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09718A -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09718A
CN118309718A CN202310020527.XA CN202310020527A CN118309718A CN 118309718 A CN118309718 A CN 118309718A CN 202310020527 A CN202310020527 A CN 202310020527A CN 118309718 A CN118309718 A CN 118309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damping
pin
groo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05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垚磊
于登攀
严斌
李前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05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3097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35415 priority patent/WO20241463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309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09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本申请中的转轴机构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配件、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包括转轴基座、滑动件、弹性件、第一阻尼摆臂、第二阻尼摆臂以及第一销轴、第二销轴,所述滑动件沿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阻尼摆臂设置有螺旋凹槽,滑动件中轴线两侧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螺旋凹槽与所述凸出部配合滑动以实现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二阻尼摆臂的同步转动,其中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凸出部始终与螺旋凹槽贴紧配合,提高了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二阻尼摆臂转动的同步性,实现了折叠屏等小尺寸要求下的同步机构尺寸进一步减小、零件数量精简,同时同步传动稳定、虚位量小。

Description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柔性屏在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折叠式电子设备。目前折叠式电子设备为实现折叠或展开过程中同步转动,通常采用的转动机构为齿轮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的两端摆臂上带有齿轮,并且分别与中间两个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啮合,进而实现转轴两端摆臂的同步运动。但是随着折叠机逐渐往轻薄化发展,预留给转轴的空间在不断减小,目前为了保证啮合齿的强度,齿轮无法较大幅度的减小尺寸,传统的齿轮转动机构以无法满足现阶段转轴的同步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该转轴机构包括转轴基座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滑动件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螺旋配合,实现滑动件一侧摆臂转动,带动另一侧摆臂相对或相向运动,进而实现摆臂带动中框的同步转动。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转轴机构在折叠展开过程中使所述转轴机构两侧的中框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的转轴整体底座的转动夹角接近一致的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滑动件,以及位于所述滑动件两侧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分别用于连接两侧的所述中框,所述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均相对所述转轴整体底座转动;
所述滑动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转动的轴线方向设置滑动约束;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是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阻尼摆臂和第一同步摆臂,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阻尼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和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之间均是通过销槽结构和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滑动件沿中轴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沿轴向的两端面均具有第一螺旋斜面和第二螺旋斜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轴向的两槽侧面均设置有三螺旋斜面和第四螺旋斜面,所述第三螺旋斜面与第一螺旋斜面配合,所述第四螺旋斜面与第二螺旋斜面配合,所述第一摆臂绕第一销轴沿垂直于第一销轴的方向由位置一转动到位置二,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滑动,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二凹槽配合滑动,使得第二摆臂绕第二销轴沿垂直于第二销轴的方向由位置一转动到位置二。
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机构设置滑动件,并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所述第一同步摆臂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阻尼摆臂和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形成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一摆臂的同步转动,折叠屏等电子设备小尺寸要求下的转动机构尺寸进一步减小、零件数量精简,同时同步传动稳定、虚位量小。
基于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所述第二摆臂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滑动设置。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的销轴滑动,则滑动件无需增加其他滑动约束,进一步减少了零件数量,同时也可减小同步虚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形成有销孔,所述销孔形成滑动约束,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分别穿过所述销孔,通过销孔形成滑动约束,结构设置简单,且滑动配合稳定可靠。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与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这样使得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转动时,施加到滑动件上的力是对称均等的,从而可减小滑动件卡涩的风险,而且也可以使正反转时手感力基本对称,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尼摆臂和所述第二阻尼摆臂朝向销轴一侧均设有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所述第一同步摆臂和所述第二同步摆臂上均设有第五套筒,所述第四套筒沿靠近第五套筒一端设置的螺旋斜面与所述第五套筒靠近第四套筒设置的螺旋斜面沿轴向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三套筒、所述第四套筒、所述销孔和所述第五套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精简结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轴向的宽度大致相等,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轴向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一凸出与第二凸出部沿轴向的宽度。这样既保证二者能够始终相互作用,又不会干涉二者的相对运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滑动件基座,所述滑动件基座设于所述转轴基座,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动件基座上滑动,所述滑动件基座的沿轴向的两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七套筒和第六套筒,所述第一阻尼摆臂和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上的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四套筒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七套筒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对应侧的所述第六套筒和第七套筒。