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8255B -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8255B
CN114008255B CN202080045760.8A CN202080045760A CN114008255B CN 114008255 B CN114008255 B CN 114008255B CN 202080045760 A CN202080045760 A CN 202080045760A CN 114008255 B CN114008255 B CN 114008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fiber
component
polyester
intrinsic viscosity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57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8255A (zh
Inventor
崔美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Shangdongl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Shangdongl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Shangdongl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ea Shangdongl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8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8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1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上述聚酯复合纤维为通过对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而制备,且具有0.60dl/g至0.80dl/g的固有粘度和15%至30%的利森纳收缩率(Leesona shrinkage)(%)的并置型复合纤维,上述聚酯复合纤维伸缩性更得到提高,不产生光泽,触摸感优异。

Description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伸缩性更得到提高,不产生光泽,触摸感优异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对要求高伸缩性的面料的需求增加,氨纶(Spandex)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氨纶是通过使聚醚和亚甲基二苯基异氰酸酯聚合并熔融纺丝而成的一种聚氨酯类纤维,氨纶比现有的橡胶丝质量更好,例如,比橡皮筋轻,耐老化性高。
此外,氨纶是弹性类似于橡胶的一种独特的纤维,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和/或极限强度(ultimate strength),因此不易断裂,并且具有足够的伸缩性,以便可拉伸至其原始长度的5倍至8倍。
并且,氨纶不会被汗水、油污和化妆品弄脏,并且耐洗。此外,氨纶可以拉出与橡胶没法相比的细线条,染色性好。
另一方面,氨纶具有优良的伸缩性,活动方便,具有优良的耐久性、排汗性和干燥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内衣、衬里、外衣等各种用途。并且,氨纶的优点在于具有可以快速排汗的排汗性和高干燥能力,因此给人舒适的感觉。
但是,氨纶价格昂贵,耐热性差,有静电,耐碱性有问题,不能单独使用氨纶原丝,需要单独的包覆工序。因此只能获得较厚的面料,对于越来越需要薄的面料的市场而言存在局限性。
为了克服氨纶的这些缺点,提出了伸缩性潜在卷曲纱。潜在卷曲纱是将两种具有不同热收缩性能的聚合物复合纺丝成并置型(Side By Side)或芯鞘型(Sheath-Core),然后通过在纺丝工艺或拉伸工艺中施加热量而产生的热收缩率差,物理呈线圈状,以与弹簧类似的原理赋予高伸缩性的纤维。虽然在伸缩性方面达不到现有的氨纶纤维,但由于氨纶的上述缺点,经常使用耐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优异、易于染色和后加工的潜在卷曲纤维。
另一方面,作为潜在卷曲纤维,以往提出了对具有粘度差的聚酯树脂进行复合纺丝而成的纤维,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纤维不能充分获得所需的伸缩性。
另外,还提出了为了高伸缩性而在潜在卷曲纱中含有聚对苯二甲酸四亚甲基酯(polytetra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的复合纤维,但聚对苯二甲酸四亚甲基酯在聚合时所需的单体成本高,因此由于材料成本上升而存在复合纤维本身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产生光泽,触摸感优异,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为通过对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而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1。
[关系式1]
0.30dl/g≤|A-B|≤0.80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可以为0.90dl/g至1.30dl/g。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的熔点可以为200℃至25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可以为0.40dl/g至0.70dl/g。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分的熔点可以为230℃至27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还可包括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分还可包括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消光剂可包括选自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硅(SiO2)及硫酸钡(BaSO4)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第一成分可包括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第二成分可包括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重量比可以为30:70至70:3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花生形并置型或圆形并置型。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固有粘度可以为0.50dl/g至0.80dl/g。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包括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具有20旦尼尔至180旦尼尔的纤度和12根至96根的单纤维数。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Leesona shrinkage)(%)可以为15%至30%。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2测定的剩余收缩率(%)可以为45%至70%。
[方程式2]
