供装置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第一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第一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另外,一种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不同于第三无线通信装置的第四无线通信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采集装置,经由第三无线通信装置从信息处理装置采集设备信息;选择装置,根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第二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第二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本发明的通信***的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存储步骤,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步骤,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把存储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第一同步建立步骤,根据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提供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第一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第一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第四无线通信步骤,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采集步骤,由第三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从信息处理装置采集设备信息;选择步骤,根据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第二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第二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存储器装置,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装置,把存储在存储器装置中的设备信息经由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来自信息处理终端的请求,基于经由提供装置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该装置与信息处理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存储装置存储还包括为进行无线通信用于验证的密钥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装置可以向信息处理终端提供还包括密钥信息的设备信息。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还提供随机生成密钥信息的生成装置,而存储器装置把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密钥信息包括在设备信息中,并存储它。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可通过无线通信同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个数的个数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提供装置向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个数信息的设备信息。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通过无线通信可通信的时间段的时间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提供装置向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时间信息的设备信息。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设备类型的类型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提供装置向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类型信息的设备信息。
也可以提供激活装置,当通过提供装置把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时,激活无线通信的功能。
可以通过根据对从信息处理终端所辐射的电磁波的接收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驱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
可能还提供存储器控制装置,利用经由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使通过接收电磁波生成的感应电功率所驱动的预定无线通信体存储设备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存储步骤,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步骤,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把存储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来自信息处理终端的请求,基于提供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一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控制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存储控制步骤,控制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提供控制步骤,控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把存储控制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同步建立控制步骤,控制根据来自信息处理终端的请求,基于经过提供控制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控制步骤,控制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采集装置,采集至少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选择装置,根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使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验证的密钥信息的设备信息是可能的。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可通过无线通信同时与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个数的个数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当它根据个数信息断定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可用时,同步建立装置建立同步。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信息处理装置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时间段的时间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当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时间信息断定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可用时,其建立同步。
可以这样安排:使得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信息处理装置可通过无线通信与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类型的类型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当同步建立装置根据类型信息断定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可用时,其建立同步。
也可以提供激活装置,当采集装置采集设备信息时,激活无线通信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采集步骤,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处理,采集至少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从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选择步骤,根据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二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控制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采集控制步骤,控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采集至少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从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选择步骤,根据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控制步骤,控制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控制步骤,控制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装置,当取决于根据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无线通信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选择装置,依赖采集装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步骤,当取决于根据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选择步骤,根据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本发明的第三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采集控制步骤,控制当取决于响应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选择步骤,根据采集控制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同步建立控制步骤,控制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通信建立控制步骤,控制建立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而由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在本发明的通信***和方法中,存储至少包括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可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把所存储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以及根据来自信息处理终端的请求,依赖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无线通信的同步。然后,使用取决于通信方法信息、由信息处理终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建立已经建立了其同步的无线通信。而且,从该信息处理装置采集至少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该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并且根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然后,根据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的同步,而且使用所选择的通信方法建立已经建立了其同步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中,存储至少包括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可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把所存储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信息处理终端。另外,根据来自信息处理终端的请求,依赖所提供的标识信息,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无线通信的同步,并且使用取决于通信方法信息、由信息处理终端所选择的通信方法,建立已经建立了其同步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以及程序中,从信息处理装置采集至少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并且根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另外,根据标识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建立无线通信的同步,并且使用所选择的通信方法建立已经建立了其同步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以及程序中,当通过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经由无线电波,采集至少包括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并把其存储在无线通信体中,根据所采集的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法。另外,根据标识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建立无线通信的同步,并且使用所选择的通信方法建立已经建立了其同步的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采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的结构实例。
图2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实例。
图3是框图,描述了图2的IC卡读/写器的结构实例。
图4是框图,描述了图2的蓝牙模块的结构实例。
图5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PDA的结构实例。
图6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无接触IC卡的结构实例。
图7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存取点的结构实例。
图8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PDA的处理。
图9描述了设备信息的结构实例。
图10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处理。
图11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PDA的另一个处理。
图12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另一个处理。
图13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PDA的又一个处理。
图14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又一个处理。
图15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处理。
图16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处理,该处理描述了图15中所示的步骤的相继的步骤。
图17是流程图,解释了在图1的个人计算机和无接触IC卡之间进行的处理。
图18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另一个处理。
图19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另一个处理,该处理描述了图18中所示的步骤的相继的步骤。
图20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又一个处理。
图21是流程图,解释了图1的通信***的又一个处理,该处理描述了图20中所示的步骤的相继的步骤。
图22描述了通信***的结构实例。
图23是框图,描述了图22的通信模块的结构实例。
图24是流程图,解释了图22的通信***的操作。
图25是流程图,解释了图22的通信***的另一个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采用本发明的通信***的结构实例。
个人计算机1、PAD(个人数字助理)2、以及存取点4中的每一个,如图1中所示,均拥有建造于其中的蓝牙模块。如图中的实线箭头所示,这些设备,经由符合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在它们之间互相传输和接收各种数据。
另外,个人计算机1和PDA 2还配备有能够从无接触IC卡3读取各种数据或向无接触IC卡3写入各种数据的读/写器。该读/写器还能够从提供给其它设备的读/写器读取各种数据和向该读/写器写入各种数据。因此,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不仅可经由蓝牙通信、也能够经由从它们的读/写器辐射的电磁波来互相通信,如图中使用虚线箭头所描述的。
