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3472A -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3472A
CN115943472A CN202180050425.1A CN202180050425A CN115943472A CN 115943472 A CN115943472 A CN 115943472A CN 202180050425 A CN202180050425 A CN 202180050425A CN 115943472 A CN115943472 A CN 115943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ic relay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0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凉
富田满
冈田全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43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3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4Pivoting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0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间的磁干涉。电磁继电器(1)包括触点部(C0)、电磁体装置(5)、第1永久磁体、第2永久磁体以及磁轭(9)。第1永久磁体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一侧。第2永久磁体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磁轭(9)具有第1侧片、第2侧片以及连结片(93)。触点部(C0)和电磁体装置(5)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第1永久磁体配置于第1侧片与触点部(C0)之间。第2永久磁体配置于第2侧片与触点部(C0)之间。连结片(93)和触点部(C0)沿着第3方向(D3)排列。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广泛而言涉及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更详细而言涉及包括永久磁体和磁轭的电磁继电器和包含多个该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继电器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触点开闭部、电磁体块(电磁体装置)以及电弧消弧构件。电磁体块驱动触点开闭部而使触点开闭。电弧消弧构件包括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连接构件(磁轭)和永久磁体。
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排列配置多个的情况下,存在由一部分电磁继电器的永久磁体产生的磁场阻碍其他电磁继电器的电磁体块的动作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0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间的磁干涉的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触点部、电磁体装置、第1永久磁体、第2永久磁体以及磁轭。所述触点部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所述电磁体装置产生驱动所述可动触点的驱动力。所述第1永久磁体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2永久磁体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磁轭具有第1侧片、第2侧片以及连结片。所述连结片将所述第1侧片和所述第2侧片连结。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体装置沿着第2方向排列。所述第2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所述第1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所述第2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所述连结片和所述触点部沿着第3方向排列。所述第3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这两者正交。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包含多个电磁继电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分别包括触点部、电磁体装置、第1永久磁体、第2永久磁体以及磁轭。所述触点部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所述电磁体装置产生驱动所述可动触点的驱动力。所述第1永久磁体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2永久磁体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磁轭具有第1侧片、第2侧片以及连结片。所述连结片将所述第1侧片和所述第2侧片连结。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体装置沿着第2方向排列。所述第2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所述第1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所述第2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所述连结片和所述触点部沿着第3方向排列。所述第3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这两者正交。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以各自的所述磁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剖视图,是表示线圈未通电的状态的图。
图3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剖视图,是表示线圈通电的状态的图。
图4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侧剖视图。
图5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6是包含两个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罩和磁轭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罩的仰视图。
图9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铰链弹簧的安装作业的情形的主视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铰链弹簧的安装作业的情形的主视剖视图。
图12是一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不过,下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下述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的比不限于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1)概要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触点部C0、电磁体装置5、第1永久磁体21、第2永久磁体22以及磁轭9。触点部C0具有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相对。电磁体装置5产生驱动可动触点M1的驱动力。第1永久磁体21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一侧。第2永久磁体22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另一侧。磁轭9具有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连结片93将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连结。触点部C0和电磁体装置5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第2方向D2与第1方向D1正交。第1永久磁体21配置于第1侧片91与触点部C0之间。第2永久磁体22配置于第2侧片92与触点部C0之间。连结片93和触点部C0沿着第3方向D3排列。第3方向D3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这两者正交。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1间的磁干涉。即,与在从电磁体装置5朝向触点部C0的线段的延长线上(图2中的触点部C0的右侧)配置有磁轭9的连结片93的结构(比较例)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连结片93配置于相对于电磁体装置5而言比较近的位置。此外,磁轭9抑制从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因此,在如图6所示那样多个电磁继电器1以相同的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利用某一电磁继电器1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其他电磁继电器1(第2电磁继电器)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由此,能够减小由泄漏磁场对第2电磁继电器的电磁体装置5的动作造成的影响。
