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3276B -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3276B
CN113853276B CN202080037363.6A CN202080037363A CN113853276B CN 113853276 B CN113853276 B CN 113853276B CN 202080037363 A CN202080037363 A CN 202080037363A CN 113853276 B CN113853276 B CN 113853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portion
state
operation member
grip
g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7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3276A (zh
Inventor
坪冈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ki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ki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ki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ki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53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3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3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3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2Clamps with sliding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25B5/10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using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把持工具具有:第1构件,包含第1把持部;第2构件,包含第2把持部;操作构件,在平行于第1方向的方向上,使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而相对移动;第3构件,螺合于操作构件,并且螺合于第2构件;及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第2把持部相对于第1把持部在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第2把持部相对于第1把持部在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另外,锁定机构包含设置在第3构件的卡合部。

Description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把持住把持对象物的把持工具。
作为相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间接活线把持工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间接活线把持工具具有把持机构、绝缘操作棒、咬合构件、及锁定机构。把持机构具有固定把持部与可动把持部。绝缘操作棒具有操作棒本体与轴心侧构件,所述轴心侧构件配置在操作棒本体的内侧。操作棒本体可以相对于轴心侧构件而沿着轴方向滑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间接活线把持工具中,使操作棒本体往把持机构侧滑动后,锁定机构便会运作。在锁定机构的运作状态下,可防止绝缘操作棒旋转而使得可动把持部远离固定把持部。使操作棒本体往远离把持机构的方向滑动后,锁定机构的锁定便会解除。其结果,可以使绝缘操作棒旋转,使得可动把持部远离固定把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65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以下所示的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1)一种把持工具,具有:
第1构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构件,包含第2把持部;
操作构件,将从所述第2把持部朝向所述第1把持部的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时,在平行于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上,可使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而相对移动;
第3构件,螺合于所述操作构件,并且螺合于所述第2构件;及
锁定机构,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第3构件的卡合部。
(2)如上述(1)所述的把持工具,其构成为:使所述操作构件往第1旋转方向旋转,借此执行所述第2把持部往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以及从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往所述锁定状态的切换。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其构成为:在所述操作构件往第2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之前维持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操作构件往所述第2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以上时,则进行从所述锁定状态往所述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第3构件具有:
第1面,规定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第3构件的上限位置;及
第2面,规定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第3构件的下限位置。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的第2卡合部。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操作构件具有推压部,所述推压部是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解除状态。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操作构件具有可拆卸地安装远程操作棒的安装部。
(8)一种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所述把持工具具有:
第1构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构件,包含第2把持部;
操作构件,将从所述第2把持部朝向所述第1把持部的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时,在平行于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上,可使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而相对移动;
第3构件,螺合于所述操作构件,并且螺合于所述第2构件;及
锁定机构,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
所述使用方法具有:
在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配置把持对象物的步骤;及
使所述操作构件往第1旋转方向旋转,以通过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来把持所述把持对象物之把持步骤,
所述把持步骤包含:
间隔缩小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缩小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的间隔;及
第1切换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状态。
(9)如上述(8)所述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还具有把持解除步骤,解除所述第1把持部及所述第2把持部对所述把持对象物的把持,
所述把持解除步骤包含:
第2切换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及
