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3083A -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3083A
CN111433083A CN201880077599.5A CN201880077599A CN111433083A CN 111433083 A CN111433083 A CN 111433083A CN 201880077599 A CN201880077599 A CN 201880077599A CN 111433083 A CN111433083 A CN 111433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er
engagement groove
metal collar
peripheral ed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75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3083B (zh
Inventor
野田晃史
浮田信一朗
平野干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33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42B3/103Mounting initiator heads in initiators; Sealing-plugs
    • F42B3/107Sealing-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7/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29Igni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42B3/103Mounting initiator heads in initiators; Sealing-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CAMMUNITION FUZES; ARMING OR SAFETY MEANS THEREFOR
    • F42C19/00Details of fuzes
    • F42C19/08Primers; Detonators
    • F42C19/0819Primers or igniters for the initiation of rocket motors, i.e. pyrotechnical aspec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将点火器组装体中的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实现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点火器组装体,其具备:点火器;金属制套环,其配置于点火器的周围;和树脂接合部,其在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不接触的状态下将两者用树脂材料进行接合以使两者一体化,所述点火器组装体中,金属制套环具有接合面部,所述接合面部具有以在接合状态下包围点火器的一部分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环状的环状面,该环状面被树脂接合部覆盖而与该树脂接合部接触。此外,在金属制套环的接合面部,在金属制套环的轴向上重叠地形成供树脂接合部的树脂材料进入的环状接合槽。

Description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树脂材料将通过供给着火电流来工作的点火器接合于金属制套环而成的点火器组装体、以及包含该点火器组装体、通过点火器的工作而使气体发生剂燃烧从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包含通过供给着火电流来工作的点火器的点火器组装体是将该点火器介由树脂材料固定于金属制套环而形成的。而且,点火器组装体介由该金属制套环安装于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等安全装置而被广泛利用。就这样的安全装置而言,重要的是在需要时点火器组装体工作,装配有该点火器的装置可靠地发挥功能。并且为此,必须避免引火药的吸湿。通常,若点火器组装体中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低,则存在下述情况:大气中的水分从点火器组装体的外部经由点火器组装体中的微小间隙(例如金属制套环与树脂之间的间隙)而进入装置内,发生不良情况。因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在包围点火器的金属制套环的规定面并排配置多个与树脂材料接触的环状槽,并将树脂材料放入在该槽中,由此实现由树脂材料的收缩力带来的密闭性的提高。
另外,作为使得点火器组装体中的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提高的其他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在包围点火器的金属制套环的规定部位形成环状的突起部,以用树脂材料将该突起部夹入的方式将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6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21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262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金属制套环中,与树脂材料接触的环状槽的数目少时,将导致点火器组装体中的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降低,水分进入,并且容易在金属制套环上生锈。一旦生锈,则密闭性将大幅降低,水分进一步进入,因此,湿气会进入装配有点火器组装体的装置内部,难以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如现有技术那样,将多个与树脂材料接触的环状槽并排地配置于金属制套环时,能够实现树脂材料与金属制套环的接触面积的增加,因此相应地可期待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的提高。但是,金属制套环中需要有以包围点火器的方式排列多个槽的空间,因此在点火器的周围,金属制套环的宽度变宽,阻碍了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将点火器组装体中的对点火器加以固定的树脂材料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密闭性保持为较高水平、并且实现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在包围点火器的金属制套环的接合面部重叠地形成环状接合槽的结构。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确保树脂材料与金属制套环的接触面积较大,并且能够避免多个接合槽沿着将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并排配置的情况,因此不会阻碍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
具体而言,本发明为点火器组装体,其具备:点火器,其构成为通过介由导电销供给的着火电流而使引火药燃烧,并释放引火药的燃烧产物;金属制套环,其配置于前述点火器的周围;和树脂接合部,其在前述点火器与前述金属制套环不接触的状态下将两者用树脂材料进行接合以使两者一体化,并且,在以能够对前述导电销施加电压的方式使该导电销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形成该点火器与该金属制套环的接合状态。此外,前述金属制套环具有:接合面部,其具有以在前述接合状态下包围前述点火器的一部分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环状的环状面,该环状面被前述树脂接合部覆盖而与该树脂接合部接触;第1接合槽,其在前述接合面部中于前述环状面开口,并且沿前述点火器的周向呈环状延伸,该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1内周缘以在该第1内周缘的整周上与沿着将该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相交的方式形成,并且在该第1内周缘的整周上具有第1角部,所述第1角部由前述环状面和该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形成、且具有第1规定角度;和第2接合槽,其在较前述第1角部位于更靠下方位置的前述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开口,并且沿前述点火器的周向呈环状延伸,该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2内周缘以在该第2内周缘的整周上与沿着将该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第2虚拟线相交的方式形成,并且在该第2内周缘的整周上具有第2角部,所述第2角部由该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和该第2接合槽的内壁面形成、且具有第2规定角度。而且,在前述树脂接合部推压前述第1角部和前述第2角部的状态下,该树脂接合部进入前述第1接合槽和前述第2接合槽,由此形成前述接合状态。
