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485C - 开关电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关电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485C
CN1193485C CNB011088729A CN01108872A CN1193485C CN 1193485 C CN1193485 C CN 1193485C CN B011088729 A CNB011088729 A CN B011088729A CN 01108872 A CN01108872 A CN 01108872A CN 1193485 C CN1193485 C CN 11934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witch element
switch
circui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88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0511A (zh
Inventor
细谷达也
竹村博
皆川贵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4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4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 H02M3/338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more than one ouput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设备,包含具有原绕组和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变压器,与原绕组串联的第一开关元件,通过控制其接通时间而控制来自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的控制电路;对来自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入整流的整流电路,检测输出电压,并将输出电压作为控制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的输出检测电路。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含控制信号形成部分,其中对应于电压比较终端的电压,形成对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还有多个连接在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输出端和电压比较终端之间的电压检测器。

Description

开关电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一个变压器形成至少两个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具有通过一个变压器得到两个输出电压的配置的开关电源设备中,仅仅检测一个输出电压来控制连接到变压器原线圈的第一开关元件。图1是上述配置的传统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为变压器T提供原绕组T1,次级绕组T2和T3,以及驱动绕组T4。开关元件Q1(下面称为第一开关元件)与原线圈T1串联。控制电路CT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间。从二次绕组T2的输出整流二极管Ds1整流,并由电容器平滑,作为第一输出Vo1的输出。另外,从另一个二次绕组T3的输出由整流二极管Ds2整流,并由电容器平滑,以作为输出Vo2的输出。在这个例子中,包含变换器T的驱动绕组T4的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间,另外,引起第一开关元件Q1自动振动。通过这种使用的配置,当第一开关元件Q1接通时,输入电压Vin施加到原绕组T1,使输入电流流动,从而将能量存储到原绕组T1。另外,当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时,存储在变压器中的能量被释放,作为通过二次绕组T2和T3的输出电流。由此,将该装置配置成能量存储型开关电源设备。
在控制电路CT中,来自驱动绕组T4的输出电压通过电阻器R4和电容器C3延迟,以施加到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终端,另外,施加到包含电阻器R1和电容器C1的时间常数电路,从而晶体管Tr1在恒定的时间间隔之后接通,引起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当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时,存储在变压器T1中的能量以电流释放。当完成能量的释放时,分别将反向电压施加到整流二极管Ds1和Ds2。容抗(与这些整流二极管的观点等效),变压器T的绕组电感器谐振,并且由第一开关元件Q1的驱动绕组T4中产生的电压,将电压施加到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终端,从而再次接通第一开关元件Q1。
另外,将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设置在包含整流二极管Ds1和Ds2以及电容器的整流电路的输出侧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仅仅相对于第一输出Vo1检测输出电压。即,通过电阻器R2和R3检测第一输出Vo1的电压。由电阻器R2和R3分压的电压输入到电压比较终端Vr作为比较电压。将包含光电二极管PD1、并联调节器ZD1以及电阻器5的串联电路连接在Vo1和GND之间。将上述检测电压输入到并联调节器ZD1的电压比较终端(参照终端)Vc。与光电二极管PD1相对设置的光电二极管PTr1连接在上述控制电路CT中的晶体管Tr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通过上述安排,当增加第一输出Vo1时,输入到并联调节器ZD1的输入电压增加。然后,由于进入光电二极管PD1的电流增加,晶体管Tr1通过控制电路CT中的光电二极管Q1工作。结果,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间变短,由此,第一输出电压Vo1减小。通过这种方法由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监视第一输出Vo1的输出电压,并形成对应于检测电压的控制信号,并且将该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CT,由此可以使第一输出电压Vo1稳定。另外,由于第一输出Vo1是稳定的,故第二输出电压Vo2在某种程度是稳定的。
