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0498A - 农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农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498A
CN116940498A CN202280017712.7A CN202280017712A CN116940498A CN 116940498 A CN116940498 A CN 116940498A CN 202280017712 A CN202280017712 A CN 202280017712A CN 116940498 A CN116940498 A CN 11694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teering
shaft
transmission
shift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7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田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4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69/00Steer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Guiding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on a desired tr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1/0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 B62D11/02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 B62D11/06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by means of a single main power source
    • B62D11/1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by means of a single main power source using gearings with differential power outputs on opposite sides, e.g. twin-differential or epicyclic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5Track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Guiding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关于农作业车辆,能够防止在副变速机构处于中立的状态下机体意外转弯,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动力传递***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农作业车辆具备:传动机构,其向行驶部的左右的驱动轮传递动力;行驶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且生成向传动机构传递的动力;转向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并且接受设置于驾驶部的转向方向盘18进行的转向操作的输入、且生成向传动机构传递的转向用的动力;副变速机构,其设置于行驶用变速装置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且针对由行驶用变速装置生成的动力而进行多级变速及中立操作;以及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其通过对副变速机构向中立状态进行操作而限制用于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方向盘18的动作。

Description

农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联合收割机等农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联合收割机等农作业车辆中作为用于使机体行驶的结构而具备:用于进行行驶变速的行驶用HST;用于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用HST;以及用于对构成行驶部的左右一对的履带部进行驱动力的传递的差动机构等传动机构。此外,HST为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
关于这样的结构,在行驶用HST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设置有副变速机构,在转向用HST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设置有作为转弯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副变速机构通过设置于农作业车辆的驾驶部的副变速杆的操作而进行变速操作。副变速杆具有作为切换操作位置的、例如高速、中速以及低速的变速操作位置、以及中立(空档)的操作位置。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与基于副变速杆的副变速机构的中立操作联动地使转弯离合器断开而将转向用HST的输出切断,在副变速杆的中立以外的操作位置处使转弯离合器接合。该文献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作为相对于副变速杆的操作的转弯离合器的联动结构,与机械联动的结构实现电气联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02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如上所述与基于副变速杆的中立操作联动地使转弯离合器断开的结构,在通过基于副变速杆的中立操作而将行驶用HST的输出切断的状态下,能够消除通过转向用HST的输出对左右的履带部进行驱动而使得机体转弯这样的不良情况。
然而,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需要在变速箱内等设置作为转弯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动力传递***的构造变得复杂,并且变速箱变得大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业车辆,能够防止在副变速机构处于中立的状态下机体意外地转弯,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动力传递***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具备:传动机构,其向行驶部的左右的驱动轮传递动力;行驶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且生成向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动力;转向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所述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并且接受设置于驾驶部的转向操作部件进行的转向操作的输入、且生成向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转向用的动力;副变速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行驶用变速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且针对由所述行驶用变速装置生成的动力而进行多级变速及中立操作;以及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其通过对所述副变速机构向中立状态进行操作而限制用于进行所述转向操作的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在所述农作业车辆中,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为转动动作,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构成为:对随着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转动的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在所述农作业车辆中,通过设置于所述驾驶部的副变速杆的操作而对所述副变速机构进行操作,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与设置于所述操作轴的卡止部抵接而对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所述副变速杆利用连结机构而与所述锁定部件连结,通过使所述副变速杆位于使得所述副变速机构形成为中立状态的中立的操作位置,使得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形成为利用所述锁定部件而对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状态。