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8130B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130B
CN110998130B CN201880051425.1A CN201880051425A CN110998130B CN 110998130 B CN110998130 B CN 110998130B CN 201880051425 A CN201880051425 A CN 201880051425A CN 110998130 B CN110998130 B CN 110998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disc
disk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8130A (zh
Inventor
岛崎聪
山下干郎
松村定知
吉田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8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8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该缓冲器所具备的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阀主体(31),工作流体所流过的通路(76)贯通该阀主体(31);大致圆形的外侧座(61),其以包围通路(76)的开口部(77)的方式突出地形成于阀主体(31);内侧座,其向外侧座(61)的内侧突出地形成;落座于外侧座(61)以及内侧座的盘(115)。外侧座(61)具有随着朝向盘(115)而径向宽度逐渐减少的宽度逐渐减少部(65)。盘(115)具有在落座于外侧座(61)的状态下与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盘(115)与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相比于盘(115)与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在不对置时更大。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
本申请基于2017年8月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154817号主张优先权,此处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缓冲器,在活塞速度为中速区域时使盘离开外侧座,在活塞速度为高速区域时使盘离开中间座,从而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高速区域低于中速区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0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存在希望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降低这一期望。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降低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缓冲器具备: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所述缸体,将该缸体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伸出;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使工作流体流过;衰减力产生机构,其设于所述通路,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产生衰减力;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阀主体,所述通路贯通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大致圆形的外侧座,其以包围所述通路的开口部的方式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内侧座,其向所述外侧座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圆盘状的盘阀,其落座于所述外侧座以及所述内侧座,通过外周侧挠曲而至少相对于该外周座离开、落座;所述外侧座具有随着朝向所述盘阀所落座的座面而内周侧扩大的内周侧锥部或者外周侧缩小的外周侧锥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盘阀具有在落座于所述外侧座的闭阀状态下与所述内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内侧突出部或者与所述外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外侧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盘阀从闭阀状态起开始开阀之后,随着开阀,从在所述内侧突出部与所述内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或者所述外侧突出部与所述外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形成的流路面积比在所述盘阀与所述外侧座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路面积小的状态成为比在所述盘阀与所述外侧座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路面积大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缓冲器,能够以简单的构成降低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截取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抵接盘的俯视图。
图5A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5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5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流路面积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关系的特性线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5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变形例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是以液体或者气体作为工作流体的流体压缓冲器。具体而言,缓冲器10是以油液作为工作流体的液压缓冲器。如图1所示,缓冲器10具有封入工作流体的缸体11。虽然省略了图示,该缸体11呈一端侧(图1中的上侧)开口、另一端侧(图1中的下侧)被封闭的有底圆筒状。在缸体11内能够滑动地***有活塞12。
在缸体11中***有活塞杆13。活塞12利用螺母14连结于该活塞杆13的一端侧(图1中的下侧)。
