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8564C -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8564C
CN1228564C CNB031314406A CN03131440A CN1228564C CN 1228564 C CN1228564 C CN 1228564C CN B031314406 A CNB031314406 A CN B031314406A CN 03131440 A CN03131440 A CN 03131440A CN 1228564 C CN1228564 C CN 12285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ssembly
bonnet
coupling apparatus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314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0810A (zh
Inventor
町田义一
麻生和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0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0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85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5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07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indicating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3/195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后盖的车辆用灯具。本发明还涉及在车辆用灯具中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光源灯的后盖以及该后盖的制造方法。该后盖具有设置有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多种组件,固定在该多种组件的插接部和灯座部上的连接端子以及布置在这些连接端子间的软线。为了适应车辆用灯具的结构,选择组件,并利用结合装置将所选择的组件结合而构成。其结果,可构成适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而且,由于可使构成后盖的多种组件通用化,可使后盖的制造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后盖的车辆用灯具。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在车辆用灯具中,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光源灯的灯盖。进而,本发明还涉及在车辆用灯具中,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光源灯的灯盖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灯盖的车辆用灯具有记载在例如美国专利公报(4,774,637),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08249919,特开平09-142205)中的专利文献等。
上述的车辆用灯具利用灯罩、灯玻璃和后盖划分为灯室,在该后盖上电连接着一个或数个光源灯并可装拆地安装,另外,在该后盖上还设置有灯具一侧的接插件,该灯具一侧的接插件与电源一侧的接插件电连接并可装拆。
然而,上述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具有专门的结构以便与备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相适应。而且,上述车辆用灯具,由于每种不同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采用专用的结构,因而存在后盖的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上述车辆用灯具的改进,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它的后盖的结构能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从而能使后盖的制造成本极低。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成本极低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进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成本极低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中设置了与一个或多个光源灯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而且与电源一侧的插接件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的灯具一侧的插接件,其特征是:该后盖具有设置了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多种组件、固定在该多种组件的接插部和灯座部上的接线端子和在该接线端子间配线的软线,与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相适应地选择组件,而且,通过结合装置将所选择的组件结合而构成。
其结果,本发明可以构成与各种各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相适应的后盖。并且,由于本发明可将构成后盖的多种组件通用化,从而可使后盖的制造成本极低。
另外,本发明由于可将具有插接部的组件的位置配置得使其与灯具一侧的插接件的布置相吻合,因而无论车种及等极多么不同的车辆都可与其充分地对应。即,即使灯玻璃的外形形状相同但根据车辆的车种及等级的不同,往往或者改变与后盖一侧相对而且接近的车辆用零部件的形状,或者增加其它的车辆用零部件,以改变灯具一侧插接件与电源一侧(车体一侧)插接件的连接位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可通过改变具有插接部的组件的位置而与之充分地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后盖的布置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插接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箭头V的向视图。
图6是图4的箭头VI的向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灯座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8是图7的箭头VIII的向视图。
