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9642A -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9642A
CN110589642A CN201910437415.8A CN201910437415A CN110589642A CN 110589642 A CN110589642 A CN 110589642A CN 201910437415 A CN201910437415 A CN 201910437415A CN 110589642 A CN110589642 A CN 110589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car
assigned
unit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7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9642B (zh
Inventor
杉原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89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9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9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9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2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historical, statistical or predicted traffic data, e.g. by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能使群管理性能提高。其具有从多个轿厢选定对上下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第1分配算法单元和从多个轿厢选定对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第2分配算法单元,已分配呼叫计数部算出与已按各轿厢、各出发楼层和各方向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对应的加权系数。第1分配算法单元的存储控制部将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加权系数存储部。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算出包含作为从登记上下呼叫起到预计响应为止的时间的各轿厢的响应预测时间的评价值,该评价值反映了加权系数存储部所存储的加权系数。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基于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算出的各轿厢的评价值,选定对电梯的上下方向的呼叫分配的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8-112119(申请日:2018年6月12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背景技术
现今,已知有电梯的混合DCS(目的地楼层控制***:Destination ControlSystem)。在应用该混合DCS的电梯的群管理***中,有在乘梯处输入上下方向的呼叫(上下呼叫)的一般楼层、和在乘梯处输入目的地楼层(目的地呼叫)的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设置楼层。作为混合DCS的实现方法的一例,存在同时使用如下的第1分配算法单元和第2分配算法单元来进行多个电梯的轿厢的运行控制的方法,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选择针对上下方向的上下呼叫的分配请求而分配的轿厢,所述第2分配算法单元选择针对在乘梯处登记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请求而分配的轿厢。
然而,在混合DCS中,若不考虑利用者人数来进行对于上下呼叫或者目的地呼叫的轿厢分配,那么在各分配算法单元中,会基于不准确的分配评价来进行轿厢的分配。因此,难以使得在以每一位利用者平均来进行考虑的情况下的群管理性能良好。
群管理性能的指标中包括等待时间、服务时间等,等待时间指的是从利用者在乘梯处登记了呼叫起到应该搭乘的轿厢在乘梯处响应为止的时间,服务时间指的是从利用者在乘梯处登记了呼叫起到应该搭乘的轿厢在乘梯处响应后在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响应为止的时间。
但是,电梯的群管理***不一定能直接评价这些服务指标。例如,在被登记了上下呼叫的一般楼层,群管理控制***难以在呼叫被登记的时间点掌握响应时乘上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或者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群管理控制***,其通过算出指的是从登记了呼叫起到轿厢响应呼叫为止的时间的预测值的“响应预测时间”,努力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上述指标,能够使群管理性能提高。
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是具有第1分配算法单元和第2分配算法单元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是从多个轿厢中选定对在乘上电梯前登记上方向和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的上下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算法单元,所述第2分配算法单元是从多个轿厢中选定对在乘上电梯前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算法单元,已分配呼叫计数部算出与已按各轿厢、各出发楼层及各方向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对应的加权系数并通知给第1分配算法单元。在第1分配算法单元中,存储控制部将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通知了的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加权系数存储部。另外,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算出包含各轿厢的响应预测时间的评价值,所述评价值反映了加权系数存储部所存储的加权系数,所述各轿厢的响应预测时间是从登记了上下呼叫起到预计响应为止的时间。而且,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基于在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中算出的各轿厢的评价值,选定要通知给进行轿厢的运行的轿厢控制部的、对电梯的上下方向呼叫分配的轿厢。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能够提高混合DCS的群管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混合DCS的改善点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加权系数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上下方向呼叫***中的决定分配轿厢的工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已分配呼叫计数部中的计算加权系数的工作的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加权系数的设定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时所进行的目的地楼层的推定工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对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进行说明。
[混合DCS的概要]
混合DCS(Destination Control System:目的地楼层控制***)具有第1分配算法单元和第2分配算法单元,第1分配算法单元针对上下方向的“上下呼叫”的分配请求来选择分配轿厢,第2分配算法单元针对在乘梯处登记所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请求来选择分配轿厢。第1分配算法单元是进行上下呼叫以及轿厢呼叫的处理的通常的算法单元。第2分配算法单元是进行目的地呼叫的处理的完全DCS的算法单元。虽然是一个例子,但作为公开了这种混合DCS的参考文献,已知有日本专利5882090号公报等。
