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6421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6421A
CN110336421A CN201910202086.9A CN201910202086A CN110336421A CN 110336421 A CN110336421 A CN 110336421A CN 201910202086 A CN201910202086 A CN 201910202086A CN 110336421 A CN110336421 A CN 110336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ubstance
lead
maintaining part
conductive compon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20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井孝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36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64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马达。马达具有旋转部、静止部以及导电部件。旋转部绕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具有磁铁。静止部具有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导电部件与定子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向静止部的外部引出。静止部具有对导电部件进行保持的导电部件保持部。导电部件保持部至少在一部分包含磁性体。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第2017-175897号公报中公开的马达具有衬套。衬套与壳体和罩的构成连接孔的端面接触,并且具有供引线配置的布线槽。而且,从基板延伸出的引线在连接孔的内部穿过衬套的布线槽而向壳体的外部引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在导电部件中流动的噪声电流的马达。
在本申请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马达具有旋转部、静止部以及导电部件。旋转部绕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具有磁铁。静止部具有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导电部件与定子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向静止部的外部引出。静止部具有对导电部件进行保持的导电部件保持部。导电部件保持部至少在一部分包含磁性体。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在导电部件中流动的噪声电流的马达。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马达的引线保持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而不重复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有时以马达的中心轴线AX(参照图1)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适当记载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Y轴以及Z轴。Z轴的正方向表示上方向,Z轴的负方向表示下方向。但是,上下方向、上方向以及下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确定的,并不需要与铅垂方向一致。另外,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了上下方向,并不限定使用和组装本发明的马达时的朝向。并且,如图1所示,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AX平行的方向简记为“轴向AD”,将以马达的中心轴线AX为中心的径向和周向简记为“径向RD”和“周向CD”。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MT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马达MT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马达MT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马达MT具有旋转部1、静止部3以及至少一根引线5。引线5相当于“导电部件”的一例。
在实施方式1中,马达MT具有多根引线5。引线5可以是具有覆膜的导线,也可以是不具有覆膜的导线。覆膜由绝缘体构成。另外,引线5也可以包含端子。
例如,在多根引线5中的至少一根引线5中流动对马达MT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流。例如,在多根引线5中的几根引线5中流动彼此的相位不同的驱动电流。另外,也可以在引线5中流动检测旋转部1的位置的检测元件的驱动电流和表示检测结果的电流。检测元件例如是利用霍尔效应来检测磁场强度的霍尔元件。
旋转部1绕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AX旋转。旋转部1是所谓的转子。旋转部1具有磁铁10。磁铁10例如是永磁铁。例如,旋转部1可以具有大致环状的单个磁铁10,也可以具有沿周向CD排列的多个磁铁10。“环状”例如是“圆环状”。
具体而言,旋转部1以中心轴线AX为中心而配置。旋转部1相对于静止部3配置于径向RD内侧。即,马达MT是内转子型的马达。另外,旋转部1还具有转子轭12和旋转轴14。转子轭12例如由电磁钢板沿轴向AD层叠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在转子轭12的径向RD外表面上固定有磁铁10。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马达MT是所谓的SPM(Surface Permanent Magnet:表面永磁铁)马达。另外,磁铁10也可以埋入于转子轭12的内部。即,马达MT也可以是所谓的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置永磁铁)马达。
旋转轴14以中心轴线AX为中心而配置。旋转轴14呈大致柱状。旋转轴14固定于转子轭12。因此,旋转轴14绕着中心轴线AX与转子轭12和磁铁10一同旋转。
静止部3具有与磁铁10在径向RD上对置的定子30。定子30以中心轴线AX为中心而配置。具体而言,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00、多个绝缘件302、多个线圈304以及多个金属端子306。
定子铁芯300呈以中心轴线AX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环状”例如是“圆环状”。绝缘件302分别安装于定子铁芯300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302分别配置于线圈304与定子铁芯300之间。因此,线圈304分别隔着绝缘件302而安装于定子铁芯300。绝缘件302由绝缘体构成。因此,绝缘件302分别使定子铁芯300与线圈304电绝缘。定子铁芯300例如由电磁钢板沿轴向AD层叠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
具体而言,定子铁芯300具有铁芯背部300a和多个齿300b。铁芯背部300a呈以中心轴线AX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环状”例如是“圆环状”。多个齿300b沿周向CD等间隔地配置。多个齿300b分别从铁芯背部300a朝向径向RD内侧延伸。在多个齿300b上分别安装有多个绝缘件302。具体而言,绝缘件302覆盖齿300b的轴向AD的两端面和周向CD的两面。而且,多个线圈304分别是通过将导线隔着多个绝缘件302而卷绕于多个齿300b上而构成的。