图9是图7的箭头IX的向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灯座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接头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向视图。
图13是图11的XIII向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二接头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15是图14的XV向视图。
图16是图14的XVI向视图。
图17是表示三角形组件的正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安装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二安装用组件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结合装置的结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夹钳结构的接线端子、软线、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将接线端子固定在组件上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将接线端子己固定在组件上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5是图24的XXV-XXV线剖视图。
图26是表示灯玻璃的坡度大的车辆用灯具中,将后盖设计成阶梯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7是表示第一接头用组件的变型例子的正视图。
图28是表示结合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结合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例的一个例子,及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实施例的一个例子,进而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的一个例子(以下,简称为“车辆用灯具”,“后盖”,“后盖的制造方法”),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和图2中,1是车辆用灯具。上述车辆用灯具1是例如,分别安装在汽车后部左右两侧的后组合灯。下面,对该车辆用灯具的结构进行说明。
上述车辆用灯具1通过相互安装在一起的合成树脂制的灯罩2、灯玻璃3和后盖4分别划分为第一灯室5、第二灯室6和第三灯室7。
在上述第一灯室5内分别配置第一光源灯8、第一帽9和第一反射镜500。在上述第二灯室6内分别配置第二光源灯10、第二帽11和第二反射镜600。在上述第三灯室7内分别配置第三光源灯12、第三帽13和第三反射镜700。本实施例的上述第一反射镜500、上述第二反射镜600、上述第三反射镜700与上述灯罩2设计成一体。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第一反射镜500、上述第二反射镜600、上述第三反射镜700和上述灯罩2分别单个设置。
上述第一光源灯8是双灯丝的V型座式灯。上述第一帽9是红色的透光性帽。在上述第一反射镜500的表面上通过铝蒸镀或银涂覆等设置有反射面。第一灯室5、第一光源灯8和第一帽9及第一反射镜500构成后组合灯的尾制动信号灯。即,当第一光源灯8接通时,由第一光源灯8发出的光通过第一帽9显示出尾灯功能和制动信号灯功能的红色。该尾灯功能和制动信号灯功能的红色光由第一反射镜500反射、通过灯玻璃3按规定的配光模式照射到外部。
上述第二光源灯10是单灯丝的V型座式灯。上述第二帽11是棕土色的透光性的帽。在上述第二反射镜600的表面上,通过铝蒸镀或银涂覆等设置有反射面。第二灯室6、第二光源灯10和第二帽11及第二反射镜600构成后组合灯的转向信号灯。即,当第二光源灯10接通时,由第二光源灯10发出的光通过第二帽11显示转向信号功能的棕土色。该转向信号功能的棕土色光由第二反向镜600反射通过灯玻璃3按规定的配光模式照射到外部。
上述第三光源灯12是单灯丝的V型座式灯。上述第三帽13是无色的透光性帽。在上述第三反射镜700的表面上通过铝蒸镀或银涂覆等设置有反射面。第三灯室7、第三光源灯12和第三帽13及第三反射镜700构成后组合灯的倒车信号灯。即,当第三光源灯12接通时,由第三光源灯12发出的光作为倒车功能的白色光通过第三帽13。该倒车功能的白色光由第三反射镜700反射通过灯玻璃3按规定的配光模式照射到外部。
上述后盖4如图3的布置图所示,由一个插接用组件14,一个第一灯座用组件15和二个第二灯座用组件16、一个第一接头用组件17和二个第二接头用组件18、一个第一安装用组件(或者第三接头用组件)19和一个第二安装用组件(或者第四接头用组件)20构成。
如图4、图5、图6所示,上述插接用组件14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基本上为正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插接用组件14的中央部分,成一体地设置有插接部21。另外,在该插接用组件14的正面,成一体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形状的软线导向凸部22。进而,在该插接用组件14的四边,还分别成一体地设置有上夹持部23和下夹持部24。
上述第一灯座用组件15、如图7、图8、图9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基本上为正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中央部分,成一体地设置有第一灯座部25。另外,在该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正面,成一体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形状的软线导向凸部26。进而,在该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四边,分别成一体地设置有上夹持部27和下夹持部28。
上述第二灯座用组件16,如图10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基本上为正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中央部分,成一体地设置有第二灯座部29。另外,在该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正面,成一体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形状的软线导向凸部30。进而,在该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四边,分别成一体地设置有上夹持部31和下夹持部32。另外,该图10所示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侧视图由于与上述图8、图9所示的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侧视图基本上相同,因而省略。