在第2分配算法单元中,针对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请求来选择分配轿厢时,不仅需要考虑目的地呼叫,还需要考虑已登记的上下方向的呼叫和轿厢呼叫。若将第2分配算法单元进行程序修正以使得不仅能够处理目的地呼叫、还能够处理上下方向的分配以及轿厢呼叫,则要处理的呼叫的种类会变多,程序的处理步骤会变得繁杂。因此,在混合DCS中,尽量按原样使用进行目的地呼叫的处理的第2分配算法单元,而将目的地呼叫以外的呼叫以及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形式来处理。
具体而言,混合DCS将上下方向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来进行运行预测和评价。轿厢呼叫作为在分配处理实施时间点已搭乘的目的地呼叫、以仅指定了下电梯楼层的目的地呼叫的形式,进行运行预测和评价。
另外,混合DCS在第1分配算法单元中,按原样使用能够进行上下呼叫的分配请求和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及轿厢呼叫的评价的算法单元,也处理已登记的目的地呼叫。目的地呼叫变换为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及轿厢呼叫的形式来处理以及评价。具体而言,在搭乘前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轿厢,对出发楼层设定分配,在已搭乘以及下电梯前的目的地呼叫分配轿厢,对目的地楼层设定轿厢呼叫,来进行运行预测和评价。
[混合DCS的改善点]
在此,图1中表示用于说明混合DCS的改善点的图。图1的(a)~(c)表示了以1层(楼)为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的设置楼层、以1层以外的楼层为一般楼层的控制A号机和B号机两台电梯的混合DCS的群管理***中的事例。在混合DCS中,例如如图1的(a)所示,假设:在出发基准楼层(HDC设置楼层),已对A号机分配了从1F(楼层)去5F的5位利用者(在乘梯处尚未响应)时,登记了3F-DN(Down,下行)的门厅(hall)呼叫。
此时,在没有将A号机的1F-UP(上行)的分配的利用者数量反映到用于选定(评价)分配轿厢的系数中的混合DCS的情况下,例如用默认的系数进行分配轿厢的评价。由此,尽管A号机成为了对于5位利用者的响应等待,但是有时判断为A号机能够早于B号机因3F-DN而响应,如图1的(b)所示,A号机会被分配为对3F-DN进行响应的轿厢。在该情况下,在1F被分配给A号机的5位利用者的等待时间变长,因而担心导致以人数平均来考虑的群管理性能恶化。
对此,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将A号机的1F-UP的分配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反映到用于选定(评价)分配轿厢的系数中。由此,能够认识到当前A号机是对于5位利用者而言的响应等待,并且,能够认识到若使A号机响应3F-DN的门厅呼叫则1F-UP的5位利用者的等待时间会长时间化。因此,如图1的(c)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针对3F-DN的门厅呼叫,分配当前不存在等待响应的利用者的B号机。由此,能够对1F-UP的5位利用者分配A号机,并且针对3F-DN的门厅呼叫分配当前不存在等待响应的利用者的B号机,能够提高混合DCS的群管理性能。
[***构成]
图2中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构成图。如该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成为所谓的混合DCS。即,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具有基于第1分配算法单元工作的上下方向呼叫***1,第1分配算法单元是选定对于在乘上电梯前登记的上下方向的呼叫的分配轿厢的算法单元。另外,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具有基于第2分配算法单元工作的目的地呼叫***2,第2分配算法单元是选定对于在乘上电梯前登记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轿厢的算法单元。
另外,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具有设置在各楼层的门厅的上下方向呼叫登记装置3、以及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楼层的门厅的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
另外,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具有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分配输出部10、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以及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
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基于由目的地呼叫***2已按各轿厢、各出发楼层以及各方向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形成用于选定对于上下方向的呼叫的分配轿厢的加权系数并通知给上下方向呼叫***1。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将通过上下方向呼叫***1(第1算法单元)形成的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形式的呼叫数据并通知给目的地呼叫***2。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将通过目的地呼叫***2分配完的目的地呼叫变换为上下方向呼叫或者轿厢呼叫并通知给上下方向呼叫***1。
分配输出部10基于上下方向呼叫***1的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的选定结果以及目的地呼叫***的第2分配轿厢选定部34的选定结果,将表示进行分配的轿厢的分配轿厢信息供给到单个轿厢控制部6(轿厢控制部的一例)。单个轿厢控制部6对由分配轿厢信息所表示的轿厢5进行运行控制。在各轿厢5内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入目的地楼层的轿厢操作板51。
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检测因轿厢响应分配且利用者人数发生变动而变化的载荷变化。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基于表示通过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检测到的载荷变化的载荷变化信息来算出搭乘推定人数。另外,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将所算出的搭乘推定人数按照包含星期几以及时间段的条件进行总计,算出按星期几以及时间段的搭乘推定人数的平均值作为按星期几时间段搭乘推定人数。另外,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将所算出的按星期几时间段搭乘推定人数作为用于选定对于上下方向呼叫的分配轿厢的加权系数通知给上下方向呼叫***1。
接着,上下方向呼叫***1具有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加权系数存储部22、存储控制部23、上下呼叫登记存储部24、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以及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
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进行如下运行预测:预测对于与被进行了分配的上下呼叫对应的楼层的各轿厢的响应时间。换言之,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在运行预测中预测预测响应时间,该预测响应时间是从上下呼叫被登记起到预计响应为止的时间。而且,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基于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基于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所形成的加权系数、和前述的运行预测的结果,算出对于上下呼叫的各轿厢5的评价值(预测出的响应时间)。