在上述方程式2中,为了测定上述剩余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1.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1.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第一步骤,分别熔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及第二步骤,对熔融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制备的复合纤维可以为具有0.60dl/g至0.80dl/g的固有粘度的并置型复合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可以为15%至30%。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消光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1。
[关系式1]
0.30dl/g≤|A-B|≤0.80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3测定的满卷率(%)可以为80%以上。
[方程式3]
进而,本发明的面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
下面,对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纤维”意味着“丝(Yarn)”或“线”,并意味着通常的多种丝或纤维。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复合纤维”意味着通过复合纺丝制备而得的原丝本身,或包含使上述原丝经过拉伸步骤和/或部分拉伸步骤的纤维。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热处理温度”是指在拉伸工艺中常用的导丝辊中的二次导丝辊的表面温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不产生光泽、触摸感优异。
此外,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应用于需要使用伸缩性优异且无光泽的纤维的各种产品。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适合用作需要伸缩性的机织物或编织物的原丝,同时包含该聚酯复合纤维的面料本身也不产生光泽且具有优异的触摸感和伸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花生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花生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SEM照片。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SEM照片。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备工序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备工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轻松实现本发明。本发明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通过对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而制备。
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第一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作为一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可以通过聚合丁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来制备。
并且,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第二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作为一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可以通过聚合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来制备。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1,若超出下述关系式1中记载的范围,则可能存在伸缩性表达甚微的问题。
[关系式1]
0.30dl/g≤|A-B|≤0.80dl/g,优选地,0.4dl/g≤|A-B|≤0.70dl/g,更优选地,0.4dl/g≤|A-B|≤0.60dl/g,进一步优选地,0.45dl/g≤|A-B|≤0.53dl/g,最优选地,0.45dl/g≤|A-B|≤0.49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进而,本发明的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I.V)可以为0.90dl/g至1.30dl/g,优选地,可以为0.92dl/g至1.30dl/g,更优选地,可以为0.95dl/g至1.15dl/g,进一步优选地,可以为0.95dl/g至1.05dl/g,若固有粘度小于0.90dl/g,则可能存在无法实现所需伸缩性的问题,若固有粘度大于1.30dl/g,则可能出现在复合纺丝时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曲丝现象显著增加,导致纺丝操作性变差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I.V)可以为0.40dl/g至0.70dl/g,优选地,可以为0.45dl/g至0.65dl/g,更优选地,可以为0.48dl/g至0.60dl/g,进一步优选地,可以为0.48dl/g至0.53dl/g,若固有粘度小于0.40dl/g,则可能出现在复合纺丝时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曲丝现象显著增加,导致纺丝操作性变差的问题,若固有粘度大于0.70dl/g,可能存在无法实现所需伸缩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成分的熔点可以为200℃至250℃,优选地,可以为210℃至240℃,更优选地,可以为220℃至230℃,若熔点低于200℃,则第一成分的结晶性降低,还存在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若熔点高于250℃,则熔融纺丝温度升高,从而在第一成分熔融时发生热解,导致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成分的熔点可以为230℃至270℃,优选地,可以为240℃至265℃,更优选地,可以为250℃至260℃,若熔点低于230℃,则第二成分的结晶性降低,还存在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若熔点高于270℃,则熔融纺丝温度升高,从而在第二成分熔融时发生热解,导致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进而,本发明的第一成分还可包括消光剂。此时,消光剂可以包括选自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硅(SiO2)及硫酸钡(BaSO4)中的一种以上,优选地,可以包括氧化钛(TiO2)。并且,氧化钛可具有锐钛矿型、金红石型或板钛矿型晶型,氧化钛可单独或混合包括上述晶型,但氧化钛的密度、折射率、光反射和吸收特性等的特性根据晶型不同,因此可根据目的和用途适当分类使用。此外,为了控制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光反射性能等性能,也可以含有经过表面处理的氧化钛。
