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7653A -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7653A
CN114447653A CN202111304413.5A CN202111304413A CN114447653A CN 114447653 A CN114447653 A CN 114447653A CN 202111304413 A CN202111304413 A CN 202111304413A CN 114447653 A CN114447653 A CN 114447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xtending
flat conductor
arm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44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将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47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7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端子紧密地排列的同时确保用于对端子进行嵌件成型保持的成型模具的模具销的强度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多个端子(20)的延伸部(33、43)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分开形成,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外壳(10)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位于外壳(10)侧的端部处具有端子排列方向的端子宽度比被保持部(32、42)的端子宽度窄的窄幅部(33A‑1、44A‑1),通过该窄幅部(33A‑1、44A‑1)形成有开口部(33A‑2、44A‑2),任意的延伸部(33)的窄幅部(33A‑1)和夹着开口部(33A‑2)与该窄幅部(33A‑1)相邻的其他的延伸部(43)的间隔比互相相邻的被保持部(32、42)彼此的间隔大。

Description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电路基板且供扁平型导体连接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这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状态下连接有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该连接器的由外壳保持的多个端子的安装部以在电路基板上排列的状态焊接安装到电路基板。由于多个端子通常排列有多个,因此,为了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需要安装部彼此紧密地定位。
作为端子的安装部紧密地排列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形成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得到的、从载体(连结片)梳齿状地延伸的端子(专利文献1中的“触点”)的半加工品,并且利用外壳对该半加工品的各端子进行保持,之后从端子分离并去除载体,由此制造连接器。
在这样的连接器中,若端子彼此紧密地排列,则在一个半加工品中,存在无法在端子彼此之间充分地确保用于冲裁的刀片的间隔等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两个半加工品并将两个半加工品错开端子的半间距并且在载体之间彼此固定,在利用外壳对其进行保持之后将载体分离,由此紧密地排列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61-194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将端子紧密地排列的连接器中,将端子与外壳嵌件成型来保持端子的形式较多。在这种连接器中,一般而言,必须高精度地确保端子之间的小间隔,以便成型外壳且端子之间能够紧密地定位,并且在端子之间配置有成型模具的销等构件(模具销)。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若通过嵌件成型来保持端子,则端子之间的间隔变得太小而无法配置模具销、或者模具销变得过细而无法确保其强度。不过,若端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则无法实现将端子紧密地排列的最初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上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能够在使端子紧密地排列的同时确保用于对端子进行嵌件成型保持的成型模具的模具销的强度。
本发明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并且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扁平型导体的前端侧部分电连接,其中,具有:多个端子,上述多个端子呈将金属板构件沿其板厚方向弯曲的形状;以及外壳,上述外壳通过嵌件成型对将上述带宽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的上述多个端子进行保持。
在这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其特征是,上述多个端子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具有被保持部和延伸部,上述被保持部被保持于上述外壳,上述延伸部从上述外壳延伸并形成有焊接安装到电路基板的安装部,互相相邻的上述被保持部彼此和互相相邻的上述延伸部彼此以在上述前后方向上具有重叠的范围的方式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排列并定位,上述延伸部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为一个或分开形成为多个,上述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位于外壳侧的端部处具有窄幅部,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的端子宽度比上述被保持部的端子宽度窄,通过该窄幅部形成有开口部,任意的延伸部的上述窄幅部和夹着上述开口部与该窄幅部相邻的其他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隔比互相相邻的上述被保持部彼此的间隔大。
在本发明中,通过端子中的延伸部的窄幅部形成有开口部,并且使成型模具的模具销能够进入到该开口部,因此,即使以使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排列端子,也能够在不需要较细地形成模具销的情况下在端子和外壳的嵌件成型时以具有足够强度的方式配置模具销。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端子的上述开口部在上述延伸部的侧缘形成为凹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端子具有在扁平型导体的厚度方向上对上述扁平型导体进行夹持的第一端子构件和第二端子构件,通过上述第一端子构件的上述第一延伸部和上述第二端子构件的上述第二延伸部来形成上述延伸部,并且在上述第一延伸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上述窄幅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端子具有第一端子构件和第二端子构件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侧缘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侧缘,通过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对的凹部形成有开口部。这样,相对的第一延伸部的凹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凹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开口空间,从而能够使粗的模具销进入。
根据本发明,通过端子中的延伸部的窄幅部形成有开口部,并且使成型模具的模具销能够进入到该开口部,因此,能够在不使端子整个区域变窄也不使端子的排列间距变大的情况下使用具有足够强度的模具销,并且能够在将端子保持于正确位置的同时紧密地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与扁平型导体一起示出的立体图,图1的(A)示出了扁平型导体的***之前的状态,图1的(B)示出了扁平型导体的***之后的状态。
图2是将图1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以可动构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图2的(A)示出了从后方侧观察的状态,图2的(B)示出了从前方侧观察的状态。
图3是将图1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各构件以分离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4的(A)是示出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重合状态下的端子的立体图,图4的(B)是将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分离而示出的立体图,图4的(C)是示出金属配件的立体图。
图5的(A)是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臂构件的狭缝的位置处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5的(C)是示出图5的(A)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6是扁平型导体***后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6的(A)示出了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6的(B)示出了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臂构件的第一抵接臂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7是示出了制造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时的可动构件的安装工序的纵剖视图,图7的(A)示出了即将安装前的状态,图7的(B)示出了安装中途的状态,图7的(C)示出了安装结束的状态。