加权系数存储部22存储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基于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所形成的加权系数。存储控制部23将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所形成的前述的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
上下呼叫登记存储部24按每一楼层存储登记了上方向的呼叫的上呼叫登记时刻、登记了下方向的呼叫的下呼叫登记时刻,作为上下方向呼叫登记数据。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针对与上下方向呼叫登记存储部24所登记的上下方向呼叫对应的各轿厢5,分别算出分配了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响应时间)、和没有分配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
分配了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为,基于通过在分配了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所得到的预测响应时间的、针对新的呼叫和已分配的呼叫的双方求出的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之和。没有分配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为,基于通过在没有分配新的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所得到的预测响应时间的、针对已分配的呼叫求出的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之和。作为一例,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为:对根据要分配的候选的轿厢的对于呼叫的出发楼层的预测响应时间所获得的等待时间的预测值的平方的值,乘以与该呼叫的出发楼层/出发方向对应的加权系数所得的值。
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选定各轿厢5中的、分配了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与没有分配上下方向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的差量的值成为最小的轿厢(=负担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通知给分配输出部10。
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将表示由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选定的分配轿厢的信息作为运行预定的一部分进行存储。此外,虽未图示,但在轿厢5内的轿厢呼叫按钮被利用者操作时,轿厢呼叫经由单个轿厢控制部6存储于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单个轿厢控制部6也按照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所存储的轿厢呼叫,对所对应的轿厢5进行运行控制。
接着,目的地呼叫***2具有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搭乘前/搭乘后)32、目的地呼叫登记取得部33以及第2分配轿厢选定部34。
在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中设置有:已由目的地呼叫***2分配的目的地呼叫(在出发楼层响应前的呼叫为“搭乘前”,在出发楼层响应后且在目的地楼层响应前的呼叫为“搭乘后”)、以及将已由上下方向呼叫***1分配的上下呼叫的分配和轿厢呼叫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数据形式后的呼叫。搭乘前的目的地呼叫和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数据形式后的呼叫按各轿厢、各楼层、各方向来存储。搭乘后的目的地呼叫按各轿厢、各楼层来存储。此外,将会在后面进行说明,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所存储的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数据形式后的呼叫,成为反映了与利用者人数的推定值对应的加权系数的信息。
目的地呼叫登记取得部33经由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取得由各利用者指定(输入)的各目的地楼层,并通知给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另外,虽然是一个例子,目的地呼叫登记取得部33基于输入目的地楼层所使用的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的设置楼层来确定出发楼层,并通知给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另外,目的地呼叫登记取得部33基于“目的地楼层”以及“出发楼层”的上下的位置关系,确定上方向或者下方向的目的地呼叫的方向,并通知给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再者,目的地呼叫登记取得部33在新的目的地呼叫针对相同的目的地楼层预计多个人的利用的情况下,将预计要利用的人数的信息包含在内,通知给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
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取得这些信息作为新的目的地呼叫。而且,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31按照对于与分配完的目的地呼叫对应的楼层的每个轿厢5,算出分配了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响应时间)和没有分配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
分配了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为,基于通过在分配了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所得到的预测响应时间的、针对新的呼叫和已分配的呼叫的双方求出的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之和。没有分配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为,基于通过在没有分配新的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所得到的预测响应时间的、针对已分配的呼叫求出的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之和。作为一例,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为:对根据要分配的候选的轿厢的对于呼叫的出发楼层、目的地楼层的预测响应时间所获得的服务时间的预测值的平方的值,乘以与该呼叫对应的利用人数所得的值。
第2分配轿厢选定部34选定成为新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候选的各轿厢5中的、分配了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与没有分配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的评价值的差量的值最小的轿厢(=负担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通知给分配输出部10,并且,使其存储于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
[***工作]
