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5653C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5653C
CN1315653C CNB200410088127XA CN200410088127A CN1315653C CN 1315653 C CN1315653 C CN 1315653C CN B200410088127X A CNB200410088127X A CN B200410088127XA CN 200410088127 A CN200410088127 A CN 200410088127A CN 1315653 C CN1315653 C CN 13156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attraction
image recording
recor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8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7098A (zh
Inventor
山田尚寿
清水正信
松山乔
三木基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0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7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56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56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41J2/16547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the wipers and caps or spittoons being on the same movable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喷墨头(44),具有将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47a)配置成列状的喷嘴板(47)、和存放墨水、与所述多个喷嘴连通的墨水室;具有比喷嘴大的吸引区域的至少一个维护吸引部(61A);吸引部驱动机构,使所述吸引区域与所述喷嘴相对,沿喷嘴的排列方向使所述吸引部相对移动;大气开放阀(72g),间歇地开放,使墨水室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压力变化而下降到吸引时的压力;和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的正压施加部。维护吸引部(61A)在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期间,伴随所述排列方向的移动,吸引所述喷嘴附近的墨水。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维护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吸引喷墨头喷嘴板的墨水的吸引单元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喷墨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是普及的。该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墨水供给源和喷墨头,该喷墨头备有墨水室和作为墨水喷出口多个喷嘴。该图像记录装置通过从各喷嘴喷出所述墨水室内的墨水来记录图像。
这些喷嘴在喷嘴板上排列成列状。通常对该喷嘴板上实施疏水处理,防止粘附墨水。但是,即便实施疏水处理,也不能完全防止粘附,存在喷嘴板上滞留墨水的情况。
因此,图像记录装置为了维持稳定的墨水喷射特性,必需去除喷嘴板上的无用墨水。因此,图像记录装置备有用于去除粘附的无用墨水的维护装置。这种图像记录装置例如记载于特开平5-201028号公报中。
作为现有的图像记录装置,该公报中公开了如图23所示的维护装置1000。该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将多个喷嘴1013配置成列状的头主体1011。另外,在头主体1011的喷嘴形成面中,设置疏液处理薄层1014。
该维护装置1000配备真空喷嘴1020、定位部1023、墨水收集(trap)部1026、和真空泵1027。真空喷嘴1020的一端支撑在可沿喷墨头的喷嘴1013的排列方向移动的定位部1023上,另一端经墨水收集部1026连接于真空泵1027上。
该维护装置1000通过沿喷嘴1013的排列方向使定位部1023扫描,使真空喷嘴1020依次正对各喷嘴1013。同时,维护装置1000使真空泵1027动作,将真空喷嘴1020的一端变为负压。由此,维护装置1000通过真空喷嘴1020来依次吸引各喷嘴1013内外的无用墨水。
通常,图像记录装置在喷出墨水以外的时候,如图24所示,总对墨水室1012施加负压。另外,图24中,用参照符号i来指示墨水。由于该负压,喷嘴1013内的墨水在喷嘴1013内形成凹面状的弯液面(メニスカス)。
通常将所述负压设定成在喷嘴中的规定位置形成弯液面。具体而言,设定负压,使弯液面的表面张力与负压均衡的位置变为喷嘴中的规定位置。由于如此通过负压来形成弯液面,所以不希望不注意地从喷嘴中吸出墨水。
但是,在负压状态下进行吸引的情况下,如图25中所示,喷嘴1013和墨水室1012中的墨水i通过超过负压的吸引力,被真空喷嘴1020吸引。即,维护装置1000硬从喷嘴1013的深处拉出地吸引墨水。结果,墨水i的液面从喷嘴1013中后退到墨水室1012中。另外,如上所述,设定墨水室1012中的负压,以在喷嘴中形成弯液面。因此,墨水的液面即便在吸引时也再次移动,以返回喷嘴1013中。这样,在负压时进行墨水吸引的情况下,墨水的液面在喷嘴1013与墨水室1012中不稳定地移动。由于该移动,墨水i将空气卷入墨水室1012中。
另外,在如上所述将空气卷入墨水室1012中的情况下,担心该空气作为气泡残留在墨水室1012中。另外,由于气泡会导致墨水室1012的压力损失,所以喷墨头有可能会丧失期望的墨水喷出特性。
另外,在普通的喷墨打印机中,在利用吸引泵除去打印头内的气泡等时,气泡通过吸引泵的负压而膨胀,导致墨水流路堵塞,在日本特开平4-70350中公开了一种除去打印头内气泡的喷墨打印机。首先,在打印头1上设置盖帽4,利用加压泵28对墨水流路内的墨水进行加压,使墨水流路内的气泡收缩。接着,使用吸引泵7从打印头1的喷嘴1a吸引包含气泡的墨水,排出到废液腔8,此时,在由加压泵加压的空气达到一定压力以上时,使用溢流阀29将多余的空气排出到外部,以便向加压供给口供给恒定压力的空气。即,对墨水施加压力使墨水内的气泡变小,在该状态下吸出到外部,从而防止因气泡导致墨水流路被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防止空气卷入墨水室中的维护机构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喷墨头,具有将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配置成列状的喷嘴板、和存放墨水、与所述多个喷嘴连通的墨水室;具有比所述喷嘴大的吸引区域的至少一个吸引部;吸引部驱动机构,使所述吸引区域与所述喷嘴相对向,沿喷嘴的排列方向使所述吸引部相对移动;和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的正压施加部。另外,所述吸引部在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期间,伴随所述排列方向的移动,吸引所述喷嘴附近的墨水。还具有大气开放阀,间歇地开放,使墨水室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压力变化而下降到吸引时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侧面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托架的示意上面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喷墨头单元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压电体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喷墨头单元的组合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维护部的示意斜视图。
图7是表示维护吸引部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维护吸引部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墨水供给部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控制部的框图。
图11A是表示维护时的维护部配置的示意侧面图。图11B是表示维护时的维护部配置的示意侧面图。图11C是表示维护时的维护部配置的示意侧面图。
图12是表示维护时的阀和泵的动作示意图。
图13A是表示图12中的图像记录时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图13B是表示图12中的净化(purge)时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图13C是表示图12中的吸入前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图13D是表示图12中的吸入开始时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图13E是表示图12中的吸入中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图13F是表示图12中的吸入结束后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
图14是放大表示维护吸引部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大气开放阀和大气开放管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维护时的阀和泵的动作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7是放大表示维护吸引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8是放大表示维护吸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9是放大表示其他维护吸引部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图19中的维护吸引部的变形例的上面图。