但是,如图1所示的上述传统开关电源设备具有这样的问题,即,虽然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直接连接到的第一输出电压Vo1的输出电压可以以高精确度稳定,但是,对于输出电压Vo1以外的另一个输出电压Vo2外无法得到足够高的电压精确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诸如串联调整电路之类的电压稳定电路***二次输出电压Vo2电路,或使用假电阻。通过这种电路,引起诸如部件数量增长,电路效率减小,电源设备温度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设备,其中,当施加至少两个输出电压时,可以通过检测各个输出电压使每一个输出电压以预定的控压比稳定。
在第6,061,252号美国专利和第11-187664号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告中揭示了这种具有上述配置的变压器原绕组的开关电源设备,它们都转让给了本发明受让人,并且它们的内容通过参考结合在这里。
在这种开关电源设备中,当第一开关元件断开时,存储在与原绕组串联的电感器中的能量作为充电电流释放到电容器中。然后,此后,第二开关元件立即接通,并根据电容器电荷电位放电。通过放电电流,将能量存储在变压器的原绕组和电感器中。当第二开关元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断开时,存储在电感器L中的能量通过原绕组和输入电源流过。在这个操作中,与原绕组串联的电感器包括变压器的漏电感。相应地,可以防止开关时漏电感引起的电涌的产生。另外,在产生第二开关元件Q2时的放电电流成为谐振电流。这由二次绕组反映。即,二次绕组电流输出扮演了从零电压开始的正弦波形(山状波形),从而实际上可以忽视前沿。
由于如上所述地抑制了电流电涌,可以防止输出电压由于电涌电流等因素增加。结果,可以改进以小的控压比产生的输出或者无控制输出的电压精确度。特别是当具有大控压比的所述负载重时,传统上电涌电流引起具有小的控压比的输出电压升高。但是,通过这种安排,这优点显著改善。
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设备,包括:具有原绕组和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变压器;与所述原绕组串联的第一开关元件;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与所述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相并联;控制电路,用于通过交替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设备的输出,在所述开启和关闭状态之间还存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全部关闭的期间;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进行整流;以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并将经检测的输出电压作为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来反馈给所述控制电路;其中,通过将输入电压提供给原绕组,使得所述开关电源设备在所述变压器中存储能量,从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时,电流就流入原绕组,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时,就释放变压器中存储的能量作为二次绕组的电流;并且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形成电路,用于根据电压比较终端处的电压大小,形成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包括多个电压检测器,连接在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中的每个输出和电压比较终端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开关电源设备,包括:具有原绕组和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变压器;与所述原绕组串联的第一开关元件;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并联;控制电路,用于通过交替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设备的输出,在所述开启和关闭状态之间还存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全部关闭的期间;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进行整流;以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并将经检测的输出电压作为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来反馈给所述控制电路,其中,通过将输入电压提供给原绕组,使得所述开关电源设备在所述变压器中存储能量,从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时,电流就流入原绕组,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时,就释放变压器中存储的能量作为二次绕组的电流;并且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形成电路,用于根据电压比较终端处的电压大小,形成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包括多个电压检测器,连接在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中的每个输出和电压比较终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个电压检测器包含至少一个齐纳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二次绕组中的第一个二次绕组的预定整流输出终端连接到所述二次绕组中的第二个二次绕组的一端,并且在所述第二个二次绕组的另一端对电流整流,并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是场效应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电感器包含变压器的漏电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控制电路包含设置在变压器中驱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驱动绕组,和设置有时间常数电路的控制部分,用于通过使用基本上与原绕组的电压成比例,并在驱动绕组中产生的电压,将开关信号在预定时间提供给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终端,由此使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自动振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整流电路包含整流二极管和与所述整流二极管并联的容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整流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和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感抗。