通过套筒结构实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安装,与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销孔、第五套筒共用销轴所在空间,有利于结构紧凑。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滑动件基座沿所述轴线方向滑动配合。滑动件与滑动件基座配合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滑动的稳定可靠。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弹簧基座、第一弹性件和凸轮基座,所用弹性件基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基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预压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基座和所述凸轮基座之间,所述凸轮基座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和所述第二阻尼摆臂抵接配合。所述弹性件基座沿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凸轮基座沿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套筒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凸轮抵接;两个所述凸轮与对应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套筒抵接配合。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对应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套筒和两个所述凸轮,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凸轮朝向第二套筒的一端面具有第一凹凸面,所述第二套筒朝向凸轮的一端面具有第二凹凸面,所述第一凹凸面与所述第二凹凸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转动,所述第一凹凸面相对所述第二凹凸面相对转动以提供阻尼。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摆臂共用第一销轴,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摆臂共用第二销轴。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抵押分别抵压对应侧的所述凸轮,使得两个所述凸轮分别抵压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二阻尼摆臂。
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凹槽贴紧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槽贴紧配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簧处于预压状态,所述凸轮朝向第二套筒的一端面具有第一凹凸面,所述第二套筒朝向凸轮的一端面具有第二凹凸面,所述第一凹凸面与所述第二凹凸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转动,所述第一凹凸面相对所述第二凹凸面相对转动以提供阻尼,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滑动件磨损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的轴向力可推动第一阻尼摆臂和第二阻尼摆臂沿轴向运动,使第一阻尼摆臂和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始终处于贴合状态,进而补偿滑动件因磨损产生的间隙,进而改善转轴的同步精度。
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柔性屏和如上所述的转动机构;
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转动机构中的第一阻尼摆臂、第一同步摆臂连接,所述第二中框分别于所述转动机构中的第二阻尼摆臂、第二同步摆臂连接;
所述柔性屏覆盖在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转轴基座,所述转动机构、阻尼摆臂以及同步摆臂均设于所述转轴基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展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机构和转轴基座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转动机构的***图;
图5为图4中滑动件、摆臂和销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示意图;
图7为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一同步摆臂配合背面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第二阻尼摆臂与第二同步摆臂配合背面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一同步摆臂***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滑动件示意图;
图12为图5中滑动件、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示意图;
图13为图5中滑动件、销轴、摆臂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图3中滑动件基座、摆臂、滑动件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滑动件基座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示意图;
图17为转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8为转动机背面示意图;
图19为转动机构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20为转动机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21为电子设备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转动机构,3、转轴基座,10、滑动件,10a、第一螺旋斜面,10b、第二螺旋斜面,10c、销孔,10d、螺旋突出部,12、容纳空间,13、第五套筒,13a、第三螺旋斜面,17a、第四螺旋斜面,15、第一套筒,15a1、第二凹凸面,15a2、第四凹凸面,16、第四套筒,17、第五套筒,17b、第一限位部,17b1、第二限位部,18、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20、弹簧基座,20a、第二套筒,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凸轮基座,23a1、第一凹凸面,23a2、第三凹凸面,30、滑动件基座,31、第七套筒,31a、第三限位部,31b、第四限位部,32、第八套筒,41、销槽结构,42、卡扣结构,100、中框,121、第一销轴,122、第二销轴、101、第一阻尼摆臂,102、第二阻尼摆臂,111、第一同步摆臂,112、第二同步摆臂,200、转轴机构,41、销槽结构,411、第一销槽,412、第一销柱,413、第二销槽,414、第二销柱42、卡扣结构,421、第一卡接部,422、第一扣合部,423、第二卡接部,424、第二扣合部。
具体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销轴,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或者接触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示例性的,该电子设备为手机。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折叠屏(也称“柔性显示屏”)和转轴机构200,柔性折叠屏通过转轴机构200实现转动折叠或展开。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示出转轴机构200和中框100,未示出柔性折叠屏。
手机包括位于中部的转轴机构200,和位于转轴机构200两侧的中框100,柔性折叠屏支撑在两侧的中框100之上。本实施例中以转轴机构200的中轴线YY′为基准线定义左、右,转轴机构200左、右两侧的中框100可以相对转轴机构200转动,从而带动柔性折叠屏折叠或展开,具体可以设置摆臂,摆臂一侧与转轴机构200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中框100固定,由摆臂实现中框100与转轴机构200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手机的转轴机构200还包括转动机构1,转动机构1用于转轴机构200在折叠展开过程中使转轴机构200两侧的中框100相对转轴机构200的转动夹角β保持一致,转动夹角β可参照图21理解。可以理解,由于制作或装配公差,两侧中框100在旋转过程中,转动夹角β可能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通常,上述角度偏差的范围可以是0°~20,在该角度偏差范围内,仍可视为转动夹角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转轴机构200包括转动机构1,转动机构1在转轴机构200中的具***置如图2所示,图2示意出了转动机构1固定安装于转轴基座3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轴机构200中转动机构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1可以参照图3-4理解,图3示意出的是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即转动机构1的结构图,图4为图3中转动机构1的***图。
