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6133A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6133A
CN108016133A CN201711005688.2A CN201711005688A CN108016133A CN 108016133 A CN108016133 A CN 108016133A CN 201711005688 A CN201711005688 A CN 201711005688A CN 108016133 A CN108016133 A CN 108016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unit
pipe
liquid
guide part
be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5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6133B (zh
Inventor
森山隆司
佐藤诚
赤羽久幸
白木俊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738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43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16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6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6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6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005Cable or belt constructions for driving print, type or paper-carriages, e.g. attachment, tensio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既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又能够抑制管或者管导向件的损坏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滑架,包括液体喷射头并且在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液体,设置在与滑架分开的设置场所;管,将从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滑架;以及导向部,相对于滑架位于铅垂方向下侧,导向部限制管伴随滑架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导向部沿滑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当将滑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管沿导向部朝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后,向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滑架,导向部具有第一部位和在铅垂方向上低于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是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存在具备包括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的作为液体喷射部的记录头并且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的滑架的、所谓的串行式的喷墨打印机。
另外,有的喷墨打印机将容纳油墨的油墨容纳容器内置于滑架内,有的喷墨打印机将油墨容纳容器设置于滑架的外部。在将油墨容纳容器设置于滑架外部的喷墨打印机中,油墨容纳容器和滑架(记录头)通过油墨供应用的管(以下,称作“油墨管”)连接。
油墨管从滑架延伸出来后,以形成弯曲部的方式折返,布置为朝向油墨容纳容器。然后,油墨管追随滑架的移动动作而产生变形。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固定部件将油墨管固定于在滑架的移动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管导向件的构成。油墨管构成为伴随滑架移动而压靠于管导向件,并且弯曲部所形成的位置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油墨管和管导向件之间形成有保护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76224号公报
近年来,期望装置进一步小型化,而如果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则能够布置油墨管的空间也变小。如果能够布置油墨管的空间变小,则形成于油墨管的弯曲部也不得不扩大曲率,除了油墨管产生不期望的弯曲应力而对油墨管的耐久性产生影响外,还担心油墨管的弯曲部强有力地压靠在管导向件上,导致油墨管表面、管导向件磨损。
另外,由于滑架受到来自油墨管的力,因此如果形成于油墨管的弯曲部的弯曲状态不合适,或者弯曲部的弯曲状态在滑架的移动中途发生变化,则也担心滑架的动作变得不稳定,记录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又能够抑制管或者管导向件的损坏的液体喷射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抑制伴随滑架受到来自管的力而滑架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滑架单元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以及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而产生的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所述导向部具有第一部位和在铅垂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
根据本方面,由于限制所述管的变形的导向部具有第一部位和在铅垂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因此既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又能够利用所述第二部位适当形成所述弯曲部,能够抑制所述管或所述导向部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当所述滑架单元位于可移动范围内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时,所述第二部位设置于接收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位置处。
由于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弯曲部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因此当所述滑架单元在所述滑架单元的可移动范围内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时,所述弯曲部处于最强有力地压靠在所述导向部上的状态。
根据本方面,由于当所述滑架单元位于可移动范围内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时,所述第二部位设置于接收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位置处,因此能够缓和所述弯曲部对所述导向部的压靠,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管或所述导向部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部位的刚度至少低于所述第一部位。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第二部位的刚度至少低于所述第一部位,因此能够抑制当所述管压靠在所述第二部位上时的所述管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项中,所述第二部位以朝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的倾斜面的方式或者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面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第二部位以朝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的倾斜面的方式或者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面的方式形成的构成中,能够得到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项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一项中,所述导向部位于介质输送路径的上部。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导向部位于介质输送路径的上部的构成中,能够得到上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任一项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中,在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的外侧。
根据本方面,由于在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的外侧,因此所述第二部位和所述介质输送路径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不重叠,能够抑制装置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或第六方面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侧具备排出辊对,所述排出辊对包括排出介质的排出驱动辊和排出从动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所述介质输送路径和所述导向部之间具备支撑所述排出从动辊的辊支撑框架,所述辊支撑框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辊支撑框架和所述介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并且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辊支撑框架联动地在所述辊支撑框架的位移方向上产生位移。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辊支撑框架能够在所述辊支撑框架和所述介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向上产生位移的构成中,由于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辊支撑框架联动地在所述辊支撑框架的位移方向上产生位移,因此能够避免在所述辊支撑框架和所述导向部之间出现大的空间,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七方面的任一项中,所述滑架单元包括弯曲导向部,所述弯曲导向部使所述管按照所述管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式弯曲。