为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几种目前较好的形式,但是应该知道本发明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精细的安排和手段。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是显然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3是开关电源设备的工作波形图;
图4是传统开关电源设备的工作波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示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修改。
图8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该开关电源设备可以外部地输出两个输出电压Vo1和Vo2,并设置用于输出电压Vo1的二次绕组T2和用于输出电压Vo2的二次绕组T3。二次绕组T3是与二次绕组T2连续的布线。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开关电源设备,将整流二极管Ds1连接到二次绕组T2,并将整流二极管Ds2连接到二次绕组T3。另外,在这个开关电源设备中,将作为容抗的电容器C6并联到整流二极管Ds1,并将作为电感性阻抗的铁氧体磁环或磁环L1与整流二极管Ds2串联。
在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中,将包含光电二极管PD分和并联调节器ZD1作为控制信号形成部分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用于输出第一输出电压Vo1的输出终端与GND之间。将电阻器R2连接在控制信号形成部分中并联调节器ZD1的电压比较终端(参考输入终端)Vr,与第一输出电压Vo1的输出终端之间,并将电阻器R4连接在第一输出电压Vo1的Vr和输出终端之间。另外,将电阻器R3连接在Vr和GND之间。这些电阻器R2和R4是作为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电阻器。
在这种开关电源设备中,将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连接到变压器T的原线圈。
第一开关元件Q1和控制电路CT1的配置类似于图1所示的传统的开关电源设备。二极管D1与第一开关元件Q1并联。可以使用第一开关元件Q1的自动二极管替代二极管D1。在这种开关电源设备中,第一开关元件Q1包含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因此,它在原极和漏极之间有自动二极管。类似地,可以使用第一开关元件Q1的自动电容替代电容器C2。
将电感器L与变压器的原绕组T1串联。另外,将电容器C5与第二开关元件Q2串联。将包含电容器C5和第二开关元件Q2的串联电路并联到包含电感器L和原绕组T1的串联电路。在开关电源设备中,作为电感器L,最好使用变压器T的漏磁电感。
将控制电路CT2连接到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终端。类似于第一控制电路CT1,控制电路CT2包含设置在变压器T中的驱动绕组T5、用于使来自驱动绕组T5的输出电压延迟,并将该电压施加给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终端的电容器和电阻器,连接到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终端的晶体管Tr2,以及包含连接到晶体管Tr2的基极和电容器C3的电阻器R5的RC时间常数电路分别将二极管D2和电容器C4并联到第二开关元件Q2。对于二极管和电容器,可以使用自动二极管和第二开关元件Q2的自动电容替代不连续的元件。
下面将描述工作。
首先,描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的工作。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通过电阻器R2和电阻器R4检测第一输出电压Vo1和第二输出电压Vo2。
这里,输出电压Vo1∶Vo2的控压比(在电压比较终端Vr处使用参考电压Vr)表示如下:
(Vo1-Vr)/R2∶(Vo2-Vr)/R4
上述公式表示电流比。左边项目的电流比越高,则Vo1的控压比越高。右边项目的电流强度越大,则Vo2的控压比越高。具有较高控压比的输出更加稳定了。
相应地,输出电压Vo1的控压比是:
     a={(Vo1-Vr)/R2}
     /{(Vo1-Vr)/R2+(Vo2-Vr)/R4)
由于并联调节器的参考输入阻抗是无限的,上述公式是:
     (Vo1-Vr)/R2+(Vo2-Vr)/R4=Vr/R3
由此,可以得到下面公式:
      a=(Vo1-Vr)R3/(VrR2)
如上述公式中可见的,如果希望加强第一输出电压Vo1的电压精度,例如,可以减小电阻R2,从而使第一输出电压Vo1的控压比增加。
由光电二极管PD1的电流根据上述控压比反映输出电压Vo1和Vo2的输出电压的改变。这导致控制电路CT1中光电晶体管PTr1的通断时间中的变化,这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间。相应地,不论输出电压Vo1或Vo2是否变化,该变化量反馈到原线圈,从而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间。由于这一工作,和图1所示的开关电源设备相比,不论输出电压是否改变,都可以以预定控压比进一步增强电压稳定性,而在图1所示设备中示出电压Vo2是未受控制的。
下面将描述变压器T的原线圈的工作。
当第一开关元件Q1接通时,将输入电压Vin施加到原绕组T1,使电流流动,从而能量存储到变压器T中。当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时,变压器T的原绕组T1的电压反向。在原线圈中,电感器L和电容器C5开始谐振,并且在二次绕组中,变压器T中存储的能量通过二次绕组T2和T3作为电流释放。原线圈在此时的状态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当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时,存储在电感器L中的能量沿如图所示的右侧方向释放,即朝着原绕组T1(包含电容器C4(在未设置电容器C4的情况下,第二开关元件Q2的自动电容)和二极管D2,以及电容器C5的并联电路)释放,作为电容器C5的放电电流。此时,电感器L1中的能量在电容器C5中被吸收。