本申请中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摆臂11、第二摆臂12、滑动件10、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其中,本申请的转动机构1还可以包括滑动件基座30,滑动件基座30作为转动机构1的基础,滑动件基座30可以与转轴基座3为一体结构,滑动件基座30为转轴基座3的一部分,当然滑动件基座30也可以为独立的两个部件,通过固定件或者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焊接、螺钉连接等)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转动机构中滑动件基座30用于安装第一摆臂11、第二摆臂12、第一销轴121、第二销轴122以及滑动件10,滑动件基座10设置于转轴基座3上,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平行设置于转轴基座3上,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的长度方向沿转动机构1的轴向,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可以固定连接于滑动件基座30,当然也可以转动连接于滑动件基座30。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的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与中框100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与中框100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关系,本申请中的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分别套装于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第一摆臂11可以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第二摆臂12可以绕第二销轴122转动,相应地带动中框100转动,或者中框100转动时相应地带动对应侧的摆臂转动,即具有转动的联动效应即可,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相对于转轴基座3的中轴线YY`左右对称设置。
结合图5理解,图5为图4中滑动件、销轴和摆臂的配合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图5标注的上、下方向进行描述,上、下方向也是滑动方向。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在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滑动件10左、右两侧的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处于展开状态,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和转轴机构200的中轴线同轴。第一摆臂11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设置有套筒15(定义为第一套筒)、套筒16(定义为第四套筒)、套筒13(定义为第五套筒)、套筒17(定义为第六套筒),第二摆臂12与第一摆臂11关于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第二摆臂12从上到下也依次设置有套筒第一套筒15、第四套筒16、第五套筒13、第六套筒17,第一销轴121依次穿过第一摆臂101上的第一套筒15、第四套筒16、第五套筒13、滑动件10、第六套筒17,第二销轴122穿过第二摆臂102上的第一套筒15、第四套筒16、第五套筒13、滑动件10、第六套筒17。滑动件10沿平行于第一摆臂10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转动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摆臂10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套筒结构(包括套筒15、套筒16、套筒13、套筒17)和滑动件10上的销孔10c主要是限制径向的移动,以进行轴向的滑动约束,因此,套筒并不限于是封闭环状,也可以具有缺口。
继续结合图6至图13理解,图6为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示意图;图7为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一同步摆臂连接背面示意图;图9为图5中第二阻尼摆臂与第二同步摆臂连接背面示意图。图10为图5中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一同步摆臂连接***图,图11为第一阻尼摆臂与第一同步摆臂连接背面***图,图12为滑动件示意图,图13为为摆臂与滑动件配合的***图。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摆臂11设置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凹槽18在沿第一销轴121方向设置的第五套筒13朝向第六套筒17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具有螺旋斜面13a(定义为第三螺旋斜面),第一凹槽18在沿第一销轴121方向设置的第五套筒17朝向第四套筒13的一侧(定义为第二侧)具有螺旋斜面17a(定义为第四螺旋斜面),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第一销轴121的第一轴向上。第二摆臂12设置有第二凹槽19,第二摆臂12与第一摆臂11是关于滑动件10中轴线YY`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第二凹槽19在沿第二销轴122方向设置的第五套筒13朝向第六套筒17的一侧(定位为第一侧)具有螺旋斜面13a(定义为第三螺旋斜面),第二凹槽19在沿第二销轴122方向设置的第五套筒17朝向第四套筒13的一侧(定义为第二侧)具有螺旋斜面17a(定义为第四螺旋斜面),上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第二销轴122的第二轴向上。
如图7所示,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第一摆臂11包括能够相对分离的第一阻尼摆臂101和第一同步摆臂111,第二摆臂12包括能够相对分离的第二阻尼摆臂102和第二同步摆臂112。例如,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沿第一轴向能够相对移动。
继续结合图8-10理解,图8为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背部连接示意图;图9为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背部连接示意图;图10为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连接的***图。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第一阻尼摆臂101和第一同步摆臂111沿第一轴向具有约束以使二者同步转动,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可以通过约束结构约束二者不能相互转动和相互分离,约束结构可以为销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例如,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通过第一销槽结构41连接,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还可以通过销槽结构41和卡扣结构42连接。具体地,采用销槽结构41的作用为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在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使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销轴121的转动夹角保持一致。采用卡扣结构42的作用为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在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沿销轴方向产生相对分离,使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在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的过程中连成一体,两者一起绕第一销轴121转动。可以理解,第二摆臂12与第一摆臂11是对称设置,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连接方式理解。
该示例中,如图10所示,以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连接为例,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销槽411和第一销柱412,第一销轴411在平行第一销轴121的轴向上与第一销轴411配合,第一销柱412***第一销槽411中,通过第一销柱412与第一销槽411的配合,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转动方向不同,使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同步转动。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和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销槽413和第二销柱414,第二销柱414在平行于第二销轴122的轴向与第二销槽413配合,限制第主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转动方向不同,使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同步转动,同时通过此种装配方式可以在Z向不增加摆臂的厚度,使整体结构更轻薄。