图21是表示其他维护吸引部的结构例的截面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维护吸引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23是表示现有维护装置的示意斜视图。
图24是表示现有图像记录装置中、变为负压时的墨水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25是表示现有维护装置的吸引时的墨水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侧面图。
该图像记录装置1由供纸部10、图像记录部20、排纸部50、维护部60、墨水供给部70和控制部90(参照图10)构成。
首先说明供纸部10。
如图1所示,供纸部10由用纸托盘11、捡墨辊12、记录(registration)辊对13和供纸辊对14构成。该供纸部10通过捡墨辊12来每次一张地取出装填在用纸托盘11中的记录媒体,通过位于传输方向下游的记录辊对13,对应于图像记录时的传输方向进行对位(斜行补偿)。
另外,通过供纸辊对14,将进行对位后的记录媒体传输到图像记录部20。另外,这里将记录媒体沿传输方向的轴心设为Y轴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另外,在图像记录时的图像形成面中,将与所述Y轴方向正交的轴心设为X轴方向(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并且,将与所述X和Y轴方向正交的轴心设为Z轴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辊对13在使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实质一致的同时,使与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Z轴方向假设为垂直方向、将X和Y轴方向假设为与水平面平衡的轴线来进行说明,但上述X、Y和Z轴方向不限于上述设定。
接着说明图像记录部20。
图像记录部20具有压纸滚筒部30和墨水喷出部40。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压纸滚筒部。
[压纸滚筒部]
压纸滚筒部30是在图像记录时传输可从供纸部10传送的记录媒体的传输装置。该压纸滚筒部30由压纸滚筒带31、多个压纸滚筒带辊32、压纸滚筒框架33和压纸滚筒吸引部34构成。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纸滚筒部的示意上面图。
通过压纸滚筒带31与多个压纸滚筒带辊32的结构,沿Y轴方向传输记录媒体。另外,在多个压纸滚筒带辊32的至少一个上,连接电机。压纸滚筒带31随着电机的驱动,旋转多个压纸滚筒辊的轴,传输记录媒体。在压纸滚筒带31中,在整个面中开口未图示的多个孔。
压纸滚筒框架33在可旋转地支撑压纸滚筒带辊32的同时,保持压纸滚筒吸引部34。压纸滚筒框架33具有与墨水喷出部40相对的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该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与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面平行,在与压纸滚筒带31相对的区域整体中,均匀地配置相对面孔(未图示)。该压纸滚筒框架33通过压纸滚筒升降机构33b(参照图10),在Z轴方向上上下移动。设定尺寸,当压纸滚筒框架33向上移动时,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按压维护部60。
压纸滚筒吸引部34是使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中产生负压用的负压产生装置。该压纸滚筒吸引部34被固定在与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的喷墨相对的面的相反侧面上。该压纸滚筒吸引部34具有未图示的负压产生源。通过所述负压产生源,将压纸滚筒吸引部34变为负压,从而从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的所述相对面孔中吸引空气,将传输中的记录媒体吸附在压纸滚筒带31上。
[墨水喷出部]
墨水喷出部40向记录媒体喷出墨水,形成图像。
该墨水喷出部40由多个喷墨头列41、和用于保持所述喷墨头列41的托架42(carriage)构成。
对每种颜色设置该喷墨头列41,在与使用的记录媒体的最大宽度相同或在其之上的尺寸上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喷出部40具有黑色(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共计4个喷墨头列41。这些喷墨头列41如图1所示,吊垂在托架42上。
这里,参照图1至图4来详细说明喷墨头列41。各喷墨头列41通过使后面详细描述的多个喷墨头单元43的长度方向彼此一致后配置成列状来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列41由沿X轴方向排列的6个喷墨头单元43构成。另外,构成喷墨头列41的喷墨头单元43的个数随着所使用的记录媒体的宽度尺寸而变更。
各喷墨头列41在配置于托架孔42B中时,如图3所示,吊垂在托架42上,在Z轴方向上,头前端被配置在从记录媒体相对面42g距离D1的位置。这样,当将各喷墨头列配置在托架孔42B中时,这些喷墨头列41如图2所示,沿X轴方向排列。这些喷墨头列41在Y轴方向上,与彼此相邻的喷墨头列41至少间隔开距离D2。另外,因为如此将喷墨头列41配置在托架42上,所以在彼此相邻的喷墨头列41之间形成间隙S(参照图1)。
托架42如图2所示,沿Y轴方向具有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托架孔42B。各托架孔42B沿X轴方向延伸,具有能***喷墨头列41的大小。另外,图2中,在各托架孔42B中配置喷墨头列41,但为了说明方便,4个喷墨头列41中省略1个喷墨头列41。另外,托架42具有在图像记录时与记录媒体相对的记录媒体相对面42g。记录媒体相对面42g与通过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面平行配置。
下面,详细描述喷墨头单元43。
喷墨头单元43由至少1个喷墨头44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单元43如图3所示,由两个喷墨头44构成。另外,图3是表示图2中的喷墨头单元43的截面图。首先,说明各喷墨头44的结构。
各喷墨头44如图3所示,具有压电体46、喷头基板44b、喷嘴板47和喷头墨水分配部48。
压电体46是对墨水施加喷出用力(喷出力)的喷出力施加单元。该压电体46如图4所示,具有形成多个压电体沟46a的沟形成面46b、和安装喷嘴板47的喷嘴板安装面46c。喷嘴板安装面46c沿与沟形成面46b正交的方向延伸。图3中,沟形成面46b沿Z轴方向延伸,喷嘴板安装面46c沿XY平面方向延伸。
各压电体沟46a具有开口于沟形成面46b上的沟形成面侧开口。另外,各压电体沟46a在沿沟形成面46b的面内、沿与压电体46的长度方向(图4中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图4中上下方向)延伸。另外,这些压电体沟46a沿压电体46的长度方向(图4中左右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该压电体沟46a的一端开口于喷嘴板安装面46c。另外,压电体沟46a的另一端在所述宽度方向(图4中Z轴方向)上,未到达与喷嘴板安装面46c相反侧的面。另外,虽然为了简化图而未图示,但各压电体沟46a具有从自身的另一端、沿所述宽度方向在喷嘴板安装面46c上延伸的喷嘴电极。
各喷嘴电极经图3所示的挠性基板43d连接于控制部90。另外,从控制部90经挠性基板43d和喷嘴电极,选择地向这些压电体沟46a施加驱动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了驱动电压后的压电体沟46a驱动内壁,使自身的体积变化。压电体46通过该体积变化,向压电体沟46a中的墨水施加喷出力。
该喷头基板44b在自身的长度方向(图3中Z轴方向)上保持压电体46,使喷嘴板安装面46c超出喷嘴侧基板面44d。,喷嘴板安装面46c与喷嘴侧基板面44d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置不同,但实质上平行地配置。
该喷头基板44b通过铝等形成平板状,实现辅助压电体46冷却的散热片的作用。该喷头基板44b具有保持压电体的压电体保持面(图3中左侧的面)、和与所述压电体保持面实质正交的喷嘴侧基板面44d(图3中下侧面)。
喷嘴板47如图4所示,安装在压电体46的喷嘴板安装面46c上,覆盖该喷嘴板安装面46c整体。喷嘴板47的长度方向在安装在压电体46上时,与压电体46的长度方向实质上一致。在该喷嘴板47中形成作为墨水喷出口的多个喷嘴47a。各喷嘴47a配置在与压电体46的压电体沟46a对应的位置上,与压电体沟46a连通。这些喷嘴47a如图5所示,沿喷嘴板47的长度方向,以规定间距P配置,构成喷嘴列。
该间距P对应于图像的记录密度来设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间距P,使一个喷墨头44记录180dpi的图像。此时,将间距P设定成约0.14mm。另外,各喷嘴47a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每个压电体沟各形成一个喷嘴47a,但不限定数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喷墨头44实质上沿Z轴方向喷出墨水。另外,墨水的喷出方向不限于Z轴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另外,该喷嘴板47具有在图像记录时与记录媒体相对的喷嘴形成面47d(图3中下侧面),对该喷嘴形成面47d实施疏水处理。并且,在该喷嘴板47上,如图3和图4所示,覆盖喷嘴板盖47b。该喷嘴板盖47b在与喷嘴列相对的位置上,具有盖孔47c。该盖孔47c实质上在喷嘴板47的长度方向整体上延伸,具有比喷嘴孔的直径大的宽度。因此,喷嘴板盖47b覆盖喷嘴板47,将喷嘴列和其附近露出于外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喷嘴板盖47b由疏水性比喷嘴板47低的材质形成。
喷头墨水分配部48与墨水供给部70连接,向各压电体沟46a分配来自墨水供给部70的墨水。该喷头墨水分配部48具有分配部管48a、墨水小容器48b和墨水分配板48c。