间隔扩大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扩大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的间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7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8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示意性地显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后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A-A箭头视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具有同种功能的构件,会附上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并且,针对已附上相同或类似符号的构件,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
(方向的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将从第2把持部21(更具体而言为第2把持面21a)朝向第1把持部11(更具体而言为第1把持面11a)的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DR1,且将第1方向DR1的相反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DR2。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A。图1及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A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A的侧视示意图。
把持工具1A具有第1构件10、第2构件20、第3构件30、操作构件40、及锁定机构M。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构件10包含第1把持部11。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构件10是具有开口OP的构造构件,所述开口OP可承接把持对象物。在图1及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虽然第1构件10是在侧面视角下具有大致C字形状的构件,但是第1构件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记载的例子。另外,第1构件10可由1个零件构成,也可由多个零件的组合构成。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把持部11具有接触把持对象物的第1把持面11a。第1把持面11a例如为弯曲面。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包含第2把持部21。第2构件20是可相对于第1构件10相对移动的构件。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除了第2把持部21之外还具有螺纹棒23。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螺纹棒23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公螺纹部23m。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是由构成第2把持部21的零件与构成螺纹棒23的零件的组合而构成的。作为替代方案,第2构件20可由1个零件构成,也可由3个以上的零件的组合构成。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把持部21具有接触把持对象物的第2把持面21a。第2把持面21a例如为弯曲面。
操作构件40是在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使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相对移动的构件。
当操作构件40受到操作后,第1把持部11(更具体而言为第1把持面11a)与第2把持部21(更具体而言为第2把持面21a)之间的间隔会变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当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第2把持部21便会往接近第1把持部11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操作构件40往相反于第1旋转方向R1的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后,第2把持部21便会往远离第1把持部11的方向移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螺合于操作构件40,并且螺合于第2构件20。更具体而言,第3构件30具有公螺纹部33m,所述公螺纹部33m螺合于操作构件40的母螺纹部43f。另外,第3构件30具有母螺纹部33f,所述母螺纹部33f螺合于第2构件20的公螺纹部23m。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螺合于操作构件40,并且螺合于第2构件20。因此,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沿着第3构件30的长边轴方向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当操作构件40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相对旋转后,第2构件20便会沿着第3构件30的长边轴方向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移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无法相对于第1构件10在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因此,将第3构件30视为基准的情况下,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在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将第3构件30视为基准的情况下,当操作构件40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相对旋转后,第2构件20便会在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移动。
锁定机构M是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的机构,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而在第2方向DR2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而在第2方向DR2上相对移动的状态。另外,锁定状态在实质上是指无法扩大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的状态。据此,当锁定机构M为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把持对象物不会从把持工具1A上脱落。另一方面,锁定解除状态是指可以扩大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的状态。
锁定机构M包含设置在上述第3构件30的卡合部35。卡合部35与第3构件30以外的构件(例如,第2卡合部15)相卡合,借此使锁定机构M成为锁定状态。另外,在锁定状态中,虽然会防止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在第2方向DR2上相对移动,但是也可容许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在第1方向DR1上相对移动。作为替代方案,在锁定状态中,除了防止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在第2方向DR2上相对移动之外,还会防止第2把持部21相对于第1把持部11在第1方向DR1上相对移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在第3构件30的长边轴方向(换言之,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对于第3构件30而相对移动,借此来进行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详细内容将于后文描述。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在第3构件30的长边轴方向(换言之,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对于第3构件30而相对移动,借此使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变化。