由此,电感器L不引起电涌。此时,到达电容器C5的充电电流工作,以便使电容器C4中的反向的电荷放电。在电容器C4中的电荷放电后,二极管D2(在未连接二极管D2的情况下,是第二开关元件Q2的自动二极管)导电。另一方面,驱动绕组T5的电压由包含电阻器和电容器的串联电路延迟,以施加给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终端(栅极)。相应地,第二开关元件Q2在第一开关元件Q1断开后断开。这里,第二开关元件Q2断开,而二极管D2处于导电状态。由此,施行断开,作为零电压开关操作。在这一操作中,可以显著减小开关元件Q2的开关损耗。
当第二开关元件Q2接通时,在电容器C5的电荷电位基础上,放电电流流动。通过这一放电电流,能量存储在电感器L和原绕组T1中。此时流过的放电电流成为电容器C5和电感器L的谐振电流。电流略为升高。结果,来自二次绕组T2和T3的输出电流都具有从零电流开始的正弦曲线波形(山状波形)。当产生二次绕组电流时不产生电涌电流。
如上所述,通过将电容器C5、第二开关元件Q2和控制电路CT2连接到变压器T的原绕组T1,可以防止二次绕组输出电流和电压中产生由漏电感L引起的电涌。另外,实现了第二开关元件Q2的零电压开关操作,从而可以显著减小开关损耗。
当在第二开关元件Q2开通以后经过由包含电阻器R5和电容器C3的RC时间常数电路决定的预定的时间后,晶体管Tr2接通,并且第二开关元件Q2断开。然后,存储在电感器L和绕组T1中的能量作为沿如图所示的左侧方向流动的电流释放,并且流过输入电源Vin,和包含电容器C2(在没有设置电容器C2的情况下,是第一开关元件Q1的自动电容器)和二极管D1以及原绕组T1的并联电路。该电流使电容器C2(在没有设置电容器C2的情况下,是第一开关元件的自动电容)中的电荷放电。在完成放电的情况下,二极管D1(在没有设置二极管D1的情况下,是第一开关元件Q1的自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零,并且二极管DI开始导电。这里,第二开关元件Q2断开,因此,驱动绕组T4中产生的电压由包含电阻器R和电容器C的串联电路延迟,并施加到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终端(控制极端子)。
此时,如上所述,整流二极管DI两端的电压是零,因此,第一开关元件在零电压处开关。当第一开关元件Q1在零电压开关操作中接通时,能量开始存储到电感器L和原绕组T1中。图3是图2的电路的工作波形图。在该图中,Vds1表示第一开关元件Q1地方源极-漏极电压,Vds2表示第二开关元件Q2的源极-漏极电压,Id1表示流入第一开关元件Q1的电流,Id2表示流入第二开关元件Q2的电流,Is表示二次绕组电流Vs,Vf1和Vf2分别表示整流二极管Ds1和Ds2两端的电压(在图2中,当使用Vs,Vf1就Vf2时)。
根据上述操作,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交替地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它们都断开时***一时间间隔。因此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关是零伏特开关操作。二次绕组电流的波形示出从零电压开始的正弦曲线波形的部分(山状波形)。这样能够显著减小开关损耗,并防止产生电涌。
下面,描述二次电路的工作。
从二次绕组T2和T3输出的电流由整流二极管Ds1和Ds2整流,由连接在其阴极和GND之间的电解电容器平滑,并分别作为第一输出电压Vo1就第二输出电压Vo2输出。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将电容器C6并联到整流二极管Ds1。将铁氧体磁环L1与整流二极管Ds2串联。
电容器C6释放当在整流二极管Ds1两端产生电压时产生的电涌。整流二极管Ds2吸收当二次绕组电流开始从二次绕组T3流动时产生的电流电涌。相应地,在该电路中,大部分电涌可以通过变压器T的初级侧的电路安排吸收。另外产生的电涌可以由电容器和铁氧体磁环或磁环L1去掉。可以将电容器C6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s2。另外,可以将铁氧体磁环L1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s2。对于选择将电容器C6和铁氧体磁环或磁环L1设置在一侧还是两侧,可以对应于电荷特性等适当的变化。在该电路中,二次绕组的数量是2,将分别使用T2和T3产生输出Vo1和Vo2。可以增加二次绕组分流(taps)数量,以得到至少三个输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别检测输出的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电阻器可以连接在输出端和电压比较终端Vr之间。
如在图2所示的开关电源设备中,将流过开关元件连接到变压器T的初级的安排在增加多个输出电压的电压精度中尤其有效。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变压器T的初级电路,使用图1所示的传统的安排,第一开关元件Q1和二次绕组电流之间的电压Vds是前沿处的电涌,如图4所示。这使电压的精确度恶化。电涌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变压器T的漏电感L。但是,根据如图2所示的安排,将漏电感L结合到变压器T的初级电路的工作中,如上所述。这可以消除漏电感L对输出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具有如图2所示的电路的开关电源设备中,可以通过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T改进流过输出电压的控制精确度,另外,可以通过变压器T的初级的电路安排加强控制精确度。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在该开关电源设备中,二次绕组T2和T3是分开的。将二次绕组T的整流输出终端a连接到二次绕组T3的一端。通过这种安排,使点a处的电压稳定。相应地,通过将稳定的电压施加到二次绕组T3,可以进一步改进二次输出电压Vo2的电压精确度。
即,对于图2所示的电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输出,其中铁氧体磁环L1的影响被忽视。
Vo2=Vo1+Vf1+Vns2-Vf2
图5所示的电路为:
Vo2=Vo1+Vns2-Vf2
如在这个公式中可见,图5所示的电路不受由整流二极管Ds1的电流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强二次输出电压Vo2的电压精确度。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在这个开关电源设备中,将齐纳二极管ZD2与电阻器R4串联。通过这种安排,仅仅当输出电压Vo2增加到超过齐纳电压Vz时,二次输出电压Vo2的控压比是:
a=(Vo1-Vz-Vr)R3/(VrR4)
通过适当选择齐纳电压Vz,可以以上述控压比a控制输出稳定性,以仅仅当二次输出电压Vo2超过预定电压(齐纳电压)时,防止输出电压升高。另外,当输出电压Vo2低于预定电压(齐纳电压)时,仅仅控制输出电压Vo1来稳定。