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在所述农作业车辆中,所述连结机构设置为:在所述驾驶部从设置有所述副变速杆的侧柱的内部朝向所述操作轴侧伸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副变速机构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机体意外转弯,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动力传递***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副变速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驾驶部的结构及连结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机构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后方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上方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设置有对设置于从驱动源至行驶部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副变速机构(副变速装置)进行中立操作而限制驾驶部的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机体意外转弯而确保安全性,并且欲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而以联合收割机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并不限定于联合收割机,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农作业车辆。
首先,利用图1、图2及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朝向联合收割机1的前方时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为联合收割机1的左侧及右侧。
如图1及图2所示,联合收割机1具备:行驶部2,其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部3、3的履带式行驶装置;以及行驶机体4,其由行驶部2支承。联合收割机1具备割取部5、脱粒部6、谷粒箱7、筛选部8、排出绞龙9以及排出秸秆处理部10。
构成行驶部2的各履带部3具有:在行驶机体4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履带框架3a;支承于履带框架3a的各种旋转体;以及卷绕于上述旋转体的履带3b。履带部3包括作为支承于履带框架3a的旋转体的、支承于履带框架3a前端部的驱动链轮3c等。履带部3在驱动链轮3c接受作为搭载于行驶机体4上的驱动源的发动机11的动力的传递而驱动。
割取部5为用于一边割取田地的谷秆一边将其取入的装置结构,并设置于行驶机体4的前部。割取部5在行驶机体4的前侧遍及联合收割机1的大致整个机体宽度而设置。割取部5以能够借助升降用的液压缸而绕规定的轴转动的方式装配于行驶机体4,并设置为能够通过基于液压缸的伸缩动作的转动动作而进行升降调节。
割取部5具有作为割取框架的割取支承机框5a,并构成为使得分禾体5b、扶禾装置5c、割刀装置5e以及谷秆输送装置5f支承于该割取支承机框5a。割取部5利用分禾体5b对田地的谷秆进行分禾,并利用扶禾装置5c将分禾的谷秆扶起,并且利用谷秆输送装置5f将扶起的谷秆向后侧输送、且利用割刀装置5e将其切断而割取。割取部5具有的各装置利用从发动机11传递的动力而执行动作。
在行驶机体4上呈横向排列状地设置有对由割取部5割取的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6、以及对从脱粒部6取出的谷粒进行贮存的谷粒箱7。脱粒部6配置于机体左侧,谷粒箱7配置于机体右侧。
脱粒部6具有:将前后方向设为旋转轴方向的脱粒筒6a及处理筒(省略图示);以及设置于脱粒筒6a的左侧的谷秆供给装置。谷秆供给装置夹持谷秆的茎根并以穗稍设为脱粒筒6a侧的横卧姿势朝向后方输送谷秆。谷秆供给装置具有:卷绕于将左右方向设为旋转轴方向的多个链轮的进料链6b;以及与进料链6b协作地夹持谷秆的茎根的谷秆供给夹持体6c。
在行驶机体4上的脱粒部6的下方设置有对由脱粒部6进行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进行筛选处理的筛选部8。筛选部8具有摆动筛选装置8a、未图示的风力筛选装置以及谷粒输送装置。筛选部8利用摆动筛选装置8a对从脱粒部6掉落的处理物进行摆动筛选,并利用风力筛选装置对摆动筛选后的处理物进行风力筛选。筛选部8利用谷粒输送装置将风力筛选后的处理物中的谷粒朝向谷粒箱7且向右侧输送,利用风力筛选装置将秸秆屑、尘埃等向后方吹飞并向机体的外部排出。利用谷粒输送装置朝向谷粒箱7输送的谷粒贮存于谷粒箱7。
在行驶机体4上的右侧后端部以能够回转的方式设置有作为将谷粒箱7内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的排出绞龙9。贮存于谷粒箱7的谷粒由内置有螺杆输送机的排出绞龙9输送,并从设置于排出绞龙9末端部的排出口9a排出。从排出口9a排出的谷粒向卡车的货厢、集装箱等投入。
另一方面,在行驶机体4上、且在脱粒部6的后方设置有对利用脱粒部6进行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秸秆进行处理的排出秸秆处理部10。排出秸秆处理部10具有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和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将由脱粒部6脱粒完毕的谷秆(废秸秆)向后方输送并向机体的外部排出或者向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输送。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将从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输送的废秸秆切断并向机体的外部排出。
另外,在行驶机体4上、且在割取部5的右侧且谷粒箱7的前方,设置有由驾驶室15覆盖的驾驶部12。驾驶部12设置于驾驶室15内。在驾驶部12的前部设置有作为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方向盘18,在转向方向盘18的后方设置有驾驶席19(参照图5)。能够通过转向方向盘18的旋转操作而使得机体任意地向左右侧转弯。在驾驶室15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相对于驾驶室15乘降用的车门13。
如图5所示,在驾驶室15内、且在驾驶席19的左侧设置有配设有各种操作件等的侧部操作部20。侧部操作部20具有在驾驶室15内的左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柱21。在侧柱21的上侧配设有包括作为变速操作件的主变速杆22及副变速杆23在内的各种操作件。
主变速杆22为用于进行行驶机体4的变速操作的操作件。副变速杆23为用于对联合收割机1具备的副变速机构40(参照图3)进行变速操作的操作件。主变速杆22及副变速杆23设置为能够在将侧柱21的上面部21a贯通并立起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倾转操作。此外,在主变速杆22的把持部设置有用于进行与割取部5相关的操作、与脱粒部6相关的操作、与车速控制相关的操作等的各种开关。