在上述比较例中,为了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之间的磁干涉,有时需要将多个电磁继电器相互分离地配置。相对于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缩短多个电磁继电器1的间隔。
此外,着眼于一个电磁继电器1,能够降低利用该电磁继电器1的永久磁体(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该电磁继电器1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由此,能够减小对电磁体装置5的动作造成的影响。即,能够抑制永久磁体与电磁体装置5之间的磁干涉。
此外,电磁继电器单元U1(参照图6)包含多个电磁继电器1。多个电磁继电器1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以各自的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根据这样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与磁轭9彼此不相对的情况相比,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1间的磁干涉的效果提高。
(2)方向的规定
以下,将第1方向D1也称为前后方向,将第2方向D2也称为左右方向,将第3方向D3也称为上下方向。此外,将在从第1永久磁体21观察时第1方向D1上的第2永久磁体22侧规定为后,将在从第2永久磁体22观察时第1方向D1上的第1永久磁体21侧规定为前。此外,将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第2方向D2上的电磁体装置5侧规定为左,将在从电磁体装置5观察时第2方向D2上的触点部C0侧规定为右。此外,将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第3方向D3上的连结片93侧规定为上,将在从连结片93观察时第3方向D3上的触点部C0侧规定为下。不过,这些方向的主旨并非规定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方向。此外,附图中的表示各方向的箭头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记的,并不伴有实体。
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可动触点M1相对于固定触点F1配置于左侧。
(3)用途
电磁继电器1是所谓的铰链型继电器。电磁继电器1例如用于太阳能板的电源电路、蓄电池用电源电路或服务器的电源电路。这些电源电路中的电磁继电器1例如用于限制突入电流的突入电流防止电路。
(4)各端子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包括第1端子36和第2端子46。第1端子36与可动触点M1电连接。第2端子46与固定触点F1电连接。第1端子36和第2端子46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向第3方向D3上的一侧(下侧)延伸。磁轭9的连结片93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第3方向D3上的另一侧(上侧)。
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两个线圈端子511。此外,电磁体装置5具有线圈51。两个线圈端子511中的一者与线圈51的第1端电连接,另一者与线圈51的第2端电连接。经由两个线圈端子511对线圈51通电。
与线圈51的通电的有无相应地,电磁体装置5使可动触点M1在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闭合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和自固定触点F1分离的断开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在线圈51通电时,可动触点M1处于闭合位置,在线圈51未通电时,可动触点M1处于断开位置。在可动触点M1处于闭合位置时,第1端子36与第2端子46之间导通,在可动触点M1处于断开位置时,第1端子36与第2端子46之间变为非导通。
(5)外壳
如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外壳7。外壳7收纳触点部C0、第1永久磁体21以及第2永久磁体22。此外,外壳7收纳电磁体装置5。
外壳7例如以合成树脂为材料而形成。外壳7具有电绝缘性。外壳7具有罩71和基座72。
(5.1)罩
如图7、图8所示,罩71包含罩主体711、两个***部712、壁部713以及多个(在图7中是两个)突起714。
罩主体711的形状是箱状。更详细而言,罩主体711的外形形状是长方体状。罩主体711在下表面具有开口部7110。罩主体711的第2方向D2(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1方向D1的长度和第3方向D3的长度长。
两个***部712设于罩主体711的内部。两个***部712与两个永久磁体即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一对一地对应。在各***部712***有对应的永久磁体。
各***部712的形状是箱状。更详细而言,各***部712的外形形状是长方体状。
各***部712在下表面具有开口部7120。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通过开口部7120而***到对应的***部712。
两个***部712沿着第1方向D1排列。两个***部712中的一者沿着罩主体711的内表面中的前表面配置。两个***部712中的另一者沿着罩主体711的内表面中的后表面配置。此外,两个***部712沿着罩主体711的内表面中的右表面配置。
壁部713的形状是板状。壁部713的厚度方向沿着第2方向D2。壁部713在罩主体711的内部配置于中央附近。壁部713将罩主体711的内部空间中的右侧的第1空间SP1与左侧的第2空间SP2之间分隔。如图2所示,在第1空间SP1配置有触点部C0,在第2空间SP2配置有电磁体装置5。
如图7所示,罩主体711在其外表面具有第1槽部715、第2槽部716以及第3槽部717。第1槽部715与第2槽部716和第3槽部717分别相连。
第1槽部715设于罩主体711的上表面S3。第1槽部715跨罩主体711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间地设置。在第1槽部715***有磁轭9的连结片93。
第2槽部716设于罩主体711的前表面S1。第2槽部716自第1槽部715的前端向下延伸。在第2槽部716***有磁轭9的第1侧片91。
第3槽部717设于罩主体711的后表面S2(参照图4)。第3槽部717自第1槽部715的后端向下延伸。在第3槽部717***有磁轭9的第2侧片92。
两个突起714中的一者自第2槽部716的底面突出。两个突起714中的另一者自第3槽部717的底面突出。
(5.2)基座
如图2所示,基座72以堵塞罩主体711的开口部7110的方式安装于罩主体711。
基座72包含基座主体721和多个壁部722。基座主体721的形状是长方形状的板状。基座主体721的厚度方向沿着第3方向D3。多个壁部722自基座主体721向上突出。在多个壁部722之间配置有其他结构。具体而言,在多个壁部722之间配置有后述的卡板(日文:カード)6、可动导电部3以及固定导电部4。
电磁继电器1的第1端子36、第2端子46以及两个线圈端子511通过形成于基座主体721的贯通孔而暴露于外壳7之外。
(6)永久磁体
如图4所示,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分别***到罩71的对应的***部712。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分别例如是钕磁体。
第1永久磁体21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前方,第2永久磁体22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后方。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在前后方向上与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重叠。
第1永久磁体21的磁矩的方向沿着第1方向D1。第2永久磁体22的磁矩的方向沿着第1永久磁体21的磁矩的方向。第1永久磁体21中的距触点部C0较近的一侧的端是N极,相反侧的端是S极。第2永久磁体22中的距触点部C0较近的一侧的端是S极,相反侧的端是N极。因此,触点部C0的周围的磁场的方向是向后。
在图4中,对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各自的N极侧标注“N”的文字,对S极侧标注“S”的文字。不过,图4中的“N”和“S”分别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注的文字,并非实际标注的文字。
(7)磁轭
磁轭9由铁(例如,电磁软铁)等磁性材料形成。如图4所示,磁轭9的从第2方向D2观察到的形状是U字状。磁轭9具有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
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各自的形状是板状。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各自的俯视形状是矩形状。“矩形”是包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的厚度方向沿着第1方向D1。连结片93的厚度方向沿着第3方向D3。