在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1A中,第3构件30螺合于操作构件40,并且螺合于第2构件20。因此,只要使操作构件40旋转,就可以进行上述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并且可以使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变化。据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1A中,可以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
假设在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配置了把持对象物之后,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和第3构件30一起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其结果,螺合于第3构件30的第2构件20会往第1方向DR1移动。如此,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
假设在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把持住把持对象物之后,更进一步地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在此情况下,由于第2构件20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第2构件20不会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而操作构件40会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换言之,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之后,更进一步地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方向DR2移动。其结果,如图1所例示,设置在操作构件40上的推压部46会移动至退避位置,而锁定机构M会从锁定解除状态变成锁定状态(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等其他构件相卡合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构成为: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借此执行第2把持部21往第1方向DR1的移动、以及从锁定解除状态往所述锁定状态的切换。因此,只要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就可以执行把持对象物的把持、以及往锁定状态的切换。
接著,假设在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之后,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另外,第2旋转方向R2是第1旋转方向R1的相反方向。
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相对于第3构件30相对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方向DR1移动。其结果,如图3所示,设置在操作构件40上的推压部46会移动至前进位置,而锁定机构M会从锁定状态变成锁定解除状态(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等其他构件之间的卡合解除的状态)。
另外,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在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预定角度(例如,预定角度为360度以上1080度以下的任意角度)之前会维持于锁定状态。并且,当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预定角度以上时,则会进行从锁定状态往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在此情况下,即使是作业者错误地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的情况下,锁定也不会立刻解除。据此,可确保作业者和/或作业者的周围人员的安全。
假设当锁定机构M从锁定状态变成锁定解除状态后,更进一步地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和第3构件30一起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其结果,螺合于第3构件30的第2构件20会往第2方向DR2移动。如此,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对把持对象物的把持便被解除。
如上所述,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预定角度以上,即可执行从锁定状态往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以及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12对把持对象物的把持解除。因此,只要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就可以执行往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以及把持对象物的把持解除。
(第2构件20、第3构件30、及操作构件40的一例)
参照图1,来更详细地说明第2构件20、第3构件30、及操作构件40的一例。
第2构件20具有螺纹棒23。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螺纹棒”是指具有在内周面或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的棒状部分的构件。换言之,螺纹棒可以是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的公螺纹棒,也可以是在内周面形成有母螺纹部的母螺纹棒。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具有旋挡部210,所述旋挡部210是防止第2构件20相对于第1构件10的相对旋转。因此,当第3构件30相对于第1构件10而相对旋转时,可防止第2构件20相对于第1构件10而相对旋转。
第3构件30具有螺合于第2构件20(更具体而言为螺纹棒23)的第1螺纹部(33f)。因此,当第3构件30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第2构件20的第2把持部21会往朝向第1把持部11的方向(换言之,第1方向DR1)移动。另外,当第3构件30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时,第2构件20的第2把持部21会往远离第1把持部11的方向(换言之,第2方向DR2)移动。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螺纹部(33f)为母螺纹部。作为替代方案,第1螺纹部亦可为公螺纹部。
第3构件30具有螺合于操作构件40的第2螺纹部(33m)。因此,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操作构件40会往远离第1把持部11的方向(换言之,第2方向DR2)移动。另外,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时,操作构件40会往接近于第1把持部11的方向(换言之,第1方向DR1)移动。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螺纹部(33m)为公螺纹部。作为替代方案,第2螺纹部亦可为母螺纹部。另外,较理想的是,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和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为相同方向的螺纹。换言之,当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为左螺纹的情况下,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较理想为左螺纹,当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为右螺纹的情况下,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较理想为右螺纹。当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及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为左螺纹的情况下,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第2构件20便会往第1方向DR1移动。相反地,当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及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为右螺纹的情况下,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第2构件20便会往第2方向DR2移动。
