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3115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3115A
CN111433115A CN201880073279.2A CN201880073279A CN111433115A CN 111433115 A CN111433115 A CN 111433115A CN 201880073279 A CN201880073279 A CN 201880073279A CN 111433115 A CN111433115 A CN 111433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pump
engine
vehicle
fuel
intak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3115B (zh
Inventor
久保俊博
中村朋矢
中内洪太
坂根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33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3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具备:车身框架(F);发动机(2),安装于车身框架(F);进气配管(36),向发动机(2)供给空气;以及燃料泵(38),向发动机(2)供给燃料。燃料泵(38)支承于从车身框架(F)延伸的撑条构件(47),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发动机(2)和进气配管(36)围成的区域。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发动机的跨骑型车辆。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2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7-23996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搭载有发动机的跨骑型车辆中,进气配管与发动机连接,并且设有用于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泵。近年来,开发出燃料泵搭载在接近进气配管的位置的跨骑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中,进气配管从发动机的气缸部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设置,在设置于该进气配管中的节气门区一体地安装有燃料泵。燃料泵安装于节气门区的下方侧,配置在接近进气配管的区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3-716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跨骑型车辆中,燃料泵一体地安装于节气门区,因此燃料泵的配置容易受到节气门区的位置的限制。因此,目前的状况是车身上的燃料泵的配置的自由度低。
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将燃料泵在接近进气通路的位置处具有高自由度地配置于车身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跨骑型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安装于车身框架的发动机、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空气的进气配管、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泵,所述燃料泵支承于从所述车身框架延伸的撑条构件,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进气配管围成的区域。
根据上述的结构,燃料泵支承于从车身框架延伸的撑条构件,由此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能够具有高自由度地配置于由发动机和进气配管围成的宽广的区域。
也可以为,所述燃料泵以所述燃料泵的长度方向实质上沿着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且位于所述进气配管的下方的方式配置,所述燃料泵的燃料通路的连接部偏向车宽方向的一侧配置。
在该情况下,燃料泵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配置在进气配管的下方并且该燃料泵的燃料通路的连接部偏向车宽方向的一侧配置,因此能够将燃料通路集中配置于进气配管的下方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因而,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燃料通路的配管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美观性也提高。
也可以为,所述燃料泵由隔热性的罩构件覆盖。
在该情况下,通过隔热性的罩构件能够阻挡发动机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燃料泵。
也可以为,所述燃料泵经由弹性构件支承于所述撑条构件。
在该情况下,燃料泵由弹性构件浮动支承,因此能够抑制从车身框架输入到撑条构件的振动向燃料泵传递。
也可以为,所述撑条构件通过将多个构件结合而构成。
在该情况下,通过改变构成撑条构件的多个构件的组合,能够容易地应对多种规格的燃料泵。
也可以为,所述发动机具备:曲轴箱,收纳曲轴;以及气缸部,其从所述曲轴箱的前部侧向上方立起,所述进气配管在所述曲轴箱的上方从所述气缸部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所述车身框架具备在所述发动机的后方侧支承摆臂的枢轴框架,所述燃料泵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所述曲轴箱、所述气缸部、所述进气配管以及所述枢轴框架围成的区域。