并且,本发明的第一成分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可以包括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优选地,可以包括1.2重量百分比至2.5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更优选地,可以包括1.5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若消光剂的含量小于1.0重量百分比,则降低光泽抑制效果,还可存在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制备的面料的触摸感降低的问题,若消光剂的含量大于3.0重量百分比,则在第一成分中的消光剂的凝聚现象增加,从而在纺丝时发生断丝,导致纺丝操作性变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成分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可以包括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优选地,可以包括1.2重量百分比至2.5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更优选地,可以包括1.5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若消光剂的含量小于1.0重量百分比,则降低光泽抑制效果,还可存在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制备的面料的触摸感降低的问题,若消光剂的含量大于3.0重量百分比,则在第二成分中的消光剂的凝聚现象增加,从而在纺丝时发生断丝,导致纺丝操作性变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重量比可以为30:70至70:30,优选地,可以为35:65至65:35,更优选地,可以为45:55至55:45,若第一成分的重量比小于30或第一成分的重量比大于70,则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不均衡,曲丝发生变得严重,导致纺丝操作性变差,存在复合纤维拉伸特性也降低的问题。
进而,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花生形并置型(side-by-side)或圆形并置型,优选地,可以为花生形并置型。
具体而言,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花生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花生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SEM照片,参照图1和图2,可以确认截面形状为花生形,且复合纤维中包含第一成分101和第二成分102。并且,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复合纤维的SEM照片,参照图3和图4,可以确认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复合纤维中包含第一成分112和第二成分113。
并且,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固有粘度可以为0.50dl/g至0.80dl/g,优选地,可以为0.60dl/g至0.80dl/g,更优选地,可以为0.60dl/g至0.70dl/g。
进而,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可以具有20旦尼尔至180旦尼尔的纤度,优选地,可以具有30旦尼尔至170旦尼尔的纤度,更优选地,可以具有50旦尼尔至100旦尼尔的纤度,且可以具有12根至96根的单纤维数,优选地,可以具有20根至60根的单纤维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目的可以进行改变。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可以为15%至30%,优选地,可以为17%至25%。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具体而言,利森纳收缩率可以为向对复合纤维用速度为1,700mpm且温度为73℃的一次导丝辊和速度为4,400mpm且温度为120℃的二次导丝辊进行拉伸处理而成的绺状态的拉伸丝施加20.5g的载荷,在82±3℃的水中热处理10分钟后收缩的长度相对于原始状态的长度的百分比。
并且,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2测定的剩余收缩率(%)可以为40%至70%,优选地,可以为47%至63%。
[方程式2]
在上述方程式2中,为了测定上述剩余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1.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1.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具体而言,剩余收缩率(Residual shrinkage)(%)可以为向对复合纤维用速度为1,700mpm且温度为73℃的一次导丝辊和速度为4,400mpm且温度为120℃的二次导丝辊进行拉伸处理而成的绺状态的拉伸丝施加1.5g的载荷,在82±3℃的水中热处理10分钟后收缩的长度相对于原始状态的长度的百分比。
在满足15%至30%的利森纳收缩率(Leesona shrinkage)和40%至70%的剩余收缩率时,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可以呈现最优异的伸缩性,若利森纳收缩率小于15%或剩余收缩率小于40%,则可能存在伸缩性降低的问题,若利森纳收缩率大于30%或剩余收缩率大于70%,则可在原丝状态下卷曲表现严重、长丝相互缠结的现象也变得严重,从而可能存在在制备面料和编织物时工序操作性显着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
具体而言,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备工序流程图,参照图5,通过经过熔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第一步骤(S10)和进行复合纺丝的第二步骤(S11)可制备本发明的复合纤维,进一步地,在纺丝后可以经过冷却并固化步骤(S12)、油剂供应步骤(S13)及热固定并拉伸步骤(S14)。
首先,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的第一步骤中,可以分别熔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此时,第一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还可包括消光剂。并且,第二成分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还可包括消光剂。
并且,所制备的复合纤维可以为具有0.60dl/g至0.80dl/g的固有粘度的并置型复合纤维。
并且,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可以为15%至30%。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并且,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1。若超出下述关系式1中记载的范围,则可能存在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伸缩性表达甚微的问题。
[关系式1]
0.30dl/g≤|A-B|≤0.80dl/g,优选地,0.4dl/g≤|A-B|≤0.70dl/g,更优选地,0.4dl/g≤|A-B|≤0.60dl/g,进一步优选地,0.45dl/g≤|A-B|≤0.53dl/g,最优选地,0.45dl/g≤|A-B|≤0.49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作为参考,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备工序示意图,可以在熔融部熔融第一成分10和第二成分20。