活塞杆13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上侧)向缸体11的外部伸出。一端侧连结于活塞12的活塞杆13的另一端侧插通于在缸体11的开口部安装的杆引导件15以及油封16并向缸体11的外部伸出。活塞12将缸体11的内部划分成缸体11的底部17侧(图1中的下侧)的自由活塞18之间的第一室19和活塞杆13所伸出的开口侧(图1中的上侧)的第二室20这两个室。
如图2所示,活塞杆13具有主轴部25和安装轴部26,该安装轴部26位于活塞杆13中的缸体11内的端部,且比主轴部25小径。
由此,在主轴部25的安装轴部26侧的端部形成有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端面27。在安装轴部26的与主轴部25相反的一侧的规定范围形成有供上述螺母14的内螺纹30螺合的外螺纹28。
活塞12具有圆环状的活塞主体31(阀主体)和安装于活塞主体31的外周面并与缸体1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圆环带状的滑动接触部件33。由此,由活塞主体31与滑动接触部件33构成的活塞12呈圆环状。活塞主体31为金属制。活塞主体31通过烧结而一体成型。滑动接触部件33为合成树脂制。使活塞主体31和在此一体地安装有滑动接触部件33的活塞12的中心轴线一致。由此,活塞主体31与活塞12的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即轴向一致,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即径向一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即周向一致。
在活塞主体31的径向的中央,以沿轴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供活塞杆13的安装轴部26无间隙地插通的插通孔35。在活塞主体31的比其径向的插通孔35靠外侧位置形成有均沿活塞主体3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路孔41以及第二通路孔42。
第一通路孔41的第一室19侧比第二室20侧更靠活塞主体31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地配置。第二通路孔42的第二室20侧比第一室19侧更靠活塞主体31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地配置。
在活塞主体31设有多个(在图2中作为剖面的关系上仅图示了一处)第一通路孔41。第二通路孔42也与第一通路孔41相同地设有多个(在图2中作为剖面的关系上仅图示了一处)。第一通路孔41与第二通路孔42沿活塞主体31的周向交替地配置。
在活塞主体31的第一室19侧形成有供全部的第一通路孔41的第一室19侧的开口部51开口的开口面52。在比该开口面52靠活塞主体31的径向上的外侧形成有供全部的第二通路孔42的第一室19侧的开口部53开口的开口面54。
活塞主体31在第一室19侧具有以由活塞主体31的径向的外侧包围所有开口部51的方式从开口面52、54沿活塞主体31的轴向突出地形成的大致圆形的第一外侧座61(外侧座)。第一外侧座61具有内侧锥面62、外侧锥面63、以及前端面64。内侧锥面62的径向内侧越向突出前端侧(朝向座面)越大径(内径扩大)。外侧锥面63在径向外侧越向突出前端侧(朝向座面)越小径(外径缩小)。前端面64是在突出前端侧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平坦面。第一外侧座61的突出前端侧具有这些锥面62、63以及前端面(座面)64,成为随着朝向突出前端侧而径向宽度逐渐减少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宽度逐渐减少部)。在锥面62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开口面52。在锥面63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开口面54。
活塞主体31在第一室19侧设有大致圆形的第一内侧座71(内侧座)。第一内侧座71配置于比第一外侧座61靠活塞主体31的径向的内侧。第一内侧座71比开口面52向活塞主体31的轴向突出地形成。换言之,第一内侧座71在活塞主体31中在第一外侧座61的内侧从开口面52突出地形成。第一内侧座71具有锥面72和前端面73。锥面72在径向外侧越向突出前端侧越小径。前端面73是在突出前端侧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平坦面。第一内侧座71的内周侧成为插通孔35。前端面73的外径与活塞杆13的端面27的外径大致相等。
第一外侧座61与第一内侧座71之间、即开口面52、锥面62与锥面72之间成为使全部的第一通路孔41连通的圆环状的第一环状通路75。全部的第一通路孔41与第一环状通路75成为沿轴向贯通活塞12的第一通路76(通路)。在第一通路76中,通过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的滑动而流过工作流体。
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与第一内侧座71的前端面73之间成为第一通路76的第一室19侧的第一开口部77(开口部)。由此,大致圆形的第一外侧座61以包围第一通路76的第一开口部77的方式从开口面52突出地形成于活塞主体31。另外,第一通路76的第一开口部77配置于第一外侧座61与第一内侧座71之间。
在活塞主体31中,在第二室20侧形成有供全部的第二通路孔42的第二室20侧的开口部81开口的开口面82。在该开口面82的活塞主体31的径向上的外侧形成有供全部的第一通路孔41的第二室20侧的开口部83开口的开口面84。
活塞主体31在第二室20侧具有大致圆形的第二外侧座91。第二外侧座91形成为由活塞主体31的径向的外侧包围全部的开口部81。第二外侧座91比开口面82、84向活塞主体31的轴向突出地形成。第二外侧座91具有锥面92、锥面93、以及前端面94。锥面92在径向内侧越向突出前端侧越大径。锥面93在径向外侧越向突出前端侧越小径。前端面94是在突出前端侧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平坦面。第二外侧座91的突出前端具有这些锥面92、93以及前端面94,成为随着朝向突出前端侧而径向宽度逐渐减少的第二宽度逐渐减少部95。在锥面92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开口面82。在锥面93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开口面84。
活塞主体31在第二室20侧设有大致圆形的第二内侧座101。第二内侧座101配置于比第二外侧座91靠活塞主体31的径向的内侧。第二内侧座101比开口面82向活塞主体31的轴向突出地形成。开口面82以及全部的开口部81配置于第二外侧座91与第二内侧座101之间。第二内侧座101具有锥面102和前端面103。锥面102在径向外侧越向突出前端侧越小径。前端面103是在突出前端侧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平坦面。第二内侧座101的内周侧成为插通孔35。前端面103的外径与活塞杆13的端面27的外径大致相等。
第二外侧座91与第二内侧座101之间、即开口面82、锥面92与锥面102之间成为使全部的第二通路孔42连通的圆环状的第二环状通路105。全部的第二通路孔42与第二环状通路105成为沿轴向贯通活塞12的第二通路106。在中,通过第二通路106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的滑动而流过工作流体。
第二外侧座91的前端面94与第二内侧座101的前端面103之间成为第二通路106的第二室20侧的第二开口部107。由此,大致圆形的第二外侧座91以包围第二通路106的第二开口部107的方式从开口面82突出地形成于活塞主体31。另外,第二通路106的第二开口部107配置于第二外侧座91与第二内侧座101之间。