尽管以下将参照各流程图描述详细的处理,然而,当用户把PDA 2带到靠近个人计算机1,以及接收从PDA 2的读/写器(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参见图5))辐射的电磁波时,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参见图2))把其中已设置好的设备信息提供给PDA 2(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
设备信息包含作为标识进行蓝牙通信的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20(参见图2))的信息的蓝牙地址。蓝牙地址是唯一分配给个人计算机1、PDA 2、存取点4等的每一蓝牙模块的信息。
获得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信息的PDA 2,使用该设备信息,仅从存在于其周围的蓝牙设备识别个人计算机1,并建立与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通信。
例如,作为以上处理的结果,对于PDA 2的用户来说,可能通过简单地使PDA 2接近个人计算机1而启动蓝牙通信,而不使PDA 2进行“查询”(以下将对其加以描述,而且这是蓝牙通信中的一般的处理),或无需从PDA 2所检测的设备中把个人计算机1选择为通信目标的操作。
另外,当使用户把PDA 2带到靠近无接触IC卡3,而且无接触IC卡3接收从PDA 2辐射的电磁波时,无接触IC卡3把初步设置的设备信息提供给PDA 2。
例如,无接触IC卡3的设备信息涉及存取点4,并类似于启动与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通信的情况,PDA 2根据设备信息建立与存取点4的蓝牙通信。
把存取点4连接于网络5,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使PDA 2接近无接触IC卡3,或反过来简单地使无接触IC卡3接近PDA 2,把PDA 2连接于网络5。换句话说,PDA 2的用户可以通过PDA 2使用网络5上所引入的各种内容。
另外,按类似的方式,个人计算机1的用户还能够建立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的通信,并通过简单地使无接触IC卡3接近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而使用各种内容。
如以上所描述的,由于经由无接触IC卡3建立与存取点4的蓝牙通信,即使是在未把存取点4提供在个人计算机1或PDA 2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启动存取点4和个人计算机1或PDA2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将描述图1的通信***的每一组成部分。
图2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个人计算机1的结构实例。
CPU(中央处理器)1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2或存储器单元18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因此,把CPU 11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在RAM 13中。通过总线14,把CPU 11、ROM 12以及RAM 13互相连接。
把输入/输出接口15连接于总线14。例如,把LCD(液晶显示器)16、用户可操作的键盘17、由硬盘等构成的存储器单元18连接于输入/输出接口15。
另外,把内建在PDA 2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或经由电磁波与无接触IC卡3通信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中,以及与PDA 2的蓝牙模块或存取点进行通信的蓝牙模块20,连接于输入/输出接口15。
而且,还把驱动器21连接于输入/输出接口15。因此,能够把磁盘22、光盘23、磁光盘24或半导体存储器加载于驱动器21。把从这些磁盘22到半导体存储器25读出的程序,提供给存储器单元18,例如,通过驱动器21到输入/输出接口15,并将其存储在那里。
图3是框图,描述了图2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读/写器19”)的详细的结构实例。
IC 41,由以下组件构成:CPU 61、ROM 62、RAM 63、SCC(串行通信控制器)64、SPU(信号处理单元)66以及把包括CPU 61~SPU 66的这些元件互相连接的总线65。
例如,CPU 61把存储在ROM 62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63中,并根据从无接触IC卡3所传输的响应数据或从例如图2的CPU 11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执行各种处理。例如,CPU 61生成传输到无接触IC卡3的命令或经由总线65把该命令输出到SPU 66,或执行对从无接触IC卡3传输的数据的验证处理。
另外,当无接触IC卡3接近CPU 61,以及根据以下将加以描述的每一单元的处理把设备信息通告给CPU 61时,CPU 61响应来自CPU 21的指令,执行包括把设备信息通告蓝牙模块20的过程。
SCC 64把由图2的CPU 11所提供的数据通过总线65提供给CPU 61,或通过总线65把从CPU 61所提供的数据输出到CPU 11。
当把来自无接触IC卡3的响应数据从解调单元44加以提供时,SPU 66执行例如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解调(对曼彻斯特码的译码),并且把所获得的数据提供于CPU 61。另外,当通过总线65提供将要传输给无接触IC卡3的命令时,SPU 66对该命令执行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编码为曼彻斯特码),并把所获得的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42。
调制单元42根据从SPU 66所提供的数据,对从振荡电路(OSC)43提供的预定的频率(例如13.56MHz)的载波进行调制,并且从天线45作为电磁波输出所生成的调制波。另一方面,调制单元44解调通过天线45获得的调制波(ASK调制波),并把解调的数据输出到SPU 66。
天线45辐射预定电磁波,并响应对其负载的变化,检测无接触IC卡3或PDA 2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是否接近。例如,当无接触IC卡3接近时,天线45把各种数据传输到无接触IC卡3,并且从无接触IC卡3接收各种数据。
顺便提及,由于PDA 2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也拥有类似于图3中所示的读/写器19的结构,所以,以下对应地把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的CPU叫做CPU 61A,把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的CPU叫做CPU 61B。该构成的其它成份也有类似的称谓。
图4是框图,描述了图2的蓝牙模块的详细的结构实例。
CPU 81把存储在ROM 82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83中,并控制整个蓝牙模块20的操作。通过总线85把CPU 81~RAM 83这些元件互相连接。还将闪速存储器84连接总线85。
闪速存储器84存储例如对每个蓝牙设备单独设置的蓝牙设备名、唯一分配给每一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等。
由于蓝牙地址是48个比特的识别符,并专门(唯一地)赋予每一蓝牙设备,所以将其用于与管理蓝牙设备相关的各种处理。
例如,为了在皮可网络中建立同步,要求所有从成员获得与主成员的频率跳变模式相关的信息,并根据主成员的蓝牙地址,由从成员对该频率跳变模式进行计算。
更详细地讲,把蓝牙地址划分成拥有其低24个比特的LAP(低地址部分)、拥有其接下来的8个比特的UAP(高地址部分),以及拥有其余16个比特的NAP(无效地址部分)。把包括整个LAP的24个比特和UAP的低4个比特的28个比特用于计算频率跳变模式。
每一个从成员可以根据通过用于在皮可网络中建立同步的“呼叫”所获得的蓝牙地址、以及作为来自读/写器19的设备信息而获得的主成员的蓝牙地址的、以上所提到的28个比特的部分,以及以类似的方式由主成员所通告的蓝牙时钟,计算频率跳变模式。
现在,反过头来参照图4进行解释。闪速存储器84存储链接密钥等,用于验证目标蓝牙设备,或对在皮可网络中建立同步之后将加以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并且闪速存储器84根据请求将链接密钥提供于CPU 81。
输入输出接口86,根据来自CPU 81的指令,控制从图1的CPU 11提供的数据和从基带控制单元87提供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基带控制单元87执行各种控制,包括控制收发器88、控制链路、控制包、控制逻辑通道、以及控制安全和处理,控制安全和处理包括数据的错误纠正、编码、译码或随机化;并对从输入输出接口86提供的数据进行模拟转换,以便输出到收发器88;而且把通过对从收发器88提供的信号进行数字转换所获得的数据输出到输入输出接口86。
收发器88由GFSK(高斯频移键控)调制单元、GFSK解调单元、谱扩散单元、反谱扩散单元或跳变合成器单元等构成,在从基带控制单元87提供的信号上执行各种处理,以输出到天线89,并在从天线89提供的信号上执行各种处理,以把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基带控制单元87。
构成收发器88的GFSK调制单元限制了从基带控制单元87提供的数据的高通分量,作为主调制进行频率调制,并把所获得的数据输出到谱扩散单元。谱扩散单元根据如以上所描述的所计算的频率跳变模式,转换载波频率,并把在提供给其的数据上执行谱扩散之后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天线89。在蓝牙通信中,谱扩散单元按每625微秒的频率执行跳变,并传输数据。
另外,构成收发器88的反谱扩散单元,根据从跳变合成器通告的频率跳变模式,在接收频率上执行频率跳变,并且,例如获得从PDA 2传输的信号。另外,反谱扩散单元在所获得的信号上执行反谱扩散,从PDA 2复制信号之后,把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GFSK解调单元。GFSK解调单元在从反谱扩散单元提供的信号上执行GFSK解调,并把所获得的数据输出到基带控制单元87。
收发器88使用2.4GHz的频带传输来自天线89的谱扩散信号。另外,收发器88还把来自天线89的接收信号输出到反谱扩散单元。
顺便提及,由于PDA2的蓝牙模块109也拥有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蓝牙模块20的结构,所以,以下对应地把蓝牙模块20的CPU叫做CPU 81A,把蓝牙模块109的CPU叫做CPU 81B。该构成的其它成份也进行类似的称谓。
图5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PDA 2的结构实例。
把CPU 101包括于蓝牙模块109的元件基本上类似于把CPU 11包括于图2的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20的元件,此处省略详细的描述。
当从用户那里接收到指令时,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因此,此处将其称为“读/写器108”)辐射电磁波,用于在预定间隔检测无接触IC卡3和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当这些设备接近PDA 2以及PDA 2检测它们时,PDA 2经由电磁波与它们进行通信。例如,把读/写器108所获得的设备信息等输出到蓝牙模块109。
图6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无接触IC卡3的结构实例。
例如,无接触IC卡3包括天线(环形天线)122和包括存储在单芯片中的其余结构元件的IC 121,如图中所示,并例如使用电磁感应执行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的各种数据的半双工通信。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采用术语“无接触IC卡3”是为了便于解释,而且它意味着拥有以上所描述的或以下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另外,令无接触IC卡3为卡形不总是必要的。例如,它可以为其背面拥有粘性的类似不干胶标签,或嵌入一张纸的背面或表面的东西。例如,那些拥有基本上类似于无接触IC卡3功能的元件,包括“Felica”(注册商标)。
CPU 131把存储在ROM 132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33中,并控制整个无接触IC卡3的操作。例如,当CPU 131通过天线122接收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辐射的电磁波时,对其响应,CPU 131向读/写器19通告设置在EEPROM(电可擦除与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34中的设备信息。
存储在EEPROM 134中的设备信息的设置,可以由读/写器自由改变。另外,也可以这样配置:使外部设置变化要求预定的验证。
在对ASK解调单元139中解调的数据进行BPSK调制的情况下,SPU 136根据从未在图中加以显示的PLL单元所提供的时钟信号对数据进行解调(对曼彻斯特码进行译码),由此把所解调的数据经由总线135输出到CPU 131。
另外,SPU 136对通过总线135提供的数据进行BPSK调制(编码为曼彻斯特码),并把结果数据输出到ASK调制单元137。
在把数据,例如设备信息,传输于读/写器19的情况下,例如根据从SPU 136提供的数据,ASK调制单元137接通/关闭预定的开关设备。仅当接通开关设备时,才把预定的负载并行地连接于天线122,以改变天线122的负载。
ASK调制单元137对例如根据其负载的变化通过天线122接收的来自读/写器19的调制波,进行ASK调制,并把所调制的分量通过天线122传输到读/写器19(改变读/写器19的天线45的端电压)(负载交换方法)。
ASK解调单元139对通过天线122接收的调制波(ASK调制波)进行包络检波,以对其进行解调,并把解调的数据输出到SPU 136。例如,在天线122中,出现由于从读/写器19辐射的预定频率的电磁波所导致的共振。
电源生成单元140整流和稳定天线122中所激活的AC磁场,然后把其作为DC电源提供于每一个单元。例如,调整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等辐射的电磁波的功率,以生成无接触IC卡3所要求的磁场覆盖功率。
图7是框图,描述了图1的存取点4的结构实例。
把CPU 151包括于按纽157中的元件以及蓝牙模块159,类似于PDA 2的把CPU 101包括于按纽107中的元件以及PDA 2的蓝牙模块109,此处省略详细的描述。
例如,使用调制解调器和终端适配器对外部网络通信单元158进行配置,并根据来自CPU 151的指令,把从网络5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提供于蓝牙模块159。例如,把输出到蓝牙模块159的数据传输到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109。
另外,外部网络通信单元158根据来自CPU 151的指令,把从蓝牙模块159提供的数据相应地传输到另一个外部网络。
把外部网络通信单元158连接于其的网络5为因特网或LAN(局域网)。
接下来,将描述图1的通信***的操作。
首先,将参照图8的流程图,描述采集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信息并执行启动蓝牙通信的处理的PDA 2的处理。
在步骤S1中,PDA 2的CPU 101判断用户是否操作了按纽107以指示启动电磁波的辐射,然后CPU 101等待,直至判断结果为“是”。当CPU 101断定指示了电磁波的辐射,则过程转到步骤S2,而且CPU 101控制读/写器108启动电磁波的辐射。自然,可不断地或在预定间隔辐射电磁波。
在步骤S3中,CPU 101根据来自读/写器108的输出,判断是否检测到拥有读/写器或无接触IC卡3的设备,然后等待,直至判断结果为“是”。例如,PDA 2接近个人计算机1,而且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接收电磁波,传输指示电磁波的接收的信息,而且CPU 101还根据该响应,判断是否检测到该设备。在步骤S3中断定没有响应的情况下,则可以在预定的时间段或在执行了预定次数的电磁波辐射之后,终止图8的过程。
当在步骤S3中CPU 101断定检测到该设备时,则过程转到步骤S4。
在步骤S4中,CPU 101请求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传输设备信息。如以上所描述的,在建立蓝牙通信的时候,把设备信息用于识别个人计算机1或选择一种服务。
在步骤S5中,CPU 101判断是否根据来自读/写器108的输出传输了设备信息,然后等待,直至判断结果为“是”。例如,在步骤S5中CPU 101判断传输了设备信息的情形,过程转到步骤S6,并把设备信息存储在RAM 103中。
图9描述了从个人计算机1通告的设备信息的实例。
例如,PDA 2把图9中的设备信息中所指示的蓝牙地址用于识别个人计算机1或用于管理频率跳变模式等。在该例子中,例如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地址为“08:00:46:21:39:4D”。
设备类是指示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类型的(设备类)信息,在图9中,将其指示为“个人计算机”。除了“个人计算机”之外,也预先定义包括“蜂窝电话”和“PDA”的通用设备。
设备名(蓝牙设备名)是这样设置的信息:使得用户能够识别各个设备,而且用户能够任意地改变其设置。在该例子中,把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名设置成“VAIE”。
另外,针对图9的设备信息,预先准备密码(pass key)。总体上讲,首次通过蓝牙互相通信的设备需要把相同的密码输入到两个设备,以进行验证。在该例子中,把密码包括在设备信息中,并且向通信目标的设备通告该信息。因此,由于把密码包括在将向目标设备加以通告的设备信息中,以及根据该信息进行验证,所以即使在第一通信机会中,对用户来说,节省输入密码的劳动也是可能的。在该例子中,预先为个人计算机1准备了“0123456”的密码。
在已经通过蓝牙通信的设备之间生成链接密钥(link key),并将其存储在相应于该设备的蓝牙地址的个人计算机1中。在该例子中,将其设置为“KA”。
服务数据库(服务记录)为指示当时个人计算机1可以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总体上讲,服务记录包含多个服务属性,而且,每一服务属性还包括属性ID及其属性值的组合。针对每一属性名设置属性ID,并且把由属性值所指示的内容和数据类型与其相对应。这些属性ID和属性名包括那些通常用于蓝牙中所定义的属性ID的所有轮廓的属性ID和属性名、以及独立用于每一轮廓的属性ID和属性名,适当时提供服务的设备呈现它们。另外,在图9的例子中,作为服务记录描述服务属性1~3。
此处,将描述属性ID、其属性值以及由属性值所指示的信息的内容。
例如,由属性ID“0x0001”所指定的“服务类ID列表”(属性名)指示服务记录所属的服务类。预先定义了用于识别具体服务的服务类,并定义了那些包括串行通信、经由PPP(点到点协议)的LAN存取或拨号通信等。