在该情况下,燃料泵的周向区域由发动机的曲轴箱、发动机的气缸部、进气配管以及枢轴框架包围,因此能够通过这些构件从周围保护燃料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燃料泵支承于从车身框架延伸的撑条构件,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发动机和进气配管围成的区域,因此能够将燃料泵在接近进气通路的位置处具有高自由度地配置于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料泵的设置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料泵的设置部的卸下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料泵的设置部的卸下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撑条构件的设置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撑条构件的设置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的左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的右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与车辆中的朝向相同。而且,图中的箭头FR是指车辆的前方,箭头UP是指车辆的上方,箭头LH是指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侧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是机动二轮车1。
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框架F具备:配置于前端部的头管11;从头管11向后斜下方延伸的主框架管12;从头管11上的与主框架管12连结的连结部的下方位置向下方延伸的下管13;从主框架管12的后部区域向下方弯曲而延伸的枢轴框架14。左右的枢轴框架14的下端部彼此通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横管而结合。
车身框架F还具备从主框架管12的后部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轨道16以及支撑管17。右侧的支撑管17将右侧的枢轴框架14与右侧的对应的座椅轨道16的后部区域连结。左侧的支撑管17将左侧的枢轴框架14与左侧的对应的座椅轨道16的后部区域连结。
在头管11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有未图示的转向柱。
在转向柱的上部安装有顶桥18,在转向柱的下部安装底桥19。在顶桥18和底桥19保持左右一对前叉22。在左右的前叉22的下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前轮WF。此外,在顶桥18安装有转向车把21。
在主框架管12的上方安装有燃料箱50。在燃料箱50的后部的座椅轨道16上安装有用于供乘客就座的座椅51。在由座椅轨道16、枢轴框架14、支撑管17围成的区域的大致内侧配置有用于对通过发动机2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52。
在主框架管12的下方且由下管13和枢轴框架14夹持的区域配置有以发动机2以及变速器3为主要素的动力单元24。在发动机2中,在收纳曲轴的曲轴箱26的上部一体地结合有气缸部27。气缸部27从曲轴箱26的前部向上方侧立起。变速器3设置在发动机2的曲轴箱26的后部。变速器3具有用于将发动机2的动力向外部取出的未图示的输出轴。
动力单元24的前部侧下端经由托架30支承于下管13的下缘部。动力单元24的后缘部经由枢轴板31支承于左右的枢轴框架14。摆臂34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左右的枢轴板31。在摆臂34的后部支承有后轮WR的车轴。变速器3的输出轴与后轮WR的车轴经由未图示的驱动链条等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相互连结。
摆臂34经由减振单元53支承于车身框架F。
图2是卸下车身侧部的罩类,并从车身左侧方观察发动机2的气缸部27的后方侧区域的图。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2的气缸部27的上部连接有进气配管36,该进气配管36用于将空气(外部气体)通过空气滤清器52向发动机2的进气部供给。
进气配管36在发动机2的曲轴箱26的上方侧,从气缸部27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在进气配管36的中途部夹装有节气门区37,该节气门区37内装有节气门。
在进气配管36的下方且比节气门区37靠后方侧的位置配置有用于将燃料箱50内的燃料向未图示的喷射器供给的燃料泵38。燃料泵38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发动机2的曲轴箱26、发动机2的气缸部27、进气配管36以及枢轴框架14围成的区域。
图3是将燃料泵38的设置部卸下一部分的部件而从车辆的前部上方侧观察的图。图4是将燃料泵38的设置部卸下一部分的部件而从车辆的左斜上方侧观察的图。
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泵38具备进行燃料的吸入和喷出的泵主体、对泵主体进行驱动的电动马达、以及对吸入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泵主体、电动马达以及燃料过滤器收纳在实质上为圆筒状的壳体内。
燃料泵38通过对开筒状的一对罩构件40L、40U覆盖外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罩构件40L、40U由隔热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由此,保护燃料泵38不受发动机2的热量的影响。
燃料泵38和覆盖该燃料泵38的罩构件40L、40U设为在一个方向上长的块形状。燃料泵38和罩构件40L、40U以长度方向实质上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进气配管36的下方。
在燃料泵38连接有从燃料箱50吸入燃料的吸入配管43、将由泵主体加压后的燃料向喷射器供给的供给配管42、使未向喷射器供给的剩余的燃料返回到燃料箱50的返回配管4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吸入配管43、供给配管42以及返回配管41构成燃料通路。
在燃料泵38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车宽方向左侧)突出设置有贯通上部侧的罩构件40U而朝向前部斜上方突出的吸入管嘴45和返回管嘴44。在吸入管嘴45连接有吸入配管43。在返回管嘴44连接有返回配管41。在燃料泵38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车宽方向左侧)突出设置有贯通下部侧的罩构件40L而朝向前方侧突出的喷出管嘴46。在喷出管嘴46连接有供给配管42。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管嘴45、返回管嘴44以及喷出管嘴46构成燃料通路的连接部。
