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5865B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5865B
CN111755865B CN202010228666.8A CN202010228666A CN111755865B CN 111755865 B CN111755865 B CN 111755865B CN 202010228666 A CN202010228666 A CN 202010228666A CN 111755865 B CN111755865 B CN 111755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member
metal
connector
housing
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86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5865A (zh
Inventor
村上阳彦
广濑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55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5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即使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加强金属配件,也能够以较少的工时简单且廉价地进行制造。金属构件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多种金属构件(40、50),多种金属构件(40、50)中的一种金属构件(40)和另一种金属构件(50)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于外壳10位于彼此相同一侧处具有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连接的连接部(42、52),一种金属构件(40)的弯曲部(44、45)相对于安装面的弯曲角度与另一种金属构件(50)的弯曲部(54、55)相对于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彼此不同,并且一种金属构件(40)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与另一种金属构件(50)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该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且供对方连接体插拔。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基板(PCB)的安装面,并且在与该安装面平行的前后方向上供作为对方连接体的柔性线缆(扁平型导体)插拔。该电连接器具有:树脂制的外壳,该外壳允许柔性线缆的***;保持于该外壳的金属板制的多个接触端子、金属板制的多个前方安装钉(加强金属配件)以及金属板制的侧面安装钉(加强金属配件);耳扣,该耳扣能够相对所述外壳动作。
所述接触端子是能够与柔性线缆接触的端子,并且所述接触端子以将与安装面平行且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前方安装钉和侧面安装钉焊接连接至安装面的对应部而固定,从而构成为使电连接器朝向安装面的安装强度提高的加强金属配件。所述前方安装钉在比接触端子靠前方的位置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排列而保持于外壳。所述侧面安装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壳的两端位置即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前方安装钉的排列范围的两侧处保持于外壳。耳扣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打开位置是允许向外壳***柔性线缆的位置,关闭位置是从上方按压***后的扁平型导体而提高与接触端子的接触压力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90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前方安装钉以及所述侧面安装钉均是金属板制的,并且构成为彼此不同的形状。在制造连接器时,所述前方安装钉以及所述侧面安装钉分别通过将由冲裁加工形成的金属板构件向其板厚方向弯曲的方式制造而成,随后,将所述前方安装钉以及所述侧面安装钉从前方压入并安装至外壳的对应安装槽部。
此时,所述前方安装钉以及所述侧面安装钉的所有冲裁加工、弯曲加工以及压入安装在彼此不同的工序中进行。因此,连接器制造时的工时变多,其结果是,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加强金属配件也能够以较少的工时简单且廉价地进行制造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下述第一发明和第二发明的电连接器以及第三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解决。
<第一发明>
第一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且供对方连接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所述对方连接体的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个金属构件以及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多个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壳,所述金属构件是轧制金属板制的,所述金属构件的轧制面与所述排列方向平行,在该金属构件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向该金属构件的板厚方向弯曲而成的弯曲部。
在上述电连接器的基础上,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多种金属构件,所述多种金属构件中的一种金属构件与另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于外壳位于彼此相同一侧处具有与所述安装面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和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彼此不同,并且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第一发明中,多种金属构件中的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的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的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彼此不同,并且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除所述弯曲部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除所述弯曲部之外的部分构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因此,将与同一载体连结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金属板构件中的一部分金属构件以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弯曲部的角度进行弯曲,将其余部分的金属构件以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弯曲部的角度进行弯曲,从而能够通过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简单地制作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以及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这两种金属构件。其结果是,所述两种金属构件、进一步说是电连接器的制造作业效率提高。
此处,一种金属构件的弯曲部和另一种金属构件的弯曲部不必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即使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只要一种金属构件和另一种金属构件通过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制作而成,则包含于第一发明的范围。另外,所述对方连接体是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电连接的连接体,例如,能够列举***并连接至电连接器的FPC等扁平型导体以及嵌合并连接至电连接器的其他电连接器等。
在第一发明中,优选,作为对方连接体的扁平型导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能够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动作的可动构件,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以及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在一端侧具有所述连接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阻止部,所述阻止部在与前后方向以及金属构件的排列方向这两个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厚度方向上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在连接器厚度方向上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从连接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从连接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制作用于从彼此相反侧阻止可动构件在连接器厚度方向上的移动的一种金属构件以及另一种金属构件。
在第一发明中,优选,所述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侧部分保持于所述外壳而构成为悬臂梁状,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侧部分保持于所述外壳而构成为双支承梁状。此外,在第一发明中,优选,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设得比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多。
<第二发明>
第二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且供对方连接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所述对方连接体的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个金属构件以及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多个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壳。
在上述电连接器的基础上,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多种金属构件,所述多种金属构件中的一种金属构件与另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于外壳位于彼此相同一侧处具有与所述安装面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构成为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一部分切除而成的形状。