图8的(A)是变形例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臂构件的狭缝位置处的纵剖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9的(A)是另一变形例中的端子的安装部的俯视图,图9的(B)是另一变形例中的端子的安装部的仰视图。
图10是省略可动构件而示出又一变形例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10、110、210、310、410外壳
20、420端子
30、130、230、330、430第一臂构件
31、131第一抵接臂部
32第一前方被保持部
32A、132A第一前方横部
33、233、333第一前方延伸部(第一延伸部)
33A、233A、333A第一前方安装部
33A-1、233A-1第一窄幅部
33A-2、233A-2第一凹部(开口部)
40、140、240、340、440第二臂构件
41、141第二抵接臂部
42第二被保持部
42A、142A第二横部
43、143连结部
44、144、244、344第二延伸部
44A、144A、244A、344A第二安装部
44A-1、244A-1第二窄幅部
44A-2、144A-2、244A-2第二凹部(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的(A)、(B)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连接器1”)与作为对方连接体的扁平型导体C一起示出的立体图,图1的(A)示出了扁平型导体C的***前的状态,图1的(B)示出了扁平型导体C的***后的状态。
连接器1是配置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之上并连接扁平型导体C来使上述电路基板与扁平型导体C电导通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扁平型导体C呈图1的(A)、(B)所示的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带状,前端侧部分与连接器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X1方向是前方,X2方向是后方。在扁平型导体C中,在扁平型导体C的绝缘层内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路部(未图示)在该扁平型导体C的带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排列有多个,该电路部到达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头端)位置。该电路部的前端侧部分在作为扁平型导体C的一个面的下表面露出,能够与后述的连接器1的端子20接触。在上述前端侧部分的两侧缘形成有缺口部C1,位于该缺口部C1的前方的耳部C2的后端缘作为与后述的连接器1的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4卡定的被卡定部C2A起作用(参照图6的(A))。另外,在作为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侧的部分的另一面的上表面上贴附有加强板C3。
连接器1包括:电绝缘材料制的外壳10,上述外壳10形成为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平行,并且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延伸;金属制的多个端子20,多个上述端子20将连接器宽度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而保持于外壳10;电绝缘材料制的可动构件50,上述可动构件50以能够在后述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外壳10;以及金属配件60,上述金属配件60保持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10的两端部处。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侧部分从后方侧(X2侧)***并连接至连接器1(参照图1的箭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0被用作电源端子,如后所述,具有形成为彼此独立的金属板构件的作为第一臂部的第一臂构件30和作为第二臂部的第二臂构件40。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10具有侧壁11、前壁12和后壁13,上述侧壁11位于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两端侧,并且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上述前壁12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将两个侧壁11的前端部彼此连结(参照图3),上述后壁13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将两个侧壁11的后端部彼此连结。在被两个侧壁11和前壁12包围且向后方开放的空间中,形成能够从后方接收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侧部分的接收部14。
侧壁11在靠其后端的位置处具有引导部11A,上述引导部11A从侧壁11的上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向内侧延伸。该引导部11A设置于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后壁13之间具有间隙的位置。该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比扁平型导体C的厚度尺寸(上下方向尺寸)略大,通过上述间隙,允许扁平型导体C的侧缘部(Y轴方向上的两端侧部分)从后方进入接收部14。在引导部11A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上方引导面11A-1,上述上方引导面11A-1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通过该上方引导面11A-1,扁平型导体C的侧缘部被引导至接收部14。
另外,在侧壁11的后端部形成有侧方引导面11B。该侧方引导面11B构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朝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将扁平型导体C的侧缘部引导至接收部14。
此外,在侧壁11的后半部形成有侧槽部11C,上述侧槽部11C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沿上下方向贯穿且向后方开放。侧槽部11C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金属配件60的后述的限制臂部63对应地位于该限制臂部63的后述的横臂部63B的下方(参照图2的(B))。另外,在侧壁11的后端部形成有在侧槽部11C的两侧处朝向上方突出的后突部11D。各个后突部11D的前表面呈凹陷成圆弧状的弯曲面,该弯曲面形成为以能转动的方式对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转动轴部53进行支承的支承面11D-1(参照图7的(A)至图7的(C))。
前壁12具有作为前方保持部的功能,上述前方保持部通过嵌件成型(一体模制成型)对端子20的第一臂构件30的后述的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和第二臂构件40的后述的第二被保持部42进行保持。在前壁12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端子20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从前壁12的上部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支承突部12A。如后所述,支承突部12A与第二臂构件40的后述的连结部43的前表面抵接并支承该连结部43(参照图5的(A)和图6的(B))。
此外,如图5的(A)至图5的(C)所示,在前壁12上,在各端子20中的与后述的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与第二延伸部44之间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从前壁12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且向前端延伸的下突部12B。下突部12B在上下方向上以与第一前方延伸部33和第二延伸部44相同的尺寸形成。下突部12B的下表面位于与第一前方延伸部33和第二延伸部44各自的下表面相同的高度,能够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面接触。下突部12B具有比前壁12的前表面更向前方突出的前端突部12B-1。
如图5的(A)至图5的(C)所示,前端突部12B-1在形成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的后述的第一凹部33A-2与第二安装部44A的后述的第二凹部44A-2之间的后述的插通允许空间20A内,延伸到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另外,前端突部12B-1的上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后壁13具有作为后方保持部的功能,上述后方保持部通过嵌件成型对后述的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进行保持。如图5的(A)所示,在后壁13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有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的下方引导面13A,通过该下方引导面13A,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部被引导至接收部14。