具有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将上下方向呼叫***1侧的上下呼叫的分配存储于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并且,由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将其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信息形式的信息,并使之存储于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另外,将目的地呼叫***2侧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存储于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并且,由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将其变换为上下呼叫的信息形式的信息并使之存储于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
上下方向呼叫***1的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以及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的存储内容分别基于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及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而逐次更新。由此,能够使上下方向呼叫***1的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以及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同步。
而且,在上下方向呼叫***1中,能够基于***1、2双方的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及目的地呼叫的分配来进行上下方向呼叫***1侧的上下呼叫的运行控制。同样地,在目的地呼叫***2中,能够基于***1、2双方的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及目的地呼叫的分配来进行目的地呼叫***2侧的目的地呼叫的运行控制。
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的存储内容以及上下方向呼叫***1的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的存储内容,在如新的目的地呼叫的分配发生时或者电梯的响应时等那样、目的地呼叫的分配的件数或者上下呼叫的分配的件数发生变化的定时被更新。
在此,在如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这样的混合DCS中,若不考虑件数(或者利用者数量)地进行对于新的上下呼叫或者新的目的地呼叫的轿厢5的分配,则轿厢5的分配可能会变得不准确。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在图2所示的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中按各轿厢、各楼层、各方向来存储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另外,与此同时,在上下方向呼叫***1的加权系数存储部22中按各轿厢、各楼层、各方向来存储与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对应的加权系数。而且,在目的地呼叫***2侧,每次进行对于新的目的地呼叫的轿厢的分配时,将该被进行了分配的新的目的地呼叫存储于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并且算出与因被分配了新的目的地呼叫而增加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相应的加权系数,并更新加权系数存储部22。
在上下方向呼叫***1对于新的上下呼叫进行轿厢分配时,使用加权系数存储部22所存储的加权系数来算出各轿厢5的评价值,基于算出的评价值,决定分配新的上下呼叫的轿厢5。由此,能够使得为了决定对上下呼叫进行分配的轿厢5而算出的评价值反映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因此,能够基于准确的评价值来决定针对上下呼叫进行分配的轿厢5,能够获得电梯的良好的群管理性能。
以下,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加权系数的更新处理。另外,使用图4的流程图,说明基于加权系数来对新的上下呼叫分配的轿厢5的决定工作。
(加权系数的更新处理)
首先,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加权系数的更新处理。此外,假设已在图2所示的加权系数存储部22中按各轿厢、各楼层、各方向存储有与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相应的加权系数。在图3的流程图中,目的地呼叫***2在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输出时或者响应时(步骤S1:是),处理从步骤S1前进至步骤S2。
在步骤S2中,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将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变换为上下呼叫形式的信息并供给到上下呼叫***1。该变换成了上下呼叫形式的信息的目的地呼叫被存储于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由此,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中,针对按各轿厢、各楼层、各方向所存储的已分配的上下呼叫,反映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
进一步详细说明该步骤S2的工作的话,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将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分成上下呼叫和轿厢呼叫,并通知给上下方向呼叫***1。由此,在上下方向呼叫***1中,能够进行考虑了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轿厢的运行控制。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从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取得轿厢5的“位置”、“方向”以及“当前周”,将判定为能够在之后1周以内响应的呼叫变换为上下方向的分配,写入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
另外,分配轿厢呼叫变换输出部9在从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得到的分配轿厢的“位置”、“方向”以及“当前周”与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出发楼层”、“方向”以及“周”相符时,判定为响应了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对与该目的地呼叫的目的地楼层相当的楼层,生成分配轿厢的轿厢呼叫数据,并通知给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
此外,所谓“周”,是每当轿厢从第1方向(例如下方向)变化为第2方向(例如上方向)时递增“1个”的值,初始的周成为第一周。也可以设第1方向为上方向、第2方向为下方向。另外,应该搭乘的周表示该轿厢应该在第几周时搭乘。即,“应该搭乘的周”与当前的轿厢的“周”一致时成为应该搭乘时(应该搭乘周)。
接着,在步骤S3中,图2所示的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将被分配了的目的地呼叫的与轿厢、楼层以及方向对应的件数总计所得到的总计结果,作为在上下方向呼叫***1中决定分配轿厢时所使用的加权系数,供给到上下方向呼叫***1。上下方向呼叫***1的存储控制部23将按轿厢、楼层以及方向存储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的加权系数,用新加权系数来更新。
(加权系数的算出工作)
在此,说明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在目的地呼叫的分配输出时或者响应时的定时执行的加权系数的算出工作的具体例子。针对相同的轿厢、相同的楼层、相同的利用方向能够同时输出多个目的地呼叫的分配。
例如在1层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如图5的(b)所示,设为分配给A号机的利用者中的从1层前往5层的利用者为5位、从1层前往8层的利用者为3位。只要是各个利用者输入目的地呼叫的***,那么在A号机,将会同时登记8件与从1层向上方向的搭乘对应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此时,如图5的(a)所示,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算出对于A号机1层上方向的加权系数为“8”。