由属性ID“0x0004“所指定的“协议描述符列表”(属性名),指示用于存取服务记录中所指示的服务的协议栈构造。
由属性ID“0x0006”所指定的“语言基属性ID列表”(属性名),是用于支持对应多个语言的属性的信息。
由属性ID“0x000A”指定的“文档URL”(属性名),代表与服务记录中所描述的服务相关的文档的URL。
由属性ID“0x0000+属性ID基”所指定的“服务名”(属性名),代表了指示服务记录中所描述的服务的名称的字符串。
顺便提及,属性ID基是包括在以上所描述的“语言基属性ID列表”中的信息,能适于处理多个语言。
由属性ID“0x0001+属性ID基”所指定的“服务描述”(属性名)是拥有对服务的简要描述的字符串。
而且,在这些信息中,例如,作为通信方法信息,把由属性ID“0x0001”指定的“服务类ID列表”、由属性ID“0x0006”指定的“语言基属性ID列表”、以及由属性ID“0x0001+属性ID基”指定的“服务名”均包括在设备信息中,并都从个人计算机1加以通告。
顺便提及,取决于通过蓝牙连接的服务的类型,可能存在对动态变化的信息,例如通道号,进行选择的要求。因此,可以这样配置:使得在建立通信链路之后,可根据蓝牙中定义的SDP(服务发现协议),采集这样的动态变化的信息。
可连接数是指示可与个人计算机1可同时相连(可通信的)设备的数量的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的PDA 2,如图9中所示,可以参照该值确定当前是否可以将该设备连接于个人计算机1。在该例子中,除了已经与个人计算机1进行通信的设备外,可以向个人计算机1再连接两个设备。每次把一个设备连接于个人计算机1时,将该值减1。
连接有效时间是指示设备可以连接于个人计算机1的时区(time zone)的信息。在这一个例子中,这样安排:使得仅可以在日本标准时间(JST)00:00~12:00的时间段内连接设备。
可连接设备是指示可连接于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类的信息。在该例子中,把“个人计算机”设置成第一设备类、把“PDA”设置成第二设备类、以及把“蜂窝电话”设置成第三设备类。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指出其中描述了关于个人计算机1的详细信息的WWW(万维网)页的信息。因此,PDA2的用户可以通过采集设备信息,如图9中所示,以及检查URL所指出的WWW页,浏览包括个人计算机1可提供的服务的详细信息。
另外,由设备信息的URL所指出的WWW页,可以是通过其各种操作可用于个人计算机1上的页。例如,可以这样安排:使得PDA 2的用户能够通过检查该页,确认个人计算机1的当前状态和已使用状态。
PDA2可以请求传输以上所描述的所有设备信息,或分别传输设备信息。
现在,回到图8进行描述。把从个人计算机1提供的设备信息存储在RAM103中的CPU 101,确认该设备信息,并且在步骤S7中,判断是否存在可由蓝牙模块109加以连接的服务。换句话说,CPU 101把图9中所示的设备信息的服务记录与CPU 101可提供的服务加以匹配,使得它判断是否存在可连接的服务。
在步骤S7中,在断定CPU 101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不存在可连接服务的情况下,CPU 101终止处理。另外,在通告包括以上所描述的信息的设备信息、可连接数量为0、或当前时间超出连接有效时间的情况下,终止其相继的处理。如以上所描述的,在PDA 2中,取决于所通告的设备信息,要与相其连接的设备被限制。因此,可能禁止建立与非计划中设备的通信,使得可以实现较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环境。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7中CPU断定存在可连接的服务时,则过程转到步骤S8。
例如,在PDA 2希望通过其名为“Feel”的串行通信服务进行通信,而且从个人计算机1所通告的服务记录指示“服务类ID列表:0x1101(串行通信服务)”和“服务名:Feel”的情况下,CPU 101断定,存在可连接的服务。
在步骤S8中,CPU 101判断PDA 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是否存在多个可连接的服务。当CPU 101在步骤S8中断定存在多个可连接的服务,则过程转到步骤S9,以选择将连接的服务。换句话说,当通告了如以上所描述的服务记录时,作为用于连接的服务,CPU 101选择其名为“服务名:Feel”的串行通信服务。
另外,在设置了由蓝牙模块109可提供的服务的优先级的情况下,CPU101可以根据所通知的服务记录,选择这样的服务:在由个人计算机1所提供的多个服务中设置为最高优先级的那一个服务。例如,在个人计算机1提供串行通信服务以及文件传递服务,而且在由蓝牙模块109可提供的多个服务中对该串行通信服务设置最高优先级的情况下,CPU 101把该串行通信服务选择为将加以使用的服务。
另外,CPU 101参考蓝牙模块109中所使用的服务的历史,而且如果过去曾经通过蓝牙与个人计算机1进行过通信,则可以从由个人计算机1所提供的服务中选择在PDA 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使用最多的服务和最近使用过的服务。当然,可以这样安排:使得把个人计算机1所提供的服务呈现给用户,而且用户从中选择这样的服务。另外,也可以这样安排:使得随机地设置将通告给PDA 2的密码。
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在断定不存在多个可连接的服务(仅存在一个)的情况下,CPU 101把该服务设置成将加以使用的服务,然后,过程转到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CPU 101控制读/写器108,并请求个人计算机1启动蓝牙通信功能。由于通过读/写器19把该请求通告了个人计算机1,所以蓝牙模块20和控制其的程序被激活。
在步骤S11中,CPU 101判断是否激活了PDA 2的蓝牙通信功能,即蓝牙模块109和控制其的程序,如果为“是”,则CPU 101终止处理,而且另一方面,如果为“否”,则过程转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中,CPU 101向蓝牙模块109提供功率,并激活它,而且,例如,把存储在ROM 102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03。接下来,完成用于采集设备信息的处理,并根据设备信息,执行用于建立通过蓝牙进行通信的处理,如以下所描述的。
在该方式中,由于在接收/传输设备信息时激活蓝牙通信功能,所以可以压低功耗。
接下来,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用于相应于图8中所示PDA 2的处理的提供设备信息的个人计算机1的处理。
在步骤S21中,个人计算机1的CPU 11根据来自读/写器19的输出,确定是否接收从PDA 2所辐射的电磁波,并等待,直至其断定为“是”。而且当其断定为“是”时,则过程转到步骤S22,而且CPU 11控制读/写器19,并把确定电磁波的接收的信息传输到PDA 2。
而且,在步骤S23中,CPU 11根据来自读/写器19的输出,判断PDA2是否请求设备信息的传输,并等待,直至其断定为“是”。在步骤S23中,当断定请求设备信息的传输,则过程转到步骤S24,CPU读出例如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8中的如图9中所示的设备信息,并将其提供于读/写器19。顺便提及,可以把这些设备信息存储在读/写器19的RAM 63中。另外,此时可以更新动态变化信息,例如服务数据基。
在步骤S25中,CPU 11控制读/写器19向PDA 2传输设备信息。
在步骤S26中,CPU 11根据来自读/写器19的输出,确定是否请求激活蓝牙通信功能,如果为“否”,则终止处理。如以上所描述的,接收设备信息的PDA 2,请求激活蓝牙通信功能。
当在步骤S26中CPU 11断定请求对蓝牙通信功能的激活时,则过程转到步骤S27,而且CPU 11判断是否激活了蓝牙通信功能,即是否激活蓝牙模块20和用于控制其的程序。当CPU 101断定已经激活蓝牙通信功能,则其终止处理。当CPU 101断定没有激活该功能,则过程转到S28,而且CPU 101向蓝牙模块20提供功率,并把用于控制蓝牙模块的程序展开到RAM 13。
以下,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描述在接收设备信息之后,根据设备信息,通过蓝牙建立通信的PDA 2的处理。换句话说,图11中所示的处理是图8中所示处理的相继处理。
在步骤S41中,蓝牙模块109的CPU(CPU 81B)根据来自CPU 101的指令,请求拥有所采集的蓝牙地址设备进行“呼叫”。换句话说,当激活蓝牙模块109时,已经把根据图8的处理,从个人计算机1所采集的设备信息提供给蓝牙模块109。另外,“呼叫”是一种处理:用于传输/接收启动蓝牙通信的请求,以及通过指定具体的蓝牙设备建立同步的各种信息。
具体地讲,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交换它们的属性信息(FHS包),根据所交换的属性信息,建立频率轴和时间轴的同步。例如,PDA 2的属性信息包括关于蓝牙模块109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信息。
因此,可以这样安排:使得在步骤S41中所传输呼叫请求包括PDA 2的属性信息,而且接收该请求的个人计算机1,根据PDA 2的蓝牙地址建立同步。
在步骤S42中,CPU 81B判断是否接收对从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20传输的“呼叫”的响应,如果为“否”,则过程转到步骤S43,而且在执行错误处理之后,CPU 81B终止处理。另一方面,当CPU 81B断定接收了来自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20的“呼叫”的请求的响应时,则过程转到步骤S44,而且CPU 81B请求个人计算机1进行连接。
然后,响应“呼叫”,CPU 81B判断是否请求在PDA 2和与其建立同步的设备——即个人计算机1——之间,使用密码进行验证,如果判断为“是”,则过程转到S46。
在步骤46中,CPU 81B使用包含在设备信息中的密码进行验证。该密码是从个人计算机1通告的密码,也使用相同的密码在个人计算机1中执行验证处理。
而且,由于在个人计算机1完成验证时通告该完成,所以在步骤S47中,CPU 81B判断是否通告验证的完成。当CPU 81B断定还没有通告验证的完成,则过程转到步骤S43,而且在执行错误处理之后,CPU 81B终止处理。另一方面,当CPU 81B断定通告了验证的完成,则过程转到步骤S48。
顺便提及,在步骤S45中,如果断定没有请求使用密码进行验证,则跳过步骤S46和步骤S47的处理,执行步骤S48的处理。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取决于设备的设置而不要求使用密码进行验证。
在步骤48中,CPU 81B请求个人计算机1通过所选择的服务进行连接。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在图8的步骤S9中,在把串行通信服务选择为连接服务的情况下,CPU 81B在利用SDP的个人计算机1的RFCOMM层采集服务器通道号(例如服务器通道号:1),并且根据所采集的服务器通道号请求连接。另外,在所选择的服务不包括动态变化的属性,例如服务器通道号,即所选择的服务是诸如PAN(个人区域网络)的服务的情况下,CPU 81可以根据通过设备信息获得的信息,而不是利用SDP请求连接。
然后,在步骤S49中,建立蓝牙通信。
接下来,将参照图12的流程图,解释在提供设备信息之后,经由蓝牙建立通信的个人计算机1的处理。换句话说,图12中所示的处理是图10中所示处理的相继的处理。
在步骤S61中,蓝牙模块20的CPU 81A判断PDA 2是否请求“呼叫”,并等待,直到断定为“是”。在步骤S61中,当CPU 81A断定请求了“呼叫”,则过程转到步骤S62,然后,CPU 81A把其属性信息传输到PDA 2,以响应对“呼叫”的请求,并且建立与PDA2的同步。
具体地讲,CPU 81A通过根据PDA 2的蓝牙地址计算频率跳变模式,建立频率轴的同步,以及通过把偏移添加到CPU 81A本身所管理的蓝牙时钟上来建立时间轴的同步。
在步骤S63中,CPU 81A判断是否从PDA2传输连接请求,并等待,直到断定为“是”。在步骤S63中,在CPU 81A断定从PDA 2传输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则过程转到步骤S64,并且CPU 81A参照例如随该呼叫的请求一起传输的属性信息,并确认包含在属性信息中的蓝牙地址。
在步骤S65中,根据所确认的蓝牙地址,CPU 81A确认链接密钥的存在,并判断是否在个人计算机1和传输属性信息的设备、即PDA 2之间,使用密码进行验证。当使用密码进行验证时,相应于验证的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在验证处理期间,存储根据密码所生成的链接密钥。
在步骤S65中,在CPU 81A断定没有与PDA 2进行验证(与PDA 2首次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则过程转到步骤S66,CPU 81A把与通告PDA2的密码相同的密码作为设备信息,执行验证处理。
然后,在步骤S68中,CPU 81A判断是否完成验证,在断定验证不成功的情况下,在步骤S69,CPU 81A进行错误处理,并终止处理。
另外,在CPU 81A断定验证成功的情况下,过程转到步骤S70,CPU 81A通告PDA 2验证的完成。
顺便提及,在步骤S65中,在CPU 81A断定已经使用密码与PDA 2进行了验证,而且个人计算机1和PDA2共享链接密钥的情况下,过程转到步骤S67,而且CPU 81A从闪速存储器(蓝牙模块20的闪速存储器)中读出链接密钥,并为以后的判断处理等使用链接密钥执行验证处理。
在步骤S71中,当CPU 81A接收到通过PDA 2所选择的服务进行蓝牙通信的请求时,过程转到步骤S72,而且CPU 81A激活该服务,以建立通信。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处理,由于在图8的处理中,PDA 2预先采集作为设备信息的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地址,所以个人计算机1可能直接进行“呼叫”而不进行“查询”以请求通信。换句话说,在PDA 2还没有采集到蓝牙地址的情况下,请求PDA 2检测存在于其周围的设备,并进行“查询”,以便从该设备接收包括蓝牙地址等的通告。
因此,即使在PDA2的周围存在多个蓝牙设备的情况下,PDA2也可以进行“呼叫”,而无需接收关于除个人计算机1之外的蓝牙设备的信息的通告,并且可以减少建立同步所需的时间。
另外,由于把在第一次进行通信的设备之间所要求的密码作为设备信息通告PDA 2,并且使用相同的密码,由个人计算机1和PDA 2执行验证处理,所以PDA 2的用户可以跳过把密码输入到这两个设备的操作,甚至是在PDA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第一次进行通信情况下。
而且,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把有关可提供的服务的信息通告PDA 2:把其包括在设备信息中,并根据优先级等对其加以选择;PDA 2的用户可以跳过选择服务的操作。
因此,通过使PDA 2更接近个人计算机1,PDA 2的用户可以容易和迅速地启动通过蓝牙的通信。
在以上的描述中,可以这样安排:从PDA 2的读/写器108辐射电磁波,并从接收电磁波的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提供设备信息。然而,与此相反,也可以这样安排: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发射电磁波,并且把PDA 2的设备信息从接收电磁波的PDA 2的读/写器108提供于个人计算机1。在该情况下,采集PDA 2的设备信息的个人计算机1根据包括在设备信息中的PDA 2的蓝牙地址进行“呼叫”等,以建立与PDA 2的蓝牙通信。
接下来,将参照图13的流程图描述在接收设备信息之后,根据设备信息通过蓝牙建立通信的PDA2的另一个处理。
图13中所示的处理与图11中所示的处理基本上类似地进行处理,不同的是,在验证处理中,使用链接密钥,而不是作为设备信息所通告的密码。
换句话说,在步骤S85中,蓝牙模块109的CPU 81B在PDA 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进行“呼叫”,在建立同步之后,它使用作为设备信息通告的链接密钥,执行验证处理。
然后,由个人计算机1完成验证,并且当向其通告时,CPU 81B向个人计算机1通告服务,用于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图14是流程图,解释在提供设备信息之后,用于通过蓝牙建立通信的个人计算机1的另一个处理。
图14中所示的处理与图12中所示的处理基本上类似地进行处理,不同的是,在验证处理中,使用链接密钥,而不是作为设备信息所通告的密码。
换句话说,在步骤S102中,蓝牙模块20的CPU 81A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进行“呼叫”,并且在建立同步之后,它使用与作为设备信息通告的链接密钥相同的链接密钥,执行验证处理。
然后,当完成验证时,在步骤S107中,CPU 81A向PDA 2通告验证的完成,并且当接收到要用服务的通告时,在步骤S108中,它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如以上所描述的,也可以把所通告的链接密钥用作设备信息,进行验证。因此,通过使该设备接近另一个设备,个人计算机1或PDA 2的用户可以容易和迅速地启动经由蓝牙的通信。
接下来,将参照图15和图16的流程图,解释用于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2之间建立通信的一系列处理。换句话说,图15和图16中所示的处理与参照图8和图10~12所解释的处理基本上类似。
在步骤S141中,控制PDA 2的读/写器108的控制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启动电磁波的辐射,以检测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
然后,在步骤S161中,控制接收电磁波的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的控制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读/写器控制程序19A”)在步骤S162中传输接收确认,以通告对电磁波的接收。
在步骤S142中接收接收确认的PDA 2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在步骤S143中向读/写器19传输设备信息的传输请求。
在步骤S163中,接收设备信息的传输请求的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在步骤S164中,传输如图9中所示的设备信息。
在步骤S144中,PDA 2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接收设备信息,并且在步骤S145中,请求激活到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通信功能。
然后,在步骤S165中,个人计算机1接收用于在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激活的请求,并且在步骤S166中激活用于控制蓝牙模块20的控制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6,PDA 2把激活请求传输给控制蓝牙模块109的控制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响应该请求,在步骤S121中,激活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