在驾驶部12的后下方设置有包括发动机11的原动机部。发动机11的动力经由变速装置等而传递至行驶部2、割取部5、脱粒部6、筛选部8、排出绞龙9、排出秸秆处理部10等联合收割机1具备的各部分的各种装置。发动机11为柴油发动机。
接下来,利用图3对用于使联合收割机1具备的行驶机体4行驶的结构、以及与行驶机体4的变速转向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联合收割机1具有:作为行驶用变速装置的行驶用HST36,其用于进行行驶变速;以及作为转向用变速装置的转向用HST37,其用于进行转向操作。在此,“HST”为:采用利用液压马达将驱动液压泵而产生的液压再次转换为旋转力的方式的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通过各HST的驱动而进行行驶机体4的直行行驶、转弯行驶、原地转向等。
行驶用HST36具有:借助油路彼此连接而构成共通的液压回路的可变容积型的行驶泵36P以及可变容积型的行驶马达36M。另外,行驶用HST36具有:与行驶泵36P对应的行驶泵用电磁阀36a;与行驶马达36M对应的行驶马达用电磁阀36b;以及输出轴36c。
关于行驶用HST36,接受来自发动机11的动力并借助行驶泵用电磁阀36a而进行行驶泵36P的调整驱动(行驶驱动调整)。基于行驶泵36P的调整驱动的行驶马达36M的驱动传递至输出轴36c。
联合收割机1具备:作为用于向构成行驶部2的左右一对的履带部3、3进行驱动力的传递的传动机构的差动机构38。差动机构38构成为包括行星齿轮组等。差动机构38具有作为左右的输出轴的、左侧的第1输出轴38a及右侧的第2输出轴38b。关于差动机构38,输入的驱动力经由行星齿轮组等而向左右的第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输出。第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分别将驱动力传递至对应的履带部3的驱动轮即驱动链轮3c。由此,驱动履带部3行驶。
主变速杆22利用变速输入轴等而与变速机构32联动连结,变速机构32与行驶用HST36具有的规定的行驶用操作轴联动连结。另外,转向方向盘18支承于作为操作轴的方向盘支承轴65(参照图5),方向盘支承轴65利用转向输入轴等而与转向机构31联动连结,转向机构31与转向用HST37具有的规定的转向用操作轴联动连结。
另外,联合收割机1具备由副变速杆23操作的副变速机构40。而且,行驶用HST36的输出轴36c借助副变速机构40而与差动机构38联动连结。副变速杆23借助规定的传动机构而与副变速机构40联动连结。副变速机构40为公知的结构,但是,例如,具备以下那样的结构。
如图4所示,副变速机构40包括:具有第1齿轮43的副变速轴42;以及具有第2齿轮46的制动轴45。第1齿轮43与接受来自行驶用HST36的输出轴36c的动力的传递的规定的输入齿轮41啮合。第2齿轮46与进行向差动机构38的动力的传递的规定的输出齿轮44啮合。副变速机构40在副变速轴与制动轴之间具有作为设置为支承于各轴且能够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组合的、低速用齿轮(47、48)、中速用齿轮(49、50)以及高速用齿轮(51、46)。
低速用齿轮中的设置于副变速轴42的低速用齿轮47固定设置于副变速轴42,设置于制动轴45的低速用齿轮48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制动轴45。中速用齿轮中的设置于副变速轴42的中速用齿轮49固定设置于副变速轴42,设置于制动轴45的中速用齿轮5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制动轴45。高速用齿轮中的设置于副变速轴42的高速用齿轮51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副变速轴42,设置于制动轴45的作为高速用齿轮的第2齿轮46固定设置于制动轴45。
在制动轴45设置有低中速滑动件53。低中速滑动件53通过花键嵌合等而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制动轴45。低中速滑动件53通过制动轴45的轴向上的移动而与低速用齿轮48或中速用齿轮50卡合,由此将卡合的齿轮的旋转向制动轴45传递。此外,在制动轴45设置有制动器54。
在副变速轴42设置有高速滑动件55。高速滑动件55通过花键嵌合等而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副变速轴42。高速滑动件55通过副变速轴42的轴向上的移动而与高速用齿轮51卡合,由此将副变速轴42的旋转向第2齿轮46传递。
关于这样的结构,作为副变速机构40的变速操作,通过低中速滑动件53及高速滑动件55的滑动操作而进行低速(L)/中速(M)/高速(H)的切换操作。另外,副变速机构40具有作为操作状态的中立(空档)状态。在副变速机构40的中立状态下,低中速滑动件53及高速滑动件55不与任一个齿轮卡合,副变速轴42的动力不向制动轴45传递。副变速机构40通过设置于驾驶部12的副变速杆23的转动操作而进行操作。
关于这样的结构,通过主变速杆22的操作而基本上进行行驶泵用电磁阀36a的驱动操作,通过行驶泵36P及行驶马达36M的驱动而从输出轴36c向差动机构38传递动力。此时,通过副变速杆23的操作而进行副变速机构40的驱动操作。
因此,通过主变速杆22的操作而将发动机11的动力经由行驶泵36P、行驶马达36M等传递至输出轴36c。若动力传递至行驶用HST36的输出轴36c,则经由借助副变速机构40而与输出轴36c联动连结的差动机构38的各种行星齿轮组向第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传递驱动力,由此使得上述输出轴向同一方向旋转驱动。
即,通过主变速杆22的操作而进行行驶用HST36的旋转驱动操作,并借助差动机构38的行星齿轮组而进行第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的驱动操作。由此,进行两个输出轴的正转或反转,利用左右的履带部3、3而进行前后的直行行驶。另外,根据主变速杆22的操作量(倾倒角)而使得行驶用HST36的输出轴36c的转速发生变化,由此使得机体的行驶速度无极地变速。
关于联合收割机1,差动机构38及副变速机构40收容于变速箱57内。变速箱57在行驶机体4设置于发动机11的前方位置。在变速箱57内,构成副变速机构40的副变速轴42、制动轴45轴支承于规定的位置。
另外,转向用HST37具有借助油路而相互连接且构成共通的液压回路的可变容积型的转向泵37P以及可变容积型的转向马达37M。另外,转向用HST37具有:与转向泵37P对应的转向泵用电磁阀37a;以及输出轴37c。转向用HST37接受来自发动机11的动力且借助转向泵用电磁阀37a而进行转向泵37P的调整驱动(转向驱动调整)。基于转向泵37P的调整驱动的转向马达37M的驱动传递至输出轴37c。转向用HST37的输出轴37c与差动机构38联动连结。
关于这样的结构,通过转向方向盘18的操作而基本上进行转向泵用电磁阀37a的驱动操作,并通过转向泵37P及转向马达37M的驱动而从输出轴37c向差动机构38传递动力。
因此,通过转向方向盘18的操作而将发动机11的动力经由转向泵37P、转向马达37M等向输出轴37c传递。若动力传递至转向用HST37的输出轴37c,则经由与输出轴37c联动连结的差动机构38的各种行星齿轮组向第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传递驱动力,由此使得上述输出轴彼此朝相反方向旋转驱动。
即,通过转向方向盘18的操作而进行转向用HST37的旋转驱动操作,并借助差动机构38的行星齿轮组而进行1输出轴38a及第2输出轴38b的驱动操作。由此,进行彼此相反方向的各输出轴的正转或者反转,利用履带部3、3而进行转弯或者原地转向。
这样,联合收割机1构成为:通过转向方向盘18、主变速杆22以及副变速杆23的操作而一边对行驶用HST36、转向用HST37等进行机械操作,一边进行差动机构38等的机械动力的传递,由此利用具有一对履带部3、3的行驶部2进行行驶机体4的前进后退、转弯行驶、原地转向等。
如上所述,联合收割机1具备:差动机构38,其向行驶部2的左右的驱动链轮3c传递动力;行驶用HST36,其接受来自发动机11的动力的传递、且生成向差动机构38传递的动力;以及转向用HST37,其接受来自发动机11的动力的传递,并且接受设置于驾驶部12的转向方向盘18进行的转向操作的输入、且生成向差动机构38传递的转向用的动力。另外,联合收割机1具备:设置于行驶用HST36与差动机构38之间的动力传递***的副变速机构40。
副变速机构40针对由行驶用HST3生成的动力而进行多级变速及中立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副变速机构40进行作为多级变速的、高速、中速以及低速的切换。
具备这种结构的联合收割机1具备:通过对副变速机构40进行中立操作而限制用于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方向盘18的动作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方向盘18的动作为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动作。而且,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构成为:对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而转动的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进行限制。