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中,树脂接合部介于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而形成使两者一体化的接合状态。在该接合状态下,避免了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的接触。即,对于由树脂接合部形成的接合状态而言,只要以确保导电销与金属制套环的绝缘性的方式在两者之间存在有树脂材料、并使得点火器接合于金属制套环即可。因此,由树脂接合部形成的、点火器相对金属制套环的接合形态不限于特定的形态,只要能够释放引火药的燃烧产物即可。另外,可以考虑点火器组装体的利用目的等,适当采用点火器组装体中的、释放点火器中的引火药的燃烧产物的释放面、向点火器供给着火电流的导电销的相对位置关系。
金属制套环具有在接合状态下被树脂接合部覆盖而与该树脂接合部接触的接合面部。此外,在该接合面部,配置有:以环状形成的第1接合槽;和在该第1接合槽的内部以环状形成的第2接合槽。第1接合槽和第2接合槽不具有沿着在接合状态下将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并排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而是由于第2接合槽在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开口而具有两接合槽重叠地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具有在第1接合槽的深度方向上重叠地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构成,从而能够抑制两个环状接合槽的配置所需的、接合面部的放射方向上的宽度(幅宽)扩大,容易使该方向上的金属制套环的大小紧凑化。
此外,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1内周缘在其整周上与上述第1虚拟线相交,并且具有第1角部。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注射成型而进入至第1接合槽的树脂接合部在固化时对遍及第1内周缘整周的第1角部施加收缩力,通过持续不断地推压第1角部,从而发挥出遍及第1内周缘的密闭性。另外,注射的树脂材料也流入第2接合槽并固化,关于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2内周缘,也在其整周上与上述的第2虚拟线相交,并且具有第2角部。因此,在接合状态下也进入至第2接合槽的树脂接合部对遍及第2内周缘整周的第2角部施加收缩力,通过持续不断地推压第2角部,从而发挥出遍及第2内周缘的密闭性。需要说明的是,第2接合槽是在较第1角部更靠下方、即在第1接合槽部的深度方向上开口的槽,由于第2内周缘与第1内周缘独立,因此能够避免第2角部处的推压力的作用对第1角部处的密闭性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此,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中,能够抑制金属制套环的大小扩大化,而且通过重叠地配置的2个环状接合槽,能够增强树脂接合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密闭性。这显著有助于:将点火器组装体中的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实现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
此处,上述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可以使前述第2接合槽的底部比前述第1接合槽的底部更深,并且,在将处于前述接合状态的前述点火器作为中心时,该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内周缘较该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内周缘位于更靠外侧。通过这样的构成,树脂接合部的树脂材料的收缩力叠加作用于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内周缘、和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内周缘,能够形成有效地推压第1角部及第2角部的状态。结果,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被保持在较高水平。
此处,上述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前述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可以与前述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一致。两接合槽的开口方向一致时,能够在金属制套环中较容易地形成两接合槽。即,能够在维持加工工具相对于金属制套环的相对姿态的同时对两接合槽进行切削加工等,因此能够减轻两接合槽的形成所需的劳力。
另外,上述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前述第1规定角度及前述第2规定角度可以均为90度。第1规定角度及第2规定角度是用于在树脂接合部的树脂材料的收缩时使得收缩的树脂材料对第1接合槽的内周缘及第2接合槽的内周缘有效地施加推压力的第1角部及第2角部各自所成的角度。通过使两规定角度均为90度,从而能够减轻两接合槽的形成所需的劳力。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收缩的树脂材料能够对第1接合槽的内周缘及第2接合槽的内周缘施加推压力,则第1规定角度及第2规定角度可以为任意的角度,两规定角度也可以为彼此不同的角度。
此处,可以从气体发生器的方面来掌握本发明,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点火器使气体发生剂燃烧,并将该燃烧气体释放。即,本发明可以为下述气体发生器,其具备:上述的点火器组装体;外壳,其收纳前述点火器组装体,并填充有通过该点火器组装体中包含的前述点火器的工作而燃烧的气体发生剂;和释放口,其设置于前述外壳,将通过前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生成的燃烧气体释放至外部。这样的气体发生器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点火器组装体中的引火药的吸湿,因此,能够确保气体发生器可靠地工作,并且通过利用上述点火器组装体,从而能够促进气体发生器的紧凑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点火器组装体中的点火器与金属制套环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实现金属制套环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包含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而构成的气体发生器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3]为涉及图2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包含的金属制套环的第1截面图。
[图4]为涉及图2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包含的金属制套环的第2截面图。
[图5]为涉及图2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包含的金属制套环的第3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点火器组装体、及包含该点火器组装体而构成的气体发生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为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的构成。