在步骤S147中,采集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信息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向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通告该设备信息。
在步骤S122中,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接收从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通告的设备信息,并在步骤S123中,根据该设备信息,请求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进行“呼叫”。
在步骤S182中,当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接收到“查询”请求时,它在步骤S183中响应该请求。
然后,在步骤S124中,PDA 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接收该响应,并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建立同步。具体地讲,在步骤S123和S124中,以及在S182和S183中,交换属性信息等,并建立频率轴的同步和时间轴的同步。
在步骤S215中,把连接请求从PDA 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传输到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连接请求还包括与根据设备信息所选择的服务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S184中,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接收包括与服务相关的信息的连接请求,并在步骤S185中,把与通告PDA 2的密码相同的密码用作设备信息,执行验证处理。
在步骤S126中,按类似的方式,由PDA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执行验证处理。
当使用密码完成验证时,在步骤S186中,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向PDA2通告验证的完成,以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7中,当接收到验证的完成的通告时,在步骤S128,PDA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建立与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
在以上的描述中,把PDA 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设置成蓝牙通信中的主成员,并且把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设置成从成员。然而,在建立同步之后,可以相应地交换每个设备的角色。
接下来,将参照图17~19的流程图,描述根据从无接触IC卡3通告的设备信息在指定的设备之间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的处理。在该例子中,说明了根据从无接触IC卡3通告的设备信息,通过使无接触IC卡3接近个人计算机1,在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的一系列处理。
首先,参照图17的流程图,说明了把设备信息写到无接触IC卡3上的个人计算机1的处理。
换句话说,为根据从无接触IC卡3读出的信息启动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的通信,要求用户操作个人计算机1等,以把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存储到无接触IC卡3中。
在步骤S201中,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启动电磁波的辐射,以检测无接触IC卡3。
例如,在步骤S221中,当用户使无接触IC卡3接近个人计算机1时,控制无接触IC卡3的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接收电磁波,并在步骤S222中,向个人计算机1传输通告该接收的接收确认。
根据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等接收的电磁波生成的感应功率,驱动无接触IC卡3,并传输这样的接收确认。
在步骤S202中,当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接收到从无接触IC卡3传输的接收确认时,在步骤S203,它请求无接触IC卡3写蓝牙地址。所请求的要写的蓝牙地址是存取点4的蓝牙地址,并且例如,由操作键盘7的用户将其输入。
在步骤S223中,接收到蓝牙地址的写请求的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在步骤S224中把蓝牙地址写到EEPROM 134中,并将其存储。然后,完成已经通告的蓝牙地址的写操作,在步骤S225中,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通告个人计算机1蓝牙地址的写完成。
在步骤S204中,当向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通告蓝牙地址的写完成时,接下来,在步骤S205中,读/写器控制程序19A请求无接触IC卡3写密码。此处,将写的所请求的密码也是由用户通过键盘7的操作输入的,并且与在存取点4中已经设置的密码相同。
在步骤S226中,当无接触IC卡3的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接收到请求时,过程转到步骤S227,与蓝牙地址相类似,程序3A把所通告的密码写入EEPROM 134并将其存储。
而当完成密码的写时,在步骤S228中,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向个人计算机1通告写完成,并终止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当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接收到来自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的关于密码的写完成的通告时,它终止处理。
如上所描述的写处理的重复,存储关于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类似于图9A所示的无接触IC卡3的EEPROM 134中的设备信息。因此,仅通过使其中存储了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的无接触IC卡3接近个人计算机1,建立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经由蓝牙的通信是可能的。
在以上的描述中,操作个人计算机1,把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写到无接触IC卡3上。然而,也可以这样安排:使得在为存取点4配备读/写器的情况下,仅通过使无接触IC卡3更接近存取点4的读/写器,就把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写到无接触IC卡3上。当然,也可以这样安排:使得把PDA2的读/写器108用于把设备信息写在无接触IC卡3上。
以下,将参照图18和图19的流程图,描述用于通过使其中存储了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的无接触IC卡3接近个人计算机1,从而建立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经由蓝牙的通信的一系列处理。
步骤S261~步骤S265中的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的处理和步骤S281~步骤S284中的无接触IC卡3的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的处理,分别基本类似于图15中步骤S141~步骤S146中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的处理和步骤S161~步骤S165中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的处理。
换句话说,当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使用所辐射的电磁波检测无接触IC卡3时,在步骤S263中,它请求无接触IC卡3传输存储在其中的设备信息。而且,当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接收到从无接触IC卡3通告的设备信息时,在步骤S265中,它激活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并在步骤S266中向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通告该设备信息。
另一方面,当无接触IC卡3的无接触IC卡控制程序3A接收到从个人计算机1所辐射的电磁波时,在步骤S284中,它把根据图17的处理所写的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传输到个人计算机1,并终止处理。
而在步骤S242中,当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接收到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时,过程转到步骤S243,控制程序20A请求存取点4根据包括在存取点4的设备信息中的蓝牙地址进行“呼叫”。
接下来,在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执行与参照图16所描述的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所进行的处理类似的处理。
换句话说,在步骤S301中,当控制存取点4的蓝牙模块159的控制程序(以下将其相应地称为“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59A”)接收到“呼叫”的请求时,过程转到步骤S302,而且控制程序159A响应该请求,建立与个人计算机1的同步。
在步骤S245中,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把连接请求传输到存取点4,其中连接请求包括关于服务的信息,而其中的服务是根据包括在从无接触IC卡3通告的设备信息中的服务记录加以选择的。
在步骤S303,当存取点4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59A接收到从个人计算机1所传输的连接请求时,过程转到步骤S304,然后,控制程序159A使用与存储在无接触IC卡3中的密码相同的密码进行验证。如以上所描述的,例如,用户把存储在存取点4的RAM 153中的密码和存储在无接触IC卡3中的设备信息中所描述的密码设置成相同的。
而当完成验证时,在步骤S305中,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59A向个人计算机1通告验证的完成,然后,在步骤S306中,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在步骤S247中,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接收该通告,并且在步骤S248中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此后,用户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1通过存取点4连接于网络5,并且可以使用网络5上所引入的各种内容。换句话说,仅通过使无接触IC卡3接近个人计算机1,用户便可把个人计算机1连接于网络5。
在以上的描述中,利用无接触IC卡3建立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的通信。然而,通过使无接触IC卡3接近PDA 2,建立PDA 2和存取点4之间的通信也是可能的。
根据以上的处理,可以容易和快速地启动与不具无接触IC卡读/写器功能的存取点4的通信。而且,甚至是在把存取点4放置在例如难使PDA 2等举起而靠近的建筑物中天花板上的情况下,也可能容易使用无接触IC卡3启动通信。
接下来,参照图20和21的流程图,描述用于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建立通信的图1中的通信***的另外一系列处理。
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处理,分别与图15和图16中所示的处理基本相似。换句话说,在步骤S341中,PDA 2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启动电磁波的辐射,以检测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19,然后,当个人计算机1响应该检测而传输接收确认时,在步骤S343中,控制程序108A请求读/写器控制程序19A通告设备信息。
然后,如以上所描述的,在步骤S345中,当选择服务等,以及PDA 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存在的可用的服务时,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激活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
另一方面,步骤S374中,当接收到从PDA 2的读/写器108辐射的电磁波时,在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把个人计算机1的设备信息提供给PDA2。
在步骤S346中,PDA 2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向个人计算机1通告蓝牙模块109的蓝牙地址。此处,当判断其与在“呼叫”时所请求的蓝牙地址是否相同时,使用该通告的蓝牙地址。例如,在“呼叫”时,在个人计算机1所采集的蓝牙地址与从PDA 2的读/写器108所通告的蓝牙地址不相同时,不执行相继该“呼叫”的处理,并终止处理。
在步骤S375中,当接收到从PDA 2所通告的蓝牙地址时,在步骤S376中,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把接收确认传输到PDA 2。另外,在步骤S377中,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激活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47中接收到从个人计算机1所传输的接收确认时,过程转到步骤S348,然后PDA 2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08A向个人计算机1通告所选择的服务。另外,由于从个人计算机1传输接收确认,所以在步骤S349,读/写器108A接收该接收确认。
在步骤S378中,当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控制程序19A接收到从PDA2所通告的服务时,在步骤S379中,它传输接收确认,并在步骤S380中向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通告所通告的服务,以激活该报务。另外,在步骤S381中,读/写器控制程序19A向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通告从PDA2所通告的蓝牙地址。
在步骤S403中,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激活PDA 2所选择的服务,并在步骤S404接收PDA 2的蓝牙地址。
此后,在步骤S323~步骤S328中,PDA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执行类似于图16中所示的步骤S123~S128中的处理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405~S411中,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执行基本类似于图16中所示的步骤S182~S188中的处理的处理。
换句话说,在PDA 2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109A和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之间进行“呼叫”。然后,在“呼叫”期间,当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从PDA2采集到蓝牙地址时,它把该蓝牙与在步骤S404所接收的蓝牙地址进行比较,仅当这两个蓝牙地址相同时,才执行此后的处理。
然后,当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断定两个所采集的蓝牙地址相同时,根据包括在设备信息中的密码,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处理,执行验证处理,而且当完成验证时,建立根据所选择服务的蓝牙通信。
如以上所描述的,由于蓝牙模块控制程序20A把从读/写器控制程序19A通告的蓝牙地址与在“呼叫”期间从PDA 2所采集的蓝牙地址进行比较,并且仅当它们互相匹配时才执行其相继的处理,所以可以稳妥地禁止不希望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建立。
在以上的描述的中,描述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之间建立通信的情况以及在个人计算机1和存取点4之间建立通信的情况,即一对一地在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情况。然而,当然也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这样的情况:使用单一的主成员以及多个与其连接的从成员,构造皮可网络或散布网络。
另外,在以上的描述中,已具体描述了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 2或存取点4之间建立通信的情况。然而,也可把本发明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
例如,如以上的描述的这样通信***,可以在象PDA2这样的移动终端和包括电视机、自动导航***、自动售货机、ATM(自动柜员机)等的设备之间加以构造。在这一情况下,如果把至少一个读/写器安装在这些设备之任一中,以及把能够把设备信息提供于读/写器的无接触IC卡安装在其它设备中,则可以建立经由蓝牙的通信。
另外,如果任一设备都拥有读/写器,则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皮可网络中的同步的建立,例如在包含多个移动电话或多个PDA、一个PDA和一个数字照相机、或一个PDA和一个数字摄像机的皮可网络中。
而且,除简单地在设备之间的连接外,例如,在包括汽车、火车、轮船以及飞机在内的移动物体中,在建筑物中或在整个城市中,也可以提供读/写器、无接触IC卡以及蓝牙模块,以便经由蓝牙模块连接于网络,例如因特网、LAN(局域网)或WAN(广域网),以配置到处存在的社区(到处存在的网络社区或到处存在的计算社区)。