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当操作构件40受到操作时,虽然操作构件40的螺纹部(43f)与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之间的摩擦力,比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与第2构件20的螺纹部(23m)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但是作为替代方案,前者的摩擦力比后者的摩擦力更小亦无妨。详细内容将于后文描述,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将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操作后,在第2把持部21抵接到把持对象物W之前,借由(摩擦力较小的)第3构件30的第1螺纹部(33f)与第2构件20的螺纹部(23m)之间的相对移动,使螺纹棒23往朝向把持对象物W的方向前进。当第2把持部21已抵接到把持对象物W后,更进一步地将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操作时,借由(摩擦力较大的)操作构件40的螺纹部(43f)与第3构件30的第2螺纹部(33m)之间的相对移动,使操作构件40往远离把持对象物W的方向移动。当操作构件40已抵接到第3构件30的第2面32后,更进一步地将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操作时,螺纹棒23即再次往朝向把持对象物W的方向前进。其结果,借由与操作构件40被扭转的力相应的推压力,以第2把持部21与第1把持部11来强力地把持住把持对象物W。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在第1构件10上安装成:可以绕着第3构件30的中心轴而相对于第1构件10来相对旋转。另外,第3构件30在第1构件10上安装成:在平行于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不能相对于第1构件10而相对移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具有上述卡合部35。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卡合部35包含配置成环状的多个齿35a(更具体而言为棘爪齿)。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具有第1面31与第2面32,所述第1面31规定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的上限位置,所述第2面32规定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的下限位置。在此情况下,操作构件40可以在第1面31所规定的上限位置与第2面32所规定的下限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相对于第3构件30而上下移动。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将从第2把持部21(更具体而言为第2把持面21a)朝向第1把持部11(更具体而言为第1把持面11a)的方向视为上方向。作为替代方案,亦可将从第1把持部11(更具体而言为第1把持面11a)朝向第2把持部21(更具体而言为第2把持面21a)的方向视为上方向。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是配置在第2构件20的外侧的筒状构件。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虽然第3构件30是两端开放的筒状构件,但是第3构件30亦可为一端封闭的有底筒状构件。另外,第3构件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筒状。另外,第3构件30可由1个零件构成,亦可由多个零件的组合构成。
操作构件40具有螺合于第3构件30的螺纹部(43f)。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虽然该螺纹部(43f)为母螺纹部,但是该螺纹部(43f)亦可为公螺纹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具有可接触上述第1面31的第3面44。该第3面44接触第1面31的位置为操作构件40的上限位置。另外,操作构件40具有可接触上述第2面32的第4面45。该第4面45接触第2面32的位置为操作构件40的下限位置。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具有推压部46,所述推压部46将锁定机构M的状态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推压部46是设置在操作构件40的第1方向DR1侧的端部。推压部46例如为环状的突出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是配置在第3构件30的外侧的筒状构件。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是两端开放的筒状构件。另外,操作构件4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筒状。另外,操作构件40可由1个零件构成,亦可由多个零件的组合构成。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或者,操作构件40会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操作构件40是以第3构件30为基准,往第2方向DR2移动。另一方面,当操作构件40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第2构件20是以第3构件30为基准,往第1方向DR1移动。
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后,操作构件40便会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或者,操作构件40会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时,操作构件40是以第3构件30为基准,往第1方向DR1移动。另一方面,当操作构件40和第3构件30一起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时,第2构件20是以第3构件30为基准,往第2方向DR2移动。
如图3所示,假设当操作构件40位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上限位置时,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在此情况下,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会传达至第3构件30,使第3构件30和操作构件40一起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另外,当第3构件3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时,具有第2把持部21的第2构件20会往第1方向DR1移动。据此,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是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借此可以使第2把持部21往第1方向DR1移动。
另外,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往第3构件30的传达,亦可借由操作构件40与第3构件30之间的摩擦来进行,或亦可借由操作构件40与第3构件30之间的卡合来进行。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往第3构件30的传达是借由操作构件40的第3面44与第3构件30的第1面31之间的摩擦来进行。
如图1所示,假设当操作构件40位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上限位置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下限位置之间的位置时,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在此情况下,操作构件40是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操作构件40是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2方向DR2移动。借由该移动,锁定机构M的状态便会从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锁定机构M的一例)