该分配部管48是向喷头墨水分配部48供给来自墨水供给部70的墨水的墨水流路。该分配部管48a的一端与墨水供给部70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墨水小容器48b。
墨水小容器48b具有连接分配部管48a的另一端的连接插脚。墨水小容器48b存放经所述连接插脚流入的墨水。墨水小容器48b固定在墨水分配板48c上。
墨水分配板48c固定在压电体46的沟形成面46b上,覆盖全部压电体沟46a的沟形成面侧开口。因此,墨水分配板48c在与沟形成面46b正交的方向(图3中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墨水小容器48b与压电体46之间。该墨水分配板48c如图3和图4所示,具有沿压电体4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墨水室48d。该墨水室48d与各压电体沟46a的另一端部相对。
另外,该墨水室48d与墨水小容器48b和全部压电体沟46a连通。该墨水室48d储存来自墨水小容器48b的墨水,并分配给各压电体沟46a。
上述构成的喷墨头44如图3所示,与其它喷墨头44粘合,构成喷墨头单元43。在该粘合中,两个喷墨头44粘合彼此的喷头基板44b。在这些组装的喷墨头44中,彼此的喷嘴板47的喷嘴形成面47d如图4所示,设定成实质上位于同一面中。在该配置的同时,喷头基板44b的喷嘴侧基板面44d如图3所示,配置成端部44b彼此实质上对齐。
另外,如图3所示,由喷嘴侧基板面44d和两个压电体46形成引导沟44e。该引导沟44e实质上在喷墨头44的长度方向整体上延伸,引导后述的维护部60的维护吸引部61A的移动。
另外,在组装喷墨头单元43时,构成其的各喷墨头44的喷嘴列如图5所示,彼此平行地设定。另外,一个喷墨头44的喷嘴列沿喷嘴的排列方向相对另一喷墨头44的喷嘴47a错开喷嘴间距P的一半。因此,喷墨头单元43以对喷墨头44成倍的360dpi来记录图像。
喷墨头列41如上所述,通过沿X轴方向排列这些喷墨头单元43来构成。在该排列中,配置各喷墨头44的喷嘴,以使在X轴方向上以均匀的浓度来记录图像。因此,喷墨头列41在X轴方向上以实质上均匀的间距来配置喷嘴47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列41在被安装在托架42上时,喷嘴板47的喷嘴形成面47d、和喷嘴板盖的与记录媒体相对的侧面与XY平面平行。本实施方式的这些XY平面水平延伸。但是,这些面的延伸方向不限于水平,也可相对水平面倾斜。
下面,说明排纸部50。
(排纸部)
排纸部50是排出通过图像记录部20来记录图像的记录媒体的机构。该排纸部50将从图像记录部20送来的记录媒体排出到排纸托盘54上。
下面,说明维护部60。
(维护部)
维护部60由多个维护单元61、多个维护墨水盘62、维护吸引部框架63、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和4个升降引导框架65构成。
各维护单元61与4个喷墨头列41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具体而言,维护单元61与喷墨头列41的排列一样,在Y轴方向上间隔开规定距离排列。各维护单元61由多个维护吸引部61A构成。具体而言,各维护单元61沿X轴方向排列多个维护吸引部61A来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维护单元61具有个数与构成各喷墨头列41的喷墨头单元43的个数相同的6个维护吸引部61A。
各维护单元61具有保持6个维护吸引部61A的基板61B。各基板61B固定在维护吸引部框架63上,沿X轴方向延伸。在基板61B上,6个维护吸引部61A与上述构成各喷墨头列41的喷墨头单元43一样配置。即,在后述的维护时,当使维护单元61与喷墨头列41的位置一致时,各维护吸引部61A配置在与对应的喷墨头单元43相对的位置上。
另外,各基板61B经吸引管61Ba连接于在维护时向各维护吸引部61A提供吸引力用的吸引泵66(参照图9)上。另外,各基板61B具有连接吸引管61Ba与各维护吸引部61A的未图示的流路。因此,各维护吸引部61A在吸引泵66变为负压时,进行吸引。
维护墨水盘62是防止维护时墨水飞散用的墨水承载体。设置数量与维护单元61相同的各维护墨水盘62,并配置在与各维护单元61对应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各维护墨水盘62在Z轴方向上,相对喷墨头列41,夹持维护单元61,设置在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维护墨水盘62设置在各维护单元61的下方。
维护墨水盘62在X和Y轴方向上的尺寸设定成与维护单元61相同或其以上。设定相对维护单元61的位置,使各维护墨水盘62回收来自维护单元61的墨水垂滴。另外,维护墨水盘62如后所述,但设定Y轴方向的尺寸,以在图像记录时,退避到上述喷墨头列41之间的间隙S中。具体而言,将维护墨水盘62的Y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距离D2小。
另外,维护墨水盘62也固定在维护吸引部框架63上。维护墨水盘62设定在上述固定时在Z轴方向上的配置,以在图像记录时,退避到上述喷墨头列41之间的间隙S中。具体而言,在Z轴方向上,维护墨水盘62自身下端(与喷墨头列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在图像记录时不位于喷墨头列的前端之下。
另外,维护墨水盘62经废液管61Bb连接于废液罐67上(参照图9)。由此,维护墨水盘62将接收到的墨水排出到废液罐67。
维护吸引部框架63如上所述,保持全部维护单元61。该维护吸引部框架63经一对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可移动地支撑在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上。一对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用Y轴方向的两端部支撑维护吸引部框架63。
一对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是经维护吸引部框架63、沿对应的喷墨头44的喷嘴列、使维护吸引部61A移动用的维护吸引部驱动机构。具体而言,一对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沿X轴方向延伸,沿X轴方向使维护吸引部框架63驱动。另外,在维护吸引部框架63上,经维护单元61固定多个维护吸引部61A。因此,当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驱动时,各维护吸引部61A沿X轴方向被移动。另外,X轴方向是各喷墨头44中的喷嘴47a的排列方向。因此,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是沿喷嘴的排列方向使维护吸引部61A移动的机构。一对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构成为在沿所述喷嘴列的方向上,至少使维护吸引部框架63在喷墨头44整体上移动。
另外,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具有沿Y轴方向的一对侧壁64A。在各侧壁64A的两端设置沿Y轴方向的传输方向引导沟64Aa。
另外,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具有沿Y轴方向提供驱动力的滑动机构64B。
4个升降引导框架65是在Z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的支撑部件。这些升降引导框架固定在图像记录装置1的未图示的框架上。各升降引导框架65配置在与传输方向引导沟64Aa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各升降引导框架65具有沿Z轴方向的升降引导沟65a。各升降引导沟65a与对应的传输方向引导沟64Aa的位置一致,通过贯穿这些沟地***的销65b等连结部件,与传输方向引导沟64Aa连结。由此,升降引导框架65如图6所示,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
另外,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通过所述滑动机构64B来提供驱动力,沿Y轴方向移动。
另外,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如上述压纸滚筒部30的说明所示,当压纸滚筒框架33向上方移动时,搭在压纸滚筒框架头相对面33a上向上移动。通过该结构,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随着压纸滚筒框架33的上下运动而沿Z轴方向移动。这样,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为了与压纸滚筒框架33一起移动,设定Z轴方向的尺寸,以不妨碍压纸滚筒框架33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在Z轴方向上通过压纸滚筒框架33来提供驱动力,但也可通过其它独立的驱动单元来提供驱动力。
下面,参照图7和图8来详细说明上述维护吸引部61A。
维护吸引部61A是通过吸引附着在各喷墨头单元43上的墨水或尘土来进行清扫的吸引单元。维护吸引部61A如图7所示,具备多个吸引开口部61Aa、引导突起部61Ab、和刮刀61Ac。另外,维护吸引部61A具有在维护时与喷墨头单元43相对的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
吸引开口部61Aa是比吸引头相对面61Ad低一级的沟形状。
吸引开口部61Aa是在维护吸引部61A吸引时的吸引入口的开口。因此,吸引开口部61Aa确定维护吸引部61A的吸引范围。吸引开口部61Aa在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上配置成列状,构成吸引开口列61Ae。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开口列61Ae相对61Ab对称配置成Z列。各吸引开口列61Ae由3个吸引开口部61Aa构成。另外,各吸引开口列61Ae在维护时,与对应的喷墨头44相对。此时,喷墨头44的长度方向与吸引开口部61Aa的排列方向实质上一致。换言之,吸引开口部61Aa的排列方向实质上与喷嘴列的排列方向一致。
在上述配置中,各吸引开口部61Aa在所述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具有比所述喷嘴47a的口径大的尺寸。因此,各吸引开口部61Aa的划定吸引区域比喷嘴47a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吸引开口部61Aa在X轴方向上具有与喷墨头44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尺寸。具体而言,各吸引开口部61Aa在Y轴方向上具有与喷墨头44的喷嘴板盖47b大致相同的尺寸。