另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经由除蓝牙之外的通信,例如无线LAN(IE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b)。
而且,除蓝牙以外的通信,还包括例如IrDA、HomeRF(SWAP)、Wireless1394(无线1394),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
另外,取代其中使用环形天线,如在以上所描述的无接触IC卡中,从而进行功率传输和数据传输的通信***,也可以使用任何通信***,只要该通信***控制输出,并且拥有预先设置的短于蓝牙通信***等的可通信距离即可。例如,可以把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信息提供于使用IrDD、条形码、以及条形码阅读器加以连接的设备。
在以上的描述中,根据蓝牙地址识别与其通信的设备。然而,也可以使用任何信息,只要该信息是唯一的识别信息即可。
例如,在把包括128个比特的IPv6(因特网协议第6版)分配给每一设备的情况下,为主成员的设备可以根据从无接触IC卡或读/写器所通告的识别信息指定将与其通信的设备。
另外,在以上的描述中,如参照图15和图16加以解释的,例如,根据向/从个人计算机1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9和PDA 2的无接触IC卡读/写器108传输/接收的设备信息,指定将与其经由蓝牙通信的终端。然而,即使在没有把使用电磁感应进行短程无线通信的模块提供给个人计算机1和PDA 2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通信模块的无线电波的输出功率而指定通信目标的终端,也是可能的。
现在,将解释通过控制从通信模块输出的无线电波的输出功率,指定通信目标的终端的通信***。
图22描述通过控制无线电波的输出功率,指定通信目标的终端的通信***的结构实例。
例如,在指定经由蓝牙的通信目标,并建立与该目标的通信的情况下,PDA 2首先控制通信模块501(蓝牙模块)的输出功率到需要的最小值,使得,例如,所辐射的无线电波仅达到几厘米之内。在该方式中,在其中设置无线电波的输出保持降低的降低功率模式的状态下,反复进行“查询”,以搜寻存在于无线电波可达范围内(例如,在几厘米的范围内)的终端。
而且,在用户使PDA 2接近个人计算机1以及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模块502(执行符合与通信模块501同样标准的通信的模块)接收到所辐射的电磁波的情况下,通信模块502响应该“查询”,而通信模块501发送“查询”,并向通信模块502“呼叫”,以建立通信链路。此处所建立的通信链路在极窄的范围内有效,即来自其中设置降低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01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
因此,通信模块501一旦断掉通信链路,并把通信模块501的功率模式设置从降低功率模式改变到正常功率模式,以便即使在把它们定位有些远的地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与通信模块502通信,此后再次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通过在短程内“查询”和“呼叫”所获得的信息)建立与通信模块502的通信链路。
类似于正常蓝牙通信,例如,在数十米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内,再次建立的通信链路有效,甚至是在把个人计算机1和PDA 2定位在充分远的地方的情况下,经由蓝牙的通信也是可用的。
如以上所描述的,即使是在没有把用于传输/接收设备信息的读/写器提供给PDA 2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通过仅使PDA 2接近个人计算机1,使通信模块的输出功率可控制,而在终端之间建立蓝牙通信。
换句话说,即使在PDA 2的周围存在多个可进行蓝牙通信的设备,把个人计算机1指定为通信目标终端,并建立其间的通信,也是可能的。
顺便提及,即使是在能够无缝地转换通信模块501的功率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安排:使得把功率模式设置从降低功率模式转换到正常功率模式,而无需切断在降低功率模式期间已建立好的通信链路。
图23是框图,描述图22的通信模块501的详细的结构实例。
通信模块501包括蓝牙模块或无线LAN模块等,并且例如在将其构造为蓝牙模块的情况下,其结构与图4所示的蓝牙模块20(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模块)的结构基本类似。
无线控制单元541控制转换开关544,而且,在从通信模块501向外部终端传输信息的情况下,把开关544A连接于接触点“a”的一侧,而在从外部终端接收所传输的信息的情况下,把开关544A连接于接触点“b”的一侧。
另外,无线控制单元541根据来自CPU 101的控制,控制功率放大器545的增益,以控制从天线547所辐射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输出功率),其中,来自CPU 101的控制,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05(图5)所进行的。
具体地讲,在CPU 101指示设置降低功率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控制单元541控制功率放大器545的增益,以最小化从天线547所辐射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另一方面,在可指定通信目标终端,并指示从降低功率模式转换到正常功率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控制单元541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以使输出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更大。
类似于图4的基带控制单元87,基带控制单元542控制传输/接收信号的基带信号。根据在从基带控制单元542的输出上的跳变频率,调制解调器处理单元543执行GFSK调制处理或谱扩散处理,并从天线547经由功率放大器545输出所获得的信号。另外,调制解调器处理单元543针对来自LNA(低噪音放大器)的输出执行谱反扩散处理或GFSK解调处理,并把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基带控制单元542。
提供于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模块502的结构与图23中所示的通信模块501的结构类似,因此省略对其的解释。
顺便提及,如以上所描述的,在图22中所示的通信***中,没有把无接触IC卡读/写器提供于个人计算机1和PDA 2。
接下来,将参照图24流程图,描述图22的通信***的操作。在图24中,将解释在指定经由蓝牙的通信目标以及建立其间通信的情况下的处理。
例如,当用户指示启动经由蓝牙的通信时,响应来自CPU 101的控制,激活PDA 2的通信模块501,并且在步骤S501中,通信模块501把降低功率模式设置成其自身的功率模式。另外,通信模块501反复进行“查询”,并在步骤S501中,搜寻接近其的终端。
在步骤S502中所进行的“查询”中,由于设置降低功率模式,以及最小化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所以,例如把IQ包(查询包)在距天线547几厘米的范围内反复广播。
另一方面,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模块502处于这样状态:反复地执行“查询扫描”和“呼叫扫描”,并等待,直至另一个终端请求“查询”或“呼叫”。
当用户使PDA 2接近个人计算机1以及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模块502处于来自PDA 2的通信模块501中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内,在步骤S522中,由通信模块502接收从通信模块501中广播的IQ包。
当通信模块502接收到从通信模块501广播的IQ包时,在步骤S523中,它把FHS包传输到通信模块501。FHS包包含指示作为个人计算机1(蓝牙中的从成员)的属性信息的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信息。
在步骤S503中,当通信模块501接收到从通信模块502所传输的FHS包时,在步骤S504中,它请求通信模块502进行连接。
换句话说,当把ID包从通信模块501传输到通信模块502,以及与那个ID包相同的ID包从通信模块502返回到通信模块501时,把包含通信模块501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FHS包从通信模块501传输到通信模块502。
在步骤S524中,当通信模块502接收到从通信模块501传输的FHS包时,在通信模块501和通信模块502之间建立频率轴(频率跳变模式)和时间轴(时隙)的同步,这导致建立数据链路(通信链路)的状态(状态1)。
例如,在通信模块502和通信模块501之间首次建立经由蓝牙的数据链路的情况下,在步骤S505中,通信模块501把PIN(个人识别号码)代码传输于通信模块502,以互相进行验证。
在步骤S525中,通信模块502接收从通信模块501传输的PIN代码,然后,根据PIN代码和各随机数,在通信模块和通信模块502之间设置各种链接密钥。
顺便提及,可以在使用从通信模块502提供于通信模块501的公开密钥进行加密之后,进行PIN代码的传输/接收。换句话说,在这一情况下,通信模块502管理相应于由其本身提供给通信模块501的公开密钥的私有密钥。根据该操作,安全性得以改进,而且能够更有保障地仅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2之间进行经由蓝牙的通信。
由于如以上所描述建立的通信链路在几厘米范围内是有效的,该范围是来自其中设置降低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01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所以在步骤S506中,通信模块501请求通信模块502暂时切断数据链路,以能够甚至是在离开某一距离的情况下与通信模块502进行通信。此时,把在先前处理中所获得的信息,例如通信模块502的蓝牙地址和PIN代码,存储在通信模块501中。
在步骤S526中接收该请求的通信模块502存储信息,例如通信模块501的蓝牙地址或PIN代码,并切断数据链路(状态2),这些信息是以类似于通信模块501的方式同时采集的。
在步骤S507中,通信模块501根据来自CUP 101的控制,把输出功率的功率模式设置成正常功率模式,以再次建立与通信模块502的数据链路。例如,这导致来自通信模块501的蓝牙的无线电波可达数米的范围。
另外,在步骤S508中,通信模块501根据紧接在切断数据链路之前存储的信息,把个人计算机1指定为通信目标终端,并请求通信模块502进行连接。
在步骤S527中,通信模块502接收该请求,并在每一终端中进行设置。这导致在通信模块501和通信模块502之间建立数据链路的状态,即这样的状态:其中,蓝牙通信在例如数十米的范围内可用,这是来自其中设置正常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01的无线电波可达的范围(状态3)。
如以上所描述的,根据把接近于其的终端指定为图1的通信***中的通信目标终端的图22的通信***的应用,甚至是在没有提供无接触IC卡读/写器的情况下,仅通过使PDA 2接近于个人计算机1,用户也能够启动PDA 2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的通信。
另外,以类似的方式,用户能够仅通过使PDA 2接近存取点4,建立PDA2和存取点4之间的数据链路,以通过存取点4把PDA 2连接于网络5。
图25是流程图,解释图22的通信***的另一个操作,在该处理中,在正常功率模式下建立数据链路之前,通信目标设备的外部状况显示在PDA 2上,以使用户确认通信目标终端(例如,个人计算机1)。
在步骤S541~S545中PDA 2所执行的处理和在步骤S561~S565中个人计算机1所执行的处理,分别类似于图24中步骤S501~S505和步骤S521~S525中的处理。
换句话说,按降低功率模式建立仅在例如几厘米的范围内可通信的数据链路,并由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模块502接收从PDA 2的通信模块501传输的PIN代码。
当通信模块502接收PIN代码时,在步骤S566,它传输个人计算机1的外部状况的预先准备的映象。
在步骤S546,从通信模块502传输的外部状况的映象由通信模块501接收,并存储在PDA 2的未在图中显示的闪速存储器等中。
通信模块501请求通信模块502切断降低功率模式中的数据链路,在暂时切断该数据链路之后,在步骤S548中,设置正常功率模式。
在步骤S549中,PDA 2的CPU 101根据所存储的映象数据,把个人计算机1的外部状况的映象显示在LCD 106上。这允许用户预先确认按正常功率模式与其建立数据链路的通信目标的终端。
例如,在步骤S550中,当指示与其外部状况显示在LCD 106上的个人计算机1连接时,在步骤S551中,通信模块501请求通信模块502按正常功率模式连接。
当通信模块502接收到该请求时,按正常功率模式建立数据链路(状态3)。
如以上所描述的,由于根据按降低功率模式建立数据链路时所传输的数据,显示终端的外部状况的映象,所以用户可以更有保障地建立与用户希望的通信目标的终端的通信。
顺便提及,在以上的描述中,当按降低功率模式建立通信时,把外部状况的映象作为指示通信目标设备的信息加以传输。然而,除此之外,也可以把包括通信目标设备名等的各种特征信息呈现给用户。
另外,也可以传输与通信目标设备相关的话音信息,以及输出基于话音信息的话音指南,这可以导致向用户预先呈现有关与其连接的设备的信息,甚至是在接收话音信息的设备不具有显示单元的情况下。
以上所描述的系列处理,不仅可通过硬件而且可通过软件执行。
在通过软件执行系列处理的情况下,经由网络或记录媒体,把构成该软件的程序安装在包括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中,或例如能够通过安装各种程序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中。
记录媒体不仅包括含有磁盘22(包括软盘)、光盘23(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24(包括MD(注册商标)(小型盘))或半导体存储器25的封装媒体,在该封装媒体上记录了将向用户分发的程序,以便在除设备的主体外还提供该程序;而且还包括其中记录程序的ROM 12或存储单元18,程序将在预先将其并入设备的主体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用于描述将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程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描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以及不总是按时间序列而是并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意味着包括多个设备的整个设备。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如以上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和迅速地启动通信。

Claims (24)

1.在一种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终端的通信***中,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
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存储器装置,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提供装置,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中的所述设备信息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第一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所述提供装置所提供的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第一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由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根据所述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由所述第一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以及
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第三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
不同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装置的第四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采集装置,经由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装置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采集所述设备信息;
选择装置,根据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所述通信方法;
第二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第二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由所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2.在一种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终端的通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