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滑架单元具备弯曲导向部,所述弯曲导向部使所述管按照所述管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式弯曲,因此能够轻易且自然地形成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八方面的任一项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多个所述管,并且还具备:夹具,捆扎多个所述管;第一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包括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外侧在内的、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包围部,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一体设置并且包围所述夹具;以及第二保护部件,位于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内侧且介于所述夹具和所述包围部之间,所述第二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从所述包围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包围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方面,能够利用所述夹具将多个所述管合到一起,能够利用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保护所述管,能够利用所述包围部使所述管、所述夹具、所述第一保护部件成为一体。在这样的构成中,利用位于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内侧且介于所述夹具和所述包围部之间的、从所述包围部向所述管的长边方向的两个方向延伸的第二保护部件,能够防止所述包围部陷入所述管从而保护所述管。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中,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刚度低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刚度低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因此能够避免所述第二保护部件本身陷入所述管。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九或第十方面中,在所述管的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端部形成为避免陷入所述管的退避形状。
根据本方面,由于在所述管的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端部形成为避免陷入所述管的退避形状,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所述第二保护部件本身陷入所述管。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以及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所述滑架单元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远离所述导向部的方向上。
根据本方面,由于在所述滑架单元上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远离所述导向部的方向上,因此所述管被限制为所述弯曲部的半径最大化,能够抑制在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动作时所述滑架单元受到的来自所述管的力发生变化。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所述滑架单元受到来自所述管的力而所述滑架单元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开闭体,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上侧,开闭所述滑架单元的往复移动区域,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所述滑架单元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朝向所述开闭体的方向上。
如果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时而接触位于所述滑架单元的往复移动区域的上部的所述开闭体时而不接触所述开闭体,则在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动作时所述滑架单元受到的来自所述管的力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所述滑架单元的动作不稳定。
但是,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滑架单元具备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朝向所述开闭体的方向上的限制部,因此能够扩大所述管接触所述开闭体的范围。结果,能够抑制在所述滑架单元进行移动动作时所述滑架单元受到的来自所述管的力发生变化,能够抑制所述滑架单元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其特征在于,在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中,还具备:第一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包括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外侧在内的、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上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至少形成在保护所述弯曲部的区域内。
根据本方面,由于在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上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至少形成在保护所述弯曲部的区域内,因此能够降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的刚度,能够抑制所述滑架单元受到的来自所述第一保护部件的力。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所述滑架单元受到来自所述管的力而所述滑架单元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在将操作部转动到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的状态下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在将扫描仪部和油墨罐的盖设置成相对于装置主体打开的状态时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装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从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观察的装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从斜下方侧观察的滑架的立体图。
图7是滑架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观察的油墨罐部的立体图。
图9是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导向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观察的导向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滑架单元与导向部的关系的滑架单元和导向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油墨供应管的弯曲部伴随滑架单元的移动而产生的变化的装置主体的截面图。
图13是滑架单元的弯曲导向部的截面图。
图14是油墨供应管、第一保护部件、第二保护部件及包围部的立体图。
图15是油墨供应管中的包围部的立体图。
图16是油墨供应管中的弯曲部的侧视图。
图17是在将由辊支撑框架支撑的排出从动辊抵接于排出驱动辊的状态下的排出辊对的侧视图。
图18是在将由辊支撑框架支撑的排出从动辊从排出驱动辊分开的状态下的排出辊对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导向部的变更例的侧视截面图。
图20是示出第二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油墨供应管中的弯曲部的侧视图。
图21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23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侧视截面图。
图25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右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单元的壳体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中的B-B线的截面图。
图28是示出第一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俯视图。
图29是示出安装于油墨供应管的第一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30是说明从滑架延伸的油墨供应管的朝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实施例中对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仅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说明,而在以后的实施例中省略对该构成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在将操作部转动到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的状态下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在将扫描仪部和油墨罐的盖设置成相对于装置主体打开的状态时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装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从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观察的装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从斜下方侧观察的滑架的立体图,图7是滑架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观察的油墨罐部的立体图,图9是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导向部的立体图,图10是从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观察的导向部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滑架单元与导向部的关系的滑架单元和导向部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油墨供应管的弯曲部伴随滑架单元的移动而产生的变化的装置主体的截面图,图13是滑架单元的弯曲导向部的截面图。
图14是油墨供应管、第一保护部件、第二保护部件及包围部的立体图,图15是油墨供应管中的包围部的立体图,图16是油墨供应管中的弯曲部的侧视图,图17是在将由辊支撑框架支撑的排出从动辊抵接于排出驱动辊的状态下的排出辊对的侧视图,图18是在将由辊支撑框架支撑的排出从动辊从排出驱动辊分开的状态下的排出辊对的侧视图,图19是示出导向部的变更例的侧视截面图,图20是示出第二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油墨供应管中的弯曲部的侧视图。
图21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23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立体图,图24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侧视截面图。