上述第一接头用组件17,如图11、图12、图13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基本上为正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一接头用组件17的正面,成一体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形状的软线导向凸部33。另外,在该第一接头用组件17的四边分别成一体地设置有断面为圆形的轴部34。
上述第二接头用组件18,如图14、图15、图16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长边与上述正方形的组件14、15、16、17的一边基本相等的、大致为长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二接头用组件18的正面,成一体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形状的导向凸部35。另外,在该第二接头用组件18的二个长边上,分别成一体地设置有断面为圆形的轴部36。
上述第一安装用组件19,如图18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长边与上述正方形的组件14、15、16、17的一边基本相等的、大致为长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一安装用组件19的一个长边的中央部分上,成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安装部的弹性连接爪部37。另外,在该第一安装用组件19的另一个长边上,成一体地设置有断面为圆形的轴部38。
上述第二安装用组件20,如图19所示,由正面(与灯室5、6、7相对的面)看是由长边与上述正方形的组件14、15、16、17的一边基本相等的、大致为长方形的板状组件体构成。在该第二安装用组件20的一个长边的中央部分上,成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安装部的嵌合凸部39。另外,在该第二安装用组件20的另一个长边上,成一体地设置有断面为圆形的轴部40。
作为上述组件14-20的材质有例如:聚对苯二酸丁烯酯(PBT)、聚酰胺(PA、PA6、PA11、PA12、PA66等),聚氧化甲烯(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酸乙烯酯(PET),苯乙烯-丙烯腈(AS),聚丙烯(PP)等,或者作为各树脂的共混聚合物(聚合物混合体)的PC-PET,PC-ABS,PC-AS等,或者在各种树脂中混合了玻璃纤维或滑石粉等的混合物等,并适当选择添加具有耐热性、耐冲击性,耐化学物质性能等的添加剂。
下面,对图3所示的布置图的后盖4的制造方法(制造工序)予以说明。
首先,成形上述的各组件14、15、16、17、18、19、20(组件成形工序)。将这些成形的各组件14、15、16、17、18、19、20作为通用零部件预先储存。
其次,从上述的组件成形工序中成形的各组件14-20中选择适合于构成车辆用灯具1(例如光源灯8、10、12的个数及种类)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分别选择一个插接用组件14、一个第一灯座用组件15和二个第二灯座用组件16、一个第一接头用组件17和二个第二接头用组件18、一个第一安装用组件19和一个第二安装用组件20。
然后,将在上述组件选择工序中所选择的组件14、15、16、17、18、19、20组合成车辆用灯具1的结构(例如,图1、图2所示的光源灯8、10、12和灯具一侧的插接件21的布置图),配置成为图3所示的布置图。随后,通过结合装置(上下夹持部23、24、27、28、31、32和轴部34、36、38、40)将相邻的组件之间连接(组件结合工序)。即,如图20所示,将上述第一接头用组件17、上述第二接头用组件18和上述第一安装用组件19及上述第二安装用组件20侧面的轴部34、36、38、40可装拆地弹性夹持在上述插接用组件14、上述第一灯座用组件15和二个上述第二灯座用组件16侧面的上下夹持部23、24、27、28、31、32上。其结果,各组件14-20通过上述结合装置相互可装拆地而且可绕上述轴部34、36、38、40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随后,在上述结合工序中所连接的上述组件14-20的上面(与上述灯室5、6、7相对的面)上,布置软线41(软线布线工序)。即,在插接用组件14的插接部21、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第一灯座部25、二个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第二灯座部29之间通过软线导向凸部22、26、30、33、35对软线41进行导向并布线。
然后,将金属制的接线端子42、43、44、45、46、47、48、49固定在组件14-20中规定的组件14、15、16上,这些组件在上述组件的结合工序中结合成图3所示的布置图。而且,将这些接线端子42-49和在上述软线布线工序中所布置的上述软线41进行电连接(接线端子固定工序)。即,用钳形构造将接线端子42-49挤入规定的组件,即插接用组件14的插接部21,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第一灯座部25、二个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第二灯座部29和软线41中。上述的钳形构造如图21-图25所示,由设置在组件14的支撑凸部53和固定槽54,以及设置在接线端子42上的一对刃55构成。上述的支撑凸部53成一体地设置在组件14的上面,成为中空状的四方筒形。在该支撑凸部53相对的直壁上设置有倾斜状的支撑槽58。另外,上述固定槽54自组件14的上面设置成四方凹形,与上述支撑凸部53的中空部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另一方面,上述刃55设置在接线端子42的一边上。在该边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折弯边59、59。另外,在接线端子42上,还设置了与光源灯连接的连接部60。使软线41支撑在上述组件14的支撑凸部53中(参照图22,图23),将接线端子42的刃55通过软线41固定在固定槽54中(参照图24、图25)。于是,接线端子42的刃55将软线41的绝缘包覆材料56切断而与软线41的导电性的芯部材料接触,而且将接线端子42和软线41固定在组件14中。另外,图21-图25所示的钳形构造虽就插接用组件14和接线端子42进行了说明,但组件14、15、16和其它的接线端子43-49的钳形构造也做成大致相同的构造。
采用上述的钳形构造,例如,分别将四个第一正接线端子42和一个第一负接线端子43压入并固定在插接部21和软线41。另外,分别将二个第二正接线端子44和一个第二负接线端子45压入并固定在第一灯座部25和软线41。进而,分别将一个第三正接线端子46和一个第三负接线端子47压入并固定在一侧的转向信号灯用的第二灯座部29和软线41。进一步分别将一个第四正接线端子48和一个第四负接线端子49压入并固定在另一侧的倒车信号灯用的第二灯座部29和软线41上。其结果,上述插接用组件14的插接部21便可与电源一侧(车身一侧)的插接件(未图示)进行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另外,上述第一灯座用组件15的第一灯座部25便可与上述第一光源灯8实现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进而,上述二个第二灯座用组件16的第二灯座部29便可与上述第二光源灯10,上述第三光源灯12实现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