<第1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使用点火器组装体100形成的气体发生器的实施方式。该气体发生器不限于气囊用途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也可以为安全带预紧器用途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帘式气囊用途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或者各种致动器等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就该气体发生器而言,将形成有气体释放口104的扩散壳体101、与封闭该扩散壳体101的封闭壳体102组合而形成外壳103,在该外壳103内配置点火器组装体100。需要说明的是,在点火器组装体100工作之前,气体释放口104由铝制密封带115从外壳103的内部堵塞。关于点火器组装体100的详细情况,在后文中叙述,通过点火器组装体100中包含的点火器1(参见图2)的工作,外壳103内填充的气体发生剂105发生着火·燃烧,产生例如用于使气囊(袋体)膨胀的燃烧气体。
详细而言,图1的气体发生器中,在外壳103内的中心配置有内筒构件108(其在周壁设置有多个传火孔107),在该内筒构件108的内侧,形成有收纳点火器组装体100及传火药111的空间109,另外,在其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收纳气体发生剂105的燃烧室110。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发生剂105在燃烧室110中由形成为大致环状的底板116支承。作为传火药111,可以使用着火性良好、燃烧温度高于气体发生剂105的气体发生剂。传火药111的燃烧温度优选在1700~3000℃的范围内。作为这样的传火药111,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硝基胍(34重量%)、硝酸锶(56重量%)的已知物质。或者,作为传火药,可以使用已知的黑色火药(硼硝石)。另外,作为气体发生剂105,可以使用燃烧温度较低的气体发生剂,例如,气体发生剂105的燃烧温度优选在1000~1700℃的范围内,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硝酸胍(41重量%)、碱性硝酸铜(49重量%)及粘结剂、添加物的已知物质。
此外,点火器组装体100固定于内筒构件108的下方。点火器组装体100相对于内筒构件108的固定可以通过下述等方法进行:将内筒构件108的开口端部112侧翻边来固定点火器组装体100的金属制套环2(参见图2)。此外,就该内筒构件108而言,收纳有点火器组装体100的一侧的开口端部112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封闭壳体102。
在燃烧室110内收纳有气体发生剂105,在其外侧配置有过滤器106,所述过滤器106用于将通过气体发生剂105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所包含的燃烧残渣捕集,并将燃烧气体冷却。该过滤器106使用层叠金属网等形成为筒状,其外周面与外壳103的内周面相对地配置。优选的是,在过滤器106的外周面与外壳10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作为气体流路的间隙113,由此实现过滤器106的整面利用。该过滤器106的外周面由多孔圆筒状的冲孔板114支承,从而抑制向半径方向外侧的鼓出、与外壳103的内周面的接触。
在如此构成的气体发生器中,当点火器组装体100工作时,配置于点火器组装体100附近的传火药111发生着火·燃烧,其火焰从形成于内筒构件108的传火孔107向燃烧室110内喷出。通过该火焰,燃烧室110内的气体发生剂105发生着火·燃烧,产生燃烧气体。该燃烧气体在从过滤器106通过期间被净化、冷却,冲破将气体释放口104封闭的密封带115,从该气体释放口104释放至外部。
接着,基于图2,对点火器组装体100进行说明。图2以点火器组装体100的截面图表示点火器1通过树脂接合部3(其由树脂材料形成)而与金属制的套环(金属制套环)2接合的接合状态。即,点火器组装体100中,通过树脂接合部3,将1个电气式点火器1与1个金属制套环2一体化。
此处,点火器1具有一对导电销5,通过介由导电销5供给的着火电流来进行引火药的燃烧。导电销5彼此在保持电绝缘状态的基础上,在点火器1的罩4内部与桥丝(bridgewire,未图示)连接。在该罩4的内部收纳有引火药,引火药与连接于导电销5彼此的桥丝接触。引火药通过桥丝的放热而发生着火并燃烧,生成燃烧产物。然后,与引火药燃烧时罩4内部的压力上升相伴随,罩4的上表面开裂,其燃烧产物从开裂部位释放。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配置于空间109的传火药111暴露于该释放的燃烧产物。
金属制套环2形成为大致筒状,其具有:容纳与点火器1的导电销5卡合的连接器(未图示)的连接器容纳部6;和,与树脂接合部3接触的树脂填充部7。在连接器容纳部6的树脂填充部7侧,设置有朝向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相对于金属制套环2来配置点火器1的位置)呈环状延伸的接合面部8,在其前端形成有供点火器1的导电销向连接器容纳部6侧延伸的内孔。另外,金属制套环2在其树脂填充部7侧的端部且接合面部8的附近,设置有以环状竖立设置的突出壁10。在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下,点火器1的导电销5位于由该突出壁10包围的空间中。
此外,点火器组装体100中,点火器1通过树脂接合部3与金属制套环2一体化。此处,对基于树脂接合部3的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的一体化进行说明。金属制套环2的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被树脂接合部3(其将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一体化)的树脂材料覆盖而接触。如此,通过基于树脂材料的接触,从而确保金属制套环2与树脂材料的接合,避免在两者之间产生供水分通过的间隙这样的情况,能够提高密闭性。由树脂材料的接触带来的密闭性利用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成型后收缩。因此,将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一体化的树脂材料优选注射成型于两者之间,进行注射成型时,优选以覆盖金属制套环2的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的方式注射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成型,树脂材料产生期望的成型收缩或成型后收缩,并对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施加推压力,从而能够提高密闭性。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树脂接合部3的树脂材料,优选成型收缩率为1%以下的材料,尤其优选成型收缩率为0.1~0.8%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若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过大,则固化的树脂会产生变形、翘曲或缩痕,结果,在点火器1与树脂接合部3之间、或者金属制套环2与树脂接合部3之间产生不希望的间隙等,基于此,可以采用具有适当的成型收缩率的树脂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已知含有玻璃纤维、无机填料等无机填充材料的树脂材料因无机填充材料的取向而在注射成型的树脂的流动方向(MD)和与其垂直的方向(TD)上成型收缩率不同。因此,在使用这样的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使用具有下述程度的成型收缩率(流动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树脂材料:至少点火器1与树脂接合部3之间、金属制套环2与树脂接合部3之间等不产生不希望的间隙。另外,就含有无机填充材料的树脂材料而言,与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成型收缩率大,因此,优选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在与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承受由树脂材料的收缩带来的推压力的面。通过这样的构成,不仅能够抑制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上的收缩率,而且也使得成型收缩后的树脂材料对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的推压变得有效。因此,为了形成以接合面部8和/或突出壁10包围点火器1的方式配置的、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形成树脂接合部3的树脂材料优选在沿着形成为筒状的金属制套环2的轴线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的流动方向上进行注射。