图25是示出在滑架单元的移动区域内滑架单元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右端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的姿势的立体图,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单元的壳体的变更例的立体图,图27是图26中的B-B线的截面图,图28是示出第一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俯视图,图29是示出安装于油墨供应管的第一保护部件的变更例的立体图,图30是说明从滑架延伸的油墨供应管的朝向的图。
另外,在各图所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表示滑架的主扫描方向(移动方向),即记录装置的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记录装置的纵深方向,Z方向表示装置高度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将+X方向侧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侧,将-X方向侧设为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侧,将+Y方向侧设为装置前面侧,将-Y方向侧设为装置背面侧,将+Z轴方向侧设为装置上方侧,将-Z轴方向侧设为装置下方侧。
第一实施例
打印机的概要
参照图1至图6对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10进行说明。打印机10具备装置主体12和作为“开闭体”的扫描仪14,扫描仪14相对于装置主体12能够转动地配置于装置主体12的上部。
在装置主体12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6。如图1至图4所示,在操作面板16上设置有液晶面板等的显示单元和包括多个输入用按钮、开关等的输入单元。并且,如图2所示,操作面板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
另外,如图2所示,如果操作面板16进入相对于装置主体12向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转动的状态,则露出储存于装置主体12内的介质排出托盘18。介质排出托盘18构成为能够在储存于装置主体12内的位置(参照图2的实线部分)和从装置主体12被拉出到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的位置(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部分)之间进退。
另外,参照图4和图5,在装置纵深方向上,在操作面板16的背面侧配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电源部20,电源部20向打印机10内的驱动元件供应电力。电源部20还向设置于装置主体12内的未图示的控制部供应电力。
另外,在装置主体12中,能够容纳介质的介质容纳部22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2能够从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和拔出的方式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安装在介质排出托盘18的下方侧。
另外,参照图3,扫描仪14构成为能够以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为转动支点相对于装置主体12转动,并且其能够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2闭合的姿势(参照图1和图2)和相对于装置主体12打开的姿势(参照图3)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在装置高度方向,扫描仪14位于下文所述的滑架单元32、76、80的上侧。通过切换扫描仪14的闭合姿势和打开姿势,能够开闭滑架单元32、76、80的移动区域。
另外,在图1至图4中,在装置主体12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端部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设置有油墨罐部24。油墨罐部24具备:作为“液体容纳容器”的多个油墨罐26(参照图8);覆盖多个油墨罐26的壳体28;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8的盖30。
油墨罐部24以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其至少一部分位于闭合姿势的扫描仪14的下方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配置有五个油墨罐26。具体而言,油墨罐26具备油墨罐26A、26B、26C、26D、26E。并且,按油墨罐26A、26B、26C、26D、26E的顺序分别容纳作为“液体”的黑色、品红色、黄色、青色、照片黑的油墨。另外,油墨罐26A被设定为其油墨的容纳量大于其他油墨罐26B、26C、26D、26E。另外,在油墨罐部24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设置有能够确认各油墨罐26内的油墨的剩余量的显示部24a。
并且,如果扫描仪14采取相对于装置主体12打开的姿势,则完全露出盖30,盖30在油墨罐部24中设置于壳体28的上部,并覆盖油墨罐26的上部。盖30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8。并且,在盖30完全露出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通过使盖30相对于壳体28转动,能够使油墨罐26的上部露出。此外,将于下文叙述油墨罐26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4和图5,在装置纵深方向上,在油墨罐部24的背面侧配置有滑架单元32。作为一例,滑架单元32构成为在装置主体12内能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例,图4图示了滑架单元3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更具体地说明滑架单元32的驱动机构的话,在装置纵深方向上,在滑架单元32的背面侧设置有驱动电动机34。
在驱动电动机34的驱动轴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驱动滑轮。另外,相对于驱动滑轮(未图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从动滑轮36(参照图4),从动滑轮36以相对于驱动滑轮能够从动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装置主体12内。循环带38(参照图4)卷绕在驱动滑轮(未图示)和从动滑轮36上。另外,循环带38的至少一部分由设置于滑架单元32的背面侧端部的抓取部(未图示)抓取而附接至滑架单元32。然后,如果驱动电动机34旋转驱动,则循环带38被迫在与驱动电动机34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驱动,使滑架单元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例,在装置主体12内,图4所示的滑架单元32的位置被设定为滑架单元32的初始位置。
另外,如图4所示,在滑架单元32内装配有多个中继适配器40。并且,各中继适配器40经由油墨供应管42连接于油墨罐26。
另外,如图6所示,在滑架单元32的下部设置有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44。另外,记录头44的下表面构成为喷嘴面,在喷嘴面上设置有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作为一例,多个喷嘴沿装置纵深方向排列,形成喷嘴列。另外,中继适配器40构成为能够向记录头44的喷嘴供应油墨。
另外,在图4中,在记录头44的下方设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介质支撑部件46。另外,在装置纵深方向上,在介质支撑部件46的背面侧设置有输送辊对48。
另外,参照图17,在装置纵深方向上,在介质支撑部件46的前面侧设置有排出辊对50。排出辊对50具备被未图示的驱动源旋转驱动的排出驱动辊50a和抵接于排出驱动辊50a、进行从动旋转的排出从动辊50b。
这里,对打印机10的介质的记录动作进行说明,容纳于介质容纳部22的介质由未图示的馈送单元馈送至输送辊对48。然后,输送辊对48夹紧介质,在记录头44的下方侧将介质送入与记录头44相对的区域。然后,由介质支撑部件46支撑的介质在与记录头44相对的面接收从记录头44的喷嘴喷射的油墨。由此,对介质上的与记录头44相对的面实施记录。然后,进行了记录的介质被排出辊对50夹紧,而朝向装置主体12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突出的介质排出托盘18排出。
关于油墨供应路径
下面,参照图4至图13,对打印机10内的从油墨罐26到滑架单元32的记录头44的油墨的供应路径进行说明。参照图4、图5和图8,多个油墨供应管4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设置于滑架单元32的多个中继适配器40。并且,从中继适配器40向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在滑架单元32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的端部改变朝向而朝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
接着,向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42a,通过弯曲部42a从装置宽度方向左方折返到装置宽度方向右方。然后,油墨供应管42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延伸,从而连接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2的装置宽度方向右端侧的油墨罐部24的油墨罐26。
这里,参照图8对油墨罐部24的周边的构成进行说明。油墨罐26具备:油墨容纳部26a,在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向装置纵深方向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油墨注入部26b,从油墨容纳部26a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突出。并且,在油墨注入部26b的上部设置有油墨注入口26d。也就是说,油墨罐26在从装置宽度方向观察时形成为阶梯状。
另外,在各油墨罐26的油墨容纳部26a的装置纵深方向背面侧的下部设置有连接部26e。油墨供应管4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6e。需要说明的是,两条油墨供应管42的另一端连接于容纳黑色油墨的油墨罐26A。也就是说,油墨罐26B、26C、26D、26E的连接部26e各连接一条油墨供应管42,油墨罐26A的连接部26e连接两条油墨供应管42。
另外,在油墨罐26的油墨容纳部26a的上部设置有管引导部52。并且,从连接部26e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朝向被管引导部52改变为朝着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然后,其朝向进一步被改变为朝着装置宽度方向左方。
关于导向部
接着,参照图9至图11对导向部54进行说明。在装置主体12的装置纵深方向上,在操作面板16和电源部20的背面侧设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部54。导向部54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管引导部52(其设置在油墨罐部24上)的左方。另外,导向部54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位于滑架单元32的下方。导向部54包括作为“第一部位”的导向部件56和作为“第二部位”的退避部58。