即,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以随着副变速机构40变为中立状态而至少使转向用HST37不工作的程度对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进行限制。利用图5至图10对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及图6所示,转向方向盘18具有:圆环状的方向盘主体61,其构成把持部;轴状的支承轴部62,其设置于方向盘主体61的下侧且朝向下方突出。转向方向盘18借助设置于支承轴部62下侧的接头部63而连结支承于方向盘支承轴65。接头部63构成为万向接头。
方向盘支承轴65由形成为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直线棒状的部件构成,并且以稍微呈后倾状地倾斜的状态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方向盘支承轴65设置为:作为转向输入轴而在驾驶部12的前部的规定位置处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而与转向方向盘18一体地绕轴转动。方向盘支承轴65的下侧借助万向接头等接头部而与转向输入轴连结。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左后方设置有副变速杆23。
副变速杆23由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窄幅的板状部件构成,并且将左右方向设置为板厚方向。副变速杆23使得上部从侧柱21的上面部21a突出。在上面部21a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引导孔21b。引导孔21b将副变速杆23贯通并且允许副变速杆23的前后转动。在副变速杆23的上端部设置有把持部23a。
副变速杆23利用杆轴支承部72以将左右方向设为转动轴方向而能够绕规定的转动轴O1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以固定状态设置于侧柱21内的后支柱71。杆轴支承部72具有如下结构:使得圆筒状的支承筒部7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于从后支柱71朝向左侧突出设置的固定轴73。固定轴73的中心轴与转动轴O1一致。
副变速杆23以固定状态支承于从支承筒部74的外周面突出设置的支承臂75。支承臂75为将支承筒部74的筒轴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窄幅的板状部分,并作为与支承筒部74一体的部分而朝向支承筒部74的径向外侧突出设置。副变速杆23在使得下端部从左侧与支承臂75重叠的状态下利用螺栓76等固定件固定于支承臂75。根据这种结构,副变速杆23设置为与支承筒部74及支承臂75一体地绕固定轴73的轴前后转动。
副变速杆23具有作为切换操作位置的、与副变速机构40的高速的操作状态、中速的操作状态以及低速的操作状态的各状态对应的高速位置(H)、中速位置(M)以及低速位置(L)、以及与副变速机构40的中立的状态对应的中立位置(N)。上述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位置从后侧朝向前侧按照高速位置、中速位置、中立位置以及低速位置的顺序而设置。在上面部21a的表面、且在与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记载有“H”、“M”、“N”、“L”等文字。通过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而切换主变速杆22的变速基准值。
作为副变速机构40的动作,针对副变速杆23切换操作至高速位置而使得高速滑动件55与高速用齿轮51卡合,由此经由高速滑动件55、高速用齿轮51以及第2齿轮46而向制动轴45传递副变速轴42的旋转动力。另外,针对副变速杆23切换操作至中速位置而使得低中速滑动件53与中速用齿轮50,由此经由中速用齿轮49、50及低中速滑动件53而向制动轴45传递副变速轴4的旋转动力。另外,针对副变速杆23切换操作至低速位置而使得低中速滑动件53与低速用齿轮48卡合,由此经由低速用齿轮47、48及低中速滑动件53而向制动轴45传递副变速轴42的旋转动力。在上述任一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制动轴45的旋转动力都从第2齿轮46经由输出齿轮44而向差动机构38输入。
另一方面,针对副变速杆23切换操作至中立位置而使得低中速滑动件53及高速滑动件55均不与任意齿轮卡合,由此形成为从副变速轴42向制动轴45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的状态。
图5及图6示出了副变速杆23处于高速位置的状态(23H)。图6中分别用双点划线示出了:作为副变速杆23的位置状态的、处于中速位置的状态的副变速杆23M、处于中立位置的副变速杆23N、以及处于低速位置的副变速杆23L。关于副变速杆23,在高速位置处变为后倾状,在中速位置处变为近似铅垂状,在中立位置处变为前倾状,在低速位置处进一步变为前倾状。
这样,副变速杆23支承为绕转动轴O1前后转动,且以选择性地位于4处切换操作位置的任一位置的方式进行操作。以与副变速杆23的前后转动联动的方式设置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
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构成为包括锁定部件82的锁定机构,该锁定部件82与设置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卡止部81抵接而对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进行限制。针对这种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副变速杆23利用连结机构90而与锁定部件82连结。而且,副变速杆23位于将副变速机构40设为中立的中立操作位置(中立位置(N)),由此使得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变为利用锁定部件82而对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状态。
锁定部件82相对于卡止部81而设置于前侧。也就是说,锁定部件82设置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前方。具体地对卡止部81及锁定部件82进行说明。
首先,对卡止部81进行说明。卡止部81设置为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上部设置的套筒部件83的一部分。套筒部件83为筒状的部件,将方向盘支承轴65贯通并且设置为固定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状态。即,套筒部件83使得方向盘支承轴65位于筒状的外形中形成于内周侧的贯通孔部内,并以无法在轴向上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方向盘支承轴65。
套筒部件83利用在套筒部件83的后侧的上下端部设置的2处部位的轴固定部85而固定于方向盘支承轴65。关于轴固定部85,如图9所示,四棱柱状的键86嵌合于分别形成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外周侧及套筒部件83的内周侧的键槽65a、83a。套筒部件83的内周侧的键槽83a沿套筒部件83的轴向延伸。
键86由将套筒部件83的周壁贯通的带六边孔的止动螺钉87按压固定。止动螺钉87螺旋***至在套筒部件83的周壁形成的内螺纹部83b,并使得末端侧压接于键86。内螺纹部83b形成于从套筒部件83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地突出的凸起部83c。
根据这种轴固定部85的结构,通过松解止动螺钉87,能够利用键槽83a而使得套筒部件83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进行方向盘支承轴65的位置调整。此外,用于将套筒部件83固定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方法并未特别限定,还可以是焊接等其他方法。