在第二发明中,多种金属构件中的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构成为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一部分切除而成的形状。因此,能够通过将与连结至同一载体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金属板构件中的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对应的金属板构件的一部分切除来制作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具有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制作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以及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这两种金属构件,从而使得所述两种金属构件、进一步说是电连接器的制造作业效率提高。
在第二发明中,优选,所述一种金属构件是用于与对方连接体连接的端子,该端子在一端侧具有所述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能够与对方连接体接触的接触臂部,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是用于固定至电路基板的加强金属配件,该加强金属配件构成为将所述端子的接触臂部切除而成的形状。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具有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制作端子和加强金属配件。
<第三发明>
在第三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连接器是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且供对方连接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所述对方连接体的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个金属构件以及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多个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壳。
在上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带状的轧制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下述形状的带载体的细条片,所述带载体的细条片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延伸的载体以及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构成同列地排列且从所述载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出来的多个具有相同形状的细条片,将多个所述细条片中的一部分的细条片向板厚方向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在该细条片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以规定的角度弯曲的弯曲部的一种弯曲细条片,将多个所述细条片中的其余部分的细条片向板厚方向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在所述其余部分的细条片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以与所述规定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弯曲的弯曲部的另一种弯曲细条片,将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以及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一起通过与外壳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于该外壳,从所有的弯曲细条片切断而去除所述载体,将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设为一种金属构件,将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设为另一种金属构件。
在第三发明中,对设置于带载体的细条片的多个相同形状的细条片的一部分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一种弯曲细条片,并且对其余部分的细条片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另一种弯曲细条片,并且在与外壳一体模制成型后,从上述这些弯曲细条片切断而去除载体,从而形成一种金属构件以及另一种金属构件。因此,能够通过具有相同形状的细条片简单地制作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以及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这两种金属构件,从而使得所述两种金属构件、进一步说是电连接器的制造作业效率提高。
在第三发明中,优选,使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侧部分以及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侧部分与外壳一体模制成型,从而通过该外壳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保持成悬臂梁状,并且将另一种金属构件保持成双支承梁状。此外,在第三发明中,优选,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设得比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多。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如上所述的那样,多种金属构件中的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弯曲角度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弯曲角度彼此不同,而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除所述弯曲部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除所述弯曲部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此外,在第二发明中,多种金属材料中的所述另一种材料构成为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一部分切除而成的形状,因此,根据第一发明和第二发明,能够通过具有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制作所述两种金属构件。此外,在第三发明中,能够通过对相同形状的细条片进行弯曲加工后与载体分离来制造所述两种金属构件。因此,根据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能够提高所述两种金属构件、进一步说是电连接器的制造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扁平型导体一起示出的立体图,并且示出了即将***扁平型导体前的状态,图1的(B)是将(A)的电连接器的后端侧部分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A)的电连接器以将可动构件向上方分离后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A)示出了从后方侧观察的状态,(B)示出了从前方侧观察的状态。
图3的(A)是从图1的(A)的电连接器抽出端子以及加强金属配件并示出的立体图,图3的(B)是第一金属配件的侧视图,图3的(C)是第二金属配件的侧视图。
图4的(A)是图1的(A)的电连接器的上下方向上的第一金属配件的上臂部的位置处的横剖视图,图4的(B)是表示(A)的第一金属配件的突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将用于形成端子以及加强金属配件的两个带载体的细条片以将细条片弯曲成弯曲细条片的状态示出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A)的Ⅵ-Ⅵ位置处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模具卸下后的状态,(B)示出了一体模制成型时配置有模具的状态。
图7是图4的(A)的Ⅶ-Ⅶ位置处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模具卸下后的状态,(B)示出了一体模制成型时配置有模具的状态。
图8是图4的(A)的Ⅷ-Ⅷ位置处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模具卸下后的状态,(B)示出了一体模制成型时配置有模具的状态。
图9是即将***扁平型导体前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第一金属配件的位置处的截面,(B)示出了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C)示出了可动构件的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10是扁平型导体的***完成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第一金属配件的位置处的截面,(B)示出了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C)示出了可动构件的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11是与扁平型导体的连接动作完成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A)示出了第一金属配件的位置处的截面,(B)示出了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C)示出了可动构件的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
10 外壳;
10B 后方框部(保持壁);
10B-1 突条部;
10B-2 槽状部;
10B-2A 槽底面;
15C-2 限制部;
17A 接收部;
20 端子;
20S 信号端子;
20G 接地端子;
21 接触臂部;
21A 接触部;
22 连接部;
22S 信号连接部;
22G 接地连接部;
23 被保持部;
23A 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
23D 上侧弯曲部;
23E 下侧弯曲部;
30 可动构件;
34 端板部(延伸部);
35A 第一轴部(被阻止部);
35B 第二轴部(被阻止部);
40 第一金属配件(加强金属配件);
41B 第一窄臂部(阻止部);
42 第一固定部(连接部);
44 上侧弯曲部;
45 下侧弯曲部;
50 第二金属配件(加强金属配件);
51B 第二窄臂部(阻止部);
52 第二固定部(连接部);
54 上侧弯曲部;
55 下侧弯曲部;
60 第三金属配件(加强金属配件);
62 第三固定部(连接部);
64 上侧弯曲部;
65 下侧弯曲部;
101 带载体的细条片;
102 带载体的细条片;
120 弯曲细条片;
140 弯曲细条片;
150 弯曲细条片;
160 弯曲细条片;
F 扁平型导体(对方连接体);
B 电路基板;
C1 载体;
C2 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F一起示出的立体图,并且示出了即将***扁平型导体F前的状态。连接器1是一种安装于电路基板B的安装面上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并且构成为将平行于该安装面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作为插拔方向而供扁平型导体F能够插拔地连接。该连接器1通过连接扁平型导体F而使电路基板B与扁平型导体F电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X1方向设为前方,将X2方向设为后方。此外,在平行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面内(XY平面内),将与前后方向(X轴方向)成直角的Y轴方向设为连接器宽度方向,将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成直角的Z轴方向(上下方向)设为连接器厚度方向。