在通过罩构件40L、40U覆盖燃料泵38的周向区域的状态下,罩构件40L、40U由金属制的撑条构件47保持。撑条构件47支承于车身框架F的左侧的枢轴框架14。
图5是从前侧左上方侧观察安装有撑条构件47的枢轴框架14的图。图6是表示沿着图5的VI-VI线的剖面的图。图7是表示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剖面的图。
在左侧的枢轴框架14的左侧的侧面焊接固定有剖面コ字状的托架48。托架48具有焊接固定于枢轴框架14的侧面的一对腿部48a、以及支承于一对腿部48a的支承壁48b。如图6所示,在支承壁48b形成有螺栓插通孔55和卡止孔56。螺栓插通孔55是供用于将撑条构件47的基部固定于托架48的螺栓57的轴部***的孔。在支承壁48b的背面侧设有与***到螺栓插通孔55内的螺栓57螺合的焊接螺母58。在卡止孔56中***形成于撑条构件47的基部的钩状的卡止爪59。
撑条构件47通过将壁厚较厚的金属板折弯成规定形状而构成。撑条构件47具有固定在托架48的支承壁48b的前表面的基部侧固定壁47A、以及与基部侧固定壁47A的下端相连设置的泵保持部47B。
在基部侧固定壁47A形成有供螺栓57的轴部***的螺栓插通孔61(参照图6)以及向托架48的卡止孔56***的上述的卡止爪59。在撑条构件47中,在基部侧固定壁47A的卡止爪59***到托架48的卡止孔56中的状态下,基部侧固定壁47A通过螺栓57紧固固定于托架48。因而,撑条构件47在通过卡止爪59和卡止孔56止转的状态下,经由托架48固定于枢轴框架14。
泵保持部47B具有:在基部侧固定壁47A的下端实质上垂直地弯折设置的泵固定壁47Ba;从泵固定壁47Ba的前缘部向下方呈阶梯状地下降并向前方延伸的伸出壁47Bb;以及从伸出壁47Bb的前端部实质上垂直地向上方立起的卡止壁47Bc。
如图7所示,在泵固定壁47Ba设有螺栓插通孔61。
在螺栓插通孔61中插通有用于将罩构件40L的后缘凸缘40Lf紧固固定于泵固定壁47Ba的螺栓62。在罩构件40L的后缘凸缘40Lf的上下配置有一对橡胶衬套63U、63L(弹性构件)。
螺栓62在贯通上下的橡胶衬套63U、63L和后缘凸缘40Lf的状态下,向配置在泵固定壁47Ba的下表面侧的螺母64拧入。由此,罩构件40L的后缘凸缘40Lf被撑条构件47的泵固定壁47Ba夹持固定。
燃料泵38以由上下的罩构件40U、40L包围周围的状态保持于上下的罩构件40U、40L。上下的罩构件40U、40L通过凹凸卡合或螺钉紧固等而相互固定。因此,燃料泵38的后部侧经由罩构件40L的后缘凸缘40Lf和橡胶衬套63U、63L固定于撑条构件47的泵固定壁47Ba。
如图7所示,撑条构件47的伸出壁47Bb向前方侧跨越罩构件40L的下方,延伸至罩构件40L的前端部。在撑条构件47的卡止壁47Bc设有贯通孔65。在贯通孔65中安装有橡胶衬套66(弹性构件)。
撑条构件47的卡止壁47Bc与从罩构件40L的前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壁40La的前表面对置。橡胶衬套66的一端在该状态下与罩构件40L的前壁40La抵接。由此,罩构件40L的前壁40La弹性地卡止于撑条构件47的卡止壁47Bc。因而,燃料泵38的前部侧经由罩构件40L的前壁40La和橡胶衬套66卡止于撑条构件47的卡止壁47Bc。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燃料泵38支承于从枢轴框架14(车身框架F)向前方延伸的撑条构件47,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发动机2和进气配管36围成的宽广的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能够将燃料泵38在接近进气配管36的位置,具有高自由度地配置于车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燃料泵38以使燃料泵38的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进气配管的下方,将作为燃料泵38的燃料通路的连接部的吸入管嘴45、返回管嘴44以及喷出管嘴46偏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左侧)配置。因此,能够将燃料泵38的燃料通路的连接部集中配置于进气配管36的下方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因而,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容易地进行吸入配管43、返回配管41、供给配管42的各配管作业,而且从外部观察的配管的美观性也变得良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燃料泵38的周向区域由隔热性的罩构件40L、40U覆盖,因此能够通过隔热性的罩构件40L、40U阻挡发动机2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燃料泵38。因而,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保护燃料泵38不受发动机2的热量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燃料泵38经由多个橡胶衬套63U、63L、66(弹性构件)以浮动状态支承于撑条构件47。因此,能够抑制在车辆行驶时等从车身框架F输入到撑条构件47的振动向燃料泵38的传递。因而,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燃料泵38引车辆振动而受到不良影响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燃料泵38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由发动机2的曲轴箱26、发动机2的气缸部27、进气配管36以及枢轴框架14围成的区域。因此,通过曲轴箱26、气缸部27、进气配管36以及枢轴框架14,能够从周围保护燃料泵38。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从前侧左上方侧观察安装有撑条构件147的枢轴框架14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但是撑条构件147自身的结构、撑条构件147相对于车身框架F的安装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撑条构件147具有固定于枢轴框架14的第一撑条147A和将燃料泵的前部侧卡止的第二撑条147B。第一撑条147A与第二撑条147B通过紧固构件70相互固定。在第一撑条147A与第二撑条147B的紧固固定部保持有用于夹持固定燃料泵、罩构件的后缘部的橡胶衬套63U、63L。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撑条147A不经由托架而直接固定于枢轴框架14。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设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本结构,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互不相同的构件的第一撑条147A与第二撑条147B结合而构成撑条构件147。因此,通过改变第一撑条147A、第二撑条147B的形状或尺寸进行组合,能够容易地应对多种规格的燃料泵。