活塞主体31为无正反区别的形状。因此,活塞主体31即使正反反转地安装于活塞杆13也成为上述结构。
在活塞杆13的主轴部25的端面27以在各自的内侧嵌合有安装轴部26的状态依次重叠有都为金属制且呈圆环状的一张限制部件111、两张小径盘112、一张大径盘113、一张抵接盘114、活塞12、一张抵接盘115(盘)、两张大径盘116、一张中间径盘117、一张中间径盘118、两张小径盘119、一张限制部件120。在该状态下,在从安装轴部26的限制部件120突出的外螺纹28上将螺母14螺合于内螺纹30。
通过螺母14向外螺纹28的紧固,一张限制部件111、两张小径盘112、一张大径盘113、一张抵接盘114、活塞12、一张抵接盘115、两张大径盘116、一张中间径盘117、一张中间径盘118、两张小径盘119以及一张限制部件120都在安装轴部26上被限制径向移动而层叠,并在该层叠状态下被活塞杆13的端面27与螺母14夹持。于是,它们至少被固定为内周侧不能相对于活塞杆13沿轴向移动。其结果,大径盘113、抵接盘114、抵接盘115、两张大径盘116、中间径盘117、118都被夹紧为仅内周侧不能相对于活塞杆13沿轴向移动。
限制部件111的外径大于端面27的外径以及前端面103的外径。小径盘112为平板状,外径与端面27的外径同径。大径盘113为平板状,外径比小径盘112的外径大径,并且与第二外侧座91的前端面94的外径大致相等。
抵接盘114为平板状,其外径与大径盘113同径。抵接盘114抵接并落座于第二外侧座91的前端面94以及第二内侧座101的前端面103。抵接盘114以及大径盘113构成了盘阀127。盘阀127被小径盘112以及第二内侧座101沿轴向夹紧内周侧,比小径盘112靠径向外侧的部分以离开活塞主体31的方式变形而从第二外侧座91的前端面94离开。
如图3所示,抵接盘115具有基板部131、内侧突出板部132、前端板部133、外侧突出板部134、以及外端板部135。基板部131沿径向扩展。内侧突出板部132从基板部131的外周缘部向板厚方向一侧突出。前端板部133从内侧突出板部132的与基板部131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外侧突出板部134从前端板部133的外周缘部向与内侧突出板部132相对于前端板部133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外端板部135从外侧突出板部134的与前端板部133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向径向外侧扩展。
基板部131是从抵接盘115的内端位置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环状的平板。外端板部135是位于抵接盘115的径向的外端位置的圆环状的平板。这些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配置于同一平面。内侧突出板部132为越在轴向上远离基板部131越大径的锥筒状。外侧突出板部134为越在轴向上远离外端板部135越小径的锥筒状。换言之,内侧突出板部132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扩径并且突出。外侧突出板部134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缩径并且突出。前端板部133为圆环状的平板,并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平行地配置。
内侧突出板部132、前端板部133以及外侧突出板部134构成了从位于它们的径向两侧的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沿轴向突出的凸部136。如图4所示,凸部136(内侧突出部)呈圆环状。
在抵接盘115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缺口部138。缺口部138沿板厚方向贯通,从前端板部133的内侧突出板部132侧的部分通过外侧突出板部134以及外端板部135而向径向外侧穿过。
抵接盘115通过压制成形由一定板厚的平板状的金属板形成为上述形状。由此,如图3所示,抵接盘115的形成凸部136的内侧突出板部132、前端板部133以及外侧突出板部134成为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大致相等的厚度。
抵接盘115的除了外端板部135的缺口部138之外的部分的外径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外径相等。另外,抵接盘115的外侧突出板部134的外周面140的外端板部135侧的端部的外径比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内径小一些。外侧突出板部134的外周面140成为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锥面62相等的锥形。
另外,也能够使外周面140以及锥面62的一方的锥形大于另一方的锥形、或者相反地使另一方的锥形大于一方的锥形。
抵接盘115设为凸部136从位于其径向两侧的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向活塞12侧突出的状态,外端板部135以其活塞12侧的对置面141对置地抵接并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基板部131抵接并落座于图2所示的第一内侧座71的前端面73。
在该状态下,如图3所示,抵接盘115的前端板部133的前端面142位于比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靠开口面52侧。抵接盘115的缺口部138形成即使在抵接盘115在外端板部135的对置面141上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也使第一通路76连通于第一室19的固定节流孔。另外,也可以不在抵接盘115形成缺口部138,而是在第一外侧座61从前端面64凹陷地设置沿径向贯通其的缺口部来形成固定节流孔。即,抵接盘115利用向作为阀主体的活塞12侧的面突出的壁厚部即前端面142形成了内侧突出部。
抵接盘115在外端板部135的对置面141上落座于活塞主体31的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阀升程量=0)下,圆环状的凸部136进入第一外侧座61的圆环状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径向内侧。
此时,以相等的锥形倾斜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锥面62和外侧突出板部134的外周面140在轴向的位置重合并在径向上具有一些间隙地对置。
换言之,抵接盘115在外端板部135中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圆环状的凸部136与活塞主体31的圆环状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重合轴向的位置并沿径向对置。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随着朝向抵接盘115而逐渐减少径向宽度。
如图3所示,大径盘116为平板状,外径与除了抵接盘115的外端板部135的缺口部138之外的部分的外径相等。中间径盘117为平板状,外径比大径盘116的外径小径。如图2所示,中间径盘118为平板状,外径比中间径盘117的外径小。小径盘119为平板状,外径比中间径盘118的外径小,并且与第一内侧座71的前端面73的外径大致相等。小径盘119成为与小径盘112共用的部件。限制部件120的外径比小径盘119的外径大。限制部件120成为与限制部件111共用的部件。