扁平型导体F形成为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且将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作为宽度方向的带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信号电路部以及多个接地电路部(未图示)形成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排列。以下,当没有必要区分信号电路部和接地电路部时,将上述信号电路部和接地电路部统称为“电路部”。电路部埋设于扁平型导体F的绝缘层内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而到达扁平型导体F的前端位置。此外,仅上述电路部的前端侧部分具有露出于扁平型导体F的下表面的连接电路部(未图示),并且能够与后述连接器1的端子20接触。此外,在扁平型导体F的上述前端侧部分的两侧缘形成有缺口部F1,位于该缺口部F1的前方的耳部F2的后端缘作为与连接器1的后述卡定部卡定的被卡定部F2A起作用。
连接器1具有:电绝缘材料制(本实施方式中为树脂制)的外壳10;电绝缘材料制(本实施方式中为树脂制)的可动构件30,该可动构件30能够在作为后述第一位置的打开位置与作为第二位置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外壳10转动;通过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于上述外壳10的作为金属构件的端子20、第一加强金属配件40(以下称为“第一金属配件40”)、第二加强金属配件50(以下称为“第二金属配件50”)以及第三加强金属配件60(以下称为“第三金属配件60”)(也参照图2的(A)),并且,如图1的(A)所示,该连接器1供扁平型导体F从后方沿箭头方向***并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0具有作为在上述关闭位置处相对于端子20对扁平型导体F进行加压的加压构件的功能。
图2是将图1的(A)的连接器1以将可动构件30向上方分离后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A)示出了从后方侧观察的状态,(B)示出了从前方侧观察的状态。如图2的(A)所示,外壳10从上方观察时呈现将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四方框状,该外壳10具有前方框部10A和后方框部10B以及一对侧方框部10C,其中,前方框部10A和后方框部10B彼此平行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方框部10C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对称的位置并且将前方框部10A与后方框部10B的端部彼此连结。
如图2的(B)所示,前方框部10A具有前方基部11和前壁12,其中,前方基部11面向电路基板B(参照图1)而构成为下部,前壁12从该前方基部11向上方竖立并且形成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遍及端子排列范围。前方框部10A的前方基部11和前壁12构成为通过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对第一金属配件40进行排列并保持的保持壁(参照图6的(A))。前壁12的上表面构成为与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的下表面能够抵接地相向(参照图11的(A)),并且限制可动构件30向下方过度地变位。
后方框部10B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遍及端子排列范围地延伸,形成后述的接收部17A的后部开口的底壁,并且构成为通过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对端子20进行排列并保持的保持壁(参照图9的(A))。如图1的(B)所示,后方框部10B具有突条部10B-1和槽状部10B-2,其中,突条部10B-1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端子20彼此之间的位置处且在该后方框部10B的上表面处沿前后方向延伸,槽状部10B-2在相邻的突条部10B-1彼此之间、换言之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端子20的位置处从该突条部10B-1隐没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在该槽状部10B-2的底面即槽底面10B-2A处,端子20的后述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上表面露出,槽底面10B-2A与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上表面一起形成同一面。也就是说,突条部10B-1的上表面位于比端子20的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处。
如图3的(B)所示,侧方框部10C构成为将前方基部11和后方框部10B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侧壁15。关于该侧壁15,如图1和图2的(A)、(B)所示,在该侧壁15的靠近后端的位置处,对可动构件30的后述端板部34以及第二轴部35B进行收容的收容孔部15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并且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敞开的空间。
如图1的(A)所示,侧壁15具有相对于收容孔部15A位于前方的前方侧壁15B、位于后方的后方侧壁15C以及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的端侧壁15D。也就是说,收容孔部15A通过前方侧壁15B、后方侧壁15C以及端侧壁15D从三侧围住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的(A)所示,构成为形成收容孔部15A的内壁面的后方侧壁15C的前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可动构件30的后述端板部34对应的位置处在上下方向上隐没于从靠近上端的位置到下端的范围,从而形成有后凹部15C-1。该后凹部15C-1向前方以及下方敞开,其上端通过限制部15C-2封闭。如图11的(C)所示,当可动构件3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限制部15C-2位于该可动构件30的后述被限制部34A的正上方,从上方面向该被限制部34A,并且形成能够与该被限制部34A卡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当上述可动构件30转动到关闭位置时,通过限制部15C-2对该可动构件30的进一步转动以及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如图6的(A)所示,在外壳10形成有具有接收部17A、收容凹部17B以及底孔部17C的空间17。也就是说,参照图6的(A)可知,上述空间17具有:接收部17A,该接收部17A用于接收朝向前方***的扁平型导体F;收容凹部17B,该收容凹部17B位于上述接收部17A的上方且用于收容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底孔部17C,该底孔部17C位于接收部17A的下方。
接收部17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后方框部10B靠上方并且比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的后述盖板部32(参照图11的(A))靠下方的位置,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形成为从连接器1的后端遍及到外壳10的前壁12的后表面,并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遍及两个侧壁15彼此之间。上述接收部17A向后方敞开,并且该接收部17A还向上方敞开,从而能够从后方接收扁平型导体F的前端侧部分。此外,由于上述接收部17A不仅向后方敞开,还向上方敞开,因此,也能够将扁平型导体F以倾斜的姿势接收于该接收部17A的后部。
收容凹部17B位于接收部17A的上方并与该接收部17A连通,并且在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两个侧壁15彼此之间。如图6的(A)所示,上述收容凹部17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并且向后方敞开的空间,从而在其后半部处收容可动构件30的转动基部35的大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凹部17B位于接收部17A的上方,但该“位于上方”也包括收容部17B形成为与接收部17A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的状态。
此外,底孔部17C形成为由外壳10的四方框状部分(由前方框部10A、后方框部10B以及侧方框部10C构成的部分)围成且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空间。
如图1所示,端子2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遍及外壳10的接收部17A的范围而排列并保持于该外壳10的后方框部10B。该端子2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后方框部10B的槽状部10B-2相同的位置处,换言之,设置于相邻突条部10B-1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连接器1的所有端子20为相同的形状,上述端子20中的一部分端子20用作用于传送信号的信号端子20S,其余部分的端子20用作接地端子20G。以下,当没有必要区分信号端子20S和接地端子20G时,在信号端子20S的各部分的符号末尾标注“S”(例如,后述的“信号连接部22S”),并且在接地端子20G的各部分的符号末尾标注“G”(例如,后述的“接地连接部22G”)。此外,在没有必要区分信号端子20S和接地端子20G的情况下,不在符号末尾标注“S”和“G”。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0以接地端子20G位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20S的两侧的方式排列。也就是说,位于端子20的排列方向(连接器宽度方方向)上的两端的端子20构成为接地端子20G,并且以接地端子20G、信号端子20S、信号端子20S的顺序重复地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相邻的两个信号端子20S传送高速差分信号。
端子20通过将以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作为端子宽度方向的带状的金属板构件向板厚方向弯曲的方式制成,并且当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该端子20的整体形状构成为大致曲柄状。如图3的(A)所示,该端子20具有:接触臂部21,该接触臂部21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弹性变位;连接部22,该连接部22位于比该接触臂部21靠下方的位置并且向后方延伸;被保持部23,该被保持部23将接触臂部21的后端与连接部22的前端连结,并且该保持部23保持于上述后方框部10B。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将信号端子20S的连接部22S称为“信号连接部22S”,并且将接地端子20G的连接部22G称为“接地连接部22G”。
如图3的(A)所示,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构成为宽度随着朝向前方而变窄的悬臂梁状,并且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具有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接触部21A。当向连接器1***了扁平型导体F时,在接触臂部21朝向下方弹性变位的作用下,上述接触部21A能够与扁平型导体F的连接电路部(未图示)接触(参照图11的(A))。如图1所示,连接部22从外壳10的后方框部10B向后方延伸出来,并且在其下表面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应电路部(焊盘)焊接连接。