其次,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的第二步骤中,可以对在第一步骤中熔融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此时,作为第二步骤的复合纺丝,可以以30:70至70:30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重量比进行复合纺丝,优选地,纺丝温度可以为250℃至300℃,更优选地,可以为260℃至280℃,纺丝速度可以为3000mpm至4500mpm。
另一方面,第二步骤的复合纺丝可以通过各种形状的喷丝头进行,优选地,通过具有花生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喷丝头或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并置型喷丝头可以制备截面形状为花生形并置型或圆形并置型的复合纤维。
进而,在第二步骤之后,对进行复合纺丝的复合纤维以15℃至25℃的冷却风温度和25mpm至50mpm的速度进行冷却并固化工序(图6的40)。当超出上述范围时,存在难以控制复合纤维截面形状的控制,且无法提高均匀度的问题。
其次,为了顺利纺丝和卷绕而可以提供油剂。至于油剂供应,可以在设置于固化区域中的导向装置(图6中的50)中使用喷油方法或油辊方法,并且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
另外,在供给上述油剂之后,可以进一步包括部分拉伸工序或拉伸工序。通过部分拉伸或拉伸工序改善纤维取向,从而可以获得具有更高强度的纤维。
下面将基于图6的两个辊(一次导丝辊60、二次导丝辊70)进行具体说明。
上述部分拉伸可以在2,000mpm至3,500mpm的第一导丝辊速度和2,000mpm至3,500mpm的第二导丝辊速度的条件下进行。
另外,在上述拉伸工序的情况下,具体而言,一次导丝辊速度可以为1,000mpm至2,500mpm,优选地,可以为1,400mpm至2,000mpm。若一次导丝辊的速度小于1,000mpm,则存在随着原丝的经时变化而物性劣化的问题,且由于一次导丝辊的低速度而纺丝张力低,有可能多发生断丝。若一次导丝辊的速度大于2,500mpm,则存在因拉伸不均匀而导致染色缺陷的可能性。上述一次导丝辊的温度可以为50℃至100℃,优选地,可以为70℃至80℃。
其次,二次导丝辊速度可以为3,000mpm至5,000mpm,考虑到纺纱操作性,优选地,二次导丝辊速度可以为3,500mpm至4,500mpm。若上述二次导丝辊的速度低于3,000mpm,则纺丝的原丝的物理性能,尤其伸长率下降,生产率下降。若上述二次导丝辊的速度高于5,000mpm,则在二次导丝辊发生严重的原丝振动,有可能导致发生断丝。二次导丝辊的温度可以为90℃至150℃,优选地,可以为110℃至130℃。若二次导丝辊的热固定温度低于90℃,则随时间有可能发生伸长率等物理性能变化,且成为收缩率高的原丝,以后在面料进行染色加工时有可能发生过收缩,若二次导丝辊的热固定温度高于150℃,则因在二次导丝辊发生严重的丝振动,有可能难以实现稳定的操作。
另一方面,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3测定的满卷率(%)可以为80%以上,优选地,满卷率(%)可以为85%以上,更优选地,可以为90%至99.9%,满卷率越高,纺丝操作性越优异。
[方程式3]
如上所述,即使对具有不同固有粘度的两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成分进行复合纺丝,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也具有优异的纺丝操作性。
并且,本发明提供包括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纤维的面料。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的上述面料是指均包括机织物或编织物的意义。
首先,上述面料可以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作为经丝和纬丝中的一种以上来进行织造(weaving)而成的织物。
上述织造可通过选自由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及双层组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方法来实现。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织物组织的记载,织造中的经丝及纬丝密度不受特别的限制。
并且,上述面料可以为通过包括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纤维来编织(knitting)的编织物。上述编织可通过纬编或经编的方法实现,上述纬编和经编的具体方法可通过通常的纬编或经编的编织方法来实现。
尽管已以实施方式为中心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这些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定,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以上未提及的多种变形及应用。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出现的各构成要素可变形实施。并且,与这些变型和改型相关的差异落入本发明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
实施例1: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1)作为第一成分,准备了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钛(TiO2)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此时,第一成分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
并且,作为第二成分,准备了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8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钛(TiO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此时,第二成分具有254℃的熔点和0.50dl/g的固有粘度。
(2)通过将为了制备复合纤维而准备的第一成分的熔融温度设定为270℃、将准备的第二成分的熔融温度设定为275℃,将纺丝温度设定为272℃,来进行复合纺丝,此时,将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排出重量比设定为50:50。用于拉伸的一次导丝辊的速度为1,700mpm,温度为73℃,二次导丝辊的速度为4,400mpm,温度为120℃,以4,340mpm的卷绕速度进行卷绕,从而制备了纤度为75旦尼尔、单纤维数为24根、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65%的氧化钛的具有花生形并置型截面形状的如下表1所示的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2: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0℃的熔点和0.90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3: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排出重量比不是50:50,而是60:40,从而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4: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排出重量比不是50:50,而是40:60,从而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5: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制备了纤度为40旦尼尔、单纤维数为24根、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