抵接盘115、大径盘116、中间径盘117以及中间径盘118构成了盘阀144。盘阀144被小径盘119以及第一内侧座71沿轴向夹紧内周侧,比小径盘119靠外侧的部分以远离活塞主体31的方式变形而离开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
盘阀144和使其落座的第一外侧座61以及第一内侧座71构成了设于第一通路76而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并产生衰减力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衰减力产生机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控制在第一通路76中成为最小的流路面积(以下,简称为流路面积)而控制衰减力。该流路面积成为第一外侧座61与盘阀144的间隙的面积。另外,在比盘阀144靠径向外侧配置有第二通路106的开口部53,第二通路106不会被盘阀144封闭。
盘阀127和使其落座的第二外侧座91以及第二内侧座101构成了设于第二通路106而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并产生衰减力的第二衰减力产生机构148。第二衰减力产生机构148控制第二通路106的流路面积而控制衰减力。该流路面积成为第二外侧座91与盘阀127的间隙的面积。另外,在比盘阀127靠径向外侧配置有第一通路76的开口部83,第一通路76不会被盘阀127封闭。
活塞主体31、限制部件111以及限制部件120的刚性高于大径盘113、抵接盘114、抵接盘115、大径盘116、中间径盘117以及中间径盘118各自的刚性。限制部件111在变形的盘阀127抵接的状态下,抑制盘阀127的进一步的变形。限制部件120在变形的盘阀144抵接的状态下,抑制盘阀144的进一步的变形。
在缓冲器10中,在活塞杆13相对于缸体11向伸长侧移动的伸长行程中,在与活塞杆13一体地移动的活塞12的作用下,第二室20的压力高于第一室19的压力。由此,第二室20的工作流体从各个始终开口的开口部83导入第一通路76的多个第一通路孔41。从开口部83导入的工作流体从开口部51向第一环状通路75流出并合流,作用于封闭第一开口部77的盘阀144。
此时,若活塞12的移动速度即活塞速度低,则第一通路76的工作流体不会使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的盘阀144从第一外侧座61离开。即,如图3所示,维持抵接盘115的外端板部135的对置面141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抵接状态。然后,第二室20的工作流体从第一通路76经由盘阀144的抵接盘115的作为固定节流孔的缺口部138而流向第一室19。由此,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成为一定,因此产生节流孔特性(衰减力与活塞速度的二次方大致成比例)的衰减力。
若活塞速度提高,则第一通路76的工作流体使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的包含抵接盘115的盘阀144从第一外侧座61离开。
此时,产生成为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的盘阀144与第一外侧座61之间的流路面积所对应的阀特性(衰减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衰减力。
盘阀144通过在其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产生的差压而离开第一外侧座61。抵接盘115的外端板部135的对置面141和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距离即开阀高度与该差压成比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抵接盘115设有凸部136,该凸部136包含外侧h突出板部134,在包含开阀高度为0的闭阀状态在内的较小状态下,该外侧突出板部134在径向上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具有一些间隙地对置。由此,流路面积的增加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低速区域与高速区域中变化,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低速区域与高速区域中变化。
使用图5A~图6更详细地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路面积的增加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以及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图5A~图5C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状态的图。图5A是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接触抵接盘115的开阀高度为0的闭阀状态。图5B是表示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相对于抵接盘115离开规定距离hb的状态的图。图5C是表示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相对于抵接盘115离开规定距离hc的状态的图。如上述那样,抵接盘115和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距离表示开阀高度。
图6是表示流路面积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关系的特性线图。在图6中,横轴h表示开阀高度。纵轴S表示流路面积。图6中所示的a点与图5A的状态对应。图6中所示的b点与图5B的状态对应。图6中所示的c点与图5C的状态对应。
即,图5A是开阀高度为0的闭阀状态。从该闭阀状态开始到图5B所示的规定高度为止的区间a~b中,如图6所示,流路面积Sab相对于开阀高度h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该区间a~b包含抵接盘115与具有(内径扩大的)内侧锥面62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重合开阀高度方向的位置地在径向上对置的范围。而且,在从图5B所示的规定高度到如图5C所示那样进一步提高开阀高度h为止的区间b~c中,如图6所示,流路面积Sbc相对于开阀高度h的增加以比区间a~b高的比例成比例地增大。形成于由作为外侧座的顶端的第一外侧座61与作为盘阀的抵接盘115形成的间隙的流路面积比Sab小,之后,区间a~b也继续该状态。之后,区间b~c之间的流路面积Sbc大于由作为外侧座的顶端的第一外侧座61与作为盘阀的抵接盘115形成的间隙。即,从比形成于抵接盘115与第一外侧座61的顶端之间的间隙的流路面积小的状态成为比其大的状态。
如图5A所示,将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内周缘部的半径设为r1,将抵接盘115的前端面142的外周缘部的半径设为r2,将从抵接盘115的对置面141到前端面142的高度设为H。另外,如图5B所示,将第一外侧座61的锥面62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1,抵接盘115的外周面140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2,将区间a~b的从抵接盘115的对置面141到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高度设为hb。而且,如图5C所示,将区间b~c的从抵接盘115的对置面141到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高度设为hc