在本实施方式中,撑条构件147由第一撑条147A和第二撑条147B这两个构件构成,但是撑条构件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构件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在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中,机动二轮车1具备从左右方向支承燃料泵38的燃料泵板70。燃料泵板70包括左侧的燃料泵板70L和右侧的燃料泵板70R。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70L的左侧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70L的立体图。图11示出在图3所示的燃料泵38的设置部应用了燃料泵板70L的一例。如图9以及图11所示,燃料泵板70L设置在燃料泵38的车宽方向左侧。燃料泵板70L通过螺栓71等安装于车身框架F的枢轴框架14。燃料泵板70L从车宽方向左侧覆盖燃料泵38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对燃料泵38进行支承。
燃料泵板70L具有比燃料泵38的左侧端部(燃料泵38的筒状构件38A的左端部)的外径大的形状。在一例中,燃料泵板70L包括燃料泵支承部70La。燃料泵支承部70La具有环形状。在燃料泵支承部70La的中央部设有开口70Lb。燃料泵板70L以燃料泵支承部70La在整个周向上包围燃料泵38的左侧端部的方式配置。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泵板70R的右侧视图。如图10所示,燃料泵板70R设置在燃料泵38的车宽方向右侧。燃料泵板70R通过螺栓72等安装于车身框架F的枢轴框架14。燃料泵板70R***燃料泵38的一部分,对燃料泵38进行支承。
根据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机动二轮车1具备安装于车身框架F的从左右方向支承燃料泵38的燃料泵板70。在该结构中,燃料泵38的壳体由安装于车身框架F的燃料泵板70在左右方向上牢固地支承。因而,能够将燃料泵38在左右方向上牢固地支承。
另外,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并不限定于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以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的小型车辆之外,还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者四轮的小型车辆。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2:发动机;14:枢轴框架;26:曲轴箱;27:气缸部;34:摆臂;36:进气配管;38:燃料泵;40L、40U:罩构件;41:返回配管(燃料通路);42:供给配管(燃料通路);43:吸入配管(燃料通路);44:返回管嘴(连接部);45:吸入管嘴(连接部);46:喷出管嘴(连接部);47、147:撑条构件;63U、63L、66:橡胶衬套(弹性构件);70:燃料泵板;F:车身框架。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车身框架;
发动机,其安装于车身框架;
进气配管,其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空气;以及
燃料泵,其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
所述燃料泵被支承于从所述车身框架延伸的撑条构件,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于由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进气配管围成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燃料泵以所述燃料泵的长度方向实质上沿着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且位于所述进气配管的下方的方式配置,
所述燃料泵的燃料通路的连接部偏向车宽方向的一侧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燃料泵由隔热性的罩构件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燃料泵经由弹性构件而被支承于所述撑条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撑条构件通过将多个构件结合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发动机具备:
曲轴箱,其收纳曲轴;以及
气缸部,其从所述曲轴箱的前部侧向上方立起,
所述进气配管在所述曲轴箱的上方从所述气缸部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
所述车身框架具备在所述发动机的后方侧支承摆臂的枢轴框架,
所述燃料泵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于由所述曲轴箱、所述气缸部、所述进气配管以及所述枢轴框架围成的区域。
CN201880073279.2A 2017-12-14 2018-12-13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1433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9963 2017-12-14
JP2017239963 2017-12-14
PCT/JP2018/045846 WO2019117239A1 (ja) 2017-12-14 2018-12-13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115A true CN111433115A (zh) 2020-07-17
CN111433115B CN111433115B (zh) 2022-02-25

Family