此外,该说明是以平均每件目的地呼叫的人数为1人作为前提的说明。在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中设置有同时登记多个利用者的目的地呼叫的功能的情况下,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也可以算出对已分配的各目的地呼叫所附加的利用者数量的合计值作为加权系数。即,例如针对A号机,假设已分配了5件从1层前往5层的1人份的目的地呼叫和2件从1层前往8层的3人份的目的地呼叫,则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算出加权系数为“(5件×1人)+(2件×3人)=11”。
在上述的任一情况下,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越多,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就会算出越大的值的加权系数。
这样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基于目的地呼叫的件数(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算出的加权系数如下所述那样,用于在上下方向呼叫***1中评价对上下呼叫进行分配的轿厢5时。
(上下方向呼叫***中的分配轿厢的决定工作)
接着,使用图4的流程图,说明上下方向呼叫***1使用上述的加权系数进行的对于上下呼叫的分配轿厢的决定工作。该图4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经由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呼叫登记装置3向上下呼叫登记存储部24登记了上下呼叫时(步骤S11: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12。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步骤S11中,不仅在登记了新的上下呼叫时,在已分配的呼叫变得无法维持分配时(发生故障时、或者由于等待时间过长而需要将分配变更为别的轿厢时等),也能够以重新分配轿厢为目的使步骤S11沿“是”的方向前进,之后,使用要进行轿厢的重新分配的呼叫代替新的上下呼叫来继续进行评价。
在步骤S12中,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进行预测对于运行日程中所示的各楼层的各轿厢5的响应时间的运行预测。具体而言,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对每个轿厢5进行如下的两种运行预测:进行了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以及没有进行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由此,处理前进至步骤S13。在步骤S13中,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从加权系数存储部22读出从而取得基于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所形成的加权系数。
在步骤S14中,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如下这样按轿厢5算出考虑了加权系数的评价值。
首先,使用已在步骤S12中算出的没有进行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的结果,计算各轿厢的“没有进行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
作为其方法,首先,针对已登记的各分配,求取将“预测为从呼叫的登记到响应为止所需要的预测响应时间”平方后所得的值。
接着,根据在步骤S13中取得的加权系数,取出与该分配的出发楼层和出发方向相应的值,并与所述平方后所得的值进行乘法运算,获得对于该分配的评价值。因此,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与加权系数的值成正比,会对分配轿厢的决定发挥影响力。接下来,求取将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按轿厢进行合计得到的值,并作为“没有进行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保存。
接着,使用已在步骤S12中算出的进行了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运行预测的结果,计算各轿厢的“进行了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作为其方法,首先,针对已登记的各分配、和要分配新的上下呼叫的设想,求取将“预测为从呼叫的登记到响应为止所需要的预测响应时间”平方后所得的值。
接着,根据在步骤S13中取得的加权系数,取出与该分配的出发楼层和出发方向相应的值,并与所述平方后所得的值进行乘法运算,获得对于该分配的评价值。接下来,求取将平均每件呼叫的评价值按轿厢进行合计得到的值,并作为“进行了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保存。
接着,在步骤S15中,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检测成为按每个轿厢5算出的、进行了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和没有进行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评价值的差量的值,将成为该差量的值成为最小值的轿厢5决定为新的上下呼叫的分配轿厢。而且,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25将表示所决定的分配轿厢的信息存储于分配轿厢呼叫存储部26,并且通知给分配输出部10。分配输出部10在步骤S16中将所决定的分配轿厢通知给单个轿厢控制部6。由此,基于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选定的轿厢5由单个轿厢控制部6进行运行控制。
通过这样基于反映了目的地呼叫的件数(或者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的评价值来决定上下呼叫的分配轿厢而进行运行控制,能够基于准确的评价值来选定分配上下呼叫的轿厢5,能够进行电梯的良好的群管理。
关于由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得到的加权系数,仅能够对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4的楼层,将利用者的人数作为加权系数反映到评价值中。通过在一般楼层也设定加权系数,能够算出更准确的评价值,追求群管理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作为其方法,具有在响应时预计搭乘的人数越多则将加权系数设为越大的值的方法。作为其方法的一例,也可以使得加权系数在拥挤的时间段为大的值。另外,也可以记录和统计电梯的实际使用方式,自动设定与根据时间段的平均搭乘人数相应的加权系数。
由此,利用一次响应有越多的利用者搭乘的分配,加权系数的值变得越大,因此,能够使得轿厢优先对其响应,改善以人数为基准而平均的群管理性能。
另外,每当已分配呼叫计数部7算出加权系数时,也可以求取不仅考虑到目的地呼叫的件数而且还考虑到响应时预计搭乘的人数的系数。以在乘梯处目的地呼叫登记装置的设置楼层要乘上电梯的利用者各自登记目的地呼叫并搭乘被分配的轿厢这一情况作为了前提,但实际上也可能存在没有登记目的地呼叫而乘上开着门的轿厢的利用者。因此,分配的件数和搭乘了的人数有时也会产生偏差。通过修正该偏差、设置与预计实际搭乘的人数相当的加权系数,能够追求群管理性能的提高。
作为其方法,也可以预先按时间段设置系数值,将对目的地呼叫的件数进一步乘以该系数值得到的值作为加权系数,并存储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另外,也可以记录和统计电梯的实际使用方式,求取与根据时间段的平均搭乘人数相应的系数,将对目的地呼叫的件数进一步乘以该系数值得到的值作为加权系数,并存储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
此外,这种实施方式中的加权功能在上下方向呼叫***1中沿用作为通常群管理的分配算法单元的第1算法单元所设置的“按楼层/方向加权功能”,由此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改造来实现。所谓按楼层/方向加权功能,表示将根据对于各分配的响应预测时间算出的值与预先按楼层/方向确定的系数值进行乘法运算来求取对于各分配的评价值的功能。