金属端子306安装于绝缘件302。例如,可以是,多个金属端子306安装于一个绝缘件302。例如,也可以是,多个金属端子306分别安装于多个绝缘件302。金属端子306的数量与马达MT的相数相同。金属端子306分别与从对应于一个相的一个以上的线圈304引出的一根导线连接。
静止部3还具有引线保持部34、基板36以及外壳38。引线保持部34相当于“导电部件保持部”的一例。
基板36呈大致平板状。基板36与轴向AD大致垂直。基板36是印刷有布线的印刷板,具有各种电子部件。基板36大致水平地配置,与定子3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旋转部1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AD上对置。
引线5与基板36电连接。而且,基板36与定子30的金属端子306电连接。因此,引线5与定子30间接地连接。并且,引线5向静止部3的外部引出。另外,引线5也可以与定子30直接连接。例如,引线5也可以与定子30的金属端子306直接连接。
引线保持部34对至少一根引线5进行保持。在实施方式1中,引线保持部34对多根引线5进行保持。引线保持部34例如对五根引线5进行保持。引线保持部34是所谓的衬套。引线5经由引线保持部34而从基板36引出到静止部3的外部。在实施方式1中,引线保持部34是与外壳38独立的部件。
外壳38收纳旋转部1的至少一部分。外壳38覆盖定子30的至少一部分。
具体而言,外壳38具有外壳主体380和罩381。外壳主体380相当于“第一外壳”的一例,罩381相当于“第二外壳”的一例。
外壳主体380和罩381沿轴向AD配置。外壳主体380具有在轴向AD上开放的开口。外壳主体380呈大致有底圆筒状,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外壳主体380是通过使合成树脂流入到***有定子30的模具的内部而得到的。即,外壳主体380是以定子30作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成型品。因此,定子30固定于外壳主体380,定子30的至少一部分被外壳主体380覆盖。例如,铁芯背部300a固定于外壳主体380,铁芯背部300a的外周面被外壳主体380覆盖。另外,旋转部1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外壳主体380内。罩381呈大致圆板状,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另外,罩381覆盖外壳主体380的上部的开口。
引线保持部34固定于外壳38。具体而言,引线保持部34固定于外壳主体380。另外,引线保持部34也可以通过被外壳主体380和罩381夹着而固定于外壳38。
接下来,参照图2对引线保持部34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引线保持部34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2中,是从图1所示的方向D1观察引线保持部34的。方向D1表示从径向RD外侧朝向内侧的方向。
如图2所示,引线保持部34至少在一部分包含磁性体MG,对引线5进行保持。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由噪声电流产生的磁通给马达MT内部的电子电路和马达MT外部的电子设备带来影响。换言之,在实施方式1中,能够利用包含磁性体MG的引线保持部34而有效地进行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的应对。EMI通常是指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给其他电子设备的动作带来影响的现象。EMI是所谓的电磁干扰。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与在内设于马达的基板上设置电容器或铁氧体磁珠而进行EMI的应对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电子部件在基板36上配置的自由度。即,能够抑制电子部件在基板36上的配置被电容器和铁氧体磁珠等EMI的应对用部件限制。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引线保持部34隔着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而且,磁性体MG绕着引线5呈环形配置。因此,在引线5的外周方向D2上,引线5被磁性体MG包围。其结果为,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进一步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外周方向D2”表示绕着引线5的圆周方向。“环形”例如是“圆环形”。
另外,由于只要准备仅是绕着引线5构成环形的磁性体MG即可,因此能够减少磁性材料的使用量。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引线保持部34的成本。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磁性体MG的至少一部分与引线5接触。因此,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更有效地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具体而言,磁性体MG的内周面MGa与引线5的外周面50接触。
另外,与磁性体MG相对于引线5在方向D3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磁性材料的使用量。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降低引线保持部34的成本。方向D3表示与引线保持部34中的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图3)垂直的方向。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1,引线保持部34固定于外壳38。因此,能够在外壳38中的引线保持部34的固定位置,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即,能够在定子30和基板36的较近处降低噪声电流。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在定子30的线圈304和基板36的电子部件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对引线保持部34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3是示出引线保持部34的立体图。在图3中,为了简化附图,用单点划线来表示引线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引线保持部34包含多个磁性体MG。磁性体MG例如是铁氧体磁铁、钐钴磁铁、钕铁硼磁铁或者钐铁氮磁铁。磁性体MG优选是成型容易的塑料磁铁。塑料磁铁例如是铁素体系、钐钴系、钕系或者钐铁氮系的。另外,磁性体MG也可以是橡胶磁铁。
多个磁性体MG分别具有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分别呈大致半圆筒状。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构成大致圆筒状的磁性体MG。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分别沿径向RD延伸。即,多个磁性体MG分别沿径向RD延伸。
引线保持部34具有磁性体保持部340。磁性体保持部340对多个磁性体MG进行保持。磁性体保持部340具有大致板状的第一保持部341和大致板状的第二保持部342。第一保持部341和第二保持部342分别由绝缘体构成。第一保持部341和第二保持部342各自的材料例如是合成树脂。合成树脂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第一保持部341具有多个第一槽部GV1。第二保持部342具有多个第二槽部GV2。多个第一槽部GV1彼此大致平行,沿径向RD延伸。多个第二槽部GV2彼此大致平行,沿径向RD延伸。第一槽部GV1朝向轴向AD上侧呈大致半圆状地凹陷,第二槽部GV2朝向轴向AD下侧呈大致半圆状地凹陷。