存储步骤,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提供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把所述存储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所述设备信息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第一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所述提供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所述标识信息求,建立与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第一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由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根据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第一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三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所述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四无线通信步骤,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采集步骤,由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采集所述设备信息;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第二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第二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由所述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拥有: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
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存储器装置,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提供装置,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中的所述设备信息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提供装置所提供的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要根据所述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装置存储还包括用于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的验证的密钥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所述提供装置向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提供还包括所述密钥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提供随机生成所述密钥信息的生成装置,以及
所述存储器装置存储所述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包括在所述设备信息中的所述密钥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经由所述无线通信与其同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个数的个数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所述提供装置向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所述个数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经由所述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时间段的时间段信息的设备信息,以及
所述提供装置向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所述时间段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装置存储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经由所述无线通信与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类型的类型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所述提供装置向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提供包括所述类型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拥有:
激活装置,当通过所述提供装置把所述设备信息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时,激活所述无线通信的功能。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根据对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辐射的电磁波的接收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驱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器控制装置,利用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使通过接收电磁波生成的感应电功率所驱动的预定无线通信体存储所述设备信息。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
存储步骤,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提供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把所述存储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所述设备信息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所述提供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根据所述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13.一种使各步骤执行的程序,所述步骤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无线通信;
存储控制步骤,用于控制存储至少包括装置本身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提供控制步骤,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把所述存储控制步骤的处理所存储的所述设备信息提供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用于控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所做的请求,基于所述提供控制步骤的处理所提供的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控制步骤,用于控制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根据所述通信方法信息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14.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拥有: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
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采集装置,采集至少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选择装置,根据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用于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的验证中的密钥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经由所述无线通信与其同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个数的个数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当根据个数信息断定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可能时,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所述同步。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利用所述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时间段的时间段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当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断定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可能时,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同步。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采集还包括代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利用所述无线通信与其进行通信的设备的类型的类型信息的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当根据所述类型信息断定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可能时,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同步。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激活装置,当所述采集装置采集所述设备信息时,激活所述无线通信的功能。
2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步骤,通过电磁波向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使得接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
采集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采集至少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所述无线通信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21.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第一无线通信控制步骤,控制通过电磁波向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信息或从邻近其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预定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
采集控制步骤,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处理,采集至少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采集控制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控制步骤,控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控制步骤,控制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22.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拥有:
采集装置,当取决于根据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选择装置,根据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装置,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装置,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装置建立的。
2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步骤,当取决于根据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无线通信步骤,用于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采集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无线通信步骤的处理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步骤,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步骤,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24.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采集控制步骤,控制当取决于根据接收电磁波所生成的感应电功率而驱动的无线通信体接近时,采集至少包括存储在无线通信体中的预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能由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相关的通信方法信息的设备信息;
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所述无线通信;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采集控制步骤的处理所采集的所述通信方法信息,选择要供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步骤的处理进行所述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所述通信方法;
同步建立控制步骤,控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的同步;以及
通信建立控制步骤,控制建立所述无线通信,其同步是使用所述选择步骤的处理所选择的所述通信方法而由所述同步建立控制步骤的处理建立的。
CNB028203933A 2001-10-16 2002-10-16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8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7956/2001 2001-10-16
JP2001317956 2001-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087A true CN1572087A (zh) 2005-01-26
CN100359867C CN100359867C (zh) 2008-01-02

Family

ID=1913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03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867C (zh) 2001-10-16 2002-10-16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7395029B2 (zh)
EP (1) EP1437863B1 (zh)
JP (1) JP4182882B2 (zh)
KR (2) KR100971814B1 (zh)
CN (1) CN100359867C (zh)
WO (1) WO2003034660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323A (zh) * 2010-04-23 2010-08-18 金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信号处理方法
CN102132614A (zh) * 2009-04-24 2011-07-20 斯库坎迪有限公司 无线同步机制
CN1739266B (zh) * 2003-01-08 2012-01-18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与另一通信对方设备通信的通信对方设备
CN10274041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
US8384525B2 (en) 2006-05-15 2013-02-26 Nokia Corporation Contactless programming and testing of memory elements
CN104025696A (zh) * 2011-10-12 2014-09-03 黑莓有限公司 控制附件的方法和装置
US9496925B2 (en) 2011-09-30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mote wireless powering and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49688A (zh) * 2015-09-08 2018-04-20 三菱日立电力***株式会社 密封构件的组装构造以及组装方法、密封构件、燃气轮机
CN108353280A (zh) * 2015-10-27 2018-07-3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8449182A (zh) * 2018-04-09 2018-08-24 南京网觉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设备电磁辐射通信的手机验证登录***及方法
CN109814498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CN115499792A (zh) * 2018-08-08 2022-1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通知消息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1814B1 (ko) * 2001-10-16 2010-07-22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단말기 및 방법
JP2003299146A (ja) * 2002-02-01 2003-10-17 Canon Inc 無線通信装置
JP3707449B2 (ja) * 2002-06-10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機器
JP3927140B2 (ja) * 2003-03-28 2007-06-0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機器および同無線通信機器による画像提供方法