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卡接部421和第一扣合部422,第一卡接部422在垂直于第一阻尼摆臂101所在的平面上与第一扣合部421配合,通过第一卡接部421与第一扣合部422的配合,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分离。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卡扣连接结构一样,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卡接部423和第二扣合部424,第二卡接部423在垂直于第二阻尼摆臂102所在的平面上与第二扣合部424配合,通过第二卡接部423与第二扣合部424的配合,限制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分离,同时通过此种装配方式可以在Z向不增加摆臂的厚度,使整体结构更轻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销槽结构41中的第一销槽411和第二销槽413可以是具有缺口的长槽,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深度圆柱孔,其具体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所述销槽结构41中的第一销柱412和第二销柱414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棱柱状,其具体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申请在此也不做限定,只要第一销槽411与第一销柱412和第二销槽413与第二销柱414能够相互配合,实现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转动方向不同。
所述卡扣结构42中的第一卡接部421和第二卡接部423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所述卡扣结构42中的第一扣合部422和第二扣合部424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第一卡接部421与第一扣合部422能够相互配合,第二卡接部423和第二扣合424相互配合,限制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的之间相互分离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如图11所示,滑动件10沿中轴线YY`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第一凸出部10d与第二10d1相对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对称设置。第一凸出部10d与第一摆臂11套设于第一销轴121,第二凸出部10d1与第二摆臂12套设于第二销轴122。第一凸出部10d设置有第一销孔10c,第二凸出部10d1设置有第二销孔10c1,第一销轴121穿过所述第一销孔10c,第二销轴122穿过所述第二销孔10c1,第一销轴121穿过第一摆臂11与第一凸出部10d,第二销轴122穿过第二摆臂12与第二凸出部10d1。第一凸出部10d沿第一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形成有第一螺旋斜面10a,第二端面形成有第二螺旋斜面10b,同理,第二凸出部10d1沿第二轴向也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凸出部的第一端面形成有第一螺旋斜面10a1,第二凸出部的第二端面形成有第二螺旋斜面10b1
继续参阅12,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二阻尼摆臂102关于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对称布置,第一同步摆臂111与第二同步摆臂112关于滑动件10的中轴线YY`对称布置,滑动件10沿YY`向与第一阻尼摆臂101、第二阻尼摆臂102、第一同步摆臂111、第二同步摆臂112贴合设置。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18的第一侧螺旋配合,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二端与第一凹槽18的第二侧螺旋配合。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的第一端与第二凹槽19的第一侧螺旋配合,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19的第二侧螺旋配合。具体地,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一螺旋斜面10a与第一阻尼摆臂101上朝向滑动件10上的第三螺旋斜面13a螺旋贴合,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二螺旋斜面10b与第一同步摆臂111朝向滑动件10的第四螺旋斜面17a螺旋贴合。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一螺旋斜面10a与第一阻尼摆臂101的第三螺旋斜面13a和第二凸出部10d1的第二螺旋斜面10b与第一同步摆臂111的第四螺旋斜面17a的贴合可提高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转动时通过滑动件10带动第二摆臂12转动的同步精度。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两端面的第一螺旋斜面10a1和第二螺旋斜面10b1与第二阻尼摆臂102和第二同步摆臂112的配合方式可以参照上述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一螺旋斜面10a和第二螺旋斜面10b与第一阻尼摆臂101和第一同步摆臂111的配合方式理解,其配合方式一样,在此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第一销轴121依次穿过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的第一套筒15、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的第四套筒16、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的第五套筒13、第一销孔10c、第一同步摆臂111上的第六套筒17,第二销轴122依次穿过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第一套筒15、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第四套筒16、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第五套筒13、销孔10c1,第二同步摆臂112下端的第六套筒17。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为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转动中间状态示意图,具体地,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由位置一转动到位置二的过程中,例如,第一摆臂11由展平状态转动到如图13所示状态过程中,第一摆臂11绕垂直于第一销轴121沿相对第二销轴122的方向转动,第一凹槽18会随之转动,第一凸出部10d配合的第三螺旋斜面13a和与第一凸出部10d配合的第四螺旋斜面17a也会随之转动,第三螺旋斜面13a在转动过程中会对第一凸出部10d产生抵压,第三螺旋斜面13a对第一凸出部10d的抵压推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下移动,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下移动的过程时,与第一凸出部10d配合的第四螺旋斜面17a会配合第一凸出部10d转动,第四螺旋斜面17a随第一同步摆臂111转动为凸出部10d向下移动提供避让空间。同时,滑动件10中轴线YY`的另一侧,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下移动时,滑动件10另一侧的第二凸出部10d1会对第二凹槽19第二侧第四螺旋斜面17a产生抵压,该抵压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第四螺旋斜面17a的压力,该压力分解会提供一个垂直于第二销轴122朝向第一销轴121方向的分力,该分力带动第二同步摆臂1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从而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沿相对第二销轴122的方向转动,带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沿相对第一销轴121的方向转动,第一摆臂11通过第一凹槽18与第一凸出部10d的螺旋配合,带动滑动件10向下移动,在滑动件10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二凸出部10d1与第二凹槽19的螺旋配合带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实现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同步转动的效果。同理,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一阻尼摆臂101是关于滑动件10中轴线YY`对称设置,第二同步摆臂112与第一同步摆臂111是关于滑动件10中轴线YY`对称设置,所以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沿相对第一销轴121的方向转动时,可以参照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转动时理解,两者转动过程中作用原理相同。