第一保持部341对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进行保持。具体而言,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一槽部GV1内。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彼此大致平行,沿径向RD延伸。第二保持部342对多个第二磁性体片MG2进行保持。具体而言,多个第二磁性体片MG2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二槽部GV2内。多个第二磁性体片MG2彼此大致平行,沿径向RD延伸。
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在轴向AD上接触。例如,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可以沿轴向AD连结起来。而且,引线5分别配置于第一磁性体片MG1与第二磁性体片MG2之间。其结果为,引线5分别被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保持。即,第一保持部341隔着第一磁性体片MG1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隔着第二磁性体片MG2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另外,引线保持部34中的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与径向RD大致平行。
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马达MT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具有环形状的一部分欠缺的磁性体MG,第一变形例主要在该点上与参照图1~图3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第一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变形例的引线保持部34记作“引线保持部34A”。
图4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A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引线保持部34A隔着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磁性体MG分别绕着引线5而构成环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因此,根据第一变形例,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环形状”例如是“圆环形状”。
另外,由于只要准备仅绕着引线5构成环形状的至少一部分的磁性体MG即可,因此能够减少磁性材料的使用量。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引线保持部34A的成本。
继续参照图4对引线保持部34A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如图4所示,在沿着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图3)观察引线保持部34A时,引线保持部34A的磁性体MG的内表面MGb与引线5的外周面50的大致一半的区域接触。另外,磁性体MG的内表面MGb也可以与引线5的外周面50的比大致一半小的区域接触,也可以与引线5的外周面50的比大致一半大的区域接触。
具体而言,磁性体MG具有第二磁性体片MG2,第二保持部342对第二磁性体片MG2进行保持。而且,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在轴向AD上接触。因此,引线5配置于第一保持部341的第一槽部GV1与第二保持部342的第二磁性体片MG2之间。其结果为,引线5被第一槽部GV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保持。即,第一保持部341对引线5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隔着第二磁性体片MG2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另外,例如,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可以沿轴向AD连结起来。
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马达MT进行说明。第二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具有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磁性体片MGP,第二变形例主要在该点上与参照了图1~图3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第二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二变形例的引线保持部34记作“引线保持部34B”。
图5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B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引线保持部34B隔着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多个磁性体MG分别具有多个磁性体片MGP。在第二变形例中,多个磁性体MG分别具有两个磁性体片MGP。另外,多个磁性体MG也可以分别具有三个以上的磁性体片MGP。多个磁性体片MGP绕着引线5在引线5的外周方向D2上隔开间隔da而配置。因此,在引线5的外周方向D2上,引线5被多个磁性体片MGP包围。其结果为,能够利用多个磁性体片MGP的磁场而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环形”例如是“圆环形”。
另外,由于只要准备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所需的足够数量的磁性体片MGP即可,因此能够减少磁性材料的使用量。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引线保持部34B的成本。
继续参照图5对引线保持部34B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如图5所示,在沿着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图3)观察引线保持部34B时,引线保持部34B的磁性体片MGP分别呈大致圆弧状。磁性体片MGP分别沿径向RD(图3)延伸。两个磁性体片MGP中的一个磁性体片MGP的内表面MGb1与引线5的外周面50的一部分的区域接触,另一个磁性体片MGP的内表面MGb2与引线5的外周面50的另一部分的区域接触。
具体而言,第一保持部341对两个磁性体片MGP中的一个磁性体片MGP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对另一个磁性体片MGP进行保持。即,两个磁性体片MGP中的一个磁性体片MGP配置于第一槽部GV1内,另一个磁性体片MGP配置于第二槽部GV2内。而且,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在轴向AD上接触。因此,引线5配置于在第一槽部GV1内配置的磁性体片MGP与在第二槽部GV2内配置的磁性体片MGP之间。其结果为,引线5被两个磁性体片MGP保持。即,第一保持部341隔着磁性体片MGP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隔着磁性体片MGP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另外,例如,第一保持部341与第二保持部342可以沿轴向AD连结起来。
另外,也可以是,至少一个磁性体片MGP配置为在外周方向D2上跨越第一保持部341和第二保持部342。
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马达MT进行说明。第三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由磁性材料形成,第三变形例主要在该点上与参照图1~图3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第三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三变形例的引线保持部34记作“引线保持部34C”。