端子20具有形成为彼此不同的构件的作为第一臂部的第一臂构件30和作为第二臂部的第二臂构件40。这样,通过将端子形成为两个构件,在制造端子时不需要实施使金属板构件折返的弯曲加工,因此,端子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材料的成品率也变好。图4的(A)是示出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重合状态下的端子20的立体图,图4的(B)是将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分离而示出的立体图。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是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的金属板构件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
第一臂构件30具有:第一抵接臂部31,上述第一抵接臂部31在前后方向上在前壁12与后壁13之间的范围内直线状地延伸;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上述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从第一抵接臂部31的前端大致横L字状地延伸,并保持于前壁12;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上述第一前方延伸部33从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上述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从第一抵接臂部31的后端大致横L字状地延伸,并保持于后壁13;以及第一后方延伸部35,上述第一后方延伸部35从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如图4的(A)、(B)所示,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的后述的第一前方纵部32B和第一前方延伸部33以具有第一臂构件30的其他部分的大致一半的端子宽度(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的方式形成于第一臂构件30的Y2侧。
如图3所示,第一抵接臂部31以将上下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在前壁12的后端面与后壁13的前端面之间的范围内延伸,并且从外壳10露出。在第一抵接臂部3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窗状的狭缝31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狭缝31A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沿上下方向弹性变位的抵接条部31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狭缝31A形成为将前后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大致菱形形状。因此,位于狭缝31A的两侧的各个抵接条部31B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狭缝31A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最大的位置)处的端子宽度最小,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处的端子宽度最大。该抵接条部31B中的端子宽度最小的部分形成为第一抵接部31B-1,上述第一抵接部31B-1能够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与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侧部分的下表面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部分的下表面露出有电路部,并且第一抵接部31B-1作为与上述电路部抵接并接触的接触部起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抵接臂部31上形成狭缝31A,在一个第一抵接臂部31上设置两个第一抵接部31B-1,能够提高与扁平型导体C接触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各抵接条部31B比第一抵接臂部31整体细而容易弹性变位,因此,容易将扁平型导体C***到第一抵接部31B-1与后述的第二抵接部41A之间。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抵接条部31B的端子宽度在第一抵接部31B-1的位置处最小,因此,当与上述电路部接触时,在第一抵接部31B-1的位置处容易沿上下方向弹性变位,并且由于端子宽度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处最大,因此,能够在上述位置处确保抵接条部31B的强度。
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是以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呈大致横L字状的方式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前壁12。第一前方被保持部32具有:作为从第一抵接臂部3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一基部的第一前方横部32A;以及在第一前方横部32A的Y2侧部分的前端处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前方纵部32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第一前方横部32A以与第一抵接臂部31相同的端子宽度形成,但是第一前方纵部32B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靠Y2侧的位置处,以具有第一抵接臂部31的大致一半的端子宽度的方式形成。第一前方横部32A和第一前方纵部32B埋设于前壁12的内部。
第一前方延伸部33在比前壁12(除去下突部12B)的下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处,在第一前方纵部32B的下端处弯曲并朝向前方延伸。第一前方延伸部33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壁12的范围内,并且沿前壁12的下表面延伸,进而延伸到比前壁12的前表面更靠前方的位置。第一前方延伸部33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作为第一基部的第一前方横部32A的范围。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中的位于比前壁12更靠前方的部分形成为焊接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第一前方安装部33A在连接器1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时,能够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的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未图示)面接触,并且焊接连接于该对应电路部。
如图5的(C)所示,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的后端部、即位于前壁12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窄幅部33A-1。第一窄幅部33A-1的Y1侧处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位于比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中的其他部分的Y1侧的侧缘更向Y2侧凹陷的位置,由此,端子宽度比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中的其他部分小。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A中,通过第一窄幅部33A-1,在上述后端部的Y1侧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第一凹部33A-2。即,第一凹部33A-2呈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的上述后端部的上述Y1侧的侧缘被切成角状那样的形状,并且朝向Y1侧开口。如图5的(C)所示,第一宽窄部33A-1的后端、换言之第一凹部33A-2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处于与前壁12的前表面相同的位置。
如图4的(A)、(B)所示,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以具有与第一抵接臂部31相同的端子宽度的方式从第一抵接臂部31的后端延伸。如图5的(A)所示,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是以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呈大致横L字状的方式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后壁13。第一后方被保持部34具有:从第一抵接臂部31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后方横部34A;以及在第一后方横部34A的后端处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后方纵部34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A)所示,第一后方横部34A和第一后方纵部34B位于后壁13的内部,并且埋设于后壁13。
第一后方延伸部35在第一后方纵部34B的下端处弯曲并朝向后方延伸。第一后方延伸部3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后壁13的范围内,并且沿后壁13的下表面延伸,进而延伸到比后壁13的后表面更靠后方的位置。第一后方延伸部35中的位于比后壁13更靠后方的部分形成为焊接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第一后方安装部35A。第一后方安装部35A在连接器1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时,能够在第一后方安装部35A的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未图示)面接触,并且焊接连接于该对应电路部。