这样一来,便可制造并构成图3所示的后盖4。下面,说明车辆用灯具1和上述的后盖4的组装结构和工序。
首先,说明组装结构。如图2所示,在上述灯罩2上,与上述弹性连接爪部37和上述嵌合凸部39分别对应地设置连接台阶部50和嵌合凹部51。
其次,说明组装工序。将第一光源灯8、第二光源灯10、第三光源灯12安装到第一灯座25和二个第二灯座部29上。即,在各灯座部25、29中,***各光源灯8、10、12的V型座。于是,各光源灯8、10、12的V型座通过各灯座部25、29的各接线端子44-49进行了可装拆地安装并实现了电连接。
然后,将后盖4的弹性连接爪部37与灯罩2的连接台阶部50弹性连接,同时,将上述后盖的嵌合凸部39与灯罩2的嵌合凹部51实现嵌合。从而将后盖4可装拆地安装到了灯罩2上。这时,各光源灯8、10、12配置在灯室5、6、7内。这样一来,便组装构成了图1、图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软线41和软线导向凸部22、26、30、33、35的图示。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由于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可以实现下述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如上所述,通过成形各组件14-20,与车辆用灯具1的结构相适应,从各组件14-20中选择一定的组件14-20,并将所选择的组件14-20通过结合装置结合,在插接部21和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之间布置软线41,将接线端子42-49固定到插接部21和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的同时,实现这些接线端子42-49和软线41的电连接,这样便构成了后盖4。因此,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来构成后盖4。而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由于可将构成后盖4的各组件14-20通用化,因而可实现低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由于可将插接用组件14的位置配置在任意的位置,无论车种和等级多么不同的车辆也可与其充分地对应。即,即使灯玻璃3的外形形状相同但由于车种及等级不同,则往往可以或者变更靠近后盖4处的车辆用零部件的形状,或者增添其它的车辆用零部件,从而变更灯具一侧插接件与电源一侧(车身一侧)插接件的连接位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也可以通过变更插接用组件14的位置而与其充分地对应。
尤其是,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由于结合装置(上下夹持部23、24、27、28、31、32和轴部34、36、38、40)可绕轴部34、36、38、40的轴转动,因而通过这种关节式的结合装置所结合的组件14-20之间的相互旋转,可将组件14-20形成立体构造,因而可进一步使后盖4适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例如,如图26所示,在灯玻璃3作成大倾斜度的车辆用灯具1A的情况下,可垂直地折弯水平的第一灯座用组件15和相同的水平的一边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之间的第二接头用组件18。另外,垂直地折弯水平的一边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和相同的水平的另一边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之间的第二接头用组件18。借此,可成阶梯状地配置水平的第一灯座用组件15和一侧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和另一侧的第二灯座用组件16。这样,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1A通过立体地构建组件14-20,还可进一步适应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例如,由于可以使由组件14-20构成的后盖4在二维方向或/和三维方向上弯曲,因此,本发明不仅适合于灯玻璃3为平面的灯具,也可适合于灯玻璃3在水平方向或/和垂直方向曲率变化的灯具的后盖4。而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1A由于用上下夹持部23、24、27、28、31、32弹性地夹持轴部34、36、38、40,因而能可靠地将组件14-20相互间连接成一体。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除了使用插接用组件14和灯座用组件15、16之外,还使用了接头用组件17、18,增加了组件14-20的组合数量,可进一步适合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的后盖4。而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在插接用组件14及灯座用组件15、16通用化的同时,由于接头用组件17、18的通用化,即使增加了组件的种类,也能使成本低廉。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由于在组件14-20中设置了软线导向凸部22、26、30、33、35,能够在可靠而且稳定的状态下布置软线41。另外,在图2、图26中省略了对软线41和软线导向凸部22、26、30、33、35的图示。
图27是表示第一接头用组件的变型例的正视图。该变型例的第一接头用组件17A是将多个(在该例子中为25个)软线导向凸部52作成圆形,并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地布置该多个软线导向凸部52。其结果,该变型例的第一接头用组件17A通过沿软线导向凸部52对软线41进行导向并布线,可以用该变型例的接头用组件17A得到多种多样的软线布线模式。例如,如图27所示,可以按A-A、B-B、C-C、D-D、E-E、G-G、H-H等多种多样的模式对软线41进行布线。
另外,本变型例的第一接头用组件17A由于能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地布置多个软线导向凸部52,相对于本变型例的接头用组件17A的组装不存在左右的方向性和上下的方向性,因而,在该变型例的接头用组件17A中不会出现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误组装。
另外,在该变型例的第一接头用组件17A中,软线导向凸部52的形状除了圆形形状以外,也可以是例如:正方形、长方形、长圆形、椭圆形等。而且,在该变型例的第一接头用组件17A中,软线导向凸部52的布置也可以呈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地布置。