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在第1方向D1上彼此相对。连结片93将第1侧片91的上端与第2侧片92的上端相连。
如上所述,磁轭9***到在罩主体711的外表面形成的第1槽部715、第2槽部716以及第3槽部717(参照图7)。由此,磁轭9保持于外壳7的外表面。
如图7所示,在第1侧片91形成有贯通孔911。在第2侧片92形成有贯通孔921。在连结片93形成有贯通孔931。在贯通孔911***有罩71的两个突起714中的一者。在贯通孔921***有罩71的两个突起714中的另一者。
在将磁轭9安装于罩71时,磁轭9从罩71的上方向下方下降,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与两个突起714接触。由于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与两个突起714的接触压力,磁轭9以第1侧片91与第2侧片92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弹性变形。然后,通过向贯通孔911、921分别***突起714,磁轭9相对于罩71的安装完成。即,两个贯通孔911、921和两个突起714构成用于磁轭9与罩71的安装的安装构造。
如图4所示,第1侧片91相对于第1永久磁体21配置于外侧。即,第1侧片91配置于第1永久磁体21的前方。
第2侧片92相对于第2永久磁体22配置于外侧。即,第2侧片92配置于第2永久磁体22的后方。
在电磁继电器1中,形成有由从第1永久磁体21经过触点部C0的周围、第2永久磁体22、第2侧片92、连结片93以及第1侧片91而返回到第1永久磁体21的路径构成的磁路。利用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通通过该磁路。
外壳7(罩71)的导磁率比磁轭9的导磁率低。此外,如图4所示,罩主体711的一部分将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分隔,罩主体711的另一部分将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分隔。更详细而言,罩主体711中的包含第2槽部716的底面的部位将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分隔。此外,罩主体711中的包含第3槽部717的底面的部位将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分隔。
也就是说,在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者)设有与磁轭9相比导磁率较低的区域。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图示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的区域R1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的区域R2。区域R1、R2分别是由罩主体711占据的区域。
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1侧片91的外表面的面和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2侧片92的外表面的面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者)是平面状。更详细而言,如图4、图5所示,跨外壳7的罩主体711的前表面S1和第1侧片91的前表面910的面是平面状。此外,跨外壳7的罩主体711的后表面S2和第2侧片92的后表面920的面是平面状。
在本公开中,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1侧片91的外表面的面是“平面状”是指满足以下的第1条件、第2条件。第1条件是外壳7的外表面的法线方向沿着第1侧片91的外表面的法线方向。第2条件是在外壳7的外表面与第1侧片91的外表面之间没有台阶,或者,即使在有台阶的情况下该台阶的高度也比预定高度小。台阶的高度的方向是沿着第1侧片91的法线方向的方向。预定高度比第1侧片91的厚度小。另外,在外壳7的外表面与第1侧片91的外表面之间也可以具有沿着第1侧片91的外表面的方向的间隙。
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2侧片92的外表面的面是“平面状”是指满足在上述的第1条件、第2条件中将第1侧片91替换为第2侧片92而得到的条件。
此外,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连结片93的外表面的面是平面状。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跨外壳7的罩主体711的上表面S3和连结片93的上表面930的面是平面状。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连结片93的外表面的面是“平面状”是指满足在上述的第1条件、第2条件中将第1侧片91替换为连结片93而得到的条件。
(8)可动导电部
图9是省略了罩71、磁轭9、第1永久磁体21以及第2永久磁体22的图。可动导电部3具有第1触点构件31和第1保持构件32。第1触点构件31包含可动触点M1。第1保持构件32保持第1触点构件31。
第1保持构件32是板状。第1保持构件32具有导电性。第1保持构件32例如以金属板为材料而形成。
第1保持构件32包含基部321、第1延伸部322、第2延伸部323以及两个臂部324。在基部321保持有第1触点构件31。第1延伸部322自基部321向下延伸。第2延伸部323自基部321的上端向左延伸。两个臂部324自第1延伸部322的上端向上延伸。两个臂部324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在两个臂部324之间配置有基部321。
第1延伸部322与第1端子36(参照图1)电连接。可动触点M1经由第1保持构件32而与第1端子36电连接。
如图2所示,第1触点构件31包含头部311和身部312。头部311的形状是圆台状。头部311的轴向沿着第2方向D2。头部311的右表面作为可动触点M1发挥功能。第1触点构件31中的作为可动触点M1发挥功能的右表面例如由银合金(AgNi或AgSnO2)形成。第1触点构件31中的可动触点M1以外的部位例如由韧铜等铜合金形成。第1触点构件31中的作为可动触点M1发挥功能的面(右表面)是球面状。另外,第1触点构件31中的作为可动触点M1发挥功能的面(右表面)也可以是平面状或圆顶状。
身部312自头部311的左端突出。身部312***到第1保持构件32的基部321的贯通孔。第1触点构件31以身部312穿过基部321的贯通孔的状态通过铆接而固定于基部321。由此,第1触点构件31与第1保持构件32电连接。
(9)卡板
如图2、图9所示,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卡板6。卡板6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外壳7的基座72。
卡板6自电磁体装置5承受力而旋转,推压第1保持构件32。第1保持构件32被卡板6推压而弹性变形。由此,可动触点M1从自固定触点F1分离的断开位置向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闭合位置移动。
卡板6例如以合成树脂为材料而形成。卡板6具有电绝缘性。卡板6包含卡板主体61、两个第1突部62以及第2突部63。
卡板主体61形成为长方形状的板状。卡板主体61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611(轴部)保持于基座72的轴承部。卡板6能够以被保持在基座72的轴承部的第1端611为支点而旋转。
两个第1突部62自卡板主体61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突出。两个第1突部62的突出的方向沿着向右的方向。两个第1突部62与可动导电部3的两个臂部324一对一地对应。各第1突部62推压对应的臂部324而使可动导电部3弹性变形。
第2突部63自卡板主体61向与第1突部62相反的方向突出。第2突部63是自电磁体装置5承受力的部位。
(10)固定导电部
固定导电部4具有第2触点构件41、第2保持构件42以及延伸部43。第2触点构件41包含固定触点F1。第2保持构件42保持第2触点构件41。延伸部43与第2保持构件42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
第2触点构件41、第2保持构件42以及延伸部43分别形成为板状。在从第1方向D1观察时,第2保持构件42的形状是向左凸出的曲线状。第2触点构件41配置于第2保持构件42的左端。第2触点构件41的左表面作为固定触点F1发挥功能。
延伸部43配置于第2保持构件42的右方。延伸部43自第2保持构件42的右端向下延伸。
第2触点构件41例如由银氧化锡等银氧化物或银镍形成。第2保持构件42和延伸部43例如由铜合金形成。更详细而言,第2保持构件42和延伸部43由磷青铜、包含铬的铜合金(铜-铬合金)或包含锡的铜合金(铜-锡系合金)等形成。
第2触点构件41压焊于第2保持构件42。更详细而言,第2触点构件41通过利用冷压接或冷压焊等而压焊于第2保持构件42,从而固定于第2保持构件42。此外,由此,第2触点构件41与第2保持构件42电连接。
延伸部43与第2端子46电连接。固定触点F1经由第2保持构件42和延伸部43而与第2端子46电连接。
(11)消弧作用
第1端子36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电连接,第2端子46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侧电连接。因此,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时,电流从可动触点M1向固定触点F1流动。此外,由于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触点部C0处的磁场的方向成为向后。