另外,各吸引开口部61Aa具有与吸引管61Ba连接的流体路径61Af。因此,各吸引开口部61Aa经流体流路61Af和吸引管61Ba,与吸引泵66连接。因此,当吸引泵66变为负压时,由吸引开口部61Aa吸引的流体经流体流路61Af,被吸引到吸引泵66中。即,流体流路61Af是吸引的流体的流路。
具体而言,流体流路61Af如图8所示,具有在各吸引开口部61Aa中开口的入口孔61Ah。
在不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上,在吸引开口部61Aa中设定入口孔61Ah。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口孔61Ah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与吸引开口部61Aa的61Ab相反侧。具体而言,入口孔61Ah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相对维护吸引部61A的中央部的外侧端部,配置在与喷嘴板盖47b相对的位置上。
引导突起部61Ab沿与吸引开口列61Ae的排列方向实质相同的方向延伸。引导突起部61Ab可***喷墨头单元43的引导沟44e中构成。设定在维护吸引部61A上的配置,以便该引导突起部61Ab在***引导沟44e中时,吸引开口列61Ae的排列方向与各喷墨头44的喷嘴列实质上平行。同时,设定配置,以便引导突起部61Ab在***引导沟44e中时,各吸引开口部61Aa如上所述,与对应的喷墨头44的喷嘴板盖47b位置一致。
刮刀61Ac是用于在喷墨头44的图像记录时擦拭与记录媒体相对面的擦拭单元。该刮刀61Ac设定的个数与喷墨头单元43的喷墨头44的个数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维护吸引部61A中设置两个刮刀61Ac。各刮刀61Ac在Y轴方向上具有比喷嘴板47d的尺寸稍小的尺寸。另外,各刮刀61Ac在维护时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与喷嘴板47d实质相同的位置上。该刮刀61Ac例如由橡胶等公知的弹性部件形成。另外,刮刀61Ac如图7所示,从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突出,在X轴方向的与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之间,夹持在Z轴方向上凹入的凹部来设置。
下面,说明墨水供给部70。
(墨水供给部)
墨水供给部70如图9所示,具有墨水分配器71、主墨水罐72、墨水瓶连接部73、墨水瓶74、气罐75和加压泵76。
墨水分配器71向喷墨头列41的各喷墨头单元43分配墨水。该墨水分配器71配置在喷墨头列41的上方。在墨水分配器71中,暂时存放墨水。该墨水分配器71具有与各喷墨头单元43的喷墨头44连接的分配墨水管71a。该墨水分配器71中的墨水在后述的加压工序中,经分配墨水管71a提供给各喷墨头44。
主墨水罐72是例如塑料容器等可填充墨水的刚体容器。主墨水罐72经主墨水罐管72a与墨水分配器71连接,另外,经墨水供给管72b与墨水瓶连接部73连接。
并且,在主墨水罐72中设置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开放管72f,并在该管上设置选择地允许/不允许与大气连通的阀(大气开放阀)72g。在开放该大气开放阀72g的情况下,主墨水罐72变为大气压。
该主墨水罐72在向大气开放时,为了在墨水分配器71中设定成规定的水位差,配置在喷墨头列41的下方。在将墨水分配器71中的压力设定在上述规定的水位差时,各喷墨头44的各31b中变为负压,在喷嘴47a中形成期望的弯液面。另外,主墨水罐72经空气管72c连接于空气罐75上。空气管72c中设置加压阀72e。加压阀72e执行空气管72c的开放与关闭。
空气罐75是例如塑料容器等气密刚体容器。空气罐75经加压泵管75a连接在加压泵76上。在关闭加压阀72e时,加压泵76在空气罐75中变为正压。另外,在空气罐75中设置压力传感器75b,可检测空气罐75中的压力。
墨水瓶连接部73是与可拆装地安装存放墨水的墨水瓶74的墨水瓶的连接部。补给阀73d构成为可选择地执行来自安装的墨水瓶74的补给的开闭。另外,在补给阀73d开放来自墨水瓶74的补给时,经墨水供给管72b,向主墨水罐72中补充墨水。
另外,墨水供给部70中,对每个喷墨头列41构成从空气管72c至墨水分配器71的结构。换言之,在空气罐75上连接全部喷墨头列41的空气管72c。因此,加压泵76是通过一个空气罐75、向全部喷墨头列41提供正压的正压施加部。
下面,说明控制部90。
(控制部)
控制部90如图10所示,由包含CPU、计时器、ROM和RAM等的计算机构成。控制部90执行大气开放阀72g和加压阀72e的开闭、加压泵76和吸引泵66的驱动、和维护部60和压纸滚筒升降机构33b的驱动控制。另外,控制部90还经喷墨头驱动器来控制喷墨头的驱动。
(动作)
说明上述结构的图像记录装置1的图像记录动作。
(图像记录动作)
在由图像记录装置1记录图像时,经未图示的接口,向控制部90输入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图像数据时,控制部90执行图像记录处理。此时,维护部60被设定成将维护单元61和维护墨水盘62配置在间隙S中的退避配置。这样,维护单元61和维护墨水盘62若在配置在间隙S中时,则在Z轴方向上不会超过喷墨头44的前端而突出于记录媒体侧。因此,维护部60通过上述退避配置,防止图像记录时不小心接触记录媒体。
另外,在该退避配置中,压纸滚筒部30被配置在图像记录时的记录媒体传输位置上。若将压纸滚筒部30和维护部60配置在规定位置上,则供纸部10从用纸托盘11中取出记录媒体,依次传输到图像记录部20。在图像记录部20中,通过墨水喷出部40向由带31传输的记录媒体喷出墨水来形成图像。将形成图像的记录媒体传输到排纸部50,存放在排纸托盘54中。
另外,在图像记录时,控制部90开放大气开放阀72,关闭加压阀72e。由此,通过主墨水罐72与喷墨头列41的水位差,向各喷墨头44中的墨水室48d(参照图3)中的墨水施加负压。通过该负压,经压电体沟46a与所述墨水室48d连通的各喷嘴47a内的墨水形成弯液面。另外,上述水位差被设定成在喷嘴47a中的期望位置形成弯液面。结果,所述期望位置上形成的弯液面的表面张力与所述负压变为平衡状态。由此,只要压电体46不施加喷出力,则不会从各喷嘴47a漏出墨水。因此,上述结构的图像记录装置1仅在期望的时候喷射墨水,形成图像,同时,当不期望时,不会漏出墨水,污染记录媒体和/或图像记录装置1内。
另外,主墨水罐72中,可设置墨水的余量检测传感器。该墨水余量检测传感器与控制部90连接。在该结构中,控制部90在所述余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墨水余量比规定值减少的情况下,供给阀73d开放来自墨水瓶74的补给,并经墨水供给管72b,向主墨水罐72中补给墨水。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不用执行烦杂作业地自动补给墨水。
(维护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的维护动作。该维护动作可根据控制部90的指令,在图像记录处理中或电源接通时等任意定时执行。该定时也可事先设定在控制部90内的ROM中,并也可通过连接于控制部90上的未图示的输入单元,使设定存储在RAM中。
通过该维护动作,执行以下多个工序。
首先,执行维护部配置工序。
[维护部配置工序]
在该维护部配置工序中,如图1和图11B所示,使压纸滚筒部30下降到不与维护部60抵接的位置。由此,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变为吊垂在升降引导框架65上的状态,在Z轴方向上,自身的上端(图1和图11B中上端)与喷墨头44的记录媒体侧的前端(图1和图11B中下端)空出间隔。
接着,控制部90向滑动机构64B发出驱动指令,使传输方向引导框架64移动。该移动沿Y轴方向执行,使维护单元61与喷墨头列41变为彼此相对的位置。换言之,移动维护单元61,以使与喷墨头列41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实质上一致。通过该移动,各维护吸引部61A如图8所示,配置在与相对的喷墨头单元43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另外,在维护吸引部61A的下方,配置维护墨水盘62。因此,通过上述移动,维护墨水盘62如图11所示,在Z轴方向上被配置在与喷墨头列41相对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喷墨头44的墨水喷出方向实质上沿着Z轴方向。同时,喷嘴板47变为水平。因此,通过如上所述配置维护墨水盘62,接收从喷墨头44喷出的墨水和漏出的墨水,良好防止图像记录装置1内的污染。另外,在喷嘴板47朝向水平以外的方向的情况下,维护墨水盘62若配置在与喷嘴板47相对的位置和喷嘴板47的垂直方向下方,则更确实防止装置内的污染。
另外,在该配置中,各维护吸引部61A配置在与对应喷墨头44的X轴方向上一端相对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各维护吸引部61A在X轴方向上,相对喷墨头44的中央,配置在与比喷嘴47a靠外侧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在该配置中,各维护吸引部61A的吸引开口部61Aa在X轴方向上不与喷嘴47a相对。
这样,在维护部配置工序完成后,接着执行净化工序。
[净化工序]
参照图12和图13来说明该净化工序。图12是表示维护时阀和泵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图12中各状态下的喷墨头的墨水的示意图。另外,图12中,线a表示空气罐75中的压力,线b表示施加于维护吸引部61A的压力。
在该净化工序中,控制部90通过以下步骤来控制阀和泵的驱动。首先,在该净化工序中,关闭在图像记录时S1开放的大气开放阀72g(参照图12中(1))。另外,在关闭大气开放阀72g之前,如上所述,在各喷墨头44中形成弯液面。如图13A所示,不从各喷嘴47a中漏出墨水。另外,此时,加压阀72e也变为关闭状态。同时,吸引泵66和加压泵76也不开始驱动。
如上所述,在关闭各颜色的墨水路径中的大气开放阀72g之后,控制部90向加压泵76输出驱动指令(参照图12中(2))。接受指令的加压泵76开始驱动。另外,因为加压阀72e关闭,所以空气罐75保持气密。因此,通过加压泵76的驱动,空气罐75中变为正压。另外,空气罐75中的压力由压力传感器75b来监视。