图28是表示结合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说明图。下面,对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进行说明。在一个组件100的一边的两侧成一体地分别设置有一对弹性片101。在该一对弹性片101上,分别成一体地、相对地设置半球形的嵌合凸部102。在另一个组件103的一边的中央成一体地设置突部104。在该突部104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半球形的嵌合凹部105。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由一对嵌合凸部102和一对嵌合凹部105构成。如图28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将另一个组件103的突部104压入到一个组件100的一对弹性片101之间,则可装拆地将一对嵌合凸部102和一对嵌合凹部105嵌合。借此,一个组件100和另一个组件103通过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使处于嵌合状态的一对嵌合凸部102(或者一对嵌合凹部105)可以绕连接轴(图28中用点划线表示)可旋转地连接。这样,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与上述的结合装置相同,通过使利用结合装置结合的组件100和103相互之间旋转,可立体的构建组件100、103,进而,适合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的后盖4。而且,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由一对嵌合凸部102和一对嵌合凹部105构成,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组件100、103相互之间可靠地连接。再有,该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可利用一对弹性片101实现组件100、103相互间可靠地连接。
图29是表示结合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说明图。下面,对该第二变型例的结合装置进行说明。在一个组件106的一边的中央,成一体地设置嵌合球凸部107。在另一个组件108的一边的中央,成一体地设置突部109。在该突部109的端面的中央,设置嵌合球凹部(轴承部)110。该第二变型例的结合装置由嵌合球凸部107和嵌合球凹部110构成。如图29中的箭头所示,将一个组件106的嵌合球凸部107和另一个组件108的嵌合球凹部110可装拆地嵌合。借此,一个组件106和另一个组件108通过该第二变型例的结合装置以处于嵌合状态的嵌合球凸部107(或嵌合球凹部110)的中心O为中心可旋转地结合。这样,该第二变型例的结合装置与上述结合装置和第一变型例的结合装置同样地,利用结合装置通过使所结合的组件106、108相互间转动,可立体地构建组件106、108,从而可进一步适合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的后盖4。而且,该第二变型例的结合装置利用嵌合球凸部107和嵌合球凹部110的嵌合,将组件106、108相互间予以结合,从而可使组件106、108相互间以嵌合球凸部107的中心O为中心在任意方向上转动,从而可增大组件106、108立体构建的变化。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虽仅对后组合灯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其它车辆用灯具。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使用了第一接头用组件17,第二接头用组件18,第一安装用组件19、第二安装用组件20。然而,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第一接头用组件17、第二接头用组件18,第一安装用组件19、第二安装用组件20,而只使用插接用组件14,第一灯座用组件15,第二灯座用组件16。另外,也可以只使用插接用组件14和一种灯座用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则将一个光源灯配置在灯室内。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虽在组件14-18中设置了软线导向凸部,但本发明也可以不设置软线导向凸部。而且,上述组件14-18的软线导向凸部的形状虽为长圆形,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长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其结合装置虽为转动式(关节式);但本发明也可以不是转动式的结合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固定式的结合装置。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在插接用组件14,第一灯座用组件15,第二灯座用组件16上设置了上下夹持部,而在第一接头用组件17、17A,第二接头用组件18,第一安装用组件19、第二安装用组件20上设置轴部。然而,本发明也可在各组件上同时设置上下夹持部和轴部两者。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1的各组件14-20从正面看作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但本发明中,组件的形状也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以外的形状,例如,如图17所示的三角形(正三角形)。该图17所示的三角形的组件180,在三角形的组件主体的三边上成一体地分别设置有轴部360。通过使用该三角形的组件180,由于还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外的方向(扭转的方向)上折弯各组件14-20、180,因而,可更增大组件14-20、180立体构建的变化。
另外,组件的正面形状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是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等。若使用这样的组件,可以在更复杂的方向上折弯组件,从而进一步增大组件立体构建的变化。另外,上述三角形的组件180等既可以使用于接头用组件,也可以使用于其它组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光源灯8、10、12虽使用V型座式灯(T形灯泡),但本发明也可以使用该V型座式灯以外的灯,例如,灯头式的灯(S灯泡)。
另外,本实施例的后盖4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同样地,通过成形各组件14-20,适应于车辆用灯具1的结构,从各组件14-20中选择一定的组件14-20,并将所选择的组件14-20利用结合装置结合,在插接部21、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之间布置软线41,将接线端子42-49固定到插接部21,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的同时,并对这些接线端子42-49和软线41进行电连接而构成。借此,本实施例的后盖4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同样地,可适合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而构成。而且,本实施例的后盖4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同样地,由于可使各组件14-20通用化,从而可使成本低廉。