图6是示出第三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C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引线保持部34C的材料是磁性材料。即,引线保持部34C是磁性体MG。因此,能够削减将磁性体组装于引线保持部34C的工序。其结果为,能够增加每固定时间的引线保持部34C的制造量。另外,由于引线保持部34C是磁性体MG,因此引线保持部34C是经由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
另外,能够利用引线保持部34C的磁场而有效地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尤其是,引线保持部34C在引线5的外周方向D2上包围引线5。此外,引线保持部34C的至少一部分与引线5接触。因此,能够利用引线保持部34C的磁场而更有效地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
继续参照图6对引线保持部34C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如图6所示,引线保持部34C具有大致板状的第一保持部341A和大致板状的第二保持部342A。第一保持部341A和第二保持部342A各自的材料是磁性材料。即,第一保持部341A是第一磁性体片MG1,第二保持部342A是第二磁性体片MG2。
第一保持部341A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多个第一槽部GV1。第二保持部342A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多个第二槽部GV2。第一保持部341A与第二保持部342A在轴向AD上接触。例如,第一保持部341A与第二保持部342A可以沿轴向AD连结起来。而且,引线5分别配置于第一槽部GV1与第二槽部GV2之间。其结果为,引线5分别被第一槽部GV1和第二槽部GV2保持。即,第一保持部341A对引线5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A对引线5进行保持。另外,第一槽部GV1和第二槽部GV2与引线5的外周面50接触。
参照图7对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马达MT进行说明。第四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具有与引线5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磁性体MG,第四变形例主要在该点上与参照图1~图3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第四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第四变形例的引线保持部34记作“引线保持部34D”。
图7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D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引线保持部34D隔着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磁性体MG在与引线保持部34D中的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图3)垂直的方向D3上与引线5隔开间隔db而配置。因此,根据第四变形例,能够提高引线保持部34D中的磁性体MG的配置的自由度。即,由于不要求使磁性体MG与引线5接触,因此能够将磁性体MG配置于引线保持部34D中的任意位置。另外,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有效地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
具体而言,多个磁性体MG埋入于引线保持部34D。更具体而言,磁性体MG的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埋入于引线保持部34D的第一保持部341。即,第一保持部341对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进行保持。磁性体MG的第二磁性体片MG2埋入于引线保持部34D的第二保持部342。即,第二保持部342对多个第二磁性体片MG2进行保持。在沿着引线5所延伸的方向D4(图3)观察引线保持部34D时,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分别呈大致圆弧状。
另外,引线5分别配置于第一槽部GV1与第二槽部GV2之间,由第一槽部GV1和第二槽部GV2进行保持。即,第一保持部341对引线5进行保持,第二保持部342对引线5进行保持。
参照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马达MT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的一部分构成为外壳38的一部分,实施方式2主要在该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实施方式2的引线保持部34记作“引线保持部34E”。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马达MT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E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9中,是从图8所示的方向D1观察引线保持部34E的。
如图8所示,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E的一部分构成为外壳38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引线保持部34E隔着磁性体MG而对引线5进行保持。引线保持部34E具有磁性体保持部340。磁性体保持部340对多个磁性体MG进行保持。而且,磁性体保持部340的一部分与外壳主体380是一个部件。另外,磁性体保持部340的另一部分与罩381是一个部件。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将磁性体保持部340的一部分与外壳主体380一体成型并且能够将磁性体保持部340的另一部分与罩381一体成型。因此,能够削减单独制造磁性体保持部340的工序,从而能够降低磁性体保持部340的制造成本。另外,能够削减马达MT的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利用磁性体MG的磁场而有效地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
具体而言,磁性体保持部340位于外壳主体380与罩381的轴向AD的边界。磁性体保持部340具有第一保持部341和第二保持部342。
第一保持部341与外壳38的罩381是一个部件,是一体成型的。因此,第一保持部341构成为罩381的一部分。而且,第一槽部GV1设置于罩381。具体而言,第一槽部GV1从罩381的轴向AD的下端朝向轴向AD上侧呈大致半圆状地凹陷。第一槽部GV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沿径向RD(图8)延伸。
第二保持部342与外壳38的外壳主体380是一个部件,是一体成型的。因此,第二保持部342构成为外壳主体380的一部分。而且,第二槽部GV2设置于外壳主体380。具体而言,第二槽部GV2从外壳主体380的轴向AD的上端朝向轴向AD下侧呈大致半圆状地凹陷。第二槽部GV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沿径向RD(图8)延伸。
多个第一磁性体片MG1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一槽部GV1内。多个第二磁性体片MG2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二槽部GV2内。而且,罩381与外壳主体380在轴向AD上接触。例如,罩381与外壳主体380可以在轴向AD上连结起来。因此,引线5分别配置于第一磁性体片MG1与第二磁性体片MG2之间。其结果为,引线5分别被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保持。