在可动触点M1从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闭合位置向自固定触点F1分离的断开位置移动时,有时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电流的方向成为大致向右。因此,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成为大致向上。也就是说,电弧被向上拉伸。由此,促进电弧的消弧。
(12)电磁体装置
如图2所示,电磁体装置5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左侧。电磁体装置5具有线圈51、衔铁52、传递部53、铁芯54、线圈架55、磁性构件56(磁轭)、铰链弹簧57以及第3永久磁体58。
线圈架55的形状是圆筒状。线圈架55的轴向沿着第3方向D3。线圈架55固定于基座72。线圈架55具有电绝缘性。线圈51由卷绕于线圈架55的导线构成。
铁芯54形成为圆柱状。铁芯54***到线圈架55的内侧。铁芯54的轴向沿着第3方向D3。
磁性构件56固定于基座72。磁性构件56具有第1壁部561、第2壁部562以及第3壁部563。第1壁部561、第2壁部562以及第3壁部563分别形成为板状。
第1壁部561的厚度方向沿着第3方向D3。在第1壁部561固定有铁芯54的下端部。第2壁部562自第1壁部561的一端向与第1壁部561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第3壁部563配置于第2壁部562与线圈51之间。在第2壁部562与第3壁部563之间夹有第3永久磁体58。
衔铁52具有第1板部521和第2板部522。第1板部521与铁芯54的第1端541(上端)相对。第2板部522自第1板部521的一端向与第1板部521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包含第1板部521与第2板部522的交界部分的中间部523支承于磁性构件56的第2壁部562。衔铁52被支承为能够以中间部523为支点而在第1板部521自铁芯54的第1端541分离的第1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和第1板部521与铁芯54的第1端541接触的第2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之间旋转。通过线圈51通电,第1板部521被向铁芯54吸引,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此时,衔铁52以沿着第1方向D1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此外,在衔铁52形成有贯通孔525(参照图10、图11)。贯通孔525从第2板部522跨至第1板部521的右侧面5210(参照图10、图11)地形成。此外,贯通孔525形成于包含第2板部522的第1方向D1上的中心的区域。
线圈51和铁芯54构成电磁体E1。即,电磁体装置5具有电磁体E1和衔铁52。在线圈51通电时,衔铁52(第1板部521)被在与电磁体E1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向电磁体E1吸引。吸引衔铁52的力作为驱动可动触点M1的驱动力发挥作用。
在线圈51通电且衔铁52与铁芯54接触时,形成由从第3永久磁体58和磁性构件56经过衔铁52、铁芯54而返回到磁性构件56的路径构成的磁路。利用线圈51产生的磁场通过上述磁路。
铰链弹簧57固定于磁性构件56的第2壁部562。此外,铰链弹簧57穿过衔铁52的贯通孔525(参照图10、图11)。铰链弹簧57固定于衔铁52。在线圈51通电且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时,铰链弹簧57被衔铁52拉拽而弹性变形。在线圈51从通电的状态成为未通电的状态时,铰链弹簧57弹性恢复,由此,衔铁52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旋转。
如图2、图10、图11所示,铰链弹簧57具有弹簧片571和折回部572。弹簧片571形成为纵长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弹簧片571的长度方向沿着第3方向D3。折回部572在从弹簧片571观察时位于衔铁52的第1板部521侧。也就是说,折回部572相对于弹簧片571位于左方。折回部572与弹簧片571的顶端(长度方向的一端。上端)相连。折回部572自弹簧片571的顶端向折回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折回部572自弹簧片571的顶端向下延伸。折回部572通过将铰链弹簧5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端)折回而形成。更详细而言,折回部572通过将铰链弹簧5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折边弯曲而形成。铰链弹簧5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左方突出与折回部572的厚度相应的尺寸。
如图11所示,弹簧片571穿过贯通孔575。折回部572设于贯通孔575之外。此外,折回部572在从第1方向D1观察时设于自衔铁52突出的位置。更详细而言,折回部572相对于衔铁52的第1板部521配置于上方。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与衔铁52相对(参照图11)。更详细而言,顶端5720在上下方向上与衔铁52的第1板部521相对。
弹簧片571的左侧面与衔铁52的第1板部521接触,铰链弹簧57由第1板部521向右推压而弹性变形。铰链弹簧57通过对衔铁52施加向左的恢复力(弹簧力)而将衔铁52支承为能够旋转。
铰链弹簧57的折回部572在上下方向上与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相对,因此即使衔铁52要向上移动,也能够通过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与折回部572接触来抑制衔铁52的向上的移动(上浮)。在此,在衔铁52的中间部523与第2壁部562的角部5620接触的状态下,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下端)与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未接触。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与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的间隔优选为10~15μm左右。不过,也可以是,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与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接触。
传递部53安装于衔铁52的第2板部522。传递部53例如以合成树脂为材料而形成。传递部53具有电绝缘性。传递部53与卡板6的第2突部63相对。在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时,传递部53与其联动地旋转,推压卡板6的第2突部63。此时,卡板6以卡板主体61的第1端611为支点而旋转。于是,卡板6的两个第1突部62分别推压可动导电部3的对应的臂部324(参照图9),使可动导电部3弹性变形。由此,可动触点M1从自固定触点F1分离的断开位置向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闭合位置移动。
在从线圈51通电的状态成为未通电的状态时,衔铁52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旋转,可动导电部3弹性恢复,从而可动触点M1向断开位置移动。
在电磁体装置5中,衔铁52中的与电磁体E1(线圈51和铁芯54)相对的部位(第1板部521)在从电磁体E1观察时配置于第3方向D3上的一侧(上侧)。此外,磁轭9的连结片93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第3方向D3上的上述一侧(上侧)。
(13)电磁继电器单元
如图6所示,电磁继电器单元U1包含多个电磁继电器1(在图6中是两个)。两个电磁继电器1的结构彼此相同。以下,为了区分两个电磁继电器1,有时将一个电磁继电器1称为电磁继电器1A,将另一个电磁继电器1称为电磁继电器1B。此外,以电磁继电器1A的结构为基准而规定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以及第3方向D3。
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在第1方向D1上彼此相邻。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相对。此外,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各自的磁轭9相互接触。更详细而言,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的第1侧片91的前表面910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的第2侧片92的后表面920接触。也就是说,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面接触。
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在第2方向D2上配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电磁继电器1A的中心位于比电磁继电器1B的中心靠右的位置。
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均以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电磁体装置5位于左方的方向配置。此外,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均以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磁轭9的连结片93位于上方的方向配置。