另外,在套筒部件8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支承板部88。各支承板部88利用具有规定的弯曲形状的前后的支承板88a而形成使得方向盘支承轴65贯通的贯通孔部88b。前后的支承板88a在使彼此的一部分彼此上下重叠的状态下利用螺栓88c等固定件而相互紧固固定。
在套筒部件83的上下端部相对于主体部83d呈阶梯状地形成的缩径部83e位于支承板部88的贯通孔部88b内。上下的支承板部88固定支承于驾驶部12中设置于转向方向盘18下侧的规定部位。这样,方向盘支承轴65借助套筒部件83支承为由上下的支承板部88在上下方向上夹持。利用上下的支承板部88支承随着例如转向方向盘18的操作而欲挠曲的方向盘支承轴65,从而能够抑制方向盘支承轴65的挠曲。
在套筒部件83的筒轴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卡止部81。卡止部81在圆筒状的套筒部件83设置为使得套筒部件83的外径在局部扩大的凸缘状部分。也就是说,卡止部81形成为沿着套筒部件83的圆筒状的主体部83d的外周面的周向的圆弧状的突条部分。
卡止部81具有使得圆环形状的前侧部分在局部缺失的形态的形状,形成为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轴向上将前侧设为敞开侧的近似“C”字状(参照图9)。在卡止部81形成有作为缺失部分的端面的朝向前侧的平面状的卡止面89。卡止面89隔着套筒部件83的主体部83d而形成于卡止部81的左右两侧。
左右的卡止面89位于共通的假想平面上,并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轴向观察时位于沿着左右方向的共通的直线上。卡止面89具有将卡止部81的外周侧及内周侧分别设为上底侧及下底侧的近似梯形的外形。左右的卡止面89在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轴向观察时位于比与方向盘支承轴65的中心轴一致的轴心位置O2更靠前侧(图9中的上侧)的位置、且位于比套筒部件83的主体部83d的前端更靠后侧(图9中的下侧)的位置。因此,套筒部件83使得主体部83d的前端部比左右的卡止面89向前侧突出。左右的卡止面89设为相对于锁定部件82抵接的抵接面。
接下来,对锁定部件82进行说明。锁定部件82具有:转动操作轴91,其在套筒部件83的前方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承板部92,其设置为与转动操作轴91一体的部分;以及锁定板93,其固定于支承板部92。
转动操作轴91为直线棒状的轴,并设置为能够以与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心轴一致的规定的转动轴C1为中心而转动。转动操作轴9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卡止部81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位于卡止部81的前方。关于转动操作轴91,在左右方向上,使得右侧的端部位于比方向盘支承轴65更靠右侧的位置,使得左侧向侧柱21侧伸出。
转动操作轴91借助板状的托架96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在转动操作轴91的前下方的位置处配置成与转动操作轴91呈平行状的支承轴95。支承轴95以固定状态支承于驾驶室15的右侧面部等。托架96使得支承轴95贯通,并且借助筒状的右轴承部97而对转动操作轴91的右侧端部进行支承。
托架96利用具有规定形状的上下的支承板96a而形成使右轴承部97嵌合并且使支承轴95贯通的贯通孔部96b。上下的支承板96a在使得彼此的一部分彼此左右重叠的状态下利用螺栓96c等固定件而相互紧固固定。形成于转动操作轴91右端部的缩径部9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于右轴承部97。
在转动操作轴91、且在作为卡止部81的前方部位的右侧部分设置有支承板部92。支承板部92设置为从转动操作轴91的外周面沿着在转动操作轴91的轴向观察时与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突出。支承板部92在从转动操作轴91突出那侧的端部即边缘端部具有沿着在转动操作轴91的轴向观察时与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端面92a。
支承板部92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使得左右两侧分别位于比左右的卡止面89更靠左右外侧的位置的长度。支承板部92在左右方向上与套筒部件83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凹部92b。支承板部92通过利用焊接等将板状的部件固定于转动操作轴91而设置。
锁定板93为近似矩形板状的部件,使长边方向沿着转动操作轴91的轴向,并设置为从上侧(前侧)与支承板部92重叠的状态。锁定板93利用固定螺栓98及螺母99而在左右两侧的部位紧固固定于支承板部92。
固定螺栓98从锁定板93侧将分别形成于锁定板93及支承板部92的螺栓孔贯通,并旋合于位于支承板部92下侧(后侧)的螺母99。基于固定螺栓98等的固定部位于锁定板93的左右两端部,并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比卡止部81的左右的卡止面89更靠左右外侧的位置。
锁定板93在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外侧具有与支承板部92的端面92a呈平行状的端面即止动面100。锁定板93以使得止动面100位于比支承板部92的端面92a更靠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外侧(图9中的下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板部92。锁定板93成为在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以下也简称为“锁定状态”。)下接受卡止部81的抵接的部分。锁定板93在止动面100接受卡止部81的卡止面89的接触。
在以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轴C1为中心的转动中,锁定板93使止动面100与卡止部81的卡止面89对接的状态设为锁定状态。即,作为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位置,随着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而与支承板部92一起一体转动的锁定板93使得止动面100与卡止面89接近对置的转动位置设为与锁定状态对应的转动位置。
图9示出了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如图9所示,在锁定状态下,在卡止部81的卡止面89与锁定板93的止动面100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D1。该间隙D1设定为在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中锁定板93不会与卡止部81发生干涉。也就是说,间隙D1设定为允许锁定状态下的锁定板93经由转动位置而向上下两侧转动的程度的大小。间隙D1例如为几毫米左右。
关于锁定板93,在止动面100侧形成有用于避免与左右的卡止面89之间的套筒部件83的主体部83d的突出部分发生干涉的圆弧状的凹部93a。利用凹部93a而将止动面100分割成左右的面部。也就是说,锁定板93在隔着凹部93a的左右两侧具有止动面100。而且,在锁定状态下,成为如下状态:右侧的止动面100(100R)与右侧的卡止面89(89R)对置,左侧的止动面100(100L)与左侧的卡止面89(89L)对置。
在利用以上那样的结构实现的锁定状态下,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而以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轴心位置O2为中心的转动由卡止部81及锁定部件82限制。具体而言,右侧的卡止面89R与右侧的止动面100R接触而限制伴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左转方向的操作的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参照图9的箭头E1)。同样地,左侧的卡止面89L与左侧的止动面100L接触而限制伴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右转方向的操作的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参照图9的箭头E2)。