US7167705B2 (en) * 2003-06-27 2007-01-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oaming across different access mechanisms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JP3892426B2 (ja) 2003-08-05 2007-03-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95450B2 (ja) * 2003-12-25 2010-07-07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への装置組込方法
US8639819B2 (en) 2004-02-05 2014-01-28 Nokia Corporation Ad-hoc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US7260417B2 (en) * 2004-05-04 2007-08-21 Lsi Corporation Wireless storage enterprise connectivity
US7260423B2 (en) * 2004-05-04 2007-08-21 Lsi Corporation Wireless storage device connectivity
US7603145B2 (en) * 2004-05-10 2009-10-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and an auxiliary system
US20060072525A1 (en) * 2004-09-23 2006-04-06 Jason Hilly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le management for complex bluetooth® devices
US20060095546A1 (en) * 2004-10-07 2006-05-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services in proximity networks for legacy application
US9020430B2 (en) * 2004-10-12 2015-04-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modules i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ITBO20040638A1 (it) * 2004-10-15 2005-01-15 Elca Technologies S R L Apparecchiatura per l'acquisizione e la visualizzazione di immagini radiografiche dentali e relativo metodo di funzionamento
JP4027360B2 (ja) * 2004-11-08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認証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7720018B2 (en) * 2005-04-21 2010-05-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w power transmission provisioning for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DE602005020584D1 (de) * 2005-04-25 2010-05-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für ein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für ein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system
JP4900891B2 (ja) 2005-04-27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TWI260871B (en) * 2005-05-09 2006-08-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bluetooth transmission
US7657255B2 (en) * 2005-06-23 2010-0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devices using NFC
JP2007074598A (ja) * 2005-09-09 2007-03-22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754207B1 (ko) 2006-02-15 2007-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디바이스의 접근에 따라 자동으로 응용을 실행하는방법 및 장치
US8654868B2 (en) 2006-04-18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floaded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JP2009535928A (ja) 2006-04-26 2009-10-01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バイス関数性の動的配分およびリソース管理
US8289159B2 (en) 2006-04-26 2012-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loca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406794B2 (en) 2006-04-26 2013-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818322B2 (en) * 2006-06-09 2014-08-26 Trapeze Networks, Inc. Untethered access point mesh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026746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Appaji Anuradha K Modular Mobile Device
US20080026730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Appaji Anuradha K Mobile Application Server Module
JP2008193265A (ja) * 2007-02-01 2008-08-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439267B2 (en) * 2007-03-05 2013-05-14 Hand Held Products, Inc. Secure wireless indicia reader
JP2009037566A (ja) * 2007-08-03 2009-02-19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272476B2 (ja) * 2008-03-31 2013-08-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処理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処理方法
JP5500779B2 (ja) * 2008-04-01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894826B2 (ja) 2008-07-14 2012-03-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25881B2 (ja) * 2008-08-22 2013-01-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書き込みデータの正当性確認方法
US8422468B2 (en) * 2008-08-28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mode partitioning of wideband channels
JP5564774B2 (ja) * 2008-09-24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981826B2 (ja) 2009-01-2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1827363B (zh) 2009-03-03 2015-07-0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信息处理***及装置、图像形成***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JP4767332B2 (ja) * 2009-03-13 2011-09-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46025B2 (ja) * 2009-05-08 2013-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無線端末制御方法、無線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334184B2 (ja) * 2009-05-22 2013-11-06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93426B2 (ja) 2009-06-09 2013-09-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755815B2 (en) * 2010-08-31 2014-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ID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JP5509874B2 (ja) * 2010-01-25 2014-06-04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US20110183614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11210140A (ja) * 2010-03-30 2011-10-20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TWI423691B (zh) * 2010-06-14 2014-01-11 Pixart Imaging Inc 藍芽僕裝置及其相關認證方法
CN103222319B (zh) 2010-09-29 2016-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计算设备的方法及移动计算设备
US20120203620A1 (en) 2010-11-08 2012-08-09 Douglas Howard Dobyns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roximity Based Marketing
US8374652B2 (en) * 2011-02-18 2013-02-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arly termination of receive correlation window for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US8929809B2 (en) 2011-03-22 2015-01-06 Radeum, Inc.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roximity based content
US8880100B2 (en) 2011-03-23 2014-11-04 Radium, Inc. Proximity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JP5360181B2 (ja) * 2011-10-12 2013-1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EP2597924A1 (en) * 2011-11-25 2013-05-2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Module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and Terminal Equipment
US9131370B2 (en) 2011-12-29 2015-09-08 Mcafee, Inc. Simplifi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3143616A (ja) 2012-01-10 2013-07-2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無線通信端末、情報提供媒体、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19445B2 (en) 2012-04-09 2014-08-26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authentication
US9547761B2 (en) 2012-04-09 2017-01-17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device
US20130268687A1 (en) 2012-04-09 2013-10-10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device
US9262592B2 (en) * 2012-04-09 2016-02-16 Mcafee, Inc. Wireless storage device
CN102833607B (zh) * 2012-08-21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电视***控制方法、装置和***
CN104041067B (zh) * 2012-10-10 2018-04-2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移动终端、记录介质以及服务器
CN104871096B (zh) * 2012-10-23 2017-08-15 科泰克工业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与不具有物理用户接口的装置交换支持数据的***和方法
CN103796197A (zh) * 2012-11-01 2014-05-14 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技术建立无线通信通道的方法、装置及***
US10518595B2 (en) 2013-03-15 2019-12-31 Terrafugia, Inc. Combined flying/driving vehicle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fixed-wing cruise capabilities
JP6344891B2 (ja) * 2013-07-12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30279B2 (ja) * 2013-09-18 2018-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21228B2 (en) 2014-08-29 2017-04-11 Freelinc Technologies Spatially aware communications using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US10164685B2 (en) 2014-12-31 2018-12-25 Freelinc Technologies Inc. Spatially aware wireless network
JP6533085B2 (ja) 2015-03-31 2019-06-19 Line株式会社 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28354A (ja) * 2015-11-05 2016-0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442815A1 (en) 2016-04-15 2019-02-20 Terrafugia, Inc. Electronic gear shifter assembly for a dual-mode flying and driving vehicle
WO2019035211A1 (ja) 2017-08-18 2019-02-21 楽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省電力方法
WO2019035210A1 (ja) * 2017-08-18 2019-02-21 楽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省電力方法
CN108346219B (zh) * 2018-01-23 2020-12-1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和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及自动售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0369B2 (ja) * 1989-04-21 1996-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icカ―ド
US5038406A (en) * 1989-09-19 1991-08-06 Gte Goverment Systems Corporation Secure two-way submar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95292B1 (en) * 1997-03-06 2001-09-25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Inbound gateway authorization processing for inter-carrier internet telephony
JPH1115761A (ja) * 1997-06-02 1999-01-2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赤外線通信機能を持つ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DE19726175A1 (de) * 1997-06-20 1998-12-24 Alsthom Cge Alcatel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gebührenfrei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sowie Diensteinheit, Vermittlungsstelle und Kommunikationsnetz