作为一例,导向部件56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位于管引导部52的左方,与管引导部52相邻。另外,导向部件56构成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进而,如图9和图10所示,导向部件56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端部和背面侧端部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突出。即,导向部件56形成为其沿装置纵深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凹状。并且,在导向部件56中,凹部发挥引导油墨供应管42的导向面56a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例,导向部件56通过利用冲压加工等的弯曲加工来加工金属材料而形成。
多个管固定部件60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于导向部件56。并且,管固定部件60配置成在装置纵深方向上横穿导向面56a。
并且,如图5和图12所示,在油墨供应管42中从弯曲部42a朝向油墨罐26的路径的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穿过管固定部件60和导向部件56的导向面56a之间。因而,即使油墨供应管42伴随滑架单元32向装置宽度方向移动而从导向面56a分开,管固定部件60也会限制油墨供应管42在分开方向上的位移。
另外,如图9至图11所示,退避部58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导向部件56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侧。在本实施例中,退避部58配置于装置主体12的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这里,参照图11,标注附图标记W的双点划线表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介质输送区域的左侧端部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退避部58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位于介质输送区域的外侧。
另外,在图11中,滑架单元32处于在装置主体12内的滑架单元32的移动区域中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导向部54的导向部件56与退避部58的边界位于滑架单元32的记录头44(参照图11中的点划线部分)的装置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另外,作为一例,退避部58包括:在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从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朝左方向倾斜的倾斜部58a;和连接于倾斜部58a并向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的水平部58b。并且,作为一例,退避部58由刚度低于金属材料的树脂材料等形成。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退避部58构成为刚度低于导向部件56的部件。
另外,如图12所示,在装置高度方向上,退避部58的水平部58b的高度设定为比导向部件56的导向面56a的高度低相当于高度L1的量。
这里,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油墨罐26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构成为沿导向部54向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形成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42a而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折返从而连接于滑架单元32的中继适配器40,因此在滑架单元32沿装置宽度方向移动时,如果其靠近初始位置,则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有多余的部分,为此弯曲部42a’(参照图12中的双点划线部分)的半径R1变大,曲率变小。与此相对,如果滑架单元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朝远离初始位置的位置移动,则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没有多余的部分,弯曲部42a的半径变小,曲率变大。
并且,如果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曲率变大,则向导向部54按压弯曲部42a的力变强,在弯曲部42a和导向部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由于该摩擦力,油墨供应管42或导向部54可能产生磨损,从而受到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导向部54按压弯曲部42a的力为最大的位置处,即,在弯曲部42a位于滑架单元32的移动区域的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的状态下,退避部58配置于弯曲部42a的装置高度方向下方。即,退避部58位于接收弯曲部42a的位置。
这里,在退避部58中,接收弯曲部42a并接触弯曲部42a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的最低位置的水平部58b设置在比导向部件56的导向面56a低相当于高度L1的量的位置处。因而,能够使弯曲部42a的半径R2比例如在将水平部58b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设定在与导向面56a相同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弯曲部42a的半径大对应于高度L1的量。也就是说,能够缩小弯曲部42a的曲率,能够缓和弯曲部42a的弯曲。结果,能够减小向导向部54按压弯曲部42a的力,能够减小油墨供应管42或导向部54所受的损坏。
关于滑架单元
接着,参照图6、图7和图13,滑架单元32具备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开口的箱状的壳体62。并且,在壳体6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62a。在开口62a内安装有记录头44(参照图6),使得喷嘴面从壳体62的底部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突出。并且,在壳体62内,在记录头44的装置高度方向上方配置有多个中继适配器40。
另外,在壳体62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形成有管引导部62b。这里,管引导部62b构成为使从中继适配器40向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弯曲而将其引导至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的引导部。
这里,如图7所示,管引导部62b具备缓冲部62c和弯曲导向部62d。缓冲部62c在壳体62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向装置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缓冲部62c形成为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高度的空间。并且,如图13所示,缓冲部62c的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形成为平缓的上坡道,并连接于弯曲导向部62d。
并且,如图4所示,在滑架单元32中,从中继适配器40向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在缓冲部62c内将朝向从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改为装置宽度方向左方,从而从弯曲导向部62d向滑架单元32的外侧(即,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
这里,由于缓冲部62c是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高度的空间,因此能够使通过缓冲部62c的油墨供应管42的一部分朝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挠曲。并且,通过在缓冲部62c内使油墨供应管42的一部分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挠曲,能够延长从中继适配器40到油墨罐26的油墨供应管42的路径长度。
这里,例如在组装装置时,存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比从中继适配器40到油墨罐26的最短路径长,从而产生余长的情况。但是,通过在缓冲部62c内使油墨供应管42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挠曲,能够调整油墨供应管42的余长。
另外,参照图13,弯曲导向部62d是朝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其构成为使油墨供应管42按照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弯曲方式弯曲的导向形状。
这里,弯曲导向部62d形成为将半径设为R2的曲面。并且,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将半径设为R2的假想圆C1是通过弯曲导向部62d的曲面的假想圆。在本实施例中,半径R3被设定为当油墨供应管42沿弯曲导向部62d的曲面弯曲时不妨碍在油墨供应管42内流动的油墨的流动的大小,作为一例,其设定在15mm至25mm的范围内。
另外,在图13中,标注附图标记S1的点划线是沿着退避部58的倾斜部58a的倾斜面的直线。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直线S1被设定成假想圆C1的切线。也就是说,弯曲导向部62d和退避部58构成为导向油墨供应管42,其弯曲部42a的半径为R2。由此,在滑架单元32从装置宽度方向的右方移动至左方时,油墨供应管42能够跟随弯曲导向部62d和退避部58轻易且自然地形成弯曲部42a。
关于油墨供应管
接着,参照图14至图15对油墨供应管42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多个油墨供应管42被夹具64沿装置纵深方向捆扎起来。另外,在油墨供应管42中,在外侧(即,作为弯曲部42a的外周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部件66。作为一例,第一保护部件66构成为覆盖并保护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从弯曲部42a朝向滑架单元32的路径的一部分和从弯曲部42a朝向油墨罐26的路径的一部分的部件。作为一例,第一保护部件66构成为树脂等的薄膜部件或者片状部件。
另外,在第一保护部件66上,在与油墨供应管42的由夹具64捆扎的位置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包围部68。作为一例,包围部68通过将从第一保护部件66的侧面分别向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及背面侧突出的舌状部66a(参照图14的双点划线部分)以包围油墨供应管42和夹具64的方式弯折而形成。
另外,在油墨供应管42中,在内侧(即,作为弯曲部42a的内周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部件70。作为一例,第二保护部件70构成为覆盖并保护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从包围部68朝向滑架单元32的路径的一部分和从包围部68朝向油墨罐26的路径的一部分的部件。并且,第二保护部件70在油墨供应管42的与包围部68对应的位置处通到包围部68的内侧。另外,作为一例,第二保护部件70构成为树脂等的薄膜部件或者片状部件。并且,第二保护部件70由刚度低于第一保护部件66的材料形成。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滑架单元32在滑架单元32的移动区域内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端部时,其设定为包围部68的位置对应于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位置。