另外,外壳主体380相当于“第一外壳”的一例,罩381相当于“第二外壳”的一例。
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MT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的马达MT的引线保持部34位于静止部3的外部,实施方式3主要在该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主要对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马达MT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静止部3除了具有参照图1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静止部3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引线保持部40。引线保持部40对至少一根引线5进行保持。在实施方式3中,引线保持部40对多根引线5进行保持。引线保持部40是所谓的衬套。引线保持部40固定于外壳38。具体而言,引线保持部40固定于外壳主体380。引线5经由引线保持部40而从基板36引出到静止部3的外部。
即,引线5的至少一部分从外壳38向外部延伸。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引线保持部34(图2、图3)位于外壳38的外部,对引线5的两个端部中的位于外壳38的外部的端部51进行保持。因此,根据实施方式3,在外壳38的外部,能够利用磁性体MG(图2、图3)的磁场而降低在引线5中流动的噪声电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EMI的应对。尤其是,与将引线保持部34固定于外壳38的情况相比,在将引线保持部34配置于外壳38的外部的情况下,有时引线保持部34的设计的制约小。在该情况下,包含磁性体MG的引线保持部34的设计很容易。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方式中实施。另外,能够通过适当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例如,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在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各个构成要素为主体而示意性地示出,有时为了便于附图制作,图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与实际不同。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等是一例,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在实质上未脱离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参照图2和图9所说明的磁性体MG具有第一磁性体片MG1和第二磁性体片MG2,但也可以是单个磁性部件。另外,在图3中,第一磁性体片MG1的方向D4上的长度与第一槽部GV1的方向D4上的长度大致相等。但是,第一磁性体片MG1的方向D4上的长度既可以比第一槽部GV1的方向D4上的长度短,也可以比它长。同样地,第二磁性体片MG2的方向D4上的长度既可以比第二槽部GV2的方向D4上的长度短,也可以比它长。另外,图8所示的引线保持部34E也可以具有图4、图5、或者图7所示的磁性体MG来代替图9所示的磁性体MG。
另外,图10所示的马达MT也可以具有引线保持部34A~34D(图4~图7)中的任意引线保持部来代替引线保持部34。图10所示的马达MT也可以具有引线保持部34、34A~34E(图2、图4~图7、图9)中的任意引线保持部来代替引线保持部40。
并且,只要引线保持部34、34A~34E包含磁性体MG,则引线保持部34、34A~34E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引线保持部34、34A~34E也可以对一根引线5进行保持。即,引线保持部34、34A、34B、34D也可以具有一个磁性体MG、一个第一槽部GV1以及一个第二槽部GV2。另外,引线保持部34C也可以具有一个第一槽部GV1和一个第二槽部GV2。并且,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外转子型的马达。在外转子型的马达中,旋转部1相对于静止部3配置于径向RD外侧。
本发明能够用于例如马达。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其具有:
旋转部,其绕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具有磁铁;
静止部,其具有与所述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以及
导电部件,其与所述定子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向所述静止部的外部引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止部具有对所述导电部件进行保持的导电部件保持部,
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至少在一部分包含磁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绕着所述导电部件而构成环形状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绕着所述导电部件呈环形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具有多个磁性体片,
多个所述磁性体片绕着所述导电部件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呈环形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的材料是磁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在与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中的所述导电部件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导电部件隔开间隔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外壳,
所述外壳收纳所述旋转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固定于所述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外壳,
所述外壳收纳所述旋转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外壳具有沿轴向配置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具有对所述磁性体进行保持的磁性体保持部,
所述磁性体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轴向的边界,
所述磁性体保持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外壳是一个部件,
所述磁性体保持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外壳是一个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外壳,
所述外壳收纳所述旋转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外壳向外部延伸,
所述导电部件保持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对所述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中的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端部进行保持。
CN201910202086.9A 2018-03-28 2019-03-18 马达 Withdrawn CN110336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2024A JP2019176615A (ja) 2018-03-28 2018-03-28 モータ