如图9的(A)所示,被保持部23具有: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该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沿着后方框部10B的上表面(槽状部10B-2的槽底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下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B,该下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B沿着后方框部10B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中间被保持部23C,该中间被保持部23C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将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后端与下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B的前端连结;上侧弯曲部23D,该上侧弯曲部23D在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后端与中间被保持部23C的上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下侧弯曲部23E,该下侧弯曲部23E在下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B的前端与中间被保持部23C的下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被保持部23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构成为曲柄状。
被保持部23通过外壳10的后方框部10B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如图1的(B)所示,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上表面在槽状部10B-2的前半部处从该槽状部10B-2的槽底面10B-2A露出,并且与该槽底面一起形成同一面。下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B的下表面在后方框部10B的后半部处从该后方框部10B的下表面露出,并且与该下表面一起形成同一面。此外,中间被保持部23C整体埋设于后方框部10B,并且在该中间被保持部23C的整个周面处通过后方框部10B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的宽度随着朝向前方而变窄,其结果是,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端子宽度(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位于比该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靠前方的位置处的接触部21A的端子宽度大。如上所述,由于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宽度比接触部21A的宽度宽,因此,能够增大外壳10对端子20的保持力。此外,由于接触部21A的宽度窄,因此,该接触部21A处的弹性变位变得容易。
如可动构件30以与位于打开位置的姿势相同的姿势示出的图2的(A)和(B)所示,该可动构件30具有主体部31和转动基部35,其中,主体部31构成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和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扩展的近似板状,转动基部35在比上述主体部31靠下方(Z2侧)并且靠前方(X1侧)处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包括转动轴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0围绕上述转动轴线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不过,作为替代,例如,可动构件也可伴随着围绕上述转动轴线的转动而在与上述轴线方向成直角的平面内滑动移动等。
如图2的(A)和(B)所示,主体部31具有:盖板部32,该盖板部32遍及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延伸,并且在关闭位置处(参照图11的(A))从上方覆盖端子20;端壁部33,该端壁部33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盖板部32的外侧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端板部34,该端板部34是从打开位置时的上述端壁部33的下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且收容于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的延伸部(也参照图1的(A))。
如图2的(A)、(B)所示,端壁部33在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比盖板部32靠前方(关闭位置时为下方)的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图2的(B)所示,在端壁部33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卡定部33A。上述卡定部33A的上表面构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卡定面33A-1(也参照图9的(B)),当可动构件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即在卡定面33A-1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前方倾斜的状态下,通过该卡定面33A-1能够从后方与扁平型导体F的被卡定部F2A卡定(参照图11的(B))。
如图2的(A)、(B)所示,当沿连接器宽度方向观察时,端板部34构成为朝向上方并且朝向前方凸出弯曲的近似扇形形状(也参照图8的(A)、(B))。如图1所示,上述端板部34收容于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当可动构件3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时,该端板部34的凸弯曲面能够与该收容孔部15A的前方内壁面即前方侧壁15B的后表面滑动接触而沿转动方向受到引导。
此外,端板部34构成为其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下部的后表面被切除的形状,从而形成为被限制部34A。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被限制部34A的后表面(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平坦面)构成为在关闭位置处能够与外壳10的限制部15C-2的限制面15C-2A卡定的被限制面34A-1。具体而言,如图11的(C)所示,当可动构件30被带到关闭位置时,该被限制部34A进入外壳10的侧壁15的后凹部15C-1内,从而位于外壳10的限制部15C-2的下方。此外,被限制部34A的被限制面34A-1(关闭位置处的上表面)与限制部15C-2的限制面15C-2A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的状态面对面,构成能够卡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即使假定可动构件30受到使转动至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进一步转动的外力或者受到向上方提起该可动构件30的外力,由于上述被限制面34A-1从下方与上述限制面15C-2A卡定,因此,可动构件30的转动和移动受到限制。
如图2的(B)所示,转动基部35具有第一轴部35A、第二轴部35B以及多个结合部35C,其中,第一轴部35A在包含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延伸,第二轴部35B是从端板部34的两端面向端子排列方向外侧延伸的方柱状的转动轴部,多个结合部35C将第一轴部35A与主体部31结合。
如图6的(A)、(B)所示,第一轴部35A的、当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四边形形状。上述第一轴部35A如上所述那样在包含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延伸,从而连结端壁部33的内侧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的侧面)彼此(参照图2的(B))。无论可动构件30在其转动方向上位于哪个角度位置时,上述第一轴部35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第一金属配件40对应的位置的部分均位于作为该第一金属配件40的阻止部的第一窄臂部41B的正下方,从而作为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该第一窄臂部41B阻止的被阻止部起作用(也参照图9至图1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阻止部以及上述被阻止部分布并存在于端子排列范围内,因此,在不增大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连接器1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较大范围阻止可动构件30朝向上方的移动。
如图2的(A)、(B)所示,当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二轴部35B在沿连接器宽度方向观察时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四边形形状。该第二轴部35B与前述的端板部34一起收容于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参照图1)。无论可动构件30在其转动方向上位于哪个角度位置时,第二轴部35B均位于作为第二金属配件50的阻止部的第二窄臂部51B的正上方,从而作为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该第二窄臂部51B阻止的被阻止部起作用(参照图7的(A)、(B))。
结合部35C位于与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配件40之间对应的位置处,如图2的(B)所示,该结合部35C具有在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构成后半部且与主体部31的下端结合的窄结合部35C-1以及构成前半部且与第一轴部35A的上表面结合的宽结合部35C-2。如图4的(A)、(B)所示,与窄结合部35C-1相比,宽结合部35C-2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得较大,窄结合部35C-1与宽结合部35C-2的边界位置构成为台阶状。
如图2的(B)所示,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结合部35C之间,允许第一金属配件40的后述第一窄臂部41B从前方进入的进入允许部36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地形成(也参照图4的(B))。如图4的(B)所示,上述进入允许部36具有:后端收容部36A,在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该后端收容部36A位于窄结合部35C-1彼此之间并且收容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插通允许部36B,该插通允许部36B位于宽结合部35C-2彼此之间,该插通允许部36B的宽度比后端收容部36A的宽度窄并且允许第一窄臂部41B插通(也参照图6的(A))。此外,如图6的(A)所示,在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端收容部36A的前半部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孔状,其后半部构成为向下方敞开的槽状,此外,插通允许部36B构成为向上方敞开的槽状。
如图3的(A)、(B)所示,第一金属配件40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的方式制作而成,其中,上述带状的金属板将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作为端子宽度方向,从而该第一金属配件40整体构成为大致曲柄状(也参照图6的(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个数比与该第一金属配件位于同一列的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个数多。如图3的(B)所示,上述第一金属配件40具有:上臂部41,该上臂部41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固定部42,该第一固定部42是在比该上臂部41靠下方的位置处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第一连结部43,该第一连结部43将上臂部41的前端与第一固定部42的后端连结;上侧弯曲部44,该上侧弯曲部44在上臂部41的前端与第一连结部43的上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下侧弯曲部45,该下侧弯曲部45在第一固定部42的后端与第一连结部43的下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上述第一金属配件40在上述上臂部41的后述第一宽臂部41A和上述第一连结部43处的端子宽度尺寸(Y轴方向的尺寸)最大。