(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形式的处理)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中的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形式从而在目的地呼叫***2中使用的工作。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通过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变换输出部的一例)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形式,并供给到用第2分配算法单元工作的目的地呼叫***2。
然而,在上下方向呼叫***1侧,由于难以检测对于上下呼叫的分配的件数(以及利用者数量),因此上下呼叫的分配的件数一直被计数为1件,目的地呼叫的加权系数也一直成为“1”。
在此,响应了上下呼叫时所搭乘的人数根据状况而不同。例如,在下班时间刚刚结束后或者午休刚刚开始后,大多会一次有许多利用者搭乘响应了上下呼叫的轿厢5。在不使用目的地呼叫的群管理控制***中,优选在利用得多的时间段、楼层以及方向的情况下使用值大的加权系数进行分配评价。例如,在办公室楼层,平时将加权系数设为“1”,仅在午休和下班时间段将加权系数设为“3”来进行分配评价,由此能够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
图6的(a)以及图6的(b)是表示加权系数的设定内容的一例的图。如图6的(a)所示,该例是适用于星期一~星期五的工作日的下班时即17:00~19:00之间的加权系数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b)所示,对于1层~8层的上方向的加权系数为各层都设定了“1”的加权系数。相对于此,由于预测为下班的利用者增多,因此下方向的加权系数为各层都设定了“3”的加权系数。
如此,如图6的(a)、图6的(b)以及图7的(a)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将根据星期几、时间段、楼层以及方向等“状况”设定的加权系数预先存储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而且,如图7的(b)所示,将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通过目的地呼叫***2(第2分配算法单元)处理的目的地呼叫时,反映该加权系数。
图7的(a)的例子表示了对在下班时间段从7层向下方向运行的A号机分配了“3”的加权系数的例子。图2所示的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将这种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形式的目的地呼叫数据,并且,如图7的(b)所示那样附加利用者数量被评价为3人份的“3”的加权系数,并使之存储于目的地呼叫***2的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32。
作为使变换为目的地呼叫形式的目的地呼叫数据反映加权系数的方法,只要能够进行与加权系数的值相应的分配评价,可以是任何方法。例如,也可以对目的地呼叫数据的数据格式新追加加权系数的域(field)。或者,也可以在预先设定于目的地呼叫数据的数据格式中的人数或者载荷的域设置加权系数。
再稍微详细而言,将上下方向的已有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需要目的地楼层的信息。已分配的上下呼叫的分配仅具有出发楼层和利用方向的信息,因此需要设想目的地楼层。
虽然是一个例子,但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情况下,设想从出发楼层朝向利用方向的、电梯能够到达的最远的楼层作为目的地楼层。具体而言,如图8的(a)所示,在出发楼层为2层并由利用者指定了向上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如图8的(b)所示那样以本例的最高层即6层作为目的地楼层,将已分配的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数据。
此外,在从出发楼层朝向利用方向时,在与建筑物的出入口相连的出发基准楼层处于比最远楼层靠跟前处(例如3层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出发基准楼层作为设想的目的地楼层。另外,在午休的前半段等,也可以将设置有食堂的楼层作为设想的目的地楼层。
此外,这样设想的目的地楼层仅在目的地呼叫***2(第2算法单元)中预测电梯的运行时使用,实际轿厢移动的楼层根据利用者操作设置在轿厢5内的轿厢操作板51的轿厢呼叫按钮等所登记的“轿厢呼叫”(输入的目的地楼层)来决定。
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能够这样地,对已分配的上下呼叫的分配,以将要搭乘的利用者的人数考虑在内的方式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目的地呼叫数据。因此,在目的地呼叫***2侧,能够在更准确地进行对于目的地呼叫的各轿厢5的评价后决定要分配的轿厢5。因此,能够使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群管理性能提高。
(加权系数的学习工作)
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也能够基于包含星期几以及时间段的条件,推定各轿厢5的搭乘人数并总计,基于总计结果来算出按星期几以及时间段的加权系数并存储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
具体而言,图2所示的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从单个轿厢控制部6取得各轿厢5的响应期间的载荷信息,将取得的载荷信息供给到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基于载荷信息来推定搭乘人数。虽然是一个例子,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12在取得的载荷信息为390kg的情况下,假定一个人的体重为65kg,进行390kg÷65kg=6人的运算,由此算出搭乘人数。
轿厢状态取得评价部11通过按星期几以及按时间段进行这种搭乘人数的推定工作,总计各星期几以及各时间段的搭乘人数。而且,算出按星期几以及按时间段的搭乘人数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大值等其他值),将该按星期几以及按时间段的搭乘人数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的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加权系数存储部22。
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21从加权系数存储部22读出与星期几以及时间段对应的加权系数,进行对于上述的上下呼叫的各轿厢的评价。另外,目的地呼叫变换输出部8从加权系数存储部22读出与星期几以及时间段对应的加权系数,反映到将上下呼叫变换为目的地呼叫的工作中。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群管理性能。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
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下述电梯:如将奇数楼层用的轿厢及其上方的偶数楼层的轿厢的共计两个轿厢连结并通过一个单个轿厢控制部6同时进行移动控制的、所谓的双层电梯等那样的,对连结状态的多个轿厢(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轿厢)进行移动控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或宗旨中,同样,包含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是具有第1分配算法单元和第2分配算法单元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是从多个轿厢中选定对在乘上电梯前登记上方向和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的上下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算法单元,所述第2分配算法单元是从多个轿厢中选定对在乘上电梯前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呼叫分配的轿厢的算法单元,所述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的特征在于,