JP2018-062024 2018-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6421A true CN110336421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3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2086.9A Withdrawn CN110336421A (zh) 2018-03-28 2019-03-18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76615A (zh)
CN (1) CN110336421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5246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Mitsuaki Ooyama Motor
JP2010209788A (ja) * 2009-03-10 2010-09-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2070512A (ja) * 2010-09-22 2012-04-05 Mabuchi Motor Co Ltd Dcモータ
CN102857019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JP2013009573A (ja) * 2011-06-27 2013-01-10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
CN10381225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JP2015133845A (ja) * 2014-01-14 2015-07-2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5201920A (ja) * 2014-04-04 2015-11-1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5429327A (zh) * 2014-09-17 2016-03-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5429337A (zh) * 2014-09-17 2016-03-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JP2016051690A (ja) * 2014-09-02 2016-04-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6031000A (zh) * 2014-02-19 2016-10-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驱动装置
JP2017054722A (ja) * 2015-09-10 2017-03-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07819385A (zh) * 2016-09-06 2018-03-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7566A (ja) * 2000-06-06 2001-12-18 Tokin Corp 熱収縮チューブ及び熱収縮シート及びそれらの収縮方法
JP2006279677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harp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5246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Mitsuaki Ooyama Motor
JP2010209788A (ja) * 2009-03-10 2010-09-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2070512A (ja) * 2010-09-22 2012-04-05 Mabuchi Motor Co Ltd Dcモータ
CN102857019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JP2013009573A (ja) * 2011-06-27 2013-01-10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
CN10381225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JP2015133845A (ja) * 2014-01-14 2015-07-2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6031000A (zh) * 2014-02-19 2016-10-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驱动装置
JP2015201920A (ja) * 2014-04-04 2015-11-1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6051690A (ja) * 2014-09-02 2016-04-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5429327A (zh) * 2014-09-17 2016-03-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5429337A (zh) * 2014-09-17 2016-03-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JP2017054722A (ja) * 2015-09-10 2017-03-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07819385A (zh) * 2016-09-06 2018-03-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76615A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675B (zh) 马达
US9496762B2 (en) Motor
US9154020B2 (en) Axial gap rotating-electric machine
CN107210689B (zh) 轴向无刷dc电机
US9136747B2 (en) Hybrid excitatio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4734404B (zh) 内转子型马达
JP6935412B2 (ja) バスバー組立体、これを含むモーター
EP3176912B1 (en) Stator and rotating machine
CN108206598B (zh) 电机装置及其定子
CN206547028U (zh) 马达
CN207150272U (zh) 定子单元、马达、以及风扇马达
CN108258854B (zh) 马达
CN109889005A (zh) 外转子型的马达
CN106602763A (zh) 内转子马达及其转子
CN106208530A (zh) 马达
US11171530B2 (en) Stat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 for a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2023515761A (ja) モータ
CN108702054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110336421A (zh) 马达
JP2006333666A (ja) 回転電機
CN207819570U (zh) 定子以及马达
CN110323897A (zh) 马达
US8823240B2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3927319B2 (ja) モータ
CN208754075U (zh) 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