65%的氧化钛的具有花生形并置型截面形状的聚酯复合纤维,而不是纤度为75旦尼尔、单纤维数为24根、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65%的氧化钛的具有花生形并置型截面形状的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6: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制备了纤度为40旦尼尔、单纤维数为24根、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65%的氧化钛的具有圆形并置型截面形状的聚酯复合纤维,而不是纤度为75旦尼尔、单纤维数为24根、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65%的氧化钛的具有花生形并置型截面形状的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7: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1.10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实施例8: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1.20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70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比较例1: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0.7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比较例2: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0.8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6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比较例3: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1.3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3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比较例4: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酯复合纤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223℃的熔点和1.60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7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代替具有223℃的熔点和0.98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一成分和具有254℃的熔点和0.5dl/g的固有粘度的第二成分来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实验例1:聚酯复合纤维的物理性能测定
对于实施例1至8和比较例1至4中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分别进行下面记载的实验,由此测得的结果如下表1至3所示。
1.强度及伸度的测定
使用自动拉伸试验机(德国Textechno公司),并适用200cm/min的速度、50cm的把持距离来进行测定。强度和伸度定义如下:将对复合纤维施加恒定力,并使复合纤维延伸至切断为止时的载荷除以旦尼尔(Denier)的值(g/de)定义为强度,将相对于拉伸的长度的初始长度由百分比表示的值(%)定义为伸度。
2.纺丝操作性的测定
为了评价纺丝操作性,通过满卷率(%)进行测定,满卷率是以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分别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8kg卷筒为满卷而纺丝时,无断丝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收率,根据下述方程式3进行测定:
[方程式3]
3.利森纳收缩率(Leesona shrinkage,%)和剩余收缩率(Residualshrinkage,%)测定
根据下述方程式1、2测定利森纳收缩率和剩余收缩率。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3℃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方程式2]
/>
在上述方程式2中,为了测定上述剩余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1.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1.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3℃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至4中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同时具有优异的满卷率、利森纳收缩率和残余收缩率,因此可以确认纺丝操作性和伸缩性都优异。此外,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至2中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相比,在实施例3至4中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的满卷率略有降低,且可以确认在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重量比为50:50时呈现最优异的纺丝操作性。
表2
/>
接着,参照上述表2,在实施例5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相比,由于复合纤维的纤度不同,可以确认伸度显着降低。
另外,在实施例6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相比,不仅复合纤维的纤度不同,而且由于截面形状为圆形,强度略有降低,可以确认利森纳收缩率和残余收缩率降低。
此外,在实施例7、8的情况下,利森纳收缩率和残余收缩率均以令人满意的水平呈现,但由于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之间的固有粘度差异较大,因此满卷率与实施例1至4相比稍微降低。
表3
其次,参照上述表3,可以确认当如比较例1、2一样两种成分的固有粘度差低于作为目标固有粘度差的0.30dl/g至0.80dl/g时,呈现出显着低的伸缩性。
另一方面,可以确认当如比较例3一样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差高于作为目标固有粘度差的0.30dl/g至0.80dl/g时,在复合纺丝时发生的曲丝水平严重,导致纺丝操作性相当变差,满卷率降低至30%水平。
另一方面,可知当如比较例4一样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差高于作为目标固有粘度差的0.30dl/g至0.80dl/g时,在复合纺丝时发生的曲丝水平严重,导致纺丝操作性相当变差,满卷率降低至40%水平,当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高时,拉伸特性也降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简单的变形或变更,并且这样的变形或变更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产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伸缩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不产生光泽,触摸感优异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laims (6)