另外,在包围部68与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对应的位置处,在包围部68和油墨供应管42之间配置有第二保护部件70。由此,防止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内周侧与包围部68的油墨供应管4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边缘接触。也就是说,当包围部68位于弯曲部42a时,包围部68的边缘不直接接触油墨供应管42,而是接触第二保护部件70。结果,能够防止包围部68的边缘接触油墨供应管42而对其造成损坏的不良情况。
关于排出辊对
参照图17和图18对排出辊对50的构成进行说明。排出驱动辊50a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介质支撑部件46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即,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排出驱动辊50a构成为被未图示的驱动源旋转驱动。并且,在排出驱动辊50a的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配置有辊支撑框架7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辊支撑框架72设置于导向部54的导向部件56的装置高度方向下方。并且,辊支撑框架72旋转自由地支撑排出从动辊50b。
另外,辊支撑框架72构成为能够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并且其能够在图17所示的使排出从动辊50b抵接于排出驱动辊50a的状态和图18所示的使排出从动辊50b从排出驱动辊50a分开的状态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例,在使辊支撑框架72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产生位移而使排出从动辊50b从排出驱动辊50a分开的状态下,能够将设置有光盘等的托盘从打印机10的装置纵深方向前面侧送入介质输送路径的与记录头44相对的区域。然后,能够对光盘等的标签面进行记录。
第二实施例
在图21和图22中对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单元76进行说明。滑架单元76与第一实施例的滑架单元32的区别点在于:在设置于壳体78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的管引导部78a内具备限制部78b。
在图21中,滑架单元76的壳体78形成为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开口的箱状。在壳体78的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形成有管引导部78a。这里,管引导部78a构成为将从配置于油墨罐部24的多个油墨罐26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引导至壳体78内的引导部。
管引导部78a具备缓冲部78c、弯曲导向部78d和管保持部78e。缓冲部78c与第一实施例的缓冲部62c同样地构成。弯曲导向部78d是朝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弯曲的形状。弯曲导向部78d构成为使油墨供应管42弯曲的导向形状。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弯曲导向部78d上形成有从弯曲导向部78d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突出的肋状的限制部78b。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限制部78b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滑架单元76的壳体78的中心位置更靠装置宽度方向左方侧的位置。
作为一例,如图22所示,肋状的限制部78b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以宽度L3形成。限制部78b的前端部并非具有统一的曲率半径,而是对+X方向侧的角部和-X方向侧的角部取倒角以使其成为R面,在此基础上使上表面的R(半径R3)大于倒角的R。这里,如图24所示,油墨供应管42在弯曲导向部78d处,在油墨供应管42的一部分抵接于限制部78b的状态下形成弯曲部42a。并且,根据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半径R4,设定限制部78b的前端部的半径R3(作为一例,使其半径大致相同,另外,使其半径的中心大致相同)。
由此,确保了油墨供应管42接触限制部78b的前端部时的接触面积,能够抑制限制部78b对油墨供应管42造成损坏。
在图21至图23中,在弯曲导向部78d的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一对管保持部78e形成为覆盖弯曲导向部78d的一部分的屋檐状。管保持部78e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以宽度L2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限制部78b的宽度L3设定为小于管保持部78e的宽度L2。
在图23中,作为一例,一对管保持部78e抵接于保护油墨供应管42的外侧的第一保护部件66的短边方向(装置纵深方向)上的两端部。由此,第一保护部件66被管保持部78e保持于弯曲导向部78d。结果,第一保护部件66能够将配置于其内侧的油墨供应管42保持为不从弯曲导向部78d脱落。
接着,在图24和图25中,对滑架单元76在滑架单元76的移动区域内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的状态和滑架单元76位于初始位置(装置宽度方向右侧端部)的状态下的油墨供应管42的姿势进行说明。
这里,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在滑架单元76的移动区域内,导向部54(图12)具备从初始位置(装置宽度方向右方侧)向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的导向部件56和设置于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端部的退避部58。
在图12中,如果滑架单元32靠近初始位置,则在油墨供应管42中所形成的弯曲部42a的位置形成于远离滑架单元32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从滑架单元32朝装置宽度方向左方侧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图12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部分)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倾斜延伸后,形成弯曲部42a’。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滑架单元32和油墨供应管42的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配置有扫描仪14,在油墨供应管42中从弯曲部42a向滑架单元32延伸的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接触扫描仪14的状态。
如果使滑架单元32从该状态移动至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端部,则如图13所示,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沿滑架单元32的弯曲导向部62d形成,即在靠近滑架单元32的位置处形成弯曲部42a。因此,与在远离滑架单元32的位置处形成弯曲部42a的情况(滑架单元32位于装置宽度方向右方端部的情况)相比,油墨供应管42的自由度减小,相对于导向部54按压弯曲部42a的力最大。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在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端部形成退避部58,能够使弯曲部42a退避到下方侧,因此能够减小相对于导向部54(图12)按压弯曲部42a的力。
这里,为了说明肋状的限制部78b的作用效果,参照图30对不具备限制部78b的构成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在图30的上图中,在滑架单元32靠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端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由于从滑架单元32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朝向采取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姿势,因此滑架单元32受到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如箭头a所示的那样稍微向上的力。
另一方面,如果滑架单元32移动到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端部,则如图30的下图所示,滑架单元32和弯曲部42a之间的距离几乎消失,由于弯曲部42a是沿着弯曲导向部62d的姿势,因此滑架单元32受到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如箭头b所示的那样向下的力。
如此,在滑架单元32的移动过程中,滑架单元32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的方向会改变,结果,担心滑架单元32的动作不稳定,记录质量下降。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肋状的限制部78b。限制部78b对油墨供应管42进行限制,使得油墨供应管42朝向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远离导向部件56的方向)的扫描仪14。由此,由于从壳体78的弯曲导向部78d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暂且被抬升至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因此能够防止在滑架单元76的移动过程中滑架单元76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的方向改变,或者能够抑制其变化的程度。
即,在滑架单元76的可移动区域的整个范围内,使得滑架单元76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的朝向如图30的上图中箭头a所示的那样朝着稍微向上的方向。由此,能够使滑架单元76的动作稳定。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制部78b对油墨供应管42进行限制,使得油墨供应管42朝向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的扫描仪14,因此能够增大在滑架单元76的移动区域内油墨供应管42和扫描仪14接触的区域(滑架单元76的移动区域)。结果,由于能够抑制滑架单元76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改变,因此能够使滑架单元76移动时的动作稳定。
第二实施例的变更例
(1)接着,在图26和图27中对限制部的变更例进行说明。在图26中,在滑架单元80的壳体82内,在弯曲导向部82a上形成有限制部82b。限制部82b在弯曲导向部82a的上部形成为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倾斜的引导面(图27)。限制部82b与限制部78b同样,能够将从滑架单元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抬起。由此,在被限制部82b抬升到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后,油墨供应管42改变朝向而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弯曲,形成弯曲部42a。结果,能够防止在滑架单元80的移动过程中滑架单元80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的方向改变,或者能够抑制其改变的程度,能够使滑架80的动作稳定。