第二臂构件40具有:第二抵接臂部41,上述第二抵接臂部4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被保持部42,上述第二被保持部42位于比第二抵接臂部41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被保持于前壁12;连结部43,上述连结部43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将第二抵接臂部41的前端和第二被保持部42的后端连结;以及第二延伸部44,上述第二延伸部44从第二被保持部42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如图4的(A)、(B)所示,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被保持部42的后述的第二纵部42B和第二延伸部44以具有第二臂构件40的其他部分的大致一半的端子宽度(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的方式形成于第二臂构件40的Y1侧。
第二抵接臂部41在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抵接臂部31的上方且与该第一抵接臂部31分开的位置处,从前壁12的后端位置向后方延伸。第二抵接臂部41具有与第一抵接臂部31相同的端子宽度,并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处于与第一抵接臂部31相同的位置。如图5的(A)和图6的(B)所示,第二抵接臂部41的后端(自由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抵接臂部31的第一抵接部31B-1与该第一抵接臂部31的后端之间。在第二抵接臂部41中,在与前后方向上的第一抵接部31B-1相同的位置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抵接部41A是将第二抵接臂部41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第一抵接部31B-1与第二抵接部41A的间隙的尺寸比扁平型导体C的厚度尺寸小。另外,从第二抵接部41A延伸到第二抵接臂部41的后端的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后端倾斜部41B。
如图4的(B)所示,第二被保持部42是以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呈大致横L字状的方式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前壁12。第二被保持部42具有:作为从连结部43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基部的第二横部42A;以及在第二横部42A的Y1侧部分的前端处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纵部42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第二横部42A以与第二抵接臂部41相同的端子宽度形成,但是第二横部42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靠近Y1侧的位置处,以具有第二抵接臂部41的大致一半的端子宽度的方式形成。第二横部42A和第二纵部42B埋设于后壁13的内部。
第二横部42A具有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横部32A相同的端子宽度,并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前方横部32A相同的位置。另外,从第二横部42A延伸到第二抵接臂部41的后端的部分与从第一前方横部32A延伸到第一抵接臂部31的后端的部分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以具有相同的端子宽度的方式处于相同位置。这样一来,能够紧密地排列多个端子20,其结果是,实现了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连接器1的小型化。在此,“紧密地排列”是指,以使第一前方延伸部33和第二延伸部44各自的位于比外壳10的前壁12的前表面更靠后方的位置的部分(图5的(C)中的虚线部分)彼此的间隔(图5的(C)中表示为“P2”)尽可能地小的方式使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接近地排列。
第二纵部42B具有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纵部32B相同的端子宽度,并且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前方纵部32B相同的位置,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前方纵部32B不同的位置并与第一前方纵部32B相邻。
如图5的(A)所示,第二横部42A的下表面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横部32A的上表面面接触,并且能够与第一前方横部32A电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前方横部32A和第二横部42A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重合而面接触的状态保持于前壁12,因此,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器1的尺寸,并且实现上下方向上的小型化、即低高度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A)所示,第二横部42A在其上表面处支承于前壁12。因此,当扁平型导体C进入到第一抵接部31B-1与第二抵接部41A之间而使第二抵接臂部41向上方弹性变位时,能够对抗作用于第二横部42A的朝向弹性变位方向的力、即使第二横部42A与第一前方横部32A分开的向上方的力,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前方横部32A与第二横部42A分开。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用于由第一抵接部31B-1和第二抵接部41A夹持扁平型导体C的针对该扁平型导体C的足够大的接触压力。
如图5的(A)和图6的(B)所示,连结部43具有与第二抵接臂部41和第二横部42A相同的端子宽度,并且在第二横部42A的后端处朝向上方弯曲并连结到第二抵接臂部41的前端。连结部43在比前壁12更靠后方位置的位置处沿前壁12的支承突部12A的后表面、即支承突部12A的突出顶表面延伸。连结部43的前表面由支承突部12A的后表面支承。
这样,由于连结部43的前表面被支承于支承突部12A的后表面,当扁平型导体C进入到第一抵接部31B-1与第二抵接部41A之间而使第二抵接臂部41向上方弹性变位时,能够对抗具有作用于连结部43的朝向前方的分量的力,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第一前方横部32A与第二横部42A分开。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用于由第一抵接部31B-1和第二抵接部41A夹持扁平型导体C的针对该扁平型导体C的足够大的接触压力。
第二延伸部44在比前壁12(除去下突部12B)的下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处,在第二纵部42B的下端处弯曲并朝向前方延伸。第二延伸部4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壁12的范围内,并且沿前壁12的下表面延伸,进而延伸到比前壁12的前表面更靠前方的位置。第二延伸部4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作为第二基部的第二横部42A的范围。另外,第二延伸部44具有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延伸部33相同的端子宽度,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前方延伸部33相同的位置,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前方延伸部33不同的位置并与第一前方延伸部33相邻。
第二延伸部44中的位于比前壁12更靠前方的部分形成为焊接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第二安装部44A。第二安装部44A在连接器1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时,能够在第二安装部44A的下表面处与同安装有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安装部33A的对应电路部相同的对应电路部(未图示)面接触,并且焊接连接于该对应电路部。
如图5的(C)所示,在第二安装部44A的后端部、即位于前壁12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窄幅部44A-1。第二窄幅部44A-1的Y2侧处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位于比第二延伸部44中的其他部分的Y2侧的侧缘更向Y1侧凹陷的位置,由此,端子宽度比第二延伸部44中的其他部分小。在第二安装部44A中,通过第二窄幅部44A-1,在上述后端部的Y2侧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第二凹部44A-2。即,第二凹部44A-2呈第二安装部44A的上述后端部的上述Y2侧的侧缘被切成角状那样的形状,并且朝向Y2侧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窄幅部33A-1与第二窄幅部44A-1之间的空间、换言之形成于第一凹部33A-2与第二凹部44A-2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插通允许空间20A,上述插通允许空间20A在端子20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外壳10时,允许设置于成型模具的模具销(未图示)的上下方向上的插通。
在一个端子20中,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窄幅部33A-1与第二窄幅部44A-1的间隔的尺寸、换言之插通允许空间20A的尺寸(图5的(C)中表示为“P1”)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比第一前方纵部32B与第二纵部42B的位于前壁12的正后方的部分的间隔大,并且比第一前方延伸部33(除去第一窄幅部33A-1)与第二延伸部44(除去第二窄幅部44A-1)的间隔大。在图5的(C)中,示出了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插通允许空间20A的尺寸P1比第一前方延伸部33和第二延伸部44各自的位于比外壳10的前壁12的前表面更靠后方的位置的部分(图5的(C)中的虚线部分)彼此的间隔P2大的状态。