再有,本实施例的后盖4的制造方法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和后盖4同样地,通过成形各组件14-20,适应于车辆用灯具1的结构,从各组件14-20中选择一定的组件14-20,并利用结合装置将所选择的各组件14-20结合,在插接部21和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之间布置软线41,将接线端子42-49固定到插接部21、第一灯座部25和第二灯座部29的同时,对这些接线端子42-49和软线41进行电连接从而制得后盖4。借此,本实施例的后盖4的制造方法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和后盖4同样地,可适合于多种多样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制造后盖4。而且,本实施例的后盖4的制造方法与上述车辆用灯具1和后盖4同样地,由于可使构成各组件14-20通用化,可使后盖4的成本低廉。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用灯具,利用灯罩、灯玻璃和后盖划分灯室,在上述后盖上安装一个或多个光源灯,上述一个或多个光源灯配置在上述灯室内,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盖具有插接用组件、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一种或多种接头用组件和一种或多种安装用组件;
在上述插接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一侧的插接件进行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的插接部;
在上述灯座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上述光源灯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上述光源灯的灯座部;
在上述组件中设置有使组件相互间结合的结合装置;
在上述安装用组件上设置上述结合装置和用于可装拆地安装在上述灯罩上的安装部;
上述后盖通过为适应车辆用灯具的结构,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并利用上述接头用组件的结合装置将所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上述插接用组件进行结合,在已结合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的两端,利用上述结合装置结合上述安装用组件,进而,在将接线端子固定到上述插接部和上述灯座部的同时,将软线布线置在上述接线端子之间并实现电连接而成,通过上述安装用组件安装到上述灯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轴部和可装拆地、弹性地夹持上述轴部的另一方的夹持部构成,在弹性夹持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上述轴部的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一对嵌合凸部和另一方的一对嵌合凹部构成,上述一对嵌合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连接上述一对嵌合凸部的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嵌合球凸部和另一方的嵌合球凹部构成,上述嵌合球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球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能以上述嵌合球凸部的中心为中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与至少一种上述接头用组件的上述灯室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软线导向凸部,上述多个软线导向凸部成左右对称或/和上下对称地配置。
6.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利用灯罩、灯玻璃和后盖划分灯室,在上述灯室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光源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有用于构成与电源一侧的插接件进行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的灯具一侧的插接件的插接部和用于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插接用组件;
设置有用于与上述光源灯进行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的灯座部和用于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
一种或多种接头用组件,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接头用组件上设置有上述结合装置;
一种或多种安装用组件,在上述一种或多种安装用组件上设置上述结合装置和用于可装拆地安装在上述灯罩上的安装部;
分别固定在上述插接部和上述灯座部的接线端子以及在上述接线端子间进行电气布线的软线;
适应于上述车辆用灯具的结构,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并利用上述接头用组件的结合装置将所选择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相结合,在已结合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的两端,利用上述结合装置将上述安装用组件结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轴部和可装拆地弹性夹持上述轴部的另一方的夹持部构成,在弹性夹持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上述轴部的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一对嵌合凸部和另一方的一对嵌合凹部构成,上述一对嵌合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连接上述一对嵌合凸部的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嵌合球凸部和另一方的嵌合球凹部构成,上述嵌合球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球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能以上述嵌合球凸部的中心为中心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种上述组件与上述灯室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软线导向凸部,上述多个软线导向凸部成左右对称或/和上下对称地配置。