另外,作为树脂接合部3的树脂材料,也可以使用热固性树脂,但考虑到进行注射成型这一点时,热塑性树脂是理想的,优选还含有玻璃纤维、其他无机填充材料。就该树脂而言,于23℃浸水24小时后的吸水率(以下同样)优选为0.005~0.5%、进一步优选为0.005~0.3%,且拉伸强度优选为70~250MPa、进一步优选为100~250MPa。另外,优选使用线性膨胀系数为8×10-5/℃以下、拉伸强度为100MPa以上、绝缘击穿电压为10MV/m以上的树脂。特别地,拉伸强度优选为170MPa以上,且优选为250MPa以下。作为这样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尼龙612、聚芳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或液晶聚合物。这些树脂材料可以含有玻璃纤维、玻璃填料或矿物质等无机填充物,特别优选的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包含20~80质量%的玻璃纤维,在聚苯硫醚中包含20~80质量%的玻璃纤维,另外,在液晶聚合物中包含20~80质量%的矿物质。特别地,在使用含有玻璃纤维的玻璃增强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优选将该玻璃纤维的取向调节成沿着被***该树脂材料中的导电销5的延伸方向。由此,导电销5的粗细方向上的成型收缩率变大,能够可靠地阻止水分从导电销5与树脂材料之间透过。另外,各树脂材料中的无机填充材料的含有率更优选为20~50质量%。
此处,基于图3,对接合面部8处的树脂材料与金属制套环2之间的密闭性的形成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接合面部8形成为环状以使得在接合状态下,在配置点火器1的、大致筒状的金属制套环2的内部空间的中央附近包围点火器1的一部分。此外,在接合面部8的树脂填充部7侧的表面(以下,称为“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1接合槽11和第2接合槽12。图3在其上排(a)示出用包含金属制套环2的轴线的截面将金属制套环2切断时的截面立体状态,在其中排(b)示出将设置有第1接合槽11和第2接合槽12的接合面部8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状态,在其下排(c)示出设置于各接合槽的第1角部11c、第2角部12c的几何学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b)、(c)中,图中的右侧相当于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左侧相当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
第1接合槽11为在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开口、以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延伸的槽。即,第1接合槽11在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下沿点火器1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在其整周上,第1接合槽11的开口宽度11w恒定。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b)所示,开口宽度被定义为划定第1接合槽11开口的2个周缘间的距离,即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的内周缘11a、与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的外周缘11b之间的距离。该内周缘11a和外周缘11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接合状态的点火器1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图3(a)中箭头VL所示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这意味着:在几何学上,内周缘11a和外周缘11b不具有与该放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就第1接合槽11的截面形状而言,如图3(b)所示,除了设置有第2接合槽12的部位外,为大致半圆形状。
另外,第1接合槽11中,在其内周缘11a的整周上,形成有由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和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形成的第1角部11c。该第1角部11c处,由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与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形成的角度(详细而言,是图3(c)的截面中在接合面部8与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的交点处与各面相切的切线彼此形成的角度θ1)为较接近90度的角度,优选为45度~90度之间的角度。第1角部11c的角度属于该范围内时,金属制套环2中的第1接合槽11的形成加工容易进行,并且可形成良好地承受后述的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的受压面。
接着,第2接合槽12是在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开口、以其开口部位位于第1角部11c的下方、并且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进行延伸的槽。具体而言,第2接合槽12在第1接合槽11的截面中于第1接合槽11的中央底部附近开口。此外,该第2接合槽12的开口方向与第1接合槽11的开口方向一致。该开口方向为与各接合槽的开口面(由内周缘和外周缘划定的面)垂直的方向。因此,第2接合槽12在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下沿点火器1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并且相对于第1接合槽11而言在第1接合槽11的深度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此外,第2接合槽12的开口宽度12w小于第1接合槽11的开口宽度11w,并且第2接合槽12的开口宽度12w在其整周上恒定。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宽度的定义与第1接合槽11相同,如图3(b)所示,被定义为划定第2接合槽12开口的2个周缘间的距离,即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的内周缘12a、与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的外周缘12b之间的距离。该内周缘12a和外周缘12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着图3(a)中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这意味着:在几何学上,内周缘12a和外周缘12b不具有与该放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部位。另外,第2接合槽12的内周缘12a较第1接合槽11的内周缘11a位于更靠外侧、即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如图3(b)所示,第2接合槽12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半圆形状。
另外,第2接合槽12中,在其内周缘12a的整周上,形成有由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和第2接合槽12的内壁面形成的第2角部12c。在该第2角部12c处,由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和第2接合槽12的内壁面形成的角度(详细而言,是图3(c)的截面中在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与第2接合槽12的内壁面的交点处与各面相切的切线彼此形成的角度θ2)为较接近90度的角度,优选为90度~135度之间的角度。第2角部12c的角度属于该范围内时,金属制套环2中的第2接合槽12的形成加工容易进行,并且可形成良好地承受后述的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的受压面。