接着,压力传感器75b在检测到空气罐75中的压力变为规定值(净化压力)时,停止加压泵76,同时开放加压阀72e(参照图12中(3))。通过开放加压阀72e,经空气管72c向主墨水罐72施加正压。另外,因为关闭大气开放阀72g,所以所述压力施加于主墨水罐72内填充的墨水上,从主墨水罐72向分配器71压出墨水。压出的墨水经墨水分配器71,施加于各喷墨头44的墨水室48d。将施加于各墨水室48d的压力施加于各压电体沟46a上。并且,将各压电体沟46a的压力施加于对应的喷嘴47a上。即,从空气罐75至喷嘴47a经过多个部件,但因为实质上在气密状态下连通,所以可将空气罐75中的压力施加于喷嘴47a上。
另外,所述净化压力、即施加于空气罐75上的压力被设定在可从各喷嘴47a中排出墨水的值。换言之,施加于喷嘴47a上的压力被设定在超过喷嘴47a中的弯液面的表面张力、墨水从喷嘴板47下落的值。例如,将上述净化压力设定在约10-50千帕(KPa)。另外,该净化压力取决于墨水的粘度或构成喷嘴47a等的材料等,所以可任意变更。通过向各喷嘴47a施加这种净化压力,如图13B所示,从各喷嘴47a中顺畅排出墨水。
这样,通过排出墨水,混入墨水室48d中的气泡和尘土等异物与墨水一起从喷嘴47a中排出。
在图12所示的净化S2期间进行该墨水的排出。该净化S2的期间由控制部90的计时器来控制,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将施加于墨水室46d的压力下降到规定值(吸引时正压),结束。另外,所述规定时间从例如约0.3-约20秒、最好从约0.5秒-约5秒的范围中选定。
为了将上述各墨水室48d的压力下降到吸引时正压,开放大气开放阀72g(参照图12中(4))。通过开放大气开放阀72g,主墨水罐72的压力下降,结果,施加于各墨水室48d的压力也下降。另外,所述吸引时正压如图13C所示,设定成越过喷嘴47a、直到喷嘴板47之前都漏出墨水、但不从喷嘴板47下落的程度的压力。该吸引时的正压值例如为约1.2KPa。该吸引时正压值也与净化压力一样,可任意变更。
另外,主墨水罐72中的压力在实质上下降到吸引时正压时,关闭大气开放阀72g。另外,仅通过大气开放阀72g的一次开闭就下降到所述吸引时正压值的情况下,主墨水罐72中的压力急剧变化。因此,在上述关闭时,各墨水室48d的压力急剧变化。此时,当关闭大气开放阀72g时,对应于急剧的压力变化,产生大的下冲。换言之,在压力急剧变化时,关闭大气开放阀72g的情况下,压力值暂时变化到比关闭时刻的压力低的值。所述压力变化越大,该压力值的变化量也越大。因此,在如上所述使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下冲,担心墨水室48d中的压力暂时变为负压。这样在所述压力暂时变为负压的情况下,墨水的液面在喷嘴47a与压电体沟46a之间移动,担心将空气卷入压电体沟46a中。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90在净化S2结束后,在压力下降到吸引时正压值之前的期间中,控制大气开放阀72g的开闭,以多次间歇开闭(参照图12中(4))。通过该控制,即便在短时间中降低压力的情况下,1次开闭中的压力变化也变小,结果,减小大气开放阀72g关闭时的压力变化,防止墨水室48d变为负压。
如上所述,墨水室48d中的压力下降到所述吸引时正压,稳定后,接着进行吸入工序。
[吸入工序]
在吸入工序中,通过维护吸引部61A,吸引附着在喷墨头44上的墨水。如在维护吸引部配置工序中说明的那样,吸引部61A为了执行该吸引,使位置与喷墨头44对位、并抵接。
在高度方向的对位中,通过使压纸滚筒部30上升,从维护吸引部61A的下方按压来进行。若使压纸滚筒部30上升到规定位置、即维护吸引部61A变为可吸引的位置,则使压纸滚筒部的移动停止。
若维护吸引部61A抵接喷墨头44,则引导突起部61Ab***喷墨头44的引导沟44e中耦合。由此,维护吸引部61A定位吸引开口列61Ae的排列方向与喷嘴47a的排列方向。
一旦维护吸引部61A与喷墨头44的定位结束,则吸引泵66开始驱动(参照图12中(5))。通过该驱动,维护吸引部61A开始吸引。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吸引泵66的吸引力,使维护吸引部61A以-3KPa~-5KPa的负压吸引。
另外,如上所述,在维护部配置工序中,在未设置喷嘴47a的区域中执行喷墨头44与维护吸引部61A的对位、和吸引泵66的驱动开始(参照图13D)。因此,在上述对位时,防止不稳定的负压吸引与喷嘴47a相对位置的墨水。
在上述对位结束,吸引泵66提供的负压达到规定值,并且稳定后,维护吸引部61A开始吸入S3。在吸入时,控制部90向维护吸引部61A的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发出驱动指令。通过该驱动指令,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在开始移动维护吸引部框架63的同时,开始移动维护吸引部61A(参照图12中(6))。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沿喷嘴47a的排列方向,使维护吸引部61A在喷墨头44的整体上移动。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维护吸引部61A在X轴方向上从喷墨头44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另外,该维护吸引部61A通过引导沟44e来引导,确实沿喷嘴47a的排列方向移动。维护吸引部61A在上述移动中,相对喷嘴板盖47b滑动,所以可将相对喷嘴47a的间隔距离保持恒定。
喷墨头44的记录媒体侧的面被喷嘴板盖47b覆盖。维护吸引部61A的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抵接喷嘴板盖47b,另外,刮刀61Ac抵接喷嘴形成面47d,在此状态下,维护吸引部61A沿X轴方向移动。因此,维护吸引部61A的吸引部头相对面61Ad在X轴方向上相对喷嘴形成面47d隔开喷嘴板盖47b的厚度。
另外,刮刀61Ac在如上所述抵接时,相对吸引开口列61Ae,在吸引时的移动方向上被配置在前侧。
维护吸引部61A在该吸入S3中,随着沿X轴方向的移动,吸引墨水(参照图13E))。通过该吸引,刮刀61Ac擦拭喷嘴形成面47d,之后,吸引开口列61Ae吸引喷墨头44的喷嘴列附近的墨水。其间,还向墨水室48d和喷嘴47a施加吸引时正压。因此,在喷嘴形成面47和喷嘴板盖47b上形成墨水滞留(参照图13D)。该墨水滞留由净化时的墨水和吸引时正压时从喷嘴漏出的墨水构成。
维护吸引部61A吸引该墨水滞留的墨水。即,不会从形成弯液面的喷嘴47a的内部勉强撕裂而吸引墨水。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维护吸引部61A吸引喷嘴外部的墨水滞留的墨水。由此,在所述吸引时,防止墨水的液面在喷嘴47a与墨水室48d之间不稳定地移动。即,本实施方式的维护吸引部61A在墨水吸引时,防止空气因所述墨水液面的移动而卷入墨水室48d中。
另外,喷嘴板47和喷嘴板盖47b在被吸引部61A吸引之前,暴露于墨水下。由此,其上的尘土等上浮,变为容易吸引的状态。因此,维护吸引部61A吸引墨水和上浮的尘土,确实清扫喷嘴板47。
另外,吸引时,在作为与吸引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Y轴方向上,在喷嘴板盖47b整体上配置吸引开口部61Aa。因此,通过维护吸引部61A沿X轴方向的移动,吸引喷墨头44上的墨水滞留整体。
另外,在与喷嘴47a不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入口孔61Ah,并且设定吸引开口部61Aa中的位置。通过该设定,与入口孔61Ah位于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减小入口孔61Ah的吸引力对喷嘴47a直接造成的影响,吸引墨水滞留。
如图14所示,基于入口孔61Ah的吸引的吸引方向(图14中箭头AR1)与喷嘴47a的延伸方向相同,沿Z轴方向,但在吸引开口部61Aa中,如箭头AR2所示,改变为沿Y轴方向的方向。因此,入口孔61Ah中产生的负压变为层流的AR2,抑制更强的吸引力直接对喷嘴47a造成的影响。
另外,吸引开口列61Ae通过排列3个吸引开口部61Aa来构成。因此,伴随维护吸引部61A的移动,喷墨头44通过多个吸引开口部61Aa来吸引同一部位。因此,可更确实地吸引墨水滞留的墨水。并且,因为吸引开口部61Aa在排列方向上彼此间隔,所以吸引开口列61Ae相对于喷墨头44的被吸引部位,多次间断地重复吸引。换言之,维护吸引部61A相对被吸引部位,不执行阀的开闭或吸引泵66的驱动控制,而是随着移动来使负压产生多次变化。在负压变化多次的情况下,甚至连附着在疏水性比喷嘴板低的喷嘴板盖47b上的墨水等附着力强的墨水也被吸引。因此,维护吸引部61A的结构简单,同时可通过负压的变化来更确实吸引墨水。
另外,通过与喷嘴板47相对移动吸引开口列61Ae,可刮取附着在喷嘴板47上的墨水。
另外,在该吸入S3中,总是向墨水室48d施加吸引时正压。因此,如图13e所示,墨水由于吸引时正压而从吸引部61A通过后的各喷嘴47a漏出。但是,因为吸引时正压为约1.2KPa的微小正压,所以漏出的墨水量很少。
这样,一旦在各喷墨头44整体上结束吸引,则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结束从喷墨头44的一端向另一端的驱动(参照图12中(7))。此时,吸引泵66也结束驱动。这些通过控制部90的指令来执行。
同时,控制部90通过使压纸滚筒部30下降,如图11C所示,使维护部60再次离开喷墨头44。在离开之后,控制部90使吸引部框架驱动机构63a驱动,将维护吸引部框架63再次返回到执行维持处理前的位置。
接着,在从吸引泵66结束驱动的时刻开始,开放大气开放阀72g,使由于吸引时正压漏出的墨水不会超过喷嘴板47而接触喷嘴板盖47b(参照图12中(8))。由此,再次向墨水室48d施加规定的水位差。另外,此时,如图13F所示,在喷嘴板上形成墨水滞留。该墨水滞留不接触喷嘴板盖47b。因此,喷嘴板47由于构成疏水涂层,所以通过形成弯液面时的水位差,被吸引到喷嘴47a中。另外,由于吸入后的喷嘴板上干净,所以即使在喷嘴板上的墨水返回喷嘴47a中的情况下,也不会污染喷嘴47a中的墨水。
另外,从墨水室48d由于所述水位差而变为规定负压时(图12中(9))开始,在等待时间T后,弯液面稳定,喷墨头44返回图13A的图像可记录状态。由此吸入工序结束。
这样,维护动作完成。
如上述结构所示,维护吸引部61A在墨水室48d为吸引时正压时,吸引墨水。由此,维护吸引部61A吸引喷嘴47a之外的墨水滞留的墨水。因此,图像记录装置1在防止由于墨水液面的移动而卷入空气的同时,确实执行喷墨头44与记录媒体相对面的清扫。
另外,控制部90在维护吸引部执行吸引之前,控制各阀和泵,使墨水室48d变为吸引时正压。因此,在吸引时,因为所述墨水滞留确实形成,所以图像记录装置1更确实地防止空气的卷入。
另外,控制部90在吸入工序之后,控制大气开放阀72g和加压阀72e,使墨水室48d变为吸引时正压。由此,在吸入工序之后,在喷墨头44与记录媒体相对的区域中,形成不从该区域下落程度的墨水滞留。
另外,控制部90将净化压力设定得比吸引时压力高。另外,控制部90也可将净化压力与吸引时压力设定为相同。但是,在将净化压力设定得比吸引时压力高的情况下,在吸引前,可从喷嘴中流出更多量的墨水。因此,在墨水室48d中存在尘土的情况下,与墨水流量少的情况相比,因为更确实将所述尘土与墨水同时排出,所以好。