可动构件50设置于比外壳10和端子20更靠上方的位置,能够绕后述的转动轴部53的轴线在呈图1的(A)、(B)所示的与电路基板(未图示)平行的姿势的关闭位置和呈图2的(A)、(B)所示的沿上下方向立起的姿势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可动构件50处于关闭位置时,阻止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当可动构件50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
如以与可动构件50处于打开位置时相同的姿势示出的图3所示的那样可动构件50具有:板状的主体部51,上述主体部51将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设为长边方向而延伸;端板部52,上述端板部52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主体部51的两端位置;转动轴部53,上述转动轴部53设置于该端板部52的下端侧;以及卡定部54,上述卡定部54从端板部52向前方(X1方向)突出(参照图2的(B))。
可动构件5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外壳10的大致相同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在处于关闭位置时以覆盖接收部14的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定位(参照图1的(A)、(B)和图5的(A)),在处于打开位置时位于外壳10的后端侧(参照图2的(A)、(B))。
如图2的(B)所示,在可动构件50处于打开位置时的主体部51的前表面(X1侧的面)上,形成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端子20对应的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的主体槽部51A。这样,由于主体槽部51A形成于主体部51,能够避免在主体部51处于关闭位置时主体部51与端子20的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抵接臂部41干涉。
如图2的(B)所示,端板部52形成有狭缝状的端槽部52A,上述端槽部52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外壳10的侧槽部11C和金属配件60的后述的限制臂部63对应的位置处,从靠上端位置向下方延伸并沿前后方向贯穿。端槽部52A在可动构件50处于关闭位置时,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外壳10的侧槽部11C的范围内,并且收容金属配件60后述的弯曲臂部63B-2(参照图7的(C))。此外,如图2的(B)和图3所示,在端板部52上,在前后方向和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外壳10的引导部11A对应的位置处,端板部52的下端比主体部51的下端更凹陷,从而形成端凹部52B。如图1的(A)、(B)和图2的(B)所示,端凹部52B收容引导部11A,由此避免了可动构件50与引导部11A的干涉。
如图3所示,转动轴部53在比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凹部52B更靠外侧位置的位置处与端板部52的下端连结而设置,并且在包括端槽部52A的范围内延伸。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转动轴部53的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截面形状呈大致四边形,但是可动构件50处于关闭位置时的从后表面到下表面的范围的面呈连续的一个凸弯曲面。该凸弯曲面以与外壳10的支承面11D-1大致相同的曲率弯曲,并且形成在可动构件50的转动过程中由支承面11D-1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的被支承面53A。
如图2的(B)所示,卡定部54在处于端板部52的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端凹部52B的上方且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略微内侧的位置,从端板部52的前表面(关闭位置处的下表面)突出(也参照图6的(A))。卡定部5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端子20的排列范围的两外侧、具体而言与扁平型导体C的侧缘部对应地定位。如图6的(A)所示,可动构件50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卡定部54的下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54A,卡定部54的前表面形成为卡定面54B,上述卡定面54B形成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平坦面。如图6的(A)所示,在扁平型导体C***后且可动构件50被带至关闭位置时,卡定部54从上方进入扁平型导体C的缺口部C1内。其结果是,卡定部54位于能够在被卡定部C2A的后方处通过卡定面54B与该被卡定部C2A卡定的位置,从而阻止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
如图3和图4的(C)所示,金属配件60是将金属板构件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制出的。设置于连接器1的两个金属配件60、即位于Y1侧的金属配件60和位于Y2侧的金属配件60呈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彼此对称的形状。以下,对Y2侧的金属配件60进行说明,对于Y1侧的金属配件60,省略说明。如图3和图4的(C)中所示,具有:固定部61,上述固定部61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相对地延伸;加强部62,上述加强部62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外壳10;以及限制臂部63,上述限制臂部63支承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并且限制转动轴部53向上方和前方的移动。
固定部61的板面(与板厚方向成直角的面)形成为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平行的平板状,从上方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固定部61具有: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后方固定部61A;以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内侧位置处从后方固定部61A向前方延伸的前方固定部61B。如图1的(A)、(B)所示,后方固定部61A位于比外壳10的侧壁11更靠后方的位置。前方固定部61B在比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侧槽部11C更靠内侧的位置处,沿侧壁11的下表面向前方延伸。固定部61在其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对应部面接触,并且通过焊接连接固定于该安装面。
加强部62具有纵板部62A和横板部62B,上述纵板部62A在前方固定部61B的前端部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内侧的侧缘处弯曲并向上方延伸,上述横板部62B在纵板部62A的上缘处弯曲,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向内侧延伸。加强部6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壁11的引导部11A的范围内。纵板部62A埋设于侧壁11的比侧槽部11C更靠内侧的内侧部分的内部,加强该内侧部分。横板部62B埋设于引导部11A的内部,加强引导部11A。
限制臂部63具有纵臂部63A和横臂部63B,上述纵臂部63A在后方固定部61A的端子排列方向的外侧位置处在后方固定部61A的前缘处弯曲并向上方延伸,上述横臂部63B在纵臂部63A的上缘处弯曲并朝向前方延伸。限制臂部63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外壳10的侧槽部11C和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对应地定位。纵臂部63A位于比侧槽部11C更靠后方的位置。横臂部63B在侧槽部11C的正上方朝向前方延伸,如图2的(A)所示,贯穿处于打开位置的可动构件50的端槽部52A而定位。
如图4和图7的(C)所示,横臂部63B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朝向下方弯曲,然后进一步朝向斜上方且前方弯曲。其结果是,大致后半部形成沿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状臂部63B-1,大致前半部形成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大致V字状的弯曲臂部63B-2。如图7的(C)所示,直线状臂部63B-1的前端侧部分形成为上方限制部63B-1A,上述上方限制部63B-1A从上方与转动轴部53抵接,并且对转动轴部53的向上方的过度移动进行限制。另外,弯曲臂部63B-2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为前方限制部63B-2A,上述前方限制部63B-2A以能从前方与转动轴部53抵接的方式定位,并且对转动轴部53的向前方的过度移动进行限制。上方限制部63B-1A和前方限制部63B-2A在可动构件50处于任一转动位置时始终能够对转动轴部53的向上方和前方的过度移动进行限制,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可动构件50从外壳10不小心脱落。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以下述方法制造。首先,将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横部42A以从上方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横部32A重合的状态配置在成型模具(未图示)内,并且将金属配件60也配置在成型模具内。成型模具能够分割成多个,在从上方配置的上方模具和从下方配置的下方模具中的至少一方中,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有模具销,上述模具销用于在对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进行定位后的状态下进行外壳的成型。模具销沿上下方向插通到形成在第一窄幅部33A-1与第二窄幅部44A-1之间的插通允许空间20A(参照图5的(C))。此时,销以在插通允许空间20A内位于前半部的方式插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型模具的模具销能够进入到上述插通允许空间20A,因此,即使将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臂构件30和第二臂构件40以间隔变窄的方式排列,也不需要将模具销形成得较细,从而在端子20和外壳10的嵌件成型时,能够配置具有足够强度的模具销。因此,能够在不使端子整个区域的宽度变窄也不使端子的排列间距变大的情况下,使端子在保持准确的位置的同时紧密地排列。