于是,区间a~b的流路面积Sab能够通过以下的式(1)求出。
Sab≒2πr1 hb cosθ2···(1)
这里,0<hb<H+hb cos2θ2
另外,区间b~c的流路面积Sbc能够通过以下的式(2)求出。
Sbc≒2πr1sqrt{(r1-r2)2+(hc-hb)2}···(2)
这里,hb=H+hb cos2θ2时,Sab=Sbc
通过以上,若开阀高度超过成为Sab=Sbc的开阀高度hb,则流路面积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增加比例大于从闭阀状态到成为Sab=Sbc的开阀高度hb的区间的增加比例。由此,若开阀高度超过成为Sab=Sbc的开阀高度hb,则与从闭阀状态到成为Sab=Sbc的开阀高度hb的区间相比,能够抑制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的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如上述那样,从闭阀状态到成为Sab=Sbc的开阀高度hb的区间a~b,包含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重合开阀高度方向的位置地在径向上对置的范围。
由此,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相比于成为区间a~b的活塞速度慢的速度区域,在成为区间b~c的活塞速度快的速度区域中更低。
流路面积Sbc是不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大于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即流路面积Sab。换言之,相比于由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距离关系决定的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由不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距离关系决定的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更大。再换言之,若活塞速度从低速区域进入高速区域而抵接盘115的开阀高度超过规定值,则流路面积的增加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增加的比例大于在此之前,将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率抑制为低于在此之前。
在图2所示的活塞杆13相对于缸体11向收缩侧移动的收缩行程中,在与活塞杆13一体地移动的活塞12的作用下,第一室19的压力高于第二室20的压力。由此,第一室19的工作流体从各个始终开口的开口部53导入第二通路106的多个第二通路孔42。从开口部53导入的工作流体从开口部81向第二环状通路105流出并合流,作用于封闭第二开口部107的第二衰减力产生机构148的盘阀127。
于是,第二通路106的工作流体使盘阀127离开第二外侧座91而开阀。由此,从第一室19向第二室20经由第二通路106以与盘阀127与第二外侧座91的开阀量相应的流路面积流过工作流体。因此,产生阀特性的衰减力。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缓冲器:在活塞速度为中速区域时,使盘离开外侧座,在活塞速度为高速区域时,使盘离开中间座,从而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高速区域中低于中速区域。该缓冲器在活塞速度的高速区域中从比外侧座小径的中间座与盘之间流出工作流体,因此可能无法充分扩大流路面积,且不能充分地减小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
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在抵接盘115抵接于第一外侧座61的状态下,在凸部136上沿径向对置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由此,相比于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增大不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从而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高速区域中低于活塞速度的中速区域。由此,与活塞速度的中速区域相同,在活塞速度的高速区域中也从第一外侧座61与抵接盘115之间流出工作流体,因此能够充分地扩大流路面积,能够充分地减小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
另外,能够使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的开阀初期的流路面积的增加平稳,抑制急剧的压力变化进而抑制其所引起的声音的产生。
另外,只要以在第一外侧座61抵接于抵接盘115的状态下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若超过规定量地离开第一外侧座61则不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设置凸部136即可,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高速区域中低于活塞速度的中速区域。
另外,在通过压制成形形成的抵接盘115上,在压制成形时形成凸部136。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大。
另外,以上,在抵接盘115形成了凸部136,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1那样,利用由平板构成的主体盘151和由平板构成的径向对置盘152构成抵接盘115。主体盘151具有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对置面141。径向对置盘152具有在主体盘151在对置面141上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外侧座61的径向内侧、并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重合轴向的位置而在径向上对置的外周面140与前端面142。
另外,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不由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相等厚度的内侧突出板部132、前端板部133以及外侧突出板部134形成抵接盘115的凸部136,而是如图8所示的变形例2那样,使抵接盘115例如为合成树脂制,从而在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之间形成厚度比它们厚的厚壁部155,并利用该厚壁部155形成从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突出的凸部136。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树脂的一体成型形成基板部131以及外端板部135与凸部136。