具有已分配呼叫计数部,所述已分配呼叫计数部算出与已按各轿厢、各出发楼层及各方向分配的所述目的地呼叫的件数对应的加权系数并通知给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
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具有:
存储控制部,其将由所述已分配呼叫计数部通知了的所述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加权系数存储部;
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其算出包含各轿厢的响应预测时间的评价值,所述评价值反映了所述加权系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加权系数,所述各轿厢的响应预测时间是从登记了上下呼叫起到预计响应为止的时间;以及
第1分配轿厢选定部,其基于在所述第1运行预测评价部中算出的各轿厢的评价值,选定要通知给进行轿厢的运行的轿厢控制部的、对所述电梯的上下方向呼叫分配的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地呼叫具有表示利用者数量的利用者人数信息,
所述已分配呼叫计数部对相同的目的地呼叫的件数和相同的目的地呼叫的所述利用者人数信息所表示的所述利用者数量进行乘法运算处理,并且,将所算出的各目的地呼叫的乘法运算值之和作为所述加权系数通知给所述第1分配算法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权系数存储部中,按上下呼叫的各出发楼层以及按各方向,预先存储有对应于与预先设想的状况相应的利用者数量的加权系数,
所述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具有变换输出部,所述变换输出部将已分配的所述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反映了所述加权系数的目的地呼叫形式的呼叫数据并存储于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
所述第2分配算法单元具有:
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其基于所述目的地呼叫分配存储部所存储的反映了所述加权系数的所述呼叫数据和已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算出对于目的地呼叫的、各轿厢的包含响应预测时间的评价值;以及
第2分配轿厢选定部,其基于在所述第2运行预测评价部中算出的各轿厢的评价值,选定要通知给所述轿厢控制部的、对所述电梯的目的地呼叫分配的轿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权系数存储部中,存储有与包含星期几和时间段的条件对应的所述加权系数,
所述变换输出部使与包含星期几和时间段的条件对应的所述加权系数反映到将已分配的所述上下呼叫的分配变换为目的地呼叫形式所得到的所述呼叫数据中,并通知给所述第2分配算法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
具有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所述搭乘推定人数算出部在轿厢响应了上下方向的分配时,基于响应期间的载荷变化来算出搭乘推定人数,将所算出的搭乘推定人数按照包含星期几和时间段的条件进行总计,算出与包含星期几和时间段的条件对应的搭乘推定人数的平均值来作为按星期几时间段搭乘推定人数,将所算出的按星期几时间段搭乘推定人数作为所述加权系数存储控制于所述加权系数存储部。
CN201910437415.8A 2018-06-12 2019-05-24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Active CN110589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2119 2018-06-12
JP2018112119A JP6538240B1 (ja) 2018-06-12 2018-06-12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9642A true CN110589642A (zh) 2019-12-20
CN110589642B CN110589642B (zh) 2021-12-03

Family

ID=6714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7415.8A Active CN110589642B (zh) 2018-06-12 2019-05-24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38240B1 (zh)
KR (1) KR20190140829A (zh)
CN (1) CN110589642B (zh)
MY (1) MY1941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2900A (zh) * 2020-07-16 2022-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CN114644267A (zh) * 2020-12-17 2022-06-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4867674A (zh) * 2020-01-10 2022-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8150B1 (ja) * 2020-03-23 2021-07-2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搭乗率表示装置
JP7159271B2 (ja) * 2020-12-15 2022-10-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7205998B2 (ja) * 2021-03-19 2023-01-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乗場呼び割当方法
JP7230104B2 (ja) * 2021-05-26 2023-02-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15477209B (zh) * 2022-09-23 2023-10-1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召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3825A (en) * 1969-05-13 1971-07-20 Luther Paul Gieseler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employing a digital computer as a feedback element
JPH08175769A (ja) * 1994-12-28 1996-07-09 Otis Elevator Co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WO2004106208A1 (en) * 2003-05-13 2004-12-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guaranteed time peformance using real-time service allocation
CN1688501A (zh) * 2002-10-01 2005-10-26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组控制方法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
CN101402427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0534885C (zh) * 2006-03-27 2009-09-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使用两两延迟最小化来调度电梯轿厢的方法
CN101565139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1903273A (zh) * 2007-12-20 2010-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
CN102060218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以及群管理方法