在此,将第1方向D1上的两侧中的一侧(后侧)设为X轴的正侧。在图6中,图示与第1方向D1平行的X轴和与第2方向D2平行的Y轴。附图中的表示X轴和Y轴的箭头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记的,并不伴有实体。
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各自中,第1永久磁体21与第2永久磁体22之间的磁场的方向(图6的箭头H1、H2的方向)是沿着第1方向D1且朝向X轴的正侧的方向。也就是说,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各自中,第1永久磁体21与第2永久磁体22之间的磁场的方向是向后。
因此,与电磁继电器1A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磁通易于从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中的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磁轭9向另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磁轭9移动。因此,能够降低磁通(磁场)向自磁轭9分离的位置泄漏的可能性。特别是,能够降低从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中的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磁轭9泄漏的磁通向另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
此外,在各电磁继电器1A、1B中,在第1永久磁体21与第2永久磁体22之间配置有触点部C0。在各电磁继电器1A、1B中,触点部C0的周围的磁场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向后)。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与电磁继电器1A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触点部C0的周围的磁场的强度降低的情况。
在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多个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相互耦合。或者,也可以在预定的构件保持有多个电磁继电器1。
(14)优点
利用电磁继电器1A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存在向电磁继电器1A、1B各自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而妨碍电磁体装置5的动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由泄漏磁场引起电磁体装置5的衔铁52与电磁体E1之间的吸引力增大或减小的可能性。由此,存在为了使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而需要的对线圈51施加的电压的大小比设计值高或低的可能性。此外,存在为了使衔铁52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返回而需要的对线圈51施加的电压的大小比设计值高或低的可能性。因此,存在随着衔铁52的旋转而进行的触点部C0的开闭动作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磁轭9的连结片93配置于相对于电磁体装置5而言比较近的位置,因此能够降低利用电磁继电器1A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电磁继电器1A、1B各自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
此外,在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相对,因此通过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的磁场易于通过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因此,能够降低磁场向各电磁继电器1的磁轭9之外泄漏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1A的磁轭9与电磁继电器1B的磁轭9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磁场。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降低利用电磁继电器1A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对电磁继电器1A、1B的动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效果。同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降低利用电磁继电器1B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对电磁继电器1A、1B的动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效果。
此外,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在第2方向D2上配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因此,如图6所示,电磁继电器1A的电磁体装置5与电磁继电器1B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之间的距离变得比较短。但是,利用磁轭9,能够降低自电磁继电器1B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电磁继电器1A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是图6那样的配置,泄漏磁场对电磁继电器1A的动作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
(15)动作例
接下来,说明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例。
如图2所示,在线圈51未通电的状态下,可动触点M1处于断开位置。在线圈51通电时,通过利用线圈51产生的磁场,在衔铁52的第1板部521与铁芯54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该吸引力,衔铁52以第1板部521朝向铁芯54移动的方式旋转。也就是说,此时,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
在衔铁52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时,卡板6被驱动,利用卡板6驱动可动导电部3。即,卡板6以第1端611为中心而旋转,卡板6的两个第1突部62推压可动导电部3的两个臂部324(参照图9),从而可动导电部3以可动触点M1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移动的方式弹性变形。
在可动触点M1到达闭合位置而与固定触点F1接触之后,若卡板6的两个第1突部62进一步推压可动导电部3的两个臂部324,则两个臂部324通过弹性变形而吸收来自两个第1突部62的力。也就是说,两个臂部324具有弹性,从而在可动触点M1到达闭合位置之后卡板6也存在进一步旋转的余地。由此,能够适当地保持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线圈51成为未通电的状态时,第1板部521与铁芯54之间的吸引力消失。于是,衔铁52由于铰链弹簧57的弹性力而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旋转。此外,可动导电部3以可动触点M1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的方式弹性恢复。随之,卡板6向线圈51通电之前的位置返回。
(16)铰链弹簧的安装作业
接下来,说明铰链弹簧57的安装作业。
进行安装作业的作业人员将铰链弹簧57从下向上地***到衔铁52的贯通孔525(参照图10)。此时,存在衔铁52的第1板部521的右侧面5210与铰链弹簧57的折回部572的左侧面接触的情况。于是,铰链弹簧57自右侧面5210承受向右的力,弹簧片571向右挠曲(弹性变形)。
然后,由作业人员使弹簧片571进一步向上移动,如图11所示,若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下端)越过第1板部521的上端,则对折回部572施加的力变弱,因此弹簧片571的弹性变形量减少。即,弹簧片571向左方弹性恢复。之后,作业人员将弹簧片571固定于第2壁部562。
这样,在向贯通孔525中***铰链弹簧57的过程中,由于自右侧面5210施加的反作用力而弹簧片571自动挠曲,因此能够谋求铰链弹簧57相对于衔铁52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并且,在安装作业完成后,在折回部572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折回部572与第1板部521的上表面5211相对,因此能够抑制弹簧片571自贯通孔525脱离的情况。
折回部572的左侧面也可以成为从折回部572的下端朝向上端倾斜的倾斜面。更详细而言,折回部572的左侧面也可以以越远离铰链弹簧57的上端则与弹簧片571之间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也就是说,也可以由折回部572和弹簧片571形成倒V字状形状。在该结构中,在折回部572的左侧面与第1板部521的右侧面5210接触时(参照图10),随着铰链弹簧57向上移动,自右侧面5210承受向右的力的弹簧片571向右挠曲(弹性变形)。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下,列举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适当组合而实现。