如图4的(A)所示,上臂部41具有:第一宽臂部41A,该第一宽臂部41A通过外壳10的前方框部110A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埋设并保持(也参照图6的(A));第一窄臂部41B,该第一窄臂部41B是从上述第一宽臂部41A向后方延伸的阻止部。上述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未被外壳10保持,因此,上臂部41构成为悬臂梁状。
第一宽臂部41A的后端部从前方框部110A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出来,该第一宽臂部41A的后端部和上述第一窄臂部41B收容于外壳10的收容凹部17B(也参照图6的(A))。如图4的(A)所示,该第一窄臂部41B的端子宽度尺寸(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包括一个接地端子20G以及在该接地端子20G的两侧各配置有一个的信号端子20S这总计三个端子20的尺寸。
如此一来,与由一个接地端子20G以及两个信号端子20S构成的三个端子20对应地设定第一金属配件40的端子宽度尺寸,在使上述三个端子20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第一金属配件40的范围内的状态下,通过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重复地排列上述一个第一金属配件40与上述三个端子20的组合,能够容易地形成用于传送高速差分信号的端子20以及第一金属配件40的排列状态。
如图4的(A)、(B)所示,与第一宽臂部41A相比,第一窄臂部41B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较窄,并且在该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自由端部)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向两侧突出的突部41B-1。如图6的(A)、(B)所示,上述第一窄臂部41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比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向前方以及后方延伸的部分,并且该部分的轧制面露出。
无论可动构件30在其转动方向上位于哪个角度位置,第一窄臂部41B均位于该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的上方,在与该第一轴部35A接触的状态下阻止该第一轴部35A、进一步说是可动构件30朝向上方的移动,从而阻止可动构件30从外壳10朝向上方脱开(参照图6的(A)、图11的(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参照图6的(A)),还是位于关闭位置时(参照图11的(A)),第一窄臂部41B的下表面均与第一轴部35A的上表面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窄臂部41B位于与第一轴部35A接触的位置,但作为替代,也可位于与第一轴部35A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些许间隙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一窄臂部41B阻止第一轴部35A朝向上方移动相当于上述间隙的尺寸的规定量以上。
第一窄臂部41B从前方进入可动构件30的进入允许部36。具体而言,第一窄臂部41B插通进入允许部36的插通允许部36B,该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到达插通允许部36B外而位于后端收容部36A内。如图4的(B)所示,形成于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的突部41B-1在后端收容部36A内位于与形成于可动构件30的转动基部35的宽结合部35C-2的后表面相向而能够与该后表面卡定的位置,其结果是,可动构件30从外壳10向后方的脱开得到防止。
如图4的(B)所示,第一窄臂部41B设置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接地端子20G相同的位置,并且位于定位在该接地端子20G的两侧的信号端子20S彼此之间。此外,在上述第一窄臂部41B中,如图4的(B)所示,该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接地端子20G重叠的位置处。因此,如图6的(A)所示,当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位于在上下方向上与端子20G的接触部21A相向的位置。
如图6的(A)所示,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固定部42的后端侧部分以及第一连结部43通过外壳10的前方框部10A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埋设并保持(也参照图8的(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B)所示,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上侧弯曲部44以及下侧弯曲部45各自的弯曲角度(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弯曲的角度)相等,几乎是直角(图3的(B)中将弯曲角度图示为“θ1”)。
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上述第一固定部42的前端侧部分从外壳10的前方框部110A向前方延伸出来(也参照图2的(B)以及图6的(A)),在其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B的对应部即第一固定用焊盘(未图示)焊接连接而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42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接地端子20、进一步说是该接地端子20G的接地连接部22G相同的位置,并且位于处于该接地端子20G两侧的信号端子20S彼此之间、进一步说是该信号端子20S的信号连接部22S彼此之间。换言之,信号端子20S的信号连接部22S位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固定部42彼此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信号连接部22S如上所述那样位于第一固定部42彼此之间,因此,即使在电路基板B的安装面上使信号用导电图案(未图示)从用于焊接连接上述信号连接部的信号用焊盘(未图示)向前方呈一直线地延伸而形成,该信号用导电图案也能够在不干涉用于焊接连接上述第一固定部42的第一固定用焊盘(未图示)的情况下经由彼此相邻的第一固定用焊盘彼此间而进一步向前方延伸地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端子20G的接地连接部22G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一固定部42相同的位置。因此,若连接至接地用焊盘(未图示)的接地用导电图案(未图示)在电路基板B的安装面上以从用于焊接连接上述接地连接部22G的接地用焊盘(未图示)朝向前方呈一直线地延伸的方式形成,那么,虽然接地用导电图案(未图示)会以对第一固定用焊盘造成干涉的方式连接,但即使接地用导电图案与固定用焊盘连接,也不会对接地特性造成任何影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连接部22G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一固定部42相同的位置,不过,也可不是相同的位置,只要接地连接部22G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一固定部42具有重叠范围的位置处即可。
因此,能够将在比端子20靠前方处具有第一金属配件40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安装至电路基板B的后端缘附近的位置以顺畅地进行扁平型导体相对于连接器1的插拔动作。
第二金属配件5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以及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相同的位置。如图3的(A)所示,上述第二金属配件50通过将与用于制作第一金属配件40的金属板构件具有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向板厚方向弯曲的方式制作而成。如后文所述,第二金属配件50与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不同点仅在于弯曲加工的角度比直角小且后述第二连结部53比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连结部43倾斜得更缓,其他结构与该第一金属配件40相同。关于上述第二金属配件50,对于与第一金属配件40对应的部分,标注在该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符号上加上“10”而得到的符号,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金属配件50具有:下臂部51,该下臂部51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第二固定部52,该第二固定部52是位于比上述下臂部51靠下方的位置处并且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第二连结部53,该第二连结部53将下臂部51的前端与第二固定部162的后端连结。如图3的(C)所示,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上侧弯曲部54以及下侧弯曲部55各自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弯曲角度相等且小于直角(在图3的(C)中将弯曲角度图示为“θ2”)。也就是说,第二金属配件50的弯曲角度θ2小于第一金属配件40的弯曲角度θ1。
第二金属配件50整体构成为大致曲柄状,但由于使上述金属板构件弯曲的角度(上述弯曲角度θ2)比直角小,因此,如图3的(C)以及图7的(A)和(B)所示,第二连结部53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因此,在第二金属配件50保持于外壳10的姿势下,即在将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作为端子宽度方向的姿势下,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位于比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上臂部41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3的(A)所示,下臂部51具有形状与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宽臂部41A以及第一窄臂部41B的形状相同的第二宽臂部51A以及第二窄臂部51B。如图7的(A)所示,上述下臂部51在外壳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遍及包含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在内的范围延伸,第二宽臂部51A的前端侧部分以及第二窄臂部51B的后端侧部分通过外壳10的侧壁15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上述下臂部51具有比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向前方以及后方延伸的部分,该部分的轧制面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二窄臂部51B的后端形成有突部51B-1(参照图3的(A)),因此,通过使该突部51B-1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埋设于侧壁15,从而下臂部51被牢固地保持。