接着,将熔融的树脂注入到成型模具内后使之固化来成型外壳10。其结果是,第一臂构件30、第二臂构件40和金属配件60通过嵌件成型(一体模制成型)保持于外壳10。
接着,从前方将可动构件50安装到外壳10。基于图7的(A)至图7的(C)对可动构件5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7的(A)所示,将关闭位置的姿势的可动构件50在比金属配件60更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在外壳10之上。接着,在维持关闭位置的姿势的同时,使可动构件50向后方移动。此时,转动轴部53从前方与金属配件60的弯曲臂部63B-2的前端侧部分、即向斜上方且前方倾斜的部分抵接,由此使弯曲臂部63B-2、进而使横臂部63B向上方弹性变位,其结果是,允许可动构件50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在安装可动构件50时,金属配件60的固定部61未被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因此,金属配件60能够将沿着从限制臂部63的前端部到前方固定部61B的前端部为止的范围的部分的全长设为臂长进行弹性变位。即,在可动构件50的安装过程中,如图7的(B)所示,横臂部63B、纵臂部63A和固定部61会弹性变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能够较大地确保臂长,相应地,容易使横臂部63B向上方变位,其结果是,可动构件50的安装变得容易。
若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到达比弯曲臂部63B-2更靠后方的位置,则横臂部63B、纵臂部63A和固定部61会减少弹性变位量。其结果是,横臂部63B向下方移动,如图7的(C)所示,直线状臂部63B-1的上方限制部63B-1A从上方与转动轴部53抵接,并且弯曲臂部63B-2的前方限制部63B-2A以能够从前方与转动轴部53抵接的方式定位。这样一来,可动构件50被安装于外壳10,连接器1完成。
接着,基于图1、图2和图6的(A)、(B)对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C的连接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将端子20的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安装部33A和第一后方安装部35A、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安装部44A分别焊接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并且将金属配件60的固定部61焊接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而固定。
通过将金属配件60焊接固定于电路基板,能够使金属配件60中的能弹性变位的部分仅为限制臂部63。因此,与制造连接器1时安装可动构件50时相比,金属配件60的用于弹性变位的臂长变短,限制臂部63难以弹性变位。其结果是,在将连接器1安装到电路基板之后,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可动构件50从外壳10的脱落。
接着,如图1所示,在将可动构件50带至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使扁平型导体C位于连接器1的后方,以使之沿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沿前后方向延伸。
接着,将扁平型导体C朝向前方并***到连接器1的接收部14。此时,通过外壳10的上方引导面11A-1、侧方引导面11B和下方引导面13A将扁平型导体C引导至接收部14。在连接器1的***过程中,若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与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4的倾斜面54A抵接,则朝向前方的力(分力)和朝向上方的力(分力)作用于该倾斜面54A。其结果是,由于朝向上方的力,使卡定部54、进而使可动构件50抬起与扁平型导体C的厚度尺寸对应的量,从而允许扁平型导体C的进一步进入。此时,金属配件60的上方限制部63B-1A从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受到朝向上方的力,并且横臂部63B朝向上方弹性变位,由此允许可动构件50向上方移动。
另外,在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刚开始抬起卡定部54之后,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与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抵接臂部41的后端倾斜部41B的板面(倾斜面)抵接,并使第二抵接臂部41向上方弹性变位并进入到第二抵接部41A与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抵接部31B-1之间(参照图6的(B))。
在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与前壁12的后表面抵接时,扁平型导体的耳部C2穿过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4的位置,并且缺口部C1到达卡定部54的位置。其结果是,如图6的(A)所示,可动构件50返回到关闭位置,卡定部54从上方进入到缺口部C1内,并且卡定部54的卡定面54B以能够从后方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卡定的方式定位。这样,卡定部54能够与被卡定部C2A卡定,由此防止了扁平型导体C向后方的不小心脱落。
另外,在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与前壁12的后表面抵接且扁平型导体C的***结束时,如图6的(B)所示,第二抵接臂部41的弹性变位的状态被维持,第二抵接部41A从上方按压扁平型导体C。即,通过第一抵接部31B-1和第二抵接部41A,在上下方向上夹持扁平型导体C。扁平型导体C通过第二抵接部41A受到来自上方的按压力,其结果是,在扁平型导体C的下表面露出的电路部被从上方按压于第一抵接部31B-1,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而电导通。此时,如图6的(B)所示,第一抵接部31B-1受到来自电路部的上方的力,抵接条部31B向下方略微弹性变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扁平型导体C进入到第一抵接部31B-1与第二抵接部41A之间而使第二抵接臂部41向上方弹性变位,向弹性变位方向的力、即使第二横部42A与第一前方横部32A分开的向上方的力会作用于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横部42A。但是,如图6的(B)所示,由于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横部42A在其上表面处被支承于前壁12,因此,能够对抗作用于第二横部42A的向上方的力,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前方横部32A与第二横部42A分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抵接臂部41向上方弹性变位,具有朝向前方的分量的力会作用于连结部43。如图6的(B)所示,由于第二臂构件40的连结部43的前表面由前壁12的支承突部12A的后表面支承,因此,能够对抗作用于连结部43的上述力,由此,也能够防止第一前方横部32A与第二横部42A分开。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良好地防止了第一前方横部32A与第二横部42A分开,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用于由第一抵接部31B-1和第二抵接部41A夹持扁平型导体C的针对该扁平型导体C的足够大的接触压力。
当从连接器1拔出扁平型导体C时,使可动构件50转动而带至打开位置。其结果是,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4被带至扁平型导体C的缺口部C1外,解除了卡定部54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因此,能够将扁平型导体C向后方拉而从连接器1容易地拔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臂构件30的第一前方延伸部33和第一后方延伸部35、第二臂构件40的第二延伸部44位于比外壳10的下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但是如图8的(A)、(B)所示,上述部分也可以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外壳的下表面相同的高度。