1.一种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其为通过对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而制备的聚酯复合纤维,上述聚酯复合纤维的特征在于,上述复合纤维为具有0.60dl/g至0.80dl/g的固有粘度的并置型复合纤维,通过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为15%至30%: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其中,上述第一成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上述第二成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其中,上述复合纤维满足下述关系式1:
[关系式1]
0.4dl/g≤|A-B|≤0.49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其中,上述复合纤维具有50旦尼尔至100旦尼尔的纤度和20根至60根的单纤维数,
其中,上述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各自独立地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5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2测定的剩余收缩率为40%至70%:
[方程式2]
在上述方程式2中,为了测定上述剩余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1.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1.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呈花生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光剂包括选自氧化钛、氧化锌、氧化硅及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骤,分别熔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及
第二步骤,对上述熔融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进行复合纺丝制备聚酯复合纤维,
所制备的复合纤维为具有0.60dl/g至0.80dl/g的固有粘度的并置型复合纤维,
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1测定的利森纳收缩率为15%至30%:
[方程式1]
在上述方程式1中,为了测定上述利森纳收缩率,对复合纤维施加20.5g的载荷并测定初始长度L0,在施加20.5g的载荷的状态下在82℃的热水中浸渍10分钟,干燥3分钟,然后测定处理后的长度L1
其中,上述第一成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上述第二成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其中,上述复合纤维满足下述关系式1:
[关系式1]
0.4dl/g≤|A-B|≤0.49dl/g
在上述关系式1中,A表示第一成分的固有粘度,B表示第二成分的固有粘度,
其中,上述复合纤维具有50旦尼尔至100旦尼尔的纤度和20根至60根的单纤维数,
其中,上述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各自独立地相对于总重量百分比包括1.5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消光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合纤维的根据下述方程式3测定的满卷率为80%以上,
[方程式3]
CN202080045760.8A 2019-06-04 2020-05-11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008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66026 2019-06-04
KR20190066026 2019-06-04
PCT/KR2020/006174 WO2020246719A1 (ko) 2019-06-04 2020-05-11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255A CN114008255A (zh) 2022-02-01
CN114008255B true CN114008255B (zh) 2023-11-14

Family

ID=7365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5760.8A Active CN114008255B (zh) 2019-06-04 2020-05-11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20081B2 (zh)
KR (1) KR20220004930A (zh)
CN (1) CN114008255B (zh)
WO (1) WO20202467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7960B1 (ko) * 2021-02-16 2023-07-19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카치온염료 가염성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40014211A (ko) * 2022-07-25 2024-02-01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812A (zh) * 2009-12-18 2010-10-0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复合型弹性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131001A (ko) * 2012-05-23 2013-12-03 웅진케미칼 주식회사 난연 성능이 우수한 재생 저융점 폴리에스테르계 섬유
KR20160119915A (ko) * 2015-04-06 2016-10-17 주식회사 휴비스 폴리에스테르계 중공복합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온성 충전재
KR20170010167A (ko) * 2015-07-15 2017-01-26 주식회사 휴비스 벌키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중공복합사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온성 충전재
CN108138379A (zh) * 2016-05-23 2018-06-0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型复合纤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1051B2 (zh) * 1973-04-02 1980-12-22
JPS5184924A (ja) * 1975-01-17 1976-07-24 Kuraray Co Kokenshukuseihoriesuterukeifukugoseni
JPS5789617A (en) * 1980-11-24 1982-06-04 Kuraray Co Ltd Composite fiber and its preparation
JPS5813720A (ja) * 1981-07-14 1983-01-26 Teijin Ltd 高伸縮性を有するノントルク捲縮加工糸の製造法