另外,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变形例3那样,利用由金属的平板构成的盘主体161和设于盘主体161的外周侧的合成树脂制的另一部件162构成抵接盘115。另一部件162具有:主部163,其形成有具有外周面140以及前端面142的凸部136与对置面141,并紧贴于盘主体161;紧贴于盘主体161的外周面的覆盖部164;紧贴于盘主体161的与主部163相反的一侧的安装部165。覆盖部164将主部163的外周缘部与安装部165的外周缘部连结。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如下制造:在形成有另一部件162的形状的空腔的模具中设置盘主体161而使合成树脂材料流入空腔,进而在盘主体161的外周部形成另一部件162。
另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变形例4那样将抵接盘115设为,在由平板构成并且形成对置面141的盘主体168上粘合具有外周面140以及前端面142的作为另一部件的凸部136。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盘主体168为金属制,使凸部136为合成树脂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如下制造:在形成有凸部136的形状的空腔的模具中设置盘主体168而使合成树脂材料流入空腔,进而在盘主体168上形成凸部136。
另外,以上,使抵接盘115的凸部136的外周面140为与第一外侧座61的锥面62相等的锥形,且使它们在径向上隔开一些间隙地对置,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变形例5那样,使第一外侧座61的锥面62的锥形比凸部136的外周面140的锥形大,使锥面62抵接于外周面140的前端面142侧的端部。也可以与其相反而如图12所示的变形例6那样,使第一外侧座61的锥面62的锥形比凸部136的外周面140的锥形小,使锥面62的前端面64侧的端部抵接于外周面140。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在变形例1~6中,也在抵接盘115设置缺口部138,或者在第一外侧座61设置从前端面64凹陷地沿径向贯通的缺口部来构成固定节流孔。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3,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以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如图13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抵接盘115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抵接盘115局部不同。抵接盘115A具有基板部131A和突出板部171(凸部、外侧突出部)。基板部131A从抵接盘115A的径向的内端位置向径向外侧扩展。突出板部171从基板部131A的外周缘部向板厚方向一侧突出。突出板部171位于抵接盘115A的径向的外端位置。即,突出板部171通过朝向阀主体侧弯曲而形成有外侧突出部。另外,也可以将突出板部形成于比第一外侧座61靠内侧而形成内侧突出部。
基板部131A为圆板状的平板。突出板部171为越在轴向上远离基板部131A越大径的锥筒状。换言之,突出板部171从基板部131A扩径并且突出。在抵接盘115A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从基板部131A的突出板部171侧通过突出板部171而向径向外侧穿过的缺口部138A。抵接盘115A通过压制成形由一定板厚的平板状的金属板形成为上述形状。由此,抵接盘115A的基板部131A以及突出板部171成为相等的厚度。
抵接盘115A的基板部131A的外径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外径大致相等。突出板部171的内周面172成为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径向外侧的锥面63相等的锥形。抵接盘115A被设为突出板部171从位于其径向内侧的基板部131A向活塞12侧突出的状态,基板部131A以其活塞12侧的对置面141A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以及第一内侧座71的前端面73(参照图2)。
在该状态下,抵接盘115A的突出板部171的前端部位于比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靠开口面52侧。抵接盘115A的缺口部138A构成了即使在抵接盘115A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也使第一通路76连通于第一室19的固定节流孔。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外侧座61设置从前端面64凹陷并沿径向贯通的缺口部来构成固定节流孔。
抵接盘115A在基板部131A落座于活塞主体31的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使圆环状的突出板部171向径向内侧进入第一外侧座61的圆环状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此时,以相等的锥形倾斜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锥面63和突出板部171的内周面172重合轴向的位置并在径向上隔开一些间隙地对置。
换言之,抵接盘115A在基板部131A落座于第一外侧座61的前端面64的状态下,圆环状的突出板部171与活塞主体31的圆环状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重合轴向的位置而在径向上对置。相比于突出板部171中的由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A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距离关系决定的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突出板部171中的由不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A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的距离关系决定的第一通路76的流路面积更大。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抵接盘115A、大径盘116、中间径盘117以及中间径盘118(参照图2)构成了盘阀144A。该盘阀144A和使其落座的第一外侧座61以及第一内侧座71(参照图2)构成了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A(衰减力产生机构)。
在伸长行程中,第二室20(参照图2)的工作流体从第一通路76作用于盘阀144A。此时,若作为活塞12的移动速度的活塞速度低,则第一通路76的工作流体不会使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A的盘阀144A离开第一外侧座61,而是经由抵接盘115A的作为固定节流孔的缺口部138A流入第一室19,产生节流孔特性的衰减力。