如此,金属制套环2的接合面部8中,第1接合槽11与第2接合槽12在金属制套环2的轴向上重叠地配置,其开口方向一致。因此,与假设将第1接合槽11和第2接合槽12沿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并排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接合面部8的面积,因此,能够使金属制套环2的径向尺寸紧凑。
另外,对于为了介由树脂接合部3使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其中,如上所述重叠地配置有2个接合槽)一体化而沿金属制套环2的轴向注射至金属制套环2的内部空间的上述树脂材料而言,在进入第1接合槽11及第2接合槽12后,朝向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收缩。因此,由该收缩带来的推压力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朝向中心侧作用。此处,如上所述,在第1接合槽11的内周缘11a形成有第1角部11c,并且在第2接合槽12的内周缘12a形成有第2角部12c。这些角部处的各接合槽的内壁面(即,第1角部11处的第1接合槽11的内壁面、及第2接合部12处的第2接合槽12的内壁面)相对于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朝向中心侧的方向(为图3(c)的空心箭头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为沿着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图3的θ1及θ3)优选为45度~90度的角度。通过这样的构成,各角部处的接合槽的内壁面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经注射成型的树脂材料的收缩力,能够良好地提高树脂接合部3与金属制套环2之间的密闭性。另外,由于在接合面部8配置有两个这样的角部,因此能够极高水平地发挥其密闭性,能够良好地阻止水分从点火器组装体100的外部进入。
另外,对突出壁10处的树脂材料与金属制套环2之间的密闭性的形成进行说明。该突出壁10形成为沿金属制套环2的轴向延伸的大致筒状,将点火器1包围。如图2所示,就突出壁10而言,其内周面、外周面、及前端面也被树脂接合部3(其将点火器1和金属制套环2一体化)覆盖,因此,通过其树脂材料朝向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的收缩,突出壁10在其厚度方向上被夹持,树脂接合部3与金属制套环2的接合变得更可靠。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100,能够将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之间的由树脂材料带来的密闭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能够实现金属制套环2的紧凑化。另外,由于如上所述第1接合槽11与第2接合槽12的开口方向一致,因此,当在金属制套环2中切削加工各接合槽时,其加工变得容易。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第1接合槽11与第2接合槽12的开口方向不一致也可以,只要在各接合槽的内周缘形成有由树脂材料(其以上述方式进行注射)的收缩带来的推压力良好地发挥作用的角部即可。
<第2实施方式>
基于图4,对第2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100进行说明。图4在其上排(a)示出将点火器组装体100中使用的金属制套环2用包含其轴线的截面切断时的截面立体状态,在其下排(b)示出将设置有第1接合槽21和第2接合槽22的接合面部8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4(b)中,图中的右侧相当于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左侧相当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
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槽21是在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开口、以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进行延伸的槽。即,第1接合槽21在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下沿点火器1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在其整周上,第1接合槽21的开口宽度21w恒定。此外,第1接合槽21的开口部被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的内周缘21a、和位于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的外周缘21b划定。该内周缘21a和外周缘21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接合状态的点火器1作为中心时的、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
另外,就第1接合槽21的截面形状而言,如图4(b)所示,除设置有第2接合槽22的部位外,为大致矩形状。因此,在第1接合槽21的内周缘21a的整周上形成的第1角部21c处,由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与第1接合槽21的内壁面所成的角度为90度。因此,金属制套环2中的第1接合槽21的形成加工容易进行,并且第1角部21c的壁面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
接着,第2接合槽22是在第1接合槽21的底面开口、以其开口部位位于第1角部21c的下方、并且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延伸的槽。具体而言,第2接合槽22以下述方式在第1接合槽21的底面开口:其外周缘22b与第1接合槽21的外周缘21b一致,并且其内周缘22a较第1接合槽21的内周缘21a位于更靠外侧、即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此外,该第2接合槽22的开口方向与第1接合槽21的开口方向一致。该开口方向为与各接合槽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因此,第2接合槽22在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下沿点火器1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并且相对于第1接合槽21而言在第1接合槽21的深度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此外,第2接合槽22的开口宽度22w小于第1接合槽21的开口宽度21w,并且第2接合槽22的开口宽度22w在其整周上恒定。第2接合槽22的内周缘22a和外周缘22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第2接合槽22的截面形状与第1接合槽21同样地为矩形状。因此,在第2接合槽22的内周缘22a的整周上形成的第2角部22c处,由第1接合槽21的内壁面(底面)与第2接合槽22的内壁面所成的角度为90度。因此,金属制套环2中的第2接合槽22的形成加工容易进行,并且第2角部22c的壁面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
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制套环2中,在接合面部8,第1接合槽21和第2接合槽22在金属制套环2的轴向上重叠地配置,其开口方向一致。因此,能够使金属制套环2的径向尺寸紧凑。另外,对于为了介由树脂接合部3使点火器1与金属制套环2(其中,如上所述重叠地配置有2个接合槽)一体化而注射的树脂材料而言,在进入第1接合槽11及第2接合槽12后,朝向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收缩。因此,由该收缩带来的推压力作用于第1角部21c及第2角部22c,能够良好地提高树脂接合部3与金属制套环2之间的密闭性。另外,由于在接合面部8配置有两个这样的角部,因此能够极高水平地发挥其密闭性,能够良好地阻止水分从点火器组装体100的外部进入。
<其他实施方式>