(2)限制部78b(图21)、82b(图26)构成为与弯曲导向部78d和82a一体,代替该构成,也可以将限制部78b、82b构成为分开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限制部78b、82b构成为与弯曲导向部82a分开的部件的情况下,限制部78b、82b的刚度设定为低于滑架单元76(图21)、80(图26)的壳体78、82的刚度。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变更例
(1)作为“第二部位”的退避部58构成为朝向相对于油墨供应管42远离的方向的倾斜面,代替该构成,也可以将如图19所示在导向部54中向远离油墨供应管42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面74构成为“第二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导向部54中,凹陷面74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适当设定为任意位置。
(2)在对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内周侧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部件70中,其两端部的形状是简单地沿装置纵深方向直线状切掉片状部件而成的形状,代替该构成,也可以如图20那样在第二保护部件70的两端部形成退避形状70a。作为一例,退避形状70a是向弯曲部42a的内周侧卷曲的形状,但只要是第二保护部件70的两端部的边缘不对油墨供应管42造成损坏的形状即可。
(3)辊支撑框架72构成为相对于导向部件56独立地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下移动,代替该构成,也可以采用使导向部件56与辊支撑框架72一体或者联动地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构成。
(4)从油墨罐26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构成为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在滑架单元32(图6)、76(图21)、80(图26)的下方侧从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往左方延伸,在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弯曲后,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延伸而被引导至滑架单元32、76、80内,并连接于中继适配器40,代替该构成,也可以采用使从油墨罐26向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位于滑架单元32、76、80的上方侧,在使其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弯曲后,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延伸而连接于滑架单元32、76、80内的中继适配器40的构成。
另外,除了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或下方侧弯曲外,油墨供应管42也可以采用向装置纵深方向前方侧或后方侧弯曲的构成,即在水平方向上牵拉油墨供应管42的构成。当这样构成时,也可以对设置于滑架单元32、76、80的装置宽度方向左侧的弯曲导向部62d(图7)、78d(图21)、82a(图26)进行适当变更而设置到形成有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一侧。
(5)也可以将对油墨供应管42的外侧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部件66设为图28和图29所示的第一保护部件84。在第一保护部件84中,在覆盖并保护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从弯曲部42a朝向滑架单元32的路径的一部分和从弯曲部42a朝向油墨罐26的路径的一部分的部分上形成有狭缝84a。
在图28中,狭缝84a沿第一保护部件84的长边方向形成。作为一例,狭缝84a在第一保护部件84的短边方向(装置纵深方向)上形成于中央部分。通过在第一保护部件84上设置狭缝84a,能够使第一保护部件84的刚度低于第一保护部件66。结果,当滑架单元76在移动区域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第一保护部件84施加于滑架单元76的力,能够使滑架单元76的动作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保护部件84上也形成有舌状部84b,通过弯折舌状部84b而形成包围部86(图29)。
对上述说明进行概括,打印机10具备:滑架单元32,包括向介质喷射油墨的记录头44,并且在记录头44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油墨罐26,能够容纳从记录头44喷射的油墨,设置在与滑架单元32分开的设置场所;油墨供应管42,连接于滑架单元32,将从油墨罐26输送的油墨供应给滑架单元32;以及导向部54,相对于滑架单元32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导向部54限制油墨供应管42伴随滑架单元32移动而发生变形,并且导向部54沿滑架单元32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当将滑架单元32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时,油墨供应管42沿导向部54朝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形成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弯曲的弯曲部42a后,向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折返而连接于滑架单元32,导向部54具有导向部件56和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低于导向部件56的退避部58。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限制油墨供应管42的变形的导向部54具有导向部件56和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低于导向部件56的退避部58,因此既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又能够利用退避部58适当形成弯曲部42a,能够抑制油墨供应管42或导向部54的损坏。
当滑架单元32位于可移动范围内的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的端部时,退避部58设置于接收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位置处。
由于油墨供应管42沿导向部54朝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形成弯曲部42a后,向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折返而连接于滑架单元32,因此当滑架单元32在滑架单元32的可移动范围内位于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的端部时,弯曲部42a处于最强有力地压靠于导向部54的状态。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当滑架单元32位于可移动范围内的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的端部时,退避部58设置于接收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位置处,因此能够缓和弯曲部42a对导向部54的压靠,能够有效地抑制油墨供应管42或导向部54的损坏。
在导向部54中,退避部58的刚度至少低于导向部件56。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当油墨供应管42压靠在退避部58上时的油墨供应管42的损坏。
退避部58以朝向远离油墨供应管42的方向的倾斜部58a的方式或者向远离油墨供应管42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面74的方式形成。
导向部54位于介质输送路径的上部。
在滑架单元32的移动方向上,退避部58位于介质输送路径的外侧。根据该构成,退避部58和介质输送路径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不重叠,能够抑制装置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介质输送路径的记录头44的下游侧具备包括排出介质的排出驱动辊50a和排出从动辊50b的排出辊对50,在介质输送路径和导向部54之间具备支撑排出从动辊50b的辊支撑框架72,辊支撑框架72设置为能够在辊支撑框架72和介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并且导向部54的导向部件56与辊支撑框架72联动地在辊支撑框架72的位移方向上产生位移。
根据上述构成,在辊支撑框架72能够在辊支撑框架72和介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向上产生位移的构成中,由于导向部54的导向部件56与辊支撑框架72联动地在辊支撑框架72的位移方向上产生位移,因此能够避免在辊支撑框架72和导向部54之间出现大的空间,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滑架单元32具备弯曲导向部62d,弯曲导向部62d使油墨供应管42按照油墨供应管42中的弯曲部42a的弯曲方式弯曲。根据该构成,能够轻易且自然地形成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
具备多个油墨供应管42,并且还具备:夹具64,捆扎多个油墨供应管42;第一保护部件66,覆盖并保护包括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外侧在内的、从弯曲部42a朝向滑架单元32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弯曲部42a朝向油墨罐26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包围部68,与第一保护部件66一体设置并且包围夹具64;以及第二保护部件70,位于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内侧且介于夹具64和包围部68之间,第二保护部件70覆盖并保护从包围部68朝向滑架单元32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包围部68朝向油墨罐26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利用夹具64将多个油墨供应管42合到一起,能够利用第一保护部件66保护油墨供应管42,能够利用包围部68使油墨供应管42、夹具64、第一保护部件66成为一体。在这样的构成中,利用位于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内侧且介于夹具64和包围部68之间、从包围部68向油墨供应管42的长边方向的两个方向延伸的第二保护部件70,能够防止包围部68陷入油墨供应管42从而保护油墨供应管42。
第二保护部件70的刚度低于第一保护部件66。根据该构成,能够避免第二保护部件70本身陷入油墨供应管42。
在油墨供应管42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二保护部件70的端部形成为避免陷入油墨供应管42的退避形状70a。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避免第二保护部件70本身陷入油墨供应管42。