参照图2来说明锁定机构M的一例。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锁定机构M包含设置在第3构件30的卡合部35、以及设置在第1构件10的第2卡合部15。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卡合部35包含配置成环状的多个齿35a,第2卡合部15包含突出部15a(更具体而言为爪部),所述突出部15a可卡合于多个齿35a当中的任一者。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卡合部35具有多个齿35a,而第2卡合部15具有至少1个突出部15a。作为替代方案,卡合部35亦可具有至少1个突出部,而第2卡合部15亦可具有多个齿。作为另一替代方案,卡合部35及第2卡合部15亦可各自设成具有多个齿。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在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已卡合的状态下,第3构件30无法相对于第1构件10而往第2旋转方向R2相对旋转。另外,由于无法使第3构件3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因此也无法使具有第2把持部21的第2构件20往第2方向DR2移动。如以上所述,当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已卡合的状态时(换言之,当锁定机构M处于锁定状态时),第3构件30无法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且也无法使第2把持部21往解除把持对象物的把持的方向(换言之,第2方向DR2)移动。
另一方面,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在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已卡合的状态下,第3构件30可以相对于第1构件1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使第3构件30相对于第1构件1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后,第2卡合部15即可越过卡合部35的至少1个齿35a。当第2卡合部15越过卡合部35的至少1个齿35a后,第2卡合部15便会变成和卡合部35的其他齿相卡合。作为替代方案亦可设为:设计变更卡合部35和/或第2卡合部15的形状,借此在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已卡合的状态下,使第3构件30无法相对于第1构件10而在第1旋转方向R1及第2旋转方向R2等两个方向上相对旋转。
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锁定机构M具有赋予势能构件16,所述赋予势能构件16是将第2卡合部15(更具体而言为具有第2卡合部15的卡合构件K2)朝向卡合部35赋予势能。因此,在操作构件40的推压部46尚未推压第2卡合部15(更具体而言为具有第2卡合部15的卡合构件K2)的状态下,锁定机构M会自动地成为锁定状态(换言之,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已卡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当推压部46抵抗赋予势能构件16的赋予势能力而推压第2卡合部15后,锁定机构M的状态便会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
(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4至图9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例。图4是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至图9是示意性地显示执行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个步骤时的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第1步骤ST1中,在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配置把持对象物W。第1步骤ST1例如是借由以下来执行:透过开口OP使把持对象物W移动至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空间。把持对象物W例如为电线等的线材、或紧线器等的工具。另外,把持对象物并不限定于线材、工具。
在第2步骤ST2中,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W。第2步骤ST2是把持住把持对象物的把持步骤。第2步骤ST2(把持步骤)借由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来执行。
第2步骤ST2(把持步骤)包含:间隔缩小步骤,借由第3构件30与第2构件20之间的相对旋转,缩小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及第1切换步骤,借由第3构件30与操作构件40之间的相对旋转,将锁定机构M从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在间隔缩小步骤中,借由第3构件30与第2构件20之间的相对旋转,使螺合于第3构件30的第2构件20往第1方向DR1移动。如此,设置在第2构件20的第2把持部21与第1把持部11之间的间隔便缩小。另外,在间隔缩小步骤中,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会传达至第3构件30,使第3构件30和操作构件40一起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该旋转力的传达在操作构件40的位置位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上限位置的状态下执行。更具体而言,借由第3构件30的第1面31与操作构件40的第3面44之间的接触,使上述旋转力从操作构件40传达至第3构件30。
借由间隔缩小步骤的执行,以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W(参照图6)。借由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来把持住把持对象物W后,包含第2把持部21的第2构件20变成在实质上无法相对于第1把持部11相对移动。其结果,第3构件30会变得无法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当第3构件30变成无法旋转后,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则不会传达至第3构件30,使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而相对旋转。
在间隔缩小步骤的执行后,使操作构件40更进一步地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借此来执行第1切换步骤。在第1切换步骤中,借由第3构件30与操作构件40之间的相对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方向DR2(更具体而言是从前进位置(参照图6)朝向退避位置(参照图7)的方向)移动。借由操作构件40往第2方向DR2移动,操作构件40的推压部46会从设置在第1构件10的第2卡合部15上分开。当推压部46和第2卡合部15分开后,借由赋予势能构件16而被在朝向卡合部35的方向上赋予势能的第2卡合部15,便会与卡合部35相卡合。如此一来,锁定机构M便会从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另外,在第1切换步骤中,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位置,较理想的是从相对上限位置移动至相对下限位置。借由操作构件40的位置从相对上限位置移动至相对下限位置,锁定机构M即可确实地从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在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中,只要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就可以连续地执行间隔缩小步骤与第1切换步骤,所述间隔缩小步骤是缩小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所述第1切换步骤是将锁定机构M从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据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
另外,把持步骤(第2步骤ST2)除了上述间隔缩小步骤及上述第1切换步骤之外,还可包含有第2间隔缩小步骤。第2间隔缩小步骤是使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更加缩小的步骤。第2间隔缩小步骤也可以称为加强紧固步骤。第2间隔缩小步骤是借由以下来执行:在第1切换步骤的执行后,换言之,当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位置已移动到相对下限位置后,使操作构件40更进一步地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
在第2间隔缩小步骤的执行中,操作构件40是位于相对下限位置。因此,操作构件40无法相对于第3构件3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在此情况下,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时,和上述间隔缩小步骤同样地,操作构件40及第3构件30会变成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
当第3构件30相对于第2构件20而往第1旋转方向R1相对旋转时,第3构件30的卡合部35即可越过第2卡合部15而移动。其结果,第2构件20会沿着第3构件30的长边轴方向而往第1方向DR1移动。如此,第1把持部11与设置在第2构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即变得更小。