如图7的(A)所示,下臂部5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收容孔部15A内的中间部露出。上述露出的部分构成为用于阻止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向下方的移动的阻止部。无论可动构件30位于哪个角度位置,上述下臂部51均位于该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的下方,从而限制该第二轴部35B、进一步说是可动构件30向下方移动,进而阻止可动构件30从外壳10向下方脱开。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参照图7的(A)),还是位于关闭位置时,下臂部51的上表面均与第二轴部35B的下表面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臂部51位于与第二轴部35B接触的位置,不过,作为替代,也可位于与第二轴部35B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些许间隙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下臂部51阻止第二轴部35B朝向下方移动相当于上述间隙的尺寸的规定量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如前所述那样在第二宽臂部51A的前端侧部分以及第二窄臂部51B的后端侧部分处保持于外壳10,从而该下臂部51在靠近下臂部51的长边方向两端的位置处保持于该外壳10。也就是说,下臂部51被保持成双支承梁状,因此,当通过该下臂部51阻止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的移动时,能够以足够的强度来对抗该第二轴部35B的抵接力。
如图7的(A)所示,第二金属配件50的第二固定部52的后端侧部分以及第二连结部53通过外壳10的前方侧壁15B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埋设并保持。该第二固定部52的前端侧部分从前方侧壁15B向前方延伸出来(也参照图2的(B)),在其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B的对应部即第二固定用焊盘(未图示)焊接连接而固定。
第三金属配件6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外壳10的侧壁1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于比第二金属配件50靠后方的位置,在各侧壁15处,三根上述第三金属配件60以沿连接器宽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如图3的(A)所示,第三金属配件60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构件向板厚方向弯曲的方式制作而成,其中,上述带状的金属板构件将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作为端子宽度方向。上述第三金属配件60构成为将前述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的大部分(接触臂部21的除了后端部以外的部分)切除后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三金属配件60具有:前端部61,该前端部61的宽度形成得比其他部分的宽度宽;第三固定部62,该第三固定部62是位于比该前端部61靠下方的位置且向后方延伸的连接部;第三连结部63,该第三连结部63将前端部61的后端与第三固定部62的前端连结;上侧弯曲部64,该上侧弯曲部64在前端部61的后端与第三连结部63的上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下侧弯曲部65,该下侧弯曲部65在第三固定部62的前端与第三连结部63的下端的边界位置处弯曲形成。如图9的(C)所示,前端部61以及第三连结部63通过外壳10的后方侧壁15C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埋设并保持。第三固定部62从外壳10的后方侧壁15C向后方延伸出来,在其下表面处与电路基板B的对应部即第三固定用焊盘(未图示)焊接连接而固定。
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以下述方法制造。
首先对带状的轧制金属板进行冲裁,从而准备用于形成端子20和第三金属配件60的带载体的细条片101以及用于形成第一金属配件40和第二金属配件50的带载体的细条片102。带载体的细条片101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载体C1(参照图5)以及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构成同列地排列且从上述载体C1朝向前方延伸出来的多个具有相同形状的细条片。该带载体的细条片101的所有细条片构成为弯曲并形成端子20前的平坦形状。此外,带载体的细条片102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载体C2(参照图5)以及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构成同列地排列且从上述载体C1朝向后方延伸出来的多个具有相同形状的细条片。该带载体的细条片102的所有细条片构成为弯曲并形成第一金属配件40以及第二金属配件50前的平坦形状。
接着,将带载体的细条片101的所有细条片向板厚方向弯曲,从而形成构成端子20的形状的弯曲细条片120,并且在不对一部分的弯曲细条片120进行任何加工的同时,将其余部分的弯曲细条片120的前端侧部分切除,从而形成构成第三金属配件60的形状的弯曲细条片160(参照图5)。
如此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带载体的细条片101的相同形状的细条片形成弯曲细条片120,并且进一步将上述其余部分的弯曲细条片120中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弯曲细条片160,从而能够通过弯曲细条片120简单地制作端子20,此外,能够通过弯曲细条片160简单地制作第三金属配件60。其结果是,端子20以及第三金属配件60、进一步说是连接器1的制造作业效率提高。
此外,将带载体的细条片102的多个细条片中的一部分细条片向板厚方向弯曲,从而形成构成第一金属配件40的形状的弯曲细条片140,并且将其余部分的细条片向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构成第二金属配件50的形状的弯曲细条片150(参照图5)。此时,弯曲细条片140通过以弯曲角度θ1(参照图3的(B))弯曲上述一部分的细条片的方式形成,弯曲细条片150以弯曲角度θ2(参照图3的(C))弯曲上述其余部分的细条片的方式形成。
通过设置于带载体的细条片102的相同形状的细条片形成不同形状的弯曲细条片140和弯曲细条片150,从而能够通过弯曲细条片140简单地制作第一金属配件40,此外,能够通过弯曲细条片150简单地制作第二金属配件50。其结果是,第一金属配件40以及第二金属配件50、进一步说是连接器1的制造作业效率提高。另外,弯曲细条片140和弯曲细条片150可以在相同的工序中一起形成,也可在不同的工序中独立地形成。
接着,将带载体的细条片101、102配置于模具(后述的上侧模具M1、下侧模具M2以及后方模具M3)并通过该模具保持,以使带载体的细条片101的弯曲细条片120、160的自由端朝向前方(X1方向)并且使带载体的细条片102的弯曲细条片140、150的自由端朝向后方(X2方向)(参照图5)。此时,如图5所示,构成接地端子20G的弯曲细条片120G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构成第一金属配件40的弯曲细条片140的后端部的正下方,并且上述弯曲细条片120G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构成第一金属配件40的弯曲细条片140的相当于第一窄臂部41B的部分141B的范围内。此外,构成信号端子20S的弯曲细条片120S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上述部分141B的范围外且在相当于第一宽臂部41A的部分141A的范围内。
对于带载体的细条片101、102,通过从上方配置的上侧模具M1、从下方配置的下侧模具M2以及从后方配置的后方模具M3,对端子20的连接部22、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上臂部41、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第三金属配件60的第三固定部62进行夹持。
此时,如图6的(B)所示,下侧模具M2与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宽臂部41A的下表面的后端侧区域以及第一窄臂部41B的下表面的前端侧区域抵接。此外,后方模具M3与第一窄臂部41B的后端部的下表面抵接。其结果是,如图6的(B)所示,用于形成第一轴部35A的空间通过第一窄臂部41B、下侧模具M2以及后方模具M3围住而形成。此外,上侧模具M1与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宽臂部41A的上表面的后端侧区域以及第一窄臂部41B的上表面的整个区域抵接。如此一来,第一宽臂部41B以及第一窄臂部41B的平坦轧制面即上表面和下表面被用作与模具抵接的抵接面。
此外,后方模具M3的位于与外壳10的后方框部10B对应的位置处的部分具有宽度尺寸与该外壳10的槽状部10B-2(参照图1的(B))的槽宽相同的突状部分,该突状部分的下表面与端子20的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的上表面抵接。由此,在一体模制成型时熔融的树脂流入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侧这一情况得到防止,从而用于允许该接触臂部21的弹性变位的空间得以确保。
此外,如图7的(B)所示,上侧模具M1与第二金属配件50的第二宽臂部51A的上表面的后端侧区域以及第二窄臂部51B的上表面的后端区域抵接,用于形成第二轴部35B的空间通过第二宽臂部51A、第二窄臂部51B以及上侧模具M1围住而形成。此外,如图7的(B)所示,下侧模具M2与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区域抵接。如此一来,下臂部51的平坦轧制面即上表面和下表面被用作与模具抵接的抵接面。
此外,如图8的(B)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可动构件30的端板部34的位置处,用于形成该端板部34的空间通过上侧模具M1和下侧模具M2围住而形成。
接着,将熔融后的电绝缘材料(树脂)注入模具内后使之固化,从而使外壳10和可动构件30同时成型,通过外壳10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端子20、第一金属配件40、第二金属配件50以及第三金属配件60。作为上述一体模制成型的结果,如图6的(B)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金属配件40的位置处,在由上臂部41的第一窄臂部41B的下表面(轧制面)、下侧模具M2以及后方模具M3围成的空间内,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形成为在其上表面处与第一窄臂部41B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此外,如图6的(B)所示,可动构件30以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成型。
此外,如图7的(B)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金属配件50的位置处,在外壳10的收容孔部15A(参照图7的(A))内,并且在由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的上表面(轧制面)与上侧模具M1围成的空间内,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形成为在其下表面处与下臂部5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此外,如图8的(B)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可动构件30的端板部34的位置处,在由上侧模具M1和下侧模具M2围成的空间内形成端板部34。
接着,通过使上侧模具M1朝向上方(Z1方向)笔直移动、使下侧模具M2朝向下方(Z2方向)笔直移动并且使后方模具M3朝向后方(X2方向)笔直移动,从而卸下上侧模具M1、下侧模具M2以及后方模具M3。在卸下模具M1、M2、M3后,在图5的单点划线P1所示的位置处从带载体的细条片101切除载体C1,并且在图5的单点划线P2所示的位置处从带载体的细条片102切除载体C2。其结果是,带载体的细条片101的弯曲细条片120、160形成为端子20以及第三金属配件60,带载体的细条片102的弯曲细条片140、150形成为第一金属配件40以及第二金属配件50。