也可以是,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在第2方向D2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是,如图12所示,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以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各自的中心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方式配置。此外,也可以是,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A、1B以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各自的磁轭9的中心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方式配置。
也可以是,电磁继电器单元U1包含三个以上的电磁继电器1。
在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也可以是,多个电磁继电器1中的两个以上的电磁继电器1共有外壳7。也就是说,也可以是,在一个外壳7收纳有两个以上的电磁继电器1各自的触点部C0、第1永久磁体21以及第2永久磁体22等,保持有两个以上的电磁继电器1各自的磁轭9。
也可以是,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的区域R1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的区域R2不是由外壳7(罩主体711)占据的区域。区域R1、R2例如也可以是由空气占据的区域(空隙)。也就是说,第1永久磁体21和第1侧片91也可以隔着空隙相对。此外,第2永久磁体22和第2侧片92也可以隔着空隙相对。空气的导磁率比磁轭9的导磁率低。
磁轭9的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并非必须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也可以是,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形成。或者,也可以是,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中的一者由与剩余的两者不同的材料形成。在这些情况下,优选的是,区域R1的导磁率比第1侧片91的导磁率低。此外,优选的是,区域R2的导磁率比第2侧片92的导磁率低。此外,优选的是,外壳7的导磁率比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中的任一者的导磁率低。
也可以是,磁轭9具有供突起714***的凹部来代替贯通孔911、921。
也可以是,磁轭9具有突起来代替贯通孔911、921。也可以是,罩71具有供磁轭9的突起***的贯通孔或凹部来代替突起714。
也可以是,磁轭9收纳于外壳7。不过,在该情况下也是,优选确保磁轭9与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之间的距离。此外,在磁轭9收纳于外壳7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磁轭9与固定导电部4之间的电绝缘性,优选的是,磁轭9被具有电绝缘性的构件包覆。
在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的磁轭9并非必须相互接触,也可以空开各磁轭9间的间隔地配置。
在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也可以是,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中的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方向是与另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由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一致,优选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1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的磁极的方向设为与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
在实施方式中,包含可动触点M1的第1触点构件31是通过铆接而安装于第1保持构件32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1触点构件31压焊于第1保持构件32。或者,也可以是,第1触点构件31与第1保持构件32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包含固定触点F1的第2触点构件41是压焊于第2保持构件42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2触点构件41通过铆接等而安装于第2保持构件42。或者,也可以是,第2触点构件41与第2保持构件42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
也可以是,可动触点M1相对于固定触点F1配置于右侧。
也可以是,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沿着第3方向D3排列。
电磁继电器1不限定于铰链型继电器。也可以是,电磁继电器1是通过相当于可动导电部3的可动件直线运动而成为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相互接触的状态和分离的状态的插棒型继电器。
(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等,公开了以下的形态。
第1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触点部(C0)、电磁体装置(5)、第1永久磁体(21)、第2永久磁体(22)以及磁轭(9)。触点部(C0)具有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相对。电磁体装置(5)产生驱动可动触点(M1)的驱动力。第1永久磁体(21)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一侧。第2永久磁体(22)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另一侧。磁轭(9)具有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连结片(93)将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连结。触点部(C0)和电磁体装置(5)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第2方向(D2)与第1方向(D1)正交。第1永久磁体(21)配置于第1侧片(91)与触点部(C0)之间。第2永久磁体(22)配置于第2侧片(92)与触点部(C0)之间。连结片(93)和触点部(C0)沿着第3方向(D3)排列。第3方向(D3)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这两者正交。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1)间的磁干涉。即,与在从电磁体装置(5)朝向触点部(C0)的线段的延长线上配置有磁轭(9)的连结片(93)的结构相比,在上述的电磁继电器(1)中,连结片(93)配置于相对于电磁体装置(5)而言比较近的位置。此外,磁轭(9)抑制利用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因此,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以相同的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利用某一电磁继电器(1)的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其他电磁继电器(1)(第2电磁继电器)的电磁体装置(5)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由此,能够减少由泄漏磁场对第2电磁继电器的电磁体装置(5)的动作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第2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在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与磁轭(9)相比导磁率较低的区域(R1、R2)。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第1永久磁体(21)和第1侧片(91)直接接触且第2永久磁体(22)和第2侧片(92)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的距离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的距离较大。由此,抑制利用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的泄漏的效果提高。