图7和8示出图2的开关电源设备的修改。即,图7中,将电容器C5与电感器L串联。
将包含电容器C5、电感器L和原绕组T1的串联电路与第二开关元件Q2并联。
另外,在图8中,将电感器L与原绕组T1串联。将包含电容器C5和第二开关元件Q2的串联电路与第一开关元件Q1并联。
还有,在这些修改中,开关操作与上述图2所示的操作一样。
虽然已经解释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独立,但是,在下面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有各种模式实施这里所揭示的原理。因此,应该知道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原绕组和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变压器;
与所述原绕组串联的第一开关元件;
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
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与所述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相并联;
控制电路,用于通过交替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设备的输出,在所述开启和关闭状态之间还存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全部关闭的期间;
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进行整流;以及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并将经检测的输出电压作为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来反馈给所述控制电路,
其中,通过将输入电压提供给原绕组,使得所述开关电源设备在所述变压器中存储能量,从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时,电流就流入原绕组,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时,就释放变压器中存储的能量作为二次绕组的电流;并且
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形成电路,用于根据电压比较终端处的电压大小,形成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包括多个电压检测器,连接在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中的每个输出和电压比较终端之间。
2.一种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原绕组和至少两个二次绕组的变压器;
与所述原绕组串联的第一开关元件;
包含与原绕组相连的电感器的串联电路;
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并联;
控制电路,用于通过交替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设备的输出,在所述开启和关闭状态之间还存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全部关闭的期间;
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进行整流;以及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至少两个输出电压,并将经检测的输出电压作为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来反馈给所述控制电路,
其中,通过将输入电压提供给原绕组,使得所述开关电源设备在所述变压器中存储能量,从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时,电流就流入原绕组,而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时,就释放变压器中存储的能量作为二次绕组的电流;并且
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形成电路,用于根据电压比较终端处的电压大小,形成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接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包括多个电压检测器,连接在所述二次绕组的至少两个输出中的每个输出和电压比较终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电压检测器包含至少一个齐纳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二次绕组中的第一个二次绕组的预定整流输出终端连接到所述二次绕组中的第二个二次绕组的一端,并且在所述第二个二次绕组的另一端对电流整流,并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是场效应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感器包含变压器的漏电感。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含设置在变压器中驱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驱动绕组,和设置有时间常数电路的控制部分,用于通过使用基本上与原绕组的电压成比例,并在驱动绕组中产生的电压,将开关信号在预定时间提供给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终端,由此使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自动振荡。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含整流二极管和与所述整流二极管并联的容抗。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整流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和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感抗。
CNB011088729A 2000-02-25 2001-02-26 开关电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1934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9509/2000 2000-02-25