这样,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在副变速杆23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对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进行限制而以使得转向方向盘18不转动的方式保持转向方向盘18的位置。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构成为对处于与使机体直行的状态对应的转动位置、即左右的转动操作中的中心位置的转向方向盘18赋予转动的限制作用。
另外,关于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锁定板93以能够在沿着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的方向(图9中的上下方向)上调整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板部92。具体而言,锁定板93中使得固定螺栓98贯通的螺栓孔93b形成为将锁定板93的矩形外形的短边方向(图9中的上下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长孔。
由此,在使得固定螺栓98贯通螺栓孔93b的状态下,能够进行锁定板93的在螺栓孔93b的长边方向上的位置调整。通过锁定板93的位置调整而能够调整锁定板93从支承板部92的端面92a突出的突出量、即止动面100的在沿着转动操作轴91的径向的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锁定状态下的止动面100与卡止面89之间的间隙D1的大小。
此外,作为用于锁定板93相对于支承板部92的位置调整的结构,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支承板部92中使得固定螺栓98贯通的螺栓孔与锁定板93的螺栓孔93b同样地形成为长孔。
另外,在锁定板93的与止动面100相反那侧的边缘部的左右中央部形成有用于锁定板93的位置调整等的凹部93c。
针对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副变速杆23利用连结机构90而与锁定部件82联动连结,并利用连结机构90而将随着副变速杆23的操作的转动动作作为绕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轴C1的转动动作进行传递。而且,通过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而对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及锁定的解除状态进行切换。
对连结机构90进行说明。连结机构90设置为在驾驶部12从设置有副变速杆23的侧柱21的内部朝向方向盘支承轴65侧伸出。即,副变速杆23设置于驾驶部12中设置于驾驶席19左侧的侧柱21,在侧柱21内使得一端侧与副变速杆23的支承部连结的连结机构90从侧柱21内朝向前侧延伸设置。而且,连结机构90的另一端侧与构成锁定部件82的转动操作轴91的左端部连结。
如图5及图6所示,连结机构90具有:操作臂111,其从支承筒部74向下侧伸出;连结轴112,其与操作臂111连结;转动操作板113,其与连结轴112连结;连杆臂114,其与转动操作板113连结;以及连结部件115,其与连杆臂114连结并且设置于转动操作轴91的左端部。
操作臂111为将支承筒部74的筒轴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部分,并作为与支承筒部74一体的部分朝向支承筒部74的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操作臂111相对于支承筒部74向副变速杆23的伸出方向的相反方向伸出。
在侧视观察时,操作臂111以将副变速杆23的转动轴O1作为中心而点对称的方式设置于对副变速杆23进行支承的支承臂75。因此,操作臂111设置为从支承筒部74朝向前下方伸出,并在侧视观察时与副变速杆23及支承臂75一起形成为直线状。此外,在支承筒部74的筒轴方向上,操作臂111设置于相对于支承臂75而向左侧偏移的位置。
连结轴112为直线状的部件,并具有:直线棒状的轴主体部112a;设置于轴主体部112a的一端部的后安装板部112b;以及设置于轴主体部112a的另一端部的前安装板部112c。连结轴112在使得后安装板部112b从左侧与操作臂111的末端部(下端部)重叠的状态下利用后支轴11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操作臂111。连结轴112的前安装板部112c与转动操作板113连结。
转动操作板113为具有将中心角的角度设为锐角的近似扇状的外形的板状部件,并利用轴支承部118以将左右方向设为转动轴方向且能够绕规定的转动轴O3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在侧柱21内以固定状态设置于后支柱71的前方位置的前支柱117。轴支承部118具有如下结构:使得圆筒状的支承筒部12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于从前支柱117朝向左侧突出设置的固定轴119。固定轴119的中心轴与转动轴O3一致。转动操作板113位于轴支承部118的上侧。
转动操作板113将近似扇状的外形的中心角侧设为支承筒部120侧并且将板厚方向设为支承筒部120的筒轴方向,且设置为与支承筒部120一体的部分。根据这种结构,转动操作板113设置为与支承筒部120一体地绕固定轴119的轴前后转动。
在转动操作板113的上部,连结轴112的前安装板部112c在从左侧与转动操作板113重叠的状态下利用前支轴12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转动操作板113。
支承臂122从支承筒部12朝向前下方伸出,操作杆123的上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支承臂122。操作杆123从支承臂122向下方延伸设置,并借助规定的连结部件而与设置于变速箱57内的副变速机构40连结。由此,副变速杆23的动作传递至副变速机构40而进行副变速机构40的变速操作。
连杆臂114为具有规定的弯曲形状的窄幅的板状部件。连杆臂114在使得位于后侧的一端侧在转动操作板113的上部从右侧与转动操作板113重叠的状态下利用后支轴1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转动操作板113。连杆臂114在侧视观察时从相对于转动操作板113的连结部朝向斜前上方且以弯曲形状朝向左前侧伸出,并且使得位于前侧的另一端侧与设置于转动操作轴91左端部的连结部件115连结。
连结部件115具有:安装筒部115a,转动操作轴91的左端部***至该安装筒部115a;以及突片部115b,其作为与安装筒部115a一体的部分朝向安装筒部115a的径向外侧且朝上侧突出设置。关于安装筒部115a,例如将在圆筒状的孔部设置有构成对边宽度的一对平面部而得到的孔形状设为嵌合形状,使得转动操作轴91的左端部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另外,连结部件115利用将安装筒部115a的周壁部贯通且螺旋***至转动操作轴91的螺栓等固定件126而固定于转动操作轴9。突片部115b为将安装筒部115a的筒轴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部分。
连杆臂114的另一端侧连结支承于连结部件115的突片部115b。连杆臂114将前侧的端部设为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连结部114a,并在使得连结部114a从左侧与连结部件115的突片部115b重叠的状态下利用前支承轴12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突片部115b。前支承轴128通过使销贯通连结部114a及突片部115b而设置。基于前支承轴128的连杆臂114的转动中心在侧视观察时位于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轴C1的上方。
在连结部件115的安装筒部115a的右侧设置有将转动操作轴9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左轴承部129。形成于转动操作轴91左端部的缩径部91b***至左轴承部129及突片部115b。
根据利用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连结机构90而将副变速杆23与锁定部件82连结的结构,能够获得如下那样的联动作用。如图6所示,使副变速杆23绕转动轴O1前后转动(参照箭头F1)而使得操作臂111与副变速杆23一体地绕转动轴O1转动(参照箭头F2)。