US6295556B1 (en) * 1997-11-18 2001-09-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computers to connect to networks using network connection objects
US6041048A (en) * 1998-06-12 2000-03-21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packets from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to a base site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84027B1 (en) * 1998-06-15 2002-11-19 Sbc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Enhanced wireless handset, including direct handset-to-handset communication mode
US7274928B2 (en) * 1998-10-02 2007-09-25 Telespree Communications Portable cellular phone system having automatic initialization
US6446127B1 (en) * 1998-10-30 2002-09-03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mobility services on a telephony network
FI109445B (fi) * 1999-08-06 2002-07-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käyttäjän tunnistetietojen välitämiseksi langattomaan viestimeen
CA2382128A1 (en) * 1999-08-27 2001-03-08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multimedia terminal for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US6573916B1 (en) * 1999-09-07 2003-06-03 Xerox Corporation Navigation of rendered virtual environments using physical tags
US6697638B1 (en) * 1999-10-29 2004-02-24 Denso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portable phone with dual mode operation for automobile use
JP2001145163A (ja) 1999-11-15 2001-05-25 Casio Comput Co Ltd 無線接続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4167367B2 (ja) 1999-11-18 2008-10-1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3670541B2 (ja) * 1999-11-26 2005-07-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1156723A (ja) * 1999-11-26 2001-06-08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353215B1 (ko) * 1999-11-30 2002-09-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한 휴대폰의 분실방지 장치 및제어방법
US6763247B1 (en) * 1999-12-01 2004-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rtable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utility device
SE9904683L (sv) * 1999-12-17 2001-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system för att etablera en radioförbindelse med kort räckvidd
KR100618987B1 (ko) * 1999-12-27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디바이스에서 일시적인 접속을 줄이는 방법
WO2001048997A1 (fr) * 1999-12-28 2001-07-05 Ntt Docomo, Inc.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par radio et station radio
JP2001189722A (ja) * 2000-01-04 2001-07-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認証カード、および認証方法
KR100394122B1 (ko) * 2000-02-29 2003-08-09 박래정 개인 접근정보를 획득하고 획득된 개인 접근정보를이용하여 통신망을 통해 전자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I112433B (fi) * 2000-02-29 2003-11-28 Nokia Corp Sijaintiin sidotut palvelut
GB0007617D0 (en) * 2000-03-29 2000-05-17 Psion Dacom Plc A short range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GB2362293A (en) * 2000-05-11 2001-11-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isplay of service provider identity during download
JP3560149B2 (ja) * 2000-09-12 2004-09-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GPS、Bluetooth一体型複合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150142A (ja) 2000-11-15 2002-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商品の販売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広告媒体
JP2002149948A (ja) * 2000-11-15 2002-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ーケティング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広告媒体
US6826387B1 (en) * 2000-11-30 2004-11-30 Palmsource, Inc. Efficient service registration for legacy applications in a bluetooth environment
US7164885B2 (en) * 2000-12-18 2007-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service access
US6895215B2 (en) * 2000-12-28 2005-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correspondence information
US7152238B1 (en) * 2000-12-29 2006-12-19 Cisco Technology, Inc. Enabling mobility for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PP) users using a node that does not support mobility
US20020132632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Brassil John T.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US20020137543A1 (en) * 2001-03-23 2002-09-26 Murnaghan Matthew J.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393457A4 (en) * 2001-05-07 2005-01-05 John F King MODEM FUNCTION AND USE OF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IN WIRELESS MODE
US7039033B2 (en) * 2001-05-07 2006-05-02 Ixi Mobile (Israel) Ltd.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 managed wireless network using short-range radio signals
US20030005132A1 (en) * 2001-05-16 2003-01-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istributed servic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US20020170818A1 (en) * 2001-05-21 2002-11-21 Miranda Randall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iquid fuel
US6987986B2 (en) * 2001-06-21 2006-01-17 Boesen Peter V Cellular telephon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with dual lines for simultaneous uses
US20030013483A1 (en) * 2001-07-06 2003-01-16 Ausems Michiel R. User interface for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072966B1 (en) * 2001-08-14 2006-07-04 Etalk Corporation Skills-based routing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KR100971814B1 (ko) * 2001-10-16 2010-07-22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단말기 및 방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266B (zh) * 2003-01-08 2012-01-18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与另一通信对方设备通信的通信对方设备
US8384525B2 (en) 2006-05-15 2013-02-26 Nokia Corporation Contactless programming and testing of memory elements
CN102132614A (zh) * 2009-04-24 2011-07-20 斯库坎迪有限公司 无线同步机制
CN101808323A (zh) * 2010-04-23 2010-08-18 金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信号处理方法
CN10274041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
CN102740410B (zh) * 2011-03-31 2016-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
US9496925B2 (en) 2011-09-30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mote wireless powering and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25696A (zh) * 2011-10-12 2014-09-03 黑莓有限公司 控制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49688A (zh) * 2015-09-08 2018-04-20 三菱日立电力***株式会社 密封构件的组装构造以及组装方法、密封构件、燃气轮机
CN108353280A (zh) * 2015-10-27 2018-07-3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US11190937B2 (en) 2015-10-27 2021-11-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353280B (zh) * 2015-10-27 2022-04-1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09814498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CN109814498B (zh) * 2017-11-22 2022-10-11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CN108449182A (zh) * 2018-04-09 2018-08-24 南京网觉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设备电磁辐射通信的手机验证登录***及方法
CN108449182B (zh) * 2018-04-09 2021-10-01 南京网觉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设备电磁辐射通信的手机验证登录***及方法
CN115499792A (zh) * 2018-08-08 2022-1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通知消息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3034660A1 (ja) 2005-02-10
US9516687B2 (en) 2016-12-06
US20150126125A1 (en) 2015-05-07
JP4182882B2 (ja) 2008-11-19
US20080287160A1 (en) 2008-11-20
WO2003034660A1 (fr) 2003-04-24
EP1437863A4 (en) 2009-12-02
EP1437863A1 (en) 2004-07-14
KR20100049118A (ko) 2010-05-11
KR100971814B1 (ko) 2010-07-22
US20120282860A1 (en) 2012-11-08
US7395029B2 (en) 2008-07-01
US20170064757A1 (en) 2017-03-02
US8934388B2 (en) 2015-01-13
EP1437863B1 (en) 2014-07-16
KR20050036870A (ko) 2005-04-20
US8194557B2 (en) 2012-06-05
CN100359867C (zh) 2008-01-02
US9974105B2 (en) 2018-05-15
US20040242250A1 (en) 2004-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2087A (zh)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CN1631004A (zh) 通信***、通信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229738C (zh) 通信***和方法、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272939C (zh) 信息提供***、信息处理设备、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1663181A (zh) 通信***、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299194C (zh) 打印***
CN1240202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266845C (zh) 自组织网络发现菜单
CN1305263C (zh) 通信***和方法
CN1378405A (zh) 通过直接接触或邻近连接在通信设备间进行无线局域网参数设置的方法
CN1498483A (zh) 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265674C (zh) 用于在数据通信***内选择服务扇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265588C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212565C (zh) 应用程序发送***和应用程序管理方法
CN1550086A (zh) 通信***和通信方法
CN1735061A (zh) 通信***、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提供装置和方法
CN1510875A (zh) 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和方法
CN100344130C (zh)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922833A (zh) 使多个不同通信***能够共存的终端设备
CN1674498A (zh) 用户验证信息与验证等级的管理
CN1134181C (zh) 移动通信***及方法
CN1259249A (zh) 能力可访问网络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授权方法
CN1549648A (zh) 用于与无线电单元装置双向连接的附属装置
CN1881917A (zh) 一种家庭网络无线组网和通讯的方法
CN1842040A (zh) 无线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