接着,进行使可动构件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侧转动的操作,将该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从第一金属配件40的上臂部41的下表面分离,并且使该可动构件30的第二轴部35B从第二金属配件50的下臂部51的上表面分离,从而将该可动构件30设为可动,进而连接器1以能够使用的状态完成。此时,由于上臂部41B的下表面以及下臂部51的上表面是轧制面且光滑,因此,第一轴部35A以及第二轴部35B容易分离。上述可动构件30的转动操作也可在卸下模具M1、M2和M3后的任一阶段执行,例如,上述转动操作也可在连接器1出厂前由制造者执行,上述转动操作还可在连接器出厂后且在开始使用该连接器时由使用者执行。
如此一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仅通过下述方式制造:将端子20以及配件40、50、60与外壳10和可动构件30同时一体模制成型后,使可动构件3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一体模制成型后对连接器的构成构件进行任何加工,能够以较少的工序简单地制造连接器。此外,与工序变少相应地,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接着,根据图9至图11对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F的连接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扁平型导体F即将***前的、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扁平型导体F的***完成的状态下的、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扁平型导体F的连接动作完成的状态下的、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在各图中,(A)示出了第一端子40的位置处的截面,(B)示出了可动构件30的卡定部33A的位置处的截面,(C)示出了可动构件30的被限制部34A。如图11的(A)所示,扁平型导体F的上表面被向第一轴部35A的下部按压,其结果是,在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扁平型导体F的电路部与端子20的接触部21A的接触压力得到提高。
首先,将连接器1的端子20的连接部22(信号端子20S中的信号连接部22S以及接地端子20G中的接地连接部22G)焊接连接至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应电路部(信号用焊盘以及接地用焊盘),并且将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固定部42、第二金属配件50的第二固定部52以及第三金属配件60的第三固定部62焊接连接至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第一固定焊盘、第二固定焊盘以及第三固定焊盘)。通过各固定部42、52、62的焊接连接,外壳10被固定至电路基板。
接着,如图9的(A)~(C)所示,使扁平型导体F以沿着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位于处于将可动构件30带到了打开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1的后方(也参照图1)。然后,将扁平型导体F朝前方***连接器1的接收部17A。
在向接收部17A***扁平型导体F的过程中,如图10的(A)所示,扁平型导体F的前端首先与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的接触部21A抵接,从而通过其抵接力的向下方向的分力下压该接触部21A。此时,接触臂部21如图10的(A)所示那样朝向下方弹性变位。
进行扁平型导体F的***,直到扁平型导体F的前端与外壳10的前方框部10A的后表面抵接(参照图10的(A)、(B))。如图10的(A)所示,在扁平型导体F的***完成的状态下,端子20的接触臂部21依旧保持弹性变位后的状态,其结果是,该接触臂部21的接触部21A被维持成与在扁平型导体F的下表面露出的连接电路部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A)以及图10的(A)所示,在接收部17A的后部开口的位置处形成有在外壳10的后方框部10B的突条部10B-1彼此之间从该突条部隐没的槽状部10B-2,端子20的上表面露出被保持部23A位于其上表面与槽状部10B-2的槽底面形成同一面的位置处(也参照图1的(B))。因此,在扁平型导体F的插拔过程中,即使该扁平型导体F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发生不希望的移动以及倾斜,该扁平型导体F的下表面所抵接的也是突条部10B-1的上表面,从而在扁平型导体F的下表面的电路部与端子20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其结果是,端子20以及扁平型导体F的电路部得到保护。
接着,使可动构件30转动,如图11的(A)至(C)所示那样将该可动构件30带到关闭位置,并且如图11的(B)所示那样,使可动构件30的卡定部33A进入扁平型导体F的缺口部F1内。其结果是,扁平型导体F的被卡定部F2A位于卡定部33A的卡定面33A-1的前方并且位于能够与该卡定面33A-1卡定的位置,因此,扁平型导体F朝向后方的拔出得到阻止。如此一来,通过将可动构件30带到关闭位置,从而完成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F的连接动作。
如图11的(C)所示,在可动构件3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可动构件30的被限制部34A进入外壳10的后凹部15C-1内而位于该外壳10的限制部15C-2的下方,被限制部34A的被限制面34A-1(关闭位置时的上表面)与限制部15C-2的限制面15C-2A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松动)的状态面对面,构成能够卡定的状态。因此,例如,当扁平型导体F在连接至连接器1的状态下朝向上方不小心被提起时,即使该可动构件30受到使转动至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进一步转动的外力或者受到将该可动构件30向上方提起的外力,由于上述被限制面34A-1从下方卡定至上述限制面15C-2A,因此,可动构件30的转动以及移动也会受到限制。其结果是,可动构件30从外壳10脱开这一情况得以防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窄臂部41B位于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的正上方而阻止该第一轴部35A、进一步说是可动构件30朝向上方的移动,因此,通过上述第一窄臂部41B,可动构件30从外壳10的脱开也得到防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图11的(A)与图11的(C)可知,外壳10的限制部15C-2位于比第一金属配件40的第一窄臂部41B以及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靠后方的位置。因此,当扁平型导体F在连接至连接器1的状态下朝向上方不小心被提起时,扁平型导体F在比外壳10的限制部15C-2以及可动构件30的被限制部34A靠后方处受到上提力,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受到由上述上提力产生的朝向上方的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金属配件40的阻止部的第一窄臂部41B从上方与作为可动构件30的被阻止部的第一轴部35A抵接(卡定),因此,上述第一窄臂部41B克服上述朝向上方的力而阻止可动构件30朝向上方的移动,不过,在作用于扁平型导体F的上述上提力过大的情况下,有时上述第一窄臂部41B会向上方弹性变位而将可动构件30提起。此时,该可动构件30的被限制部34A通过其被限制面34A从下方与外壳10的限制部15C-2的限制面15C-2A抵接(卡定),通过该限制部15C-2,可动构件30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若通过上述限制部15C-2使上述被限制部34A的移动受到限制,则该限制位置成为支点,扁平型导体F朝向上方产生较大的挠曲。接着,可动构件30通过比上述支点靠前方的位置处的可动构件30的第一轴部35A在扁平型导体F的挠曲方向上承受旋转力,该力作用在将可动构件30保持在关闭位置的方向上,因此,易于将可动构件30维持在关闭位置。其结果是,当上述上提力作用于扁平型导体F时,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朝向打开位置的转动这一情况得到防止,进一步地,扁平型导体F从连接器1拔出这一情况得到防止。
在图11的(A)至(C)所示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当意图从连接器1拔出处于与连接器1连接的状态的扁平型导体F时,使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30转动以将该可动构件30带到图10的(A)至(C)所示的打开位置。如图10的(B)所示,当可动构件3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可动构件30的卡定部33A位于从扁平型导体F的缺口部F1向上方脱开的位置。也就是说,卡定部33A相对于扁平型导体F的被卡定部F2A的卡定状态被解除,允许扁平型导体F向后方拔出。接着,在上述状态下,若向后方拉扯扁平型导体F,则能够容易地从连接器1拔出该扁平型导体F。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供对方连接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所述对方连接体的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个金属构件以及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多个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壳,
所述金属构件是轧制金属板制的,所述金属构件的轧制面与所述排列方向平行,在该金属构件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向该金属构件的板厚方向弯曲而成的弯曲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构件具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多种金属构件,
所述多种金属构件中的一种金属构件与另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于外壳位于彼此相同一侧处具有与所述安装面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是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排列而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加强金属配件,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是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排列范围的两侧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加强金属配件,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和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的弯曲角度彼此不同,并且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除弯曲部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对方连接体的扁平型导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