基于图5,对能够在点火器组装体100中应用的金属制套环2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形态中,分别以31、32来参照第1接合槽、第2接合槽。此外,分别以31a、31b、31c、31w来参照第1接合槽31的内周缘、外周缘、第1角部、开口宽度,分别以32a、32b、32c、32w来参照第2接合槽32的内周缘、外周缘、第2角部、开口宽度。第1接合槽31是在接合面部8的上表面开口、以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延伸的槽。此外,其内周缘31a和外周缘31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接合状态的点火器1作为中心时的、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另外,第2接合槽32是在第1接合槽31的内壁面(底面)开口、以其开口部位位于第1角部31c的下方、并且沿着接合面部8的环状形状的方式延伸的槽。此外,其内周缘32a和外周缘32b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它们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接合状态的点火器1作为中心时的、箭头VL所示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相交。
进而,对图5所示的3个形态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在上排(a)所示的形态中,就第1接合槽31及第2接合槽32而言,它们的截面均以矩形状形成。此外,第2接合槽32以下述方式在第1接合槽31的底面开口:第2接合槽32的外周缘32b与第1接合槽31的外周缘31b一致,并且第2接合槽32的内周缘32a与第1接合槽31的内周缘31a一致。因此,第1接合槽31的开口宽度31w与第2接合槽32的开口宽度32w一致。但是,第2接合槽32的除开口部以外的槽宽度较开口宽度32w更宽地形成。在这样的形态中,第1角部31c和第2角部32c的角度也均成为90度,因此,各角部的壁面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
接着,在中排(b)所示的形态中,就第1接合槽31而言,其截面以矩形状形成,就第2接合槽32而言,其截面以半圆形状形成。此外,第2接合槽32以下述方式在第1接合槽31的底面开口:第2接合槽32的外周缘32b与第1接合槽31的外周缘31b一致,并且第2接合槽32的内周缘32a较第1接合槽31的内周缘31a位于更靠外侧、即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在这样的形态中,通过使第1角部31c的角度成为90度,第2角部32c的角度成为接近90度的角度,由此各角部的壁面也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
接着,在下排(c)所示的形态中,就第1接合槽31而言,其截面以扇形状(四分之一圆形状)形成,就第2接合槽32而言,其截面以矩形状形成。此外,第2接合槽32以下述方式在第1接合槽31的内壁面开口:第2接合槽32的外周缘32b较第1接合槽31的外周缘31b位于更靠内侧、即金属制套环2的中心侧,并且第2接合槽32的内周缘32a较第1接合槽31的内周缘31a位于更靠外侧、即金属制套环2的周缘侧。在这样的形态下,通过使第1角部31c的角度成为90度,第2角部32c的角度成为接近90度的角度,由此各角部的壁面也能够良好地承受住由树脂材料的成型收缩产生的推压力。
上述的实施例中,对通过树脂材料将1个点火器固定于1个金属制套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例如日本特开2001-97173号公报的图25所示那样的、通过树脂材料将2个点火器与1个金属制套环一体化时也可以应用。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重要的是,树脂接合部进入第1接合槽和第2接合槽、且第1角部和第2角部维持被树脂接合部推压的状态,因此,只要形成被树脂接合部推压的第1角部和第2角部,则第1接合槽和第2接合槽的截面形状不限于上文中公开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点火器
2:金属制套环
3:树脂接合部
8:接合面部
10:突出壁
11、21、31:第1接合槽
11a、12a、21a、22a、31a、32a:内周缘
11b、12b、21b、22b、31b、32b:外周缘
11c、21c、31c:第1角部
12、22、32:第2接合槽
12c、22c、32c:第2角部
100:点火器组装体
103:外壳
104:气体释放口
105:气体发生剂

Claims (5)

1.点火器组装体,其具备:
点火器,其构成为通过介由导电销供给的着火电流而使引火药燃烧,并释放引火药的燃烧产物;
金属制套环,其配置于所述点火器的周围;和
树脂接合部,其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金属制套环不接触的状态下将两者用树脂材料进行接合以使两者一体化,并且,在以能够对所述导电销施加电压的方式使所述导电销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形成所述点火器与所述金属制套环的接合状态,
所述点火器组装体中,所述金属制套环具有:
接合面部,其具有以在所述接合状态下包围所述点火器的一部分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环状的环状面,所述环状面被所述树脂接合部覆盖而与所述树脂接合部接触;
第1接合槽,其在所述接合面部中于所述环状面开口,并且沿所述点火器的周向呈环状延伸,所述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1内周缘以在所述第1内周缘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所述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相交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第1内周缘的整周上具有第1角部,所述第1角部由所述环状面和所述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形成,且具有第1规定角度;和
第2接合槽,其在较所述第1角部位于更靠下方位置的、所述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开口,并且沿所述点火器的周向呈环状延伸,所述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第2内周缘以在所述第2内周缘的整周上与沿着将所述点火器作为中心时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第2虚拟线相交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第2内周缘的整周上具有第2角部,所述第2角部由所述第1接合槽的内壁面和所述第2接合槽的内壁面形成,且具有第2规定角度,
在所述树脂接合部推压所述第1角部和所述第2角部的状态下,所述树脂接合部进入所述第1接合槽和所述第2接合槽,由此形成所述接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组装体,其中,所述第2接合槽的底部比所述第1接合槽的底部更深,并且,在将处于所述接合状态的所述点火器作为中心时,所述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内周缘较所述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中的内周缘位于更靠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组装体,其中,所述第2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1接合槽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器组装体,其中,所述第1规定角度及所述第2规定角度均为90度。
5.气体发生器,其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器组装体;
外壳,其收纳所述点火器组装体,所述外壳填充有通过所述点火器组装体中包含的所述点火器的工作而燃烧的气体发生剂;和
释放口,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将通过所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生成的燃烧气体释放至外部。
CN201880077599.5A 2017-12-05 2018-10-23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Active CN111433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3755A JP6954520B2 (ja) 2017-12-05 2017-12-05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ガス発生器