另外,在第2间隔缩小步骤中,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会传达至第3构件30,使第3构件30和操作构件40一起往第1旋转方向R1旋转。该旋转力的传达是在操作构件40的位置位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下限位置的状态下执行。更具体而言,借由第3构件30的第2面32与操作构件40的第4面45之间的接触,使上述旋转力从操作构件40传达至第3构件30。
(把持解除步骤)
接着,说明把持解除步骤(换言之为第3步骤ST3),所述把持解除步骤是解除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对把持对象物W的把持。
在第3步骤ST3(把持解除步骤)中,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借此解除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21对把持对象物W的把持。
第3步骤ST3(把持解除步骤)包含:第2切换步骤,借由第3构件30与操作构件40之间的相对旋转,将锁定机构M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及间隔扩大步骤,借由第3构件30与第2构件20之间的相对旋转,扩大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
在第2切换步骤中,借由第3构件30与操作构件40之间的相对旋转,使操作构件40往第1方向DR1(更具体而言是从退避位置(参照图7)朝向前进位置(参照图8)的方向)移动。借由操作构件40往第1方向DR1移动,操作构件40的推压部46会推压设置在第1构件10的第2卡合部15。当推压部46推压第2卡合部15后,卡合部35与第2卡合部15之间的卡合即解除。如此一来,锁定机构M便会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
另外,在第2切换步骤中,操作构件40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位置优选从相对下限位置移动至相对上限位置。借由操作构件40的位置从相对下限位置移动至相对上限位置,锁定机构M即可确实地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
在第2切换步骤的执行后,使操作构件40更进一步地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借此来执行间隔扩大步骤。在间隔扩大步骤中,借由第3构件30与第2构件20之间的相对旋转,使螺合于第3构件30的第2构件20往第2方向DR2移动。如此,设置在第2构件20的第2把持部21与第1把持部11之间的间隔便扩大。另外,在间隔扩大步骤中,使操作构件40旋转的旋转力会传达至第3构件30,使第3构件30和操作构件40一起往第2旋转方向R2旋转。该旋转力的传达是在操作构件40的位置位于相对于第3构件30的相对上限位置的状态下执行。更具体而言,借由第3构件30的第1面31与操作构件40的第3面44之间的接触,使上述旋转力从操作构件40传达至第3构件30。
借由间隔扩大步骤的执行,解除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对把持对象物W的把持(参照图9)。
在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中,只要使操作构件40往第2旋转方法R2旋转,就可以连续地执行第2切换步骤与间隔扩大步骤,所述第2切换步骤将锁定机构M的状态从锁定状态切换至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间隔扩大步骤扩大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间隔。据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及图11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B。图10是示意性地显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B的后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A-A箭头视角截面图。
在第2实施方式中,会以和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事项重复的说明将会省略。据此,即使在第2实施方式中未明示地说明,当然仍可以在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已说明过的事项。
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B包含第1构件10、第2构件20、第3构件30、操作构件40、及锁定机构M。针对第1构件10、第2构件20、第3构件30、操作构件40、及锁定机构M,已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完毕。据此,针对第1构件10、第2构件20、第3构件30、操作构件40、及锁定机构M,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构件10)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构件10具有收容卡合构件K2的凹部17。另外,第1构件10具有连通于凹部17的长孔18。在上述凹部17中***有卡合构件K2,所述卡合构件K2可和第3构件30的卡合部35卡合。另外,在长孔18中***有第1插销构件P1,所述第1插销构件P1是安装于卡合构件K2。第1插销构件P1可发挥拔出防止构件的功能,该拔出防止构件可防止卡合构件K2从凹部17中脱落。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当赋予势能构件16及卡合构件K2***至凹部17后,第1插销构件P1安装于卡合构件K2。已配置于凹部17的卡合构件K2借由赋予势能构件16的赋予势能力,使一部分突出至凹部17外。并且,该突出的一部分作为第2卡合部15来发挥功能,该第2卡合部15可和第3构件30的卡合部35卡合。
(第2构件20)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2构件20由包含第2把持部21(及旋挡部210)的零件与包含螺纹棒23的零件的组合构成。另外,旋挡部210通过与第1构件10卡合,来防止第2构件20相对于第1构件10相对旋转。
(第3构件30)
第3构件30包含第1筒状构件36与卡合构件K1,所述卡合构件K1具有卡合部35。第3构件30亦可包含拔出防止部37、第1固定构件F1、止挡构件38当中的至少1者。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筒状构件36包含第1螺纹部(33f)与第2螺纹部(33m),所述第1螺纹部(33f)螺合于第2构件20的螺纹棒23,所述第2螺纹部(33m)螺合于操作构件40。另外,亦可将形成有第1螺纹部的零件、以及形成有第2螺纹部的零件组合,借此形成第1筒状构件36。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螺纹部(33f)是形成在第1筒状构件36的内周面的母螺纹部,第2螺纹部(33m)是形成在第1筒状构件36的外周面的公螺纹部。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筒状构件36安装于第1构件10。更具体而言,将第1筒状构件36***至形成在第1构件10的贯穿孔10h,之后,将拔出防止构件37装设于该第1筒状构件36,借此将第1筒状构件36安装于第1构件10。另外,拔出防止构件37对于第1筒状构件36的固定是借由第1固定构件F1来进行的。拔出防止构件37亦可由螺帽构成,所述螺帽螺合于形成在第1筒状构件36的外周面的螺纹部。在此情况下,在拔出防止构件37相对于螺纹棒23的相对位置已调整后,透过第1固定构件F1将该拔出防止构件37固定于第1筒状构件36。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卡合构件K1是具有卡合部35的环状构件。在卡合构件K1的第1方向DR1侧的端部,形成有卡合部35。卡合构件K1透过固定构件(更具体而言为第2固定构件F2)而安装于第1筒状构件36。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1筒状构件36与卡合构件K1是不能相对旋转的。作为替代方案,卡合构件K1亦可在第1筒状构件36上安装成可以相对于第1筒状构件36而相对旋转预定角度。
卡合构件K1亦可包含规定操作构件40的上限位置的第1面31。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卡合构件K1具有肩部Ks,该肩部Ks的下面作为规定操作构件40的上限位置的第1面31来发挥功能。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3构件30具有止挡构件38。止挡构件38包含规定操作构件40的下限位置的第2面32。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第1筒状构件36的外周面形成有凹部36g(例如,环状凹部),该凹部36g是收容止挡构件38的一部分。将止挡构件38装设于该凹部36g,借此即可使第1筒状构件36与止挡构件38一体化。另外,止挡构件38是例如在平面视角下具有大致C字形状的构件。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借由卡合构件K1的第1面31与止挡构件38的第2面32,来规定操作构件40的可动范围。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第1构件10与第3构件30之间配置有环状的套管构件39。