另外,控制部90在将墨水室48d中的压力下降到吸引时正压值时,通过开闭多次大气开放阀72g,分阶段地下降压力。由此,使因大气开放阀72g关闭时产生的下冲引起的压力变化量减小。结果,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在短时间内降低压力,同时防止由于所述下冲,墨水室中的压力变为负压。由此,抑制所述下冲引起的墨水液面的变动,防止空气卷入到所述墨水室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次开闭大气开放阀,防止产生下冲,但也可通过使大气开放阀的开放量变化,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也可在主墨水罐72中设置多个大气开放管72f和多个大气开放阀72g,控制多个大气开放管的开放来进行。例如,如图15所示,在主墨水罐72中设置大口径的大气开放管72f1与口径比大气开放管72f1小的大气开放管72f2。另外,在大气开放管72f1中设置大气开放阀72g1,在大气开放管72f2中设置大气开放阀72g2。这些大气开放管72f1、72f2和大气开放阀72g1、72g2的作用和功能实质上与所述大气开放管72f和大气开放阀72g一样。在降低墨水室48d的压力时,由控制部90如下所述控制这些大气开放阀72g1、72g2,以设定成吸引时的正压值。另外,控制部90除下降该压力时的控制之外,与图12中所示的控制一样,控制各阀和各泵。
大气开放阀72g1、72g2的控制示于图16中。如图16中的(4)所示,在净化S结束后,开放大口径的大气开放阀72g1规定时间,一次降低所述压力。此时降低压力的量是任意的,但设定在即便关闭大气开放阀72g1、所述压力由于下冲而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也不变为负压的值。
大气开放阀72g1在开放规定时间后,关闭。在该关闭的同时,开放大气开放阀72g2。另外,在墨水室48d的压力变为吸入时设定的压力之前,执行大气开放阀72g2的开放。另外,一般在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量少的情况下,因下冲产生的压力变化量小。因此,将大气开放管72f2的口径设定在即便在上述期间中开放大气开放阀72g2时、墨水室48d中的压力在所述阀关闭时也不变为负压的程度。
通过上述结构,在压力由于大口径的大气开放阀72g1的开放而迅速下降的同时,通过开放小口径的大气开放管72f2来防止下冲引起的急剧的压力变化。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中,大气开放管为两个,但也可以是三个以上,通过全部形成相同口径,控制大气开放阀的开闭,也可抑制下冲。此时,在抑制下冲的同时,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压力。
另外,设定吸引开口部61Aa中的位置,使入口孔61Ah在吸引时被设定在不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上。简言之,入口孔61Ah与喷墨头44的喷嘴47a之外的区域相对。因此,抑制入口孔61Ah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喷嘴。因此,本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在防止边撕裂边吸引喷嘴47a内部的墨水的同时,吸引在喷嘴47a附近宽范围中的区域的剩余墨水。
本实施方式的入口孔61Ah如图17所示,配置在喷嘴板47与喷嘴板盖47b的交界上。另外,一般流体在疏水性不同的2部件上,汇集在疏水性低的部件上。因此,在疏水性不同的2部件的交界区域上容易汇集流体。因此,在喷嘴形成面47d与喷嘴板盖47b的交界上,容易汇集墨水。因此,在如上所述将入口孔61Ah配置在所述交界上的情况下,可对墨水多的区域有效发挥吸引力,更确实吸引墨水。
另外,若对喷嘴47a施加强的吸引力,则如图18所示,也可在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入口孔61Ah。图18中的维护吸引部61A在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口径比入口孔61Ah小的入口孔61Ah1。具体而言,将该入口孔61Ah1的口径设定成在吸引时提供仅吸引喷嘴47a外部墨水的吸引力的值。
由此,因为在宽范围内配置入口孔61Ah、61Ah1,所以更确实吸引墨水。
另外,图18中的维护吸引部61A还设置入口孔61Ah2,以便在Y轴方向上,相对喷嘴板盖47b的两端部配置入口孔。由此,维护吸引部61A更确实地吸引墨水。这样,入口孔61Ah的数量和配置是任意的。但是,在使用大口径的入口孔61Ah的情况下,最好设置在不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上。
本实施方式的吸引开口部61Aa与喷嘴板47和喷嘴板盖47b相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维护吸引部61A还吸引喷嘴板47以外区域的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吸引开口部61Aa设定成在与喷嘴的排列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延伸到越过喷嘴板盖47b的区域。由此,吸引开口部61Aa具有不与喷嘴板盖47b相对的区域。在所述吸引时,从所述不相对的区域,如箭头AR3所示,入口孔61Ah吸引外部气体。由此,吸引时,在吸引开口部61Aa中产生活动的对流,更确实地吸引墨水。另外,维护吸引部61A若具有对喷墨头44的期望的清扫能力,则也可不设置吸引开口部61Aa,而直接从入口孔61Ah吸引墨水。
另外,图19中的延伸到越过喷嘴板盖47b的区域的吸引开口部61Aa如图20所示,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与喷嘴47a相对的位置,使比入口孔61Ah靠外的区域的宽度变窄。换言之,在Y轴方向上,吸引开口部61Aa在Y轴方向上具有远离入口孔61Ah的端部(引导突起部61Ab侧的端部)、和接近入口孔61Ah的端部(维护吸引部61A的外侧端部),接近端部侧的宽度比远离端部侧的宽度窄。由此,可相对两端部来均等分配来自入口孔61Ah的吸引力。因此,上述结构的维护吸引部61A在喷墨头44整体执行均匀墨水的吸引。
如图21、22所示,期望没有图20的61Aj,仅从远离入口孔61Ah的端部(吸引开口部61Aa的61Ab侧)流入空气AR3。通过单向的空气流,在喷嘴47a相对部产生层流,所以不会从喷嘴47a撕裂而吸引墨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维护吸引部61A控制其移动,以在吸引移动中恒速移动。由此,维护吸引部61A可使对各喷嘴的吸引时间变均匀,与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相比,可在喷墨头44整体进行均匀吸引。通过在移动开始前驱动吸引泵66,可压力稳定地移动。
另外,维护吸引部61A可在不设置喷嘴的区域,相对喷墨头44执行对位。由此,在对位时,即便驱动吸引泵66,也不会向喷嘴47a施加吸引力。因此,维护吸引部61A仅在吸引动作的移动时对各喷嘴47a提供吸引力。因此,维护吸引部61A可在喷墨头44整体进行均匀吸引。
另外,维护吸引部61A沿喷嘴47A的排列方向具有多个吸引开口部61Aa。由此,维护吸引部61A对喷墨头44的被吸引部位断续地提供负压。由此,维护吸引部61A更确实地吸引无用的墨水。另外,维护吸引部61A若具有对喷墨头44的期望的清扫能力,则也可构成为仅具有一个吸引开口部61Aa。
另外,维护吸引部61A具有作为***喷墨头44的引导沟44e中的耦合部的引导突起部61Ab。由此,维护吸引部61A与喷墨头44确实执行对位。
另外,维护吸引部61A具有作为擦拭喷墨头44上的墨水的擦拭单元的刮刀61Ac。由此,维护吸引部61A确实清扫喷嘴形成面47d。至少清扫包含喷嘴47A的喷嘴板47d。
另外,维护吸引部61A若具有对喷墨头44的期望的清扫能力,则可省略刮刀61Ac。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个入口孔61Ah仅设置一个吸引开口部61Aa,但也可设置多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开口部61Aa沿Y轴方向设置成直线状,但路径和形状也可任意变更。例如,为了拓宽由吸引开口部61Aa划定的吸引区域,也可使吸引开口部61Aa绕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全部维护吸引部61A伴随维护吸引部框架63的移动而同时移动,但也可在各维护吸引部61A中设置独立的驱动机构,分别独立移动。另外,也可构成为对每个吸引开口列61Ae移动。另外,也可构成为维护墨水盘62与吸引开口列61Ae独立驱动,以便净化时,吸引开口列61Ae从喷墨头44相对的位置开始退避。
此前,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中进行的所有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防止空气卷入墨水室中的维护机构的图像记录装置。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喷墨头,具有将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配置成列状的喷嘴板、和存放墨水、与所述多个喷嘴连通的墨水室;
具有比所述喷嘴大的吸引区域的至少一个吸引部;
吸引部驱动机构,使所述吸引区域与所述喷嘴相对向,沿喷嘴的排列方向使所述吸引部相对移动;
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的正压施加部,
在所述正压施加部向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的期间,所述吸引部驱动机构沿所述喷嘴排列方向使所述吸引部移动,通过所述吸引部来吸引所述喷嘴和其附近,其特征在于,
大气开放阀,间歇地开放,使墨水室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压力变化而下降到吸引时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施加部在由所述吸引部吸引墨水之前,对所述墨水室施加正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施加部设定所述墨水吸引时的墨水室中的压力,使经喷嘴流到喷嘴板上的墨水不会从喷嘴板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施加部设定执行吸引前的所述墨水室中的压力,使比所述吸引时的墨水流出量多的墨水从喷嘴中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施加部具有通过开闭来控制所述墨水室中的压力的大气开放阀,