具体地,当第一摆臂11由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例如,由如图13所示状态转动到展平状态过程中,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沿背离第二销轴的方向转动,与第一凸出部10d对应的第三螺旋斜面13a和第四螺旋斜面17a会随之转动,第四螺旋斜面17a在转动过程中会对第一凸出部10d产生抵压,第四螺旋斜面17a对凸出部10d的抵压推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上移动,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上移动的过程时,第与第一凸出部10d配合的第三斜面13a会配合凸出部10d转动,第三螺旋斜面13a随第一阻尼摆臂101转动为凸出部10d向上移动提供避让空间。同时,滑动件10中轴线YY`的另一侧,在滑动件10沿第一销轴121向上移动时,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会对第二凹槽19的第一侧第三螺旋斜面13a产生抵压,该抵压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第三螺旋斜面13a的压力,该压力分解会一个垂直于第二销轴122背离第一销轴121方向的分力,该分力带动第二阻尼摆臂112绕第二销轴122沿背离第一销轴121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沿背离第二销轴122方向转动,带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沿背离第一销轴121的方向转动,第一摆臂11通过第一凹槽18与第一凸出部10d的螺旋配合,带动滑动件10向上移动,在滑动件10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二凸出部10d1与第二凹槽19的螺旋配合带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实现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同步转动的效果。同理,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一阻尼摆臂101是关于滑动件10中轴线YY`对称设置,第二同步摆臂112与第一同步摆臂111是关于滑动件10中轴线YY`对称设置,所以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沿背离第一销轴121的方向转动时,可以参照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沿背离第二销轴122的方向转动时理解,两者转动过程中作用原理相同。
本申请的实施例基于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与第一摆臂11的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凸出部10d1与第二摆臂12的第二凹槽19配合,实现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转动带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从而实现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的同步转动,相较于齿轮组的同步结构,可实现折叠电子设备小尺寸要求下的转动机构尺寸进一步减小,只需一个滑动件10即可实现转动机构1两侧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的同步运动,制造更简单,同时还具有同步传动稳定,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销轴121与第二销轴122分别穿过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的第一销孔10c和第二销孔10c1,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即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第一销孔10c和第二销孔10c1分别与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同心,二者共用同一轴件,即共用第一销轴121、第二销轴122,同步性更好,并且可节省零件和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1与第二阻尼摆臂12在绕第一销轴121与第二销轴122转动过程中,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始终分别可以和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沿轴向贴紧配合,第一凸出部10d的第一螺旋斜面10a和第二螺旋斜面10b与第一阻尼摆臂101、第一同步摆臂111上的第三螺旋斜面13a和第四螺旋斜面17a始终沿轴向紧密贴合,第二凸出部10d1的第一螺旋斜面10a和第二螺旋斜面10b与第二阻尼摆臂102、第二同步摆臂112上的螺旋斜面14沿轴向紧密贴合,由此在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或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时,可形成滑动件10和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转动的联动效应,从而实现,当第一摆臂转动时,第二摆臂也转动,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与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的贴紧配合,可保证滑动件10与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都可以更为稳定地工作,同步效果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动件10中轴线YY`一侧的第一凸出部10d***到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形成的第一凹槽18中,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到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形成的第二凹槽19中,滑动件10中轴线YY`两侧的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与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相互作用的本质在于,第一凹槽18随第一阻尼摆臂101、第一同步摆臂111和第二凹槽19随第二阻尼摆臂102、第二同步摆臂112转动时,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正对第一突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的部分在沿轴向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的槽侧面,即第三螺旋斜面13a和第四螺旋斜面17a会推动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继而带动滑动件10在轴向移动,反之,滑动件10沿轴向移动时,相应侧的第一突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也会推动相应侧的第三螺旋斜面13a和第四螺旋斜面17a,这时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也会转动,以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和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保持螺旋贴紧配合关系。因此,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沿YY`向的宽度与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在YY`向的宽度应该大致相等,第一凸出部10d和第二凸出部10d1的宽度可以略小于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的宽度,这样即保证二者能够始终相互作用,又不会干扰二者的相对运动。
继续参阅图14至图16,图14为摆臂、滑动件与滑动件基座的配合示意图;图15为滑动件基座示意图,图16为摆臂、滑动件与滑动件基座的配合***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机构1还包括滑动件基座30,所述滑动件基座30固定安装于转轴基座3,滑动件基座30的第一侧固定于转轴基座上,滑动件基座30远离转轴基座30的第二侧安装滑动件10,同时滑动件基座30作为转动机构1的基础,用于安装第一摆臂11、第二摆臂12、第一销轴121、第二销轴122。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与滑动件基座30固定连接,可选的是,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也可以转动连接于滑动件基座30,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的转动轴线与的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的转动轴线保持一致即可,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与滑动件基座30转动配合,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可相对滑动件基座30转动。