此外,在第3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2形态的基础上,还包括外壳(7)。外壳(7)与磁轭(9)相比导磁率较低。外壳(7)收纳触点部(C0)、第1永久磁体(21)以及第2永久磁体(22)。磁轭(9)保持于外壳(7)的外表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利用外壳(7)的厚度,能够确保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的距离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第4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3形态的基础上,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1侧片(91)的外表面的面和跨外壳(7)的外表面和第2侧片(92)的外表面的面中的至少一者是平面状。
根据上述的结构,将多个电磁继电器(1)没有间隙地(或者空开比较小的间隙地)排列。
此外,在第5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电磁体装置(5)具有电磁体(E1)和衔铁(52)。衔铁(52)被在与电磁体(E1)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向电磁体(E1)吸引。衔铁(52)中的与电磁体(E1)相对的部位(第1板部521)在从电磁体(E1)观察时配置于第3方向(D3)上的一侧。连结片(93)在从触点部(C0)观察时配置于第3方向(D3)上的上述一侧。
根据上述的结构,衔铁(52)和连结片(93)配置于相同侧,因此能够降低利用第1永久磁体(21)和第2永久磁体(22)产生的磁场向衔铁(52)的周围泄漏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6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电磁体装置(5)具有电磁体(E1)、衔铁(52)以及铰链弹簧(57)。衔铁(52)被在与电磁体(E1)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向电磁体(E1)吸引,以沿着第1方向(D1)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铰链弹簧(57)将衔铁(52)支承为能够旋转。铰链弹簧(57)具有弹簧片(571)和自弹簧片(571)的顶端向折回的方向延伸的折回部(572)。折回部(572)在从第1方向(D1)观察时设于自衔铁(52)突出的位置。折回部(572)的顶端(5720)与衔铁(52)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折回部(572)与衔铁(52)接触而自动地使弹簧片(571)挠曲,因此能够谋求铰链弹簧(57)相对于衔铁(52)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
关于第1形态以外的结构,并非电磁继电器(1)所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此外,第7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包含多个电磁继电器(1)。多个电磁继电器(1)分别包括触点部(C0)、电磁体装置(5)、第1永久磁体(21)、第2永久磁体(22)以及磁轭(9)。触点部(C0)具有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相对。电磁体装置(5)产生驱动可动触点(M1)的驱动力。第1永久磁体(21)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一侧。第2永久磁体(22)相对于触点部(C0)配置于第1方向(D1)上的另一侧。磁轭(9)具有第1侧片(91)、第2侧片(92)以及连结片(93)。连结片(93)将第1侧片(91)和第2侧片(92)连结。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触点部(C0)和电磁体装置(5)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第2方向(D2)与第1方向(D1)正交。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第1永久磁体(21)配置于第1侧片(91)与触点部(C0)之间。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第2永久磁体(22)配置于第2侧片(92)与触点部(C0)之间。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连结片(93)和触点部(C0)沿着第3方向(D3)排列。第3方向(D3)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这两者正交。多个电磁继电器(1)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以各个磁轭(9)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1)间的磁干涉。
此外,在第8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在第7形态的基础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的磁轭(9)相互接触。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两个磁轭(9)相互不接触的情况相比,抑制多个电磁继电器(1)间的磁干涉的效果提高。
此外,在第9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在第7形态或第8形态的基础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在第2方向(D2)上配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进行多个电磁继电器(1)的多种配置。
此外,在第10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在第7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多个电磁继电器(1)分别还包括与磁轭(9)相比导磁率较低的外壳(7)。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外壳(7)收纳触点部(C0)、第1永久磁体(21)以及第2永久磁体(22)。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多个电磁继电器(1)集中于一个外壳(7)的情况不同,能够单独地配置多个电磁继电器(1)。
此外,在第11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在第10形态的基础上,在多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磁轭(9)保持于外壳(7)的外表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利用外壳(7)的厚度,能够确保第1永久磁体(21)与第1侧片(91)之间的距离和第2永久磁体(22)与第2侧片(92)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第12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单元(U1)中,在第7形态~第11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将第1方向(D1)上的两侧中的一侧设为X轴的正侧。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各自中,第1永久磁体(21)与第2永久磁体(22)之间的磁场的方向是沿着第1方向(D1)且朝向X轴的正侧的方向。
根据上述的结构,磁通比较易于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1)的磁轭(9)间移动,因此能够降低磁通向自磁轭(9)分离的位置泄漏的可能性。
关于第7形态以外的结构,并非电磁继电器单元(U1)所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5、电磁体装置;7、外壳;9、磁轭;21、第1永久磁体;22、第2永久磁体;52、衔铁;57、铰链弹簧;91、第1侧片;92、第2侧片;93、连结片;521、第1板部(相对的部位);571、弹簧片;572、折回部;5720、顶端;C0、触点部;D1、第1方向;D2、第2方向;D3、第3方向;E1、电磁体;F1、固定触点;M1、可动触点;R1、R2、区域;U1、电磁继电器单元。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触点部,其具有固定触点和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可动触点;
电磁体装置,其产生驱动所述可动触点的驱动力;
第1永久磁体,其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一侧;
第2永久磁体,其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
磁轭,其具有第1侧片、第2侧片以及将所述第1侧片和所述第2侧片连结的连结片,
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体装置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
所述第1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
所述第2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
所述连结片和所述触点部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方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第1永久磁体与所述第1侧片之间和所述第2永久磁体与所述第2侧片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磁轭相比导磁率较低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外壳,该外壳与所述磁轭相比导磁率较低,收纳所述触点部、所述第1永久磁体以及所述第2永久磁体,