JP2017-233755 2017-12-05
PCT/JP2018/039386 WO2019111567A1 (ja) 2017-12-05 2018-10-23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083A true CN111433083A (zh) 2020-07-17
CN111433083B CN111433083B (zh) 2022-01-28

Family

ID=66751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7599.5A Active CN111433083B (zh) 2017-12-05 2018-10-23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6139B2 (zh)
JP (1) JP6954520B2 (zh)
KR (1) KR102572679B1 (zh)
CN (1) CN111433083B (zh)
DE (1) DE112018006205T5 (zh)
WO (1) WO2019111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4264A1 (de) * 2019-12-13 2021-06-17 Zf Airbag Germany Gmbh Gasgenera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1472C1 (en) * 1989-06-30 1990-11-15 Bayern-Chemie Gesellschaft Fuer Flugchemische Antriebe Mbh, 8261 Aschau, De Device for gas generator - in which gas for inflating cushion for protecting travellers in vehicle crash can take two routes to gas outlet
JP2004293835A (ja) * 2003-03-26 2004-10-21 Daicel Chem Ind Ltd 点火器組立体
US20040226472A1 (en) * 2001-11-21 2004-11-18 Shingo Oda Initiator assembly
JP3134430U (ja) * 2007-05-30 2007-08-1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点火器組立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ガス発生器
CN104203658A (zh) * 2012-04-02 2014-12-10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4768806A (zh) * 2012-08-29 2015-07-08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气体发生器
CN105873800A (zh) * 2014-01-09 2016-08-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JP6084096B2 (ja) * 2013-03-29 2017-02-2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US10060452B2 (en) * 2015-02-17 2018-08-28 Daicel Corporation Pyrotechnic actuator mechanism, syringe and ignit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0027A (en) 1962-01-03 1965-02-1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eated cellulosic insulation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embodying the same
JPH1159314A (ja) * 1997-08-12 1999-03-02 Daicel Chem Ind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DE69919973T2 (de) 1998-09-28 2005-01-20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Sakai Luftsack-Gasgenerator und Luftsacksystem
US6412815B1 (en) 1998-09-28 2002-07-0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and air bag device
JP3220443B2 (ja) * 1998-11-30 2001-10-2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023652U1 (de) 1999-02-16 2005-04-2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ehrstufiger Gasgenerator für einen Airbag und Airbagvorrichtung
US6857658B2 (en) * 2001-03-15 2005-02-2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and air bag apparatus
WO2002088619A1 (fr) * 2001-04-27 2002-11-07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Ensemble initiateur et generateur de gaz utilisant cet initiateur
US20040232679A1 (en) * 2001-08-09 2004-11-25 Dairi Kubo Gas generator
JP4021178B2 (ja) * 2001-11-21 2007-12-1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ニシエータ組立体
JP2003226222A (ja) 2001-11-30 2003-08-12 Daicel Chem Ind Ltd インフレータ
US7134689B2 (en) 2001-11-30 2006-11-14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nflator
KR100427359B1 (ko) * 2002-02-25 2004-04-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차량용 콤팩트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로딩장치
US20040251667A1 (en) * 2003-03-26 2004-12-16 Hiroshi Harada Ignitor assembly
US7192054B2 (en) * 2003-12-11 2007-03-20 Autoliv Asp, Inc. Locking initiator assembly for an airbag inflator device
JP4622605B2 (ja) 2005-03-18 2011-02-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点火器組立体、インフレータ、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070001439A1 (en) * 2005-06-16 2007-01-04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US7510210B2 (en) * 2005-08-08 2009-03-3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ir bag module
US7854201B2 (en) * 2005-11-08 2010-12-2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gniter assembly
US7905516B2 (en) * 2006-05-19 2011-03-15 Tk Holdings Inc. Airbag module with integrated gas generation
JP2008062685A (ja) * 2006-09-05 2008-03-21 Daicel Chem Ind Ltd 点火器組立体を備えた装置