如图15所示,滑动件基座3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套筒32(定义为第八套筒)和两个套筒31(定义为第七套筒),两个第八套筒32关于滑动件中轴线YY`对称设置,两个第六套筒31关于滑动件中轴线YY`对称设置。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分别***对应侧的第七套筒31和第八套筒32,第一销轴121和第二销轴122通过滑动件基座30约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七套筒31和第八套筒32可以具有缺口,只要能够限制进行限位即可。位于第一轴向的第七套筒31朝向第一轴向的第八套筒32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1a,位于第二轴向的第七套筒31朝向第二轴向的第八套筒32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四限位部31b。第一轴向第八套筒32的第三限位部31a用于与第一同步摆臂111配合,第二轴向第八套筒32的第四限位部31用于与第二同步摆臂112配合。
如图16所示,第一阻尼摆臂101沿第一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套筒15、第四套筒16、第五套筒13,其中第六套筒16和第五套筒13之间形成有容纳空腔25(定义为第一容纳空腔),第二阻尼摆臂102沿第二轴向依次也设有第一套筒15、第四套筒16、第五套筒13,其中第四套筒16和第五套筒13之间同样形成有容纳空腔26(定义为第二容纳空腔)。第一阻尼摆臂101上形成的第一容纳空腔25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上形成的第二容纳空腔26关于滑动件基座30中轴线YY`对称布置。滑动件基座30沿第一轴向的第八套筒32安装于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的第一容纳空腔25内,滑动件30上端右侧的第八套筒32安装于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第二空腔26内,且滑动件基座30上端左、右两侧的第八套筒32沿Y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容纳空腔25和第二容纳空腔26沿Y向的长度。
第一同步摆臂111沿第一轴向设置的第六套筒17朝向滑动件基座30沿第一轴向设置的第七套筒3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7b,第二同步摆臂112上沿第二轴向设置的第六套筒17朝向滑动件基座沿第二轴向设置的第七套筒3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7b1。第一限位部17b与滑动件基座30第一轴向的第三限位部31a配合,以限制第一同步摆臂111在绕第一销轴121转动时不超出滑动件基座30的第二侧所在平面,限制第一同步摆臂111相对滑动件基座30的展开角度。第二限位部17b1与滑动件基座30第二轴向的第四限位部31b抵接配合,以限制第二同步摆臂112在绕第二销轴122转动时不超出滑动件基座30的第二侧所在平面,限制第二同步摆臂112相对滑动件基座30的展开角度,从而限制转轴两侧中框的过度转动,在转轴两侧中框完全展开的状态下,第一限位部17b与第三限位部31a处于抵接状态,第二限位部17b1与第四限位部31b处于抵接状态,滑动件基座30两侧的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无法继续沿展开的方向转动。
继续参照图17至图21,图17为转动机构1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18为转动机构1中凸轮23a与摆臂配合的放大示意图;图19为转动机构1中凸轮23a与摆臂配合另一放大示意图;图20为转动机构1展开背部示意图;图21为转动机构1转动过程示意图。
优先地,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机构1还包括弹簧基座20、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凸轮基座23,弹簧基座20固定于转轴基座3上,弹簧基座20沿中轴线YY`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套筒20a,凸轮基座沿23沿中轴线YY`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凸轮23a和第二凸轮23a,第一凸轮23a与第一摆臂11抵接配合,第二凸轮23a与第二摆臂12抵接配合。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设置于弹簧基座20与凸轮基座23之间,第一弹性件21与第二弹性件22关于中轴线YY`对称设置。
第一凸轮23a背离第一弹性件21的一端面与第一阻尼摆臂101朝向第一凸轮23a的一端面抵接配合,第二凸轮23a背离第二弹性件21的一端面与第二阻尼摆臂101朝向第二凸轮23a的一端面抵接配合。在第一弹性件21提供的沿第一轴向的轴向力的作用下,第一凸轮23a抵压第一阻尼摆臂101,使得第一摆臂11的第一槽18与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紧密贴合,在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沿第二轴向的轴向力的作用下,第二凸轮23a抵压第二阻尼摆臂102,使得第二摆臂12的第二凹槽19与滑动件10的第二凸出部10d1紧密贴合。
如图18所示,优选地,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通过销槽结构41和卡扣结构42连接,第一销柱412***到第一销槽411中,第二销柱414***到第二销槽413中,第一销柱412与第一销槽411在装配时设置有间隙(称为间隙1)。第一扣合部421卡扣于第一卡接部422,第二扣合部423卡扣于第二卡接部424,第一扣合部421与第一卡接部422在装配时设置有间隙(称为间隙2),间隙1和间隙2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间隙1和间隙2的范围可以为0.1mm到0.3mm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处于预压状态,当滑动件10相对滑动件基座30滑动的过程中与第一凹槽18和第二凹槽19摩擦产生磨损时,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轴向力可推动第一阻尼摆臂101沿第一销轴121的轴向和第二阻尼摆臂102沿第二销轴122的轴向移动,第一阻尼摆臂101向第一同步摆臂111移动,第二阻尼摆臂102向第二同步摆臂112移动,进而间隙1与间隙2的间隙减小,由滑动件基座30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一摆臂11、滑动件10、第二摆臂始终处于贴紧状态,通过第一阻尼摆臂101与第一同步摆臂11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与第二同步摆臂112之间的销槽结构41和卡扣结构42的间隙1和间隙2,进而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弹力可补偿因滑动件10与第一摆臂10、第二摆臂12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间隙,从而确保当滑动件基座30一侧摆臂转动时,另一侧摆臂会随之转动,提高转动机构1两侧摆臂的同步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销轴121依次穿过第二套筒20a、第一弹性件21、第一凸轮23a、第一摆臂11、滑动件10的第一凸出部10d与滑动件基座30,第二销轴122依次穿过第二套筒20a、第二弹性件22、第二凸轮23b、第二摆臂12、滑动件的第二凸出部10d1与滑动件基座30,第一弹性件21与第一摆臂11共用第一销轴121,第二弹性件22与第二摆臂12共用第二销轴122,在第一弹性21提供的轴向力抵压第一阻尼摆臂101和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轴向力抵压第二阻尼摆臂102的时,第一摆臂11和第二摆臂12在转动的过程中都不会产生额外的转矩,减少第一摆臂11与第一销轴121和第二摆臂12与第二销轴122的摩擦。
如图19所示,凸轮基座23的第一凸轮23a远离第一弹性件21的一端面设置第一凹凸面23a1,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第一套筒15朝向第一凸轮23a的一端面设置第二凹凸面15a1第一凹凸面23a1与第二凹凸面15a1配合。第二凸轮23a远离第二弹性件22的一端面设置第三凹凸面23a2,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第一套筒15朝向第二凸轮23a的一端面设置第四凹凸面15a2,第三凹凸面23a2与第四凹凸面15a2配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处于预压状态,第一弹性件21将第一凸轮23a抵压在第一阻尼摆臂101上,使第一凹凸面23a1与第一阻尼摆臂101上第二凹凸面15a1配合,第二弹性件22将第二凸轮23a抵压在第二阻尼摆臂102上,使第二凸轮23a上的第三凹凸面23a2与第二阻尼摆臂102上的第四凹凸面配合。例如,如图20所示,在第一摆臂11绕第一销轴121和第二摆臂1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时,转动机构1由图19的状态转动到图20的状态时,第二凸轮23a的第三凹凸面23a2与第二阻尼摆臂102的第四凹凸面15a2由相互配合的状态转动到相互抵接的状态,在此转动过程中,第二凸轮23a的第三凹凸面23a2会与第二阻尼摆臂的第四凹凸面15a2产生滑动摩擦,第二凸轮23a对第二阻尼摆臂102绕第二销轴122产生转动阻力,使第二阻尼摆臂102绕第二销轴122转动的过程中产生阻尼,从而使第二摆臂12在绕第二销轴12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悬停在某个位置,也可使与第二摆臂12相连的中框在开合的过程中更加的丝滑顺畅。同理,第一凸轮23a的第一凹凸面23a1与第一阻尼摆臂101的第二凹凸面15a1由相互配合的状态转动到相互抵接的状态,在此转动过程中,第一凸轮23a的第一凹凸面23a1会与第一阻尼摆臂101的第二凹凸面15a1产生滑动摩擦,第一凸轮23a对第一阻尼摆臂101绕第一销轴121产生转动阻力,使第一阻尼摆臂101绕第一销轴121转动的过程中产生阻尼。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为多个,只要能够实现给第一阻尼摆臂101和第二阻尼摆臂102提供轴向力,使第一阻尼摆臂101、第二阻尼摆臂102、第一同步摆臂111、第二同步摆臂112与滑动件10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贴紧状态即可。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凸轮基座23、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也可以安装在滑动件基座30一端,也可以是在转动机构1的上端和下端都安装凸轮基座23、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为转动机构1在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尼,并补偿滑动件10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间隙。