CN102583119A (zh) * 2011-01-05 2012-07-18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3979372A (zh) * 2013-02-13 2014-08-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
CN105800400A (zh) * 2016-05-03 2016-07-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优化电梯调度管理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4978B2 (ja) * 2008-09-15 2014-04-16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の改修中に乗客の要求を処理する方法
FI121881B (fi) * 2009-11-24 2011-05-31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hissiryhmän modernisoimiseksi
JP5583156B2 (ja) * 2012-02-20 2014-09-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882090B2 (ja) * 2012-03-09 2016-03-09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6435894B2 (ja) * 2015-02-05 2018-12-12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乗場呼びの登録モード切替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3825A (en) * 1969-05-13 1971-07-20 Luther Paul Gieseler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employing a digital computer as a feedback element
JPH08175769A (ja) * 1994-12-28 1996-07-09 Otis Elevator Co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CN1688501A (zh) * 2002-10-01 2005-10-26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组控制方法
WO2004106208A1 (en) * 2003-05-13 2004-12-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guaranteed time peformance using real-time service allocation
CN100534885C (zh) * 2006-03-27 2009-09-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使用两两延迟最小化来调度电梯轿厢的方法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
CN101402427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1903273A (zh) * 2007-12-20 2010-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
CN101565139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2060218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以及群管理方法
CN102583119A (zh) * 2011-01-05 2012-07-18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3979372A (zh) * 2013-02-13 2014-08-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
CN105800400A (zh) * 2016-05-03 2016-07-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优化电梯调度管理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674A (zh) * 2020-01-10 2022-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CN113942900A (zh) * 2020-07-16 2022-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CN114644267A (zh) * 2020-12-17 2022-06-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4644267B (zh) * 2020-12-17 2023-06-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9642B (zh) 2021-12-03
JP2019214450A (ja) 2019-12-19
JP6538240B1 (ja) 2019-07-03
MY194192A (en) 2022-11-19
KR20190140829A (ko)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9642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KR101674693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 관리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36896B (zh) 电梯组群管理***
JP556674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351510B2 (ja)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1054141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
KR92001108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群)관리장치
JP2007284149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5427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182656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及群管理控制方法
WO2007049342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2141831B (zh) 电梯的群管理***
JPH07232867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61006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EP2221266B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JPH07309539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14644267B (zh) 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WO201005556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13511566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和电梯
JP508221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及び群管理方法
JPH08198529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435865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64475B2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45691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3461564B2 (ja) 昇降機の配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