随着操作臂111的转动而使得连结轴112向被推拉的方向移动(参照箭头F3)。随着连结轴112的移动而使得转动操作板113以转动轴O3为中心而转动(参照箭头F4)。随着转动操作板113的转动而对连杆臂114进行推拉(参照箭头F5),由此借助连结部件115而使得转动操作轴91以轴心位置O2为中心转动(参照箭头F6)。随着转动操作轴91的转动而使得锁定板93与转动操作轴91一体转动(参照图10的箭头F7)。此外,随着转动操作板113的转动而借助操作杆123进行副变速机构40的变速操作。
利用图6及图11对与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联动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副变速杆23处于高速位置的状态(23H)下,如图11A所示,锁定板93位于比卡止部81更靠上侧的位置,并使得止动面100相对于卡止面89而位于上侧。
通过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的副变速杆23M所示那样使副变速杆23从高速位置(H)朝向中速位置(M)且向前侧移动,从而如图11B所示那样变为如下状态:锁定板93向下侧转动,副变速杆23位于比处于高速位置的状态更靠下侧且比卡止部81更靠上侧的位置,使得止动面100相对于卡止面89而位于上侧。
通过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的副变速杆23N所示那样使副变速杆23从中速位置(M)向中立位置(N)移动,从而如图11C所示那样变为如下状态:锁定板93向下侧转动,使得止动面100与卡止面89对接。也就是说,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变为锁定状态。
通过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的副变速杆23L所示那样使副变速杆23从中立位置(N)向低速位置(L)移动,从而如图11D所示那样变为如下状态:锁定板93从锁定状态下的位置进一步向下侧转动而位于比卡止部81更靠下侧的位置,使得止动面100相对于卡止面89而位于下侧。
关于副变速杆23的前后的转动操作,连结机构90如下述那样执行动作而使得锁定板93转动。对副变速杆23向前侧进行移动操作,从而使得操作臂111向后侧转动,由此将连结轴112向后侧拉动而使得转动操作板113向后侧转动。由此,将连杆臂114向后侧拉动而使得连结部件115的突片部115b在左视图中向右转方向转动,由此使得转动操作轴91与锁定板93一起在左视图中向右转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对副变速杆23向后侧进行移动操作而使得操作臂111向前侧转动,由此将连结轴112向前侧按压,使得转动操作板113向前侧转动。由此,将连杆臂114向前侧按压而使得连结部件115的突片部115b在左视图中向左转方向转动,由此使得转动操作轴91与锁定板93一起在左视图中向左转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通过与副变速杆23的切换操作联动的连结机构90的动作而对锁定板93的位置进行切换。而且,对副变速杆23向中立位置(N)进行操作而能够获得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即,关于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在副变速杆23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对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进行限制,在副变速杆23处于中立位置(N)以外的多级变速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允许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
相反,在使得转向方向盘18向左右任一侧转动的状态下,锁定板93或支承板部92与卡止部81发生干涉,从而能够限制使副变速杆23位于中立位置(N)。也就是说,在转向方向盘18处于中心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副变速杆23位于中立位置(N)而能够获得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能够防止在副变速杆23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机体意外转弯,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动力传递***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实现变速箱57的紧凑化。
根据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结构,无需为了与副变速杆23的中立操作联动而防止机体的转弯而在变速箱57内、且在例如转向用HST37与差动机构38之间设置离合器装置等。由此,能够实现变速箱57的动力传递***的构造的简化,并且由于不需要离合器装置等而能够实现变速箱57的小型化。
另外,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构成为:在锁定状态下对随着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操作的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操作进行限制。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机体意外转弯而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形成为简单的构造。
另外,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包括与设置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卡止部81抵接而对方向盘支承轴65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部件82,副变速杆23利用连结机构90而与锁定部件82连结,使副变速杆23位于中立位置而能够获得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锁定状态。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机体意外转弯而确保安全性,并且能够使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形成为更简单的构造。
另外,连结机构90设置为从侧柱21朝向方向盘支承轴65侧伸出。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侧柱21内的空间而设置连结机构90,能够在实现省空间化的同时设置用于与副变速杆23联动地使锁定部件82执行动作的结构。
另外,关于锁定部件82,锁定板93设置为能够在使止动面100相对于转动操作轴91的位置移动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基于与设置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卡止部81的关系而调整锁定状态下的止动面100的位置、即间隙D1(参照图9)的尺寸。由此,针对副变速杆23以及与其联动的锁定部件82的动作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动作性。
另外,根据能够利用上下的轴固定部85而进行套筒部件83相对于方向盘支承轴65的位置调整的结构,能够与锁定板93的位置调整协同而细致地调整套筒部件83与锁定板93的位置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所涉及的农作业车辆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因而,即便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实施方式中,只要处于未脱离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当然可以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副变速机构40操作至中立状态而限制转向方向盘18的动作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通过对副变速杆23的动作进行机械传递而限制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但是,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转向操作限制机构60例如可以是基于电气控制信号执行动作而对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装置。在该情况下,锁定装置例如构成为:设置于转向方向盘18或方向盘支承轴65的附近,基于针对使副变速机构40形成为中立状态的副变速杆23的操作的监测信号而锁定转向方向盘18的转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向操作部件为转向方向盘18,但是,转向操作部件并不限定于此。转向操作件例如可以为进行倾转操作的杆操作件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对副变速杆23进行转动操作,通过副变速杆23的转动操作而对副变速机构40进行操作,但是,并不限定于对本发明中用于操作副变速机构的副变速杆进行转动操作。副变速杆例如可以将操作方式设为滑动操作。在该情况下,利用连结机构而传递基于副变速杆的滑动操作的动作,由此使得转向操作限制机构的锁定部件执行动作。