本实施中,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弹力不仅可以补偿滑动件10在滑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间隙,还可以为摆臂在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尼。本实施例通过弹簧基座20、凸轮基座23、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一摆臂11、第二摆臂12以及滑动件10与滑动件基座30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转动机构1两侧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的同步运动,通过第一弹性21和第二弹性件22提供轴向力还可补偿因滑动件10磨损产生的间隙,进而改善转动机构同步精度,且第一弹性件21的轴心与第一摆臂11转轴轴心相同,第二弹性件22的轴心与第二摆臂12转轴轴心相同不会使第一摆臂11与第二摆臂1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额外的转矩,第一弹性件21与第二弹性件22提供的轴向力还能为转轴提供一定的阻尼。
图21示意了通过转动机构1实现转轴机构两侧中框同步转动的过程,具体地,如图21所示,一侧中框100受外力F相对转轴基座3转动,与中框100相连的摆臂会随之转动,摆臂转动带动转动机构1中滑动件10沿轴向移动,滑动件10移动又会反作用于滑动件10中轴线另一侧摆臂,带动另一侧摆臂随之转动,另一侧摆臂带动与之相连的中框100转动,从而实现转轴两侧端摆臂相对于转轴基座转动夹角接近一致。
上述实施例主要针对折叠屏手机进行说明,可知,不限于折叠屏手机,也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不仅仅可应用于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只要电子设备具有相对同步转动的需求,都可以采用该种方案,比如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移动终端,或者,也可以是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运动摄像机、云台相机、无人机等专业的拍摄设备等。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基座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转轴基座上;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滑动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所述滑动件对称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二销轴;
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销轴所在的第一轴向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销轴所在的第二轴向上;所述第一摆臂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一轴向上;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第一摆臂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二轴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一侧螺旋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螺旋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第一侧螺旋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第二侧螺旋配合;
所述第一摆臂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
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螺旋配合下带动所述滑动件滑动;
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螺旋配合下带动所述第二摆臂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所述第二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阻尼摆臂和第一同步摆臂,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阻尼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销槽和第一销柱,所述第一销柱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一销槽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的转动方向不同;
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销槽和第二销柱,所述第二销柱在平行于所述第二轴向与所述第二销槽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的转动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所在的平面上与所述第一扣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分离;
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卡接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阻尼摆臂所在的平面上与所述第二扣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阻尼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基座、弹性件、凸轮基座;
所述弹性件基座固定于所述转轴基座上;
所述凸轮基座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抵接配合;
所述弹性件压缩于所述弹性件基座和所述凸轮基座之间,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基座对称设置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
所述第一阻尼摆臂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凸轮抵压于所述第一阻尼摆臂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贴合;
所述第二阻尼摆臂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凸轮抵压于所述第二阻尼摆臂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出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朝向所述第一阻尼摆臂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第一凹凸面,所述第一阻尼摆臂第一套筒朝向所述第一凸轮的一端具有第二凹凸面,所述第一凹凸面抵压于所述第二凹凸面,使得所述第一阻尼摆臂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产生阻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朝向所述第二阻尼摆臂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第三凹凸面,所述第二阻尼摆臂第一套筒朝向所述第二凸轮的一端具有第四凹凸面,所述第三凹凸面抵压于所述第四凹凸面,使得所述第二阻尼摆臂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产生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二子弹性件;
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阻尼摆臂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一子弹性件,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阻尼摆臂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子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滑动件基座,所述滑动件基座的第一侧固定于所述转轴基座上,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滑动件基座的远离所述转轴基座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固定于所述滑动件基座;