在图8的(A)、(B)中,对于外壳、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可动构件,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加上“100”后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该变形例中,第一臂构件130的第一前方延伸部(未图示)、第一后方延伸部135、第二臂构件140的第二延伸部144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外壳110的下表面相同的高度。另外,在外壳110的前壁112未形成相当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下突部12B(参照图5的(A)、B)的部分,如图8的(A)、(B)所示,相当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端突部12B-1的前端突部112B-1从前壁112的下部的前表面突出而形成。该前端突部112B-1是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端突部12B-1对应的部分,并且在形成在第一前方安装部的第一凹部(未图示)与第二安装部144A的第二凹部144A-2之间的插通允许空间120A内,形成于插通允许空间120A内的后半部。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插通允许空间20A由作为开口部的第一凹部33A-2和第二凹部44A-2形成,并且第一凹部33A-2和第二凹部44A-2是由第一前方安装部33A和第二实施部44A的彼此相对的侧缘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边缘部)切成相同形状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对称地形成的(参照图4的(A)、图5的(C)),但是开口部的位置、形状、大小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9的(A)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在形状彼此不同的第一凹部233A-2与第二凹部244A-2之间形成开口部。在图9的(A)中,对于外壳、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加上“200”后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形状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在该变形例中,在第一前方安装部233A的第一凹部233A-2和第二安装部244A的第二凹部244A-2是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对彼此相对的侧缘部进行切口而形成的这一点上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但是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凹部244A-2比第一凹部233A-2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切得更大,并且第一凹部233A-2和第二凹部244A-2为非对称。
另外,如图9的(B)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通过仅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和第二安装部344A中的一个上形成窄幅部来形成插通允许空间320A。在图9的(B)中,对于外壳、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加上“300”后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形状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在该变形例中,使第一前方延伸部333中的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的Y1侧的侧缘位于比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以外的部分的Y1侧的侧缘更靠Y2侧的位置,由此形成第一前方窄幅部333A-1。另一方面,在第二安装部344A上未形成窄幅部。
另外,在图9的(B)的变形例中,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的端子宽度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变窄,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整体形成窄幅部。因此,形成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与第二安装部344A之间的插通允许空间320A在前后方向上在第一前方安装部333A和第二安装部344A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形成。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仅一种端子、即作为电源端子的端子20设置于连接器,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将与该端子形状不同的其他种类的端子和该端子一起设置于连接器。此时,如图10所示,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种类的端子、例如信号端子。图10是省略可动构件而示出这样的变形例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构成为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端子20的排列范围的两外侧设置多个信号端子。在图10中,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加上“400”后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形状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该变形例中的信号端子470是通过沿板厚方向冲裁平坦的金属板构件而制出的。信号端子470以其板厚方向与端子排列方向一致的姿势,通过嵌件成型保持于外壳410的前壁412。信号端子470通过从前壁412向后方延伸的两个能弹性变位的抵接臂部471来夹持扁平型导体,并且电连接到扁平型导体。在此,信号端子470的保持方式不限定于由嵌件成型实现的保持,例如也可以是压入保持。在压入保持的情况下,信号端子470例如被压入到形成于外壳410的前壁412的端子保持槽。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端子20全部作为电源端子使用,但是作为其替代,在设置多个形状相同的一种端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一部分端子和其他部分的端子的使用目的不同。例如,也可以将多个端子中的一部分端子作为电源端子使用,并且将其他端子作为信号端子使用。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扁平型导体的电路部在扁平型导体的前端侧部分的下表面处露出并与第一臂构件的第一抵接部接触,但是作为其替代,也可以是,电路部在扁平型导体的前端侧部分的上表面露出,并且电路部与第二臂构件的第二抵接部抵接并接触。另外,也可以是,在扁平型导体上形成上下方向上呈两层的电路部,在扁平型导体的前端侧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个面处分别露出电路部,第一臂构件的第一抵接部与下表面的电路部接触,第二臂构件的第二抵接部与上表面的电路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由第一臂构件和第二臂构件这两个构件构成,但是作为其替代,端子也可以作为一个构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中,从外壳沿前后方向突出定位的延伸部未被分割而是形成为一个延伸部。此时,在互相相邻的端子的互相相邻的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中,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位于外壳侧的端部处形成有窄幅部,并且由此形成有开口部。在这样的结构中,任意的延伸部的窄幅部和夹着开口部与该窄幅部相邻的其他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隔比互相相邻的端子的被保持部彼此的间隔大。

Claims (4)

1.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所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并且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扁平型导体的前端侧部分电连接,
所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具有: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呈将金属板构件沿所述金属板构件的板厚方向弯曲的形状;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通过嵌件成型对将所述带宽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的所述多个端子进行保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端子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具有被保持部和延伸部,所述被保持部被保持于所述外壳,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外壳延伸并形成有焊接安装到电路基板的安装部,互相相邻的所述被保持部彼此和互相相邻的所述延伸部彼此以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具有重叠的范围的方式沿所述端子排列方向排列并定位,
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为一个或分开形成为多个,所述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位于外壳侧的端部处具有窄幅部,所述窄幅部的所述端子排列方向的端子宽度比所述被保持部的端子宽度窄,通过所述窄幅部形成有开口部,
任意的延伸部的所述窄幅部和夹着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窄幅部相邻的其他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隔比互相相邻的所述被保持部彼此的间隔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延伸部的侧缘形成为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在扁平型导体的厚度方向上对所述扁平型导体进行夹持的第一端子构件和第二端子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构件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子构件的所述第二延伸部来形成所述延伸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所述窄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缘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缘,通过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对的凹部形成有开口部。