US7591483B2 (en) * 2006-11-06 2009-09-2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restra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4916868B2 (ja) * 2006-12-20 2012-04-1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電気的な着火を利用する装置の組立方法
JP3134281U (ja) * 2007-05-29 2007-08-0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ガス発生器
WO2010037516A2 (de) * 2008-09-30 2010-04-08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sowie modul mit gasgenerator
JP5324930B2 (ja) * 2009-01-15 2013-10-2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車両の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JP5450306B2 (ja) * 2010-07-29 2014-03-2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WO2012046678A1 (ja) * 2010-10-06 2012-04-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ガス発生器用ホルダおよびガス発生器用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JP5595237B2 (ja) * 2010-11-12 2014-09-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
JP5921232B2 (ja) * 2012-02-06 2016-05-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031250B2 (ja) * 2012-04-23 2016-11-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5985950B2 (ja) * 2012-10-04 2016-09-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とその組立方法
JP6009997B2 (ja) * 2013-06-21 2016-10-1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KR101529433B1 (ko) * 2014-06-27 2015-06-18 유승열 화학기계적 연마장치용 리테이너 링 및 제조방법
JP6504963B2 (ja) * 2015-08-05 2019-04-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筒状ハウジング開口部の閉塞構造とガス発生器
JP6675255B2 (ja) * 2016-04-12 2020-04-01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930981B2 (ja) * 2016-08-29 2021-09-01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US10549038B2 (en) * 2017-06-29 2020-02-04 Daicel Corporation Syring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1472C1 (en) * 1989-06-30 1990-11-15 Bayern-Chemie Gesellschaft Fuer Flugchemische Antriebe Mbh, 8261 Aschau, De Device for gas generator - in which gas for inflating cushion for protecting travellers in vehicle crash can take two routes to gas outlet
US20040226472A1 (en) * 2001-11-21 2004-11-18 Shingo Oda Initiator assembly
JP2004293835A (ja) * 2003-03-26 2004-10-21 Daicel Chem Ind Ltd 点火器組立体
JP3134430U (ja) * 2007-05-30 2007-08-1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点火器組立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ガス発生器
CN104203658A (zh) * 2012-04-02 2014-12-10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CN104768806A (zh) * 2012-08-29 2015-07-08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气体发生器
JP6084096B2 (ja) * 2013-03-29 2017-02-2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CN105873800A (zh) * 2014-01-09 2016-08-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US10060452B2 (en) * 2015-02-17 2018-08-28 Daicel Corporation Pyrotechnic actuator mechanism, syringe and ignit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90781A (ko) 2020-07-29
JP6954520B2 (ja) 2021-10-27
WO2019111567A1 (ja) 2019-06-13
DE112018006205T5 (de) 2020-09-03
JP2019099022A (ja) 2019-06-24
US20200386525A1 (en) 2020-12-10
US10976139B2 (en) 2021-04-13
CN111433083B (zh) 2022-01-28
KR102572679B1 (ko)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21178B2 (ja) イニシエータ組立体
US6820556B1 (en) Initiator assembly
US7516701B2 (en) Gas generator
US6796245B2 (en) Unitary header/base/shorting bar holder for a micro gas generator, and micro gas generator using it
KR101998446B1 (ko) 가스 발생기
EP3490077B1 (en) Sealed electrical wire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286125A1 (en) Initiator assembly and gas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CN104713425B (zh) 用于充气机的烟火点火器的杆构件和包括杆构件的点火器、充气机及安全气囊模块
CN111433083B (zh) 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
JP6040221B2 (ja) 成形済みeld消散装置を有する起動装置
CN113544022A (zh) 点火器组装体及保持部的成型方法
JP4295115B2 (ja) 電気式ロケット点火装置
CN114424014A (zh) 点火器组装体以及点火器组装体的组装方法
CN114286766B (zh) 点火器保持结构
CN117412886A (zh) 点火器组装体和气体发生装置
US12038258B2 (en) Ignit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igniter assembly
JP2021030814A (ja) ガス発生器、及びガス発生器の製造方法
JP7428585B2 (ja)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ガス発生器
WO2024111478A1 (ja) ガス発生器
CN116917167A (zh) 点火器组装体以及气体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