所述正压施加部通过间歇地开放所述大气开放阀,将墨水室的压力下降到所述吸引时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具有划定所述吸引区域的吸引开口、和使所述吸引开口的区域成为负压、并吸引所述吸引区域中的流体的负压产生部,
所述负压产生部具有作为吸引流体的流路的流体流路,经所述流体流路与吸引开口连通,所述流体流路配备作为所述流体入口的入口孔,所述入口孔设定在所述吸引开口中的位置,以便在所述吸引部吸引墨水时,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以外的区域相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头在形成喷嘴的面上,设置疏水性比所述喷嘴板低的区域,
所述入口孔,在与喷嘴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配置在与位于喷嘴侧的所述区域的端部相对向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产生部在吸引开口中还具有配置在与喷嘴相对位置上的入口孔,
与所述喷嘴相对的入口孔的口径被设定为比与所述喷嘴以外的区域相对的入口孔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具有沿喷嘴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吸引开口,至少一个吸引开口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相邻的吸引开口的入口孔,夹持与喷嘴相对向的位置,在相反侧配置所述入口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开口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在与所述喷嘴相对的区域和越过上述区域的区域中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开口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到越过喷嘴板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引开口中设置用于吸引墨水的入口孔,
所述吸引开口的所述喷嘴的排列方向的尺寸设定成在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与喷嘴相对向的位置,比入口孔靠外的区域与其它区域相比要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驱动机构在与所述喷嘴相对向的范围内使吸引部恒速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在喷嘴的排列方向上,在未设置喷嘴的区域中,进行相对所述喷嘴的对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具有沿喷嘴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吸引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头具有沿喷嘴排列方向的引导沟,所述吸引部具有可***引导沟中的突起部,
所述吸引部在吸引墨水时,将所述突起部***所述引导沟中,并经由所述突起部,沿所述引导沟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部具有用于擦拭喷墨头上的墨水的擦拭单元。
CNB200410088127XA 2003-10-14 2004-10-14 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56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3312A JP4711280B2 (ja) 2003-10-14 2003-10-14 画像記録装置
JP353312/2003 2003-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7098A CN1607098A (zh) 2005-04-20
CN1315653C true CN1315653C (zh) 2007-05-16

Family

ID=3441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1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5653C (zh) 2003-10-14 2004-10-14 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410237B2 (zh)
JP (1) JP4711280B2 (zh)
CN (1) CN131565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600B2 (ja) * 2004-09-28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ヘッド
JP4797613B2 (ja) * 2005-01-13 2011-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571995B2 (en) * 2005-04-27 2009-08-11 Intek Co., Ltd. Ink cartridge refill system for inkjet printers and method of refilling ink cartridges using the same
JP2006327123A (ja) * 2005-05-30 2006-12-07 Canon Finetech Inc フェイス面清掃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4305418B2 (ja) * 2005-06-13 2009-07-29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装置
JP4889450B2 (ja) * 2005-11-11 2012-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液滴を吐出する装置、記録方法
JP4245034B2 (ja) * 2006-10-18 2009-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254309A (ja) * 2007-04-04 2008-10-2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8243B2 (ja) * 2007-12-13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274276B2 (ja) * 2009-01-26 2013-08-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5455575B2 (ja) * 2009-11-17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8393696B2 (en) * 2009-12-07 2013-03-1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mass of an ink droplet
ES2385611B1 (es) * 2009-12-21 2013-06-17 Fundación Cetena Sistema automático de limpieza y recuperación de cabezales de impresión inkjet industrial.
JP2011156753A (ja) * 2010-02-01 2011-08-1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5571417B2 (ja) * 2010-03-17 2014-08-13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同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同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付着物の除去方法
EP2566697B1 (en) * 2010-05-02 2020-12-09 Xjet Ltd. Printing system with self-purge, sediment prevention and fumes removal arrangements
JP5455805B2 (ja) * 2010-06-14 2014-03-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523221B2 (ja) * 2010-06-30 2014-06-18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加圧パージ装置
CN105946362B (zh) * 2010-10-18 2017-10-27 Xjet有限公司 打印***
US9023154B2 (en) * 2010-11-29 2015-05-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leaning method, clean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593281B2 (ja) * 2011-07-28 2014-09-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423966A (zh) * 2011-10-11 2012-04-25 江苏锐毕利实业有限公司 刚性印制电路板喷印喷头清洁方法和***
JP2013091276A (ja) * 2011-10-27 2013-05-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59179B2 (ja) * 2012-03-16 2015-01-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9851B2 (ja) * 2012-09-26 2015-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塗装システムの塗料回収装置