CN202111304413.5A 2020-11-06 2021-11-05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44476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6072A JP7386147B2 (ja) 2020-11-06 2020-11-06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186072 2020-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7653A true CN114447653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256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4413.5A Pending CN114447653A (zh) 2020-11-06 2021-11-05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6519B2 (zh)
JP (1) JP7386147B2 (zh)
CN (1) CN114447653A (zh)
DE (1) DE102021212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6147B2 (ja) * 2020-11-06 2023-11-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7006A (en) * 1980-12-10 1983-01-04 Amp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NL8500161A (nl) * 1985-01-22 1986-08-18 Du Pont Nederland Konnektor voor althans een geleider.
JPH0327350Y2 (zh) 1985-05-23 1991-06-13
US4992052A (en) * 1988-02-01 1991-02-1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odular connector system with high contact element density
US5241134A (en) * 1990-09-17 1993-08-31 Yoo Clarence S 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 components
JP2563626Y2 (ja) * 1991-07-19 1998-02-25 ケル株式会社 サーフェスマウント式電子部品
US5201662A (en) * 1991-08-23 1993-04-1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541653Y2 (ja) * 1993-05-21 1997-07-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166460B2 (ja) * 1993-12-24 2001-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実装方法
US5904581A (en) * 1996-07-17 1999-05-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device
JP3297399B2 (ja) * 1999-06-23 2002-07-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が多段に配列された電気コネクタ
JP3825614B2 (ja) * 2000-08-08 2006-09-27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6692272B2 (en) * 2001-11-14 2004-02-1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036370B2 (ja) * 2003-06-02 2008-01-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98290B2 (ja) * 2004-08-31 2008-06-1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fc用コネクタ
JP4240495B2 (ja) * 2005-09-20 2009-03-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3014B2 (ja) * 2007-09-12 2012-06-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用金型
US7976319B2 (en) * 2008-06-30 2011-07-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solder tails
US7581975B1 (en) * 2008-12-08 2009-09-01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JP4847569B2 (ja) * 2009-10-01 2011-12-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04505B1 (ja) * 2010-03-30 2011-06-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859261B1 (ja) * 2010-10-20 2012-01-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813411B2 (ja) * 2011-08-10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764426B2 (ja) * 2011-08-10 2015-08-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6588271B2 (ja) * 2015-08-24 2019-10-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360939B1 (ja) * 2017-03-30 2018-07-1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多接点コネクタ
JP7164374B2 (ja) * 2018-09-25 2022-11-0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0444935A (zh) * 2018-12-24 2019-11-12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器及该端子连接器的生产方法
JP7152380B2 (ja) * 2019-10-10 2022-10-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7386147B2 (ja) * 2020-11-06 2023-11-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US11557858B2 (en) * 2021-04-16 2023-01-17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5341A (ja) 2022-05-18
US11646519B2 (en) 2023-05-09
US20220149551A1 (en) 2022-05-12
DE102021212487A1 (de) 2022-05-12
JP7386147B2 (ja)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9190750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73778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276983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80153364A1 (en) Contact, and card adaptor and car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CN101536267B (zh) 用于柔性电缆的继电器连接器
CN111247701B (zh) 电连接器
US20030232536A1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11764510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pair
CN112652902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EP055905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JP4091702B2 (ja) 誤差吸収コネクタ
JP2023001183A (ja) 金具、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4447653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GB2342789A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pcb interconnector
CN108574164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4447665A (zh) 电连接器
CN111082244B (zh) 连接器
US10122104B2 (e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108418011B (zh) 连接器
CN111755865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0880651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以及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2652904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17791209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17996476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