(操作构件40)
在图10及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包含安装部47(更具体而言为槽部),所述安装部47可拆卸地安装远程操作棒。操作构件40具有安装部47,借此即变得能够利用远程操作棒来操作操作构件40(更具体而言,使其往第1旋转方向R1和/或第2旋转方向R2旋转)。作为替代方案,操作构件40与远程操作棒亦可一体地形成。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0包含前端侧构件401、基端侧构件402、及第3固定构件F3,所述第3固定构件F3将基端侧构件402固定于前端侧构件401。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前端侧构件401为筒状的构件。在前端侧构件401的端部(第1方向DR1侧的端部),形成有推压部46。
前端侧构件401亦可具有可接触上述第1面31的第3面44、和/或可接触上述第2面32的第4面45。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前端侧构件401具有肩部401s,该肩部401s的上面作为第3面44来发挥功能。另外,前端侧构件401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401p,且该突出部401p包含上述第4面45。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前端侧构件401具有螺纹部(43f),所述螺纹部(43f)螺合于上述第2螺纹部(33m)。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该螺纹部(43f)形成在突出部401p的内周面。
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基端侧构件402上形成有上述安装部47。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基端侧构件402为筒状的构件。在图11所记载的例子中,虽然基端侧构件402具有分隔壁402w,但是将该分隔壁402w省略亦无妨。
(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在第1步骤ST1(换言之,将把持对象物W配置在第1把持部11与第2把持部21之间的步骤)之前,执行安装步骤,以将远程操作棒安装至操作构件40的安装部47,除了这一点之外,和第1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是相同的。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当远程操作棒与操作构件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则省略上述安装步骤。
第2实施方式可以发挥和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各构件由多个零件的组合构成,要组装第2实施方式中的把持工具1B是容易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应可清楚得知可对各实施方式作适当变形或变更。另外,可以将各实施方式中所用的任意构成要素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任意的构成要素。
工业实用性
利用本发明的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即可以借由简易的操作来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其结果,可减轻利用把持工具来进行作业的作业者的负担。从而,本发明对于利用把持工具来进行作业的业者、以及制造把持工具的制造业者而言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把持工具
10:第1构件
10h:贯穿孔
11:第1把持部
11a:第1把持面
15:第2卡合部
15a:突出部
16:赋予势能构件
17:凹部
18:长孔
20:第2构件
21:第2把持部
21a:第2把持面
23:螺纹棒
23m:公螺纹部
30:第3构件
31:第1面
32:第2面
33f:母螺纹部
33m:公螺纹部
35:卡合部
35a:齿
36:第1筒状构件
36g:凹部
37:拔出防止构件
38:止挡构件
39:套管构件
40:操作构件
43f:母螺纹部
44:第3面
45:第4面
46:推压部
47:安装部
210:旋挡部
401:前端侧构件
401p:突出部
401s:肩部
402:基端侧构件
402w:分隔壁
F1:第1固定构件
F2:第2固定构件
F3:第3固定构件
K1:卡合构件
K2:卡合构件
Ks:肩部
M:锁定机构
OP:开口
P1:第1插销构件
W:把持对象物

Claims (8)

1.一种把持工具,其具有:
第1构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构件,包含第2把持部;
操作构件,将从所述第2把持部朝向所述第1把持部的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时,在平行于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上,可使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而相对移动;
第3构件,螺合于所述操作构件,并且螺合于所述第2构件;及
锁定机构,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第3构件的卡合部;
其构成为:使所述操作构件往第1旋转方向旋转,借此执行所述第2把持部往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以及从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往所述锁定状态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工具,其构成为:在所述操作构件往第2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之前维持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操作构件往所述第2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以上时,则进行从所述锁定状态往所述锁定解除状态的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第3构件具有:
第1面,规定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第3构件的上限位置;及
第2面,规定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第3构件的下限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的第2卡合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操作构件具有推压部,所述推压部是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解除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其中,所述操作构件具有可拆卸地安装远程操作棒的安装部。
7.一种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所述把持工具具有:
第1构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构件,包含第2把持部;
操作构件,将从所述第2把持部朝向所述第1把持部的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时,在平行于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上,可使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而相对移动;
第3构件,螺合于所述操作构件,并且螺合于所述第2构件;及
锁定机构,切换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防止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容许所述第2把持部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状态,
所述使用方法具有:
在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配置把持对象物的步骤;及
使所述操作构件往第1旋转方向旋转,以通过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来把持所述把持对象物的把持步骤,
所述把持步骤包含:
间隔缩小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缩小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的间隔;及
第1切换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还具有把持解除步骤,解除所述第1把持部及所述第2把持部对所述把持对象物的把持,
所述把持解除步骤包含:
第2切换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定解除状态;及
间隔扩大步骤,借由所述第3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扩大所述第1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持部之间的间隔。
CN202080037363.6A 2019-06-28 2020-02-21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853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0795 2019-06-28
JP2019120795 2019-06-28
PCT/JP2020/007205 WO2020261638A1 (ja) 2019-06-28 2020-02-21 把持工具、および、把持工具の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3276A CN113853276A (zh) 2021-12-28
CN113853276B true CN113853276B (zh) 2023-10-31

Family

ID=7406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7363.6A Active CN113853276B (zh) 2019-06-28 2020-02-21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97224B2 (zh)
KR (1) KR102477016B1 (zh)
CN (1) CN113853276B (zh)
WO (1) WO2020261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4591A1 (ja) * 2020-09-14 2022-03-17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把持工具、および、把持工具の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5443A (en) * 1973-03-23 1975-10-28 Raoul Pascal Lambert Vise
JP5456143B1 (ja) * 2012-11-09 2014-03-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把持工具
JP2014143820A (ja) * 2013-01-23 2014-08-07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作業用の先端工具及び間接活線工具
JP201516573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CN109075543A (zh) * 2016-05-30 2018-12-21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8745B2 (ja) 2000-09-01 2009-05-27 名伸電機株式会社 電線絶縁保護管の端末固定具
JP4942561B2 (ja) 2007-06-19 2012-05-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工具
JP5274066B2 (ja) * 2008-03-24 2013-08-2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工具
TWI565564B (zh) * 2010-04-14 2017-01-1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夾持裝置
JP6026184B2 (ja) * 2012-09-05 2016-11-16 株式会社関電工 配線工事における架空配電線等の支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配線工事の作業方法
JP5456140B1 (ja) * 2012-10-19 2014-03-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把持工具
JP5889939B2 (ja) 2014-03-17 2016-03-2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作業用工具
JP5889940B2 (ja) * 2014-03-17 2016-03-2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作業用工具
CN204294452U (zh) * 2014-11-10 2015-04-29 杭州介通电缆保护管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内壁旋塑机的端部间隙密封机构
CN108075256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刘伟华 电力***变电维护供电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5443A (en) * 1973-03-23 1975-10-28 Raoul Pascal Lambert Vise
JP5456143B1 (ja) * 2012-11-09 2014-03-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把持工具
JP2014143820A (ja) * 2013-01-23 2014-08-07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作業用の先端工具及び間接活線工具
JP201516573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CN109075543A (zh) * 2016-05-30 2018-12-21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97224B2 (ja) 2022-12-27
CN113853276A (zh) 2021-12-28
JPWO2020261638A1 (zh) 2020-12-30
WO2020261638A1 (ja) 2020-12-30
TW202100297A (zh) 2021-01-01
KR102477016B1 (ko) 2022-12-13
KR20210128487A (ko)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6510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operation rod
EP2923418B1 (de)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steckverbinder
CN113853276B (zh)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CN101871483A (zh) 具有可锁定的旋转套圈的附连扣环
CN110235316B (zh) 充电连接器用锁定装置、车辆
KR101610499B1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장치
EP2144337B1 (de) Vorrichtung zu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KR20130124481A (ko) 팬의 원 터치 착탈 장치
JP4927023B2 (ja) 非常停止用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JP4147049B2 (ja) 操作スイッチ
DE102011050938A1 (de) Kabelstecker
EP3290623A1 (en) A locking device
EP3384111B1 (de) Selbstverriegelnder druckknopf
CN220128555U (zh) 把持工具
JP5878192B2 (ja)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JP2017099141A (ja) 共用操作棒と先端工具の接続構造
TWI844694B (zh)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EP3244492B1 (en) Connection set
RU2777075C1 (ru) Захватывающ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и способ применения захватывающе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US11359421B2 (en) Compression latch with securing device
DE19850785B4 (de) Abnehmbare Fahrzeugantenne mit einer Abnahmesicherung
US20170226771A1 (en) Handle-equipped lock
TW202320990A (zh) 衝擊扳手用套筒轉接器
KR101876679B1 (ko) 문 손잡이 장치.
TW202322509A (zh) 棒體之連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