11.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利用灯罩、灯玻璃和后盖划分灯室,在上述灯室内,配置一个或多个光源灯的车辆用灯具中,上述后盖的制造方法是将上述一个或多个光源灯与后盖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而且,在后盖上设置有与电源一侧的插接件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的灯具一侧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形成各组件的组件成形工序,这些组件有:设置有用于与上述光源灯进行电连接并可装拆地安装的灯座部和用于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以及设置有用于与上述电源一侧的插接件电连接并可装拆地连接的插接部和用于将组件间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的插接用组件;一种或多种接头用组件,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接头用组件上设置有上述结合装置;一种或多种安装用组件,在上述一种或多种安装用组件上设置上述结合装置和用于可装拆地安装在上述灯罩上的安装部;
选择适应于上述光源灯的个数及种类,用上述组件成形工序成形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的组件选择工序;
通过上述接头用组件的结合装置将适应于上述光源灯和上述灯具一侧的插接件的布置、通过上述选择工序所选择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由上述组件成形工序成形的上述插接用组件进行结合,在已结合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的两端,结合上述安装用组件的组件结合工序;
在由上述结合工序结合的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的灯座部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的插接部之间布置软线的软线布线工序;
将接线端子固定在由上述软线布线工序布置的上述软线、上述一种或多种灯座用组件的灯座部和上述插接用组件的插接部之间,并将上述接线端子和上述软线进行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固定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组件成形工序中,设置在上述组件中的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轴部和可装拆地、弹性地夹持上述轴部的另一方的夹持部构成,在弹性夹持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上述轴部的轴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组件成形工序中,设置在上述组件中的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一对嵌合凸部和另一方的一对嵌合凹部构成,上述一对嵌合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可绕连接上述一对嵌合凸部的轴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组件成形工序中,设置在上述组件中的上述结合装置由一方的嵌合球凸部和另一方的嵌合球凹部构成,上述嵌合球凹部可装拆地与上述嵌合球凸部嵌合,在嵌合状态下,上述结合装置能以上述嵌合球凸部的中心为中心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后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组件成形工序中,在上述组件中的至少一种组件的与上述灯室相对的面上,左右对称或/和上下对称地设置多个软线导向凸部。
CNB031314406A 2002-05-20 2003-05-16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85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44749 2002-05-20
JP2002144749A JP4052009B2 (ja) 2002-05-20 2002-05-20 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0810A CN1460810A (zh) 2003-12-10
CN1228564C true CN1228564C (zh) 2005-11-23

Family

ID=2939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14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8564C (zh) 2002-05-20 2003-05-16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848821B2 (zh)
EP (1) EP1365190B1 (zh)
JP (1) JP4052009B2 (zh)
KR (1) KR100502994B1 (zh)
CN (1) CN1228564C (zh)
DE (1) DE60331706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4824A (ja) * 2003-06-27 2005-01-20 Yazaki Corp 電装品ユニットホルダー
GB0519156D0 (en) * 2005-09-20 2005-10-26 Pilkington Automotive D Gmbh Lighting arrangemen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KR100896532B1 (ko) * 2007-06-11 2009-05-08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램프 커넥터
CN101688027B (zh) * 2007-06-29 2013-05-22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改进的反射镜光学***
EP2531558B1 (en) * 2010-02-02 2018-08-22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Carbon nanotube-infused fiber materials containing parallel-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derived therefrom