作为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的情况,例如,关于联合收割机,可以设想:在使机体停止的状态下进行的、对割取部的谷秆输送装置、脱粒部的进料链等输送***等进行注油的情况、作业者相对于驾驶部而乘降的情况等。在上述情况下,为了将从发动机向行驶部的动力的传递切断来使得机体停止而向中立状态对副变速机构进行操作,所以,在上述状态下对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进行限制而能够防止转向操作部件意外转动并使得机体转弯,由此能够确保安全性。此外,例如,在使得副变速机构形成为中立状态的情况下,一边使作为注油的对象部位的输送***等驱动一边进行联合收割机的注油作业。
附图标记说明
1联合收割机(农作业车辆)
2行驶部
3履带部
3c驱动链轮(驱动轮)
11发动机(驱动源)
12驾驶部
18转向方向盘(转向操作部件)
21侧柱
23副变速杆
36行驶用HST(行驶用变速装置)
37转向用HST(转向用变速装置)
38差动机构(传动机构)
40副变速机构
60转向操作限制机构
65方向盘支承轴(操作轴)
81卡止部
82锁定部件
89卡止面
90连结机构
91转动操作轴
93锁定板
100止动面

Claims (4)

1.一种农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农作业车辆具备:
传动机构,其向行驶部的左右的驱动轮传递动力;
行驶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且生成向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动力;
转向用变速装置,其接受来自所述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并且接受设置于驾驶部的转向操作部件进行的转向操作的输入、且生成向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转向用的动力;
副变速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行驶用变速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且针对由所述行驶用变速装置生成的动力而进行多级变速及中立操作;以及
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其通过对所述副变速机构向中立状态进行操作而限制用于进行所述转向操作的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动作为转动动作,
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构成为:对随着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转动的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所述驾驶部的副变速杆的操作而对所述副变速机构进行操作,
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与设置于所述操作轴的卡止部抵接而对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
所述副变速杆利用连结机构而与所述锁定部件连结,
通过使所述副变速杆位于使得所述副变速机构形成为中立状态的中立的操作位置,所述转向操作限制机构形成为利用所述锁定部件而对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机构设置为:在所述驾驶部从设置有所述副变速杆的侧柱的内部朝向所述操作轴侧伸出。
CN202280017712.7A 2021-03-12 2022-02-10 农作业车辆 Pending CN1169404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0853A JP7414759B2 (ja) 2021-03-12 2021-03-12 農作業車両
JP2021-040853 2021-03-12
PCT/JP2022/005345 WO2022190762A1 (ja) 2021-03-12 2022-02-10 農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498A true CN116940498A (zh) 2023-10-24

Family

ID=8322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712.7A Pending CN116940498A (zh) 2021-03-12 2022-02-10 农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14759B2 (zh)
KR (1) KR20230155428A (zh)
CN (1) CN116940498A (zh)
WO (1) WO20221907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7100B2 (ja) 1998-07-10 2008-06-04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動農機
JP3996279B2 (ja) 1998-09-29 2007-10-24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動農機
JP3902343B2 (ja) 1998-10-01 2007-04-04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動農機
JP2001028931A (ja) * 1999-07-21 2001-02-06 Seirei Ind Co Ltd 移動農機
JP2008061619A (ja) * 2006-09-11 2008-03-21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0157A (ja) 2022-09-26
JP7414759B2 (ja) 2024-01-16
WO2022190762A1 (ja) 2022-09-15
KR20230155428A (ko)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00064754A (ko) 이동 농기
JP666608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435881B2 (ja) 走行車両
CN116940498A (zh) 农作业车辆
JP2007008321A5 (zh)
JP4202086B2 (ja) 作業用車両におけるpto伝動装置
JP3938800B2 (ja) Hst式ミッション装置
JP468556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4513174B2 (ja) コンバインの操向装置
JP2001328557A (ja) 作業車等の走行装置
JPH1128016A (ja) コンバインの操作装置
JP2001138943A (ja) クローラ走行車
JP3816645B2 (ja) 移動農機
JP544886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3892890B2 (ja) コンバインの操作装置
JP2008239031A (ja) 走行車両
JP3691703B2 (ja) 移動農機
JPH04102763A (ja) 移動農機等の変速操作装置
JP3730378B2 (ja) 移動農機
JP2002372124A (ja) 走行伝動装置
JP5324809B2 (ja) 走行車両
JP3108874B2 (ja) 移動農機
JP2011179563A (ja) 作業車両
JP5285321B2 (ja) 走行車両
JP4475006B2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