另外,在活塞速度大于此的速度区域中,第一通路76的工作流体使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A的盘阀144A离开第一外侧座61。在盘阀144A的抵接盘115A设有在开阀高度小时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隔开一些间隙地对置的突出板部171。因此,流路面积的增加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低速区域与高速区域中变化,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低速区域与高速区域中变化。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145A在抵接盘115A抵接于第一外侧座61的状态下,在突出板部171与第一外侧座61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如此,相比于在突出板部171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A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增大不在突出板部171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时的抵接盘115A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之间的流路面积,从而使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在高速区域中低于活塞速度的中速区域。
在该情况下,只要在抵接盘115A设置在抵接于第一外侧座61的状态下与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65在径向上对置、若超过规定量地离开第一外侧座61则不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设置突出板部171即可,因此成为简单的构造。并且,由于在通过压制成形形成的抵接盘115A上在压制成形时形成突出板部171,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大。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所述缸体,将该缸体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伸出;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使工作流体流过;衰减力产生机构,其设于所述通路,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产生衰减力;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阀主体,所述通路贯通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大致圆形的外侧座,其以包围所述通路的开口部的方式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内侧座,其向所述外侧座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圆盘状的盘阀,其落座于所述外侧座以及所述内侧座,通过外周侧挠曲而至少相对于该外周座离开、落座;所述外侧座具有随着朝向所述盘阀所落座的座面而内周侧扩大的内周侧锥部或者外周侧缩小的外周侧锥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盘阀具有在落座于所述外侧座的闭阀状态下与所述内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内侧突出部或者与所述外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外侧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盘阀从闭阀状态起开始开阀之后,随着开阀,从在所述内侧突出部与所述内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或者所述外侧突出部与所述外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形成的流路面积比在所述盘阀与所述外侧座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路面积小的状态成为比在所述盘阀与所述外侧座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路面积大的状态。
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从所述盘阀刚从闭阀状态开始开阀之后,成为在所述内侧突出部与所述内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或者所述外侧突出部与所述外周侧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形成的流路面积大于在所述盘阀与所述外侧座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路面积的状态。
第三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盘阀通过朝向所述阀主体侧弯曲而形成所述内侧突出部或者外侧突出部。
第四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盘阀利用向所述阀主体侧的面突出的壁厚部形成所述内侧突出部或者外侧突出部。
第五方式为,在第四方式中,所述壁厚部通过在最靠所述主体侧的盘上安装另一部件而构成。
第六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盘阀由多张盘形成,最靠所述主体侧的盘作为比所述内侧锥部小径的阀,使该小径的阀的外周部为所述内侧突出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缓冲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衰减力的上升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比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 缓冲器
11 缸体
12 活塞
13 活塞杆
19 第一室
20 第二室
31 活塞主体(阀主体)
61 第一外侧座(外侧座)
65 第一宽度逐渐减少部(宽度逐渐减少部)
71 第一内侧座(内侧座)
76 第一通路(通路)
77 第一开口部(开口部)
115、115A 抵接盘(盘)
136 凸部
145、145A 第一衰减力产生机构(衰减力产生机构)
171 突出板部(凸部)

Claims (5)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
活塞,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所述缸体,将该缸体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室;
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伸出;
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使工作流体流过;
衰减力产生机构,其设于所述通路,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产生衰减力;
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
阀主体,所述通路贯通所述阀主体的内部;