CN103895351B (zh) * 2012-12-26 2016-05-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页宽打印装置
US9510042B2 (en) * 2013-10-30 2016-11-29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Set-top box proximity detection
JP6537243B2 (ja) * 2013-11-22 2019-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365822B2 (ja) * 2014-03-28 2018-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WO2017002857A1 (ja) * 2015-07-01 2018-04-1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991721B2 (ja) * 2017-03-03 2022-01-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マーキング装置、欠陥検査システム及びフィルム製造方法
US20180264731A1 (en) * 2017-03-15 2018-09-20 Xje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nk into a 3d printing apparatus
WO2019130531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940691B2 (en) * 2019-02-06 2021-03-0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ink weeping and air ingestion in a printhead moved by an articulating arm
JP2022052098A (ja) * 2020-09-23 2022-04-0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28A (en) * 1975-10-22 1977-01-06 Nippon Soda Co Ltd Hydantoin germicides for agriculture and gardening
JPH0470350A (ja) * 1990-07-02 1992-03-05 Alps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9226140A (ja) * 1996-02-21 1997-09-02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6247807B1 (en) * 1999-09-27 2001-06-19 Wisertek International Corp. Ink-jet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1050B2 (ja) * 1991-06-12 2001-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US5701146A (en) * 1991-10-18 1997-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head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155400B2 (ja) * 1993-06-30 2001-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267494A (ja) * 1996-01-31 1997-10-14 Sony Corp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86974A (ja) * 1997-04-14 1998-10-27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364449B1 (en) * 1998-09-16 2002-04-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3907364B2 (ja) * 1999-12-13 2007-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679668B2 (ja) 1999-12-20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4035756B2 (ja) * 2001-03-21 2008-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3001855A (ja) * 2001-06-21 2003-01-0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回復装置
JP2003053983A (ja) * 2001-08-17 2003-02-26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回復方法および機構
JP4064739B2 (ja) * 2002-06-24 2008-03-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4511141B2 (ja) * 2002-11-26 2010-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ヘッドへの機能液充填装置、並びに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083253B2 (en) * 2003-03-25 2006-08-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means for the cleaning of the nozzle surface of an ink jet hea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28A (en) * 1975-10-22 1977-01-06 Nippon Soda Co Ltd Hydantoin germicides for agriculture and gardening
JPH0470350A (ja) * 1990-07-02 1992-03-05 Alps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9226140A (ja) * 1996-02-21 1997-09-02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6247807B1 (en) * 1999-09-27 2001-06-19 Wisertek International Corp. Ink-jet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11280B2 (ja) 2011-06-29
US20080278535A1 (en) 2008-11-13
CN1607098A (zh) 2005-04-20
US7934790B2 (en) 2011-05-03
JP2005119024A (ja) 2005-05-12
US20050078144A1 (en) 2005-04-14
US7410237B2 (en) 2008-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5653C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1189131B (zh) 流体滴喷射及清洗
US8534810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0085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54928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KR100314876B1 (ko) 잉크젯프린터
CN1018172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244012B2 (en) Head cleaning device for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1456292A (zh)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17193163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158962A (ja) 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143947A (ja) 液体拭取り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396304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0647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380080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144100B2 (en) Purgeable print head reservoir
JP3186353B2 (ja) インク噴射装置
JP20121926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038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0566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6437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50245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9681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103453A (ja) 溶液の塗布装置及び塗布装置の脱気方法
JP2002337363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