打印机10具备:滑架单元76(图21)、80(图26),包括向介质喷射油墨的记录头44,并且在记录头44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油墨罐26,能够容纳从记录头44喷射的油墨,设置在与滑架单元76、80分开的设置场所;油墨供应管42,连接于滑架单元76、80,将从油墨罐26输送的油墨供应给滑架单元76、80;以及导向部54,相对于滑架单元32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导向部54限制油墨供应管42伴随滑架单元76、80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导向部54沿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当将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时,油墨供应管42沿导向部54朝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形成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弯曲的弯曲部42a后,向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折返而连接于滑架单元76、80,滑架单元76、80包括限制部78b(图21)、82b(图26),限制部78b、82b将从滑架单元76、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延伸方向限制在远离导向部54的方向上。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滑架单元76、80上设置有将从滑架单元76、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延伸方向限制在远离导向部54的方向上的限制部78b、82b,因此油墨供应管42被限制为弯曲部42a的半径最大化。尤其是,由于当滑架单元76、80从装置宽度方向左方端部向装置宽度方向右方侧移动时,能够减小或者抑制油墨供应管42的延伸方向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在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动作时滑架单元76、80因弯曲部42a的曲率改变而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发生变化。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滑架单元76、80受到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而滑架单元76、80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打印机10具备:滑架单元76(图21)、80(图26),包括向介质喷射油墨的记录头44,并且在记录头44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油墨罐26,能够容纳从记录头44喷射的油墨,设置在与滑架单元76、80分开的设置场所;油墨供应管42,连接于滑架单元76、80,将从油墨罐26输送的油墨供应给滑架单元76、80;导向部54,相对于滑架单元32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导向部54限制油墨供应管42伴随滑架单元76、80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导向部54沿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以及扫描仪14,相对于滑架单元76、80位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开闭滑架单元76、80的往复移动区域,当将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时,油墨供应管42沿导向部54朝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左方延伸,形成朝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弯曲的弯曲部42a后,向作为第一方向的装置宽度方向右方折返而连接于滑架单元76、80,滑架单元76、80包括限制部78b(图21)、82b(图26),限制部78b、82b将从滑架单元76、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延伸方向限制在朝向扫描仪14的方向上。
如果从滑架单元76、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时而接触位于滑架单元76、80的往复移动区域的上部的扫描仪14时而不接触扫描仪14,则在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动作时滑架单元76、80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滑架单元76、80的动作不稳定。
但是,根据该构成,由于滑架单元76、80具备将从滑架单元76、80延伸的油墨供应管42的延伸方向限制在朝向扫描仪14的方向上的限制部78b、82b,因此能够扩大油墨供应管42接触扫描仪14的范围。结果,能够抑制在滑架单元76、80的移动动作时滑架单元76、80受到的来自油墨供应管42的力发生变化,能够抑制滑架单元76、80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还具备:第一保护部件84,覆盖并保护包括油墨供应管42的弯曲部42a的外侧在内的、从弯曲部42a朝向滑架单元76、80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弯曲部42a朝向油墨罐26的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保护部件84上形成有狭缝84a,狭缝84a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至少形成在保护弯曲部42a的区域内。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第一保护部件84上形成有狭缝84a,狭缝84a跨油墨供应管42的长度方向至少形成在保护弯曲部42a的区域内,因此能够降低第一保护部件84的刚度,能够抑制滑架单元76、80受到的来自第一保护部件84的力。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滑架单元76、80受到来自第一保护部件84的力而滑架单元76、80的动作不稳定进而记录质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导向部54、退避部58、弯曲导向部62d应用在了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中,但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液体喷射装置。
这里,液体喷射装置并不限定于使用喷墨式记录头、从该记录头喷出油墨而对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等的记录装置,还包括代替油墨而将对应于其用途的液体从相当于所述喷墨式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喷射到相当于被记录介质的被喷射介质、使所述液体附着在所述被喷射介质上的装置。
作为液体喷射头,除所述记录头外,还可列举出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色材喷射头、用于形成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的电极材料(导电料浆)喷射头、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移液管的样本喷射头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 打印机 12 装置主体
14 扫描仪 16 操作面板
18 介质排出托盘 20 电源部
22 介质容纳部 24 油墨罐部
24a 显示部
26、26A、26B、26C、26D、26E 油墨罐
26a 油墨容纳部 26b 油墨注入部
26d 油墨注入口 26e 连接部
28 壳体 30 盖
32、76、80 滑架单元 34 驱动电动机
36 从动滑轮 38 循环带
40 中继适配器 42 油墨供应管
42a、42a’ 弯曲部 44 记录头
46 介质支撑部件 48 输送辊对
50 排出辊对 50a 排出驱动辊
50b 排出从动辊 52、78a 管引导部
54 导向部 56 导向部件
56a 导向面 58 退避部
58a 倾斜部 58b 水平部
60 管固定部件 62、78、82 壳体
62a 开口 62b 管引导部
62c、78c 缓冲部 62d、78d、82a 弯曲导向部
64 夹具 66、84 第一保护部件
66a、84a 舌状部 68、86 包围部
70 第二保护部件 70a 退避形状
72 辊支撑框架 74 凹陷面
78b、82b 限制部 78e 管保持部
84a 狭缝 C1 假想圆
L1 高度 L2、L3 宽度
R1、R2、R3、R4 半径。

Claims (14)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所述滑架单元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
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所述管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以及
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所产生的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之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
所述导向部具有第一部位和在铅垂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设置于当所述滑架单元位于可移动范围内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时接收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的刚度至少低于所述第一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以朝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的倾斜面的方式或者向远离所述管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面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位于介质输送路径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排出辊对,设置于在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的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侧,所述排出辊对包括排出介质的排出驱动辊和排出从动辊,
支撑所述排出从动辊的辊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所述介质输送路径和所述导向部之间,
所述辊支撑框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辊支撑框架和所述介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并且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辊支撑框架联动地在所述辊支撑框架的位移方向上产生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单元包括弯曲导向部,所述弯曲导向部使所述管按照所述管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式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多个所述管,并且还具备:
夹具,捆扎多个所述管;
第一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包括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外侧在内的、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
包围部,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一体设置并且包围所述夹具;以及