JP2000049509A JP3475892B2 (ja) 2000-02-25 2000-02-25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0511A CN1310511A (zh) 2001-08-29
CN1193485C true CN1193485C (zh) 2005-03-16

Family

ID=1857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8872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3485C (zh) 2000-02-25 2001-02-26 开关电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370040B2 (zh)
EP (1) EP1128537B1 (zh)
JP (1) JP3475892B2 (zh)
CN (1) CN1193485C (zh)
DE (1) DE60101234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284A (zh) * 2016-03-29 2018-10-2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包络跟踪的占空比范围控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5892B2 (ja) * 2000-02-25 2003-12-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760379B2 (ja) * 2000-12-28 2006-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20040130299A1 (en) * 2001-08-03 2004-07-08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ircuits and techniques for capacitor charging circuits
JP3707409B2 (ja) * 2001-09-10 2005-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7065152B2 (en) * 2001-12-27 2006-06-20 Caterpillar Inc.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using transformers
JP3562807B2 (ja) 2002-02-06 2004-09-08 ニッタ株式会社 可変電流源
CN1324796C (zh) * 2002-08-12 2007-07-04 栢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式电源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DE50301019D1 (de) * 2003-07-15 2005-09-22 Friwo Mobile Power Gmbh Freischwingender Sperrwandler mit Strom- und Spannungsbegrenzung
US7355867B2 (en) * 2004-08-17 2008-04-08 Elster Electricity, Llc Power supply for an electric meter having a high-voltage regulator that limits the voltage applied to certain components below the normal operating input voltage
US7593245B2 (en) * 2005-07-08 2009-09-22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limit maximum switch current in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JP2008245262A (ja) * 2007-02-27 2008-10-09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負荷駆動回路、負荷駆動回路を有するドライバicおよびドライバicを有す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7729133B2 (en) * 2007-12-26 2010-06-01 Solytech Enterprise Corporation Secondary side-driven half-bridge power supply
CN103250337B (zh) * 2010-12-02 2015-12-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开关电源电路
WO2012073706A1 (ja) * 2010-12-02 2012-06-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DE102010062685A1 (de) * 2010-12-09 2012-06-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sonanzwandler
US8814327B2 (en) 2011-07-01 2014-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3595252B (zh) * 2012-08-13 2016-03-0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反馈装置
DE102017206096A1 (de) * 2017-04-10 2018-10-11 BSH Hausgeräte GmbH Schaltanordnung zur Absicherung einer Spannungsversorgungs-Vorrichtung
JP7166843B2 (ja) * 2018-08-28 2022-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0767A (en) * 1981-06-30 1983-08-23 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Self start flyback power supply
JPS61102167A (ja) * 1984-10-23 1986-05-20 Yokogawa Hokushin Electric Corp Dc/dcコンバ−タ
IT1231052B (it) * 1989-09-27 1991-11-12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 Alimentatore a commutazione con piu' uscite, regolazione di una tensione di uscita e compensazione di carico.