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滑动件基座转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朝向所述滑动件基座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
所述滑动件基座朝向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的一端具有第三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抵接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同步摆臂不超出所述滑动件基座的所述第二侧所在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朝向所述滑动件基座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滑动件基座朝向所述第二同步摆臂的一端具有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抵接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同步摆臂不超出所述滑动件基座的所述第二侧所在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一端具有第一螺旋斜面,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端具有第二螺旋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第一侧具有第三螺旋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具有第四螺旋斜面;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一螺旋斜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三螺旋斜面贴合,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螺旋斜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第四螺旋斜面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一端具有第一螺旋斜面,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二端具有第二螺旋斜面;所述第二凹槽第一侧具有第三螺旋斜面,所述第二凹槽第二侧具有第四螺旋斜面;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一螺旋斜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第三螺旋斜面贴合,所述第二凸出部第二螺旋斜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第四螺旋斜面贴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具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销孔;
所述第二凸出部具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销孔。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柔性屏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
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转轴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摆臂连接,所述第二中框与所述转轴机构中的所述第二摆臂连接;所述柔性屏固定于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上。
CN202310020527.X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8309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0527.XA CN118309718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PCT/CN2023/135415 WO2024146310A1 (zh) 2023-01-06 2023-11-30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0527.XA CN118309718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09718A true CN118309718A (zh) 2024-07-09

Family

ID=9171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0527.XA Pending CN118309718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09718A (zh)
WO (1) WO20241463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5844B (zh) * 2013-12-03 2018-01-26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同步联动的双轴式转轴
CN203655882U (zh) * 2013-12-03 2014-06-18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同步联动的双轴式转轴
CN206539598U (zh) * 2016-12-29 2017-10-03 天津华维诺电子有限公司 同步旋转机构、可翻转的平板电脑以及可翻转的手机
TWI660260B (zh) * 2017-10-13 2019-05-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JP7064053B2 (ja) * 2018-08-07 2022-05-09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回転シャフト接続機構及び折畳み式装置
CN113833741B (zh) * 2020-06-24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67924B (zh) * 2021-03-19 2023-05-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5058850U (zh) * 2021-03-25 2021-12-07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平移式滑块与螺杆相结合的同步转动机构
CN113194183B (zh) * 2021-05-21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46310A1 (zh) 2024-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7750B (zh)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WO2020186889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US11340661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1843052A1 (en) Hinge device
EP1843053A1 (en) Fold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5941822A (zh) 电子设备、锁合机构
CN115405615A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2947692A (zh)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170909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5653999A (zh)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8309718A (zh)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TWM255628U (en) Hinge assembly
WO2022111544A1 (zh) 折叠铰链结构及折叠终端设备
CN11767821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49864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6498642B (zh) 一种同步机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18992111U (zh)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5539498B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8971634U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980508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7189758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109309A1 (zh) 扭矩组件、转轴套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7249159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7749924A (zh)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