第二保护部件,位于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内侧且介于所述夹具和所述包围部之间,所述第二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从所述包围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包围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刚度低于所述第一保护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的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保护部件的端部形成为避免陷入所述管的退避形状。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所述滑架单元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
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所
述管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
以及
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所产生的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之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
所述滑架单元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远离所述导向部的方向上。
13.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架单元,包括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并且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容纳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设置在与所述滑架单元分开的设置场所;
管,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将从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输送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滑架单元;
导向部,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下侧,所述导向部限制所述管伴随所述滑架单元移动而产生变形,并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以及
开闭体,相对于所述滑架单元位于铅垂方向上侧,开闭所述滑架单元的往复移动区域,
当将所述滑架单元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个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管沿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朝铅垂向上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后,向所述第一方向折返而连接于所述滑架单元,
所述滑架单元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将从所述滑架单元延伸的所述管的延伸方向限制在朝向所述开闭体的方向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保护部件,覆盖并保护包括所述管的所述弯曲部的外侧在内的、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滑架单元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第一保护部件上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至少形成在保护所述弯曲部的区域内。
CN201711005688.2A 2016-11-04 2017-10-25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8016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5871 2016-11-04
JP2016-215871 2016-11-04
JP2017073840A JP6924365B2 (ja) 2016-11-04 2017-04-03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073840 2017-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6133A true CN108016133A (zh) 2018-05-11
CN108016133B CN108016133B (zh) 2019-12-03

Family

ID=6206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5688.2A Active CN108016133B (zh) 2016-11-04 2017-10-25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6695B2 (zh)
CN (1) CN108016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17056B2 (ja) * 2020-10-12 2024-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123485A (ja) * 2021-02-12 2022-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163530A (ja) * 2021-04-14 2022-10-2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044A (zh) * 2008-08-29 2011-08-31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滑架单元、压力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CN102218913A (zh) * 2010-04-0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098105U (zh) * 2010-09-10 2012-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US20120050416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587246A (zh) * 2012-08-17 2014-0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1687B2 (ja) 2007-12-28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走査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883004B2 (ja) 2007-12-28 2012-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走査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586935B2 (ja) * 2009-12-17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10496B2 (ja) 2010-09-10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14024392A1 (ja) 2012-08-10 2014-0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34192A (ja) 2012-08-10 2014-02-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US9827770B2 (en) * 2014-03-14 2017-1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5199264A (ja) 2014-04-08 2015-1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044A (zh) * 2008-08-29 2011-08-31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滑架单元、压力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CN102218913A (zh) * 2010-04-0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US20120050416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098105U (zh) * 2010-09-10 2012-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3587246A (zh) * 2012-08-17 2014-0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6133B (zh) 2019-12-03
US20180126759A1 (en) 2018-05-10
US10286695B2 (en)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3654B2 (ja) キャップ部材、このキャップ部材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US7604324B2 (en) Apparatus for ejecting droplets
CN108016133B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10792926B2 (en) Liquid supplying device having tank and cartridge attachable thereto
US7204576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13132810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380609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ヘッド用のスナウト封入キャッピング装置
JP20130565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20088948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012762A (ja)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305761A (ja) 記録装置
JP618282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97435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204222387U (zh) 记录装置
JP20071605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06365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6007791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4058452A (ja) インクチューブ支持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166889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12625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212353277U (zh) 喷墨打印机
JP201116188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464515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8079678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9985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