JPH04295274A (ja) * 1991-03-22 1992-10-2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電源回路
JPH0538141A (ja) * 1991-07-24 1993-02-12 Tokyo Electric Co Ltd 複数の2次電源を生成する電源装置
JP2986976B2 (ja) * 1991-09-24 1999-12-06 アイワ株式会社 多出力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986978B2 (ja) * 1991-09-30 1999-12-06 アイワ株式会社 多出力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419797B2 (ja) * 1992-01-10 2003-06-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H05300739A (ja) * 1992-04-20 1993-11-12 Murata Mfg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5808879A (en) * 1996-12-26 1998-09-15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n Half-bridge zero-voltage-switched PWM flyback DC/DC converter
US5995384A (en) * 1997-07-31 1999-11-30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Functional on/off switch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burst mode operation
US5812383A (en) * 1997-07-31 1998-09-22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Low power stand-by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burst mode operation
JP3201324B2 (ja) 1997-12-22 2001-08-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387456B2 (ja) * 1998-10-29 2003-03-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475887B2 (ja) * 2000-01-11 2003-12-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475892B2 (ja) * 2000-02-25 2003-12-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284A (zh) * 2016-03-29 2018-10-2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包络跟踪的占空比范围控制
CN108713284B (zh) * 2016-03-29 2021-07-0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包络跟踪的占空比范围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0511A (zh) 2001-08-29
US6370040B2 (en) 2002-04-09
DE60101234T2 (de) 2004-09-02
EP1128537A2 (en) 2001-08-29
JP2001238444A (ja) 2001-08-31
US6631079B2 (en) 2003-10-07
EP1128537A3 (en) 2002-04-10
US20020114173A1 (en) 2002-08-22
US20010017780A1 (en) 2001-08-30
DE60101234D1 (de) 2003-12-24
EP1128537B1 (en) 2003-11-19
JP3475892B2 (ja) 200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485C (zh) 开关电源设备
CN1248399C (zh) 开关电源装置
US10756633B2 (en) High power-fac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CN1262384C (zh) 具有减少开关损耗的元件的电弧加工电源
Zhang et al. A hybrid driving scheme for full-bridge synchronous rectifier in LLC resonant converter
CN1200503C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203691238U (zh) 电子变换器以及相关照明***
CN1198376C (zh) 开关稳压器、直-直变换器及具有开关稳压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CN1707381A (zh) 电源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CN1950996A (zh) 开关电源装置
US20020101742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series capacitance
EP2506685A1 (en) Led driv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driving power supply and lighting device
CN1547797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061795C (zh) 由交流电源供电的装置
CN1201291A (zh) 具有电压驱动开关元件的功率转换器
CN1685596A (zh) 双向回扫转换器的调整
CN1906835A (zh)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及开关电源装置
CN1518200A (zh) 开关式电源装置
CN1871762A (zh) Dc-dc变换器中用于减少备用功率和改善负载调节的开关脉冲串方法和装置
CN2741269Y (zh) 过电流输出保护电路和包括此电路的恒定电压开关式电源
CN101657056A (zh) 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半导体光源的电路装置
CN1255770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040715C (zh) 降低输入电流畸变的开关方式电源
CN1592061A (zh) 推挽式变换器及用于电源供应器、不断电供电***的方法
CN1897388A (zh) 开关电源过功耗保护方法及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