ID=6681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279.2A Active CN111433115B (zh) 2017-12-14 2018-12-13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46542B2 (zh)
CN (1) CN111433115B (zh)
BR (1) BR112020011507B1 (zh)
WO (1) WO2019117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7742B2 (ja) 2022-03-22 2024-03-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715A (zh) * 2001-01-16 2002-08-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装置
JP2002331979A (ja) * 2001-05-11 2002-11-19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03228527A (zh) * 2010-11-25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US2013024827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supply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4031054A (ja) * 2012-08-01 2014-02-20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CN104321244A (zh) * 2012-05-28 2015-01-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6257B2 (ja) * 2008-08-29 2013-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883692B2 (ja) * 2012-03-21 2016-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供給構造
JP2014034345A (ja) * 2012-08-10 2014-02-2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715A (zh) * 2001-01-16 2002-08-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装置
JP2002331979A (ja) * 2001-05-11 2002-11-19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03228527A (zh) * 2010-11-25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US2013024827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supply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4321244A (zh) * 2012-05-28 2015-01-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JP2014031054A (ja) * 2012-08-01 2014-02-20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115B (zh) 2022-02-25
JP6846542B2 (ja) 2021-03-24
WO2019117239A1 (ja) 2019-06-20
BR112020011507B1 (pt) 2023-04-25
JPWO2019117239A1 (ja) 2020-08-27
BR112020011507A2 (pt)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0673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US7690689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US7549675B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EP2216239B1 (en) Motorcycle
US8534406B2 (en) Motorcycle
JP7351250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2086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US11124260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08189009A (ja) 鞍乗型車両
JP6086889B2 (ja) 後部燃料タンク
US9126648B2 (en) Fuel tank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9638156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8141892B2 (en) Steering lo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with saddle
JP472892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配置構造
CN111433115B (zh) 跨骑型车辆
JP555155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構造
JP5545937B2 (ja) 自動二輪車
EP0581318A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2014031054A (ja) 鞍乗型車両
JP46022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6131028A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CN217753957U (zh) 电气安装件配置结构
KR20050026858A (ko) 브이형 엔진에서의 에어 클리너 지지 구조
JP2014031122A (ja) 鞍乗型車両
JP7391899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