CN103192761B (zh) * 2013-04-18 2015-09-16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汽车车灯装置及汽车
CN106439727A (zh) * 2016-11-23 2017-02-22 平利县凯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灯灯罩
CN112272781A (zh) * 2018-11-12 2021-01-26 Srg全球有限公司 用于aeb响应的改进的车身部件的检测
US10738961B1 (en) * 2019-09-30 2020-08-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lored light assembly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KR20210083580A (ko) * 2019-12-27 2021-07-07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이드 램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9709A (en) * 1978-01-13 1980-02-19 Federal Signal Corporation Modular hous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warning light system
IT1108185B (it) 1978-09-26 1985-12-02 Comind Spa Azienda Siem Protalampade multiplo particolarmente per fanali di veicoli a motore con innesti a baionetta
GB2095388B (en) * 1981-02-16 1985-03-27 Jones Graham Becket Modular lamp system for vehicles
US4646207A (en) * 1984-04-10 1987-02-24 Gte Product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a sealed lens member as part thereof
DE3532205C1 (de) * 1985-09-10 1987-02-26 Hella Kg Hueck & Co Fahrzeugleuchte mit mehreren,ueber Kabel mit einem Mehrfachsteckanschluss verbundenen Gluehlampen
JP2503892Y2 (ja) * 1992-08-17 1996-07-03 大久保 洸 建 材
JPH08249919A (ja) 1995-03-14 1996-09-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灯具装着装置
US5519596A (en) * 1995-05-16 1996-05-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oldable nesting frame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JP3151739B2 (ja) 1995-11-21 2001-04-0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3104212B2 (ja) 1995-11-24 2000-10-3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キチン及び/又はキトサン粒子の処理方法
DE19812493A1 (de) 1998-03-21 1999-09-23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Lampenträger für eine Fahrzeugleuch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02994B1 (ko) 2005-07-21
DE60331706D1 (de) 2010-04-29
EP1365190B1 (en) 2010-03-17
US6848821B2 (en) 2005-02-01
KR20040023484A (ko) 2004-03-18
CN1460810A (zh) 2003-12-10
JP2003338207A (ja) 2003-11-28
EP1365190A2 (en) 2003-11-26
EP1365190A3 (en) 2004-06-09
JP4052009B2 (ja) 2008-02-27
US20040004840A1 (en) 200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8564C (zh)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的后盖、车辆用灯具后盖的制造方法
CN1249374C (zh) 车用灯具
CN1233950C (zh) 车辆用灯具
CN1523265A (zh) 关于指示灯的组件和指示灯
CN1676986A (zh) 车辆用前照灯及机动车用前照灯
CN1676371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11434984A (zh) Led车载线形发光模块
CN1330243A (zh) 标识灯用灯和航空标识灯
CN112648550A (zh) 智慧灯串
JP2001094154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607351A (zh) 用于打火器或者多功能电插座的照明装置
US9791121B2 (en) Vehicle lamp
CN203784704U (zh) 一种led球泡灯
CN1138087C (zh) 车辆用标识灯
CN110375262A (zh) 一种自行车灯具的照明配光***及自行车车灯
CN102606930B (zh) 一种led模块化灯
CN210197186U (zh) 一种汽车大灯
CN1920376A (zh) 发光模块
CN100588307C (zh) 发光二极管定位装置
CN1831421A (zh) 可拆式车辆用led灯具
JPH024404Y2 (zh)
CN214369454U (zh) 光源模组及吸顶灯
CN2748762Y (zh) 一种装饰灯组合装置
CN210035373U (zh) 一种双透镜混光结构
CN218864005U (zh) 氛围灯超短混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UMITOMO 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CHIKO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518

Address after: Mie, Japan

Patentee after: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Patentee before: Ichiko Industries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