大致圆形的外侧座,其以包围所述通路的开口部的方式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
内侧座,其向所述外侧座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阀主体;
圆盘状的盘阀,其落座于所述外侧座以及所述内侧座,通过外周侧挠曲而至少相对于该外侧座离开、落座;
所述外侧座具有随着朝向所述盘阀所落座的座面而内周侧扩大的内周侧锥部或者外周侧缩小的外周侧锥部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盘阀具有在落座于所述外侧座的闭阀状态下,配置在比该外侧座的对置面更靠近所述阀主体的一侧,并且以与所述内周侧锥部或者所述外周侧锥部的至少一方接近或者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
与所述盘阀的开阀高度从闭阀状态增加到开阀开始后的第一开阀高度的区间的、流路面积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增加的增加比例相比,从所述第一开阀高度增加到比该第一开阀高度进一步开阀的第二开阀高度的区间的、流路面积相对于开阀高度的增加的增加比例的一方更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通过朝向所述阀主体的一侧弯曲而形成内侧突出部或者外侧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利用向所述阀主体的一侧的面突出的壁厚部形成内侧突出部或者外侧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厚部通过在最靠所述阀主体的一侧的盘上安装另一部件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由多张盘形成,最靠所述阀主体的一侧的盘作为比所述内周侧锥部小径的阀,使该小径的阀的外周部为内侧突出部。
CN201880051425.1A 2017-08-09 2018-08-03 缓冲器 Active CN110998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4817 2017-08-09
JP2017154817 2017-08-09
PCT/JP2018/029233 WO2019031405A1 (ja) 2017-08-09 2018-08-03 緩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130A CN110998130A (zh) 2020-04-10
CN110998130B true CN110998130B (zh) 2022-04-26

Family

ID=6527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425.1A Active CN110998130B (zh) 2017-08-09 2018-08-03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21201B2 (zh)
CN (1) CN110998130B (zh)
DE (1) DE112018004049T5 (zh)
WO (1) WO201903140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6637U (zh) * 1986-03-27 1987-10-05
CN1114723A (zh) * 1993-12-06 1996-01-10 株式会社昭和 缓冲器的阀结构
CN101592209A (zh) * 2008-05-30 2009-12-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缓冲器
CN102057180A (zh) * 2008-06-05 2011-05-11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嵌套式单向高速阀
JP2013029173A (ja) * 2011-07-29 2013-02-0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流体圧緩衝器
JP2015086966A (ja) * 2013-10-31 2015-05-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6637U (zh) * 1986-03-27 1987-10-05
CN1114723A (zh) * 1993-12-06 1996-01-10 株式会社昭和 缓冲器的阀结构
CN101592209A (zh) * 2008-05-30 2009-12-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缓冲器
CN102057180A (zh) * 2008-06-05 2011-05-11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嵌套式单向高速阀
JP2013029173A (ja) * 2011-07-29 2013-02-0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流体圧緩衝器
JP2015086966A (ja) * 2013-10-31 2015-05-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21201B2 (ja) 2021-08-18
CN110998130A (zh) 2020-04-10
DE112018004049T5 (de) 2020-04-16
JPWO2019031405A1 (ja) 2020-04-23
WO2019031405A1 (ja)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9694B2 (en) Shock absorber
US10316922B2 (en) Shock absorber
US11199241B2 (en) Damper
US20050263363A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6942185B2 (ja) 緩衝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38768B2 (ja) 緩衝器
US20190368569A1 (en) Shock absorber
US11078982B2 (en) Damper
US9228631B2 (en) Damping valve
US12038063B2 (en) Shock absorber
US20150159724A1 (en) Damping valve
JP2020034068A (ja) 流体圧緩衝器
CN110998130B (zh) 缓冲器
JP7206174B2 (ja) 緩衝器
JP6800056B2 (ja) 緩衝器
JP5894874B2 (ja) 緩衝器
JPWO2017126601A1 (ja) シリンダ装置
JP6789004B2 (ja) 緩衝器
US20230272835A1 (en) Shock absorber
JP2024021172A (ja) シリンダ装置およびバルブ装置
US20240151290A1 (en) Shock absorber and frequency sensitive mechanism
WO2023106329A1 (ja) 緩衝器
JP6949123B2 (ja) 緩衝器
JP2020159391A (ja) 緩衝器
CN116134239A (zh) 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1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