所述磁轭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所述第1侧片的外表面的面和跨所述外壳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第2侧片的外表面的面中的至少一者是平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体装置具有电磁体和被在与所述电磁体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向所述电磁体吸引的衔铁,
所述衔铁中的与所述电磁体相对的部位在从所述电磁体观察时配置于所述第3方向上的一侧,
所述连结片在从所述触点部观察时配置于所述第3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体装置具有电磁体、被在与所述电磁体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向所述电磁体吸引且以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衔铁以及将所述衔铁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铰链弹簧,
所述铰链弹簧具有弹簧片和自所述弹簧片的顶端向折回的方向延伸的折回部,
所述折回部在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设于自所述衔铁突出的位置,
所述折回部的顶端与所述衔铁相对。
7.一种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单元包含多个电磁继电器,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触点部,其具有固定触点和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可动触点;
电磁体装置,其产生驱动所述可动触点的驱动力;
第1永久磁体,其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第1方向上的一侧;
第2永久磁体,其相对于所述触点部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
磁轭,其具有第1侧片、第2侧片以及将所述第1侧片和所述第2侧片连结的连结片,
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
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体装置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
所述第1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
所述第2永久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侧片与所述触点部之间,
所述连结片和所述触点部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方向排列,
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电磁继电器以各自的所述磁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彼此相邻的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各自的所述磁轭相互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彼此相邻的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在所述第2方向上配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分别还包括与所述磁轭相比导磁率较低的外壳,
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
所述外壳收纳所述触点部、所述第1永久磁体以及所述第2永久磁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在所述多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
所述磁轭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将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设为X轴的正侧,
在彼此相邻的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各自中,所述第1永久磁体与所述第2永久磁体之间的磁场的方向是沿着所述第1方向且朝向所述X轴的所述正侧的方向。
CN202180050425.1A 2020-09-07 2021-07-19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Pending CN1159434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0037 2020-09-07
JP2020150037 2020-09-07
PCT/JP2021/027030 WO2022049912A1 (ja) 2020-09-07 2021-07-19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磁継電器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472A true CN115943472A (zh) 2023-04-07

Family

ID=8049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0425.1A Pending CN115943472A (zh) 2020-09-07 2021-07-19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49912A1 (zh)
CN (1) CN115943472A (zh)
WO (1) WO20220499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5755B2 (ja) * 2011-03-15 2012-1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909993B2 (ja) * 2017-03-30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49912A1 (zh) 2022-03-10
WO2022049912A1 (ja)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6227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054670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1732099A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221846A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590194A1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0660616B (zh) 电磁继电器以及电磁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US11309154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2144421B1 (ko) 전자기 릴레이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JP2007018913A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EP4261868A1 (en) Contact apparatus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5943472A (zh)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单元
WO2019087927A1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電磁石装置
US1037378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5910692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0520957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2005183097A (ja) 電磁リレー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JP7117497B2 (ja)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リレー
CN101329967B (zh) 高频继电器
CN115910691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24039490A (ja)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7174534A (zh) 引出结构及磁保持继电器
JP2024081445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