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能够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动作的可动构件,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以及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在一端侧具有所述连接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阻止部,所述阻止部在与前后方向以及金属构件的排列方向这两个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厚度方向上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与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在连接器厚度方向上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从连接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
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阻止部从连接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阻止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侧部分保持于所述外壳而构成为悬臂梁状,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侧部分保持于所述外壳而构成为双支承梁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设得比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多。
5.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供对方连接体在前后方向上插拔,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所述对方连接体的宽度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个金属构件以及以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多个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壳,
其特征在于,
对带状的轧制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下述形状的带载体的细条片,所述带载体的细条片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延伸的载体以及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构成同列地排列且从所述载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出来的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细条片,
将多个所述细条片中的一部分的细条片向板厚方向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在该细条片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以规定的角度弯曲的弯曲部的一种弯曲细条片,
将多个所述细条片中的其余部分的细条片向板厚方向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在所述其余部分的细条片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具有以与所述规定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弯曲的弯曲部的另一种弯曲细条片,
将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以及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一起通过与外壳一体模制成型的方式保持于该外壳,
从所有的弯曲细条片切断而去除所述载体,将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设为一种金属构件,将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设为另一种金属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一种弯曲细条片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侧部分以及所述另一种弯曲细条片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侧部分与外壳一体模制成型,从而通过该外壳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保持成悬臂梁状,并且将另一种金属构件保持成双支承梁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设得比所述另一种金属构件的个数多。
CN202010228666.8A 2019-03-29 2020-03-27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755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7977A JP7011621B2 (ja) 2019-03-29 2019-03-29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19-067977 2019-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5865A CN111755865A (zh) 2020-10-09
CN111755865B true CN111755865B (zh) 2022-04-19

Family

ID=7267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8666.8A Active CN111755865B (zh) 2019-03-29 2020-03-27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11621B2 (zh)
KR (1) KR102524171B1 (zh)
CN (1) CN111755865B (zh)
TW (1) TWI7716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9451A (ja) * 2004-12-23 2006-07-06 Uju Electronics Co Ltd 無接地型電気コネクタ
CN201117878Y (zh) * 2007-07-24 2008-09-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241897A (zh) * 2013-06-07 2014-12-24 莫列斯公司 柔性线缆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4890B2 (ja) * 1992-05-25 2001-03-12 株式会社コンテック 端子金具
US6731510B1 (en) * 2003-05-08 2004-05-0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RJ connector for transceiver module
JP4762828B2 (ja) * 2006-08-22 2011-08-3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水密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117877Y (zh) * 2007-07-24 2008-09-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70200U (en) * 2009-05-18 2009-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44626U (zh) * 2012-06-21 2013-01-01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D型hdmi連接器
CN205159556U (zh) * 2015-09-14 2016-04-13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DE202017100608U1 (de) * 2017-02-06 2017-02-17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Steckverbin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9451A (ja) * 2004-12-23 2006-07-06 Uju Electronics Co Ltd 無接地型電気コネクタ
CN201117878Y (zh) * 2007-07-24 2008-09-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241897A (zh) * 2013-06-07 2014-12-24 莫列斯公司 柔性线缆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650B (zh) 2022-07-21
CN111755865A (zh) 2020-10-09
KR20200115291A (ko) 2020-10-07
KR102524171B1 (ko) 2023-04-20
JP7011621B2 (ja) 2022-01-26
TW202044673A (zh) 2020-12-01
JP2020167081A (ja)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1375B (zh)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6866523B2 (en) Construction for mounting a terminal, a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it
CN111247701B (zh) 电连接器
US8876543B2 (en) Connector
JP5809203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US6814605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portion
EP1235303B1 (en) A connector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2652902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1094333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1755865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1164651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JP2019129137A (ja) コネクタ、相手方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4389107A (zh) 带有扁平导体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JP695754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CN112652904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4837631B2 (ja) 電気接続部品
JP6993378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957547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US202400067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068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952450B (zh) 连接器
CN112652903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17791209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20092045A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24066097A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