JPS58169514A (ja) * 1982-03-26 1983-10-06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捲縮糸条
JP3786435B2 (ja) * 1993-05-06 2006-06-14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糸
KR100192662B1 (ko) * 1993-06-08 1999-06-15 이형도 인요크 적재장치
JP2898532B2 (ja) * 1994-01-31 1999-06-02 帝人株式会社 スエード調織物の製造方法
JP3563160B2 (ja) * 1995-08-02 2004-09-08 株式会社クラレ 延縄
JP3692931B2 (ja) * 2000-12-11 2005-09-07 東レ株式会社 潜在捲縮発現性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系短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9806A (ja) * 2005-12-20 2007-07-05 Kaneka Corp 人工毛髪用繊維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頭飾製品
KR101458615B1 (ko) * 2012-05-23 2014-11-11 도레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난연 성능이 우수한 저융점 폴리에스테르계 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4040683A (ja) * 2012-08-22 2014-03-06 Kuraray Co Ltd カチオン可染分割型複合繊維
JP6282860B2 (ja) * 2013-12-19 2018-02-21 ユニチカ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糸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812A (zh) * 2009-12-18 2010-10-0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复合型弹性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131001A (ko) * 2012-05-23 2013-12-03 웅진케미칼 주식회사 난연 성능이 우수한 재생 저융점 폴리에스테르계 섬유
KR20160119915A (ko) * 2015-04-06 2016-10-17 주식회사 휴비스 폴리에스테르계 중공복합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온성 충전재
KR20170010167A (ko) * 2015-07-15 2017-01-26 주식회사 휴비스 벌키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중공복합사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온성 충전재
CN108138379A (zh) * 2016-05-23 2018-06-0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型复合纤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36095A (ja) 2022-08-12
WO2020246719A1 (ko) 2020-12-10
JP7320081B2 (ja) 2023-08-02
CN114008255A (zh) 2022-02-01
KR20220004930A (ko) 202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678B1 (ko) 편심 심초 복합 섬유 및 혼섬사
JP6973079B2 (ja) 吸湿性に優れた海島型複合繊維、仮撚糸および繊維構造体
WO2009088008A1 (ja) 常圧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及び繊維
KR101188243B1 (ko) 고신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008255B (zh) 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81093B1 (ko) 잠재권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복합섬유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2132560B1 (ko) 권축성이 우수한 사이드 바이 사이드형 모노필라멘트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03377B1 (ko) 고신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94290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잠재권축 단섬유를 포함하는 복합 스트레치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43113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가공사
KR100829480B1 (ko) 잠재권축형 폴리에스테르 2성분 복합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866688B1 (ko) 멜란지 효과가 우수하고, 드레이프성 및 고신축성을 갖는 레이온-라이크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89424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602856B2 (ja)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KR102557960B1 (ko) 카치온염료 가염성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276098B1 (ko) 난연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58058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용 방사구금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제조방법
KR101187734B1 (ko) 고속방사를 이용한 고신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402950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ity 복합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850628B1 (ko) 드레이프성이 우수한 고신축성의 레이온-라이크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60087684A (ko) 멜란지 효과를 가진 잠재권축형 폴리에스테르 2성분복합사
KR102479830B1 (ko) 심초형 복합가연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9123970A (ja) 織物
KR101560914B1 (ko) 연사효과를 가지는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 섬유용 방사구금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 섬유 제조방법
KR20240014211A (ko)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